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火灾逃生指南

2022-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交车火灾逃生指南

7火灾逃生及火灾事故处置

火灾逃生

第一节

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一、高温对人身的侵害

高温对人的侵害即高温灼伤,俗称烧伤,亦称烫伤。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发生的变化。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之为烧伤。烧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

第一度:因血管麻痹而充血。

第二度:形成充满血清的烧伤水疱。

第三度:组织坏死。

第四度:组织的炭化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温是引起烧伤的唯一原因,然而,某些化学物质和电流也能引起灼伤。皮肤常常只是身体烧伤的一部分,皮下组织也可能被烧伤,甚至没有皮肤烧伤时,也可能有内部器官烧伤。例如,饮入很烫的液体,吸入高温烟气或腐蚀性的物质(如酸等)能灼伤上呼吸道、食管和胃。在建筑物火灾中,吸入烟或热空气,可能造成肺部烧伤

组织烧伤时,血管内的液体渗出引起组织水肿。大面积烧伤时,血管渗透性异常,丢失大量液体,可能引起休克。休克时,血压很低,流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减少

(一)、高温灼伤的症状

Ⅰ度烧伤损伤最轻。烧伤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但没有水疱。

Ⅱ度烧伤损伤较深。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

Ⅲ度烧伤损伤最深。烧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由于被烧皮肤变得苍白,在白皮肤人中常被误认为正常皮肤,但压迫时不再变色。破坏的红细胞可使烧伤局部皮肤呈鲜红色,偶尔有水疱,烧伤区的毛发很容易拔出,感觉减退。Ⅲ度烧伤区域一般没有痛觉。因为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

烧伤后常常要经过几天,才能区分深Ⅱ度与Ⅲ度烧伤。

二、毒气烟雾对人身的侵害

火灾现场通常会伴随大量的高温、有毒的火灾烟气。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气象中的可见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为烟或烟粒子,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在火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称为火灾烟气

(一) 火灾烟气的组成

火灾烟气的组成成分取决于可燃物的化学组成和燃烧条件。大部分可燃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氢、氧、硫、磷、氮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硫、磷等燃烧时分别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汽、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等产物,氮在燃烧过程中不起反应而呈游离状态析出,氧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了。上述这些产物除一氧化碳外,都不能再燃烧,故称为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烧在不完全燃烧时,不仅可以生成上述完全燃烧产物,还会生成一氧化碳、醇类、酮类、醛类、醚类及其他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一) 火灾烟气的组成

火灾烟气的组成成分取决于可燃物的化学组成和燃烧条件。大部分可燃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氢、氧、硫、磷、氮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硫、磷等燃烧时分别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汽、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等产物,氮在燃烧过程中不起反应而呈游离状态析出,氧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了。上述这些产物除一氧化碳外,都不能再燃烧,故称为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烧在不完全燃烧时,不仅可以生成上述完全燃烧产物,还会生成一氧化碳、醇类、酮类、醛类、醚类及其他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2) 火灾烟气的有毒性

据有关资料统计,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大量烟气和有毒气体窒息或中毒而致死的。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为0.5%时,人呼吸半小时有死亡危险;达到1%.时,呼吸数次便会失去知觉,1-2分钟即可中毒死亡。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为0.05%时,人在短时间内会有生命危险,达到10%.时,接触几分钟即可致死;

氰化物(如氰化氢)是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杀手,是一种有剧毒的化学物质。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通过抑制人体细胞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不能正常进行,造成细胞内缺氧而导致细胞内致死死亡的。当人体吸入大量氰化物后会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立即昏迷,1-2分钟内呼吸停止;轻者先有昏厥、呕吐,以后是呼吸困难、惊厥、昏迷,最后停止呼吸。当人在吸入0.24-0.36mg/L浓度的氰化氢后,5-10分钟内便可死亡,若吸入的浓度达到0.42mg/L时,则可发生闪电般死亡。

(3) 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火灾烟气中烟粒子的直径为几μm到几十μm,这些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即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隐蔽作用。当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是能见度大大降低,这就是烟气的减光性,加上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使人睁不开眼,从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进行速度大大降低。

火灾发生时表明烟气浓度的减光系数Cs多为25~30m-1。而极限视程的减光系数Cs则只有0.1~0.3 m-1,这就意味着,为了确保疏散时的必要视距,应将烟气浓度稀释100~300倍。

当发生火灾时,疏散通道上的能见距离在整个疏散过程中都必须给予保障,随着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极限视程也应当不同。当熟悉建筑情况时,极限视程为5m;当不熟悉建筑情况时,其极限视程为30m. (4) 火灾烟气的恐怖性

发生火灾时,特别是轰然出现以后,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感到十分恐怖,因此,在火场上人们往往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影响了人们的迅速疏散,其危害也是相当大的。

发生火灾时,特别是轰然出现以后,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感到十分恐怖,因此,在火场上人们往往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影响了人们的迅速疏散,其危害也是相当大的。

三、逃生人员缺乏逃生知识而延误逃生时间

发生火灾时,身处火场的人们由于受到火灾的瞬时性刺激,心理意识和行能力要比日常生活中脆弱和迟钝的多,尤其是当受到高温和浓烟侵袭时,极易失去以往的应变能力而变得束手无策,或不假思索,坐以待毙;或惊慌失措,轻易跳楼;或盲目从众,相互拥挤,慌乱中延误了有效的逃生时间,导致不能有序快速疏散到安全地带,以至造成非死即伤或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例: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在举办演出时,由于舞台上方的光柱灯引燃了附近的幕布突然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剧场内顿时一片火海。场内人员乱作一团,相互拥挤,盲目逃生,加上组织者没有进行有效合理的疏散,造成325死亡的惨剧。

第二节

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

一、火场逃生的基本原则

火场避险的基本原则就是趋利避害,逃生第一。具体地讲,一是沉着镇静——果断作出应急反应;二是争分夺秒——迅速逃离火场;三是判明火情——正确选择逃生之路;四是严防伤害——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身安全;五是争取外援——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二、火场逃生的途径

建筑物(构筑物)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功能的不同,其门、窗、走道、楼梯、阳台及其它安全疏散设施的形式,布局也有所区别。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何种布局的建筑安全疏散,火灾时都可以作为人员逃生的途径。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来说,在出入某幢建筑、某个场所之前,都应该养成对其内部结构,尤其是安全疏散设施有所了解的习惯。对久居的家庭、单位办公场所,以至入住的宾馆、进出的商场、影剧院、歌舞厅等,要熟悉其内外部的环境,弄清其安全疏散设施的布局和设置情况,留意观察太平门、避难间、安全出口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方可迅速、快捷的逃离火场。也可利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自救或利用其它通道及安全出口逃生,做到有备无患。

三、火场逃生的方法

(一)及时采取防烟防火措施

(1)当身处某一场所,听到火灾报警信号或受到烟火刺激时,不论附近有无烟雾或火焰,均应立即采取防烟防火措施。常用的防烟防火措施主要有:用干、湿毛巾或其它织物捂住口鼻,用水浇湿被褥披裹在身上或将身上衣服打湿等。

(2)若用干毛巾,则宜多层折叠,折叠层数越多防烟效果越好。用湿毛巾防烟效果更佳,但毛巾的湿度应以不造成呼吸困难为宜。使用干、湿毛巾防烟时一定要将口鼻捂严再穿过烟雾区,否则有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3)若用湿被褥防火逃离火场时,应将浇湿的被褥披裹在身上,快速穿过着火区。在打开身居房间的门、窗之前,一定要先用手触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已经发热,则不可打开,应迅速选择其他逃生路径。因为此时门、窗外极可能已充满烟火,打开后烟火会立即涌入房间,使人员很快丧生。如果门比较凉,说明门外尚未遭受烟火的侵袭,则可以小心打开少许快速通过,后关闭房间门沿逃生通道逃生。

1.利用救生绳自救

救生绳是上端固定悬挂,供人手握滑降救生的绳子。火灾中将救生绳固定在阳台、窗户或其它固定物体上,如水管、暖气管道等,人顺绳滑下而脱离险情。也可以用布匹、床单、窗帘及其它织物等代替,自制救生绳逃离火场。

救生绳是上端固定悬挂,供人手握滑降救生的绳子。火灾中将救生绳固定在阳台、窗户或其它固定物体上,如水管、暖气管道等,人顺绳滑下而脱离险情。也可以用布匹、床单、窗帘及其它织物等代替,自制救生绳逃离火场。 2.利用缓降器自救

缓降器是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器等组成,供人靠自重缓慢滑降的安全救生装置。它可以由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物窗口、阳台或平屋顶等处,火场人员可进行逃生自救。

3.利用救生袋自救

救生袋是两端开口的长条形袋状物,可供人从高处在其内部缓慢滑降。被困人员进入袋内后,依靠自重和人体的不同姿势来控制降落速度,缓慢降落至地面。

(二)紧急避险

在火灾中各种逃生途径完全被封堵的情况下,采取紧急避险也常常是保全性命的有效方法。

避难间是指在火灾中为使被困人员避开烟、火的威胁而设置的相对封闭的安全区域。避难间多设置于楼梯、电梯、卫生间附近,以及袋形走道的末端,发生火灾时短时间内无法撤离的人员,可被疏散到避难间,起到暂时的紧急避险作用。

对于没有设置避难间的建筑物,或者疏散通道及其它的逃生路径已被烟火封堵,而无法逃出时也不必惊慌。应尽可能地寻找一烟雾不大的房间,关闭门窗,浇湿房间内的所有可燃物,用湿床单、毛巾、布条等塞紧门缝,同时不停向房间门浇水进行冷却,设法将门顶住,防止门外的热气流膨胀把门推开。另外还应该利用手电、向外扔东西、呼喊等方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例:

克拉玛依市友谊馆那场大火中,有一位10岁的小男孩看到舞台上方的纱幕布起火后,立即拉起比自己小4个月的表妹跑往通道,钻进厕所,结果大难不死。当事后人们问起他时,他说看过电视里的消防知识竞赛,火灾发生时厕所里没有易燃物,火势无法蔓延因而就相对安全,从而得以火场逃生。

(三)等待救援

一般情况下,在火灾发生后不久,消防人员和其它救护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到火场,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将被困者救出。被困者应向救援人员发出声响、明显标志物及灯光等表明自己被困的确切位置,以便救援人员尽早发现,及时施救。

火场逃生时应注意的事项

※逃生自救注意事项

(1)在火场中或有烟雾的室内撤离时,应尽量采取低姿势前进,防止烟火对人体的侵害。 (2)在火灾逃生过程中,尽量避免携带物品,应迅速逃离火场,保证人员生命安全最为重要。

(3)要正确估计火灾发展和蔓延趋势,运用切实有效地逃生手段和措施,不得盲目采取行动。

(4)要做到火灾逃生、火灾报警和火场求救相结合,防止只顾逃生而不顾报警与呼救或只顾呼救而不顾逃生等,造成失去逃生或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5)为了以防万一,身居单元式住宅的居民,尤其是住楼房的居民平时家中最好要准备几根足够长的结实绳子,有孩子的家庭还应多准备几样东西,如:滑轮、大号水桶、木箱子等。

一、 了解环境、熟记在心

二、 采取措施、巧妙防烟

三、 镇定沉着、不惊不慌

四、 积极主动、自救互救

五、 彼此协助,互助互救

六、 组织,疏散人员

七、 用好设施,灭灾避难

一、 了解环境、熟记在心

常言道,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为此,久居的宿舍楼、工作单位,入住宾馆、购物的商场都有可能发生火灾。因此,我们一定要熟悉自己所处的环境,心中要有逃生的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

首先可以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确定住口,如门、窗、天窗、阳台等。除了门外,窗户也能作为紧急出口。

其次要老人和孩子等家庭成员了解怎样开关门窗。最好画一张图纸表明门窗的位置和逃生路线,以及逃生后的集合地点。

当我们入住宾馆、饭店、步入商场、影剧院时,都要留心看一下太平门、楼梯间、安全出口及各个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同时也应留意固定的消防器材和设施,这些将会成为我们逃生的物品和工具。

1991年5月28日辽宁大连饭店火灾发生时,入住的有中国的客人、香港的客人林飞康、日本的荒井良男等,这场火灾有6人丧生,其中5人是中国客人,1人是日本客人。

那么逃生者和死难者又是怎样做的呢? 5楼的林飞康、荒井良男以毛巾捂住鼻口,从楼梯得以疏散逃生,另有2名日本客人先用从浴缸里浸湿的棉被堵在门的缝隙上,然后将窗帘、被单拧成绳子,拴在暖气管上,从窗户上下滑,安全逃生。日本客人楠登也是具备这样的逃生知识,可惜他年事已高,手脚不灵便,终于没有逃过一劫。

然而,另外的几名身强力壮的本国遇难着呢?他们四处寻找逃生之路,却没有逃生常识,直立行走,未能逃过毒烟的追击,一氧化碳中毒后,无力瘫坐在地上苦苦挣扎,然后死亡。

二、采取措施、巧妙防烟

在使用毛巾捂住口鼻时,一定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切实将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也决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一旦拿开,就会立即导致中毒。

采取了防烟的措施以后,就可以使用灭火器或采用其它措施灭火了,如果火势较大或受灾者没有能力灭火,就一定把房间的门窗关好,用湿的衣服添堵空隙,同时向消防队或室外人群求救。

三、 镇定沉着、不惊不慌

对于火场受灾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惊慌失措。因此,保持镇静,用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恐惧心理,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旦产生惊慌怎么办呢?现介绍一种简单的解除方法——自我暗示法。

紧张的情绪恢复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然后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首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

当经常使用的通道被烟火封闭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然后向下疏散。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应以水平疏散为主,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绝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采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最好能到达地面。

四、 积极主动、自救互救

自救是在火灾现场使自身免于受害的积极行为。互救是在火灾现场使他人免于受害的疏散行为。互救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自发性互救和有组织互救疏散二种。

逃生应注意的事项:

不要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没有任何珍宝值得以生命为冒险代价。 

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缩.由于对烟火的恐惧,受害者往往向狭窄的角落退去,如床下、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其结果总是凶多吉少,九死一生。

不要乘坐电梯。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雾和热气流很容易涌入。在热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梯变形,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同时,毒气和烈火又无时不在威胁电梯中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不要重返火场。受灾者一经脱离危险区域,就必需留在安全区域。如有情况即时向救助人员反映,决不应重新返回火场。

五、 彼此协助,互助互救

互救是在火灾中使他人免于受害的救助行为。互救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自发性互救和有组织互救两种。

六、 组织,疏散人员

在火灾初期,消防队未到场的情况下,起火单位的干部、职工自然就是疏散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人员集中场所的疏散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口头引导、广播引导和强行引导。

口头引导——口头引导对疏散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引导员熟悉路线,了解火情,增强了受害者的信心。加之引导员与受害者同舟共济,使受灾者对他产生了尊敬感、亲切感和信任感。

广播引导——广播引导与口头引导同属于语言引导。所不同的是广播引导是由控制中心发出的告知在场人员起火位置和燃烧程度,说明哪些部位的人员需要疏散,哪些部位是安全的,指明防火分区中的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的位置,使受害者确实认识到已经到达了比较安全的地方。

广播引导还要指明疏散方向,说明利用那条疏散通路,到达何处最安全,并说明指示标志的高低位置和颜色,以及如何使用救生器材或怎样利用就近物制作救生器材的方法。

强行疏导——对没有行动能力的受害者,如老弱病残、昏迷者,要运用推车、担架等器材或背、抱、抬、扛等救人手段,实行疏散。在由于惊慌和混乱而造成疏散通路堵塞时,应组织公安、武警等有关人员,采取必要手段,进行强行疏导。

七、 用好设施,灭灾避难

避难是在火灾现场躲避灾难的行为。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避难间避难,一是创造避难间避难。

八、 等待救援,绝处逢生

发生火灾后,楼层较高人员千万不要跳楼,应该尽可能地寻找安全区域等待救援。封堵好门窗,阻挡烟火,积极争取救援时间。呼救时,切记不要惊慌失措,尽量节省体力,降低呼吸频率。

消防队往往根据火势和险情采取不同的救人方法。消防队常用的救生器材有云梯消防车、登高平台消防车、挂钩车梯、二节拉梯、三节拉梯、安全绳、援救器、救生垫、救生网、救生袋,以及救生软梯、滑竿等等。

第2篇:火灾教育知识: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火灾教育知识

一、火灾发生时应该怎样逃生?

1、一旦发生火灾,做到尽快报警,而且必须做到正确无误,以免耽误救火时间。要讲清楚发生火灾的具体地点和楼层,并尽可能讲清起火的具体物象、类型和范围。

2、如火势不大,可浸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这样做,要当机立断,切不可犹豫不决,以免火势越烧越大,错过逃身时机。

3、若被困周围烟雾很大,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加防备,就会被有毒有害烟气熏倒,一定要冲出烟雾区,必须用湿毛巾等唔住鼻嘴,尽可能地猫腰贴地跑出,这样才能减少烟气的吸入量,以免中毒倒下。

4、如果建筑物有避难房、疏散楼梯的,可以先躲进避难房或由疏散楼梯撤至安全地方。

5、如多层建筑物火灾,楼梯已被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以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阳台、下水管道或其他可以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

6、如生命受到威胁,又无逃身之路时,可以用绳索或将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拴在固定物件上,再顺着绳索道或布条滑下。

7、如果万分情急决定跳楼出逃时,可先往地下抛出一些衣物棉被等,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尽力保持双脚着地,尽可能地保全性命。

8、如处在较高楼层,且又无法采取跳楼逃生的办法时,可在室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如有条件,尽可能向门窗上浇水以缓火势蔓延。这时,要采取一切办法(如可用打电话,抛物件等办法)向楼下的人发出求救信号,以赢得救援的机会。

二、如何使用室内消防栓?

1、着火时应立即打开消防栓,取出水枪、水带,将水带一端接在水枪上,另一端接在消防栓上;

2、将消防栓手轮开启,即刻便喷出水来;

3、若水枪、水带已连接好,应迅速开启消防栓手轮,喷水救火。

三、怎样利用楼梯逃生?

1、应冷静,不要推拥,防止前面的老人、孩子摔倒,欲速则不达;

2、向下走时应留出楼梯的另一半供消防队员或行动快捷者使用;

3、人们可以沿着指示灯逃生。

四、如果所有安全通道均被切断了该怎么办?

1、进入卫生间后要把门窗关紧;

2、拧开水龙头放水,将浴缸放满,这样既可用水灭火,又可进入水中避难;

3、此时应不断向卫生间门上泼水,使门降温。

五、宾馆着火怎么办?

1、若听到报警铃声,应迅速从安全出口逃离;

2、发现着火时,应立即按报警铃或向总机打电话报警;

3、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4、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应迅速关门,将窗打开,站到窗台上暂避一时。

六、商场发生火灾时应怎样避险?

1、发生火灾时,应马上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听从指挥,不要盲目随人流拥挤;

2、逃离时应该避开电器等易燃易爆区;

3、如果遭遇浓烟时,应躬身采用低姿势或匍匐逃向逆风的方向;

4、在商场购物时,如果听到消防警铃响起,应马上弃物,不要在意售货员是否找钱,应马上采取措施逃离。

第3篇:火灾逃生

怎样在火灾中逃生

昨日凌晨1时左右,东莞市莞城街道一民宅发生火灾,共造成一家祖孙三代5人死亡。其中4名成人当场死亡,1名儿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5名死者中4人为莞城人,1人为雷州人。省、市两级刑侦和消防部门已到现场联合开展调查,火灾原因正在调查当中。 消防部门表示,勘察现场发现,死者只要采取正确逃生方式,就可以争取时间。为此,东莞将结合119宣传月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及家长、村(社区)居民、三小场所从业人员、出租屋人员开展疏散逃生体验,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制作家庭灭火逃生预案,提升逃生自救能力。

楼梯间发现5被困人员

昨日上午9时许,南方日报记者赶到莞城街道罗沙学左前街三巷二横巷1号的事发现场时,明火已经被扑灭,现场周边拉起警戒线,消防官兵正在现场清理。

发生火灾的民宅为一栋3层半高的独栋建筑,在外面可见一楼的窗户和天花板已被烧黑,二楼和三楼有几个玻璃窗呈灼烧痕迹。消防部门提供的图片显示,一楼室内墙体灼烧痕迹明显,木质沙发已经碳化,冰箱和柜子被烧得只剩框架。

住在附近的陈先生目睹了整个火灾发生的经过。他说,昨日凌晨0时50分左右,他发现事发民房的一楼出现明火,并冒出浓烟。陈先生随后拨打“119”及“110”报警求助。自称是死者家房客的黄先生说,他租住了死者家另一栋出租屋的房间。昨日凌晨,他吃完宵夜路过事发地时闻到一股焦糊味,发现房东自住房的一楼有浓烟冒出。黄先生和当地群众一起拍打一楼大门,但没听到回应。

据消防部门介绍,昨日0时55分许,东莞市公安消防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东莞市莞城区罗沙学左前街三巷二横巷1号住宅发生火灾。指挥中心立即调动莞城中队4辆消防车、25名指战员赶往现场处置。0时59分,莞城中队到达现场。经火情侦察,一楼火势猛烈,二楼、三楼及楼顶有剧烈浓烟。莞城中队立即铺设1条干线,出动两支水枪对一楼火势进行控制,并组织3个攻坚组分别从一楼铁门、二楼窗户、相邻民宅楼顶三个方向进行破拆,内攻救人。1时08分左右,二楼外窗首先被打开,中队沿拉梯铺设1支水枪掩护两名消防员强攻二楼并进行搜救,在

二、三楼楼梯间发现3名被困人员。三楼破拆组进入火场内部后经过搜救在三楼楼梯间发现2名被困人员。1时33分许,火灾基本扑灭。在扑救过程中抢救出一名两岁小孩尚有生命体征,但送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事后勘察,起火建筑为三层半钢混结构的民宅(独栋),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3平方米,过火面积约62平方米。

防盗网阻碍逃生和救援

火灾发生后,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市长袁宝成等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善后和死者家属安抚工作,并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切实抓好秋冬季防火工作。目前,省、市两级刑侦和消防部门已到现场联合开展调查,火灾原因正在调查当中。

昨日下午,莞城“10·25”火灾情况通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南方日报记者获悉,起火民宅防盗网密布,一楼是双层防盗网,给消防官兵入室灭火带来困难,也堵住了一家5口的逃生通道。一楼客厅吊顶、沙发、扶梯等木制品众多。火灾发生后,火势和浓烟顺着楼梯向上蔓延,5名被困人员顺着楼梯向上爬,希望到楼顶逃生。但敞开式楼梯间形成烟囱效应,反而成为最危险的地方。消防部门表示,

二、三楼的睡房没有过火,如果死者有逃生技巧和消防意识,只要不出房门,打开窗户,可以争取到逃生时间。

据了解,5名死者是祖孙三代,包括54岁麦某全,51岁张某平,27岁的麦某波和22岁的柯某奋以及两人2岁的儿子。莞城相关部门已联系上麦某全在部队服役的小儿子,部队干部将陪同其赶回东莞处理善后事宜。

据了解,此次火灾事故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东莞死亡人数最多的火灾事故。2013年东莞发生亡人火灾11起,死亡25人。

要提升家庭逃生自救能力

东莞市公安消防局局长沈奕辉表示,东莞将加强冬季火灾防控,坚决遏制亡人火灾多发势头;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全面夯实火灾防控根基;大力开展针对性消防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意识。

沈奕辉说,治安巡防队员在开展日常巡逻时要承担防火巡查、扑救初起火灾和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职能,保安队员要结合从事门卫、巡逻、守护等工作,对社区和单位开展防火巡查。同时,要推动居民小区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和救援器材,鼓励居民楼院内配置简易的灭火器材,增强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伤亡。

据介绍,消防意识淡薄、不懂查找整改火灾隐患、自救逃生能力低下是造成火灾事故亡人的主要原因。

东莞将要求有条件的村(社区)要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室,建设消防教育体验活动室,定期组织居民群众参加消防教育和灭火逃生体验。要广泛动员网格管理员和消防志愿者,深入居(村)民家庭、楼院,面对面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同时,结合119宣传月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及家长、村(社区)居民、三小场所从业人员、出租屋人员开展疏散逃生体验,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制作家庭灭火逃生预案,提升逃生自救能力。

第4篇:火灾逃生作文

关于火灾逃生的作文

今天老师跟我们上了一节关于消防知识的教育课,我感触很深!俗话说得好:“防患于未然”,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正确的用电、用火常识,火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前几年,我镇一家有名的咖啡馆就是因为电线老化问题,而导致了死伤的悲剧发生。就在去年,樟洋工业区内一家五金小店也是因为电线老化发生了火灾,致使楼上住户8死一伤!这血的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消防一刻也不能松懈!消防意识应像空气一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的一种良好生活习惯!

“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火灾发生了,大家是应先顾命,还是先顾钱?”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先顾命!”有的说。

“先跑到安全的地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紧接着,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火灾发生逃生时,是先顾着自己的命,还是大家的生命?”同学们顿时安静了下来。这时,老师给我们大家讲起了一个关于火灾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是王叔叔。一天,王叔叔正在某家书店看书,突然听到有人惊慌地大叫“着火了,快跑!着火了,快跑!”只见浓烟中夹杂着刺鼻的异味不断地向人们袭来,火苗不断向周边蔓延。很多人都惊慌失措地向外面冲去。一时间,整个书店乱成一锅粥。王叔叔见状,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不要挤,慢慢来!趴下身子!”可是乱糟糟的一片,谁还听得到他说的话?就连王叔叔自己也被拥挤的人群身不由己地“拥”到了外面。忽然,人群中传来一阵小小细细的哭泣声:“我找不到妈妈了!”王叔叔一回头,只见一个小女孩正睁着一对慌乱、恳求的眼神看着他。而这时火借风造势,吐着炙热的舌头,面目狰狞,仿佛要吞噬一切。

王叔叔看了看被浓烟吞噬着的门口,毫不犹豫地再次冲进火海。结果,小女孩的妈妈得救了,可是王叔叔却再也没能在书店的废墟中站起来。

老师讲的是一个英雄救火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却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我们大家平时多掌握一些消防知识,那场火灾会发生吗?如果火灾发生时,人们能按王叔叔所提示的“不慌、不挤、弯腰、低头”去做的话,小女孩的妈妈自己不会逃生出来吗?如果没有像王叔叔这样舍己为人的英雄,小女孩的妈妈能活着出来吗?

不能忘记电视新闻中那位天真的孩子眼里滚着泪,哭拽着问同样老泪纵横的爷爷的场景。孩子哭喊着说:“我们的家被烧没啦!”是呵,房子塌了,可以重建;物品毁了,可以再造。但那颗被烈火烧伤的童稚的心,人们又将用什么来治愈它呢?望着呻吟着苦痛的老人与小孩,我的心在震撼,所有的一切在烈火面前显得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生命对于每个人毕竟只有一次,我们不要让宝贵的生命因火而悔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多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多懂得一些火场逃生的方法,让火灾离我们远点!让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关于火灾逃生的作文

火是多么温暖,火是多么残忍,小小的火花给卖火柴的小女孩无限的遐想,小小的火花给森林带来不可收拾的地步,火是多么的重要,火是多么的凶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火的重要性人人皆知,我们少不了火,没有火就没有温暖,但火也会给我们的财产,一次次造成惨重的损失,而我们的防火知识,如一张张漏洞百出的网,不可一攻。

我们珍爱自已的生命,那就得远离火灾,防火灾,懂火灾,逃生的知识必不可少,我们要远离火灾,今年,江西省陈家农场森林火灾,3月6日发生,3月7日扑灭,致4人死亡,烧毁森林数公顷。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6千多起,烧毁森林面积2万5千多公顷,累计82人死亡,46人受伤,所以加强防范意识,注意火灾险情,必须从我做起,每次的火灾,往往都是人们自已造成的,如果人们懂火灾知识,防患于未然,就不会发生火灾,从而体现,远离火灾是多么重要,小小的火花既能造就成功,也能造成伤害,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有多少家庭因火灾而妻离子散,有多少家庭因火灾而家破人亡。

防火从我做起,让我们协手努力,珍爱生命,远离火灾,合理运用火。让火为我们大家的生活创造财富,创造幸福,小心火灾,人人有责,我们一定都能做到,做好。

火灾逃生作文

火灾逃生作文一场大火,能让一座高楼倒塌;一场大火,能让一个家庭破碎;一场大火,能让许多人丧失生命。在许许多多的家庭火灾事故中,有90%是因为扑救不利和不会逃生导致的。那么我们在家遇到火灾时应该如何自救,如何逃生呢?在家中,如果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如果纸箱着火,可及时用水扑灭。但如果没抑制住火种,我们应该做到不慌张,先打火警电话,再用湿毛巾捂住嘴鼻逃生或躲在卫生间中把门关住,及时在门上浇水,使火不能进入卫生间。若被困周围烟雾很大,这可比火更为可怕。因为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加防备,就会被有毒有害烟气熏倒,这往往是火灾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如果一定要冲出烟雾区,必须用湿毛巾等捂住鼻嘴,尽可能地猫腰贴地跑出,这样才能减少烟气的吸入量,以免中毒倒下。我们须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住宅小区消防工作,使我们的小区形成“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家庭火灾事故的发生。

焰熊熊,火光冲天。一场场无情的火灾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人们讨厌火灾,日防夜防,怎么也无法完全阻止它的到来。自人类远古以来,火便与我们生生息息,结下不可解的缘。火曾造福人类,亦曾毁灭人类。

生活的现代化使人们与火的接触更加频繁和密切,火由之前单纯的自然生火到“电火”、“化学火”等等,千变万化,或明或暗,真是防不胜防。正是因为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少数人对火的疏忽,所以火灾会在我们的生活间隙中悄然滋生。通过电视录像,我们可以看到火灾带来的可怕后果,这种场面惨不忍睹。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强消防意识,一刻也不能松懈。

前两个月,本县的一个小区发生了一场火灾,那是一个活泼而又好动的小朋友玩火引起的。一天,他一个人在小区里散步,突然眼睛一亮,看见了一片沾有火苗的干树叶随着风朝着他飞了过来。心想:这火烧得很旺后一定很好玩。于是他从家里拿来火柴,在干树叶落地的草堆上烧了起来。红红的火苗跳动着,风一吹,火苗窜得老高,映红了他的脸,他第一次发现,火是这样的美。心想:玩火一定是件非常过瘾的事。不断跳动的火苗越烧越旺,迅速地漫延到一边的大树上。小朋友觉得挺好玩,就伸出手想去拍它,可刚一碰上它,就“哇”地大叫了一声,他的左手被烫伤了,难怪叫得那么大声。他只顾心疼地抚摸着自己受伤的左手,却忘了正燃烧的火。火燃烧了小朋友的裤子,小朋友急忙跑上楼,端了一盆水后/跑下楼把火灭了。这样,这位小朋友才松了口气。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疏忽,给人带来的却是想不到的结果,到那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上个星期天,我家附近有一户人家着火了。当时屋里一共有4个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由于及时发现并逃出,没有什么大事。这时屋里只剩下两个孩子了,火势还在不断地蔓延,情况十分危急,于是围观群众立刻拨打了119。但由于地址不详,消防队员暂时还没有赶到。

被困的两个孩子,他们在发现火灾后及时用湿毛巾捂住了口鼻,并用毛巾堵住门缝,然后远离煤气等易燃物品,镇静地等待消防队员,而且不断想办法自救,最终安全脱离险境。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脱离险境,而在其它火灾发生时就有许多人员遇难呢?因为这两个孩子在发生火灾时临危不乱,十分镇静,并且他们及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据不完全统计在发生火灾时有80%的遇难者是被烟雾窒息而亡。

其次他们远离了煤气等易燃物品,如果被困者靠近煤气等易燃物品的话,那么由于高温,煤气等物品就很容易发生自爆,从而导致被困者受伤,甚至死亡。我相信,只要大家多了解一些消防安全知识,平时多注意防火,许多悲剧就可以避免了。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做一个消防意识极高的小公民!

火灾猛,火灾更无情,让我们牢记古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让“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警示永远铭刻心头,在灾难来临前做好十二万分的准备

小学生关于消防安全400字

消防安全是关系到生命的大事。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怎么能不珍惜他?

生命是一曲优美的交响曲,是一片华丽经典的诗章,是一次经历挫折与艰难的远航,生命诚可贵!我们歌颂声明,因为生命是宝贵的,他只有一次;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他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光彩!在这个世界上最蓬勃旺盛和美好的就是人的生命!

消防安全是关系到生命的大事。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怎么能不珍惜他?俗话说:水火无情,这一点也没错。人们在不经意间就酿成了灾难。我们的身边处处离不开火,做饭需要火,烧水需要火。自从古人发明了钻木取火,人类才吃上了热的食物,在冬天刺骨的寒风中得到了温暖。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类如果不好好使用它,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每年,有多少起因为火灾造成的严重事故?又有多少人命丧这熊熊大火的魔爪下?消防安全人们总不重视,这还不足以给我们一个警告吗?

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我们不注意消防安全,那就等于在践踏自己的生命,践踏他人的生命。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他。倘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那他活在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意义?

同火灾来比,生命是渺小而脆弱的。人们为什么将生命置之度外?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的确,只有生命的健康存在才能有新的生活。尤其是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更是要精彩的活着!消防安全就是生命,我们要时刻牢记:生命是宝贵的!

【第三篇】:消防安全—在心中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我对消防安全的认识。

首先,我知道火警电话是119,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安全日。火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领人类走向文明。大家离不开火,但是我们不正确地使用火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个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作为一个小学生,要记住报警电话是119,看见有地方发生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这是任何一个公民的义务。起火以后,要做到先救人后保财产的原则。

如果发生火灾,同学们切记不要相互拥挤,不要慌张保持冷静;被浓烟包围时不要直立行走,用手或者衣袖捂住口鼻靠着墙壁弯腰撤离,以免被烟呛到;当身上起火时,要赶快在地上打滚,把火扑灭。

每年学校组织的消防演习,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消防叔叔交给我们的自救知识并合理运用,一定能够及时预防火灾。

我们须自觉承担起校园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消防工作,使社会形成“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同学们“远离火灾,让社会安全”是我们永远的目标。让我们更加关注消防安全,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而共同努力吧!

第5篇:火灾逃生教案

火灾逃生 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消防安全知识。

2、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参观过消防队,消防员介绍了一些消防的初浅知识。

2、在父母带领下参观大型超市与商场,了解安全出口等相关的知识。

3、彩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4、火灾录像、烟雾发生器等。

5、幼儿自制的消毒面具、毛巾散放在活动室周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消防的相关知识

1、消防员叔叔救火时会用上哪些东西?(根据回答在投影仪上展示相应的照片)

2、消防车与平时的汽车有什么不同?

3、遇到火灾应该怎样拨打119电话?

请几位幼儿用玩具时手机模拟拨打119电话,其余幼儿评判是否正确。

二、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1、突发事故(配班老师运用烟雾发生器模拟火灾):活动室某角落着火了,幼儿在

2、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现场。

3、刚才小朋友是用什么办法逃离的?

4、一起看看消防员叔叔的介绍,逃生时怎样做才是又快又安全的。(播放逃生录像:重点了解要尽量蹲下,甚至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寻找安全出口快速逃离。)

三、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1、从活动室出发到安全的地方——操场,一共有几条安全通道?

2、这几条安全通道上有安全出口标记吗?

3、你想怎么来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4、幼儿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5、幼儿粘贴安全出口标志(提醒幼儿粘贴时注意箭头的方向。)

四、逃生演习活动

1、我们要来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你听到警笛声后怎么做?

2、通过录像、音响、烟雾等模拟场景,幼儿进行逃生自救演习。

3、室外集中:你在逃生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想什么办法解决的?

第6篇:火灾家庭逃生计划

火灾逃生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一步、家庭火灾逃生计划

为预防家庭火灾,家中应该常备四种消防工具。

1、小型灭火器:扑灭早期小火,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最合适。

2、家用缓降器或逃生绳:有助于在遭遇火灾时从较高的楼层逃生。

3、手电筒:可以帮助人们在遭遇火灾断电的情况下,找到逃生的方向。

4、防烟、防毒面具: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浓烟,防毒面具可以帮助你安全地逃离。另附:家庭平面图 。

以上四种消防器材是家庭消防必备的,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我们还可以配置更齐全的消防器材,如逃生哨、消防斧、防火毯等。

第二步、家庭火灾活动实施方案

万一整栋楼或家里发生火灾,不要荒张,应该往哪条通道逃出、去哪里汇合思路必须清楚,明确在危机时刻家庭成员的职责分工,并记得撤离前的注意事项:

1、家中人员,首先拔打火警电话“119”,如尽可能关闭水、电、气的总阀门,切断危险源。

2、身居高楼层,带上头顶浸湿水的棉被或用湿毛巾捂着嘴,下蹬低头有序,不要拥挤,迅速通过安全生命通道路线,往楼梯间安全逃离到空旷地带______为“三峡广场”,千万不要乘坐电楼。

3、如在逃离中有受伤的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就医。

编制人_______彭义婷及家人!

上一篇:挂职干部交流发言下一篇:道路绿化喷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