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管教孩子

2022-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为什么要管教孩子

我为什么要写一本给孩子的书

以前我是儿子,后来当了父亲。当然,也做儿子。

我生了两个儿子,当了两次父亲,直到现在,尚未卸任。

我父亲很好,可惜没有太多共同爱好,交流甚少。对于父亲的过去,我有兴趣知道,但我不问,父亲也不说。

这也许是我和父亲之间的隔阂。

母亲去世后,我和父亲更无话可说。

和父亲疏远,也许是我的错。我曾想拉近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但没有成功。

我希望和我的孩子之间,能称兄道弟,没大没小。直到我老了,直到他们长大,我们仍能无话不说。

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我属于我,但我们之间可以有长久一些的精神交流。

我曾好奇父亲的童年是什么样,正如我想知道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都快被我忘光了,也没有人告诉我。

有时候,我怔怔地拿着仅有的几张童年的黑白照片,发呆:那是谁?那是我吗?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我在想什么?

人没有记忆,是不是等于没有活过呢?

今天的人会有我的困境吗?

这个网络的时代,这个手机的时代,这个微信的时代,人人匆匆拍照,不假思索地拍下自己孩子的微笑、哭闹、喜悦、失落……还有什么没被记录的孩子的瞬间呢?还有什么遗漏的童年呢?即使我们没有记忆,手机等现代工具也能帮我们记忆。

小说家保罗·奥斯特在读了19世纪美国作家霍桑写自己孩子的一本书《爸爸和朱利安、小兔子巴尼在一起的二十天》后,深受感动,写下一段话:

“一个半世纪之后,我们依然想要发现自己的孩子,但现在我们靠的是拍照和拿摄像机围着他们转。但文字比图像更好,我觉得,因为它们不会随时间褪色。当然,写出一个真实的句子比对焦和按钮要费工夫,但文字比图像更深入——图像很难记录超出事物表面的东西,不管是风景还是孩子的面孔。除了最优秀或最幸运的作品,在照片中灵魂是缺失的。这就是为什么《爸爸和朱利安、小兔子巴尼在一起的二十天》值得我们注意。用他简洁、不动声色的方式,霍桑最终做到了每个父母都梦想做到的事:让他的孩子永葆童真。”

我读了这段话,也深受感动。我拿起笔,记下我孩子的童年。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写下一个真实的句子,但我努力了。我坚信,写下便是永恒。

在文字里,我仿佛又活过一次。我赚了一个童年,谢谢小友和二胖。

这本书像镜子,如果有路过的人捡起来翻一翻,也许能看到自己的童年。

谢谢你们。

彭治国,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学中文系漢语言文学毕业,曾做媒体记者、动画编剧、公众号编辑等,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大学时写作,涉及诗、小说、散文等。后只写日记。近年又逐渐写诗。2013年,开始用文字记录孩子点滴成长,并以此为乐趣。自认为是一个写作很慢的手艺人,也是一个以遗忘为职业的人,“写东西是为对抗自己的遗忘。”

作者:彭治国

第2篇: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特长?这是最好的答案

任何一种才艺,在比赛拿奖的背后,都有着非常艰辛的训练过程。觉得培养孩子的特长也是一样的,任何一项技能要成为特长,背后一定有长期的努力和耐力。很多孩子从小练习各种乐器,绘画或跳舞,但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大多都半途而废了。其实这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因为支持着孩子前进的,往往是父母的坚持。

一位妈妈培养女儿特长的心得体会,很有共鸣:

“我都告诉女儿,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你知道,你拥有了资格。而即使这个资格也是你自己用了这么长时间奋斗出来的。我要让她知道,她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她自己得到最大的快乐。而不是为了我。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特长而让孩子去学什么东西。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我们要在培养孩子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优良品质。”

一、孩子的特长都是后天培养的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只能看到孩子是否具有某种天赋,而无法看到她有什么特长。我认为孩子的特长都是靠父母培养出来的。没有孩子天生有特长。

有些孩子有艺术天分,那是天生的,比如莫扎特,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但是他的钢琴特长也是后天父母培养的,他并不是生下来就会弹钢琴。他的天赋因为后天的培养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因此他五岁写的曲子到现在还是所有学钢琴的孩子必须练习的。这样的孩子叫天才,很少有。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通的孩子。那么如果不培养孩子,孩子就没有特长。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这是需要父母去注意发现的。

现在很多孩子干什么都坚持不下去,三分钟热乎气,然后就说没有兴趣,这很好理解。谁会对一个辛苦,枯燥的事情保持持久的兴趣?大多数的成年人都做不到,更何况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看看那些工作没几年就喊着没有兴趣的年轻人,就知道他们从小就是缺乏耐力和恒心训练的。我估计他们小时候学东西也一定是半途而废的。

也有很多孩子从小练习各种乐器,绘画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废了。其实这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大人从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一样特长,目的是培养孩子什么能力。在孩子练习过程中,大人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就是这个长年累月,风雨无阻的每周上课,很多父母自己都不能坚持,就会嫌烦嫌累。

我们总说,大人是孩子的镜子,大人如果都不能坚持,都抱怨,孩子如何可以坚持?

带孩子学琴的时候,就听很多大人抱怨的批评孩子:“我容易吗?每周都要带你来练琴,耽误我很多时间,你还不好好练习,还花那么多钱,值得吗?你要不愿意练,就不要练了。”大人说这种话,孩子会怎么想?他们一定想:本来我就不想练,还不是为了你们,是你们逼我学这个没有意思的东西。作为孩子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大人要让他们学这个。甚至大人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要逼孩子学这个东西。很多父母都是看人家孩子学,然后就让自己孩子学。

至于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父母自己都不清楚,怎么能怪孩子不能坚持呢?如果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他怎么可能会坚持呢?

要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人会主动地喜欢地去做很辛苦,很枯燥,很需要耐力去完成的事情。因此大人的这种思想传达给孩子的,就是大人本来也不耐烦,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因此孩子很高兴放弃。这个时候大人就会以给孩子自由,实则是大人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的心态,放弃了对孩子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和毅力的机会。

二、大人要明确让孩子学习的目的

众所周知,学钢琴是非常艰苦的长时间的事情,家长要为此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孩子要付出很多耐心。就是李云迪、朗朗小时侯都厌烦过练习钢琴。但家长不应该抱怨,也不要嫌烦。开始不要求孩子要弹得好,只要求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和每天保证必须弹半小时。可以不喝斥,也不纠正。因为有老师,老师说话比父母管用。父母就负责监督孩子的时间和监督上次老师指出的缺点改正了没有。

还有就是不管刮风下雨,都不要缺课。就是要让孩子懂得学这个东西是要认真去学的。每次老师上课,父母都在旁边认真地作笔记。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很重视这个事情,也很尊重老师,这样她自然也会重视老师的意见和批评。

当孩子受电视节目诱惑,想放弃练琴的时候,就给她讲道理,告诉她学会控制自己以后有什么好处,不管她是否能够听懂,家长就是在她不能控制自己,或者不想控制自己的时候,耐心的给她讲道理,不厌其烦。用讲道理的时间拖延她的欲望,直到她欲望消失。

然后告诉她,其实不是她不能够战胜欲望,而是她需要一个方法学会当欲望来临的时候如何控制自己。当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她讲任何事情都不是随便可以成功的,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用大人的经历告诉她,我是如何努力的,是如何战胜诱惑的。慢慢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作为家长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不是想把她培养成一个钢琴家,而是要培养她懂得学习一样东西从不会到熟练甚至到成功是一种什么体验,什么感觉,需要付出什么样的辛苦,要忍受什么样的寂寞和枯燥,要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因为这些东西在以后她的生活中只能不断出现,这才是以后她最需要和别人竞争所具备的一种强大的内心支持和竞争力。

一位妈妈說:这样的教育从孩子开始学钢琴六岁开始,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我在她钢琴8级,10级的时候,带她参加比赛,我都告诉她,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你知道,你拥有了资格。而即使这个资格也是你自己用了这么长时间奋斗出来的。通过这个比赛,我还想让你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你看看这些参加比赛的孩子,你就知道,如此努力的人不是只有你一个,什么时候都会出现比你还强的人,因为他们比你还努力。

这位妈妈还说:当我孩子得了一等奖的时候,我除了为她庆祝,我首先问她:“你自己为自己的荣誉和成功高兴吗?这就是你努力的结果。你通过练习这么多年的钢琴现在得奖,你有什么体会?”我要让她自己说出来,人的成功必须要付出努力这个道理。这是我对她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的过程。

我不是要让她只为自己成为第一名高兴,我要让她为自己的努力和成长高兴,我要让她知道,她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她自己得到最大的快乐。而不是为了我。我告诉她,如果你能够发扬这种练习钢琴的毅力和体会,她以后的生活中不管干什么都会得到更多的成功和认可。

三、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特长而让孩子去学什么东西。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

学习一种特长是培养手段,而不是培养目的。不一定孩子学的特长越多竞争力越强。而是我们要在培养孩子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优良品质。

因为这些特长也许并不能成为他未来工作的竞争力,只有他拥有别人没有的品质那才是他能够继续努力,能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抵抗诱惑,能够控制自己,能够最终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中成功的主要能力。

一个人能够成功,不是要具有某种特长,而是具有某种成功的素质,而这种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从小对孩子培养特长开始。当然更需要父母对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严格要求。一个没有自控能力的父母也无法培养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言傳身教永远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其实,那种看似放任的教育,其实是家长的自我懈怠。教育孩子应该是一种外松内紧的方法,可以放任孩子的天真行为,但是不能放任孩子的思想教育。那种只抓学习不注意思想教育的方式,看上去严格,实际上是放任。

我主张让孩子小时候就懂得要学会控制自己,要学会坚持,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耐性。只有从小接受这样培养的孩子,长大后才会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很好地安排时间并合理的运用时间,很好地排解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因为这一切从小他坚持学一个东西的时候,都已经遇到过了,并在大人的指导下很轻易的就可以度过。

四、注重孩子内在魅力的培养

童年是建立良好习惯和条件反射最容易的时候,为什么现在大人改变很难。可是小孩子就很容易?就是因为孩子可塑性强。

一个从小思想被教育好的孩子,根本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他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因为他已经很懂如何自我控制,如何合理的管理时间了。因为大脑是支配人言行的中枢指挥系统,只有这个系统建立的好,不断地给予完善,整个人的言行才能表现出合理和有目的。

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而这是靠精神内在所支持的。这也是女孩子长大以后的魅力所在。有才华和有人格魅力是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光把眼睛盯在注意培养孩子的才华上,而忽视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更重要的孩子内在魅力的培养。

一个有才华的人不一定会做人,不一定拥有正确的三观,因此不一定有成就。过去很多科大少年班,或者历年的高考状元,最后在社会中都了无声息了。他们当初都是有才华的人,但是因为缺少一个系统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因此沦入平庸。但是一个会做人的人,一个拥有正确三观的人,很容易有成就并人格完整。

我认为给孩子自由是心灵上的不是形式上的。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把孩子当成一个主体的人去对待而不是一个自己的附属品,不要动不动就是喝斥打骂孩子,过分发挥大人的控制欲,或者干脆娇纵放任。这都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不负责任的表现。

孩子需要受大人控制这个没有错,否则法律就不会规定18岁以前的孩子需要大人监管,就是因为这是培养孩子的阶段,而培养的过程也是大人可以合法控制的过程。但是父母不应该滥用控制权。该控制的不控制,不该控制的瞎控制。比如培养孩子学习一样东西要善始善终,这就是需要大人监督和控制,而很多父母都不管。

而不该控制的,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大人却过分控制监督。其实孩子学习不好,与从小没有好好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这其实是大人的错误。而大人却把自己教育疏忽的错误追加到孩子的成绩上去指责孩子,这就是不合理控制。这造成看似表面上放纵了孩子,给了孩子表面的自由,但是孩子的心灵并不自由。

而如果培养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质,孩子心灵上就会自由,因为她知道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大人。因此她就不会在乎吃苦,枯燥,也不会逆反,因为她认为大人没有控制她,而是她自己为自己做主。而大人能做的就是在一旁指导她,支持她,鼓励她,让她感觉父母就是她的拉拉队,是她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因此给你的建议就是你好好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有注意力集中的特点,去找一个可以发挥这个天赋的特长去培养她,比如下棋,训练他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等等。关键是你要明确目的,不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什么特长专家,而是要培养她成为一个有生存竞争力的人。?笏(摘自东西儿童教育)(编辑/紫苏)

第3篇:离异家庭的孩子难管教

摘要:随着离婚率的逐年增加,每班都有离异家庭子女,这些学生学习上或者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情感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更易产生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对这个教育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对离异初中生的关注程度,并努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为离异家庭的孩子创建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空间。

关键词:初中生;离异家庭;孤独心理

引言

离异家庭子女相对于正常家庭子女来说,大多数表现出自卑、孤独、敏感、厌学、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现象,他们的健康成长最需要学校教育的有效介入,以此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者和引导者,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因此需要要了解班级中离异家庭子女,给予关爱,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1.离异家庭学生心理

1.1自卑心理

部分父母在离婚之时,会将孩子看作日后生活的累赘,不愿负担起监护与抚养孩子的责任,甚至部分父母认为孩子会成为阻碍他们再次结婚的因素,因此部分家长会将孩子的监护权当做烫手山芋。这种情况下,孩子脆弱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严重缺乏父爱与母爱,由此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很容易出现极度自卑的心态。

1.2孤独心理

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如果生活在重组家庭中,往往会由于受到父亲母亲的忽视或者是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致使他们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受到极大限制,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长时间下来会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感。表面

上,这些孩子远离人群,不会主动的参与到人群中与集体活动中,因此学习成绩也很难提升,自控以及组织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别人也很难进入到他们的内心。

2.离异家庭学生心理提升策略

2.1联系家长,家校密切配合

离异家庭的父母对孩子采取的态度及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由于夫妻双方婚姻破裂,很多家长认为离婚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让孩子在外面受到歧视,因此不能让孩子再受委屈。所以,学生在学校里只要出现问题,一些家长会首先认为孩子被人欺负了,担心孩子受了委屈。这些思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一方面,班主任需要有更多耐心和智慧来和家长交流,可定期进行家访、会面、电话联系等,经常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在校表现,以便于 家校双方增进了解、加强对彼此的信任,架起教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共同提高的桥梁。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指导家长理性看待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指导离异家长不能过多地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在孩子面前显露,以免给他们带来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或焦虑。班主任应提醒离异家长,在关心、爱护孩子的同时要防止过分呵护和溺爱,注意培养孩子自强、自主、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必要时,班主任还要向家长宣传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让离婚后的家长明白应继续承担应尽的监护、抚育等义务与责任。只有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离异家庭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2.2强化心理沟通

大部分离异家庭学生长期缺少家长的关心与陪伴,使其在上课期间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更无法与同学、教师正常进行交流互动,日常有着极大的生活、学习压力,这对其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应正视这些问题,从而制订合理教育对策,以便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和学习状态,将心理辅导内容适当地融入日常教学,培养此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活动课中,时常让学生组成小组对一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探讨。比如讨论助人为乐对学生生活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道德目标,明确道德标准,提升自身学习心态以及心理素养,让离异家庭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是有用之身,逐渐消除其自卑感。在课堂中引入心理教育模式,推动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机能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将心理教育引入课堂学习中,会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认知以及感知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日常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態,提升其交际圈。由相关调查可知,人类的身体状况与其内心积极程度有很大关联,其情绪往往会对周边人生活以及行为状态产生相应影响,而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让自己以及周边人群都活力十足,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2.3发挥学校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多数初中离异家庭学生长期生活在父母争吵的家庭氛围中,缺少应有的关爱和温暖,以至于在学习中经常存在易激动、情感脆弱、缺乏安全感、多疑敏感等不良情感反应,普遍对他人抱有警惕心理。对此,学校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从多方面针对离异家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建立离异家庭学生档案以及家访制度。离异家庭学生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缺失的父爱和母爱会让离异家庭学生比普通家庭学生更为警觉和敏感。学校针对每位离异家庭学生建立档案,记录在校期间表现、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便于更好地了解离异家庭学生情况。与此同时学校还可实施规范化家访制度,教师通过家访可了解学生在家情况,或为家长出示学生在校档案,让家长了解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改进建议。家访制度可拉近教师和离异家庭之间的距离,双方在交换意见中能归纳总结出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方案。其次定期召开家长会;毫无疑问,家长会是家校互动的直接途径,而面对离异家庭,学校可定期召开一次即可,明确告知家长学生在校情况,也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并给予配合。

结论

综上,离异家庭的孩子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心理更加脆弱,因此一定要注意全方面的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角度对离异家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引导民众转变以往对于离异家庭孩子的偏见。

参考文献

[1]田国秀,陈盈.营造富有生命力的家庭“气候”——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之道[J].教育家,2020(25):34-35.

[2]李国妹.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以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101-102.

[3]李君霞,陈峻,吴晓晖.离异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的研究思路[J].长江丛刊,2020(14):109-110.

作者:邓志芳

第4篇:回答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高大上及接地气地回答孩子“为什么要学习” 中小学校都陆续开学了,这样的日子里,有多少孩子是欢天喜地的背着书包回到学校,又有多少孩子是睡眼惺忪、满怀抱怨的回去上学呢?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被孩子问过类似的问题:爸爸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或者为什么要读书?有的孩子甚至会这么说:“我真的很恨我妈妈,她老是逼我学习,为什么我要学习啊?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呢?" 90后到10后的一代,是物质及其富足的一代,他们从小就在优渥的环境中长大,过着吃喝不愁的生活。父母对他们唯一的期望与要求就是:好好读书!可是为什么要好好读书,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告诉他们。很多孩子上大学后,空虚、迷茫、痛苦,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有的孩子甚至通过自虐、体验死亡等极端的方式发泄内心的痛苦。

面对这个问题,今天跟大家分享两个“为什么要学习”的回答,一个是美国总统奥巴马5年前在弗吉尼亚州一所中学的开学演讲,爸爸妈妈们可以与孩子一起读;另一个是一位平民爸爸的回答,很接地气,很有参考价值。

part1 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未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小学开学日的演讲

嗨,大家好!你们今天过得怎么样?我现在和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郡韦克菲尔德高中的学生们在一起,全国各地也有从幼儿园到高三的众多学生们通过电视关注这里,我很高兴你们能共同分享这一时刻。

我知道,对你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中的有一些刚刚进入幼儿园或升上初高中,对你们来说,这是在新学校的第一天,因此,假如你们感到有些紧张,那也是很正常的。

我想也会有许多毕业班的学生们正自信满满地准备最后一年的冲刺。不过,我想无论你有多大、在读哪个年级,许多人都打心底里希望现在还在放假,以及今天不用那么早起床。

我可以理解这份心情。小时候,我们家在印度尼西亚住过几年,而我妈妈没钱送我去其他美国孩子们上学的地方去读书,因此她决定自己给我上课——时间是每周一到周五的凌晨4点半。

显然,我不怎么喜欢那么早就爬起来,很多时候,我就这么在厨房的桌子前睡着了。每当我埋怨的时候,我妈总会用同一副表情看着我说:“小鬼,你以为教你我就很轻松?”

所以,我可以理解你们中的许多人对于开学还需要时间来调整和适应,但今天我站在这里,是为了和你们谈一些重要的事情。我要和你们谈一谈你们每个人的教育,以及在新的学年里,你们应当做些什么。

我做过许多关于教育的讲话,也常常用到“责任”这个词。

我谈到过教师们有责任激励和启迪你们,督促你们学习。

我谈到过家长们有责任看管你们认真学习、完成作业,不要成天只会看电视或打游戏机。我也很多次谈到过政府有责任设定高标准严要求、协助老师和校长们的工作,改变在有些学校里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机会的现状。

但哪怕这一切都达到最好,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除非你每天准时去上学、除非你认真地听老师讲课、除非你把父母、长辈和其他大人们说的话放在心上、除非你肯付出成功所必需的努力,否则这一切都会失去意义。

而这就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对于自己的教育,你们中每一个人的责任。首先,我想谈谈你们对于自己有什么责任。

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或许你能写出优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让那些文字出现在书籍和报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语课上经常练习写作,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甚至设计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样流行的产品,或研制出新的药物与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程上做上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名议员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么学生会或参加几次辩论赛,你也不会发现自己的才能。

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不管你将来想要做什么,你都需要相应的教育。你想当名医生、当名教师或当名警官?你想成为护士、成为建筑设计师、律师或军人?无论你选择哪一种职业,良好的教育都必不可少,这世上不存在不把书念完就能拿到好工作的美梦,任何工作,都需要你的汗水、训练与学习。

不仅仅对于你们个人的未来有重要意义,你们的教育如何也会对这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今天你们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将会决定我们整个国家在未来迎接重大挑战时的表现。

你们需要在数理科学课程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治疗癌症、艾滋那样的疾病,和解决我们面临的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你们需要在历史社科课程上培养出的观察力与判断力,来减轻和消除无家可归与贫困、犯罪问题和各种歧视,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公平和自由;你们需要在各类课程中逐渐累积和发展出来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去创业和建立新的公司与企业,来制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的增长。

我们需要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技能和才智,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最困难的问题。假如你不这么做——假如你放弃学习——那么你不仅是放弃了自己,也是放弃了你的国家。

当然,我明白,读好书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把精力集中在专心读书之上。

我知道你们的感受。我父亲在我两岁时就离开了家庭,是母亲一人将我们拉扯大,有时她付不起帐单,有时我们得不到其他孩子们都有的东西,有时我会想,假如父亲在该多好,有时我会感到孤独无助,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因此我并不总是能专心学习,我做过许多自己觉得丢脸的事情,也惹出过许多不该惹的麻烦,我的生活岌岌可危,随时可能急转直下。

但我很幸运。我在许多事上都得到了重来的机会,我得到了去大学读法学院、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我的妻子——现在得叫她第一夫人米歇尔了——也有着相似的人生故事,她的父母都没读过大学,也没有什么财产,但他们和她都辛勤工作,好让她有机会去这个国家最优秀的学校读书。

你们中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些有利条件,或许你的生活中没有能为你提供帮助和支持的长辈,或许你的某个家长没有工作、经济拮据,或许你住的社区不那么安全,或许你认识一些会对你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等等。

但归根结底,你的生活状况——你的长相、出身、经济条件、家庭氛围——都不是疏忽学业和态度恶劣的借口,这些不是你去跟老师顶嘴、逃课、或是辍学的借口,这些不是你不好好读书的借口。

你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坏。没有人为你编排好你的命运,你的命运由你自己书写,你的未来由你自己掌握。

而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地方,千千万万和你一样的年轻人正是这样在书写着自己的命运。 例如德克萨斯州罗马市的贾斯敏(Jazmin Perez)。刚进学校时,她根本不会说英语,她住的地方几乎没人上过大学,她的父母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她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靠奖学金进入了布朗大学,如今正在攻读公共卫生专业的博士学位。

我还想起了加利福尼亚州洛斯拉图斯市的安多尼(Andoni Schultz),他从三岁起就开始与脑癌病魔做斗争,他熬过了一次次治疗与手术——其中一次影响了他的记忆,因此他得花出比常人多几百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学业,但他从不曾落下自己的功课。这个秋天,他要开始在大学读书了。

又比如在我的家乡,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身为孤儿的香特尔(Shantell Steve)换过多次收养家庭,从小在治安很差的地区长大,但她努力争取到了在当地保健站工作的机会、发起了一个让青少年远离犯罪团伙的项目,很快,她也将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去大学深造。

贾斯敏、安多尼和香特尔与你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和你们一样,他们也在生活中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但他们拒绝放弃,他们选择为自己的教育担起责任、给自己定下奋斗的目标。我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这些。

因此,在今天,我号召你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教育定下一个目标——并在之后,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实现它。你的目标可以很简单,像是完成作业、认真听讲或每天阅读——或许你打算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或在社区做些志愿工作;或许你决定为那些因为长相或出身等等原因而受嘲弄或欺负的孩子做主、维护他们的权益,因为你和我一样,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能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或许你认为该学着更好的照顾自己,来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当然,除此之外,我希望你们都多多洗手、感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多在家休息,免得大家在秋冬感冒高发季节都得流感。

不管你决定做什么,我都希望你能坚持到底,希望你能真的下定决心。 我知道有些时候,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会让你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觉,似乎你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腰缠万贯、功成名就——你会认为只要会唱rap、会打篮球或参加个什么真人秀节目就能坐享其成,但现实是,你几乎没有可能走上其中任何一条道路。

因为,成功是件难事。你不可能对要读的每门课程都兴趣盎然,你不可能和每名带课教师都相处顺利,你也不可能每次都遇上看起来和现实生活有关的作业。而且,并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在头一次尝试时获得成功。

但那没有关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最成功的人们往往也经历过最多的失败。J.K.罗琳的第一本《哈利·波特》被出版商拒绝了十二次才最终出版;迈克尔·乔丹上高中时被学校的篮球队刷了下来,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他输了几百场比赛、投失过几千次射篮,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我一生不停地失败、失败再失败,这就是我现在成功的原因。”

他们的成功,源于他们明白人不能让失败左右自己——而是要从中吸取经验。从失败中,你可以明白下一次自己可以做出怎样的改变;假如你惹了什么麻烦,那并不说明你就是个捣蛋鬼,而是在提醒你,在将来要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假如你考了个低分,那并不说明你就比别人笨,而是在告诉你,自己得在学习上花更多的时间。

没有哪一个人一生出来就擅长做什么事情的,只有努力才能培养出技能。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接触一项体育运动时就成为校队的代表,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唱一首歌时就找准每一个音,一切都需要熟能生巧。对于学业也是一样,你或许要反复运算才能解出一道数学题的正确答案,你或许需要读一段文字好几遍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你或许得把论文改上好几次才能符合提交的标准。这都是很正常的。

不要害怕提问。不要不敢向他人求助。——我每天都在这么做。求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恰恰相反,它说明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所以,有不懂时,就向大人们求助吧——找个你信得过的对象,例如父母、长辈、老师、教练或辅导员——让他们帮助你向目标前进。

你要记住,哪怕你表现不好、哪怕你失去信心、哪怕你觉得身边的人都已经放弃了你——永远不要自己放弃自己。因为当你放弃自己的时候,你也放弃了自己的国家。

美国不是一个人们遭遇困难就轻易放弃的国度,在这个国家,人们坚持到底、人们加倍努力,为了他们所热爱的国度,每一个人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会给自己留任何余地。 250年前,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他们之后奋起努力、用一场革命最终造就了这个国家;75年前,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他们之后战胜了大萧条、赢得了二战;就在20年前,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们,他们后来创立了Google、Twitter和Facebook,改变了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

因此,今天我想要问你们,你们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你们将解决什么样的难题?你们能发现什么样的事物?二

十、五十或百年之后,假如那时的美国总统也来做一次开学演讲的话,他会怎样描述你们对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

你们的家长、你们的老师和我,每一个人都在尽最大的努力,确保你们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来回答这些问题。例如我正在努力为你们提供更安全的教室、更多的书籍、更先进的设施与计算机。但你们也要担起自己的责任。

因此我要求你们在今年能够认真起来,我要求你们尽心地去做自己着手的每一件事,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都有所成就。请不要让我们失望——不要让你的家人、你的国家和你自己失望。你们要成为我们骄傲,我知道,你们一定可以做到。

part2 一位平民爸爸的回答,很接地气,很有参考价值。

“爸爸,为什么要上学呢?” 大儿子上学不久问我。

我:儿子,你知道吧?

一颗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

十年的树可以做檩条。

二十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如果上6六年学,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上9年学,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上12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

大儿子:知道了。

我: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大儿子:丢人。

我:儿子,不丢人。

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

后来大儿子说,那次谈话印象深刻。跟孩子交流既不需要威逼,也不需利诱,孩子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帮孩子建立争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给这位爸爸点个赞!

第5篇: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坚持学习?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坚持学习?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无用论”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学霸一对一,坚持一对一教育,只为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该是学习的年纪,就应该坐在学校学习,一旦选择脱离这个适合的群体,人就会变得狭隘,世界变小了视野变小了,未来该拿什么与世界抗衡。

“网红杀鱼弟自杀”的新闻曝光后,消息纷至沓来的同时,有关于“杀鱼弟”的各种情况也纷纷被曝光,事实上我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号人物,看完了新闻报道之后让我感触最深的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隐藏在这件事件背后的那些东西。

本是年幼懂事的孩子,为家庭为父母分担重担,为何现在却成了这样的情景?大家议论纷纷,没有一个可以一致的答案,也不会有一致的答案。

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他的视野,也决定了他的世界。我们为什么要孩子一直学习,并不是为了孩子非要考多么好的成绩,成为多么伟大的人,而是为了孩子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为自己的生活或者方向做出选择,有做出选择的能力和承担结果的勇气,而不是依靠别人的眼光和世界来觉得自己的未来和选择。

而这些看似简简单单的东西并不是另外一个人两个人告诉孩子就能教会的,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课本知识能够学到的道理。伴随着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不止是身体在成长,也是人格的成长,在不断的学习和选择中学会一些道理,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想要做的那件事,找到自己想要走的那条路。

最经常听的一句话莫不是:“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作为父母的倾尽全力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都是为了孩子不会在“教育”上吃亏,不会因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历给未来的路途留下绊脚石,就是因为如此更不能让孩子不接受教育,对于想要走出困境的孩子来说,学习是最好的出路。别让孩子辍学,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应该接受的最好的对待,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创造明天的机会和能力。

暑假过半,对于那些面临升学的孩子来说,有些孩子因为考试不理想不想上学,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想要辍学,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负责,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不知道家长也该知道,无论如何也该让孩子走下去,多费些心思让孩子学习。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想要给孩子辅导功课,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霸一对一有负责和高能力的老师,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教学理念,学霸式的心得体会,良好的沟通交流,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学霸一对一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与成绩,帮你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许下一个学霸就是你。

第6篇: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

毕淑敏

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间,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一直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语,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整个心灵。面对你的眼睛,我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都会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个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坏碗盆、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了一个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殴打。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懒惰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的使用殴打。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工具打人。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便会遭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力量,不至于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许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 1 -

第7篇:为什么对孩子要进行感恩教育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一、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近日有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亲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竞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默默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二、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

感恩,在中国历史上例子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在金训华烈士墓地守了37年的陈健,理所当然地成了CCTV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37年前,在一次与洪水搏斗抢救国家财产时,金训华救了陈健的命。在金训华牺牲后,陈健决心义务为战友守墓,并发誓要“一辈子陪着你。”为此,他再没离开过逊克县,一直为烈士扫墓守灵。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

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所以我园的德育工作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幼儿园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让孩子学会感恩,要培育感恩意识。幼儿园的孩子还小,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我们就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感恩父母》中的故事。讲到感动之处,我与孩子一起眼含泪花,说话声音哽咽。慢慢地,孩子明白了父母生养他们并不容易,行为上也发生了变化: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打个电话回家,祝他们节日快乐;回家的时候,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做这些事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声表扬,要让感恩成为他们良好的品质,还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如背诵感恩的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教育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之情。

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困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第8篇:为什么要去香港生孩子

为什么要去香港生孩子?有什么好处?

1、什么样的人可以到香港生孩子?

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母亲,只有持有合法的证件到达香港,都可以在香港生孩子!

2、香港出生孩子的身份是什么?

不管母亲是哪里人,只要孩子在香港出生,就都可以获取香港出生证明,进而申请香港居留权并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3、大陆内地人如何去香港?

自从香港开通了内地人个人行旅游签证后,内地人到香港就大大方便了。只要办个旅游港澳通行证就可以到香港了!当然其它商务签证、随团旅游签证、探亲签证等等都可以到达香港。

4、为什么要生个香港宝宝?

这个问题其实是人各见志,每个孕妇到香港生孩子自有她自己的理由,但“香港永久居留权”应该是最具吸引力的!香港的高福利、130多个国家的出国免签证等等也很具有说服力!

5、香港医院里有多少内地产妇?

香港公立医院接收内地产妇的比例由2002年的23%上升到2005年的31%,私家医院每10名产妇中就有5-8名是内地人,大多来自内地沿海一带,珠三角占多数。

6、孕妇过关受限制吗?

“只要持有有效证件都可以合法出入境,对孕妇并没有针对性措施!”深圳边境总站人员与是说。所以,孕妇过关不会有任何限制。 香港医院管理局强调,孕妇在香港合法分娩,必须在香港有产前检查及验血报告,并在孕期7个月前办好医院预约证。过关时必须出示相关证件,配合登记个人资料后可正常出入香港。

7、香港生产后孩子如何获香港身份?

孩子出生后42天内,可到医院对应区域的出生登记处进行出生登记,获得“出生证明书”,并通过该证明书办理“回港证”“来往内地港澳通行证”,进而成为永久居民,并可申请“儿童身份证”及“特区护照”。

8、内地孕妇办理香港宝宝“出生证”需要哪些证件?

医院提供的出生证明、结婚证、身份证、定居证(户口本)、有效的旅游证件。

9、孩子的父母也能够因些获得香港身份吗?

原则上是不能的。孩子的父母并不能通过孩子的监护权而获得香港身份。目前的法律规定,60岁以后,父母可以办证投靠签证。

10、为什么我要选择赴港产婴?

至于生个香港宝宝的原因,每个妈妈的原因都不一样。据我们所接触过的妈妈,我们总结了若干理由,但本意见只是各位妈妈的说法,并不代表我站意见。 自有的出入境管理

持香港特区护照可免签证进入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轻松进入欧美等国留学与做生意;香港公民移民第三国非常容易。持有香港护照的香港居民如果要移民去第三国将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联邦成员国给与非常宽松的移民条件。 高素质和世界承认的学历

香港的学校一直沿用西方的教育模式,学校实施中英文双语教育,学生从幼稚园已经开始学习英文。各大学府林立,其中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府教育素质均得到世界公认。香港实行九年中英文免费义务教育,学生每学期仅需缴纳书杂费便可就读香港中小学。

国内名牌学校免试就读

香港籍宝宝在内地可免试进入最好的小学中学大学。香港籍宝宝在内地各城市可以免试进入最好的名牌小学中学国际班接受最好的双语教育。可以低分进入清华北大等国内著名大学,也可以选择就读香港大学,还可以直接考美国的大学。 优越的社会福利

香港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系统完善,公立医院对广大市民开放,门诊和住院费全免。在成为永久居民后,还享有失业救济金、退休金和老人生活金等社会福利。

宽松的人口政策

香港政府从未制定限制生育政策,只要合法居留,孕妇在香港生育,小孩出生后立即获得香港永久身份,并享受香港的儿童福利。准备生2个以上宝宝的妈妈们,在香港分娩便无后顾之忧。

100%的就业率

香港大学生就业率为100%,平均月薪达到1.2万港币。2005年香港拥有340万就业机会,劳动人口就业率达到95%。2005年香港月平均工资为11400港币,2005年香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平均月薪达到1.2万港币,而且毕业后每年加薪幅度超过15%。

总而言之,对于待产的妈妈,您将享受到专业的产科医生的照料、他们精湛的医术和友善的服务态度,减轻产前或生产之疑虑或担忧。对于宝宝,他们将得到周到的、充满爱心之专业护理。让宝宝快乐地迎接生命的开始。

11. 我如何申请赴港签证?

在户口所在地的办证中心办理港澳通行证或护照.

12. 我如何入香港境?

我们将有专车经香港口岸直达香港,持有个人游签证中途无需下车。

13. 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前往香港做产前检查?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香港医院管理局将从2月1日起实行产科服务“中央预约制度”,所有使用医管局产科服务的孕妇必须预约登记,一旦服务饱和,医院将会中止接受香港以外孕妇的预约登记。 所以请在确认怀孕后尽快与我们联系登记。

在孕期前6个月达到香港接受产前检查。预产期在7个月以上,需由主诊医生亲自协调,需加收加急费用。

14. 我可以选择哪间医院分娩?香港有什么妇产科医院?

按所提供的各家私立医院生产套餐选择您所需要的医院。

15.套餐中所安排的医院是否正规? 会安排在私家诊所分娩的吗?

香港的医疗体系非常发达,公立医院与私家医院各有所长,没分什么正不正规,大不大型,是市级还是省级. 香港法律规定,所有的分娩手术只能在医院进行,是不允许在诊所分娩的.诊所只起到提供医生和医院转介的服务.

第9篇: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杨迪超

导读:

1.本篇是讲为什么而非如何培养?

2.是讲培养的重要性而非任其自然形成习惯。

3.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习惯的养成对其、对家庭、对社会尤为重要,所以中心词是孩子。

4.习惯是中性词,要培养良好而非不良习惯,所以良好也是关键语之一。

5.学习习惯在所有习惯中是首先要培养的习惯,一切皆要通过学习来达成。

6.本篇重点谈习惯而非观念、行为、态度、知识、能力等其他层面。

1.学习习惯的养成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和孩子综合素质的高低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叶圣陶也说过:“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

1习惯。”所谓学习习惯,它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一个人终身受益无穷。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一个学生终身的祸患,一个能认识却难以逾越的鸿沟。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拿破仑有句名言 :“播下一个观念,你将收获一个行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人生的成败,习惯改变了人的一生。习惯是连接观念、行为与性格、命运的中间桥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掀起学生澎湃的激情、冲天的壮志,众多老师皆可做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合理的举止、科学的措施、创新的做法很多老师也能企及,然而如何将这些认识一以贯之到学生的行为中去,如何将行为恒久化,怎样将这些行为由自律到自发、由外驱到内动,并最终形成习惯却少有人能及。

事实上,学习的较量从很大意义上可以说是习惯与习惯的较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专心、耐心、细心、意志力、控制力、专注力都很强等等,学习的竞争不仅仅是智商的竞争,更是

情商的角逐,智力好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未必好,而智力一般的学生由于情商开发得非常充分,学习成绩却非常不错,这一切习惯使然,所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导向下的行为就是习惯。美国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表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情商(EQ)对人生起着40%的作用,智商(IQ)对人生仅有20%的影响力。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情商越高,习惯就越好;反过来,好习惯会促进情商的提高。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能使孩子在学习上事半功倍,因此,在青少年及儿童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重要职责。

2.学习习惯的好坏将影响我们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与良性发展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平静的说:“在幼儿园。”“您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

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幼儿园学到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也说明从小养成的习惯会追随人的一生――好习惯带来好人 生。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对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通过每天的点滴积累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追求知识的资本,孩子通过每天不断的积累和巩固,使得这个资本不断地发生增值,于是孩子的学习就产生了“滚雪球”的效应,最终使得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产生质的飞跃。

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便会通过日积月累的影响使孩子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变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会使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和变化,而不良学习习惯则会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而最终失败。而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得来,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在幼儿阶段,三至六岁是人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

健康成长。

3.学习习惯的培育与学校、家庭等环境密切相关,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成长方面责无旁贷

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积累,慢慢丰富孩子的知识,最终把他们推向成功的顶点。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孩子学习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老师和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

长期以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直未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训练轻行为培养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早期家庭教育首要的、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项工作应是家长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家长要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及艰巨性,对孩子严格要求,反复强调,持之以恒。幼儿良好习惯只有通过长时期的严格教育,严格要求,才能逐渐养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教育是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来的。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品德陶冶,以及个性的养成都至关重要,它对幼儿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幼儿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也限制并影响幼儿的交往能力及人际关系。幼儿的教育空间

大,可塑性也很强。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幼儿是纯净的、无邪的,我们教育者应给受教育者一个平等、和谐的教育平台,让不同的孩子都受到最好的教育,让他们成为国家、民族的有用之材,成为对社会、家庭负责任的人,这样才无愧于教育的真谛!

具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是人生的财富,为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助力;而拥有一个坏习惯则是人生的债务,成为制约人一生发展的瓶颈。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孩子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幼儿进入幼儿园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简单事情,需要幼儿教育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兴趣为出发点,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图文下一篇: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