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招生

2023-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山大学招生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长学制(八年制)横向比较研究

【摘要】梳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我院八年制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专家及教育管理专家均已形成共识,要在我国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推行八年制高等医学,并与国际接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的医学专门人才。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生 课程设置 培养模式

一、医学八年制缘起及其背景

19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开始启动八年制医学教育,以培养优秀的医学精英人才。2001年教育部允许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北京大学医学院继而成为我国第二所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2004年5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了一批重点高校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目前,包括三所军医大学第二、三、四军医大学在内的十七所医学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等试办了八年制医学教育。除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人数较多,其他各校每年招收人数不超过100人。我国八年制招生规模小,招生学校少。“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办学原则,培养目标趋同,即基本上均为培养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

二、三种不同学制的医学专业比较

2010年,国家卫计委在上海市率先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明确了我国医生培养的方向是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5年起,不再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即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阶段。临床医学“5+3”一体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培养卓越医生而实施的一种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2015年起,原举办七年制的院校试点“5+3”一体化培养,每所院校每年招生量控制150名以内,以实现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无缝对接。2020年起,卫计委要求全国医生无住院医师规培证不可定职医院。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需要8年才能就业的,这个专业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

三、目前国内医学院长学制课程情况

目前来说八年制课程设置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有不同的几种情况,首先就是从医学教育阶段上划分来看,有些院校采取了一年通识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而有些医学院校也采取了多年(2-3年)通识教育模式例如協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并且以上高校的通识教育基本上都是以西方自然科学为主要授课内容、而人文科学方面的授课内容占比不是很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医学院都设置了学年制的通识教育,比方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并未设置通识教育阶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部,后者开设了四年的通识教育课程,由学生自主选定通识专业,最终获得通识专业的本科学位与医学博士学位。

从另一个分类来看,也就是从专业课程的相关设置方面来看,当前医学通识教育(也可以看作是医学前教育)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两个方面,因为医学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专业,它涉及到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这两个大类数个学科的知识领域,因此对于医学专业的通识教育必须分为两个大类,即。这个基本模式已经获得了国内大多数医学院的认可,但是各个学校对这个模式的解读和运用都不尽相同。协和开展的医学前教育课程涵盖了数理化生及计算机多个学科,其中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难度较大的课程;上医则将文理基础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文理学院为载体的通识教育体系;湘雅将自然科学的学习划分为信息、物理、化学三个学科基础模块,构建了由多个学院承担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而与之有所区别的是,中山医委托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与物理学院进行自然科学教育。

四、目前中山医学院长学制存在的问题

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开创以来,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特色。目前中山医学对八年长学制的学生采取了为期两年半的医学前教育,并且按照长学制学生学科特长以及学科兴趣分设三个专业班级,分别是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同时开设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自然科学的学习平台,同时,依托中山大学文理医工结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优势,为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医学八年制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各高校虽然明文规定了其培养目标,但这些目标基本上是多而繁、大而空,很不切实际。多数设置医学八年制专业的高校将其培养目标表述如下: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的群体健康知识,良好的交流、信息管理、科学思维、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初步的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能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相对于医学五年制和七年制的课程安排来说,医学八年制的课程总量多,分布不均,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业压力。

为了了解八年制学生医学前教育的课程学习情况,面向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开展了对医学前教育的课程调研、座谈。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有些课程,例如生态学、理论物理学等,与医学完全无关并且学习难度过大,希望增加与医学联系密切的课程。课程调研的结果表明八年制学生对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多存疑惑:为什么而学?又应该怎么去学?完全依照托管学院的课程学习,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医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培养多元思维的医学人才的目标亦不得而知。

五、意见与建议

因此,优化自然科学课程设置,真正贴合八年制学生需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尝试在全校范围内筛选适合八年制学生学习的自然科学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进行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延伸,为未来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山医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一系列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涵盖了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与科技、经济、社会等四个模块的内容,以期达成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深厚的培养目标。然而,选修课学时较短、范围宽泛,与国外“4+4”模式中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教育相去甚远。因此,增加人文社科课程、注重人文课程与医学教育的结合,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需要。

医学前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中山医通过安排八年制学生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预见习),将教学空间延伸到课余,鼓励学生在医学教育的前期走进医院,动员学生利用寒暑假前往医院进行预见习,促进初步临床思维的形成,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快医学生角色的转变,提升职业价值感。但预见习活动仅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活动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能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每1-2周安排一次早期接触临床的活动,并以课程要求的形式将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的内容标准化,可包括:职业精神教育、外科基本技能和门诊导诊服务等,使医学前教育培養计划更为科学、完善。

中山医学院为八年制学生配备全程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科研活动、职业教育等的指导。历经十余年的实践与完善,全程导师在八年制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心理、选课指导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尤其在医学前教育阶段,全程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八年制人才培养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及能力提升的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常诚,刘嘉.我国医学八年制发展现状的质性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0,15(2):103-105.

[2]李震,万宝俊,等.中美医学教育比较及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123-124.

[3]赵倩.关于临床医学八年制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7):360-360.

[4]吴蓓,马若飞,黎志宏,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为例[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2):114-118.

[5]李亚敏,陈俊国.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17-118.

[6]周慧明,周花,张友元,等.关于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4):32-34.

作者:刘少静

第2篇: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具有中山医学院特色的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医学前教育是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国内各院校八年医学教育阶段的进行了对比,本文对比了国内各院校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开展情况,分析了中山医学院医学前教育的现状,并就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八年制教育质量,培养医学精英人才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八年制 医学前教育 中山医学院

一、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诞生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国家的医学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医学培养通常采取预科+专业的模式,其医学生均来自已完成3~4年大学本科教育的预科生或毕业生[1]。国外的预科课程开设了丰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关课程,美国、德国等国家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总学时多达20%—25%[2]。因此,经过预科课程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底蕴,同时还具备了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质与培养基础。国外的发展模式,加之医学技术与自然科学的关联愈渐紧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编程等均成为医学的相关学科,由此催生了我国八年制的发展[3]。

我国近现代西医教育始于 19 世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医学教育形成了以五年制为主体,三、七年制并存的医学教育体制[3]。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最早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陆续批准高校增设八年制医学教育专业。目前全国共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山东大学14所高等院校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专业。

八年制医学教育大体上分为医学前教育、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培训、临床实习等四个阶段[4]。随着医学专业对自然科学知识储备、科研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加深,医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八年制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医学前教育是指医学生在医学教育以前所接受的通识教育,包括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工具方法学基础课程、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学术环境等隐性基础课程[1]。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院校的八年制均设置医学前教育阶段,致力于培养兼人文素养与自然科学知识储备于一身,富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卓越的临床医学能力以及无限的临床医学科研潜能的综合性医学高层人才。然而,由于国内并未设定统一的培养模式,各高校对医学前教育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因此国内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课程与阶段设置多有不同,均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

二、国内院校八年制医学前教育课程与阶段设置概况

从对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阶段划分上看,北京大学医学部(下称“北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下称“上二医”)均采取一年通识教育的模式,协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下称“上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下称“中山医”)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下称“湘雅”)则为通识教育预留了两到三年的时间,上述高校都以自然科学为主、人文科学为辅的模式展开通识教育。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下称“华西”)并未设置通识教育阶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部(下称“浙医”),后者开设了四年的通识教育课程,由学生自主选定通识专业,最终获得通识专业的本科学位与医学博士学位。

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将医学前教育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模块,这一点虽得到大部分院校的认可,但各院校对这两大模块的具体解读不尽相同。协和开展的医学前教育课程涵盖了数理化生及计算机多个学科,其中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难度较大的课程;上医则将文理基础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文理学院为载体的通识教育体系;湘雅将自然科学的学习划分为信息、物理、化学三个学科基础模块,构建了由多个学院承担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2];而与之有所区别的是,中山医委托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与物理学院进行自然科学教育。

医学前教育究竟能够在医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未来的医生职业发展中发挥多大的作用,争议存在已久,此阶段时间分配的差异正体现了不同院校所持的不同态度;而五花八门的通识课程设置则反映了各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设定、对培养模式的不同探索,也折射出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缺乏标准与统一的现状。

三、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山医自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以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完善,构建了“243”课程体系[5],采用2.5年医学前教育的模式,将八年制医学生分班托管在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和物理学院完成自然科学教育,同时开设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寒暑假实施“三早”教育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自然科学的学习平台,同时,依托中山大学文理医工结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优势,为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1构建合理的自然科学课程体系

为了了解八年制学生医学前教育的课程学习情况,面向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开展了对医学前教育的课程调研、座谈。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有些课程,例如生态学、理论物理学等,与医学完全无关,希望增加与医学联系密切的课程。课程调研的结果表明八年制学生对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多存疑惑:为什么而学?又应该怎么去学?完全依照托管学院的课程学习,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医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培养多元思维的医学人才的目标亦不得而知。

因此,优化自然科学课程设置,真正贴合八年制学生需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尝试在全校范围内筛选适合八年制学生学习的自然科学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进行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延伸,为未来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人文教育融合

中山医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一系列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涵盖了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与科技、经济、社会等四个模块的内容,以期达成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深厚的培养目标。然而,选修课学时较短、范围宽泛,与国外“4+4”模式中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教育相去甚远。因此,增加人文社科课程、注重人文课程与医学教育的结合,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需要。

目前,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资源,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与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共建医学人文教研室,联合学院团委大力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医科特色、渗透医学人文教育的活动,包括:“心系社会,医路同行”科普宣教、“医心遗意,爱满人间”公益志愿活动、编撰《生命华章》科普书籍、开设医学专题系列讲座和前沿进展讲座等等。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培养医学生人文情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坚持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活动

医学前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中山医通过安排八年制学生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预见习),将教学空间延伸到课余,鼓励学生在医学教育的前期走进医院,动员学生利用寒暑假前往医院进行预见习,促进初步临床思维的形成,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快医学生角色的转变,提升职业价值感。但预见习活动仅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活动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能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每1-2周安排一次早期接触临床的活动,并以课程要求的形式将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的内容标准化,可包括:职业精神教育、外科基本技能和门诊导诊服务等,使医学前教育培养计划更为科学、完善。

3.4落实全程导师制

中山医为八年制学生配备全程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科研活动、职业教育等的指导。历经十余年的实践与完善,全程导师在八年制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心理、选课指导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尤其在医学前教育阶段,全程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八年制人才培养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及能力提升的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邹丽琴.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8,03:225-226+240.

[2]陈联英,易露茜,陶立坚,田勇泉.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8:31-32.

[3]吴蓓,马若飞,黎志宏,殷朝阳,李诗晨,沈田,李忠魁,何庆南.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1:1-3.

[4]鲁峰,张澍.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14,06:118-120.

[5]王庭槐,王淑珍,陈琼珠.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43”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3:1-4.

作者简介:

徐睿(1987.06.03-),女,江西南昌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研究方向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硕士,助教。

作者:徐睿 徐柳菁 钱政宇

第3篇: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教学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摘 要:教学方法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介绍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课程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比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器官系统教学的开展情况,从中寻求适合我校医学生培养的方案与对策,促进我校教师教学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直接和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器官系统课程;广州医科大学

Absrtact: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By introducing various teaching modes and methods of curriculum in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and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 system teaching in Nanshan class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 can find out the suitable progra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raining medical students in our university. The programs and countermeasur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in our school and have a direct and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醫学院校人才培养,是一件涉及十三亿人健康的大事。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校一直在积极的向全球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近日,作为我校器官系统教学团队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器官系统-PBL研修班学习。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英文全名为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缩写为CSMU,简称中山医),是位于台湾台中市的一所医学大学。学校目前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科技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医学人文暨社会学院、护理学院共六个学院。中山医安排了杨浩然、王凯淞、蔡敏玲、詹明修、蔡明哲、张士文、钟国屏、李英雄、林克亮等多位资深教授来为我们介绍了他们学校目前正在实施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结合我校目前的教学情况,让我深受启发。

一、翻转教育模式

我们在台湾中山医大的第一堂课就是教学暨教师成长中心杨浩然主任为我们上的“翻转教育的趋势与进展”,重点介绍了翻转教育的概念与兴起,翻转教育的类别,翻转教育的优缺点,台湾翻转教育的演进,翻转教育在医学者教育的契机,中山医大推动现况——云端沐课学院。虽然翻转教育的概念之前我也接触过,但这次经过系统的培训后,我对翻转教育了解的更加深入,也有了自己关于翻转教育的一些想法。

翻转教育源起于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两位化学老师贝格曼(Jonathan Bergmann)与山森(Aaron Sams),为解决学生缺课问题并进行补救教学,于是先录制影片上传至YouTube,让学生自己上网自学;课堂上则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或解惑、或实验,从而创造了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1]。之后比尔盖茨通过建立可汗学院,使得更多的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到知识。翻转教学简单的说就是lecture at home, homework in class,主要改变了两件事情:1.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的顺序,将传统在课堂中做的事带回家做、在家里做的事情放在教室里做。2.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自上而下的顺序,将因特网中自下而上的思维引入到了教育理念中。现代的翻转教育的类别主要包括:

1. 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1969 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 McMaster 大学医学院首先创立了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即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务问题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习共同体。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推行至今逾三十年。学生、教师、家长与小区人士或资源等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校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这个社群里有着庞大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后盾[3]。

3.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所谓合作学习法是指将学生依据不同指标如性别或能力等,混合编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共同努力以完成学习的目标[4]。

4. 专题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提供学习者复杂且真实性的专题计划,让学生藉此找出主题、设计题目、规划行动方案、收集数据、执行问题解决、建立决策行动、完成探究历程,并呈现作品的学习方式[5]。

5. 团队导向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2002年美国教育学家Okalahoma大学的Larry Michaelsen教授在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方法[6]。

通过杨教授对以上翻转教育模式的一一介绍,我非常赞同杨教授的看法,那就是日本采取的学习共同体模式不太适合双职工家庭,而其他几种模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人数,课时的多少及学习对象的水平来选择最为适合的上课形式。台湾目前医学教育仍以PBL、TBL教学法为主流,而台湾中山医大是以“混成学习”(Blended Learning or Hybrid Learning)的概念与模式进行教学的改善及提升。我们广州医科大学目前也在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变,特别是PBL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中正在积极推广,也是我们此次学习的重中之重,通过后续周明智、蔡明哲、颜启华等教授关于PBL的详细介绍,我对PBL也有了较深的认识。

二、PBL在台湾中山医学大学与广州医科大学的实施情况对比

1980年至1991年,在美国70%的医学院校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学模式;1990年后,欧洲的部分医学院校开展PBL课程的实验;1997年香港大学医学院也开始实行此教学模式,目前已占该校全部医学教育的60%。台湾中山医学大学从1994年开始经探索、准备、实施、扩展历时12年,到2006年已经全面实行PBL教学模式,效果显著。直至目前为止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器官系统模组和PBL教学模式已趋稳定。中山医学大学学生大一至大三开设基础课程,包括:应用物理学、普通生物学及实验、微积分、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实验、生物统计学、人类遗传学、寄生虫学及实验、基础微生物学及实验、胚胎学、组织学及实验、基础解剖学及实验、基础病理学及实验、基础药理学及实验、基础生理学及实验、临床致病机转导论,基础解剖学、大体解剖学实验。大三下学期至大四开设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共有11个模组,按上课先后顺序包括:骨骼肌肉学模组4周、神经科学模组7周、免疫、防御与感染模组5周、内分泌与新陈代谢学模组4周、心脏循环学模组5周、呼吸科学模组4周、消化科学模组5周、肾脏泌尿学模组4周、生殖学模组3周、血液与肿瘤学模组5周、家庭与社区医学模组2周。

我校南山班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命名的医学精英教育典范班,于2010年正式开始招生,每班仅招收32名同学,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精英教学,我校在经过教务处及各位资深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做出了巨大的改变。学校于2015年在南山班推行器官系统的教学改革,根据人体结构特征,分成10个器官系统模块,为细胞、分子与疾病,骨骼肌肉系统与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头颈系统。按器官系统,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人文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构建连贯完整的器官系统教学模式和知识体系,通过更多的案例教学实现不同课程模块之间的有效地衔接。从骨骼肌系统开始每个系统都安排了2-3个PBL的课程。

从两校的开课情况可以看出台湾中山医大在处理基础学科时,并未全部进行整合,保留了大量的基础学科单独上课,模组中的PBL课程主要是起到了复习相关知识的作用,因此课程所占时间都很少。而我校从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始就完全打散了原有的课程设计,尽量把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放到一起介绍,《细胞、分子与疾病》是学生进入系统模块学习之前的医学导论课。本课程涵括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遗传学、药理学等多学科内容。经过对各学科知识点的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共分为三篇:细胞与分子、组织与胚胎发育、疾病。通过微观到宏观,形态到功能的讲解,让学生对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有所掌握,为后续临床医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从以上可看出两个学校的课程安排有较大的区别,虽然通过学习我认为台湾中山医大的课程安排更为合理,但考虑到我校学时有限的实际情况,也深知无法完全效仿,只能希望我校可以合理调配一些课程,如体育课,计算机,英语等课程,不要和大班一起排课,这样可以让南山班学生的专业课安排得更加合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数位教材及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IRS)在课堂上的应用

数位教材是使用计算机信息科技工具,透过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片等方式编辑的教材,实施辅助教学,或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学习内容。目前全球教学基本都已经采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台湾中山医大更是非常重视数位教材的开发,将数位教材应用于远距教学、数字典藏与行动跟拍、翻转教学课程、磨课师课程。为了制作好数位教材,台湾中山医大主要采取了3种方法:

1. EverCam录制。全屏幕录制简报式教材,将讲者影音、PPT画面内容与讲解时鼠标轨迹等录制成影片。目前教师快速自制教材最常实行的方式。制作流程:EverCam录制-EvercamPoint剪辑-数字导播机后制场景。

2. 数字典藏与行动跟拍。户外、演讲场所或随堂录制,主要以实验课程、特别演讲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等课程或制作数字典藏数据为主。制作流程:户外、演讲场所或随堂录制-会声会影剪辑与后制片头、片尾-数字导播机后制场景。

3. 数字摄影棚录制。以简报教材授课为主,教师须至摄影棚由专属制作小组负责拍摄、后制。教材质量符合MOOCs所需。所需时间约为授课时间的1.2-1.5倍。即录制1小时课程约需1小时10-30分钟即可完成。

台湾中山医大为了获得高品质的数位教材,不但花费重金购买了专业的录制器材,還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负责为各位老师录制课程,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录制的质量和教师们的积极性。

IRS实时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简称IRS)是透过电子载具(如PDA、手机或遥控器),让课堂中全班学生可以实时反馈信息给老师的一种教学应用系统。有些国家称此系统为教室反馈系统(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简称CRS),另CCS,ARS,CPS,PRS等也是类似功能的应用系统。IRS实时反馈系统,是近几年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信息应用设备之一,在欧、美地区已经普遍应用这项科技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美国有超过1000所大学(如哈佛大学、布朗大学)导入IRS系统,有更多的中小学导入这项科技[7,8]。台湾中山医大主要采用了HiTeach IRS实时反馈系统(网奕信息)和Zuvio IRS云端实时反馈系统(学悦科技)来实行IRS实时反馈系统。

我們有幸在王凯淞和林克亮两位教授的授课中亲身体会到了MOOCs教学和Zuvio IRS云端实时反馈系统的应用。王凯淞教授录制的MOOCs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并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但是个人觉得录制MOOCs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比较多,与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并不能成正比,也不适合所有老师去录制,一些大师级别的经典课程可能比较适合用此方法。在旁听林克亮教授的PIGS(based Learning : problem Inquiry Group Solution based Learning)教学中,我见到了Zuvio IRS云端实时反馈系统在课上的应用,这个软件可以实时让学生通过手机软件进行答题,并且马上就可以从网上看到大家答案的正确率,从而让教师随时可以根据答题情况调整授课内容。个人觉得IRS实时反馈系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目前我校很多课程还是大班教学,老师很难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也很难兼顾到每位同学,有很多同学上课会干与听课无关的事情,但老师却很难发现。因此,如果我们可以采取IRS实时反馈系统,那么就可以随时和同学们保持互动,也能掌握学生听课的效果,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除了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更为深刻印象的就是台湾的人文素养,这一点无论是在学校上课,医院参观,还是在平时生活中,都让我体会颇深。诚然,社会整体人文素质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们自身需求提高的角度来说,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还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0天的学习转眼就已经结束,除了以上几点特别有感触的方面外,还有很多教授的授课在其他方面拓宽了我的视野,如张慧瑾主任的《实证医学临床应用》、李英雄教授的《量子医学》,都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我会好好提炼这次所学,将学习到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为广州医科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根林,党艳艳.翻转课堂与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融合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40):124-125.

[2]Howard S.Barrow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6(68):3-12.

[3]钟启泉.“学习共同体”的范例——日本佐藤学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6,(4):3-6.

[4]张艳萍,张伟平.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设置[J].知识经济,2018(21):179-180.

[5]徐新逸.如何利用网络帮助孩子成为研究高手?网络专题式学习与教学创新[J].台湾教育,2001(601):25-34.

[6]Larry Michaelsen, Michael Sweet, Dean X. Pannelee. Team-Based Learning : Small Group learning's Next Big Step [M]. John Wiley&Sons Inc, New York,2008:1-99.

[7]Herreid CFHB."Clicker" cases:introducing case study teaching into large classrooms[J].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2006,36(2):43-47.

[8]Bachman L, Bachman C.A study of 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 clickers:increasing student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in a large undergraduate lecture class on architectural research[J].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 2011,22(1):5-21.

作者:张岚

第4篇:中山大学2018-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范文)

中山大学2018“三大”建设 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申报指南

2017年12月编制

1

2018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申报指南 ........... 3 专项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专项 ........ 5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培育 ............ 5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培育 ............ 6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 ................ 7

四、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 .................... 8 专项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培育专项 ........... 10

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 ................... 11

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 ....... 12

三、人工智能专项 .............................. 13

四、自由申报领域 .............................. 14 专项三:超算应用培育专项 ....................... 15 专项四:国防科研培育专项 ....................... 17

2

2018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申报指南

为落实“三大”建设的建设任务,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快速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学校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的建设目标,参照国家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思路

1.培育目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是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体现,大科研项目培育的主要目标是前瞻组织重大科研项目,争取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整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培育原则:大科研项目培育应围绕“三个面向”,聚焦重大科研问题和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各科研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学校科研的优势和特色。

3.培育方式:各单位应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整体发展规划,凝练重大科研问题,提出大科研项目的培育目标和科研计划。培育的大科研项目应明确培育期限,并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继续支持。

4.支持和管理:学校将对批准培育的大科研项目给予培育经费支持。根据大科研项目的培育目标和研究任务,每年给予每个大科研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的培育经费支持, 当年资助经费应在当年开支完毕,余额收回,次年不再返还。科学研究院定期对培育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依托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应将大科研项目培育列入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并提供实施条件支持,负责组织项

3 目申报实施,并应加强项目管理。

(二)培育条件

1.大科研项目培育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应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十三五”国家科研发展规划的要求。

2.培育的大科研项目应制定项目培育方案、明确培育目标和下一步工作推进计划、确定重点研究任务和研究工作计划。

3.培育的大科研项目应明确培育期限,并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

(三)经费使用要求

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与项目研究有关的支出,开支范围包括材料费、数据和资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工作及学术研讨会议费、来访专家差旅费、专家咨询及讲课费、印刷费、信息采集费和设备费。特殊情况,如需列支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研究相关支出,应在项目申请时单独列示,经审核批准后予以列支。

项目培育建设经费不得开支出版费,出版需求纳入学校“出版专项”重点工作统筹考虑。除开支社会调查、田野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等的信息采集费和专家咨询及讲课费外,不允许列支其他劳务支出和人员支出。不得列支餐费,不得提取管理费用。

项目培育建设经费各科目的支出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科研经费及专项经费的管理规定。

附属医院大项目培育经费,按学校与附属医院1:1的配套方式进行支持。大科研项目的培育绩效列入二级单位(附属医院)科研工作考核内容。

4 专项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专项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培育

(一)专项背景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二)培育目标

支持我校学术带头人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在科学前沿领域形成优秀的多学科交叉、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科研团队,在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三)申报要求

1.学术带头人应当是本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能够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

2.骨干成员应当在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过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3.学术带头人在向基金委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60岁,骨干成员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

4.拟开展的研究应当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方案应当先进、合理;总体目标应当在本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起到引领作用或者是开创新领域,有望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高地。

5 5.申请人(包括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所在单位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一般应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

6.申请人及骨干成员合计不得超过10人,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4个。

(四)支持方式

学校对纳入基础科学中心培育建设的团队在“三大”建设经费中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重点支持,每年不超过100万元。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培育

(一)专项背景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

(二)培育目标

支持我校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组建骨干科研团队,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在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三)申报要求

1.研究群体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影响力以及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一般应为在我校研教医第一线工作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国家科技奖励项目负责人等优秀中青年科学家;

6 2.学术带头人在向基金委申请项目当年1月1日未满55岁。 3.研究骨干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4.研究群体(包括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所在单位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一般应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

(四)支持方式

学校对纳入创新研究群体培育团队培育建设的团队在“三大”建设经费中给予不超过200万的重点支持,每年不超过100万元。学校对培育建设的创新研究群体进行建设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是否给予滚动支持。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

(一)专项背景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包括: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国家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集成项目等。

(二)培育目标

在科学前沿领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前瞻布局和组织一批项目,在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

(三)申报要求

1.申请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较强的凝聚研究队伍能力;

7 2.研究队伍应当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研究条件和创新研究能力,有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3.申请项目要求科学目标明确、集中,学科交叉性强,并注意与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的协调与衔接(既往已发布过指南并已立项的项目不在培育范围内);

4.申请人所在单位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一般应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

(四)支持方式

学校对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建设的项目在“三大”建设经费中给予不超过50万的重点支持,第一年资助30万元,第二年资助20万元。

四、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

(一)专项背景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设立是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二)培育目标

支持我校在重大科研仪器研制方面有基础的专家开展相关研究,在3年内申报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三)申报要求

1.对促进科学发展、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8 2.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集成创新,用于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验证新原理、获取新数据的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3.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颖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 4.项目负责人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四)支持方式

学校对纳入培育建设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在“三大”建设经费中优先重点支持,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对于争取部门推荐类的资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学校对培育建设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进行培育建设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是否给予滚动支持。

9

专项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培育专项

(一)专项背景

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前瞻培育专项,培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地球深部探测、人工智能等专项项目。其中,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是面向2030年部署的新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专项。人工智能专项已于2017年11月启动。

上述三类项目的中央财政经费资助额度在千万量级以上,具有项目组织难度高、影响深、意义大的特点,体现了一个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谋划。为了提高我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竞争力,特设立本资助计划。

(二)培育目标

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布局和培育一批未来4年内可以牵头申报的项目,前瞻引导指南编制、做好队伍组织、强化研究基础、提升申报质量。

(三)申报要求

1.申报领域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30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科学工程的范畴,且属于该专项的实施方案中尚未支持的领域(即2016-2018年已经启动资助的指南方向不在培育范畴)。

2.申请人应符合上述三类项目的申报条件,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60周岁以下,有望在4年内牵头申报上述项目。不受理青年科学家项目的前瞻培育。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年和2017年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不予资助,但项目(课题)在2018年12月底前结题的除外。

10

(四)重点培育领域

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 不局限以下领域 1. 智能机器人

2.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 3.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与研发

4.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5.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 6.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7. 蓝色粮仓科技创新 8. 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 9. 合成生物学

10.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 11.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 12.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

13. 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 14. 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 15. 光电子器件与集成 16. 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 17. 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 18. 废物资源化

19. 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 20.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 21.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 22.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

23. 精准医学/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

11 24. 干细胞及转化/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25. 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数字诊疗装备研发 26.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 27. 纳米科技/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 28.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

29. 全球变化及应对/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地球观测与导航/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

备注:由于第23-29领域在“十三五”期间资助计划已全部启动,2019-2020年基本没有公开资助计划,但上述专项可能在“十四五”期间滚动,本次仅对第23-29领域作小范围支持。

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 1.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2. 深海空间站

3.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研发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制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实用化量子模拟机。

4.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以脑认知原理为主体,以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脑重大疾病诊治为两翼,搭建关键技术平台,抢占脑科学前沿研究制高点。

5.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6. 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7. 种业自主创新

以农业植物、动物、林木、微生物四大种业领域为重点,重点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支撑。

12 8.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9.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0. 大数据

突破大数据共性关键技术,建成全国范围内数据开放共享的标准体系和交换平台,形成面向典型应用的共识性应用模式和技术方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11. 智能制造和机器人

以智能、高效、协同、绿色、安全发展为总目标,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研发智能机器人、高端成套装备、三维(3D)打印等装备,夯实制造基础保障能力。

12. 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重点研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及其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稀土新材料、军用新材料等,突破制备、评价、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

13. 健康保障

重点支持再生医学、生物治疗、机器人和微创治疗、智慧医疗、数字健康、医疗健康领域重大原创理论和颠覆性技术、重要病原性疾病防控、基层常见多发疾病防控。

14. 地球深部探测

涉及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地球深部资源探测利用(含地热综合发电及示范)、地球深部科学三大方向。

三、人工智能专项

1. 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如大数据智能理论、跨媒体感知计算理论、混合增强智能理论、群体智能理论、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理论、高级机器学习理论、类脑智能计算理论、量子智能计算理论。

13 2. 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

如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群体智能关键技术、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和新技术、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四、自由申报领域

为鼓励我校科研人员主动参与未来将要启动专项的实施方案编制,加强实施方案和指南编制的顶层设计,前瞻布局我校在“十四五”期间获得变革性突破的领域,特设立自由申报领域。

(五)支持方式

1.资助金额:每个项目资助不超过50万。第一年资助30万元,第二年资助20万元。

2.资助经费:重点用于项目组织推动的研讨、会议、来访专家差旅、专家咨询及讲课费等。

(六)评审要点

1.参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预申报形式开展评审,重点评估申请人及团队承担国家级千万量级项目的能力和工作基础。

2.正在参与专项实施方案编写或专项概算编制,或正在沟通申报指南编写,能提供专项实施方案稿件的申请人,将在本次申报中优先考虑。

3.请使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培育专项申报书模版填报,使用通用模版者不予受理。

14

专项三:超算应用培育专项

(一)专题背景

“天河二号”是支撑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校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重大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为进一步促进超级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的融合发展,拓展应用领域,2018年设立超算大科学应用研究专题,并继续支持超算应用培育专项。

(二)培育目标

重点支持一批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上开展的超算大科学应用研究专题及超算应用研究项目,开展基于“天河二号”的应用模拟和计算工作,研发性能优化方案和技术,在面向典型应用领域的问题建模、数据结构、并行实现和算法优化等计算方法方面取得成效,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标志性成果的重大科研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大规模计算需求和应用潜力的超算应用研究项目,提升我校相关学科的科研能力和学科水平。

(三)申报要求

1.所申报项目应围绕学校“三个面向”的发展定位,结合我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和优势,面向超算的典型应用领域提出清晰、明确的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和所要实现的目标。

2.所申报项目应具备在“天河二号”或其他超级计算平台上开展研究的前期基础、相关应用软件(或程序)和其它研究成果(如专利、标志性论文等)。前期在“天河二号”或其他超级计算机上的使用机时数须超过100万核〃时(申报材料中需附上机时使用证明,包括但不限于机时服务合同、校内转账记录、超算中心机时证明等)。对自主研发的

15 超算应用软件或程序,应具有可扩展性且单结点性能良好,并能通过优化和扩展程序性能,为同领域的超算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对使用开源软件(程序)的,应能够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或者增加功能模块。

3.所申报项目的研究工作必须依托“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计算机时需求须达到150万核〃时以上。通过对项目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优化和扩展软件的计算性能、扩大应用的计算规模、提高应用的计算效率和应用效能,取得标志性应用成果。

4.超算应用培育项目的资助经费50%以上需作为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上进行适配应用工作所需的机时费(计算资源收费标准0.1元/核〃时)。

(四)支持领域

重点支持海洋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大气与环境、材料科学、力学、物理与天文、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超算应用项目。

(五)资助方式

1.设立超算大科学应用研究专题,用于超算应用领域大科学问题研究。该专题由超算中心牵头组织项目实施,资助总额度不超过300万元,执行期不超过3年。

2.对应用培育专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批准研究经费20-30万元,研究期限为1年。

16

专项四:国防科研培育专项

(一)专项背景

面向国家国防科研重大战略需求,在航空、航天、海洋、兵器等国防科研领域,军委科技委、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军委装备发展部、战略支援部队、各军兵种、军工集团等国防科研相关单位牵头布局、组织若干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重点专项/计划以及领域探索类专项/计划,三类专项/计划直接面向国家国防科学研究、国防技术研发及国防应用需求最前沿。为整体提升我校承担国防科技专项/计划的水平和实力,针对上述三类专项/计划,拟分类型、分阶段、分层次设立校内国防科研培育专项,此措施将成为大力推进我校国防科研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措施。

(二)专项类别

面向国防科研相关单位牵头组织的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重点专项/计划以及领域探索类专项/计划,分别设立国防科研重大培育类专项、国防科研重点培育类专项以及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

(三)培育目标

1. 国防科研重大培育类专项

对接国家国防科研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家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提前布局和培育一批未来4年内可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的重大项目(合同经费达到500万元及以上),为我校及时对接国家国防科研重大战略需求,尽快提升我校国防科研整体实

17 力,建设我校国防领域“先锋大项目”、“领军大团队”及“创新大平台”奠定基础。

2. 国防科研重点培育类专项

对接国家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提前布局和培育一批未来4年内可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的重点项目(合同经费达到30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以下),为学校提前布局若干结合优势特色与实力基础的国防科研重点发展领域,培育一批国防科研“重点储备项目”、“高水平团队”及“重点发展平台”奠定基础。

3. 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

对接国防科研各相关领域,瞄准国家及省部级各类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计划,培育一批在国防科技领域具备颠覆思想、前沿创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明显优势的领域探索类专项,营造并提升我校国防科研氛围,全面挖掘国防科研新生力量及储备力量,为实现我校国防科研跨越式发展,大幅提升我校国防科研“基数”奠定基础。

(四)申报要求

1. 国防科研重大培育类专项

(1)项目:申报项目所属领域及方向是国家国防科研重大战略布局领域及研究方向;申报项目需明确拟计划牵头或深度参与的国家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具备整体实力与前期基础,研究计划切实可行、预期成效清晰明确;

(2)申请人:项目申请人在国防科研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及影响力,具有高级职称,60周岁以下(截至申请日),并有望在4年内牵头或深度参与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

(3)团队:团队成员稳定,具备从事国防科研保密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资质建设运行条件;

18 (4)其他:在同等条件下,已承担过国防科研项目的申请人予以优先考虑。

2. 国防科研重点培育类专项

(1)项目:申报项目所属领域及方向是国家国防科研重点布局领域及研究方向;申报项目需明确拟计划牵头或深度参与的国家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申报项目具有牵头或深度参与相关领域国家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的整体实力及前期基础,研究计划切实可行、预期成效清晰明确;

(2)申请人:项目申请人在国防科研相关领域具有较好的科研积累及科研实力,具有高级职称,60周岁以下(截至申请日),有望在4年内牵头或深度参与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

(3)团队:团队成员稳定,具备从事国防科研保密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基本资质建设运行条件;

(4)其他:在同等条件下,已承担过国防科研项目的申请人予以优先考虑。

3. 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

(1)项目:申报项目所属领域及方向是国家国防科研相关规划中布局的重要领域及研究方向;申报项目具有较好的国防科研潜力或前期基础、研究计划切实可行、研究路径及可预期成效清晰明确;

(2)申请人:项目申请人具有较好的国防前期基础及科研潜力,研究领域及方向在前沿创新、技术研发或国防应用等方面有较好前景,45周岁以下(截至申请日),有望在3年内主持或深度参与省部级以上国防科研项目;

(3)团队:团队成员基本稳定,并具备国防科研保密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基本条件及素质;

(4)其他:在同等条件下,已承担过国防科研项目的申请人予以优

19 先考虑。

(五)资助方式

1. 国防科研重大培育类专项

(1)资助金额:每个项目总资助金额为200万元,执行期3年。 (2)拨付方式:分3年拨付立项经费:第一年拨付80万,第二年拨付70万,第三年拨付50万。

(3)考核要求:项目结题后两年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研重大专项/型号/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于获批立项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项目执行期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研重大专项/型号/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于项目结题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

2. 国防科研重点培育类专项

(1)资助金额:每个项目总资助金额为100万元,执行期3年。 (2)拨付方式:分3年拨付立项经费:第一年拨付50万,第二年拨付30万,第三年拨付20万。

(3)考核要求:项目结题后两年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研重点专项/计划的负责人,于获批立项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 项目执行期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研重点专项/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于项目结题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

3. 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

(1)资助金额:每个项目总资助金额为30万元,执行期2年。 (2)拨付方式:分2年拨付立项经费(每年15万元)。

(3)考核要求:项目结题后一年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省部级以上国防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于获批立项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

20 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项目执行期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省部级以上国防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于项目结题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

21

第5篇:中山大学2018-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范文)

中山大学2018年度“三大”建设 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申报指南

2017年12月编制

1

2018年度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申报指南 ........... 3 专项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专项 ........ 5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培育 ............ 5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培育 ............ 6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 ................ 7

四、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 .................... 8 专项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培育专项 ........... 10

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 ................... 11

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 ....... 12

三、人工智能专项 .............................. 13

四、自由申报领域 .............................. 14 专项三:超算应用培育专项 ....................... 15 专项四:国防科研培育专项 ....................... 17

2

2018年度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申报指南

为落实“三大”建设的建设任务,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快速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学校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的建设目标,参照国家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思路

1.培育目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是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体现,大科研项目培育的主要目标是前瞻组织重大科研项目,争取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整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培育原则:大科研项目培育应围绕“三个面向”,聚焦重大科研问题和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各科研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学校科研的优势和特色。

3.培育方式:各单位应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整体发展规划,凝练重大科研问题,提出大科研项目的培育目标和年度科研计划。培育的大科研项目应明确培育期限,并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继续支持。

4.支持和管理:学校将对批准培育的大科研项目给予培育经费支持。根据大科研项目的培育目标和研究任务,每年给予每个大科研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的培育经费支持, 当年资助经费应在当年开支完毕,余额收回,次年不再返还。科学研究院定期对培育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依托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应将大科研项目培育列入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并提供实施条件支持,负责组织项

3 目申报实施,并应加强项目管理。

(二)培育条件

1.大科研项目培育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应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十三五”国家科研发展规划的要求。

2.培育的大科研项目应制定项目培育方案、明确培育目标和下一步工作推进计划、确定重点研究任务和年度研究工作计划。

3.培育的大科研项目应明确培育期限,并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

(三)经费使用要求

大科研项目培育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与项目研究有关的支出,开支范围包括材料费、数据和资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工作及学术研讨会议费、来访专家差旅费、专家咨询及讲课费、印刷费、信息采集费和设备费。特殊情况,如需列支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研究相关支出,应在项目申请时单独列示,经审核批准后予以列支。

项目培育建设经费不得开支出版费,出版需求纳入学校“出版专项”重点工作统筹考虑。除开支社会调查、田野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等的信息采集费和专家咨询及讲课费外,不允许列支其他劳务支出和人员支出。不得列支餐费,不得提取管理费用。

项目培育建设经费各科目的支出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科研经费及专项经费的管理规定。

附属医院大项目培育经费,按学校与附属医院1:1的配套方式进行支持。大科研项目的培育绩效列入二级单位(附属医院)科研工作年度考核内容。

4 专项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专项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培育

(一)专项背景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二)培育目标

支持我校学术带头人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在科学前沿领域形成优秀的多学科交叉、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科研团队,在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三)申报要求

1.学术带头人应当是本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能够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

2.骨干成员应当在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过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3.学术带头人在向基金委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60岁,骨干成员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

4.拟开展的研究应当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方案应当先进、合理;总体目标应当在本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起到引领作用或者是开创新领域,有望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高地。

5 5.申请人(包括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所在单位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一般应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

6.申请人及骨干成员合计不得超过10人,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4个。

(四)支持方式

学校对纳入基础科学中心培育建设的团队在“三大”建设经费中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重点支持,每年不超过100万元。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培育

(一)专项背景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

(二)培育目标

支持我校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组建骨干科研团队,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在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三)申报要求

1.研究群体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影响力以及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一般应为在我校研教医第一线工作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国家科技奖励项目负责人等优秀中青年科学家;

6 2.学术带头人在向基金委申请项目当年1月1日未满55岁。 3.研究骨干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4.研究群体(包括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所在单位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一般应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

(四)支持方式

学校对纳入创新研究群体培育团队培育建设的团队在“三大”建设经费中给予不超过200万的重点支持,每年不超过100万元。学校对培育建设的创新研究群体进行建设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是否给予滚动支持。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

(一)专项背景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包括: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国家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集成项目等。

(二)培育目标

在科学前沿领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前瞻布局和组织一批项目,在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

(三)申报要求

1.申请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较强的凝聚研究队伍能力;

7 2.研究队伍应当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研究条件和创新研究能力,有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3.申请项目要求科学目标明确、集中,学科交叉性强,并注意与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的协调与衔接(既往已发布过指南并已立项的项目不在培育范围内);

4.申请人所在单位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一般应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

(四)支持方式

学校对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建设的项目在“三大”建设经费中给予不超过50万的重点支持,第一年资助30万元,第二年资助20万元。

四、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

(一)专项背景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设立是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二)培育目标

支持我校在重大科研仪器研制方面有基础的专家开展相关研究,在3年内申报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三)申报要求

1.对促进科学发展、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8 2.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集成创新,用于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验证新原理、获取新数据的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3.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颖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 4.项目负责人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四)支持方式

学校对纳入培育建设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在“三大”建设经费中优先重点支持,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对于争取部门推荐类的资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学校对培育建设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进行培育建设年度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是否给予滚动支持。

9

专项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培育专项

(一)专项背景

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前瞻培育专项,培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地球深部探测、人工智能等专项项目。其中,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是面向2030年部署的新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专项。人工智能专项已于2017年11月启动。

上述三类项目的中央财政经费资助额度在千万量级以上,具有项目组织难度高、影响深、意义大的特点,体现了一个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谋划。为了提高我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竞争力,特设立本资助计划。

(二)培育目标

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布局和培育一批未来4年内可以牵头申报的项目,前瞻引导指南编制、做好队伍组织、强化研究基础、提升申报质量。

(三)申报要求

1.申报领域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30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科学工程的范畴,且属于该专项的实施方案中尚未支持的领域(即2016-2018年已经启动资助的指南方向不在培育范畴)。

2.申请人应符合上述三类项目的申报条件,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60周岁以下,有望在4年内牵头申报上述项目。不受理青年科学家项目的前瞻培育。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年和2017年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不予资助,但项目(课题)在2018年12月底前结题的除外。

10

(四)重点培育领域

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 不局限以下领域 1. 智能机器人

2.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 3.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与研发

4.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5.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 6.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7. 蓝色粮仓科技创新 8. 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 9. 合成生物学

10.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 11.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 12.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

13. 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 14. 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 15. 光电子器件与集成 16. 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 17. 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 18. 废物资源化

19. 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 20. 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 21.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 22.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

23. 精准医学/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

11 24. 干细胞及转化/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25. 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数字诊疗装备研发 26.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 27. 纳米科技/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 28.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

29. 全球变化及应对/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地球观测与导航/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

备注:由于第23-29领域在“十三五”期间资助计划已全部启动,2019-2020年基本没有公开资助计划,但上述专项可能在“十四五”期间滚动,本次仅对第23-29领域作小范围支持。

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 1.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2. 深海空间站

3.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研发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制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实用化量子模拟机。

4.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以脑认知原理为主体,以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脑重大疾病诊治为两翼,搭建关键技术平台,抢占脑科学前沿研究制高点。

5.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6. 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7. 种业自主创新

以农业植物、动物、林木、微生物四大种业领域为重点,重点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支撑。

12 8.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9.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0. 大数据

突破大数据共性关键技术,建成全国范围内数据开放共享的标准体系和交换平台,形成面向典型应用的共识性应用模式和技术方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11. 智能制造和机器人

以智能、高效、协同、绿色、安全发展为总目标,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研发智能机器人、高端成套装备、三维(3D)打印等装备,夯实制造基础保障能力。

12. 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重点研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及其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稀土新材料、军用新材料等,突破制备、评价、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

13. 健康保障

重点支持再生医学、生物治疗、机器人和微创治疗、智慧医疗、数字健康、医疗健康领域重大原创理论和颠覆性技术、重要病原性疾病防控、基层常见多发疾病防控。

14. 地球深部探测

涉及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地球深部资源探测利用(含地热综合发电及示范)、地球深部科学三大方向。

三、人工智能专项

1. 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如大数据智能理论、跨媒体感知计算理论、混合增强智能理论、群体智能理论、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理论、高级机器学习理论、类脑智能计算理论、量子智能计算理论。

13 2. 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

如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群体智能关键技术、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和新技术、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四、自由申报领域

为鼓励我校科研人员主动参与未来将要启动专项的实施方案编制,加强实施方案和指南编制的顶层设计,前瞻布局我校在“十四五”期间获得变革性突破的领域,特设立自由申报领域。

(五)支持方式

1.资助金额:每个项目资助不超过50万。第一年资助30万元,第二年资助20万元。

2.资助经费:重点用于项目组织推动的研讨、会议、来访专家差旅、专家咨询及讲课费等。

(六)评审要点

1.参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预申报形式开展评审,重点评估申请人及团队承担国家级千万量级项目的能力和工作基础。

2.正在参与专项实施方案编写或专项概算编制,或正在沟通申报指南编写,能提供专项实施方案稿件的申请人,将在本次申报中优先考虑。

3.请使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培育专项申报书模版填报,使用通用模版者不予受理。

14

专项三:超算应用培育专项

(一)专题背景

“天河二号”是支撑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校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重大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为进一步促进超级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的融合发展,拓展应用领域,2018年设立超算大科学应用研究专题,并继续支持超算应用培育专项。

(二)培育目标

重点支持一批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上开展的超算大科学应用研究专题及超算应用研究项目,开展基于“天河二号”的应用模拟和计算工作,研发性能优化方案和技术,在面向典型应用领域的问题建模、数据结构、并行实现和算法优化等计算方法方面取得成效,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标志性成果的重大科研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大规模计算需求和应用潜力的超算应用研究项目,提升我校相关学科的科研能力和学科水平。

(三)申报要求

1.所申报项目应围绕学校“三个面向”的发展定位,结合我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和优势,面向超算的典型应用领域提出清晰、明确的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和所要实现的目标。

2.所申报项目应具备在“天河二号”或其他超级计算平台上开展研究的前期基础、相关应用软件(或程序)和其它研究成果(如专利、标志性论文等)。前期在“天河二号”或其他超级计算机上的使用机时数须超过100万核〃时(申报材料中需附上机时使用证明,包括但不限于机时服务合同、校内转账记录、超算中心机时证明等)。对自主研发的

15 超算应用软件或程序,应具有可扩展性且单结点性能良好,并能通过优化和扩展程序性能,为同领域的超算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对使用开源软件(程序)的,应能够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或者增加功能模块。

3.所申报项目的研究工作必须依托“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计算机时需求须达到150万核〃时以上。通过对项目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优化和扩展软件的计算性能、扩大应用的计算规模、提高应用的计算效率和应用效能,取得标志性应用成果。

4.超算应用培育项目的资助经费50%以上需作为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上进行适配应用工作所需的机时费(计算资源收费标准0.1元/核〃时)。

(四)支持领域

重点支持海洋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大气与环境、材料科学、力学、物理与天文、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超算应用项目。

(五)资助方式

1.设立超算大科学应用研究专题,用于超算应用领域大科学问题研究。该专题由超算中心牵头组织项目实施,资助总额度不超过300万元,执行期不超过3年。

2.对应用培育专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批准研究经费20-30万元,研究期限为1年。

16

专项四:国防科研培育专项

(一)专项背景

面向国家国防科研重大战略需求,在航空、航天、海洋、兵器等国防科研领域,军委科技委、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军委装备发展部、战略支援部队、各军兵种、军工集团等国防科研相关单位牵头布局、组织若干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重点专项/计划以及领域探索类专项/计划,三类专项/计划直接面向国家国防科学研究、国防技术研发及国防应用需求最前沿。为整体提升我校承担国防科技专项/计划的水平和实力,针对上述三类专项/计划,拟分类型、分阶段、分层次设立校内国防科研培育专项,此措施将成为大力推进我校国防科研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措施。

(二)专项类别

面向国防科研相关单位牵头组织的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重点专项/计划以及领域探索类专项/计划,分别设立国防科研重大培育类专项、国防科研重点培育类专项以及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

(三)培育目标

1. 国防科研重大培育类专项

对接国家国防科研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家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提前布局和培育一批未来4年内可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的重大项目(合同经费达到500万元及以上),为我校及时对接国家国防科研重大战略需求,尽快提升我校国防科研整体实

17 力,建设我校国防领域“先锋大项目”、“领军大团队”及“创新大平台”奠定基础。

2. 国防科研重点培育类专项

对接国家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提前布局和培育一批未来4年内可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的重点项目(合同经费达到30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以下),为学校提前布局若干结合优势特色与实力基础的国防科研重点发展领域,培育一批国防科研“重点储备项目”、“高水平团队”及“重点发展平台”奠定基础。

3. 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

对接国防科研各相关领域,瞄准国家及省部级各类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计划,培育一批在国防科技领域具备颠覆思想、前沿创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明显优势的领域探索类专项,营造并提升我校国防科研氛围,全面挖掘国防科研新生力量及储备力量,为实现我校国防科研跨越式发展,大幅提升我校国防科研“基数”奠定基础。

(四)申报要求

1. 国防科研重大培育类专项

(1)项目:申报项目所属领域及方向是国家国防科研重大战略布局领域及研究方向;申报项目需明确拟计划牵头或深度参与的国家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具备整体实力与前期基础,研究计划切实可行、预期成效清晰明确;

(2)申请人:项目申请人在国防科研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及影响力,具有高级职称,60周岁以下(截至申请日),并有望在4年内牵头或深度参与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型号/计划;

(3)团队:团队成员稳定,具备从事国防科研保密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资质建设运行条件;

18 (4)其他:在同等条件下,已承担过国防科研项目的申请人予以优先考虑。

2. 国防科研重点培育类专项

(1)项目:申报项目所属领域及方向是国家国防科研重点布局领域及研究方向;申报项目需明确拟计划牵头或深度参与的国家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申报项目具有牵头或深度参与相关领域国家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的整体实力及前期基础,研究计划切实可行、预期成效清晰明确;

(2)申请人:项目申请人在国防科研相关领域具有较好的科研积累及科研实力,具有高级职称,60周岁以下(截至申请日),有望在4年内牵头或深度参与国防科技重点专项/计划;

(3)团队:团队成员稳定,具备从事国防科研保密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基本资质建设运行条件;

(4)其他:在同等条件下,已承担过国防科研项目的申请人予以优先考虑。

3. 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

(1)项目:申报项目所属领域及方向是国家国防科研相关规划中布局的重要领域及研究方向;申报项目具有较好的国防科研潜力或前期基础、研究计划切实可行、研究路径及可预期成效清晰明确;

(2)申请人:项目申请人具有较好的国防前期基础及科研潜力,研究领域及方向在前沿创新、技术研发或国防应用等方面有较好前景,45周岁以下(截至申请日),有望在3年内主持或深度参与省部级以上国防科研项目;

(3)团队:团队成员基本稳定,并具备国防科研保密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基本条件及素质;

(4)其他:在同等条件下,已承担过国防科研项目的申请人予以优

19 先考虑。

(五)资助方式

1. 国防科研重大培育类专项

(1)资助金额:每个项目总资助金额为200万元,执行期3年。 (2)拨付方式:分3年拨付立项经费:第一年拨付80万,第二年拨付70万,第三年拨付50万。

(3)考核要求:项目结题后两年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研重大专项/型号/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于获批立项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项目执行期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研重大专项/型号/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于项目结题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

2. 国防科研重点培育类专项

(1)资助金额:每个项目总资助金额为100万元,执行期3年。 (2)拨付方式:分3年拨付立项经费:第一年拨付50万,第二年拨付30万,第三年拨付20万。

(3)考核要求:项目结题后两年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研重点专项/计划的负责人,于获批立项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 项目执行期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国家国防科研重点专项/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于项目结题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

3. 国防科研领域探索类专项

(1)资助金额:每个项目总资助金额为30万元,执行期2年。 (2)拨付方式:分2年拨付立项经费(每年15万元)。

(3)考核要求:项目结题后一年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省部级以上国防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于获批立项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

20 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项目执行期内获批立项(牵头或深度参与)省部级以上国防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于项目结题当年起,可再次申请学校国防科研培育专项资助。

21

第6篇:中山大学招生信息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3年金融硕士招生简介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硕士教育以中山大学成熟并在全国享有盛誉的MBA、EMBA 教育为平台,以管理学院强大的财务与投资学科师资为基础,以“打造业界金融精英、培育高端实务人才”为己任,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

近年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整体软、硬实力不断提升,引进了一批优秀国际师资,提升了国际合作伙伴的数量和质量,在国际国内的科研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并先后通过EQUIS和AMBA国际认证,获取了参与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商学院排名的准入证。2012年,我院管理学硕士项目荣获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全球排名58殊荣,其中就业满意率高居全球第7。

学院聘请一流商学院的教授授课,并且建立起与北美、欧洲及港澳台大学的合作、交流与联系,实现金融硕士教育的国际化。同时,学院聘请实务界高水平专家授课,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加强金融硕士教育的本土回应。管理学院金融硕士是在之前金融学和财务与投资管理普通硕士成功办学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一、培养目标

管理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与实务并重,能够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在各类组织中从事高层金融、投资、财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综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 遵纪守法,富有开拓精神,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2)掌握宽广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全面系统的现代金融市场投资理论、方法与技能以及公司财务管理原理,了解国内外金融、投资、财务理论与实务的动态及趋势,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

(3)培养学生全球化的金融意识,敏捷的专业分析决策能力,强烈的创新精神,成熟的敬业心与伦理观,以及服务于社会的本土情怀。

中山大学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为全日制培养模式,学制为二年,采用学分制。

二、招生人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3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约40名。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报到时未获毕业资格的,将被取消录取资格)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4. 成人高校生、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5.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我校不接受学生在我校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6. 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7. 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录取或入学资格,已入校的将被取消学籍。

四、 报名手续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复试及录取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复试以及录取等资格。

2.采取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照相、交费和验证)的报名方式。考生须于2012年10月10日至31日(应届生预报名时间为9月28日至29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并在教育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2012年11月10至14日)到报名点进行报考信息现场确认。

3.推荐免试生须在10月31日前凭推荐学校发放的校验码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上填写报名信息,并与其他考生同期现场确认报名信息。

4.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的具体办法及要求,将于报名工作开始前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五、初试

(一)初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3数学三

(4)431金融学综合

(二)初试时间与地点

初试时间:2013年1月

5、6日。

初试地点:由网报时选定的报名点统一安排考场。

六、复试

我校于2013年3月上旬,在研究生招生网主页上公布考试成绩及复试基本分数线,达到复试分数线考生即获得复试资格。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3-4月,具体说明如下:

(一)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金融学综合2)、英语测试、综合能力面试(含思想政治理论)等。不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能被录取。

(二)复试具体安排见3月份的复试方案。

七、考试范围

、投资学、公司财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现代金融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金融市场的结构和特点了解的程度,对金融工具的特点和定价的了解及运用能力,以及将金融理论和金融工具应用于公司财务决策以及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金融学综合2:考试范围同初试科目《金融学综合》(侧重于投资学和公司财务)

八、录取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九、学制与学费

(一)学制:金融硕士学制2年,学籍最长不得超过5年。

(二)学费收费标准:学费共7万,每年3.5万。

十、联系方式

1.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20-84115585

邮箱:mf_sysu@163.com

2.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

电话:020-84111686

网址:http://graduate.sysu.edu.cn/zsw/

中山大学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邮编:510275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二0一二年九月

第7篇:中山大学

在号称“东方塞纳河”的珠江南岸,耸立着一座古典而雄伟的牌坊,上书“国立中山大学”,就是这六个大字一年一度吸引着追梦少年来到南方以南;也是这六个字感染了一代代中大学子,使中大成为了他们一生中魂牵梦绕的精神殿堂;而这六个字所折射出的精神特质傲立风雨,她依然像一位青年,朝气蓬勃,永争上游。

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在新港西路上,是广东历史最悠久的知名高等学府 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为培养革命人才而创办的。 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中山大学前身为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为纪念孙中山,民国15年(1926年)7月改名为中山大学,中大是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科综合大学,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中山先生“天下为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中大人。在中大的教育传统中,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爱国教育和人格教育,强调民族精神,培养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近90年风风雨雨,中大人以中山先生为楷模,以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为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以国家兴亡和民族振兴为已任的优良传统。神圣的中山大学,一种很古老、很静谧的感觉,古色古香,绿草茵茵,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孙中山纪念铜像由孙中山先生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所赠,希望通过纪念铜像宣传主义。1933年冬奉置于中山大学石碑旧址, 1954年春广州市政府借置于中山纪念堂,1956年11月12日运至中大现址。

历史上,由于有中大码头至天字码头的水上交通,校园内的主要建筑均为座南朝北,北门是主校门。中大的标志物孙中山铜像也面向北方,寓“北伐”之意;逸仙主轴线就像一支笔从珠江伸出,笔尖在南笔胆在北,寓意从珠江源源不断吸水,即四海精英汇聚中大。后因城市的发展和新港路的开通,南校门逐渐成为主校门。但近年来,南校门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学校整体规划的需要,北校门得以成为主校门,使校园更富魅力。许

广场主要由牌坊、中大校徽、中大校训及中大校史等部分组成。牌坊是中山大学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为古色古香的中国双层牌楼,是根据中大古牌坊的风格重建的。

中山先生“天下为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每一个

中大人。在中大的教育传统中,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爱国教育和人格教育,强调民族精神,培养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近90年风风雨雨,中大人以中山先生为楷模,以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为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以国家兴亡和民族振兴为已任的优良传统。神圣的中山大学,一种很古老、很静谧的感觉,古色古香,绿草茵茵,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8篇:中山大学校徽

说明: 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

2.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

3.“中山大学校徽”的版权归属原设计者、学校所有。

第9篇: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2011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和《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由系党政领导、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组成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系的复试工作。复试过程中安排专人做记录。记录人员由博士研究生、高年级硕士生、系工作人员或青年教师担任。

二、复试办法

(一)复试名单的确定

1、免试生复试名单的确定,按照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有关文件执行;

2、全国统考、单独考试和联考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确定与比例:

(1)学科复试基本分数线由学校统一划定。

(2)初试成绩符合我校复试基本要求者,本系按二级学科、专业按总分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参加复试的考试名单。

(3)采取差额的方式进行,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应为招收人数的140%左右。

(4)合格人员不足时,可在相近学科、专业之间调剂生源,但调剂生源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拟调入专业的复试基本要求,且全国统考科目相同。调剂生源原则上按先校内后校外进行;申请从外校调剂的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教育部复试分数线和基本要求,同时达到我校调入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且一般只能从211高校的院校调剂。不接受外校同等学力及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调剂。

(二)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及评分

1、复试时间、地点

历史系复试时间为2011年3月26-27日,地点在历史学系各课室,具体安排见一楼通知。

2、复试内容、方式及评分

复试包含笔试和面试两项,复试内容以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及外语水平、综合素质及能力为主,复试成绩满分为250分。复试时按照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复试。

(1)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科目名称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专业课一致,满分为100分,采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专业课笔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每科三小时,各科满分为100分。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

(2)面试

①面试内容

面试满分为150分,其中外语应用能力占50分。面试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汉语写作水平等,以及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②面试时间

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

③面试办法

1)每个复试小组至少5名专业教师组成,其中硕士生导师至少3人。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逐个进行面试。

2)由面试教师提问,考生当场回答的方式进行。必要时,面试老师可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3)面试评分。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面试教师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核评价意见。面试教师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面试分数。

三、复试成绩的使用

(一)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复试成绩不合格,不予录取:

1、复试成绩低于150分者;

2、面试总分低于90分者;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成绩低于60分者。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上一篇:服装销售经典案例下一篇:防范电话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