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课程中心

2022-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青岛理工大学课程中心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及考核的规定

培养科2005-8-19 15:17:01



第一条 研究生的课程管理过程就是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课程的分类与教学管理

第二条 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类。 

第三条 公共学位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由研究生处统一管理,其它课程由各开课院系部管理。 

第四条 公共学位课需有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和考核。

第五条 专业学位课由各学科组织专家拟定,经院系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审核,可按照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设立。专业学位课需有教学大纲。 

第六条 凡列入学年开课目录的课程应按时开出,并同时接受全校研究生、在职培训生、研究生处批准的旁听生听课。

课程的开设与变更

第七条 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必须按时开出且开课学期不得随意变动,如确有特殊原因需临时更改课程开课学期,须由学科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院系部分管领导审核同意,报研究生处批准后方可执行,但需提前一学期提出申请。 

第八条 课程变更的要求:公共学位课由研究生处根据学科发展适当增删。专业学位课一般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增删学位课程须经院系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审核,列入下年度课程目录。非学位课程的增删由学科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院系部课程增设报告、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目,经分管领导审核签字报研究生处批准后列入下年度课程目录。增设课程按规定应写出课程教学大纲。 

第九条 教学过程中若遇调课、换教师等情况,公共学位课程由开课院系部提出意见,报研究生

处审批,专业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由学科负责人提出意见,经院系部分管领导同意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

第十条 开设的学位课程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任,教师讲授时间不低于学时总数的3/4;非学位课程可以采用教授、讨论、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 

第十一条 连续3年公共选修课选修人数少于10人、专业选修课选修人数少于本研究方向学生人数2/3的课程,一般不再列入研究生课程目录。

课程的安排

第十二条 每学期研究生处会同院系部根据教学任务通知书进行排课,对有特殊情况的开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任务通知书下达后一周内向研究生处培养科和院系部提出申请,研究生处会同院系部协调解决。 

第十三条 课程表一旦确定,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研究生处原则上不再接收因各种原因提出的调课申请。 

第十四条 在学期结束前,研究生处负责将下学期课程总表发放给各院系部,各院系部研究生工作秘书将课表及课程选课名单发放给各开课教师。

选课要求

第十五条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选课制度,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课。 

第十六条 无论学位课或非学位课,只有办理选课手续后,才能取得听课资格,考试成绩有效。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按时办理选课手续,认真填写选课单。选课单须经导师同意并签字,一式三份,一份学生自存,其余二份分别送研究生处培养科和各院系部研究生工作秘书备案。  第十七条 研究生所修各课程均须参加考核,未办退选手续,又未经批准无故不参加考核者,作旷考论,成绩作零分处理,并不得补考。因故不能参加考试者必须提出缓考申请,由导师签署意见,经任课教师同意,征得研究生处批准后,方可缓考。凡个人原因缓考的,其考试所需费用由个人负担。 

第十八条 凡未按规定办理选课手续的研究生、在职培训生和未经批准的旁听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听课、考核,不记成绩,不给学分。 

第十九条 研究生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要选修校外研究生课程(或跨学科的大学本科课程),须经导师同意,院系部审查后,报研究生处批准方可办理手续。校外修课程的考核成绩须由主讲教师签字,经开课单位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并报研究生处审核后,方能取得学分。

成绩考核与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学分是研究生学习期间学习强度的标志,而考核成绩则是研究生学习质量的标志。凡课程学习和教学环节均需要按培养计划要求进行成绩考核,考核通过方能取得相应学分。第二十一条 课程学分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研究生学位课程(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的考核,一律采用考试,按百分制记分方式。非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执行,考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学位课程达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达60分为合格。

第二十二条 课程成绩由研究生处统一管理,任课教师应将成绩连同该课程考试的试题及试卷于考试结束后一周内送交研究生处培养科。试卷由研究生存档,保存时间4年。

第二十三条 外校和本校旁听生的成绩由任课教师送交研究生处培养科,以便统一将成绩寄发本人。

第二十四条 每学期考试结束后,凡填写在选课表上的每一门课程都应有成绩,若有漏缺应及时查明原因。凡选课表上没有选的课程,其成绩不予登记。 

第二十五条 毕业生就业、退学、出国、学位论文答辩、人事档案等工作需要的成绩单由研究处提供。 

第二十六条 课程学习由任课教师考勤,请假超过本门课程总学时1/4或旷课超过本课程总学时1/6者,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考查)。因请假超过本门课程总学时1/4时,该门课程随下一年级参加考试,考试不作补考处理,因旷课超过本课程总学时1/6(尚未达到勒令退学标准)者,该门课程随下一年级重修,重修费用自理。 

第二十七条 硕士生一学期内有一门学位课不合格者,允许补考一次,补考在下学期开学后第二周内进行。若学位课考试成绩低于50分、非学位课程不及格者,不得补考,必须予以重修或改修,费用按规定自理。一学期内累计有两门学位课不合格时,经批准按退学处理。因考试作弊不准参加正常补考者,该门课程随下一年级参加考试,作补考处理。 

第二十八条 入学前一年内研究生处批准选修过本校硕士生课程,同堂考试合格并有成绩记录者,入学后,可免修该门课程,即可取得该课程学分。

第二十九条 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实验、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等培养环节,主要采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查需参考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并由导师或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和

成绩。

第三十条 专业外语课是外国语课程的一部分,学时数不少于20学时,开课方式视具体灵活掌握,可单独设课,也可以与专业课学习或学位论文工作结合进行,采取分散和相对集中的办法,以讲课、答疑或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专业外语考试在论文答辩前进行,由各学科组织命题及考核。专业英语的成绩包括考试成绩、平时的阅读、翻译、文献摘要的成绩,考核通过记1学分。第三十一条 “补修课”: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需补修本科阶段相应的主要课程者,其补修课程一般不超过二门,该学分不计入研究生规定学分内,但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单,并注明“补修”。 

第三十二条 免修考试:除第一外国语以外的课程,免修考试可在开课前一个月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后交研究生处备案。申请免修的课程应随班参加考试,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考查成绩达到中以上为合格,可获得学分。考试不合格,按有关规定处理。  第三十三条 补考:研究生的补考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内进行。补考试题应保持原考试试题水平。补考成绩应注明“补考”字样,原有成绩必须保留。补考的具体时间、地点,专业课由院系部负责安排,公共课由研究生处安排。擅自缺考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 缓考:研究生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时,必须事先持证明向院系部有关部门请假,经主管领导批准,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知任课教师后,方可缓考。

第三十五条 对考核作弊和研究生参加考试(考查)作弊者,视情节轻重予以纪律处分,在成绩单中注明“作弊零分”,并不准参加正常补考。

第三十六条 任课教师应在考核后一周内将《研究生考核成绩单》送交研究生处。如确有困难不能按时送交成绩,应提前向研究生处说明情况。

第三十七条 本校教师进修及外单位旁听生考试、考查成绩登记表另立。课程结束后,本校《教师进修成绩登记卡》转师资科保存;旁听生成绩单寄单位保存。

1477

第2篇:青岛市中心聋校关于聋校课程研发的规划方案

青岛市中心聋校

关于聋校课程研发的规划方案

一、背景

新世纪伊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教育作出迅速应对,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我国着力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的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为指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一,在课程目标方面,课程目标比以往更明确、具体、全面、系统;第二,在课程结构方面,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得到了初步优化;第三,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四,在课程管理体制与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方面有了重大突破;第五,在课程实施方面,课程实施的过程更加稳妥,参与的人员更加广泛;第六,在课程评价方面,改变了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第七,在课程改革中体现出了对国情、历史经验和国际趋势的关照与尊重。在为其十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普通学校现已拥有一套符合学生发展的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聋校课程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深化,聋校的课程改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重视。目前,聋校教材大都是以普校教材为蓝本,自行改编而来。在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现行聋校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

1、现行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和特殊性。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现代性、具有创新性的人才,而目前聋校使用教材系1995年由全日制聋校教科书委员会编写,在内容选择方面缺乏时代感。学生对教材中的很多实例已很陌生,如:数学教材中还存在着大量含有供销社、黑白电视等过时词汇的应用题和例题;依然保留着较多篇幅的珠算等教学内容。这些词汇或内容已经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实用性。

2、教材中各单元的设置不够科学。目前聋校高年级语文教材很大一部分单元的分组比较杂乱,写人写物、写景写事混编。由于听障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力不足,接受能力差,这样的单元设置更不利于听障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结构与写法,影响听障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难度和效率。

3、普校教材不符合听障学生自身特点。普通学校的教材内容新颖,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却不符合听障学生自身的特点。听障学生的语言发展迟缓,逻辑思维发展滞后,对语言材料、抽象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所以普校教材对听障学生来说就显得较为复杂,内容过多。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详细说明了聋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以及教材内容,为聋校的课程安排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参照标准。但是,根据《方案》配套的教材至今仍未编写出版。

二、课程研发规划方案

针对聋校现行课程的种种问题,我校欲对聋校的教材编写工作进行新的探索。我校自成立以来,秉承“为听障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听障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了最合适的教育,成功的为听障学生搭建起通往主流社会的桥梁。我校以“师爱无声”为教育服务品牌,拥有敬业爱生、业务精良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近年来,我校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开展了一些尝试与实验,并于2011年申报了青岛市“十二五”规划课题《聋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我校计划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重点研究开发聋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教材,同时探讨研发聋校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学科的教材和聋校高中语文、数学教材,逐步形成完整的聋校教材体系。

(一) 课程研发的指导思想

根据《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实验方案》要求,新教材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特色和要求。要使听障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遵纪守法和公民道德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生活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自食其力能力;能够主动克服自卑心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研发的方式

我校欲按照三级课程研发的方式进行聋校课程研发工作。一是借用、改编国家课程;二是借用地方课程;三是自主研发校级课程。

(三)教材编写的目标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从聋校教材现状入手,以听障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依据,结合听障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制定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学科教材标准,在实践中整合、优化各种丰富多元的教材资源,编制适合听障学生的语文、数学教材,有效推动聋教育深层次的创新、探索与研究。

教材编写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语文学科编写目标是旨在依据聋生的特点,以科学化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紧紧围绕语文素养,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她们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并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

数学教材编写目标是旨在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并通过课程的设置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断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形成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材编写的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等几方面入手。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选择便于学生学习及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诗文,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数学教材内容依托《标准》中的数学内容,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并依据听障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编排方式、内容呈现顺序和形式。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五)制定各科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目标也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方面提出要求,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过程性目标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三、课程研发领导小组

(一)课程研发领导小组

组长:刘本部 成员:郑芳、韩钢

制订课程研发计划,对研发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咨询、指导、与支持。

(二)教材研发专家组

由心理专家与教育专家组成。聘请省、市教研室、教科所、特殊教育研究会及部分大学的科研专家参与。

成员:王雁(北师大)、黄绍明(华东师大)、江守福、吕海娥、牛锡亭、张兴堂、庄志刚、刘仍轩

从课程理论、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进行研究,对研发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咨询、指导。

(二) 教材编写组

组长:郑芳

成员:刘美芸、王骞、韩钢、杜明霞、栾静、林瑛、郭琳、相龙娟、栾静、姜竹亭、李琳 聋校教材编写组,分三个学科小组,进行教材编写。

语文学科组长:刘美芸 副组长:林瑛 成员: 郭琳、相龙娟

分段负责人:1-3年级 :郭琳;4-6年级:林瑛: 7-9年级: 相龙娟。 数学学科组长:王骞 副组长:栾静 成员:姜竹亭、李琳

分段负责人:1-3年级 :姜竹亭;4-6年级:栾静; 7-9年级:李琳。 初中物理学科组长:韩钢 副组长:杜明霞 成员:丁秀荣 分段负责人:8-9年级: 杜明霞

四、课程研发时间安排

编写时间从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

阶段目标:编写聋校义务教育段1-9年级语文、数学、物理教材初稿。 (1) 教材编写组成员具体分工,分三个编写小组进行教材编写。 (2)邀请教材研究专家进行关于教材编写开发的专题培训(2011年10月); (3)调查、分析“聋校教材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4)2012年4月底形成教材上册初稿,进行论证修改;2012年10月形成教材下册初稿。

(二)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6月)

阶段目标:实验应用,调整完善形成第二稿教材。

(1)将教材初稿在本校和青岛地区聋校试用。要求试用教师随时观察、收集和记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语言、思维发展情况,保存相关的文字资料或录像资料;

(2)定期评估研究对象的语言和思维发展情况:每月一次发展评估,学期初/末一次中期评估,分析学生语言发展情况。

(3)定期开展课题组研讨会,听取试用教师反馈意见,分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并对第一稿教材效果进行评估。

(4)聘请教材研究专家进行论证,及时总结、反思、调整试用教材,形成教材第二稿。 (5)试编写聋校高中段语文、数学学科的教材;试编写聋校高中段物理教材,形成初稿。

(三)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4年6月)

阶段目标:进一步完善形成第三稿语文数学教材;试编写聋校高中段语文、数学学科的教材;试编写聋校小学英语、美术、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以形成科学规范的聋校教材体系。

(1) 通过省特研究会的交流完善,争取语文、数学第二稿在全省部分聋校试用。

(2) 要求试用教师随时观察、收集和记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语言、思维发展情况,保存相关的文字资料或录像资料;定期评估研究对象的语言和思维发展情况:每月一次发展评估,学期初/末一次中期评估,分析学生语言发展情况。

(3) 召开研讨会,听取试用教师反馈意见,分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及时总结、反思、调整试用教材,并对第二稿教材效果进行评估。

(4) 形成教材第三稿,力争通过教材评审,正式出版。

(5) 聋校高中段语文、数学学科的教材初稿和聋校高中段物理教材初稿在本校和青岛地区聋校试用,修改形成第二稿。

(6) 试编写聋校英语、美术、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形成初稿。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第3篇:青岛大学社会实践中心简介

青岛大学社会实践中心是由校学生社团联合会领导的、面向全校学生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的学生组织。由青岛大学校内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的同学组成的学生社团。其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建立规范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为在校大学生和企业及公益部门提供一个充分沟通与双向选择的平台。

本社团机构下设有秘书处、网络中心、宣传部、实践部、勤工助学部、社员联谊部、公益活动组织部,凡在我校正式注册,取得正式学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富有爱心,乐于奉献,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都可申请加入本社。社员有发言、表决、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有对该社的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提出建议、批评、监督的权利;有参与该社各项活动的权利;有优先参与社会实践中心提供的各项工作岗位的权利。同时该社社员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包括遵守该社章程,执行该社决议,维护该社荣誉;积极参加并完成社会实践中心交给的任务;积极配合勤工助学中心提供的各项成才支持服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完成学习任务;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等。

本社团在组织管理和运作机制均有严格的制度和章程,确保了社团运行的有序与社团活动开展的安全性。

2011年9月26日

第4篇:南开大学MPA教育中心及课程介绍

一、培养方式

1.采用学分制。单证MPA研究生必须按规定修满40学分,其中核心课21学分,方向必修课10学分,选修课6学分,品牌课2学分,社会实践 1学分。修满规定学分即可进行学位论文写作。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程序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2.单证学制为三年,在学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年,培养方式分为日常班和集中班,日常班利用周末学习,集中班每学期用两周时间集中学习。双证学制为两年。

3.培养过程采用“双导师”制。教学导师指导毕业论文写作,实践导师指导社会实践。

4.采用学位论文流程管理。首先,MPA中心对论文选题和开题严格要求,对达不到学位论文要求的开题不予通过;其次,执行论文导师负责制,明确导师从始至终在指导学位论文方面的职责;再次,采用匿名评审制,经导师签字同意后,由MPA中心统一安排送2名实践导师和1名本校教师进行匿名评审,评审通过后进入答辩;最后,实行导师回避制,每个答辩组至少有一名校外导师参加,导师不参加自己指导的研究生所在的答辩组。

二、课程设置(单证)

课程按一级学科设置,学生先修读核心课,再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一组专业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

1.核心课(8门课,所有MPA研究生必修)

品牌课:执政101,周恩来政府管理思想与实践;

A01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A02外国语;A03政治学;

A04公共管理学;

A05公共经济学;06公共政策分析;A07社会研究方法。

2.方向必修课(5门课,每个MPA研究生任选一个方向的全部课程,每一方向必修课可以同时是其他方向选修课)

(1)政府管理方向

B101当代中国政府过程;B102社会转型与政府发展;

B103政府组织行为与组织管理;B104政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B105政府领导方法。

(2)公共政策方向

B201政策学理论;B202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B203公共政策的政策与组织分析;

B204公共项目评估;B205信息技术及应用。

(3)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B30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B302现代组织理论;B303组织中的领导;

B304当代中国政府过程;B305行政法。

(4)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方向

B401当代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B402比较社会保障;B403当代社会福利理论;

B404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B405高级社会研究方法。

(5)教育经济管理方向

B501教育原理;B502教育管理;B503教育经济;B504教育

心理;

B505教育制度与政策。

(6)城市管理方向

B601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实践;B602城市规划与发展;B603城市社会管理;

B604城市财政管理;B605现代都市治理。

3.选修课

3门课,每个MPA研究生根据自己的选择方向,可选择其他方向的必修课作为选修课,目前共有56门选修课供选择,分为公共管理类、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类。具体课程名略。

第5篇:青岛选课走班课程设置

山东省青岛明天中学2009级(高二)课程设置及选课走班工作情况

应时代对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深入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山东省青岛明天中学在2008级高二学年实行了选课走班教学,现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青岛明天中学2008级选课走班教学以教育“三个面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明天中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成功经验,借鉴省内外选修走班的有益做法,立足学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把选修走班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新的选修走班学习模式,既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既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能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积累知识,并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满足学生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以利于他们更好地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为此学校以“构建适合每个学生科学务实的选修走班模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创造性发展”为理念,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推展选修走班。

1、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原则。选修走班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从为社会培养人才和促进个体发展的高度认识选修走班,立足我校实际,认真分析,加强研究,扎实选修走班工作。

2、理念先导、通力合作原则。选修走班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必须树立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强化素质教育观念,科学引领全校师生,统一思想,积极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选修走班顺利实施。

3、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原则。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管理诸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努力形成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选修走班运行机制;结合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做好分类指导工作。

4、循序渐进、分类推进原则。从实际出发,按照省、市普通高中选修走班的总体要求,广泛征求师生建议,稳妥起动,分步推进,创造性地处理好原有基础和新型框架间的衔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选修走班的执行能力。

5、以校为本,开拓创新原则。在选修走班实施中既要吸收、借鉴省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更要发挥我校自主权和首创精神,做到“以校为本、开拓创新”。积极创设条件,探索实施选修走班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方式,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充分而合理地使用课程自主权,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实施基本情况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学校制定了详尽的选修走班课程设置及课程说明,使教师和学生明晰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选修课程。按省厅要求,各学科的周课时数:语文、数学、英语每周各4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各2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班务活动每周各1节;艺术(音乐、美术间周上课)每周1节;体育、自习每周各2节;研究性学习每周3节(包括1节班务活动)。合计每周共35节课。

现在在高二学年正在实施的选修科目为:物理(选修 1-

1、选修 3-1)、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音乐(歌唱、音乐与舞蹈、演奏)、美术(书法、绘画、设计)、体育(健美操、排球、篮球、足球)、信息技术(网络与技术应用、多媒体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高二学年上学期第二学段学校还将开设语文(唐诗宋词、语言运用)、数学(选修1-

1、选修 2-1)两个学科的选修走班,高二学年下学期第一学段开设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地理(环境与保护、海洋地理)两个学科的选修走班。整个高二学年的选修走班完全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开全、开足选修课,满足了学生的选修要求。

四、高中选修走班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

1、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

2010年4月,学校给相关人员印发选修走班有关政策文件,高一各备课组组织教师开展选修走班方面的讨论,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各学科初步制定选修方案。 2010年5月,学校派出由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考察小组,前往省内外选修走班学校实地考察、学习。 2010年5月12—13号,学校组织人员参加由省教育厅、省教研室组织选修走班实施培训班学习。2010年5月,学校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以专题讲座、备课组学习、讨论、座谈等多种培训形式进行选修走班的校本培训。

2、教学制度(2010年5月—2010年6月)

为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管理,保障学校选课与走班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规划和制定学校选课指导方案的基本思路,督促学生选课,执行对教师的评价等。并成立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的的选课指导执行组,负责设计符合本校实际的选课指导和课程设置。成立由教导主任为组长的课程执行小组,具体负责学科的选修课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小组根据学校课程方案,讨论本学科所能开设的模块课程数、能接纳的学生数及对场地设施的要求等,并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以及课程说明,报送选课领导小线、课程委员会对各学科上我的方案进行整合、协调、并考虑教室、时间、科目分布等因素,统筹安排形成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清单。

学校制定了《青岛明天中学选修走班实施方案》、《2009级学生的选修走班开设计划》、《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业成绩和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了学生、教师、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评价体系。编订了《青岛明天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制定学校课程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3、教学条件(2010年5月—2010年6月)

为保证2009级选修走班的顺利进行,学校设置23口教室作为选修走班的教学班教室,并完善各种多媒体教具;学校开辟阶梯教室、学术交流中心、计算机教室、音美室等多功能室,为学生选修提供物质基础。学校还统一对各教室、各功能教室的网络终端、电视等多媒体教具进行系统升级,来满足在选修走班过程中在教学上的应用。并且针对选修走班,学校在各行政班外为全体学生定做金属书橱,保证学生选修走班的便利。

(二)选修走班具体实施(2010年5月—2010年9月) 一)选修走班实施准备

1、广泛征求各学科意见,整合各种材料,编印《选修课指导手册》,下发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手中学习,让老师们对如何选修课程有所了解,便于下一步指导学生选课,同时,将此指导手册上报学校进行修正完善。

2、将《选修课指导手册》下发给学生,并组织相关讲座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组织一次家长会,和家长交流相关学生们如何选修课程问题,并下发给全体学生每人一张“选课志愿表”。

3、利用大休期间,家长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愿,填写好志愿表,返校时收缴。

4、级部组织人员对学生的志愿表按班级进行分类汇总,分别统计出各班和级部:文科倾向、理科倾向的人数,选修课本的数目。

5将统计的结果上报学校,并将级部确定的选修的课本数目上报教研室。级部召开班主任、备课组长会,商议具体的选修课开设走班的实施方案。

6、课程委员会对学生的选课进行最终审核确认,并公示《选课通知单》,根据学生选课数据,报送图书室征订选修课教材。

二)组建教学班

根据学生选课情况,以3个行政班为一个走班单元,开始组建教学班。并公示各教学班学生名单,允许部分调整。 三)开课准备

1、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并组织学生依据高中课程管理系统进行选课并上传省教育厅,并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

2、制定教学班的学生座次表、制作教学班教室标牌、编制教学班课程表。结合行政班的合作共进小组,规范教学班的合作共进小组学习,原则上同一行政班的学生编入同一学习小组,小组在教学班的表现纳入行政班的量化考核。

3、召开级部全体教师会,进行走班前的培训和工作安排,发放选修走班《场所安排表》、《课程表》、《学生座次表》,开始选修走班教学。

4、确定好教学班后,新学期开始,级部组织学生在第二周进行模拟选修走班,顺利建立起了选修走班的正常秩序。

四)正式实施

在模拟走班顺利实施一段时间后,正式进行走班,在走班期间注意督促班主任进行巡视、上课教师进行考勤,确保选修走班的正常秩序。

五、管理及评价机制

(一)管理机制

为确保选修走班的顺利进行,学校建立了教学班与行政班并行的管理体制,根据《青岛明天中学行政班和教学班管理细则》,由教学班和行政班班主任共同进行管理,并制定《教学管理之教师职责》增强教师管理意识,全面负责教学期间的学生管理,教学班教师要负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 及时记载学生的出勤、纪律学习情况及其他具体表现,并向行政班班主任如实反馈。在征求有关行政班班主任意见基础上组建教学班班委,并指导其开展工作。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督促学生及时关好门窗、电灯、风扇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督促学生定期打扫卫生,保持教室的整洁。保管好教室和多媒体设备钥匙,及时开关。并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过程表现,给学生认定学分和评价。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制定《教学班学生守则》,引导学生 增强主人翁意识,配合任课教师做好教学期间的班级管理工作。 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积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学班班委要积极主动协助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日常工作,搞好教学班纪律、卫生、学习等项工作。课代表协助任课老师布置作业,按时做好作业的收发工作。各班负责学生及时记载本班学生的出勤、纪委学习情况及其他具体表现,并向自己的班主任如实反馈。

根据学生选课最终结果,按照《青岛明天中学合作共进学习小组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四级管理。以同一行政班选择同一模块的同学为单元,每小组人数不超过7人为限制,级部协调班主任将学生分组,选定组长。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捆绑评价,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与提高。

(二)评价机制

学校实行学生选课、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实施基础性、发展性、多元性、选修课实施水平、走班后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评价。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1.学习模块评价

(1)学习课时:学校完全按照《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原则上必须全程参加课时学习,学生学习课时由授课教师登记。学生参加课程学习时间必须达到规定的80%方为合格。

(2)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情况、完成作业及各项学习任务情况、从事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等。结合科任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确定是否合格。

(3)模块考试成绩:每个模块学习到中间时段由科任教师组织阶段测试一次。模块学习结束,由学校根据课程标准统一命制试题组织终结性测试。测试除书面笔试外,根据学科的特点举行必要的非书面笔试,如英语的听力、口语表达,自然科学的实验操作,体育、艺术学科的表演等。阶段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均采取百分制,阶段测试按30%、终结测试按70%计入模块考试成绩,模块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 以上三方面均为合格,才能给予相应模块学分。 2.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1)研究性学习评价

研究性学习以课题形式认定。由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综合评定。重点抓好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评价。学生学习课题组提供开题报告表。 第二阶段,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课题组及学生本人提供每次课题研究学习活动记录,课题研究中所收集的材料(包括原始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学习课题小组和学生本人提供具体反映本人参与研究学习的感受、体会小结,课题研究学习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设计、实物设计等)。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评价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评价由学校组织评定。学生在三年内应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内的社区服务,共获得2个学分。参加的社区服务少于10个工作日,不给学分。学生完成社区服务的必须向学校提供相关的经服务单位认可的社区服务材料,得以评定学分。

每位学生每年必须参加1周的校外实践活动或36学时的校内实践活动。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必须向学校提供经社会有关部门认可的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和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记录和体会材料,方可评定学分。校内实践活动(包括军训、学校社团等)修满36学时并达到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制定的学分认定要求,方可获得学分。

3.选修Ⅱ模块评价

学校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引导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教学研究,创造性的实施课程,现学校已正式出版校本课程8本。对选修Ⅱ模块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生考勤评价。

(2)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参加学习的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评比、汇报等形式展示。

六、选修走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1、上课场所、硬件设施方面:(1)、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的课程表编排部分由于系统原因无法使用。(2)、音乐科:音乐舞蹈模块:舞蹈房空间太小,无法容纳很多的学生,应对的办法:只能适当减少该模块的人数和在场外组织教学。乐器模块:学校缺乏应有的乐器设施,现有的乐器品种少、数量少,应对的办法:鼓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乐器购买(主要是易学、价廉的乐器)。(3)、美术科:书法模块和设计两个模块:目前学校没有功能室,应对的办法:临时在教室内走班上课。绘画模块:学校的画室空间偏小,无法容纳下很多的学生,应对的办法:临时在阶梯教室(空间较大的功能教室)走班上课。

2、走班时学生到达上课教室或功能室的时间方面:学生普遍存在行动迟缓、速度慢,到达上课地点的时间偏长等现象。应对的办法:一是要求所有老师按时下课,不能拖堂;二是引领学生时间意识,不能拖沓;三是各班级不同学科、不同模块走班上课时负责的班干部、小组长加强督促。

3、走班上课前的秩序方面:普遍存在走班交换教室及上课前教室内大声说话秩序乱的现象。应对的办法:一是要求上课的老师必须提前2——3分钟到达教室或功能室,维持秩序,组织教学,以便使学生养成习惯;二是班主任不断地做好学生的纪律意识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三是班主任一定要在上课前多到自己的教室走走看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各班走班上课指定的班干部、小组长切实发挥模范带动和监督作用。

4、对学生的上课缺勤、考勤方面:只有在上体育课、信息技术课、音乐科、美术科这四科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学科的上课地点主要在操场、功能教室等教学楼以外的区域;应对的办法:一是各个学科的所有模块的学生名单任课老师人人都有,上课的考勤表任课老师和各班的班干部各有一份,严格考勤,及时上报,任课老师上报级部,班干部上报班主任;二是班主任强化对学生的纪律意识教育,充分发挥对合作互助小组捆绑式评价的作用。

5、教学班学生作业的布置、收缴、发放等方面:主要存在2—4个行政班部分学生在一起走班上课,人员比较分散,上课和自习的教室又不在一起,出现收缴、下发的困难。应对的办法:一是每个行政班都要配备一个选修走班的学科多个课代表,职责分工又相互合作;二是任课教师要对布置的作业明确完成和收缴的时间;三是老师批阅作业时一定要对上交作业的数量督查,以防学生不交作业或不做作业的现象出现。

6、教学班上课时课堂的综合表现方面:(1)、一开始由于担心走班上课秩序混乱,教学班的学生座次主要是同班级的学生按学习小组成员就座,班与班之间不交叉,这样不便于教学班全体学生的相互交流。应对的办法:随着教学的正常进行,好的教学秩序建立起来以后,我们会逐渐将不同班级学生重新划分学习小组,相互融合在一起。

当然,在选修走班的过程中,有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疑惑,相信在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下,在市教育局和学校的指导下,我们一定会顺利的走好选修走班,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更好的发展自我。

青岛明天中学 2009年11月

第6篇:青岛技能鉴定中心

青岛技能鉴定中心经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青岛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兼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青岛技能鉴定中心。

一、招聘职业(工种)

电梯维修工、制冷设备维修工、中央空调工、家用电器维修工、电子装配工、数控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营销员、商品营业员、插花员、摄影师、数码影像技术工、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家政服务员、育婴师、养老护理人员、茶艺师、美甲师、美容师、美发师、保健按摩师、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师、电子商务师、多媒体作品制作员、计算机网页设计员、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员、物流师、会展设计师、礼仪主持人等。

二、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责任心强、诚实守信;

2、具有专科(含高职)及以上学历

3、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五年以上(计算机类职业三年以上);

4、具有相关专业中级职称以上或本职业资格高级工以上;

5、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技能操作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

三、报名时间及咨询电话:

报名时间:8月25日至9月25日期间周一至周五8:30-17:00。

咨询电话:86010778

详情请登陆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网查询。

2010年3月16日,青岛市劳动技能鉴定中心袁部长、数控职业鉴定评委刘松年老师、教育局职称处牛旭光处长、范曙光老师一行5人来校,对我校作为山东省数控车、制图员两个职业鉴定考点硬件设施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

一、 试验性鉴定范围

请你们严格按照我部批准试点的职业范围(附件1),认真组织实施试验性鉴定,职业技能鉴定《青岛技能鉴定中心》。其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试点,应组织批准的试点单位(附件2)参加试验性鉴定。

二、 试验性鉴定时间

物流师、企业信息管理师、项目管理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试验性鉴定时间安排在今年5月18日、11月23日、,企业文化师、企业培训师试验性鉴定时间安排在今年11月23日。

三、 试验性鉴定方式

试验性鉴定工作由我中心参照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工作有关规定统一组织进行。考核形式按《2008年物流师等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试验性鉴定考核方案》(附件3)执行。

四、 考务管理要求

(一) 请参照《关于印发〈国家职业全国统一鉴定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劳社厅函【2006】3号)要求,组织实施试验性鉴定考务管理工作。

(二) 请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申报条件(其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试验性鉴定申报条件见附件4),严格按照审核报名人员资格。试验性鉴定报名截止日期分别为5月5日、10月23日,请在此日期前将《国家职业资格试验性鉴定数据申报表》(附件5)报我中心。

(三) 试验性鉴定期间,请按要求设置考场,配备考评人员、复核考生资格、并切实维护考试现场秩序和考场纪律,明确试验性鉴定的顺利进行。

(四)物流师、企业信息管理师、企业文化师、项目管理师试验性鉴定的阅卷工作由你们负责组织实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试验性鉴定由我中心委托专家进行统一阅卷评分和成绩汇总工作。请在试验性鉴定结束后,将上述两职业考生报名数据、理论知识试卷、专业能力试卷、综合评审试卷(企业培训师为综合评审成绩)报我中心(同时还需要提供企业培训师试验性鉴定考生照片并注明考生姓名)。

(五)参加物流师、企业信息师、企业文化师、项目管理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试验性鉴定、且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综合评审三部分成绩均合格者,由我中心统一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除企业培训师试验性鉴定外,其他试验性鉴定由你们负责证书打印和颁发工作。

(六)参加试验性鉴定且单科成绩不合格者,在成绩保留内,可参加一次补考。

希望各地区在试验性鉴定工作中,切实贯彻各项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及时总结试验性工作经验,保证试验性鉴定工作顺利进行。试验性鉴定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请及时报我中心。试验性鉴定工作结束后,应针对鉴定的方式、方法和效果提交书面分析和总结,并于年底前报我中心。

附件:

1. 2008年批准开展物流师等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试验性鉴定情况汇总表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试点单位名单。

上一篇:幼儿园保育员答卷下一篇:一个父亲的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