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问题

2022-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城镇发展问题

刍议思考小城镇建筑环境发展问题

【摘要】 近年来,小城镇建筑环境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本文立足于小城镇建筑环境的基本涵义,对当前小城镇建筑环境进行了总体评价,然后详细分析小城镇建筑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提高小城镇建筑环境保护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字】 小城镇;建筑环境发展;问题分析

改革開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脚步日益加快,小城镇快速发展并逐步实现向小城市的转变。在小城镇快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建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小城镇建筑环境概述

建筑环境是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建筑内环境、建筑空间环境、建筑外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建筑外环境主要指建筑外部空间、外观、规模、材料、风格、绿化等环境。建筑内环境主要指建筑内部空间、湿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

小城镇是一定数量的建筑体和周边环境一起形成的特殊有机整体。它既不同于农村的建筑也不同于城市建筑,特别是古镇。古镇凭借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魅力、地域特征、环境艺术资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建筑群。这些地域建筑是当地建筑风貌、建筑文化、建筑环境的最佳反映。

二、当前小城镇建筑环境的总体评价

(一)差异性明显

1、我国小城镇数量居多,每个小城镇具有不同的用地大小、不同的建设条件和不同的用地情况。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不同小城镇的建筑规模、建筑类型、建筑布局、建筑环境各不相同。

2、中国小城镇历史悠久,各个小城镇建设时间也各不相同。有的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有的几百年,也有的几十年。随着时代变迁,历史文化不断沉淀,每个小城镇均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小城镇建筑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出现了大量拆除、改造的现象。比如:由于狭窄的小路已经不能满足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需求,于是出现了拆房、填河、开山等扩路形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小城镇建筑环境。

(二)历史文化建筑破坏显著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楼大厦日益增多,人们对于历史文化建筑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许多小城镇大量仿造大城市进行建设,高楼大厦、宽马路代替了原本具有历史文化的街道,不少绿地、树木也随之消失。过度宽阔的道路,显得沿街建筑立体感不够,同时由于小城镇人口较少,整个街道非常冷清,既浪费资源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管理者、规划者素质较弱

1、小城镇建设的管理者和规划者普遍认为改造旧城区工程复杂、矛盾多、效果差,因而大多愿意采取直接推到重建的方案。

2、设计水平低下,不能有效兼顾文化历史背景进行合理设计规划,只是盲目的克隆大城市建筑,导致小城镇的文化底蕴和建筑特色丧失。

3、忽略与周边建筑的和谐统一,致使新建筑与旧建筑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小城镇建筑的整体形象。

三、小城镇建筑环境发展现存问题

(一)小城镇居民缺乏建筑环境相关保护意识

我国小城镇居民严重缺乏建筑保护意识,他们对旧建筑基本采用拆除后新建的方式。

1、部分小城镇居民认为建筑环境保护同文物古迹保护一样是与社会相脱离的一种特殊事业,与自己无关。

2、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小城镇居民对居住建筑功能提出了新要求,然而老建筑大多功能单一、外形传统,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因此,部分小城镇居民认为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建筑阻碍了他们居住质量的提高。

(二)当地政府对小城镇定位把握不当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筑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建筑规模小;第二,建筑功能单一。因此,在进行小城市建筑规划时候,应该设定为相对统一风格,同时建筑体量应以小巧为主,力争做到小而精,同时建筑外形应将城市元素和乡村元素完美结合,从而凸显小城镇独特的魅力与气质。然而,一些当地政府为了盲目追求政绩、西化,进行大量的抄袭、乱拆、乱建,导致部分小城镇失去了应有的个性与文化特色。

1、部分管理者盲目跟风建设旅游城市,只要小城镇稍微具有一点历史文化,就要打造成旅游城市。于是对小城镇的古建筑进行肆意改造、强拆、添加,严重破坏了小城镇建筑环境。

2、我国部分小城镇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群,但是当地政府没有进行认真规划,在历史建筑群中穿插了许多现代高楼大厦,严重影响了古建筑的整体性,导致了小城镇建筑规划不伦不类,致使小城镇的古镇风貌缺失。

3、部分当地政府盲目追求政绩,模仿大城市大规模修建高楼大厦。但是由于小城镇的人口较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环境污染也随之加重。

(三)建设混乱无章,不利于当地特色的展现

1、部分小城镇建筑缺乏合理的基础设施,滋生了私自搭建等行为,严重影响小城镇建筑环境和质量。

2、有些小城镇为了改变小城镇落后的现象,进行大规模的建设。由于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精心的设计与规划,只是盲目追求眼前效益,对小城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新建高楼大厦与现有传统建筑不协调。我们在小城镇建设中应结合"小"这一特征,准确把握小城镇的空间大小、产业状况、文化特征,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独特魅力与潜力,切忌盲目、混乱建设。

(四)资金缺乏

目前,由于资金缺乏,许多小城镇只有大概总体开发规划,忽略了详细的规划。

1、土地被分成小块出售,没有统一规划建筑风格,造成部分建筑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既缺乏整体性,也影响美观。

2、小城镇居民、开发商都不愿投入资金到建筑装饰和相关配套设建设中。这就造成部分沿街建筑正面材料和设计非常出色,但侧面和背面往往被忽视,导致整个建筑奇形怪状。

3、部分偏远小镇,资金缺乏的问题尤为严重。从而导致部分古建筑群保护成效欠佳,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甚至,部分古建筑群由于年久失修,成为小镇的贫民区。

(五)忽略历史文化价值建筑保护

历史文化建筑是无价之宝。大量的盈利性开发使得小城镇历史文化价值建筑保护困难重重。

1、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与维护,小城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损坏严重,甚至部分成为危房,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片面地把历史文化价值建筑当作封建文化和思想的象征,拆除大量历史文化价值建筑。

3、对部分损坏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没有进行合理修复,随便采用现代建筑材料进行修补,造成新旧不搭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小城镇建筑环境发展存在大量问题。如:小城镇居民缺乏建筑环境相关保护意识;当地政府对建筑定位不当;缺乏整体规划性;资金缺乏;忽略历史文化价值建筑保护等。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必须认清小城镇建筑环境保护对当地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小城镇建筑环境保护效率和质量,合理、和谐地开发建设小城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娜,张子毅.黑龙江小城镇建筑环境的可持续性设计--以森工区域居住建筑环境为例[J].艺术教育,2013,10:180-181.

[2]杨丽娜.黑龙江小城镇建筑环境的可持续性设计--以森工区域为例[J].艺术教育,2013,11:168-169.

[3]史明,杨媛媛.苏南地区小城镇建筑环境之"调整型"设计策略解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1:142-145.

[4]翟连峰.小城镇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重庆大学,2011.

[5]王晓.小城镇地域传统建筑风貌整治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

[6]段翔,张琳,刘涵.小城镇建筑与环境整治工程设计研究--以武汉黄陂区木兰大道为例[J].华中建筑,2014,01:133-136.

作者:冯淑霞

第2篇: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小城镇在推动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农村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和中心,而且也是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小城镇建设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农村;建设一、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现状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它能带动、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在拉动经济增长、启动农村市场、吸纳剩余劳动力等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之后,各地建设小城镇的热情很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小城镇建设经历了农房建设、村镇规划建设、小城镇体系布局建设三个发展阶段。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建制镇19811个,比2000年增加119个,增长6%,建制镇数量已经超过乡的数量,占乡镇的比例重达50.7%[1]。

总体看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形势是好的,小城镇总体功能和作用不断增强,发展的数量和质量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伴随着小城镇建设,全国已建成各类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4万多个,年交易额占农村集贸市场交易总额的80%以上,小城镇文化、生活、交通、通讯和其他生产性基础设施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

(一)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发挥集聚效应。小城镇积极效应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人口规模,近年来,通过“撤乡并镇”、“撤乡建镇”等途径,许多地方的小城镇面积有所扩大,但是真正能发挥小城镇功能的建成区面积,大多并无根本性的增加。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近年来,由于撤并了部分乡镇,建制镇的总数由1998年的1006个,减少到2001年7月的928个,减幅达7.75%。但是,尽管如此,建制镇规模小、数量多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改变[2]。

小城镇规模过小,往往导致城镇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投资成本高,使用率低,配套服务能力弱,这势必妨碍小城镇集聚效应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小城镇的产业升级和产业优势的形成,从而导致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缺乏辐射带动能力。

(二)小城镇规划布局水平偏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强调要提高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是从总体来说,小城镇规划布局水平低,仍是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小城镇规划建设,轻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重单项小城镇规划,轻城镇体系的宏观规划;小城镇的规划和发展缺少现代化、城镇化的运作理念。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制约着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但现行的各种制度已不合时宜。首先,户籍制度制约着人口向小城镇的转移,使得小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缓慢,乡镇企业中的农民工人与农村、土地没有完全脱离,其消费需求对小城镇发展的刺激作用弱。其次,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制约着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再次,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制约着农民进入小城镇。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还没建成,农民一方面怕进城后会失去他们最后的保障,另一方面使他们不能通过土地获得进城的原始资本,难以在小城镇中立足。最后,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不配套。社会保障制度对没有城镇户口的乡企和城镇中的人不加以保障,而且对其子女上学征收各种附加费用。

(四)急功近利行为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从全国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在很多地方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根据调查结果,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由于大量小城镇财政都是“吃财政饭”,个别乡镇甚至连工资都难以按月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又想让政府包办,就只能依靠手中的资源扩大资金来源,主要手段有“以地生财”、“集资建镇”等。在实践中,各个小城镇都尽可能多让出一些土地,或者变相把农用土地非农化。

三、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布局。小城镇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其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制定发展小城镇规划,必须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

首先,要总体衔接,全面协调。制定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必须搞好现状分析,努力探寻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立足本地优势,促进城镇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既要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又要同上一层次更大范围的小城镇规划相衔接。其次,要合理布局,规模适度。在规划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社会学、生态学等原理,分析水资源、土地和生态等承载能力,充分利用土地,明确功能区划分。再次,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个性和特色是小城镇规划的核心,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是规划的本质要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小城镇发展规划必须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不能盲目套用典型规划或照搬以往经验,要从当地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改变单调局面,形成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小城镇群落。最后,要更新观念,放远眼光。

(二)开拓多元化的小城镇发展融资渠道。资金来源是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办法,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投资机制,形成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保证小城镇建设资金的稳定。

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多种方式,直接投资兴办和经营小城镇的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参与小城镇的房地产开发,扩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小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小城镇,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兴办各种企业,参与小城镇的各项建设。

(三)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小城镇的建设必须要有产业发展作为依托,加快小城镇建设,不单纯是一个扩街建楼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人口转移的问题,而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产业优化升级、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要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镇活力的重要条件。

离开了产业的支撑,小城镇将失去发展的基础。因此,各地要结合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定位城镇功能,依势而生,培育以加工主导、服务主导、市场主导、旅游资源主导等主导产业,由趋同经济向特色经济转变,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主导产业的崛起和形成,带动新产业的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3]。

(四)加快小城镇发展制度创新。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促进城乡人口、城乡政治、城乡经济和城乡文明融合,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管理制度、体制创新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措施。目前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与创新: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土地使用机制;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当然创新涉及的利益关系往往是很复杂的,遇到的阻力很大,因此,加快小城镇发展制度创新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杰庭.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17-18.

[2]姜长云.当前小城镇发展的状况、问题与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45-48.

[3]朱灵标.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中需要防止的若干问题及发展思路[J].

作者:朱小小

第3篇:南充市小城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南充市是川中丘陵农业大市,通过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小城镇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其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南充市 小城镇发展 城乡统筹

一、引言

小城镇是“乡村之首,城市之尾”,既是大城市的配套和补充,又是带动农村发展的动力,小城镇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小城镇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对于破解“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的小城镇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赵淑华(2007)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五个问题,并指出各级政府的引导支持是关键,应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和特点,防止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性,达到小城镇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孙晴蔚(2003)认为我国小城镇分布分散,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所以其指出我国小城镇发展应依托大中城市,同时注重提高小城镇的内在质量。程捍卫(2007)认为西部小城镇发展相比东部,密度小,规模小,布局缺乏科学性,基础设施不齐全,并提出应施行“非均衡-均衡”的发展战略,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小城镇。还有学者[5-14]对尺度范围的区域小城镇发展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杨霞和陈俐谋(2005)及杨霞(2010)简述了小城镇的发展对南充市的作用,并指出加快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南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方向,还是解决南充“三农”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二、南充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南充市是农业大市、川中丘陵大市、人口大市,小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特殊地位。通过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放宽对户口迁移的限制、小城镇建设等措施,功能得到不断完善。据笔者到南充市统计局、市规划和建设局调查和统计了解到,南充市现有小城镇416个,其中国家试点镇3个、省级试点镇67个,六七十个市级试点镇。小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9年的80平方公里扩大到2009年的120平方公里,10年间扩大到1.5倍。驻小集镇人口由1999年的60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50万人,增加了150%。城镇化水平达到35.8%。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提速,涌现一大批加工型、商贸流通型、生态旅游型等各具特色的立镇产业,全市乡镇民营企业达到7000个,总产值约50亿元。南充市的小城镇建设渐入引农入镇、引资建镇、以商活镇、以企富镇、产业立镇的发展轨道。

三、南充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通过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南充市得到了发展,然而南充的小城镇发展过程出现数量与质量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重视数量,忽视质量,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普遍较弱。

1.小城镇数量较多,规模较小

根据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至10万人,才较好发挥较其经济效益,有效发挥城镇功能的和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产生集聚效应。目前,南充市小城镇数量为416个,占四川省总数的9.12%,平均29.85KM2有一个小城镇,比全国234.96 KM2有一个小城镇水平高,但全市县以下建制镇平均建成区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规模几乎在3万人以下 ,平均非农业在1万人以下的小城镇仍有7成以上。由于规模偏小,很难产生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规模效益,行政成本较高,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引入生产要素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小城镇功能的发挥。

2.小城镇发展缺乏特色产业,辐射作用弱

据笔者调查,南充市小城镇数量多,少数重点镇和试点镇形成了较明确的主导产业,如阆中市双龙镇依托古城优势,以旅游资源为导向的产业;顺庆潆溪镇“以工兴镇”创建工业园区;高坪区小龙镇利用物流优势形成物流特色产业,打造物流园区;蓬安县河舒镇大力发展“锦橙100号”成为水果特色产业;西充县双凤镇形成鞭炮空饼主导业,成为一大特色。但是大多数小城镇尚未起到吸纳大量农业人口和促进乡镇企业集中,三次产业结构低下,农业比重大。乡镇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布局分散“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结构雷同,产业特色不明显,对周围区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力不强。

3.小城镇领导认识不到位,管理水平不高

有些小城镇政府不到位,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破解“三农”问题中的作用缺乏清醒认识。同时,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水平也普遍较低,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的小城镇管理运行系统和强有力的法制规范和规划指导。户籍、社保等制度制约有所缓和,但仍然有因素(如规则不一,不透明)造成农民进入小城镇缺乏保障,甚至滋生腐败行为。如高坪区长乐镇农民工开办的“如意”小皮鞋厂,由于规则不透明,领导就要求其自己安装厂外动力电源线路。

4.小城镇缺乏统筹规划,规划布局不科学

根据笔者2011年6月-7月实地调查,少数小城镇进行统筹规划,如伏虎镇规划将城区有步骤地分居住区,以文化娱乐区,镇江大道以南的工业区,商业区4个区域,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建设。但是大部分小城镇建设还是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有些小城镇规划流于表面和随意,规划建设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小城镇建设规划就成了摆设,所谓“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现象,功能分区不明显,规划布局不科学,出现“马路城镇”。如胜观镇就是依托308国道建设,而且仅有五六十米长的街,东观镇也仅是一条街区。

四、对策建议

“小城镇、大战略”已是中央及各级党政领导解决当前“三农”问题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小城镇经济是南充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小城镇

不同的小城镇的资源秉赋不同,具有不同的特色,这是小城镇的生命及发展根源之所在。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要与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既增加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岗位,促进小城镇财政增长,又提高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拉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工业有优势的小城镇,则应积极引导企业相对集中,成片开发,形成规模效益,发展工业型特色小城镇,如顺庆区溹溪镇和华凤镇连片开发,发展工业,形成溹华工业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优势产业的城镇,发展特色农业型小城镇,如河舒、双龙、义兴等试点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业、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蓬安县河舒镇大力发展“锦橙100号”,年产量达2000多吨,销售收入近900万元;如阆中市双龙镇依托古城旅游优势,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型城镇。

2.科学合理定位,完善小城镇规划

规划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样发展特色小城镇,规划应为先。规划观念要更新,思路要宽,眼光要远。小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应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如南部县伏虎镇根据现有的特征,规划4大功能区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南充小城镇建设还应优先发展区位、资源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小城镇,避免遍地开花,合理确定规模,适当减少数量,既要求量的发展,更重质的突破。同时对高速公路、212国道及308国道旁边的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小城镇重点优先发展,如共兴、溹溪、长乐、小龙等,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小城镇发展方向、布局功能分区进行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性,联合南边小城镇,适当减少小城镇数量,增加小城镇的辐射能力和集聚能力。同时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不能仅流于表面,更不能随意改动。

3.多业并举,提升产业结构。

产业是支撑,是农民能长期在小城镇安居乐业的基础。南充根据本地实际,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现有农业和农村资源,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以服务于农业和农民为导向,给予优惠政策走“以农强镇”之路,如河舒、双龙、义兴等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创建工业园区,走“以工兴镇”之路,潆溪、小龙、七里、定水、新政等试点镇是典型例子。同时与旅游业结合,走“以旅富镇”之路,发展第三产业,如江南、马鞍、西兴、木老等镇,积极发展旅游业和农家乐。

4.充分调动积极性,提升管理水平

小城镇,绝不是简单的一个农村的集镇,它也体现了一种城市文明。[17]提升形象小城镇建设的过程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因此,南充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对进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土地经营权,并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确保土地承包权益,解除后顾之忧,让农民从小城镇发展中得利。一方面加强对入镇农民的教育管理,提高城镇、现代文明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对小城镇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确保小城镇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郭基伟,盛强等.基于南充市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集团经济,2009(3).

[2]赵淑华.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行政论坛,2007(3).

[3]孙晴蔚.浅论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乡镇经济,2003(7).

[4]程捍卫,夏显力.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35(36)8.

[5]李怡.从辐射理论看河北小城镇发展策略转变[J].商业时代,2008(22) 8.

[6]方促进,喻友员.江西省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8(11).

[7]谢云,赵长勇.湖北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34(22).

[8]张鹏伟.河南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9).

[9]吴庆鑫.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3(4).

[10]林忠伟.加快广西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

[11]吴越,欧阳胜.长株潭区域小城镇发展研究[J].规划师,2006(11).

[12]王小元,饶永星.赣州小城镇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06(9).

[13] 许岩岩.洛阳市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4]王义山.邢台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5(2).

[15]杨霞,陈俐谋.小城镇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小城镇建设,2005(10).

[16]杨霞.发展小城镇:破解“三农”难题——论四川省南充市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J].现代商贸工业,2010(8).

[17]http://news.sohu.com/20040901/n221842743.shtml

作者:郭基伟

第4篇:中国小城镇发展问题浅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很重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但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不容乐观,小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本文从多方面着手,证明大力发展小城镇很符合当前的国情需要,并借鉴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改革关键。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矛盾;国外小城镇;改革关键

1小城镇的固有优势

一是有利于发展内需型经济。100个经济较强镇的产业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其主要产业为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建筑业、工业、旅游等,除少部分镇属于工业型外,大部分镇属于内需型产业。发展小城镇不会加剧中国经济结构越来越向外化。

二是有利于城乡统筹。小城镇是农村的中心,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比城市更直接。百镇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小城镇解决了将近60%以上本地农民的就地就近由第一产业转为

二、三产业。

三是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云南等西部省份,大城市发展程度不如东部省份,但通过发展特色小城镇,推进了城镇化。

四是更加节能。北京市人均汽油消耗量是浙江经济最发达小城镇人均汽油消耗量的7倍,小城镇不用消耗大量能源就能很好地解决出行问题。小城镇建筑能耗也低,小城镇多是低层建筑,大城市多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低层建筑能耗的1.5倍。

五是更加环保。小城镇污染排放小,也容易处理。监测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特大都市周边小城镇的空气质量、水质、噪声都比市内好得多。

六是建设成本更低。不用建设高架桥、地铁等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就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房价、物价、交通费等便宜,适宜工薪阶层生活可避免大城市中产生的社会不满和矛盾,利用

社会稳定。

2中国小城镇发展状况

发展小城镇,建设好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为缩小城乡差别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2001年通过的十五规划中10次提到小城镇,要求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以上种种表明,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小城镇的发展都作出了安排和布署,提出了不同要求,对小城镇的发展始终予以关注。这表明小城镇具有独特的功能,其地位是大中小城市所不能替代的,是符合中国发展需要;但就目前情况看来,发展的并不好,我国的建制镇有17000多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仅有56个,且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重要产业带,经济比较好的地方。大部分的小城镇很小,1/3的小城镇人口不到5000人,发展速度很慢。

3国外小城镇发展状况

3.1英国

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是先实现了城镇化,后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革命之后大城市问题层出不穷,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影响了英国一代代小城镇的建设。在英国,城市化率极高,城市与乡村也融为一体,很难区分开来。

英国的小城镇开发分为三个阶段:

1、1946~1954年,这时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大城市的过剩人口,主要特点是城镇规模较小,密度较低,功能简单、区分清晰,就是居住休闲,较多考虑社会效益而较少考虑经济效益。

2、1955~1966年,这时的主要特点是新城规模扩大,城市功能区分趋向于综合功能分区格局。

3、1967~1976年,这一时期新的小城镇大部分由在老城镇基础上开发新的工业区和居住区形成,对于不适合单独扩展的小镇进行了成片合并。

英国的小城镇规划非常注重住宅问题、就业问题、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城市建设目标非常具体、实际。同时,英国公众参与度极高, 并且公众的意见能够反映到规划中,最终落实。

3.2美国

美国是在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美国实行了多项举措吸引人们到郊区投资、建厂、居住,城乡之间的小城镇不断得到发展,小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形成了大规模的城镇群,减小了城镇和郊区、城镇和乡村的差距。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仅解决了粮食和原料问题,也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

但是,在发展初期,美国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无节制的向农村扩张,在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形成了所谓的“过度郊区化”。后来,政府开始注重规划,并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小城镇建好后,仍然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

3.3拉美国家

拉美地区平均城镇化率已达75%,部分国家已超过80%。多数拉美国家的城镇化带有殖民经济特点,城镇发展不是以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为前提,而主要是依靠无序的人口膨胀进行扩展。来自宗主国的资本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带来了动力,但整体经济发展则相对较慢,工业化明显落后于城镇化,加之政府调控乏力,形成了“过度城镇化”。

在管理模式上,完全套用宗主国的发展模式和调控办法,根本无视这些国家原有的民族文化和基本国情。在农村人口持续不断地流向城市的过程中,其经济却日趋衰落或停滞不前。其后果就是城镇发展质量很低、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城镇贫民大量增加。据统计,目前拉美国家

城市贫民已占到城市人口的1/3。贫民窟居民在物质与生存层面难以与所在城市融合,在文化层面上的融合就更难,各类犯罪活动猖獗,成为法律管不到的角落。为了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拉美各国也把注意力转向小城镇的开发建设。目前,巴西许多大城市都非常重视卫星城的建设,并将其作为缓解人口压力、解决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4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关键

首先,改革基层行政体制、扩权强镇。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制约了小城镇发展,我国省、市、县、镇的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使优秀资源向上一级行政单元聚集。镇位于最低端,很难留下、积聚资源。例如一个镇上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不愿意留在镇上,而是搬到县里去,再发展,它还要搬到地级市甚至省会城市。优秀人才也是如此。市场经济的缺陷就是强弱分化,而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推波助澜了强弱分化。

其次,改革农房建设体制,培育小城镇内生发展动力。打破宅基地只能在村内分配的机制,建立宅基地跨村入镇分配机制。在镇区规划农房新区,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在镇上分到宅基地。农民自愿,农民自建,宅基地可比在村里分配的小,住房保持独家独院。政府负责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通过这种机制,逐步集聚人口和资本,带动小城镇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再次是建立以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机制。农民的生活活动只有一部分在村里,许多活动是在镇上,如购物、休闲娱乐、会友、教育、医疗等。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为对象,综合考虑农民生活整体需求,建立镇村统筹的规划建设机制。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及商业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中央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范围。

第四,推进房地产税征收的实施。目前中国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工业,但工业强镇只能是少数,不可能1.7万个镇都以发展工业为主,因此目前大部分镇财政收入薄弱。推进房地产税的征收,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均等化,同时也使地方政府的精力从招商引资向提高人居环境转移。

最后,研究制定国家支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应建立中央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性资金。提高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征收税费所返还小城镇的比

例,或全部留给小城镇。增加重点镇用地指标。拓宽小城镇融资渠道。

5小结

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优秀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小城镇的个性等,同时要吸取他们的教训,趋利避害、少走弯路。最重要的是深入全面改革,最终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卫华,陈家芹.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2007,(7):54-55.

[2] 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广西城镇建设,2011,(2):36-41.

[3] 人民网.中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关键[N/OL].2013-10-18,[2014-02-06].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fortune/20131018/c_117766230.htm

[4] 李 铁.城镇化问题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EB/OL].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

中心,2010-3,[2014-02-06].

http://www1.town.gov.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module=82&sortid=0&artid=1570

第5篇: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小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沿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轨迹进行的。在旧中国,由于农村的商品生产尤其是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使一些村庄发展成集镇,一些集镇发展成为小城镇。但是,旧中国的农村商品生产,与其说是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所促成,不如说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造成的怪胎。当时的大多数农民虽然已经变成资本支配下的小商品生产者,农民的血汗虽然有一部分变成商业资本和帝国主义者的超额利润,但这种生产决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因此农村经济和小城镇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掠夺,再加之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致使农村经济日益凋蔽,集镇和小城镇经济也萎缩不振。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目前,国内学者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小城镇发展的意义和地位

(一) 关于发展小城镇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小城镇发展意义做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高度评价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意义,甚至认为“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

1996年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从战略高度上论述了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第一,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第二,小城镇发展对20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是一个城市化问题,而且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在实现我国的两个根本转变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第三,发展小城镇的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它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的、最困难的问题,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加强了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温铁军认为发展小城镇的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他认为城市化固然重要,但城市化并不是目的。就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的、制度的环境制约而言,农村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城市化是手段。考虑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导致农业农村衰败和农民破产的教训,中国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在人口压力大而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之下,主要目的是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力争合理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

武汉大学辜胜阻等认为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处于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创造经济的最大增长空间,避免“农村病”和“城市病”,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小城镇发展意义的认识,还表现在对城镇化的理解上。城镇化的特征除了表现在农业人口迅速转化为城镇人口外,还表现在城镇数目增加,城市群和城市系统形成,城市区域规模扩大,城市质量逐步提高,城市经济运行高效化、社会文明化、环境优质化和管理科学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陈少波,2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小城镇发展实践的推进,对于小城镇战略意义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少数学者在肯定其基本方向的同时,也出现了对片面强调小城镇的质疑。

张正河认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正向作用我们都给予充分的认同,但比较起来,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要大于益处,特别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更是如此。虽然小城镇在中国农村脱贫和致富路上出尽了风头,但却不能把大力发展小城镇确定为中国城市化惟一正确的道路。

史育龙认为对农村经济而言,小城镇是大战略,但在全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大系统中,小城镇只是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的一个方面,如果不提高小城镇在集聚人口、经济发展方面的质量,继续依靠大量“乡改镇”,造成小城镇数量扩张,将可能导致对我国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

韩明清等认为“小城镇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并非把发展小城镇当做最终的战略目标,而是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手段。发展小城镇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和乡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和城乡关系失调的重要手段。

(二)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中的地位。

对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中地位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主要表现在认为大中城市在我国城市化中具有主导地位,还是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在城市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还是应该协调发展等等,其中“大城市论”和“小城镇论”是两种比较突出的对立观点。

1.“大城市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支持这一观点的专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第一,大城市确实外部成本较高,但规模合理的大城市有良好的聚集效应,由此带来的规模收益明显超过外部成本,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第二,大城市比小城镇更能节省土地。小城镇在建成区以外还占用大量的非耕地,其中包含相当大的土地资源浪费。今后如果大城市发展步伐快一些,吸收更多的乡村和小城镇人口,将会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第三,由于大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只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资金回流机制,用于大城市建设的巨额投资就会得到充分的回报,不会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第四,大中城市的规模效益最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因选择的工作不同,农民进城并不与下岗职工争饭碗,而且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充分就业的时期正是“民工潮”的高峰期,农民工大量进城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小城镇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产生的。就像分散的乡镇企业一样,小城镇建设也是分散的,难以担当转移几亿农民的重任。发展小城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而且过度发展小城镇会得“农村病”,比“城市病”的问题更严重。

而反对发展大城市的原因是:第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势必会加剧就业压力,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第二,中国现有的城市在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第三,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形成了贫民窟和“棚户区”,导致黑社会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第四,我国一大批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相当规模,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它们接纳新增人口的设施和能力已严重短缺,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大量的农村人口。

2.“小城镇论”认为发展小城镇是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支持这一观点的专家认为: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但近年来小城镇数量扩张明显,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有一定的基础;第二,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心理成本要低一些;第三,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

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又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第四,农村城镇化曾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起步阶段的共同选择;第五,以农村小城镇为主加快城市化适合中国的国情,它可以使大量的农民迅速非农化,较快地进入低水平的城市化阶段,而后再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第六,发展小城镇符合我国建设资金短缺的国情,乡镇企业对小城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小城镇的发展无需过多依赖国家的财政投入。

反对“小城镇论”的人认为,将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途径定为发展小城镇有许多困难难以克服。季建林认为,我国的小城镇,绝大多数仍然处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落后、技术水平低、投资分散且效益低下的状态,片面强调发展小城镇,必然造成乱占乱用土地、重复建设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在小城镇,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仍然难以打破,对外来人口仍有排斥力,不能把中国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希望和重任寄托在小城镇的发展上。

3.“多元增长理论”认为要根据区域差别选择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在西部地区,大城市还发展不足,就要率先发展大城市;而在中部地区,经济水平有明显提高,有可能需要发展的是小城市、中心镇、县级城关镇;东部地区发挥大都市圈的带动作用则更好。这派理论强调多元发展模式,不必单纯强调发展哪一种,而应该因地制宜,适宜发展哪一种就发展哪一种。

4.“协调发展论”认为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没有必要局限于“大小”之争,大中小城市、

4、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正确的城市化道路,符合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刘福垣认为,城市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能笼统用一个标准来判断,更不宜抑大祟小,或崇大抑小。朱铁臻认为,单纯强调发展“大”或“小”都不太切合实际。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的目标,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分流,那种人为地控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是不可取的。蔡宇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应放开,政府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人为地限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而鼓励另一类城市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应是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前进的过程。

二、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和专家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而且取得了许多比较一致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布局不合理,规划缺乏科学性。

1.小城镇的数量太多、规模太小。从总量看,目前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6000多人,非农人口只有3300多人。集镇1700人,非农人口不到400人。规模过小的直接影响是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高,且严重不足,创造就业的门路狭窄,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强,反过来又影响了城市规模的扩大,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

2.一些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小城镇发展各自为政,遍地开花。分布密集的许多小城镇都大办工业小区,商贸区,如果任其下去,可能造成无农田,无绿地;烟囱林立;工厂、住宅混杂的不堪局面,甚至也可能重现发达国家曾出现的无道路用地的状况。

3.规划的整体协调性差。虽然全国绝大多数小城镇都编制了总体规划,从局部角度看,按规划建设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但从全局的高度审视,现行的按规划建设仍然没有走出无序发展的巢臼。基础设施共享率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4.不同的规划之间相互脱节。一些地方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互不衔接,导致规划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无法发挥;有些地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预计不足,规划缺乏超前性,功能分区不明显,出现大量“马路城镇”,给后续建设带来很大难度;有的规划脱离实际,不考虑小城镇实际的财力,导致摊子铺得很大,土地资源大量浪费。

5.有的小城镇建设,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的规划方案,规划是“纸上画画,换一个领导一个做法”,因而在建设上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起点低,标准低,水平低,小城镇内的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混杂,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降低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不能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有的地方政府打着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的旗号,大量圈地,动辄十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通过土地低价征占,高价出让,最大限度获取土地资本的增值收益,侵犯农民利益。一方面引发了政府与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一系列矛盾,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地价过高,提高了农民和企业进入小城镇的门槛,妨碍了农民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集聚和集中,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五是有的地方领导人在追求政绩的驱使下,肓目追求高起点、高标准,大兴土木,建什么大广场、大公园、大草坪,什么喷水池,什么标志性建筑,什么商业一条街等,结果是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有的还造成债台高筑,无力偿还,纠纷、诉讼不断。六是有的地方在小城镇扩镇过程中,只建地面房屋,上水、下水、排污和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等则没有或无力统筹考虑,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因此,发展小城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体制,在政府引导下主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要求的,真正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新路子。

(二)土地制度、政策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1.现行土地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表现在:第一,现行制度是公平有余,效率不足,严重削弱了农业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推力”;第二,土地产权制度既不完整又很模糊,既不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又造成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难以形成,它们共同制约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土地使用制度与流转制度市场化程度很低,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还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大大减弱了市场化力量对小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土地制度缺乏规范化的法律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2.在小城镇土地利用方面,片面强调以地生财,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现象严重,占用耕地过多;与此同时,小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很低。

3.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差。小城镇发展规划是一个综合规划,它包括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必须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划之间不但协调性差,而且也没有衔接好。

4.小城镇加速发展与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后获取新增建设用地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5.宅基地使用政策。一是一户两基问题;二是拆旧建新问题;三是限制城镇居民宅基地的使用面积不近情理;四是城镇居民购买城郊农户住房问题棘手;五是建房用地成本太高。

6.承包地去留政策,即农民进镇后,如何处理承包地的问题。

7.土地置换政策。表现在一是置换的范围不明确,哪些单位和个人用地可以置换,哪些土地不可以置换,目前的政策规定相当含糊,各地做法也极不统一;二是置换的内涵不明确;三是置换的程序问题不清楚;四是土地置换后的产权界定问题;五是指标置换的有偿使用标准不规范。

8.土地收益分配政策。一是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留成比例不合理;二是土地出让金等有偿使用收益只可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留给镇级财政;三是耕地开垦费、闲置土地费等收益分配也存在不少问题。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

小城镇建设投资巨大,资金不足是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全国小城镇每年700亿—1000亿元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目前,除中国农业银行对小城镇建设每年发放8个月至1年的短期房地产项目贷款10多亿元外,能够支持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资金几乎得不到银行的支持。不仅如此,由于小城镇财政金融体制不健全,一方面小城镇的税收不能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资金要素通过现行的金融体制大量流出,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这也是导致小城镇排水系统、污水及垃圾处理系统等公用基础设施匮乏的重要原因。

(四)行政管理体制落后。

1.政权建设不完善。一方面,机构臃肿,普遍超编;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镇政府与上级政府权力交叉,上级政府部门在镇的大量派出机构切割了镇的权利,妨碍了小城镇的统一管理。

2.部分小城镇行政建制与其规模不相适应,不利于小城镇功能的发挥。有的小城镇人口已达10来万人,国内生产总值数十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但由于还是镇的建制,给镇区的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经济管理、社会服务、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各个方面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

3.政府干预经济、直接管理经济比较多,政企不分现象比较严重。

4.小城镇内部区划不合理。一是村级界限不合理,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产要素难以按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二是部分村规模过小,阻碍了小城镇的建设及中心村的发展。三是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五)小城镇财政体制不完善。

1.财政体制建设不完善。第一,在分税制下,县级对小城镇的财政体制改革有所滞后,小城镇财政体制新老并存,影响着全国小城镇财政的建设与发展;第二,税收划分不合理,留给地方的是数额偏小、征管偏难、潜力有限的税种,通过省、市、县的层层集中调控,最后划分给小城镇财政的收入基本上只剩下农业“四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一部分和工商税收中的一些零散税收,缺乏对小城镇财政起支柱作用的主体税种,致使小城镇财政运行在短期内面临着比较大的困境;第三,很多财政关系尚未理顺,小城镇的税收征管机构不协调现象比较突出,小城镇财政、国税、地税、专业银行营业所或农村信用合作社四个方面的机构分别属不同部门领导,各随其主,各行其是,特别是国税、地税实行垂直领导,在收入计划安排上,往往出现县政府、主管部门、小城镇镇政府三个任务,三种管理办法,小城镇为了落实其任务,只得与国税、地税机构讨价还价,工作难以协调。

2.机构建设不健全。第一,机构设置不合理。第二,小城镇国库建设不完善。第三,财政机构性质不明确。

3.小城镇财政干部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小城镇财政所人员配备偏少。随着小城镇经济的逐步发展,摆在小城镇财政人员面前的任务越来越重,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小城镇财政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但现在有相当部分小城镇财政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很低,非专业人员大量调入,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乏财政专业知识。一部分小城镇由于人员少,业务量大,不少属于小城镇财政范围内的工作根本无暇顾及,更谈不上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去发展小城镇经济,培植财源,引导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了。

(六)户籍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

1997年公安部出台的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只限于少数试点镇。同时,在城镇落户的指标不是根据实际申请人数,而是由上边确定,不能适应城镇人口不断扩张的需要。从全国来看,户籍制度改革基本没有启动。传统的环境制度导致小城镇流动人口进城务工、回村居住、以工为主、亦工亦农的“两栖”生存方式。这些流动人口虽然职业已经转变,但是没有实现空间上的迁移。这就从人口规模、需求动力等方面影响了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集聚效应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现行法律要求农民进镇落户必须放弃承包地而且不给予补偿,使得农民进入小城镇不仅要失去他们实际上已经占有并受益的土地产权,而且,由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涵盖农村,因此失去土地对农民而言还意味着失去生存保障,制约了农民进镇积极性的发挥。

(七)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小城镇的发展需要。

目前小城镇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明显滞后,是造成农民进城后不愿交出承包地的重要原因,因为农民缺乏失去土地后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预期,只能把土地看成是最可靠的基本保障。只有在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进展,才能使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

四、解决小城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相应的对策措施,这些对策包括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但要实施这些对策,还需要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

10.朱守银认为要正确处理进城农民与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关系。保留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并鼓励转让承包地使用权;集中使用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进城农民利用原有宅基用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结合自然村合并和新村建设及小城镇商品房开发,逐步对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搬迁改造,退宅还田。

(二)促进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中的政策措施。

要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户籍政策等调控手段,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的结合。对在小城镇和工业小区建设的乡镇企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财政上要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和工业小区有着强大吸引力,拉动乡镇企业相对集中。从宏观看,关键是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土地使用、投资融资等体制,促进乡镇企业、农民、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向小城镇流动和合理配置。从微观看,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一个好的机制,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通过降低城市土地费用和提高社区土地使用费用的办法,从两个方面创造出城市投资成本低于社区内投资成本的环境,从而降低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的“门槛”。一方面,可以通过“以地换地”的方式,即在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基础上,农民和乡镇企业用本社区内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以多换少地和城市周边地区被城市占用土地者进行交换。另一方面,可提高乡镇企业在村以下占用耕地建厂的土地占用税,从而提高在本社区建厂的实际成本。

对已移居到小城镇的和已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要采取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等措施退出耕地,建立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免去后顾之忧,使他们彻底弃农从工经商,从而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三)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对策建议。

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通过建立市政设施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建立集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为一身的股份制投资公司,通过房地产开发,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从政策上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个人和外商投资兴办城镇市政公共事业;鼓励农民带资兴办各种企业,参与城镇建设。如出让城镇基础设施的冠名权和供水经营等方式。允许建立小城镇发展基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财政拨款。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开发,出卖土地等办法增加政府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定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性附加原则上要留给本镇用于城镇建设;按规定收取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应全额返回乡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小城镇建设维护税的税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与城市相同的7%,并全部留给镇财政。

增加银行中、短期贷款。中期信贷可支持小城镇给排水系统、供电设施、通讯设施、环境治理和道路铺装建设;短期信贷可支持小城镇的住宅建设、商业区和工业小区的建设。设立银行的分支或办事机构。改革金融制度,发放农民进城抵押贷款。

加大国家级各级财政对小城镇的引导性投入,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转借给省级人民政府,给具备经济发展条件和资金偿还能力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项目予以支持。国家从每年发行的长期国债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贴息,鼓励银行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

(四)完善小城镇的政府管理体制。

俞燕山认为应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镇级政府。允许小城镇政府在机构编制限额内,根据城镇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其协调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李炳坤等认为,要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全面发展的职能管理制度,它包括一是政府机构必须做到精兵简政。小城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政府机构工作人员配备必须压缩到最低限度,而且不能再设置编外人员,这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二是政府管理工作必须转变职能。对于个体私营企业和新办的公有制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政府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对于原有的镇办集体企业,同样要按照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从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转变为资产管理;三是集中力量进行公共行政管理。政府重点抓好城镇规划编制及监督实施、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项政府职能管理工作,其中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也要尽量利用市场机制,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温铁军认为要改革管理体制,理顺建制镇与村自治的关系。城镇化发展应该与村民自治协调,不得违反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建制镇可以与上级分权,但无论怎样设立机构,其管辖范围应该限制在建成区内,不能干涉有自治权的村,不能靠剥夺农村和农民筹集城镇建设经费。

浦善新认为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是:第一,加强小城镇政权建设。根据实际发展水平的需要赋予小城镇必要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利,明确划分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事权,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坚持和完善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制度,转变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提高镇政府的管理权威和管理能力。第二,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及时设市。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选择非县城、区位条件好、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性中心小城镇,及时切块设市。在设市时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行政区域,处理好新设市与所在县的关系。另一方面,积极试行县下设市模式。第三,适度调整小城镇管理范围。选择区位条件好,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镇,适当扩大行政区域,使其总人口达8万人以上,其中镇区非农业人口5万人以上,逐步培育区域性中心小城镇,一方面发挥小城镇的规模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为切块设市和县下设市创造条件。第四,及时调整小城镇内部区划。

(五)完善小城镇财政体制的建议。

要保证小城镇的正常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建立起与分税制相协调的、规范高效的小城镇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建立功能完整,体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镇级独立财政管理体制。

1.出台多种不同类型的公共财政体制,授权各地可结合实际进行选择。对于经济发展快、农村城镇化程度高、财政收支规模大的镇(小城镇),应允许其管理上先行一步,设立镇财政局,并赋予县一级的财政管理权限,建立一套与小城镇政府所行使事权相一致的市(县)镇财政分配体制;对一些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财政收入规模小的农村乡镇,可继续保留财政所建制,逐步实施城镇分配关系,赋予小城镇财政自身增长的活力,使小城镇财政更加完善和健全。在尚未实现分税制的小城镇,应改革传统的县级财政统收统支的办法,合理确定小城镇财政的上缴基数,超收部分的全部或大部分留于镇级财政。要建立地方收入体系,设立小城镇财政的主体税种,使其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应比照中央对地方财政收入划分办法合理划分小城镇收入范围。

2.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合理划分小城镇财政的收支范围。逐步提高财政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减少财政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通过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减轻企业负担等,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务工经商,从事第三产业。

3.健全小城镇财政金库机构建设,充分调动小城镇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必须健全小城镇金库建设,使小城镇成为独立的一级财政实体落到实处,逐步实行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保证体制的稳定性,充分调动小城镇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小城镇财力的统一,调度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4.小城镇财政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对小城镇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罚没收入可直接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利于加强小城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统一管理公共收入,增强小城镇综合财政功能,解决小城镇财政负债较多的问题,防范和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5.中央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应综合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和政策扶持,第一,建立上级政府对小城镇财政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乡镇财政如果按照分税制的要求建立,也就要建立起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地区间的财政收支,保证小城镇政府实现职能的基本需要,特别是对税收不能满足支出的地方政府提供补助,以保证这些地方政府实现职能的基本需要。第二,中央给予一定的财税政策照顾,增加对小城镇的税收返还,把城建税、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全部留给小城镇等,加大中央对小城镇资金的投入。

(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

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陆学艺等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凡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的住所,有稳定的生活来源的人员,均允许其申请在小城镇落户。实行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管理,对县和县级市以下地区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和其他类型的户口,应统一登记为居住地常住户口。逐步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使户籍登记能够如实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身份状况。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一方面要依法保障其公民的合法权利,与当地原有的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另一方面,要淡化户籍制度的“福利化”色彩。同时,要进行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提高劳动就业市场化的程度,建立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户籍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查金样等提出了户籍改革的具体方案,即按照“先易后难、局部突破”的循序渐进原则和“因地制宜,因时审势”的实事求是原则,按以下对策思路进行:(1)从整体上为分阶段、分区域的户籍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首先,彻底整顿社会治安,摸清人口底数,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健全和有力的基层网络。其次,利用电脑信息设备,实现人口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建立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和一支能够进行科学人口管理的队伍。再次,户籍制度的改革就要求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如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制度的配套改革;包括养老、失业和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配套改革;包括就业、就学、保险、储蓄、住房改革、身份证明等在内的社会、经济制度配套改革;各种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改革,如《劳动法》的贯彻执行。(2)在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实行新的一元户籍制度。(3)在中西部地区,按全新的城市化机制建设小城镇。

俞燕山、胡必亮、朱守银则认为要放开农民进入县级市、县城及县以下的小城镇落户的限制,并给农民尽可能地创造住得下、稳得住的条件。经过多年的试点和探索,取消对农民进镇落户行政限制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应适时将小城镇户籍改革的试点政策全面推开,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赋予进城农民在就业、入学、身份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以同等待遇。办理落户手续时,取消城镇增容费等歧视性收费。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集体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将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以解决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七)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提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在全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统一政策、目标和原则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小城镇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保障水平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国家举办的社会保障,只能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小城镇举办的社会保障可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确定合适的保障范围、项目和水平。二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劳动者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有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三是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既要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又要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挂钩,以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四是政策要统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要统一,管理要法制化。五是服务社会化。要将目前各部门、各单位的分散管理逐步转为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将目前企业承担的养老、医疗等事务性工作逐步转为社会化服务。六是城乡有别。广大农村在近期尚不具备建立国家统一立法、强制实行某些保障项目的条件。小城镇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探索发展农村社会保障。

俞燕山提出现阶段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条件设定不同的保障方式:一是对长期在城镇就业、收入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但尚无条件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他居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二是对已经脱离土地、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小城镇常住居民,在收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小城镇生活救济制度;三是对于有条件的小城镇,可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李炳坤等认为根据小城镇发展的进程,在适当的时候应当考虑和酝酿建立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已经在小城镇落户、有稳定住所和工作岗位的农民,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逐步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保证小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但是,对这个问题切不可操之过急、期望过高,一般说来社会保障水平取决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还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机制,中国在相当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一样实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能实行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基本生活需要。至于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起步晚于大中城市,更要避免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现象发生,以财政支撑的社会保障只能控制在政府财力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应当大力提倡自我保障和商业保险。

在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和农村劳动力超量剩余的条件下,以发展小城镇为重要途径,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其中一个首要任务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和平稳转移。要力争到2020年,将县城和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建制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可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情况下,使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是有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基础上,再经过20—30年的努力,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到那时,我国庞大的农业人口和超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就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就得以实现。

第6篇: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农村是关键,实现农村小康、农村城镇化是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汇聚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实现生产要素的规模化聚集,提高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效率,才能对周围农村产生更大的辐射带动任用,加快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我镇农村经济一项重要的工作。下面,结合我镇小城镇发展的实际,通过深入调研与思考,就如何搞好小城镇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我镇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现状

古辣镇位于宾阳县东南部,区域面积113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距南宁市76公里。全镇下辖2个社区9个村委88个自然村536个村民小组,人口50546人,耕地面积6.1万亩,其中水田4.6万亩,旱地1.5万亩,山林面积4.3万亩。辖区交通便捷,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宾横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设有稔竹火车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一是规划编制比较早。1992年我镇的区域规划就已经编制完成,对部分开发区的规划也进行了修编,为小城镇建设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基础设施比较好。目前,我镇已硬化了宾横过境公路、界牌路、镇宾街、古辣新街及小城区部分街道,硬化率达到85%,设有光绪江进行排污。三是集镇有一定的规模。集镇有镇宾街、古辣街、界牌路、前进街、中学街、东兴街、小城区、城东小区一期、二期。四是聚集功能比较强。随着行政小区的迁建,小城区、城东小区的聚集功能进一步增强,对周边村屯及我县东南五镇起到带动辐射作用。五是发展潜力比较大。我镇桑蚕业发达,群众的购买力增强,同时市场赶集的群众有我县大桥镇、武陵镇、中华镇、王灵镇、露圩镇、甘棠镇,从市场的辐射能力来分析,是我县的东南五镇的中心城镇,可以辐射其他乡镇。目前,我镇有一个燃气供应站,大米加工厂5家,蚕茧加工点14家,天然矿泉水厂1家。工农业总产值1571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591万元,林业产值306万元,牧业产值5484万元,渔业产值236万元,从发展趋势看,有较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六是高速公路出入口处规划有一个工业创业园,有利接受东部产业的转移。

二、我镇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虽有较好基础,在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从长远发展和整体功能、发展的定位上看,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和问题。一是规划标准有待提高,以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目前集镇的辐射能力来分析,集镇的各区域功能规划不够科学,各市场的布置不完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辐射能力,不能适应小城镇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经济规模不够大,现有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多数规模很小,产品大多为初级加工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高科技企业还没有进驻,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

比重不协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没有较多地吸纳外来人员来集镇就业发展。三是由于受地方财政和区域经济影响,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镇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基础设施的配套较为薄弱,如绿化工程、亮化工程、居民休闲活动场所等设施。四是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上级部门没有政策倾斜,导致我镇的小城镇发展速度不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随着城区不断扩展,各区域的重新规划定位,征地上受到一定的政策性制约,在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上级部门应给足政策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政策倾斜。

三、加快我镇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立足我镇的实际情况,从我镇的地理位置、发展远景及辐射能力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打造宾阳县中心城镇,争创南宁市首善之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择优扶强、集聚发展、生态优先、配套建设的原则,突出重点、强化管理、推出精品、体现特色,优化小城镇发展布局,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化建设水平,努力打造规模适度、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三产”兴盛、工贸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集镇。围绕这一目标,小城镇建设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破题并深入推进。

第一,要突出重点,做到科学规划和优先发展相结合。一是在编制规划上,要突出建筑品位、生态品位、文化品位、地域品位和开放品位,做到改造与新建相结合,建设与发展相结合,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根据我镇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整体布局,确定小城镇的标准和数量,重新修编和调整镇域规划体系,使其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二是在规划发展上,要充分考虑我镇的自身特色,按照控制数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原则,保证小城镇建设的品位和质量。三是在具体实施上,应遵循重点建设、长效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带示范作用,以古辣社区、义陈社区为集镇中心,沿宾横二级环城路为发展轴线,向南北发展。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调配、集中使用、重点建设,形成由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发展建设态势。

第二,要积极引导,做到政策扶持和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小城镇开发建设,建强载体,给足政策,活化方式,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工业创业园集中,做大做活小城镇经济。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不断拓宽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打破行业、区域界限,把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引导民间资金和私人投资者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多方参与的良性发展格局。

第三,要坚持标准,做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优先发展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道路交通、能源通讯、供水排水等方面建设,尤其是要加快村级道路建设,提高路质路况,增加硬化路面里程。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在生态环境建设上,要以建设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愉悦的人民环境为目标,既重视大环境绿化、又重视街道、村屯的小环境美化建设。要把小城镇生态绿化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绿化建设紧跟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建一房、绿一点、修一路、绿一线,使小城镇绿化积极迅速扩展,全面改善镇容镇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第四,要注重全面,做到发展经济和提升人气相结合。一是实行招商引资,充分发挥资源、劳动力等基础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优化招商环境,实行以资源招商、以特色招商、以环境招商。二是实行产业带动。要坚持“以产兴镇,以镇促产”的方针,靠特色主导产业,扩大镇城中心市场,以产业聚旺城镇人口,以产业拉动城镇经济,以产业推进城镇拓展。要立足本地基础优势,努力培育支柱产业和强势产业。三是实行人口增容。通过以地招商、镇村联建,为农民免费办理进镇户口等办法,吸引农民进镇兴业,从而调动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繁荣商贸经济,打造镇域经济发展超强平台。第五,要标本兼治,做到依法严管和组织保障相结合。一方面要经常开展整治活动,从根本上保证小城镇按图发展,按章建设。另一方面,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从统一协调发展出发,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小城镇总体规划发展,协调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面做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使小城镇沿着科学合理的轨道快速健康发展。执法上严格执行现在规划方案,加大力度查处违章建筑,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集镇的基础设施,每条街道以美化、绿化、亮化逐步进行改善,紧扣“打造宾阳县中心城镇,争创南宁市首善之区”的目标定位不动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加快落实各项既定工作目标,使各项工作都取得突破性发展。

第7篇:小城镇建设情况、问题及发展规划建议

河南省许昌市小城镇建设情况、问题及发展规划建议

一、许昌市村镇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许昌市现辖有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三县、禹州市、长葛市二市,魏都区一区。全市共有78个乡、镇;其中建制镇35个,行政乡43个(禹州市9镇13乡、长葛市8镇4乡、许昌县7镇9乡、鄢陵县5镇7乡、襄城县6镇10乡);全市共有行政村2223个,自然村6217个,总人口396万人(不含许昌市城区、禹州市区、长葛市区),其中35个建制镇镇区人口59.0万人;全市小城镇镇区建成区面积107平方公里(含鄢陵县安陵镇、襄城县城关镇)。

全市建制镇中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神后镇);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个(后河镇、神后镇);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6个(尚集镇、神后镇、石固镇、大周镇、顺店镇、陈化店镇);许昌市小城镇建设试点15个(后河镇、神后镇、尚集镇、石固镇、大周镇、顺店镇、陈化店镇、马栏镇、鸿畅镇、梁北镇、坡胡镇、南席镇、张潘镇、王洛镇、颍桥回族镇)。

全市建制镇中先后有19个镇被河南省建设厅授予“中州名镇”,其中许昌县尚集镇曾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长葛市石固镇曾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小城镇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长葛市大周镇、禹州市神后镇、鄢陵县安陵镇、襄城县城关镇于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批准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安排下,全市村镇建设工作积极稳妥进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目前村镇工作存在问题

许昌市村镇规划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重视和积极参与,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扎实效果。

二是搞村镇规划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缺口严重。实施村镇规划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短导致规划建设力不从心,并已成为影响该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

三是个别乡镇对村镇规划建设工作重视不够,规划意识淡薄,投入力度小,有的乡镇虽然编制了规划,但是得不到贯彻实施,有的不按规划进行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上,由于各乡镇管理机构没有得到理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相对滞后,无序建设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该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四是基础设施不配套。多数村镇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硬化率低,排水设施少或根本没有排水设施,绿化水平低,公共绿地少,有的村镇绿化缺乏管理,有的村镇连一座公厕都找不到,严重影响村镇的整体功能。

三、下一步村镇工作发展规划建议

1。继续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06〕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06〕98号)以及《河南省建设厅关于贯彻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编制暂行办法>的通知》(豫建村镇〔2006〕10号)文件精神,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展开。

一是进一步加强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村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县(市)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力争在07年启动全市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一个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工作试点,并至少完成一个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到2008年,全市2个扩权县(市)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到2010年,全部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

二是科学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努力把各乡镇建设成特色鲜明、规模适度、设施完善,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07年许昌市建制镇、乡集镇的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完成40%以上,国家、省重点镇全部完成;08年60%的建制镇、乡集镇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到2010年,全部完成建制镇、乡集镇总体规划修编。

三是合理编制村庄规划。在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村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条件,合理编制村庄规划,统筹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塑造各具特色的村庄空间形态。07年底全市村庄建设规划完成10%以上,08年20%的村庄完成村庄规划。到2010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原特色的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机制。重点抓好交通线、旅游线、产业带上的村庄规划和治理工作,尽量使其连点成线、相对集中,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格局。

四是优化新农村建筑设计。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人文习俗,优化农村民居和公共建筑设计。为农民设计经济安全适用的不同户型住宅,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建房需要。

2。重点抓好村庄环境治理试点工作;

在做好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大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和帮助农民重点解决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倒、禽畜乱放、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问题,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技术,努力实现村容整洁。

加强各个乡镇的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城乡自然环境与发展状况和各类村庄的不同特点,区分就地治理、迁村并点、古村保护、“空心村”治理、“城中村”改造等不同类型,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村庄规划建设与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选择一部分经济实力强的村庄,搞好村庄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整治步伐,增强典型示范效应;选择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建设村庄道路、垃圾收集处理和给排水系统,完善公共环卫设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庄,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发动群众在庭院和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果树,美化环境,组织农户投工投劳整修村道,修缮、粉刷沿路房舍墙面,建立垃圾收集池等,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工作推进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立足现有基础,不盲目攀比,不贪大求洋,防止大拆大建。

3.积极开展村镇规划技术服务;

市、县村镇建设系统要加大服务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深入展开规划、设计和技术下乡活动。组织专业规划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建房、修路、改水、改厕、改善人居环境等提供服务。组织学习推广《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指导手册》和《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示范图集》。进一步向农村普及规划、建设、整治、建房的基本常识。继续组织规划技术下乡服务,向广大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宣讲有关政策和专业知识,积极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提高农村规划意识和农村住宅的设计、建设水平。

4。完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组织全市村镇建设系统工作者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工作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专业技术培训,邀请村镇规划建设技术专家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转变作风,重心下移,围绕新农村规划建设和村庄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各类试点的进展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建设主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途径和渠道;

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和村镇规划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搞好村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政策意识和依法规划建设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四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对部分试点村庄的规划建设工作,由委领导重点联系,随时掌握情况,抓在手中,抓出成效,抓出亮点,抓出经验。

五是健全工作督察机制。根据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督察,并将督察情况上报;

六是继续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对部门之间、上下之间合作共事的认识,提高多方协同、齐抓共管的水平

第8篇:关于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07级行政管理 胡翔智

摘要: 农村社会的发展一般需要经历两个必然阶段:一是由农业化到工业化;二是由工业化到城市化。第二阶段是农村社会结构的一场变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次飞跃。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加块建设小城镇。城镇发展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视建设而轻视发展规划等等状况。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关键字: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镇规划

一、存在的问题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建制镇19811个,建制镇数量已超过乡的数量,占乡镇的比重达50.7%。迅速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聚集乡镇企业的重要载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有效地分流了大中城市的压力。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

(一)、规划滞后

城镇发展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建设而轻视发展规划的状况。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恶化。

(二)、小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

有些小城镇规模过小、力量分散,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同时,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利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弱。

(三)、认识难统一。

认识难统一。所谓认识难统一,指的是当地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没有积极地组织和领导当地的小城镇建设。这样,首先是导致有的小城镇规划起点不高,基础设施落后,水平较低,功能不强,个别地方甚至是有“镇”无“街”,有“镇”无“市”。

二、对策措施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三难”问题,都集中体现在政府行为上,“三难”实质上是小城镇建设中政府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因此,把小城镇建设由低起点转到高起点格局上来,重点要强化政府行为的规范化。

(一)、强化认识引导,内在规律要“懂”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重要是培育功能,不是简单地盖房子,不是盲目地把农民赶进集镇而政府就此撒手不管。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要遵循规律,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小城镇不能就建设而发展,而应当把小城镇建设与推进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市场建设、转移剩余劳动力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推进,使小城镇真正成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服务中心。除此之外,上级有关部门要不定期对乡镇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进行培训,组织赴各地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考察,开阔视野。县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审批上报的小城镇规划;同时,要像广东沿海地区那样,提拔乡镇领导与建设小城镇的政绩挂钩,上下级要签订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强化规划引导,规划起点要“高”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管理的依据,又是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的前提。小城镇建设必须立足长远,以“城市化、社会化、现代化、协调化”来规划好、建设好。具体做到以下3点:一是超前性。整个规划必须确立“高起点一步到位,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近期、生产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环保土管等方面关系,使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工业小区合理开发起来,与市场流通、社会设施、住宅区域及公用事业等项建设兼顾起来,做到30年不落后,50年不拆迁。二是连续性。规划可以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调整完善,但大的思路不能变化,不能半途而废,朝令夕改,更不能规划一套,实施一套,规划和实施两张皮的现象,必须确立战略眼光,搞“接力赛”,努力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整体性、系统性。三是可操作性。整个规划既不能不切实际,急功近利,也不能瞻前顾后,消极等待,必须处理好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关系。一方面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有紧迫感,创造条件,不丧失任何一个发展机遇,使整个规划看得见、摸得着、好操作、好实施。

(三)、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管理手段要“狠”

小城镇规划编制完成后,要按程序抓紧报批。一经出台,就是指导小城镇建设的法规文件,具有法律的约束效力,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坚决做到“四个一”,即规划一张图,

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要寓规划管理于建设管理之中,对违章建筑、违法占地行为,一经发现,就要严肃处理;对典型案例,要公开处理,造成声势,推动执法工作,以增强全社会的规划意识。

三、发展小城镇的几点建议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引导、启动和调控作用,改善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1.政府要承担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定位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规划必须先行。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要从合理的区域发展的需求角度来提供小城镇发展的充分供给。因为,在一个发达的区域内,大都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镇、村庄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不可能离开对方而得到健康发展。一味地单方面强调某一形态的作用只会损害这一地区的全面综合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的经济特别是非经济后果。所以,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工作十分重要,要将其放到其所在的整个区域发展框架中去做发展规划,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注重实效,突出特色,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形成城镇一盘棋,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城市的纽带。

2.政府要立足于创新,从制度和政策上推动小城镇建设

在我国传统的二元结构格局下,小城镇建设经常会遇到一些政策性和制度性的矛盾和问题。当前要从推进我国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高度,积极探索,加大改革力度,消除推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城乡分割,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从体制和政策上为小城镇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

(1)适当调整行政区划,逐步扩大重点镇和中心镇的规模。

(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进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土地经营权,并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引导农民宅基地的有序流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3)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积极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尤其是要深化村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民真正体现为集体资产的占有人,给外出人口转让本属于自己的一份财产权利创造条件。

(4)探索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险体系,以解决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5)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小城镇建设的融资环境,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小城镇的中小企业属于多种经济成分,要改变包括小城镇在内的农村资金净流出和一定程度的金融歧视,实行公平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创业,建立面向城镇中小企业、农村乡镇企业的金融体系。政府除了规范市场秩序、税费收取外,重要的是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改善服务,特别是改进金融服务,发展小额信贷和中介担保服务。政府要积极推进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建立适合公用事业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公有事业融资市场,加大证券、资本市场融资力度,最广泛地吸引社会投资。

3.政府要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个职能明确、结构合理、廉洁高效的小城镇管理体制

小城镇管理体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在理顺职能的基础上进行机构改革,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强化服务功能,管理好公共行政和公益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逐步建立起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

4.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上应更多考虑“三农”的利益

应采取向小城镇倾斜的支持政策,使小城镇成为接纳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体,使小城镇成为当地农产品集散、加工、储运的中心,使小城镇成为引进外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先进技术和人才以及教育和培训农民的根据地,使小城镇成为与大中城市在市场、信息、交通、科研和文化上沟通的纽带。

(二)、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小城镇自我扩张、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固然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政府不能也无法大包大揽,市场才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力量,自我扩张、自我发展才能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因此,小城镇建设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资源有效配置的经营模式。

一要盘活存量土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存量资本,运用市场规则将政府在城镇建设中的中长期投入最大限度地通过“投入——产出”的资本运动形式表现出来。城镇土地是政府掌握的最大国有资产。因此,政府要通过有效运作城镇土地资产,促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可以以地生财,努力实现收益最大化,从而优化和提升城镇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各种经济成份的资本都可以投入到有收益的准公共产品(如城市公交、供气、供水等)及部分可市场化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

二要建立和完善城镇建设投融资新体制,有效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解决城镇土地开发与经营中的资金瓶颈与障碍。可通过政府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吸纳多种投资主体的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

1.有步骤地改革小城镇现行财政、税收体制。理顺县镇两级财政关系,建立镇级财政,将镇级预算内、外收入统一纳入财政管理,聚集财政资金,规范收支行为,合理分配,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2.建立小城镇建设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资方向;

3.金融部门要对小城镇重点企业、项目和有回收效应的公用事业重点项目在资金上安排专项贷款,创新金融衍生工具,比如为参与小城镇建设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将沉积在银行里的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

4.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打破公共设施建设上的各种垄断,放宽国外、民间资本准入条件和准入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实行有偿使用,积极引导农民、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把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培育成小城镇建设财源的主渠道,逐步建立起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引导机制、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

5.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开发公司,按照规划统一开发,积累建设资金,滚动发展。小城镇开发公司的发展前景很广阔,比如,发展大工业、大项目的配套产业;适应农业向公司加农户和订单农业方向发展的要求,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创造适宜的软硬件环境,为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和农产品加工、贸易、运输等提供便利的条件;发展休闲旅游业;发展房地产业,等等。

6.要积极建立和发展形式多样的银企机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融资,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和金融服务中心,并组建专门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对象的地方金融机构,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三)、增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无论在发展战略上还是城镇形态规划方面,都要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融历史、文化、民族与时代特色于一体。

1.建设小城镇,要树立新的发展观,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

城镇化的主要对象是农民。作为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小城镇建设的本质、主要任务、主要内容是改变农民的社会关系,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化农民为市民。小城镇发展要为企业、人口、劳力按市场机制流动和聚集创造条件,要确认劳动者、企业在就业和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小城镇在内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开放,清理限制歧视农业人口流动就业、向小城镇迁移的规定,政府应切实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保护劳动者就业权益和公民的其他权益。

2.小城镇建设一定要有产业支撑

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既有利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又利于小城镇经济凭借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今后20年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还会是廉价的,巨大的人口负担将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我国应将依托中小城镇发展劳动

密集产业提到发展战略上来。我们要既重视追赶信息技术革命,又注重劳动密集产业发展,抓住机遇,以中小城镇为基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相互为用,共同推进。

3.小城镇发展要重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充分挖掘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重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抓好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可以肯定,一个文化设施齐全、教育资源丰富、品味高雅的小城镇对人们是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

4.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小城镇大都有自己的特定区位环境和产业资源,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应该发挥小城镇接近自然和乡村的天然优势,形成城乡一体、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新型城乡结构形态。小城镇作为人们理想的生活居住地,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适度增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要合理布局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设计开发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① 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互动研究 作者:陈福庭,许凤群 2004年 第11期 ② 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 作者:梅士建, 2000年 第03期

③ 论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建设 作者:王文烂,赖秀宝 2002年 第14期

第9篇:城镇化发展问题深究

城镇化这个热点好几个事业单位考过,又属于今年两会热词,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很多理财网都已经开出城镇化专题股票!不管今年考不考,我们都要做一个了解!我给大家提供的内容不多,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搜一下关于城镇化的文章做个参考!

摘要: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非农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城镇化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国内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启动农村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建设

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过“小城镇,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党的十七大强调:“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些体现了党通过实现城镇化,城乡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路。这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总的工作要求,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可依托的平台,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战略性课题。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制约因素和相应措施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比要低约20个百分点。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主要是城镇实力的竞争。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2.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城镇化,可从导致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失调的根源和内因入手,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人口、经济活动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达到“解放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农村城镇化可以打破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也实现地域转移,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城镇文明影响、改造、带动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村生态进入城镇,也可以有效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成为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的切入点。当前国内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使农村市场增长缓慢。据统计,200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6.85万亿元,但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只有2.39万亿元,仅占全国的34.9%。8亿多农民实现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的35%降到90年代以来的20%,农民人均消费额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左右。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可以把农村的潜在消费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

二、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只有全面正确分析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有效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1.认识不够,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关系研究不深,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5.强化文明建设以提升城镇居民素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上一篇:三年级下学期班队计划下一篇:领导干部工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