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统计学教学分析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发现了互联网的泛用性与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将互联网应用于不同领域,生成了“互联网+”背景。该背景下,互联网成功地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形成了英语线上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统计学教学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统计学教学分析论文 篇1:

教学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

【摘要】定量的教学分析是指把教学过程切分为更细的片段,并对片段进行编码,进而从片段的编码数据出发推断教学某种整体特征的过程。这种教学分析目前有行为系统和信息系统两种视角的分析方法。文章从编码对象和编码体系、操作逻辑、预期结论、研究的科学性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等四个方面对S-T、FIAS、CSCL、IIS图等典型的教学分析方法做了对比研究,发现行为系统视角下的分析方法在编码体系和科学性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缺陷,而IIS图方法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和实用性,是教学分析实践的更合理地选择。

【关键字】教学分析;教学系统;IIS图;信息流

一 什么是“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索和实践各种教学分析理论和方法。

广义的教学分析是指对教学的各个组成要素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因素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实际研究中,由于分析对象的差别、研究者主观经验的不同及关注的侧重点各异,教学分析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包括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结构的剖析、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对教师行为和学生学习结果关系的微观研究等等。最早的教学分析是定性、直观的概念分析,比如将教学系统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对于本文后面讨论的分析方法而言,这甚至不算是分析研究。随着心理学家将定量方法引入教育研究,教学分析的定量研究拉开了序幕,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定量的教学分析是指把教学过程切分为更细的片段、并对片段进行编码、进而从片段的编码数据出发推断教学某种整体特征的过程。本文讨论的就是这种定量教学分析方法。二典型教学分析方法的比较

目前教学分析主要有两个视角:一种是将教学看作人类行为系统,分析师生行为及其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将教学看做是信息系统,试图由信息流的局部特征推断教学整体属性,揭示信息流与教学功能之间的关系。行为系统下的教学分析重点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交互的外显行为(主要是言语行为)和教学系统的外在属性,以行为编码体系为核心,将收集的样本切分为行为序列,按照行为编码体系对行为进行归类编码,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教学方式、教学质量水平等结论;与此对应,信息系统下的教学分析关注的重点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通过挖掘信息流的局部特征和整体属性来揭示教学结构与教学功能的一致性。

教学分析总体上是切分、识别、归类、编码师生行为或信息的活动,所以本文将从编码对象和编码体系、操作逻辑、预期结论以及研究的科学性水平和实践意义四个方面对4种典型的教学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1、S-T分析法

(1)编码对象和编码体系

以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为编码对象,着重研究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与互动。编码体系中只有两种行为,T行为(教师行为)和S行为(学生行为)。

(2)操作逻辑

采用固定时间取样。数据编码归类时只关注行为的来源一一将教师视觉的、听觉的信息传递行为归为教师行为“T行为”,除此之外所有的行为归为学生行为“s行为”。其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操作借助S-T图和Rt-Ch图进行。S-T图用于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随时间展开的序列,Rt-Ch图用于分析教师行为占有率和师生行为转化率之间的关系,是教学模式的判定依据。

(3)预期结论

已有的文献表明,S-T主要应用于教学模式的判断,其判断依据是Rt-Ch图和标准参数判断表。教学模式通常被分为练习型、讲授型、对话型、混合型四种。万华明等运用S-T方法分析某些高校课堂教学,发现“讲授型”占66%,在文科类和基础理化类课程中偏多,教学效果普遍较差;“对话型”占6%,教师与学生配合好,教学效果好;“练习型”和“混合型”分别占10%和18%,教学效果较好。研究提供的建议是:要避免单纯的“讲授型”教学,要在合适的课程中多与学生对话,可以在某些科目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练习,以使教学效果更好。

(4)研究的科学性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

由于S-T分析法的编码体系比较简单,所以对于师生行为编码会很客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S-T分析法用于判断教学模式时,会遭遇困难。将教学过程归结为某种模式的做法缺乏客观依据,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结论,这部分缺乏科学性。S-T分析法实际上是比较简陋的分析法,用于研究教学模式时,无法提供具有新意的建议。比如,“要避免单纯的讲授型教学”这类建议不需要S-T方法出场。

2、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IAS)交互分析法

(1)编码对象和编码体系

FIAS分析法以课堂中师生语言行为为编码对象,主要关注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之间及师生与技术之间的互动模式和互动的有效性。编码体系是一种动词(短语)的集合,在操作过程中表现为弗兰德斯分类编码对照表,这个对照表说明了什么样的表现属于何种行为。FIAS分析法将教师行为区分为“间接影响”和“直接影响”两大类,分类时将教师对学生情感上产生影响的言语和对学生的提问归为“间接影响”,将教师的讲授、指令和批评归为“直接影响”;将学生行为区分为“被动应答”和“主动说话”两大类;将课堂中的沉默和无效语言归为“沉默”。这个对照表是可以维护的,比如在原版对照表基础上,Edmund Amidon、顾小清、李军和梁清波等人进一步细化、规范和增添了行为类别,如将“学生应答”细化为描述、推理和概括三类。

(2)操作逻辑

采用固定时间取样,根据教师的表达方式(陈述、提问或命令)和话语的语气、情感、意图对教师行为进行归类,根据学生是否主动和学生对内容的组织方式对学生行为进行归类。实际操作中,行为归类需要参考教师或者学生的意图、情感、语气时,以分析者的个人主观判断为准,如高巍在实证研究中将教师点头、微笑、说“嗯”或“继续说下去”归为“教师一间接影响一表达情感”类等。

(3)预期结论

己有文献表明,FIAS交互分析法主要应用于课堂结构和教学风格的分析。王冬兰等人曾利用FIAS分析法观察记录幼儿园的泥工活动课,根据师生有效语言、无效语言分别占总行为的比例和教师间接与直接语言的比率以及积极与消极强化的比率,认为该课堂不符合教学要求,并认为该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对幼儿的期望、鼓励和赞同多,而指令、批评少”。晏兴琳和瞿堃也曾根据多媒体教学中师生语言比例、教师间接和直接语言比例、积极和消极语言比例,考察过课堂教学结构、教师风格、课堂情感气氛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使用情况。张露丹曾经分析过这样的信息技术课:教师语言比率(67.88%)、学生语言比率(5.09%)、技术使用率(25.36%)、教师提问比率(8.56%),她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研究的科学性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

FIAS交互分析法的关键是师生行为编码对照表。从编码词汇上看,归类起来会受到分析者主观性很大的影响,通过编码数据判断教学风格、教学方式、课堂结构时,也缺乏足够客观的尺度。所以FIAS分析法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并且,这类分析研究同样无法给出具有新意的教学建议,更多地属于描述研究。

3、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ive Collaborate Learning,CSCL)交互分析法

(1)编码对象和编码体系

CSCL分析法是FIAS分析法在计算机环境下的变式,它以师生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消息和行为(比如BBS中的帖子)为编码对象,研究网络行为与学生学习参与度、情感取向、认知水平之间的联系。CSCL分析法分析的内容多样且非结构化,具有多种框架和编码体系。编码体系仍旧是动词(短语)集合。最早的编码体系模型是Henri从认知技能的角度出发构建的在线交互文本的分析模型,由学生参与率、电子交互方式、学生信息中的社会线索、学生信息中的认知和元认知组成、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处理深度五个类目组成。Newman、Webb和Cochrane在Henri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细致的分类和配对指标。朱伶俐与刘黄玲子等人提出了社区交互文本编码体系,认为网络学习社区中的文本交互通过认知存在、社会存在、教学存在这三个存在表示,每种存在又分为多个子类。Elizabeth Murphy构建了元认知模型,从认识论角度出发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分类分别给出意义单元下的分析策略。

(2)操作逻辑

在CSCL环境下,句子、段落、消息、意义等都可以作为分析对象来看待,主题、意义单元、关键词是编码归类的关注点。实际操作时,分析者首先将一组信息作为编码对象,然后利用特定的算法(比如关键词匹配)对这组信息的性质进行推算,根据推算的结果对这组信息进行编码,确定这组信息属于哪种言语行为,再根据行为序列来推断协作学习的内在特征。

(3)预期结论

已有文献表明,CSCL交互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学生学习参与度和交互水平的分析,一般从持续时间、主题数和帖子数、言论特征三方面的统计数据出发推断结论。其中,“持续时间”、“主题数和帖子数”多用于说明参与度。比如,王晶等人认为,“在相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安排下,讨论的持续时间反映了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小组交互的深入程度”,陈向东等人认为直接回应帖子意味着学生在认真阅读和理解同伴帖子的基础上做出了深入的思考,这反映了他们之间有协作意识。“言论特征”是根据帖子中关键词词频和帖子中关键词与中心词的邻近词(短语)的意义匹配得到帖子在各维度上的言论数量,判断交互的程度。例如,在认知存在、社会存在、教学存在三个维度上统计数据,若认知存在言论多,表明学生更关注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社会存在言论多则代表情感上的交互较多;有教学存在言论的课程,说明教师或学生注重对问题的思考,注重组织学习和讨论。

(4)研究的科学性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

与FIAS一样,CSCL交互分析法的编码体系仍然是动词(短语)集合,由于缺乏现场情景信息,仅从文本类信息很难对分析对象进行准确编码。此外,交互行为序列是否能反映习作学习的质量还存在疑问。CSCL交互分析同FIAS一样,最终只是描述计算机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方法,它的分析结论对设计和实施协作学习没有实质的指导意义。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行为系统下的教学分析方法还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其编码对象也是言语行为,操作逻辑同样符合行为编码归类逻辑,并且主要依靠动词和行为含义进行教学分析。在教学分析领域内,它们的预期结论和实践意义大同小异,仅在得出结论的角度上有所区别。而基于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在编码对象和编码体系上与之完全不同,在预期结论和实践意义上也有新的突破。

很早以前,人们就看到了教学系统本质上属于信息系统而不是行为系统,甚至有人提出了建立教育信息学的构想,但是按照信息系统对教学进行分析的探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教学系统IIS图分析方法是这方面的首个尝试。这个分析法关注教学过程所产生的教学信息的流动。教学系统的功能之一就是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语义的社会性共享、交流的过程。IIS图分析法重点关注教学过程所产生的教学信息集合(Instructional Information Set,IIS),分析它的特征与教学功能之间的关系。教学信息集合最终用一个按照明确规定的规范所绘制的知识网络图来表示,这个图被称为IIS图,因此这个分析方法被称为IIS图分析法。

4、教学系统IIS图分析法

(1)编码对象和编码体系

IIS图分析法将教师、学生和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媒体三者间的信息流作为分析对象,着重研究信息流动与教学功能(教学目标的达成)的关系。信息流被结构化为输入信息项。输入信息项的表征格式为“IPx n<操作><信息类型><表征形态>(IIS子图>”,5个成分代表信息流的5个不同方面。信息来源IPx是指信息流发出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还是媒体;“操作”是根据信息中携带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来确定的,包括“辨别”、“回忆”、“理解一接受”等,对应教学目标的行为水平(不是行为本身);“表征形态”是信息流的媒体形式,如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类型”是根据信息意义和内容对信息流进行分类,包括八个可选项:目标描述、情境、事实和范例、知识语义、答案、管理指令、其他相关信息、不相关信息(相关解释见表1,例子见表2)。当输入信息项的“信息类型”是“事实和范例”、“知识语义”或“答案”时,该信息项同时具有“IIS子图”成分,IIS子图代表这个输入信息项所包含的知识点及其关系,它是知识网络图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信息流的编码体系分为5大部分,每部分的编码是不同的。特别是IIS子图的编码不对应一个名值集合,而是一个知识网络子图。

(2)操作逻辑

IIS分析法的具体过程是:首先将教学过程切分为输入信息项,完成对信息流的定量编码;其次选择信息流的某个局部编码数据,即局部特征,按照某种算法推算信息流导致的教学系统的某个整体特征。将教学过程切分为输入信息项至关重要,它特别容易受到切分者主观性的影响。切分的关键是切分时机。IIS图分析法规定输入信息项的某些成分的取值变化就是信息流切分的时机[,即当输入信息项的信息来源、操作类型、信息类型、IIS子图发生变化时,为切分的时机。这个标准将大大降低切分的任意性。

(3)预期结论

IIS图分析法目前已经确定的对于教学实践有意义的教学系统整体特征是激活量。这里的激活是指输入信息项到IIS图的一次映射,这种映射关系是由输入信息项的“IIS子图”成分决定的。激活量是指信息流每次激活IIS子图所引发的知识点的信息熵。知识点激活量是随着信息流及其出现的时间而变化的、通过某个算法推算出来的动态量,它是一个客观值。目前的研究表明,知识点的激活量与它的学习效果呈现正相关关系。林凡对大学课堂自然教学状态下数据结构课程进行教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目标知识点的激活量与学习效果相关系数为0.413,并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张宁对微格教学方式下四个学科的教学进行分析表明,线性代数、基因遗传学、项目管理、博弈论教学中的目标知识点激活量与学习效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589、0.688、0.566、0.616,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4)结论的科学性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

教学中传递的知识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因此IIS图也具有明显的客观性,此外,切分时机的客观性和激活量算法的客观性,共同确保了IIS图分析法的科学性。但是,IIS图分析法所得结论的现实意义却不是直接的。它并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到底如何做就会得到高质量的教学。如果我们接受“目标知识点的激活量与学习效果之间呈正相关”的结论,那么一次教学活动或者教学方案中所有目标知识点的激活量总和就可以成为教学活动或教学方案的质量指标之一。我们正在检验这个结论。如果这个结论成立,我们便找到了教学质量的一个客观标志。IIS图分析法的实用性就是寻找各种能反映教学质量的标志量。

三 总结

通过以上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教学系统IIS图分析法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一,与其他方法相比,IIS图分析法具有更高的客观性。

S-T分析法中行为编码过于简陋,虽然编码时具有非常高的客观性,但是这种方法无法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的细节,得出的结论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复杂教学实践的需要。其他基于言语行为编码的分析方法都存在很大的编码歧义问题。比如,在FIAS交互分析法的3大类10小类分类对照表和CSCL交互分析法多样的编码对照表中,类别的划分和规范的制定缺乏客观标准,不同研究者都有足够的理由提出自己的编码体系,这样同类研究就丧失了可比性。此外每一个研究者提出的编码体系在运用时,都会遭遇大量归类歧义或归类困难的情况,最终导致编码主观性太高,使得研究结论很难具有令人满意的效度。这其中的道理是,行为编码的过程是赋予行为以意义的过程,而在教学分析时,这个“意义赋予”行为是研究者越俎代庖的行为。只有行为发生者而不是他者才有能力和权利赋予意识对象以意义。他者要执行这样的任务,就只能揣摩、猜测或者按照自己的文化习惯去赋予意识对象对行为发生者的意义。所以,独断主观性是无法避免的。师生行为越是复杂,这种情况就越明显。

与此相比,IIS图分析法的编码对象不是师生行为,而是行为所蕴含的信息。IIS图分析法将信息流结构化为输入信息项。信息项的每个成分都与客观的IIS图相联系,IIS图是一个客观图,因为它是按照特定规范绘制的客观知识网络图。分析者有了IIS图作为参照,就能够客观地确定切分时机和为输入信息项各成分赋值,而不需要猜测信息流发出者的目的或意图。所以,将信息流转化为输入信息项时,能够最大限度避免编码者的主观性。一旦输入信息项切分完毕,后续的分析工作是依靠算法来完成的,分析者的主观性无法介入。因此总的来说,IIS分析法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的客观性。

第二,与其他方法相比,IIS图分析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教学分析的基本目的是理解教学,包括它的机制和质量品质。然而教学过程都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离开了教学目标,教学的其他本质特征、属性和规律都没有了参照。过程再好看的教学,如果达不到教学目标,我们也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所以,教学的根本特征就是它的目标一手段的一致性,即手段与目标在事实和价值层面相吻合。

基于行为的教学分析虽然对师生行为进行了细致的编码,但是当师生行为被简化为动词短语时,便丧失了与教学目标的根本联系。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是提问行为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是好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个例子说明,虽然教学信息离不开行为的传递,但是真正具有教学意义的是行为所蕴含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行为动词。所以,基于行为的教学分析的最终结论都无法通过教学效果来检验,也就失去了指导教学实践的可能性。离开了这种教学实用性,它在描述教学方面的能力也会受到质疑,我们并不清楚它提供的描述,比如教学方式、教学风格、教学模式等等是否是准确的。

IIS图分析方法将教学过程看做是信息流动的过程,这虽然有点抽象,却抓住了本质。因为只有关注教学过程所产生的信息流,才能够理解教学目标是如何逐步达到的。可以说,教学过程中所产生信息流的质量和序列基本上能够说明教学目标最后的达成情况。IIS图分析法目前发现的信息流质量指标是激活量,它对学习效果的贡献量仅在20%-36%之间,所以这种分析方法还需要挖掘出更多、更好的质量标志。

这里的教学目标达成不是指学生的成绩分数(包括平均分和方差信息),而是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分数是多个知识点的累加或者均值,它不只是教学努力的结果,而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仅由学生分数难以判定教学质量。知识点的学习效果是多个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得分的累加或均值,它反映了教学过程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的效应,它可以作为教学质量的标志。当然,这个学习效果是教学结果角度的教学质量标志,而信息流质量和序列又是教学过程角度的教学质量标志。如果我们能够发现教学过程的质量标志,就可以降低改进教学的成本,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做前测、后测以确定教学质量,只需要进行过程分析即可。所以IIS图分析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它能够帮助教师真正改进教学。如果激活量被看做是教学质量的标志之一,那么针对同一节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或上课之后,只需要分析它的激活量指标,就知道自己凭经验、灵感、直觉所做的改进是否为有效改进。

综上所述,教学系统不是一个直观的行为系统,而是一个抽象的信息系统。要想看清楚教学系统,只能采用基于信息流的教学分析。IIS图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信息流的教学系统分析方法,它在客观性和实用性方面都强于基于行为的教学系统分析方法,是教学分析实践的更为合理地选择。

作者:丁莹 杨开城

大学统计学教学分析论文 篇2: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发现了互联网的泛用性与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将互联网应用于不同领域,生成了“互联网+”背景。该背景下,互联网成功地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形成了英语线上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但实际情况是,因为教师、高校等对互联网线上教学模式不够了解,所以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并未达到预期,其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提高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将展开研究,主要论述了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的积极作用、现存对线上教学质量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孙海红(1991.06-),女,满族,内蒙古锡林浩特人,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一、引言

互联网很早就开始与教学领域相融合,且在融合之初互联网就展现出良好的教学应用价值,这就使得高校开始尝试自己构建线上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推广到所有课程中,其中便包括大学英语。同时,因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所以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许多缺陷,让高校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需要改革,而互联网的介入就是实现改革、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使得高校在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构建上非常积极。但高校构建线上教学模式较晚,因此所构建的模式并不完善,导致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表现不佳,教学质量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对此就需要展开相关研究,旨在完善线上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大學英语线上教学的积极作用

1.突破时空限制。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一般要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会面才能进行教学交流,这导致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有限,同时如果师生任意一方因故不能在指定时间与地点与对方会面,则会对教学效率、学习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说明时空限制对大学英语教学造成了诸多不便,这一点经常受人诟病。而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师生就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中进行交流,借助互联网设备的便捷性与互联网的功能性,突破时空限制,让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与保障。

2.提高教学服务有效性。以往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会遇到一个问题,即很多学生在一些自学环节中会遇到困难,而教师本身又无法及时予以学生帮助,同时学生也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这就导致学生经常带着疑问上课,学习时会出现明显的知识断层,且在疑问不断产生的情况下,学生的知识断层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这也说明教师未能有效向学生提供教学服务。这一条件下,如果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就能提高教学服务有效性。首先教师能借助互联网的相关功能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分析学生的知识短板,随后予以针对性指导,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其次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现代学生习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在线下环境中反而会变得被动),教师只要登录网络就可以回答,可避免学生出现知识断层,确保学生在“吃透”前置知识的条件下进行学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说明教学服务有效性提升。

3.有利于学生自学。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源头,但教师不可能时刻陪伴学生,当教师不在身边时学生应当主动自学,这样才能保障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应当培育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自学能力。但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并不会这样做,其更注重知识传授,最多是在口头上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实际上学生是否自学取决于自身,这时多数学生都不会自学,说明学生非常依赖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受到了不良影响。而在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中,教师除了可以在口头上强调自学重要性以外,还能贴合学生兴趣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使学生在兴趣驱使下产生较强的自学意识,同时加之教师的教导,能让学生自学能力提升,这样就能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可见线上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学。

三、现存对线上教学质量有不良影响的因素

1.教师观念传统。因为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的构建会改变教师的教学工作流程、环境等,所以理论上教师的教学观念应当作出相应改变,至少要接受线上教学模式的介入。但现实情况中,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未作出改变,教学依旧依赖线下课时与课堂,很少使用线上教学模式开展工作,或者在线上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方式来进行教学,并没有意识到传统方式与线上教学模式之间的冲突,因此导致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表现不佳。例如某大学英语教师在线上教学中依旧保持一贯风格,将自己放在课堂主导地位,让学生听自己讲课,或听从自己的教学安排,这种教学方式与线下教学方式基本一致,因此线下教学中的一些不良问题在线上教学中也会出现,甚至某些问题还会被放大,这样教学质量自然难以提升,且会呈现下降趋势。

2.教学管理有效性弱。教学管理是教师为了保障教学质量而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在线上教学模式中也不例外,但很多教师在线上教学时会发现教学管理难度大幅上涨,不如线下来得有效,这一现象对教学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很多学生都会借助网络中师生无法实际会面的特性,在教学中做一些线下教学中不能做也不会做的事,这些事项种类繁多,总体上就是让学生脱离教学。例如某大学英语教师在线上讲课时就发现,许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中“挂机”,本人早已不知去向,对此教师曾采取过课堂点名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结果却收效甚微,学生会利用一些网络工具来应对点名,营造出自己在课堂听课的假象,使得教师被蒙蔽,无法判断学生是否真的在听课,说明教学管理失效,教学质量自然下降。

3.教学方式应用不完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在线教学、离线教学,很多教师会任选其一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时这两种教学方式本身的缺陷就显露无遗,即在线教学的缺陷在于时间限制,需要师生在统一时间登录网络才能实现教学,而离线教学的缺陷在于不便于教师监督学情,在该教学方式中教师相当于知识传递者,告诉学生要学什么,但无法了解学生学得如何、学生有什么学习需求,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向学生展示亲和力,可能会使得师生关系恶化,说明单独选择在线或离线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是不正确的做法,使得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4.教学内容单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一般都具备了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可以独立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这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但很多教师在线上教学中都忽略了这一点,依旧根据课本来开展教学,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而单一的内容使得学生视野狭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时会感到无趣,难以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则教学质量必然下滑。另外,单一的教学内容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目标,学习中会变得比较“麻木”,即学生长期学习课本知识,会产生“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理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往往能找到答案,知道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让自己积极向上,强化个人能力,但现实中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学生很难找到答案,学习将逐渐陷入迷茫,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下降的表现。

四、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展开教师培训,扭转教师观念。要让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提升,就必须先让教师接受线上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扭转教师现存的传统观念。针对这一点,高校应当对教师展开培训,培训中有必要阐述线上教学模式的概念、积极作用,强调该模式的重要性与实施必要性,同时还可以将自身案例与先进案例作对比,通过对比让教师的意识觉醒,对教师的传统观念进行冲击,随之树立新观念,开始接受线上教学模式。另外,考虑到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建议高校在培训过程中对教师培训结果进行审查,同时提倡教师自我强化,让教师认真学习新教学思想、理念等,不断了解线上教学模式特征、教学方法等,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为线上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2.完善教学管理功能,做好数据分析。不可否认,线上教学的教学管理难度确实比线下教学更高,且线下教学的教学管理方式在线上教学中基本没有效果,但这不代表没有办法对线上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针对这一点,建议高校线上教学平台管理人员在平台现有功能体系中增设教学管理功能,该功能除了要融入课堂点名等常规教学管理手段以外,必须包含学生线上学情记录功能,记录功能可以统计学生在线上学习时的行为数据,如学生发言频率、发言间隔、发言内容等,通过这些数据教师就能知道学生是否存在不良行为,若存在即可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这一条件下,教师要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平台系统来进行分析,教师直接获取结果即可),如果发现学生发言频率低、发言间隔长、发言内容相同或反复的现象,就说明学生可能通过相关网络工具来营造假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该学生提问,如果该学生没有及时回答,就要对该学生进行针对性管理。

3.在线与离线教学相结合,完善教学方式体系。在线教学与离线教学均存在一定缺陷,但结合两者的优势可知,在线与离线教学是存在优劣互补关系的,即在线教学便于教师展示亲和力等,而离线教学不受时间限制,因此为了保障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不能任选其一,要将两者相互结合,这样才能构建完善的教学方式体系。在线、离线教学的结合方法为:(1)教师可以通过平台的在线教学功能展开教学,同时录制在线教学视频,结束后将视频上传到平台中,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离线状态下观看视频进行自学,实现在线融入离线的结合;(2)教师可以在在线教学中展示离线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学习課外知识点,更好地消化知识,实现离线融入在线的结合。

4.引入课外材料,丰富教学内容。线上教学模式依托网络,因此网络中的课外资料是可以被导入线上教学平台的,教师在新观念下有必要将网络中的课外材料引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例如,某教师在大学英语线上阅读中就通过网络引入了著名小说《蝇王》,不但在教学中结合该小说来讲解基本英语知识,还传递了小说的中心思想、观念及文中包含的英语思维,同时也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受益匪浅。

五、结语

综上,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展现出诸多积极教学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实施,但现实情况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线上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表现较差,且得不到有力保障,对此本文分析了具体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质量提升策略,采用相关策略能够治理不良因素,使得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群凤.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信息周刊,2019(26):1.

[2]刘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作家天地,2020(11):25-26.

作者:孙海红

大学统计学教学分析论文 篇3: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的生态化思考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而进行口译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进行生态化口译教学的有关问题,并利用一学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生态化的口译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生态化,口译,大学英语

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多是围绕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展开的,关于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特别是口译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从生态教育的视角对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研究更是鲜有提及。实际上,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育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而以符合生态教育规律的生态学原理来探讨大学英语口译的相关问题就极有必要。

1 口译及其特点

口译不同于听力、口语、笔译等较单纯的语言活动,它是一种复杂的动态交际活动,它是用一种语言(译人语)把另外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与源语发言人几乎同步的速度或连续传译的形式准确表达的一种口头翻译形式。

口译是一门综合的技能,对译者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口译课长期以来都是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开设的。然而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专业限制很难做好口译工作,原因在于“学好语言不等于能够进行翻译,翻译要求掌握工作使用的语言”(刘和平,2001:17-18),也就是说口译对于其涉及的专业知识要求更高,从这一点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大的优势。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开展口译教学值得我们探讨,而进行生态化的英语口译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英语总体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 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生态化教学的背景

“生态”顾名思义就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关注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目前,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已逐渐延伸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随着生态学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关注教育和课堂教学,并逐渐衍生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任凯、白燕,1992:122)。它包括宏观系统(macroscopic ecology)和微观系统(microscopic ecology),前者主要是研究一个国家领域内的大教育系统的问题,后者主要将研究对象缩小到学校、教室、教学设备、课程等对教学有直接具体影响的微观问题(王晓红,2010:173)。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比较集中在生态学的宏观层面,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系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课堂生态”的研究主题逐渐凸显。

2.2 课堂生态的含义

课堂生态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是教育生态中重要的组织形式。课堂生态是由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主体。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是课堂生态的两大要素。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环境三个生态因子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在合作与共生中使课堂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生态整体。三个生态因子是处在动态发展中的,其中一个因子被破坏,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课堂生态失衡(任凯、白燕,1992)。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是由英语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个生态因子所构成的微观生态环境,主要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主体与教学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动力。同时,还应根据英语教师及学生的特点、需求等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和组织形式,使三个生态因子达到动态平衡、和谐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 多媒体环境下生态化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的构建策略

200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陈坚林等(2008)将其解读为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理念“国际化”,多媒体教学“正常化”和教学环境“生态化”,并指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课堂系统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要求的颁布,各高校纷纷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口译教学。与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课不同,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建立生态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考虑到口译的特点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课时少,任务重),笔者认为在非英语专业进行口译教学不必再单独开设口译课,而是把口译训练与多媒体手段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训练中,增强英语的综合能力,达到课堂三个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化发展。

3.1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中,学生处于重要的生态位,所以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根本,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作用。我们所说的“以学生为主体”并不仅仅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的次数,使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参与话题讨论。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讲应当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理念。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到课堂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理念,帮助学生端正英语学习的态度。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其中非智力因素(诸如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意志力、自信心、兴趣等)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口译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所选取的口译训练内容主要来自于学生正在使用的教材,所以相关性很大;在课堂上,我们采用多样化的口译训练形式,运用诸如创设现实情景、模拟现场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对于口译成果的展示我们采用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的口译活动录像,学生可以有直观的感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培养学生口译的成就感(sense of accom-plishments),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2 达到教学方法与课堂生态主体的协同发展

作为课堂生态系统的主体因子,教师和学生在自身与环境的矛盾运动中不断磨合、调试,以寻求发展。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口译训练,除了考虑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口译能力和技巧,还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获得社会体验,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生态观视角的信息化语境强调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

直观、生动的教学信息,促进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因此,在进行口译教学时可采用情景创设的任务型教学法,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任务。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教师可以获得口译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信息并创设各种情景,比如模拟专业学术会议的现场、对外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商务谈判等。这可以使口译训练真实化,使学生有置身其中的感觉,而不觉得是在完成作业。

对于口译教学我们还采取了难度递增的教学方法。在开始阶段,口译训练的内容完全来自学生正在学习的精读课本,全部属于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并且是由口译简短的单句向复杂的长句过渡。第二阶段,口译训练仍然未脱离学生的精读课本,只不过口译的材料来源于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在口译句子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段落、篇章口译的比例;第三阶段口译训练的难度有所提高,口译内容不仅和课本有关,而且还结合了本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完成口译活动。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既符合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现有的英语水平,又利用了英语口译教学的优势,使课堂生态主体在新的教学方法下获得了良性发展。

3.3 实现教学模式的生态转型

网络多媒体环境为多种教学模式的执行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条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实现。生态化课堂强调课堂学习是一种团队活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口译训练,应重点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口译活动。通过小组为单位的口译训练,鼓励学生在训练中体会、摸索和讨论,以期自己发现和总结出口译的一些技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口译模式。传统口译教学中多是由教师朗读课文或有关材料,然后要求学生速记,再由学生进行翻译,教师进行逐句讲评。要建立生态化的课堂,必须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把“视”、“听”、“译”结合起来。多媒体视频的英语学习比单纯的听译练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其次,以“演”来强化学生“译”的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的训练,这便于学生在真实、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口译技巧,培养英语运用能力,这种生态化的教学模式可以由图1来表示。

3.4 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李媛媛,2006:102-103),平等和谐的课堂是学生创造性得以发挥的重要心理环境。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懂得情感要素的重要性,以教学的热情和激情、愉悦的心情去感染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对于教学过程,生态教育把它视为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共同参与,平等对话,合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有互动,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愉快地交流和传递信息,学生不再担心因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而被老师训斥或同学嘲笑,学生不再惧怕课堂,不再回避回答问题。只有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心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3.5 优化课堂生态环境

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就大学英语课堂生态而言,理想规模的班级人数应控制在三十人以内,显然,我国大多数院校现有的授课环境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限制因子。我校生态化的口译教学以5到10人的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就较好地缓解了这一问题。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口译训练,还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变换桌椅的摆放位置,创建各种物理环境,比如在练习会议口译时,采取圆形或椭圆形来摆放桌椅,以此来创设仿真的社会环境,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良好的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它强调自身以及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循环。只有建立开放的环境,才能实现内外互动和交换,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把口译教学置于开放的生态环境中,使有限的课堂教学走向无限的课外学习。我们利用网络设立了教学虚拟社区,构建出不同的虚拟场所,对真实情景进行模拟,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进入社区,选择不同的场景,自己或与小组成员进行口译训练;我们还组织了各种与英语口译相关的活动和比赛;同时,对于社会上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等会及时告知学生,要求其观摩和学习。总之,在课堂内外,我们以各种形式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口译技能,强化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4 教学实验内容及效果

4.1 实验内容

为验证生态化口译教学的效果,自2009年9月开始,我们选取了6个新入学的班级(随机选出3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另外3个班级为对照组)进行教学实验。本实验以一学年为实验期,在实验前我们进行了如下假设:生态化的英语口译教学能够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4.2 实验效果

由于我校实施英语分级教学,所有新生在入校后均会进行分级考试。所以试验前的水平测试采用的是分级教学的分数(并未对学生再进行单独的考试),这六个班的学生均属于二级班(英语水平中等的学生)。

首先对抽取的两组样本的英语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如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的英语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Z|=0.26<1.96),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起点是基本相同的。

在一学年的教学之后(实验组的英语教学中融入了生态化的口译教学),六个班的学生参加了大学英语的期末测试,我们对两组样本的英语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如表2。

表2的成绩说明在生态化的口译教学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之后,学生成绩出现了显著性差异(|Z|=2.29>1.96),标准差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学生英语总体水平提高,验证了我们的假设是成立的,即口译训练促进了学生英语总体水平的提高。

5 讨论

通过生态化口译教学在非英语专业课堂上的实证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生态化英语口译教学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总体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获得协同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主体的全方位发展。

(2)采用生态化的英语口译教学方法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环节,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3)在生态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促使课堂回归自然。在生态化的口译教学中,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情景中,他们感到的不仅是学习某种语言或技能,更多的是在用英语进行交际,体会到真实交际行为的特点。

6 结语

本研究表明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上实施生态化口译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然而,对于口译教学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尚有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在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只有建立健康的、自然的课堂生态系统,才能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口译教学的生态化发展将会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Shuttleworth,M.&Cowie,Dictionary D,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1997

[2]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3]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

[4]顾日国,教育生态学模型与网络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05(4)

[5]李媛媛,心理因素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6]刘和平,翻译的动态研究与口译训练[J],中国翻译,1999(4)

[7]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翻译,2001(3)

[8]刘晓峰,Catcher与“底座”——兼谈口译教学研究的新路向[J],中国科技翻译,2007(4)

[9]刘森林,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3)

[10]梅德明,英汉口译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1]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2]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13]孙云梅,大学综合英语课堂环境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

[14]王晓红,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

[15]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2001(2)

[16]曾文雄,现代电化教育环境下的口译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8)

作者:任丽

上一篇:景区工作思路优选3篇下一篇: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