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资源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该文针对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网格GIS的数字区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及建设方案。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淮河水资源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淮河水资源管理论文 篇1:

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进展、问题与建议

【摘 要】作为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自2012年正式实施以来,不仅在各地水治理实践层面得到全面执行,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全面实现,制度本身也在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新形势下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议协同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河长制,加快推进水资源领域修法立法工作,增设水生态保护控制红线,强化流域管理机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监督管理职能,完善体现地区重点的差别化水资源管理与考核体系,夯实水资源精细管理的基础支撑能力。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制度;流域管理;河长制;红线

面對中国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出台,对实行该制度作出全面部署,标志着这一制度的正式确立。近年来,中国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全面实现,各地还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中国水资源管理正面临新的历史条件,如新时期治水方针的确立,河长制等重大制度的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面向国家资源环境管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完善和坚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策略和中心任务。

一、中国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目前“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四项考核指标以及阶段性管理目标,已分解落实至省、市、县级行政区,各地相继出台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配套文件100余件 ,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民节水行动、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考核内容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已拓展至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并增设了创新奖励及其他加分事项、“一票否决”事项;考核工作机制逐步健全,部门联动作用充分发挥,各地建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各部门协同参与的考核工作机制,并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开展逐级考核;考核问责机制逐步形成,考核结果已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是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全面完成。根据历年考核工作组公告,2013―201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考核等级均为合格以上。其中,“十二五”期末,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6103.2亿立方米,完成“十二五”期末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的目标;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6.7%,完成“十二五”期末比2010年下降30%的控制目标;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6,完成“十二五”期末0.53的控制目标;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0.8%,完成“十二五”期末60%的控制目标。2017年度,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为6043.4亿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13.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15.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8,比上年提高0.006。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6.9%,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三是各地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各地区基本按照国发〔2012〕3号文精神制定地方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并结合当地水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在总体要求、红线管理措施、保障措施等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如山东省划定黄、橙、红警戒线,发挥警戒线在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的预警作用;河北省采取水资源费改税方式,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纳入征税范围等。

二、新时期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仍面临诸多问题

(一)与河长制关系需进一步协调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决定在全国推行河长制。其目的是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河长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关系密切,推行河长制六项主要任务中的首项就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也已将推行河长制作为制度建设的一项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应该说,河长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河长制的实施从体制机制上能够更好地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解决跨部门跨区域水资源管理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河长制侧重于管理体制的整体构建,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则更多侧重于管理目标的设立和管理任务的安排。目前,两项制度各有组织体系、管理办法和实施途径,如何在操作层面更好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仍需进一步探索。

(二)现行法律体系仍显滞后

在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领域,中国现已形成了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为基本内容,以《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城市供水条例》《河道管理条例》《水文条例》等法规为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实现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当前中国水资源管理正面临全新的要求和形势,例如新时期治水方針的确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河长制等重大制度的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管控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出台,以及中国政府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要求等,使得对中国现有水资源领域法律体系进行调整已十分必要,尤其是节水、水资源保护(含地热开发等活动)等工作的法律保障仍显不足。

(三)目标和任务有待进一步拓展

如前所述,近年来中国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全国用水总量6043亿立方米,比2011年降低64亿立方米,用水总量增长态势得到全面遏制和扭转,实现2020年6700亿立方米的控制目标已几无悬念;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9立方米(2015年不变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8,预计2018-2019年就能提前实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以上的目标;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6.9%,考虑到近年来平均每年3―4个百分点的增速,预计至2018―2019年亦将提前实现2020年80%的控制目标。在此形势下,中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目标和任务已具备进一步提升的条件和基础。

考虑到制度设计之初力图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三大关键问题,以及中央关于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和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最新要求,有必要在现有三条红线基础上,增设水生态保护控制红线,以促进中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全面提升河湖健康程度,切实履行好政府作为“河流代言人”的角色和职责。

(四)流域统一管理亟待加强

流域是陆地水循环的基本单元,流域水资源具有整体性,上下游、左右岸关系密切。因此,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从建国伊始,水利部就开始在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设置派出性质的流域管理机构,至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七大流域均建立了流域管理机构,并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水系设置了流域管理局。2002年《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流域管理机构职能正逐渐从监督、调查和协调转向规划和管理。随着全国和各大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制定、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等工作不断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技术基础正逐步具备。当前,中国水资源管理总体上还是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指标均是以行政区域为单元进行划分和考核。这既与中国行政体系的整体构架有关,也由于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不清、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

(五)地区差异性体现尚不充分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水资源的自然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利建设特色、经济结构、城市规模与类型、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水资源管理应当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当前,中国实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也正推行区域差异化考核,如用水总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等指标在南北方地区的考核中所占分值是不同的。但总体上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制度体系、考核指标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一刀切”问题,尚未充分体现各地区管理目标及基础的不同。

(六)监测计量管理基础仍十分薄弱

近年来,水利部开展了全国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一期和二期),初步完成了全国范围内主要用水户水量和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控、统计分析,建成中央、省和市三级水资源综合管理平台。然而,相对于开展精细化水资源管理需求,当前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测计量体系还很不健全。

一是统计方法较为粗放,目前水资源公报主要采用典型调查获取行业用水指标定额测算用水总量的方法,水质监测也采用典型调查,大部分地区典型调查数量较少且代表性不强,统计精度亟待提高,统计结果难以复核;二是用水计量、水功能区监测及其在线监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三是统计制度不够健全,目前在用水统计、计量监控、水功能区监测等方面尚无专门的规章制度,基础信息获取、统计分析、质量控制、上报与复核、责任制度等方面尚未出台统一的规程规范,统计报表制度尚不健全;四是保障措施落实不够,目前从事用水总量统计、水功能区监测的技术力量明显薄弱,人员流动性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水利和统计等有关部门间的合作机制、水利行业各有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尚不健全。

三、关于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协同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河长制

一是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将实施河长制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和考核,尤其要注意将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纳入进来。二是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关考核指标,如用水总量、万元GDP用水量、水功能区达标率、重要水功能区污染物总量减排量分解等至各级河长。三是建立统一的考核指标和工作制度,对实施河长制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进行统一考核。

(二)加快推进水资源领域修法立法

系统梳理现行水资源领域法律体系,统一部署安排修法立法工作。一是分别出台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理顺地下水管理体制、规范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水资源保护为导向的《水资源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地热资源管理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完善《水法》,增补《水法》在水质保护方面的内容,提高《水法》法律地位,逐步形成综合性水法,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和配套规章制度。三是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基本法,给予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通用性的原则与规定;开展各流域专门立法,如黄河流域应以水量控制和水土流失防治为重点,长江流域应以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重点。四是推进水资源保护的刑事责任立法。借鉴国际经验,对严重违反水资源保护的行为运用刑法手段加以威慑。可在破坏资源环境保护罪的基础上增设水资源方面的具体犯罪,如非法取水罪、水环境污染罪、破坏水利设施罪等。

(三)增设水生态保护控制红线

鉴于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内涵的多样性,建议以综合性的“河湖健康指数”作为水生态保护红线的控制指标,具体包括水文、物理结构、化学、生物和功能5个方面完整性的若干项指标,涉及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底栖和浮游生物多样性、岸坡植被和稳定性、公众满意度等。各县级以上行政区结合自身条件,提出开展健康评价的河湖名录,初期可以4493个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为基础,并适当补充区域内其他具备重要生态功能的河湖水系。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辖区内重点河湖的健康评价工作,逐年提出开展评价的河湖数量、各河湖健康指数的目标,以区域内开展评价的河湖健康指数平均值作为年度和阶段的控制目标。为推进以河湖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水生态保护控制红线落地实施,一要在现有《河流(湖泊)健康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编制《河湖健康评价导则》,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评价程序和技术方法;二要全面加强浮游、底栖、底泥、水生动植物等生态监测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员配备和技术培训,形成较为完善的水生态监测网络体系;三要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的理念和意识宣传,发挥社会和公众的监督评价作用,促进人水和谐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四要在制度设计、经费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对于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支持力度。

(四)强化流域管理机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监督管理职能

一要巩固和完善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确立流域管理机构的流域代言人、统筹人和协调人作用,尤其要强化流域机构监管职责,明确监管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可将用水总量、水功能区达标率、重要水功能区污染物总量减排量等指标分解至各流域(责任人为各级河长),建立流域水资源管理考评体系,作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考核的基础,充分发挥流域机构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考核的作用。二要构建多部门参与的新型流域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各部门与地区在相关涉水管理中的规划、标准和政策制定等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各大流域可以根据各自特点探索相适应的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不同的跨部门、跨省区协调机制,如成立由中央有关部门和流域各主要省区政府代表参加的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委员会或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协调。具体可将信息共享作为建立协商机制的切入点。三是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流域立法,在法律层面保障流域机构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责、权、利的统一。可设立流域水事专门法庭,負责开庭审理各类侵权、违法、渎职行为和水事纠纷,建立流域管理执法队伍,加强流域水资源的法治管理。

(五)完善体现地区重点的差别化水资源管理与考核体系

面向区域水资源管理需求,充分考虑其水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现状,从制度体系、主要任务、考核指标等方面,出台分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指导意见,因地制宜规范不同地区水资源管理。具体而言:一要建立健全差别化考核体系,进一步针对不同地区特点设计考核指标和权重,如北方缺水地区开展以节水为主体的考核,提高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地下水控制等指标权重,增设河流生态流量等指标,甚至可将总量控制指标设定为刚性约束,而南方丰水地区则可保持一定弹性。二是实行差别化财政支持政策,如在粮食产区,财政资金对节水灌溉应给予更多支持;而在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产区,对节水灌溉的财政补贴要比粮食产区小一些。

(六)夯实水资源精细管理的基础支撑

强化水资源管理基础支撑能力,首先要转变以修渠筑坝才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传统观念,应将水资源监测系统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等能力建设纳入到其中,甚至作为今后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加大推进力度。具体而言,一要健全重点用水户、省界断面和重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三大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用水计量和监控能力。加强省界断面水质水量监测,完善省界断面站点布设和监测体系,逐步实现断面下泄流量远程实时监控。二要推动基层水资源管理能力提升,开展基层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明确机构职能、权利义务和人员编制,做好经费、技术和装备保障,开展基层水资源管理培训,提升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三是推动水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针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问题、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重要设备,集中攻关,形成适合中国国情水情的科技支撑体系。

(*李维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何凡,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王艺璇)

作者:李维明 何凡

淮河水资源管理论文 篇2:

基于网格GIS的数字区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该文针对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网格GIS的数字区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及建设方案。

[关键词]水资源 网格GIS 数字流域平台

1水资源监控管理的必要性

全球降水量为57.7万km3,其中只有39%降在陆面上成为河川径流,全球年径流量(也称为年水资源总量)约为4.7万km3,年人均水资源量约为7800m3。世界各大洲的自然条件不同,降水和径流的差异也较大。全世界约有190多个国家,各国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条件各异,水资源情况差别更大,许多国家缺水严重。在今后30年内,许多地区缺水形势将更加严重。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8412亿m3,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在世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第四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100m3,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4。同时由于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更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状况。总体上,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南北方差异很大。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平均为46%)远高于南方地区(平均为12%),海河区高达101%,其中海河南系达123%,黄河和淮河区分别为76%和53%;辽河和西北诸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为40%和42%,其中辽河流域为66%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21%。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供水能力增长缓慢,1978年~1998年全国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为1%左右,而同期国民经济以8%~12%的高速度增长,同期人口又增加了约2.5亿,更加剧了缺水矛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降雨与径流关系,产流与汇流条件都在发生变化,有些江河的天然来水量已呈现衰减的趋势。黄河下游频频发生断流、海河成为季节性河流,以及内陆河部分河流干枯,2000年发生的旱灾,经济损失严重,充分暴露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和农村抗旱能力的脆弱性,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目前,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m3,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m3,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农村还有2400多万人饮水困难;在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0多座严重缺水。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而用水量却进一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

据预测,2050年我国国民经济需水峰值为8000亿m3,最小可能是7000亿m3。届时缺水更为严重,用水更加紧张。但过去我国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时候,不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当前水资源管理非常落后。一方面我国水资源紧张,据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 m3。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m3至8000亿m3,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m3至2300亿m3,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农田灌溉体系和城乡供水体系,提高了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和保障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水资源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却存在普遍的严重浪费水、污染水,用水效率和效益低下等问题。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科学合理地管理与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

*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网格GIS的数字区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研究开发》(项目编号:2010Y0004)研究成果。

效保护,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等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

2网格GIS和数字流域平台

2.1网格GIS

网格GIS即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资源、计算资源的高度共享及系统集散的负载平衡,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网格GIS的特点:异构性、动态性的环境;跨多管理域(测绘、国土资源、交通、气象、商务)及多区域的动态的资源共享。与传统分布式GIS的主要区别是:松散耦合,异构、动态环境,跨区域跨多个管理域。

网格GIS是网格计算在GIS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从下列三点理解它的概念:

⑴网格是思想。网格计算的目标是共享资源和数据,并让所有结点共同工作,这与GIS工程的需要相一致。网格一个主要特征是在某些特殊规则下共享各种类型的资源,包括数据,应用,计算能力,这些规则可以保证网格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在一起很好地工作。

⑵网格是技术。网格计算需要相当的技术来保证共享各种资源,并使它们彼此之间很好地协作;需要相当的标准来保证安全和整个系统各部分之间的通讯。网格GIS还需要更有效地共享各种类型资源的技术。

⑶网格是基础设施。网格系统由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数据、设备和服务构成。随着网格的发展成熟,建立全国范围甚至世界范围的若干资源结点变得十分重要;应当在英特网上组合大量的资源,并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当网格环境建立以后,用户可以像现在使用电力一样使用来自英特网的资源,而并不需要知道电力的来源。由于网格计算提供了软件和数据,我们投资和维护的费用将急剧减少。

目前,网格计算仅仅处在初级阶段,许多著名网格工程,例如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IPG Grid,美国的能源ASCI Grid,欧共体的Euro Grid和Data Grid已经进行了实验。自1990年以来,中国在网格计算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中国政府和科技部门已对网格研究进行了大量投资,主要目标是网格关键技术的突破,网格标准的建立和网格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同时,我们加强了网格计算的解释研究及网格计算的产业化。网格计算在其它研究领域的应用已进入实验阶段。

2.2 数字流域平台

上个世纪末,“数字地球”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数字地球”是一种关于地球的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和三维的描述。“数字地球”可以将不同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的多种分辨的有关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等海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局部到整体,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融合及多维显示,并能为复杂的生产实践、知识创新、技术开发与理论研究提供试验条件和试验基地(包括仿真和虚拟试验)。

对“数字地球”最通俗的认识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种数据按照空间位置、时间和其他属性在计算机网络上模拟显示出来,而未来成熟的“数字地球”将是一个囊括从数字化数据构模、系统仿真、决策支持一直到虚拟现实的广阔领域。“数字地球”的概念被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大反响,我国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给予了极大关注。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代表时就提到了“数字地球”问题。在短短的几年时间,科技界已经举办了多次“数字地球”专题研讨会,先后有数百位专家学者就我国“数字地球”科技发展策略发表了见解,“数字地球”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

“数字流域”是由“数字地球”衍生出来的对不同区域层次的信息描述,它的开发和研究是实施“数字地球”的一个很好的试验场所和切入点。近年来,国内先后提出了“数字海河”、“数字黄河”、“数字长江”等一系列数字河流的建设规划。“数字流域”的建设为我国研究和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有力的高科技手段。“数字流域”实质就是对流域过去和将来信息的多维描述,其研究内容是综合处理流域的空间、地理、气象、水文和经济社会信息,并应用各种水量水质模型以及数据库技术、GIS技术、虚拟仿真等显示技术描述流域的各种行为,最终为流域水资源动态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在数字流域应用系统建设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已在实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欧美国家、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流域管理数字化程度都较高。美国在密西西比流域建立了完善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防洪自动预警系统及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气象预报模型、降水-径流模型、河道水流演算模型,不仅提供短期洪水预报,而且进行季节水情概率预报,为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CRISTAL系统是欧洲洪水预报较为成功的典范,在Loire等河流得到了广泛应用;NASIM降水-径流模型在欧洲枯水期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澳大利亚的Marrury-darling河流域的基于闸门流量测量的数字化管理包括水质监控、水量分配、水权交易、水资源的实时调配等任务,该流域还开发了功能齐全的灌区配水系统软件。日本在1999年年底已正式启动三代河流信息系统,加拿大在Fraster河流域建立了类似于美国的河流监测体系。

数字流域技术具有搜集、存取、集成、处理、分析和显示定位流域空间数据等功能和强大的数据库及空间分析功能,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环境影响评价与污染防治、土地利用规划与场地选址、自然灾害的评价与风险管理等领域。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亟需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

3基于网格GIS的数字区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思路

目前我国水资源已经形成严重不安全、不安全和基本安全3种类型的区域,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依据水资源安全程度建立相应的安全评价与预警机制,实行分区分类动态风险评估,对不同的区域实施不同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即实行水资源动态管理,建立以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风险预警为基础、以总量控制和取水许可为基本手段的分区分类动态管理新模式,逐步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3.1.2 技术路线

通过对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现状调查,特别是对水利发展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环境状况的分析研究,诊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以乡镇为基础进一步细分水资源分区,建立相应的基本资料数据库。

建设完善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并运用遥感(RS)、网络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仿真及信息集成技术,以SPOT5遥感数据、1:50000 DEM及GIS基础空间数据为基础,建设数字流域平台。

以水资源B级区套乡镇级行政区为单元,按照严重不安全、不安全和基本安全3种安全类型,进行水资源安全评价,并做出相应的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编制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设计水权制度与入河排污许可制度,拟定水量水质双总量控制方案,建立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拟订生态与环境保护战略,提出未来水利建设总体布局方案和水资源动态管理模式。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2 系统开发建设

3.2.1 数字流域平台建设

借助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对各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在这一平台和环境中,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与一系列与水资源相关数学模型,对江河开发、治理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和分析,并在虚拟现实等可视化环境条件下,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实现水事活动描述的全息化、过程的可视化和决策的科学化。

3.2.2 水资源实时监测与调度系统建设

系统功能包括4个主要层次,即水资源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

水资源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包括在线监测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基础信息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库布置及现有数据集成整合;

应用支撑平台:包括系统资源服务层(统一数据访问接口、数据转换)、公共数据服务层、应用服务层(GIS服务、报表工具、图表工具、流量控制)、平台接口;

应用系统:包括水资源实时信息服务系统、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管理、节水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水源地管理、水功能区管理、水务管理)、水资源动态评价系统、水资源系统运行调度系统、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水资源综合统计系统、水资源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预警与应急服务、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信息发布平台、水资源动态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通过GPRS专线,实现水利专网与移动通信APN网络的连接;通过路由器,实时透明转发各相关业务部门所辖测站实时采集信息;提供完善的内外网隔离方案,确保内部数据安全;为市级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虚拟专线连接,可以通过VPN接入访问内部业务系统;实现对调度中心数据库系统、应用支撑平台、业务系统及版本控制系统等软件的硬件及网络支撑。

3.2.3 水资源动态管理

3.2.3.1 利用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和数字流域平台,建立基于网格GIS技术的空间数据库,集成分区和相关水资源空间信息;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与预警知识库,并与4类分区建立关联,实现分区信息与知识库之间的交互查询;通过用户友好界面可以浏览各种属性数据和GIS空间数据,为实现水资源总量控制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

3.2.3.2 利用数字流域平台,结合上述成果,对区域水利建设总体布局和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形成推荐方案,供政府决策参考。

3.2.3.3 设计水权制度和入河排污许可制度,编制水量水质双总量控制方案,供政府决策参考。

3.2.3.4 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策与水资源管理政策,对严重不安全区实施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3.2.3.5 提出以不同类型分区水资源总量控制为目标的水利建设总体布局、水资源调配与管理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和水资源保护战略,为我国水资源管理提供基于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分区分类动态管理模式和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 刘昌明,傅国斌. 今日水世界[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秦大河. 全球水循环与水资源[M]. 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3.

[3] 顾浩等. 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作者:陈娟 王立挺

淮河水资源管理论文 篇3:

从水法角度看加快水利事业改革

2011年7月,新中国水利史上发生了一件重要事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的9位常委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建国以来任何一个部门和行业没有遇到过的事情。这既体现出国家对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也说明国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这次会议提出的“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笔者认为这是这次水利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之一,可以这样说,这个观点将成为继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科教兴国、对外开放之后的我们又一基本国策。水是万物生长之源,没有水就无法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无法保证粮食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提出新的要求,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把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建国以来的头一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出台了许多力度空前的好政策,相信水利事业在这些动力的推动下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水利事业的改革还需要解决不少的问题,笔者从事水利立法工作多年,有几个问题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国家应该尽快修订《水法》

1988年制定的原《水法》当时有一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这条规定限于当时的条件和部门的利益之争,没有划清水资源管理部门和开发利用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职责,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门的职能交叉和错位的问题。突出的表现为:一是流域内按行政区划分割管理;二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割管理;三是水量和水质分割管理。这种体制上的划分,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影响了防洪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指挥,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不利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统一调蓄,难以统筹解决城市缺水问题,难以统筹解决水污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发挥。正因为界定不清,才造成后来城管部门和水利部门因城市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城市地下水资源费的征收问题发生争执。2002年的新《水法》对水资源权属管理做了新的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特别是明确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新《水法》的出台解决了“分级、分部门”管理的尴尬局面。国务院第一次明确了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新的“三定方案”对水利和其他部门的一些权限重新做了规定,为水利的改革铺平了道路,水资源管理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感觉《水法》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这次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到“要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到“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水利事业改革的保障离不开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改革的基础也不牢靠。在节约用水、水务一体化等方面需要进行新的改革。这方面都涉及到许多部门的关系和利益,国家不在上面解决这些问题,光靠下面,有些问题是难以解决的。例如关于节约用水方面就有好几个部门涉及,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和水利部。而这些部门当初在老《水法》出台时,对有些问题就争论得很厉害。在一些地方,光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就有好几个。而水污染防治也涉及到好几个部门,这些关键问题不在国家立法层面解决,水利事业改革也无从谈起。

二、加快水务一体化建设,推进水利事业改革

这次水利工作会议,总书记和总理都强调要进行水利改革创新,如何创新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我认为,推进水务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水务即涉水事务,水务一体化即对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亦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统一管理。水务一体化管理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制约,改革的步伐步履维艰。广东省深圳市在1993年率先进行改革,实行水务一体化,成立水务局,统一管理涉水事务。近10年来,水务一体化在全国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市、县、区建立了水务局,实现水务统一管理。河北省1996年初,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水务局——黄骅市水务局,现在已有115个县(市、区)组建成立了水务局;安徽省于1997年7月在我国农村改革生产责任承包制的首创地——凤阳,组建了全省第一个水务局;黑龙江省水务一体化发展很快,实行水务一体化的县(市)2001年为60%,2003年就已经达到100%。水务一体化打破了水资源城乡界线和部门分割,实现城乡水务的统一管理。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于加强水资源管理十分必要,符合中央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的要求。

国外也比较重视水务的统一管理,如法国、新加坡等国家。新加坡为花园之国,面积641平方公里,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11立方米,世界排名倒数第二,以如此之少的水资源量支持经济与社会发展,新加坡的水务部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加坡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归国家贸易局和工业发展部下属的公用事业局管理,具体业务由其下属的水务署负责。水务署负责全国的水政策、水规划、水生产、水供给和用水管理。水务一体化在我国开始实施以来,越来越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而我们国家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分部门管理,即水源工程由水利部门管理,供水与排水由城建部门管理,污水处理由环保部门管理,以致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质的不管供水,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利用。节约用水也是分部门管理的,这就造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即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淮河治理了十年,花了几千亿的投入,最后还是重新治理。实行水务一体化,对流域和区域内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多龙管水”为“一龙治水”这样的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强,原来就比较突出的城镇防洪排水问题就更加突出。2011年6月以来,我国从南到北的许多城市饱受洪涝灾害,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成都、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南昌等城市,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暴雨造成这些城市交通瘫痪、半瘫痪,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东方威尼斯”的城市景象在中国遍地开花。实行水务一体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防洪排涝脱节的问题,因为城市里的防洪排涝是不归水利部门管的。实行水务一体化就可以在城市规划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三是有利于培育与完善水利基础产业,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社会化服务水平。

长期以来,水利即是农业水利的观点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利是基础产业的观点必须取而代之。实行水务一体化,水利建设可以从单纯的保农业丰收为主的公益性产业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作者:甄春延

上一篇:职工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客户维护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