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论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偏移与创新改革

2022-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目标既是每位教师组织有效课堂活动的“灵魂”,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改革的“导航”。新时期下历史教学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偏移? 如何通过教学目标的创新改革,让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让初中历史教学在新的教育时期得以传承和发展? 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对此课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探究。

1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目标偏移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目标的偏移,主要表现于从单一的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统课堂转化为三维目标的统一与整合。简言之, 就是让历史教学不再仅仅是传递历史知识的过程,而是更加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思维的创新。三维目标中的三个因素各自独立,却又存在内在联系。很多历史教师之所以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解读“三维目标”之内涵。三维目标之间是相互融进的,其中知识与技能是达成目标的基础,是培养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的有效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整个目标的“核心”,它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引力与动力,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教书先育人”的提炼。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则体现于它们始终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进行的,三个目标分别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教学生会学、如何让学生乐学。

2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创新发展

历史知识之广博、深邃与庞杂,仅凭中学这个阶段的认知,中学生不可能会形成系统而全面,成熟而理性的看法。因此我们这里谈到的创新,就是通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教学方法的科学改进,培养学生具备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获得对历史客观而又独特的见解,而实现创新改革的“捷径”,就是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组织多元化的教学过程。本文以“至高无上的皇权”第一课时为例,对历史教学的创新改革进行详细阐述:

2.1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皇帝”称号的来历;皇权;明君与昏君产生的背景;文字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中国皇帝制的历史进行了解;学会辩证的看待皇权专制,对它的利与弊形成客观认识。

能力目标:从皇权的特点分析中让学生养成客观分析历史的能力。

2.2过程与方法

采用“三五”教学法。三即三种形式:手脑结合、观察与思考结合以及听读结合;五即五种方法,即讲解;提问;演示;启发;巩固。

(用问题入新知 )

师:你们知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老百姓最为敬畏的人是谁吗?

生:应该是皇帝,因为他拥有最高权利;

师:那么皇帝都拥有哪些权利? 皇帝又是靠什么来巩固自己的权利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至高无上的皇权”。

1皇权专制(对皇权专制进行简单讲解,然后继续以问题引导)

师:中国第一个皇帝和最后一个皇帝你们知道分别是谁吗?最早的皇权是什么形式?

生:秦始皇应该是第一个皇帝,他最先确立了皇权专制,在电视中经常看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该是是皇权的最早源头。皇权制的结束应该是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

师:不错,在封建社会,皇帝有很多特殊的“禁忌”是不容违背的,如平常人不能与皇帝的名字相同等等。那么,皇帝到底都享有哪些权力?

2皇帝的权力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思考,教师对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建筑———太和殿、秦始皇时期用的“虎符”等等进行讲解与展示,来让学生对皇权的特点形成直观印象。然后让学生们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 并举例说明皇帝为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所采取的措施对历史的产生的负面影响。

生:明太祖时期为了防止皇权旁落,制造了“胡惟庸”案,三万多人被连坐诛杀;清乾隆年间,刘于义大学士跪在御座前时间太长导致死于皇帝脚下。

师:从上述例子中我们看到,在历史上会有“明君”与“昏君”之分,那么两者是怎样产生的,又形成了怎样的影响?

3明君与昏君的产生和影响

师: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是唐宗宋祖,他们是“明君”吗? 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 他们是明君, 因为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和睿智的头脑。

生2:他们都有过人的胆识和出色的才能。

师:非常好。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怪现象”:即昏君多,明君少,这是为什么?

生1:皇帝都是世袭制,并不是选举贤能,所以无能之辈多;

生2:很多守业之君没有忧患意识,无雄才伟略。

师:非常准确。然而造成皇权专制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皇帝行使权力随意性很大 ,所以会形成明君和昏君之分,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对皇权专制的认识。

生1:皇权专制在危急时刻可以对军队集中调度,维护国家统一;

生2:皇权专制使皇帝在行使权利时产生明显的随意性,于国于民造成严重危害。

教师最后做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十分到位,皇权于明君手中是治国利器,于昏君手中却是亡国工具,所以我们对皇权专制要从利和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会客观的、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的“三维目标”为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改革指明了方向[1],也为历史教师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素材 ,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应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偏移, 为历史教学在新时期得以传承与发展不懈努力。

摘要: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其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偏移?如何加快教学改革创新步伐,让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笔者从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偏移,创新

上一篇:分析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下一篇: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