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服务市场营销规律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市场需求已经开始更加看重产品的质量,要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培训服务市场营销规律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训服务市场营销规律论文 篇1:

浅议乒乓球培训市场营销策略

摘 要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开展的最为广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的重要性,消费者现在追求正确、科学的体育锻炼,正是这些健身的需求催生了体育培训市场,乒乓球培训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孕育而生。本文是在目前社会乒乓球培训市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乒乓球培训的营销手段和方法,希望有助于乒乓球培训市场的推广,有利于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乒乓球培训 消费群体 营销

一、前言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在国内外的各项乒乓球赛事中,乒乓球都是我国夺冠的热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更加重视,在体育锻炼方面投入的更多,但是如何安全锻炼,如何科学健身也是现在人们关心的问题。正是这些对体育锻炼的思考,催生了乒乓球培训这一商机。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体育体制也发生了改变。各种形式私人开办的体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如何做好这个既为大众提供培训服务又营利的培训市场,这都是各种性质大小培训机构所考虑的问题。所以体育市场营销就显得特别重要。有什么样的消费需求就有什么样的市场。人们有科学锻炼身体的需求,就有提供体育培训的市场。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面对快速发展信息化的今天,谁掌握了营销的主导权,谁就占有了掌控市场的主动权。

二、消费群体及消费动机

(一)少儿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益处:有趣的乒乓球运动毫无疑问的可以让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通过乒乓球运动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质,培养孩子活泼外向、积极乐观的开朗性格,学会与他人协助合作的精神。而且少儿在接受符合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乒乓球训练,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意志的培养,并能够极大限度的提高手与眼配合度,促进深度知觉、速度知觉、动觉方位知觉、视觉感受阈限等运动知觉能力的发展[1]。研究表明乒乓球运动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近视,改善了视力。

(二)青年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益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就业压力的增大,青年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繁重的工作不仅让他们的身体出现亚健康状况,而且也占用了他们用于锻炼身体的时间。相对于其他的运动项目,乒乓球项目对场地要求不高,业余的练习几乎不受天气,空高等因素影响。所以乒乓球是青年人最有可能首选的运动项目。参加乒乓球运动可以强身健体,缓解工作压力,还可以通过该项目结识更多的朋友。

(三)老年人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益处:与其他的一些项目相比,乒乓球运动具有跑动范围不大,运动量小的特点,非常适合老年人参加。老年人多参加乒乓球运动,不仅起到增强健康的效果,也减轻了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有利于社会的更加和谐。

三、体育市场营销的概念

“体育市场营销(Sports Marketing)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体育组织的目标,对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也有的学者认为,体育市场营销就是在体育产品或劳务的目标市场中通过交换满足体育消费者需求的各种活动”[2]。

四、乒乓球培训市场的营销思路

在进行营销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消费者进行调查、细分。为了更好的瞄准目标市场,我们将消费者分成团体消费群和散户消费群,针对不同的群体应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

(一)团体的营销策略

1.直接或变通的与大型团体进行合作。这些团体可以是学校、社区和一些其他的大型培训机构。因为乒乓球运动培训不仅可以让学校的学生接受正规的训练锻炼身体,还可以丰富和活跃大型社区的文化氛围。与其他大型培训机构合作可以形成一个大的培训市场,吸引更多的学生。湖北中竞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采用这种营销方式承包了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管非教学时间段的经营权,以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馆为乒乓球训练基地,辐射周边的学校和社区,效果不错。

2.与一些大型企业和高校工会进行合作,将乒乓球培训作为员工的福利,既可以锻炼员工身体,又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前期可以提供一些免费的培训,提高学员的兴趣,再根据学员自愿提供有偿培训。

3.与体育器材专营店签订合作协议。当一些家长为孩子购买乒乓球运动器材并向有意向让孩子学习乒乓球技术时,器材销售专员可向家长介绍乒乓球培训班的情况。并在其店里发放资料和进行广告宣传。

(二)散户的营销策略

1.利用网络信息,创建专业培训网站,开设网上报名。现在网络已经比较普及,很多消费者都是在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培训机构不仅要建自己的网站,而且还要制作的尽可能专业和详细。

2.培训机构要做好自己的服务水平,如提高教练的管理与教学水平,以良好的口碑来开拓市场。另外要做好宣传工作。

(三)建立乒乓球培训品牌营销

品牌是把原本并无意义的音节符号和视觉识别记号与某种商品联系起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一种追求、向往和信任,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从而形成一个范围很广的消费群体。品牌被广大消费者信任,易于推广。例如提到“李宁”,“红双喜”等品牌,就会让人们联想到稳定、可靠的高质量运动器械。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只有名都花园乒乓球馆的负责人设计了自己球馆的标识,并专门将标识打印在自己训练的乒乓球上,这就有利于树立自己品牌。培训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独特的资源优势创立品牌,也可以利用名师或学员取得的良好成绩作为创立品牌的资本。不定期的开展社会公益性的比赛或是免费乒乓球培训,利用媒体平台创建品牌。如2009年11月25日武汉晨报报道:宏大乒乓球俱乐部在常青花园、百步亭以及金色雅园等小区的三家宏大乒乓球俱乐部推出了乒乓球免费培训班,首期培训班就有70多人报名,并打算选拔优秀的苗子向省市专业队推荐,希望能早日出现象陈静、乔红以及刘国正这样的国手[3]。

(四)连锁经营

加盟连锁是指加盟授予者与被加盟授予者之间通过协议授予加盟者使用被加盟者开发出的品牌、技术或经营模式的权利。加盟连锁可以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提供各种合作和互助的平台,形成规模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对于乒乓球培训这种服务产品也可以采用加盟连锁方式,如:刘勇健身俱乐部、曹燕华乒乓球学校等。这样可以形成规模,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

(五)广告促销

广告促销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营销手段,体育广告是指体育经营单位或非体育经营单位支付一定费用,有计划地通过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媒体或形式向公众传递商品、劳务或其他方面的信息,以促销产品或服务的大众传播方式。

可以利用以下广告传媒:

1.纸质广告。纸质广告的主要优点是覆盖面广,读者稳定,信息传播快,且制作简单、费用较低。如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体坛周刊、体育杂志等,都有信息发布的专题和专刊。

2.电子广告。电视和广播电子广告,分别用图像、声音和情感等方式将信息告知人们。其中电子广告还包括公交、的士等交通工具上投放的电视广告和一些小区内安装的滚动信息电子屏幕。表现形式丰富,感染力强,且覆盖面广,受众广泛,能让人们很形象、真实的看到或听到培训服务的内容。

3.招贴广告。招贴广告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广告宣传形式,通过向广告招商部门交纳一定的费用,在指定的地点投放广告;或是在有关部门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公益广告牌、横幅广告等。该种广告的优点是一般选择在人流量大、比较醒目的位置。一些中小型培训机构倾向于使用公益性招贴广告。该种广告媒体具有诸多优势:制作成本低、视觉效果好、群众信任度强、发布地点醒目、审批手续简单等。

4.手机软件。随着手机通信的发展,手机与其他的通讯工具相比更便捷,利用手机的短信或是微信等传媒软件将培训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六)其他营销方式

1.人员推销,安排专业的市场人员通过与消费者的接触,以劝说的方式直接向用户推销产品或提供培训服务的促销方法。

2.公共关系促销,例如经常性举办高质量的乒乓球比赛,免费邀请社会上乒乓球运动爱好者的参加,扩大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在一些节假日邀请一些知名体育专家举办有关健身的知识讲座和现场指导。

3.利用免费体验课、优惠培训费、赠送纪念品方式等途径来吸引消费者的参与和体验。从而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乒乓球培训的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 郭晓林.乒乓球训练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 胡树森等.体育市场营销理论和实务[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 武汉晨报[N].2009.11.25.

[4] 曹岩.体育与健身俱乐部的运行特色[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5-16.

作者:缪振尚

培训服务市场营销规律论文 篇2:

“双驱双轨”并驾齐驱创新高职发展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市场需求已经开始更加看重产品的质量,要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下,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用市场的标准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用经营的战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转型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广东邮院)作为我省唯一的一所通信类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紧跟行业发展培养人才,并在通信行业改革重组中转型创新,以市场为导向,践行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实施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驾齐驱的“双驱双轨”制发展战略,用经营的理念、创新的管理推动了学院的发展壮大。办学66年,广东邮院培养了4万多名通信英才,毕业生好用、顶用、管用,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社会服务能力突出,2000-2014年累计培训服务量突破400万人日,为我省产业升级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广东邮院创新的办学模式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构建我省经济发展新战略“新业态”下的“新职教”提供了丰富案例。

理念创新 定位明确

一、价值观与愿景独树一帜

广东邮院在办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树立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愿景及发展定位。该院以“培养通信英才,提升企业价值,服务终身教育”为使命,坚持“上善若水,下自成蹊”的价值观,坚持“做专做优学历教育,做大做强在职培训”的办学发展定位,做专做优学历教育,指以“互联网+通信”为龙头,建设信息通信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培养“执行力强、敬业度高、精技术技能、善学习沟通”的通信英才,以“铸特色,创品牌”为驱动,打造信息通信领域特色高职教育品牌;做大做强在职培训,旨在职培训服务规模扩大,培训业界口碑好,整合策划能力强,市场营销能力强,实施服务能力强,培训信息化程度高,培训运行体系优。

广东邮院紧跟行业企业的发展步伐,根据信息通信1G到4G的发展进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服务社会。该院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理念,构建贯通职前职后(即从学生、新员工到在职人员)学习提升的平台,努力成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先行者、高职院校在职培训的排头兵,成为全国一流的教育培训供应商和服务商。

二、市场观念和服务意识特色鲜明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有两大职能:创新和营销。广东邮院校企管理机制独树一帜,创新意识突出,市场特色鲜明。在广东邮院,领导班子成员是院长又是企业的总经理,不仅具备有现代职教办学理念,又具备有企业经营者的战略眼光,以市场为导向,教育培训为经营的主业,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终身教育为已任,强化服务营销,着力提升教职员工市场观念和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服务客户。

校企一体 双轮双轨

广东邮院属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央企)举办,接受政企双重管理,按教育规律办学、按公司化管理、按企业化运行,革除了高校传统管理的弊端,建立了企业化管理下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 管理机制体制灵活,经营管理模式在省内高職院校中具有唯一性。广东邮院双轮驱动的办学模式、动态化岗位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与绩效分配体系、风险管控体系完善健全,IS0质量认证管理体系高效规范,较好地支撑了广东邮院的建设发展。

一、“双轮驱动”独具特色

广东邮院紧跟通信行业的改革而创新办学模式,走“双轮驱动”的特色发展之路。“双轮”一是学历教育,二是指在职培训;“驱动”是指以学历教育为办学基础,以开展在职培训为支撑,学历教育促进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反哺学历教育,两个板块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形成了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广东邮院的学历教育以工科为主,设有移动通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经济管理四个系八个专业,在校生3000多人。在职培训立足行业,面向社会,跟随着通信从1G到4G产业的升级及时调整教育培训服务方向,开展包括企业内训、公开课、体验式培训、认证培训、名家讲坛、新员工培训等多元化培训项目,在职培训专设市场部门精耕细作客户群,通过整合各种名师、教育机构等社会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借月生辉”,强化自身造血功能,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

二、“双轨运作”成效显著

广东邮院办学管理打破了一般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引入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创新高校管理方式,激发办学活力,“双轨运作”成效显著。双轨,一指按高校办学管理,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遵循教育规律;一指运营管理遵循市场规则,倡导以价值创造为引领,“价值”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体现教职员工的职业价值及贡献度;二是提升经营价值,以客户需求为引领挖潜产品价值,三是树立办学品牌,扩大办学影响力,实现特色高职院校发展目标。

为适应市场运营的需求,广东邮院注重层级管理及跨界合作,推行项目式工作机制,成立项目组开展专项工作,促进跨部门、跨岗位协同合作,增强凝聚力,工作效率与效果突显。

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灵活创新

广东邮院人力资源管理推行以“目标管理”为特征的KPI指标考核体系。根据年度总体目标设置了各部门年度、季度、月度的运营指标、管理指标、重点工作、日常管理等KPI指标,强化过程管理,实行月、季、年的完成任务情况的对标评估和结果反馈。部门以及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在绩效分配、岗位晋升、年度评优、专项奖励、外派培训等各个方面,这种市场化的绩效管理与绩效分配体系高效运作,有力地支撑了学院的建设发展。

广东邮院创新“划小单元”组织模式。灵活采用划小经营单元、工作室、项目组等工作组织模式,重点解决重点项目、关键任务、专项工作的人力资源整合,以此探索建立薪酬“激励特区”,打破资历、打破岗位,重业绩,重成果,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积极性。

广东邮院创新岗位管理,根据岗位职责划分为教学科研、项目管理、市场营销、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综合管控等岗位序列,建立岗位任职资体系,让“专者先,能者上”,有效破除用人“硬指标”壁垒。并采用聘任、轮岗、竞岗、交流等方式动态调整岗位,促进人员跨界合作。

2. 全面预算与风险管控机制完善高效

广东邮院引入企业预算管理思路,梳理财务管理各要素,构建了全面预算管理模型。按部门和项目分解财务指标,财务预算考核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了预算编制下达、预算调整、预算外支出管理和预算反馈制度,实行全员、全方位、全程的动态预算管理机制。

3.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

广东邮院以教学为中心,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围绕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紧跟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广东邮院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制度,引进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运用ISO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规范教学管理,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层层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到“有章必行、违章必究,有据可溯、持续改进”,确保广东邮院教学工作组织有序、平稳运行。

2001年,广东邮院通过了德国莱茵公司的质量评审认证,社会服务板块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教育培训业务板块已构建了涵盖新开课程、课程设置、教师授课、班务管理、课室环境、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8个方面的质量评价指标,以及由28个管理程序构成的、覆盖社会服务各环节的制度规范体系,确保教学培训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客户满意度。

市场导向 校企融合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工作,是按需培养人才、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途径,校企联合办学有利于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针对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是学校,用人标准由学校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还停留在职业院校“一厢情愿”层面上这一困境,广东邮院大胆改革,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有效地提升校企合作的黏合力,促进产学的深度融合。广东邮院成立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校企合作部,深化校企合作,牵头组建“广东通信职教集团”、“中国通信职教联盟”,成为进一步创新办学机制的新引擎。

一、职业人才校企共育

广东邮院人才培养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人才培养标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优化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机制,有效推进了行业、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企业调研、专业定位、方案制定、专家论证、方案调整、企业审定、学校实施、方案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广东邮院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3+2”、“2+1”、“订单班”及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广东南建、广州电信设计、中数通等多家通信公司开展了订单合作培养。同时,借助对接企业在职培训的新员工入职课程、基层岗位系列课程、中层岗位系列课程、高层管理系列课程,用掌握的市场和企业所需人才标准的第一手信息,动态调整在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标准,从专业设置、综合素养、实践实训、岗位技能等多维度培养打造符合市场企业所需的人才产品,校企无缝对接,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二、重点专业校企共建

广东邮院建立了通信專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以点带面,以特色专业辐射带动其他专业的建设,重视对传统专业、优(下转第123页)(上接第8页)势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力度,加强特色专业及精品课程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有机融合职业证书、企业岗位技能认证、企业在职培训内容,并通过及时移植优秀培训课程,使专业课程紧跟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大大增强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与产业行业的结合度。

为实现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对接,广东邮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并指导专业建设。如以通信系为例,广东邮院与南建公司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南建公司高级业务经理作为该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指导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设计,并参与专业基本建设和相关的教学环节,共同培养适应行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人才。2010年,广东邮院通信系根据光纤到户的通信发展需求, 成功开发了FTTH(Fiber To The Home)系列技术培训课程,广东电信专门配套在学院内投资建成了FTTH培训安装训练基地,广东邮院依托训练基地为当年通信系的毕业生增加了FTTH安装课程,使学生们即刻掌握通信企业急需的FTTH装维技能,为毕业生创造了毕业即可上岗的条件。

三、“双师”队伍校企共培

广东邮院打造强师工程主要以建设“双重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形成学历教育讲师和职业培训的培训师之间、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的双向融合。教师既是学生讲师,也是企业师傅、培训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企业专业人才;既是课程的设计者、传授者,也是课程的管理者。

专任教师定期到培训部门支撑工作,策划员工培训课程,提高了教师人才培养的市场化意识;专任教师寒暑假下企业实践,“随工”拜师企业的能工巧匠学习,以深谙企业管理运作流程和生产服务过程,熟悉企业的业务变化及企业对员工的能力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使课程紧密与企业工作过程对接。广东邮院还聘请通信行业的技术专家、企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及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专业和课程建设出谋划策。校企一体的“双师”培育体系,为广东邮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也保障了人才输出的含金量。

四、资源平台校企共享

广东邮院注重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从与企业紧密合作,到利用现代信息化的紧跟时代,有力地支撑了广东邮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广东邮院“智慧校园”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通信技术专业群实训环境,教学实训云计算平台,云存储系统,智慧校园门户PORTAL和SSO,支撑教学的生产系统试行改造、迁移入网,以及面向学生的开放云计算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在院内生活学习的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教学和研究支撑平台,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撑数据,同时也提高了培训客户查询培训资源和培训数据的便捷性与效率,提高满意度。

广东邮院以通信类专业为引领,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并通过企业捐赠、设备供应商合作等多种方式,建成与企业通信技术发展同步的校内实训实践教学基地35间。该院还与广州邮区中心局、民生银行、中国移动南方基地等多家单位共建生产性校园营业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开展课程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岗位的认知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思维,广东邮院致力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拟建设成为省内具有示范性的信息通信教学实训及培训实践基地,并向其他高职院校开放,进一步促进省内高校资源共享和人才的联合培养。

社会服务 品牌彰显

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广东邮院坚持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资格认证、技术支持等社会服务,构建职前职后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设服务平台,打造服务团队,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贯通职前职后的教育培训平台

依托通信行业企业办学优势,广东邮院整合行业、学校、政府等资源,致力于职前职后的人才培养,搭建助力职业发展的终身学习平台,从高职学生/准员工、新员工到有经验员工,从中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到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根据不同岗位群建立了岗位课程体系,实施目标课程培训学习,逐级提升学习内容,适应各岗位人员岗位提升的需要,聚焦于软件开发、系统代维、技能认证、咨询项目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服务,提供员工学习进修平台的继续教育服务。

二、面向社会的多元化服务形式

广东邮院设置市场三大部门,细化服务,成立北京市场办事处、粤东粤西粤北办事对接区域服务,服务客户除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外,还包括政府、教育、邮政、金融 、电力、税务、烟草等客户,长期合作客户数260多个;培训市场区域立足广东,辐射全国16个省市及港澳地区,培训业务从种类、数量、规模上在高职院校中独占鳌头,考试认证、资质类培训和技术服务业务成为有品牌、竞争力强的业务。

广东邮院社会服务规模逐年增长,2014年服务量突破57万人日、20万人日,成功承办多个国家级、集团级、省级大项目。近期,该院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面向党政系统开展培训服务,承接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平台维护的营运,并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培训服务形式,相继承办了“广东自贸区便利化和制度改革专题研讨班”、“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等项目。

三、共生共荣的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

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及紧密的企业实践,广东邮院将从通信企业学到的最新、最实用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学历教育的课程专业建设中,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企业、更具实效性和实用性;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将实践基地设于学校或企业,不仅可用于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又可用于学生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广东邮院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在线学习平台,将针对通信企业开发的实战性培训课程制作成电子课件、慕课、微课,运用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为企业员工和在校学生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学习体系,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方式更加便捷,学习效果更加顯著。

四、特色办学成为辐射、引领、示范的正能量

多年来的坚持不懈和与时俱进,广东邮院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优质的办学品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近年,该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行业内全国大型赛事中获得各类奖项大赛231人次,省级以上奖项近100个;该院拥有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东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定点培训单位、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快递行业)等20多个技能鉴定资质及培训基地,培训服务备受社会各界好评,连续获得国家工信部等相关单位“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合作奖”、“优秀培训单位”等荣誉称号。

“双驱双轨”制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推动广东邮院不断发展壮大,在职业教育行业具有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多次到广东邮院进行专题调研,跨区域交流及国际化合作进一步加强,省内外多所院校纷纷到广东邮院学习交流,与德国、法国、美国、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相相继开展合作,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

广东邮院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组织架构及突出的服务能力,为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提供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 魏家坚

作者:赖俊辰 陈冬杏

培训服务市场营销规律论文 篇3:

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探索

摘要: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是灵魂。实践教学又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研究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对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深入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这对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商业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模式

作者简介:邓志新(1979-),女,湖南邵阳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学院,副教授;万守付(1966-),男,江苏东台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 深圳 51817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职商业教指委2013年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职商业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YSYJZW2013ZD03)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中强调,要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着力完善人才共育共管、互利共赢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又一次飞跃性改革,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校企合作达到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就能发展到高水平。

一、校企合作共建實训基地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企业紧密相连的,无论是专业建设、课程设计,还是实训基地的建设都需要和企业共同合作来完成,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共育共管,互利共赢。

1.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可以培养高技能的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起来,在课堂下能够学起来。通过逼真的实训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以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销售部门顶岗实习,直接接待客户,介绍产品,完成交易,不但掌握了基本的销售技能,而且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企业也从中受益,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2.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发展教育,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高教才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既保证了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又能形成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为地区经济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直接服务社会的功能

由于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贴近职业社会环境,可以对社会开放,成为社会职业培训、岗位技能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场所,也可以作为继续教育的基地。通过实训基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社会的进一步联系,并能在服务中得到社会的支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是高职院校走进社会中心并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4.企业通过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为自己储备了人才,而且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府通过对与学校建立实训基地的企业给予补贴和税收减免,使企业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企业从被动到主动,通过对学生的培养来储备人才和服务社会。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

不论是校内实训基地,还是校外实训基地,都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才具有活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出具有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对丰富的实践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几种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可以给中国高职商业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以借鉴和参考。

1.模式一:绿色实训基地

即建立自身能够产生效益的实训基地实体,其利润可以保证实训基地正常运转,从而使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更加充分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使行业企业专家更加真实有效地加入到专业建设中来,利于形成一种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比如顺风速递在一些学校成立了“顺风速运学院营业部”,顺风店面由校方免费提供,顺风在该店设置日常工作人员1名,店内其他员工均由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组成,顺风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对这些学生而言,顺风给他们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也成为他们的实习基地。合作过程表现优异的学生,将有机会成为顺风正式员工。该实训基地的创建模式,即属于具有造血功能的“绿色实训基地”。对校方而言,可以获取行业的一手资料,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培训基地;对顺风而言,合作不仅仅是增加了收益,更多的是为顺风吸引优秀大学生、发掘潜在员工或客户创造了机会。又比如物业管理专业,学校的物业管理让学生来参与,不但可以学以致用,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场所,而且物业管理公司也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达成双赢的局面。

2.模式二:企业分支机构的“四赢”校内实训基地

企业在学校设立分支机构,是商业专业较为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即以合作企业的名义从事进出口经营活动,经营管理费用分摊由合作企业与学校通过协议确定,业务风险由企业控制并承担,以校企利益共享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价值基础,从而实现“四赢”目标:企业以盈利为目标,学校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学生以掌握职业能力为目标,教师以提高“双师”素质为目标。学校和企业可以签订协议,成立合作委员会,来沟通和协调双方的关系。

以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为例,双方在国际贸易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平衡点,即学校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真实的业务平台,强化学生外贸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通过真实的贸易背景为企业开拓市场、寻找客户,获得订单,采用利润分成的方式在校企间进行分配。企业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环境,可以利用学生廉价的劳动力,节省了劳务费用,同时学校可以为其提供办公场地,节省了办公费用,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学生通过接触真实的贸易操作,提高了职业技能,能够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企业出资提供业务关系、客户资源等,学校出资提供办公场地、承担劳务费用等,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从而达到四赢目标。

3.模式三:企业学院

“企业学院”实训基地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对某一行业人才的需要,学校与在人、财、物具有优势的某一企业合作办学,学校由企业管理,共同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定行业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企业学院可以是非独立法人合作型,也可以是独立法人合作型,企业和学院双方的权责利关系见表1。这种模式对企业要求较高,首先,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够为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具有较强的无形资源,在社会或某一行业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可以整合某一行业资源,凝聚行业优势弥补高校办学条件的不足。第三,企业对行业的业务及运行规律非常熟悉,对教学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对办学有很强的责任心,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该行业的专业技能,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企业可以在办学过程中,以企业来冠名,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无形资产价值。

以广东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金蝶软件工商管理群实践教学基地为例。为保证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顺利实施,双方设立校企合作办学工作机构——金蝶软件深信院实践教学中心,接受学校、二级学院和金蝶公司服务与培训教育部的指导,统筹实践教学任务、认证培训和订单培养等工作。双方共同制定基地运行相关规范,拟定运行方案。教学中心负责人由校企双方互派一名组成,主要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转,包括任务发布、人员协调、资源配置等等。同时通过该中心实现对内对外培训服务。实践教学基地校内项目所需软件和部分师资由企业投入,校方负责提供校内场地、部分师资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运作费用由双方共同负责,涉及收费项目由企业方负责。校外项目场地环境由企业负责,有关费用开支经测算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按照学校实践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进行支付。

4.模式四:行业学院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由学院与行业协会合作,创办行业学院,构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立的电子商务行业学院为例:为了深化与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组建电子商务行业学院,由电子商务行业学院负责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自身特点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园(校中园);同时建设好校外的电子商务行业学院的产业园校区(园中校)和实习实训基地;以校内“电子商务工程管理中心”为平台,落实校企合作项目,推动创新管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原则,双方合作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服务。电子商务行业学院院长由商务管理学院院长担任,副院长由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执行副会长或秘书长、商务管理学院副院长或专业主任担任。下设企业联络部、项目管理部和企业培训部。企业联络部负责校企合作具体事务的联系和项目开发。项目管理部负责诸如行业人才培养订单班、实训实习基地、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具体合作项目的组织管理。企业培训部具体负责兼职教师团队、兼职教师工作站、企业名师工作室、在企业设立的教师访问工作站建设,并组织各类教学培训工作。

以上四种校企合作共建實训基地的经典特色模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模式一适合于在学校可以开展业务的企业,比如物业管理企业;模式二适合于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如人力资源或者办公场地)来开展业务的企业,比如国际贸易企业;模式三适合于比较大型的企业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储备人才,比如大型超市;模式四适合于与地方主导产业的行业协会合作,比如中山的灯饰行业、顺德的家具行业等。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对策

1.加强校企合作的理念和意识

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从校企合作的体制角度切入,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角度切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以校企合作宣传为依托,让社会各界更加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进一步改善。

2.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深入推进学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院校新模式,建立政府主导、依托企业、发挥行业的办学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财政投入、税收等政策,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积极性,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3.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第一,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第二,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完善双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第三,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4.加强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管理

地方政府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的文件,同时制约学校和企业双方,如制定“实习生行为规范”、“实习生管理手册”、“企业对实习生管理规定”等操作性文件。制定严密、规范的校企合作协议文本,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家长三方签署合作培养协议。成立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企业代表和校方代表组成的“实习管理委员会”,协调并仲裁校企合作特别是学生顶岗实习中发生的问题和矛盾,平衡各方利益,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5.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基础能力建设

支持、资助适应不同模式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材开发,加强对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培训,把校企合作的组织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改革列为骨干教师培养的目标,以专题形式进行研究与学习,推广先进的典型经验。

总之,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的努力以及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深入、长期地开展下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改革,也将给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注入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2]李强,等.国外高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8,(12).

[3]王应海,等.关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7,(9).

[4]吴健.基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J].职教论坛,2011,(17).

[5]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6]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4).

[7]邓志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8).

[8]邓志新.中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2012,(1).

作者:邓志新?万守付?张立军

上一篇:市国土资源局工作总结下一篇:希望小学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