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阅读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以培养学生感受力和表达力为重要目标的大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适合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批判性阅读大学语文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批判性阅读大学语文论文 篇1: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内涵的新向度

摘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是知识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的影响,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由于其自身基于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能够和批判型思维的培养完美的融合起来,即拓展了自身的内涵也完成了一项大学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大学语文课程融合的相关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大学语文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家都认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都还只是停留在宏观的层面和指导思想的层面,很难真正的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之中去。《大学语文》课程似乎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大家都认可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人文性功能对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但是《大学语文》实际教学效果却普遍的很难令人满意并逐渐退居到课程体系的“边缘”。如果深入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就不难发现如果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却可以产生令人欣喜的倍增效应。本文试图以笔者的思考和实践探讨这种结合的可能性。

1 批判性思维:中国大学教育的一块短板

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当代大学教学的重要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明确提出:“必须教育大学生成为学识渊博且有远大抱负的公民,能够以批判精神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无论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大学生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1 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知识创新的关键。近年来兴起的后现代教育学认为,“知识的增长不是一种积累式的新知叠旧知的过程,而是一种对原有知识不断修正甚至全部抛弃的过程。”对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对既有知识的掌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批判和反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知识假设。由于中国大学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模式,大学生很少在课堂上敢于质疑知识的可靠性和教师的权威性,这就形成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的一种怪现象。

1.2 批判性思维是帮助大学生应对未来的定力。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尤其是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人们必须在无限的信息中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具备批判、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显然,批判性思维是鉴别和抵制网络时代各种知识霸权的有力武器。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对信息进行准确的、合乎目的的选择和取舍,否则就会陷入“信息无知”或“信息消化不良”的状态。尤其是在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信息充斥在现实生活中时,没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就很可能失去对现实生活准确和独立的判断。

1.3 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大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是一种内化过程,是个体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对立统一,批判性思维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的课堂教育,学生注意什么、选择什么主要的不应该依靠教师的选择和强调,而是像超市一样罗列出选择的丰富性、多元性、可能性,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形成真正的主体人格与多元个性,这才是未来更为民主、更为公平、更为开放的社会需要的真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此可见,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长期以来由于批判性思维被认为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无关,被认为与标准化的考试、升学竞争无关,在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12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转引自张田堪,2012:16),“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而有相同表现的美国大学生只有 3%;同时,只有10%的中国学生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美国大学生则约有63%经常提问和很经常提问。”上述两项数值差异明显,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教育和学生的两种状况,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现实——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学生不会质疑提问、寻找漏洞、检验证据、组织辩护、转换视角等思维方式。而这些是将来从事知识创新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最基本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2 批判性思维:《大学语文》课程内涵的拓展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者们大致从两个方向上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一是专门开设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二是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较之于专门开设一门方法论课程,笔者更倾向于将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潜移默化的具体到教学内容中。《大学语文》课程则在实践这一教学理念上具有诸多先天的优势。

1978 年在匡亚明、苏步青等学者的提倡下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新开设,至今已经30多年,但是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还没有真正站稳脚跟。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但是,由于大学语文的开放性,造成了本门课程在自身内涵、学科定位上存在不确定性。能否与时俱进,拓展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新的内涵和功能,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新的方向。综观诸多探讨文章,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从“语言”、“文学”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也就是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三方面的属性。尽管在强调哪一个方面作为大学语文的主要课程目标上存在诸多的争议,但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却可以很好的融合到其中的任何一个层面中。这无疑为进一步拓展大学语文课程的内涵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语文以语言为载体。而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最常用作符号思维(即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的工具。“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的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和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的概念的表达,以及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推理,无不是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的。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人类的思维。”①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工具。”②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文学科对于思维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语言规范和语言体系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具备符合规范的逻辑表达形式;通过言语的实际表达训练使学生具备阅读、鉴赏、写作、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可以获得思维的工具。思维能力的增强必然会促进与之相应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反之,语言能力提高也必然会增强思维能力,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正因为语文学科的这种工具性特征,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抽象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性基础。

不仅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承载人文性的方式体现在人类文化中有很多种形式。语文的人文性,不仅表现在语文的形式上,几乎包罗人类全部文明的语文内容上,也表现在语文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和其它学科教学的人文性不同的是——语文既像其它课程一样将已知的知识告知于未知者,同时又具备其他课程不具有的特性,那就是对意义的建构和表述。当我们把这种意义建构和表述和应对当下的人类困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就转换成一种更具普世意义的情感——“人文关怀”。语文教学的特殊路径就是通过“人文知识”教育把学生引导到“人文关怀”,使自己能够通过意义的建构和表述来应对自身的困境,这其中就包括了学生通过学习和阅读文学作品来获取人生启迪。显而易见,这个过程绝对不可能是灌输式的,而只能是审美式的。只有审美这种最自由、最自主的意义建构活动才能真正的给予学生关注人生的“人文情怀”。与之相应的,这种建构活动,必然地孕含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反省、分析、归纳、概括、联想、质疑等等思维活动。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学科的特殊性,天然的具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最合适的土壤。

3 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难点不在于对其重要性的认知,而在于如何将其贯穿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近几年,专家学者们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强,并提出了一些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例如:民主性原则、参与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批判性原则、推理的客观性原则等。具体到《大学语文》这一具体学科,将批判性思维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3.1 以批判性思维指导教材的编写。当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可谓百花齐放、数不胜数。但是究其实雷同者居多,有创建者甚少。以批判性思维指导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首先体现在作品的选择上。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篇目选择的标准多是以“经典”作为依据。但是以批判性思维的眼光来看,所谓“经典”的标准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审视和怀疑的对象。所以在表明时代氛围的前提下,一些现在很少见甚至有争议的作品也应该入选,这恰恰是让大学生了解某一个具体的时代、理解特定时代文化的标本,也是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观的一个切入点。在对入选作品的解读上也不必追求一种词典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而是提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供学生选择辨别,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3.2 提高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知识和能力。教师是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贯穿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无疑是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批判性思维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专业特性”主要取决于对自身专业领域里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但是批判性思维所追求的目标远为广阔,它探索整合了与所有学科教学,与所有培育独立的、见多识广的、分析性思维风格的目标相关的思维教学。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自身一定得先经受过严格、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掌握,使教师具备多元、合理的批判性思维知识结构,系统而全面地掌握相关原理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能力,并有意识地引进和移植到教学活动中去。

3.3 激发教学对象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批判性思维最大的目的是创造新知识和达到合理决策,而这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和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所以一切教学方法和技巧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在通常的教学中,都是老师选定篇目决定讲什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教材上挑出自己感兴趣的篇目集体决定讲课的内容呢?对于那些学生没有丝毫的兴趣的所谓经典,学生会主动去探究、质疑吗?除此以外,还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作深入的准备并在课堂上演讲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3.4 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我国著名学者眭依凡教授曾说到,“大学何以为大,不仅在于其规模、人数、学科之大,更在于她对不同知识、不同学术思想、不同价值观及其持有者的海纳百川和有容乃大。”③作为大学里的教师,更要将这种态度和精神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真理代言人,而是可以和学生进行批判性对话的平等伙伴。不把自己定位为不可超越的知识权威,拥有开放的态度和广阔的胸襟,能够容纳并且鼓励学生向自己和学术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让学生可以毫无顾忌的提出自己的怀疑和假设,并一起和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探究与讨论。

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启发思维的途径是无限的。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大学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内涵,而且可以实现大学教育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值得进一步的去尝试和探索。

注释:

①雷友梧:《语言理论纲要》,第12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②雷友梧:《语言理论纲要》,第85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③眭依凡,创新文化:《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魄》,载《中国高等教育》,2007(7)。

参考文献:

[1]汤广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德里克·博克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J].教育学术月刊,2012(03).

[2]厉凌华.国内外批判性思维研究述评与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3]杨国庆.面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镇涛(1979-),男,湖北宜昌人,文学硕士,讲师,现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西方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作者:镇涛

批判性阅读大学语文论文 篇2: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 以培养学生感受力和表达力为重要目标的大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适合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通过分析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不足的体现,结合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及训练方法,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混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两个角度,探讨了利用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 大学语文; 混合式教学

当代大学生以成长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的95后、00后为主,他们身上有着不同于往届的鲜明时代特征,尤其是批判性思维上不足的表现,很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在当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背景下,批判性思维是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内核。而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知识可能遗忘,思维却能受益终身。为了使这一代青年更好地发展成长,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随之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伴随其童年、少年的成长。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兴趣倾向、获取信息的来源,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偏好影像化、娱乐化的信息媒介形式

网络的急速发展和手机的更新换代催生了短视频的流行,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据统计,“抖音”85%的用户在24岁以下,主力用户为95后、00后。他们热衷于轻松而有新鲜感的短视频,却没有耐心看有内涵需要思考的长电影。在网络社交中发表观点时,也喜用表情包代替语言文字,以致课堂发言经常无话可说,心中有所想却表达不出来。相比于严肃庄重的新闻事件,他们比较关注娱乐信息。阅读对象主要为手机微博、公众号的碎片化信息,而不爱读书。正如美国媒体人尼尔·波兹曼所著的《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随着社会发展,一切信息都倾向于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我们要担心的不是《1984》里的窒息恐怖,而是《美丽新世界》里科技主宰一切的“幸福天堂”:到那时我们的文化会变成充满感官刺激、欲望满足及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二)信息获取能力不足

第一,缺乏常识。由于了解外部世界习惯于从网上直接搜索及被动获取推送信息,逐渐习惯了碎片化阅读而不常阅读书本,不考证信息来源,极易导致被网络不实信息及哗众取宠的结论所误导,久而久之缺乏基本常识。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上流传着一首号称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藏头诗《黄鹤楼之千年预言》“武皇开边意未已,汉皇重色思倾国……”,每一诗句首字连成一线即为“武汉肺炎全国支援 众志成城有惊无险”,看似激动人心,然而只要读上两句就能发现全诗不合韵律且毫无逻辑,实则是来自几首不同诗人的诗句杂糅拼凑。然而就是这首伪作,不少大学生竟信以为真。

第二,信息多元化导致价值混乱。应对多元化的信息,如果没有稳定的价值观和常识累积,容易堕入狭隘极端之中,导致思维出现偏差,不利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甚至误入歧途。由于网络上充斥着西方国家的文化软侵略,使不少学生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却缺乏了解。比如英雄只识美国漫画“复仇者联盟”,对应该铭记的国家历史人物却非常陌生。众多事实表明,青年不了解不信仰自己国家的文化,会导致爱国根基不牢,极易被网络负面舆情毒害精神和思想,甚至对国家污名化。这一切来源于无知,并错将无知当个性;将微博的热搜当作社会的全貌;将高流量的报道当作绝对的真相;将公众号的感发当作真理;将所谓的潮流作为自己跟风的方向;以碎片信息的获得替代系统的思考。

第三,不善于表达。诸多学生遇到需要思考的问题,习惯于先上网搜索别人的观点,缺乏主动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在思维上产生惰性,也使思辨能力迟钝。评价他人带有偏激、盲从、主观色彩强烈的倾向,缺少一分为二的思辨能力。以致学生的评述和写作上往往出现逻辑不清、思维混乱、认识问题片面狭隘、观点肤浅等问题。

二、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语文

早在中国古代治学理论中就有诸多重视批判性思维的类似评述,例如提倡“学—问—思—辨—行”的学习方法,主张治学有五个环节:广博的学习,认真的提问,慎重的思考,明确的分辨,最终脚踏实地的践行。再例如多次强调其中“审思明辨”的重要性。《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南宋朱熹在与其弟子的问答语录《朱子语类》中,写道:“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2],提出审思明辨的目的是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明代学者吕坤《呻吟语》中写道:“学必相讲而后明,讲必相直而后尽。孔门师友不厌穷问极言,不相然诺承顺,所谓审问明辨也”。[3]意思是学问必须相互讲论然后才能明白,讲论必须相互质疑辩论然后才能弄清是非,像孔子与学生之间那样经常讨论问题,穷根究底,不轻易同意和顺从对方观点。

而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维”,即“对任何信念或假定存在的知识,均以积极的、执着的和谨慎的态度思考其所依据的根据是否成立;若根据成立,则考虑它可能进一步引发的结论……”[4]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和反思,利于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真理的学术精神和创新精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批判性思维视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0月9日于巴黎“世界高等教育會议”上发表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中阐述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功能,第一个标题“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就提出“通过强调道德和伦理,培养批评性和独立态度,探讨战略选择和人性主义的新发展,以帮助保护和提高社会价值观”。

关于批判性思维如何与课程教学结合,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第四届批判性思维教育研讨会,会上董毓教授指出批判性思维教育应聚焦三大训练领域:阅读、研究性学习和写作。由此可得出大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适合训练批判性思维的课程。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学语文是一门融合了人文素质教育取向的,重视学生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等母语应用能力及文化素养的基础性课程。训练学生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想,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技能中体现为批判的阅读和理性清晰的表达,用独立的思考去评述他人的文章及观点;以开放的心态,包容不同的视角,祛除无知狭隘和偏见,清除非理性的思想根源。具体来说,批判性思维从整体上看是一种帮助学生建构思维系统的思维策略,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建构阅读和写作所需的清晰、流畅、有逻辑的思维框架,以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能帮学生建构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学是支持构建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的过程。有了这种知识结构学生就会对课堂和生活中接触到的资讯进行自主反思和质疑,对碎片化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能主动地获取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此外,语文教学还能使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养成浩然正气与博大胸襟、明辨是非、理性不跟风的修养,同时学会对社会对他人多一分理解与包容,塑造君子风范的人格和富有涵养的情怀。况且语文课堂还有培养批判性思维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阅读和写作没有固定范式和答案,其感性的内容特质为思维活动创造了开放而生动的环境空间。

三、在大学语文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中谈到,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和强烈上进心的公民,使其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这些目标,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使学生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独立思考、集体工作的技能。依此指导思想,结合大学语文教学情景,批判性思维训练可从以下方面探索:

(一)组织教学内容

1. 加强学生文化常识的积累。思维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体系和框架,但如果缺乏基本的知识,思维将无法有效运转。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前文所述,很多同学头脑空空没有个人见解,容易轻信他人观点,是由于缺乏常识。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文化常识的积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易读懂文言文、诗歌及较有深度的文章;在网络信息中也能快速辨识出常识不通的虚假信息;有了广博的知识面,写作也才能下笔有神。另一方面,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系统的了解,能奠定爱国精神的根基。所以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增加学生文化常识的库存。例如每日发布一个文化常识小锦囊;开展趣味性的知识竞赛活动等。

2. 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网络上的碎片化、影像化信息始终不能取代书本的阅读。首先,阅读一本书更具有主动性,由读者自主获取信息,而非被动接收信息。从微博和公众号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来自他人的推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观点断章取义缺乏严谨慎思。如果读者缺乏判断力,很容易误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的阅读越多反而越无益。所以看他人的摘录、评价,不如直接阅读第一手资料的书籍,学生会发现自己也有不同于他人的看法。此外,阅读需要更专注的思考以及想象力、创造性的参与,思维可以得到系统的训练。就学生而言,把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变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是一种能受益终身的不断完善自我的生活方式。

因此大学语文教学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书籍中拓展眼界,在汉字中唤醒对母语的感情。学会在欣赏文化精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其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书籍作出选择,将有限的时间用来阅读更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以使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通过阅读体验到深厚的人生哲理,滋生高贵的品格和精神信仰。同时,伴随着阅读的进行,读书笔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复述章节内容,摘抄经典语段,最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以此引导学生认真而有效的读完一本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成阅读小组,使同看一本书的同学互相交换感想,以及开展荐书活动等。

写作能力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评价写作能力,最重要的不是文笔,而是语言通顺表达清晰,又富有思想内涵。当代大学生在写作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无话可写;没有真情实感;逻辑不通。以致于文章表达不清晰,肤浅没有内涵。写不出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头脑空空,没有观点,当然无话可写。没有真情实感的原因在于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缺少逻辑这点,叶黎明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书中有论述:学生之所以写的议论文普遍缺乏逻辑力量并且倾向于散文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只讲具体层面的论证技巧,而忽视了更高层面的逻辑思维方式——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大学语文课上的写作训练不适宜采用中学应试作文的形式,应以激发写作兴趣为主,从身边发生的事情、熟悉的热门话题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个性化的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出来。比如讲传统文化思想时不应只停留在文言文本上,学生会感觉枯燥提不起兴趣,课后考核时往往发现学生一知半解,即使背下了古文也没理解真正内涵。所以教师应该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起有意义的连接,提高其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例如:讲《论语》“乡愿,德之贼也”,让大家联系网络上的键盘侠、网络暴力来分析社会现象;讲“孝悌”,引导大家反思自己对长辈的态度,在孔子思想的启发下制定近期的行孝计划;讲《道德经》“道法自然”,联系塑料垃圾、南极冰川融化等环境问题,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还可开展影評、书评等竞赛活动。总之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内心,拒绝假大空的表述,才能有效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有了真情实感和独立思考后,还要用逻辑理清思路。逻辑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要训练学生提出观点,继而证明观点的能力,学会将思想条理鲜明、有理有据地组织并表达出来。

3. 与专业融合跨学科地开展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能力涉及各行各业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其恰当地融合到其他专业学科中,会使大学语文更贴近生活,更开放而有活力,富有时代气息,并能检验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习得知识迁移能力,获得跨学科知识,锻炼多角度思考能力。例如开展应用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的项目式教学,根据不同专业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发现及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训练对专业知识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将写作技能和思维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专业中。此外,大学语文学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也有很大的助益。

(二)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与能力的习得是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完成的。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来开展语文教学,开展多向度的灵活学习,能使学习者成为学习内容创造者、学习体系的建构者,而教师扮演导师和协作者,以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线上资源有机整合

在线资源具有的多样性、丰富性、可更新性的特征,迎合了当代大学生追求新颖、出奇,注重个性化判断和偏好的特点。教师需要将线上的语文学习资源有机地整合到混合式教学活动中,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依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提供自主选择的学习余地。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整合资源丰富的课程内容,提供课本以外深度学习的拓展资料,如书目、纪录片、专题网课;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精心挑选流行有趣味而又不乏内涵的影片、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等,让他们不至于沉溺在庸俗娱乐文化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并从中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展开资料搜集、论证假设、推理求证,最终自主解决问题。这些资源不仅为学生打造一个自学空间,而且也能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意识。

2. 线下课堂对话开放

线下课堂要营造能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讨论的氛围。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演开展项目式教学。学生可依据自选的主题展示线上学习成果,并在同学之间展开分享、辩论、相互评价。也可分小组做“切块拼接式”学习,事先将一个核心主题进行切块,分配给不同小组,由小组成员协作交流,共同备课。使大家在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在开放式轻松的氛围中,没有思想顾虑地踊跃表达各自的观点。在整个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体间的对话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途径。教师应在一旁观察并记录学生的汇报情况,做最后的总结:分析学生各自的优势和进步的方向,并帮大家将零散的知识串成系统的框架结构。而学生与教师之间也要有开放的互相质疑空间,有时学生的观点的确比教师更新颖更有价值,要给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如此也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了解学生的想法,针对性地给与指导和纠正。为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其表达不应做对与错的评价,而是引导他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对于发言较少或表达困难的同学,要适当激励和引导,并在下次活动中为其创造更多机会。例如,对于回答问题只答是否却谈不出深入想法的学生,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技巧,一步步深入引导。可以先问直观复述性的问题,例如“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一句说得最好,最能打动你?”继而提问“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经历呢?”“你能理解人物当时的心情吗?”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诱导思考。

3. 改革考核方式和评价量规

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混合式学习中也非常重要。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自我进步的方向,保持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也可依此更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的数据,追踪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设计具体清晰可操作性的评价维度。考核以项目式学习为主,将各自的学习成果进行课堂展示与交流,根据过程中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自评、互评以及师评。设定除“期末考试成绩”以外,其他更能体现“学生参与度的评价”的条目,以更科学地展现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从而实现“以评促学”。

四、结语

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纷繁的资讯汹涌而至,学校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批判性思维在教学目标中不可或缺。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助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作出判断和评估事实的能力,启发其面临新事物虚心学习及自我成长的意愿,还需要教学工作者继续努力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汉]戴圣. 礼记[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149.

[2] [宋]黎靖德. 朱子语类(语类十八)[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明]吕坤. 呻吟语[M]. 长沙:岳麓书社,2016:124.

[4] [美]约翰·杜威. 我们如何思维[M]. 伍中友,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2.

[5] 李正栓,李迎新. 中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实施的策略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49.

[6] 刘儒德. 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56-61.

[7] 罗清旭.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81-85.

[8] 陈萍.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4):74-78.

[9] [美]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章艳,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10] [美]加里·R·卡比.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M]. 韩广忠,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1] 叶黎明.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責任编辑:程勇)

作者:刘金星

批判性阅读大学语文论文 篇3:

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大学语文教学

[摘要]作为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批判性思维以判断、决策为目的,以自主性为特征,以合理性为标准。它是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批判性精神的集合,以崇尚理性为本质。从“语文”与思维、语文的学科属性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与语文学科教育具有高度的适配性。将批判性思维培育引入大学语文教学可以采取鼓励学生自主自由探索、贯彻问题意识、强化思辨性阅读和写作训练等策略。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大学语文;教学

[文献标志码]A

作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进步的主要动力,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美国学者保尔(R.Paul)曾断言:“批判性思维”应当构成21世纪教育的本质性基础。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理念被引人中国已有三十余年,但总体实践推广程度和研究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而言,基础教育阶段(中学)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视度比高等教育阶段高,高等教育阶段尽管也有一些专门的教授批判性思维理论和技能的课程,但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尝试则较少,更遑论从批判性思维情意性侧面加以引导的研讨。因此,有必要从学科课程教学结合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角度加强研究与探索。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从国外引入的概念,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历史。我们在学习借鉴他们的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根据本国情况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推进。批判性思维的产生源自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信息社会,面对日益发达的传播媒介和随处充斥的海量信息,人们必须具备自主判断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善于用批判性眼光来看待、分析事物合理性的精神。从现代社会对人的个体要求来看,批判性思维不仅应体现为人的一种思维能力,更应该成为一种内化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品质。

第一,当批判性思维作为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时,它以判断、决策为目的,以自主性为特征,以合理性为标准。首先,决策是批判性思维的终极目标。这正如有学者指出,“批判性思维就是所谓的善断”。通过对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进行探查性的关注、思考和批判性的探讨,其最终目的是要形成自己的主张。比如,罗伯特·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要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加利福尼亚更明确地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有目的性的,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其次,批判性思维的主体具有独立的评判能力,能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识,其个体的主体性人格与多元化个性在思维过程中拥有充分的展示空间。从这一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实现与完善自我的需要。最后,批判性思维不同于一般逻辑思维,一般逻辑思维简单而缺乏标准,而批判性思维则较为复杂并以正确性和合理性作为标准。因此,批判性思维不仅能打破缺乏主动思考和被动接受的惯性,以独立姿态质疑和判断,更以对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的关注高于一般性逻辑思维,在教育领域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目标。

第二,作为主体的个性品质而言,批判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技能(能力)与批判性精神(心智特征)的集合体。仅仅有凭借思维技能展开的批判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理想的批判性思维应该内化为人的心智基础。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对于理想的思考者来说,其“心智结构”应该由思维技能和一定的心智特征构成。这种心智特征是指引导和支持思维主体运用相关思维技能做出合理判断的信念、情感与价值观。比如,恩尼斯(R.H.Ennis)就认为批判性思维除了“指聚焦于相信什么并且作出决策的合理性反思性思维”,还包括“性向”(disposition)——即技能以外的态度、情感等情意面。蒂什曼和金斯的研究則表明,理想的批判性思维不但拥有认知能力、思维策略与思维技能,而且拥有探究、质询、澄清、智力冒险、批判性想象的倾向,称为批判性“思维倾向”(thking disposition)。可见,这些内在的意愿、情感、倾向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结构,它左右甚至支配着主体的思考态度和方向,其地位和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作为技能的因素。尽管目前研究者对这种心智基础的构成要素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和提法,但普遍认同其作为一种积极的内在。这些构成要素大致包括:独立、开放的姿态;探究、质疑的精神;尊重客观、公正、合理的态度;直面事实和勇于承担多种可能性的情感与勇气等。由此可见,培养批判性思维实际也传达了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对于塑造理想人格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崇尚理性,是质疑精神和反思精神的集中体现。相比一般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对问题与事实的反复追问,这与其合理性的标准有关。支撑这种态势的信念与价值观,包含着反躬自问的倾向、对他人和自我错误否定的勇气以及承担智慧冒险的道德责任。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对批判性思维存在着一些误解。比如,运用批判性思维就是思维技能的操练。这种简单平面化的认识实质上是对批判性思维结构的不了解,不仅完全忽略了批判性精神的存在,更不论作为核心的质疑与反思。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批判,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被严重污名化了。”对于这一颇有深意的提示,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需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避免出现相应的问题。批判是以独立的姿态对事物、现象或问题的本质、属性、价值等做出合乎事实合乎规律的追问与思辨。倡导批判性思维,并不意味着是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强加,更不是道德的绑架,而是在公平、合理以及尊重事实、真理的前提下对他人和自我智慧的尊重。

二、批判性思维与语文教育的适配性

当前语文教育总体缺乏批判精神,也缺乏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融入学科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批判精神的缺乏,不独学生,还包括教师、教材、课程定位与标准等。面对语文,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另一部分学生虽有学习兴趣和主观愿望,但又缺乏基于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方法和意识,久而久之其学习效果不佳自然也令其兴趣减退甚至消失。2016年春季学期,笔者所在学校全校“大学语文”期末作文题如下: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处于全民终身学习知识的时代。但也存在一些诸如“知识贬值”、“知识无用”的言论,更有人专门写文章强调“知识的无力感”。你是怎样看待“知识”的呢?请你以此写一篇文章,探讨“知识”,正说反说均可,言之有理即可。

虽然论题普通,论点容易导向同质化倾向,但却恰好可以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且该题明显注重思辨与表达,也顺应了近年来高考写作测试的聚焦趋势。被测试对象都是大一新生,距离刚刚结束的高考还不到一年的时间。然而就卷面情况来看,学生们在作文中表现出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十分缺乏。以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级共230份试卷为例,绝大多数作文思想主题均不离“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无价”“知识有用”等主题,观点都集中在论述、赞美知识的重要性上。这些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深度与灵性的作文背后,实质是批判性思维的缺乏。更令人深感焦虑的是,很多高调谈论知识无价的“独白”,乍一看头头是道,其实延续了多年来应试教育体制下作文的“作伪”之风。很多学生在文中阐述的观点明显未经过缜密深入的思考,抑或并非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些没有灵魂、缺乏力度和韧性的思想带来的是不能令人认同或信服的言说,与古人所诟病的“为文而造情”(刘勰)、“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等弊病无异。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但语文教育长期以来缺乏批判性思维训练及批判精神的弊端十分突出。

其实,从学科特性来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极为密切,思维与语言活动几乎如影随形,将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融入语文学科课程是最适得其所的做法。但這恰恰是多年来基础语文教育和高等语文教育都不够重视的问题。长期倡导思辨能力培养的中学语文教育专家余党绪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常常在两个极端摇摆,‘知识万岁’的时代大家死记硬背,价值膜拜的时代‘假大空’盛行。为什么会这样?或许与我们忽略了‘思维方式’这个中观层面的东西有关。其实,思维方式上涉价值,下涉知识,是沟通价值与知识的桥梁,也具有可分析性与可操作性。”人们常说,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却忽略了隐藏在这些技能背后的“思”。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是信息、思想的传递与交流,因此“听”“说”“读”“写”只是作为传递、交流的技能行为,其内在支撑则是人的思维活动。

首先,“语文”即语言文章,它与思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民族的语言特性总是与该民族的思维特征有关,语言还是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常用工具;另一方面,作为语言活动的语文更离不开思维,因为语言活动从本质上看就是思维活动。从思维的角度出发,“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的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和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的概念的表达,以及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推理,无不是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的。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人类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工具。”换句话说,人是借助于语言进行思考的,从此意义上讲,思维活动就是语言活动。此外,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认知,这与语文对意义的建构、传达与理解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任何语言表达(说、写)与理解(听、读)都建立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之上。因此,语文能力的培养其根本是要加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语言规范和语言体系的了解学习,只是让学生掌握了语言的基础知识和规范形式,决定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水平的则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这种思维能力以逻辑思维为主,而批判性思维又是逻辑思维中更高一级的思维。因为它更关注思维的真实、准确、意义和价值,更强调思维的创新性,它是决定阅读、表达能力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对语文与思维密切关系的忽视不仅导致了人们对于语文工具性学科属性的片面认识,更带来了单纯注重知识灌输、技术分析和技能训练的教学误区。高等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水平思辨能力、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重视并强化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应当引起教育者们的共识。

其次,从学科属性来看,不仅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离思维能力与水平,语文的启发性更直接与思维有关。“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和启发性四位一体的特殊学科。工具性,也即实现传播和交际功能,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承载思想,传播文化,抒写人类在与自然、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多元体验和纷杂感受,也是语文与生俱来的重要使命。由于这些内容既饱含深厚的人文精神,又充溢着丰富的审美经验,语文学科的人史性和审美性正在于此。语文的启发性则在于出色的语言和文章创作总能在“陌生化”的表述中,传达出共通的生命体验和植根于公共理性与逻辑的智慧成果。共通的生命体验可以引人共鸣,催生对世界真善美的追求,植根于公共理性与逻辑的智慧成果又可以在思维和智能方面给人以启迪和提升。作为学科性质中较为特殊和重要的一元,启发性与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理性与思辨密切相关,自然也离不开思维。增强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无疑会强化语文的启发性学科属性,也将充分发挥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作用。

第三,批判性思维的精神维度与语文的人文性高度吻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教育都是通过自主、自由的意义探索与建构活动潜移默化地完成对人格的塑造过程。如前所述,批判性思维虽然以思维技能为外壳,实质是以意愿、情感、价值理念与标准作为内核,因此具有十分明显的精神倾向。它通过具体的思维活动让主体在不断探究和反复追问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体认——对理性的尊重与推崇,从而潜在地形成对主体人格的塑造。而语文由于它本身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教育的使命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运用母语的规范性知识、技能外,还包括引导学生关注和应对当下的精神困境,形成人文关怀,获得人生启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语文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同时,文章的意义空间具有相对开放的特点,使得接受者可以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获得拥有多重逻辑的见解。这种内在认知的建构,必然蕴含了反省、分析、归纳、概括、联想、质疑等等思维活动——换句话说,给批判性思维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可见,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学科教育的特殊性,理应成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最佳选择。

三、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不同学科教学领域可以呈现不同形式,因为不同学科中的批判性思维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技能与过程。但万变不离其宗,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本质是要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将批判性思维培育引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大致有以下四点:

第一,“大学语文”的第一堂课应该首先澄清学生对语文学习认识的误区——既不是知识的死记硬背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让他们了解教师对他们学习方法和课堂表现的期待,努力唤醒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积极思考的意识。长时间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语文教育已经让很多学生形成了被动听讲、理解和接受的惯性,缺乏主动思考,宁可绝对相信老师的权威而不相信自己的质疑和判断。一旦给予独立从事评判机会时,他们就变得无所适从。因此,在第一堂课就清晰地表明任课教师的期待,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过往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分析批判性思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学习方法、努力方向的认知,使他们有信心直面问题,从一开始就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学习和表现。这一策略的提出是基于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充分肯定与尊重。大学生们普遍个性独立,思想也相对趋于成熟,他们对外在信息的接收具有相应的自我选择和建构意识。面对教师对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的提示,他们完全可以有效接收并形成自觉意识。这对于此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引导他们独立、自主、自由地阅读、思考和表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教学环节应当强调对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的要求,尽可能提供和创造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机会,充分尊重与鼓励学生的自由探究行为。余党绪先生认为,“培养批判性思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的环境,不要用我们习以为常的、自以为是的观念来约束学生。……在教师的强势启发与精心诱导下,学生丧失的恰恰是面对文本时的那种自由态度、批判精神与对话能力。”㈣近五年来,“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前者属于新近涌现的在线课程模式,后者则是一种借助于信息化教学环境重新构建学习流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虽然一种是课程模式,一种是教学模式,但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利用网络视频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在线上学习,使传统的单纯依靠现实课堂的模式让位于学生的网络学习。这种课外学习的优长之处在于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探索的情境,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在独立理解、接受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了个体思维。语文教学多以传统的文本解读模式为主,大学语文有限的课时本身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对课文的先期阅读,因此“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如果借鉴这些新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预先阅读课文,观看“慕课”或视频,根据教师提示思考问题或完成作业,课上由学生先分享阅读体验——可陈述,可提問,亦可回答问题,最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所有环节都要以促进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为核心,紧紧抓住重要问题和有争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直至在共同思考分析之下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贯穿以问促学、以问激趣、以问带思,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产物,也是思维的起点。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实质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旨趣几乎完全吻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我们提倡批判性思维就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树立与问题能力的培育。大学阶段,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动力。如何唤醒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如何让他们独立完成对文本的分析与解读?如何让他们在产生疑问的时候能有效地通过分析、思考、印证去解决?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推动他们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这里以萧红《小城三月》的教学提问设计为例(见表1):

《小城三月》是萧红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它以散文化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生活在新旧时代夹缝中的少女——翠姨面对爱情的“选择”与悲剧。在这篇课文的提问设计中,课前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思考,且由于问题本身带有一定的目标指向——关注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也使学生在思考作品主题内涵的时候不至于漫无目的、毫无方向。课中的提问则以一个反向的问题引起学生们思考和探究的兴趣。作品中主人公翠姨对堂哥的爱是十分深挚的,但少有人会去想:为翠姨所深爱的堂哥对翠姨究竟是何种态度?他是否值得女孩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去爱他?事实上,这个表面上接受新学堂教育的男青年,其内在精神世界却是传统而保守的,这样的他并不值得翠姨去爱。于是,这个问题将学生们引向对堂哥形象的分析,进而认识到小说更深层次的悲剧性所在。关注女性的爱情、命运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主题之一,除《小城三月》外,鲁迅的《祝福》《伤逝》、老舍的《月牙儿》等都属于这类作品。因此,这篇课文的总结提问有些类似于中学语文课文《祝福》教学中“是谁害死了祥林嫂”这样的问题。其实,害死祥林嫂和翠姨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属于环境因素。由此,最后的总结提问升华性地完成了对作品主题的研析,还带动了学生们对同类作品的对照性思考。

第四,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和教学要增强思辨性阅读和思辨性写作的训练,体现高等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梯度”差别。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层次的理性认知水准是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文章具备适当的新鲜感与挑战性,其篇幅长度和内容深广度均略高于学生的一般水准,能充分调动其人生体验、知识背景和逻辑素养。同时,以往的语文教材中感性文居多,思辨的理性文偏少,大学语文的教材应当适当增加根植于社会公共理性与逻辑、公共知识与价值的理性文的比例。除阅读以外,写作训练也应当注意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写作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思辨类写作完全可以与主体的思维过程同步。以前述“当今社会知识是否有用”的作文题为例,学生应从以下角度入思:(1)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持正、反或其它观点的理由和依据会是什么?(如何得出这些观点?)(3)得出这些观点的各自路径是怎样的?是否有需要质疑的地方,比如与现实的对应性等?(4)综合以上分析,哪一种观点及其推导路径更合理?我的观点是什么?如果能完成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文章的写作也就不是难事了。所以,作家狄马指出:“从思维方式人手改进写作教学,比较可行,操作空间也比较大。这样的考查,不仅在乎结论,在乎观点,更在乎得出结论的依据和过程,在乎思路展开的线路和逻辑。在阐释与分析的过程中,立场得以呈现,知识得以运用,掉书袋和‘假大空’的作文或许能因此而减少。”

综上所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与培育既符合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又顺应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语文任课教师需要加强对思维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批判性思维与语文教学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路径与方法。

作者:孙宗美

上一篇:见习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下一篇:述职述廉工作总结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