测井安全操作规程

2022-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测井安全操作规程

测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1 井口工安全操作规程

1)到达施工现场首先平整场地和清理现场杂物。工作时必须穿工衣、工鞋,抬、抽、推、拉、接送、连接仪器或负重时,注意防止扭伤、拉伤肢体肌肉和伤手、砸脚及其它事故发生。

2)上井口安装滑轮时一定要戴好安全帽,防滑鞋。

3)天滑轮安装完毕要挂保险钢丝绳,地滑轮钢丝绳必须固定在井口转盘处,必须保证地滑轮固定安全可靠。

4)电缆钢丝磨损应及时包扎,预防电缆跳槽拉断。

5)井口作业需和绞车司机沟通时,必须使用规范的手势指挥绞车司机,禁止不熟练手语人员进行指挥,夜间施工井口照明必须达到绞车司机可视范围。 3.2 绞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1)到井场摆正绞车,打好掩木并保证操作台视线良好。

2)在测井中,电缆下放速度应控制在2000米/小时~3000米/小时。 3)测井施工时应与仪器操作员配合,保证电缆与仪器同步运行。如不同步应降低下井速度,避免电缆打结事故发生。

4)仪器遇阻后,起速应控制在600米/小时~800米/小时以下,挂特殊加重要平稳下放,慢停慢起,不准猛冲硬下。

5)绞车司机在起下电缆时,不准脱岗、乱岗,严格做到手不离刹把,脚不离离合器,眼不离井口,以保证施工安全。

6)测井过程中发现遇卡和油门突变,要先拉刹把松油门踏离合器,再摘开挡位。 7)仪器起到井口停止时,不准离开岗位。特殊情况需离开岗位时,应摘开挡位,动力熄火。

8)遇有井口指挥人员语音不清、手势含糊的要立即停车,严禁提升和下放电缆。 9)在裸眼井测井中,当仪器上提至表套附近时应该慢速上提,电缆运行速度应小于1000米/小时。

10)严禁绞车司机在仪器操作间吸烟。 3.3 仪器操作岗安全操作规程

1)日常生产准备时,要检查仪器连线及井场外接交流电线路应无漏电现象,地线棒接地良好。

2)测井仪器下井后,监视测井过程中是否有异常,要集中精力观察仪器和电缆在井下运行是否同步,一旦发生遇阻、遇卡,要及时通知绞车司机停车并协助班长做出处理方案。

3)仪器到达井底,发现遇阻曲线时必须通知司机慢速提升电缆,使井下仪器在井底段不准长时间停留。

4)阴雨天作业或洗车后,必须用摇表对线路进行检查,测井前地线棒必须可靠接地。

5)测井完毕后,电源等开关必须放在安全位置。 6)检查地面仪器给仪器供电时必须告知地面人员。 3.4工程车司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准备期间要完成车辆的保养、送检和送修工作,确保车辆在生产前处于完好状态。

2)接到上井通知后,再次检查各种油料是否充足,检查各种证件和随车工具是否齐全。

3)两辆车要同时出发,连续行驶2小时必须停车检查,休息不小于10分钟并作例行检查。

4) 行车路途中要文明驾驶,系好安全带,严禁超速,不得吸烟和打手机;遇到危险路段,必须下车查看,必要时有人指挥行进,不能带险通过。

5) 根据井场情况和队长的指挥,摆放车辆,熄火;车辆的摆放以利于小队安全作业和突发情况时迅速撤离现场为主要目的。

6)班后会后,再次确认各种仪器工具已全部装车完毕后,锁好车门。 7) 填写相关车辆行驶、保养、维修记录表格。

8) 不准私自将车交与无资质人员驾驶,不得拉乘不相关人员。 3.5 测井现场安全操作通则

1)现场场地平整、各种施工设备摆放合理,符合安全规定。 2) 绞车距井口要大于20米,绞车打掩木,复杂井施工必须在绞车前挂保险绳。

3)测井车用电要有接地棒,电阻小于1Ω,接地棒要有效接地。

4)井口工在井口附近操作时应该防止落物落入井内,在工作期间要必须戴安全帽,注意防止井架掉物,保护自身安全。

5)在有天然气挥发的井场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烟火。

6)电缆上提或下放时,绞车后面严禁站人,严禁跨越和触摸电缆。绞车、井口滑轮运转时禁止加油和检修。

7)接外引电源要断电操作,带电作业必须有人监护,并带绝缘手套,电源闸刀、插头不能有缺损,保险丝符合标准。

8)在油井口作业应将井口盖好,工装口袋不得装工具和杂物,防止落物掉入井内。

9)井口工在井口作业时要站在滑轮两侧,仪器起至井口 300米之内,不准离开岗位。

10) 当仪器在上提和下放过程中绞车工和井口工要随时注意井口及其周围情况变化,防止意外发生,并做出正确判断。

11) 在有雷电等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应依情况避免作业。

12) 绞车工、仪器操作人员在电缆上提和下放时,要做到集中精力、谨慎操作,夜间井口必须安装工作灯。

13) 收放电缆时,人应尽量远离转动的部件,如滚筒、导向器、滑轮、电缆等。必须有人在转动部位附近工作时,要集中精力加强注意力,人若疏忽大意可能造成丧失手指或手的事故。

14) 接触移动的电缆时要带手套,以保护手不被伤害,如果电缆有断钢丝或接头,要用木板或采用其它物件间接接触控制电缆。不要踩踏在松弛的电缆上,电缆在收起时也不要跨越电缆,如果电缆突然绷紧是很危险的。

15)仪器连接作业需要多个支架,在起仪器下井前最好取掉仪器底部所有的支架,保留电缆头子端一个支架,这样做对人和仪器都较为安全。多个支架在仪器提升时因受力不均会左右摆或倾倒,影响地面生产人员的脚下安全和仪器安全。

16)在井口连接和拆卸仪器,生产人员要注意用规范的手势和清晰的语言指挥绞车操作人员起下仪器,多余的手势不要做,以免引起绞车操作人员的误解。

17)进行放射性作业,工作人员不得用徒手代替工具装、卸源,必须穿戴防护用品。放射源在井场放置必须采取防盗措施,设置防辐射标志。

18)按规定检查职责内应该检查的部位、物件;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和改动工作程序。

19)有坍塌、掉块、阻塞的钻孔,在未处理好之前,应停止测井工作,夜间进行测井时,仪器、井口和绞车应有充足的照明。

20)测井时,井场上一切妨碍测井工作和测井安全的工作必须停止。 21)孔口管宜低于井台板,若高出台板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第2篇:测井车操作规程

作业前基本检查

1.柴油燃油是否充足。

2.电瓶电压是否正常,正常时接通电瓶电源。 3.绞车液压油油量以及油液清洁程度。 4.柴油发电机燃油油路。 5.车箱各舱门关闭并锁好。 6.锁好绞车排绳支架。

7.交流电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8.刹车阀处于松开刹车位置。 9.滚筒控制手柄处于中间位置。 10.油门阀处于最后位置。 11.带上安全用电接地棒。 12.PTO处于脱开位置。 13.发动机限速开关关闭。

作业现场施工时的准备

一、底盘设置

1.将底盘置于测井作业的适当位置:车尾正对着井口并距井口有一定的距离,至少能满足排绳器正常排绳的需要。

2.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手制动阀拉到驻车位置,气压表指示不小于700kPa(否则影响绞车取力器的顺利挂合)。

挂合绞车取力器“PTO”前必须将手制动刹车拉起,踩离合器大约6秒钟后,挂合PTO(确保气压表指示≥0.7MPa),底盘变速箱手柄放在4档位置。 4.按下驾驶室驾驶员中控台右侧PTO开关,只有此开关开通后才能保证操作舱油门控制旋钮对发动机油门的控制,即实现远程油门控制。 5.接通操作台面板24V直流电系统。

6.发动机怠速运转至少2分钟,再使发动机转速提高到工作转速。发动机工作转速设置为1200rpm。 7.接通外接电源或起动柴油发电机。

8.打开220V照明灯、空调、井口灯以及所需的各种电器。 9.起动测井仪器系统。

10.开始测试作业。电缆测试作业前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二、液压系统的设置

2.1 操作绞车之前必须设置滚筒刹车。滚筒控制器处于中位。

2.2 确认发动机转速在1200rpm。

2.3 转动操作台上的系统压力调节阀,将系统压力设置在一个合适的范围(详见系统压力调节阀的操作说明)。

三、绞车操作准备

3.1 松开排绳器锁定销,将电缆正确地穿过测量头的计量轮。

3.2 控制手柄置于中位。

3.3 将滚筒控制手柄置于“下放”位置,放出一定长度的电缆,以备测井时用。 3.4 滚筒控制手柄置于“中”位置,将滚筒停下并设置刹车。 3.5 装配滑轮、线载张力测量仪器系统。

3.6 滚筒控制手柄置于“下放”位置,排绳器进行排绳。 3.7 将井下测试工具与电缆头连接,准备测试作业。 注意事项:

1、 发动机启动后,怠速运转10-15分钟,检查发动机水温指示、机油压力表指示、燃油表指示和气压表等指针在正常范围内。

2 、进入操作舱检查,确保绞车控制手柄中位;检查驾驶室气压表指示,确保气压表指示≥0.7MPa才能进入取力器挂合操作。

3、 为安全本车挂合绞车取力器“PTO”前必须将手制动刹车拉起。 4 、发电机工作时必须打开发电机舱门,拉出舱外。 5 、绞车工作时必须保证刹车手柄置于解除制动位置。

6 、作业时严禁直接刹车,应先将油泵控制器手柄至于中位或按下紧急切断阀后实施刹车。

7 、操作滚筒控制Ⅰ手柄时滚筒控制Ⅱ手柄应在O位,同样操作滚筒控制Ⅱ手柄时滚筒控制Ⅰ手柄应在O位,两手柄全在O位时为空档;及操作任何一个控制手柄时,另一个控制手柄一定在O 位。

8 、滚筒调速及换向操作应缓慢,从一个方向换到另一个方向时,应在中位稍作停留,以免损坏油泵及换向机构。

9、作业完成后要先摘开取力器再熄火,避免行车中或下次作业启动发动机时取力器处于挂合状态,造成事故。

10、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保持液压油的清洁、油量,不同环境使用相应牌号的液压油。

四、测试过程中操作

下列步骤是常规测试作业所必须完成的。牢记安全第一,绞车系统是很强大有力的,违规操作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4.1 接通测试仪器的电源。

4.2 检查电缆测量系统操作是否正常,测试精度设置是否正确。 4.3 三档变速箱挂上档,起动绞车,测试仪器串进入井口。从滚筒开始转动时起就要保持记录,这有可能是你能得到的唯一记录。 4.4 三档变速箱挂档时应缓和,不能猛拉硬拽。若不能完全挂合,先放空档位置,稍微转动马达再挂档,挂合后方可起动液压马达进行作业。

4.5 时刻注意监视负载显示,一旦出现井底遇卡,负载会出现突然增大。

4.6 井底遇卡时,不要硬性的拉拽,应该通过一起一下的动作来试着下放仪器。在遇卡的井里,利用适当的辅助设施总是能使井下仪器保持下放。 4.7 当仪器下到指定位置后,停下绞车,即可准备仪器系统井下测试。

4.8 开始连续测试作业。绞车控制手柄回到“上提”位置,以适当的速度上起。 4.9 调整电缆张力,进行过载保护。

4.10测试过程中要继续监视电缆负载,观察测试仪器的张力增加显示。 4.11电缆回收时,要使用排绳器使电缆平整的排放在滚筒上,缆绳排放时不要出现有间隙或重叠。为保护电缆不被损坏,在井下仪器全部起出之前,出现任何的间隙或重叠都要及时纠正。 4.12电缆回收到最后几层时,应对电缆进行润滑。打开喷油器开关,每缠完一层,就喷一次油。

4.13测试工作完成,测井仪器起出井口后,将仪器放倒、拆开。 4.14拆卸电缆和张力测量系统。

4.15将电缆从测量头中取出,固定排绳支架。

五、系统压力设定操作说明

为了防止井下遇卡等意外情况发生时,绞车和下井工具不被损坏,设置了系统压力调节控制系统。此系统通过限制泵排量,维持操作者所调定的系统最高压力设置。系统压力控制的设定是在下井测试前,根据缆绳上的附重大小而预先设置的。本测井作业车具有上提作业时的系统压力调节功能。

5.1 液压系统压力由装在操作台上的调压阀(也称张力调节阀)来调节,从而控制缆绳张力大小,左旋拉力减小,右旋拉力增大。

5.2 根据作业过程中提升负荷的大小,适当调节系统压力,能够使缆绳处于上提即可。注意系统压力不得超过25Mpa。

5.3 当井下仪器遇卡时,可旋转调压阀,缓慢增高系统压力的设置,使缆绳张力增大,观察是否能够解除遇卡。当系统压力达到25Mpa还不能依靠张力解除时,应立即停车。

5.4 无论使用哪种规格缆绳,调定的系统张力的大小,都不得超过该规格缆绳的安全允许拉力。同时应注意,调定系统张力应缓慢进行,以免冲击损坏系统元件。

八、关闭系统程序

测试作业完成后,要完成以下步骤;

8.1 将测井仪器从电缆上取下,并按照仪器操作步骤进行清洗。 8.2 关闭地面测试仪器系统。 8.3 拆卸缆绳张力测量系统。 8.4 释放加载在缆绳上的张力。

8.5 将缆绳从测量头上取出,锁紧排绳支架。 8.6 关闭井口灯和照明灯,空调。 8.7 关闭电源总开关。 8.8 三档箱挂空档位置。 8.9 设置绞车气刹车。

8.10 踩下离合器,发动机转速控制在600r/min左右,脱开PTO(power take off)。

作业后检查

测试作业完成,离开作业现场前,应完成下列各项作业后检查工作: 1.绞车排绳支架是否固定。 2.液压管线有无明显渗漏。

3.断开交流电源,断开所有用电开关。 4.收起安全用电接地棒。

5.擦净设备上的油泥。 6.收起各种气、电管线。

7.各部件及控制手柄恢复开机前的原位。 8.收回梯子。

9.各舱门关闭锁好。

10.关闭绞车舱后挡板并锁紧。 11.检查三档箱是否为空档。 12.检查PTO是否断开。 13.关闭气路开关。 14.分项作好运转记录。

第3篇:测井放射人员操作规程

一、人员要求

1、凡从事测井放射作业的人员,必须学习有关放射性防护知识,并经有关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执业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工作。

2、新上岗或转岗人员必须经过健康体检合格,并取得“辐射工作人员上岗证”方可上岗。严禁未培训人员在放射源密度仪岗位工作。

二、操作准备

1、凡操作拆装核密度仪,必须熟悉操作拆装步骤,先提出安全操作方案,经厂领导批准方可实施。操作人员不能自行拆装,若有问题请专业人员拆装。

2、测井作业前要认真研究安全操作方案,必要时在院安全防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操作实验。

3、将操作用品如:扳手、螺丝、梯子等工具准备齐全。做好人员防护,操作过程要遵守时间、距离、屏蔽防护原则,使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达到尽量低的水平。

4、操作安装和拆卸密度仪时,应使相邻区域的工作人员越少越好,工作场地要有放射性标志,有关领导及相关人员到场,并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准备,保证密度仪、操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安全。

三、操作要求:

1、新购入的放射源,按容器的编号、活度等与清单对照,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领取。

2、对放射源要轻拿轻放,严禁磕碰、重摔放射源,防止放射源从容器内掉出。

3、严禁在未关闭放射源容器开关的状态下,拆卸和安装放射源。

4、放射源的射出孔要对准无工作人员的墙角或地面,要考虑到相邻区域的安全。

5、操作过程中,只允许操作人员和监督人员靠近现场,其他人员不得靠近,保证操作现场的安静。

6、检修人员必须穿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全部操作必须在安全防护人员监督下进行。

7、操作中如发生意外,造成人员摔伤或放射源容器摔落,大家不要慌,要服从现场领导同意指挥,按应急预案进行,采取完善措施,保证人员安全和放射源安全,减少损失。

8. 野外从事放射源测井工作时,应划出方圆200米安全防护区域并设置危险警示标志和防护栏、绳隔离带,设专人值班看守巡查,严禁非工作人员靠近。

9、野外使用期间,项目负责人应编排班组人员每日轮流值斑表,值班人员负责夜间看守存放放射源的测井车辆,并负责监督实施。每次取出,放入均要对源的装置仔细检查,防止射线泄露,有使用登记,签名,办好交接手续。

10、值班人员要忠干职守,认真负责,对存放源的铅罐、箱的牢固程度、防护设施,双人双锁管理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填写好值班记录。

11、工作人员操作时除佩带安全防护用品外,更重要的在操作前尽量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使装源、取源、放源时要动作迅速。减少外照射。最好设计使用自动装放源装置。

12、现场开始测井准备工作。操作技术人员开始穿戴防护用品,如:铅屏蔽、护目镜、个人辐射计量仪、辐射报警器等。安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之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管理、操作俩人用各自保存的钥匙打开铅箱子上的双连锁,将放射源取出来,安装仪器即正是开始测井工作。

四、结束工作:

1、清理现场,核实各项数据,做好记录。

2、测井施工结束后,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拆卸仪器,将放射源体装入铅箱内,俩人一同上双连锁,经过检查确认无误后将铅箱装入工程车辆,由专业管理人员押运撤离施工现场。

3、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若无法自行解决,立即上报公司和环保部门,直到彻底解决为止。

第4篇:HRAI测井软件操作步骤

CLASS操作流程

CLASS操作系统主要测HRAI,FACI,WSTT和XRMI等,桌面上点击XL2K图标这两种途径都可以进入CLASS操作系统, 在进入CLASS操作系统后会弹出CLASS主窗口,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双击进入XL2K操作系统;

同时弹出事件窗口(XL2K)和状态显示窗口(Logcycle Main Window),以及主窗口(Excell-2000),以监测测井的全部过程。在Excell-2000主窗口中,Desktop是测后处理的一个功能比较强大的一个软件,其中包括CLS Editor、Geoload 、CLS Merge等这些软件主要是用于接图,转换数据以及数据的编辑等等。Class为测井窗口,为本软件的核心测井窗口;Other Tools里包括关闭CLASS,设置打印机等程序,一般只涉及到其中的KILL-CLASS;Online Manuals中包括了常规的CLASS软件操作手册。

2)进入CLASS, 弹出一个EXCEL-2000 MAIN MENU窗口,在Enter of Logging Engineer 中输入操作工程师的名字。点击回车即可进入下一步。

3)在EXCEL-2000 MAIN MENU中选择“1.LOGGING SETUP”进入测井系统; 1.进入测井步骤;

2.恢复测井步骤; 3.重测井;

4.重新设置;

5.模式设置; 6.仪器刻度;

7.系统设置;

8.系统安装;

9.退出系统.

4)在LOGGING SETUP中选择“1.SERVICE SELECTION ”进入服务表,建立仪器串;

1.选择仪器串. 2.编辑图头

3.边界值的设置. 4.仪器刻度. 5.磁带的设置. 6.进入测井模式. 7.存储服务串

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测井项目HRAI的2122项;

在点击选择仪器串即可进如下图点击在Fields所指的地方就会出现仪器串列表在这里 我们以D2TS+GAMMA+HRAI为例子,说明其测井过程。阵列感应HRAI的服务串列表为2122,之前编辑好了一个叫2122 last的列表,默认选择这个就行。

6)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编辑仪器串:DEL删除项目;Insert添加项目;双击SERIAL#栏的刻度名,可以

移动上下键 选中 D2TS 按“Delete”键,删除D2TS,同样方法删除GAMMA.按“Insert”

键,键盘输入”D4TG”,如果有D4TG的刻度,直接调用,如果没有就不管,点最长的绿条退出,进入测井界面刻度D4TG. =

加载完刻度后,点绿条条退出服务表编辑窗口:

7)输入测井井名,如白23-42,必须输入英文:bai23-42,本次测井生成的测井文件都在c:/class_data/log_data/bai23-42目录下,输入井名后,点绿条条退出:

默认会提示是否保存本次编辑的服务串,默认点NO,不保存此服务串:

8)退出仪器串的选择对话框系统自动弹出供电对话框,点NO,暂时不给仪器供电:

9)设置CLASS的打印机选项,点击PLOT,选择PLOTTER ASSIGNMENTS:.

单击camera 1后面的NONE:

如果选PRINTREX LPT1,则测井的时候同时打印测井图:在途中红色区域内单击,下翻至下一页:

选择DISPLAY_ONLY,则测井的时候只显示测井图,而不打印测井图:

点击HARDCOPY ASSIGNMENTS的绿条条,退出打印机设置:

打印机设置好后出现新的对话窗口,本次测井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流量测井曲线:

10)完成后返回CLASS SESSION窗口,点DO,出现ENTER QIUCK COMMAND,输入IT,给仪器供电,此时先手动给仪器供电,观察供电面板零表指针在0附近时,就可以在软件上点Turn too power ON的YES,给仪器供电了:

观察LOGCYCLE Main Window,看缆头电压W5是否在120左右,并为绿色,电压过低会是黄色,电压过高会是红色,如果W5为0V,则重新输入IT,给仪器再次软件供电一次,直到W5的电压正常:

11)供电正常后,返回CLASS SESSION窗口,点击ENTER QUICK COMMAND的绿条条,退出命令行窗口,点击第6项的LOG-PREVIEW-TEST,进入测井项目选择:

选择第6项的UPLOG,进行上测, 1.设置深度

2.设置参数表

6.上提测井 7.下放测井

8.预览

9.选择驱动方式

几秒钟后,会提示修改测井参数,具体哪些参数需要修改,请参考HRAI参数设置:

12)设置好参数表,点绿条条退出,进入“PRINT TO LOG”选择“ 1.LOG BEGIN ”开始测井。 1.开始测井 2.参数表报告

3.延迟和滤波

4.对这次测井的注释

5.打印菜单报告 6.离开测井

13)曲线窗口会自动弹出,若没有则修改PLOT打印机设置选项。

14)测井过程中注意观察在主窗口中观察测井值和仪器的工作状态;

15)测井结束Halt,测井完成。

16)至此完成HRAI的测井过程,编辑好图头,刻度报告,仪器串,重复曲线和主测曲线,打印出图。

注意事项:

第5篇: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

一、锻造:

1、设备操作者应做到“三好、四会、四定”。

2、坚决杜绝21种习惯违章和不安全行为。

3、电液锤操作规程。

4、电液锤安全操作规程。

5、油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6、锻造操作机操作规程。

7、燃煤加热炉操作规程。

8、龙门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9、D51—1300碾环机操作规程。

10、箱式电阻炉操作规程。

11、箱式电炉安全操作规程。

12、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3、火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4、吊钩桥式起重机安全管理制度。

15、锯床安全操作规程。

16、空气锤安全操作规程。

17、板式运料车操作规程。

二、金工车间:

1、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2、台式钻床操作规程。

3、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4、车工岗位责任制。

5、刨工工艺操作规程。

6、铣床操作规程。

7、铣床操作规程。

8、缠绕机安全操作规程。

9、剪板机操作规程。

10、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6篇:开滦(集团)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修订说明

修 编 说 明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结合企业实际,特修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在修编过程中历经了基础资料收集、工种工序调研、技术人员起草、员工座谈讨论、主管部门审定、集团公司会审等阶段。修编人员紧密结合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开滦近年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典型事故案例,使新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更适应广大员工现场操作。

新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分矿井采煤、矿井掘进、矿井开拓、矿井机电、矿井运输、通风安全、地质测量、洗选加工、矿山救护、事故预防、基本建设、机械制修、发电供电、铁路运输、经贸港口、炼焦化工、民爆器材、建筑材料、多经林业、电信网络、社区服务、劳服系统等二十二篇。

这次修编以工种为主,增加了个别工序和新设备新工艺的操作规程。主要工种的操作规程包括:适用范围、上岗条件、安全规定、操作准备、安全确认、操作顺序、正常操作、特殊操作、收尾工作九个方面。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重复发生,把近年来典型事故案例中明确提出的具体操作要求和防范措施做为此次修编的重点补充内容,同时添加了“事故预防篇”。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三大规程之一,是规范员工操作、减少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掌握,自觉按章操作,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现本质型安全人,努力向本质安全型企业迈进。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12月

上一篇:声乐教学中下一篇: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