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碘缺乏症

2023-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防治碘缺乏症

防治碘缺乏

碘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人体缺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发生碘缺乏病,乃至残疾。现实生活中,人们缺少碘缺乏危害及预防知识,因此普及防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是当前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中十分紧迫的任务。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此加大宣传,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二、碘缺乏的危害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

1、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这是碘缺乏最大的危害。

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

3、导致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4、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食用加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为了避免碘的丢失,炒菜、煮

应在出锅时再加碘盐, 碘盐储存容器放于避光处,并加盖。

第2篇:碘缺乏的防治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贾栋材

一.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碘缺乏病是指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式,地方性甲状腺;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早产儿、死产,先天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

二.碘缺乏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的损伤。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缺碘,会造成种种不同的危害。

胎儿期,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严重碘缺乏可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严重后果就是克汀病(傻子、呆小病);

儿童期和青春期,会出现甲状腺肿(粗脖子)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朱儒)。

成人期,出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肿俗称“大脖子”严重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影响呼吸和吞咽。

三.为什么说确保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的碘营养最重要?

孕妇缺碘将影响胎儿发育,可导致死胎、流产、先天畸形。胎儿及出生后0-2岁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碘营养不良,脑发育将受到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智力低下,呆傻、聋哑、瘫痪。轻的也可能使智力发育达不到最佳状态。缺碘最大危害是对下一代智力的损伤。因此,保障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的碘营养充足最为重要。

四.居民食用加碘盐后碘性甲亢病人是否会增多?

近年来,有些临床医生发现医院看病的病人中,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多了。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认为,这些甲亢患者并非都是碘性甲亢,碘性甲亢只占很少部分。全民食盐加碘实施后1-5年内碘性甲亢的发病率增高只是暂时的,一过性的,它最终会下降到食盐加碘以前的水平。在补碘防治

碘缺乏病的各国中,也曾出现类似情况。而缺碘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影响下一代的脑发育而事关民族素质和社会进步,因此,碘缺乏病防治仍是当前的重点,全民食盐加碘仍是防治的主要策略。对碘性甲亢的特别关注,不应延误,放弃或停止碘盐防治计划。少数一过性碘性甲亢不能与食盐加碘带来的巨大公共卫生效益相比。

五.哪些人不宜吃碘盐?哪里能买到非碘盐?

甲亢患者,甲状腺炎症患者等极少数人不宜食用碘盐。各县(市、区)都有无碘盐销售点。

六. 怎样才能预防碘缺乏病?

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食用碘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持久是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措施。 七. 碘盐的购买、食用、保存的注意事项 1.要购买有碘盐标志的小袋包装的精制盐。

2.妥善存放,装盐的容器,应避免阳光晒,吸潮和高温,不宜长期存放。 3.炒菜、烧肉和煮汤菜等,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八.碘缺乏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一)第一级预防

1.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食盐加碘比例1:50000可有效地预防地甲病;1:20000可预防地克病。加入盐中的碘化钾易氧化、升华,1993年以来已改为稳定性较好的碘酸钾。在包装、贮存、运输及食用碘盐过程中,须注意保持碘盐干燥,包装严密不透气、防晒、存放暗处。据测定:不同存放方式半年后的碘盐中碘损失率为:缸内10%;麻袋内29.4%;抽屉内57.8%;煮沸2小时损失1.9%;烘烤2小时损失66.1%。

2.碘油注射或口服。碘化油是一种长效、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防治药物,特别适用于偏僻、交通不便、有土盐干扰地区,尤适用于育龄妇女。碘化油注射后,供碘效能可达3~5年。口服碘化油方法简便,群众易于接受,防治效果同样明显,供碘效能一般为1年半左右。

3.保证人体碘的需要量

(1)组别<4岁正常范围30--105ug/日;适宜量70ug/日

(2)≥4岁及成人正常范围75--225ug/日;适宜量150ug/日

(3)孕妇、乳母正常范围150--300ug/日;适宜量200ug/日

4.育龄妇女孕期妇女补碘可防止胚胎期碘缺乏病(克汀病、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甲低、新生儿甲肿以及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的发生。

(二)第二级预防

1.碘防治监测

(1)碘盐含碘量的监测:包括碘盐加碘浓度、包装、出厂抽查、保管存放、销售点及居民家庭内的抽查,及时纠正问题,减少碘的损失。 (2)碘化油注射及口服的监测:防止出现合并症。

(3)病情监测:监测点定期调查和比较食用碘盐前后人群甲状腺肿发病率动态变化。

(4)碘代谢和垂体甲状腺系统功能状态。尿碘测定:加碘后尿碘明显增加,群体尿碘测定有意义,当尿碘<25ug/g肌酐时,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并发克汀病的临界浓度;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24小时)表现为低于加碘前;血清T

3、T4测定:随补碘升高;血清TSH测定:低于补碘前。

(5)儿童智商的测定:不低于70。

2.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1978年我国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专业会议制订);

(1)居住在甲状腺肿病区;

(2)甲状腺肿大超过本人拇指末节或有小于拇指末节的结节;

(3)排除甲亢、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

(4)病区划分标准(以乡为单位)

轻病区: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3%;7~14岁中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20%;尿碘25~50ug/g肌酐;

重病区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10%;7~14岁中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50%;尿碘<25ug/g肌酐;

3.地方性克汀病诊断标准(1980年制订)

必备条件:

(1)出生、居住于低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

(2)有精神发育不全,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智力障碍。

辅助条件:

(1)有不同程度的听力、语言及运动神经障碍;

(2)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发育障碍,克汀病形象(傻相、面宽、眼距宽、塌鼻梁、腹部膨隆等);

(3)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粘液水肿、皮肤毛发干燥、X线骨龄落后和骨骺愈合延迟、血浆PBI降低、血清T

4、TSH升高)。

具备必备条件和辅助条件中的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而又可排除分娩损伤、脑炎、脑膜炎及药物中毒病史者可诊断为地克病。

(三)第三级预防

干甲状腺制剂疗法:对治疗发生胶性甲状腺肿以前的患者有极其明显的效果。成人每日口服甲状腺片60~120mg,合并使用碘化钾10mg,3个月一疗程,一般2~4个疗程,疗程间隔半个月。对胶性甲状腺肿和囊性增生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较好

一、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

1)全民补碘原则:病区的所有人,包括非甲肿的“正常人”,也是碘缺乏的受害者,表现为尿碘低,甲功异常,体能下降,因此无论是病人还是“正常人”都需 要补碘;

2)长期补碘原则:碘不是短期行为,即使碘缺乏病消灭了,一旦再缺碘,还会发生碘缺乏病;

3)每日微量补碘原则:体内储存碘的能力很有限,因此每天都需补微量碘,成人每天需100—150μg。如果补碘过多,多余的碘也都随尿排走。长期过高剂量的补碘(1000μg/天),有可能导致高碘性损害。

九. 碘盐的使用原则

盐是任何人每天都必需的日用品。把碘加入食盐中能确保每人每天都能补充所必需的碘;由于盐业生产比较集中、加工过程简单、对人体安全,容易实现食盐加碘。许多国家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防治经验证明食盐加碘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规定,食盐加工工厂出厂盐碘浓度不得低于40mg/kg,销售部门不得低于30mg/kg,用户不得低于20 mg/kg。按每人每

日食用5—15g(平均10g)盐,现按GB5461-2000《食用盐》标准I-含量为35±15mg/kg;每天可获得100—300μg(平均200μg)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即使是不缺碘的人,按目前我国人群碘营养状况及摄碘量来看,每天摄入200μg碘也是安全的。

第3篇:碘缺乏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一、 碘缺乏病及其原因

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身体的碘营养状况是同环境密切相关。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特别是儿童和妇女。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科学家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病态)叫做碘缺乏病。

二、碘缺乏的危害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

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

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碘缺乏病最明显的表现,最容易被人们认出的是颈部的甲状腺肿大,俗称“粗脖根、大脖子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另一种是“傻子”或“呆小病”,即地方性克汀病,病人表现出较明显的智力缺陷,具有典型的痴呆表情,他们身材矮小,甚至聋哑等。

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三、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只要正确地食用碘盐,就可以预防碘缺乏病。

补碘最基本的方法是食盐加碘。碘油等其它手段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只要我们能够吃到合格碘盐,就能够保证我们的碘营养,不需要再吃任何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

四、碘盐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为碘元素及其同族的其它元素在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食醋等酸性物质,就很容易挥发掉,所以家庭在购买、保存和使用碘盐时应该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1)务必购买小塑料袋包装的、印有指定商标、贴有碘盐标志的碘盐,千万不要随意购买私盐或无(低)碘盐。

2)不要存放时间太长,随吃随买。

3)装入有盖的棕色玻璃瓶或瓷缸内,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

4)炒莱、做汤待快熟出锅时放盐效果好。

5)不要用油炒碘盐。

6)俺制咸菜一定要用碘盐俺制,也不要淘洗碘盐。这样,即使到了冬季,我们吃咸菜时,全家人也能吃到足够的碘。

不老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5

第4篇:碘缺乏宣传

“5.15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小结

2009年5月15日是全国第17个“碘缺乏病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人类生存环境中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所造成的一种地球物理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最主要危害是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障碍,造成人的智力损害,引发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亚克汀病。因此,坚持食用合格碘盐,保持合适的碘营养水平,是保证人民群众消除碘缺乏危害,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配合县卫生局组织的“碘缺乏病日”的宣传活动,我院派出2名医务人员上街进行宣传和义诊。此次活动医院制作横幅1条,展出宣传展板维汉各1块,进行义诊50多人次,测血压4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通过宣传,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使广大居民对碘盐预防碘缺乏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霍城县江苏医院

2010年5月18日

第5篇:碘缺乏试题

两河口中心卫生院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医疗机构名称: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每题5分,

共计70分)

1、碘缺乏对成人最明显的影响是 。

A.患“大肚子病” B.骨质疏松 C.甲状腺肿

2、 碘缺乏造成的危害在所有人群中是最严重的。

A.妇女和儿童 B.儿童和老人 C.老人和青壮年

3、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是

。 A. 锌 B. 钙 C. 碘 D. 钾

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 。 A.体格发育 B. 脑发育 C . 抗过敏 D.免疫力 E. 肺呼吸 F. 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5、人体缺碘的最主要危害是什么? 。

A. 偏瘫 B. 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 C. 头痛 D. 腹胀

6、缺碘影响大脑发育的两个关键时期是 。 A. 成人 B.小于2岁 C. 2-3岁 D.7岁 E. 出生前

7、消除碘缺乏病最根本的措施是 。

A. 服碘油丸 B. 食盐加碘 C. 吃药 D. 锻炼身体

8、下例哪些人群买盐时要注意买“无碘盐”标记盐 。 A.生活在高碘地区 B. 甲减 C. 甲亢 D. 肾炎 E. 高血压

9、食用不合格食盐可能导致 。

A.腹痛 B.腹泻 C.四肢麻木 D.死亡 E.无严重影响 10. 人体常量元素包括下列哪一组?( B ) A. 铁、锌、碘、硒 B. 钙、镁、钾、钠 C. 铁、锌、钾、钠 D. 钙、镁、碘、硒

11.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适用的对象是(D )。 A 对营养有兴趣的人士 B 营养指导师等专业人士 C 食品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士 D 全体中国居民 12.以下哪些食物中碘的含量较高() A.青菜 B.海带 C.豆角 D.水果

13.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平衡膳食宝塔是为向居民提出() A.具体的膳食食谱 B.食物的分类概念 C.每日必需的食物量 D.较理想的膳食模式

14.目前碘缺乏会导致哪些病症( ) A.痴呆 B.“大脖子”病 C.病 D.体型矮小

二、简述题(1题10分 、2题20分)

1. 什么是碘缺乏病(IDD)? 答:

2. 碘缺乏病的表现和危害?

答:

第6篇:碘缺乏相关知识

一、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

①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是,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放电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②强化补碘。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或注射碘油。

③在日常生活众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二、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食盐为什么要加碘?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 呈现资料:

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是人体的碘库。人体缺碘,甲状腺就得不到足够的碘,要形成甲状腺肿(大脖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有4亿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给人类的智力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妇女严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甚至痴呆。1991年,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人体一般每天摄入0.1mg—0.2mg碘就可以满足需要,通过食用加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摄入的碘越多越好,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易造成甲状腺功能的减弱,得甲状腺肿。

三、思考练习:

1、想一想:

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2、说一说: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3、做一做:

购买碘盐,并学会识别碘盐。

1、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2、碘缺乏病能够消除吗?

碘缺乏危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居民长期碘摄取不足所造成的。它病因清楚,防有办法,只有长期坚持补碘措施,碘缺乏病是完全可能消除的。我国有许多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由于长期坚持补碘、居民的碘营

1 养状况得到改善,尿碘水平显著提高,肿大的甲状腺已恢复或接近正常,新一代儿童的智力较防治前有所提高。

3、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这是被许多国家近一个世纪的防治工作所证实的,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办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

4、国家规定的碘盐中碘含量标准是多少?

当前世界各国规定的碘盐中碘含量标准差别极大,我国碘盐中碘含量根据 GB5461-2000 标准,碘盐中碘含量为 35 ± 15mg/kg ( 20-50 mg/kg )。

5、什么是补碘特殊人群?

所谓补碘特殊人群,是指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的、对碘的需求量有别于正常成年人的群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碘缺乏病科普知识

2005-05-14 00:00:00

碘可以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大脑和机体生长、发育、成熟。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人体摄入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包括胎儿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单纯聋哑、智力低下、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及克汀病等。碘缺乏病是全世界流行很广的地方病,有118个国家存在碘缺乏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大约15.72亿人生活在较严重的缺碘地区。全世界因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6.55亿人,克汀病人1120万人,智力损害者至少4300万。我国受碘缺乏威胁的人口近10亿,我省11个市、区107个县(市、区)3700万人口均生活在缺碘地区。

因为人体缺碘是环境缺碘造成的,而环境缺碘不是在短期内能够改变的,所以只有人为地长期补碘,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需要。目前,预防碘缺乏病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食盐中加碘,即通过人们每天必须食用的食盐为载体,将碘送入人体,以满足生理需要。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小袋盐,就是含碘量在20-50毫克/公斤的碘盐。

碘缺乏病知识讲座

1 、什么是碘和碘缺乏?

碘(化学符号为I)是一种活泼的具有氧化剂作用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能溶于水的碘化物形式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在地壳中的含有量位居第47位。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微。我们把自然环境碘含量低微到不能满足人体最低需要时称之为环 2 境碘缺乏。同样,把人体内碘营养不足称为体内碘缺乏。科学家们一致公认环境碘缺乏是碘缺乏病的最重要致病原因。

2、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它实质上属于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一。由于分布广泛,受害人群众多和危害严重,已从一个单一的疾病问题上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3、自然环境为什么会缺碘?

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土壤和水(不包括海水)中缺碘导致植物(粮食或疏菜)、动物缺碘。人吃了含碘低的食物,造成碘摄入不足。自然环境缺碘实际上是指土壤和水碘不足。在距今8000—18000年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而由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这样就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存在碘缺乏。这就是世界上自然环境碘缺乏的主要原因。洪水泛滥、沙漠化和雨水冲刷,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碘缺乏。

4、环境碘缺乏会自行改变吗?

改变自然环境中的缺碘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奥妙无穷的自然界确实有一种能对碘的分布起到调节作用的现象,即碘在自然界的循环。海水是自然界含碘最丰富的地方,是大自然的“碘库”。海水通过蒸发,使得一部分碘进入空气,每年有约40万吨碘进入大气,这些碘以雨水形式降至陆地上,大陆雨水每升含碘1—2微克。大自然以这种形式补充土壤中的碘,土壤中的碘又经河流回到大海,这个过程叫碘在自然界的循环。对土壤的这种形式的“补碘”,所补充的碘量与原来已经损失的碘量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补碘”量极少,过程极为缓慢。据科学家计算,通过雨水把土壤的碘补足到原有的水平大约需1

3 —2万年以上。而且,自然和人为因素(洪水、雨水冲刷和植被破坏)还在造成土壤的持续性缺碘。因此,碘在自然界的循环并不会使土壤的碘缺乏现象得到“自然纠正”。自然环境一旦有碘缺乏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5、碘缺乏危害与碘缺乏病有何不同?

碘缺乏病是疾病名称。但只讲碘缺乏病还不能说明碘缺乏对人类危害的全部内涵。由于碘缺乏严重程度、生活习惯和社会发展的不同以及个体敏感性的差异,同样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并不都具有碘缺乏病的症状和体征。不表现碘缺乏病的人群并非没有受到碘缺乏危害的影响,也就是说并非都是“健康人”。科学研究证实,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尽管不是碘缺乏病患者但也同样受到程度不同的危害、甚至是潜在性的或隐匿性的危害。因此,为了说明碘缺乏对人类危害的全部内容,便提出了碘缺乏危害这个术语,着重强调整个人群都受到危害。干预措施决不限于患者,而应针对或覆盖整个人群。

6、碘缺乏所致智力损害有什么特点?

碘缺乏的智力损害有不同于其它疾病智力损害的三个特点。第一,具有隐蔽性。受害的人群和个体没有任何感觉,智力损害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对民族的繁荣和社会发展是极大的潜在隐患。第二,轻度碘缺乏已足以损害智力。碘缺乏不管严重程度如何都会损害智力,只是智力受损的程度不同而已。第三,具有广泛性。碘缺乏危害的地区和人群非常广泛和众多。经防治专业人员调查,在碘缺乏地区儿童有智力损害的比例占5—15%。

碘缺乏病知识讲座

1、为什么说碘缺乏是导致智力损害的最常见的原因?

某些疾病如遗传性疾病、先天代谢异常、近亲结婚、产程损伤和后天疾病所引起的大脑损伤以及碘缺乏都可以导致智力残疾。其中以碘缺乏为最常见原因。在我国1017万智力残疾患儿中,有80%归因于碘缺乏。我国每年出生2000万新生儿,其中600万在碘缺乏地区,按碘缺乏使智力商数平均丢失13.5个百分点推算,如

4 不加防治,每年因碘缺乏而丢失约8000多万个潜在智力商数,可见对人口素质影响之严重。

2、为什么说妇女和儿童最易遭受缺碘危害?

妇女主要是指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妇女,儿童是指0—2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胎儿的碘供应只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的需碘量远远高于其它妇女,不仅要满足本身的需要,还要满足胎儿的需求。此时孕妇极易缺碘,一旦缺碘,孕妇的甲状腺与胎儿竞争碘的能力增强,使胎儿缺碘更加严重,造成脑发育障得,出生后重者成为克汀病,轻者成为亚克汀。婴幼儿的碘供应主要来自母乳,乳腺具有浓集碘的功能。此时哺乳妇女也是缺碘的敏感人群,一旦缺碘会影响婴幼儿的脑发育。此外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均处在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增加,极易遭受碘缺乏危害。所以妇女和儿童是受碘缺乏危害的最主要人群。

3、 碘摄入量的安全范围有多大?

碘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少了不行,过多也不行,并不像有些人所希望的越多越好。碘的摄入量安全范围有多大呢?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考虑到发达国家的碘营养水平,一般认为每人每天摄入量在 100—1000微克这个范围内都是安全的。说100微克是为了预防碘缺乏;1000微克是为了防止高碘的可能危害。可以说碘的安全范围是够大的。当前我国居民从碘盐中摄入的碘量约为200微克左右,而发达国家居民每天碘的摄入量一般都在300—500微克之间。

4、为什么说碘缺乏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们从前面已经清楚地看到,碘缺乏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就是损害大脑发育,导致智力落后或智力残疾。因其分布广泛、受害人群众多和后果严重,已不仅是一个疾病问题,而是关系到人口素质、民族繁荣和国家昌盛的大问题。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不加以防治和消除,势必严重阻碍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说,碘缺乏危害已经被作为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来对待,不仅引起医学界而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5、碘缺乏病能够消除吗?

碘缺乏危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居民长期碘摄取不足所造成的。它病因清楚,防有办法,只要长期坚持补碘措施,碘缺乏病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这不仅为西方

5 发达国家所证实,国内也有不少地区在防治工作中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国有许多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由于长期坚持食盐加碘,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尿碘水平显著提高,肿大的甲状腺多数都已恢复或接近正常,新一代儿童的智力较防治前有所提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执行主任Lahouisse先生在1978年的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上说出了令人深思的话:“碘缺乏是这样容易控制,以致于即使有一个婴儿因此而患先天智力缺陷,也是我们的罪过”。1986年Grant先生成为执行主任,他也说: “IDD在主要的营养疾病中是一个在治疗技术、控制和预防方面最容易实施和承担得起的良好例子。它所需的是强大的意志、广泛的认识和在拥有解决这个问题办法的人当中形成合作”。这些话在今天,对我们仍有重要意义。全民食盐加碘国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应当继续坚持,必将取得更大成绩。

6、为什么说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这是被许多国家近一个世纪的防治工作所证实的,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食用加碘盐有如下几个优点:

(1)安全、有效。我国规定的食盐含碘的标准,在加工厂出厂时碘浓度为每公斤碘盐不低于40毫克,销售部门不得低于30毫克,用户不得低于20毫克。食用这种碘盐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如果每人每日吃进5—15克 (平均10克)的碘盐,每天即可获得100—300微克(平均 200微克)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这种剂量既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反应。防治实践证明,碘盐防治碘缺乏病是安全有效的,许多发达国家使用碘盐已经消除了碘缺乏病。

(2)生活化、长期性。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人类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碘盐,能保证补碘的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3)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即使对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也是可以接受的。以上优点决定了碘盐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办法。

上一篇:逾期贷款催收函下一篇:常怀感恩之心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