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e损失分析报告

2023-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oee损失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oee损失分析报告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分析

摘要:森林火灾损失评估由其复杂性一直是评估领域重要关注点之一。从森林火災损失特点分析出发,结合过火林区处理方式与林木受损程度,分析了多种森林火灾发生后的损失评估方式,并列出相关计算公式,为评估实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森林火灾;评估方法;林区受损

1森林火灾损失评估特点分析

1.1评估目的对结果影响较大

一般造成森林火灾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一种是自然原因,责任主体是不存在的情况下,一般是自然火源造成森林火灾,因此在评估实务中即为少见对自然火源造成的森林损失进行评估,所以大多数评估都是出于对人为火源森林火灾损失进行定罪以及索赔与保险理赔。森林火灾评估的目的是火灾定罪、索赔与保险理赔等。当森林火灾评估以定罪、索赔为目的时,价值类型属于非市场价值中的特殊价值类型,损失评估值是指森林资产持有者特定功效与作用下资产价值,此时主要采用收益法,估算森林资产在未来价值基准日将产生的收益,并折成货币现值。当以保险理赔为目的时,价值类型为保险型价值类型,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有成本法与市场法。当评估结果差距比较大时,可能是评估的目的不一样,也可能是评估参数不同、方法众多等原因。

1.2资产核查难度大

在森林火灾中,评估工作最困难的部分是资产核查,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保障客观的评估结果。通常情况下,根据林业基本图、林相图、森林资源清单进行森林火灾评估,满足数据精确度要求,通过小班核查、抽样控制等方法对森林资产进行核查。但是森林因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因此成过火区域过火界线确定缺少确切、明晰的依据,极有可能导致过火小班经营过火线模糊不清,受委托评估机构既有数据绝大多数都难以派上用途,评估时,要绘制过火界线,计算过火面积,因此,评估工作最难得是资产核查的难度和量度。

1.3损失程度难判断

根据森林的强度、时间和林木特点来判断森林的损失程度。森林火灾林木损失层度可分为:(1)有些林木受损层度不大,来年春天可继续正常生长,属于轻度损伤;(2)有些林木形成层被烧毁,来年开春不能继续正常生长,但林木主干未受到毁灭性损伤,砍伐后可作为材料作为销售,属于中度损伤;(3)有些林木应过火时间过长,导致形成层与主干都被烧毁,砍伐后无法销售,属于重度损伤。森林火灾损失程度理论上可根据林木形貌来进行判断,但实际评估过程中对重度损伤林木判断较为简单,林木轻微损伤与重度损伤因林木类型不同、技术手段科学性不足、核查时间有限等问题而难以准确判断,继而造成评估结果准确性不强。

1.4灾后处理方式对评估影响大

森林受灾后,为了评估结果,森林火灾灾后处理方式主要有:(1)过火林木砍伐后重新造林;(2)过火林木适度补植后继续经营;(3)过火林木清理后,保留轻度损伤林木继续经营。当中度与重度损伤林木面积大,将其砍伐后森林经营价值不大,必须进行重新造林时,则采用过火林木砍伐后重新造林处理方式;当林木中度与重度损伤林木较为集中,林木可异龄经营时,则采用适度补植后继续经营处理方式;当受损林木中度与重度损伤林木较少,将其砍伐后对森林林分没影响或影响不大时,则采用清理后保留轻度损伤林木继续经营处理方式。当森林灾后采用不同处理方式时,评估师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就自然不同了,评估结果自然相差较大。

2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方法分析

2.1过火林木全部采伐后重新造林

2.1.1过火林木处于幼龄阶段

林木处于幼龄阶段,还未成材,过火砍伐后基本没有经济价值。即使有些幼龄阶段林木马上到中龄阶段,理论上还存在一定经济价值,但是扣除价值利用成本,剩余经济价值基本为零。此时,林木基准评估日价值折现值为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值。

幼龄阶段林木距成材阶段还需很长成长时间,如果采用收益法,林木评估基准日预期收益与收益风险等影响因素难以确定,折现计算结果受评估师主观意识影响较为明显,评估结果客观准确定难以保证,因此收益折现法在此时便并不适用。市场法需要稳定活跃的现行市场且市场中存在三个以上具有可参考性的案例,但是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往往不具备此评估条件,所以市场法也不适用。重置成本法是从资产购建角度出发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较为适宜用于幼龄阶段林木损失评估,评估计算公式为:

En=K×∑ni=1Ci(1+p)n-i+1(1)

式(1)中:En为n年林木评估值;K为林分质量调整系数;Ci是i年生产成本值;P为投资收益率;n为林木年龄。通过上式可知,幼龄阶段火灾后损失评估值是各林分重置成本总和。

2.1.2过火林木处于中龄、近熟林阶段

如果林木处于中龄、近熟林阶段,林木遭遇火灾后主要分为灾情较轻、较重、严重三种。当灾情严重时,林木基本全毁,剩余价值基本为零,森林火灾损失即为当下林木价值,此情况下收益现值法较为适用,估算当此小班林木正常经营情况中将产生的收益,在收益基准日中将预期收益以当下货币形式折现。当过火林木灾情较重,部分林木依旧存在理论价值,但考虑到实际价值利用成本,理论上存在的价值不再具有实际经济价值。此时评估方法与灾情严重情况采用方法基本一致,评估值计算公式为:

En=K×Au+Da(1+p)u-a+Db(1+p)u-b+…(1+p)u-n-ui=n+1Ci(1+p)i-n(2)

式(2)中:Da、Db为参照林分a、b年间伐收入值;Ci为评估后到主伐期林分经营成本消耗值;Au为参照林分u年主伐纯收入值;其他值参照式(1)。

当过火林木损伤较轻,部分林木砍伐后存在实际经济价值,此时可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参照式(2)测算全部林木受损价值,再减去可用林木剩余经济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Ek=En-E=En-(W-C-F)

=K×Au+Da(1+p)u-a+Db(1+p)u-b+…(1+p)u-n-ui=n+1Ci(1+p)i-n-W+C+F(3)

式(3)中:Ek為火灾损失值,E为火灾后林木剩余经济价值;W为可利用林木销售收入值;C为可利用林木成产消耗成本;F为可利用林木生产经营中利润值。

2.1.3过火林木处于成熟、过成熟林阶段

当火灾严重,林木基本被烧毁,利用重置成本法显然不适宜,此时林木损失值即为林木现有市场值,因此应采用市场法进行损失评估。计算公式为:

E=W-C-F(4)

式(4)中:W为林木市场参考销售收入值;C为林木加工销售成本消耗值;F为林木销售后利润收入值。

当过火林木中存在部分林分尚且可采伐利用时,损失评估测算值有如下两种思路和方式:

a:首先按照林木市场交易价格核算出林木总价值和残余值,在计算两者差值即为损失评估值,如下式(5):

Ek=En-E(5)

式(5)中:En为按市场交易价格测算出林木总价值;E为按市场交易价格测算出剩余林木价值。

b:根据实务评估经验强的评估师对火灾现场实地勘察后,得出评估结果,判断整体受损情况,用Kd代表给定整体损失程度经验值,然后凭借林木损失程度与价值损失间的关系,求出关联系数ε,Kd与ε乘积计算出代表林木损失价值系数k。火灾损失即为En与k乘积,如式(6):

Ek=k×En(6)

2.2过火林木适度补植后继续经营

2.2.1过火林木为同龄用材林

当林木为同龄用材林时,因为经营方式不同,分为砍伐后重新造林与湿度补植后继续经营,因此。评估思路与测算技术自然不一样。全部砍伐后重新造林,森林用地效用在后期能得到统一利用,而适度补植后继续经营处理方式中,林地效用不能统一对待,林地生产经营形成复层经营管理模式。复层林经营方向主要有:

第一,林业经营者注重生态效益,相应国家政策引导,将灾后林分改造成复层异龄混交林。此时收益法较为适用:首先测算出同龄林资产现有价值En,然后测算出异龄林现有价值E1和砍伐处理残余值E,火灾损失评估值Ek即为三者差值,如式(7):

Ek=En-E1-E(7)

第二,经适当补植处理后,林分改造成异龄林。这种处理方式一般补植与原有林木种类不同且生长周期较短的树种,尽可能让整个林分都能同时到达成熟期,便于同时采伐销售,继而方便于整个林业生产经营过程,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此时火灾损失评估思路为:第一步,运用收益法测算出林木火灾前资产价值En,然后计算出E1、E2、E,E1代表火灾后剩余林分现有价值、E2代表补植后林分资产现值以及E代表采伐林分残值,Ek值就是四者差值,记做火灾损失评估值Ek,如下式(8):

Ek=En-E1-E2-E(8)

2.2.2过火林木为异龄用材林

异龄林与同龄林是有区别的,其一般是天然形成林,因此,投资成本无法估计。如果是人造林,但其经营时间长,林分经营很难清晰区分,导致在成本核算基本无法进行,所以重置成本法在这种情况下不适用。此外,市场评估法需要活跃、稳定的市场体制和可供参考的案例,但是实际中并不具备此条件,再鉴于评估目的不同双重因素影响,市场法在类损失评估中也不适用。收益现值法在此情形下较为适用:第一步根据收益法测算出林木资产现有价值E1和补植后林木资产现值E2,然后测算出林分砍伐残余值E,三者差值变为火灾损失评估值Ek,如下式(9):

Ek=E1-E2-E(9)

需要说明的是林木砍伐残余值可根据市场评估法进行测算,当砍伐没有实际经济价值或经济价值不大时E=0。

2.2.3过火林木清理后继续经营

过火林木经处理后继续经营是出于林分受损程度低或受损面积小,砍伐中度与重度林木工作量较小,工作工程较为简单,并砍伐后对整体经营管理来说影响较小。此种情况下火灾损失评估思路为:首先分别测算出火灾前后林木资产折现值E1、E2以及林木砍伐残余值E,三者之差便是火灾损失评估值Ek,如下式(10):

Ek=E1-E2-E(10)

2.2.4森林火灾户评估案例分析

2012年6月在山西省浮山县和沁水县交界处的榆社村和杨家河村附近发生一场火灾。过火面积39.5公顷,森林受灾面积25.4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643%,森林火灾受害系数80%,过火林木蓄积1856m3,此外3.2m3商品材与两辆摩托车与三轮车被烧毁。林火扑灭后采用清理后继续经营处理方式,评估过程计算公式参考式(1)—式(10)。

(数据来源: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厂管理局,网址:http://ztsff.forestry.gov.cn/)

直接损失:林木市场价格340元/m3,过火后林木残余价值160元/m3,过火林木出材率为20%,受损率80%。

①立木直接经济损失Ek1=1856×20%×80%×(340-160)=53453元。

商品材损失:成本价300元/m3,残余值160元/m3。

②损失Ek2=3.2×(300-160)=448元。

③两辆摩托车与三轮车固定资产全部烧毁,参照公式(3),其损失为Ek3=24700元。

④火灾扑灭费用为Ek4=80000元。

⑤每公顷清理费用达到3900元,每公顷补植补种费用达到3000元,因此灾后清理费灾后处理费用Ek5=35.9×(3900+3000)=247710元。

⑥生态经济损失根据专家评估价经验确定为Ek6=175000元。

经过以上的计算过程,此次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值为:损失评估值E=∑nn=1Ekn=53453+448+24700+80000+247710+175000=581311元

3森林火灾评估中注意事项分析

3.1合理选择评估参数

当处于索赔目的对森林火灾损失进行评估时,评估结果作为法院对火灾肇事者责任及经济索赔提供有力参考,评估的对象是林木资产,参数有树龄结构、受灾面积、林分类型、树高等林昌经营参数和砍伐销售成本、过火林区处理成本、林材价格等经济参数。处于理赔目的的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涉及诸多参数,评估师应综合考虑各因素,这是评估是专业能力与经验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因灭火而产生的救火费用以及各受灾群体安顿费用并不能包含在受损评估组成中。当处于肇事者定罪的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时,一般指对林木烧毁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如果司法部门有其他特殊要求,在考虑其他损失。对于处于保险目的而进行的森林火灾损失,应以保险合同为基础,对合同内约定内容对损失进行评估,参数包括有受灾面积参数、受灾林木价格参数、工价成本基准值等参数。

3.2科学选择过火林区处理方式,加强资产核查力度

在选择处理方式时,首先要考虑到林区相关权利持有者意见,其次要从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对受灾林区处理方式进行合理判断,包括林木种类、树龄、受灾程度等因素,最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与森林灾情和各利益相关主体最为符合的处理方式进行损失评估。当评估发生在林权持有者已经选择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后,评估应肯定此处理方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评估。在受灾林区处理方式确定后,受委托评估结构应组织专业评估技术人员前往受灾林区进行核查,由于当森林受灾后,相关部门的核查困难,要求精度比较高,相关技术人员应从过火界线,林分类型、面积、树龄结构等多角度进行核查。核查过程中应借助GIS、RS等多种地理信息技术对过火林区面积进行深度核查,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对林木受损程度做出实时核查。

3.3从实际市场角度测算过火林木价格

过火林木损失价值不仅由受损程度影响,还受树种类型、市场需求等其他因素影响,因此在损失评估中不同过火林木价格不一样。评估师应结合林木受损程度和林木市场价格合理测算林木价格,如轻度受损林木价格和市场同类林材价格相近,中度受损林木应根据过火林木采集林材质量与市场需求进行价格测算,重度受损林木在砍伐后林材没有市场经济价值或价值不大,无法折现。评估过程中还可以既定案例作为参考对过火林木价格进行测算。此外,对受灾林木砍伐、运输、销售等费用也应根据实时市场价格进行合理测算。

参考文献

[1]樊磊.基于多源數据的土壤水分估算及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应用[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7.

[2]刘祖军.森林火灾损失评估的相关问题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16,36(05):412416.

[3]徐妍,丁菊芳.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分类和指标探讨[J].林业经济,2015,37(12):134137.

作者:林雨轩 杨景海

第2篇: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实证分析

摘 要:以中国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计量分析中通过建回归模型,对中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

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盈利能力;上市银行

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得知,截至201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5.3万亿元,同比增长19.9%;负债总额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双降。截至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336亿元,比年初减少 731亿元;不良贷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6个百分点。同时,拨备覆盖率高位提升,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增强。截至年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17.7%,同比提高64.5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230.7%,同比提高50.8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定。

一、中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实证分析

1.研究假设。从以上数据看到现在的银行拨备覆盖率均已达到100%以上,抗风险能力得到了巨大提高,但这种计提直接影响银行获利能力。因此我们银行认识到贷款减值准备计提额影响着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随着国内商业银行股票的上市交易,银行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经营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贷款减值准备作为影响银行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能否客观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否受到其他财务因素如经营业绩、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有助于银行与监管当局更好地对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的管理。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不良贷款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不良资产越多,贷款损失准备就越多。前些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严重偏高,但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在持续改善,各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近几年持续下降。

假设二:资产负债率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时,银行则面临越高的财务风险,为了控制该风险,经营者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假设三:存贷比率与贷款损失准备负相关。随着银行规模的增大,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将随之而提高,因此与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率负相关。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越高,说明其可用于贷款的金额就越少,那么就需要增加外部融资。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减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向储户发出有能力回收贷款的信号,以增强储户的信心。这样的计提行为有利于吸收存款,充实资本。

2.研究设计。为了分析影响中国上市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因素,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根据以上假设,本文共设计了五个变量:贷款损失准备率(LLP),净资产收益率(ROE),不良贷款率(BL),资产负债率(DA)及存贷比率(LD),以贷款损失准备为被解释变量,相关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LP=α0+α1ROE+α2BL+α3DA+α4LD+ε。数据主要从各上市银行年度财务报告中选取。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1.实证检验。通过样本得出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近两年,绝大多数银行选择提高贷款减值准备

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计提率。说明了大部分银行都认为贷款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增加,在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状态下,都选择增加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额。另一方面银行之间贷款减值计提率差异较大。从样本最大值与最小值来看,两者相差近10倍,说明不同银行,不同年份对于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的差异较大,对银行自身的风险判断相差甚远。

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F值为27.051,表明该模型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总体线性关系是显著的。调整后的R2为0.625,说明该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自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2.结果解释分析。不良贷款比率回归符号为正且通过T检验,与假设1相符,说明不良贷款与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不良贷款越多,银行的风险越大,相应的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规避风险。这说明中国的不良贷款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不良贷款仍然是影响银行风险的重要因素。

变量资产负债率回归估计符号为负且未通过T检验,与假设2相反。理论上,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时,银行则面临越高的财务风险,为了控制该风险,经营者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但是,具体到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规模较大的是四大商业银行。受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这也是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资产经营管理一直带有浓厚的宏观调控色彩,所以有可能在中国出现这样的情况。

存贷比率回归符号为负且通过T检验,与假设3相符,说明存贷比率与贷款损失准备负相关。这表面经营者通过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向用户传达银行具有良好的收回贷款能力的信号,银行的运营是安全的,增加客户的信心。

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映银行盈利能力的财务影响因素指标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净资产收益率与贷款减值计提并不显著相关。在中国,银行是拥有大量虚拟资产(如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资产的风险控制能力是其主要关注点,而非主要关注盈利目标。银行更希望向投资者、现有及潜在顾客发出“风险控制良好,经营稳健”的信号。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上市银行较少且上市年限较短,以至没有足够的截面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所采取数据可能会对研究结论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该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可能是由于进行回归分析时没有对面板数据划分年份,这样就增加了出现重复样本的可能性。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更多的考虑风险因素,也就是更希望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资本管理。但在中国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盈余管理的财务因素影响并不突出。盈利能力的提高不能简单的降低贷款损失准备,回归结果显示中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另外,监管当局也应该加强对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与冲销的管理。由于现阶段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主观随意性较强,导致不能真实的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因此,需要完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法律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中国国情的全面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陆正华,马颖翩,戴其力.上市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基于A股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

2009,(12).

[2] 王小稳.关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4).

[3] 蔡逸轩,罗剑群.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选择动因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11).

[4] 孙天琦,徐晓羽.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3).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王莹

第3篇: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模型的经验估计结果发现,在考虑宏观变量M2的稳健模型下,贷款损失准备金LLP与贷款总量、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行为与宏观环境、经济周期以及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有关,今后在准确界定行业景气、行业风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按预计损失而非实际损失计提特种准备,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逆经济周期和提前防范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盈余管理;贷款损失准备;动态面板模型

JEL分类号:L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实践应用来看,贷款损失准备具有防范银行信用风险与补充银行资本的特性,是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监管的一个重点。有研究发现,缺乏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有效监管会降低最低资本监管的有效性。银行资本的周期性波动不仅是以风险为基础的银行资本监管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缺乏以风险为基础的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的监管造成的,银行资本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不足引发的。

从理论上看,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其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又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有通过贷款损失计提来操纵利润的动机,商业银行的盈余和贷款损失计提存在相互的动态影响。另外,经济景气循环和宏观环境也会影响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但在实证分析上,还缺乏对我国银行体系的经验研究,贷款损失准备有多种影响因素及复杂的制度背景。本文正是基于此,采用新的实证分析方法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

(一)商业银行的损失准备金管理与信贷周期

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管理与信贷周期的研究,国外有多种文献。Arpa等(2001)、Laeven和Maioni(2003)等将贷款损失准备金LLP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他们假设银行贷款的质量会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在变化波动过程中,银行的损失准备金管理及其派生后果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原因就在于银行在经济低迷期提取较多损失准备会缩减贷款供给,进而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来影响实体经济的波动和周期。Asea和Blomberg(1998)揭示在经济周期的演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习惯按照由严到松的路径改变借款标准,从而使信贷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均具有放大效应。Bouvatier和Lepetit(2008)研究发现,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对未来具有乐观预期,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投放;相反在经济低迷期,商业银行因为要提取较多的贷款损失准备可能进一步压缩信贷。

相对而言,直接考察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借贷行为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少。Shrieves和Dahl(2002)对日本银行业的研究发现,贷款损失准备与贷款变化之间有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贷款损失准备可能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周期。Bouvatier和Lepetit(2008)发现非自由裁量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包括资本充足约束)诱导的银行行为放大了信贷波动,并将之归结于后向的损失准备制度。他们认为这能被基于前向规则的风险评估的LIP管理所抵消,当银行基于前向规则进行LLP的管理时,银行的LLP行为将是逆周期的。因为信贷风险通常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产生,在经济低迷时形成,经济扩张可能引致银行借款的过度扩张和风险评估的放松,因此银行应在经济繁荣时期承认其信贷组合的潜在风险,并及早为经济衰退时期的风险形成提取足够和有远见的LLP,从而降低经济低迷时期LLR不足引发的预期损失对资本的侵蚀,以及由此引致的信贷紧缩和宏观经济的衰退(Borio等,2001)。也就是说,当银行对其LLP进行逆周期管理时,能减小资本监管的顺周期影响。

(二)LLP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

LLP的盈余管理假说是指:当银行的预期盈余水平较低时,它可能“故意”低估LLP(或当期提取较少的LLP)来缓和其他因素对盈余的不利冲击;相反,当银行的预期盈余水平较高时,它选择能减少收入的应计项目来最小化盈余的波动性(Bouvatier和Lepetit,2008)。当银行的实际损失超过预期时。它将从LLR(Loan Loss Reserve,简称“LLR”)中核销部分准备;当其实际损失小于预期损失时。它将追加计提LLP到LLR中去。收入平滑能给银行及其管理者带来诸多好处,第一,收入平滑能使银行获得更为稳健的资本管理目标。当银行收入被(部分地)平滑之后,其盈余将受到经济周期中信贷损失波动的较小影响,从而降低了预期损失对资本的侵蚀可能(Laeven和Mainoni,2003)。第二,收入平滑通过减小银行报告盈余的波动性来积极影响人们对其风险的感知(Greenwalt和Sinkey,1988),进而降低市场约束。第三,银行经理的补偿计划也可能鼓励了其收入平滑行为。大多数相关文献报告了银行使用LLP进行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Collins等,1995;Ahmed等,1999;Laeven和Mainoni。2003;Hasan和Wall,2004;Bikker和Metzemakers,2005)。

目前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研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因素及计提策略分析方面:李宗嘉、陆军(2008)指出在信贷市场完全信息假设的条件下,银行在贷款定价中已经通过对风险溢价的调整反映了不同借款人违约风险的大小,银行所需计提的贷款准备金可以用风险溢价来抵补,而银行则可以因此而获得无风险收益。然而,事实上,信贷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完全市场。在信贷市场中,贷款损失具有不确定性、滞后性和隐藏性等特点。同时,在缺乏贷款二级市场和贷款会计处理目前普遍采用历史成本会计法的情况下,风险溢价仅仅反映的是银行在贷款初期对损失的判断,贷款存续期内影响借款人履约能力的任何因素的恶化都会使风险溢价难以覆盖预期损失。王林(2009)分析认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具有顺周期性,而现存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有内在缺陷。王林认为巴塞尔协议作为一种微观经济风险管理的手段,只能降低单个借款者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风险。而对于影响所有经济实体的宏观经济风险,这种制度本身所具有的顺周期性使其很难在一个完整经济周期中降低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所以王林提出了基于完整估计周期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制度设计这一想法。该制度设计的关键是将逆经济周期的要素引入到现有的拨备计提框架中来,建立起某种向前看的拨备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经济繁荣时期,商业银行每增加一笔贷款,就要预期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完整的实施反周期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也需要会计准则方面以及税法方面的相应调整。反周期性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作为一种着眼于管理宏观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制度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管理系统风险的能力,并在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上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许友传、杨继光(2010)研究指出,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事前计提的用于覆盖预期损失的一种拨备,能降低银行报告盈余的波动性,可被用于满足盈余管理的需要。当商业银行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时,其报告盈余将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然而在对我国的样本商业银行和样本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实证研究时却发现我国的样本银行缺乏对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

作者:段军山

第4篇:提升OEE(设备综合效率)实战训练--心得

提升OEE(设备综合效率)实战训练

---心得

一、 简述

1、培训时间: ***年*月*日

2、地 点: *******

3、学员 ***

3、主办单位:

北京冠卓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4、培训目的:

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转,为生产提供助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5、培训内容:

·认识设备综合效率(OEE)

·如何计算设备的综合效率{OEE0} ·降低设备停机损失的分析和改善 ·缩短生产准备时间的分析和改善 ·设备性能降低的分析与改善 ·设备加工不良的分析与改善 ·设备综合效率的现场应用 ·设备OEE提升的改善活动

6、培训方式

讲授法模式进行培训

二、培训心得体会

两天的培训学习提升OEE的应用,我个人的认识和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

1、OEE含义

OEE是一个独立测量设备效率的工具,也是展示TPM活动成果的指标,它表示了设备实际的产出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

2、(OEE)理论计算

OEE = 时间运转率 * 性能运转率 * 良品率

其中:

时间运转率 = 运转时间 / 负荷时间 * 100% 性能运转率 =(单件产品的理论生产时间 * 总生产数量)/ 运转时间 * 100% 良品率 =(总生产数量 — 不良数量)/ 总生产数量 * 100% 通过这样统计计算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有数据可分析,而后才能准确的得以改善,控制我们的工作流程,以求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

3、设备OEE低下的分析和改善 分析方法:

当我们的设备OEE低下时,我们需要选择一种符合生产现场的分析方法,将设备OEE低下的问题分析出来,从而才能浮现出改善方法,在培训学习提升OEE中,有一个分析工具叫“PM分析法”,PM分析法:将现象(Phenomena)作物理(Physical)解析,并从结构上(Mechanism)作分解,导出所有与人、机、物、料、环、及工艺相关的原因,逐项排查,进而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排除设备故障。

运用PM分析法的7个步骤:①查明现象→②物理分析→③成立条件→④逐一排查→⑤找出异常→⑥制定方案→⑦改善设施。 改善方法:

①对生产设备准备时间的损失的改善,我们可以用“快速换型”,也就是单分钟模具转换(﹤10分钟),换型时间的定义是,从上个产品的作业结束,到下一产品开始出现良品时所需的时间。将这种方法用来减少换模时间的浪费,但是我要注重的是将所有换型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下,才能达到我们预期改善的目的。

②生产设备性能低下的改善:设备速度低下、空转瞬间停止是主要影响设备性能低下的原因。设备设计时要达到额定速度,赋予固有可靠性,设备使用和保养时要赋予使用可靠性。可靠性既是指系统、设备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三、改善计划

目前我公司未进行OEE计算,我个人认为可不进行计算,因为OEE是展示TPM活动成果的指标,我们需要将TPM预防维修推行成功后才能实施OEE计算。

对生产设备准备时间的损失的改善:

①针对生产设备日常更换刀模具停机损失进行分析,预计2012年12月15日前完成。 ②前期阶段以11#机生产设备为示范,制定成切刀、棉切刀总成更换改善方案,预计2012年12月30日前完成。

③2013年元月30日完成11#机1台设备作示范,如试用可行,便对其他设备逐一进行改善。

四、总结

对于系统实施提升OEE,后续TPM预防维修逐步完善后才能推行,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转,为生产提供助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设备科

第5篇:仓库损失报告

关于仓库进水减免费用的申请

尊敬的医院领导:

我单位使用省立医院地下二层车库东墙边的一间空置的房子,作为我单位的商品货物的存放仓库,主要存放我单位的一些预包装常温牛奶,常温肉食,保健品,礼品,饮料、油、食品,卫生用品,小百货以及部分电器等(图片),仓库商品总额约15万元。由于仓库位于省立医院的地下二层,是大楼最底部,由于楼体施工的问题,仓库的墙体不同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附图片),致使东墙靠墙的货物全部被水浸湿;仓库北部墙体底部和墙角出现涌水的情况(附图片);当时仓库的水深为十几公分。

当时我单位人员发现情况,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第一时间通知了物业,希望能够给予帮助,但是当时水流太大,水剐出去不一会就渗满了。最后将情况告知医院总务处及医院部分领导,最后查出为地下水管破裂导致渗水,但是至今无法解决渗水问题。最后我仓库货物只能部分浸在水里,部分通过买来的堆头架,放在水中将货物放在堆头架上至今。

目前,据我单位统计仓库货物直接损失金额为:34298.00元 其他物品的损失金额为:16870.00元,合计总金额为51168.00元。 因为仓库进水无法进货造成的店面销售额减少,带来的经济损失我单位出于综合考虑不予申请。

为此给我单位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如下: 货物直接经济损失:

特仑苏牛奶

3*6 箱*55元/箱=990 金典牛奶

3*6 箱*52元/箱=936 营养舒化奶

3*6 箱*42元/箱=756 初元奶

2*6 箱*40元/箱=480 圣牧有机奶

2*5箱*88元/箱=880 海参粥

2*8 箱*58元/箱=928 鲍鱼粥

2*8 箱*58元/箱=928 惠生堂礼品

60箱*60元/箱=3600 西洋参

15 箱*120元/箱=1800 阿胶浆礼盒

20箱*85元/箱=1700 江中初元5支红 12箱*110元/箱=1320 江中初元5支黄 12箱*120元/箱=1440 江中初元8支红

6箱*150元/箱=900 江中初元8支黄

6箱*160元/箱=960 都得利面包

5 箱*50元/箱=250 贝蒂斯橄榄油Ⅰ

2提*130元/提=260 贝蒂斯橄榄油Ⅱ

3提*228元/提=684 贝蒂斯橄榄油Ⅲ

3提*318元/提=954 茶叶(铁观音)

5提*158元/提=790

(金骏眉)

4提*225元/提=900 六个核桃

10箱*55元/箱=550 杏仁露

10箱*45元/箱=450 豆奶粉核桃粉

20箱*35元/箱=700 方便面(桶)

15箱*38元/箱=570 方便面(袋)

10箱*48元/箱=480 银鹭八宝粥

回头客铜锣烧

清风纸

柔影纸

单卷卫生纸

心相印抽纸

茶语抽纸

纸杯

毛巾

护理垫

纸尿裤

内裤

七度空间卫生巾 苏菲卫生巾

电动玩具

金锣王中王

金锣齐鲁烤肠

15箱*31元/箱=465 10箱*88元/箱=880 10提*13.5元/提=135 5提*23元/提=115 100卷*1.3元/卷=130 100提*15元/提=1500 50提*13.5元/提=675 50包*3.5元/包=175 200条*4元/条=800 16个*12元/个=192 20个*15元/个=300 50个*15元/盒=750 50个*8.5元/包=425 50个*11元/包=550 30个*20元/个=600 5箱*80元/箱=400 6箱*100/箱=600

金锣QQ肠

8箱*40/箱=320 金锣脆脆肠

6箱*70/箱=420 金锣肉粒多

3箱*220/箱=660

总合计金额为:34298.00 其他物品损失:

意大利进口咖啡机 1个 8500 高级按摩垫 1个 3800 啤酒冷藏柜 1个 1500 低温奶冷藏柜 1个 2500 A4打印纸 3箱 360 针式打印机打印纸 1箱 210 总合计金额为:16870.00 现特向医院领导申请我单位的部分损失,金额为51168.00元。 另有饮料估计200余箱,被水浸泡,大部分可以进行销售,我单位不予申请。

济南历下区福瑞鑫百货商店 2013年8月

第6篇:停工损失报告

至信地置业(合肥)有限公司:

因甲方未解决拆迁问题,造成拆迁户强停现场的施工用电引起现场停工(2016年9月7日7点至11点),对我单位现场施工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做如下阐述:

1、现场租赁材料的租赁费

2、设备的租赁费

3、施工人员的误工费和生活费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贰万肆仟元整(¥24000元)

上述一系列损失甲方应予以承担

汕头市南华建筑有限公司 信地藏龙阁项目部 2016年9月8日

第7篇:灾害损失报告

报告

衡阳市林业局: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湖南省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前所未有,灾情之重、破坏力之大、对经济发展影响之深、历史罕见。在衡阳市委、市政府和市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司员工的积极努力和大力配合,努力将冰雪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在这次雪灾中,我司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元。通过自查与统计,我司主要损失如下:倒塌生产厂房一栋,面积为280平方米,因厂房倒塌砸坏生产用机械设备20台/套,投入到生产线上各种油漆渗入雪水,直接造成595公斤油漆报废,还造成近800平方米竹地板和400平方米竹踢脚直接报废,我司的直接损失达300万元;受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大部份树木遭毁灭性破坏、大部份竹子爆裂倒地,我司培育的良种种竹已全部折断,基本上需要重新建设种竹基地,我司在衡南县岐山、衡阳县金溪庙和库宗桥等地的楠竹基地的竹子三年之内无法成材,对我司的正常生产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司的间接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500万元。

为搞好灾后重建、弥补灾害损失、加快经济发展、防止森林火灾,我司正在积极组织林区农户以最快速度砍伐冰雪毁坏的树木和竹子,全力调集资金收购农户简单处理后的竹、木材料,避免广大竹、林农因此而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特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我司在此次冰雪灾害中的受损和灾后救助情况,并恳请上级领导在落实我司受灾情况后予以经济上的援助! 特此报告。

附:公司受灾照片。

衡阳市湘竹木业有限公司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七日

第8篇:坏账损失申请报告

企业坏帐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申请报告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家税务局外高桥保税区分局第二税务所:

我单位(全称)

,企业性质是

,我单位经营范围:

,注册资金

元。20

,发生坏账损失

元,具体情况如下:

1、 坏账形成的原因及催讨情况

注①

(1)详细说明债务人的基本情况:

(2)债务人破产、死亡、撤销或失踪以及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情况:

(3)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情况:

(4)债务人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情况:

(5)债务重组损失情况:

(6)企业提供与本身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担保而发生的担保损失情况:

(7)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而发生的损失情况:

2、 有关部门(法院、工商、政府等)下达法律文书、证明、文件等情况:

3、 坏账损失,已计入当年损益情况:

4、 上级批复意见

为此,我单位20

发生坏账损失

元,根据财税(2009)57号和国税发(2009)88号规定,向贵所申请我单位坏账损失

元,在20

所得 注②: 坏账损失 申请 报告(续页)

第 2 页 共 2 页

税税前扣除。

特此报告

有限公司(公章)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注①:坏账损失损失原因(2)~(6),企业若涉及哪一类情形的,自己可以选择并进行说明;

注②:上级批复意见是指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决议或上级公司批复(国有企业由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部门的批复)。

第9篇:

上一篇:工程技术总监岗位职责下一篇:财务负责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