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七年级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要:落实国家教育“五项”管理,全面深化作业改革.吉林市第五中学数学组创建了特色的赋能作业,包括知识型作业、技能型作业和活动型作业三大类型,主要有三大功能:减负、赋能、高效,让学生通过较少的作业量,获得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领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而培养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赋能作业;作业设计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动力。素质教育成为新的焦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点是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是我国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一种途径。分层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数学技能和学习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和个体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学习数学,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

一、优化作业设计,为作业减负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比较侧重于备课、课堂教学和 作业的评改,却因此忽略了对学生作业的设计。大多数初中 学生都受大量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所累,心理上会因为繁 多的数学作业而过于压抑,时间一长,这样的心理就会带给学 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厌学和弃学。其实在课堂教学中,课 堂练习是不容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要在学习知识后,及时合 理地开展知识练习,这样才能巩固所学,提高学习质量。而课 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更是要以所讲解的知 识为核心,以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程度为前提,对其进行精 心设计。教师还要精心选择试题,关注试题的目的性,注重试 题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延续性。 当教师在设计完作业后,就需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教育背 景,对作业的评价标准进行改革。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中, 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强调,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 初中数学教师还需要以新教学理念为基础,优化指导思想,改 革作业评价标准。比如,在学生做完作业后,教师可以此为基 础让学生思考相应的问题。在作业中,用绿色标注出自己独 立完成的题目,用黄色标注出在家人朋友或同学的帮助下所 完成的题目;用红色标注出作业中自己不懂的题目,并在相应 的记录本上记录题目以及无法解决问题的原因。在专门的收 获本上,记录下自己通过作业练习所获得的知识,并分析自己 最大的收获等等。如此方式,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让 教师明白哪些知识是学生所没有完全掌握的。也可以让学生 知道,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途中,需要以形式逻辑为原则,在对 相应的数学规律进行掌握后,通过多次的推理计算才能解答 出正确的答案。更是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让学生在 了解到自身实际的学习水平后,对抄袭作业、作业完成率不高 的情况进行有效避免,从而可以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良好品 质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二、加强作业作业的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数学能力

“多样化的作业设计”侧重于提高学生各个层次数学能力的方法和技能。它与书面作业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核心数学能力。有的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面对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往往对作业采取消极态度。手术。 “课程允许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梯度丰富的数学课外作业,引导学生按时、全面完成,遵循“多才多艺、多才多艺”的教学原则。例如,可以创建三个层次的作业,分别是“A、B、C”三个基本模块,让每个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基础知识。 A班作业主要是测试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公式的效率; B类是适合提高学生适度连贯性和迁移能力的综合题; C班是最新的综合数学题,专为学生“学以致用”而设计。这种分层数学可以减少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难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老师们也看到每个学生的光明面,鼓励每个人挑战高水平的作业,鼓励数学课堂进步。

三、设置不同内容的作业习题

习题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 手段,可以在做题中及时检查自身对教 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达到查漏补缺的教 学目标。因此,当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 中进行差异化教学时,应综合考虑学生 的做题能力,根据学生的真实做题水平 设置不同内容的作业习题,防止出现学 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觉得数学习题难以满 足自身学习需求,在做题中无法有效提 升自身做题能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觉得习题题目过难,在做题中出错率较 高,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 确保数学习题符合各个学习能力的学习 需求,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自信心。 例如,在《整式的乘法》一课的讲解结 束后,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 可以给学生安排课本后面配套的基础题 目,促使学生在做题中巩固基础知识; 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 学生布置拓展训练内容,使学生的个人 做题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四、将评价分层

为了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需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准备不同的试题,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使试题达到自己的标准,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这种测试方式还有助于确保学生有良好的举止,保持正确的学习习惯,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还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创建和应用不同的评估实践。例如,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意义的体验中。在实现一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竞争意识,发展自己的发展。

结论

总的来说,“核心素养”是学习数学的必备素质,也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作为现代教师,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引入现代教学元素,注重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每个学生都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有权选擇最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我们的老师需要做的是强化各种教学作业,培养学生的核心数学技能,改进作业,真正提高学生核心数学概念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提高数学课堂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吴继敏,王文远,王坤,等.地震作用崩塌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05):37-40.

[3]赵伟华,黄润秋,赵建军,等.强震条件下碎裂岩体崩塌机理及崩塌后壁对堆积体稳定性影响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02):205-212.

作者:杨松

第2篇: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有效利用的思考

【摘要】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重功能。对学生来说,作业能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对老师来说,及时反馈作业,便于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作业本;有效使用;有效管理

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重功能。对学生来说,作业能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对老师来说,及时反馈作业,便于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2011版新教材实施两年来,笔者连续两年任教七年级,使用本教材,对2011版配套作业本的使用,感触颇多。本文就从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下册作业本的使用现状、有效使用的策略、有效管理的建议等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当前作业本使用现状

学生做作业层面而言:因诸多因素,学生普遍重视其它中考分值多的学科、轻视社会学科的作业。在实际教学中,几门学科合算起来,学生作业量多,有些学科一门,资料就好几本;有些教师过度强调本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多,要求学生重视。相比较而言,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不是很重视,对本学科的作业更是如此。就我们本学年七年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作业的效果不理想,上交作业中,错题率比较高。特别是有部分学生老师讲解作业本后,再次上交作业本检查,还是没订正对。可想而知,学生对本学科作业本重视程度。

作业本编写层面而言:作业本相对适应大中城市学生、山区的学生做起来显得难度较大、效果不够好。与新教材配套作业本在遍写上改变了过去的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编者们精心设计了“基础巩固”和“拓展提升”两个主要栏目,有利于老师分层次布置作业,前者为学生必做题,后都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做,重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能力。课外拓展的知识点比较多,有许多题目,对山区初中的学生而言,难度比较大。有部分题目对学生学完当堂课内容,要在短时间内用所学知识来完成题目,难度也不小。学生感觉题目比较难,一课时里面,就有好多作业做不来,久而久之,就都不是很喜欢去做了。

教师教学管理层面而言:因受传统教学因素影响,普遍偏重课堂教学任务、轻视学生的作业本练习。按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大部分课时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一节课时间,基本上不能详细讲解完内容,老师在上课时间也很少、或没把作业本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起来。如:如第五单元每一课的《行政区划》内容,一节课是很难完成的,学生课后还要花很多时间去识记、理解、运用才能掌握其内容,很不现实。所以,社会学科作业本普偏现象是上课没有时间做,学生课外时间去做作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因题目难度相对大,基本不怎么爱去做,造成抄答案的现象严重;成绩较好的学生因忙于应付各科作业,不想花时间去找书本、看地图,都不怎么思考,造成错题现象严重,整体感到作业本的使用效果不够好。

二、作业本有效使用策略

1.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对作业本的题目进行适当筛选、修改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中小学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教育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只有依标施教、依标作业,才不致使师生陷入教与学的泥塘。而现行教材也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一定要参照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来设计和筛选作业,避免作业成为教材的延伸,或让学生造成知识点迷惑、歧义。

2.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在作业讲解中进行相应知识点的补充、拓展

一堂课的重点既集中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又反映教材的中心思想,它影响或者带动着其他知识的生成与发展。一堂课的难点头绪较多或者较艰深、不经过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学生难以自行理解掌握。通过把作业点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的作业能使学生真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也能够及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作业本中部分题目,可以作为作业讲解的重点题,在作业讲评中进一步拓展,补充,使内容事更加充实。

3.结合作业本的题目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应知识点补充、拓展

新教材的编写,去粗取精,摒弃了过去死记硬背的大量地理名词,增加了相当分量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教材在减少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内容的综合性。在新教材的配套作业本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在教材中是找不到的,要到社会图册、或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进行补充、拓展,学生在做作业时才能完成。这一情况在基础巩固中有,在“拓展提升”这一栏目中就更多,有许多可以结合图册来完成,更多的是需要在课堂中进一步补充、拓展。

如:《红松之乡》一课的基础巩固第3题,黑龙江丰林是我国重要的 自然保护区、林业科学研究的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 保护区网络。

又如:《水乡孕育的城镇》一课的拓展提升第1题,太湖是我国第 大淡水湖。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介绍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国五大湖等相关知识。

4.结合作业本的题目内容开展主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社会的先导,是推动社会学习的一种意识力量。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对社会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就会视社会学习是一种煎熬,是空洞的说教。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要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我们可以巧用作业本中一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事先预习,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的开展主题活动,让在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点。

三、作业本有效管理的建议

从做题程序上:要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首先学生通过预习,不翻书做,完成第一轮做题;第二轮是教师授完课后完成其它能够解决的题目;第三轮才是翻书、查资料、问同学。有部分非选择题,难度较大的可以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先做后当堂讲解。正确的作业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从作业评价上:要真正发挥作业的反馈功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同时还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作业。如:在等级评价上,一般学生完成基础题部分就可以给A,如果能完成部分拓展题,就可以给A+,从而激励学生去完成拓展题。对书写不好的同学,在发现他有进步、哪天书写相对比较认真的时候,要及时给予激励性评语。对平时不是做得很对的学生,如果有进步了,可以进行面批,及时给予当面表扬,鼓励。

从检测考查上:老师可以结合平时批改作业中,学生出现的易错题进行梳理,汇编成检测卷对学生进行检测考查。月考检测考查,可以在测试试卷中,有一定比例的原题、一定比例的改编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做作业本中的题目时更加用心去思考、解答。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七年级上.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

[4]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七年级下.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

[5]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作者:杨耀文

第3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面对这个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动脑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将是每一位教师今后一直要坚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规律;主人;认识与思考;小结

转眼间,一学期又结束了,那么本学期有什么收获呢?我想了又想,就写一些这学期的反思吧。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面对这个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首先,我有以下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第一,作为七年级的新生,刚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对新的环境还不太适应,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产生他们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第二,七年级的学生比较小,敢于回答问题,因此,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潜力,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认知结合起来,不妨讲讲一些课外知识,比如有趣的数学故事、生活中的事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共同讨论分享,增长学生的知识。

第三,在成绩面前,心中只觉得手中的教鞭的分量更重,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回过头去想一想,上公开课、比赛课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难得的机会。一直以来,无论承担任何级别的公开课,我都把这种“煎熬”作为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艺术的难得的机会。这个事例,我要说明的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事情才会做得更趋完美,教学也是一样。

第四,讲课要讲究“趣味”,做好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尽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艺术地处理教材,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5分钟的质量。在我的教学观念里,我不赞成加班加点。原因是:一方面我觉得靠拖长时间给学生补课的办法,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处;另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低效率,甚至没有效果。

第五,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生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要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其次,我说以下几点教学的小结

第一,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数据的收集”教学中,由于班上正好要选一个团支部书记,借此机会,我就引出问题:“我们怎样确定这个团支部书记呢?”接着让学生进入课堂,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让学生去体驗去收集数据,最后确定人选。这样就可以根据调查的数据再引出频数与频率。这样让学生体验了数据的收集过程,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第二,让学生在动手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在“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提前做了一个正方体,在课堂上,我先让他们剪开,看看谁剪得和别人不一样,结果大家都动起来了,而且都投入到不同的剪法上;然后我把不同的图展示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看看是否相同;最后我在一幅展开图的六个正方形上写了“祝你学习进步”六个字,让学生再看看每一个字的对面是哪个字,以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合作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调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学生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收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学生从中能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总而言之,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动脑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将是每一位教师今后一直要坚持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中学)

作者:李同天

第4篇: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1

数学假期作业

20

17、

1、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今年我省元月份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延安市最低气温为-6 ℃,西安市最低气温为2 ℃.这一天延安市的气温比西安市的气温低( )

A.8 ℃ B.-8 ℃ C.6 ℃ D.2 ℃

2.201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7 490 000人,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7.49×10 B.7.49×10 C.74 A.±2 B.﹣2 C.2 D.4.9×10 D.0.749×10 3.相反数是( ) A.﹣ B.2 C.﹣2 D. 4.若(m﹣2)x|m|﹣1=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 )

5.如图,在一密闭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一半的水,水平放置时,水面的形状是( )

577

A.圆 B.长方形 C.椭圆 D.平行四边形 6.关于x的方程2(x﹣1)-a=0的根是3,则a的值为( ) A.4 B.﹣4 C.5 D.﹣5 7.小明和小刚从相距25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人相遇,小明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设小刚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列方程得( ) A.4+3x=25 B.12+x=25 C.3(4+x)=25 D.3(4﹣x)=25 8.两个锐角的和不可能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9.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2,若∠AOE=140°,则∠AOC的度数为( )

A.50° B.60° C.70° D.80°

10.某商店把一商品按标价的九折出售(即优惠10%),仍可获利20%,若该商品的标价为每件28元,则该商品的进价为( )

A.21元 B.19.8元 C.22.4元 D.25.2元 11.给出下列判断:①若m0,则m>0;②若m>n,则mn;③若mn,则m>n;④任意数m,则m是正数;⑤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该点对应的数的绝对值越大,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12.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C处,BC交人D于点E,若∠DBC=22.5°,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图中45°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3的绝对值是 ,倒数是 ,相反数是 . 14.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点C为AB中点,若AC=5cm,BD=2cm,则CD= cm.

15.近似数2.13×10精确到 位.

16.若“★”是新规定的某种运算符号,设a★b=ab+a﹣b,则2★n=﹣8,则n= .

17.已知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为,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

18.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1,1,□,,,,„请你仔细观察,按照此规律方框内的数字应为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分) 19.计算题: (1)

20.解方程: (1)

. (2)

.

(2)

3/

/21.已知3xa-2y2z3和-4x3yb-1z3是同类项,求3a2b-[2ab2-2(ab2+2ab2)]的值.

22.某出租汽车从停车场出发沿着东西向的大街进行汽车出租,到晚上6时,一天行驶记录如下:(向东记为正,向西记为负,单位:千米)

+10,﹣3,+4,+2,+8,+5,﹣2,﹣8,+12,﹣5,﹣7. (1)到晚上6时,出租车在停车场的什么方向?相距多远?

(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0.2升,则从停车场出发到晚上6时,出租车共耗油多少升?

23.小明去文具店购买2B铅笔,店主说:“如果多买一些,给你打8折”.小明测算了一下,如果买100支,比按原价购买可以便宜10元,求每支铅笔的原价是多少?

24.(1)如图,已知O是直线AC上一点,OB是一条射线,OD平分∠AOB,OE 在∠BOC内,∠COE=2∠BOE,∠DOE=70°,求∠COE的度数.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 (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 (2)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 ①则∠EOF= .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②求∠AOC的度数.

25.如图,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运动到3秒时,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运动速度之比是3∶2(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 (1) 求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

(2) A、B两动点运动到3秒时停止运动,请在数轴上标出此时A、B两动点的位置; (3) 若A、B两动点分别从(2)中标出的位置再次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运动的速度不变,运动的方向不限,问:经过几秒后,A、B两动点之间相距4个单位长度.

2016-2017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冲刺及答案

1.A 2.B 3.A 4.B 5.B.6.A 7.C 8.D 9.D 10.A 11.B 12.D 13.;-,3;14.【解答】解:∵点C为AB中点,∴BC=AC=5cm,∴CD=BC﹣BD=3cm. 15.【解答】解:其中的3实际在十位上,所以是精确到了十位. 16.-10 17.19.(1);(2)解: 18.答案为:.

=

-

+

=

-5-

=-4 20.(1)去分母得:5(x﹣3)﹣3(2x+7)=15(x﹣1), 去括号得:5x﹣15﹣6x﹣21=15x﹣15, 移项合并得:﹣16x=21,解得:x=﹣

.

(2)解:去分母得:2x﹣3(30﹣x)=60, 去括号得:2x﹣90+3x=60,

移项合并得:5x=150,解得:x=30.

21.解:a=5,b=3,原式=5a2b+2ab2=675+90=765; 22.【解答】解:(1)+10﹣3+4+2+8+5﹣2﹣8+12﹣5﹣7=16, 答:到晚上6时出租车在停车场的东方,相距16千米.

(2)|+10|+|﹣3|+|+4|+|+2|+|+8|+|+5|+|﹣2|+|﹣8|+|+12|+|﹣5|+|﹣7| =10+3+4+2+8+5+2+8+12+5+7=66千米,0.2×66=13.2升答:出租车共耗油13.2升. 23.解:设每支铅笔的原价是x元,由题意得: 100×0.8x=100x-10 x=0.5 答:每支铅笔的原价是0.5元. 24.(1)

(2)解:(1)55°;(2)∠EOF=°;∠AOC=360°-2x°;

25.(1)解:设A、B的速度分被为3x个单位/秒,2x个单位/秒; 3x∙3+2x∙3=15,所以15x=15,x=1,所以A速度为3个单位/秒,B速度为2个单位/秒;

(2)画图略;A对应数字为-9,B对应数字为+6;

(3)当同时同向运动时,设时间为t, 相遇之前相距4个单位:3t+2t+4=15,t= 相遇之后相距4个单位:3t+2t-4=15,t=

秒; 秒;

当同时相向运动时,设时间为t,

A追上B之前相距4个单位:3t+4=2t+15,t=11秒; A追上B之后相距4个单位:3t-4=2t+15,t=19秒。

第5篇: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A,D,C,D,D,A

二、7)-5℃、0℃ 8)-

1、-2 9)2

10)-2 11)

5、-

5、±5

12)a-b

三、13)

1、-60+40-82+82-16+38=2

2、 102

3、60+40+82+82+16+38=318

14)解:由题可知a-2=0、a+b-5=0

∴a=2;b=3

15)(1)10/

11、(2)-(2015/2016 )、(3)奇数位为负;偶数位为正的n/(n+1)

16)(1)8-9+4+7-2-10+18-3+7+5=25 、在A点的东方25㎞处

(2)0.3×(8+9+4+7+2+10+18+3+7+5)=21.9(L)

17)解:由题可知,b=a+4 ∴b-2a=a+4-2a=5 ∴a= -1 ∴原点在A点右侧1单位距离的位置。

18)(1)1/

9、- 1/

10、1/

11、- 1/150

(2)1/

9、- 1/

10、- 1/

11、- 1/150

(3)

1、-1/

2、- 1/

3、 1/2

(150/4=37......2)

解:原式= (1/2-1/4)+(1/4-1/6)+ ...+(1/2012-1/2014)

= 1/2-1/4+1/4-1/6+..+1/2012-1/2014

= 1/2 -1/2014

= 1006/2014

= 503/1007 作业二

一、B,A,A,C,C

二、6)380000、290000、5.70、199.1

7)0

8)±2或±4

9)±

3、±

4、±5

10)(1)0或

4、1或3 (2)

3、

2、0、±1

三、11) (1) 197/

21、(2)- 22/3 、(3)

7、(4)- 14 、(5)- 2 、(6)0、 (7)64/9 、(8)-

48、(9)1 ∴c-a=0

∴原式=(-1)2 +12+0 =2

中考真题演练

(1)B (2)A

(3) 12

作业三

一、C、 C、 C、 B、 C、 D

二、7)-1/3 , 2

8)5 , 5 9)3 10)5-a , a-3 ,2

11)8(x-y)-5(x+y)

12)70

三、13) (1)5x-5y

(2)a2-4a-2

14) xy2- x2y 、-6 15) -8

16)12

17)x2- πx2/4=(1-π/4)x2

3.44

18)(1)

8、

10、4+2n (2) 112 (人 )

19)

16、6

8、4n

1、 2n3 -3n2 +3n -1

作业四

一、D、 A、 A、D、 C

二、6) -3 7) -6

8)X+7+X+X-7=54 、11,18,25 9)2000

10)66

三、11)(1)∠COD = ∠AOC∠NOC = 45°

② ∵OM,ON分别平分

∠AOC ,∠BOC ,∠BOC =2x°,

∠AOC =90°+2x°

∴∠NOC = x°∠MOC = 45°+x°

∴∠MON = ∠MOC100)/2㎞

X100)/2]

X = 600

22)解:∵C点是AB的中点,D点是AE的中点

∴AE=2DE=12㎝

AC= AB= 7.5㎝

∴CE = AE - AC = 4.5㎝

23)解:① ∠DOB的补角有∠DOA、∠DOC;

∠DOB的余角有∠DOA、∠DOC

②∵OD,OE分别平分

∠AOC ,∠BOC

∴∠DOE = (

∠AOC +∠BOC)=90°

∠DOA = 90°- ∠DOB = 65°

24)解:设12:00时看到的个位为A,十位为B,则里程分别为10B+A;10A+B;100B+A,

10A+B -(10B+A)= 100B+A-(10A+B)

A = 6B

A,B为0-9的自然数,且B≠0,所以B=1,A=6 12:00时看到的为16

25)解:①∠EOM = ∠FON ;∵∠EOM ,∠FON同为∠FOM的余角

②∠EON+∠FOM = ∠EOM+∠FOM+∠FOM+∠FON =180°

③∵∠EON = ∠EOM+∠FOM+∠FON= ∠FOM+2∠FON

∠FON = 90°- ∠FOM

∴∠EON = ∠FOM+2∠FON = 180°- ∠FOM

又∵∠FON :∠EON = 4 :13

∴∠FON :∠EON = (90°- ∠FOM):(180°- ∠FOM )= 4 :13

∠FOM = 50°

第6篇:初一(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为了不让大家因假期而和其他同学拉下差距,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一(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一、选择题(4分8=32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4分)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位置是()A.一个实数B.一个整数C.一对实数D.有序实数对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比如实数2和3并不能表示确定的位置,而有序实数对(2,3)就能清楚地表示这个点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解答:解: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位置是有序实数对,故选D.2.(4分)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x2+x=1B.2x+3y﹣1=0C.x+y﹣z=0D.x+ +1=0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只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解答:解:A、x2+x=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其最高次数为2,且只含一个未知数;B、2x+3y﹣1=0是二元一次方程;C、x+y﹣z=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含有3个未知数;D、x+ +1=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不是整式方程.(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3)方程是整式方程.3.(4分)已知点P位于y轴右侧,距y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x轴上方,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则点P坐标是()A.(﹣3,4)B.(3,4)C.(﹣4,3)D.(4,3)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题意,P点应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为正,再根据P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确定点的坐标.解答:解:∵P点位于y轴右侧,x轴上方,P点在第一象限,又∵P点距y轴3个单位长度,距x轴4个单位长度,4.(4分)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4cm,3cm,5cmB.1cm,2cm,3cmC.25cm,12cm,11cmD.2cm,2cm,4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大于最大的边即可.解答:解:A、3+45,能构成三角形;B、1+2=3,不能构成三角形;C、11+1225,不能构成三角形;5.(4分)关于x的方程2a﹣3x=6的解是非负数,那么a满足的条件是()A.3B.3C.3D.3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此题可用a来表示x的值,然后根据x0,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2a﹣3x=6x=(2a﹣6)36.(4分)学校计划购买一批完全相同的正多边形地砖铺地面,不能进行镶嵌的是()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考点:平面镶嵌(密铺).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看哪个正多边形的位于同一顶点处的几个内角之和不能为360即可.解答:解:A、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为60,6个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B、正四边形的每个内角为90,4个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C、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不能镶嵌平面,符合题意;D、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3个能镶嵌平面,不符合题意;7.(4分)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的和的是()A.270B.1080C.520D.78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整倍数,由此即可找出答案.解答:解:因为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3且n是整数),则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整倍数,8.(4分)(2002南昌)设●▲■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了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B.■▲●C.▲●■D.▲■●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本题主要通过观察图形得出■▲●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解答:解:因为由左边图可看出■比▲重,由右边图可看出一个▲的重量=两个●的重量,所以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二、填空题9.(3分)已知点A(1,﹣2),则A点在第 四 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10.(3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CB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AC=8cm,BC=6cm,那么△ACD与△BCD的周长差为 2 cm,S△ADC= 12 cm2.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过C作CEAB于E,求出CD= AB,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E,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过C作CEAB于E,∵D是斜边AB的中点,AD=DB= AB,∵AC=8cm,BC=6cm△ACD与△BCD的周长差是(AC+CD+AD)﹣(BC+BD+CD)=AC﹣BC=8cm﹣6cm=2cm;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AB= =10(cm),∵S三角形ABC= ACBC= ABCE,86= 10CE,CE=4.8(cm),11.(3分)如图,象棋盘上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3,﹣2),则炮的坐标为 (﹣2,1)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首先根据将和象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再进一步写出炮的坐标.解答:解:如图所示,则炮的坐标是(﹣2,1).12.(3分)(2006菏泽)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 4n+2 块.(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通过观察,前三个图案中白色地砖的块数分别为:6,10,14,所以会发现后面的图案比它前面的图案多4块白色地砖,可得第n个图案有4n+2块白色地砖.解答:解:分析可得:第1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1+2=6块.第2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2+2=10块.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4n+2块.三、解答题(5分5=25分)13.(5分)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把第二个方程整理得到y=3x﹣5,然后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x的值,再反代入求出y的值,即可得解.解答:解: ,由②得,y=3x﹣5③,③代入①得,2x+3(3x﹣5)=7,解得x=2,14.(5分)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x的系数相同,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解答:解: ,①﹣②得,12y=﹣36,解得y=﹣3,把y=﹣3代入①得,4x+7(﹣3)=﹣19,15.(5分)解不等式: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首先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得原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去分母,得:3(2+x)2(2x﹣1)去括号,得:6+3x4x﹣2,移项,得:3x﹣4x﹣2﹣6,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6.(5分)解不等式组 ,并求其整解数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再其公共解集内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整数解即可.解答:解: ,由①得,x1,由②得,x﹣2,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1,在数轴上表示为:17.(5分)若方程组 的解x与y相等,求k的值.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由y=x,代入方程组求出x与k的值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y=x,代入方程组得: ,

四、解答题(5分2=10分)18.(2分)如图,△ABC中,D在BC的延长线上,过D作DEAB于E,交AC于F.已知A=30,FCD=80,求D.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将求D转化为求CFD,即AFE,再在△AEF中求解即可.解答:解:∵DEAB(已知),FEA=90(垂直定义).∵在△AEF中,FEA=90,A=30(已知),AFE=180﹣FEA﹣A(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80﹣90﹣30=60.又∵CFD=AFE(对顶角相等),CFD=60.在△CDF中,CFD=60FCD=80(已知)19.(2分)已知:如图,E是△ABC的边CA延长线上一点,F是AB上一点,D点在BC的延长线上.试证明2.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ABC+BAC,BAC=AEF,从而得证.解答:证明:∵ABC+BAC,

五、作图题(6分)20.(6分)如图,在△ABC中,BAC是钝角,请按下列要求画图.画(1)BAC的平分线AD;(2)AC边上的中线BE;(3)AB边上的高CF.考点:作图复杂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1)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边AB、AC两边分别相交于一点,再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距离的 为半径画弧相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与点A作出角平分线AD即可;(2)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连接BE即可;(3)以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BA的延长线于两点,再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间的长度的 为半径画弧,相交于一点,然后作出高即可.解答:解:(1)如图,AD即为所求作的BAC的平分线;(2)如图,BE即为所求作的AC边上的中线;(3)如图,CF即为所求作的AB边上的高.六、解答题(21题5分)2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中表示下面各点A(0,3),B(1,﹣3),C(3,﹣5),D(﹣3,﹣5),E(3,5),F(5,7)(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 3 .(2)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与点 D 重合.(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位置关系是 平行 .(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是 7,5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先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点.(1)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A点到原点O的距离;(2)找到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的点即为所求;(3)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等于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解:(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3﹣0=3.(2)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与点D重合.(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位置关系是平行.(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分别是7,5.

七、解答题(7分)22.(7分)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的情况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甲种货车辆数(辆)25乙种货车辆数(辆)36累计运货吨数(吨)15.535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及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则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图表型.分析:本题需知道1辆甲种货车,1辆乙种货车一次运货吨数.等量关系为:2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3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15.5;5辆甲种货车运货吨数+6辆乙种货车运货吨数=35.解答:解:设甲种货车每辆每次运货x(t),乙种货车每辆每次运货y(t).则有 ,解得 .23.(7分)探究:(1)如图①,2与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把图①△ABC沿DE折叠,得到图②,填空:2 = C(填=),当A=40时,C+2= 280(3)如图③,是由图①的△ABC沿DE折叠得到的,如果A=30,则x+y=360﹣(C+2)=360﹣ 300 = 60 ,猜想BDA+CEA与A的关系为 BDA+CEA=2A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探究型.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是180度可得出,2=C,从而求出当A=40时,C+2=1402=280,有以上计算可归纳出一般规律:BDA+CEA=2A.解答:解:(1)根据三角形内角是180可知:2=180﹣A,C=180﹣A,2=C;(2)∵2+BDE+CED=C+BDE+CED=360,2=C;当A=40时,C+2=1402=280(3)如果A=30,则x+y=360﹣(C+2)=360﹣300=60,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这篇初一(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第7篇:2013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的绝对值等于(

). A.

B.

C.

D.

2.根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2月16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比十年前增加了 辆,将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B.

C.

D.

3.下列关于多项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三次三项式

B.它是四次两项式

C.它的最高次项是

D.它的常数项是1

4.已知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 ,则k的值为(

). A.

B.

C. 1

D.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数都不等于它的相反数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相等

C.如果a大于b,那么a的倒数一定大于b的倒数 D.a与b两数和的平方一定是非负数

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不同方式摆放,则图中锐角 与 相等的是(

7.下列关于几何画图的语句正确的是 A.延长射线AB到点C,使BC=2AB B.点P在线段AB上,点Q在直线AB的反向延长线上

C.将射线OA绕点O旋转 ,终边OB与始边OA的夹角为一个平角 D. 已知线段a,b满足 ,在同一直线上作线段 , ,那么线段

8.将下列图形画在硬纸片上,剪下并折叠后能围成三棱柱的是

9.已知a,b是有理数,若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有以下 结论:① ;② ;③ ;④ .

则所有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0.右图中的长方体是由三个部分拼接而成的,每一部分都是由四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那么其中第一部分所对应的几 何体应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11~14题每小题2分,15~18题每小题3分)

.

)11.用四舍五入法将1.893 5取近似数并精确到0.001,得到的值是

.

12.计算: =

.

13.一件童装每件的进价为a元( ),商家按进价的3倍定价销售了一段时间后,为了吸引顾客,又在原定价的基础上打六折出售,那么按新的售价销售,每件童装所得的利润用代数式表示应为

元.

14.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并压平,如图所示,点C,点D的对应

点分别为点 ,点 ,折痕分别交AD,BC边于点E,点F.若

,则 =

°.

15.对于有理数a,b,我们规定 .(1) =

; (2)若有理数x满足

,则x的值为

.

16.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和6,数轴

上的点C满足 ,点D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 若 ,则BD=

,点D表示的数为

.

17.右边球体上画出了三个圆,在图中的六个□里分别填入1,2, 3,4,5,6,使得每个圆周上四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 (1)这个相等的和等于

; (2)在图中将所有的□填完整.

18.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DEFG的边长都是3 cm, 点P从点D出发,先到点A,然后沿箭头所指方向运动 (经过点D时不拐弯),那么从出发开始连续运动2012 cm时,它离点

最近,此时它距该点

cm.

三、计算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19. .

解:

六、解答题(本题4分)

25. 问题:如图,线段AC上依次有D,B,E三点,其中点B为线段AC的中点, ,

若 ,求线段AC的长.

请补全以下解答过程.

解:∵ D,B,E三点依次在线段AC上,

七、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本题共6分)

26. 有甲、乙两班学生,已知乙班比甲班少4人,如果从乙班调17人到甲班,那么甲班人数 比乙班人数的3倍还多2人,求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解:

八、解答题(本题共13分,第27题6分,第27题7分) 27.已知当 时,代数式 的值为17.

(1)若关于 的方程 的解为 ,求 的值;

(2)若规定 表示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例如 ,请在此规定下求 的值.

解:

28.如图, ,OD平分∠AOC, ,OE平分∠BOC. (1)用直尺、量角器画出射线OA,OB,OC的准确位置;

(2)求∠BOC的度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当 , 时(其中 , ),用 , 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解: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 2013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1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D B C C A A

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11~14题每小题2分,15~18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1.894

75 题号 15 16 17 18 答案

5 2 4 14 其中正确的一个答案是:

G 1

阅卷说明:15~18题中,第一个空为1分,第二个空为2分;17题第(2)问其他正确答案相应给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19.

解:原式

………………………………………………………………2分

………………………………………………………………………3分

.…………………………………………………………………………4分 20. .

解:原式

………………………………………………………………3分

. …………………………………………………………………………4分

(阅卷说明:写成 不扣分)

21. .

解:原式

……………………………………………………… 2分

. ………………………………………………………………………4分

四、先化简,再求值(本题5分) 22.解:

………………………………………………… 2分

(阅卷说明:去掉每个括号各1分)

. ……………………………………………………………………3分

当 , 时,

原式

…………………………………………………… 4分

. …………………………………………………………………5分

五、解下列方程(组)(本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23. .

解:去分母,得

. …………………………………… 2分

去括号,得

.…………………………………………… 3分

移项,得

.

…………………………………………… 4分

合并,得

. ………………………………………………………………… 5分 24.

解法一:由①得

.③

…………………………………………………

1分 把③代入②,得

.………………………………………2分 去括号,得

.

移项,合并,得

.

系数化为1,得

. …………………………………………………… 3分 把 代入③,得

.

系数化为1,得

………………………………………………………4分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5分

解法二:①×2得

.③ ………………………………………………… 1分 ③-②得

.………………………………………………2分

合并,得

.

系数化为1,得

. …………………………………………………… 3分 把 代入①,得

.

系数化为1,得

………………………………………………………4分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5分

六、解答题(本题4分)

25.解:∵ D,B,E三点依次在线段AC上,

. ………………………………………………………… 1分

. …………………………………………………… 2分

.

点B为线段AC的中点 , …………………………………………………… 3分

. ……………………………………………………………4分

七、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本题共6分)

26.解:设甲班原来有x人.………………………………………………………………

1分

则乙班原来有

人.

依题意得

.…………………………………………… 3分 去括号,得

.

移项,合并,得

.

系数化为1,得

.……………………………………………………………4分

. ……………………………………………………………… 5分 答:甲班原来有39人,乙班原来有35人.……………………………………………6分

八、解答题(本题共13分,第27题6分, 第28题7分) 27.解:∵ 当 时,代数式 的值为17,

∴ 将 代入,得

.

整理,得

.

……………………………………………………1分

(1)∵ 关于 的方程 的解为

∴ 把 代入以上方程,得

.

整理,得

.

……………………………………………… 2分

由①,②得

② ①,得

.

系数化为1,得

.

把 代入①,解得

.

∴ 原方程组的解为

……………………………………………… 4分

此时 .…………………………………………………………5分

(2)∵

, 表示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

.………………………… 6分

阅卷说明:直接把第(1)问的 , 代入得到第(2)问结果的不

给第(2)问的分.

28.解:(1)①当射线OA在 外部时,射线OA,OB,OC的位置如图1所示.

②当射线OA在 内部时,射线OA,OB,OC的位置如图2所示.

……………………………………………………………………… 2分

(阅卷说明:画图每种情况正确各1分,误差很大的不给分)

(2)①当射线OA在 外部时,此时射线OC在 内部,射线OA,OD,

OC ,OE,OB依次排列,如图1. ∵ OD平分∠AOC, ,

.……………………………………………

3分 ∵ 此时射线OA,OD,OC ,OE,OB依次排列, ∴

. ∵

, ∴

.

∵ OE平分∠BOC,

.…………………………………… 4分

②当射线OA在 内部时,此时射线OC在 外部,射线OC,OD,

OA,OE,OB依次排列,如图2. ∵ OD平分∠AOC, , ∴

.

∵ 此时射线OC,OD,OA,OE,OB依次排列, , ∴

.

∵ OE平分∠BOC,

.…………………………………

5分

阅卷说明:无论学生先证明哪种情况,先证明的那种情况正确给2分,第二种

情况正确给1分.

(3)当射线OA在 外部时, ;

当射线OA在 内部时, .

……………………………………………7分

阅卷说明:两种情况各1分;学生若直接回答 或 不扣分.

第8篇: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寒假生活指导答案寒假园地答案

1.走进美妙的数学世界 答案

1.9(n-1)+n=10n-9 2.630 3. =36% 4.133,23 2000=24•×53 • 5.•2520,•a=2520n+1 6.A 7.C 8.B 9.C 10.C 11.6个,95 这个两位数一定是2003-8=1995的约数,而1995=3×5×7×19 12. 13. 14.观察图形数据,归纳其中规律得:n棱柱有(n+2)个面,2n个顶点,3n•条棱.• • 15.D 16.A 17.C S不会随t的增大则减小,修车所耽误的几分钟内,路程不变,•修完车后继续匀速行进,路程应增加. 18.C 9+3×4+2×4+1×4=33. 19.略

20.(1)(80-59)÷59×100%≈36% (2)13÷80×100%≈16% • (3)•1995•年~1996年的增长率为(68-59)÷59×100%≈15%, 同样的方法可得其他的增长率,增长率最高的是1995年~1996. 21.(1)乙商场的促销办法列表如下: 购买台数 111~8台 9~16台 17~24台 24台以上

每台价格 720元 680元 640元 600元

(2)比较两商场的促销办法,可知: 购买台数 1~5台 6~8台 9~10台 11~15台

选择商场 乙 甲、乙 乙 甲、乙

购买台数 16台 17~19台 20~24台 24台以上

选择商场 甲 甲、乙 甲 甲、乙

因为到甲商场买21台VCD时共需600×21=12600元,而到乙商场买20•台VCD•共需640×20=12800元,12800>12600, 所以购买20台VCD时应去甲商场购买. 所以A单位应到乙商场购买,B单位应到甲商场购买,C单位应到甲商场购买. 22.(1)把可分得的边长为整数的长方形按面积从小到大排列,有 1×1,1×2,1×3,1×4,2×2,1×5,2×3,2×4,3×3,2×5,3×4,3×5. 若能分成5张满足条件的纸片,因为其面积之和应为15,所以满足条件的有 1×1,1×2,1×3,1×4,1×5(如图①)或1×1,1×2,1×3,2×2,1×5(如图②) 2.从算术到代数 答案

1.n2+n=n(n+1) 2.109 3. 4.150分钟 5.C 6.D 7.B 8.B 9.(1)S=n2 (2)①100 ②132-52=144 (3)n=15 10.(1)a

(2)若能分成6张满足条件的纸片,则其面积之和仍应为15,•但上面排在前列的6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1+1×2+1×3+1×4+2×2+1×5=19>15.所以分成6•张满足条件的纸片是不可能的. 3.创造的基石──观察、归纳与猜想 答案

1.(1)6,(2)2003. 2.a+b=c+d-14或a+c=b+d-2或a+d=b+c 3.13,3n+1 4.•C 5.B 提示:同时出现在这两个数串中的数是1~1999的整数中被6除余1的数,共有334个. 6.C 7.提示:观察已经写出的数,发现每三个连续数中恰有一个偶数,在前100项中,•第100项是奇数,前99项中有 =33个偶数. 8.提示:经观察可得这个自然数表的排列特点: ①第一列的每一个数都是完全平方数,并且恰好等于它所在行数的平方,即第n行的第1个数为n2; ②第一行第n•个数是(n-1)2+1; ③第n行中从第一个数至第n个数依次递减1; ④第n列中从第一个数至第n个数依次递增1. 这样可求1)上起第10行,左起第13列的数应是第13列的第10个数,即[(13-1)2+1]+9=154. (2)数127满足关系式 127=112+6=[(12-1)2+1]+5,即127在左起12列,上起第6•行的位置. 9.(1)(2n+1)(2n+3)=4(n+1)2-1; (2) ,- 各行数的个数分别为1,2,3,„ ,求出第1行至第198行和第1行至第1997行共有多少个问题就容易解决. 10.7n+6,285 11.林 12.S=7×4(n-1)-5n=23n-8(n≥3) 13.B 14.C 15.(1)提示:是,原式= × 5; (2)原式= 结果中的奇数数字有n-1个. 16.(1)略;(2)顶点数+面数-棱数=2;(3)按要求画图,验证(2)的结论. 17.(1)一般地,我们有(a+1)+( )= = =(a+1)?

(2)类似的问题如: ①怎样的两个数,它们的差等于它们的商? ②怎样的三个数,它们的和等于它们的积? 4.相反数与绝对值 答案

1.(1)A;(2)C;(3)D 2.(1)0;(2)144;(3)3或-9.

3.a=0,b= .原式=- 4.0,±1,±2,„,±1003.其和为0.

5.a=1,b=2.原式= .

6.a-c 7.m= -x3,n= +x.

∵m=( +x)( +x2-1)=n[( +x)2-3]=n(n2-3)=n3-3n. 8.p=3,q=-1.原式=669×3-(-1)2=2006.

第9篇:七年级寒假作业

篇一:七年级上期数学寒假作业

1. 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2,它们的积是

2. 某校为学生编号,设定末尾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0413281表示“2004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28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0231452表示的信息是。

3. 将0,1,2,3,4,5,6分别填入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只出现一次,组成只有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整数算式(圆圈内填一位数,方格内填两位数)= = ÷

4. 按规律填数:

(1)9,18,15,30,27,54,□,□(2)6,13,□,27,34(3)1,3,11,43,□ (4)11,13,□,23,31(5)4,11,32,95,□(6)3,5,9,□,33

5. 要把面值为10元的一张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的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则共有换法( ) A. 5种B. 6种C. 8种 D. 10种

6. 你认为下面几个木框架中最牢固的是( )

7. 某工厂今年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则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的部分是今年产值的( ) A. 8%B.

C.

D.

8. 将正偶数按下表排成5列

1列2列3列4列5列1行 24682行16141210

3行 18202224? ?2826

根据上面排列规律,则2000应在( )

A. 第125行,第1列 B. 第125行,第2列C. 第250行,第1列 D. 第250行,第2列

9.小东到图书馆借了一本《哈里?波特》的书,计划每天看40页,8天看完。但别人也要借阅这本书,小东只能借5天,那么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完成日期:家长评价:

1.?的相反数是()A.-2B.2C.?D.

2.数轴上与-3距离4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 A.4 B.-4 C.3 D.1和-7

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A.0B.1 C.-1 D.1或-1

4.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A.一定都是负数B.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C.一定都是非正数 D.一定是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5.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1除以非零数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B.两个数的积为1 ,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C.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D.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的商等于这个数的平方

6.有下列各数,0.01,10,-6.67,?,0,-90,-(-3),??2,

??42,其中属于非负整数的共有()A.1个 B.2个 C.3个 D.4

??

7.?与-的大小关系:?-.

8.-1.5的倒数是.

9.绝对值小于4的负整数有 个,正整数有个,整数有 个.

10.水池中的水位在某天八个不同时刻测得记录如下(规定上升为正,单位:厘米):+3,-6,-1,+5,-4,+2,-2,-3,那么这天中水池水位最终的变化情况是.

11.数轴上,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为3的数是.

12.(-0.125)+(+3)-2.75-(+5)13.(1+3+5+?+99)-(2+4+6+?100)

14.3×(3-71

1314

78

34563456

71?1 2221

15.(?

411?)×36 1236

完成日期:家长评价:

1.列代数式表示①x的与a 的和是 ;②a,b两数和的平方减去a、b两数的立方差③长方形的周长为20cm,它的宽为xcm,那么它的面积为;

(a?b)2

2.代数式的意义是 .

c

3.七(3)班要添置新桌椅,使每人一套桌椅,其中有x行每行7人,另外还有两行8人,则共需 套桌椅,当x=4时,共需 套桌椅. 4.当m=,n= 时,2x2y2n和1x2my8是同类项.

5.代数式?x2y?2?y2有项,各项系数分别是. 6.去括号:?(a2b?2ab2?3)? 1?2(?3a2?4ab?)? 7.若x2?3x?5=7,则3x2?9x?2=

﹡8.已知a2?ab?8,ab?b2??4,则a2?b2? a2?2ab?b2?. 9.下列各组代数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2x2y和-yx2B.?32和3C.ax2和a2x D.3xy和-

xy

10.在-()=?x2?3x?2的括号里填上的代数式是() A.x2?3x?2 B.x2?3x?2C.x2?3x?2D.x2?3x?2 11.化简2a-5(a+1)的结果是() A.-3a+5B.3a-5C.-3a-5D.-3a-1

12.化简:2a?2(a?1)?3(a?1)

13、化简?3(2x2?xy)?4(x2?xy?6)

14、先化简,再求值2(a2b?ab2)?2(a2b?1)?2ab2?2,其中,a??2,b?2。

完成日期:家长评价:

1.方程x+3=3x-1的解为______.

2.关于x的方程ax-6=2的解为x= -2,则a=_____.

1?x

的值等于3,则x=________. 2

﹡4.当x

3.代数式?

5.在下面方程中,变形正确的为()

(1)由3x+6=0变形,得x+2=0(2)由5-3x = x+7变形,得-2x=2

(3)由x?2变形,得3x=14(4)由4x=-2变形,得x=-2 A.(1)、(3)B.(1)、(2)、(3)C.(3)、(4)D.(1)、(2)、(4) 6.若xy

n

?22

37

和?x2yn?1是同类项,则n的值为()AB.6CD.2

3223

7.某数x的43%比它的一半还少7,则列出求x的方程是()A.43%(x?)?7B.43%x??7 C.43%x?x?7D.x?7?43%x 8.一家商店将一种自行车按进价提高45%后标价,又以八折优惠卖出,结果每辆仍获利50元,这种自行车每辆的进价是多少元?若设这种自行车每辆的进价是x元,那么所列方程为( )A.45%×(1+80%)x-x=50 B.80%×(1+45%)x-x=50

C.x-80%×(1+45%)x=50 D.80%×(1-45%)x-x=50

三、解方程

9.3x?3?2x?7 10. 4(x?0.5)?x?1711.-

13.(x?14)?(x?20)14.

完成日期:家长评价:

y5y?2y?122=1-12.6?3(x?)?

5233

7141.8?8x1.3?3x5x?0.4

-= 1.220.3

列方程解应用题

1.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筹建一个公司.甲投资额是投资总额的40%,乙投资额比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多20万元,丙投资额比甲的一半少8万元.这个公司投资总额是多少万元?

2.某种商品零售价每件900元.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商店按零售价的九折降价,并再让利40元出售,仍可获利10%(相对于进价).该商品进价为每件多少元?

3.某地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度电0.4元.若每月用电超过60度,超出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0%收费.某户居民六月份电费平均每度0.36元,六月份共用电多少度?交电费多少元?

﹡18.甲、乙两站相距1080千米,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一列慢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 (1)两车同时开出多少小时相遇?

(2)快车先开1小时,则慢车开出多少小时与快车相遇? (3)两车同时开出多少小时相距30千米?

完成日期:家长评价:

篇二: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参考答案

1.B2.B3.D4.C5.D6.A

7.D8.C9.C10.B11. 12.1或2或613.圆锥,三棱柱,三棱锥等(答案不唯一) 14.圆柱15.61616. C 17.618. D,E,A,B,C 19.解:(1)如果1点在上面,3点在左面,那么2点在前面. (2)如果5点在下面,那么2点在上面.

20.解:A与(3)相连,B与(1)相连,C与(4)相连,D与(2)相连.21.解:从正面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 22.解: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

24.解:由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与面“3”相对,面“”与面“1”相对,面“”与面“4”相对,由题意知:+3=5,+1=5,+4=5,解得=2,=4,=1,所以++=2+4+1=7.

25.分析:欲求从点A到点B的最短路线,在立体图形中难以解决,可以

考虑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来考虑.如图所示,我们都有这样的实际经验,在两点之间,走直线路程最短,因而沿着从点A到点B的虚线走,路程最短,然后再把展开图折叠起来.

解:所走的最短路线是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中从点A到点B的连线.25题图(1)

在正方体上,像这样的最短路线一共有六条,如图所示.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B 5.A 6.B 7.C 8.C 9.C 10.C ∴

100!100×99×98×?×1

?=100×99=9 900,故选C. 98!98×97×?×1

二、填空题

11.12.013.214.1

15.78

16.17.718.

5三、解答题 19.解:(1)-19(2)-3(3)2.5(4)3 20.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 所以或21.解:因为n<0,所以.

将m,n,,-m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

.

.

故,即. 22.分析:(1)明确增加的车辆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为负数,依题意列式,再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计算;

(2)首先求出总生产量,然后和计划生产量比较即可得到结论;

(3)根据表格可以知道产量最多的一天和产量最少的一天各自的产量,然后相减即可得到结论. 解:(1)本周三生产的摩托车为:(辆).

(2

)本周总生产量为

(辆),

计划生产量为:300×7=2 100(辆),2 100-2 079=21(辆),

所以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减少21辆. 或者由, 可知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减少21辆. (3)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辆), 即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35辆. 23.解:因为该用户是大户,所以应交水费(元). 答:这户本月应交水费28元. 24.分析:(1)七天的收入总和减去支出总和即可; (2)首先计算出平均一天的节余,然后乘30即可;

(3)计算出这7天支出的平均数,即可作为一个月中每天的支出,乘30即可求得. 解:(1)由题意可得:(元). (2)由题意得:14÷7×30=60(元).

(3)根据题意得:10+14+13+8+10+14+15=84, 84÷7×30=360(元). 答:(1)到这个周末,李强有14元节余.

(2)照这个情况估计,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有60元节余.

(3)按以上的支出水平,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有360元收入才能维持正常开支. 25.解:(1) (2).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D4.B5.C6.C7.D8.B9.A10.D11.712.62213.(1)

(2)(3)46,7714.

1520x?12y15. 16.717.-2 00318.元/千克).

20?y4

三、解答题

19.解:(1)5

21. 解:设原来的两位数是,则调换位置后的新数是. ∴ . ∴ 这个数一定能被9整除. 22.解:(1)第1个图形需棋子6颗,第2个图形需棋子9颗,第3个图形需棋子12颗,第4个图形需棋子15颗,第5个图形需棋子18颗,?第n个图形需棋子颗.答:第5个图形有18颗黑色棋子.

(2)设第n个图形有2 013颗黑色棋子, 根据(1)得,解得, 所以第670个图形有2 013颗黑色棋子. 23.(1)解:-

1n1

;24.解:(1)1.12xy(2)比加工前多卖180元. n?1

25.解:举例1:三位数578:举例2:三位数123: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C4.C5.B6.C7.C8.D9.D10.A

二、填空题

11.5 cm或15 cm12. 90°13.2014.11.7 s15.(1)55 805;(2)120,2;(3)45,2 700;(4)30,15,3616.417.16

18.152°62° 11

三、解答题

19.略 20.线段BC的长为6. 21.解:(1)不存在.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因此(2)存在.线段上任意一点都是.

(3)不一定,也可在直线上,如图,线段

C A B

22.解:(1)表格如下:

(2)可以得到

. .

n(n?1)

条线段,2n条射线. 2

∠AOC=20°.

∴ ∠MON=∠MOC-∠NOC=65°-20°=45°.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23.解:∵ ∠FOC=90°,∠1=40°,AB为直线,∴ ∠3+∠FOC+∠1=180°, ∴ ∠3=180°-90°-40°=50°.

∵ ∠3与∠AOD互补,∴ ∠AOD=180°-∠3=130°.

∵ OE平分∠AOD,

∴ ∠2=∠AOD=65°.

24.解:(1)∵ ∠AOB是直角,∠AOC=40°, ∴ ∠AOB+∠AOC=90°+40°=130°.

∵ OM是∠BOC的平分线,ON是∠AOC的平分线,

∵ ∠MON=∠MOC-∠NOC=2∠BOC-211

∠AOC=2(∠BOC-∠AOC)=2∠AOB, 1

又∠AOB=90°,∴∠MON=2∠AOB=45°.

∴ ∠MOC=2∠BOC=65°,∠NOC=2

25.分析:(1)有1个点时,内部分割成4个三角形; 有2个点时,内部分割成4+2=6(个)三角形;

那么有3个点时,内部分割成4+2×2=8(个)三角形; 有4个点时,内部分割成4+2×3=10(个)三角形; 有n个点时,内部分割成个三角形. (2)令2n+2=2 012,求出n的值. 解:(1)填表如下:

(2)能.当2n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3.B4.D5.D6.D7.B8.C 9.C10.C11.100名学生的身高 12. ③13.不可靠;抽样不具有代表性14.240°15.24%;144° 16.音乐鉴赏;10;史地17.25%18.甲

三、解答题 19.解:(1)根据条形统计图中数据可知100分共分成10格,可知每小格代表10分;

(2)图中数学的高度最高,所以数学的分数最高,美术的高度最低,所以美术的分数最低; (3)美术的分数为60分,数学的分数为100分,所以数学比美术高40分. 20.解:(1)一班优秀率为50%+10%=60%,二班优秀率为44%+12%=56%; 可知一班的优秀率高.

(2)一班人数最多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50%=180°;

(3)一班及格率为26%+50%+10%=86%,二班及格率为32%+44%+12%=88%. 21.解:(1)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各种季度用电量变化情况;

(2)冰箱用电量超过总用电量的,就是要知道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4所以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

(3)空调的用电量就是要知道项目的数据,所以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 22.解:(1)100分的同学占全班总人数的

61

=; 488241=; 482

(2)85分~100分的同学占全班总人数的

(3)70分~85分的同学占全班总人数的

121=; 48461=; 488

(4)60分~70分的同学占全班总人数的

(5)四个分数段的同学各占比例的和是

1111

???=1; 824

(6)由题意可知85分~100分的有24人,所以85分~100分的人数最多;

(7)扇形统计图如下: 23.解:(1)绘制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

(2)两市南京的气温较高.8月的气温最高,10月的气温最低; (3)两市9月至10月气温下降得最快;

(4)哈尔滨的气温温差比较大,而南京气温温差较小(答案不唯一). 24.解:藏书的总数=1 000+3 000+2 000=6 000(本), 化学占总数的百分比为:

1 000

?100%?17%, 6 000

相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1 000÷6 000×360°=60°; 数学占总数的百分比为:

3 000

?100%=50%, 6 000

2 000

?100%?33%, 6 000

相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5 000÷6 000×360°=180°; 物理占总数的百分比为:

相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2 000÷6 000×360°=120°, 相应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5.解:(1)调查家长总数为:50÷25%=200(人); (2)持赞成态度的学生家长有200-50-120=30(人), 补全统计图如下:

(3)持反对态度的家长有:80 000×60%=48 000(人).

七年级期末

(一)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AACDCABBDC

二、

11、略;

12、﹣5或3;

13、抽样调查;

14、1或3;

15、130°;

16、2;

17、10;

18、n﹣(n﹢1)(n﹣1)=1

三、

19、计算:(1)5;(2)5;(3)6.25;(4)3x﹢4;(5)﹣2b;

21

20、解方程:(1)x=2;(2)x=13;

四、

21、设被污染常数为a,得:×12﹢1=×12﹢a

32∴a=

322、(1)200人;(2)108°;(3)略;

23、小杯高22.5cm.

五、

24、(1)17元,⑵三种情况。设第一次购买了xkg糖果

a、 第一次少于5kg,第二次5kg以上但不超过8kg,得10x+9(12﹣x)=113, 解得 x=5∴第一次购买了5kg,第二次购买了7kg.

b、第一次不超过5kg,但第二次超过8kg,得:10x+8(12—x)=113,解得x=8.5(不合题意舍弃)C、第

一、二次均在5kg但不超过8kg,得:9×12=108≠113

综合a、b、c甲班第一次购买了5kg,第二次购买了7kg.25,周长为 10n+8。

⑶写出第30个图形的周长。10×30+8=308

七年级数学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B 2.A 3.D 4.D 5.C 6.D7.A 8.C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9.?

10.8 11.三 12.2.2604×101113.714.300.5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9个小题,满分58分) 15.(本小题4分)解:

(?2)?8?(?2)?(?)?4?4?(?)?4?2?2

22

16.(本小题5分)解:(2x-3y)-2(x+2y)= 2x-3y-2x-4y= -7y

19.(本小题9分) 解:(1)因为,16+8+24=48

篇三:七年级寒假作业

山东东营市胜利一中七年级寒假作业

尊敬的各位家长:

寒假放假时间为1月26日至2月21日,2月22日上午8:00学生返校.请各位家长欢度新春佳节的同时,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假作业,让孩子渡过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假期.。 语文:

1、10篇现代文阅读(下发资料)。签字:独立完成并批改(用红笔批改)。

2、背诵默写古诗文22课、25课、30课。默写在常规摘抄本上。

签字:已默写,已批改(用红笔批改)。

3、读名著,写读后感: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各写一篇读后感。签字:已大声读给家长听。

4、常规:15天。

数学:

1.复习作业:完成三张复习卷

2.预习作业:预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要求通读课本、学会例题、并完成七张预习卷。

英语:

1、阅读每天两篇,听力每天一套

2、练习题完成剩余部分(红笔批改)

3、抄写8上U1—U3单词3遍,听写2遍

生物:预习七下课本并完成知识清单。

历史:背知识清单一天一课。(签字)

地理:预习七下前两章,并完成下发的预习题

顺祝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七年级年级组

2016年1月26日

上一篇:夜市可行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第一集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