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护理科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放疗科护理质量,分析实施专科护理指引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篇:护理科论文

探究护理人员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对策

摘要:精神科患者病情较为特殊,大部分患者都失去了正常的认知能力以及行为能力,因此精神科的安全护理一直都是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篇文章将重点综述护理人员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对策,以找出更好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员;护理对策;安全护理

与其他的科室相比,精神科护理工作既有共同性同样也具有特殊性。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大部分患者往往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无法辨认危险因素,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在疾病的支配下,发生伤人、自残、毁物等各种极端行为。所以,对精神科患者进行安全护理不但会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产生直接影响之外,同时对患者的康复以及保证患者安全有着重大意义。只有通过这种持之以恒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

1 提升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

针对于精神科的护理人员而言,需要时时刻刻都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护理人员一旦参与精神科的护理,便应当组织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时刻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强调安全护理的重要性。为提升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可以以每个病房为单位,为护理人员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当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后才能够发现问题,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防止了精神科患者意外的发生。

2 开展护理工作

精神科的每一位患者都应当得到有效的护理。有效护理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具有娴熟的沟通技巧、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临床知识以及精神科护理知识。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同时根据护理程序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活动,同时进行相关的规范操作,做好自己的岗位责任。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故以及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便是对患者的病情做好严密的监视以及观察,在对患者 病情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要有针对性、整体性以及客观性。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当从患者的行为、表情以及言语上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从而找出针对性的护理点,确保整个护理工作都有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3 使护理工作有连续性

精神科患者的護理是个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提醒以及相互支持。有文献曾报道,精神科患者大部分会在节假日、夜班或护理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发生意外事件,所以,精神科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应当及时、准确、详细的将情况反映给下一班护理人员,在交接过程中严格做到无缝隙,从而确保每班的护理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针对晚班护理人员,要详细介绍患者的精神情况、病情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夜班护理人员更有针对性,从而降低、避免意外事件[1]。

4 发挥护理人员的能动性

在所有护理工作中,若单凭护士长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充分调动所有的护理人员,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严格做到以预防为主。护士长作为联系上级和护理人员的中间环节,职位非常重要,除了是执行者、传播者之外,同时也是精神科的管理者以及工作的监督者,护士长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整个护理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整个护理的活动范围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除此之外,护士长还应当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关系,做到凡事都心中有数,情况需要时护士长也应当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同时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精神科的护理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认真仔细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同时,护士长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以及管理艺术水平[3]。

5 做好奖惩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风险较大,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件,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则应当正确面对。同时,各阶层的领导也应当对发生的意外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给予合理的处理意见。处罚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吸取经验[4]。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护理队伍的专业技能、学历以及护理技术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使护理专业得到更好发展。由于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使精神科的护理发展相对较慢,同时再加上地区差异,使得精神科的护理也相对较为落后,因此我们认为,为了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应当更加广泛的展开精神科护理学,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苗新香. 护理人员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8(2):39+45.

[2] 侯丽华,周湘梅,罗思欢. 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防范医疗纠纷发生[J]. 中国民康医学,2010,17(1):2268-2269.

[3] 粟玉萱. 精神科安全文化现状和管理措施[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2(2):45-47.

[4] 周秀芬. 浅谈精神科安全护理[A]. 玉溪市医学会、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论文集[C].玉溪市医学会、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5.

作者:王飞

第二篇:康复科护理中护理创新的运用

【摘要】 在康复科护理工作之中护理创新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对于提升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均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康复科护理工作之中护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以更好的实现对工作水准的优化,不断的丰富护理项目的内涵,并且最大程度之上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使得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提升。

【关键词】 康复科;研究分析;护理创新;工作对策

引言

护理是一项艺术性的工作,其中护理创新对于切实的提升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素质的关键点,护理过程中需要很好的对患者进行引导,另外还应当提升工作环境的水准,为广大患者的有效治疗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点是当前医疗事业不断向前發展的关键点,需要注意的是,护理创新的本质,就是从患者自身的角度着手,全面的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对护理工作的技巧、护理的方式以及流程等进行全面的控制改进,同时配合治疗工作,以更好的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本院康复科创新护理的工作水准,还应当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研究,加强对成效的分析,多多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更好的提升工作水准。

1. 棉棒的使用

此外,患者在输液治疗结束之后还应当在留有留置针的肢体之上套上薄棉袜,这样可以使得留置针与患者衣物很好分离开。我科以脑卒中后遗症、椎间盘突出症等病人为多见,此类病人大多存在偏瘫或一侧肢体麻木疼痛,再加之使用通经活络的药物;在为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一般选择患者的健侧上肢,那么,输液后穿刺点的按压便成为了一大问题。

采用从棉签裸露部位折断后的医用棉棒,沿血管走行力向置于穿刺点的上力,再用医用胶布环形缠绕进行穿刺点按压5-10分钟的力法。大大减少了穿刺点出血、皮卜淤血的现象。又节省了护理人员为患者按压穿刺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2. 管理区管理模式的改进

针对管理区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相当关键。将病区之内的护理管理区域进行全面的划分,氛围治疗室、储存室以及注射室等等,同时还应当指派专门的责任管理人员和组长,对工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在整个工作流程之中应当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真正意义上实施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为长期的、稳定的保证病区环境奠定坚实基础,并且以此为条件打造出一种合理的长效机制。通过上述工作,不仅可以使得护士的行为得到全面的规范,同时还可以使得整个工作环境得到全面的优化和改进,不断的强化了区域性的管理质量,降低了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和不稳定因素,使得人员可以更好的珍惜其中的劳动成果,为广大患者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温馨的治疗环境。由于康复科患者的疾病恢复时间往往较长,所以在实践的护理过程之中还应当加强对患者情绪的调节,避免其出现抵触的心理情况,另外,还应当不断的降低临床工作之中的风险,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联系,加强针对患者的心理咨询,开展相关疾病的会诊工作,对于一些心理护理效果较差的患者,也应当主动的进行心理干预,保证其最佳的治疗效果。

所以,总的来讲,加强管理区的管理,不断的实现管理模式的改进,可谓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通过心理干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负而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率。实践证明,护理创新在我科护理工作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应当制定出完善的专科护理登记本和工作信息登记本,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广大护士操作的规范和管理,同时还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护士工作量的大小,进而减少了出现错误收费等情况的出现,为广大患者核查提供了全面的、稳定的、可靠的依据。表格的制作应当充分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制定,同时注重其中的内容安排,避免出现错误和缺陷,最后,还应当及时的对表格和登记本之中的信息进行归纳,以更好的实现对工作的调研,更好的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准。

3. 改进临床护理带教模式

针对临床带教模式进行改进,应当首先将实习生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分组,由于临床带教是广大护士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所以还应当对带教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护士生应当由相关带教组长进行统一的入院制度和规范讲解,并且向其传授一些相关的专科操作方式、安全细则等等,在此基础之上对实习生进行分组管理,由两位不同的责任组长进行管理。工作之中应当注重临床带教工作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的宗旨,保证患者及其家属达到最佳的满意程度,并且促进临床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而实习生则始终进行跟班实践练习,在组长的指导之下,完成相关工作,同时带教组长 还应当及时的对实习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和缺陷部位进行解答,参与至本组实习生护理查房以及各种类型学习工作之中,更好的、更加高效的完成临床带教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康复科护理工作之中创新护理的综合运用对策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旨在更好的促进相关工作的改革,更好的促进政策和理念的革新。总的来讲加强康复科综合护理水准意义重大,所以还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的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 高艳芳,梁霞英,陆少环,黄春梅,王夏恋,陈亚燕. 高校-社区合作开展乳腺癌康复护理模式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13(03)

[2] 周光霞.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01)

[3] 吴时新,金水忠,裘灵洁,陆耀忠,杨丽琴,王春英,李妹芳,陈冬芳,李秀芳.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舒适度现况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上海护理. 2010(05)

[4] 童淑萍,张妍,胡菊芬,程敏.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13)

[5] 孙网凤,崔亚林,钱秋月. 全膝置换48例早期康复训练中的舒适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11)

作者:黄娟

第三篇:在放疗科护理中专科护理指引的应用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放疗科护理质量,分析实施专科护理指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放疗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选取2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相同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放疗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选取20名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结合放疗科特点和专科要求实施专科护理指引,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服务能力评分差异。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服务能力评分分别为(3.25±0.17)分、(3.17±0.44)分,而对照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服务能力评分分别为(2.63±0.47)分、(2.33±0.3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专科护理指引应用于放疗科护理管理中,不仅可以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放疗科;专科护理指引;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健康需求增加,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明显提升,这导致专科护理在临床越来越受重视[1]。大量报道[2]证实,实施专科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服务质量,增加质量效果,但受护理人员工作经验、操作习惯、学历等因素影响,护患纠纷时有发生,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提高放疗科护理质量,我院随机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放疗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中各选取2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专科护理指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原则要求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放疗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选取2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相同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放疗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选取20名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结合放疗科特点和专科要求实施专科护理指引。观察组人员中含男、女护士分别为1名和19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21.3±6.5)岁;学历:大专、本科分别为12名和8名。对照组人员中含男、女护士分别为2名和18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21.1±6.3)岁;学历:大专、本科分别为13名和7名。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基线资料类似,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不具有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依据放疗科特点和专科要求实施专科护理指引,具体为:(1)由护理部、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等人员组成放疗科专科护理指引委员会,负责专科指引稿的修订、颁布和发放,同时成立专科指引专家小组,人员包括放疗科全体医护人员,负责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收集整理,经过协商后拟定专科指引稿,在获得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后负责实施和监督,保证专科护理指引能够切实实施。护理人员对护理期间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和汇总,及时调整专科指引稿。(2)专家组要结合放疗科病房实情和需求形成自己的护理专科指引,包括常规护理指引和临床症状护理指引两方面内容,每一方面内容又细化为总述、护理目标和指引、评价指标及标准等内容。保证放疗科护理指引能够真正的指引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让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3)每个护理人员都要书记专科护理指引方案的内容,护理人员要利用各种机会组织护理人员集中学习和讨论,同时要对学习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和考核,保证所有护理人员都能够熟知其内容。

1.3观察指标[3]

应用统计学软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服务能力评分差异,每项内容均分为优、良、及格以及差四个标准,并分别赋分值4分、3分、2分和1分。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运用SPSS22.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护理人员评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服务能力评分明显占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伴随我国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分科逐步专科化,而护理工作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专科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管理质量不仅影响患者康复效果,而且也影响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进行专科专科护理一直是各级医疗机构研究的重点[4]。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服务能力评分分别为(3.25±0.17)分、(3.17±0.44)分,而对照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服务能力评分分别为(2.63±0.47)分、(2.33±0.34)分,观察组各方面评分明显占优势(P<0.05),这和袁海萍等的研究报道相一致。常规护理内容繁琐、不够专业化和精细化,而专科指引不仅可以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行为,同时还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专业、有效的护理指引,防止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专科护理指引更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有利于临床护理安全管理[5]。

参考文献:

[1] 陈璐,奚兴,陈湘玉.临床专科护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6):62-65.

[2] 龔文妍,何慧,何雪浓.神经外科专科护理指引的临床应用对护士核心能力 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107-109.

[3] 杨勇,余时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及康复效果评价[J].激光杂志,2014,35(5):88-89.

[4] 龚文妍,占玮,何慧.脑外科专科护理指引临床实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6):62-63.

[5] 薛冬群,柳琪,亢东琴,等.对造口专科护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质量的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1):1466-1472.

作者:孙艳 李晓婷

第四篇:谈精神科护理道德要求

摘要:鉴于精神病患者的疾病特点,结合精神卫生法的要求,对精神科护士在道德行为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尊重患者、及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的同时,更要有认真负责工作态度和敏锐的观察力来确保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道德要求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病人,其中病情严重者,表现思维紊乱,行为怪异,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少病人否认有病,还会造成自伤或影响社会治安。病人的症状往往与生活经历、躯体和精神状态及社会环境、职业、文化背景等诸因素有关,因而形成了精神症状的复杂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对护士在道德行为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分析

了解研究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是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当病人住进医院开始,我们就该尽快了解病情,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学知识,依据精神疾病的演进规律,按治疗时间将精神病人的心里特证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1 治疗初期 大凡精神病人不论是首次发病,还是复发者,都不愿主动就医,顺利接受治疗和护理者极为少见,特别是一些重症精神病人。众多的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评估自我的精神状态,整个心里过程发生紊乱,重者思维活动脱离现实,难以正确理解客观事物,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对本身疾病缺乏认识,对所患的疾病持否认的态度,同时对身边的人、所在的单位以及医院,采取不配合的反抗手段。临床表现为猜疑周围人、恐惧住院、拒绝服药、私自出走等。

1.2 治疗缓解期

精神病人在经过住院初期治疗后,精神病的症状得以缓解或者部分缓解,病人的心态也发生相对变化,患者心里开始动摇,正常的心理活动开始活动,对周边的环境、所处的位置产生怀疑,我怎么在医院呢?我来这里干啥?我真的有精神病?

1.3 治疗好转期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随着患者自知力的恢复,病人开始理智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所患的疾病性质、疾病程度以及因为疾病而带来的各种损失。但患者心理活动比较单纯、单调,长时间处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我的病能治好吗?能根治嗎?出院后能正常工作吗?这时的病人情绪低落,心理压抑明显。

2. 对精神病人护理的人文关怀

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大部分病人的治疗是被动接受。其护理的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精神方面的障碍,唤起人们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患者往往拒绝住院,不接受治疗,难以护理,有的可能伤人、自伤或者毁物,甚至对医护人员抱有敌意态度;有的孤僻退缩或者意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人员全面照顾;有的表面看来安静合作,但病态支配下可能发生种种意外。因此护士工作繁杂多遍,心里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必须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特征反应,对患者实行人文关怀的人性化护理。

2.1 针对治疗初期 对这一期病人采用的护理手段多为强硬的、机械的、但必须是人道主义的。此时的护理主要为:(1)尽快熟悉病人的病情、心里状态、家庭状况、社会支持能力等,为下期心理护理打下基础;(2)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尽量降低精神症状对环境的干扰,增强每个病人的自身安全系数。

2.2 治疗缓解期 此期病人能勉强地接受治疗和护理,是心理护理的最佳期。护士要做到:(1)加强医患间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心里需要,精神病人更为突出。病人往往把健康的恢复完全寄托给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借助情感交流以其得到鼓励和启发。护理人员主动提供条件,在互相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病情。(2)避免恶性刺激。由于病人的病态心理开始动摇处于冬眠状态的正常心理开始苏醒,正常与异常心里交织在一起,不论是自控能力还是识别能力均偏低,对各种刺激的承受能力也较低。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

2.3 治疗好转期 这一时期,护士要帮助病人做到:(1)力求心理适应。心理适应必须在生理适应基础之上完成。精神病人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趋利避害,需护理人员协助,包括环境净化,病人安全感形成,以及生存欲望的强化等等。(2)建立社会关系。长期的病态心理和住院生活,病人自我认知的能力降低。应沟通病人与家属、单位之间的联系,让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有益活动。

3. 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

3.1 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多种需要,不同病种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病人有共同的需要,也有个体化的需要。特别是对病人病史中的隐私和病情应做保密,绝不允许作为嘲笑的话题。恢复阶段的病人,由于错误地认为得了精神病不光彩,被人瞧不起,无社会地位,并担心今后复发、遗传等问题,此时病人常产生自卑和轻生观念,护士绝不能忽视病人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和需要,应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消除各种顾虑,树立正确人生观,同时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杜绝意外发生。

3.2 敏锐的观察力,确保病人安全

审慎思考,认真负责的工作,准确无误的行为,是避免发生差错事故,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也是护理道德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观察力是知识和思维的结合,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感觉和正确的判断,并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是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体现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技能是观察病人的病情及心理活动。如精神科一级护理中的三防病人(自杀、自伤、冲动毁物、逃跑)护士必须做到坚守岗位,定时巡回,对重点病人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和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

4. 尊重病人的人格

精神病人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住院后出现新旧角色的冲突,常常不能配合治疗,如拒绝服药或藏药、毁物自伤等一些行为。此外,在护理时,除病情和治疗的特殊需要,应慎用约束。要维护病人的尊严,保护病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处理上述护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是尊重病人的人格及护理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

精神科护士绝大部分工作时间和知、情、意障碍的精神病人在一起,接触密切,工作难度大,而且常遇到病人的病态辱骂或人格污辱,护士能准确对待和处理,使自己在工作中维护正常的心理平衡,促进病人的康复,这充分体现了精神科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及耐心与容忍的心理品质。

作者:叶婷

第五篇:浅谈精神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运用

摘要:心理护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心理护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它不同于技术护理,不能用一套固定的操作规程,而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打开各种各样的心灵窗户。心理护理也不像技术护理那样简单,而必须时刻启发、诱导,用护士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和认识,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护理;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从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方向转化,人不仅是个体的生物人而且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生活方式都时刻影响着人的健康,因而精神疾病就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人在进入患者角色后,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医院诊疗环境的陌生、新的人际关系的出现等,会产生一系列的特有的心理活动。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在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并针对病人的心理活动,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医疗环境,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环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证明,心理护理既可以与其他护理操作同步进行,也可以作为一种护理方法单独进行,为适应护理体制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改革,就必须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学习好并应用好心理护理。由于精神病专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不但要掌握正常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还要掌握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如何运用心理治疗的知识,给患者心理予以支持安慰往往更为重要,应用更为普遍。精神病专科护理人员日夜守护在病房,是患者病情的直接观察者,是治疗的执行者,与患者接触最多,如果掌握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技巧,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疗质量和减少医疗事故。而且精神障碍患者很多都是从心理障碍延伸的,他们有比其他患者更多的心理问题,因此,给予他们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作为精神科护士应掌握不同情况下患者的心理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护理工作。

1 新入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新入院患者的心理特点是:不能适应住院环境和患者的角色,常表现出焦虑、恐惧、猜疑以及不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也有的患者由于受病态支配否认有病,不愿住院故整日吵闹……。护士要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主动关心照顾患者,倾听其内心痛苦,让患者感受到接纳、理解,并适时解释和劝导患者,同时主动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住院环境、住院制度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并根据病情安排好合适的房间。向患者介绍同室病友使其相互帮助,减轻患者因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焦虑心理。另外还要经常询问患者的需求,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办不到的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取得谅解。这样才能使患者感到家的温暖,从而消除其紧张心理,使患者安心住院,服从治疗,病情尽快好转。

2 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的病治不好,生活懒散不愿与人多交流,社会功能退缩……。作为一线的护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病房接触患者,了解其病情的动态变化和心理活动并给予其不同的处理,例如,对妄想和被害妄想患者要态度和蔼,耐心倾听,给予关心;对罪恶妄想和嫉妒妄想患者要加强心理疏导,给予安慰;对夸大妄想患者不可与其争辩;对钟情妄想患者要言行举止稳重,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对幻觉丰富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突发行为并给予对症处理;对躁狂患者应善于诱导,避免应用激惹性语言和激惹性举止;对严重兴奋躁动患者可隔离保护,这时护士态度要镇定,语言要诚恳,动作要机敏,迅速组织人力完成保护工作,并应向患者说明保护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对恢复期患者可进行个别或集体心理治疗,宣传防病治病的心理卫生知识,使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总之,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目的在于满足患者的基础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同时要注意满足患者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要。

3 出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出院前患者的心理活动复杂,应使用针对性强的个体化心理护理。例如,对未来过度自信、很少考虑不利因素的患者,应指出将会面临的困难,使其能及早考虑应对措施;对于把前途看得十分渺茫、担心出院后不能适应社会和家庭环境、被人讥笑、不能胜任以前的工作、失去以前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同事和朋友信任、害怕疾病复发、甚至极度悲观企图自杀的患者,应帮助其消除对疾病复发的恐惧心理,制订合理的休养计划,同时结合集体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信心,,并在患者康复期指导患者做好生活技能訓练、职业技能训练,为回归家庭、社会做好准备;做好社区和工作单位有关人员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请他们接纳患者,协助进行维持治疗,使患者在社会和家庭支持下,增强信心,达到预防复发,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总之,心理护理贯穿于精神科护理的始终,我们要运用心理护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使他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参考文献:

[1] 沈世琴.深化整体护理的路径及效果分析[J].现代护理,2003,(05):379-381.

[2] 高文涛.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7):21-22.

[3] 汤庆平,赖根祥,张静,李宏.精神科住院病人陪护亲属心理状况的对照研究[J].江西医药,2006,(01):42-43.

[4] 戴云飞,肖泽萍.心理门诊人格障碍共病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01):5-7.

[5] 李爱民,亓桂香,殷俊风.精神科导诊护士如何与病人及家属接触沟通[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02):229.

作者:王惠光 徐明明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模式论文下一篇:行政与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