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工作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安全教育工作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安全教育工作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群体保安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最为关键的是要抓住对人的教育,从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教育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如何进一步深化我矿安全教育工作,笔者结合本矿实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篇:安全教育工作论文

浅析煤矿安全教育工作

1、职工“三级”教育

1)入厂教育

职工入厂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启蒙,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第一步。入厂教育使新职工初步了解本单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防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在煤矿,就是必须经过入井安全培训,使职工获得安全的初步认识,留下第一印象。入厂教育搞得好,将为职工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车间教育

车间在井下即为区队,是职工参加安全生产实践之后的进一步教育。职工经过入厂教育后,并不能立即熟练而正确地将安全生产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所以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期。这一时期的工作必须在熟练工人的带领下进行,在熟练工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规定的实习期内熟练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就变为能独立工作的熟练工人;否则,予以淘汰。

3)岗位教育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而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岗位又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加强以岗位为主的安全教育。特殊岗位工种必须严格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2、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教育

在一定因素影响下,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会淡化。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

1)班前会

班前10分钟,根据当班安全生产的具休情况组织学习和进行指导,针对性强。日积月累,能够大大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隐患处理能力。

2)跟班检查和现场指导

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对具体问题的指导,直接和操作相结合,更易于学习和理解,对职工操作技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学习例会

以车间、区队或班组为单位组织的安全学习例会,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与当前安全生产情况,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并有利于增进集体内的团结和协作。

4)违章学习

违章与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为帮助违章职工认清错误,改正缺点,必须组织违章者进行安全学习,进一步掌握安全知识和规章制度,澄清安全认识。

5)事故分析会

发生事故后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其中的一个不放过就是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由此可见,事故分析会是对职工群众进行教育的良好形式。当然,能够参加事故分析会的人员有限,所以必须及时对分析会的内容进行通报。

6)安全宣传

宣传是制造舆论环境的主要手段。由于人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浓厚的安全氛围必然是安全工作的强大动力。

7) 思想政治工作

职工中的少数人员在性格和观念上可能很特殊,一般的传统方法在他们身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互相交流,找出根结,消除隔阂,把少数安全思想上的落后人员拉回到安全生产建设的队伍中来。

3、安全教育的形式

安全思想教育不像安全管理那样直接和具体。它是一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步步渗透的过程,要用《安全生产法》以及企业的系列规程、指令,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思想灌输。这一效应的实现需要通过视察,听觉和思想渗透,通过人与人之间交流等多种环节发生作用。人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精神状态的好坏,对安全生产管理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在安全管理中,任何制度都人来自觉执行。人的行为受一定的思想支配,人的思想活动和发展变化与外部环境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安全事故分析看,每一个事故的发生都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萌芽期、肇事期,都有一个日积月累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井下工作环境千变万化,很多问题难以预料,职工的精神状态稍有闪失,“安全为天”这根弦稍微松弛,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善于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职工的思想情绪和感情变化,“常下毛毛雨、常打预防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渗透到职工心田,起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安全思想教育的实际效应揭示了它由“潜”到“显”的变化规律。我们应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支撑点,加强不同层次的正面教育,加强教育与管理之间的横向渗透,充分发挥安全思想教育的潜在功能。鉴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的诸多做法,可以把安全思想教育实际效应酬的潜在性划分为两大块:即浅层效应和深层效应。浅层效应一般是指表面的东西,如对安全法律、法规和煤矿“三大规程”的学习和宣传,发现“三违”找当事人谈心,女职工、家属协管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妻子要把好酒瓶关,常吹枕边风。也许妻子的每一次安全提醒,对你是一次心灵的祝福;每一次安全提醒,你就能增强一点安全意识;每一次安全提醒,你就在工作中多一份责任心;每一次安全提醒,在工作中你就能避免一次安全事故。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生产理念,让每一个职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才是我们安全管理的实效,使职工从思想上受到振动和鼓励,加深感性认识的程度,从而增强安全意识。

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思想教育自身存在的价值,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努力改变安全教育时紧时松状况,把安全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来抓,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持之以恒,抓出成效,为安全生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严、实、全、爱、责”五字原则,做好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军.煤矿安全教育浅谈[J].科技资讯,2007-11

[2]吉忠堂.煤矿安全培训与本质安全化矿井建设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5

[3]史光辉.煤矿安全培训之我见.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3

作者:王洋 高伟程 胡一鸿 吴雷

第二篇: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摘要】校园安全问题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学校安全教育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我们在打造平安校园时,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完备的校园安全法律制度,系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加强校园安全教育。

【关键词】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教育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学校安全事件的不时发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的滞后和缺失。其主要原因:一是仅单纯依靠学校力量进行学校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系统健全的安全教育力量体系;二是校园安全建设缺乏充分的制度支持,我国现有校园安全法规从规范的主体和内容而言,比较泛化,缺乏可操作性,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法规和强有力的措施;三是教师开展安全教育,仅凭苍白无力的说教,无系统安全教育课程指导,显得无所适从,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要夯实学校的安全教育的基础,我们需针对以上原因,有的放矢,不仅要相应建立、健全、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和校园安全法律体系,而且要在全国各学校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的同时,发动各方力量,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发力的安全维护力量体系,共同协调和维护校园安全。

一、形成共同参与的教育资源体系

在每起校园惨案的背后,都折射出社会各方面的影子,这也显示出校园安全问题不能仅靠一个社会部门来解决,而需要整个社会来协调和维护。因此,要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就不仅仅靠学校力量,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校园安全的保护之中。

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上,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可以形成多方合力,构筑教育网络,形成学校主导、家长配合、全社会参与的中学安全教育局面,确保社会和谐。同时,极大地拓展教育资源,既丰富安全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特定的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切实增强学校安全教育的震撼性和实效性,而非苍白的说教。

(一)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延伸到社区

社区(村居)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宣传防溺水、防火、防灾、交通等各类安全知识,帮助社区(村居)民众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增强辖区内学生对自己在校园中所学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并不断强化。

(二)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延伸到家庭

在每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阶段,寒暑假前以及节假日,学校要通过安全提醒、家长会和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将相关安全教育和有关安全情况向家长进行通报。就不同阶段要求学生注意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向家长们提出预警。就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向家长提出具体的建议与要求。通过这样,达到家校沟通渠道的畅通,助力建立家校共育体系,敦促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开展校外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使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共同的责任,使安全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延伸到社会

邀请公检法部门、消防单位以及食品卫生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到校,为师生们举行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和食品卫生等安全知识讲座和图片展示。这些讲座和展示联系社会实际,教育性强,震撼力大。其中来自社会生活前沿的相关案例,更能促使师生们深入反思,进而有效增强师生们的法制、交通、消防和食品等安全意识。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法规体系

如果要达到校园安全教育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的,就必须通过相关的立法程序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

(一)出台校园相关安全法规

国家应当尽快出台校园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在明确学校建设安全环境的目标和管理机制,厘清政府、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其他各团体三者在维护校园安全中的安全教育责任、法律义务的前提下,相应建立安全事故赔偿和补偿机制,以便学校一旦发生安全问题,相应的责任承担和事后补救措施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落实。

(二)制定校园安全管理规范

在国家校园安全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法依规相应制定切合自己的具体可行的安全教育等校园安全管理规范。

(三)在法律上强化教育效力

一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很多国家都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学校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将安全内化于学生“心”,外化于学生“行”。国家应当将对青少年安全教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安排财政专款建立学校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演习机制,帮助学生提高应对侵害的能力,并通过法律强化这一做法,从而切实地培养起学生日常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二是要在法律上规范媒体报道和宣传有关校园安全事件的“尺度”。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正视媒体报道在安全事件中的负面影响。对于此类事件的细节和受害者的悲惨情况,如果媒体进行过多的描述和渲染,就会诱发社会中的潜在犯罪,从而模仿其犯罪的模式,实施类似的暴力行为。因此,必须要在法律上为媒体戴上“紧箍咒”,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对媒体报道的相关事件的范围、内容进行规范,限制媒体报道校园安全事件的范围和内容。加强对相关报道的审查,要求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必须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本身,而不能一味地迎合猎奇心理,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报道,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只有从立法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在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时,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行,责任分明。

三、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一)编写系统的安全教育教材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徐美贞副研究员在一次调查中表明,受访的教师中有59.1%表示,学校对学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每学期累计并不超过10课时。受访的教师都认为,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之所以少,是因为学校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无本可依,无从下手。从这个角度来看,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是势在必行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尽快组织力量编写一套系统可行的中学安全教育教材,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使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时有本可依、有的放矢,使学校安全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中学安全教育教材的内容首先是要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引导中学生了解在自身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认识这些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其次是要注重学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多形式让中学生了解交通、溺水、校园欺凌、毒品、食品卫生、消防、网络、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雷击、坍塌和地震等)等各种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施以具体应对方法。其三是要注重安全技能的培训。安全教育课程要理论结合实际,在安全意识养成和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定期进行地震、消防等避震防灾安全演练,促使中学生实实在在掌握在遇到安全问题时的避险本领和措施,学会自救和救人。最后是要注重安全心理学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促使中學生加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在面对突发安全问题时不慌乱,能够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应对险情。

(二)构建独特的安全教育模式

各地各校要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框架下,在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实用性强的校本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每学期不少于12课时的安全教育课程。中学应该构建开放式安全教育模式,“走出去”,大胆鼓励学生在教师组织带领下,走进水库、湖泊、道路等安全隐患地,进行实地学习安全知识;“请进来”,学校与驻地公安派出所开展共建工作,以警察驻校、校园周边巡查和放学路段驻守等方式维护学校安全。同时,定期邀请当地公检法部门宣教人员、消防官兵、医生、卫生防疫等专业人员进校园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座谈、安全演练等活动。通过系统可行的防范方法、触目惊心的图片展示、详实而活生生的安全事件案例、切实有效的安全演练,促进中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正确有效地掌握相关安全防范技能。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屏幕、横幅、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板报等宣传途径,举行知识竞赛、辩论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等多种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从中受感染、受教育,把学到的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为长久的安全防范技能。

(三)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看,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从教以后,绝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多数教师获取的安全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其次是电视、报刊、网络等。因此,随着校园安全形势不断严峻,加强师范生、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迫在眉睫。师范院校要未雨绸缪,根据当前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在师范生即将毕业的学期设立安全教育必修课程,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能只着眼于教师的业务和班级管理能力培训,更应该在每学期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组织师范生或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其安全意识,形成科学的安全观。引导师范生从教后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特点、学生特点,预判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地点和激发因素,从而针对课堂安全(实验课程及室外课程)、活动安全等作出积极的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培训师范生或教师正确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关键时刻能够自救和救人。

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任务,必须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必须警钟长鸣,坚持安全教育和宣传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校园安全让多国百姓揪心血腥惨案频现多国校园[EB/OL].环球网.

[2]孙晔.国外校园安全措施及启示[J].山東警察学院学报,2010,5.

作者:曾祥江

第三篇:煤炭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

安全教育工作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群体保安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最为关键的是要抓住对人的教育,从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教育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如何进一步深化我矿安全教育工作,笔者结合本矿实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深化矿井安全教育工作,必须以思想教育为先导

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煤矿工作的长期任务,但长期以来,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安全教育工作一直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在突出对人的教育上力度不够,因而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确保我矿正常生产,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六条线"查岗法。("六条线"查岗即一查当天井下生产班组的安全生产、二查当天的工程质量、三查当天的设备运转情况、四查特殊工种工人的持证上岗情况、五查当天的"三违"及"三违"教育现象、六查监督隐患整改及隐患处理情况。)我们结合多年来的矿井安全工作实际,实际上已经建立了"六条线"查岗制度,但由于检查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只在每月的检查过程中或在几次大的"会展"中进行"六条线"查岗法,平时坚持不够,再加之执行起来不够严格,讲人情面的比较多,应付差事的比较多,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二)是要坚持案例教育。党群工作部每半年要组织召开一次案例教育报告会。以各类煤矿重伤、死亡事故为案例,对事故的经过、原因、处理结果以及给家庭带来的不幸,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的损失等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编写案例材料,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整改措施。各区队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案例材料,认真剖析,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每名职工至少要会讲三个事故案例。我们在2007年就编印过《安全文化手册》,并下发到每位职工的手中,但部分区队没有认真组织职工学习,职工的安全意识还是不够;(三)是要坚持"三违"帮教过"五关"。由安检科牵头,党群工作部、工会、职教中心和基层支部共同组织实施。安检站负责下发"三违"帮教通知单,党员干部"三违"后,要经主管矿长谈话后到党群工作部进行帮教;职工"三违"后,要通知基层支部党政"一把手",由所在区队支部书记负责谈话,在通知单上签字,并由工会进行帮教。"三违"通知单拿到后通知各"三违"人员到职教中心参加"三违"人员学习班,学习培训后再由安检科科长签字后方可上班。然后到闭路电视和《华矿简讯》上光亮相,最后由亲人亲情感化、签字。凡帮教不过关的"三违"人员不准上岗工作;(四)是要坚持身心调试。身心调试是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根据每个职工身心状况,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安全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求各区队要做到"五清楚"即:家庭状况清楚;脾气性格和特长爱好清楚;工作表现和优缺点清楚;业余生活和社会交往清楚;不同时期思想变化清楚。"六必访"即:婚丧嫁娶必访;家庭发生矛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有困难必访;缺勤旷工必访;本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七必谈"即;职工思想波动必谈;受到批评必谈;人际关系紧张必谈;工作变动必谈;新工人入队必谈;完不成工作任务必谈;发生"三违"必谈。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身心调试,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为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保持最佳身心状态,确保安全生产。

2 深化矿井安全教育工作,必须注意完善管理机制

人的行为的养成,一要靠教育,二要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我们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安全教育是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在安全教育中,我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加强了安全文化的建设,健全了安全管理法规机制,让职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员工真正地懂得违章的危害及严重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干部、管理人员的跟班之和各工种职工的安全责任制。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班组到区队认真贯彻和执行岗位操作法,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矿安检科每月要对矿井重点装置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各区队提出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分类进行归口及时整改。各单位也相应成立安全检查小分队每月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各班组上报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落实责任人进行及时整改。

3 深化矿井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从基层班组抓起

班组是企业生产的第一线,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班组责任重大,必须把安全教育落实到班组成员,并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三个一"工作煤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一项有效方法,"三个一"工程就是: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我们也应在各基层队中推行"三个一"工程。每日一题,就是在每班的班前会上,由技术人员向职工讲授一道安全知识题目;每周一课,就是由队组技术人员提前备课,针对安全生产中某个方面的问题,在每周的安全日上专题讲解;每月一考,就是队组每月对本月每日一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试,来评定每名职工的安全技能等级,按等级对达标的职工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三个一"工程切合工作实际,能够有效的激发和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有效的增强职工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对一个煤矿来说,进一步深化企业安全教育工作是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必由之路,矿井要发展,没有一个安全的大环境不行,没有一个良好的安全教育工作为基础,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矿井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深化安全教育工作,即建立一整套可持续的安全教育机制,大力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企业才有一个根本保障。

作者:焦林

第四篇:论当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

摘 要 大学生电信诈骗受害案件频发,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背后反映出大学生这一群体社会阅历浅薄、防范意识淡薄,更深层次反映出当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章在认真分析大学生电信诈骗受害案件特征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帮助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案件的方法,得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创新办法,即各大高校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应当围绕“防范电信诈骗”这一主题,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强化学生甄别网络诈骗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加强学生电信安全防范意识,进而为改变大学生电信诈骗受害案频发的现状贡献力量。

关键词 大学生 电信诈骗 高校安全教育

1 大学生电信诈骗受害案件手段特征

电信诈骗即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充分运用电话、网络、短信等现代科技手法与作案对象进行远距离交流,通过冒用名义、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取受害人转移账户存款,从而利用银行账户截取赃款的犯罪形式。[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购物、网络聊天已经普遍为大学生所接受,这无疑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学生对网络安全重视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欠缺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电信诈骗案件的频发。电信诈骗案件不仅呈现出数量多的态势,同样在诈骗手段、诈骗方法等方面也各有不同。

结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电信诈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受害者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运用多种作案手段进行诈骗。

1.1 利用虚拟号段诈骗

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网络虚拟号段,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向被害人手机发送其在某个活动中中奖的信息,并且需要提前缴纳税款等要求,利用被害人贪小便宜的心理进行诈骗。

1.2 二维码扫描诈骗

犯罪嫌疑人往往采用赠送小礼物等方式诱惑大学生扫描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手机进入含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网站,并自动下载木马病毒,犯罪嫌疑人进而获取手机支付宝,银行账户等账户名与密码,从而盗取被害人的资金。

1.3 飞机票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航班信息,然后冒充航空公司告知被害人其乘坐的航班被取消,要求其提供退改费进行机票退改签业务进行诈骗,或提供非法网站让被害人亲自进行退改操作,从而获取被害人账户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1.4 兼职刷单诈骗

犯罪嫌疑人往往在各大平台中发送兼职信息,以高收益的刷单兼职为诱惑,往往采取支付保证金或先支付后返现等诈骗方法进行诈骗。

1.5 冒充QQ,微信好友进行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盗取他人QQ,微信账号后,冒充本人发送借钱等信息,利用朋友之间警觉性较低这一人際现象进行诈骗。

1.6 冒充公检法机关进行诈骗

犯罪嫌疑人往往冒充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以被害人的账户涉嫌犯罪需要冻结为由,要求被害人将自己转入到“安全账户”之中进行诈骗。

2 大学生电信诈骗受害案件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社会阅历浅薄、辨别能力差

中国优势教育资源的短缺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造成了中国“以课堂学习为主要途径,以各种考试为良莠考量”的教育模式,学生自小学到高中都要面临每一级的考试,对优势教育资源的竞争程度决定着学生务必将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学生升入大学后,本应是课堂学习与社会见习相结合的多维度培养教育的平台,却因为择业难的问题导致大学教育出现向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一遍倾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教育的缺位。由于学生社会阅历浅薄,对社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无法对某些看清本质所在,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形成攀比心理与一味“求好、求贵”的奢靡之风,进而造成爱慕虚荣、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偏差。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从而对诸如虚拟兼职、虚拟中奖、虚拟退票等网络诈骗行为警惕不足,尤其是部分女性大学生对于一些“暴富”、“高薪”、“中奖”的利诱存有贪图小便宜心理,导致她们常常陷入“管状思维”的怪圈,在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时极易混淆是否、迷失方向,直至落入陷阱。[2]

2.2 当前高校教育功利情绪高涨,忽视学生安全教育

高校本来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人才的“训练场”,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向学生普及安全防范等社会生活类技能,但部分高校功利情绪严重,将绝大多数精力用到基础课、专业课的教育之中,只为了生产“高质量”的“教育产品”而安排学生所学科目,甚至将考试得分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绝对标尺,而忽略了学生在安全防范,防骗知识,社会技能等软实力的培养,安全教育工作浮于表面,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仅仅是为了走走过场、凑凑学分,所以导致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网络安全教育严重缺失。学生无法在课堂内学习到预防电信诈骗方面的知识,只能凭着“勇于试错”的精神面对社会上带着巨大诱惑的“糖衣炮弹”。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电信诈骗案件在高校内频发这一现象的产生。

3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新方式

3.1 开设电信网络安全通识课,普及电信网络安全知识

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开设电信网络安全通识课,并设定一定的考核制度,将电信网络安全的教育工作列入学院基础课程的行列中,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培养方案,真正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分为事前甄别教育、事中防范教育与事后维权教育三方面,多引入电信诈骗事例,将理论图形化、图片化,让同学们在网络安全教育的学习中不仅要听得懂,还要记得住,更要懂得用。

3.2 创新安全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效能

安全教育的开展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如: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微课)资源任意共享性、学习时间自由性、问题答疑及时性、信息交流畅通性的优点,从多方面、多层次、多平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使网络安全教育深入学生日常,进提高高校学生网络安全的意识与防骗水平。

3.3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创新安全教育方式

因为部分高校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仅仅依托课程设置这一平台,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学生在网络防骗知识的学习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与厌学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各大高校應当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如:开展网络防骗演讲活动、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电信诈骗防范交流会等。并组建网络安全卫士社团,电信防骗咨询组等学生组织,使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知识由被动式学习改变为主动式学习,树立安全教育宣传的主人翁意识,在相对分散化的安全防范知识之间构建知识交互的桥梁,从而在高校内构建防范电信诈骗的动态网络。

3.4 依托高校警务室开展电信防骗教育,形成多方联动主体

利用高校警务室这一平台窗口,建立与当地网络犯罪侦查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民警的业务优势,邀请网侦民警进课堂讲授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与防范方法,使学生在真实案例中了解电信诈骗的新手段,弥补了知识学习滞后性这一短板。为增强学校教师对于防范电信诈骗知识传授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把案发情况纳入各系教师、辅导员的绩效考核,有效地将校园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嵌入教育专职部门职能,起到警校之间“信息对称、资源共享、职能教育”,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和平、稳定,向上发展。[3]

3.5 培养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严防个人信息泄露

电信诈骗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在对高校内学生的调查中得知,高校学生普遍对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存在认识错误,将个人真实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各大平台软件信息等)随意告知他人,从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后进行电信诈骗,进而导致了悲剧的上演。高校信息安全教育在于增强大学生的信息保护能力,通过规范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信息使用,避免在没有安全认证的网页上进行注册等操作,不上传个人的私密信息,增强防范意识,从而有效地避免由于信息泄露引发的电信诈骗案件。[4]

4 结语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频发、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当代大学生承担挫折的能力也在下降;学生作为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的高危人群,电信诈骗已经开始威胁当代学生的生命安全,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5]大学生电信诈骗受害案件的频发是极不利于“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学生终归属于大学这一高等教育平台内,其较社会中的人们在学习的效率与效果上存在诸多优势,所以只有创新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将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加强对电信诈骗案件的甄别能力,完善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以多种教育手段为重要抓手,规范学生个人信息使用,提高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电信诈骗受害案频发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林琳.电信诈骗犯罪浅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2] 姜伟军,李蔚然.大学生电信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以15所高校大学生为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11).

[3] 甘本鑫.依托高校警务室防范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的实践初探[J].赤字,2016(21):160-161.

[4] 肖红光,谭作文,周亚卉.论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30.

[5] 董银苹,唐振.论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基于高校学生电信诈骗受害问题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6(11).

作者:刘博 于德水

第五篇:独立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探讨

摘要独立学院是在我国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弥补了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得到社会的认可。近几年独立学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独立学院产生的时间较短,在办学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加之学生进校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安全教育措施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以来,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迅速发展,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这种形势使得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更加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独立学院在安全教育问题上就显得更加的突出,值得进行一番探讨。

1 独立学院学生安全教育的涵义和特殊性

“安全”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无危为安,无损为全,通俗理解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而独立学院的安全教育主要指与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是指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的以安全责任、安全知识等为内容的,能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违纪违法等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状态的培养活动。

独立学院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自产生起就具有不同的特质:相对独立的办学体制,“三本一,四批二”的招生层次,导致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加上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急剧膨胀,使得独立学院在安全教育方面比起建校时间较长的普通高校更具特殊性,表现在:一是独立学院产生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安全管理经验;二是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环境较好,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律意识和独立意识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三是很多独立学院在城市郊区建校,周围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饮食卫生、治安条件不达标,造成安全隐患。

2 研究独立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独立学院产生的直接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强烈需求和国家财政支付能力不足之间的尖锐矛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与政策鼓励相结合的产物,促进了高教自身发展,而安全稳定是高校获得长期发展的保障。因此,独立安全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1)独立学院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独立学院发展时间不长,安全教育工作水平与独立学院规模发展存在脱节情况,而安全稳定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独立学院的安全现状,提升独立学院安全教育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维护校园稳定。

(2)高校日益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给独立学院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随着高校办学机制的改革,学校正从封闭式转化为开放式的“小社会”,校园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园区,社会上各种人员进校服务,造成学校与社会接触频繁,给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带来影响,潜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

(3)独立学院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研究,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为迎接未来的各项挑战做好准备。

3 当前独立学院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3.1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空前壮大,导致学生与校园有效利用资源之间矛盾激化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多校区办学已成普遍现象,特别是依托校本部筹建的独立学院,更是在办学经费、学生公寓、食堂、教师等方面全方位依赖主办高校,与举办高校实现资源共享。在独立学院办学初期,这种资源共享的优势为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多学生家长看重的也是举办高校的品牌和现代化的办学软硬件设施,独立学院借此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规模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这种“校中校”的办学模式,导致学生与校园资源两者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学生食堂排队越来越长,图书馆占位现象严重,教室人满为患,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寝室拥挤不堪等,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校园间的矛盾就会激化,造成安全隐患。

3.2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独立学院学生安全教育造成隐忧

独立学院的产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为民间资本投入高等教育找到了一种良好的途径,丰富了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在高等教育上资金短缺的压力。但独立学院比较高的办学成本,导致了独立学院从成立之日起,就带有一定功利化色彩。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独立学院盲目扩张,注重生源的数量而忽视生源的质量,在专业设置上盲目的追求热门,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家庭富裕,在成长过程中养尊处优,受挫少,加上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强烈,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合作等,一旦遇上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就容易引发各类心理问题,而这种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发展下去就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问题,给独立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造成隐忧。

3.3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大学生能更广泛地接触网络各种正反面信息,网络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校园带来诸多不安定的因素:一是网络成为了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不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犯罪分子进行网络诈骗窃取钱财、宣传反动思想等重要工具;二是学生沉迷上网聊天、玩游戏,不仅花费钱财,造成身体伤害,同时还荒废了学业;三是暴力、色情等不良网站的大量存在和传播,容易诱导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四是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淡化了学生的責任意识、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很多学生借助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恶意中伤他人,发泄对学校、社会的不满;等等,这些给独立学院的安全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

3.4安全设施、设备经费投入不足,给独立学院安全管理带来挑战

许多独立学院因经费紧张,安全设施设备配套往往不到位,消防通道不畅通等;此外,引进的安保人员多为社会学历层次不高、总体素质偏低人员,责任心比较缺乏,且入职后基本未经过专门的消防等安全知识培训,关键的时候难以起到真正的安保作用,给独立学院的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3.5独立学院新建校区的郊区化,复杂的周边环境,导致更多的安全隐患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大多将校区建在城市郊区,办学郊区化趋势明显。在郊区,周边环境复杂大量社会闲杂人员、地痞流氓混迹其间,偷盗现象时有发生;各项设施和配备不齐全,临时小摊小贩较多,餐饮卫生条件差,危害学生身体健康,交通不便导致的无证出租车泛滥,影响学生外出的交通安全;周边很多无证经营的网吧、游戏厅,环境差,使治安管理隐患大量增加。

4 在新形势下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措施和思路

4.1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构建符合独立学院实际的安全教育体系

作为新生的独立学院,办学基础比较薄弱,一旦校园内出现频繁的打架斗殴、盗窃等校园治安事件,特别是出现诸如学生意外死亡、因消防不力引发重大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将直接影响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可,进而影响独立学院的招生,对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构成重大的挑战。安全稳定工作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独立学院要充分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安全教育防控体系。首先,要对独立学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统一排查分类,同时制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其次,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及时更换陈旧的消防设施,邀请消防专家开展讲座,增加安全教育方面师资力量,将安全教育列为学生必修课程,提升学生安全意识;第三,加强对重点学生的跟踪转化制度等。

4.2加强独立学院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教育工作宣传力度

高校应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自救、安全知识培训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通过团学组织在学生中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及 “安全教育宣传周”、“安全教育活动月”等文化活动,同时定期开展消防演习,让大家树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自救技能,在校园内形成一种“人人关注安全”、“安全问题,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和服务,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守法,坚决抵制违法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

4.3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的时期,思想行为容易偏激,遇到矛盾、冲突难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走向极端。特别是独立学院学生,进校门槛较低,独生子女偏多,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要积极开展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首先,要引进一些经验丰富、有着良好道德品质的心理咨询师或专家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其次,在排查的基础上建立好学生的心理档案,进行长期的跟踪,随时掌握,随时干预;第三,邀请在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使学生能关注心理问题,不回避心理问题;第四,对学生辅导员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水平;第五,作为与学生打交道最频繁的辅导员老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走向和情感、情绪倾向,真诚地、善意地关心与爱护才是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4.4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建立科学系统的网络监督管理体系

提倡大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责任感,积极引导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力,坚决抵制网上不良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越性,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知识,通过网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进行案例宣讲等。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现在,现在很多学校建立了校园论坛,很多班级都建有QQ群,各种信息传达非常快捷。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人员,要经常查看学生在QQ群、论坛里面讨论的内容,对学生发布的不良信息及时加以引导和干预,学校的网络技术部门要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监管,不能将电子实验室搞成了学生网吧,应从技术上过滤一些不良信息,限制学生玩游戏、上色情网站等。另外,应有选择地开通学生寝室网络,加强对学生寝室上网的管理,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寝室了解学生使用网络情况,及时加以教育引导。

4.5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校园周边安全直接影响校园的稳定,出租房、商业网点、网吧、游戏厅、小吃摊点随处可见,已成为校园犯罪和安全问题的重灾区。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需要公安、文化、工商、城管等政府職能部门联合办公,与学校保卫处联手,加强巡逻,严查高校周边的娱乐场所,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同时高校要积极配合各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严查学生校外租房、上网,严禁学生晚归,对晚归的学生进行登记,并及时进行谈话,加强教育等,为校园稳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张雄涛 钟 丹

上一篇:宪法论文下一篇:本科计算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