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移动网络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4G;图书馆;个性化摘要:在即将到来的4G时代,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将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4G移动网络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4G移动网络论文 篇1:

4G移动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顺利从3G时代过渡至4G时代。4G网络环境下,移动通信业务呈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且服务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5G技术还未普及之前,4G网络依然是移动通信的主干。基于此,本文对4G移动网络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 4G 移动通信 移动互联

一、 4G网络概述

4G即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其主流技术包括TD-LTE及FDD-LTE,其中TD-LTE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4G网络技术,在我国移动通信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与3G网络比较,4G移动网络无疑具备明显优势,其下行最高速率超过100Mb,在正常网络环境下,可满足各类用户及无线服务的需求。

与3G网络比较,4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宽带、无线宽带局域网、分布网络系统与移动宽带系统构成[1]。4G移动通信网路无线服务并不会受到时间或平台的限制,用户完全可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个性化业务。

同时,4G移动网络除了基本的网络通信功能外,还承载了数据采集、定位、远程控制等多项功能,为多元化业务开展提供了基础。

另外,4G移动通信系统可与传统IP系统相连,进一步扩充了系统的功能性。

二、4G网络结构及技术分析

2.1 4G网络结构

从结构上来看,4G网络与3G蜂窝网络存在较大差异。4G网络结构为蜂窝核心网,并容纳了数字化IP技术。核心网具备了多种连接方式,如WCDMA、蓝牙、IEEE802等。具体应用过程中,用户会获取一个特异性的识别号码,通过分层结构可实现异构系统目标。正是基于上述特点,可让IP核心网与多项业务相连,也就实现了多元化业务。

4G网络系统主要分为三层,包括物理层、环境层及应用层。其中,物理层承载了路由筛选及网络接入功能;环境层主要负责QoS映射、地址变换及完全性管理;应用层承载了各种应用软件,是基础业务及扩展业务实现的基础[2]。由于物理层与环境层的接口具备开放性特征,所以在应用更新及服务变更方面较为便捷。另外,系统可提供无缝高数据率无线服务,并可在多个频带下运行,这使得系统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2.2 4G网络相关技术

4G网络之所以具备如此强大的性能,少不了相关技术的支持。具体如下:

(1)OFDM(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该技术是4G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由MCM(多载波调制)技术演变而来的,并通过IFFT及FFT来实现调制及解调,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多载波传输方案。OFDM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将信道换分为若干个子信道(正交)[3],并将高速数据信号转变为子数据流,即可实现数据分流,子数据流再通过子信道进行传输。数据接收端可将正交信号相互分离,有效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由于子信道在原信道带宽中占用部分较少,所以信道可保持相对均衡,让信号传输过程更加稳定。

(2)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该技术在信号发射端及接收端采用了多个天线,可让信号通过多个天线进行传输,让通信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MIMO技术可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实现信号多发多收,即便不添加频谱资源或增大发射功率,依然可提升信道容量,保证信号传输质量与稳定性。另外,MIMO信道可提供空间分集增益及空间复用增益,通过多个天线来控制信道衰弱,以降低误码率。

(3)智能天线技术。

通过智能天线技术可将时隙或码道相同的信号相互分离,即可让信号变化区域发生改变。利用该技术可对用户动态状况及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用户把握正确的信号方向,避免受到干扰因素影响。在智能天线技术作用下,可扩充系统覆盖范围,并扩大系统容量。同时,该技术可提升频谱利用效率,还可降低基站发射功率,有利于降低系统能耗。

三、4G网络展望

4G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去掉刺激了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让智能手机得到了普及。同时,智能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多,又为4G移动网络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两者呈现了互利关系。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对传统PC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传统宽带业务也将逐渐被移动互联网取代。在此背景下,4G移动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体系,并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为用户带来更为优质的个性化服务。通过4G移动网络,可促进物资流动与互联网业务双向平衡发展,以达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参 考 文 献

[1]韩苏丹.4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电信快报,2014(02):39-41+48.

[2]刘雅婷.4G移动网络现状及前景展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0):4682-4683.

[3]桂霖.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4G网络发展趋势[J].电信网技术,2015(08):37-39.

作者:戴渭

4G移动网络论文 篇2:

基于4G移动网络的图书馆应用探讨

关键词:4G;图书馆;个性化

摘 要:在即将到来的4G时代,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将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图书馆需要重新认识和分析读者在4G通信网络下的服务需求,对现有的信息服务方式加以改进和完善,积极利用4G通信技术,构建基于4G移动网络平台的移动图书馆APP应用,使图书馆在新技术变革时代下,占据有利的位置,焕发新的光彩。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的广泛应用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手持智能移动终端成为在移动互联网中最具潜力的信息传媒终端。2010年12月,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在美国38个主要城市和60个机场推出4G/LTE商用服务,此刻全球4G移动通讯技术的推广应用正式拉开帷幕。4G移动通信技术通过20-100Mbps的高速移动网络传输速度使移动用户更快更好地获取到网络资源;在处理器技术架构上创新的多核、多线程处理器的手持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移动应用的普及。同时,在手持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操作系统智能化程度等方面逐渐向普通电脑靠近,而且在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速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使得手持智能移动终端解决了数据处理、网络传输等瓶颈问题,在此背景下,读者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带给图书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技术变革时代下,让读者更好地分享技术创新的成果,这需要图书馆工作者去认真思考。

1 技术优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3年7月17日于北京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手机网民4.64亿,在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达到78.5%,平均每周上网时长21.7小时。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信息,移动网络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人们所使用的手机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语音通信工具,而是成为集通信与信息传播功能于一体的手持移动多媒体终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但在目前,由于3G移动网络存在服务资费高、网络速度低的情况下,许多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形式还是以短信互动、文字浏览等为主。但在4G移动通信网络时代,由于4G网络比3G网络在数据传输速率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将会明显增多,移动图书馆在4G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将更广泛、快捷、方便地为读者提供服务,而读者也更乐于利用图书馆的移动服务。

2 4G应用的意义

2.1 促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

科技改变生活,网络联通世界。即时通讯、博客、微博等上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图书馆利用移动网络将信息资源推送给更多的读者,使“人在旅途”或“足不出户”的读者都能享用到与在馆读者同样的服务。国内许多家公共、高校图书馆都分别开通了移动图书馆平台,从内容、载体、形式等方面做出新尝试,为读者提供各式各样的移动服务,如个人信息维护、馆藏查询、到期提醒、预约提醒、催还提醒、手机续借、讲座预约等。随着即时通讯、移动定位、导航服务等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建设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灵活性转变。从以短信互动、网络搜索、文字浏览为主的静态信息服务转变为形式多样的互动服务,如利用邮件、信息推送、彩信、视频点播等方式,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信息资源便捷地推送给读者;或者使用具有移动网络传输功能的随拍随传摄影器材,将图书馆的讲座实况直播给不能亲临讲座现场的听众,使得远程读者用户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到图书馆所提供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免费“文化大餐”。

图书馆致力于打造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的移动图书馆,这需要高速的4G移动通信技术做支持,才能最大地发挥移动图书馆的移动性。4G时代图书馆将会基于移动网络的新特征,增加许多基于移动服务的应用功能。

2.2 提升图书馆个性化移动定制服务能力

谢洁华:基于4G移动网络的图书馆应用探讨 谢洁华:基于4G移动网络的图书馆应用探讨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核心是以读者为中心,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终极目标,不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是移动图书馆最具有特色和最为显著的服务功能之一。图书馆的读者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读者对资源的历史访问数据中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及服务需求。围绕读者的阅读习惯及服务需求,图书馆业务平台有针对性地、主动地向读者开展各种形式的推送服务,如将与读者喜好相匹配的新书、活动信息等信息通过移动网络直接向读者推送。这是图书馆主动服务的进一步提升与深化。同时,可以增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紧密度,建立双方的长期联系。

3 图书馆移动应用平台设计

从目前移动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手机短信服务;二是智能移动终端网络应用服务。其中,智能移动终端网络应用服务又历经了三个阶段。①移动互联网1.0。主要是基于WAP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将互联网的网站内容部分移植至移动网站上,实现简单的移动服务功能。②移动互联网2.0。主要是基于HTML5的网页应用。智能移动终端与移动互联网充分整合,各种移动网络应用层出不穷,并已具有传统互联网(Web)的各种产品的内容形态。③移动互联网3.0。基于统一认证平台的一站式、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简单地说是一个入口,统一出口,提供多层面的信息应用及解决方案服务。

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正处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第二阶段,正准备向第三阶段发展。在这个时期,读者的阅读需求对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局限于SMS+WAP模式,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公告、信息查询等基础性服务,而是更为交互式的服务模式,即向读者推送消息和提供交互式、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针对4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图书馆移动应用平台将分为三大功能模块,包括手机短信平台、手机网站、应用软件客户端平台。其中涵盖了书目检索、资源推送、数字阅读、移动定位、移动直播、多媒体个性化推送等应用服务,帮助读者检索和利用图书馆资源。

3.1 移动应用平台架构

3.2 APP移动服务的类型

3.2.1 位置服务。位置服务又称定位服务,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如GSM、CDMA) 、无线网路(如Wi-Fi)或外部定位方式 (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服务。实质上位置服务所提供的基本内容是你在哪里?附近有什么资源?它具有易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应用在不同领域,如在紧急救援、位置跟踪、定位导航、本地搜索、社交娱乐、广告促销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位置服务的应用为图书馆服务增添新载体,在地图导航平台的支持下,通过位置服务功能获取手持智能移动终端读者的位置信息,为读者提供以位置服务有关的各种增值服务,对于读者而言,只需携带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即可以免费享用以下服务: 即馆藏指引、智能导览等。2009年5月,剑桥大学与开放大学就移动图书馆服务项目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联合发布题为《移动图书馆:移动信息使用》的项目报告,在报告中列出所有被调查学生认为最有用的移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是“图书馆信息(开放时间、联系方式等)”,而位列第二位的就是“位置地图”服务,从中可知,位置服务是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功能。

3.2.2 移动直播服务。在4G通信时代,这一切也许都不是问题。在4G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可以摆脱场地、网络线缆限制,使用具有4G传输功能的随拍随传摄影设备,将活动现场的精彩实况,通过手机直播方式展现给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改变图书馆现场活动信息传播途径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不再让时间和空间成为参与图书馆活动的障碍,让图书馆活动随时随地地陪伴着读者。

3.2.3 移动推送服务。推送服务是图书馆根据读者信息需求、阅读习惯等进行分析,然后将与读者相匹配的信息主动地传送到用户阅览界面。而移动推送服务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它是集语音、图片、文字等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推送APP服务应用。提供更周到、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媒体信息以满足不同读者群的个性化需求。便于读者在移动状态下查询信息,节约了图书馆在短信推送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帮助图书馆准确且低成本地将与读者需求相匹配的文献资源、新书通报、活动预告等以多媒体的形式直观呈现给读者,便于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为其提供最新资讯。

3.2.4 可视电话咨询服务。这项服务一旦引入图书馆参考咨询系统,势必更加受到读者欢迎。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的高清视频通话功能,图书馆咨询人员在与读者进行交流时,仿佛是面对面地进行服务咨询交流。可视电话咨询服务将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区域,同时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形式,该项服务通过声音和画面准确地传达读者的意图。

3.2.5 高清视频点播服务。基于4G通信网络,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多媒体资源,如加工“声、色、图、文”俱全的电子图书,构建高清视频资源库,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读者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比传统的纯文字电子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新奇有趣的数字资源。

3.2.6 多媒体远程教育服务。4G移动通信技术拓展了远程教育模式,移动图书馆可以为手持移动终端的读者提供无地理限制、交互式的多媒体视频教学,为读者创造一个动态、便捷的学习空间。4G网络环境下,彻底打破了原来移动图书馆传递的文献必须小尺寸、小容量的限制,多媒体视频教学资源可以做得更加清晰,图像化形式可以更加丰富,以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

3.2.7 移动维护功能。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在4G通信技术的高速移动网络支持下,图书馆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对馆内的服务器、信息终端等设备进行远程维护,与读者进行实时交流,还可以在移动的状态下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完成馆内的公告发布、网页维护、查新、查重等业务,使图书馆维护管理更加智能化。

4 结语

随着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可以轻松借助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拥有海量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大量的讲座、培训、视频资源。只要将4G技术与图书馆业务有效地整合,就可以利用APP平台为读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满足读者在即时移动中的个性化需求,即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均能获取所需要的任何资源。

参考文献:

[1] 胡臻龙,邓世昆.4G移动通信技术综述[EB/OL].[2013-9-13].http://www.hackhome.com/InfoView/Article_129759_2.html.

[2] 张梅芳.浅谈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76-177.

[3] 郑侃等.协作通信及其在 LTE-Advanced 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 胡 群.基于4G网络的校园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1):32-34.

[5] 宋恩梅,袁 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34-48.

[6] 维基百科.4G[EB/OL].[2013-9-15].http://zh.wikipedia.org/wiki/4G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司.新一代移动通信(4G)国际标准确定[EB/OL].[2013-9-13].http:// www.miit.gov.cn/n11

293472 /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77/13

464871.html.

(编校:马怀云)

作者:谢洁华

4G移动网络论文 篇3:

金雅拓助力英国推出首个4G移动网络

数字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金雅拓(Euronext NL0000400653 GTO)宣布,该公司向英国最为先进的通信公司EE提供了UpTeq LTE SIM卡片及嵌入式软件应用,为英国推出首个4G移动网络提供支持。

EE是法国电信(France Telecom)和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com)在英国成立的合资公司,是在英国首家推出4G的移动运营商,该公司的EE品牌可提供4G服务。EE 的4G服务现已覆盖英国的18个城镇,计划于2013年3月底前再增加17个城镇,预计至2014年年底,4G服务将覆盖英国98%的人口。

在此次欧洲的首个大规模LTE部署中,金雅拓的UpTeq LTE在帮助EE解决4G商用和技术难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SIM卡中包含的高端软件方案符合最新的业界标准,并以微型SIM贴片卡(Micro SIM Plus) 及纳米 SIM(4FF)形式嵌入到EE解决方案中。由于响应时间短(低延迟)且加载速度最高比3G快五倍, 4G技术能够让客户充分体验“闪电速度”的移动互动。因此,当客户浏览网络时,他们能够充分体验移动设备的潜能,安全地享受高清视频、电视直播、音乐及多用户游戏等丰富数据的服务。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城市设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