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语言练习

2023-0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诗歌的语言练习

诗歌教学语言的文体规约

摘 要:诗歌教学语言的文体规约性,是语文课程本质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文体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具体化,还是和谐教学的要求。诗歌教学语言的文体规约性主要指:诗歌文体的凝练性和蕴藉性要求诗歌教学语言具有意蕴美;诗歌文体的节奏感和韵律性,要求诗歌教学语言具有音乐美;诗歌集中概括的抒情性要求诗歌教学语言具象化。

关键词:诗歌教学语言;文体规约;意蕴美;音韵美;具象化

“在语文学习中,言语本身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其音韵、意蕴及呈现形式,均给人以美感。”[1]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课程观强调了美的体验在课程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审美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教学更应该注重课堂审美体验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课堂审美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课堂审美体验重要的生成性和表现性因素。而在实际的诗歌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不能结合诗歌的文体特点使用教学语言,使得教学语言无法与教学内容和谐互融,导致教学语言单一,教学风格固化,教学缺乏个性和张力,从而限制了和谐教学和深度教学的发生。

一、教学语言文体规约的必要性

(一)语文课程本质的基本要求

语文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课程。言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言语表达的示范作用。教学语言是教师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言语表达的生动示范。因此,教学语言是语文课程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媒介。而言语表达贵在“得体”,“得体”是言语表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得体”的解释,“得体”的内涵包含言与行两方面的得当。因此,教学语言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得体”也应是基本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语言要依照课文的文体特征,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又包括有声教学语言(比如课堂上师生双方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话语)和无声教学语言(比如师生的体态语、板书等)。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必须依靠具体的言语表达实践才能得以提高,而课堂教学语言则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重要的言语表达实践。因此,使用“得体”的教学语言,是彰显语文课程本质的基本要求。

(二)语文教学“文体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具体化

“文体”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创作和鉴赏中一个基本概念,在古代文论中有不少论述体现了文体意识。如曹丕《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所说的“雅、理、实、丽”直指文体的特质,体现了鲜明的文体意识。严羽《沧浪诗话》:“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严羽将“体制”放在诗法之首,是从创作层面指出文体的重要性。而在教学层面的“文体意识”要求,可以从语文课程标准中窥见一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从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和口语交际”部分开始有了明确的文体知识与目标。“阅读”目标与内容第5条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第6条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在第一、二、三学段中的教学目标与“口语交际”目标中,由于是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基本的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到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中开始涉及多种表达方式的学习和应用,开始涉及文体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文体区分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在“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中,也提出“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而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阅读教学目标中,也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阅读和鉴赏教学中提出了十二条目标,其中第四条和第八条都是从文体的角度出发,要求在阅读和鉴赏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体知识,不同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2]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和指南,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既然有明确的文体知识和能力目标,那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予以落实。教师教学语言的文体意识要求,可以说是教师自身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文体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践行和具体化。

(三)和谐教学的要求

和谐教学是课程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理念。和谐教学实际上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并在教学关系融洽、教学要素协调、教学进程有序、教学情感交融状态下所进行的教学。[3] 教学要素协调是和谐教学的核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最重要的教学要素。教学内容对教师和学生具有先天的制约性,教学内容的个性特征决定了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如何学。从文体的角度来看,教学内容又是由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构成的。教学文本的文体特征就是教学内容的特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语言理应受文体的制约。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教学和谐,也才能实现深度学习。否则,教学语言与教学内容背离产生的冲突,必然会消解教学内容本应具有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诗歌教学语言文体规约的内涵

诗歌教学中教学语言的文体规约指诗歌教学应该结合诗歌的文体特点,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语言。

(一)凝练性和蕴藉性特征规约下诗歌教学语言的意蕴美

诗歌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它具有语言凝练含蓄、结构跳跃跌宕、情感表达高度意象化的特点,诗歌的主旨也往往具有多义性。这就要求诗歌教学语言应该具有意蕴美,要避免用毫无韵味的大白话教学。这就如我们用大白话翻译《春江花月夜》,绝不可能传达出诗歌应有的意境和韵味一样。相比较而言,在文言文教学中,能将文言文翻译成准确明了的白话文,则是成功教学的表现。所以,文言文的教学语言追求简洁明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化”。但是诗歌教学则不然。诗歌教学语言不能太“化”,而应有适当的“留白”,给学生留下应有的自我理解和感悟的空间。也就是我們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诗歌教学中,师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应重在对“意”“境”的体悟和感会,教学中必须适当保留诗歌应有的“艺术留白”。教学语言太平白直接,甚至将诗句一一对应成白话文,则属于对文本的过度解析,对诗歌的美是一种损害。就如同《庄子·应帝王》中所载“混沌开七窍而亡”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袁爱国老师在《诗意的消解与建构——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当学生提出看不懂“(沉默的)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这句诗时,教师解释道:“这是一个感动的场面,应该是说大家从来不曾对农民说一声谢谢,如果说一声,农民的干枯的眼睛也许会被这泉涌的热泪润湿。”

对此,袁老师认为,用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蕴更好。一问:眼睛为何干枯?是因灾难痛苦而泣泪成血,还是因苦苦期盼却无因无果?是因瘦弱老迈而目断神枯,还是因生活赤贫而满目枯干?二问:“干枯的眼睛”何以依然期待?是饥饿期待温饱,还是动乱期待和平……[4]比较引文中教师用直接具体的解读方式和袁爱国老师设计的用发问的方式解读,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二者教学效果的区别。袁爱国老师妙就妙在“不说透,不说死”,对学生的疑问,不是用直白的陈述句直接表述自己的理解,而是用疑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引而不发”,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空间,很好地展现了诗句原有的意蕴美,同时也起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

(二)节奏感、韵律性特征规约下诗歌教学语言的音乐美

“诗、乐、舞三位一体”,诗歌自古和音乐舞蹈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美。而“朗诵”是文本的有声表达,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语言形式。这就要求诗歌朗诵较之于其他文体,要更加注重节奏、语速和体态语。一般来说,五言诗分为两顿三节拍,七言诗分为两顿或三顿。只有根据内容确定好节拍,读出鲜明的朗诵节奏,才能展现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美。正如张海燕所说,“诗歌朗诵时要根据古典诗词特点,重点强调韵味和节奏”[5] ,“能通过朗读或朗诵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魅力,进而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获得对作品形式和思想的深层次认识,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语文与审美素养,这才是语文课最终的教学目的所在”[6]。诗歌朗诵和其他文体的朗诵无论在要求上,还是技巧上,都有明显区别。比如诗歌朗诵强调声音要能体现情感的起伏,要有渲染力。而散文的朗诵介于诗歌和小说、寓言、童话之间,既不大起大落,也不夸张渲染,主要是用朴实、真切的声音表达真情实感。许多与朗诵有关的著作,也经常会按文体来分栏。比如张海燕《经典诗文台词朗诵技巧》一书的第三章就是“不同文体朗诵方法”,包含“诗词朗诵,散文朗诵,寓言故事朗诵,小说朗诵,演讲词朗诵,戏剧、影视台词朗诵等”。可见诗歌朗诵作为重要的教学语言形式,也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

此外,在诗歌朗诵中还有一种极具特色的教学语言形式:吟唱。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与音乐的联系最紧密,诗词吟唱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诗词吟唱很好地展现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美。在诗歌教学中对诗歌进行吟唱,不仅能展现其独特的教学语言形式,还能促进学生对诗歌音韵美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悟。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所言:“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对古典诗词而言,由于古代诗词音乐溯源与音响复原面临诸多困境,我们很难按照古谱的要求来吟唱诗词。但是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原始乐谱,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吟唱诗词,比如可以用普通话或者各种方言开展吟唱,也可以为诗歌按照现代乐谱知识谱曲吟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这一首《苔》诗,被乡村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唱红了。如果这是课文当中的一首诗,梁俊老师和学生用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的方式教学这首诗歌的话,无论是从课堂教学氛围,还是教学效果来看,也一定会十分出彩。这堂课的教学语言就是吟唱,无须任何额外的言语阐释,学生就能领会体悟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梁俊老师吟唱的《苔》启发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吟唱可以成为我们最具诗歌本色的教学语言形式。

(三)诗歌集中概括的抒情性规约下诗歌教学语言的具象化

晋代文论家陆机在他的《文赋》中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集中概况的抒情是诗歌的审美特征之一。诗歌不具有小说表现生活的直接性和逼真性,也不具有散文反映现实生活的写实性和现场感,它是通过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的意象来呈现一个审美化的世界。[7]那么在诗歌教学中,师生在与高度概括性和典型化的文本进行对话的时候,必须将意象化的情感具象化,如此教师、学生、文本各要素之间才能实现顺畅和谐的交流对话,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教学性。比如,我们在学习顾城《一代人》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诗的时候,教师必须将诗句中“黑夜、眼睛、光明”等意象用非意象化的语言来解读。教师或者指出诗人用这句诗表露了被“十年浩劫”耽误了美好时光的青年一代决心战胜蒙昧、追求光明和真理的坚定信念;或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个性化理解“黑夜”的意象。因为诗歌主题具有多义性,“黑夜”既可指“十年浩劫”,也可以指学生自身经历的挫折、困难等。因此,诗歌教学必须将诗歌高度概括性的情感,用具象化的言语予以表达。诗歌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具象化倾向。诗歌教学语言的具象化倾向与前文所述的蕴藉性和意会性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针对诗歌意象的解读和思想情感的把握来说的,后者是针对诗歌艺术留白和诗歌意境的解读来说的。当然,教学语言不可能一成不变,更不可能模式化。诗歌教学语言的具象化和蕴藉性相辅相成,正是教学语言丰富性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张力的表现。

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教学语言对语文教师而言不只是传道授业的载体,也不只是教师的一种智慧和生命活动,它还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重要表征。因此,对语文教师的言语能力要求,不能停留在普通标准上。增强使用教学语言的文体意识,提高使用具有文体风格的教学语言能力,有利于防止教学风格固化和模式化,也有利于促生和谐教学和深度教学。[8]

参考文献:

[1]李大圣.语文教师的角色特征及其职业追求:基于言语交际视角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1):50-52.

[2]阚楚楚.文体意识关照下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7.

[3]孟庆男.和谐教学的文化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0(3):28.

[4]袁爱国.诗意的消解与建构——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設,2006(11):38.

[5]光明明.“朗诵”里的学问——读《经典诗文台词朗诵技巧》[J].语文建设,2012(17):79.

[6]张海燕.经典诗文台词朗诵技巧[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62.

[7]刘海涛.文学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5-86.

[8]李松林.深度教学的四个基本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0):8-9.

作者:张家波

第2篇:如何生成并运用语言练习策略实现课程目标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生成并运用语言练习策略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其中,如何生成语言练习策略是前提,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教学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基础;关注学情是生成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的依据;实现课程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目的;最后,还应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来生成系列的语言练习活动。如何运用语言练习策略是关键。在运用语言练习策略时应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实际生成,抓住训练时机,将语言练习落到实处。还要通过语言练习策略将读与写相结合,将片段写作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常态,以品读鉴赏名家名篇的文章为契机来促进写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生成;运用;语言练习策略;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拓展与应用

引言:语言练习策略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彻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由教师设计紧扣文本解读的语言练习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语言情景,在学生完成语言练习活动的过程中既深入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又由课内文本的感受与鉴赏拓展延伸到相关文本,从而探索并思考相似文本的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且在实际的表达和写作中加以运用和创新。这种语言练习策略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即“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和拓展、发展和创新”)恰好是相符的。

一、如何生成语言练习策略

(一)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本文的教学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基础。

要想生成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首先应精读文本,吃透文本,小到字句意思、大到写作手法、文章主题、文章结构等都要了然于胸,只有这样,你预设生成的语言练习策略才是紧扣文本重难点,有明确目的性的训练,而不是毫无目的空有形式没有意义的活动。比如针对《蜀道难》这篇文章,教学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把握李白诗歌雄奇豪放的语言魅力,因此,我设置的第一个语言活动是让学生把开篇的三个语气词“噫吁嚱”替换成现代汉语最普通的“唉”“啊”这样的语气词,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三个语气词加强惊叹语气的语言效果。然后又让学生联系实际,将“噫吁嚱”换成方言语气词来感受,一下就将学生带入了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学生又体会了不同语气词的魅力所在。最后,又让同学仿写“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几句诗文,要求赞叹的内容换成家乡的山水风物,同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在学完全篇文章后,我还要求同学们进一步学习李白全诗运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诗贯穿全篇,反复咏叹,同时形成诗意转折的这种写作方式,再次以家乡的山水风物为吟咏对象将之前的仿写扩展成侧重不同的三段内容,再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投入。可见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是生成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的基础。

(二)关注学情是生成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的依据。

将文本吃透并掌握文本的教学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基础,但如果忽略了本校学生乃至不同班级的学情,这样的语言练习策略只能对一部分同学有意义,对另一部分学生必然流于过场。比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我依据本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景物和教学目标之二学习本文由情到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我依次设置了以下语言训练的任务群:一是重点分析文章写景的3、4、5段,让学生探讨感悟写景句用词的妙处,二是任意写一个通感的句子,三是运用通感这一手法来描写某一景物,四是运用两种以上的手法来写一个写景的片段,五是学习《荷塘月色》的行文结构,课后布置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要求按照“心境—去往某地路上的心境—由情到景,到达某地后所见到的景—离开某地后路上的所想所感—再写心境与开头呼应”这样的行文思路去写。在实验班,对于由文本的感悟鉴赏到文本之外的相关语言训练,学生都很积极,且当堂生成了很多精彩的句子和文段。而在语言表达相对较弱的平行班,对单个句子和片段的练习尚可,但课外的写作训练则徒有形式,感悟千篇一律,写景句生搬硬套,且抄袭网络文章的现象严重,没有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因此,在生成设置语言练习策略时一定要根据学生语言领悟和表达能力的优劣来设置生成难度不同的语言练习活动。

(三)实现课程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目的。

以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只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和鉴赏,而忽略了由这一篇文本拓展到文体或内容相关的文本,只侧重于理解、积累,而忽略了思考领悟和对文本写法在实际表达写作中的应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和拓展、发展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成语言练习策略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某一篇文本的感悟鉴赏和零碎知识的积累,只关注前两个目标,同时要兼顾课程目标中后三个目标的实现,把后三个目标融入具体的语言训练活动中。比如多设置一些仿写句子,仿写某一片段的训练,或者评价文本中某一人物的思维训练。再如学习了必修一的《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荆轲刺秦》这几篇文章后,虽然这几篇文章时代不同,写作的人物不同甚至文体也不同,但所写人物的精神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也可以成为以后我们写作的素材,所以学完这四篇课文时,我都布置了类似的作业,如写一副对联评价文中人物,还有选择一个中心话题譬如爱国、责任心、勇气等写一段评价性的文字。

(四)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来生成系列的语言练习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每一篇都运用不同的语言练习策略,不免显得多而杂乱无章,学生们会疲于应付,对每个语言练习活动只是浅尝辄止。如果以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为依据形成系列性的语言练习任务群,学生则会由浅入深,强化某类语言感悟及运用能力。比如针对诗歌这一文体,要求学生学会鉴赏其中的关键字词,体悟其妙处。为此,我在每篇诗歌的学习中都设置了替换关键字词对比与原文的不同这一语言练习环节。如《沁園春·长沙》一文中的漫江碧透的“漫”能否换成“满”字?鹰击长空的“击”能否换成“飞”字?鱼翔浅底的“翔”能否换成“游”字?“潜”能否换成“浅”字?再如《再别康桥》中的“金柳”这一意象能否替换为“松树”或“沙枣树”?“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的“水草”这一意象能否换成“鱼儿”或“一棵树”?再如《归园田居》中,“方宅十余亩”一句中的概数“十余”能否换成确数?“暧暧远人村”一句中的“暧昧”能否换成“暖暖”二字?鸡鸣桑树颠能否换成鸡鸣“桑树下”?狗吠深巷中的“狗”这一意象能否换成“马”或“牛”?让学生在感悟字词的不同含义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炼字炼句的妙处。同时还在讲解诗歌时设置了改写写景句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感悟诗中不同意境的特点。如将《沁园春·长沙》中的写景句“漫江碧透”至“万类霜竞自由”这几句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改写出来,将《归园田居》中的“榆柳荫后檐”至“鸡鸣桑树颠”改写成散文化的句子。这样一种语言练习策略在同一类文体中反复训练,可使学生对同类问题理解得更透彻。

二、如何运用语言练习策略

(一)關注课堂上学生的实际生成,抓住训练时机,将语言练习落到实处。

在课堂上运用语言策略的目的除了联通教与学,让学生解读文本有了切入点,还要使学生以本篇文章的理解感悟为依托,提升学生对这一类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和语言运用与拓展能力。所以在实施语言练习策略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情况,抓住最佳时机,才能找到学生语言感悟与运用的薄弱点,从而真正起到提升语言能力的目的。比如我在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地体会意象和意境的特点,我让学生选取文中的任意一个意象来仿写一小节诗,结果学生在诗的形式上和词语的灵动上做得很好,但空有华美的言辞,不能通过意象的描写来突出意境特征进而传达写作者的心境。于是我抓住了这一问题,并以此为契机,不但限定了意象还限定了意境特点再让学生写作,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对于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间的关系就理解得更透彻了。

(二)通过语言练习策略将读与写相结合,将片段写作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常态,以品读鉴赏名家名篇的文章为契机来促进写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通常把读与写割裂开来,针对必修课本中选择的文本只限于讲解感悟鉴赏,对于作文训练则只在专门的写作课中进行,这样即使每学期上的作文课次数较多,也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因为写作训练的次数毕竟是有限的。而如若将片段的写作训练融入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步得到提升。比如在讲解《鸿门宴》时,我们在学习司马迁描写人物的精妙语言时,可以适时地让学生学习司马迁描写樊哙出场的片段,也写一个人物描写的小片段。在讲解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关联词语在传达人物情感的妙处,我以文中的第四部分前两段“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有向执政府请愿的事”至“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为例,先让学生品读感悟原文,再把其中的关联词语去掉让学生比较阅读,而后又让学生保留关联词补充和自己有关的新的内容来感受关联词语的好处。在具体的语言训练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写作,大胆交流,佳作频出,在同班同学的掌声和我的鼓励声中,显然学生们既找到了写作的乐趣也找到了自信。可见,通过语言练习策略将读与写结合,以读促写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成功运用语言练习策略,首先应关注其生成问题,生成合理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是前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是关键,实现课程目标则是运用语言练习策略的最终目的,只有这三方面都兼顾到,这样的语言练习策略才是行之有效地。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运用语言练习策略实现课程目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213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徐海梅

第3篇:两岸诗歌语言的差异及其成因

摘要:诗歌的语言表达有两大系统,一是意象性,一是音乐性。在台湾,在这两大系统里,分别达到最高境界的是洛夫和余光中。目前,在大陆,在许多中青年手里,在生命意识和语感的幌子下,口语诗已经蜕变成了“口沫诗”、“口水诗”、“顺口溜”。没有思想,没有修辞,没有音乐,没有诗;只有口语。写诗要有底线,在诗歌中应用口语也是如此,要把泥和沙分开,还要把鱼和龙分开。口语在入诗之前,应该先进行沙里拣金的工作,然后,对“言”进行一定程度的“文”的工作。不一定让口语变成美语,但一定要把它变成诗语。否则,口语入诗将使诗变成非诗。

关键词:两岸诗歌;语言;差异;成因

今天,随着两岸诗歌交流的频繁化和日常化。两岸诗歌语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这种现象在香港和澳门的诗歌语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诗歌语言内部都是五花百样、众声喧哗、纷繁复杂的。如果把众多的个案采集到一起,一一进行检视,那么,任何一种归纳都会与某些个案矛盾。为了使讨论相对有效,我只能采取两种维度。一是历史的,二是总体的。

诗歌的语言表达有两大系统,一是意象性,一是音乐性。

有人说,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以音乐为中心,而现代诗歌则以意象为中心。

如果用这种说法来解释西方诗歌的历史发展脉络,可能有一定道理。因为,在浪漫主义之前(包括以豪斯曼、哈代、王尔德、丁尼生、阿诺德和朗费罗等后期浪漫主义者),西方诗歌中的音乐性确实要重于意象性。从庞德标立意象主义之后,西方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向着意象性倾斜。之所以说这种说法只有一定的道理,是因为,在西方现代诗歌的第一波高潮——可能也是最重要的——象征主义那儿,意象性和音乐性不仅并行不悖,而且并驾齐驱。无论是以波德莱尔和兰波(解放前译为韩波,台湾依然沿用)为代表的早期象征主义,还是以叶芝和艾略特为代表的后期象征主义,都是如此。在当今西方诗歌的版图上,象征主义的影响高于意象主义。因此,意象性和音乐性仍然是诗歌的双翼。在西方人的诗学论述中,我没有读到过“现代诗歌以意象为中心”的观点。因此,中国人有那种观点,只能是对现代诗歌的误读和错觉。产生这种误读和错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音乐性在翻译中因为太难实现而被丢掉了:二是自北岛之后,确实有相当多的中国诗人宠幸意象而把音乐打人了冷宫。前者由翻译家负责,后者由论者本人负责。如果用这种说法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表达,则至少错了一半。因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两套系统同样至关重要。庞德在“拿去”中国古典诗歌时,之所以独标意象而忽略音乐,也是出于翻译难度和个人倾向那两个原因。的确,“意象”,正如“意义”,是比较容易移译的,所谓“意译”者,某种程度上就是“译意”,这“意”包括意义和意象,但是,“音译”却太简单,仅仅局限于某个词的“音”,并不包括诗歌的音乐性。从翻译学的原理来看,诗歌音乐性的翻译问题也一直悬而未决,是让翻译家最为头疼的技术难题。弗罗斯特说,“诗歌是在翻译中丢掉的东西”,指的是“诗歌的音”,因为“意”通过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保留的,哪怕是不太高明的译者都能差强人意地做到这一点。而“一首诗在听觉上的生命,有其不移的民族性,所以容易‘译掉’”。庞德当年懒惰而不负责任地干脆绕过了或者说抛开了音乐性,而直取意象性,突然举起意象主义大旗。在他,只是把中国古典诗歌误用了一把。有人把他的这种误用(故意的)说成是“创造性的误读”,但是,这样的误读也是毁灭性的。它使许多对中国古典诗歌不明就里的西方人以为。中国古典诗歌及物而不及音。更加不幸的是,这种谬种流传甚广,一直到了中国,而且还得到了中国学者的拥趸,他们拿来欧美现代诗歌中的一条支流来概括我们自己诗歌的主流(不仅是现代诗歌而且包括传统诗歌)。他们睁眼瞎似的,明明知道意象主义源于中国古典诗歌,却恁是不承认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性(我有另文论述这一问题,此处不赘)。

在台湾,在这两大系统里,分别达到最高境界的是洛夫和余光中。1982年,台湾诗刊《阳光小集》曾举办“青年诗人心目中的十大诗人”票选活动。结果余光中第一。洛夫第五。但在十个单项评分项目中,“洛夫获‘意象塑造’第一,余光中在‘音乐性’上独占鳌头”。当然,如果说洛夫对音乐性不予理睬的话,那么余光中对意象还是蛮重视的。就在那次票选中,在“想象力”这一单项上,他和洛夫“二人同分领先群雄”。而“想象”者,本身就是“意象性”的思维。诚如《韩非子·解老》曰:“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余光中的诗歌也同样充满了意象。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来论证或理解,余光中作为“纵的继承”的代表,确实更加全面地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而洛夫虽然早年曾提出“新民族诗型”。倡言“意境至上”和“中国风味”,作为“对纪弦‘横的移植’论的及时反应”。晚年则提出“大中国诗观”,迷恋“表现东方智慧的老庄和禅学”。但是,他早年的口号似乎是故意与纪弦叫板,表面上跟余光中同调,内心里却与纪弦有“戚戚焉”。正如他晚年所总结的:“《创世纪》五十年来先跋涉过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原,继而拨开传统的迷雾,重见古典的光辉。”他研究禅学。也是为了在诗歌中把禅与超现实主义进行辩证的结合。“意象大师”洛夫的意象中心主义是“意象派大师”庞德的意象主义的移植。即使在他引进其他风格流派时,也是以意象主义的原则进行甄选和改造,例如,在对意象的营造上,洛夫、痖弦他们着力于象征,但他们省掉了象征主义的音乐性追求。沈奇用庞德关于意象可分为主观意象和客观意象的理论,来阐释痖弦诗歌中的非意象成分,认为那些成分“实则大都仍是深含有意象效应的,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态出现在诗中而已”,可谓慧眼独识又切中肯綮。洛夫晚年转向中国古典诗歌挖掘资源,他所遵循的原则也还是意象中心主义。他说,要“试着以象征、意象和超现实诸多手法,来表现中国古典诗歌中那种独特美学”。他所强调的是他一贯强调的“象征”和“意象”这两个概念。

“纵的继承”和“横的移植”这两大口号,是从1950年代开始在台湾叫响并落实的。在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口号下,台湾诗人都写出了质高量多的作品。正是由于这两个口号是对立的,台湾诗歌更加呈现出了健康竞争的勃勃生机和多样多元的葱茏气象。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洛夫、痖弦、张默和商禽等人之所以酷爱用象征性意象,是因为这样的意象能以暗示、委婉甚至晦涩的手法和效应,曲折地表达他们澎湃于内心深处但又不敢公然喊出来的忧闷情绪和反抗意识。

关于那些年代言论上的不自由,洛夫曾说,他们在《创世纪》“创刊号”上“代发刊词”中说到“政治性格”和“战斗诗”,“只是当时(五○年代)大环境中社会脉动的一种不自觉的‘跟风’,一种出于无奈的政治表态,决非我们衷心服膺的诗美学上的终极追求”。关于在那个不自由的言论环境下,诗人如何用高明而隐晦的文字策略转化巨大的心理压力,痖弦在1981年写的《现代诗三十年的回顾》一文中说得很是透彻:“五十年代的言论没有今天开放,想表示一点特别的意见,很难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超现实主义的朦胧、象征式的高度意象的语言,正好适合我们,把一些社会的意见和抗议隐藏在象征的枝叶后面。”所谓“政治性”,是指“反共”,所谓“战斗性”,是指“反攻”。这“二反”作为以蒋介石为首的台湾政府的两项基本原则,不容讨论,更不容质疑或反对。其实,当时有很多人慢慢知道,“反共”只是政府用以转移人们注意力的一种策略,“反攻”更是安抚人心的一种权宜之计。因此,人们疑虑重重,议论纷纷。国民党为了稳定人心、巩固军心,不惜动用镇压和杀人等在逃亡台湾前惯用的伎俩。大家心里想说的“一点特别的意见”,就是“反攻无望”。雷震就是因为说出了大家心里想说的这点意见,而且是公开地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就被治了罪——领了10年的牢狱之灾。政府这种以警效尤的做法虽然卑鄙,但是奏效。雷震案使人们看清了政府的嘴脸,也认清了自己所处的局势。政府当年哄他们离开大陆来到台湾时,说过不了几年就能打回大陆;但是,现在,他们明白,蒋介石已安于台湾一隅,他们将陪着“老头子”终老那个岛屿,哪儿都去不了。他们感到自己被欺骗了,被放逐了,被禁锢了。许世旭先生称这段时期为“孤绝”时期。诗人们本来是社会的良心、人民的喉舌、大家的号角,他们有话要说,但又怕祸从口出。不过,蒋介石政府在大陆时似乎就有那么一种不是雅量的雅量,只要文人们不是骂上门去,懂得用种种修辞手段装饰并掩盖不满和反叛:审查官们会睁一眼、闭一眼。审查官们的逻辑可能是,连他们都轻易看不出来名堂的作品,老百姓更看不懂,也就谈不上被感染,被盅惑。被激发,被云集,从而揭竿而起了,所以,就饶了它们。这种放文学一条生路的做法,促成了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使台湾诗歌在艺术上拥有相当大的折腾空间,那是诗歌生存的条件。当诗歌靠语言生存的时候,语言就得闪展腾挪什么都干,左冲右突什么表现都有。这从反面促进了诗歌语言的丰富与杂糅。

那时,在大陆,诗人们没有那样幸运。同样是政治高压,但表现方式不同。大陆的政治高压有三个特点:这种高压是全方位、全民性的,没有遁逃的余地;高压下有狂欢。群众之所以愿意与高压合谋,不是因为迫于高压,而是因为他们被注射了某种欣快药液,变得很容易满足,很容易狂欢,同时变得没有头脑,没有自我,阴谋家很好地利用了中国老百姓“知足常乐”、“苦中作乐”的精神胜利法,并且用它来对付那些不满足于现状的人;这种高压是全息性的,而且直接转换为文学内部的高压,因文学而得的罪名很容易就能罗织出一大堆。文网恢恢,疏而不漏。在以高压手段进行文学内部的整顿时,首先出局的就是正在台湾流光溢彩的现代派,因为现代派是资本主义的文学,而且是属于颓废的资产阶级,颓废的标志就是玩形式主义,现代派被认为是形式主义的东西。象征性意象中的“意”往往藏得比较深,审查官们看不懂就生气,一想。连他们(他们自视甚高)都读不懂,更何况老百姓?于是,更加生气。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要保证作家写的东西人人都能懂,否则就不允许写。从此,在现代主义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象征性意象很快就被清除出了中国诗歌。这就斩断了当代中国诗歌与西方现代派的联系。

本来,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相当一部分诗人已经积累了许多现代主义的写法。如果解放后,能让他们继续写他们喜欢写的那种诗。那么,与西方虽然隔绝,关系还不是太大。他们可以挖掘古典资源,像余光中那样对古典诗歌进行现代化处理,使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相互辉映。因为一开始古典资源被认为有利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而得到了保留,但是,古典+民歌的模式被简化成了民歌——只此一家。因为,据说,古代诗歌还是太难懂,连白居易那些被认为妇孺皆知的作品都让广大半文盲的干部群众感到头疼,所以就免了。而所谓的新民歌,倒确实是人人会写,人人能懂。但是,象征性意象没有了,甚至连一般性意象都少得可怜。音乐性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得曲大于词,诗意被音乐压倒甚至取消了;而音乐本身也是千篇一律,寡淡乏味。从此,大陆诗歌被高度一体化、简单化了。诗歌语言也空泛、僵化到了极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诗歌在政治高压下还能有生长的可能,而且长势相当茂盛,收获不可谓不丰;而大陆诗歌却在政治高压下全面崩盘、萎缩、惨淡。其终极原因还可以追溯到两边领导人的个人爱好和品性。蒋介石基本上是一介武夫,不尚文,也不赏文,自己不写,也就不太管别人怎么写,只要不骂他本人是独夫民贼法西斯就行。所以,在他允许的范围内,反而让诗人们的语言行为任意恣肆。诗人们悲观绝望、要死要活、发狂发癫,只要是在语言范畴内,而不落实到实际行动,他一概不管。而毛泽东因为本身就是诗人,所以,会直接插手诗歌的内部事务。他排斥新诗,尤其是现代派的新诗,因为那样的诗法跟他的写作路子完全不同,而且他没有受过有关的训练,根本看不懂。他也不许大家学习古典诗歌。所以,当时大陆只有两类诗歌,一是毛泽东诗词及其仿制,二是数以亿计的新民歌。毛泽东诗词有好作品,但以牺牲整个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为代价,这一代价太沉重了。新民歌则根本就不是诗。

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继位,父子权力交替顺利完成,台湾社会出现了政治松缓的局面,诗歌也得到了更加利好的发展空间,大陆诗歌却还在文革的熊熊烈火中跳大神,给伪神当祭品。直到1980年代初,随着毛主义时代(华国锋时代是其尾巴)的终结,朦胧诗作为大陆先锋诗,稍事喘息、探察后,就采取了狂飙突进的姿态。早期的朦胧诗跟“孤绝”时期的台湾现代诗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1970年代,尤其是后期,大陆的政治形势有过松动,即高压下有过出口,那些出口就是朦胧诗最初出现的契机。北岛们不仅能读到西方现代派诗歌,还能读到大陆解放前的现代派诗歌,他们学着用现代派手法写下了最初的一批朦胧诗,艺术高超地展现了人在政治高压下的焦虑、恐惧与绝望,还有郁闷、孤愤与反抗。但是,所有这些情绪都与当时社会所要求的氛围不合,朦胧诗人们最初的写作之所以也动用大量修辞手段,不是为了美学上的需要,而是因为他们有话不能直说,不敢说尽。哪怕是在最为激越的时候。也让人觉得他们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曲折的手法正好暗合了他们被扭曲的心灵,颠三倒四的文法正好对应于那个混乱不堪的

社会,充满暴力、强行扭断与嫁接的词语搭配正好暴露了专制与残酷的政治现实。北岛跟洛夫一样,也热衷于象征性意象,也对音乐性心不在焉。正如江弱水所指出的,北岛的诗“要求我们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目视而不以口诵耳聆”。

朦胧诗崛起之后,很快风靡全国,成为诗歌爱好者效仿的最高榜样。1980,年代中期,台湾诗歌登上大陆,由于与朦胧诗惊人地相似,也很快引起轰动效应,“多多少少地激活乃至滋养了大陆当代诗歌创作,成为在翻译诗之外,又一脉更为清新而亲近的源头活水。部分青年诗人和诗爱者,更有找到中国诗的‘原乡’的欣喜,借鉴有加,追恋不已。两岸诗人在这一段时间里,可以说,度过了极为热烈的诗的‘蜜月期’”。由于台湾诗歌长期稳步发展,而大陆诗歌长期停步不前,台湾诗人,至少在80年代,在大陆诗人面前,即使没有老师般的荣耀感,也有先行者的优越感。反正在偌大的大陆,他们一点都不怵,成名的台湾诗人到大陆来,都受到明星般的待遇,他们心怀的也是施与诗学的念头。

当年我接触到朦胧诗是在中学时代,接触到台湾诗是在大学时代。我与台湾诗歌也有过热烈的蜜月期,我甚至读过整本整本的席慕蓉的诗。但这段蜜月期很短。朦胧诗对我的影响至今还在,台湾诗的影响几乎消失殆尽了。这不是说朦胧诗强占了先人的特权,而是因为我当时发现,台湾诗吸引我的主要是新颖而独到的语言技巧,比朦胧诗人用得更加成熟、老练而稳健。我当时已经能大量直接阅读到中国自己的现代主义诗歌和原汁原味的英美现代派诗歌,我发现,台湾诗人所用的那些语言技巧在那两类诗歌中早已存在。而台湾诗人的心理范式与我的精神图式并不十分对应。所以,我很快就疏远了台湾诗歌。当然,后来,直到现在,也还读,但已经没有了最初相遇时的那种热烈的感觉。

台湾有相当良好的教育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氛围,同时对欧美的开放几乎是到了不设防的地步。余光中和洛夫这两位台湾诗坛的“大佬”都是英文系出身,都曾沐浴过欧风美雨,在语言上都有欧化问题,都曾做过化欧的努力,而且做得相当成功,值得长期被欧化语法困扰的大陆诗歌好好借鉴。这两位元老又都曾着力吸取中国古典诗歌的资源,都曾做过化古的努力,但收效并不让人满意。原因之一是,他们毕竟是英文系出身,直接处理古汉语还不是那么顺手。原因之二是,他们都比较轻视中国现代诗,不注重从中吸取资源。王富仁、吴思敬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包括诗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可与古典并起并坐的传统;但洛夫同意郑敏的观点,认为,现代诗没有大师,所以也没有形成传统。我们先撇开这个争论。我认为,起码现代汉语在某些现代作家那儿已经锤炼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散文如朱自清、老舍、钱锺书和张爱玲等,诗歌如戴望舒和卞之琳等。余光中对这些现代先贤不仅不尊重并继承其文学汉语遗产,还写过贬低性的评价他们的文字。与洛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在现代史上,台湾文学只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小小的余脉和分支,尽管包括胡适、梁实秋、苏雪林和台静农等在内的许多现代文学家都转移到了台湾,但是,后来台湾的现代文学研究始终相当弱,根本无法与大陆相比。现代文学对后来的所谓台湾文学的影响也比较小,纪弦是戴望舒诗歌阵营里的人,本来可以把中国现代诗歌的已有成就带到台湾,并且发扬光大,但他一到台湾,却把戴望舒他们所创造和积累的文学语言经验丢开了,反而举起了“横的移植”的“全盘西化”的大旗。本来可以由他作为桥梁,让现代诗歌过度到台湾诗歌。但这一良,陛现象并没有出现。余光中他们看到这位前辈自己先从现代诗歌阵营里逃出来了,也就不再想到他的桥梁作用,他的逃跑还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声誉,影响了现代诗人在余光中、洛夫等人心目中的形象,余、洛等人不敬重中国现代诗,纪弦应该负一定的责任。从胡适到戴望舒等,有多少天才的诗人已经做过多少化古的努力,积累了多少宝贵的经验。但余、洛等人似乎视而不见,妄图跨过现代诗,重新靠自身去化古,使其成功的概率有所降低,使其成功的日期大大推迟。在他们早年和中年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浓重的文白夹杂的现象,让我们想起了1920年代的许多诗歌的语言现象。尽管有人认为:“在很多时候。文言句式的遒劲,文言辞藻的凝重,会给一首现代诗带来某种异质性,使之呈现为多层次多元素的奇妙混合。即使不考虑如何丰富诗篇的内在基质,它们也可以调节语言的速度,造成节奏的变化,以挽救清一色‘现代汉语’的率易平滑。”叫旦笔者以为,“遒劲”和“凝重”等效果并非一定靠“文言”来实现,甚至不是靠“语言”来奏效,更多地应该来自诗歌作者的精神、意志和气度。所以,笔者始终认为,文言出现在现代汉语诗篇中并不妥当。文白夹杂现象不是好现象:只能表明作者化古的功夫不到家。锤炼现代汉语的功力还不到位。

当然,跟许多大陆诗人相比,台湾诗人的古文造诣要略胜一筹。因为在前者的诗作中,甚至连文言的影子都找不到。更不用说对文言的化用了。文言的化用使现代汉诗言而有文。笔者赞赏卞之琳等人的主张,诗歌的基本用语应该是现代口语,但绝对不是把口语直接放人诗歌,而是要把它作为原料,经过切、炒、焖、煮、烘、烤、焙等手法的加工,再呈上公共饭桌。在对口语的加工过程中,如果能用上文言——不仅作为调料,而且作为配料——那么,就能起到添色增香、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能是向古人学炼字的功夫,台湾诗人深知“诗歌语言不是日常语言,即使诗人使用日常语言,也不是在日常语言的意义上来使用”。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多、比较好,当然,有时甚至会做过头。正如陈仲义所说:“不管是纯语言嬉戏,还是应用文体流布,台湾诗人似乎更愿意在工具载体层面上运作,即在主体意识统摄下,精当地加以利用,这样,生命意识与语言意识的结合就不那么紧密了,冷静的技术处理倒成了热门货。”

目前,在大陆,在许多中青年手里,在生命意识和语感的幌子下。口语诗已经蜕变成了“口沫诗”、“口水诗”、“顺口溜”。没有思想,没有修辞,没有音乐,没有诗;只有口语。正如沈奇忧心忡忡地指出的:“口语诗正演化成为一种技术难度最小的汉语写作,或偶有一点冲击力,但基本上无品位性可言,其诗质稀薄的负面因素,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遏制住这股来势凶猛无比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诗歌浊流?看来,台湾诗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写诗要有底线,在诗歌中应用口语也是如此,要把泥和沙分开,还要把鱼和龙分开。口语在入诗之前,应该先进行沙里拣金的工作,然后,对“言”进行一定程度的“文”的工作。不一定让口语变成美语,但一定要把它变成诗语。否则,口语人诗将使诗变成非诗。

责任编辑 刘保昌

作者:北 塔

第4篇:2014届高三语文针对训练之诗歌鉴赏语言练习题

2014届高三语文针对训练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练习题

(一)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功力,请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好事近吕渭老①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注:①吕渭老,南宋词人。1127年靖康之变,局势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纷纷南迁。这首词就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

(1)起句“飞雪过江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度大庾岭①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消逝。

(1)赏析本诗首联中“孤”字的妙处。

第5篇:2014届高三语文针对训练之诗歌鉴赏语言练习题答案(范文)

2014届高三语文针对训练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练习题

(一)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1)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有情,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别之情。

2.参考答案: (1)“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3.参考答案: (1)点明渡江时恶劣的气候特点;渲染紧张的氛围,为写信报平安和下阕的抒情做铺垫。

4、参考答案: (1)①孤独;②双关,既指山岭孤高,也指自己的孤独;③奠定感情基调,统领全诗。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练习题

(二)

1.参考答案: “寂寂”为“寂寥、冷清”之意,这里形容傅公旧里“寂寂”无闻,冷冷清清。“沉沉”为“茂盛”之意,这里形容陈胜乡里仍兴盛不衰,诗人运用叠词将傅公与陈胜死后衰荣的迥然不同相对比,更衬托出傅公命运之悲,抒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

2.参看答案:(1)静,既是写夜阑而静,也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宫禁之幽深与冷清。

3.参考答案: (1)①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愁。词中描绘“千里万里”的明月,既写出了戍卒离家之遥远,又寄予了戍卒的思乡怀人之情。②士兵长期戍边的孤独寂寞之愁。词中以边草枯萎来比喻戍卒之老,不仅写出了戍卒守边时间之长,也道尽了其人生的凄凉。

4.参考答案: (1)上片中的“白”字与下片中的“黑”字遥相呼应,都是从视觉上来写作者的心情的。伤心之人触物皆可伤心,更何况身在旅途之中,面对满地清辉,一个“白”字尽写作者的怕见;下片的“黑”字,更是写出了夜半无眠时作者内心的悲凉,无论是色泽还是氛围,全用浓墨渲染,画面上那一抹惨白月色更令人心悸。

5.。答: (1)“蘸”字。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后贴着水面的情景(或:桃花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的桃花连成一片,充满了生机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刚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神态、意趣;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第6篇:语言的魅力练习题

语 言 的 魅 力

班级:

姓名:

一、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愁”是( )结构的字,共有( )画,第九画是(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 )。 用“忧愁”造句:

二、读拼音,写词语。

bān mǎ xī xì máng rãn wú dòng yú zhōng qǐ gài ( )( )( )( ) ( ) yīshānlánlǚ tóu fà bān bái shuāng mù shī mīng ( ) ( )( ) dǎ bàn shān shān ãr qù mǎn miàn chóu rðng ( )( )( ) xún wân táozuì yīng fēi yàn wǔ wàn zǐqāin hóng ( )( )( ) ( )

三、组词

班( ) 衷( ) 唉( ) 嘻( ) 醉( ) 斑( ) 哀( ) 挨( ) 嬉( )碎( )

盲( ) 衫( ) 著( ) 询( )气( ) 忙( ) 杉( ) 署( ) 陶( )乞( )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繁华—( )浓厚—( )褴褛--( ) 反义词:繁华—( )乞讨-( ) 华丽--( )

五、句子练习。

1.人们从那位老人的身边匆匆走过。(缩句) 2.春天来了。(改为拟人句)

3.这良辰美景叫人陶醉。(改为反问句)

六、课内阅读。

春天到了 可是 这富有诗意的语言 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 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是的,春天是多么美好啊,那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那教堂尖顶的(yīng fēi yàn wǔ) ,那塞纳

(hãpàn) (xīxì) 的孩子,怎能不叫人陶醉呢?但这 (liángchánměijǐng) ,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 在文中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 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词语。

3. 找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用“ ”画出来,并改成陈述句。

(1) (2) 4.文中“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能不能用“这很令人心酸”替换,为什么?

第7篇:鉴赏诗歌的语言

板块一 鉴赏“炼字”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 準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②遥清渭③,沉思忽自惊。

【注】 ①本诗作于约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③清渭,指渭水。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首尾分别用了“聊”与“惊”二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全诗写了登楼所见之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四野空旷无人,小舟任意停泊;黄昏时分炊烟缕缕,古寺深处黄莺啼啭。流水、渡船、炊烟、流莺,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物的怀念。

(2)全诗首尾的“聊”与“惊”二字用得极妙。首句“聊”字,表明他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是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初入仕途乍离家乡的青年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终南山 [唐]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塞”,充塞,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终南山充满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②“生”,升起,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月从终南山的山巅冉冉升起的景象。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的厌倦之情。终南山环境优美,清幽宜人,让诗人流连陶醉。置身山中,使人正心平,产生远离尘世、超然物外之感。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2)这首诗写了清静的夏日村落,乡村中的疏朗的月影,嘈嘈的溪声,表现出诗人喜爱乡村生活,追求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慈姥矶 何 逊①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注】 ①何逊(?—518)南朝梁诗人。今山东郯城人。

★(1)诗的颈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合”“浮”两字用得传神。“合”字写出了近岸被江沙包围的景象,“浮”字写出了远处山峰连绵、烟雾漂浮缭绕的景象,两字都用动词,把静止的景物写得富有动感,因此形象传神。

(2)表现了思乡之情。诗人傍晚送友人,看到江畔夕阳、暮霭沉沉的景象,暂时忘却了离乡的悲愁。当望着友人远去的归舟,自己却不能回归,不由得再次陷入了思乡的悲哀之中。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瀑 布 [宋]石延年

飞势挂岳顶,何时向此倾? 玉虹垂地色,银汉落天声。 万丈寒云湿,千岩暑气清。 沧浪不足羡,就此濯尘缨。①

【注】 ①语出《楚辞·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屈原遂去,不复与言。”后用“濯缨”指避世隐居。 (1)全诗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联、颔联写瀑布,所用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举两例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此地雄浑遒丽的瀑布、清凉幽雅的环境的钟爱之情,以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挂:点明了瀑布所处位置极高,瀑布之水从山顶直下,整体美妙入画。 倾:写出了瀑布水量极为充沛,水势峻急,极为壮美。 垂:写出了瀑布之水来势高远、柔美、流丽。 落:极写瀑布声响充盈天地,景象雄奇壮阔。

板块二 鉴赏“炼句”

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 黄 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1)请从修辞手法和炼字角度,赏析“花惊寒食,柳认清明”这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句用了互文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分明而严整。富有感情色彩和动作表现力的“惊”字“认”字,把一春郁闷,见花柳而惊知寒食清明已至的情态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这两个极见精神的动词是该词的“词眼”。 (2)这首词抒发了抒情主人公在清明时节怀人思归的情怀。上片主人公带愁醉酒,心烦意乱,触景生情,感慨时序惊心,特殊时节自己身在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下片写主人公望尽天涯的层层翠,心中暗数着数不清的长亭短亭,怀人之情油然而生,以至希望能在梦中与亲人团聚。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采桑女 唐彦谦①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②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 ①唐彦谦,唐末诗人。②初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1)这首诗语言既朴素又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一句写景状物精细传神,试选一角度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通过采桑女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试结合全诗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炼字的角度:“努”,用力伸出、用力冒出的意思。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缓慢生长的动态,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

②修辞的角度: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桑芽”比喻成“青鸦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的颜色和形状。

(2)①诗人通过采桑女子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②由于春寒,导致桑叶二月才吐芽儿,蚕事比往年推迟,而里胥却催她交新丝,揭露了苛政带给人民的痛苦。清晨采桑、挽长条而哭的描写,则可看出诗人对采桑女的同情。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①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②尝面③收新茧。

【注】 ①夷犹:犹豫迟疑。②看看:即将。③面: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

★(1)简要分析“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与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主旨是否相同?请概括表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舫夷犹湾百转”一句将画舫拟人化,它为“湾百转”而迟疑犹豫、行动缓慢,其实是写作者在船中的心情,把船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流连美景不急于行舟的情感。“横塘塔近依前远”作者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如此美景,令人喜爱留连。由此细腻地表现出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对远近并不在意的心情,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这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全词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

(2)不完全相同。虽然都有对田园农家生活的热爱,但这首词侧重写江南水乡舟行所见之景和农事的井然有序,表达了作者对田园农家生活的赞美与向往。陆游的诗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表达了农家的盛情和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同时蕴含哲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板块三 品味语言风格

9.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体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2)浪漫或豪放的艺术风格,该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摇曳多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李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用“灯前”引出“影”,“伴”又将“影”与“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苦坐的“身”,显得孤单寂寞。

(2)①作者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即冬至深夜,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之情的。②诗的语言质朴无华。

第8篇:诗歌的语言特点

一般说来,诗歌语言常见的有以下一些特点: (1)、清新。表现为语言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如此。 (2)、平淡。也称质朴。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3)、绚丽。主要指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情思。如李商隐的《无题》等

(4)、含蓄。指意在言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如杜牧的《赤壁》、《泊秦淮》

(5)、简洁。指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十个字便将幽居的特点托出。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仅十个字即写出了环境的清冷,钩勒出空旷寥廓、幽寂冷漠的背景。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十个字突出垂钓老人孤独傲岸,抗风斗雪的傲然之气和不屈精神,把诗人虽在逆境之中,虽觉孤独寂寞,但决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展露无遗。这些作品均是简洁的典型。

一)语言的风格 1.朴素与绮丽

绮丽诗风的语言特点:绮错、婉媚、浮华、艳丽、纤巧。

朴素诗风的语言特点:清淡质朴、洗炼畅达、不事雕琢,言简意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对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形象地概括。

2.直白与含蓄

直白诗风比起一般的朴素诗风,直白诗风更显朴素、平淡。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近乎口语的语言,并且有的诗还溶入了俗语俚词、民歌之类,所以这种诗又被称为白话诗(近于打油诗)。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浅易如话、素朴真率、通俗凝练。 含蓄诗风中所惯用的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善用典故等手法。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委婉、蕴藉、精炼、耐人寻味,但也不失朴素之风。 3.沉郁与豪迈

在众多诗人中,有愤世嫉俗者,有报国无门者,有屡试不第者,有屡遭贬谪者,有为民请命、哀叹民生者,他们的诗表达自我的哀怨,切中社会现实,反映阶级现象。代表诗人如杜甫、韩愈、李商隐等。

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沉郁苍凉,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且近于生活(多用俗语和对话)。

如杜甫的《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等句利用俗语,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性。

豪迈诗风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包括边塞诗),这类诗歌语言特点往往与诗人的心胸抱负有很大的关系。诗人们或因生活在盛世政治清明时期,受到美好山河的熏陶,心怀满腔热情(如李白在年青时就立下不小的志愿“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或因仕途失意,便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出路(如高适);或因国难当头而主动请缨愿死疆场(如苏轼)。所以在他们所写的诗歌中充满豪言壮语,显示一种豪情。

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铿锵有力、笔力豪健,节奏明快、音调高昂。

诗歌语言风格举例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2)朴素

朴素的语言特点:清淡质朴、洗炼畅达、不事雕琢,言简意深,不加修饰,多用口语,较少炼字,却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朴素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此外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白居易的诗,李煜的词。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无题》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表现出绚丽飘逸之美。 (4)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含蓄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蓄的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此外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和柳永等婉约派大家的词。含蓄诗风中所惯用的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善用典故等手法。还有杜牧的《泊秦淮》、《赤壁》等

(6)沉郁

在众多诗人中,有愤世嫉俗者,有报国无门者,有屡试不第者,有屡遭贬谪者,有为民请命、哀叹民生者,他们的诗表达自我的哀怨,切中社会现实,反映阶级现象。代表诗人如杜甫、韩愈、李商隐等。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沉郁苍凉,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7) 豪迈

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铿锵有力、笔力豪健,节奏明快、音调高昂。 豪迈诗风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包括边塞诗),这类诗歌语言特点往往与诗人的心胸抱负有很大的关系。诗人们或因生活在盛世政治清明时期,受到美好山河的熏陶,心怀满腔热情;或因仕途失意,便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出路(如高适);或因国难当头而主动请缨愿死疆场(如苏轼)。所以在他们所写的诗歌中充满豪言壮语,显示一种豪情。

第9篇:诗歌的语言风格[大全]

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1、复习常见语言风格术语,掌握辨别语言风格的基本方法。

2、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题型的提问方式,归纳相应答题模式。

3、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归纳诗歌鉴赏中关于语言风格的问答模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辨别语言风格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常见语言风格术语,指导学生辨别诗歌语言风格的方法。

1、常见的表语言风格的词语有哪些? 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

①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②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③含蓄: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④朴素: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

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⑤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

⑥豪迈: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

此外还有:沉郁顿挫、朦胧隐晦、幽默讽刺、慷慨悲壮、婉转缠绵等。

2、辨别下列诗歌属于何种语言风格,并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诗题一作《闺意献张水部》。近试:将近进士考试之时。上:呈献。张水部:即张籍,曾

任水部外郎。水部,工部下属四司之一,掌管有关水利河道政令。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小结辨别诗歌语言风格的一般途径。 ①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清新自然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慷慨激昂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 ②诗歌语言风格有题材特点;

③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作品朝代和文风。

二、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题型的提问方式。 浏览近年各地高考关于诗歌语言风格方面鉴赏的题目,归纳此题型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指出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简要分析/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三、通过解题,归纳相应答题模式。 课堂示例:

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试卷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背景资料】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五十九岁的叶梦得卸任归居吴兴。此词为他独登卞山绝顶亭时北望中原的抒怀之作。

问:简析作品的语言特色。(3 分)。

答案要点:语言特色:平易质朴(平实如话,质朴无华,平中见奇)(1分),找出作品中依据(1分),评析(1分) 总结:答语言风格题的步骤:

(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巩固练习:

1、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这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2007年高考浙江卷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 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

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问: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3、2008年高考重庆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特

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4、2008年高考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

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2、[答案] (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解析][①刘诗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②吴词笔姿盘旋空灵,全篇化作唐人诗句典故,使全词意境深远。全篇引用三个典故:其一是“犹唱后庭花”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以小诗意,发今人伤怀之感。“南朝”借指被灭亡的北宋。“后庭花”则意指宋皇宫中传唱的旧时乐曲。其二是“旧时王谢”化用刘禹锡《乌衣苍》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堂百姓家。”“王谢”都是南朝有身份有地位的士族名家。“一句”飞向谁家“使人感慨世事的变迁,王朝的更替,覆巢之下,燕子何存,因此只能发出”飞向谁家“的感慨。其三是”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白居易贬居浔阳江头遇琵琶女所感:”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借意抒怀,抒发自己和眼前的歌姬不正如同白居易之与琵琶女的境况相似吗?③赵曲在寓意上与刘诗相比并无新的开掘,依然是盛衰兴亡。赵曲对燕子的刻画,特别是用“寻”字将寓意表达得更显豁了。尤其是结尾二句,直抒胸臆。利用“山坡羊”句格的特点,将“兴”“亡”对比起来,抒发感慨更有力。和刘诗相比,有散曲的风味。]

3、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4、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上一篇:单位文件泄密整改措施下一篇:声乐入门的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