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夜诗歌赏析

2022-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帐夜诗歌赏析

论初中语文诗歌赏析教学

可以说诗歌赏析是现阶段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中学语文考试的一个必考考点。对于诗歌,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并不陌生。可是对于诗歌赏析的方法和技巧,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基于这一点,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赏析的技巧便成了解决诗歌类问题的关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通过找寻“诗眼”来进行诗歌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或是在一些试题作业上经常会有一些诗歌赏析类的试题,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诗歌题目:在某句诗中,这个字能不能被另外一个字替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比如在杜甫的《茅屋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经常会这样来考,关于题目当中的“破”字能不能改为“吹”字,为什么?

通过这类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的“诗眼”,这非常有利于我们对诗词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我个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找寻诗的“诗眼”的意识和习惯。那么怎样来寻找“诗眼”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难题。一般来说,诗词中最重要的那个字词就是诗眼,例如: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老”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一个“老”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找到诗眼后,再根据诗词前后认真揣摩诗眼的真正含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怀,这样理解起来就要准确省事很多。看诗先找寻“诗眼”,找这些比较典型的词,也就是我们的“诗眼”。以“诗眼”为突破口,通过“诗眼”来走入诗歌,去进一步理解诗歌。

二、在诗歌中找寻“意象”,通过意象感知诗歌情感

另外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找寻诗歌中的“意象”。我们可以从“诗眼”入手,不防让孩子们把视野放的开阔一些。那就是找诗歌中的客观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借景抒情是诗人写诗惯用的技法,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是借助于客观物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而这个客观物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意象”。因而我们要走进诗歌,要理解诗歌,要做的就是找寻“意象”。因为只有找寻到了“意象”,才能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要在学生大脑的知识体系中加上意象这个节点,要让学生明白它理解它。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月亮”这个意象,它代表着思念。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再者如“夕阳”这个意象在诗中也是经常见到的,它代表着凄凉失落。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诸如此类的还有杨柳代表着惜别,落叶代表失意,春风代表得意等等。

在平常的学习和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在讲解诗词时,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去寻找这些“意象”,然后以此为契机,去体味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诗歌的意境。可以说,在诗歌中找寻“意象”,也是一个赏析诗歌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诗眼”“ 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当学生在自己欣赏诗歌时,大脑里已经有了“诗眼”、“意象”这样的概念时,也就是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开始有“诗眼”“意象”概念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就要试着从“诗眼”“意象”的樊笼中跳脱出来,开始给学生引入另外的一个概念,这就是意境。那么意象和意境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我们的孩子在初一就已经学过描写秋天的名篇,被誉为写秋之鼻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当中,马致远以其高超的妙笔,运用白描手法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枯藤、老鼠、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西下的夕阳、游子等)为我们渲染了一种深秋寂寥,萧索的氛围,透过这些景物,就自然理解了那个游子的寂寞以及思乡的无限惆怅,唤起天涯倦客的无限感动。这里的“境”就是所选取的意象,“意”就是游子的情怀。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意象这个客观事物,这个载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的一种境界。因而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诗歌主观情感的把握,之于我们的语文诗歌教学至关重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侧重重于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找寻意象的基础上,准确的把握诗歌的主观情感,从而体味诗歌的意境。体味诗歌意境,可以说是赏析诗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总之,我们的诗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找寻“诗眼”,找寻“意象”,体味意境,它不是割裂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于对孩子们进行这方面的诱导,让学生养成赏析诗歌的这种习惯,在诗歌中主动的去找寻诗眼、意象和去体味意境。

作者:丁中华

第2篇:浅析初中语文诗歌赏析技巧

在以往的教学中,或是在一些试题作业上经常会有一些诗歌赏析类的试题,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诗歌题目:在某句诗中,这个字能不能被另外一个字替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比如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经常会这样来考,关于题目当中的“破”字能不能改为“吹”字,为什么?

通过这类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的“诗眼”,这非常有利于我们对诗词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笔者个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找寻诗的“诗眼”的意识和习惯。那么怎样来寻找“诗眼”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难题。一般来说,诗词中最重要的那个字词就是诗眼,例如: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老”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一个“老”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找到诗眼后,再根据诗词前后认真揣摩诗眼的真正含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怀,这样理解起来就要准确省事很多。看诗先找寻“诗眼”,找这些比较典型的词,也就是我们的“诗眼”。以“诗眼”为突破口,通过“诗眼”来走入诗歌,去进一步理解诗歌。

一、在诗歌中找寻“意象”,通过意象感知诗歌情感

另外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找寻诗歌中的“意象”。我们可以从“诗眼”入手,不妨让孩子们把视野放的开阔一些。那就是找诗歌中的客观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借景抒情是诗人写诗惯用的技法,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是借助于客观物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而这个客观物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意象”。因而我们要走进诗歌,要理解诗歌,要做的就是找寻“意象”。因为只有找寻到了“意象”,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要在学生大脑的知识体系中加上意象这个节点,要让学生明白它、理解它。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月亮”这个意象,它代表着思念。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再者如“夕阳”这个意象在诗中也是经常见到的,它代表着凄凉失落。诸如此类的还有杨柳代表着惜别,落叶代表失意,春风代表得意等等。

在平常的学习和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在讲解诗词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寻找这些“意象”,然后以此为契机,去体味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诗歌的意境。可以说,在诗歌中找寻“意象”,也是一个赏析诗歌的有效途径。

二、通过“诗眼”、“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当学生在自己欣赏诗歌时,大脑里已经有了“诗眼”、“意象”这样的概念时,也就是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开始有“诗眼”、“意象”概念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就要试着从“诗眼”、“意象”的樊笼中跳脱出来,开始给学生引入另外的一个概念,这就是意境。那么意象和意境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我们的孩子在初一就已经学过描写秋天的名篇,被誉为写秋之鼻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当中,马致远以其高超的妙笔,运用白描手法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枯藤、老鼠、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西下的夕阳、游子等)为我们渲染了一种深秋寂寥,萧索的氛围,透过这些景物,就自然理解了那个游子的寂寞以及思乡的无限惆怅,唤起天涯倦客的无限感动。这里的“境”就是所选取的意象,“意”就是游子的情怀。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意象这个客观事物,这个载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的一种境界。因而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诗歌主观情感的把握,之于我们的语文诗歌教学至关重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侧重重于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找寻意象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观情感,从而体味诗歌的意境。

我們的诗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找寻“诗眼”,找寻“意象”,体味意境,它不是割裂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于对孩子们进行这方面的诱导,让学生养成赏析诗歌的这种习惯,在诗歌中主动去找寻诗眼、意象和去体味意境。(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宋宅中学)

作者:郑富位

第3篇:现代诗歌赏析的三个抓手

沈颖婷,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教师。

现代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很强的艺术性,不论对于哪一学段的语文教师而言,选择教学点,确定教学内容,都是比较难的问题。究其原因,最关键的恐怕还是对现代诗歌的品析鉴赏能力层次不高。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穆旦《我看》为例,从语言、意象、音韵三个角度对其进行文本解读,由“这一篇”到“这一类”,为现代诗歌的阅读与教学提供抓手。

一、语言的陌生化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美学特质决定了其对常规语言中的语法、逻辑等规则有所偏离、突破甚至冒犯,艾略特称之为要“扭断语法的脖子”,对此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这一重要文艺理论。因此在诗歌的文本解读中,我们可以从词类变格、反常搭配的角度感受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以此为抓手提升学生诗歌品读的能力。

以穆旦《我看》为例,在诗歌的前两节,教材旁批提示“描绘”诗人看到的画面,但同样一幅晚春夕照下的大自然美景,穆旦所用的“揉过”“吸入”等词和我们一般所用的“吹拂”“翱翔”等词相比,显然是异乎寻常的,但仔细品味又觉得恰到好处。“揉”字相比“吹”“拂”,不仅写出了春风的力度,而且“揉”字一般用于人的动作,例如“揉眼睛”,这又体现了春风温柔多情的一面。再者,“揉”这个动作常常是反复的,而且被揉的对象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形,譬如,日常生活中的揉弄面团需要反复操作,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它会变软,类推到本诗,被春风“揉过”的青草“低首又低首”,无论是形式上的反复还是形态上的“低首”,都与“揉”相呼应,这是诗人的匠心所在。词语之间的呼应不止体现在这一处。第一节的最后一句“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把在春风吹拂下的草地比作涌动的潮水,和诗人修饰青草的词联系起来,“丰润”写出了青草既茂盛又湿润的特点,在春风吹拂下不正像一片绿色的潮水泛起了涟漪吗?我们读诗,就是要唤起对词语的这份敏感,就像博尔赫斯所说:“玫瑰就存在于玫瑰的字母之内,而尼罗河就在这个词语里滚滚流淌。”

平展翅翼的飞鸟“吸入”晴空,同样也是陌生化的语言表达。“吸入”一般搭配“漩涡”,再加上前面“深远”的形容词,更形象地写出飞鸟被天空不由自主地吸引的状态以及呈现出天空与飞鸟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如果用我们自己描绘画面时所说的“翱翔”,天空只是作为飞鸟的背景,完全没有用“吸入”一词所产生的大大拉近二者距离的艺术效果。在诗歌的最后一节,我们也能见到诗人陌生化的语言。例如“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说“欢笑和哀愁”是“洒向”心里,说季节把花朵“燃起”又“吹熄”,明显违背了常规的语言搭配,给诗歌的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在联想中补足被隐去的喻体,即水和火焰,再来品味其与花朵自然荣枯的表达相比,这样的陌生化语言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变化,而且欢乐与哀愁、燃起与吹熄的并立暗示了生活的曲折和生命的复杂,增加了诗歌表意的丰富性。

不只是穆旦的《我看》,在现代诗歌中,几乎随处可见陌生化语言带来的艺术魅力。例如徐志摩《再别康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中的“招摇”二字。这一词语本来带有贬义,如“你太招摇了”“招摇过市”等。但徐志摩在这里公然用“招摇”一词来写,有招手、摇晃之意,写出了青荇的生机和水的波光潋滟。一个平常的动词,写出了看者、告别者的心神摇曳。再例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打破了常有的语言逻辑。这词语的矛盾,源于生活的矛盾,在“我”的保姆大堰河那里,“我”享受的是贫穷而温暖的生活,是非血缘却无尽的母爱。在“我”的亲生父母那里,富贵却有隔膜,有血缘却冷漠。这种感觉,只有用“新客”才能表达。所以,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达,能够极大丰富诗歌的语言表现力,重新构造读者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感觉,是我们解读诗歌文本的重要抓手之一。

二、意象互相关联

意象本身并非是单指物态化的符号形式,它同时也是作者创造构思中“神与物游”的心象,是艺术家内在情绪或思想与外部对象相互熔化、融合的复合物,是客观物象主观化的表现。[1]正因为如此,意象在文学创作中尤其是在詩歌创作中才能成为跨越主观情感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以及作者和读者之间天堑的桥梁,而对意象的恰当选择与娴熟运用也当之无愧地成为诗歌最重要的艺术技巧。在穆旦《我看》一诗中,诗人所呈现的意象有个突出特点便是它们之间互相关联,关系紧密。

例如在前两节中,春风青草两个意象分别是“揉过”的施事方和“低首又低首”的受事方,飞鸟与晴空更是天然地具有联系,流云大地虽在空间上相距甚远,但诗人不说晚霞“染红了”大地,而说“沉醉了”大地,将流云和大地两个意象联系得更紧密,更有情感。诗人将这三组结构中所有的意象作了艺术上的融合,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包容眷顾着对方,互相依存,顾盼摇曳。而这样互相之间都有联系的意象一起呈现在诗作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并不是完全静态的美,而是在恬然中蕴含着丰富鲜活的生命力:春风和飞鸟是流动的,青草在“低首又低首”,流云和大地也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变得“红晕”和“沉醉”。这其中有时间的流逝,整个画面静中有动,生趣盎然,它不是停留在对自然的粗略一瞥所产生的印象,而是细入毫芒的观察和刻画,是诗人用整个身心与大自然交流所感受到的新鲜、美丽生命的流动。而在诗歌的后半部分,“天风”“鸟”“云”“树”“花朵”等意象都是大自然的典型事物,它们组合出现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联系,且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使全诗意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意象是我们赏析诗歌的另一个重要抓手,现代诗歌中我们所熟知的《致橡树》,除了“木棉”“橡树”外,还有很多意象的选择,如“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乃至“春雨”。这些意象也都与主体意象互相关联,它们同处于大自然中,共享日晒雨露。如果说《我看》的意象互联让我们感受到了风景的明丽、生命的流动与诗人心情的愉悦,那么《致橡树》有意识地选择这些联系紧密的意象则有利于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主体意象,更把诗人鲜明的情感倾向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当然还有其他现代诗歌的名篇在意象的选择与运用上具有其他鲜明特点,例如郑愁予的《错误》有江南、莲花、东风、柳絮、青石、春帷、窗扉、马蹄等丰富的充满古典意味的意象;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具有象征意义等等,我们在现代诗歌的阅读中就可以抓住本诗意象及其突出特征,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口,从而更好地欣赏诗歌。

三、音韵和谐往复

现代诗歌虽不像古诗词一样讲究押韵、平仄、对仗、工整、字数相同均等,但作品同样有着和谐的韵律,其独特的听觉形式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点之一。正如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在《诗的艺术》中所说,诗应该首先具有音乐性。《我看》一诗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押韵的密集、叠词与反复手法的运用上。

本诗换韵次数并不多,除了第一节的“草”和“潮”,第三节的“画”和“发”,后两节的“游”和“流”,全诗大部分韵脚如“翼”“里”“地”“戚”“息”“逸”“熄”均押i韵,洪声韵和细声韵的交替既是诗人心绪变化的表现,也使得诗歌节奏在整齐中凸显变化,把各诗行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回环往复、流转起伏、和谐统一的韵律整体。更为难得的是本诗在主体部分也有密集的押韵字符,例如诗歌前两节“揉”和“首”、“向”和“荡”、“吸”和“意”、“云”和“晕”都有着相同的韵母,这些相同韵母的间隔出现,也使得诗歌音韵和谐。叠词与反复手法的运用同样增强了本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前两节的四个“我看”除了凸显抒情主体外,还形成反复,“悄悄”“慢慢”“静静”等叠词的点缀也让诗歌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试想,若改成“悄然”“缓慢”“安静”,便没有这种回旋往复、低徊不去的情致了。后几节中“去吧,去吧”“哦”等词的反复同样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抒情性,“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句式的重复排比造成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流动美与情调上的萦回不绝。

举一反三,我们在欣赏其他现代诗歌时也可以抓住音韵上的特点去感受与体会。例如戴望舒在《雨巷》一诗中,使用了不少双声叠韵联绵词,它们与诗行的排比、复沓的运用、首尾的重章一起共同将诗歌情绪的节奏拉长、放缓,构成了一唱三叹的语音效果,烘托了忧伤的意境,使诗歌读来和谐缠绵。这是诗人的自觉追求,也是我们走近诗歌,理解和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

四、结语

不少学生甚至教师视读诗为畏途,对现代诗歌的认识、理解、赏析总不知从何下手。本文以穆旦的《我看》为例,提出了欣赏现代诗的三条路径:其一,诗是精炼的语言艺术,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都可能成为极具表现力、创造力的点睛之笔,都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意味和深厚的旨趣。对诗歌的语言进行推敲,可以关注其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其二,意象是诗歌内容构成的重要元素,读者只有在敏锐捕捉意象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进入诗歌的意境,进而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因此,抓住诗歌的意象特点,对赏析本诗具有显著且不可或缺的功用。其三,现代诗歌仍然不排除声音的艺术表意手段,而且现代诗歌的音韵处理有其自身特点,需要我们通过朗读品味加以注意。以语言、意象和音韵为抓手,期望我们能更好地赏析现代诗歌,真正让学生领悟现代诗歌之美。

注釋:

[1]王书婷.新诗节奏和意象的理论与实践:1917-1937[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2.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岩泉.论九叶诗人的语言艺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03).

[3]杜心源.论穆旦诗的现代主义意识[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作者:沈颖婷

第4篇:在赏析生活中赏析诗歌

现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生活也像永不停息的齿轮一样,节奏飞快,转动不停。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高中阶段的诗歌赏析学习变得十分困难。每当遇到诗歌赏析题时,学生大都愁眉苦脸,究其原因,那就是现在的生活,每天大量的学习时间,大量的习题时间,已经是把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们几乎是天天如此,三年如一。

面对如此情况,要想学好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诗歌,还想像古人那样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学好,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面对现实,寻找新的突破口。根据平日生活学习中的实际经验,大体可以寻找出以下几条学好古典诗词、诗歌的“捷径”。

一、化整为零,融入生活

把诗歌融入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山水田园、家国荣辱、风花雪月、离愁别绪等,这些都是先人情感的沉淀、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精髓,长久以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但又因这些是一些高度凝练的东西,现代生活中并不是时时刻刻可感,而曾经的古诗教学就是放在“读――翻译――背”这样一个框架里,是为应付考试而走过场教学,因此学好很难。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有了更明确的界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应改变以往的教法,以“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升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就把诗歌进行有意识性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把对古诗的学习与理解的时间在生活中拉长延伸。

诚然古诗并不像现代文一样明白晓畅,并且由于时空的跨度大,不但语言环境已经大相径庭,而且又有明显的古今差异。再加上许多古诗本身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单纯的教学上的学习使得古诗教学大多只停留在浅表层面的感知上,使古诗教学列加简单枯燥。只有把它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理解、体味,才能使古诗文在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才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古诗教学必须重视生活理解的作用。化整为零,把诗歌融入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多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把诗歌的意象或形象融入到生活当中去。以生活来体验或体味古典诗歌、诗词中所代表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必将成为理解古诗歌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多去接触,多去体味

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去接触,去体味诗歌,在熟悉的基础上才能对古典诗词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古典诗词是最丰富、最生动的语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凝聚于其中的智慧、风骨、意境,已形成了一种民族化的文明素养,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自然就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情操也就得到了陶冶,文化素养才能得到了提高。诗歌教学主要突出以下内容:语言、朗读、记背、情味、意味、趣味、想象、联想、意象、意境、意蕴。单纯地依靠教师教,是不可能做到对古典诗词的全面的理解的。所以,只有学生自己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时时、处处去理解它,才能真真正正地提高自己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古诗四声抑扬顿挫,韵律和谐,平仄错落,联绵词回环响亮,音词声情并茂,对偶句节奏和谐,等等,读起来犹如动听优美的音乐融入于耳,愉悦于心,何乐而不为呢?

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来。但是无论怎样读,都应力求“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语言的训练只能来自学生的自我阅读训练,而不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更不是去做习题训练,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愿意读、多读。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形成积累。

三、注重个体,注重感悟

诗歌鉴赏,不能单一地去强调明确统一的理解与答案,更不能进行模式化的理解与练习。诗歌是个人情感的外化,多的是个体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对诗歌的个体性了解与感悟。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高度凝练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对诗歌的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各自不同的探索。

总之,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要想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与感悟,就必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诗歌的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学习和鉴赏诗歌。

第5篇:诗歌朗诵会、诗歌赏析

* 诗歌朗诵会、诗歌赏析活动展示方式网上、报刊、书籍收集诗歌的途径吴伟源收集资料打字,韦英豪按键分工吴伟源、韦英豪组员搜集资料、举行诗歌朗诵会、自编诗歌、合编小诗集。活动内容11 月19 日――地点六(1)班11 月23 日时间1. 春2. 夏3. 秋4. 冬诗中春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8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诗中秋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4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5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6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7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10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诗中冬1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2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5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6 .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7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8 .儿

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9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10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剌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战争与孩子六(1)班吴伟源没有面包的地方,孩子们依然在唱歌。他们不懂什么是战争,他们只知道,要听长辈的话,别让他们伤心。硝烟毁了他们的家园,家中长辈在哭泣。孩子们开始明白什么叫战争,他们沉默着,他们不再玩耍了。老师的手六(1)班韦英豪老师的手是温暖的,在我受委屈的时候。老师的手是慈祥的,在我犯错的时候,为我指引正确的方向。老师的手是有力的,他把我们一个个,推向知识的彼岸。*

第6篇:《山行》诗歌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行》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翻译/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亦可译为直到夜幕降临),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3、石径:石子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赏析/鉴赏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旳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旳“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旳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旳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旳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旳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旳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旳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旳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旳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旳生命力使秋天旳山林呈现一种热烈旳、生机勃勃旳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旳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旳是大自然旳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旳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旳才气,也表现了诗人旳见地。这是一首秋色旳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旳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旳。不仅前两句疏淡旳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旳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旳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旳诗人,也成了景色旳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旳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第7篇:《夜雪》诗歌赏析

《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描写的是“夜雪”,全用侧面烘托手法。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众多的咏雪诗中,此诗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夜雪》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翻译/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注释

⑴讶:惊讶。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⑵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赏析/鉴赏

在众多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别具风采。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旳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旳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旳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旳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旳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旳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旳积雪压折竹枝旳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旳寂静,更主要旳是写出了诗人旳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旳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旳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诗中既没有色彩旳刻画,也不作姿态旳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旳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旳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旳语言特色。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旳风格。

第8篇:顾城诗歌赏析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小时候,一个寒冷的冬天,顾城在幼儿园里发起了高烧,妈妈赶来了,把顾城包得厚厚的放进儿童车里,在推着去医务室的路上,顾城感觉到世界都睡了,只有星星还又大又亮,小车吱吱地响着,而妈妈给他讲了一个又一个童话,然后他看见了那童话中的世界,正和那洁白的水汽一起,在夜空中轻飘„„ 在妈妈为顾城建造的童话的世界里,他不想长大,想要永远做个孩子,永远坐在妈妈的小推车里,但是他却不能拒绝长大,所以此后漂泊在江湖里,他就像一块漂在大海的小木片一样,思念着他的陆地,思念着他童话的城池。 谢烨说顾城:“他喜欢睡觉,生活对他来说不过是通向梦海的沙滩。”

顾城是一个被幻想宠坏的孩子,如果说梦境是熟睡者的幻想,那么幻想就是清醒人的美梦。所以他想要拒绝长大,但是成长不可避免,但长大了的诗人,却不让他的灵魂破茧而出,因为这个过长的梦,他变成了蛹。他就一直呆在这个蛹里,做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美梦,但是他知道:我的梦不会太久,她预备了萤火虫。

孵梦的壳不可避免地在一丝丝裂开,只到有一天无法遮住诗人长大的身体,有一天,他胆怯地睁眼看着这个世界,梦,告诉他,生活是假的,而此时生活扑面而来,告诉他,梦是假的。生活,像一群又一群蒙面人,打劫了诗人的梦。 最后,诗人的那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终被一把斧头拆毁。那一把斧头莫名的出现在悲剧现场,却不是凶器,仿佛是种意向,就像那扛着斧头进山的樵夫,遇仙人,下一局棋,等要回去,才发现斧已烂柯,才知人间已今夕何夕,他是真的误入了那座仙境,却再也回不去了。就像顾城,携一笔,进入了他的童话乐园,他描绘了这童话里的种种美好,可是再出来,看见这人世亦是不知今夕何夕,而离开童话的他亦如离开水的鱼,离开天空的飞鸟,离开花朵的蝴蝶,濒临死亡。 顾城说:“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不少人认识顾城大多起于《一代人》同时又终于《一代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此顾城就非彼顾城,而这首诗虽然曾经以朦胧诗的典范而出现,但是当人们已经在某一个较固定的层面普遍认同和接受了它,把它当成了“一代人”独特的标志与象征,那么实际的它也就已经不再是以“朦胧”的形态而存在了。它成了一个有着特定指代意义的符号,诗的思想性虽被拔高了,而它的诗意和情绪性却遭遇了不可避免的简化和滑坡。(这里也许有一个不甚明显甚至还有待商榷的悖论:朦胧诗的代表之作却在不朦胧的层面被广泛接受了。因此在朦胧诗最有影响的时候,“朦胧”的含义本身却并没有被完全的理解和接受。当然这已经不是本文所要和所能讨论的了)

而如果每一首诗都像一个标语口号那样确定不移,那么它就不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反复品读和欣赏。今天当我重读顾城的《一代人》,它吸引我的地方已经不再局限于它曾经据以成为典范之作的对一个时代以及那一代人遭际、姿态和抱负的统摄与反映。而是要远在这一点之外,在诗歌本身自然保存的字句中。寻求那最初的表达冲动、表达难度、表达幅度和在这个寻绎的过程中我在其间自由领略时所享受到的快感与快意,才成了我作为另一代人却仍然能够对它感同身受的原因。

这首诗的“诗眼”,或者说解读这首诗的关键词我以为是一个“却”字。对这个字的不同感知、理解与领悟,对它不同的定性,造成了极不相同的欣赏和解读效果。在从前一些特殊年代,这种思想上的取向也许就是判定一首诗优劣的标准,但是今天,对它的偏好与取舍则更应该退回到诗意本身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上去,退回到文学自身的感性与情性范围以内来对它进行选择和评说。诗歌在现代失去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诗歌解读的可能性与自由性的被戕害与被强奸。当所有诗句不是直言不讳,就是微言大义;读者要么只看到一种赤裸裸的煽情和无从参与的直白,要么是被宏大而又枯槁的口号压得失去判断、丧失了个体鲜活的感性与悟性。这样一来还会有什么诗的欣赏可言?当欣赏成了不可能,又哪里会有什么欣赏的快意和兴趣?而既然没有了兴趣,自然也就不会有对诗歌的关注与热情了。

当然这是后话。

既然诗歌是一种敞开,那么也许这种相互纠缠混合的混沌状态才是它的真实状态和原生状态。但是既然诗歌同时又是一种命名,那么它就必然会有哪怕截然不同却一定切实存在的具体意向。解读的自由不是盲目与不可确定,而应该是有章可循的不同确定。所以我抓住了“却”字作为我的诗歌“确定”的契机。正如上文已经有所提及的那样,一切可以从对“却”字的不同命意开始。

如果我们把“却”理解为一个转折连词,理解成“但是”和“偏要”,那么这首诗就有了一种英雄主义的决绝与悲壮。即便执拗得孤傲,那也是对丑恶势力的孤傲。因此它成了“一代人”凛然的肖像,哪怕黑夜漆黑了“我”的眼睛,但是这只会使“我”更起而反抗,而决不屈服。“黑色的眼睛”既是一次受骗和被伤害,同时也导致了“我”的觉醒与反抗。至于“光明”的有无,并不是诗要表达的重点,也不是它主要关心的所在。它要突出的只是一种对待“黑暗”的态度,表示一种在荒谬中却依然坚定的一代人孤胆英雄般的姿态。这种理解是《一代人》被接受的主要理由和方式。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却”的意义理解为一种反讽或自我嘲弄,把它理解成“竟然”的意思。这样,英雄主义的色彩便被极大地消解。诗歌所表示的不再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姿势,而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嘲笑。“黑暗”在这里压倒了对光明本该有的信念,而“光明”是不可能的。追求光明是可笑的,因为唯一可用来追求的武器也已经被黑暗所俘获、所污染。“黑色的眼睛”和“光明”之间形成了不可抹灭也无法调和的悖谬。谁如果去打破它,谁就应该受到失败和嘲笑。只是在这里,打破和嘲笑的人,几乎就是同一个人,因此这种英雄主义的退守里其实也能够包含着一丝时不我与的进击。嘲笑因为发自自我而有了指控的力量,虽然它是曲折的、甚至是消极的。这样的理解少了许多悲壮,多了一些苦涩;少了一种顽强不屈的“韧”的精神,多了些自我消沉的颓丧。就像接受一种宿命,“我”嘲笑并且接受了“人的不成功”。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种理解似乎更接近顾城本人的真实。 同样作为黑暗现实里的失败,前者也许是暂时的,后者却宣告着一种必然。如果前者还有更多的“壮”可言,那么在后者也许就只剩下了自我解嘲后无以复加的“悲”了。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

是在接受中被简化和定型化了的悲剧英雄,还是在浓重夜色中冲突不出,因而沉湎理想的“一个任性的孩子”?事实也许是,这两者在深层其实是相通的,英雄往往正是那些比普通人多了一些“任性”和孩子气的人。他们的身上保存着更理想化也更纯粹的天性,正是这一点才使他们和一般人区别了开来,也才使他们最终选择了“英雄”的行为并且成为英雄。所以孩子的任性其实是对英雄的丰富而不是消减。只是,过度的理想主义也可能导致对现状的抗拒和悲观,毫无保留的退守也会造成一种消极的取向。当孤傲的执拗走向极端,无奈的自嘲不是作为一种清醒而冷静的精神底色平衡激情,而是成了一种自我沉溺的理由和表现方式,对英雄行为和理想主义的期冀就容易在现实磨难面前,由希望而转向无望进而步入绝望。这就会导致人的遗世孤立和他偏执性格的片面发展与激化。从而导致两者在这一点上趋于统一,走向汇合,并且在这个封闭的圈内相互助长、恶性繁殖。 如果这样说不是十分的牵强附会的话,我还想指出,在本诗的题目“一代人”和诗句中的“我”——而不是“我们”——之间,其实早已经隐含着或者预示着在那个时代语境中,个人选择的矛盾及其张力。比如“一代人”的宏大和“我”的渺小,比如“一代人”的担当和“我”的不胜。我不敢说这是顾城所自觉和有心的用意,事实上,这两者也没有必然如此的对立,因为“我”完全可以作为“一代人”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发言、而具有代表性。同时无论在诗歌的节奏上还是就诗歌本身的个人性表达而言,用“我”都要比“我们”适宜。因此我之所以指出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诗意的内在张力而言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强调那特殊的一代人他们痛苦而艰难的现实选择与内心冲突,强调诗歌表意所具有的充分性。

作为同时代人,温情的舒婷也曾写下《一代人的呼声》,在那里喊出了另一种更坚定也更自信的声音。所以我相信,无论是“一代人”还是《一代人》,它们都是丰富的、多面的。而我们对它的解读、我们作为又一代人正在和将要做出的选择也一样。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当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只是把它当成了名人名言。到了2003年的文学课上,我知道了它是一代朦胧诗人顾城的名作。2007年,又再次聆听了郑大老师对这首名诗的赏析,颇有感触。于是在课余去图书馆寻找有关顾城的书籍与这位神奇的诗人作心灵的沟通„„

——题记

一、闲谈顾城

出生于1956年的顾城在“文革”期间只是个少年。和大多数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一样,他经历了少年时代天真单纯的信仰的破灭,也经历了从彷徨、迷惘到追求、觉醒的生活历程。从他早期的短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世界的冷峻的怀疑和批判。

与同时期的诗人相比,顾城显得与众不同,他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写在雨滴中闪现的世界,他要用“纯银”一样的声音去构筑一个天国。为此,他被成为“童话诗人”。诗人也不愧于这个称号。在他的笔下的世界是纯净和谐的,他的诗作被表现在未被涉世的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中,也被表现在没有被污染的大自然中。他一直去寻找朦胧又纯粹、自然简单又高度理想的童话王国。甚至为了保持这个童话王国的纯粹,他拒绝长大,拒绝成人的心态和眼光。我认为这和他小时候随父亲下方,在自然环境里长大有关。阳光、沙滩、松树是他诗作中始终不变的角色。所以说,在朦胧诗人中,顾城赢得了这个称号是理索应当的,舒婷曾在《童话诗人》中十分形象地勾勒出了顾城和他诗歌的特征。

但是,在童话诗人顾城的内心一直就有着另外一面:童年的记忆培养了诗人的敏感和想象力,却也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这既是他极力逃避现实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造成他性格怪异、人格分裂的重要因素。下放时受歧视的生活和返城后人生际遇的不顺都使他心灰意冷。他在诗里写到“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童年生活留下的阴影,使他对新是生活充满了恐惧,也使他不能像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那样对历史做出理性的评价。他说:昨天,像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写的如此忧伤绝望、可怜幽冷,与他唯美纯真的童话诗形成极大的反差,其实这也是诗人心灵真实的一面。由于无法摆脱阴冷的记忆,又深深知道童话王国的脆弱,现实中的顾城只能以离群索居的方式逃避现实。 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给后人留下了一篇世人皆知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社会批判意识的诗篇——《一代人》

二、另眼赏读《一代人》

英国批评家、美学家瑞恰慈这样谈现代诗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诗所云,而是诗本身”。这句话相当深刻地道出了现代诗的价值取向。顾城的《一代人》一共只有两行,读后却难以忘怀。这大概是因为它首先从审美上打动了我,是“诗本身”的深层意象唤起了我们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引爆了我们的情感!诗的标题“一代人”又使诗获得了巨大的时空容量,起到了点题作用。全诗格调冷峻、深沉、意象独特,富于哲理性。

在这里,“黑夜”是黑暗岁月的象征;“眼睛”象征一代人心灵的觉醒;“光明”象征真理和未来。这三个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意境奇特、充满活力的象征体。在黑色的画面中,人们不难感受到其中孕育着那冲破黑暗的力量。黑夜是可憎的,但又是黑夜创造了它的对立物。诗作可以看作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它概括了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的心灵里程,表现了诗人寻找光明和真理的信念。

这首诗虽然只有两句,但结构是完整的,因为它很完整地把一个意思表达了出来——对于过去一个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单是这一句所含纳的更为深广的意味就可以让我们的阅读受到强烈影响并意味深长。。。。。。 其实,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除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之外,常常最终面对的宇宙和生命问题并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处理。我认为顾城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诗歌艺术家。还有人可能会感觉这“黑色的眼睛”还有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为什么这眼睛只能是黑夜给予的,为什么黑夜所孕育的双眼要背叛地寻找它的反面——光明,为什么这双眼睛就不能习惯黑夜。而读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后,几乎没有人会不停下来想想,“光明”是什么,能寻找得到吗?“留白”做的好的诗,会让人有一种想续写它的冲动,却最终发现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如果让我们在这短短的两行字之后再加上一两行,那该写什么,恐怕没有人敢这么做吧。这正是《一代人》既空白又丰富之处。顾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节制了自己的冲动,而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了读者。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童话诗人”,顾城的创作显在沉浸于他自我编织的 迷人的“生命幻想曲”时,丝毫没有忘记个人、诗歌对社会道义的独特承担。诞生于1979年的顾城的小诗《一代人》短小精悍,不仅彰显了优秀诗歌寓意无限、回味无穷的独特魅力,同时还体现了顾城的这种积极的“文以载道”的努力。

《一代人》可能不是顾城最好或者说和他的朦胧诗人以及“童话诗人”的头衔最吻合的诗篇,但不容否认,它却是顾城,甚至是文革后“新诗潮”创作中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经典特征的诗作之一。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人们走来走去 他们围绕着自己 像一匹匹马 围绕着木桩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偶尔,也有蒲公英飞舞 没有谁告诉他们 被太阳晒热的所有生命

都不能远去 远离即将来临的黑夜 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获者 不会丢下一穗大麦 1982年7月

如果以为童话诗人仅在假定性世界虚构他的幻象天国,用纯净的本真童心和异想型人格编制“梦游症”,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童话与现实的边缘,在异想与梦幻的氛围里,他的诗亦时有渗透着对社会存在的介入,以及对生命的体味,尽管不是重笔浓墨,倒象是透明淡远的水彩。

这首诗短短13个句子,形而上地触及了现实生存挣扎与死亡命定的严峻谜面。首句“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是概括性背景,有着映衬作用与反讽效果,联系整首诗可以联想为在这貌似明亮宽敞的社会舞台上,芸芸众生正在演出各自的剧目:正剧、闹剧、悲剧、喜剧„„

而对熙熙攘攘的众生相,诗人仿佛是以“场记”的身份出现,坐在角落,冷静审视各种剧情发生发展,然后做出法官似的判定:“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所进行的各种拼搏角逐,(“走来走去”)或巧取,或豪夺,其目的虽然是一种生存本能(“围绕自己”),但不无可悲的是,却被另一种社会性异己力量(“木桩”)所主宰、所支配、所控制,以致近乎盲目围绕着它团团转,还洋洋得意以为生存得“宽敞明亮”呢!这一剖析显示童话诗人并非天真,从“围绕自己”到“围绕木桩”的双重圆心运动中可以悟出,被“木桩”所异化的人无法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本质,人时时陷入外部世界异己力量规定的重围中。当然,这只是第一层的社会性含义。另一层的本体含义是:人围绕着自己团团转,人陷入自身的木桩“圈套”,这种作茧自缚是现代人生最大的悲剧——人既是他人的地狱又是自身的囚徒。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马与木桩关系)贴切地道出人的悖论。

为了不至于过于分散,第二节首句再现一次“背景”以便收拢,接着道出“偶尔”也有极少数英勇的“蒲公英”,能够做超脱性飞行。蒲公英这一意象在新诗潮中被广泛应用。它常常扮演先驱者、觉醒者、探索者、冒险者、叛逆者的角色。可是没有人“告诉”蒲公英,他们终究飞不远,也有可能他们明知飞不远,还是义无反顾地“远云”,他们拒绝种种被异化的现实的“黑夜”,尽管他们明白:他们无法最终抗拒命运,无法抗拒人生最大的谜底——死亡。所有这一切都要被死亡这位“细心的收割者”所捕获。诗人把死亡比喻为一位巨细无遗的收割者,绝不丢下任何一穗麦子。从蒲公英的相对自我肯定(“飞舞”)走向最后的否定(“不能远去”“不会丢下”)实质上涉及了生与死的命题。

诗人在此似乎放弃了生的坚执而肯定死的威力,虽然他的否定心平气和,口气很是客观,但那宿命的意绪多少有所流露,那是一种挣扎,一种平静的绝望。D&#·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说:“绝望是一种最终的或边缘的境遇。绝望的痛苦是这样一种痛苦:由于非存在的力量,存在者知道自己无力去肯定自己,结果便是它想放弃这一认识及其预设,放弃那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不想摆脱自己——而这是做不到的。绝望以加倍的形式出现,以此作为逃避的孤注一掷的意图。”顾城有没有彻底陷入死亡的绝对宿命呢?他把平静的绝望化解,寄托在“蒲公英”的飞行中(在他作品中曾大量出现“蒲公英”型的意象)哪怕最后都“不能远去”。毕竟他还清醒:整个人类的生命可以解释为一种为了避免绝望而作的持续努力,他还没有彻底放弃努力。

昨天,像黑色的蛇 昨天 像黑色的蛇 盘在角落 它活着 是那样冷 死了,更不会热 它曾在 许多人的心上 缓缓爬过 留下了青苔 涂去了血色 现在 它死了 压在一座 报纸的山下 难以捉摸 无数铅字 像蚂蚁般聚会 讨论着 怎样预防它复活

一九八O年九月

“昨天/象黑色的蛇”,这么一个有亮度、有色彩、有质感的比喻,一下子令人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黑色的蛇,这么一种狰狞、恶毒,让人不寒而栗的动物,与我们昨天那段恶梦般不可思议的历史连接在一起,从感觉上作用读者,以激起读者内在的情绪、情感。深入事物的内质,把两种给人感觉上相近的事物连接在一起,构成新鲜有力的比喻,以达到内在的准确,这是现代诗人所追求的。那么一个疯狂变态达十年之久,兽性战胜人性,假、恶、丑蹂躏真、善、美的昨天,正象一和冰冷的、黑色的蛇,“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让人心有余悸,不堪回首。痛定思痛,这条“难以捉摸”的蛇,会不会僵而不死,再度复活?“怎样预防它复活”,光靠“无数的铅字”?对于一个血液里沉淀着过多封建因子的社会,对于一个头脑容易昏胀、发热而又缺乏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的民族,要想防止悲剧重演,假、恶、丑再度横行,力量在哪?措施在哪?诗人在深沉地思考着,也在隐隐地担心着。

用诗的方式处理具有深层反思意义的题材,这首诗是成功的。这主要在于诗人用意象代替情绪的发泄,代替议论。象蛇这样一个意象就暗含着诗人对昨天那段历史的情绪。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主张诗应以客观的准确意象,代替主观情绪发泄,以准确的物质关系象征非物质关系。这首诗正有这样的特点。

不是再见 我们告别了两年 告别的结果 总是相见 今夜,你真要走了 真的走了,不是再见 还需要什么? 手凉凉的,没有手绢 是信么?信? 在那个纸迭的世界里 有一座我们的花园 我们曾在花园游玩 在干净的台阶上画着图案 我们和图案一起跳舞 跳着,忘记了天是黑的 巨大的火星正在缓缓旋转 现在,还是让火焰读完吧 它明亮地微笑着 多么温暖

我多想你再看我一下 然而没有,烟在飘散 你走吧,爱还没有烧完 路还可以看见 走吧,越走越远 当一切在虫鸣中消失 你就会看见黎明的栅栏 请打开那栅栏的门扇 静静地站着,站着 像花朵那样安眠 你将在静寞中得到太阳 得到太阳,这就是我的祝愿

一九八一年十月

顾城和北岛、舒婷一起登上诗坛,他以孩子气的纯真引起读者的注视。这一首是写爱情的破裂的,仍然带着孩子气的纯真。

先是写下决心分手,然而又分不开,终于决心要分开了,所以诗的题目叫做《不是再见》,真的要走了。一开始就进入了某种恋人之间常有的意志与情感的矛盾、反复的境界,理性意识和潜意识不能统一的境界。

写得最精彩的是一起烧信。他把这叫做“让火焰读完吧。”这本是很悲惨的,然而在顾城的笔下,悲惨的分手都显得很美。如果用浪漫主义的方法来写,用激化情感的方法,用上天入地的想象来写,也未尝不可,但那样就太陈旧了。顾城却写得很平静,完全是真的,显出孩子气的纯真,让现在的分手在“明亮地微笑”中“温暖”地进行,是明显带着孩子气的童话式的幻想,因此,最后的祝福也是纯净的,具有孩子气的特点。

全诗的感觉都在孩子气的单纯心灵范围之内,因而显得不但统一,而且单纯,好象两个分手的恋人的心都是透明的。

第9篇:诗歌赏析

阅读《春望》,完成下列各题。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4、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5、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6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练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阅读《泊秦淮》,完成下列各题。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诗中用一个“ ”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4、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5、赏析首句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阅读《钱唐湖春行 》,完成下列各题。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至少答出四种)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

4.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完成下列各题。

1.本诗作者是(人名),诗中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2.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品格?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感受。

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云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3、“不畏浮云遮望远,自缘身在最高层”显示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望远,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远,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阅读《望岳》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

3、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两句?请说说喜欢的理由。

阅读《过零丁洋》这首诗,回答问题。

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颔联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己亥杂诗》,回答问题。

1、本诗开头两句以 修饰离愁,以 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中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

3、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

1、 诗中表明朋友间不拘行迹的真挚情意的句子是:

2、 诗歌首联中“辅”“望”两个动词用得好,试做简要分析。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送别经典,被人们久久传诵,试对这两句诗作简要的分析。

上一篇:关于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下一篇:电子商务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