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剖析。并根据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构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农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一系列机制来解决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 篇1:

浅析农村环境监测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本文全面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农村环境监测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环境监测;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趋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和解决,将制约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延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改善农村环境质量,首先必需准确掌握农村环境污染的状况、污染程度。因此,加强农村环境监测机构、能力的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准确、快速地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农村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成为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

1 农村环境监测现状

1.1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状况差

我国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环境设施。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养殖废物、农业废弃物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俗话说:“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畜禽养殖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使我国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严重,环境卫生状况差。

1.2 乡镇工业企业废物排放无序

近年来,由于城市环保监管力度加大而使不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工业企业转移到农村。这些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大,处理又不到位,有的甚至是直排,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给农村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1.3 秸秆等不规范处理,对水体和环境空气的影响

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巨大,除少部分作为饲料或肥料直接利用外,其余的要么堆放于田间地头、道路及河道两侧,造成农田排水不畅,河道堵塞、水体污染;要么直接燃烧,对环境空气造成更大的污染,据统计,每年秸秆的有效利用率不到30%。

1.4 地表水和土壤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污水和畜禽养殖业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有的地方甚至威胁到居民的饮水问题,由于农药、化肥过度使用,污水灌溉,重金属污染,造成了土壤的二次污染,然后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导致一些地方病和传染病的流行。

2 农村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环境监测机制问题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重点在城市,农村基本没有环境保护机构,环境监测能力极为薄弱,与农村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任务不相适应,制约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的地方虽然由县级环境监测机构兼顾,但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各个方面,多个领域,仅靠县级环保监测机构去抓去管,往往是鞭长莫及,不能真正地运作起来。因此,设置农村环境监测机构,已势在必行。

2.2 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小城镇的复兴,乡镇工业的勃发,现代农业资源污染以及城市生产生活污染向农村的转移,导致农村水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农村水环境的监测关系到农业基础、食品安全和公民健康的问题,其整治和保护应广为社会关注。但目前对水环境监测开展的却很少,尤其是对农村饮用水的监测更关系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不容忽视。必须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监测。

2.3 空气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二是养殖业散发的恶臭气体。农村小城镇的富兴以及农村的工业发展,导致农村大气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增加,大气质量日益下降。因此把农村大气环境监测提到议事日程也是必然之事。然而在农村由于一些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大气环境监测不够全面,也不够集中。另一方面,农村污染比较分散,监测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不少难以克服的问题。

2.4 土壤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000万公顷。由于灌溉污水水质超标,并大多未经处理直接使用,其重金属、有机高分子、病菌虫卵直接危及农产品安全,又引发和加剧了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导致土壤结构改变,重金属含量增高,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身健康。而目前对农村土壤的监测几乎没有开展。

3 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的对策

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探索环保新道路统领农村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规范监测、注重实效。要遵循农村生产生活规律,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地理等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围绕危害群众身心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监测方案,及时反映农村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开拓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新局面。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3.1 理顺环境监测的机制和体制

为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加强对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要求,制定了《全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指导意见》。以推动我国农村监测管理体系的创新,进一步整合环境监测系统资源,逐步实现环境监测条、块结合的管理方式。不断充实农村监测力量,通过上级环境监测中心对农村监测站的技术管理、指导,实现功能互补。通过加强监测网络管理的手段,逐步搭建起农村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

3.2 设立专门农村环境监测机构

城市与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差异,统一的机构若不能因地制宜,则不仅不会对农村环境监测起到推动作用,还有可能加剧农村环境的污染。因此,在环境保护部成立“农村环境保护司”,地方局照此设置相应的机构,尤其是市、县级环保局必须设专职负责农村环境问题的监测机构,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农村环境监测站人员深入基层,扎实地搞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

3.3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站建设

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站工作,为保护农村环境提供第一手的资料。然而我国目前的环保系统中,环境监测人员数量偏少,作为农村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监测机构和人员也不足,农村环境监测站更是无人顾及。因此要加强环境监测人员队伍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政府的有关规定,配置环境监测人员、设备,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站,保证及时、准确地提供第一手监测资料和数据,为农村环境管理服务。

3.4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不仅要在硬件上加大投入,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我国农村环境监测队伍目前的状况还难以满足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的要求,必须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环境监测分析人员和综合技术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尤其是要培养拔尖的、复合型的环境监测学术带头人,改革监测人才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氛围,形成一支数量充足,技术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确保环境监测事业的持续发展。

总之,完善我国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应把握“政府主导,监测部门具体实施,公众广泛参与”这个基本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多方面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以便更好地对农村环境进行监测、管理、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全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指导意见[J].

[2]陈吉宁.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专题报告[J].清华大学副校长,2012,03.

[3]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法律地位[J].求索,2007,12:70-72.

[4]万本太,蒋火华.论中国环境监测发展战略[J].中国环境监测,2005,21(1):1-3.

作者:张芳芝

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 篇2:

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剖析。并根据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构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农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一系列机制来解决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农村生态 农村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越来越工业化。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合理和生态环保意识的淡薄,使我国农村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的状况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据王星华[1]报道,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近一半的城市河段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禽畜养殖排放的粪便和粪水总量超过17亿吨[2];垃圾年产生量1.4亿吨,无害化处理率较低。此外,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尘暴等生态问题严重。因此,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现在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想法,来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为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有生活性污染和生产性污染两方面组成。生活性污染是由于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造成的农村居住环境污染;生产性污染是由于农业生产污染、工业生产污染以及农村旅游业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1.1 生活性污染

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急剧增加是影响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许多不易降解的塑料袋、玻璃、物品包装材料以及破旧衣服等废弃物随处可见;许多未被利用的农副产品,如秸秆、果藤、稻草等作为废弃物随意堆放。特别是小城镇周边的农村成为生活垃圾的集散地,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2500万吨生活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每年有1.2亿吨生活垃圾露天随意堆放。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垃圾分布范围大、成分越来越复杂,致使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生产性污染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其生产经营模式十分落后,依旧为个体粗放式经营,多数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片面追求高产、高速,从而导致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施用,并成为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是化肥和农药的最大使用国,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化肥年使用量为4766万吨,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超出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近一倍。同时,由于我国农村施肥结构的不合理,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30%~40%,从而造成温室气体不断增多;重金属、硝态氮在土壤中累积,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地表水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则受到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3]。其次,我国农药施用量也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930万公顷。且每年农药施用量达130万吨以上,并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却仅有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其剩余量流入水体、土壤或附着于作物表层,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再次,我国的农业残留物污染也比较严重,如农膜、秸秆等。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广泛推广,农膜已被广泛运用到各种作物的栽培。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每年农膜覆盖面积已达1.8亿亩以上,每年农膜使用量达150万吨以上,使用量居世界第一,而农膜回收率却不足30%,且农膜属于非自然降解材料,可残存20年以上,残存农膜埋入土层之后,阻碍土壤水分的输送、影响种子萌发、降低根系生长,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4]。如果残膜超过一定的量,耕地将颗粒无收导致作物减产。同时,我国每年产生秸秆约为7亿吨,而还田率只有20%。大量秸秆被焚烧、抛弃,不仅污染大气和水体,而且造成可回收资源的大量浪费。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乡镇工业成为支撑当地经济的重要主体。但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存在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5]。由于极度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置环境保护于不顾,肆意排放工业污染物,导致农村环境恶化,已成为引起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乡镇企业每年有大量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其中,废水排放达30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300万吨,固体废物排放量达3000万吨,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2.1 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人口增长以及空间扩张都远远快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增长与空间扩张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特别是在城市自身生态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城市更是难堪重负。为了缓解自身的生态压力,不少城市都把生态压力向农村转移,建立高生态门槛迫使高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2 农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认识模糊。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农民不惜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方式开采自然资源,追求收入短期快速增长,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样为了能够获取高额收入,农民片面地利用高施肥,高喷药的方式来提高作物产量,不仅没有带来高收入而且加速了农村环境的污染。

2.3 政府监管不力

从我国环保机构的设置来看,最基层环保部门是县一级环保机构,乡镇一级尚无相关职能部门。县级环保部门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对乡镇环保进行有效的管理。环境保护的监管不力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失察。相对于大中城市的环境污染而言,农村的污染源、污染范围、污染程度、污染物质及其危害性都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像点源污染那样直观,治理难度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针对大中城市环境、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工作进行监管,无暇顾及数量多、范围广的小城镇和农村环保工作。各县级环保部门人员少、资金匮乏、监管手段薄弱,很难全面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此外,政府主要以GDP指标来考核干部工作好坏,为了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4 农村地区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经历一个由农业产业化所引发的工业化阶段,诸如化工、造纸、皮革、小冶炼类企业因为难以在城镇中立足,转而纷纷进入农村。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耗高、污染重的情况,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各地农村企业呈现出多、小、散的格局,不利于工业污染集中整治。不断新增的分散化的新污染源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6]。据国家环保部门统计,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目前的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2.5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环保资金不足

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农民行路难、通讯难、饮水难、用电难,从而增大了人们对自然资源依赖的程度。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还导致大型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如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滞后,增大了科学种养业推广的难度。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小城镇的生活垃圾、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滞后,使得农村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3 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合理可行的生态保护机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能够构建合理的农村生态保护机制,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3.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农村生态安全和环保教育,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牢固树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思想[7]。要把环境与健康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农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帮助破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村产业空虚化的同时,尽快转变粗放式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首先要加快乡镇工业的技术改造,加强生态净化与恢复技术的研究,以及农村经济、清洁、方便能源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其次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生态农业,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此外,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帮助农村地区向集约式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3.3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农村环保新机制

国家已实施的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沼气建设、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等项目为重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重点开展一批农村环保工程建设,搞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保护饮用水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按照城市反哺农村思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引导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对于条件具备的地方,可开展“以奖促惩”的形式,奖励环境保护优秀的村庄和个人,提高农民环保的积极性。

3.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

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对土壤、水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监控,开展减轻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和完善有关技术支撑。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由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市政、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同时,把农村环保成果纳入干部任命考核机制,增强基层干部的环境监测意识。

3.5 加强对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全面指导

小城镇生活污染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建议根据小城镇污染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对农村环保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研究污染防治对策;并尽快制定出台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标准,推荐一批符合小城镇实际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确保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是:建得起、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处理效果好的先进而又实用环境保护工程。

3.6 建立科技支撑机制

保护农村环境要加强适用于农业自然条件、资源特点、生产特点以及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相配套的环境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搭建农业环保科技专业的研究平台,建立有利于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要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体系,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和运用,努力做到“科技下乡、示范到户、运用到田”,促进农业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农村环保科技人才,建立农村科技人才库,制定农村环境科技创新成果作为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村环保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

3.7 加快农村环保法规和政策建设,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制定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控制,面源污染防治,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和管理规章,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立法进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新的环保政策与相关要求,包括制定有机肥生产、使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国家应按照“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实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奖惩机制,设立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基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星华,王炳超.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6).

[2] 吴雪.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初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 我国农业污染的现状[N].江苏经济报,2006(7).

[4] 谭湘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村镇[J].新农村.2010(5).

[5] 刘秉政.甘肃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政策[J].甘肃农业,2000(2).

[6] 尹延庆.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7] 叶进,周宏彬.构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微[J].新农村建设,2009(3).

作者:高专丽

我国农村环境监测论文 篇3:

试析新时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设

[摘要]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趋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开始转变。新农村建设和新土地改革政策的提出,促使我国新时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朝向合理化、充实利用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作为新时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创设者,要想更好的对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改革创设,不仅需要有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本文从多方面着手,探索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新发展模式,新发展条件创设,并将理论结合实际,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设献言献策,积累更多丰富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新时期 新农村 金融生态环境 创设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其中,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更是与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距甚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有突破性的提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显得尤为关键。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宏观的金融环境,即该地区的政治因素、经济条件、文化水平、人口质量、地理环境等一切会影响、作用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所有外部环境,也是该地区金融得以运行的基础条件。金融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能否建设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则是关系到农村经济是否能够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如何创建一个绿色、健康的农村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则是值得我们去反复推敲、努力实践的。

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较缺乏、资本量不足、北方农业落后于南方农业

由于我国土地分布面积广阔的实际国情影响,农村发展类型有很多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倾向有所不同,城镇分布不均衡,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尚未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农民的生产生活的负担较重。有些地区的农产品虽然质量优良且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但却因为交通困难、信息闭塞等原因导致大量农产品滞留腐烂,给农民造成损失。例如:东北农业发展初期,虽然有优质的农产品质量,但是却不如南方一些高产低质农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由于南方交通发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快于北方交通发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所以造成南北农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南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同时,由于农村的公众金融风险意识的薄弱,部分农村企业与个人存在逃避金融债务的问题,导致农村经济的资金投入状况混乱,缺乏良性、持久的资金保证,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农村地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服务弊端较多

在初期,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尚还具备以固定资产贷款为主体的贷款的功能,用以支持农村进行农业的开发与相关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一定程度地改善了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丰富了我国农村的资金来源,并且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但随着后期的政策改革,农业发展银行逐渐变成一个只局限于在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发挥政策性作用的金融组织机构。服务范围的缩小与服务功能的单调性导致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已经没有办法有效地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证。

(三)当前国内有关农业经济的法律政策、体系不够健全

法律政策在农村生态环境创设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国家、地方性法律政策的完善度、健全度直接影响着当前我国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发展化。但是当前农村金融建设发展过程中,仍存着地方执法部门职权无力,执法不严,不按法律规章落实办事的现象。我国农村金融环境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规范,缺乏约束力,涉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缺乏法律保障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设的具体措施

(一)提供必要的资金导向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农村金融物质环境创设

创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讲仍然需要以依靠农村自身的经济发展为主体,要努力创建相对完整、独立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农村金融经济自身的竞争力与创造力。提供必要的资金导向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设提供物质保障。另外,国家要注意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比如就制度层面而言,村政府可直接规定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资金吸收与运行模式,并着手完善与此相照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能够激励并约束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为创设农村经济生态环境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

(二)着重开发、扩大新农村中农村发展银行的服务范围

首先,我国的中央人民银行要根据国情与市场需求灵活使用货币政策工具,为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其次,由于农业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而农产品的产出却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性较大,农产品的产出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农村农业金融组织机构的贷款风险较大,这就导致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提供给的农业贷款期限很短,无法满足农业贷款的需要。可以根据“先贷款后存款,先浮动后开放”的原则促进农村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有效地运用市场管理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积极性,为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例如;农村发展银行可以将投资的服务范围扩大化,将相关的投资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经过整合发放给村民,为村居储蓄、理财、土地经营提供更多的帮助,既可以节省资本流转时间,又可以为本地区农民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帮助,为创设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群众支持。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创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所以要进一步地完善我国农村的法律制度与法律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健全农村的金融业务法体系,相关法律部门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法、农村金融监管法。通过逐步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导入与导出标准和程序,确保存款人、贷款人以及相关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利益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其次,注意将新农村的司法部门工作力度提升,加大司法监察力度,加强执法工作效率,确保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坚持在解决农村经济金融关系问题时新农村行政司法部门要主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司法有章、执法必快”的办事原则。最后,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要紧密地同当地农村政府合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出完整化、规模化、全面化的农村金融环境监测系统,以实现促进国家政府、当地新农村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进而促进本地区新农村金融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金融生态环境的理性创设。

综上而言,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重视金融这个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从农村经济自身着手,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辅之以有效的政策支持,努力建设一个健康、绿色的农村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努力改变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短板的现状,更好的推动我国的新农村改革和土地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促进我国经济的综合化、全面化、可持续化发展。

作者:郑明望

上一篇:计算机个人总结3篇下一篇:财务人员年终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