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出口贸易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对山东省的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关系进行了协整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如下结论: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的发展既影响着能源消费量,同时又受到其能源消费量的制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产品结构出口贸易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产品结构出口贸易论文 篇1:

产品结构贸易方式与出口贸易的增长效应

摘要:江苏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初级产品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效应,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具有负效应;一般贸易出口与其他贸易出口的积极效应开始扩大,而加工贸易出口的作用正在弱化。政策导向应该是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重视一般贸易出口,延长国际分工价值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出口贸易;产品结构;贸易方式;经济增长效应;计量检验

作者:刘正良

产品结构出口贸易论文 篇2:

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的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摘 要:文章对山东省的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关系进行了协整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如下结论: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的发展既影响着能源消费量,同时又受到其能源消费量的制约。笔者认为,在当前能源供给压力趋紧的情况下,为保持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降低高能耗产品出口比重,同时,还应促进出口产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出口产品生产的能耗。

关键词:能源消费;出口贸易;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也随之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日益显现,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出口国,到2005年,我国的出口依存度已经达到33%,这表明,当年中国GDP中的33%是由出口加工业创造的。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出口贸易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源是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对能源消费与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佐证。

一、文献综述

国外一些学者对能源消费与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Arye和Hillman(1978)使用H-O理论的3x×2×2模型,对能源消费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Jose和Goldemberg(1984)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拉美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是拉美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其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T.Owen(1982)对巴西、秘鲁等拉美国家的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巴西、秘鲁等拉美国家出口的迅速扩大是造成这些国家20世纪60-70年代能源供给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对我国能源消费和出口贸易之间关系问题的深入研究较少。董斌昌(2006)利用简单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我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能源消费对出口贸易有重要影响作用。

二、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的协整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一)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1.分析方法的选择。由于多数时间经济序列是非平稳的,对其做简单线性回归时,可能会产生“伪回归”现象,进而可能会影响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问题,Engle-Granger(1987)提出了随机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Granger因果关系检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以上分析表明,山东省的能源消费量增加与其出口贸易规模扩大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而且误差修正模型的情况表明,当变量偏离长期平衡时,误差修正项系数表明,41.23%的偏离均衡部分会在一年之内得以修正,使得山东省能源消费量与出口贸易之间保持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山东省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的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发展与能源消费量变化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以上结论说明,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的发展在对其能源消费量产生影响的同时又受到能源消费量的制约。

(二)建议在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高的情况下,出口贸易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力量,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出口贸易会保持一定增长速度。但是,出口贸易增长会对能源国内消费产生压力,而且出口贸易增长又对能源消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能源问题将会成为制约出口贸易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当前能源供给的硬约束条件决定了中国无法支撑一个高耗能、高投人、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式外贸增长方式,要保持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降低冶金制品、化工原料、重化工产品等高能耗产品出口比重,增加电子、生物制品等低能耗产品的出口比重;同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出口产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出口产品生产的能耗。

作者:朱启荣

产品结构出口贸易论文 篇3:

新冠疫情对辽宁省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将以新冠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为立论原点,逐一讨论疫情对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多维度影响及相应对策。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提供全新思路,同时也为疫情下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水产品出口;检疫;物流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受全球疫情影响各国进出口贸易业务量正在极度萎缩,辽宁省作为我国水产品出口大省,在此时期的辽宁省出口贸易额也同样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再加之2020年7月末作為水产品出口主力城市的大连地区疫情反扑,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几近停摆状态。随着疫情控制,大连疫情逐渐好转,大连水产品得到一定缓解但由于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这对水产品出口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

一、疫情前后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情况

1.出口规模

北京时间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界卫生组织虽不建议各国因此实行各类贸易限制,但是我国武汉疫情的爆发仍然不可避免地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辽宁省作为我国水产品出口大省,疫情出现后水产品出口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据沈阳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疫情暴发后,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辽宁省共计出口水产品60290.4吨、出口金额9.7837亿美元,出口数量相较于同期下降额8.8%、出口金额相较于同期疫情前的2019年8月-12月下降了13.2%之多(见下表)。截止至目前,2020年7月由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的疫情反扑致使大连市已经暂停大部分水产品出口活动,大连市作为辽宁省水产品出口的主力城市,大连疫情将为辽宁省当期水产品出口贸易带来重大影响。

2.出口产品结构

整体来看,疫情出现后其对辽宁省水产品的出口结构并未带来过多的影响,当前辽宁省水产品出口结构仍以贝类为主,以藻类及鱼类为辅。据沈阳海关公布的数据来看,疫情出现后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辽宁省贝类产品出口数量下降了11.1%,藻类产品出口数量下降了14.7%,鱼类产品出口数量下降了12.5%。通过对疫情前后数据的对比后发现,疫情对辽宁省藻类产品的出口贸易影响较大,而贝类产品及鱼类产品在疫情影响下出口数量的下降幅度则相对较小。其原因一方面为辽宁省藻类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源于国际市场上对藻类产品需求的逐渐下降。整体来看,疫情对辽宁省各类水产品的出口数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其出口结构仍然保持不变。

3.出口国家

长期以来,辽宁省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家为日韩两国,相较于亚洲地区,辽宁省出口欧美地区水产品数量相对较少。总体来看,疫情前后辽宁省水产品出口国家并未有太大的变动,整体仍然是以日韩为主。但是据沈阳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疫情背景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日韩数量急剧下降,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辽宁省水产品出口日本数量相较于同期下降了16.8%,出口韩国数量相较于同期下降了10.3%。对比此前,辽宁省对日韩两国的水产品出口贸易交易量受疫情影响出现了萎缩,水产品出口各国数量下降幅度均在10%-20%之间。此外东盟国家作为辽宁省水产品出口的新兴市场,其在此背景下的出口贸易活动同样受到了影响,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辽宁省水产品共计出口东盟1567.5吨、出口数量相较于同期下降了17.9%。整体来看,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对各国的交易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疫情下缓解其对水产品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成为当前辽宁省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疫情对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1.出口规模下降

从前文中的数据可以直观地发现,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规模正在下降。2020年1月-5月辽宁省水产品出口数量相较于同期下降了8.8%,截止至目前大连疫情的反扑仍未结束,2020年5月-8月水产品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仍会持续。据辽宁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5月注册在案且有出口实绩的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企业共计320余家,其中能够了解到的有194家企业受疫情影响其出口规模出现了严重下滑。以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等公司为代表的水产品出口贸易企业的出口规模在疫情影响下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疫情背景下国际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下跌,各国出于安全性等原因的考虑不得不暂停与疫情国、疫情地区的贸易往来。另一方面则为疫情影响下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暂停生产,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上下长达1个月的停工停产使得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暂停,诸多水产品出口企业不得不终止贸易订单,再加之疫情的反复使得辽宁省地区复工复产进度缓慢,水产品出口贸易目前还未达到疫情前水平,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规模的下降。

2.物流运输风险加剧

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使得各国进入到紧急状态,截止至目前,广西边境贸易关口持续关闭、中越水产品贸易暂停、俄罗斯朝鲜关闭边境口岸等消息不断传来。对于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而言,其在出口过程中的物流运输风险也正在逐渐加剧。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各国之间的海运、空运线路关闭,海运空运运力下降使得辽宁省水产品在出口运输时的成本提高、效率降低,由于冷鲜或冷藏水产品特性,长时间运输将会大大提升水产品变质腐败的风险。另一方面,针对于辽宁省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家而言,日韩两国的疫情发展走向对辽宁省水产品向其出口有着导向性的影响,日本2020年2月宣布暂停部分往返中国航班、韩国2020年2月宣布暂停部分往返中国航班且暂定禁止所有邮轮停靠(仅交由或接受供船物品的除外),受此影响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订单被取消、在途运输或者已经到港的水产品将被退回至出口地,总体看来,此类不可抗力为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运输带来了极高的风险。

3.进口国政策变动不断

2020年2月中旬韩国出现聚集感染,截止至2020年8月4日韩国新增确认人数34例、累计确诊14423例。2020年2月末日本疫情暴发,自5月日本全境解除紧急状态后,7月疫情又开始在首都东京圈扩大,并逐步蔓延至地方城市,截止至8月4日日本新增确认人数1243例、累计确诊41455例。日韩作为辽宁省水产品出口的两大主要市场,两国的相关贸易政策将于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走向息息相关。为应对疫情,截止至目前全球已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对有疫情国家入境人员实行不同程度的隔离限制,同时有40余个国家或地区采取了减少或者是暂停前往中国航班及相关贸易往来活动。受此影响,疫情下日韩两国边境口岸交易关闭風险加大,对我国进口水产品的相关政策也正在不断调整,由此可见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出口国政策风险正在逐渐提升。

4.贸易检疫标准提升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疫情管控风险升高、各国的防疫压力也正在逐渐提升。在此背景下,美国、日本、韩国等诸多国家都提升了其对进口商品的检测力度,以日韩两国为代表的绿色贸易壁垒在此背景下又将再一次提升标准。韩国于2020年1月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可能传播冠状病毒的野生动物,对于冷鲜或冷藏水产品的出口则添加了数十个检疫指标,相关措施实施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解除为止。日本方面对出口贸易相关人员的安全检疫、对进口水产品从外包装到产品自身的检测、对进口水产品的熏蒸消毒力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总体来看,贸易检疫标准的提升为疫情背景下的不得已之举,但是这一情况的出现也确为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据对大连市某水产加工企业主管的访谈得知,受疫情影响,其加工生产线为应对加工水产品逐渐提升的检疫标准,已经先后投入上百万元资金用以加工工艺改良与防疫体系升级,由此可见,疫情下贸易检疫标准的提升直接影响了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正常成本费用预算,激增的生产成本为辽宁省水产品出口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对策

1.拓展水产品出口渠道

长期以来辽宁省水产品出口地区集中在日韩两国,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规模严重下滑,其原因不仅仅在于疫情暴发的客观因素,辽宁省水产品出口市场渠道的单一同样是出口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辽宁省在其背景下需要积极寻求国际贸易合作,例如可以利用友好国际关系拓展非洲地区、以伊朗土耳其为代表亚洲地区水产品出口市场,探寻辽宁省水产品差异化优势,借助国际合作关系及“一带一路”倡议拓展贸易渠道,进而平衡当前辽宁省以日韩为主的出口市场结果,弱化主要出口国相关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拓展水产品出口渠道、提升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份额。

2.确保物流运输安全性

(1)提高相关人员对疫情防控的认知

疫情当下,出口贸易的运输安全性受到格外关注,北京新发地疫情更加让我们重视货物运输安全。鲜冷水产品由于其自身特性,在运输的过程中或会携带沾染新冠病毒,最终运输至进口国市场售卖将会隐患无穷。对此,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企业也需要格外重视,严控运输冷链安全性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强化水产品加工出口贸易企业人员对疫情防控的认知,定期组织水产加工、出口检验、冷链运输等部门员工进行防疫知识宣讲,以此进一步提高员工防疫相关知识及风险控制意识,进而才能够从多个环节降低疫情下水产品物流运输风险性,从根源上提升疫情下水产品物流运输风险控制效能。

(2)加强运输冷链安全建设

另外还需要辽宁省水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加强对运输冷链安全性建设,严控水产品送出去与原材料运进来的安全关。以北京新发地新冠病毒案件为借鉴,辽宁省作为水产品贸易的重点市场,其更需要将冷链物流运输的安全性做到极致。例如辽宁省水产品加工贸易公司可以定期对运输冷链进行消杀、将每日消杀具体情况记录上报,同时还需要水产品企业加强对公司员工、物流运输跟进人员以及水产品原材料安全性的疫情防控,对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员工及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原材料进行多道安全检疫,以此确保整体企业及水产品自身的质量安全。总之,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物流运输风险需要从员工认知以及运输过程两个维度进行把控,物流运输作为出口贸易的重要环节,其风险控制将尤为关键。

3.掌握一手贸易政策动态

当前受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部分国家边境口岸关闭、贸易往来暂停均对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需要及时掌握一手贸易政策动态,以此为公司的相关出口贸易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具体而言,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信息部门,旨在多方搜集国际贸易及相关出口案例信息,全面了解疫情下水产品出口贸易相关政策,进而有效地化解相关政策带来的出口贸易风险。或者辽宁省水产品加工贸易企业也可联合建立水产品贸易信息交流平台,各个企业将收集而来的一手政策、自身企业案例整合录入到信息交流平台以供同质化企业参考学习,进而达到水产品相关贸易政策信息高度集中、信息高效利用的最终目的。

4.加大出口水产品质量把控

(1)升级加工生产工艺

面对疫情下各国贸易检疫标准的不断提升,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需要从自身生产线及加工工艺着手,基于国际及重点出口国家对水产品出口的最新检测要求,不断革新加工生产工艺、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最大限度避免由于运输物流而出现的疫情风险,这样才能够在弱化疫情下出口风险的同时加大对出口水产品质量的把控,进而逐渐提升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份额。

(2)加强对企业员工及生产原材料的防疫

另外,针对2020年7月末由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暴发的聚集性疫情,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需要引起格外重视,一方面是对加工水产品原材料的安全检疫,另一方面则是对公司员工疫情排查与风险控制,时至今日大连疫情仍在继续,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的未来发展仍旧艰难。综上看来,疫情及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走向任何人都无法预知,眼下能做的只有从自身产品质量着手,全力提升出口水产品安全性、助力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四、结论

此次疫情的严重性让全世界都始料未及,疫情的暴发对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本文结合了出口贸易理论知识和当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对疫情下辽宁省水产品出口现状、疫情对其影响进行了逐一地分析和讨论,研究认为疫情对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有出口规模下降、出口风险加剧以及贸易检疫标准提升三个维度的影响,而后又提出了以下三点对策建议:拓展水产品出口渠道、加强出口风险管控以及加大出口水产品质量把控。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在此过程中想要真正实现辽宁省水产品以及全国出口贸易的全方位良性发展,相关研究仍然有待开展。谨以此研究抛砖引玉,希望对今后研究者关于疫情对辽宁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有所启发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邹国华.后疫情下水产品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N].中国渔业报,2020-07-06(003).

[2]陈述平.新冠病毒疫情下我国水产国际贸易影响分析[J].科学养鱼,2020(04):3-4.

[3]张收元.新冠肺炎疫情对渔业经济的影响及应对建议[J].中国水产,2020(03):37-39.

作者:石雅萱 梁爽

上一篇: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3篇集合)下一篇:机械制图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