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核心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准确把握核心教学目标,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和实施,切实提高历史综合教学水平。

第一篇:核心论文

挖掘教材核心元素加强核心素养教育

摘要: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重视基本语言知识的教授与基本英语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本身的核心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加强核心素养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了解中外礼仪、文化和节日异同的过程中形成跨文化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英语学习的核心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材;中外文化异同

 

義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短短40分钟的英语课堂承载着很重的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教授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发展学生的基本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英语文化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增进国际理解意识。因此,把英语的语言知识与核心素养知识统一于英语课堂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便成为新时期英语教师的新使命。

本文以《开心英语》小学五年级、六年级部分单元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元素,探讨教师如何在教授课程中巧妙地渗透核心素养教育。

一、怎样深挖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元素

一是认真研读教材,捕捉含有文化元素的内容;二是结合教师用书教学目标,明确本单元应该教授的文化知识;三是多阅读、欣赏关于英语国家社会、人文风俗与文化概况的书籍、文章、影片,拓宽自身的核心素养底蕴;四是结识外国朋友,在交谈、相处时留意,体会中外文化差异,并将这种对文化的敏感性运用到教学中;五是年级组英语教师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力量,不遗漏教材任何一处含有文化元素的内容。

二、教材中核心素养元素的具体体现

(一)本土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关系

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面都设置了Culture环节,这能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学习与热爱,及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与中西文化的融合。

1.中国传统节日

小学开心英语第五册第六课的Culture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外国的传统节日圣诞节的概况与异同。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掌握节日专属文化词汇后,能用英语介绍本土文化,学会沟通,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2.中国天气气候

小学开心英语第五册Unitl Seasons and Weather主要讲了中国的季节(春、夏、秋、冬)与天气(rainy,windy,cloudy,sunny)的词汇与主要句型,而该课的核心素养要素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各主要地区及世界特色国家地区的天气与季节异同,从而在习得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在进行语言交流时避免跨文化差异带来的弊端。在本册书的Culture中介绍了中国的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天气和气候,例如,广东的台风、吐鲁番的干燥、海南的海滩与炎热;同时也描述了南北极的特点:没有夏季,极度寒冷;肯尼亚的特点:没有冬季,非常炎热。

3.中国传统艺术

小学开心英语第七册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国画、京剧,通过介绍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让学生了解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关的风俗习惯;学会了解、习得、运用艺术元素,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关注外国礼仪、文化、节日,了解中外异同,发展跨文化意识

1.差异性

(1)中外风俗礼仪不同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中外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如教材第五册第六课的Culture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的概况与异同。中国的春节是农历计算的,每年的春节具体日期都不一样,把Unit2 Months及Unit3 Dates有相关的词汇与句型教授给学生,这是英语语言知识。而在讲授此两单元时,教师需要把教材相关的Culture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中国的春节日期(农历不固定)与西方圣诞日期(日期固定)对比;中国的春节前一天叫除夕,而圣诞节前一天叫平安夜;中国春节大人给孩子们红包,而圣诞节孩子们收到的是圣诞老人给的礼物;中国北方春节人们吃的是饺子,西方圣诞节人们吃的是火鸡等。

(2)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的不同

在西方国家,父母在孩子满18岁,就允许他们搬出去,他们相信孩子能照顾自己,教育孩子独立;而中国家长担心孩子安全问题,认为孩子和父母待在一起更好些,年老后孩子也可以照顾他们。因此,在中国,孩子去外地念大学了,有些家长还每次接送孩子回家,甚至有些经济条件允许的,父母还到孩子上大学的城市买房或租房以便照顾孩子的起居。

在第五册第五课School Lunch提到,I am hungry.let’make our own lunch.

而中国的孩子也许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若肚子饿了,很可能都会说It’s time to go home.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除了教授语言知识(词汇与句型),还要渗透中西文化的异同,深挖文本,发掘可交给孩子们的核心素养知识,让其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不但注重英语的工具性还要懂得英语的人文性。

(3)欢庆节日内涵的不同

第五册与第六册均有介绍西方的重要节日——圣诞节,让学生领会圣诞精神,将爱和欢乐传递给周围的人和需要帮助的人。

春节——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传递的也是欢乐吉祥,但更多的是注重家人的团圆和互相慰问,更注重亲情的表达与维系。

2.共同性

中西方都很重视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与礼貌性。教师可利用恰当时机告诉学生语言运用的得体性,提升其依据场合得体运用语言和礼貌的意识。

如,第七册教授礼貌问路的方法,应使用“Excuse me…Can you tell me…Do you know…May I ask…”:

第五册,教授something和anything的用法时,有一句型是不符合这两单词的用法法则的,“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nice?”,通常教师都教授给学生something一般用于肯定句,在这为何用在问句呢?因此,在教授something和anything的用法時,教师很有必要把这个礼貌用语句型展现,同时抓紧时机,跟学生加强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得体、得当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

三、怎样巧妙加强核心素养教育

针对前面第二点挖掘出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元素,教师应巧妙运用教学机智,加强核心素养教育。

(一)中外文化

1.中国与外国的传统节日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补充介绍一些其他节日资料。例如在教授第五册的Unit2和Unit3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节日来说。因为这两课都是讲日期和月份的,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的时候适当加强核心素养教育——中西方节日、文化、风俗、礼仪。有了这些铺垫,再让学生制作英文手抄报,主题为“介绍我国的春节和圣诞节的对比;中国的泼水节和泰国的新年——泼水节的对比,还有植树节、万圣节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该组最佳手抄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一些节日专署名词、相关对应月份日期及节日文化了解更深入,达到了语言知识加固及核心素养的加强,最终达到了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2.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讲授食物,可以展开中国的“茶”文化及外国的“咖啡”历史的对比。现在家长、教师都有微信群,教师可以在群里提出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的话题,让家长协助孩子在网上查阅一些相关的介绍和图片,发到群里进行对比讨论,围绕茶与咖啡中外两种不同的饮品展开交流,可以谈它们的起源、发展、文化等。在交流中,学生可以读到同伴的看法,互相比拼,搜集更多的关于中西饮食方面的英语词汇,从而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中外文化的异同

1.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英文中对同一个事物表述不一致的词汇。以姓氏为例,“刘老师”这一称谓,英文中不能说Teacher Liu,或Liu Teacher,而要用Miss Liu(女),Mr.Liu(男)去表达这一称谓。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能用中国的文化思维去理解,一定要注意理解西方的称谓以及它背后的文化。

2.中外风俗礼仪的不同

同样是在节日收到礼物,西方的礼仪是接受礼物,表示喜欢,然后道谢“I like it very much,thank you.”;但是中国的礼仪往往是很客气地谢绝礼物,明明很想接受礼物却不能把这意愿在最初表现出来。

在西方,友人来自己家拜访做客,称赞主人的招呼很周到,菜做得好,茶沏得佳,都会毫不犹豫直接说句:“You arc very nice!I love themall!”,而被赞赏的主人也毫不客气的回应:“Thank you!”;然而在中国,友人面对热情款待,只会拼命的“谢绝”“不用了”“不要给我了,够了!”,而面对客人的夸奖,主人也只会“否认”:“不是啦,哪里哪里。”

3.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文化内涵

第五册和第六册介绍了国外的一些节日,文化气息浓郁。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节日的信息,如New Year in Thailand,Father’s Day,Easter,Halloween(trick or treat)的信息,为学校广播站英语栏目《西方国家重要节日系列专题》提供播音素材或为制作英语墙报提供材料。

在元旦的汇演节目中可增设富含中西方节日元素的节目,可增加关于中西方礼仪风俗的对话,让同学们通过耳、目、口、手等多种器官来感受多元文化在实际生活交际中的运用,从而把英语课堂带到学校生活中去,在教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核心素养教育。

(三)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2.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实例来丰富教学,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如举办英语节,让学生展示才艺;让学生每周用10分钟时间练习英语书法;让学生做Duty Report、举办英语口语竞赛、演讲比赛、单词竞赛、阅读与写作比赛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读背背属于自己的英语座右铭,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学校展示栏或班级展示栏中;在楼道和楼梯间按照每个不同年级的英语水平设计英语日常对话,让学生每时每处都感受到英语的氛围。

3.让学生策划活动。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分享阅读英语绘本带来的收益和乐趣;鼓励学生制作班级英语励志口号,英文墙报;引导学生在班级进行英语环境设计;创建英语广播站;尝试组织学生开展每周末微信群内英语交流和讨论。

教材中丰富的核心素养元素为教师进行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挖掘教材人文性因素、渗透人文性教育也成为教授英语学科知识的更高目标。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备课时充分领悟教材编者的意图,读懂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核心元素,而且要发挥教学机智,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

【责任编辑 张蔷】

作者:刘健敏

第二篇:言语思维∶语文核心素养之核心

[ 摘 要 ] 追溯维果茨基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研究,探析“言语思维”这一概念的渊源,吸收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成果,提出言语思维就是以内部言语形式进行思维活动并且在言语实践和思维活动中辩证运动的特有的思维形态,其在语文学科中具有核心价值地位。言语思维作为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核,经词汇语法、语义两条路径,通过言语实践活动的辩证运动,形成外部的言语表现产生社会性,进而形成审美和文化的特质,而这种审美性、文化性的语言形式又进一步反哺言语思维,成为一个有机的素养结构模型,言语思维具有原动性、贯通性、自塑性三大特性。

[ 关键词 ] 语文核心素养;言语思维;原动性;贯通性;自塑性

[

对于“核心素养”国际上已有相当多的探索,“21世纪技能”“关键素养”“综合能力”等,不同的国家地区用不同的术语来探寻同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核心素养”也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造”[1]四个方面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这四个方面确实是语文素养的几个关键内容,但是这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发散性的结构,缺少一个聚合的核心要素,至少这四个方面的结构关系并没有阐释清楚。这样极容易使一线教师无所适从,难以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因此需要去探寻语文学科中具有核心价值地位的要素。

1 言语思维的提出及其理论渊源

“言语思维”的提出涉及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研究主题,从文化—历史学派心理学代表人物维果茨基那里可以找到这一概念对语文学科的一些启示。维果茨基在《思维与语言》一书中提出了言语思维的问题,他关于思维与言语关系的论述对于思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是有益的。过去的研究在处理思维和言语问题的关系上要么完全将两者等同起来,要么将两者撕裂。维果茨基则从发生学的角度思考思维和言语的关系,认为两者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关系。维果茨基指出两者的关系不是平行关系,也不是交叉于一点的关系,亦不是相互机械地影响的关系,“……大多数早期的调查研究之所以徒劳无益,主要是由于下列假设,认为思维和言语是相互孤立的、互不依存的两个要素,而言语思维则是它们外部联合的结果。”[2]维果茨基把言语发展划分为原始或自然、幼稚心理、外部符号、自我生长四个阶段。当言语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时,言语和思维就紧密联系起来。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语,在皮亚杰看来,这种自我中心语言是非社会性的,它在言语发展中会完全消亡并被社会性言语所取代。而维果茨基则认为这种自我中心言语本身就凸显社会性,自我中心语言不是像皮亚杰说的那样从我向言语转化成为社会言语,而是从外部社会言语转化到内部个人言语。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就越来越凸显思维的工具作用。过去的语文学科常常引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显形式,两者是绝对对应的。事实上这里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对应关系,人们常常会发现想得清但不一定说得出、说出来却没有想清楚的现象。语文教学更需要重视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言语实践与思维活动的交集处——言语思维。维果茨基在“词义”中来发现言语思维这个单位,“一个词的意义代表了一种思维和语言的混合,以致于很难说清它是一种言语现象还是一种思维现象。……因此,词义是一种言语思维现象,或者说是有意义的言语(meaningful speech)——言语和思维的一种联合。”[2]从种系发生学和个体发生学角度,维果茨基认为存在没有思维内容的语言,也存在没有语言形式的思维,但是两者一旦交汇就难以分离,形成辩证交融、相辅相成的关系。思维活动与言语实践关系说明见图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思考,人类的思维活动与言语实践的交汇点就是言语思维,这种言语思维可以以语义的方式存在,以语义的方式在大脑中进行内部的加工形成言语形式向外传达,言语形式外显形成言语实践是思维发展的一个关键性转折和标志。与此同时,在言语思维的阶段,言语思维的内在特性改变了思维的原始意象特征,使得思维活动产生较强的抽象性和巨大的想象力,形成新的知觉方式[3]。在语文学科中,人们认为言语思维就是以内部言语形式进行思维活动并且在言语实践和思维活动中辩证运动的特有的思维形态。言语思维作为思维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言语表达生成和意义产生两个交织的活动中的一个复杂过程。思维活动与言语实践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活动,作为内部的思维活动,要形成外部的言语活动时就必须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就要符合言语语法原则、交际的规则等。言语思维在这个时候就成为了个人性与社会性的重要桥梁。教育活动本身就是社会性的内化和个人的社会化的实践活动,言语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就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 言语思维在语文学科中的核心价值

2.1 语文学科中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沿着维果斯基的思考,首先需要摒弃传统的语言和思维二分或是完全融合的两极论,进一步在语文学科中来审视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语言与思维犹如两条河流,他们各自都有其河道,但是常常又是交汇并行的,而这种交汇又促成了各自水流的充沛和流畅。语言与思维虽各有其河道,但是很难将两者分离割裂,单独以逻辑学、思维课程训练思维能力,却不能缺少语言这个重要的工具;单单以语言类课程来培养言语能力,却又不能不触及思维。

2.1.1 语言作为认知的工具

在语文学科中,语言文字的学习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语言是表情达意、呈现思维的工具。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多种思维通道,包括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如想象、联想、概括、分析、推理等,从而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语言对于思维而言具有概括的基本功能,最初不借助语言的认知是一种具体的个别属性的感知觉,不具有概括的功能,是散乱无序的。而通过语言的学习,语词就代表了一类事物的指称,就触发了思维的概括能力,进而形成高级的抽象概括思维。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通过概括形成概念,进而经由语言形成命题,进行推理分析判断,这正是语言推进逻辑思维形成的过程。当然语言除了促进抽象思维的形成外,对形象思维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有学者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了语言对认知的作用,叶峰在《论语言在认知中的作用》一文中认为,语言是一维的,而世界是四维的,所以语言难以全面表征世界的多维空间信息,语言论转向的哲学夸大了语言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语言的意义在于在认知过程中传达世界的多维全息特征[4]。这一观点可以引起人们的审思,语言除了能指与所指的对应性、线性的认知结构外,仍然存在一种“先验的语言想象力”。这种语言的想象力則是一种多维的自由形式,有学者将其比作“自由基”的结构[5],语言产生之后也可以像断了线的风筝自由地飞翔,不单单是能指与所指的对应,而常常再造、创造出自由的想象基团。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学习更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关注学生这种认知的发展,比如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安排思辨性阅读的任务群。

2.1.2 语言作为记忆的重要工具

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主要是大脑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虽然这一观点有其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习过程的确需要大脑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加涅认为学习首先需要把外界的信息转化为大脑的记忆结构,此后再以作业形式输出,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六个阶段的心理过程,其中包含“语义性编码”阶段[6]。在语义性编码阶段,语言就成为了记忆的重要工具之一,语义性编码就是通过语言形式对外界的信息进行意义的系统分类,并用自己的语言符号形式进行组织,形成记忆的结构。可以说语义性编码是意义记忆的基础,没有语言作为凭借,记忆可能只是转瞬即逝的感知觉或者是机械的记忆。例如看到一个事件场景,人们并不是直接记忆这些事件碎片化的感觉知觉特性,而是将它们进行语言的组织编码,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记忆。最近也有学者做了这方面的心理学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语言在记忆编码中的作用,张珊珊、江火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了大脑对词与短语的记忆编码加工机制,得出词是大脑加工编码的基本单位的结论[7]。无论是词还是短语作为基本单位,都充分说明语言是记忆的重要工具,很多国家都将读写能力作为学习的关键能力,这也从一个较为科学的层面解释了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

2.1.3 思维的外化和固化

思维是无形的,也是极具个人化的,人与人之间要实现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就必须要通过语言符号将思维外化和固化。没有通过语言外化的思维可能转瞬即逝,难以形成有意义的思想,只有通过语言的外化和表述才能使得思维得以交流。思维的外化有两个通道:一是语音的通道,就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语音的通道主要着眼于交际沟通,当然也可以提升到思想的境界,但是其缺点是难以保存和传承,口头语言的表达也可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第二个是书面文字符号的通道,语言文字符号的通道则可以使得思维固化,有不断修正更新的可能,也具有了传承的可能性,可以把思维打磨得更加深刻,并有可能成为公共性的思想和文化。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把世界分为三个:世界1是实体世界,世界2是精神世界,世界3则是客观的科学文化知识世界。波普尔同时指出“表现”“交流”是语言的低级功能,而其高级功能是“表述”和“论证”[8]。波普尔这里所说的“表述”和“论证”功能也正是人们所说的语言将思维物化的过程,形成深刻的思想固化并得以传承。从这个角度而言,语文学科的学习正是在促成文化的传承,并催生新的文化产生。

2.2 语文教学中言语的价值

索绪尔智慧地将语言和言语区别开来,语言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具有总体的约定俗成特性,是社会的一种契约存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客观性。而言语是个人的和暂时的,是语言的具体运用,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主观性。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包括“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索绪尔认为固有的语言学应以语言作为唯一研究对象[9]。但是如果在语文教学的视角上看,言语恰恰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对象,语文学科的语言学习都是通过言语来实现的。阅读教学正是学习前人优秀的言语作品,这些言语作品往往有着较高的思维含量,通过这些言语作品的学习来触摸背后的思维;语文教学也正是通过听、说、读、写这些言语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形成语言习得。同时又通过语言规则的学习来优化言语的表达。个体言语得到优化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修订版的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都具有鲜明的“语用转向”,“语用转向”其中之要义正是对于“言语实践”的关注。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进一步提出对于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关注。除了沿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定义之外,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1]修订版的课程标准多次使用了“语言实践活动”“言语经验”“语言运用的规律”等关键词。从“语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正是个体言语行为的社会化和语言规则规律言语个体化的有机统一过程,而按照维果茨基的思考方向,这个过程的重要节点正是言语思维,言语思维是个体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规律与言语实践之间的辩证运动的原动力。

2.3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言语思维

2.3.1 思维能力和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的内核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们即开始思考其对教育的深刻影响,这种思考有两种向度:一种向度是思考信息技术如何介入教育,如翻转课堂等研究;一种向度则是思考教育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变化,如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在信息化变革这一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际组织和国家都开始用不同的表述来指向第二个向度的问题,那就是回答教育如何适应和应对信息时代。“核心素养”一词为舶来词,有人翻译为“关键能力”,各国也有不同的提法。如“21世纪素养(21st century skills),不论如何用词或翻译,其意均是在回答教育如何适应和应对信息时代这个关键问题,均是在思考未来需要培养具备怎样的能力和品质的人。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均陆续研制了核心素养的框架。如果对这些框架进行仔细梳理,可以把这些核心素养框架大致划分为三个体系:第一个体系是关于学习力的,如国际经合组织提出“互动地使用工具”、欧盟提出各重要领域的学习及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方法与认知”等;第二个体系是关于重要的交往品质,如国际经合组织提出“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新加坡提出“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等;第三个体系是关于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如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均提出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创新性思维等。顯然核心素养之所以“核心”就在于这三个体系有机交融,并形成一个不可割裂的素养结构,而这个素养结构中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则是整个结构的原发点,也可以说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核心之核心,学习力、交往品质等方面也都可以归结关涉到思维问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已经提出思维的培养问题,如提出“思维方式、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那么学科核心素养也理应以此为源,探寻学科独特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标的修订中,多个学科都提出了学科自身的思维培育问题,如数学提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物理提出“科学思维”,通用技术提出“工程思维”,信息技术提出“计算思维”,等等。语文学科则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语文学科的这一提法过于笼统,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概念的模糊和泛化就会导致这样的学科核心素养难以落地,一线教师往往无所适从。因此,理解语文学科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必须基于“语言建构和运用”,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思维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因此,一方面既要培育普遍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基于学科特性发展思维。不妨引用维果茨基所提出的“言语思维”这一概念,这种学科特性就应该通过言语实践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言语思维才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专责性、专业性的体现。

2.3.2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结构

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在学科领域中具有一以贯之地在学科专业的各种情境中都能应对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和关键能力。在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既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基点,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的基础之基础,既彰显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又表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审美和文化”更多彰显出人文特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实际上则是具有贯通性的核心能力。但是问题在于语文学科中提出的思维与一般意义上的思维相比有没有它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有的,是更为核心的。

在教学中或教学研究中也经常会说,问题的关键是“思维”。但是教师与研究者并没有很清晰地去区分不同学科思维的独特性、不同学科思维培育的独特路径。当前学界越来越认识到“语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价值,掀起了语文教学研究的“语用热”,应该说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语文学科应当有其专业限度,语文教学更应该有其专精性,回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李海林教授早就提出“言语教学论”,以“言语”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概念。他指出语文教学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品德教育的功能实际上是一种附带的功能,开发学生智力是语用能力培养的心理前提,而审美培养、文化传承等也是内在包含在语用能力中的[10]。这里所说的“内在包含”“附带效果”实际上就是人们所说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性所在。要实现育人的效果不是说教式的,要实现文化的传承不是学术式的,要实现审美的提升不是通过其他非语言性的艺术方式,而是通过语文内在的“言语实践”来实现的。王尚文教授也提出“言语形式”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道门槛,跨越了这道门槛就可能成为非语文的内容[11]。荣维东教授从语用学的角度进一步思考语文核心素养问题,他梳理了过去关于语文素养内涵的多种学术观点,如“包含说”“三维说”“分层说”“冰山说”等,并指出过去语文素养的内涵无所不包导致定性错位,因此提出了基于语用的语文核心素养模型[12]。《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3期刊载了3篇研讨“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的专题研究论文,都提出“语言作为语文的本体价值”[13]或“培养语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核心”[14],这些都足以说明“言语”或“语用”在学科内部是核心的重要因子。但是“语用”仅仅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因子,如果要成为学科的核心素养还需要与“思维”连接,仅仅从“语用”上来说是不完整的。“语用”仅仅是言语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不展示背后的机理。而这个机理过去被固化为相关的知识,如言语运用的语法知识。知识仅仅是最基础的,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在学科领域中具有一种面对复杂情境的创造性的高级能力。这就不得不去探索言语思维的问题。如图2所示,言语思维经词汇语法、语义两条路径,通过言语实践活动的辩证运动,形成外部的言语表现。这种言语表现就会产生社会性,进而形成审美和文化的特质,而这种审美性、文化性的语言形式又进一步反哺言语思维,如此一来语文核心素养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的结构模型。

3 言语思维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核心的特性

3.1 言语思维的原动性

言语思维作为语文学科中特有的思维形式,在学科领域中就具有原动性。言语思维就如同机器的发动机引擎,推动着各项言语实践活动的开展。就语文学习的行为体系而言,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15]无论语文课程观发生怎样的变迁,这四个方面的能力都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关键问题。然而,这个行为体系的原动力却是在“思”上面,听、说、读、写,“思”为先导。在听、读接受方面,如果不能形成思维的交汇,将可能产生曲解、误读,不能完成信息和意义的接受;在说、写输出方面,没有思维的内容或思维外化过程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词不达意、言不尽意的情况。因此,“思”正是语文学习听、说、读、写这四个行为体系的原动力,也是听、说、读、寫能够并举协调发展的机关所在,这里的“思”即人们所说的言语思维。语文教学从外在的行为表现看是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能力,从实质上看则是学生的言语思维得到了发展,言语思维作为原动力推动听、说、读、写协调发展,同时听、说、读、写的行为训练也能促进言语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语文学习的动力循环结构。

杜威曾经就思维、反思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在杜威看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育中,思维都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最好的经验方法,“教育的任务不是要去证明每一个陈述,也不是传递每种可能的信息。教育的使命在于发展根深蒂固的、有效的习惯和思考的习惯,并借以把被证实了的信念与单纯的断言、猜测和意见区分开来;在于把适合于不同问题的探究方法和推理方法根植到个人的习惯中去”[16]。正如杜威所言,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发展思维,上文也已论述了核心素养归根到底是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问题,那么也可以说语文教学其根本任务也正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言语思维是语文学习中的源动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符号的理解可能仅仅是表层义,阅读教学中文本的解读有释义层、解码层、评鉴层三个层级[17]。释义层是基础意义的开释,解码层、评鉴层则都需要深入文本内部的奥义,探求其艺术机枢甚至进一步进行批判评鉴。要达到关键的解码层、实现高阶的评鉴层,言语思维正是解码的钥匙。

3.2 言语思维的贯通性

在语文学科领域中言语思维可以体现出作为语文学科高级能力的贯通性,言语思维是语文学科内部具有贯通性的高级能力和素养,言语思维是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言语运用的核心思维品质。这种思维品质是言语运用的知识、言语运用的技能以及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言语审美性和文化性的高阶思维品质。言语思维作为思维活动和言语实践的交汇点,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起点,并且可以贯通到语文素养的几个重要方面。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两方面自不必说,言语思维的审美建构则是一种言语实践美学,是在言语活动中生成的特有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文化的理解亦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理解。从幼儿、小学直至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培养都可以从言语思维出发,只不过是阶段性不同而已。而不同阶段的语文课程设置应依据言语思维的不同发展阶段来进行设计。自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起,课标就十分重视在语文教学中促进思维的发展,提出语文课程要以汉语言文字独特规律为出发点,从而关注学生识字认字、听说读写、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依据学生生理、心理、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制定了相关的课程体系结构。

当然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可能并没有十分自觉主动地关注言语思维的发展过程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巢宗祺教授在《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建设》的报告中指出,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语言的机制始终是与思维的机制紧密相连的[18]。这种相容的机制事实上正是言语思维的机制,如果能从言语思维机制的角度来进一步思考课程的设计会更加有益。如在课程设计中学段的特点彰显,阅读的课程设计在第一学段是“借助图画阅读”“展开想象、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等;在第二学段就开始“感受形象”“关注情感”“积累精彩词句”等;第三学段则加深其语言学习的层次,“联系上下文推想词句意思”“辨别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提出看法,作出判断”“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等[19]。其实从课程标准的学段安排和要求,已经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言语思维阶段性的关注,从直觉、想象、形象的思维,进而螺旋上升到逻辑的、理性的、辩证的思维的过程。在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直觉、想象、形象思维可能并轨到审美的机制中去,逻辑的、理性的、辩证的思维也会融入到文化理解的机制中去。

再以阅读方法的学段特征为例,低年级学段主要以出声的朗读为主,而中高年级学段则开始培养默读、浏览等阅读方法。这种课程的安排要求也可以从言语思维的角度找到依据。一般而言,儿童的阅读多以出声的朗读为主,成人的阅读多以默读为主。上文也提到维果茨基批判性继承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问题,在维果茨基看来,内部言语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社会化,最终言语要通过社会文化变得内化。不发声的默读是需要抽象思维加工的,阅读的起始阶段可能更多地需要依靠社会文化的传递。他人读给孩子听并指读相关符号以及所指事物,当儿童个体获得阅读能力时就开始发声地阅读。在朗读到默读过渡的过程中,需要小声读、指读等辅助来促进默读能力的生成。当阅读能力提升,在言语思维过程中可以进行内在的逻辑、语义、语法等初步加工的时候,默读的能力就生成了[20]。在课程的阅读安排要求上充分体现了言语思维在不同学段的发展特点。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设计了“学习任务群”和“语文实践活动”,通过综合的、情境化的、实践性的学习任务来构建课程体系,力图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更重视学科的基础性,那么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则需要促进学生的言语思维朝着深广发展,比如“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文化专题研讨”等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3.3 言语思维的自塑性

人们常说某个人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可能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考察言语思维的自塑性特征,可以为找到思维方式形成的内部机制提供一些启示。言语思维的自塑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内部言语对自我言语、思维的塑造上,外在的语言形式是思维的外化和物化,而言语思维作为内部言语是社会性语言再次转化成为个体内在思维的过程。维果茨基认为内部言语有其独特的结构,皮亚杰所说自我中心言语并不是衰落消亡了,而是向内部言语转化了,也不是一般语言学家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言语减去声音”,内部言语至少包括“谓语化、发声的减少、意思比意义占优势、黏合法构词”等特征。他指出“内部言语是一种自主的言语功能,是言语思维的一个独特层面”[2]。在语文学科中,过去人们重点关注的是“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个方面,把这两者看成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这源于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名。叶圣陶先生1980年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发言时还进一步指出:“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15]葉老主要是从言语的结果来看的,但是从其思维过程来看,两者并不全然是一回事:口语的语流速度不允许其进行细细的打磨,对话往往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发声;书面语言由于不具有情境特性则需要语词的充分展开,形成较复杂的言语形式,二者的心理机制是不同的。

在语文教学中会发现有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得自悟学好语文,提升语文素养,这背后的道理可以从言语思维的自塑性特征去探析。如果只抓住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方面的形式训练,学生仅仅积累词汇、学习语法是不够的,而更应该关注“内部言语”对“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影响和塑造。不妨考察作为内部言语的两种特有形式——“独白”“打腹稿”,思考它们是如何影响言语和思维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独白是一种更高级复杂的表达形式,它经过良久的酝酿和精细的琢磨,这种酝酿和琢磨无疑大大促进了言语的发展、提升了思维的含量,比如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言语形式上是美学的表征,思维含量上是哲学的深思。无论是希望写得更好还是说得更好,都会出现打腹稿这种特有的内部言语形式,自言自语地组织想说或想写的内容,可以在大脑中修改重构,斟酌替换语词,推敲意义的完善,这个打腹稿的过程是言语和思维不断运动、相互激荡的过程。

这两种特有的内部言语形式都充分说明了言语思维具有极强的自塑性特征。所谓自塑性就是社会文化的外部语言回流进入个体形成独特有效的个体思维方式的特性,这种自塑性正是学生语感形成的心理过程。关于语言学习的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均有论及,叶圣陶、吕叔湘、夏丏尊等提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此后洪镇涛先生又以“学习语言”为本位提出“语感教学法”,洪老师将语感分为“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三大类别,之下又分为若干小类,并提出语感的经验层面需要上升为“高层次的语感力”,这就需要包含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种类型的语感训练[21]。对语感的认识经历了从经验主义、直觉主义到形式训练的过程,但是这些思考都没有进一步找到语感的生成机制。如果从言语思维的自塑性特点来看语感,可能可以找到其生成的心理机制。沿着维果茨基的观点思考,社会文化以外部语言的形式再次回溯到個体的言语思维,这个回溯的过程正是个体言语形成内在的语言感知模型的过程。以语法规则的习得为例,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语法规则原本正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的约定。儿童在最初学习语言时,语法是混乱的。但是经过长期的言语实践,外在的语言文化就回溯到儿童个体的内部言语结构,形成一定的语言感知模型。因此,儿童虽然没有学习相关的语法知识,但是久而久之,其言语表达就会越来越符合语言的法则,这个时候儿童的语感就生成了,此时儿童处于“知其然”的状态,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搞清楚了这个自塑性特征,找到语感生成的机制,对于语文教学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传授给学生再多再扎实的语文知识,也并不一定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得自悟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言语思维自我回溯的过程。这个自塑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学生进入充分的言语实践场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不断体悟外部的语言文化。外部的语言文化不断地浸润个体的言语思维,个体通过外部言语形式的模仿,经过长期的言语实践活动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言语思维就开始了自我塑造,最终内化建构为个体的语言感知模型。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生言语思维自我塑造的过程,这或许正是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在心理语言学的精髓所在。这里的自塑性特征与杜威所说的反思性思维也是可以连通起来的,杜威说思维需要一种“远与近的平衡,亦即,个人通过与世界接触所获得的狭隘经验,与只有通过他人的传递才可能进入的种族的广阔经验之间的平衡”[16]。这里的平衡也可以看作是个人言语思维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平衡,在特定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师若能关注这个自塑性特征,则可能大大促进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自得自悟。比如特级教师黄厚江从提出“本色语文”到提出“共生语文”,可能正是关注到了言语思维的自塑性。黄厚江老师在其写作教学课例《共生写作课型之四:立意共生》中,通过促进学生自我共生实现立意共生[22],使学生在自我回溯与自我否定的内部言语思维过程中使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4 结语

思维在语文学科中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大都浮光掠影,并不深入。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思维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的难题;二是没有找准思维在语文学科中的研究聚焦点。在当前核心素养研究的热潮中,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关于思维的研究。在这一大背景下,研究者试图从心理语言学那里吸收营养,重新回到语文学科的原点,探析言语思维的问题。言语思维在语文学科中具有核心价值地位,它作为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核,在思维活动、言语实践活动中辩证运动,是一个有机的素养结构模型,探索言语思维的原动性、贯通性、自塑性,对研究者思考语文教学的一些难题均大有裨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这一问题的提出能引起学界进一步的思考,“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惟愿“吹尽狂沙始到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30-162.

[3] 李恒威,王小潞,唐孝威.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26-33.

[4] 叶峰.论语言在认知中的作用[J].世界哲学,2016(5):72-82+161.

[5] 陈杰.语言的先验想象之力[J].外语学刊,2017(1):6-9.

[6] 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张珊珊,江火.从记忆编码加工看人脑中的基本语言单位——一项对汉语双音节语言单位的ERPs研究[J].语言研究,2010,30(4):81-84.

[8] 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纪树立,编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309-316.

[9]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概论[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0]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93.

[11] 倪文锦,王荣生.人文·语感·对话:王尚文语文教育论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1-14.

[12] 荣维东.语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与模型建构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7(13):8-13.

[13] 王学东.语言: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J].中学语文教学,2015(3):4-7.

[14] 刘光成.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2015(3):11-13.

[15] 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190-192.

[16] 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8-58.

[17] 黄伟.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三个层级[J].教育视界,2016(6):4-5.

[18] 巢宗祺.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建设[EB/OL].(2017-12-13)[2020-11-09].https://wenku.baidu.com/view/e68d6fa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c.html.

[19]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0] 高敏,徐迩嘉,任桂琴,等.出声阅读和默读之间的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21-30.

[21] 董明旺.洪镇涛: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58-77.

[22] 黄厚江.共生写作课型之四:立意共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6):22-25.Verbal thinking: the core of Chinese core literacy

[责任编辑 马晓宁]

作者:梅培军 黄伟

第三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研究

摘 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准确把握核心教学目标,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和实施,切实提高历史综合教学水平。传统的三维目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需求,为更好地凸显历史教学工作的重心,必须提升三维目标的制订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研究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社会人文学科,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门具有文化承载功能的学科,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引领作用。随着新一轮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素质化教育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成為各教学学科的核心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因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核心教学目标指的是课堂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方向,也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核心教学目标的制订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并决定最终教学效果[1]。

一、高中历史传统教学目标分析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的制订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2]。然而部分历史老师显然还没有准确把握到其核心所在,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育人员通常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要素为三维教学目标,并将三者充分体现在各个知识章节。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往往会采取分组式讨论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对革命意义进行多角度辩证思考。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主要通过解读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教育现代青年要懂得感恩和珍惜,发扬和传承民族精神。

二、传统历史核心教学目标的不足之处

围绕传统三维目标的高中历史教学在当今核心素养的贯彻中显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此种三维目标无法充分凸显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各教学目标之间过于支离,难以实现整体统一,教学核心目标模糊。而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现都将围绕其核心来开展。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将历史学科的五大基本核心素养与三项核心维度有效融合,从而形成真正完整的、统一的核心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研究

1.核心教学目标的制订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并非要求体现在各个教学章节中,而是对整个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3]。至于该贯彻五大要素的哪个方面或者该如何贯彻则应当视具体的教学情况和教学需求而定。要尤其注意的是,设计和制订核心教学目标的时候,老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把握,以确保所选择的教学目标能够切合教学实际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同时,历史老师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含义,懂得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核心素材,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素养水平,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核心。

2.完善三维目标实践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具有新的实践概念。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老师要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发展概念,明确史实,熟悉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深刻理解事件、人物的历史性意义。其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及时更新和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授课方式,锤炼授课技巧,采用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知识。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师生需要共同提高历史文化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时刻牢记革命先辈的训诫,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切实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实现核心要素与核心维度之间的融合提升,从实现每一课堂核心教学目标入手,促进历史学科综合教学素养的提高。

3.核心教学目标的提升

三维目标不可抛弃,但核心始终只有一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必须有侧重点进行融入与提升。如,在“辛亥革命”的教学章节,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局面,是我国人类社会史上一次伟大的巨变。老师可以将此课题的核心目标设定为:辛亥革命——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结合教学内容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与提升,之后再确定本次课堂的核心目标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过程、人物进行了解,通过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对历史事件的表象和本质进行深化分析,明确辛亥革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变革作用,培养学生的事物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必须首先以每一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设计为基础,落实各环节核心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针对教学实际,提高核心教学目标的制订质量,突出核心价值,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攀.新中国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7.

[2]岳廷玉.基于目标的教学与评价[J].生活教育,2018(1):105-106.

[3]谭友清.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研究[J].学周刊,2018(26):26-27.

编辑 鲁翠红

作者:宋九全

第四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探索

[摘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教育的宗旨与目标。核心概念是科学学科的主干内容,更是学习科学的思维过程的核心所在。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前瞻性及重要意义。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应加强对易混淆概念的辨析,探寻概念的核心本质,关注错误前概念对学习的影响,展示建构概念图的思维过程,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验探究,促进概念的建构,为实现更深层次的科学概念教学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概念教学;初中科学

[

目前,传统、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动力。所谓“核心素养”是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1]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概念是科学规律和原理的基础,更是学习科学的思维过程的核心所在。因此,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前瞻性及重要意义。

一、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有:

(1)教材编写时没能突出核心概念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教师对核心概念的把握能力不足。如浙教版初中科

学教材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设计为一个整体,注重突出学科综合性,但教师对相关核心概念的

把握能力明显不足。

(2)从学生概念学习行为的统计(如图1)来看,占绝对比例的还是“做大量习题学习”,而核心的“实验探究学习”比例较低,未能体现科学学习本质。[2]

例如,如果地球是运动的,当人跳起来后不应落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实验的事实却是落在原处,那只能说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这个问题直到惯性知识的出现才得以解决。教师如果能将这些关键事实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对此的看法将是完全不同的。

要避免这种科学性问题,教师对基本事实要充分了解,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事实依据让其判断,不能仅进行简单片断的呈现。如上面讲到的,教师不能只是展示古人的错误结论,而更应当展示古人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及艰苦的探究过程。学生只有全面地掌握事实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教师还要创设符合当时科研水平的情境,用语言让学生“穿越”到当时的环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学会从古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例如,在讲小行星发现史时,如果只是给学生介绍“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茨在观测星空时偶然发现有一颗‘星星’每天晚上都要改变位置,因为它个头太小,不能和大行星相比,因此被称作‘小行星’。这拉开了小行星带发现的序幕”,那么就会让学生感觉小行星的发现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拿起望遠镜就能发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浩瀚星空中寻找一颗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实在发现“小行星”之前,德国天文家波德进行了二十年的努力探索,发现后又要经过大量的确认。只有这些大量的信息呈现,才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科学史。

在科学史教学中,教师不应只让学生对事物进行简单、静态的对比,而要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客观事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在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支配下,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教学中的科学性问题从本质上讲,根源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上,只有真正将正确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和科学方法进行内化,与教师自身行为合为一体,真正融入教学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科学性问题的发生。只有最大限度地避免科学性问题,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从而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田静.初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偏差的质性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4).

[2]陈刚.试论物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实现[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3(7).

(责任编辑黄春香)

作者:胡永兵

第五篇:企业核心人才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摘 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同于一般竞争力,是能不断提高顾客价值,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竞争优势。而企业核心人才及其能力的充分发挥,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营造企业核心人才能力应着力做好系统整合的工作,使核心人才能力尽力“放大”。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核心人才;企业核心人才能力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石春娣

上一篇:景观园林毕业论文下一篇:进口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