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护理绩效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川县中医院护士四川青川628100)【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医院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望相关人士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护理绩效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我国护理绩效管理论文 篇1:

我国护理服务价格相关研究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2000—2015年我国护理服务价格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了解护理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为护理服务价格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建立数据库对文献年度变化、地区分布、期刊分布、主题等的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19篇,分别发表在94种期刊上;其中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五省市发文较多(128篇,占58.44%);《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杂志》和《护理学报》刊文较多(59篇,26.94%);219篇文献的文献合作度为2.79,文献合著率为73.06%。结论:国内关于护理服务价格的研究日益受到护理管理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护理实际成本核算,护理服务收费与护士劳务价值在临床工作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护理服务价格; 文献计量分析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in nursing service price in our country

XIONG Huanhuan, MA Xiaoqin

(Nursing School of 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on the nursing service price in our country from 2000 to 2015 and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nursing staff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nursing service price. Method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retrieved with China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Wanfang Database and 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and a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for bibliometric analyses of the annual changes of literatures, regional distributions, journal distributions, subjects and so on. Results: A total of 219 papers published in 94 journals were searched out. Among them, five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of Guangdong, Shanghai, Jiangsu, Zhejiang, and Beijing issued more papers (128 papers, accounting for 58.44%). More papers were published in Nursing Research,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and Nursing Management Magazine (59 papers, 26.94%). Among all these papers, literature cooperation degree was 2.79 and co-authored rate 73.06%. Conclus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domestic research of the nursing service price by the nursing managers and researcher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ursing practice cost accounting, nursing service charge and nurse labor value in clinical work are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KEY WORDS nursing service price; bibliometric analysis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医疗事业的突飞猛进,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核算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和卫生机构的重视。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服务价格作为护理劳动服务的货币表现形式,必须反映护理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活劳动及护理人员的真实劳务价值[1]。合理的护理服务价格不但能够为科学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有效衡量护理服务效益提供参考,也有利于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本文采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对近16年来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护理服务价格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护理服务价格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以“护理价格”、“护理费用”、“护理收费”、“护理成本”、“护士薪酬”、“护士工资”、“护士劳动/劳务价值”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逐篇阅读文献的摘要与内容。剔除与本研究主题不符,会议及消息类文献和无法找到链接及重复的文献,共筛选出219篇文献进行分析。

1.2 资料分析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以作者、发表年份、作者单位、合作度、地域分布、期刊源、文献类型、文献内容及基金来源等为文献评阅指标,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以上内容进行评阅和指标摘取,录入相应的文字或代码,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计量及年度变化

近16年,国内共刊登护理服务价格相关文献219篇,平均每年发表此类文献13.7篇。而2000、2001年每年仅查阅到1篇文献,2002至2006年则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达到28篇。文献年度分布情况见图1。

2.2 文献地域分布及单位发文量

2.2.1 文献地域分布

以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地域分布进行统计,219篇文献分布于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发文5篇以上的有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计173篇,占文献总量的79.00%。广东(41篇)、上海(29篇)、江苏(21篇)、浙江(19篇)、北京(18篇)5个经济发达的省或者直辖市的发文量较多,共128篇,占总文献量的58.44%。

2.2.2 文献作者与机构分布

219篇文献共有作者610人,来自国内142所机构单位。最多的文献合著者为10人,59篇文献由作者单独完成,160篇为合作完成,文献合作度为2.79(610/219),低于我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的3.43的指标。

160篇合作论文由2位及以上作者完成,合著率为73.06%(160/219),高于自然科学论文的平均合著率(70.00%)。142所机构/单位中有9所机构/单位发表文献37篇,占文献总量的16.89%。发文最多的机构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三甲综合性医院,共发文7篇,占文献总量的3.20%。所有发文3篇以上的机构/单位排序见表1。

2.3 文献期刊分布

219篇文献发表在国内94种期刊上,每种杂志的平均发文量为2.33(219/94)篇。前10种期刊共载文97篇,占文献总数的44.29%,排名前10位的期刊载文情况见表2。94种期刊中,护理统计源期刊共16种,载文98篇,占文献收录总数的44.75%,收录文献最多的杂志是《护理研究》,共16篇,占7.30%。

2.4 文献主题与类型分布

对219篇文献主题进行分析,与护理成本相关的157篇(71.69%),与护理收费价格直接相关的34篇(15.53%),与护士薪酬待遇相关的28篇(12.79%)。从文献类型看,临床研究类文献最多,共计101篇,占总数的46.12%。其余经验介绍类7篇,综述类38篇,理论探讨类73篇,各占总数的3.20%、17.35%和33.33%。219篇文献中有13篇为硕士学位论文,值得关注的是,有1篇硕士学位论文对护理操作技术中护士劳务价值的相关评价因素进行了研究。

2.5 基金来源情况

219篇文献中有35篇获得了省、市等单位的28种基金资助,占文献总数的15.98%,其中省级9篇,市级14篇。

3 讨论

3.1 从文献数量、地域及单位分布分析

本研究显示,2000—2015年国内共发表护理服务价格相关文献219篇,平均每年发文13.7(219/16)篇,2000年以来,与护理服务价格相关的文献研究明显增多。如图1所示,2000及2001年每年仅发文1篇,而2002至2006年呈快速上升态势,2006年达到28篇。

我国于2002年推行了《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2],要求完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医疗机构收费,促进国内各医疗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公平竞争,护理服务价格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各级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重视,从此关于护理服务价格的相关研究也明显增多。

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及医疗行业市场化的争论成为医疗改革的焦点。2005年作为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起点[3],对护理服务项目的收费价格进行了调整,掀起了关于护理价格、护理成本新一轮的讨论热点,由此护理服务价格也得到了国内科研、临床、行政管理等部门人员的普遍重视,因此,护理服务价格相关文献的发表于2006年达到高峰。从图2可以看出,发文作者地区分布较广泛,遍及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5省市的发文量较多,这5个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对护理经济相关热点触感敏锐,同时拥有较丰富的信息来源,在护理服务价格研究领域发挥了主导作用。目前国内关于护理服务价格的研究相对比较集中,主要科研力量集中在发达地区的三级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

3.2 从文献分布、合作撰文及基金来源分析

表2显示,收录文献最多的期刊依次为《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杂志》和《护理学报》,这5种期刊共收录文献59篇,其载文量占总文献量的26.94%,是国内刊载护理服务价格文献的主要期刊。同时这5种期刊均为科技核心杂志,其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综合评价值在国内护理核心期刊中排名均位于前10位[4],在同类期刊中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这表明护理服务价格引起了护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与医疗服务市场化的发展相呼应。

本研究也显示了我国关于护理服务价格研究的文献合作度和合著率均低于国内科技期刊的平均水平,反映出护理服务价格的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跨地域、跨机构合作研究不够,这与各地域之间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有一定关联。且护理服务价格的研究虽然得到了省、市基金的资助,但是基金资助总体比例仍然较低,资助范围较小,说明相关部门对护理服务价格研究总体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护理经济现状的研究热点、护理经济的价值与效益关注度也不够。另外抑或因知识欠缺、观念落后和经济因素等导致了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成本的关注与认知不足[5]。

3.3 从文献主题及类型分析

219篇文献中,与护理成本相关的最多,共有157篇,占文献总量的71.69%。从文献统计情况来看,护理成本研究文献种类相对单一,多数为综述和理论探讨类文献,其主要内容是探讨护理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和护理管理中的现状及其重要性。219篇文献中,只有34篇与护理服务项目收费价格直接相关,其中有7篇文献是调查性研究,均提出现行护理收费价格与实际护理成本差距很大,护理价格明显低于护理成本。其余文献均为个人观点、经验或综述性研究。

219篇文献中,27篇主要探讨了护士薪酬及护士劳务价值的相关内容,包括对护士薪酬及绩效管理体系做出设计,对护士薪酬的现状研究、思考及护理人员个体因素对薪酬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等。从中可以看出护理成本价格的研究广度和深度等有待拓展。

4 思考

4.1 完善护理成本内容,建立科学成本管理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化的水平整体稳步提升,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医院的主要成本因素之一,护理成本应引起医院各级管理者们及财务部门的足够重视。只有确定了护理成本的内容,才能根据各项护理的不同成本为护理收费价格提供依据。我国各地区之间规定的护理项目不尽相同,同一护理项目在不同地区的成本和产出收益往往差别较大,因此不同科室、领域、病种、护理技术的成本研究也应大力开展[6]。独立的护理成本核算不但是降低医疗护理成本的前提,更能为合理制定护理服务价格、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同时还可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7]。而我国护理成本研究起步较晚,科学、完整、规范的医疗护理成本核算体系尚未形成,应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独立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使护理成本核算更加科学、完善、标准。

4.2 调整护理服务价格,重视护理人员劳务价值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由政府定价,不但低于依照成本制定的成本价,也低于依据市场竞争形成的市场价[8]。而医护人员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成本(包括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等)依据的却是市场竞争价格,医护人员的技术服务价格严重背离其劳务价值。我国现有护理收费项目漏项多,收费标准低,且多年未变[10]。不合理的护理服务定价降低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加速了护士职业倦怠,缩短了护士职业寿命,直接影响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学科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的发展,医疗需求与护士需求量大大增加。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出应提高护理收费、正视护理人员的劳务价值[10-12]。2016年“两会”期间也提出要合理确定护理人员薪酬水平,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13]。医疗机构及政府部门在降低药品费用和减少过度医疗的同时,应适当提高护理服务价格,调整护理收费政策,理顺医疗服务收费结构,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美荣. 护理服务成本与价格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2): 131-132.

[2] 我国将实行统一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J]. 青海政报, 2000, (12): 44.

[3] 葛延风, 王晓明. 解题医改困局: 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反思[J]. 中国卫生产业, 2005, (9): 18-21.

[4] 王丽, 韩世范, 程金莲, 等. 我国护理期刊学术影响力排名分析[J]. 全科护理, 2015, 13(22): 2125-2128.

[5] 姚引娣, 朱小平. 护士长护理成本认知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 2014, 28(3): 927-930.

[6] 叶和梅, 吴世友, 曾繁丽, 等. 护理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23): 3242-3243.

[7] 吴曼莉, 轧春妹. 护理成本核算的研究现状[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 (9): 14-17.

[8] 王燕, 付国宏, 陆敏, 等. 新疆某三甲医院护理服务项目成本测量与价格比较[J]. 中国卫生经济, 2011, 30(7): 76-78.

[9] 姜秀文, 张艺, 张鸣, 等. 护理服务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和对策[J]. 全科护理, 2014, (17): 1615-1616.

[10] 徐卫国. 中国医改新政与公立医院发展[J]. 中国医院, 2009, 13(1): 7-9.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决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三步实施[EB/OL]. (2009-09-02)[2016-09-13]. http://wenku. baidu.com/link?url=q3Ywbdl_hM-ix81uegviCL6cCIRCU 62mAozwmKkwn4U9WkLEBiQWHz5CJxbCjNfsK7ZXjeKH_Kx34EiHB95K7F6VyrY87vz25hW53UV4Fm.

[12] 张立新. 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加强临床护理队伍建设一访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J]. 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7): 5-6.

[13] 来自两会“护士的声音”制定《护士法》、给护士涨工资[EB/OL]. (2016-03-09)[2016-09-13]. http://www.nursesky. com/huli/2016/2016-03-09/41059.html.

作者:熊欢欢 马小琴

我国护理绩效管理论文 篇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要求

(青川县中医院护士四川青川628100)【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医院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望相关人士参考。【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意指护理组织高效管理护士,以正确的思想与行为来开采、利用护理人力,其中主要包括就业及录用、配置人力、激励、培训教育等四层内容,根本目的是借助有效的方法来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发掘个人的创新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财富化[1]。二、现状1、护理人力资源十分匮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当前护理管理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力不足。我国当前的护理人员编制还是依据上世纪70年代末制定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中相关规定来确定的,规定医护比例为1:2,病床和病房护士比例为1:0.4,而当今医护比例,全国平均不足1:0.6,已经严重滞后于国际的医护比例1:2.7。经卫生部对全国多家医院进行调查,获知床位和病房护士的平均比例为1:0.3,几乎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皆有其家属或护工来负责,而发达国家的床位和病房护士比例为1:0.5至1:1,医护比例为1:6至1:8[2]。由此可见,我国护理人员数量及其专业素质与发达国家有着显著差距。 我国有些医院虽然出现了床护比例为1:0.4,但是其护理人员依然存在着相对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门诊、急诊、供应室、手术室等科室的护士为非临床护士,而也算在了床护比例之中。此外,医院中的很多护士位于特殊工作的固定区域,比如专科ICU、综合ICU、产房等,从而护理人员的配备就远低于国家标准。当今,医学行业各种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出现,大幅度提高了护理工作量,进一步加大了护理人员的用工紧张程度,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2、护理人员的配置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年长与年轻的护理人员所占比重过大,致使护理人员的能力、经验、体力等缺少均衡化。据分析表明,中青年护理人员是临床护理的最佳人选,因为其体力、经验处于峰值。随着聘用制度与人事制度的改革,绝大多数医院已经开始招聘年轻护理人员,使得护理队伍呈现年轻化,进而出现了老员工和新护理人员所占比重偏大的局面。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缺少高学历人才,即使当今我国不断扩招高等护理学生,开展相关的成人教育,但是当前的护理人员还是以中专学历人士为主,大专、本科、硕士等以上学历者严重缺少,无法满足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规划要求。护理人员职称普遍较低,主要以护师和主管护师为主,高职称人员年龄均较大,而且人数较少,难以发挥出他们的指导作用,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以及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几乎都是女性,男性所占比例极低。男性护理人员有其独特的优势,选用一定比例的男性护士,有助于缓解部分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护士与患者之间因性别差异而出现的不适或紧张等。所以,男性护理人员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3]。3、我国护理人员的工作岗位较为混乱,其职责界定不清,护士除了负责护理工作外,还承担很多非护理任务,严重干扰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有效护理。4、我国的继续教育刚起步不久,同时很多职业教育不够规范,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压力较大、待遇较低,不健全的激励机制致使护理人员疲溃现象严重,出现了大量的护理人才流失。三、对策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需要护士进行转型,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护理人士,成为技术型人才,才能胜任护理研究或教学等工作。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选拔要从招聘、培训、调配、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着手,以优秀的护理人员来推动医院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1、一所医院的好与坏是由医护人员的素质来决定的,因为医院的硬件设备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而护理人员关心病人、护理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医院的声誉与服务水平。因此,医院在招聘员工时要严格进行,医院在招聘护理人员之前要先了解本医院各个科室的人员状况,尤其是护理人员的配备状况,各科室的新技术新业务开展状况等,然后根据当前的护理状况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招聘所需的护理人员。医院在招聘护理人员时首先要增加大专与本科的护士占有率,打造高层次知识水平的护理团队,实现高学历护理人员占比50%以上的目标;其次,聘用及培养男性护士,实现医院男女护理人员的比例合理化,改变女性护士为主导的思想,以提高医院护理的服务与质量为根本目标。2、为了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化使用,要将护士进行分级。发达国家已经实行了护理能级制,我国也初步制定了护理人员的划分等级,准入标准、岗位职责、工作规范等。具体来说,将护理人员分为4个级别,包括护理员、注册护士、专业护士、护理专家,这个划分标准符合我国的国情,值得普及应用。为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医院必须做好后勤工作,以提供有力地保障。如此,护士可以专心负责护理工作,具体来讲,护理员负责生活护理工作,基础护理由注册护士来承担,专业护士负责专科的护理工作,设置护理专家这个岗位为资深老员工提供发挥能力的平台[4]。此外,医院可以组建护理外勤组,让护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专心护理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由护理外勤组来承担护理的辅助性工作。再有,针对护理人员的不同水平,展开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培训,可以实行学分制管理,培训内容主要分为团队精神、员工健康、共同课程、专业课程共4个方面。医院在展开培训当中,要将培训课程密切联系临床护理,加大护理考核力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继续培训或深造等活动。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只有严格招聘高素质护理人员,划分等级、强化培训,才能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服务水平,才能赢得病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医院也要尽快完善护理人员的考评制度,健全护理人员工作的激励制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我国医疗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参考文献[1]符翠怡,赖利英. 浅谈新形势下社区护理管理的挑战和对策[J]. 当代医学. 2010(30): 124-125.[2]陈雪萍,许虹,王先益,等. 浙江省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与对策[J]. 健康研究. 2010(1): 35-38.[3]刘明.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护理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24): 31-34.[4]辛燕飞. 信息化管理下护理文件缺陷分析与管理对策[J]. 中国护理管理. 2009(3): 34-35.作者简介:唐晓琼,女,本科,青川县中医院护士,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作者:唐晓琼

我国护理绩效管理论文 篇3:

浅谈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探讨研究外护理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的匮乏及护理人力资源机构的不合理、职责不清等存在的问题。改善当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应树立正确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充分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搞好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尝试进行护理人力资源能级划分,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使我国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护理 人力资源 现状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护理组织对护士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为,其内涵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吸引、开发和保持一个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并通过高素质的护士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医院是一个知识密集的服务群体,医生护士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力资源成为医院竞争的重要方式。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创新成为目前医院的首要问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对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个人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减低人员成本,配合其他护理管理职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过程。护理人力资源科学的开发与管理,是提升护士能力,是稳定护士队伍,减少护士流失,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目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对护理质量也相应提高。护理人员的合理配备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综合水品的体现。如何合理的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分配,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我国医院发展的现状及管理实际,针对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讨。

一我国护理人员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量不足。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床护比例严重失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方面在于需求增加。首先,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社区护理人才需求凸显。其次,专科护理技术的开展,护士承担更多的工作。最后,因医院目前仍有大量的非护理岗位工作由护士承担,造成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影响了一线护士的工作積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导致疲惫感增加,耐心缺失,不满情绪增加。另一方面护士流失明显。调查发现造成护士离职原因依次排序为改行、出国、考研、其他。临床护理人员大量流失,可能与护士社会地位低、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个人发展受限等有关,致使护理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更为凸显。

护士层次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病区人力不足,为了确保护理安全,在实际工作中,护士的使用并未体现能力的优势。高学历人才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由此可见,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结构配置不合理。一是临床科室和非临床科室之间配备不合理,一线护士不断地向非临床科室流失,特别一些年资高或有特殊原因的护士,寻找各种原因要求退居“二线”,向门诊、行政后勤部门等非临床科室分流;二是护理部不能根据各临床科室的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进行人力调整,导致临床科室忙闲不均。

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护理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不直观,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导致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护理人员职业满足感低、职业认同感堪忧等现象。

教育与现实培训脱节。护理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护理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为顺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向管理要效益、降低成本,进行内部挖潜力和结构调整,建立优质、高效、长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

二发展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提高护理人员的绝对数量 绝对数量的提高有赖于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原则上病区床位与护士比例至少达到1∶4,对于无法短期内实现的目标,应弹性进行人员招聘,采用缓期过度的方法进行人员的补充和调整。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降低医院人力成本。管理者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宏观调控和动态调整,体现分层管理,职责与护理人员学历、能力相对应,调整年龄结构,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目标,搭建学科研究平台,开展护理科研,从而达到最优化的组合,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按需排班,弹性排班,既缓解人才急需的矛盾,又避免人力积压和浪费现象。

完善激励机制,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在团队中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在护理团队中创立一种和谐文明、奋发进取的工作氛围。采用多劳多得的支付理念,薪酬与付出按一定比例进行调整。建立人才库,制订进修目标,使人员朝着更高的需要层次前进。

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规范护理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包括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在内的终身培训体系,形成适合护理工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专业特点和对护士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进一步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稳步扩大护理培训规模,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在职教育,为护理人员广开学路,不断改善各级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建立护理继续教育和科研的专项经费,保证经费落实。

培养以护士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重点是以人为本,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护为中心。管理学中以人为本,管理层的工作首先是确保所有员工都得到很好的照顾、尊重和爱护。从我国现阶段医院管理来看,医院管理重点放在以“病人”为中心上;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也放在“医生”人力的管理上面,仅有少部分放在护理人力资源上来,所以要做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就要确定以“护士”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贯彻“以护士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遵循“尊重护士,依靠护士,发展护士和为了护士”的原则,对护士实行“使用与培养相结合”的管理。继续完善继续护理教育和培训,设立专门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领导小组,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是保持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故应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科学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其管理者的观点是:人才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所以人才的培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重要分量。人才的培养重心就是给员工合理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员工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和进取。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任重而道远,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各个管理层的支持和协调,合理分配和利用人力资源,是护理管理成效的关键。发展壮大护理队伍,充实护理工作内涵,为我国的护理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柴艳芳

上一篇:团支部汇报材料(精选2篇)下一篇:初二作文(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