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2023-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感悟生活,品味人生

Mickey

每当自己一个人独守的时刻,就会面对一个人的天空,宁静地思考和遐想,就会产生一些对生活的感悟。把寂寞留在风里,把孤独留在雨里,把快乐送给自己。在生活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足迹……

生活中,不与别人攀比,以免引起心理的不平衡,产生不必要的烦恼。不要看自己没有的,而忽略自己拥有的。羡慕,欣赏是相互的,知足者常乐。生活中,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和欲望,那样很容易让人心灵疲惫。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脚踏实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生活中,不要轻易去许下承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源泉。在许下承诺前,必须把那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抛出去。不要太执着于计较得与失、成与败,只要全心全意地努力去做好,就会无怨无悔。

生活中,悲欢离合总难免,一切皆随缘。相聚相拥时,好好把握和珍惜;分开离别时,潇洒道别,祝福珍重。正如诗歌《水调歌头》里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生活就像一块白色的画布,任由用丰富的色彩去刻画。对生活充满憧憬,画出的就是晴空万里;反之,则就是一幅乌云密布,阴雨绵绵的画卷。在多姿多彩生活里,偶尔抬头看看天空,足以洗涤疲惫的心灵。沉思冥想时,轻轻地推开窗户,凝视着一草一木,就会领悟一种向上的力量和勃勃生机。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学会品位生活,也就学会了品味人生。如果当你觉得心情忧郁时,不妨换种心态去对待生活,学会乐观,学会幽默,学会营造快乐,学会轻松生活。如果你觉得生活无聊,工作繁琐,一切都很不称心,那么你就错了。其实,生活很简单。不要把生活的繁琐带到思想上,不要把苦恼都看作是生活的不好,不要朋友的怨气都带到生活中,要学会微笑,懂得微笑。

生活像是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用心地细细品味。尝出浓茶的味道,正如体会到生活的味道。

人生如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和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人活着,应乐观积极生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也应学会享受生活,感受生活之美好。孩子纯真的微笑,朋友相聚的欢乐,厨房里饭菜的香气,田野里庄稼的新绿,月光下传来的乐曲—这一切都会让你感觉到,生活多么美好!只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才会懂得生命的意义,才会把挫折失败当作人生的必须,才会正确的看待名利得失,才会保持一颗单纯的心,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我,在冷漠疏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我们每一个人在接受生活的同时,也在接受自己。善待生活,善待自己。你,就是生活的主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但没有规矩也就不成方圆。

感悟生活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的情感和哲理融于一炉,对为人处世、人生、生命、友情、亲情等进行深入的感知和思考,感中有悟。感知生活真实细腻,启迪人生成功导航。用心去感受生活,让人生更加精彩。

第2篇:感悟生活品味人生的句子

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感悟生活品味人生的句子有哪些?

1、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2、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3、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4、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5、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6、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7、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的了解自己。

8、憎恨别人对自己是种很大的损失。

9、当面对两个选择时,抛硬币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突然知道你希望它是什么!

10、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11、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12、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13、业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4、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5、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16、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17、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18、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9、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0、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21、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2、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23、世界上总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这是人生旅途中的真实存在。走不完的路适可而止,过不了的河及时掉头,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24、情执是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6、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si别是必然的。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27、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28、人家怕你,并不是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种辱。

29、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30、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31、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32、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33、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34、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35、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争吵,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36、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si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37、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38、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39、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4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1、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42、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43、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44、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45、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46、怎么才能得到快乐?只要放弃满腹的牢骚,摒弃虚伪的乔装,放弃对金钱的渴望,放弃对权势的窥探,你会发现快乐随之而来,懂得放弃才能收获快乐!

47、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8、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9、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0、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第3篇:品味人生哲理,感悟生活道路(教学反思)

品味生活哲理,感悟人生道路

——捞起失落的人文“百宝箱”

《三颗枸杞豆》教学反思 大田七中

涂文照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编排了现代作家程海的小说代表作《三颗枸杞豆》,它曾获得延河第二届文学奖。作品以其深邃的哲思、多元的主旨、形象的描摹、优美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童年好奇、顽皮、成长的生命画卷,充满了童心童趣,可读性极佳。在教读时,语文是心灵之学,文化是智慧的结晶,应当把人的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我在教学中,就尝试用人性、用心灵去感受语言文化、文学的精妙。课后,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深深地感到:中学语文教学只有从人本出发,让人性的光辉照耀课堂,捞起语文教学中失落已久的人文“百宝箱”,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品味生活哲理,感悟人生道路,从而更好的把握人生的成长轨迹。

一、利用教学过程的转换,定位打动学生的心弦。

曾经记得北师大的肖川博士在新课程改革报告会上动情地诠释着《童年》这首校园童谣为什么打动了那么多孩子的心„„备课的时候,我想起了现在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一遍遍诵读着“嫩嫩的麦苗长出来了”,却不知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农作物是啥物;眼前晃动着学生对红军长征时“红米饭、南瓜汤”艰辛生活的不解的神色;更呈现着许多学生在父母的极端呵护下,看待生活极其简单,甚至没有一点儿的人生体验„„因此,我把《三颗枸杞豆》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定位为: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三叔——这一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并达到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三叔留下的人生教训的占有;充分发挥三叔人生道路的无穷的悔恨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品味深刻的生活哲理。

二、解读三叔凄美的故事,领会这曲人生的赞歌。

课文写三叔的一生,无处不染上“凄美”的情调。最具“凄美”之笔的是结尾处三叔留给我的“三颗红色的枸杞豆”。红色仿佛是三叔的一是颗闪耀的红心,枸杞豆则象征着他的生命的结束,也寓含了对三叔的赞美之情:过去的三叔是失败的三叔,而在生命终结前一刻,他却成就了最光辉的事业,用一生的失败的教训来促动逃学的孩子,重返校园、捡回自信、培养兴趣、走向成功!他完成了生命传承的伟大使命。“我”正是在这“三颗红色枸杞豆”的鼓舞下一步步成长、成熟并最终成为植物学家的。三叔的一生是悲凄的一生,虚度的一生,失败的一生,可因为他最后的一举,使他的一生都笼上了理想的光环,闪现出美丽的光泽!三叔,一个多么“凄美”的名字!

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品读三叔的过程中,我不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情境的创设,以及是延伸拓展的教学,都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世界,独立思索,尝试用人性、用心灵去感受语言文化、文学的精妙,把握人生成长的轨迹,理解三叔一生的凄美故事,多角度体验三叔悲凄的一生,虚度的一生,失败的一生,发现在悲凄中最后一个音符谱写的一曲人生的赞歌,真正从本文中获取生命意义的启示,从而荡涤人性的灵魂,迈好人生的脚步!

三、顺手创设活动场景,师生互动体验人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的情况创设活动场景,引导学生不断拾起人文的“宝贝”,从人本出发,让人性的光辉照耀课堂,开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参与教学活动中自觉享受人生的体验。如:延伸拓展教学设计时,对发挥想象:假如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年轻时的“三叔”,你会怎样劝说他珍惜时间?原来的教学打算是让学生写下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激情已经被调动,我当即就把该训练改为:教师当三叔,让学生担任劝说者,展开现场口语交际活动。同时,我根据学生的人生体验,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朗读本课如诗的语言,感悟人生道路的艰辛和坎坷,更加深入地领会文中深刻的哲理,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提供借鉴和警醒,使学生步入健康成长的人生轨迹。教学中还注重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在探究性学习中,组织学生围绕“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等富于哲思的语句,结合学生自己的人生轨迹和经验世界,大胆谈自身的感想,真正从身心上领悟到《三颗枸杞豆》的人文思想启示:“大自然是丰厚而无私的,它不仅是人类家园物质生活的依存者,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孕育者。”

四、设计灵活多变板书,激发学生思考火花。

板书不仅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特定的应该掌握的教材内容印象更鲜明、深刻,理解更清晰、全面,记忆更牢固、持久,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因为在课堂上的对话和交流中,可能随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发现值得探究的现象,产生引入深思的问题,只要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讨论和交流,能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也为了表示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所以,我虽设计了板书,可教学中总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看法,随时更改板书内容,大胆张扬人性的魅力!

通过《三颗枸杞豆》一课的教学,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学语文教学应特别考虑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学科特点,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落在对人格的魅力、人性的含义的深层理解上,捞起失落已久的人文“百宝箱”, 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多姿多彩,我们的语文就会有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4篇:品味篮球 感悟人生

——记鞍钢设检中心炼铁工区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刘兆勇

第一次听到刘兆勇的名字,是因为他代表鞍钢裁判员连续多年参与了CBA、WCBA等全国篮球联赛的执法工作。作为一名鞍钢的国家一级裁判员,刘兆勇很自然地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第一次见到刘兆勇时,是在鞍钢职工“设备检修协力杯”决赛的比赛中,作为场内裁判的他执法公正,沉稳果断,执法工作得到了赛会的一致认可。1米98的大块头,魁梧的身材,刘兆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是一名篮球场上优秀的“中锋”,而在执法比赛的过程中,刘兆勇沉稳老练的控制着比赛的节奏让人为之赞叹。

今年47岁的刘兆勇是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炼铁工区第二检修作业区的一名配管工。从小对篮球的热爱使他和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用篮球体现自身价值

刘兆勇自小喜欢篮球,没事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经常玩得不亦乐乎。1980年,刘兆勇参加工作来到了鞍钢烧结厂,刚入厂的他就“赢得”了区域职工较高的回头率,回头率高并不是因为他人长得帅,而是因为他1米98的大块头使得他在同事中间“鹤立鸡群”。当时烧结厂非常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篮球运动员,在车间级的比赛中,刘兆勇凭借着自己的身体优势,强打内线频频得手,优异的表现、使他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当车间将刘兆勇推荐到烧结总厂篮球队时,当时的主教练眼前立刻一亮,随即拍板确定了他球队主力中锋的位置。多年来,他所在的烧结厂队多次获得鞍钢比赛的冠军,他也曾代表鞍钢队获得过“全国冶金系统篮球比赛“的冠军,并曾代表冶金系统参加过“全国大企业篮球比赛”并获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

战友的弟弟是“国手”

刘兆勇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刘兆勇延续着他的篮球情节,大连籍战友李兵是刘兆勇默契的球友,他们之间的配合是当时他所在连队的一道“风景”,当然,这份默契也一直保持到了今天。退伍后,刘兆勇也经常会去大连找李兵,不时的也会打打篮球,而每次去到李兵家,都会跟出来一个小“跟屁虫”,两个好哥们无论走到哪,这个小“跟屁虫”就会跟到哪,因为这个小家伙知道,每次这个大哥哥来都会给他带来一堆好吃的。二十年过去了,当初的那个小不点已经长大,成为了中国篮坛炙手可热的“国手”,他就是八一队著名的“大前锋”--李楠。时至今日,“国手弟弟”来鞍山打比赛时还会给刘兆勇打来电话,出去小聚一把,谈谈当年的趣事,倍感亲切。

与儿子同场竞技

“虎父无犬子”,刘兆勇的儿子刘腾骞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他不仅有魁梧的身体和2米02的身高,对篮球也有着和他父亲同样的热情。如今,刘腾骞作为体育特招生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并以主力身份参加了今年的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带领球队获得了中南赛区的第二名。 谈起儿子,刘兆勇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微笑,这源于一场经典的父子同场竞技的比赛。2009年,鞍钢“设备检修协力杯”篮球比赛半决赛在鞍钢体育馆进行,对阵双方是建设公司队对阵设备协力队,原本一场很普通的比赛因为一种特殊的关系而变得引人注目,这就是作为“爸爸队员”登场刘兆勇的设备协力对和作为“儿子队员”刘腾骞登场的建设公司队,父子同场竞技给比赛增加了不少的看点。最终建设公司对完胜了对手晋级决赛,而比赛中儿子也毫不留情的送给了父亲两记“大帽”并获得了全场最高分,儿子所在的球队最总获得了当年杯赛的冠军。被儿子盖了两记“大帽”的刘兆勇笑着说:“这才是我儿子!”

被执着感动

1996年,刘兆勇取得了向往已久的国家一级裁判员证书,并逐渐开始承担起了全国大型比赛的执法工作,从CBA到全运会,从国字号球队的比赛到WCBA,近年来,刘兆勇作为后台裁判参与执法了多场全国大型比赛。但有一场比赛让刘兆勇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动。

1996年,辽宁省残疾人运动会在鞍山举行,刘兆勇作为内场裁判执法了聋哑人篮球的一场比赛,由于场上队员都是聋哑人,听不到裁判员的哨声,每名场内裁判身后都跟随着两名手拿白旗的助理裁判以提示场上队员裁判的判罚,尽管这样,两只球队的队员还经常在裁判鸣哨后“我行我素”。刘兆勇耐心的控制着比赛的节奏,并不时的在鸣哨后制止还在继续比赛的场上队员。比赛中,这些聋哑人运动员打得非常认真,没有交流、没有沟通,所靠的就是彼此的一个眼神和一个动作。尽管比赛的的执法难度很大,但刘兆勇还是被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执着的精神所感动,那种被执着的感动,直到今天,他仍然记得。

“人这一辈子最大幸福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篮球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别看我47岁了,没事还能打几下,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刘兆勇这样总结到。(特聘记者 王旭)

第5篇:品味经典感悟人生

肃宁县窝北乡 雪村完小 四年级数学教师 刘建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瑾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经典语句如百花清香悄然扑鼻而来,让我停下匆匆的脚步,如获至宝捧在手中细细品味感悟人生。

细细品读《弟子规》使我深刻领悟其内涵和重要,此书全面系统地阐述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百益而无害。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能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有了这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基。“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句句品读我的心在隐隐作痛,如同千万颗钢针刺痛我的心田。是啊,父母生病时,应该尽心尽力地照顾,古人熬制中药,在给父母服用之前都会先尝一下,看看温度凉热是否适宜。昼夜侍奉在父母的床前,这是一种孝心的流露。可我呢?父母双亲生病时,我却因为工作太忙没去照顾一次。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侍”故行孝当及时,错过了机会。我的父母都去世后我才感到他们都珍贵,叫我终生悔之晚矣!为了弥补

我的内心愧疚,我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在我的一言一行中。 在家里我把自己的公婆当自己的亲生父母,每天回家第一句就喊:“娘,我回来了。”随时问问他们身体情况,每当过节都买会一些礼品来。让自己的儿女每次吃东西时,第一口先爷爷奶奶吃,在饭桌前先让座。让“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扎根在幼小心灵深处萌芽,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学校班级里我把孔融四岁能让梨、黄香九岁为父暖被窝等圣贤教育的结典讲给同学们听。把自己没有尽孝失去双亲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当时同学们都为我痛哭起来,加上我简短的一句:“你们知道回家怎样做吗?”同学们个个高举小手说出了怎样孝敬父母的做法,我进行了肯定与表扬。甚至的有的同学说出了自己平时的错误言行,我没有批评,让他们谈以后的做法,那场面令我终身难忘。在班里 每天早晨,必听朗朗读书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并且通过以故事的形式解读部分句子,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让枯燥的文字变活了。还进行了大课间读《弟子规》德育小故事演讲等;践行《弟子规》,融化为德育教育日常化中,如躬迎上课老师、行礼、《弟子规》读后感等;开展以《弟子规》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行孝好孩子》、《友爱你我他》等主题活动;搭建平台,德育教育联家校。提倡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并且理解运用《弟子规》中的精髓、增设家长征文栏、共同开展“尊师孝亲”活动等。 当同学们在路上看到你,亲切的一声“老师好!”的时候,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当我的一声“你好!”并还以微笑的时候,看到学生灿烂的笑容,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在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讲,如饥似渴似的寻求知识的时候,做小动作的同学少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是无比的幸福与满足。我知道了学生的课堂纪律好了,学生们的自制力强了,学生们学会尊重人了,学生们长大了。我们班也成了全校数一的班集体时,我的内心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在工作中,同事们无论谁家庭有问题时,我都会以经典的小插曲来作调和剂,让他们的心态有所升华,脸上露出了笑容。也做到乐诚信,有助于同事之间的关系,工作上的互助与合作。现代社会的现实竞争和快节奏的变化,需要人去适应,需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从书中学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生存环境,每个时代的人也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生存需要的是智慧与诚信,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而谋求生存之道才是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才能在人生路上长远顺利地走下去。

虽然我在人生中已饱尝了个中酸甜苦辣,失去双亲使我变得孤单,但是弟子规的到来让我思想升华,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含义,不必为自己的过失忏悔,通常我们追求的不是自己的完美,而是要求我们身边的人、事、物完美。我们总以一颗有求的心,一直在向外攀求。 让弟子规中“孝心”、“爱心”和“感恩心”成为指路明灯,我相信人生会更精彩。

第6篇:品味汉字文化 感悟人生哲理

-------胡一帆老师"好字好人生"教师书法素养培训讲座在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成功举行

为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书法教学,让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3月23日上午,由东平县教育局主办、第三实验小学承办的写字教育专家胡一帆老师 的“好字好人生”写字示范课及教师书法素养培训讲座成功举行。

县教科研中心主任王延国、副主任王建、小学教研室主任李学奎、第三实验小学校长张德峰及全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代表近二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

胡一帆老师给参加培训的师生上了一节精彩而又实用的书法课。胡老师首先对参训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进行了规范,并向在座师生传授了“两点靠、八字形、头抬高、脚放平”的十二字写字要诀,胡老师采用直观教学与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示范举例,深入浅出、情趣并茂地讲解了汉字基本笔画及书写技巧。胡老师扎实深厚的书法功底、妙趣横生的课堂语言,使教室内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示范课结束后,胡老师又以“好字好人生”为主题进行了教师书法素养专题讲座,他指出:书法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具体的写字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引导学生用硬笔临摹出毛笔的味道,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汉字笔画简表,指导写字要有章法,书写要体现汉字的形体之美,因为最好的教育是守望,所以教师要用真爱去润泽每一个学生心灵。胡老师的专题讲座融情趣性、知识性、技能性于一体,感染了参训的每一名老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每一名参训教师非常珍惜本次培训机会,认真聆听专家讲座,细心领会,做好笔记。第三实验小学每个班级利用校园直播在教室观看了胡老师的讲座。

本次书法培训活动,使参训教师对小学书法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深刻感受到书法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推动素质教育上有着独特的育人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教育教学技能,提升了自身的书法修养,对全县习字教学、对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借本次活动的东风,今后一定要勤练书法基本功,将书法教学开展的扎实、有效,让每一名学生的笔端都绽放出绚丽的汉字花朵。

高德水 郑华伟

上一篇:消防疏散演习总结下一篇:超神游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