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育英才,生命更精彩

2023-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人把教师比作“托起明天太阳的人”。这个比喻很好。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们全部的爱心来阐释这“托”的含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更不可能使我们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了爱心的教育理念, 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养的队伍, 一支属于21世纪的队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 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 才能严谨治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祖国培养高能力的人才。

1 热爱教育, 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 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 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 甚至可以以苦为乐, 以苦为趣, 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 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完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 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 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是我们的工作, 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莘莘学子, 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有志青年。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 为理想而奋斗, 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 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 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 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 严格要求自己, 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2 热爱学生,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欣赏开始, 欣赏、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情感, 也是维系长久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普通人之间爱的情感, 它没有血缘关系支撑, 也不是教师单纯的个人需求, 它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责任感及对该项事业的深刻理解, 它是教师对学生满怀希望与寄予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一种高尚、充满科学精神的爱。教师越是真诚的去关爱学生, 越能赢得学生的理解、爱戴与尊敬, 只有这样, 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长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关爱与理解, 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知识、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 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 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 教育教学过程中,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必须首先做到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因此, 关爱、欣赏学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备的道德素质。

尊重、信任学生是热爱、欣赏学生的前提。中学生心理素质还不是很成熟, 自尊心强, 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要充分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人格及隐私,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与学生交流中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建立比较长久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成长心理。教师的任何不良、简单粗暴的交流行为都有可能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俗语讲:“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 教师须给予鼓励与支持;在学生身处尴尬之境时, 教师须给予解围, 尽量维护学生自尊心;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感到自卑时, 教师应积极发现该生优点, 树立其信心;在学生犯错误时, 不是一味的批评, 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孩子们的心理上去思量事情, 尽可能的理解并教育, 以友善的态度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不管怎样, 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发现并友好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 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 让学生从心底信任教师, 愿意听取老师的教诲, 知道老师是为自己好。教师只有长期坚持如此, 才能建立良好持久的师生关系, 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3 面向全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 同样的鼓舞和期望, 作为教师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和需要, 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 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 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身体素质好, 成绩较差的同学, 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功夫, 有特长的学生, 就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 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要在教育实践中, 把教会学生做人, 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劳动有机地统一起来, 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 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堂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地获取知识并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课内外注意言传身教,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

教师热爱学生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关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 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 又尊重信任。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 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宽严相济、情理结合,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

孩子渴望什么样的教师?请看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学生明硕的话, 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 她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我喜欢郭老师的8个理由: (1) 我们班设立了图书角, 每个同学拿来2本课外书, 郭老师却带来了6本, 大家都爱看。 (2) 春游时我的面包丢了, 郭老师送给我一袋面包、两瓶酸奶, 其实她自己带得也不多。 (3) 上次语文考试, 我只得了85分, 很伤心, 郭老师借给我5分, 让我下次考试还给她。 (4) 郭老师买了一个粉红色的转笔机摆在书橱里, 真漂亮, 我们削铅笔方便多了。 (5) 上星期, 我把郭老师的红墨水瓶打碎了, 同学们都怪我。我哭了, 郭老师知道后, 没有批评我, 反而安慰我。 (6) 郭老师每天和我们一起背古诗。古诗文擂台赛时, 她得了第一名。 (7) 生水痘了, 我一个人在家, 很孤单。郭老师带了水果来看我, 还给我补课。 (8) 大扫除时郭老师不让我们擦天窗, 她怕我们摔着, 自己擦了所有的天窗, 累得满头大汗。

摘要:教育事业关乎社会发展, 教育工作者要有爱心, 要热爱教育, 热爱自己的学校, 要热爱学生,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要面向全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关键词: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面向全体

上一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浅探下一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