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不仅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还应该是一个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传,所以教师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浅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 要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深思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意义;方法

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顾明思义就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从业者(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品质。具有有这些品质,才能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1 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外界环境对教师优良品质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培养优秀的人民教师,首先要注重教师道德水平的培养,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的工作信条,才能使教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成为一位受他人尊重的好教师。

1.2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培养合格学生的保障是建立一支高品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所以,教师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好的事情,自己必须先做好,要求学生不能做的事情,自己绝对不能做。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1.3 有利于完善教师的道德品质

教师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工作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实践,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学习,才能深入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通过学习,能更好的规范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1.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师是实践活动的主体,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衡量一名教师是否爱岗敬业,就要看是否在教书育人方面是不是尽职尽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办事,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之,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背离了社会的要求,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必须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满腔热情的投入教育工作,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所以,强化师德教育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2.1 加强理论学习

(1)加强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学习共产主义道德理论,用先进的道德理论,武装自己,教育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认真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和日常生活道德理论,从多方面获取道德知识,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恶美丑,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与他人、集体之间的关系。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是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规范教师的师德,将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自觉的学习和接受教育。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

(3)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2.2 加强实践教学的磨练

学好理论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2.3 加强师德建设,向优秀教师学习。

从优秀教师的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优良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体现了新时代教师师德的特点,他们全方位的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既帮助我们提高对师德认识,又能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2.4 加强师德教育,培养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是教师逐步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过程,教师应把教学工作当着自己的事业来奋斗。对于刚刚进入教育行业的新教师,也许还不是很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教学内容的逐步熟悉就会对教学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技能也能逐步得到提高,从而热爱本职工作。

2.5 加强制度管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本领,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严格要求,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教师就必须要严格遵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人为善,和学生友好沟通,时时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管理学生方面,要以制度管理,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从心底里信服。

总之,培养教师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育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管理者不断的探索,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更好的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海英.简论教师的职业素质[J].科学大众,2008(09).

[2]吴玲.论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

[3]冯莉.中国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调查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04).

[4]李培菊.提高教師职业素质小议[J].青海教育,1999(03).

作者单位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涪陵区 408000

作者:谢晓光

第二篇:结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问题

摘要: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人才力量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的模范和榜样,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仅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对学生良好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缺失的事迹屡见不鲜,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积极分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缺失的原因,并研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方法,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育;学习;问题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我国教师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具有代表作用,也对我国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是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建设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其道德素质,为我国整体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做出榜样。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是现代各阶段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重点教材,本书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职业道德以及伦理的基本阐述,分析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要求教师应深刻领悟“为师之道、为师之德”的内涵与深意,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品质。第二部分是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及功能进行分析,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进行重要阐述。第三部分讲解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要求教师具有言传身教、严谨治学、讲求诚信、热爱学习、乐于奉献的意识与精神。第四部分是对高校教师再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进行概括,强调辅导员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第五部分是对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由外及内均应做好榜样,树立良好的教书育人精神及品质。第六部分是对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进行明确,要求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服务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等。第七部分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应采取的道德选择的措施,对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刻苦钻研精神具有较高的要求。第八部分强调了高校教师职业品质的培养方式,应积极进行自我提高,学校以及教育管理机构也应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监督。第九部分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策略与途径进行了分析,教师应积极掌握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这是道德品质培养的三大基本途径,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高校教师[1]。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有待深化。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深化,部分高校的宽松、自由与开放的学术环境逐渐得到开放,但是部分教师对该种学术研究环境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将其当作是“放任自流”的方式,更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行不能体现一个教师应有的道德风范以及道德修养,还时常将言论不正确以及对社会的偏激认识带入课堂,导致教学腐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得不到良好培养[2]。

2.追名逐利思想价值观严重。在名与利的强大影响下,部分教师追名逐利的思想价值观尤为严重,高校教师出现了私利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的情况,使得教学环境受到了影响,学生正确的价值觀、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培养也受到了冲击。有的教师只对教学结果以及科研成果比较关心,而对于学生思想品质的指导却很忽视,对于学生德才兼备的培养以及以德为先的告诫也不重视。

3.学术研究浅尝辄止。当前,高校学术研究浅尝辄止的情况十分严重,有的人没有经过正式的学习和实验研究,也被授予正规的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学位,而有的人经过多番研究和学习,多次试验和努力,最终却没能得到较好的评价[3]。这种现象导致部分专心搞科研的学生失去了深入研究的信心,逐渐导致整个学术研究界的风气败坏。部分研究者只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上稍加改变,就变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导致花费苦心钻研的研究者心怀不满,最终导致纠纷或更严重的后果。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策略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的自觉意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培养和提升。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道德修养理论知识,用知识丰富自我头脑,不断强化自我道德修养的培养意识,思考自我提升策略,不断建立和完善自我道德修养培养的理论体系。另外,各高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与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教师岗前职业道德理论培训,且积极开展各种职业道德修养讨论活动,促进教师之间分享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与培养方法。各教学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之外还需要积极学习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增强自己对党及国家颁布的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相关的文件、法律法规的理解,从而促进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

2.提高实践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的价值。实践是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发挥职业道德理论价值的重要方法。基于此,各阶段教师需要重视理论的实践应用,而不只是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积极从实践中内化道德修养理论,变成自我行为习惯的一部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首先需要认真学习理解职业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备课,课堂教学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特点。在课后,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意识。此外,积极钻研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探索知识,避免学术钻研中出现浅尝辄止的行为,深入研究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

3.营造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环境。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性格等的形成,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健康和谐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对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不良的环境则会给个人的品质与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营造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环境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需要激发群体教师良性竞争以及积极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并为教师营造和谐、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在该环境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4.完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机制。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被快速曝光,教师的职业行为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如何合理的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已经成为了社会群众以及学术钻研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职业行为与操守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是教师在进行自我修养培养以及提升中的重要参考。评价机制的建立,应做到公平、公正、全面、系统、规范、科学,应综合应用不同方法和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出评价。将评价标准进行量化、细化,在加强评价作用时,还应该加强监督,根据评价结果对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表彰,而对于水平较差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继续教育,切实发挥评价机制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另外,评价方式应包括多种模式,例如总结性评价、过程评价、重点评价等。

参考文献:

[1]罗莹.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浅析[J].高教学刊,2016,(17):201-202.

[2]张小枝.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148-149.

[3]杨豪,代雅洁.反思与建构: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的实践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01):101-103.

作者:龚波

第三篇:师德需要铸炼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 要】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不仅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还应该是一个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传,所以教师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得到些许成果,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关键词】师德;修养;职业道德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魅力中彰显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因此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多年的风风雨雨也使我深刻认识到要作为新时期教师的我们应该用行动来展现我们良好的形象,用爱心熔铸我们崇高的师魂。即以德树形象,用爱铸师魂。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粗浅认识。

一、用实际行动展现教师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是集公民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优良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统一集中的具体表现。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第二,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明白爱生才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基本。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这种爱不仅要求我们要一视同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还要求我们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第三,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因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必須有真才实学。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着的,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知识在不断的完善,我们的教育也面临着进步和革新,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教学道路上不能墨守成规,抱着原有的知识和规矩孤芳自赏。第四,教师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认真负责,勇于创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弥补,学生教育出了问题,几乎无法补救。所以,我们要尊重科学,按教育规律办事,要用科学、进步的眼光待人带事,用科学化教育使全体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第五,教师还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学习。学生的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教师群体与家长,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第六,教师还应有高尚的人格,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教师的高尚来自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端庄优雅的仪表、风度、气质来自教师的文化素养。我们塑造美好的形象,保持优雅的风度对我们提高自身感召力和亲和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对师德的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良好的师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审视崇高师德的价值,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来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养,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师德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

二、用爱心铸炼教师师魂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身正为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如今的学生学习条件好了,都有了良好的学习机会。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学生的“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也就造成了他们心理的某些障碍,特别是其中的后进生,存在着较严重的消极心理,此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势必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业乃至将来踏入社会工作。

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的人。学生渴望老师对他们的爱,渴望尊重他们,何况我们的后进生呢?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甚至社会对他们的压力,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得到老师的尊重,找回自信。我想,每位老师都是爱学生的,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今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然而爱不是束缚,也不是放纵,爱应当从尊重开始。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爱学生就必须做真诚的倾听者,不做真诚的倾听者,就算不上爱学生。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我们是教者,教书育人;三尺讲台是我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芬芳满天下;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明净课堂自有我们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记录下学生点滴的成长。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让我们以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教这些孩子们在成长的纪录本上写好“不放弃和不抛弃”,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德树形象,用爱铸师魂!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参考文献:

[1]《谈跨世纪中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杨明兰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04期.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3]《教师十大素养》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年9月.

作者:张桂香

第四篇:浅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 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包括爱岗敬业精神、教书育人的理念、爱国守法的情怀反映到现实当中还包括廉洁自律的行为。高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高校教师社会、乃至国家产生积极地影响。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就是行业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及自我改造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是教师身份所具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一、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具体化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的职业道德修养也会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起到决定作用。当前我们社会上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参差不齐,一些职业道德低下的混迹于高校教师队伍,给高校教师的声誉带来了不好的影像。例如:高校教师品行不端猥亵女学生、学术不端抄袭论文、价值不端索贿受贿、信仰不端诋毁党和国家。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应当是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应该是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

无论是何种行业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这一职业道德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从内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能有热情,有激情去开展工作。高校教师既然选择从事高校教师工作,出发点肯定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使得自己所教授的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2.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应该是心存教书育人的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书育人的理念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和主要工作。高校教師只有把“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够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广招门徒,不分贵贱。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不一,作为高校教师也应当本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有耐心、有针对性教导每一名学生,帮助每一名学生更好地成长。是的学生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3.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应该是恪守廉洁自律的行为。

高校教师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还代表一个集体,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势必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勤于修身,加强自己思想建设,恪守做人做事的底线。应当摒弃错误的价值观念,既然选择的高校教师这一行业就不应当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应当追求精神满足,做到君子好财取之有道。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意义化

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不仅对于高校教师个人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也会对社会、乃至国家起着决定性影响。

1.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实现高校教师的自我价值。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着高校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一个具备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高校教师,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取得成绩,一定会受到师生的喜爱,也会受到学校领导的关注,学校为了声誉和发展也势必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帮助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2.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一名具备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高校教师,其身上所具备的人格魅力往往会让学生所崇拜、信服、认可。只有让高校学生从心里接收你、认可你,高校教师在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时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教师良好的日常行为和思想价值观念也会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对于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班的作用,促使学生茁壮成长。

3.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建立。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每一位国人的参与,只有全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培养人的最后一道“关卡”对于学生素质和观念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像。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实化

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能指望着靠教师加强思想建,通过自律去实现,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够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

1.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需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当加强理论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个人来说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高校教师的人生目的应当在于通过培养学生优秀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应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要理性对待金钱与名利的诱惑,要拥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承担自己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责任使命。

2.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需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当前,我们社会上对于一些品行不端的高校教师进行大肆的报道,致使全社会对于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持怀疑态度。高校教师兢兢业业、立德树人得不到社会的肯定,这不仅会对高校教师心里产生压力造成不好的影响,也回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起到阻碍的作用。高校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否定,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这将不利于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因此,应当在全社会加强具备良好师德师风模范人物的报道宣传,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使得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尾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现力极强的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够履行好作为高校教师的职责,在人才培养改革中释放的巨大红利,擎起更加美好的中国。

作者:王帆 王亚莉

第五篇:论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要】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育人的伟大使命,老师在职业方面的道德作为实现教育进步的重要要素。老师所具有的职业道德不但和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发展密切相关,而且还和国家今后的发展以及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本文首先指出了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其次给出了几点加强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教师 职业道德 培养

“老师作为传承人类历史文明的主导者。促进教育活动实现健康的进步,培育具有良好素养的人才,老师是主要的力量。不具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则不会存在高水平的教育。对老师予以尊重作为注重教育的前提,作为社会历史文明前进的关键性标志,作为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予以尊重的切实表现。”[1]所以,强化高校老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关系到教师整体的进步以及社會的发展,对于大力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高校老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具体情况和高校老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创建高校的精神文明乃至于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平的上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强化高校老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极其关键。

(一)加强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提高大学教师队伍素质的需要

胡锦涛曾在强化以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之中表示,“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关键性场所,一定要将培育社会主义特色的接班人当作基本的任务。”。[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主体,作为让学生增加自身素养的指导者。所以,培育“四有”新人这一重担便落到了老师的身上。要想实现该任务就必须要提升所有高校青年老师的综合素质。提高高校老师的素质不单单只体现于较高的学历以及职称方面,同时还体现在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老师作为学生良好发展的指导者,应通过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作风给学生带好头。

(二)加强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加强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道德建设,社会中的所有行业都应该增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识,高等学校手握着庞大的人力资源,更应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国家栋梁之才,除此之外,教师作为传授人才知识的载体,更要在职业道德上起到表率作用。教师是培养祖国栋梁的载体,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是最起码的要求。鉴于这点,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放眼在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上。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的教师,所以,大学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时要时刻围绕教师展开,要将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职业素养的师资队伍最为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并坚持不懈的对这项工作投入心血。

(三)加强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全面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技力量日益强壮,国际竞争局势也越来越白热化,而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力量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了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教育界的建设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的美好前景,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栋梁之才的健全成长,人才要成长就要有良好的教育。我国广泛实施素质教育,为的就是革新教师的理念,优化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让教师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乎着他能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也关系着他教学态度的端正与否,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高校要将培养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列为精神建设的首要任务,进而满足教学质量指标,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端人才。

二、加强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师德建设价值意识

胡主席曾在十七大报告里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的核心价值。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来带动社会的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让马克思主义教育下的人才为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蓬勃发展发光发热,以人才的高尚道德带领社会走向共同团结、共同奋斗的理想局面。”大学教师作为国家的高级知识分子,其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文化建设的成果,不仅如此,大学教师还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体,因此,更要引导教师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指导,这样才能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发挥教师的教育价值,从而培养出一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以党的思想为行动指示的人才队伍,最终为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严谨的治学精神

人与环境紧密相关,相互创造。良好校园文化,有益于环境优化,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对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者,接班人培育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学校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自主融入到这一氛围中,不断思考,从中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净化灵魂,不断完善自我。现今看来,大学校园面临着极其现实问题,即,怎样营造良好环境,将校园文化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例如,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辐射功能、协调功能、约束功能等,从而为社会,为国家培育高端人才?对此,我们首要工作就是,正确树立校风、学风,让学生得以在良好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众所周知,良好学风主要取决于教师,其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频繁接触,能够了解到学生内心所想,双方时常展开情感,思想方面的交流。与此同时,还要重点强调,治学精神,通过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提升个体综合能力,使其不断追求人世间真善美。若想实现求真,则尤其要重视治学精神的倡导,这是校园文化主要内容,是师德建设必要途径。此外,还要注重良好学术氛围营造,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确保教学质量,重视科研成果,努力创造适宜学生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

(三)提高大学教师自身修养,加强学术自律

“若想实现学术自由,首要条件就是学术自律,这是学术自由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其实,学术自律来自于科学、理性,换言之,自行做主,决定自身奋斗目标,为自己负责。不仅包含明确目标,与此同时,还有独特方式,属于自己纠错制度等。实质上,知识生产主要在理性世界内展开,即为自身立法世界,崇尚科学,反对功利性,是真正意义上的为知识而知识。”[3]对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整体素质,不断吸收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此外,还要注重业务技能强化,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水平提升。教师言行对学生有着重大影响,是学生崇拜、模仿的主要对象,但凡是教师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但凡是严令禁止事情,教师自身也不得跨越。其实,良好师德好似珍贵无比教科书,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论

总而言之,现今看来,大学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是大学职业功能能否实现的关键。因此,在国家宏观政策正确引导之下,认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性,积极建设教师队伍,促使教师师德水平、业务能力等得以大大提升,侧重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创造”,相互协作,勇于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贡献自身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廖惠芝.新时期我国大学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D].湖南大学:高等教育学,2004.

[2]许琳,孟双明,韩静,王艳,王润梅.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年33期

[3]呼延敏子.重塑大学教师职业道德重视基础教学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2年4期.

作者:柳阳 吕辉 黄楚云

上一篇:教师年度论文下一篇:建筑认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