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新四军军部旧址

2023-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阜宁新四军军部旧址

观新四军军部旧址有感

2012年12月20日,我们一行12人,开始我们这次红色之旅,历时3小时的行程,我们游览了新四军军部南昌旧址革命圣地,让我们设身处地的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种设身处地的教育是任何语言和书本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当我们看到那锈迹斑斑土枪,发黄的军服。参观会议室,参谋处,食堂,发报室等当年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我仿佛已经身处那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仿佛眼前又看到革命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的情景,仿佛又看到反动派用各种残酷的手段迫害我们的革命先辈。我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可思议”,在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缺枪少炮的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革命先辈硬是凭着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将革命的星星之火,燃便了全中国,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残酷的敌人用尽各种手段对方志敏进行摧残,以迫使他能投降,我们想一想那将是怎样的痛苦呀,但方志敏硬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忍住巨大的痛苦,最后壮烈牺牲。在新四军军部南昌旧址陈列馆内有一块荧幕,播放着牺牲先烈生前的照片,其中一块巨大的幕布上记载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左右两侧摆放着花篮,用以缅怀那些在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正是这千千万万的革命先驱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换取革命的胜利。他们有的能被后人记住名字,有的却根本没有名字可查,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着对革命坚定的信念。

从这些历史旧址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历史常识,了解到新四军是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战,向国民党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各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经过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同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不包括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任政委兼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周子昆为副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全军共一万余人,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同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正是这样一支队伍推动了抗战的胜利,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从先烈的斗争中汲取前进的动力,认真学习,积极向上,做一个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缅怀先烈更要活在当下。

12文化产业管理 成海军

第2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本次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首先代表安徽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本次游览中,若有什么问题尽管跟我们提出来,我们会尽力为各位解决,保证让大家有次愉快的旅程。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一起踏入这神圣的红色领地,去了解这段光辉的历史。

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地势险恶的泾县云岭,由司令部、政治部、大会堂等10处构成,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岭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所以被称为“新四军的摇篮”。

我们来到这革命老区,就不得不瞻仰革命先烈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就是“钟墨园”。军长叶挺,副参谋长周子昆等新四军将领曾在这里居住、办公。1939年春,周恩来同志视察泾县时也下榻这里。叶挺军长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摄影艺术家。大家看,这里的摄影展,是叶挺军长生平作品它们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烽火岁月,是新四军军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座房屋就是“大夫第”向东眺望,有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横跨在叶子河两岸。这座桥就是叶挺军长亲自设计的,并亲自在桥的栅栏上题写“军民合作,抗战到底”八个大字,全国解放后,云岭人民为表达对叶挺军长的敬意,将这座桥命名为’“叶挺桥”。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军部大会堂,大会堂旧址前的中央矗立着一座项英铜像,这是新四军老战士为了纪念项英同志遇难60周年捐赠铸造的。军部大会堂原为陈氏宗祠,是泾县最大的两座祠堂之一,1938年8月2日,新四军进驻云岭,这里变成为军部大会堂,经常在此地举行集会、文艺演出。前厅紧靠大门的是座木质舞台,上面陈列着1929年2月2 4日周恩来同志在军部举行的欢迎大会上作《新阶段新关键》演讲场景。宽敞明亮的中厅两侧墙上有“忠孝节义”四个大字,厅中央安放着周恩来同志塑像。宗祠的后进是座两层楼房,现在为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陈列了抗日战争中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呈现了新四军在云岭团结抗战的传奇历史。

云岭的山水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云岭的草木藏有动人的故事,它们都给我们展示了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的革命精神。

各位游客,对新四军的讲解就先到这,感谢大家对我工作上的支持与配合,如果有什么意见的话,请告诉我,我一定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下面还有些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半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不见不散。

第3篇:新四军军部旧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王萍(斌)。前方的这位是李师傅,李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驾驶技术高超,所以大家在行车过程中可以完全放心。首先,我代表李师傅,代表咱们安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新四军军部旧址,接下来这几天就由我和李师傅为您带来服务。首先,预祝大家新四军军部旧址旅行愉快!

大家请看窗外,三月的皖南,正是最美的时节,烟柳如梦,草长莺飞。青山隐隐,流水潺潺,是不是让大家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快乐呢?

然而,在数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期间,这美丽的土地却是一片血雨腥风,是新四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战场。今天,小曼就将带大家穿越时空,回顾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

首先呢,小王想问一下大家,新四军为什么叫新四军呢?

其实呢,这支部队的名字来源于他们的军长叶挺将军。叶挺将军是北伐名将,所率领的国民革命第四军在北伐期间战功赫赫,所向披靡,被称为铁军。“七七事变”以后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编成一个军开赴抗日前线。叶挺将军希望这支新编部队能够继承当年铁四军的传统,提议将之命名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新四军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沿着叶挺将军的足迹,来领略这支铁军将士们的不朽风采。 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四军军部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安徽省泾县24公里处的云岭乡罗里村。在“七七”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并进驻云岭,在叶挺,项英同志的领导下,新四军将士活跃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四军军部旧址就是新四军军部在云岭驻扎时留下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陈毅元帅题名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从此,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就正式建立了。这里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内现存各种珍贵图片、文物、资料达4000余件。结合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以不同的形式再现当年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自从1962年建馆以来,就有不少党国领导人、新四军将领、知名人士来馆题字题词。2001年,江泽民同志就来到这里视察时并题写了馆名,并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始终要大力发扬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精神。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种墨园,种墨园原来是座地主宅院,建于清末,有3进47个房间及一座花园组成,整体呈现船型。新四军军长叶挺也曾在这里居住、办公。叶挺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他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摄影艺术家,大家请跟我往这边走,这里就是当年他为冲洗照片而设有的暗房。他的作品朴实自然,时代气息浓郁,真实的再现当年的烽火岁月,是新四军军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其中摄影作品大部分是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期间在皖南拍摄的。现展出作品是由其次子代表全家捐献的。

接着我们来到的就是大夫第,大夫第建于清末,楼上楼下共64间房间,另有院落、门楼、脚屋10余间。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就曾在这里居住、办公。 在项英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举行了“项英同志生平图片展”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图片了解项英同志革命的一生。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军部大会堂,即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七十年代以来,邓小平,乔石等党国领导人就曾来这里视察参观。在新四军军部迁至云岭后,这里即作为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是军部召开大型会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举行军民联欢和举办战利品陈列展览的主要场所。周恩来也曾在此给新四军指战员作过重要报告。

在大家即将离开新四军军部旧址之际,我代表我个人、司机和咱们安徽旅行社,衷心的感谢大家这几天来的配合。谢谢。 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请告诉我,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努力改进,如果满意请告诉您的朋友。这次红色之旅到此结束,希望皖南的青山秀水让您充满活力,更祝愿铁军的精神让您斗志昂扬,战无不胜„„

第4篇:新四军军部旧址导游词

大家一路辛苦了,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秦玮,今天我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座落在安徽省泾县云岭乡罗里村。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方八省14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叶挺、项英领导下,活跃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创建了众多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军部旧址便是当年他们在云岭驻扎时期留下的。

云岭的地理位置极佳,它南依青弋江,西靠黄山,北望长江,风景秀丽。新四军军长叶挺有诗赞曰:“去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试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

首先是军部司令部和军部大会堂。

司令部旧址及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两座典型的皖南仕宦之居,,当年新四军军部司令部就设于此地,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办公室和居室也设在这两处分别名为“种墨园”和“大夫第”的房子里。

军部大会堂原为云岭陈氏祠堂,说起这陈氏祠堂它的历史可就悠久啦,它建于清康熙年间,道光、光绪年间重修了一次,为泾县最大祠堂之一。

军部在云岭期间,这里是召开各种大型会议和进行各种文娱活动的场所。

到了这里就不能不说叶挺桥了,桥的北首是一座小小的叶子山,山下是叶子河,溪水绕过村口向西流去。原来河上群众用木头搭成的简易小桥,新四军进驻云岭以后,行人陡增。后来由叶挺军长提议,建造了一座长宽均两米的木质结构大桥,桥建成以后,当地群众赞颂新四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称这座桥为“军民桥”。全国解放后,云岭人民心中对叶挺军长无限敬爱,把这座“军民桥”改称为“叶挺桥”。

我想大家都打心底敬佩我们的新四军战士,他们有着像叶挺一样为国为民的英勇,他们很多都已经牺牲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去参观的就是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位于云岭罗里村东的黄龙岗。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云岭人民进行血腥清洗和严格控制,新四军抗日牺牲的烈士坟墓都不能公开祭扫。于是有人自发组成孤坟会,每年清明时节以挑孤坟为名对烈士坟墓进行护理,寄托对烈士的无限衰思。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纪念墓成为为云岭人民永远怀念新四军的实物见证。

好了,我们今天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之旅就全部结束了,希望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并且把我们纪念馆悠久的红色文化带给您身边每一位亲朋好友!最后祝大家一路平安!

第5篇: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

2010年5月9日,我们学院第十一期分党校培训班的一众82名学员前往皖南泾县云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学习,这也是我们此次分党校的社会实践活动。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方八省14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并于1938年8月2日进驻云岭。新四军军长叶挺有诗赞日:“去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试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自1938至1941年,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一直驻扎泾县云岭,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铁军驰聘大江南北,抗日救国。直至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泾县茂林发生,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

我们一行人乘坐中巴,从学校出发,历时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泾县云岭。一趟上这片土地,我就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新四军军部在云岭近三年时间里,是新四军向华中敌后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四军部队在这里从两万人发展到九万多人,因而人们把云岭称为新四军的“摇篮”。在叶挺、项英领导下,新四军将士活跃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创建了众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1340多次战斗,歼灭日伪军132多万人。作为这一时期的新四军军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四军的这段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遗忘的一段史诗,不论是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还是大学的中国近代史纲要上,他都拥有极其浓重的一笔。而我从来都是在教科书中对其怀着一种极其崇敬自豪的心情去缅怀这段历史的,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看到这支英勇部队存在的痕迹。

首先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云岭脚下的罗里村的新四军司令部旧址,这里原来是“种墨园”和“大夫第”两处地主庄园,厅、堂、厢、室,内房边屋,左右合抱,前园后圃,当年新四军的参谋处、秘书处、作战科、机要科等机构驻扎于其中,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办公室和居室也设在这两处房子里,他们用过的桌、椅、床、电话等仍按当年的摆设陈列着。虽说是地主的庄园,可我们看到却是极其清贫的景象。空荡荡的屋子里摆放着几张板凳,一张桌子,这就是新四军的参谋处,一间小到只能容纳一人转身的房间就成了军长的卧室,由此不难想象众多将士都是在一种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战斗和生活。在这里,大家深情地缅怀了叶挺、项英等同志领导新四军同日寇、伪军、顽固派英勇斗争的英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大无畏精神。

随后我们一行步行2公里来到了军部大会堂旧址,这里原先是云岭村陈氏宗祠,走进大会堂,看到当年新四军开大会用的主席台,面对主席台肃立,还能想象当年在这儿开大会的情景。1939年2月,周恩来同志亲临云岭视察工作,曾在这里作了《目前形势和新四军任务》的重要报告。穿行在馆内砖木结构的旧宅间,走进那一间间展厅,那一张张发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以及锈迹斑斑的长枪和大刀,向大家展示了新四军广大指战员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斗争的光辉历程。大家一边近前仔细地观看,一边认真地听着解说员的介绍,每个人的心情都始终难以平静。特别是听了关于皖南事变始末的详细介绍,大家无不为新四军将士那种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抛头颅、洒热血、赴国难的爱国激情所震撼。

最后,我们在鲜红的团旗下集合,在神圣的团旗下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又一次进行了庄严的宣誓,重温了入团誓词。

一天的参观和凭吊活动就这样结束了,回想刚才看到的那些锈迹斑斑的枪支、粗糙简陋的生活用品,大家深深地为先烈们克服万难、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所感动。那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实物触动了每个人的灵魂,震撼着大家的心灵,告诉我们经历血与火洗礼的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大家表示要向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学习,在工作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奋努力,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6篇:参观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通讯稿

——国际商务系第六届商道文化交流周

11月17日下午一点整,国际商务系团总支学生会带领新一届学生会干事及15级学生代表参观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本次活动以迎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契机,根据我院今年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的培训要求,目的是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我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成才。

学生代表们先后参观了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新馆、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旧馆以及园林广场,通过讲解、图片、文字、音像资料活生生地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参观的最后,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为缅怀革命先烈,在园林广场革命先烈的铜像前,学生代表入团誓词。代表们纷纷表示被先烈们顽强拼搏、力挫敌强的气势振奋到了,此次参观教育活动意义深远,不仅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红色精神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重温那段炮火纷飞的革命历史,接受来自红土地上的“红色洗礼”,还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

据悉,此次活动是我系商道文化交流周系列教育活动中的之一,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激发学生代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不断提升大学生骨干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

撰稿人:史方伟

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

上一篇:第一讲找规律下一篇:舞蹈班家长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