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

2023-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

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

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相适应问题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更取决于材料之间的适应性及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减水剂) 与水泥的不相适应问题即外加剂对水泥工作性能改善不明显、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或混凝土过于快凝,甚至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更易出现的裂缝。

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第5 组分,所占比重很小,但是对混凝土的性能却是影响很大,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调节凝结时间,从而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或节约成本。水泥的水化反应需要不到水泥质量25 %的水,但水泥遇到水会形成絮凝结构将水包裹在里面,为了使水泥水化更完全和提高混凝土施工性能需要加入更多的水,外加剂的加入能够在水泥颗粒表面定向吸附,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性电荷,因斥力作用而分离开来,从而释放出水泥絮凝结构包裹的水份,使更多的水参与水化反应、提高流动性 。水泥颗粒对外加剂吸附性的大小及外加剂作用的损耗大小,反应了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好坏。

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性问题是让所有商品混凝土厂家的担心和头痛的问题,而出现问题后,最终总归罪与外加剂,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性有外加剂本身的质量、化学成分的因素,主因却常是水泥及掺合料等的因素有关,无论是普通减水剂、奈系高效减水剂还是第3 代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都会出现与水泥的不相适应性的情况,影响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1 外加剂自身的因素

外加剂(减水剂) 的品种不同、结构官能团的不同、聚合度不同、复配组分不同等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影响与水泥的适应性。不同厂家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不一样,产品必然有差异 。

1.2 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

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很大,水泥的矿物组成主要有铝酸三钙(C3A) 、铁铝酸四钙(C4AF) 、硅酸三钙(C3 S) 、硅酸二钙(C2 S) 等,不同矿物组成主要是由生产水泥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决定的,水泥的矿物组成中对外加剂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C3A > C4AF > C3 S > C2 S。C3A 水化反应快,早期强度提高快,需水量大,C3A 含量过高(质量分数大于8 %) ,C3A 吸附外加剂量大,外加剂作用损失大。水泥厂家为了达到质量指标,往往提高C3A 含量节约成本 。

1.3 水泥熟料中添加调凝石膏品种的影响

水泥的生产最后需要加入石膏调节凝结时间,水泥厂家使用的调凝石膏对外加剂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硬石膏(工业无水石膏) > 半水石膏> 二水石膏,水泥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使用工业无水石膏,这样不影响水泥达到质量指标要求,对普通不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没有不良反应,但对现代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用硬石膏的水泥需水量大,吸附外加剂量大,外加剂损失量大。硬石膏对木钙类影响更加显著,甚至会出现急凝(假凝) 现象 。

1.4 水泥细度和颗粒级配的影响

水泥厂家常常为了达到水泥新标准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研磨,提高水泥的细度从而提高强度。水泥过细,需水量大,同样会吸附外加剂量更大,外加剂损失量大;同时过细的水泥在研磨时温度更高,也会使更多的水合石膏分解成无水石膏,无水石膏含量提高,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也会变差。水泥的颗粒级配不好,水泥净浆泌水率大的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较差。

1.5 水泥的碱含量

碱含量过高(碱含量 > 0. 8 %) 的水泥或碱含量过低(碱含量< 0. 5 %) 的水泥,也容易与外加剂产生不适应。水泥中碱主要来源于所用原材料,特别是石灰和粘土。含碱量过高或过低的水泥,在某些品种外加剂加入时,会引起水泥中石膏溶解度变化,使水泥矿物成分C3A 水化速率加快,需水量增大,工作度损失也变快。这时加入可溶性Na2 SO4 ,能够提高其与外加剂的适应性。粉煤灰、矿粉的掺入能够与水泥的水化产物Ca (OH) 2 发生二次反应,降低混凝土的碱度,使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所改善。

1.6 新进水泥的影响

新出厂的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不如陈置的水泥。同样的外加剂能使陈置的水泥出现更高的流动度,因为刚生产出厂的水泥比较干燥,温度高,与水化合反应更快,经14d 以上的吸湿降温后,自由能降低,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提高,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1.7 粉煤灰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粉煤灰过细,也会要多一些的外加剂分散粉煤灰颗粒;粉煤灰烧失量越大(即含碳量越大) ,需水量越大,对外加剂影响越大,碳粒粗大多孔,容易吸水,吸附外加剂的能力强,使外加剂的掺量增加,特别是对引气剂影响大。

1.8 气温、风力对外加剂的影响

气温越高,风越大,砼坍落度损失越大。气温高,水泥水化反应快,外加剂的消耗加快,风越大,混凝土水份蒸发越快,加快了水泥颗粒之间的物理凝聚,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大。夏季气温太高时,可以采取对骨料浇水降温的办法,减小坍落度损失。

1.9 骨料的影响

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大,大量的粘土细粒会吸收更多的水份,消耗更多外加剂,使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变差,容易离析,坍落度损失大,还影响混凝土强度;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率不合理,也会增加坍落度的损失。砂率偏小,混凝土也容易离析、爬底,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砂率偏大,过多的砂需要更多的水份润湿,使混凝土坍落度变小,也影响混凝土强度;骨料的级配不良,特别的缺少中间粒级的骨料,也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爬底,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影响混凝土质量。

2 解决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问题的对策

解决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问题,重在预防,注重材料的选择和进场材料的检测。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是个错踪复杂的问题,出现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问题,混凝土厂家及时对策:根据情况,以实验为基础,分析查找原因,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高出厂坍落度,减少坍落度损失。常要调整粉煤灰用量,提高外加剂用量,提高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液相残留,保持水灰比不变,提高水泥用量,这无疑提高了单方造价。或可采用二次添加法,即将出厂坍落度控制在80~100 ,到工地使用前用外加剂溶液强搅约2min 调整到140 ,这样更加经济有效。混凝土厂家水泥常因库存量大,需要外加剂去适应水泥,即要外加剂厂家调整配方,根据混凝土厂家使用的水泥调整外加剂中减水剂、缓凝剂的品种和掺量,或增加保塑剂、气泡稳定的引气剂等。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外加剂中有缓凝成份,较高的气温突然骤降,混凝土中外加剂用的过多,没有及时调整配方,造成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夏季施工也应避开高温风大的中午时段,对原材料进行降温处理。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中砂率的确定,还要根据砂细度的大小,粗骨料的孔隙率调整大小。 3 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的选择

水泥的选择:从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相适应问题的因素中,可以发现需水量大的水泥,更容易出现与外加剂不相适应问题。所以应选择使用需水量小,强度又较高的水泥。对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选择这样流变性好,反应性能低的水泥更加重要。实验选择方法:以不同的厂家的外加剂检测该种水泥的净浆流动度或砂浆流动度,对多种外加剂均出现了最大的流动度和最小的流动度损失的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好,应选择使用。

外加剂的选择:应用已知与外加剂适应性较好的水泥实验,选择其能使该水泥砂浆流动度较大的外加剂,并应试验掺加该外加剂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外加剂的选择应注意选择大的厂家,因为大的厂家自动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稳定、品种多,处理问题能力强。而小的厂家,人工操作,产品不稳定,甚至有的厂家只是进半成品复配,进的原料质量都难以保证,供给的外加剂质量也是难以有稳定的质量。 粉煤灰的选择:粉煤灰的影响主要有含碳量的影响,含碳量大的粉煤灰需水量大,另外,粉煤灰越细,球型玻璃体含量越高,越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需水量越小,粉煤灰的使用需要粉煤灰有减水效果。粉煤灰细度的选择, 比表面积在450 m2 / d ~550 m2 / d 、0. 045 mm 筛余在12 %~5 %的粉煤灰与水泥颗粒能形成良好的级配组合,更好发挥微集料的填充效应,对混凝土耐久性有利 。粉煤灰的使用选择烧失量< 5 %、需水量< 100 %的Ⅰ、Ⅱ粉煤灰较好。

虽然材料厂家供给水泥、粉煤灰都能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混凝土厂家应对水泥、粉煤灰提出具体的质量指标,并要求质量稳定。水泥厂家改变原材料来源、改变工艺,均会造成水泥品质的很大改变,所以应要求水泥厂家出现这些情况应事先通知,如果生产出的水泥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则应要求水泥厂家恢复原有品质,或重新选择水泥。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是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必须了解和基本掌握的问题。预防和处理混凝土出现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首先要从混凝土原材料入手。原材料的选择不当,均会给施工带来问题,增加费用,甚至造成工程事故,所以混凝土厂家应该以实验为基础慎重科学地选择使用材料。

第2篇: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与水泥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宁靖

(深圳市福盈混凝土实业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20151026)

摘要:简要论述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可供混凝土试验员、混凝土生产与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监理人员阅读参考。

关键词:外加剂;作用机理;水泥;适应性;分析;改善措施

一、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各种外加剂尽管成分不同,但均为表面活性剂,所以其减水作用机理相似。表面活性剂是具有显著改变(通常为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或二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由亲水基团和憎水基团二个部分组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溶液中后,其分子中的亲水基团指向溶液,憎水基团指向空气、固体或非极性液体并作定向排列,形成定向吸附膜而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二相间的界面张力,在液体中显示出表面活性作用。当水泥浆体中加入减水剂后,减水剂分子中的憎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质点表面,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吸附膜,在电斥力作用下,使原来水泥加水后由于水泥颗粒间分子凝聚力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絮凝结构(图4—28)打开,把被束缚在絮凝结构中的游离水释放出来,这就是由减水剂分子吸附产生的分散作用。水泥加水后,水泥颗粒被水湿润,湿润愈好,在具有同样工作性能的情况下所需的拌和水量也就愈少,且水泥水化速度亦加快。当有表面活性剂存在时,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和水与水泥颗粒间的界面张力,这就使水泥颗粒易于湿润、利于水化。

同时,减水剂分子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使水泥颗粒表面的溶剂化层增厚,增加了水泥颗粒间的滑动能力,又起了润滑作用[图4—29(a)、(b)]。若是引气型减水剂,则润滑作用更为明显。

二、外加剂的品种及作用

(1) 减水剂:又称塑化剂或分散剂。拌和混凝土时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可使水泥颗粒分散均匀,同时将水泥颗粒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从而能明显减少混凝土用水量。减水剂的作用是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其工作性,或在保持工作性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保持强度不变时减少水泥用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同时,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更为均匀密实,改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能,如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等,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普通减水剂 water-reducing admixture ,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 superplasticizer ,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高性能减水剂high performance water reducer,比高效减水剂具有更高减水率、更好坍落度保持性能、较小干燥收缩,且具有一定引气性能的减水剂。

(2)缓凝剂:能延缓混凝土凝结硬化时间,便于施工,能使混凝土浆体水化速度减慢,延长水化放热过程,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缓凝剂会对混凝土l~3d早期强度有所降低,但对后期强度的正常发展并无影响。一般缓凝剂可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延长l~4h,但这对高温情况下大仓面混凝土施工是不够的。为了满足高温地区和高温季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出了高温缓凝剂,这种缓凝剂能在气温为(35+2)℃、 相对湿度为(60+5)%的条件下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8h。

(3)早强剂:是指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主要作用机理是加速水泥水化速度,加速水化产物的早期结晶和沉淀。主要功能是缩短混凝土施工养护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模板的周转率。主要适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及低温、负温施工混凝土、有防冻要求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蒸汽养护等等。 (4)引气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它能使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从大气中引入大量均匀封闭的小气泡,使混凝土中含有一定量的空气。好的引气剂能引入混凝土中的气泡达l0亿个之多,孔径多为0.05~0.2mm,一般为不连续的封闭球形,分布均匀,稳定性好,这样能显

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耐久性同时还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特别是在人工骨料或天然砂颗粒较粗、级配较差以及在贫水泥混凝土中使用效果更好,改善混凝土的泌水和离析,减少混凝土渗透性,提高混凝土抗侵蚀能力。

(5)膨胀剂:是指能使混凝土产生一定体积膨胀的外加剂,掺入膨胀剂的目的是补偿混凝土

自身收缩、干缩和温度变形防止混凝土开裂,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防水性能。目前建筑工程中膨胀剂的应用越来越多,如地下室底板和侧墙混凝土、钢管混凝土、超长结构混凝土、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工程等等。

(6)泵送剂:能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剂称为泵送剂,所谓泵送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能顺利通过输送管道、不阻塞、不离析、料塑性良好的性能。泵送剂是硫化剂中的一种,它除了能大大提高拌和物流动性以外,还能在60~180min时间内保持其流动性,

剩余坍落度应不小于原始的55%。此外,它不是缓凝剂,缓凝时间不宜超过120min(特殊情况除外)。

三、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1 存在的问题

对水泥制品和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水泥、砂子、碎石和水4组分制作的常用混凝土已不能满足材料性能和施工性能要求。在混凝土、砂浆和净浆的制备过程中,掺人少量的(不超水泥用量的

5%)能对混凝土、砂浆或净浆改变性能的一种产品,称为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能提高混凝土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减少混凝土用水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随着技术的进步,外加剂已成为除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和水以外的第5种必备材料。掺外加剂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2.影响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主要因素 2.1水泥矿物组成的影响

影响水泥适应性的主要是水泥矿物中的铝酸三钙(C3A)及硅酸三钙(C3S)的含量,试验分析水泥中C3A含量低而C3S含量高对外加剂适应好,而C3A含量越高,适应效果越差。 2.2调凝剂的影响

2.2.1调凝剂(石膏)的形态 水泥常用调凝剂为石膏(硫酸钙),石膏又分为二水石膏(CaSO4 •2H2O)(又称生石膏),半水石膏(CaSO4•1/2H2O)(又称熟石膏或烧石膏),硬石膏(CaSO4)(又称无水石膏或天然石膏)。根据有关标准,三种石膏都可作水泥调凝剂使用,而其中硬石膏溶解性能较差,

一些外加剂如糖钙、木钙等与硬石膏同用,不但不能促进石膏溶解,

反而会降低硬石膏的溶解度,使水泥因缺少调凝成份而产生速凝等异常凝结。 2.2.2石膏的细度

如石膏研磨细度不够,会影响石膏的溶解性,即使运用二水石膏也会产生速凝等现象。

2.2.3石膏的用量

在C3A含量偏高的水泥中,调凝剂仍按常规用量(3%~5%),无论选用何种石膏,混凝土凝结时间都会提前,这主要是水泥中C3A水化快,C3A含量增加,少量石膏不能满足它生成胶状钙矾石,从而影响了石膏的调凝效果。 2.2.4石膏研磨温度

水泥厂为了缩短熟料冷却时间,经常将温度还较高的熟料与石膏同磨,

二水石膏在150℃高温下会脱水成为半水石膏,温度再高至160℃以上,半水石膏还会成为溶解性较差的硬石膏影响水泥的适应效果。 2.3碱含量的影响

(1) 水泥中的碱主要来源于所用原材料,特别是石灰和粘土,当然这些碱相当一部分可以在水泥生产中挥发,但许多水泥厂为了节约能源,

将挥发废气进行回收利用,这就使挥发的碱又沉淀下来,无形中使水泥含碱量增高。

(2) 减水剂用于高碱水泥,减水率会急剧下降。试验表明,减水剂用于高碱水泥,混凝土增强效果下降,体积稳定性不好。

(3) 缓凝剂的作用机理是能够吸附在水泥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地阻止水泥水化,而大量的碱会破坏吸附膜,使水泥继续水化,失去了缓凝作用,如将缓凝剂用于有一定保塑要求的混凝土,则会加速坍落度损失,达不到保塑保坍效果。 6水泥的存放时间及温度影响

水泥出磨存放时间较短的水泥称为“新鲜水泥”,由于水泥存放时间短,水泥温度较高,水泥水化速度极快,会造成石膏脱水,影响水泥的正常凝结,加之由于水泥在研磨过程中产生电荷颗粒之间相互吸附,影响了减水剂的分散作用,增大了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率。事实上,出磨水泥的时间越短,水泥颗粒间吸附、凝聚的能力越强,因而致使外加剂的适应性变差. 2.1外加剂自身的因素

外加剂的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不同; (2)结构官能团的不同; (3)聚合度不同; (4)复配组分不同。

这些影响回通过不同的方式会影响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外加剂也会有很多差异, 主要原因有: (1)生产制作工艺; (2)厂家制作过程的技术水平; (3)质量管理水平。因此,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有差异。

2.4水泥细度的影响

许多混凝土工程为了缩短工期,要求所用水泥有一定早强效果,而提高水泥细度是最有效的方法,水泥过细水化速度快,水化热高同时水泥比表面积的增加,更加降低了液相中残留外加剂溶度,增加了液体粘度,不能适应泵送,预拌混凝土要求。另外,过细水泥还会降低混凝土中的含气量,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性能。

2.5掺合料的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允许在水泥中掺入一定量的掺合料,常用掺合料有:粉煤灰、火山灰、煤矸石等,由于掺合料的性能不同,也会影响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为掺煤矸石普通水泥与未用掺合料水泥应用外加剂后的不同测试结果。虽然应用同一种高效缓凝减水剂,掺量也相同,掺煤矸石水泥混凝土的减水率只有标准水泥的一半,即使外加剂掺量增加0.5%,掺煤矸石水泥的减水率也没有标准水泥高,煤矸石影响水泥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煤矸石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较强,外加剂掺入后,大部分被它吸附,而占较大比例的水泥粒子得不到外加剂的吸附分散,从而影响了减水效果。

2.6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

(1)施工配合比虽然是设计问题,但它也会影响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如泵送混凝土适当提高砂率可提高混凝土可泵送性,但砂率过高也会影响混凝土的保塑性能,增加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率。

(2)实践证明,降低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而在较低水灰比条件下配制掺外加剂混凝土应有一最低用水量,这不但是保证混凝土有一定工作性,更重要的是保证水泥在水化时,

石膏有足够的溶解用水,石膏在缺水时会大大影响溶解度,影响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

2.7外加剂品种的影响

(1)外加剂中含钠盐过高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是有利的,但用于预拌混凝土中则会加快坍落度损失。

(2)有些引气剂引气量过大,且气泡性能不好会影响混凝土体积稳定性。 (3)有一些膨胀剂与减水剂同掺,特别是和铝酸三钙含量高的水泥一起使用,会降低减水率增加坍落度损失,甚至会造成速凝。 2.8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影响

(1)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会影响混凝土中的含气量以及混凝土外加剂分散的匀质性,从而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2)如果搅拌速度过快,水泥颗粒表面形成的双电层膜受到剪切应力的破坏,影响对水泥的适应性。

3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长期以来,混凝土工作者在提高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从而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种改善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方法。

3.1 新型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应用

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高效减水剂主要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系高效减水剂)和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蜜胺树脂系高效减水剂),它们的减水率高,而且价格适中,但缺陷是与水泥适应性不太好,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为了克服萘系高效减水剂和蜜胺树脂系高效减水剂的缺陷,国内外目前研究最多的是氨基磺酸盐系及聚羧酸盐系新型高效减水剂。这两种新型高效减水剂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3.2 外加剂的复合使用

通过外加剂的复合使用,提高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从而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

,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方法。

①在生产减水剂时把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复合使用,主要通过缓凝作用抑制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从而减小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

②减水剂与引气剂复合使用,主要通过引入大量微小气泡,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

性,同时增大粘聚性,减小混凝土的离析泌水;

③减水剂与减水剂复合使用,通过“协同效应”和“超叠加效应”,提高减水剂与水

泥的适应性。事实上,复合使用减水剂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应局限于高效减水剂与普通减水剂、缓凝剂以及引气剂的复合使用。在总掺量不变的情况下,复合使用高效减水剂也是提高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效减水剂的复合使用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不同种类的高效减水剂,特别是具有不同种类极性基团分子结构的高效减水剂的复合使用。由于多种极性基团及多种分散作用力的共同作用,在总掺量不变的情况下,不但可以使复合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得到提高,而且可能使复合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得到显著改善。

(2)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高效减水剂的复合使用。将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可能使复合高效减水剂具有更合适的平均分子量以及更合理的分子级配,因而,在总掺量不变的情况下,也可能使复合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得到提高,可能使复合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得到改善。 3.3选择减水剂

(或泵送剂)的掺入方法减水剂(或泵送剂)的掺入方法对水泥净浆、砂浆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先掺法和同掺法的流动性较小,滞水法的拌合物流动性较高,后掺法则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拌合物的流动性。但是,当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好,能有效地控制

坍落度损失,或减水剂掺量较大时,则掺入方法对拌合物流动性的影响差异减小。

减水剂(或泵送剂)的掺入方法对砂浆及混凝土的保水性也有明显影响,先掺法和同掺法时拌合物的保水性好,滞水法和后掺法的拌合物泌水性显著增加,甚至连拌合物的颜色也有所变化。滞水法和后掺法拌合物泌水后,其和易性变差,尤其是在掺量较高时浆体沉淀板结。泌出水的颜色也不同,同掺法水清,滞水法和后掺法的水混浊(即含有较多的减水剂及水泥颗粒)。在配合比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滞水法及后掺法对水泥有一定的缓凝作用,但其影响随着减水剂品种、水泥品种、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以及减水剂的掺量不同而变化。 3.4适当“增硫法”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会遇到使用高浓萘系减水剂(Na2SO4含量低于5%)配制泵送剂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很快,而改用低浓萘系减水剂(Na2SO4含量15%左右)配制泵

送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会大大降低。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水泥浆中“缺硫”

,即水泥水化初期,水泥浆液相中溶解的SO42-离子浓度低,掺用低浓萘系减水剂后

,可带入一定量Na2SO4,从而增加了水泥水化初期液相中SO42-离子浓度的缘故。

水泥中的“硫”指的是水泥水化初期抑制C3A迅速水化,从而调节水泥凝结时间的

SO42-离子,通常用SO3含量表示水泥中的“硫量”。SO3最主要来源于水泥粉磨时加入的石膏,同时熟料中由于原料及燃料的原因也带入一些硫酸盐,如K2SO4,

Na2SO4以及外加剂中带入的硫酸盐。水泥中的SO3适宜含量与水泥熟料中C3A

含量、碱含量、水泥粉磨细度、混合材种类及掺量、石膏品种等因素有关。水泥中SO3

含量会影响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SO3抑制C3A的水化速度还与水泥浆中的W/C

有关,当W/C较小时,由于水泥浆中水量少,SO3(即SO42-离子)溶出量不足

,而此时如果水泥中C3A含量较高,且水泥比表面积又大时,水泥水化速度加快,C3A

与石膏会争夺水分;若水泥中SO3含量较低,浆液中溶出SO42-离子不足,此时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会变差,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快,甚至出现急凝现象。如果确信坍落度损失快是由于水泥浆中“缺硫”引起的,可通过适当“增硫法”,即适当增加外加剂中硫酸盐含量的方法,提高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从而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3.5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法

混凝土拌合物初始坍落度值的大小对2h经时损失速度影响很大。通常初始坍落度值小,

坍落度2h经时损失速度大;而随着初始坍落度值增大,特别是1h坍落度经时损失速度减小。因此,对于运程较远的商品泵送混凝土,如果出现坍落度损失过快,而通过调整外加剂配方及掺量的方法,又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或者虽能解决问题,但成本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则可能通过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浆量多少、砂率大小等),在原坍落度设计值基础上,在充分保证硬化混凝土的各种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增大混凝土初始坍落度,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工程中紧急事件的应急方法。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混凝土论坛及技术交流,QQ交流:465427504,QQ群 241904460

第3篇: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作业指导书大全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或矿物掺合料的

适应性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 目的

为规范化指导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或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性检测方法,保证检验数据的真实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对进场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或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性检测。

三、 引用标准

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四、 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净浆搅拌机;

2 截锥形圆模:上口内径36mm,下口内径60mm,高度60mm,内壁光滑无缝的金属制品;

3 玻璃板:400mm× 400mm×5mm;

4 钢直尺: 300mm; 5 刮刀;

6 秒表,时钟; 7 药物天平:称量100g;感量1g;

8 电子大平:称量50g;感量0.05g。

五、水泥适应性检测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将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及搅拌锅均匀擦过,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滴; 2 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3 称取水泥600g,倒入搅拌锅内; 4 对某种水泥需选择外加剂时,每种外加剂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对某种外加剂选择水泥时,每种水泥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的外加剂。对不同品种外加剂,不同掺量应分别进行试验; 5 加入174g或210g水(外加剂为水剂时,应扣除其含水量),搅拌4min; 6 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水泥净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

7 已测定过流动度的水泥浆应弃去,不再装入搅拌锅中。水泥净浆停放时,应用湿布覆盖搅拌锅;

8 剩留在搅拌锅内的水泥净浆,至加水后30、60min,开启搅拌机,搅拌4min,按本规范第A.0.3-6 方法分别测定相应时间的水泥净浆流动度。 七 测试结果应按下列方法分析:

1 绘制以掺量为横坐标,流动度为纵坐标的曲线。其中饱和点(外加剂掺量与水泥净浆流动度变化曲线的拐点)外加剂掺量低、流动度大,流动度损失小的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好。

2 需注明所用外加剂和水泥的品种、等级、生产厂,试验室温度、相对湿度等。如果水灰比(水胶比)与本规定不符,也需注明。

第4篇:水泥外加剂生产制造项目申报材料

水泥外加剂生产制造项目

申报材料

泓域咨询

报告说明—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20世纪 30 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60 年代初,日本和西德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从 90 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开始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在欧洲,90%的混凝土中使用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其中 70%是各种类型的减水剂。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70 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00 年前后逐渐开始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研究,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在近 5 年的时间里应用量连续翻番增长。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该水泥外加剂项目计划总投资 2892.22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317.3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0.12%;流动资金 574.8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9.88%。

达产年营业收入 3887.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2921.93 万元,税金及附加 47.78 万元,利润总额 965.07 万元,利税总额 1145.96 万元,税后净利润 723.8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422.16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3.37%,投资利税率 39.62%,投资回报率 25.03%,全部投资回收期 5.50 年,提供就业职位 76 个。

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 5%,其特点是掺量少、作用大。如果将水泥比作施工工地(混凝土)的“粮食”,那么外加剂可以说是施工工地(混凝土)的“油”,是不可或缺甚至极为重要组成部分。从分类来看,外加剂分为减水剂、引气剂、膨胀剂等多个细分品种,不过以减水剂为主。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

第二章

项目承办单位

第三章

项目背景研究分析

第四章

产业研究分析

第五章

项目规划方案

第六章

选址方案评估

第七章

土建工程

第八章

工艺方案说明

第九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第十章

项目生产安全

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说明

第十二章

节能方案分析

第十三章

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五章

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六章

评价及建议

第十七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从干硬性到塑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强度从中低强度到中高强度、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普通性能开始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混凝土工程的巨大技术进步,起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外加剂产量增长速度惊人,已跃居世界外加剂产量前茅,并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发布的 2013 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 1225.25 万吨,折合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 496.61 亿元。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水泥外加剂生产制造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

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和现行标准的允许范围,不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7950.64 平方米(折合约 11.92 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 57.90%,建筑容积率 1.4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4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94.41 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 7950.64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4603.42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1607.93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7887.46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 750.61 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71 台(套),设备购置费 1070.29 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 847101.43 千瓦时,折合 104.11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2492.87 立方米,折合 0.21 吨标准煤。

3、“水泥外加剂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847101.43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2492.87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04.32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38.58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6.65%,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2892.22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317.3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0.12%;流动资金 574.8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9.88%。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3887.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2921.93 万元,税金及附加 47.78 万元,利润总额 965.07 万元,利税总额 1145.96 万元,税后净利润 723.8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422.16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37%,投资利税率 39.62%,投资回报率 25.03%,全部投资回收期 5.50年,提供就业职位 76 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项目承办单位组建一个投资控制小组,负责各期投资目标管理跟踪,各阶段实际投资与计划对比,进行投资计划调整,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该项目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及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水泥外加剂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水泥外加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 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水泥外加剂生产制造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76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422.16 万元,可以促进 xxx临港经济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3.37%,投资利税率 39.62%,全部投资回报率 25.03%,全部投资回收期 5.50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5.50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发挥民间投资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为广大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国务院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

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形成特色突出的主体工业园区体系,并与周边城市实现融合发展。到 2020 年,培育和形成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10 个,亩均工业总产值达到 300 万元以上,其中新增用地亩均工业总产值达到 500 万元以上。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7950.64

11.92 亩

1.1

容积率

1.46

1.2

建筑系数

57.9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94.41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4603.42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1607.93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750.61

绿化率 6.47%

2

总投资

万元

2892.22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317.37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1003.60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34.70%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1070.29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37.01%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243.48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8.42%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80.12%

2.2

流动资金

万元

574.85

2.2.1

流动资金占比

19.88%

3

收入

万元

3887.00

4

总成本

万元

2921.93

5

利润总额

万元

965.07

6

净利润

万元

723.80

7

所得税

万元

1.46

8

增值税

万元

133.11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47.78

10

纳税总额

万元

422.16

11

利税总额

万元

1145.96

12

投资利润率

33.37%

13

投资利税率

39.62%

14

投资回报率

25.03%

15

回收期

5.50

16

设备数量

台(套)

71

17

年用电量

千瓦时

847101.43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2492.87

19

总能耗

吨标准煤

104.32

20

节能率

26.65%

21

节能量

吨标准煤

38.58

22

员工数量

76

第二章

项目承办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 投资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产品,致力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各种生产流水线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为客户设计开发各种产品生产线。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

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根据市场调研,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的同时,积极实施以“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清洁生产”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将以全国性的销售网络、现代化的物流运作、科学的管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客户双赢的经营方针,努力把公司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相关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xxx 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74.27 万元,同比增长 19.29%(513.34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水泥外加剂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697.41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4.98%。

上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666.60

888.80

825.31

793.57

3174.27

2

主营业务收入

566.46

755.27

701.33

674.35

2697.41

2.1

水泥外加剂(A)

186.93

249.24

231.44

222.54

890.15

2.2

水泥外加剂(B)

130.28

173.71

161.31

155.10

620.40

2.3

水泥外加剂(C)

96.30

128.40

119.23

114.64

458.56

2.4

水泥外加剂(D)

67.97

90.63

84.16

80.92

323.69

2.5

水泥外加剂(E)

45.32

60.42

56.11

53.95

215.79

2.6

水泥外加剂(F)

28.32

37.76

35.07

33.72

134.87

2.7

水泥外加剂(...)

11.33

15.11

14.03

13.49

53.95

3

其他业务收入

100.14

133.52

123.98

119.22

476.86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866.98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54.85 万元,增长率 21.75%;实现净利润 650.24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65.46 万元,增长率 11.19%。

上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3174.27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2697.41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4.98%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19.29%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513.34

利润总额

万元

866.98

利润总额增长率

21.75%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154.85

净利润

万元

650.24

净利润增长率

11.19%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65.46

投资利润率

36.70%

投资回报率

27.53%

财务内部收益率

26.24%

企业总资产

万元

6941.77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7.17%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2580.36

资产负债率

33.85%

第三章

项目背景研究分析

一、水泥外加剂项目背景分析

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 5%,其特点是掺量少、作用大。如果将水泥比作施工工地(混凝土)的“粮食”,那么外加剂可以说是施工工地(混凝土)的“油”,是不可或缺甚至极为重要组成部分。从分类来看,外加剂分为减水剂、引气剂、膨胀剂等多个细分品种,不过以减水剂为主。

外加剂的使用:外加剂最佳掺量是通过混凝土试配结果确定,根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前提下采用最低掺量。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中提供的是某种外加剂使用时的掺量范围,而使用单位必须通过混凝土试配确定外加剂合理掺量。

减水剂的性能及原理:减水剂是外加剂的主要品种,主要作用是延缓水泥凝结时间,原理是掺加混凝土外加剂的水泥颗粒表面吸附着一层减水剂,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水泥对水的吸收速度;同时混凝土外

加剂加速水泥水化初期速度,水化产物增多带来水化膜较厚,一定程度上阻碍水分子进一步渗入水泥颗粒内部进行水化,从而延缓了水泥凝结硬化时间,从而减少单位用水量。

在用水量不变情况下,当高效减水剂占水泥质量的掺量<05%时,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甚微,几乎没有变化。但当高效减水剂占水泥重量的掺量>05%时,一般会延缓水泥凝结时间 25~3 小时。

2019 年在响水爆炸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应急管理部会议指导下,《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出台,全国范围内安全生产整治开展,各省份高规格安全生产核查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整体来看除消除短期安全隐患之外,长期目标都是淘汰安全环保不合规的低端落后产能,并最终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引导方向。

2018 年初,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突出,行业前十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只有 132%,三家龙头企业建研集团科之杰、江苏苏博特和广东红墙,市场占有率分别只有 348%、343%和 11%。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上游主要原材料是环氧乙烷,受此影响行业归属被认定为小化工行业。在环保和生产安全监管持续趋严影响下,化

工企业“退城入园”门槛一再提升,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内小公司数量不断减少,大企业集中度提升,行业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进一步显现。

自 2006 年城市建设用混凝土要求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后,混凝土减水剂需求量开始显著增长,随后几年里基本保持 20%左右的复合增速。虽然减水剂已在混凝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实现 100%渗透率,预计目前约 60%左右,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混凝土的核心原材料砂石受环保影响供应不够稳定,质量也欠佳,对减水剂的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加剂的使用量也受到混凝土其他原材料如砂石骨料质量的影响,通常来说骨料中常含有粘土(山砂更严重),粘土对减水剂有强烈的吸附,其吸附量是水泥的约 50 倍,只有它饱和后,剩余的才会分配给其他物质,因此使用含泥量越高的砂石骨料拌制混凝土,对外加剂用量也越大。而当前随着环保治理趋严下,砂石骨料的品质质量都有一定下降;同时,市场越来越多转向使用机制砂,因此搅拌站对减水剂的要求和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减水剂在我国发展历史:1962 年,日本发明萘系减水剂,随后逐步得到全面推广应用。我国相对起步较晚,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后,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才取得重大进展;90 年代以后以萘系减水剂为代表的各种高效减水剂逐步应用于各种工程;2000 年前

后,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进入我国并逐步得到推广,其凭借减水率高等性能优势形成了对传统萘系减水剂的快速替代。2003 年,我国萘系减水剂占比约 66%,聚羧酸减水剂占比仅约 3%,2017 年聚羧酸减水剂占比达到 776%。

目前我国从事混凝土外加剂业务的企业较多,进入资金壁垒并不算高。市场上存在大量不具备合成能力、仅通过外购粉剂复配后出售的小企业,或虽具备一定合成能力,但在研发服务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由于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运输费用经济性限制,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存在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使得各地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同样可以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16 年,我国外加剂生产厂家接近 6000多家,其中化学合成生产企业有 500 多家、膨胀剂生产企业有 100 多家。其中,年产万吨企业已经有 300 多家,年产 3~4 万吨企业有近 6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外加剂生产企业有近 100 家。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而部分小企业规模较小,通过购买母液复配或 OEM 方式,占据了主要终端市场。

二、水泥外加剂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60年代初,日本和西德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从 90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开始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在欧洲,90%的混凝土中使用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其中 70%是各种类型的减水剂。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70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00 年前后逐渐开始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研究,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在近 5 年的时间里应用量连续翻番增长。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全国外加剂品种齐全,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 722.52 万吨。各种合成减水剂产量约 484.68 万吨,各种高效减水剂(萘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盐、脂肪族和蒽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量的

6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占 26%,普通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占 7%。2009 年其他外加剂的产量分别为引气剂 1.6317 万吨、膨胀剂 126.362 万吨、速凝剂 100.71 万吨(其中固体速凝剂占 74.32%,液体速凝剂占 25.68%)、缓凝剂(葡萄糖酸钠、糖钙、糖蜜等)9.15万吨。据估算,上述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 277.8 亿元。

高效减水剂是在混凝土工作性大致相同时,具有较高减水率的一种外加剂,2009 年全国总产量为 322.79 万吨,其中萘系占高效减水剂总产量的 82.53%、脂肪族占 12.85%、氨基磺酸盐占 2.85%、蒽系占1.32%、三聚氰胺系占 0.45%。萘系产量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产量的55%,与 2007 年相比有所下降;聚羧酸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的26%,与 2007 年相比有所上升,但萘系仍然是减水剂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品种。2009 年脂肪族减水剂产量比 2007 年增长 29.93 万吨,增加较多,这是由于脂肪族减水剂价格较为便宜,主要用于外加剂的复配,河南、浙江两省为脂肪族减水剂生产的大省。

以聚羧酸盐类为主要成分的高性能减水剂具有一定的引气性、较高减水率和良好的坍落度保持性能,是环保型的外加剂。国外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使用,日本现在的使用率占高效减水剂的 60%~70%,欧美约占 20%左右。

从 2000 年前后,我国混凝土工程界逐渐认识聚羧酸系减水剂。近几年来,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带动下,高性能减水剂发展迅猛,并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2007 年国内年产量为 41.43 万吨,2009 年依据各省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累加计算,产量为 126.83 万吨,增长幅度达到206%。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比较大的省市是山西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编制组对全国主要的 7 家聚羧酸原料生产企业的原料销售数量进行调查显示,这 7 家企业 2009年聚羧酸原料销售约 15 万吨,折合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约 80 万吨。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的企业也生产和销售聚羧酸外加剂原料。

膨胀剂的主要特性是掺入混凝土后起抗裂防渗作用,它的膨胀性能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在限制条件下成为自应力混凝土。我国生产膨胀剂主要品种有:U 型膨胀剂(生、熟明矾石,硬石膏等组成)、复合膨胀剂(CEA)、铝酸钙膨胀剂(AEA-高强熟料、天然明矾石、石膏)、EA-L 膨胀剂(生明矾石、石膏等组成)、FN-M 膨胀剂(硫铝酸盐混凝土膨胀剂)、CSA 微膨胀剂(硫铝酸盐等)、脂膜石灰膨胀剂(石灰、硬脂酸等)。2009 年,膨胀剂年产量约 126.36 万吨,生产企业 100 多家。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年产量 3 万~5 万吨,少数厂家

的年产量达到 10 万吨,甚至 20 万吨以上。生产企业集中在湖北、安徽、江西、天津、山西等省市。

速凝剂是调节混凝土(或砂浆)凝结和硬化速度的外加剂,它能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显著缩短凝结时间,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速凝剂按产品形态,可分为固态和液态;按其碱的含量来分,可分为有碱、无碱和低碱。2009 年,全国速凝剂年产量约 100.71 万吨,生产厂60 多家,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中南地区。2009 年由于铁路、公路、煤炭行业建设大规模增长,速凝剂产量较 2007 年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高速铁路对液体无碱速凝剂的需求,使得 2009 年液体速凝剂产量达到 25.86 万吨,成为外加剂发展的亮点之一。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是常用的普通型减水剂,其减水率为 8%~10%,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作为复合型外加剂原料之一,因价格较便宜,使用还是较广泛的。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 2009 年的产量约 35.06 万多吨,产品包括木钙、木镁、木钠等。从我国应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来说,各地是不平衡的,南方利用较多,如上海利用它配制成中效泵送剂,较广泛的用于商品混凝土;2009 年四川省木钙产量有大幅度增加。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是利用造纸厂的造纸废液生产的普通减水剂,

变废为宝,并且解决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难题;产品质量稳定、价格适中、应用范围广,是一种应该大力推广使用的外加剂产品。

目前主要使用的缓凝剂产品有糖钙、糖蜜、葡萄糖酸钠、柠檬酸等。用作缓凝剂的还有羟基羧酸(酒石酸、葡萄糖酸、水杨酸、乙酸、马来酸、单宁酸、已糖酸等)、碳水化合物(蔗糖)或其他一些化合物。2009 年缓凝剂总产量已达 9.15 万吨,四川米易和内蒙古集宁都有糖钙专业生产厂。

引气剂是一种在搅拌时能够在砂浆和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的、封闭的微小气泡,并能使气泡保留在硬化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引气减水剂是兼有引气和减水两种功能的外加剂,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主要用来改善塑性砂浆和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泌水和离析,同时大幅度提高砂浆和混凝土的耐久性。目前国内应用量较多的引气剂是松香热聚合物。皂甙类引气剂具有良好的性能,目前在上海、杭州等地都有工厂在生产。2009 年全国引气剂总产量为 1.63 万吨,比 2007 年增长 1.29 万吨。

复合型外加剂是根据工程需要,以上述的各种组分为主,再加入其他组分复合而成,如防冻剂、早强减水剂、泵送剂、防水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水下混凝土用外加剂、灌浆

剂等。这些复合型的外加剂生产设备较为简单、投资少、效益较好。我国有一大部分外加剂厂是生产这种类型的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大多数以复合外加剂加入混凝土。

第四章

产业研究分析

一、水泥外加剂行业分析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从干硬性到塑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强度从中低强度到中高强度、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普通性能开始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混凝土工程的巨大技术进步,起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掺量小、作用大。其对混凝土作用有四点:一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二是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三是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四是节约水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代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如泵送混凝土、流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的快速

发展与广泛应用,无不显示了外加剂的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外加剂的应用是现代混凝土的最显着的标志。换句话说,现代混凝土技术实际上就是现代外加剂技术。事实上,外加剂已经成为现代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混凝土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性能要求越来越综合化、多样化,对外加剂品种、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随着建设工程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和应用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品种会进一步增加。外加剂应用技术水平的高低,足以影响我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快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没有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需求,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就缺少动力,反之,没有外加剂产品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技术也达不到今天的水平。

然而如果外加剂使用不当,则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出现质量事故。因此,长期以来,行业一直注重对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加强向工程界宣传混凝土外加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培训技术人员,使之能准确掌握各种外加剂的性能,并针对具体工程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外加剂,使其发挥最佳

效果,取得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对于提高我国混凝土总体质量水平、推动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进步、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等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保证我国外加剂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外加剂生产厂家接近 2000 多家,其中化学合成生产企业有 500 多家、膨胀剂生产企业有 100 多家。

目前我国外加剂品种齐全,达 30 多种,国外有的外加剂品种国内几乎都有,且产品牌号有 200 多个。特别是高效减水剂从原来较为单一的萘系高效减水剂逐步向多品种、新品种、高端品种方向发展,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蜜胺系及改性蜜胺系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等。

在各种高效减水剂中,2013 年聚羧酸系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产量分别为 497.81 万吨、357.59 万吨和 68.17 万吨。近几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发展迅猛,总量比例由 2007 年的 14.6%持续提高到 2013 年的 52.2%。

二、水泥外加剂市场分析预测

近几年我国外加剂产量增长速度惊人,已跃居世界外加剂产量前茅,并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发布的 2013 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混凝

土外加剂总产量达 1225.25 万吨,折合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 496.61 亿元。

外加剂生产企业逐年向规模化发展,年产万吨的企业已经有 200多家,年产 3 万吨-4 万吨的企业有近 50 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外加剂生产企业有近 100 家。

近几年许多新建、在建的生产企业起点显着提高,表现在投资力度大、生产规模大、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质量控制手段完备、相应的试验仪器及检验设备齐全。

随着我国化学合成外加剂与复合外加剂生产技术和水平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性价比更为合理、外加剂研发和应用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外加剂大量、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的施工,特别是高质量的外加剂正在为诸多的国家重点工程、大型工程所用。我国外加剂不但能够满足各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能够达到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由于中国建筑市场十分庞大,全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消耗在中国,所以吸引了国外许多生产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进入国内市场的相关企业主要有:SIKA 公司、BASF 公司、福斯乐公司、意大利马贝公司、日本的触媒公司、韩国 LG 公司等。目前这些公司主要采用

的推广方式是销售他们在境外生产的产品,有的公司也已经开始或将要在国内建立生产线、设厂生产或复配。事实上,这些国外公司的进入,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外加剂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与进步,缩短了我国外加剂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另一方面,对提高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整体水平将有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但随着国内外加剂企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聚羧酸系减水剂技术,以及新型外加剂产业链逐渐建立完善并成熟,国内外加剂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甚至国际的领先水平。另外,国内企业更能适应我国原材料多变等环境,促使某些国外品牌逐渐退出了国内市场。也有一些外资企业为适应国内市场情况,选择了与国内企业合资的方式,借助国内企业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整个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对节能节材、绿色环保及人体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在确保外加剂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节约能源和保护资源正在成为行业的工作重点。不少企业已经把节水、节电、节油等列入企业内部重点考核指标,一些优秀企业对研究开发绿色环保型外加剂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给其他企业做出了典范。

从 1986 年起,为了确保外加剂产品质量、促进应用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规范市场、保证工程质量,我国针对使用量比较大、应用面比较广的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混凝土外加剂产品国家(行业)标准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此后大部分标准与规范都进行了修订,这对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确保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制定的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比较齐全。

今后我分会的工作重点将是加强对各种新型外加剂、环保型外加剂、特别是对高性能外加剂的研发,进一步促进外加剂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应用水平的提高,这也是我国混凝土新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

合成高效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产品复配使用。我国高效减水剂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占到全部合成高效减水剂产量的 80%左右。我国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成熟稳定,产品已经接近国外的水平,但是半数以上的企业规模太小。性能更好的高浓高效减水剂(Na2SO4 的含量小于 5%)的用量还不到 5%。

我国合成高效减水剂产品多样化,是目前高效减水剂技术发展的特色之一。从原来较为单一的萘系产品向氨基磺酸盐、新型三聚氰胺、脂肪族、聚羧酸盐等多品种共同发展。新型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比萘系简单,投资比萘系少,在性能上又具有明显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可与国外产品质量相比。

基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大坝、高层建筑等建设项目正大规模开展,混凝土工程量巨大。无疑,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将成为今后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主流技术的发展方向,它的市场将面临一个极大的发展机遇,未来较长时间内,它的生产与应用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2013 年聚羧酸系减水剂年产量首度超过了总量的 50%,达到了 52%,从 2007 年的 14%到 52%,仅用量了 6 年的时间,增长迅速,并且这一趋势还在加速。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品种很多,如能够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高效减水剂,用于调整混凝土凝结时间的缓凝剂、促凝剂,减少混凝土收缩开裂时使用的膨胀剂、减缩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的引气剂,在冬季负温条件下施工时使用的防冻剂等,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有条件下施工的各种混凝土性

能的要求。国外有的品种在国内几乎都有,目前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里已经对 14 种外加剂产品的性能有了明确规定。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外加剂的升级换代。混凝土膨胀剂的年产量稳步增加,2009 年约 126.36 万吨,2011 年约 135 万吨,2013 年约 150 万吨。混凝土膨胀剂也由高碱高掺(15%~20%)、中碱中掺(10%~12%)逐步向低碱低掺(6%~8%)发展。

传统外加剂生产过程中,计量、温度控制、反应时间控制、加料等过程都是人工操作,常常出现误差和错误,轻则造成质量波动,重者出现废品。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是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高速客运专线对外加剂企业的生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促使了外加剂企业的生产由人工生产向自动化生产转变。

第五章

项目规划方案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水泥外加剂,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3887.00 万元。

相关行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涉及范围广、对相关产业带动力较大的产业,根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原材料、能源、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采取灵活的定价办法,项目承办单位应当依据原辅材料的价格、加工内容、需求对象和市场动态原则,以盈利为目标,经过科学测算,确定项目产品销售价格,为了迅速进入市场并保持竞争能力,项目产品一上市,可以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迅速提升项目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和项目产品的美誉度。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7950.64 平方米(折合约 11.92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7950.64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11.92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11607.93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7887.46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11607.93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1003.60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71 台(套),设备购置费 1070.29 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2892.22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3887.00 万元。

第六章

选址方案评估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

园区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全省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发展战略布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统筹相关配套政策,联动推进园区建设,以提高产业园区发展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上下功夫,推动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全面升级,不断增强产业园区竞争力,将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发展带动区、城市综合功能新区、对外开放先导区和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园区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园区,园区位于市区东侧。园区区域面积 80 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园区已建成了完善的工业基础设置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创造了规范的法制环境,并已通过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园区建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创业中心、项目服务中心、经贸局等可为各类企业提供周到细致的全面服务。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兴办企业,目前在园区注册的企业近 3000 家,其中工业企业 2000 余家,外商投资企业 300 余家。园区积极开展产业园区清理整顿。按照淘汰一批、整合一批、飞地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

组织对各级各部门批准的各类产业发展区域进行集中清理整顿,重点解决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布局零散、规模不大、效益不好、管理混乱等问题,依法严格查处越权审批、违规设立产业园区,违规违法用地,违规使用资金,破坏污染环境等行为。以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产业园区为主体,整合同一行政区域区块相邻的各类产业园区,建设 10 个左右产业园区集群。加大省级及以下各类低、小、散产业园区整合、退出力度,对一个功能区块上存在多个主体的产业园区,按照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原则进行空间整合和体制融合,清理整顿结果依法依规进行公布。

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和现行标准的允许范围,不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二,项目建设区域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充足,可满足项目实施后正常生产之要求;其三,投资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地成熟的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设施等富余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社

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综合经济效益。

二、用地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符合行业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三、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57.90%,建筑容积率 1.4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6.4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94.41 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7950.64

11.92 亩

2

基底面积

平方米

4603.42

3

建筑面积

平方米

11607.93

1003.60 万元

4

容积率

1.46

5

建筑系数

57.90%

6

主体工程

平方米

7887.46

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750.61

8

绿化率

6.47%

9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94.41

四、节约用地措施

五、总图布置方案

1、达到工艺流程(经营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环境。

2、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投资项目绿化的重点是场区周边、办公区及主要道路两侧的空地,美化的重点是办公区,场区周边以高大乔木为主,办公区以绿色草坪、花坛为主,道路两侧以观赏树木、绿篱、草坪为主,适当结合花坛和垂直绿化,起到环境保护与美观的作用,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统一协调”的建筑空间。

投资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投资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场内供水采用生活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生产补给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在场区内形成供水管网。

3、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市政管网给水干管统一提供,供水管网水压大于 0.40Mpa 可以满足项目用水需求;进厂总管径选用 DN300?L,各车间分管选用 DN50?L-DN100?L,给水管道在场区内形成完善的环状给水管网,各单体用水从场区环网上分别接出支管,以满足各单体的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的需要;室外给水主管道采用 PP-R 给水管,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项目建设区域位于项目建设地,场区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管网,水源充裕水质良好,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场区给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给水系统。

10KV 配电室设有专用防雷柜,低压系统分级配有避雷器,弱电系统配有电涌保护器(SPD)。配电系统采用 TN-C-S 制,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接地电阻 R≤4.00 欧姆,高压配电设备采用接地保护,低压用电设备采用接零保护,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构架、穿线钢管均应可靠接零。undefined

4、短距离的运输任务将利用社会运力解决,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运输需求,因此,投资项目不考虑增加汽车运输设备。

项目承办单位设计提供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和配置;选用系统设备时,各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系统配置的详细清单及安装、辅助材料待确定系统成套供货商后,按技术要求由成套厂商提供;系统应由资信地位可靠、具有相关资质、有一定业绩、服务良好、具有现场安装调试、开车运行经验、能做到“交钥匙”工程的成套厂商配套供货,并应

对项目承办单位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车间采用传统的热水循环取暖形式,其他厂房及办公室采用燃气辐射采暖形式。有空调要求的办公室和生活间夏季设置空调,空调温度范围要求为 26.00℃-28.00℃,空调设备采用分体式空调控制器。数据通信:数据传输通道主要采用中国电信ADSL 构建 VPN 虚拟专用通信网,可同时解决场区数据、IP 数据及计算机上网需求;也可采用 GPRS 数据传输通信,投资项目数据利用中国电信 ADSL构建 VPN 虚拟专用通信网,上传至项目承办单位调度中心。

六、选址综合评价

拟建项目用地位置周围 5.00 千米以内没有地下矿藏、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项目建设不影响周围军事设施建设和使用,也不影响河道的防洪和排涝。

第七章

土建工程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建筑立面处理在满足工艺生产和功能的前提下,符合现代主体工程的特点,立面处理力求简洁大方,色彩组合以淡雅为基调,适当运用局部色彩点缀,在满足项目建设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着重体现项目承办单位企业精神,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建筑物平面设计以满足生产

工艺要求为前提,力求生产流程布置合理,尽量做到人货分流,功能分区明确,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

功能分区合理,人流、车流、物流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二、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来划分的,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为Ⅰ级。

三、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该项目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贯彻工业厂房联合化、露天化、结构轻型化原则,并注意因地制宜。对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防火、防腐、抗震等均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和规定执行,努力做到场房设计保障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适用,同时方便施工、安装和维修。...

第5篇:年产某吨水泥外加剂项目申报材料参考例文

年产 x xx 吨水泥外加剂项目

申报材料

MACRO 泓域咨询

摘要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从干硬性到塑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强度从中低强度到中高强度、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普通性能开始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混凝土工程的巨大技术进步,起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外加剂产量增长速度惊人,已跃居世界外加剂产量前茅,并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发布的 2013 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 1225.25 万吨,折合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 496.61 亿元。

该水泥外加剂项目计划总投资 12951.4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1173.3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6.27%;流动资金 1778.0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73%。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 13339.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0130.59万元,税金及附加 218.04 万元,利润总额 3208.41 万元,利税总额3868.99 万元,税后净利润 2406.31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462.68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4.77%,投资利税率 29.87%,投资回报率18.58%,全部投资回收期 6.88 年,提供就业职位 203 个。

年产 x xx 吨水泥外加剂项目申报材料目录

第一章

基本信息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

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六、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项目调研分析

第四章

项目方案分析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五章

项目选址说明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第六章

土建工程设计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三、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第七章

项目工艺分析

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采购及管理

二、技术管理特点

三、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四、设备选型方案

第八章

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

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二、建设期环境保护

三、运营期环境保护

四、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五、废弃物处理

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

七、清洁生产

八、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九、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第九章

项目安全规范管理

一、消防安全

二、防火防爆总图布置措施

三、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四、安全色及安全标志使用要求

五、电气安全保障措施

六、防尘防毒措施

七、防静电、触电防护及防雷措施

八、机械设备安全保障措施

九、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十、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教育制度

十一、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

第十章

项目风险评价

一、政策风险分析

二、社会风险分析

三、市场风险分析

四、资金风险分析

五、技术风险分析

六、财务风险分析

七、管理风险分析

八、其它风险分析

九、社会影响评估

第十一章

节能

一、节能概述

二、节能法规及标准

三、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条件

四、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

二、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

三、项目节能设计

四、节能措施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一、建设周期

二、建设进度

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

四、人力资源配置

五、员工培训

六、项目实施保障

第十三章

项目投资规划

一、项目估算说明

二、项目总投资估算

三、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一、经济评价综述

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一、招标依据和范围

二、招标组织方式

三、招标委员会的组织设立

四、项目招投标要求

五、项目招标方式和招标程序

六、招标费用及信息发布

第十六章

项目总结、建议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 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 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 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 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 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 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 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 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 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

基本信息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年产 xx 吨水泥外加剂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保税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水泥外加剂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 13000.00 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 实业发展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 实业发展公司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 5%,其特点是掺量少、作用大。如果将水泥比作施工工地(混凝土)的“粮食”,那么外加剂可以说是施工工地(混凝土)的“油”,是不可或缺甚至极为重要组成

部分。从分类来看,外加剂分为减水剂、引气剂、膨胀剂等多个细分品种,不过以减水剂为主。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20世纪 30 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60 年代初,日本和西德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从 90 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开始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在欧洲,90%的混凝土中使用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其中 70%是各种类型的减水剂。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70 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00 年前后逐渐开始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研究,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在近 5 年的时间里应用量连续翻番增长。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选址方案

项目选址位于某保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二)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41233.94 平方米(折合约 61.82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 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水泥外加剂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 41233.94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32207.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9273.02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1627.70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 4563.35 平方米。

七、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42 台(套),主要包括:xxx 生产线、xx设备、xx 机、xx 机、xxx 仪等,设备购置费 3913.01 万元。

八、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水泥外加剂 xxx单位/年。综合考 xxx 实业发展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

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 实业发展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九、原材料供应

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有:xxx、xxx、xx、xxx、xx 等,xxx 实业发展公司所选择的供货单位完全能够稳定供应上述所需原料,供货商可以完全保障项目正常经营所需要的原辅材料供应,同时能够满足 xxx 实业发展公司今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预期要求。

十、项目能耗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 1102672.03 千瓦时,折合 135.52 吨标准煤,满足年产 xx 吨水泥外加剂项目项目生产、办公和公用设施等用电需要

2、项目年总用水量 7874.57 立方米,折合 0.67 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项目用水由某保税区市政管网供给。

3、年产 xx 吨水泥外加剂项目项目年用电量 1102672.03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7874.57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36.19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40.68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16%,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十一、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保税区发展规划,符合某保税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应用清洁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同时采取完善和有效的清洁生产措施,能够切实起到消除和减少污染的作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的标准要求。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

由 xxx 实业发展公司承办的“年产 xx 吨水泥外加剂项目”主要从事水泥外加剂项目投资经营,其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有关条款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

(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

年产 xx 吨水泥外加剂项目选址于某保税区,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

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某保税区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

(三)

“ 三线一单 ” 符合性

1、生态保护红线:年产 xx 吨水泥外加剂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

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12951.4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1173.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6.27%;流动资金 1778.0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73%。

(二)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13339.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0130.59万元,税金及附加 218.04 万元,利润总额 3208.41 万元,利税总额3868.99 万元,税后净利润 2406.31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462.68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4.77%,投资利税率 29.87%,投资回报率18.58%,全部投资回收期 6.88 年,提供就业职位 203 个。

十五、报告说明

提供包括政策指引、产业分析、市场供需分析与预测、行业现有工艺技术水平、项目产品竞争优势、营销方案、原料资源条件评价、原料保障措施、工艺流程、能耗分析、节能方案、财务测算、风险防范等内容。该项目报告对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项目资源条件、项目原辅材料、项目燃料和动力的供应、项目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投资规模、项目产工艺和设备选型、项目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方案,并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作为该项目进行下一步环境评价及工程设计的基础文件。

十六、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保税区及某保税区水泥外加剂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保税区水泥外加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 科技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年产 xx 吨水泥外加剂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保税区经济发展,

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203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1462.68 万元,可以促进某保税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4.77%,投资利税率 29.87%,全部投资回报率 18.58%,全部投资回收期 6.88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88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改革开放 40 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 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 5 年超过 60%,最高时候达到 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1233.94

61.82 亩

1.1

容积率

1.68

1.2

建筑系数

78.11%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80.74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32207.83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69273.02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4563.35

绿化率 6.59%

2

总投资

万元

12951.40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1173.35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5513.04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42.57%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3913.01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30.21%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1747.30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13.49%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86.27%

2.2

流动资金

万元

1778.05

2.2.1

流动资金占比

13.73%

3

收入

万元

13339.00

4

总成本

万元

10130.59

5

利润总额

万元

3208.41

6

净利润

万元

2406.31

7

所得税

万元

1.68

8

增值税

万元

442.54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18.04

10

纳税总额

万元

1462.68

11

利税总额

万元

3868.99

12

投资利润率

24.77%

13

投资利税率

29.87%

14

投资回报率

18.58%

15

回收期

6.88

16

设备数量

台(套)

142

17

年用电量

千瓦时

1102672.03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7874.57

19

总能耗

吨标准煤

136.19

20

节能率

24.16%

21

节能量

吨标准煤

40.68

22

员工数量

203

第二章

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一)公司概况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是强调项目开发、设计和经营服务的科技型企业,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财务制度。截止 2017 年底,公司经济状况无不良资产发生,并严格控制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高资产负债率。同时,为了创新需要及时的资金作保证,公司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制定了相应制度,每季度审核一次开发经费支出情况,适时平衡各开发项目经费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开发项目的资金落实。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已形成一支多领域、高水平、稳定性强、实战经验丰富的研发管理团队。公司团队始终立足自主技术创新,整合公司市场采购部门、营销部门的资源,将供应市场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到研发过程,及时响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打造公司研发队伍的核心竞争优势。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对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持作用。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厂商的良好关系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研发产品能够与时俱进,为公司持续稳定盈利、巩固市场份额、推广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xxx 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329.74 万元,同比增长21.61%(2013.13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水泥外加剂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9184.74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1.07%。

上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2379.25

3172.33

2945.73

2832.43

11329.74

2

主营业务收入

1928.80

2571.73

2388.03

2296.18

9184.74

2.1

水泥外加剂(A)

636.50

848.67

788.05

757.74

3030.96

2.2

水泥外加剂(B)

443.62

591.50

549.25

528.12

2112.49

2.3

水泥外加剂(C)

327.90

437.19

405.97

390.35

1561.41

2.4

水泥外加剂(D)

231.46

308.61

286.56

275.54

1102.17

2.5

水泥外加剂(E)

154.30

205.74

191.04

183.69

734.78

2.6

水泥外加剂(F)

96.44

128.59

119.40

114.81

459.24

2.7

水泥外加剂(...)

38.58

51.43

47.76

45.92

183.69

3

其他业务收入

450.45

600.60

557.70

536.25

2145.00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2947.34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504.75 万元,增长率 20.66%;实现净利润 2210.51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252.64 万元,增长率 12.90%。

上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11329.74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9184.74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1.07%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21.61%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2013.13

利润总额

万元

2947.34

利润总额增长率

20.66%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504.75

净利润

万元

2210.51

净利润增长率

12.90%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252.64

投资利润率

27.25%

投资回报率

20.44%

财务内部收益率

24.20%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6126.03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5.84%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9364.77

资产负债率

23.91%

二、水泥外加剂项目背景分析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从干硬性到塑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强度从中低强度到中高强度、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普通性能开始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混凝土工程的巨大技术进步,起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掺量小、作用大。其对混凝土作用有四点:一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二是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三是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四是节约水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代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如泵送混凝土、流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的快速

发展与广泛应用,无不显示了外加剂的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外加剂的应用是现代混凝土的最显着的标志。换句话说,现代混凝土技术实际上就是现代外加剂技术。事实上,外加剂已经成为现代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混凝土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性能要求越来越综合化、多样化,对外加剂品种、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随着建设工程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和应用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品种会进一步增加。外加剂应用技术水平的高低,足以影响我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快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没有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需求,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就缺少动力,反之,没有外加剂产品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技术也达不到今天的水平。

然而如果外加剂使用不当,则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出现质量事故。因此,长期以来,行业一直注重对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加强向工程界宣传混凝土外加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培训技术人员,使之能准确掌握各种外加剂的性能,并针对具体工程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外加剂,使其发挥最佳

效果,取得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对于提高我国混凝土总体质量水平、推动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进步、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等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保证我国外加剂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外加剂生产厂家接近 2000 多家,其中化学合成生产企业有 500 多家、膨胀剂生产企业有 100 多家。

目前我国外加剂品种齐全,达 30 多种,国外有的外加剂品种国内几乎都有,且产品牌号有 200 多个。特别是高效减水剂从原来较为单一的萘系高效减水剂逐步向多品种、新品种、高端品种方向发展,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蜜胺系及改性蜜胺系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等。

在各种高效减水剂中,2013 年聚羧酸系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产量分别为 497.81 万吨、357.59 万吨和 68.17 万吨。近几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发展迅猛,总量比例由 2007 年的 14.6%持续提高到 2013 年的 52.2%。

三、水泥外加剂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近几年我国外加剂产量增长速度惊人,已跃居世界外加剂产量前茅,并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发布的 2013 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混凝

土外加剂总产量达 1225.25 万吨,折合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 496.61 亿元。

外加剂生产企业逐年向规模化发展,年产万吨的企业已经有 200多家,年产 3 万吨-4 万吨的企业有近 50 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外加剂生产企业有近 100 家。

近几年许多新建、在建的生产企业起点显着提高,表现在投资力度大、生产规模大、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质量控制手段完备、相应的试验仪器及检验设备齐全。

随着我国化学合成外加剂与复合外加剂生产技术和水平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性价比更为合理、外加剂研发和应用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外加剂大量、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的施工,特别是高质量的外加剂正在为诸多的国家重点工程、大型工程所用。我国外加剂不但能够满足各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能够达到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由于中国建筑市场十分庞大,全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消耗在中国,所以吸引了国外许多生产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进入国内市场的相关企业主要有:SIKA 公司、BASF 公司、福斯乐公司、意大利马贝公司、日本的触媒公司、韩国 LG 公司等。目前这些公司主要采用

的推广方式是销售他们在境外生产的产品,有的公司也已经开始或将要在国内建立生产线、设厂生产或复配。事实上,这些国外公司的进入,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外加剂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与进步,缩短了我国外加剂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另一方面,对提高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整体水平将有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但随着国内外加剂企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聚羧酸系减水剂技术,以及新型外加剂产业链逐渐建立完善并成熟,国内外加剂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甚至国际的领先水平。另外,国内企业更能适应我国原材料多变等环境,促使某些国外品牌逐渐退出了国内市场。也有一些外资企业为适应国内市场情况,选择了与国内企业合资的方式,借助国内企业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整个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对节能节材、绿色环保及人体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在确保外加剂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节约能源和保护资源正在成为行业的工作重点。不少企业已经把节水、节电、节油等列入企业内部重点考核指标,一些优秀企业对研究开发绿色环保型外加剂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给其他企业做出了典范。

从 1986 年起,为了确保外加剂产品质量、促进应用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规范市场、保证工程质量,我国针对使用量比较大、应用面比较广的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混凝土外加剂产品国家(行业)标准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此后大部分标准与规范都进行了修订,这对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确保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制定的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比较齐全。

今后我分会的工作重点将是加强对各种新型外加剂、环保型外加剂、特别是对高性能外加剂的研发,进一步促进外加剂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应用水平的提高,这也是我国混凝土新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

合成高效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产品复配使用。我国高效减水剂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占到全部合成高效减水剂产量的 80%左右。我国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成熟稳定,产品已经接近国外的水平,但是半数以上的企业规模太小。性能更好的高浓高效减水剂(Na2SO4 的含量小于 5%)的用量还不到 5%。

我国合成高效减水剂产品多样化,是目前高效减水剂技术发展的特色之一。从原来较为单一的萘系产品向氨基磺酸盐、新型三聚氰胺、脂肪族、聚羧酸盐等多品种共同发展。新型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比萘系简单,投资比萘系少,在性能上又具有明显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可与国外产品质量相比。

基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大坝、高层建筑等建设项目正大规模开展,混凝土工程量巨大。无疑,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将成为今后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主流技术的发展方向,它的市场将面临一个极大的发展机遇,未来较长时间内,它的生产与应用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2013 年聚羧酸系减水剂年产量首度超过了总量的 50%,达到了 52%,从 2007 年的 14%到 52%,仅用量了 6 年的时间,增长迅速,并且这一趋势还在加速。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品种很多,如能够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高效减水剂,用于调整混凝土凝结时间的缓凝剂、促凝剂,减少混凝土收缩开裂时使用的膨胀剂、减缩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的引气剂,在冬季负温条件下施工时使用的防冻剂等,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有条件下施工的各种混凝土性

能的要求。国外有的品种在国内几乎都有,目前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里已经对 14 种外加剂产品的性能有了明确规定。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外加剂的升级换代。混凝土膨胀剂的年产量稳步增加,2009 年约 126.36 万吨,2011 年约 135 万吨,2013 年约 150 万吨。混凝土膨胀剂也由高碱高掺(15%~20%)、中碱中掺(10%~12%)逐步向低碱低掺(6%~8%)发展。

传统外加剂生产过程中,计量、温度控制、反应时间控制、加料等过程都是人工操作,常常出现误差和错误,轻则造成质量波动,重者出现废品。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是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高速客运专线对外加剂企业的生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促使了外加剂企业的生产由人工生产向自动化生产转变。

第三章

项目调研分析

一、水泥外加剂行业分析

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 5%,其特点是掺量少、作用大。如果将水泥比作施工工地(混凝土)的“粮食”,那么外加剂可以说是施工工地(混凝土)的“油”,是不可或缺甚至极为重要组成部分。从分类来看,外加剂分为减水剂、引气剂、膨胀剂等多个细分品种,不过以减水剂为主。

外加剂的使用:外加剂最佳掺量是通过混凝土试配结果确定,根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前提下采用最低掺量。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中提供的是某种外加剂使用时的掺量范围,而使用单位必须通过混凝土试配确定外加剂合理掺量。

减水剂的性能及原理:减水剂是外加剂的主要品种,主要作用是延缓水泥凝结时间,原理是掺加混凝土外加剂的水泥颗粒表面吸附着一层减水剂,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水泥对水的吸收速度;同时混凝土外加剂加速水泥水化初期速度,水化产物增多带来水化膜较厚,一定程度上阻碍水分子进一步渗入水泥颗粒内部进行水化,从而延缓了水泥凝结硬化时间,从而减少单位用水量。

在用水量不变情况下,当高效减水剂占水泥质量的掺量<05%时,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甚微,几乎没有变化。但当高效减水剂占水泥重量的掺量>05%时,一般会延缓水泥凝结时间 25~3 小时。

2019 年在响水爆炸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应急管理部会议指导下,《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出台,全国范围内安全生产整治开展,各省份高规格安全生产核查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整体来看除消除短期安全隐患之外,长期目标都是淘汰安全环保不合规的低端落后产能,并最终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引导方向。

2018 年初,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突出,行业前十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只有 132%,三家龙头企业建研集团科之杰、江苏苏博特和广东红墙,市场占有率分别只有 348%、343%和 11%。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上游主要原材料是环氧乙烷,受此影响行业归属被认定为小化工行业。在环保和生产安全监管持续趋严影响下,化工企业“退城入园”门槛一再提升,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内小公司数量不断减少,大企业集中度提升,行业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进一步显现。

自 2006 年城市建设用混凝土要求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后,混凝土减水剂需求量开始显著增长,随后几年里基本保持 20%左右的复合增速。

虽然减水剂已在混凝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实现 100%渗透率,预计目前约 60%左右,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混凝土的核心原材料砂石受环保影响供应不够稳定,质量也欠佳,对减水剂的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加剂的使用量也受到混凝土其他原材料如砂石骨料质量的影响,通常来说骨料中常含有粘土(山砂更严重),粘土对减水剂有强烈的吸附,其吸附量是水泥的约 50 倍,只有它饱和后,剩余的才会分配给其他物质,因此使用含泥量越高的砂石骨料拌制混凝土,对外加剂用量也越大。而当前随着环保治理趋严下,砂石骨料的品质质量都有一定下降;同时,市场越来越多转向使用机制砂,因此搅拌站对减水剂的要求和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减水剂在我国发展历史:1962 年,日本发明萘系减水剂,随后逐步得到全面推广应用。我国相对起步较晚,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后,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才取得重大进展;90 年代以后以萘系减水剂为代表的各种高效减水剂逐步应用于各种工程;2000 年前后,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进入我国并逐步得到推广,其凭借减水率高等性能优势形成了对传统萘系减水剂的快速替代。2003 年,我国萘系减水剂占比约 66%,聚羧酸减水剂占比仅约 3%,2017 年聚羧酸减水剂占比达到 776%。

目前我国从事混凝土外加剂业务的企业较多,进入资金壁垒并不算高。市场上存在大量不具备合成能力、仅通过外购粉剂复配后出售的小企业,或虽具备一定合成能力,但在研发服务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由于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运输费用经济性限制,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存在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使得各地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同样可以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16 年,我国外加剂生产厂家接近 6000多家,其中化学合成生产企业有 500 多家、膨胀剂生产企业有 100 多家。其中,年产万吨企业已经有 300 多家,年产 3~4 万吨企业有近 6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外加剂生产企业有近 100 家。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而部分小企业规模较小,通过购买母液复配或 OEM 方式,占据了主要终端市场。

二、水泥外加剂市场分析预测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60年代初,日本和西德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从 90

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开始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在欧洲,90%的混凝土中使用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其中 70%是各种类型的减水剂。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70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00 年前后逐渐开始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研究,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在近 5 年的时间里应用量连续翻番增长。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全国外加剂品种齐全,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 722.52 万吨。各种合成减水剂产量约 484.68 万吨,各种高效减水剂(萘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盐、脂肪族和蒽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量的6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占 26%,普通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占 7%。2009 年其他外加剂的产量分别为引气剂 1.6317 万吨、膨胀剂 126.362 万吨、速凝剂 100.71 万吨(其中固体速凝剂占 74.32%,液体速凝剂占 25.68%)、缓凝剂(葡萄糖酸钠、糖钙、糖蜜等)9.15万吨。据估算,上述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 277.8 亿元。

高效减水剂是在混凝土工作性大致相同时,具有较高减水率的一种外加剂,2009 年全国总产量为 322.79 万吨,其中萘系占高效减水剂总产量的 82.53%、脂肪族占 12.85%、氨基磺酸盐占 2.85%、蒽系占1.32%、三聚氰胺系占 0.45%。萘系产量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产量的55%,与 2007 年相比有所下降;聚羧酸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的26%,与 2007 年相比有所上升,但萘系仍然是减水剂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品种。2009 年脂肪族减水剂产量比 2007 年增长 29.93 万吨,增加较多,这是由于脂肪族减水剂价格较为便宜,主要用于外加剂的复配,河南、浙江两省为脂肪族减水剂生产的大省。

以聚羧酸盐类为主要成分的高性能减水剂具有一定的引气性、较高减水率和良好的坍落度保持性能,是环保型的外加剂。国外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使用,日本现在的使用率占高效减水剂的 60%~70%,欧美约占 20%左右。

从 2000 年前后,我国混凝土工程界逐渐认识聚羧酸系减水剂。近几年来,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带动下,高性能减水剂发展迅猛,并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2007 年国内年产量为 41.43 万吨,2009 年依据各省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累加计算,产量为 126.83 万吨,增长幅度达到206%。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比较大的省市是山西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编制组对全国主要的 7 家聚羧酸原料生产企业的原料销售数量进行调查显示,这 7 家企业 2009年聚羧酸原料销售约 15 万吨,折合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约 80 万吨。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的企业也生产和销售聚羧酸外加剂原料。

膨胀剂的主要特性是掺入混凝土后起抗裂防渗作用,它的膨胀性能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在限制条件下成为自应力混凝土。我国生产膨胀剂主要品种有:U 型膨胀剂(生、熟明矾石,硬石膏等组成)、复合膨胀剂(CEA)、铝酸钙膨胀剂(AEA-高强熟料、天然明矾石、石膏)、EA-L 膨胀剂(生明矾石、石膏等组成)、FN-M 膨胀剂(硫铝酸盐混凝土膨胀剂)、CSA 微膨胀剂(硫铝酸盐等)、脂膜石灰膨胀剂(石灰、硬脂酸等)。2009 年,膨胀剂年产量约 126.36 万吨,生产企业 100 多家。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年产量 3 万~5 万吨,少数厂家的年产量达到 10 万吨,甚至 20 万吨以上。生产企业集中在湖北、安徽、江西、天津、山西等省市。

速凝剂是调节混凝土(或砂浆)凝结和硬化速度的外加剂,它能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显著缩短凝结时间,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速凝剂按产品形态,可分为固态和液态;按其碱的含量来分,可分为有碱、无碱和低碱。2009 年,全国速凝剂年产量约 100.71 万吨,生产厂

60 多家,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中南地区。2009 年由于铁路、公路、煤炭行业建设大规模增长,速凝剂产量较 2007 年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高速铁路对液体无碱速凝剂的需求,使得 2009 年液体速凝剂产量达到 25.86 万吨,成为外加剂发展的亮点之一。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是常用的普通型减水剂,其减水率为 8%~10%,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作为复合型外加剂原料之一,因价格较便宜,使用还是较广泛的。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 2009 年的产量约 35.06 万多吨,产品包括木钙、木镁、木钠等。从我国应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来说,各地是不平衡的,南方利用较多,如上海利用它配制成中效泵送剂,较广泛的用于商品混凝土;2009 年四川省木钙产量有大幅度增加。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是利用造纸厂的造纸废液生产的普通减水剂,变废为宝,并且解决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难题;产品质量稳定、价格适中、应用范围广,是一种应该大力推广使用的外加剂产品。

目前主要使用的缓凝剂产品有糖钙、糖蜜、葡萄糖酸钠、柠檬酸等。用作缓凝剂的还有羟基羧酸(酒石酸、葡萄糖酸、水杨酸、乙酸、马来酸、单宁酸、已糖酸等)、碳水化合物(蔗糖)或其他一些化合物。2009 年缓凝剂总产量已达 9.15 万吨,四川米易和内蒙古集宁都有糖钙专业生产厂。

引气剂是一种在搅拌时能够在砂浆和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的、封闭的微小气泡,并能使气泡保留在硬化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引气减水剂是兼有引气和减水两种功能的外加剂,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主要用来改善塑性砂浆和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泌水和离析,同时大幅度提高砂浆和混凝土的耐久性。目前国内应用量较多的引气剂是松香热聚合物。皂甙类引气剂具有良好的性能,目前在上海、杭州等地都有工厂在生产。2009 年全国引气剂总产量为 1.63 万吨,比 2007 年增长 1.29 万吨。

复合型外加剂是根据工程需要,以上述的各种组分为主,再加入其他组分复合而成,如防冻剂、早强减水剂、泵送剂、防水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水下混凝土用外加剂、灌浆剂等。这些复合型的外加剂生产设备较为简单、投资少、效益较好。我国有一大部分外加剂厂是生产这种类型的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大多数以复合外加剂加入混凝土。

第四章

项目方案分析

一、产品规划

(一)产品放方案

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该项目主要产品为水泥外加剂,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水泥外加剂产品价格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年产量为 xxx,预计年产值 13339.00 万元。

(二)营销策略

项目承办单位应建立良好的营销队伍,利用多媒体、广告、连锁等模式,不断拓展项目产品良好的营销渠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坚持把项目产品需求市场作为创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真正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市场的热点在哪里,创新工作的着眼点就放在哪里;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合理确定项目产品生产方案,增加产品高附加值,能够满足人

们对项目产品的需求。

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年产量 年产值 1

水泥外加剂 A

单位

xx

6002.55

2

水泥外加剂 B

单位

xx

3334.75

3

水泥外加剂 C

单位

xx

2000.85

4

水泥外加剂 D

单位

xx

1067.12

5

水泥外加剂 E

单位

xx

666.95

6

水泥外加剂 F

单位

xx

266.78

合计

单位

xxx

13339.00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41233.94 平方米(折合约 61.82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41233.94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61.82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69273.02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51627.7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69273.02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5513.04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42 台(套),设备购置费 3913.01 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12951.40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13339.00万元。

第五章

项目选址说明

一、项目选 址原...

上一篇:团队协助下一篇:2015秋季小学开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