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山陵有感

2022-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参观中山陵有感

参观贵阳共用卫星天线接收“村村通”有感

贵州省是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取得很好成效的省份,今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在贵阳市召开了《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会中肯定了贵州省开展“村村通”工作的经验。

为学习贵州省开展“村村通”工作的经验,7月20-23日中国电子学会广电技术分会广播电视覆盖网专业委在贵阳市召开了第六届广播电视覆盖网专业年会。会议期间,我有幸和代表们一起参观考察了贵阳市辖清镇市百花湖乡三屯村的“村村通”工程。

三屯村位于清镇市城区以北13公里百花湖南湖岸边。三屯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251户,人均收入2621元,全村广播电视覆盖220多户。我们参观的是三屯村新寨村民小组,共50户,200人。该村均通过卫星接收方式实现广播电视覆盖。我们参观时,大多数农户已安装了卫星接收。村民们通过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学习农业科技,沟通信息,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新寨村民小组计划在今年内全部实现广播电视覆盖。

在三屯村,我们到了好多农户家参观.见到该村的“村村通”,多用1米多口径大小的卫星接收天线,从“亚太6号”卫星接收C频段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后,用电缆无源分配到2-8户家庭的数字卫星机顶盒,供农户的电视机收看收听。每一个接收单元按农户居住分布情况而定。有的只连接2-3家:有的连接8家。前者所用电缆短,卫星接收天线口径相对要小些:为保证好的卫星电视图像质量,后者所用卫星接收天线口径相对要小些。每家只要付150元钱,就可领到一台数字卫星机顶盒,并由工程队将数字卫星电视信号接到家里。农户可自由选择接收29套多中央和省级的广播节目和29套多电视节目。

我们在农户家里见到的卫星电视图像和广播的质量都很好。难怪有的代表讲,“在三屯村的农户看到的电视图像质量,比我在北京家里看到的还好!”当农民想听声音广播时,可以调数字卫星机顶盒遥控器的键,选择想听的广播节目。当然,这时就不能同时看电视节目了。农民们对能收看收听到这么多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十分满意,他们尤其喜欢中央7套电视节目中的对农节目,因为它能使他们致富。在小路旁的一片低洼处,我们参观了一个比较简陋的塑料大棚,里面长着竹笋。在这个大棚干活的一位妇女兴奋地对我们讲:“种竹笋是我们从中央7套电视节目中学来的,一年能赚3-4万元钱!”这几万元钱,对于这个土地少,主要靠年轻农民到外省打工的村子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在农户们家里,我们见到的很多彩色电视机是实施“村村通”工程时新购买的,农户对电视机非常爱护;同样,农户把数字卫星机顶盒和户外的卫星接收天线也视为宝贝。这些设施是很难被人为破坏的,这也是使“村村通”长期通的保证!

在农户们家里,我们还见到每家的墙面上都醒目地贴着2张印刷品。一张是中央1和7套电视节目以及贵州1套电视一些主要节目的播出时间表,另一张是负责“村村通”维修服务工作的联系人和电话。可见,这个村的服务比较“到家”。

贵阳市根据当地地形复杂、人口分布分散的特点,采取共用卫星接收天线实现“村村通”的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此十分称赞,认为这种方式确为一种技术先进、安全、经济的“村村通”模式。

以上这种“村村通”模式被称之为“贵阳模式”。

据贵州省广电局介绍,贵阳市是高原山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农村山高沟深,农户居住分散。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群众着想的原则,贵阳市提出了一个新的“村村通”工程技术方案,即“贵阳模式”:以自然村为单位,每5-8户组成一个接收单元,共用一套卫星接收天线,每户配置一台数字卫星电视机顶盒,农户可自由选择收看20多套电视节目。接收设施由广电部门预设接收“亚太6号”(原为“亚太1A”)卫星上的广播电视节目,确保了政治上的安全。每单元费用3600元左右,以平均每户600元标准计算,市财政解决450元,农户自筹150元。

“贵阳模式”于2003年初开始在全市实施,当年完成了250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入户率达90%以上。该模式实施3年来,到2005年底共建立卫星接收站10718个,连接农户6.02万户,使24万农民看上了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专家们认为:“贵阳模式”解决了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难,农民看电视难的问题,收到的数字电视节目套数多,内容丰富,图像清晰,共用卫星图像管理简便,值得推广。针对剩下的农户居住更为分散的实际,贵阳市于2006年推出了缩小卫星天线尺寸,减少共用农户,以2-3户作为一个接收单元的建设方式,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户户通”的进程。

到今年8月底,贵阳市又完成了1597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又有39550个农户可收到中央和贵州等29个频道以上的广播电视节目。

为确保“村村通”能够长期通,贵阳市进一步健全了三级维修服务体系。建立了市级维修服务中心;指导各区(市,县)建立县级维修服务中心;并将维修服务体系向下延伸,建立乡镇维修服务站:贵阳市还设立了“村村通”维修专项资金。维修费按4:4:2的比例分担,即每修一台设备所需的费用,市财政承担40%,区(市,县)财政承担40%,农户只承担20%。贵阳市还加强了对维修服务人员的培训。

目前,贵州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纳入每年要办的“十件实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村村通”投入力度。采用以共用卫星接收天线方式为主,其它方式共存的多种覆盖方式。

在今年2月召开的《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上,“贵阳模式”被称为共用卫星接收天线(村锅)方式。会议指出:贵州省的实践证明,采用共用卫星接收天线方式,充分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政治的安全性和经济的可行性。技术的先进性表现在一步到位实现数字化,收看套数多,信号质量好;政治的安全性表现在多个用户共用一个卫星接收天线,规范对接收内容的管理,确保了政治上的可靠;经济的可行性表现在节约投资,节约运行维护成本,适应农村居住分散的特点。

通过这次实地考查,我们确实体会到“贵阳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荐的“村村通”好模式。目前,各地进行“村村通”工程的技术方案大致有:有线电视接入、卫星接收后无线转播、用微波MMDS发射以及卫星共用接收天线接入、个体收看收听等几种。

我认为,在经济较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可选择有线电视接入的“村村通”模式: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形复杂、人口很少的我国西部的地广人稀地区的自然村,若采用卫星接收有线电视传送、卫星接收无线转播或MMDS等方式实现“村村通”,都不如共用卫星接收天线方式“村村通”好,尤其在确保长期通方面。据我了解,除

贵州省外,这几年青海、陕西等省在实施“村村通”工程中,也有采用共用卫星接收天线方式的,同样受到了当地农户的欢迎。

今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在BIRTV开幕时讲话中已透露:“对于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的‘村村通’,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这种方式节目套数多、接收质量好、建设成本低,并且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安全可靠、便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巩固‘村村通’,确保长期通。”

电视卫星直播是指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转发器向服务区发送电视信号,供地面用户进行个体接收或集体接收的业务。地面用直径小于50厘米的天线和卫星接收机便可收看到良好的电视节目。我国的电视直播卫星将运行在国际电联为我国DBS广播卫星规划的92. 2°E轨位上。卫星极化方式为圆极化。卫星携带22个Ku频段转发器,其EIRP值约为48-57dBW,覆盖我国除南沙以外的全部国土。卫星具有能够提供播出150-200套标清电视和高清电视节目,以及相应数量的音频广播和数据信息的能力。终端接收天线直径为50厘米,收看卫星播出的电视信号的系统可用度在99.9%以上。卫星在轨设计寿命为15年。直播卫星系统都有抗干扰技术措施,以避免境外非法信号的恶意干扰,确保我国广播电视和信息的传输安全。

我国电视直播卫星的第一期应用就是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平台,利用该卫星的4个Ku频段转发器,传送47套公益电视节目和47套公益广播节目,为“村村通”服务。使用这颗电视直播卫星Ku频段(11.7—12.2GHz)转发器传送,“村村通”所用的卫星接收天线口径比起C频段来要小得多。对于个体接收,大约50厘米;对于共用卫星接收,卫星接收天线口径比个体接收稍大一点,但也要比目前用的C频段卫星接收天线口径来小得多。这无疑减轻了众多卫星接收天线运到山高沟深、农户居住分散地区的困难和成本。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三农问题,在“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国的一项重大的任务。国家厂电总局将我国即将建立的电视直播卫星首先用于造福农民的“村村通”工程,体现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怀。我相信,我国电视直播卫星系统的建立将会极大地推动共用卫星接收天线方式“村村通”工程的发展。

作者:江 澄

第2篇:参观中山舰有感

在4月16日下午我们一行预备党员由思政课部老师的带领,乘坐校车, 经过半个小时车程,顺利抵达江夏区金口镇,参观中山舰博物馆。这次的参观学习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了亲自实践的重要性,这样的切身体会让我们收获了许多在课堂上课本中都无法学到的东西。

那天天气阴沉沉的,好在没有雨,还伴有徐徐的凉风,很适合外出。中午放学后,急急的吃过了午饭就匆忙赶去校车旁集合了,结果人没到齐,我们专业的6个人就在校车旁等待人员到齐,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一起在校车旁拍了几张出发前的合影。等人员到齐后我们就出发了。

半个小时后,我们站在中山舰博物馆的门口,气势恢宏的中山舰博物馆以及四周环绕的青山绿水并没有让我在第一眼就意识到这博物馆里盛放着的战舰究竟是遭遇过怎样的磨难。

博物馆外形庞大,形状为三角形,由两幢相连建筑构成,整体分为上、中、下三层,很是雄伟气派,当年中山舰就是由此打捞起来,并在外部建造了此间雄伟的博物馆来保护它。以供世人参观学习。

走进博物馆,巨大的中山舰就坐落其中,还有一尊巨大的中山先生的铜像矗立在中山舰旁。守护着中山舰。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一艘钢木结构的军舰,舰身上还保留着当时被敌军炮弹所打中留下的弹坑,战争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据介绍,该舰于1913年加入中国海军,1925年更名为中山舰,1938年在武汉会战中蒙难于长江金口水域,1999年开始其修复保护工程,2008年陈列于江夏区金口。在巨大的舰身旁还有许多小模型,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中山舰被打捞起来时的全部流程、该舰服役26年,亲历了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和武汉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它见证了孙中山先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山舰抗日英烈为祖国捐躯、铁血悲歌的英雄气概。

爬上博物馆的二楼三楼,我们看到了许多从中山舰打捞出水的各类文物,这其中有铭牌标志、舰载设施、生活用品、武器装备等几种类型。官兵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就种类繁多,如铜茶壶、牛奶杯、铁炭炉、电扇、汪油壶等。甚至还有橘子

水汽水铜火锅等。还有一些作战装备,如军号、单筒望远镜、手枪、佩剑等。还有娱乐用品,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盒盒小小的麻将,象棋,围棋它们的存在好到让我觉得与这些英雄这些历史更贴近了些。也更感受到了将士们在船上除了打仗以外就无事可做的空虚生活,过着这样的生活对家乡的思念应该会更深几分吧。走到另一个展厅,柜台上摆着许多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纪念章,我最欣赏的是“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就任纪念章。这枚银质民国纪念章,人像就是辛亥革命中的关键人物——袁世凯。看上去威风极了。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又参观了博物馆周围的景色,景区里有个牛头山,山上屹立着为纪念为战争死去的烈士们所建造的由25跟石柱构成的遇难者纪念碑,象征英勇迎战日本飞机,不幸阵亡的25名中山舰战士,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先烈们生为人杰,死为忠魂。一起爬上牛头山顶,那25跟石柱的高大雄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衣冠冢的悲凉也让我们深深的感觉到了战争的恐怖与可恶。从山顶下来毛概老师一直在为我们讲述抗战时期的种种故事,解开了许许多多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误解。

参观完中山舰,我们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抗击日寇,名舰殉国,保卫武汉,壮士血染长江。滔滔江水虽然流走了近一个世纪,但见证华夏民族“共敌外侮”的历史信物,将始终索绕着中华儿女的心。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大程度的理解了那段历史,老师也更加的了解了我们对于历史的误解,盲区,我相信这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3篇:参观梧州中山公园有感

广西梧州市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梧州市北山公园建于1924年,因公园坐落于梧州市北面北山上而得名。后来,因园内建立了孙中山纪念堂,遂改名为中山公园。雄伟的梧州中山纪念堂座落在梧州市中山公园内,5月7号早上,我和同学们一同来到历史文化氛围甚浓的中山公园,来到中山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央立有孙中山先生全身塑像,纪念堂门前两旁有石狮子,花坛等。中山纪念堂占地面积1630平方米,建筑的平面呈“中”字形,分前、后厅,后厅为大会堂,有楼座,可容纳1000余人;会堂正面为主席台,主席台上方塑有古铜色中山像及书写有孙中山的遗嘱,两侧为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训示;会堂还陈列有孙中山生平事迹图片展览及文物复制品。展厅系统地介绍了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生平

梧州中山纪念堂具有中西方建筑艺术的特色,气势宏伟,庄严肃穆,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是参观游览胜地。孙中山先生为组织、推动北伐,曾于1921至1922奶充三次到梧州。孙中山先生1925年逝世后,由李济深先生倡议并集资在梧州当时的北山公园兴建中山纪念堂。1926年1月15日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主持了奠基仪式,1928年7月10日破土动工,1930年10月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建成竣工。一去到,我就被那宏伟的建筑所吸引,建的非常漂亮和大气。进入里面一看,亦是如此,被那独特的设计所迷倒。从中山纪念堂的设计和用料等不难看出当时的政府和人民是将自己对孙中山崇高的敬意凝集在这栋建筑里。“天下为公”的匾额挂在正中,孙中山先生毕生的信念追求从这短短四个字里得到体现。也正是他这种天下为公的精神理念,被天下人所推崇。无论之前国共如何敌对,但有一点是共同认同的,就是孙中山无愧于国父之名!

该纪念堂座北向南,主体建筑结构成“中山”形。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与西洋教堂式相结合的建筑结构设计,具有中西方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一楼二个展厅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图片展。二楼二个展厅为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图片展。

该纪念堂门前两侧左右立有桂江浮桥铁柱4条,会堂外花园有梧州市明清火炮展。纪念堂后院有明清火炮展。梧州市是广西火炮量、类型最多的城市,展出的红夷炮、将军炮、神飞炮、西洋炮等火炮。

纪念堂的前面是花园广场,在那里可以品尝到当地的风味小吃,多以酸味为主我参观礼堂的同时,发现那里没有立一根柱子,后来了解到,原来柱子是隐蔽在墙壁间,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新。我情不自禁地说:"啊,中山纪念堂真不愧为中国建筑的杰作!" 接着,我们来到孙中山史迹展览馆参观,这里陈列着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经历的一些资料。我看见了毛主席地而坐195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写的文章。我聚精会神地看了

一、二楼的资料,现已对孙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把他的事迹、经历深深地记在脑里。孙中山是一个意志坚定、爱国爱民、坚贞不屈的人,难怪周恩来总理说道:"孙中山先生对中国人民的伟大贡献,在中国的历

史上是永垂不朽的。"参观之后,我深受感染,暗下决心以孙先生为榜样,以他的精神、品质鼓励自己更有勇气去面对任何挑战和困难。

我觉得这次参观中山纪念堂真是大开眼界和深受教育,令我十分难忘。于是,在离开之前,我在孙中山像与纪念堂前照了一张相,以作留念,然后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中山纪念堂。

第4篇: 参观中山舰博物馆有感

2014年7月27日上午,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六位新员工参观了中山舰博物馆园区。

中山舰博物馆园区位于江夏区金口街,为武汉中山舰旅游区的核心区域。它主要由中山舰博物馆、中山舰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园和游客服务中心三大部分组成。由于时间有限,我们重点参观了中山舰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著名的中山舰。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它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1912年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国海军,1922年6月孙中山先生登临该舰指挥平定陈炯明叛乱。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永丰舰易名为中山舰。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同年10月24日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被日机炸沉于长江金口水域。1997年打捞出水。2001年修复竣工,2008年5月整体迁入中山舰博物馆陈列厅。

中山舰在抗击军阀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段历史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忆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为了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有今天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普遍的真理。当时长期积贫积弱的中国被帝国主义欺负。而现在我们国家在英明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日渐强大。我们已经不惧任何侵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年青一代始终是维护者,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毫不犹豫站出来。中山舰是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被击沉的。它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惨无人道和罪恶嘴脸,这是血淋淋的证据。对于日本这么个好战民族,我们应该时刻提防着。

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在今天仍有复燃的迹象,但是,我们伟大的民族有着众多仁人志士,决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目前,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稳定的发展,但是一些极端分裂分子和国外反动势力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妄图抹杀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处处给中国下绊脚石。我相信,“邪不压正”,这些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都会得到很好地解决。我坚定的跟党走。

作为年青一代,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我们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建设“百年不倒”的优质工程,用专业技术为国家出力。其次,我们要时刻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思想上要过硬,传播正能量,不撒播谣言,多参加爱国教育活动,学习革命志士的爱国精神,积极争取早日入党。

第5篇:中山纪念中学参观记

中山纪念中学,这所全中山市最大、最好、最美的中学,位于南朗镇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的隔壁。虽然下起了沥沥小雨,但丝毫没有打绕我参观它的兴致。

步入长长的校道,只见苍绿的榕树栽满了两旁,宛如一排排威严的士兵,守护着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它们垂下的榕须还滴着许多雨水,多像一屏屏水帘呀!榕树伸出了碧绿的枝干,仿佛在欢迎来到的人们呢!校道的尽头便是那美丽的校门。校门前摆满了一盆盆鲜艳的花朵,衬托着比它更艳丽的校门。金红色的校门上缀着一排排青翠的绿瓦,两排瓦中间有一堵雪白的墙,让上面的“中山纪念中学” 特别显眼,金红色更为校门增添了几分庄严,这正是因为它就是一座巨大的牌坊。

穿过门后的一片片树阴时,花香总是扑鼻而来,一大片一大片的翠绿总在眼前出现。不一会儿,我们来到带有古典韵味的浣霞亭。浣霞亭位于碧波荡漾的逸仙湖上面,有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穿着拖地波浪长裙,迎风微笑。浣霞亭红柱绿瓦,飞檐设计,颇有几番古代建筑的感觉。波光粼粼的逸仙湖内养了无数的鱼儿。阳光的照射下,浣霞亭、银光闪闪的逸仙湖和里面无颜六色的鱼儿成了纪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鱼儿交叉地游泳时,便会把自己和伙伴们交织成美丽的彩绸;因为鱼儿有的是金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黑的,所以交织出了五彩斑斓的鱼布,美极了!

我们站在浣霞亭里,迎面吹来了习习凉风,香气袭人,柳树妩媚地摇摆。我们向远处眺望,一幢幢大红教学楼映入眼帘。走近一瞧,红墙绿瓦,也十分经典,但旁边的图书馆更能吸人的眼球。这间图书馆叫“博学堂”,里面到处是浓郁的学习氛围。一进门口,四大个铜雕塑映入眼帘,仔细一瞧,原来我国文字的记载方式的演变,依次是“甲骨时代”“竹简时代”“活字时代”和“数码时代”。偶然看见它的灯,天哪!灯竟然也是15盏仿竹简的灯饰!低头仔细一看,砖块居然也铺成了旋转的钢琴键花纹呢!墙上还有一副孙文先生创作的对联:“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哲生文化广场”“寿屏公园”等地方也十分美丽,它们的含义也不可忽略,它们可是为了纪念孙科、孙眉的呢!

中山纪念中学真美呀!真是让我目不暇接。真希望我将来能在这依山傍水的中学读书!

第6篇:参观中山舰(化生学生党支部)

参观 “中山舰”博物馆活动策划

活动背景: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不应该忘记祖国遭遇的屈辱历史。古言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苦难常让我们无助,但是苦难确实帮助了我们。在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通过举办此次活动,希望能够丰富同学们的阅历,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让他们学会自强不惜,明白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活动主题:“铭记历史 自强不息”

活动时间:2012年4月29日

活动地点:江夏区金口中山舰博物馆

活动参与人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131期党校培训班全体成员

活动内容:

1、参观中山舰景区所有组成部分——中山舰博物馆、武汉会战纪念区、中山舰

金口战役纪念区、胜利广场、和平家园和武汉会战雕塑群。

2、用做笔记的方法记录重要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3、到中山舰遇难者纪念碑前合影留恋。

4、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参与者写一篇观后感,优秀作品将被上传化生院网站‘党建工作’专栏。

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1、明确活动开展目的及实施的可行性

2、获得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

3、做好人员的安排及路线的搜查工作

4、让参与学员事先了解中山舰的相关历史,为参观做好准备工作

(二)活动实施

1、活动负责人提前告知院系领导并得到同意

2、活动参与人员10:00在东区校车乘车点集中出发

3、开展参观活动

4、活动参与人员集中回学校

活动经费预算

车费(校车):600元

注意事项

1、参加活动人员必须准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有原因无法参加者,请及时转告该活动的负责人员。

2、活动期间请各位学员服从统一安排,注意自身安全。

3、活动结束后活动参与人员必须统一集中回学校。

预期效果:通过此次活动,大部分贫困学生能够了解关于中山舰的历史,然后树立自强的意

识,努力学习,树立良好的学生党员形象。

化生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2012年4月22日

第7篇:平远农业工作组赴中山参观考察报告

4月27日至28日,县政府副县长李小建率领农业局工作组参加完在中山召开的平远脐橙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论证会后,在中山市农业局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中山市聚丰园米业有限公司、中山农牧有限公司、中山市万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和中山黄圃泰和食品公司等四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考察了企业的生产基地和车间,认真听取了公司负责人的经营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中山市聚丰园米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高档优质米为主的企业,年生产优质大米5万吨,在韶关、台山、新会、高要及云浮等地建立了马坝油粘、丝苗米、象牙粘等优质稻生产基地,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中山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果树种植、鱼塘养殖、有机肥生产和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农牧企业,占地面积1996亩,存栏种猪2000多头,年出栏优质生猪4万多头,并向各地农户提供优质猪苗和饲料、兽医兽药、技术服务等支持,回收肉猪统一保价销售。中山市万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冻罗非鱼片和叉尾回片,年加工生产能力达3600多吨,产品主要出口以色列、安哥拉等国,在中山南朗、阳江、恩平、湛江等地收购原材料加工销售。中山黄圃泰和食品公司占地面积6800多平方米,生产腊味、腊鱼、腊禽等三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的产品,公司设立了6个连锁专卖店,“泰上王”牌腊味、腊鱼、腊禽产品畅销省内外,出口东南亚、巴拿马、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

二、主要体会

参观的四家企业都是规模较大、效益较高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其中聚丰园米业和泰和食品等多个产品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中山农牧公司是供港澳活猪饲养注册场,在中山市这样一个工业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都必须依托山区提供原材料,我县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我县农户素有种植优质稻的习惯,今年优质稻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9万亩,年水产品总量0.59万吨,年出栏生猪18万头,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发挥资源优势,在珠三角现代农业产业转移中做好承接工作,促进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近期打算

这些企业的老板在听取了我县的基本情况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介绍后,对平远的优越条件和发展环境表示浓厚兴趣,将在近期组成企业考察团到我县进行专门的参观考察。我县也将今年内组织县内农业龙头企业的老板到中山参观洽谈,探讨以“公司+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即在我县寻找一家对口公司与中山的农业龙头相嫁接,由中山公司下订单给本地公司,再由本地公司组织农户生产,产品由本地公司直接或经粗加工后销售给中山公司,以达到“三赢”的目的。

上一篇:村社区妇联工作总结下一篇:外出考察学习请求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