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流程

2022-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全标准化流程

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对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分析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的护理的内容,各个阶段对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影响,并对不同阶段所造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积极改进,设计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比较改进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3%,较实施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前的护理满意度87.9%高。结论采用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确保每项工作的质量控制以及程序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手术室安全管理

标准化工作流程是一种将工作事项的操作步骤、内容、要求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定,用以规范这一事项的标准化流程[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的提高,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发展势在必行。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的重点之一,涉及的内容多、部门多,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护理工作复杂而繁琐,每一个环节不可或缺,否则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故为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的流程,我院于2016年对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的护理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各个阶段对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影响,并对不同阶段所造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积极改进,采取有效措施,设计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手术量总计6141台,手术间22个。共有护士20名,男性6人,女性52人;其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8人,护士6人;<5年限的39人,>5年限19人。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按照护理工作的流程,将每项工作的步骤进行规范设计。①物品的准备:根据手术前相关科室开具的手术通知单,准备好手术时需要用到的一次性无菌用品、器具以及药品,所有相关的设备仪器,检查通路、接电等是否处于正常的状态。②患者访视:在手术前1天,巡回护士到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仔细查看病历,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③患者查对:根据《手术室查对制度》,手术当天早晨,对手术患者手腕条码、手术方式、部位、麻醉方法、住院号、诊断、手术序号等逐项进行核对。④协助麻醉:严格按照护理的操作规范,协助医生进行麻醉,建立静脉通道。⑤切皮前核对:协助患者穿好手术衣,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看有无金属接触,摆好患者的体位。

1.2.2术中实施

① 确认患者各项信息正确无误。②配合医生,管理好手术室安全,注意查看医护人员,控制好进出手术室的门。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以及各项仪器设备,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统计出血量、补血量等数据,填写好护理记录单。③物品清点:提供伤口缝合的器具、药品,清点手术前后的器械使用数目,注意查看器械的完整度。

1.2.3术后整理

① 物品回位:手术结束后,对各物品进行归位,协助患者穿好衣裤,交接给待接送的护理人员带回病房。②物品的补充:对手術室使用后的物品进行清点,及时补充充足的物品,更换手术被单等物品。③查漏补缺:对术后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总结,反馈。

1.2.4建立质量管理

对每项工作的质量进行统一的标准控制,使巡回护士的工作流程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在医护人员中对手术进行自评,互评,进行经验总结,定期召开讨论会。

1.3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前后的护理满意度[2]。从病房环境、护理技术、护理素质方面进行打分,非常满意为90分以上,满意为61-89分,不满意为0-60分。

1.4统计学的方法

采用SPSS16.0的统计软件,输入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通过2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 表示,P<0.05差异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3%,较实施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前的护理满意度87.9%高,对比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建立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可提高效率,使工作有序进行[3]。严格按照设计的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每名护士明确自身的责任,避免工作中漏项、缺项,不断改进手术室中的安全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目前,手术室安全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4,5],由之前传统的护理模式扩展为现代的综合护理模式,由术中发展到术前、术中、术后甚至是围手术期的阶段,并不断进行探索[6,7]。

本次的研究分析表明,设计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比较改进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3%,较实施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前的护理满意度87.9%高,两组对比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建立对于手术室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规范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确保每项工作的质量控制以及程序化管理,既提高工作效率,又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在手术进行的更安全、更规范,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丽,刘维维,徐柳. 标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24(12):3095-3097.

[2] 何秀兴. 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1(04):92-93.

[3] 孔园珍,原桂华. 手术安全核查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院管理论坛. 2011,28(1):27-28.

[4] 孙艳辉. 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探讨[C]. 2013,1(05):11-15.

[5] 吴少文.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J]. 吉林医学. 2014,35(4):883-884.

[6] 孟凡艳,孙洪雪. 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的必要性及护理体会[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1):266-267.

[7] 刘次云,许世美,吴卓红. 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管理的风险防御效果[J]. 辽宁医学杂志. 2016,2(4):32-34.

作者:冯静颖

第2篇:基于产品和基于流程的信息安全标准及其分析

摘要:将信息安全标准分为基于产品和基于流程两大类,从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对这两类标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标准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 Information Security Standards

1 产品标准和流程标准

1989年,英国工业与贸易部(DTI1))启动了一个信息安全意识提高项目,这其中发现信息安全标准与企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此外,一个叫SEMA2)的英国商业公司在1989年做调查也发现,业界亟待新的标准。这个项目就是最早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标准族的前身[1]。

同时间,DTI下属的商业计算机安全中心(CCSC3))也开始开发信息安全产品标准,这就是在1990年发布的信息技术安全评价标准(ITSEC4))。

ITSEC是欧洲的安全测评标准,主要由英国、德国、法国和荷兰开发。ITSEC参考了美国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标准(TCSEC5)),即业界常说的“橘皮书”6)。加拿大也自己开发了一个可信计算机产品评价标准(CTCPEC7))。最后,他们联合开发了一个标准,叫通用准则(Common Criteria,CC)。CC后来就成了国际标准ISO/IEC 15408,国内等同采用这个标准后,标准号为GB/T 18336。

CC是关于产品测评的标准,而ISMS是偏重于流程(或管理)的标准。换句话说,CC关注的是产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太关注怎么用;ISMS恰好相反,则是直接把那些通过测评的产品拿来用,关注的是产品买回来之后在组织内部如何安全地用,这个“用”,跟人关系很大,所以其中更核心的部分还是流程。

信息安全产品做出来之后送去评价是否合格的过程,这个评价在实践中也经常被称为 “测评”。信息安全流程或者ISMS做完了之后找第三方机构确认是否合格的过程,一般称为“审核”。第三方派来的技术人员叫“审核员”。这两者都可以称为“认证”,产品认证或体系认证。这几个词汇的中英文对照及解释如表1所示。

从产品设计开始就控制安全,直至测评结束,至少在沒有具体用户掺和的情况下是满足安全要求的,于是,这本身做了一个“可信”的产品,因此,这一摊子事情,称为“可信计算”。

显然,中间还缺一个环节,就是通过测评的信息安全产品非常多,我怎么知道用哪一个?即怎么选择信息安全产品,这又是另外一类标准。例如,现在ISO/IEC 27000标准族中有专门关于信息安全产品选型、部署和运维的8)。

制造安全的产品、选择安全的产品以及在具体组织内安全地应用产品,这整个的过程如图1所示。

2 从发展过程的视角分析两类标准的形成

Basie von Solms根据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2, 3],如图2所示。

第一个阶段为技术浪潮(the technical wave)。用技术系统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通信安全时代,比较常见的方式是搭线窃听,信息加密传输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流技术。再如,在计算机安全时代,病毒是最常见的问题,因此诞生了各类防病毒软件。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各种软件,都是针对某一种问题而产生的。

但是,以“以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本身就存在悖论,可能会引进其他问题。实际情况是,信息安全就是这么产生的。对于信息安全而言,目标就是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随着处理信息的载体发展,分别出现了通信安全、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不同的时代[1],本质都是强调“载体(或介质)”重于强调“信息本身”。如果说在通信安全时代,加解密还占据最重要的工作量,在后续发展中,控制载体的工作量变得更大。

这其中,能够直接处理信息的,实际只有加解密,即密码学(Cryptography)。因此,也只有密码学是科学,称之为“学”9),而不同时期的称呼,包括通信安全、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都是技术/工程问题。如上文所述,这是因为未增加信息处理的便利性引入新的载体,同时引入的风险。

第二阶段为管理浪潮(the management wave)。毫无疑问,单纯的技术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所有的技术最终决策者都是靠人。换个角度看,再强大的安全技术,都架不住一群怀有恶意的或严重无知的使用者。即使在安全至上的航空领域,依然解决不了人为错误的发生。管理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很长时间内都被忽视[4]。从这个时候开始,很多组织开始增加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岗位,并开始设计信息安全制度,但是并不是非常成体系(system)化。

第三阶段为制度浪潮(the institutional wave)。简单理解就是不再纠缠于技术还是管理,而是围绕安全目标进行体系化的设计,代表就是ISO/IEC 27000标准族。ISO/IEC 27002:2013就给出了14个安全控制类,35个安全控制目标,114项具体的安全控制。制度或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是一个广义词汇,对组织之间而言是体制化,在组织内部则偏向于合法化[5]。

第四阶段为信息安全治理(governance)。信息安全上升为治理问题表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组织问题,是一个需要在更高层次协调解决的,而不仅仅是管理层或技术层能够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产品标准和流程标准正是随着信息安全发展阶段而产生,我们以CC和ISMS分别为其中代表。加入CC与ISMS的信息安全发展阶段,如图3所示。

3 小结

信息安全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伴随着标准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信息安全手段的理解不同。但整体而言,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无非是通过“技术”或者通过“管理”,前者主要依赖于各种安全产品,后者更偏重于强调流程化。因此,与之对应,现有的信息安全标准可以分为产品标准和流程标准两大类。

(注:本文仅做学术探讨,与作者所在单位观点无关)

参考文献

谢宗晓,甄杰,董坤祥,等. 网络空间安全管理[M].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Basie von Solms. Information security—the third wave?[J]. Computer& Security,2000 (19):615-620.

Basie von Solms. Information security—the fourth wave[J]. Computer& Security, 2006(25):165-168.

林润辉,谢宗晓,王兴起,等. 制度压力、信息安全合法化与组织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16(02):112-127,188.

谢宗晓,林润辉. 信息安全制度化3I模型[J]. 中国标准导报,2016(06):30-33.

作者:李军 谢宗晓

第3篇:JCI标准结合标准化急救流程用于儿科急诊急救的时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摘要】 目的:探討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标准结合标准化急救流程用于儿科急诊急救过程中时效性及安全性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儿科急诊急救患儿98例,依据实施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48)。对照组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仅实施JCI标准,观察组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JCI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化急救流程模式,对比两组抢救时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急诊等候时间(20.43±2.17)min、抢救室滞留时间(0.58±0.12)h、抢救医嘱执行时间(24.19±5.26)s,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5.42±3.26)min、(1.72±0.35)h、(42.49±10.2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2.08%)、仪器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0)、抢救室滞留率(6.25%)、护患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4.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10.00%、28.00%、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摆放合格率(100%)与抢救成功率(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8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JCI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化急救流程用于儿科急诊急救过程中,能够缩短患儿候诊时间、缩短医嘱执行时间,降低因药品、仪器、人员造成的护理风险,减少抢救室滞留,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且抢救成功率高,其时效性及安全性均佳。

【关键词】 JCI标准; 标准化急救流程; 儿科; 急诊; 时效性

Discussion on the Timeliness and Safety of JCI Standard Combined with Standardized First Aid Procedure in Pediatric Emergency Emergency/LIU Y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23):-103

the execution time of doctor’s orders(24.19±5.26)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25.42±3.26)min,(1.72±0.35)h,(42.49±10.23)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drug-related risk events(2.08%),the incidence of instrument-related risk events(0),the retention rate in the emergency room(6.25%),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e-patient related adverse events(4.17%)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4.00%,10.00%,28.00%,20.0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qualified rate of drug placement(100%)and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100%)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00%,84.0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JCI standard combine with standardized first aid procedure in pediatric emergency treatment,it can reduce the waiting time of children,the execution time of doctor’s orders,the nursing risk caused by drugs,instruments and personnel,and the stay time of emergency room,it helps to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and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is high,its timeliness and safety are good.

【Key words】 JCI standard; Standardized first aid flow; Paediatrics; Emergency department; Timeliness

First-author’s address:Jiamus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Jiamusi 154004,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23.025

儿科急诊的整体护理水平代表着医院儿科的护理质量[1]。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标准是JCI制定的面对美国以外的国家的医疗机构的评价认证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评价服务标准,是医院管理的目标与方向[2-3]。

但对于急诊急救患者而言,其管理措施单一,评估意义有限。研究显示,标准化急诊急救流程能够有效改善护士的护理行为有效性,改善护理质量[4]。因此,本研究旨在明确JCI标准结合标准化急诊急救流程用于儿科急诊急救过程的时效性及安全性的改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儿科急诊急救患儿98例,纳入标准:(1)年龄3~12岁;(2)临床症状及相应检查处于儿童预检分诊标准1~3级[5];(3)需进行抢救及住院治疗;(4)患儿及家属均能进行言语沟通。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者;(2)吸入药物过敏者。依据实施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48),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2016年6月-2017年5月实施JCI标准及常规急救流程,参照JCI标准(第六版)组织实施急救车辆、仪器、药品、人员等方面的考核评定及管理,院内急救体系的运行快速有效,急救小组成员、抢救车、除颤仪等急救设备齐全。

1.2.2 观察组 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标准化急诊急救流程。(1)流程制定方法:采用PDCA循环改进法明确抢救过程,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及修正,用以制定儿科急诊急救患儿的观察及处置模板,并制定标准化展板,达到对急诊急救流程的标准化及质控。(2)标准化流程制定过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本院儿科常见急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异物窒息、昏迷、高热惊厥、重度腹泻制定相应的护理流程,并结合相关权威文献制定的护理指南制定护理流程。(3)标准化流程模板内容:采集患儿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症状(主诉)、诊断依据,参考措施(急救流程),实施措施(具体实施措施),抢救地点、体位放置、病情观察要点及时间、抢救用品的取用还原、病情不稳定期间患儿特殊检查的执行要求、患儿的去向和交接班等亦涵盖在参考措施中。并记录该患儿未实施急救流程措施的主要原因。(4)人员培训:对参与抢救工作的所有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实践培训和持续培训。理论培训主要讲解标准化急救流程的应用方法,注意事项,模板的应用方法,对参与培训人员急救过程中涉及的抢救流程中标准化流程的应用进行考核,并对新入护理人员进行持续培训。实践培训对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所涉及的所有操作进行现场培训和考核,尤其需要对抢救室物品应用及抢救流程进行考核。持续培训主要是当模板中的病情观察要点的增加及内容更换,或是更改流程时,护理流程督导及时进行护理流程更新的培训,确定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知晓,并执行。(5)标准化急救模板的应用:由急诊责任护士在患儿病情稳定及抢救结束后,及时填写标准化急救处置模板,比较参考措施与实际措施间的差异,采用根因分析法明确差异产生原因,及时修改流程、管理或个人的问题,并修订流程模板。

1.3 观察指标 (1)抢救时效性。采集急诊等候时间(患儿自入院至入急诊室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患儿自入急诊室至出急诊室时间)、抢救医嘱(吸痰、吸氧、给药、心肺复苏、心电监测)执行时间(患儿抢救过程中的医嘱执行的平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患儿自开始抢救至结束抢救时间)。(2)抢救安全性。采集患儿发生药品或仪器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室滞留率(6 h内未转入急诊留观室的患儿)、药品摆放合格率、护患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加以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計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11岁,平均(7.54±0.79)岁;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消化道出血11例、异物窒息7例、昏迷4例、高热惊厥10例、重度腹泻10例;儿科急诊急救分级:Ⅰ类3例、Ⅱ类7例、Ⅲ类4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12岁,平均(8.02±0.62)岁;呼吸窘迫综合征9例、消化道出血10例、异物窒息5例、昏迷6例、高热惊厥11例、重度腹泻7例;儿科急诊急救分级:Ⅰ类3例、Ⅱ类7例、Ⅲ类38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抢救时效性比较 观察组急诊等候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怨诊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抢救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药品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仪器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抢救室滞留率、护患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摆放合格率与抢救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备受其他成员的重视。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例儿童患者,四、五位家属陪伴就诊。而儿童在发生疾病的时候,容易伴发烦躁不安,家属容易产生误解,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护理风险,甚至引发护患纠纷[6-7]。而儿童生病期间对治疗的依从度差,尤其是急诊患儿对所需治疗设备、仪器、药品等常出现抗拒,引起药品、仪器、设备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甚至造成患儿进一步损伤加剧,影响急诊急救过程[8-10]。

JCI标准对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其分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的管理标准两个部分[11-12]。对医疗环境、患者评估、药品管理等方面均提出整改方向[13-15]。但由于其主要以目标导向为主,缺乏对急救护理环节的细化刻画,而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是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急诊急救流程进行细化、标准化,达到持续修正急救流程的目的,并设置流程模板[16-17],结合对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及职业水平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治疗区及急诊室内部的仪器、设备、药品摆放、人员素养培训等方面加以系统改进的护理模式,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18-19]。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急诊等候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抢救医嘱执行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标志着,JCI標准结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适用于儿科急诊急救过程中,能够改善患儿抢救的时效性。基于JCI标准结合标准化急救流程具有以患儿为中心,改进了抢救流程、护理方法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缩短抢救执行时间,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抢救时效性。本研究中的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中增加标准化质控,以PDCA循环改进法有效改进急诊急救流程,同时设置标准化流程展板,有效缩短急救等候时间,避免儿科患者抢救室滞留及医嘱执行效率差的问题,有效提升本院儿科急诊急救的时效性。

同时,观察组药品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仪器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抢救室滞留率及护患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药品摆放合格率与抢救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标志着,JCI标准结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降低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及抢救室滞留率,且有助于提高儿科急诊急救药品摆放合格率及抢救成功率。基于本研究护理管理方案中增加循证护理方法,制定出儿科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异物窒息、昏迷、高热惊厥、重度腹泻制定相应的符合临床实际及患者病情的专业化护理流程。而且将标准化流程模板内容深入护理人员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效促进护理人员对儿科抢救药品、护理不良事件等多方面护理质量的提升。有效改进儿科急诊的安全性。这一结果与余艮珍等[20]研究结果相似。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较少,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JCI标准结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用于儿科急诊急救,时效性及安全性更佳,具有临床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军,徐军,陆萍.基于JCI的绩效改革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4(2):144-146.

[2]贺璇,刘丽均,廖小霞.基于JCI第6版标准的妇产及儿科门诊患者跌倒风险管理探讨[J].重庆医学,2018,47(21):115-117.

[3]张秀英,李秀华,蒋红,等.国际联合委员会评审对护理实践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3):342-345.

[4]张红旭,牛立营,杨庆,等.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药学专业评审标准的修改建议[J].中国药房,2017,28(16):2170-2175.

[5]胡敏敏,瞿甦,易利华.JCI思维在中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3):69-71.

[6]黄彦,段绪坤,杨光静,等.6S管理在改进中医医院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28):136-138.

[7]郭鹏.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在急诊流程及时效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0):36-38.

[8]何雯,邓闪.JCI标准联合6S管理模式在急诊急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0):153-155.

[9]李周碧.前瞻性护理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2):84-87.

[10]陈玲,张丽月,施惠宣,等.儿科急诊五级预检分诊系统实践与应用现状的单中心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8,56(12):933-938.

[11]陆国平,陆国平,范艳芬,等.儿童急诊医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6):422-426.

[12]胡燕琪,王莹,蔡巧玲,等.儿科院前急救标准化模拟课程现状与推广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17,35(4):319-320.

[13]林乐语,何小军,郭伟,等.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儿童基础生命支持及心肺复苏质量的重点更新——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12):1373-1374.

[14]曾辉,张敏,赵列宾,等.儿科门急诊输液流程再造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7,20(3):238-241.

[15]王晶,王长远,王晶,等.急诊危重症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及疾病谱特点:附北京市1家医院2017年3 176例急诊病例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0):987-990.

[16]张晓凡,郑辛甜,陈洁莲,等.急救调度电话指导对心肺复苏时效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1):61-64.

[17]蒋祎,刘亚兰,邓境,等.中国急救医疗服务需要和利用及资源分布的地区公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5):4417-4422.

[18]周二强,王莹,任宏,等.儿科急诊医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床旁即时超声[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6):427-432.

[19]王永红,林红艳.基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前急救处理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3):291-292.

[20]余艮珍,李玲,李艳伟.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护士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9):82-86.

(收稿日期:2019-05-14) (本文编辑:田婧)

作者:刘燕

第4篇:安全标准化申报流程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申报流程

加入时间:2011/5/18 8:03:10 作者:admin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申报流程

(一)申报及发证程序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以下简称通用规范)要求完成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创建工作后,必须运行3个月以上的时间,经过自评和整改符合要求后,才能提出考评申请。

申报三级经县局、市安全生产协会审核,直接向市安监局报送,经考评达到相应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企业,由市安监局颁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报省安监局备案并向社会进行公告;

申报二级经市安监局转报省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经考评达到相应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企业,由省安监局颁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并向社会进行公告。

(二)考核机构。

国家安监总局委托相关部门负责申请一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考核。

省安监局委托省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作为全省二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省安监局负责考核和公告二级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企业。

市安监局委托九江市安全生产协会作为我市三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主要负责三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的考核,市安监局对三级考核机构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审核、公告三级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企业。

(三)考评标准和考评办法。按照江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三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及《江西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二级、三级)实施。

附:

2011年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工作步骤

(一)申报、咨询、整改阶段(2011年1-8月) (1)准备阶段(2011年1-3月)

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Q3013-2008)、《氯碱行业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3016-2008)、《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3017-2008)要求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企业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工会、其他相关部门及从业人员参加),按照《通用规范》、《考核办法》等进行现场考核、打分,形成自评报告。

(2)咨询、检查阶段(2011年4-7月)

咨询机构对被咨询企业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进行再次评分,并出推荐意见。咨询机构自签定咨询服务协议之日起半年内必须开展咨询服务,并且深入企业指导的次数不得少于6次,且每次指导时间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咨询机构应保留每次指导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原始记录,形成推荐意见。咨询机构要认真指导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对企业现场安全条件及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进行核查,帮助企业查找自身不足,提出整改方案、措施,从而真正实现安全标准化PDCA动态循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咨询机构开展咨询服务前要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市、县安监部门派员参加现场检查、复查。

(3)报送阶段(2011年4-8月)

申请企业准备申报材料(含咨询机构推荐意见等)。向各级安监部

门、相应考核机构提交书面考评申请等申报材料(附后),并通过省安监局网站“危化品安全标准化”系统提交有关信息。

企业向市安全标准化三级考核机构(九江市安全生产协会)提出三级考评申请,或向安全标准化省二级考核机构(省化学品登记办)提出二级考评申请。

(二)考核审查、评定阶段(2011年4-11月)

市三级考核机构(市安全生产协会)组织有关考评人员及有关专家对申报三级标准化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和现场审查,并进行考核,形成考核意见。企业根据审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与完善,将整改情况报考评机构组织复查,并编写考评报告。

(1)考核机构确认企业申请是否受理。 (2)考核机构组建考核组。 (3)考核组实施现场考评。

考核机构在受理企业申请后15日内组织考评组考评;考核机构确定现场考评日程安排,制定考评计划,并提前5日通知企业;根据企业规模确定现场考评时间,一般为1~3天。

(4)考评组在考评工作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向考核机构提交考评报告及相关附件(考评通知、考评机构、考评记录表、不符合项报告、首

末次会议签到表等)。

三级考核机构(市安全生产协会)对考评不合格企业,在考评工作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发出《安全标准化考评不合格通知书》,企业自接到《安全标准化考评不合格通知书》后,经整改可重新提出申请。

市安监局对三级企业考评报告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对企业安全标准化是否达标进行评定。

(三)公示阶段(2011年12月)

市安监局考核和公告三级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企业。颁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三级达标牌匾,报省安监局备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由省安监局按照规定格式统一印制,牌匾由省局统一制定格式,市安监局按照省安监局指定格式自行制作。

达标企业因放松管理,不能实现PDCA持续改进而导致发生死亡事故或重大爆炸、泄漏事故或不再具备安全标准化条件的,发证机构将撤销其安全标准化企业称号,并予以公告。

安全标准化证书有效期为3年。证书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企业向原考核机构提出换证申请,经复评合格后换发新证。复查不合格的,经发证机关同意,由考核机构撤销其安全标准化企业称号。

新设立的危化生产企业自试生产备案之日起,必须在一年内达标三级。在规定期限内未按要求完成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的,一律不得办理安全许可证发证及延期手续,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甚至依法关闭。

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企业考核申请材料

申请三级的企业向考核机构提交《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申请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审批表》、自评报告、咨询机构出具的推荐意见(以上申请表1式三份),并通过省安监局网站“危化品安全标准化”系统提交有关信息,《申请表》报所在县区、设区市安监局批准同意并加盖公章后,1份交县区安监局备案,2份随下列需要提交的文件报三级考核机构: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或委托法人资格证明;

(二)行业上有强制要求的资质证书和行政许可证复印件;

(三)企业简介;

(四)生产/服务主要过程的流程图或示意图;

(五)地理位臵图及厂区平面示意图;

(六)主要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清单;

(七)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清单;

(八)自评报告;

(九)重大风险清单;

(十)重大危险源清单;

(十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十二)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十三)企业组织机构设臵、平面布局图;

(十四)工伤保险凭证;

(十五)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十六)消防验收意见; (十七)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

第5篇: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流程

附件3 松江区工贸行业

二、三级达标企业期满复评程序

一、办理部门

松江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安全生产协会。

二、办理事项

(一)已达标3年期满可直接换证;

(二)已达标3年期满不可直接换证,需按照新创建企业创建程序重新申报。

三、办理范围

2013年底前工贸行业已达标的二级、三级企业。

四、办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四„2013‟8号)

(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1‟84号);

(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1‟87号);

(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1‟128号);

(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八)关于在本市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安监管监一„2011‟168号);

(九)关于印发上海市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沪安监管执法„2011‟199号)。

五、办理条件

(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期满后一般可直接换发证书: 1.按照规定每年提交自评报告并在企业内部公示; 2.建立并运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未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4.安全监管部门在周期性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未发现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突出问题或者重大隐患;

5.未改建、扩建或者迁移生产经营、储存场所,未扩大生产经营许可范围。

(二)以下条件的企业需按照新创建企业创建程序重新申报。

- 12 -

第6篇: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题建设流程简介

(2014-04-06 16:49:35)

转载▼ 标签: 安全生产标准化

企航顾问

实施步骤

文化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和实施分为八个步骤:第一步、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

第三步、现状梳理 第二步、教育培训

第五步、实施运行及整改 第六步、企业自评 第七步、评审申请 第八步、外部评审 第四步、管理文件制修订

第一步、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

策划准备阶段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保障;成立执行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制定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确保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任务分工明确,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目标。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

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及管理层的配合,因此需要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首次会议进行策划准备及制定相关目标。

序号 工作步骤

负责人

具体关注工作内容

作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决定

1 领导决策 通常为最高管理者

任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者代表

注意事项 形成制度文件 形成制度文件

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明确组织机

构分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领导小组的职形成制度文件 责。

成立安全生产标2 准化工作小组(形成制度文管理者代表

配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员培训

必要时聘请外部培训老师 件) 确定安全生产标3 准化方针,目标等 安全生产标准化主管负责人

形成实施方案 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见范例1) 充分了解、熟悉企业所在地区、行业安全监

管部门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可达到的目标 必要时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

在必要的范围发布

编制职能分配表

4 安全标准化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分配及发布 主管负责人

将各要素的责任分配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识别资源需求,配置必要的资源

备注: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之前应结合所在地区、所在行业,充分了解、熟悉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第二步、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理解,从而使企业领导层重视该项工作,加大推动力度,监督检查执行进度;其次要解决执行部门、人员操作的问题,培训评定标准的具体条款要求是什么,本部门、本岗位、相关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

同时,要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文件和知识,加强全员参与度,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和关键问题。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监督管理原则,因此,进行全员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点内容之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全员进行培训。

序号 1 培训对象 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成员 各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2 员、班组长以上人员及专集中进行相关方案的系统性的培训,理解分配要素的主要内容、用途和职(兼职)安全生产标准实施,明确安全标准化赋予本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化工作人员

应进行相关方案的系统性培训,理解安全标准化的意义,明确安全标准3 基层员工

化赋予员工的职责,基本掌握本岗位(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检查表(其他检查方案均可)的应用。

4 5 各部门管理人员、标准化在安全活动月或每周安全活动日期间进行组员的安全标准化宣传与培工作人员及班组长

训。

进行培训效果评价,举行全员培训考试并形成效果评价报告。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

需进行本企业所在地相关安全监管部门下发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及考评方案的系统性培训,掌握达标考核方法和要求;或者企业高层及管理层采取自学的方式学习相关方案。

第三步、现状梳理

对照相应专业评定标准(或评分细则),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单位安全管理情况、现场设备设施状况进行现状摸底,摸清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于发现的问题,定责任部门、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及时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现状摸底的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阶段进度任务的针对性依据。

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规模、行业地位、工艺特点及现状摸底结果等因素及时调整达标目标,注重建设过程,真实有效可靠,不可盲目一味追求达标等级。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

企业应该对照相应行业《评定标准》(或相应评分细则),对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修正,在现状梳理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通过梳理过程,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单位安全管理情况、现场设备设施状况进行现状摸底,摸清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现状摸底的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阶段进度任务的针对性依据。

(1)整理归纳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文件、记录表单、统计表单及相关安全生产技术控制措施等。充分对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现状摸底;

(2) 与相应行业《评定标准》(或评分细则)进行对照,评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难度及工作量;

(3)结合标准内容,进行查缺补漏,缺少的及时补充,已有但不满足标准化要求的及时进行修订,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验证结果; (4) 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修正方案,持续改进。

第四步、管理文件制修订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要求,核心在其内容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而不是对其名称和格式的要求。企业要对照评定标准,对主要安全管理文件进行梳理,结合现状摸底所发现的问题,准确判断管理文件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薄弱环节,提出有关文件的制修订计划;以各部门为主,自行对相关文件进行制修订,由标准化执行小组对管理文件进行把关。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

企业应该按照本企业适用的行业《评定标准》(或评分细则)对应的13个一级要素和42个二级要素进行分析,整理要素大纲,确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有关条款,根据自身行业及地区所属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规定,逐条对照,完善公司的管理文件。 (1)编制完成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2)程序性文件编制,依靠文件控制各部门标准化进程

● 制定标准化管理文件编写计划并在小组内分工

● 就文件的格式,内容和支持性文件以及记录(表)格式化,审批,发布等程序文件应予以明确规定(见范例2) (3)执行性文件编制

● 确定所有涉及标准化的文件清单,建立企业制度与《评定标准》(或评分细则)要求的至少50余项规章制度的对照表

● 设计出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的形式 (4)各部门配备文件管理员(或兼职),在评审时可出具。 范例1:《XX企业具体的安全目标》 备注:以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则举例

要素一:安全生产目标 1.1 目标

企业达标标准:应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主要要求:以企业的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安全生产目标,(有的还同时有实施计划、考核办法等内容)。

范例2:《XX企业具体的安全目标》

1、全年因工轻伤及其以上人身伤害事故为零、每20万工作小时工伤事故损失频率≤

2、可记录的事故比2010年减少10%;重大设备、火灾、爆炸以及交通事故为零;发现职业病病例为零;一般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2、“三项岗位人员” 持证率100%;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100%;事故隐患及时整改率100%;岗位尘毒合格率90%;环保设施有效运行率、同步运行率达到90%以上。

第五步、实施运行及整改

根据制修订后的安全管理文件,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实际运行。根据运行情况,对照评定标准的条款,按照有关程序,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及完善。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措施就是公司在生产经营和全部管理过程中,自觉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各项标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使人、机、物、环形成良好循环。 首先可进行试运行或者制度文件试行:

(1)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案文件,使各部门人员明确自身职责,该怎么做,如何做; (2)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 检查各部门协调的资源配置

● 加强宣传

● 增加现场标志标识(标准化方面)

● 制定完整的运行计划;

(3)下达实施运行计划,宣布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试运行;

(4)对试运行符合性进行检查,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并对效果进行评估。 进行正常实施及运行保持

(1)下达计划,正式实施运行 (2)内部对实施效果进行交流沟通

在正式运行阶段,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管理创新入手,努力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为标准化建设开路,同时应该从基础工作抓起,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建立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奖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创建工作热情。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要有完整的运行,更改,宣传等等记录表单。

第六步、企业自评 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依据评定标准,由标准化执行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自主评定工作。

企业对自主评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着手准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材料。

(1)

成立自评机构

企业应成立专门的自评机构,应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时使用的本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进行自我评审。

企业自评也可以邀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支持。 (2)制定自评计划,发现问题并整改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自评计划,根据计划开展自评工作。 针对自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及整改措施,并进行记录。

整改完成后,继续按照评定标准进行重新自评,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3)形成自评报告

自评完成应形成自评报告,整改计划表及扣分汇总表。

企业在自评材料中,应尽可能将每项考评内容的得分及扣分原因进行详细描述,应能通过申请材料反映企业工艺及安全管理情况; (4)确定拟申请的等级,申请外部评审

根据自评结果确定拟申请的等级,按相关规定到属地或上级安监部门办理外部评审推荐手续后,正式向相应评审组织单位递交评审申请。

企业要通过《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完成申请评审工作。

第七步、评审申请

企业要通过《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评审申请工作。具体办法,请与相关安全监管部门或评审组织单位联系,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上完成。企业在自评材料中,应当将每项考评内容的得分及扣分原因进行详细描述,要通过申请材料反映企业工艺及安全管理情况;根据自评结果确定拟申请的等级,按相关规定到属地或上级安监部门办理外部评审推荐手续后,正式向相应的评审组织单位(承担评审组织职能的有关部门)递交评审申请。

(1)申请条件 申请一级企业条件

应为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9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 申请二级企业条件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8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死亡人员未超过1人。 申请三级企业条件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生产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员未超过2人。 备注

行业评定标准中的企业安全绩效要求高于《考评办法》中申请条件要求的,按照行业评定标准执行;低于《考评办法》中申请条件的,按照本条款执行。 (2)申请机构 申请一级企业

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经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后,向一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提出申请; 申请二级企业

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经所在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后,向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部门或二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提出申请; 申请三级企业

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的,经所在地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后,向所在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或三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提出申请。 备注

符合申请要求的,通知相关评审单位组织评审;不符合申请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并说明理由。由评审组织单位受理申请的,评审组织单位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查,报请审核公告的安全监管部门核准同意后,方可通知相关评审单位组织评审。 (3)申请准备材料

企业根据自评结果,经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后,提出书面评审申请。

申请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的相关材料清单包括: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表

2、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未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行业不需提供)

3、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清单

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名录

6、工厂平面布置图

7、重大危险源资料

8、自评报告

9、自评扣分项目汇总表

10、评审需要的其他材料

申请二级或三级企业所需的材料清单可参照以上文件,但详细要求需参照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公告。

第八步、外部评审

接受外部评审单位的正式评审,在外部评审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由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执行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外部评审工作。企业应对评审报告中列举的全部问题,形成整改计划,及时进行整改,并配合评审单位上报有关评审材料。外部评审时,可邀请属地安全监管部门派员参加,便于安全监管部门监督评审工作,掌握评审情况,督促企业整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1)考评分级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

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审核公告; 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

三级企业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州、盟)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 (2)外部评审程序

外部评审工作是评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评审单位可采取召开首次会议、现场评审、内部会议及沟通、末次会议等程序进行。现场评审前,按照申请企业所涉及评定标准中的管理、技术、工艺等要求,配足相应的评审人员,组成评审组。 1)首次会议

在企业开展现场评审前,需召开首次会议。首次会议应包括介绍现场评审的目的、依据、评审组成员、听取企业基本情况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的况、确定现场评审的方法与具体安排等内容。首次会议要求评审组全体成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并进行签到。同时企业可以邀请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参加首次会议。 具体工作要求:

● 宣布现场评审首次会议开始 ● 介绍现场评审的目的、依据 ● 介绍安监部门到会领导或代表 ● 介绍评审组组成人员及分组情况 ● 条件确认、保密承诺

● 企业介绍参会领导及配合人员

● 听取企业关于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汇报 ● 确定现场评审的方法 ● 确定工作具体安排 注意事项:

★ 评审单位主持会议

★ 企业主要领导及评审组长必须到场 ★ 评审单位做好会议记录

2)现场评审 具体工作要求:

● 评审组至少由5名(一般不超过7名)评审人员组成,其中至少包括2名由评审组织单位备案的评审专家;

● 指定1名评审员担任评审组长,负责现场评审工作;

● 按照企业规模、生产工艺情况及评审人员专业情况,进行评审分组,至少分为资料组和现场组,现场组应配有至少2名评审专家。在分组确定后,要求评审人员和陪同人员在评审分组表上进行签字。

● 现场评审采用资料核对、人员询问、现场考核和查证的方法进行。现场评审时各评审小组应由企业相关人员进行陪同。 ● 现场评审前,应由申请单位相关人员对评审组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的相关安全培训或安全告知,并提供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

3)内部会议及沟通 具体工作要求:

● 现场分组评审结束后,评审组需要独立召开内部会议; ● 各小组分别召开碰头会,完成小组评审意见;

● 各小组将意见汇总后,对照适用的评定标准及有关规定,对得分点、扣分点、不符合项等进行汇总,给出现场评审结论和等级推荐意见;

● 在评审组内部会议形成了现场评审结论后、末次会议前,根据需要,评审组可就现场评审结论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 注意事项:

★ 企业须为评审组提供独立的会议场所。 ★ 企业回避

★ 若在现场评审中发现存在较大原则性问题而导致无法通过现场评审时,由评审组组长与接受评审企业主要领导充分沟通后,达成一致意见。 4)末次会议 具体工作要求:

● 宣布现场评审首次会议开始

● 各评审小组组长宣布小组评审意见 ● 评审组组长宣读现场评审结论

● 评审组组长宣读后续工作安排(整改) ● 确定整改日期和整改验证方式 ● 企业领导发言

● 到场安监部门代表讲话 ● 会议结束 注意事项:

★ 评审单位主持会议

★ 企业主要领导及评审组长必须到场 ★ 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应全部参加 (3)评审材料编写

外部评审全部结束后,由评审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评审单位应向评审组织单位提交评审报告、评审工作总结、评审结论原件、评审得分表、评审人员信息及企业整改计划等评审相关材料。

● 评审报告

评审报告应按照有关要求,如实进行编写,包含评审报告表(《考评办法》中附件2)和评审报告。评审报告应对评审企业概况、评审内容等进行描述:评审企业概况应包含企业基本情况、年经营收入、主体工艺流程、从业人员数量等内容;评审内容应表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内容、成效,将每个一级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概括描述。 ● 评审工作总结

评审工作总结包括评审情况概况、资料评审综述、现场评审综述、其他需说明的问题等内容。

评审结论

评审结论应能体现企业是否通过申请等级的外部评审,企业不符合评定标准要求的扣分项及建议项。 ● 评审得分表

评审得分表为企业实得分数和扣除分数的汇总表,根据各评定标准制定。

● 评审人员信息

评审人员信息为实际参加外部评审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工情况,评审人员应为由相应评审组织单位进行备案的有关人员,并按照其专业情况从事评审工作。

企业整改计划 企业整改计划为企业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外部评审末次会议中提出的扣分项及建议项的整改计划。

第7篇:标准化会议流程

一段秘书:发通知

用电子邮件火灾黑板上发个会议通知,然后准备相关会议用品,并参加会议。 二段秘书:抓落实

发通知之后,再打一通电话给参会的人确认,确保每个人被及时通知到。

三段秘书:重检查

发通知,落实到人后,第二天在会前30分钟提醒与会者参会,确定没有变动,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会议的人,立即汇报给总经理,保证总经理在会前知悉缺席情况。 四段秘书:勤准备

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后、去测试可能用到的投影、电脑等工具是否工作正常,并在会议室门上贴上小条:此会议室明天几点到几点有会议。 五段秘书:细准备

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也测试了设备,还先了解这个会议的性质是什么?总裁的议题是什么?然后给予挥着发过去与这个议题相关的资料,供他们参考。 六段秘书:做记录

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也测试了设备,也提供了资料,还在会议过程中详细最好会议记录。 七段秘书:定责任

整理好记录并把记录发给相关人员,将会议上确定的各项任务,一对一的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然后经当事人确认后。形成书面备忘录,交给领导与当事人一人一份。 八段秘书:追结果

下发记录,一对一落实,与当事人确认后,形成书面备忘录,交给领导与当事人一人一份,并在每天或每周跟踪各项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并及汇报领导。 九段秘书:作流程

把上述过程做成标准化会议流程,让任何一个秘书都可以根据这个流程,把会议的结果做到九阶段,形成不依赖任何个人的会议服务体系。

第8篇:标准化会议流程

一、会议前准备工作

1、会前所需准备的文件:会议通知、会务手册、主持词、参会人员表、会议议程、桌签、座次表、餐券、会议背景PPT、会务资料领取表、会议资料、签到处。

2、会前准备工作流程 2.1、会议的计划:

(1)确定会议的目的,试图达到的效果,会议预期取得的成果等。

(2)确定会议的名称,初步拟订出席对象、主持人、规模、规格、召开时间、需用时间、地点、议程等。

(3)决定会议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必要时成立筹备组、临时秘书处或筹备委员会。 2.2、 确定会议日程。编排会议日程表,并与会前发给各参会人员。 (1)议程表。

将会议议题按照内在联系、主次和先后排列次序,编排议程,印成文字,即议程表,会前发给与会人员。

(2)日程表与作息时间表。

会期超过一天的会议,还应订出日程表和作息时间表。 2.3、 会议成本预算。

会议的成本=场地租借费+文件资料费+交通费+食宿费+活动费。 2.4、 准备会议资料。

(1)开幕词、工作报告、发言稿等

(2)会议所用的技术性、程序性文书材料,如:会议通知、会议议程表、日程表、作息时间表、与会人员名单、通讯录、分组名单、住房安排表、工作人员名单、车辆调度表等。 2.5、 发送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采用口头、电话、书面通知等方式通知。会议通知可采用邮寄(包括电子邮件)、传真、专人送达等方式,对重要的邀请对象可用发送书面通知或邀请柬,再加电话征询、确定的双重方式。

2.6、 会场布置,会场根据与会人数选择适当场所,具体要求如下:

(1) 会场要整洁、安静、明亮、通风、安全,大小应与人数相适应。按地区、系统、单位等分组,事先划分席位,摆放好桌签。 (2) 主席台席位。

第一排的正中为首席.其次是左位,再次为右位-先左后右,左高右低.前排为主。后排为次,其他的依次类推。在席位前放置姓名桌签,便于按位入座。 (3)会场设施。

会场的所有设施必须在开会前准备齐全,如扩音、录音、放音、唱片,录像、摄影、投影仪、LED显示屏、放映机、灯光照明、风扇或空调、记录纸、文具、茶具,等等。仪器、设备等应事先反复检查、调试(如扩音器的音量大小),以免临时发生故障或出现差错。 2.7、 其他准备

会期较长的会议应准备与会人员的就餐、住宿。会议计划中如安排提问等活动,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二、会议期间工作

1、会议期间需准备的文件:签到表、会务发放表。

2、会议期间的工作流程

2.1、 做好外地员工接待工作,确认和分发房间,确认重要与会人员用房及整理记录有关信息。确认用餐时间、菜单、标准、形式、酒水及主次桌和其他相关安排等工作。

2.2、 会场桌椅摆设确认:灯光、音响、麦克风、银幕、讲台一一检视无误。检查会议所需资料是否完备。

2.3、 会议现场:专人负责参会人员的引领,签到。 2.

4、专人负责会场的协调事务工作(包括银幕的准备、饮水的准备、以及会场温度控制等)。 2.5、 确认并保障会议期间会场防盗、消防等安全工作、参会人员的人、财、物等安全工作。 2.

6、 协调会议期间的交通工具的安排。

三、会议后续工作

1、会议后需准备的文件:参会人员通讯录、简报、会议总结、会议证明。

2、会议后的工作流程

2.1、在与会和未与会的人中间传阅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应准确。会议中所形成的决策要突出承担行动的责任人姓名、时间及标准。

2.2、会议的总结、评估、意见反馈及处理工作。 2.

3、会议资料、领导讲话稿、代表发言稿的总结。 2.4、 会议费用的结算工作。

四、人员职责

1、会务负责人 1) 联络协调

—负责与所有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的沟通,制定会议计划书及工作进度表,确保会议顺利完成;

—负责与参会人员之间的联络,确认人员名单及行程安排; —协调会务工作人员的活动。 2) 制定会议方案并实施

—负责拟定和调整会议方案,会议组织程序,并上报相关领导审核;

—负责协调各职能组分工,并确认工作安排和进程。 3) 会场及住宿安排

—负责会议酒店(场地)接洽、预订及协议签订; —负责会议期间与会人员的食宿等问题的安排。

—会场布置的审核。 5) 制定可行性预算

6) 同会议发言人及各位贵宾联系

2、 会务助理

1) 各类文本的起草、修改,资料的编排、制作

—根据会议的要求,负责会议通知书的设计、制作;

—负责会场背景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 2) 负责与与会代表联络事宜 —负责会议通知的传达;

—负责会务资料的收集、确认;

—如会议信息有变,负责与与会代表联系,及时告知。 4) 负责会场的管理工作

—负责会场及仪器设备的管理;

—提前做好仪器设备的调试工作;

—负责会场影像、通讯的管理(计算机、PPT资料收集汇总、同传设备等); —确保会议期间演讲嘉宾PPT的收集、正常播放及保密工作。 5) 负责交通管理及安全措施 —负责用车计划; —负责确定车辆行走路线和确保路线的畅通及用车安全。 6) 负责会场安全保障工作

—负责对可能存在和未知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并制定解决方案 。 7) 会务帐务管理

—会前负责制定收入、支出预算表

—会后负责制作收入、支出明细表

—负责会务费用分配方案的制定、上报及落实

3、 应急人员

1) 负责资料袋或者礼品袋物品的装放与分发。 2) 负责参会人员的引领、接待。 3)负责就餐秩序的控制。 4)负责会中其他应急工作。

第9篇:物业交付标准化流程

目录

交付计划倒排表

一、接管验收

1.服务中心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设有客户服务部、工程维修部、秩序维护部、保洁部.装修管理部

1.1招聘进度表

根据小区规模,前期验房阶段客服招聘人数多一点在12人,考虑以后各方面原因最终人数控制在7人

1.2人员定编

主任:徐延刚

副主任:岳现广

客服主管:王洪梁

陈琳

装修主管:马林勇

工程主管:张长青

保洁主管:张蒙

秩序维护部主管:王雷

客服7人,工程7人,保洁15人,保安30人

1.3员工宿舍安排

员工写好入住宿舍申请书统一交给客服主管,统计人数,由客服主管交给主任,向公司正式申请宿舍,

1.3.1员工入住须知

则: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把宿舍建成文明、安静、安全的生活场所,特制订规定。

第一条:宿舍分配。外地员工可申请住宿,由工会归口管理并具体进行分配。

第二条:室内卫生。所有入宿员工均应按要求维持环境卫生,具体要求如下:

(1)地面、窗台及玻璃卫生:每天全面清扫地面、窗台至少一次。每周全面清理玻璃至少一次。

(2)床面、床下及物品摆放:床面仅允许摆放被褥、枕头等。床下仅允许摆放鞋子、脸盆等。被褥折叠要整齐,并摆放在床铺的一侧;枕头枕巾摆放在被褥的对面一侧;要求所有员工的摆放方向一致。鞋子不能有异味,并摆放在床铺的下方,正面朝外。脸盆摆放在鞋子的后方。

(3)衣柜、储物柜及电脑等:衣龟、储物柜应保持外观干净,电脑、牙具、毛巾等物品

- 1

开元职高 地址:再行路 杭十一中 地址:大关小区

3.1.2医院

杭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爱德医院。

3.1.3娱乐

安康浴场,地址:东新路708号,85887403。

汉宫(亚洲)名流会、KTV,地址:沈家路100号。

3.1.4银行

杭州联合银行,地址:沈家路66-72号。

杭州银行,地址:香积寺东路159号。

建设银行,地址:香积寺东路91号。 工商银行,地址:香积寺东路41号。

3.1.5公共交通

小区最近公交站台:颜家港桥 22路,华丰-杭州大厦 316路-武林广场

187路,北景园-吴山广场、 75路,杭钢-翠园 812路,丁桥-钱江市场、 312路,半山-焦家村

3.1.6购物

德胜东村乐购 香积寺路沃尔玛超市

3.1.7邮政

东新园邮局,地址:香积寺东路153号

3.1.8物流

杭州观海物流 免费热线:4001-060-183转 6552 胜进运输

免费热线:4001-060-183转 6551 富来特物流

免费热线:4001-060-183转 6545 杭州利明物流 免费热线:4001-060-183转 6544 恒丰物流 免费热线:4001-060-183转 6550 杭州三邦运输 免费热线:4001-060-183转 6542

- 3

城北上塘营业厅 地址:上塘路499号(钱江市场斜对面)

3.3.4电力

杭州市电力局城北供电局,地址:湖墅南路11号,0571-51222026 51222031

3.3.4.1峰谷电办理

拿当月电费单或电表号、身份证去各营业点即可办理。需要电表扩容的业主,可直接去各营业点申请办理

3.3.4.2三相电申请 3.3.5天然气开通

房产证原件(或购房合同原件)、房屋产权人(开户人)身份证原件。煤气开户请在装修之前办理。(开户费用1700元)

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东路23号 电话:88828788 管道燃气抢修热线:85356666 燃器具维修中心地址:文三路52号 天目营业厅地址:天目山路34号 曙光供应站地址:曙光路170号 杭州管道煤气公司营业分公司

地址:绍兴路400弄49号

3.3.6华数开通

打电话96371,上门服务开通

3.3.7落户 3.3.8办理三证代理

自己去市民中心办理三证的工本费约300元左右,凭发票多还少补,经济公司另收取三证代办费400元。

3.7.9装修图纸审批代理

3.7.10房屋置换代理 3.7.11政府职能部门 3.7.11.1街道 3.7.11.2社区 3.7.11.3城管办 3.7.11.4房屋监察大队

- 5

3.2验收检查记录表 3.3验收共性问题汇总表 3.4整改复验记录 3.5安全隐患改进建议报告

3.6设施设备移交(配件价目表、备品移交清单) 3.7成品保护方案 4.管理用房 4.1装修方案 4.2验收接管记录 4.3签订电话、网络协议 5.资料移交

5.1设施设备资料移交清单 5.2业主资料移交清单 6.物品移交 6.1钥匙移交 6.2礼品移交 7. 业主手册 7.1业主手册撰写 7.2业主手册定样 7.3业主手册印刷

二、交付 1.驻场单位

- 75.1交付表单印刷 5.2钥匙核对 5.3水、电表核对 5.4钥匙包核对、装箱 5.5交付现场布置 5.6交付演练

- 9

一、目录后的对应内容全部补充

二、每个节点的注意事项

三、涉及的工具

四、涉及的图片,纳入

- 11 -

上一篇:测量实习北京下一篇:采购与供应链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