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中利己主义研讨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长期研究课堂教学,尤为关注课堂教学承载的德育任务。他在北京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研读期间,曾经从网上给我发来一则美国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引起我长时间的思考。现将这则案例引录如下,以与各位同人共同研讨,并借此答谢刘校长的启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伦理学中利己主义研讨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伦理学中利己主义研讨论文 篇1:

部分高师生极端利己主义与良愿前置教育研究

摘 要:极端利己主义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及确立关键时期的高师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文章研究部分高师生极端利己主义现状及其成因,通过良愿前置教育活动,引导高师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师生;极端利己主义;良愿前置教育;“三观”

发生在少数高校的个别恶性案件,说明极端利己主义已经危害到少数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然也包括高师生。高师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思想活跃,思维推理能力强,极易接受新异事物,同时也很容易被错误甚至有害的事物表象所迷惑,从而影响其正确“三观”的树立,影响其学习、交际甚至威胁到生命。高师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因此,高师生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通过接受良愿前置教育,积极抵制极端利己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未来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利己主义与极端利己主义

(1)利己主义。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利己主义是“无边无际地维护自己的‘我’”。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利己主义是对自己的一种偏激和过分的爱。”我国学者罗国杰认为:“利己主义这种道德原则强调个人至上,把一己私利的得失视为道德上善恶与否的唯一标准。”《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利己主义解释为: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

(2)极端利己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是把个人利益的基础建立在损人利己之上,认为个人利益始终处于最高地位,从个人利益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把利己主义发展到完全极端化的道德原则。极端利己主义认为损人利己是道德上允许的,为了一己私利可以毫无顾忌地违背道德原则,甚至践踏法律规范。

二、高师生极端利己主义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1)改革过程中体制与机制的不健全。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显著发展。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打开窗户,新鲜空气会进来,苍蝇也会飞进来”“改革开放政策是成功的,但是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特别是西方极端利己主义思想,个别高师生不能正确认清其实质,导致从自我出发,无限度地追求自我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机制、体制不健全,有时为个人私欲的扩张提供了平台。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出于对自我利益的保护,一些信念不够坚定的高师生就会产生极端利己主义。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与失衡。高校教育往往重教轻德,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忽视德育。教学组织形式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往往是合班上课,采用满堂灌式教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不强。2012年4月22日,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指出,现在的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若不能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适时恰当的指导,学生受就业和社会现实的压力,就极容易受到极端利己主义的诱惑。

(3)家庭教育的不正确引导。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对人们的影响是最初、最深刻、最长久的。个别家长在生活、工作中的极端利己主义表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譬如,有些家长为了一己之利而草率地离婚,没有考虑对子女的影响,不仅对子女的身心带来伤害,还会让子女形成“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用顾及别人利益”等极端利己主义认识。还有些家长“爱”子心切,担心子女在利益冲突中蒙受损失,在日常生活中刻意给子女灌输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教育子女遇事要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吃亏上当。

(4)大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锐、接受新思想意识强烈,但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有限,思想上具有多元性和易变性。有的往往会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而做出一定的行为,容易被事物表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本质。有的盲目追求自我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缺乏严格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主体意识过分强烈,自我中心主义,注重个人本位,忽视社会本位,导致滑向个人极端利己主义。

三、实施良愿前置教育,引导高师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良愿前置教育是指借助调查了解学生心中的诸多意愿现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措施,把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良愿引导到其诸多意愿的最前面,引导学生根据排序在前的良愿做出相应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结合师范教育特点,设计良愿前置教育内容。师范教育具有教育的专业性、教育过程的两重性(既研究师范教育又研究基础教育、既育人又要教如何育人)、教育方式的养成性等特点。高等师范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人民教师,高师生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开始培养未来人民教师的优秀品格。高师院校应调查、掌握高师生的思想现状,譬如,从理想层面、学习层面、人际交往层面、就业层面着手,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师范特色,有针对性地設计教育内容。精心实施良愿前置教育,将教育由“个人设计为中心”向“社会本位”转移,强化责任意识,为高师生的价值观体系的建立指引方向、确定目标,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有力地抵制极端利己主义的危害。

(2)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引领学生做到良愿前置。大学环境对高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对高师生进行抵制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的教育,就必须建设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要对校园里的书籍报刊、文化交流活动进行严格审查,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合理的校园竞争环境。学生在校园里追求的“利己”,有时充分地表现在“评优评先”(评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干部、优秀学生等)和惩罚(纪律处分等)方面。因此,要杜绝评判中的不正之风,坚决不让私心过重的学生钻空子。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竞争风气和氛围,引导高师生做到良愿前置,帮助高师生抛弃极端利己主义,不再唯利是图,向着善的方向发展。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注重良愿前置教育实效性。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自愿的、利他的,体现了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志愿者本身来讲,志愿活动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促进个体自身的发展。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大学生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共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中。实践是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集体的约束和监督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对比,大学生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存在的不足。高校在实践中进行良愿前置教育,能让大学生切身体验到极端利己主义对集体、他人和自己的危害,从而提高对极端利己主义的辨别能力。

(4)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良愿前置主动性。康德说:“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良愿前置教育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主体能够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能动的、有价值的人看待,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区别于他人和客体的主体,主动地协调自己与社会、文化、自然、他人的关系,并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阶段是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发展趋向完善的重要阶段,主体必须懂得自身价值并能够以此来塑造自己,完善自己。高师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良愿前置教育,调动高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作用,激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结束语

极端利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对大学生极端利己主义的研究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他的“四句教”中,指出了良愿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高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与完善仍具有很强的可能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研究高师生意愿特点和现状,充分利用良愿前置教育的作用,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贴近学生,帮助学生认识极端利己主义的危害,从而对高师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樊六辉.大学生利己主义思想现状及思考[J].许昌学院学報,2014(01).

[2]张春和.大学生价值观偏异倾向的矫正[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4).

[3]王立仁.问题与对策——大学生生活进行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4]程炼.伦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史余强 许乃跃

伦理学中利己主义研讨论文 篇2:

现代德育中的悖论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长期研究课堂教学,尤为关注课堂教学承载的德育任务。他在北京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研读期间,曾经从网上给我发来一则美国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引起我长时间的思考。现将这则案例引录如下,以与各位同人共同研讨,并借此答谢刘校长的启迪。

【案例】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教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教师对他表示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教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个人?不喜欢哪个人?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教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了。

教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如果那样,你们的朋友就要被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了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一不小心,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被吓昏了。

(教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教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教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其实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教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教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教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倒王子了。

(全班再次大笑)

教师: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都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教师: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让她参加舞会,她就放弃了参加舞会的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教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教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生母爱她,她的后妈也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你们当中如果有人觉得自己没有被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你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教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更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教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过了好一会儿)

学生: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却没有变回去。

教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诚如刘校长所言,这节语文课,让我们活脱脱地领略到“孩子们是怎样受到教育和学会思考的”。教师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竟是让孩子们思考这篇名著“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对学生的发现给予热情赞扬和鼓励,使孩子们“欢呼雀跃”。创新的愉悦和它所带来的自信,就这样深深刻进孩子们的内心,这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至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诸如遵守时间、讲究个人卫生和衣着等,都形象而生动地包含在师生的研讨之中。全班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大笑,表明他们对教师的教诲是多么心悦诚服啊!

在欣赏这节课的同时,我又一次感受到美国社会倡导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已成为一种“强势文化”,渗透到现代德育之中,构成了一个令人难解的悖论:一方面倡导“爱自己”的个人奋斗,一方面倡导“依靠他人”的团队精神。

在这节课上,教师提出了几个假设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最终决定灰姑娘命运的是她自己。教师谆谆告诫学生:要爱自己,“加倍地给自己机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是形象而生动的个人奋斗的教育,学生们心领神会,很乐意地接受了。

有学者曾经介绍说:“美国的文化里面是赞成个人发家、个人奋斗的,哪怕你的奋斗过程里手段比较残酷,人家追究得也比较少。但是如果你完全是靠祖上的财产,自己什么都没干就变成大富翁了,社会对这样的人并不给予很高的尊重。”[1]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认为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灰姑娘》中的后妈和后妈的女儿。尽管她们平时就欺负辛黛瑞拉,还把她锁在家中,不让她出席晚宴,但是,教师对此并不以为然。

应当指出,这种个人奋斗的价值取向曾经使美国乃至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敢于冒险、乐于奋斗、不怕失败、富有独立个性的人才,彻底撕破了封建社会依靠门第、裙带关系的大网,创造了惊人的成就。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个人奋斗曾经促进了西方国家阶层之间的流动,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使新兴资产阶级占据了社会的统治地位,使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体,使资本主义制度站稳了脚跟。

如果将个人奋斗与我国封建宗法制度建构的价值观相比较,当然应当承认它是进步的。封建宗法制度强调的是亲缘的依赖关系。在农业时代,亲子关系被赋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重任。这种传统的价值观虽然有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良风美俗,但是,也造成了讲求门第、父母过度呵护子女、子女依赖父母等不良积习,大大影响了我国国民创造精神、冒险精神和特立独行个性的形成。与封建宗法制度的价值观相比,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形成的个人奋斗价值观,的确具有反封建主义的重要作用。

美国一方面倡导个人奋斗,另一方面倡导团队精神。后者与美国的历史直接相关。早期从欧洲到美国的移民,遇到很多困难,既依靠不上政府,也依靠不上原有的至亲,只有自己保护自己。但是,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必须依靠团队,这就使他们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团队观念。从社会发展的本质来说,现代经济具有整体性,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化大生产,是美国社会倡导团队精神的根本原因。这种价值取向,使美国社会大力提倡建立基金会、发展民间慈善事业。这就不难理解教师讲授《灰姑娘》时,着力提醒学生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在对《灰姑娘》的讲解中,教师和学生都容忍了后妈和后妈的女儿对辛黛瑞拉的欺辱甚至近乎虐待的行为,这清楚地表明美国倡导的个人奋斗是建立在利己主义基础之上的。当一个社会允许个人奋斗可以不择手段时,必然与团队精神相冲突,甚至成为道德悖论。这种价值观念给予“只顾自己”和“损人利己”道德上的合法性。尽管它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利己主义对社会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以利己主义的自我奋斗作为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只能使人认为人们的利益是彼此背离的,甚至是直接对立的。而这恰恰有悖于团队精神,形成最不道德的思想意识。以这种价值观来进行道德教育,当然结不出道德之果,也很难维系或张扬团队精神。

现代德育中存在的悖论进一步告诉人们,亟须构建合理的、科学的价值观体系。只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体系构建成功,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才能获得根本的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是由道德决定的,相反,是社会发展裁定着道德观念的价值。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存的社会结构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正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行为,成为我们构建现代价值观体系、解决现代德育悖论必须考虑的重要依据。健康的市场伦理,要求主导性的价值观具有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功能,体现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相结合的特点;现代德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必须体现自由创造的精神,使培养出来的人既有高度的道德自觉,又有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笃实的道德实践品格。

健康的市场经济下的自由选择的商品交换,要求经济行为的主体必须把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与对方的利益期待结合起来。人们只有充分满足他人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这正是为什么现代著名的企业文化,都高扬“服务”这面大旗的真正原因。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也是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企业是“公器”而不是“私器”。所谓“公器”是指企业应当是服务社会的工具。美国微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也指出:“凭借30年来积累的历史底蕴,我们将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强大的软件和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以社会大众的需要作为企业发展考虑的前提,是众多发展良好、对社会贡献良多的企业最基本的经营秘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涌现出众多名噪一时的企业,此起彼伏如转轮。但是,能够基业常青持续发展的企业,无不是以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响亮地提出:“新经济就是客户经济”,海尔集团的目标追求,就是“全球用户满意度”。海尔忠诚地服务于客户,客户成就了海尔。结束了铅与火印刷时代的著名科学家、新型企业家王选认为,做学问的首要条件是“做个好人。”“什么叫好人?”他引用季羡林先生所说:“‘考虑别人比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显然,王选所说的“再降低一点”就是伦理学上所谓的“互利”原则,而季羡林先生所说的“稍多一点”则近于“奉献”。王选是公认的道德君子,也是市场经济中的弄潮儿,世界级的创新者。他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不仅适合做学问,而且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学术界总结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归纳出最基本的经济伦理:“互赢”,或称“互利”。“互赢”,一方面充分肯定了经济行为主体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就有可能激励人们去创造;另一方面它反对“只顾自己”或“损人利己”,可以调节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有助于维护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互赢”原则的推行,具有启发受教育者关心和尊重他人正当利益的价值导向作用,并使市场经济具有了“服务”的本质特征。“服务”意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为高尚的奉献精神。王选的“服务”,就是震撼人心的奉献。这说明“互赢”原则,既可以造就社会先进成员的高尚品德,又能适应社会一般成员的道德水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现代德育所要求的基本功能。建立在“互赢”基础上的“服务”精神,将有助于我们突破现代德育悖论的窠臼。

相信“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民族,必将顺利地迈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资中筠.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的启示.书摘,2006,(4).

作者:梅汝莉

伦理学中利己主义研讨论文 篇3: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解析

[摘要]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格公民,传输意识形态,实现政治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既取得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

[关键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政治目标 合格公民 爱国主义

[

思想政治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统治过程中的一种必要手段,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如果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和努力,那它就是一个不成熟的阶级,也是一个没有前途的阶级。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看,就是政治社会化过程,是意识形态的渗透过程,目的在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公民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培养符合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的人。

1.传播意识形态

“在美国,统治的意识形态是‘民主’。”[1] 独立、自由、平等、人权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贯穿于美国社会文化始终,他们希望用这些特有的价值观来左右文化事业,以保证文化建设的方向。美国政府强调,在一个多元化国家中培养共同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共同文化”主要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

美国一贯鼓吹其主流政治文化,同时排斥、抨击与其格格不入的思想。社会契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都是美国的思想家和政治领袖大力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战后的美国,共产党人不能在国防、宣传部门任职,隐瞒身份为非法,可判处徒刑或处以重罚;同时,既不允许共产党人担任教师,也不允许在学校讲授共产主义。60年代以后,情况有所改变,小学、中学、大学都可以讲解共产主义的相关知识,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但其目的并不是要宣传马克思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的靶子,最终目的是为了破解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神话,通过研究来歪曲、修正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使之成为无害的社会思潮。

2.实现政治目标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名目繁多,内容庞杂,但主题是政治教育。所谓政治教育,就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群众灌输本阶级的政治思想,并对其政治行为进行训导。美国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教育常抓不懈,而且导向明确,旗帜鲜明,措施得力。由于美国没有历史包袱,从争取独立起就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奋斗,所以它的爱国主义与爱资本主义自然而然地统一在一起。美国是一个迅速发展、崇尚变化的国家,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十分流行,然而就是在这种氛围里,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却长期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反共产主义教育、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等四个方面的教育做到了坚定不移、持之以恒。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政治统治密切相联。其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政治意识,从而实现公民对国家政治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和拥护,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形成共同信念的目的,从根本上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美国的有识之士曾大声疾呼,公民教育关系到美国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的未来。因此,最关键和最紧要的问题是,如何把美国文化中核心的、公认的价值观传递给青少年。

3.培养合格公民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提法是各种各样的,如美国公民、好公民、合格公民、民主公民等,但实质就是培养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好公民。

美国教育督导和课程研究德育问题专家小组认为,民主制度的基础就是道德上成熟的公民。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既要继承传统又应富有新意,以培养道德上成熟的人,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美国教育所培养的道德成熟的人,不仅包括诚实、守信、勇敢、勤奋等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特别强调美国社会的价值观。道德上成熟的人是民主公民的前提和基础,民主公民要具备民主理念,理解民主的实质,培养公民对于社会事务的广泛而明智的参与所需要的知识、态度以及作出决定的技巧、技能,如怎样投票选举、怎样参与政治事务、如何权衡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的关系等。

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权衡

美国在国内从事了大量实质性的、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1.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1)推动了社会价值观的总体认同

美国建国后一直在全社会广泛推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因此,“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2]“个人主义是深入植根于美国的社会历史之中的”。[3]

个人主义在西方资产阶级眼中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它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和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和自我。这种政治和社会哲学,包含着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倾向和信念。个人主义不仅仅是伦理意义上的关于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而且是一种关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思想文化制度的全面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

(2)促进了公民意识的不断发展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人,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公民”,即具有爱国、忠诚及服从于国家的品质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对国家的评判者,一个有能力并且愿意参与改进的人。[4]正是公民在这一层次上决定着民主自治政府的最终潜能是否存在。

美国人的公民意识,表现在他们争取独立、自由和民主的行动上。正是这种公民的意识不断增长和提升,使得美国人民争取独立、平等和民主的斗争日益高涨,也使得美国资产阶级民主范围不断扩展。具体表现为自由范围的逐步扩大,由契约佣仆白人到自由白人,再到黑奴成为自由人和印第安人获得自由;表现为参政权的逐步扩大,由选举权的限制到逐步取消和扩大,由少数政治活动家参政逐步扩大到某些中下层人物参政,由白人到黑人,由男子到妇女参政,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又表现为经济上平等权利的逐步扩大,反托拉斯法对垄断的某些限制,社会保障等福利国家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趋势。[5]

(3)培养了爱国主义的基本情感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还体现为美国人有着较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美国人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公民义务意识,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民意测验会在一次爱国青年动向调查中发现,分别有70%和80%的美国青年赞同“国家利益重于个人利益”和“青年不为国家出力就意味着背叛”的观点。[6]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曾论述,“美国人作为国家公民的义务感是支撑美国国家的支柱”。[7] 可以肯定,美国人的这种“义务感”是与其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分不开的。

美国人总是自恃:自己作为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得自豪骄傲的。所以,美国人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美国,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必须学历史。尤其是在大学的历史教育被规定为核心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大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社会背景、重要作用以及历史人物的思想、生活进行综合学习和研讨。美国注重采取多种形式来强化和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包括利用各种节日、庆典、学生课外活动、博物馆、名人故居等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4)形成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美国在战后的50多年时间里,除了60年代曾出现过短暂的大规模社会骚乱外,整个社会还是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这固然与美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准提高有关,但思想政治教育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不仅在于维持和巩固政治信念,求得人们对现存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认同,而且还要在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适时对民众进行诱导、影响、控制,以达到化解社会矛盾,处理人际之间紧张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目的。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坚持了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稳定性是指其核心的信仰、价值观、政治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顺应这些变化,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变迁。在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按照各人的客观需要进行取舍,“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大量的冲突由国家之外的政治体系进行调停、仲裁、镇压、解决或以某种方式处理,使个人、群体、利益集团、国家之间的张力限定在一定范围”。[8]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在教育内容和本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允许差异的存在,保持了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社会即使遇到一些社会冲突,也会很快在根本的道德原则上达成共识,而不至于酿成大的社会动荡,这可以说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独到之处。

2.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直接统一的领导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制是一种区域政治组织形式。它通过受宪法保障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权而将国家统一性和地区多样性纳入一个单一的政治体制之中。这种组织形式的独有特色是权力至少在两级政府中进行分配,统一性和地区多样性并行不悖。联邦制度被认为是在极端的中央集权和松散的邦联之间的一种折衷方式,它使人们有可能把处理共同问题的有效的中央权力同保留地方自治和地方特色结合起来。

美国教育体制不是中央集权而是地方分权制。联邦政府通过立法、财政拨款等手段对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控制。早在建国之初,联邦宪法的修正案《人权法案》第十条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主权均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由此把行政教育立法的权限法定赋予州和地方政府。1979年,《教育部设置法》中关于教育权限和责任,规定“仍保留州及地方学区以及所规定的其它机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美国中央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部门,缺乏统一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德教育内容及共同的道德标准。因此,各州的相关课程设置各不相同,甚至于同一州内不同的地区和学区之间也有相当大的差异,各学校之间,尤其是公众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也不相同。尽管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但由于有着不同的演绎和不同的理解,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又会削弱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而且这种多元观念的存在有时往往难以在国内形成共同的舆论合力和精神动力,对于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人们往往众说纷纭,看法各异,不利于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整合,影响国家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陷入民主式的自由辩论和争吵的怪圈。因而,美国也有人抱怨本国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强有力的集中领导,过于“分散”和“民主”。

(2)导致政治冷漠的增强

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帮助公众树立政治信念、政治信仰的强有力工具,但在美国人民中普遍存着政治冷漠意识和信仰危机,这是美国的社会政治活动本身所带来的负作用。

美国相当多的人认为政治是“肮脏”的。1994年9月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克林顿所代表的民主党感到幻灭,对共和党捉摸不定,对两党制不感兴趣,希望出现新的政党。有一部分人认为,美国传统的两党对美国人民的感召力日益下降,他们不知道如何应付面临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社会已失去了道德准则,罪恶活动猖獗,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已被人们遗忘,没有什么值得信任的东西。美国公民的投票率在逐年下降,60%以上的人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利,这对一贯高喊“民主”的美国,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这突出反映了美国公民的“政治冷漠病”,说明美国人的政治参与意识缺乏,理想丧失、精神萎靡,也说明其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3)引发利己主义的膨胀

个人主义的急剧膨胀,使享乐主义在美国盛行,这是美国社会发展到大规模的资本联合时期所出现的新现象。“这种从私有企业到大型合股组织,从自由市场竞争到科层连结与运筹的大变迁,从储蓄、贫乏到消费、富足的大变迁,使基督教新教伦理的精神没落了。”[9]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价值体系很容易衍生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使人们在精神状态上消极、颓废,在思想道德上空虚、败坏。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是相伴随的,特别是个人主义缺少必要的道德与法律制度约束时,利己主义就更是不可避免。“迟早将袭击一个国家的心脏和大脑并使之毁灭的那种病是利己主义,是那种充分意识到个人或国家之间的竞争并攫取个人财富的利己主义。”[10]

美国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使弱肉强食、生存竞争成为人们的共识,任何个人的发展,都必须靠把别人视为敌人的自我奋斗,否则就是自己被他人淘汰和吞食,它使人们信奉“人对人是狼”的信条。市场机制的存在造成了“市场个人主义适于私人消费,却不适于公众幸福和服务所需要的公众消费”。[11]

而与竞争和个人主义相联系的利润动机,“以道德上论是要不得的,它使个人腐化堕落,甚至在长远决策中成为诱使人们把非常狭隘的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12]利己主义在思想文化上造成的是一种光怪陆离和扭曲痛楚的所谓“现代主义”和“虚无主义”。“现代主义”在丹尼尔·贝尔看来,它通过对个人的强调,对个人经验无休止的追索,归根到底是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代主义”实际上是信仰问题,是一种精神危机,而这种精神危机,是无法靠什么文化革命来寻求出路的。所以,“孔德把个人主义称为西方社会病。托克维尔认为,‘个人主义只是损害公共生活的美德,但以长远的观念来看,它却侵蚀和摧毁了所有其他美德,陷入彻头彻尾的自私。’此外,他又指出,个人主义还使人‘永远地依靠他孤独的自身,并最终可能将他完全禁锢于其内心的孤独寂寞之中’。涂尔干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最具威胁性的西方‘社会思潮’,其表现是不断增长的自杀率、社会混乱和集体意识的普遍削弱”。[13]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确有其独到之处,发挥了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囿于其特有的社会政治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病和政治病,这是其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

注释:

[1][8]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9,76.

[2][3]罗伯特·N·贝拉,理查德·马德逊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14,222.

[4]Shirley H Engle & Anna S ochoa,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 Teachers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88, P3

[5]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4-16.

[6]孙和庭.青年动向大调查[J].青年一代,1986(2).

[7][日]千石保.中国工人的劳动伦理[N].青年参考,1988,04(29).

[9]理查德·弗拉克斯.青年与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1989:19.

[10][英]伊凡·亚历山大.真正的资本主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

[11]J·菲得浦.经济大论战:伦理学的分析[M].费城英文版,1997:96.

[12]约翰·C·贝内特等.资本主义的未来[M].纽约英文版,1969:162.

[13][美]R·尼斯贝特.个人主义[J].哲学译从,1991(2).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江苏南京,210038)

作者:吴锦旗

上一篇:工程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个案管理降低医疗成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