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措施

2022-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急救措施

防溺水急救措施

发现有溺水的人,会游泳并且会急救的人要将溺水者救出水面,如果你只是会游泳不会急救就不要强行的去救人,可以救比你体重小的溺水者。

将溺水的人从水里救出后,边上的人要用纸或者当时能够拿到的清理物品,清理出溺水者鼻腔及口腔里的泥土和其他的异物。有假牙的要取出假牙并将其舌头拉出。

清理鼻腔、口腔后,对于有领口、腰带的溺水者要松解领口和腰带,女性的溺水者还要松紧裹的内衣及胸罩。

倒水,电视里常用的是按压溺水者的腹部,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你的膝盖顶溺水者的肚子。对于体重较轻的小孩还可以用肩顶其肚子的方法将水倒出。

将水倒出后溺水者还没有清醒就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了,这个急救的步骤需要专业培训的人操作,如果周围的人都不懂的心肺复苏的方法就立即送医院。

防溺水急救措施

习城乡南五庄中心小学

2017年3月

第二篇:常见安全急救措施

第一章急救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安全防护与急救的基本概念、安全防护与急救的基本内容2掌握使用呼救电话时应清晰说明的要点2掌握现场急救应采取的基本措施重点难点重点:急救电话、紧急救护的生存链难点:安全防护与急救需掌握的知识第一节安全防护与急救能力

一、相关概念1安全防护:对事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从而采取可能的一切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破坏性。举例:1烟花炮竹的燃放;2交通事故防范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事故的发生;系好安全带,可减轻交通事故对人员的伤害)3WTO三大健康原则:平衡饮食、精神调摄、合理运动2急救:对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紧急和临时的处理。广义急救:抢救生命和财产(注意孰轻孰重问题);狭义的急救:特指抢救生命。本书是阐述人生伤害的急救问题。

二、影响安全防护与急救能力的因素

(一)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解剖位置;心肺复苏;生命体征的掌握;骨折脱位的固定等。

(二)必要的安全防护与急救知识1防火知识,灭火技术知识;2家用电器的知识;3野外生存知识(方向判断和水源判断等);4防电知识;5避雷雨知识;6动植物的毒性和食用性判断;7抗高低温知识。等等其它知识

(三)个人体力情况

(四)家庭环境条件

(五)心理素质情况第二节建设安全防护与急救教育体系

一、安全防护与急救教育现状国内与国外比较:民众和110急救知识欠缺(举例),

二、思想道德教育导向提倡和褒奖见义勇为,同时也要尊重事实,实事求事,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正面例子:1当有人溺水时候,你采取什么措施救人?1直接跳水救人;②根据自己的能力救人;③寻找能救人的工具;④呼喊他人协助救人。2当有人落入溢满的粪池,你采取什么措施救人①直接跳水救人;②根据自己的能力救人;③寻找能救人的工具;④呼喊他人协助救人。3面对持刀的歹徒,你又身带巨款赤手空拳,你怎么办?①与之搏斗;②妥协;③想办法摆脱;④记住特征马上报案。第三节现代急救体系急救过程:

一、“第一目击者”与急救概念:第一目击者原指是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中的“志愿者”成员。他们受过一定培训,掌握心肺复苏和创伤意外的自救互救技能,能在危急情况下救进行现场急救,这就需要普及安全防护与急救教育。你我都有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措施:①作出初步诊断:有没有心跳骤停、大失血、骨折和脱位等,是什么病急性发作,是否中毒,是否是烫伤。②作出初步处理:有心跳脉搏骤停的要实施心肺复苏术‘出血的要止血,骨折、脱位要做固定。急救要点:一轻、二重、三要点?一轻:轻症,对症处理?二重:要点处置,迅速转移?三要点:“气”、“血”、“神”,即呼吸、出血、神智。中医常见的急救穴位:人中;合谷;百会,涌泉等急救穴。

二、急救通讯急救通讯是呼救系统的重要环节,呼救系统的畅通对保证危重病人获得及时救治、急救质量至关重要:120,是有邮电局和卫生部规定的。在我国,电话是最重要的呼救手段。?美国:急救911,医院咨询939?德国:112?澳大利亚:000?法国:15?比利时:900-1964?瑞典:900?英国:900-1937?意大利:118?日本:119?香港:999120急救电话:是指由中国邮电局和卫生部门联合规定的医务急救电话,是指整个城市呼救网络系统的“通讯指挥中心”。当地所有的医疗急救电话都打“120”,“120”根据病人所处的位置和病情,指定就近的急救站去救护病人,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便利病人救治和转运。急救站离急救现场大概3—5公里,到达现场大概5—10分钟。使用急救电话的语言要求:简练,清楚。一般应该清晰的说明以下几点(书本上的):①病人姓名、性别、年龄②现在最危急的情况,如心脏病急性发作的描述;③病人家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④受伤原因,如因塌方、爆炸、地震而受伤等,或车祸、电击、溺水伤等。⑤如果是特大灾害事故,应报告事故原因、伤员数量和大概的的伤情。提问:问问学生有没有不同观点,模拟急救电话的拨打。

三、现场救护运送“救护车”:是医疗救护运输中应用最广、使用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相当于急诊室和ICU病房。救护车上的急救相当重要。急救生存链:急救生存链是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四个环节,即早期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除颤、早期高级心肺复苏。前三个环节都是在医院以外完成的,医生在医院里只是完成最后一个环节的急救。高级心肺复苏是以院外的初级急救为基础的,它并不是空中楼阁。想让生命之链不断裂,就需要在全社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去进行培训工作,让急救生存链的理念在更多的人心中扎根。

四、急救的正确呼救我国统一的急救电话号码是“120”。为使伤病员及时得到救治,在呼救“120”时要注意:

1、确定对方是否是医疗救护中心。

2、讲清伤病员所在的详细地址。如“××区×x路××弄×号×室”,不能只交待在某桥下或在某厂家旁边等不确切地点。

3、讲清伤病员的主要病情,如昏迷、头部外伤、中毒,使救护人员能作好救治设施的准备。

4、告知救护者的姓名及电话号码,如救护人员找不到伤病员时,可及时与呼救人联系。

5、若是成批伤病员,必须报告事故缘由,如车祸、房屋倒塌、中毒等,并报告伤病员的大致数目,以便“120”调集救护车辆、报告政府部门及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6、挂断电话后,应派人在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等候,以便引导救护车出入。

7、准备好伤病员随带的物品;若是断肢的伤病员,要带上断离的肢体等,并确定1~2人陪同前往医院。

8、如果在呼救20分钟内救护车仍未到达,可再次拨打“120”。若伤病员情况允许,不要另找其他车辆。第二章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第一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实际上,我们通常把除骨以外的损伤统称为软组织损伤。它包括皮肤、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神经、血管等损伤。因此,可以把这类损伤分为三种:软组织损伤;骨损伤;关节损伤概要(软组织意外损伤的分类)

(一)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如皮肤损伤;关节囊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损伤等;肌肉与肌腱损伤;筋膜损伤。

(二)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性分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

(三)按受伤时间分急性损伤、慢性损伤

(四)按受伤后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来分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

一、擦伤1概念:体机体表面与粗糙的物体相互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伤。

2、征象:伤口浅,面积大,边缘不整。?表皮脱落,点状出血,组织液渗出。?无感染时,伤口易干燥结痂而愈合。?伤口感染后易化脓,有较稠的渗出液。3.处理伤口清洗:生理盐水冲洗小伤口清洗后直接外涂2%的红汞或2%龙胆紫.面部损伤宜使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外涂,或者75%的酒精。大伤口清洗后用凡士林纱条或0.1%的雷佛奴尔湿敷包扎。4.注意面部/关节部位不宜使用龙胆紫,以防止守皮肤收敛,影响关节功能大面积伤口不宜使用碘酊,以防止引起碘酒刺激性损伤红汞与碘酊不宜同时使用,否则会产生剧毒物质使用碘酒和酒精时,不能直接碰到伤处感染伤口每日或隔日换药。

二、裂伤概念:指身体受钝性暴力打击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撕裂。

三、刺伤概念:尖锐细物刺穿皮肤及皮下组织器官的损伤。

四、切伤:指锐器切入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致的损伤。裂伤刺伤切伤暴力钝性暴力尖锐物锐器割伤伤口伤口边缘不整/组织损伤广泛/出血多伤口小而深伤口边缘整齐,伤口深,出血多并发症易合并深部组织感染破伤风易伤及深部组织处理:注意检查伤口,观察污染情况,判断有否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的损伤裂伤,刺伤,切伤处理:较浅、小、干净伤口,可用碘酒、酒精消毒,面部损伤宜使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外涂然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覆盖。较大、深、不洁伤口,应现场加压包扎后送医院进行清创、止血、缝合。口服或注射抗菌素,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

第三篇: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措施

湖北省鄂东监狱工程二标段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措施

1、安全应急预案措施 1.1应急准备

1.1.1应急工作的组织及相应职责

为科学安排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明确各岗位职责,使之在管理工作中互相协调,各司其责,促进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书记为副组长,专职安全员、专业工长和施工队班组长为组员的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在市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单位及公司相关部门的领导监督下,项目形成纵横网络管理体制。

1.1.2 岗位职责

工程部负责本工程环保及职业安全卫生应急预案的实施与运行控制,具体负责紧急状态的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其他部门负责协助工程部作好应急准备和响应。 1.1.3技术准备

编制环保及职业安全卫生应急预案,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特点,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以专门的章节写明本阶段应注意的环保及安全内容,并按照方案实施。应急预案应做好环保及职业安全卫生预防工作。

1.1.4物资和设施准备 1.1.4.1物资准备

1)足够的消防器材、必要的卫生防护用品和救援设施 2)足够的防暑降温物资和御寒防冻物资 3)其他防护物资。 4)必要的资金保证。

1.1.4.2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

(一)应急电话(责任人:杨勇) (1)保证电话在事故发生时能应用和畅通

工地安装有五部电话,项目领导人及主要负责人、工长等均配有移动电话,可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拨打电话报警报救。

(2)电话报救须知

救护电话号码为“120”,火警报警电话为“119”,拨打电话时须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1)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2)讲清楚伤者(事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7 页

湖北省鄂东监狱工程二标段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措施

3)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事故地)的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用电话联系。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利救护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二)急救箱

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和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

(三)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

由于在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情况,甚至发生事故,由于光线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配备有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等设备。

在应急处理时就需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

2、伤亡事故的预防 2.1伤亡事故的预防原则

为实现安全生产,预防死亡事故的发生必须要有全面的综合性措施,实现系统安全,预防事故和控制受害程度的具体原则大致为:

1)降低、控制和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提高安全系数;

3)闭锁原则(自动防止故障的互锁原则); 4)屏障、距离原则; 5)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6)个人防护原则; 7)避难、生存和救护原则。 2.2伤亡事故预防措施

伤亡事故预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作业行为和作业条件安全化。

(一)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作业行为安全化 1)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规章制度教育

2)进行安全知识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

3)推广安全标准化管理操作和安全确认制度活动,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进行各项作业。

4)加强重点要害设备、人员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搞好平衡生产。 5)注意劳逸结合,使作业人员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而避免产生不安全行为。

(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作业条件安全化 1)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善劳动条件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2 页 共 7 页

湖北省鄂东监狱工程二标段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措施

2)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隔离危险部位。 3)采用安全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具。

4)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隐患。

5)定期对作业条件(环境)进行安全评价,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证符合作业的安全要求。

(三)实现安全措施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措施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岗位培训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安全检查制度和落实防范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事故隐患,搞好事故预防的基础工作。

3、施工现场急救 3.1急救步骤

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就职,给伤病员以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个步骤:

1)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尤其在工地大型事故现场更是如此。

2)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神志、气道、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畅通,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止痛、防止休克、包扎伤口等措施,固定、保存好割断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

3)呼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现场施救一直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病情和简单救治过程。

4)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状和伤残率。

3.2施工现场的火警、火灾急救 3.2.1火灾急救

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的选择灭火用具。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扑救火警、火灾可单独采用,也可几种同时采用。用破坏燃烧三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条件的灭火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中断法)进行扑救,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周围的情况,防止中毒、倒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3 页 共 7 页

湖北省鄂东监狱工程二标段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措施

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在灭火后,应注意保护现场,以便日后调查起火原因。 (1)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

救火人员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必须穿浓烟逃走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

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2)烧伤人员现场救治

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至伤因素脱离接触,以避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

1)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扑灭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手的烧伤。如附近有水池,可让伤员跳入水中。如为肢体烧伤则可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

2)用清洁包布裹盖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水痘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土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感染机会,并为进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困难。

3)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4)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到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

3.2.2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

创伤性出血现场救治要根据现场现实条件及时地、正确地采取暂时性的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

(1)止血

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弹性止血带止血法。 1)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棉纺制品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即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由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2)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的搬运转送医院抢救。不正确的搬运,可能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病痛,甚至威胁生命。搬运伤员时应注意:

①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或畸形变化,就表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因搬运振动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继发损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4 页 共 7 页

湖北省鄂东监狱工程二标段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措施

伤附近的血管神经,使创伤加重。

②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有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输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或带冰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③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因疑有脊椎受伤可能,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因为这样会使伤员的躯干过分屈曲或过分伸展,而时已受伤的脊椎移动,甚至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2)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

1)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受伤的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暴力大小,现场场地情况。凡属高处坠落致伤时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落部位或间接击伤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

2)高处坠落的伤员,在已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当时神志清楚,但若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劝留医院严密观察。

3)在模板倒塌、土方陷落、交通事故中,在肢体受到严重挤压后,局部软组织因缺血而呈苍白,皮肤温度降低,感觉麻木,肌肉无力。一般在解除肢体压迫后,应马上用弹性绷带绕伤肢,以免发生组织肿胀,还要给以固定少动,以减少和延毒性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在这种情况下的伤肢就不应该抬高,不应该局部按摩,不应该施行热敷,不应该继续活动。

4)胸部受伤的伤员,实际损伤一般比胸壁表面所显示要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里不一。如伤员胸壁皮肤完好无伤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还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要高度提高警惕,以免误诊,影响救治。在下胸部受伤时,要想到腹腔内脏受击伤引起内出血的可能。

5)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0左右,及时止血、包扎、固定伤肢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2.3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急诊。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应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的处理。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和及时转送医院。这对提高中毒人员的抢救成效率,十分重要。

(1)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2)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①皮肤污染、外表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掺剂、添加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5 页 共 7 页

湖北省鄂东监狱工程二标段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措施

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②吸入毒物(有毒的气体):如进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的或密闭的仓库、化粪池等密闭不通风的地方施工;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及氧焊割作业、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一氧化碳)泄露;二氧化碳过量;油漆、涂料、保温、粘合等施工时;苯气体等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吸入造成中毒时。应立即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在抢救和救治时应加强通风及吸氧。

③食入毒物:如误食发芽的土豆、未熟扁豆等动植物毒素及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亚硝酸钠、硫酸钠等和酒精中毒,对一般神志清者应设法催吐:喝温水300—500mL,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喉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对催吐无效或神智不清者,则可给予洗胃,洗胃一般宜在送医院后进行。

(2)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项

①救护人员在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的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保护,在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场所,应视情况,采取加强通风或用湿毛巾等捂着口鼻,腰系安全绳有场外人控制、应急,如有条件要使用防毒面具。

②常见食入中毒的解救,一般在医院进行,吸入毒物中毒人员应尽可能送往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

③在施工现场如已发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呼吸、心跳时间不长,则应把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立即施行口对口(口对鼻)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

4、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4.1伤亡事故的报告

发生伤亡事故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在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按规定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司或地方部门报告,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武汉市有关部门。事故报告流程见事故报告流程图。

4.2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施工人员情绪。要做到有组织有指挥。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疏导交通、排除险情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件,并进行拍照或录象。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如安排人员看守事故现场等,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对事故现场的破坏。清理现场必须在事故调查组取证完毕,并完整记录在案后方可进行。在此之前,不得借口恢复施工,擅自清理现场。

4.3事故处理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6 页 共 7 页

湖北省鄂东监狱工程二标段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措施

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项目经理部负责落实处理。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给予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现场应急小组名单 组 长:詹学坤

副组长:杨 勇

成 员: 胡汉洲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舒培龙 冯柏源 第 7 页 共 7 页

第四篇: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

(1) 经皮引起的中毒: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裤,迅速用温水冲洗干净,或用

肥皂水冲洗(敌百虫除外,因它遇碱后会变为更毒的敌敌畏),或用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被污染的皮肤。若眼内溅入农药,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20次以上,然后滴入2%可的松和0.25%氯霉素眼药水,疼痛加剧者,可滴入1%~2%普鲁卡因溶液。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2) 吸入引起中毒:立即将中毒者带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解开衣

领、腰带,保持呼吸畅通,除去假牙,注意保暖,严重者送医院抢救。

(3) 经口引起的中毒:应及早引吐、洗胃、导泻或对症使用解毒剂。在中毒者

昏迷不醒时,不得引吐。

1 引吐:引吐是排出毒物很重要的方法,主要方法有四种:第一种,先给中毒者喝200~400毫升水,然后用干净手指或筷子等刺激咽喉引起呕吐。第二种,用1%硫酸铜液每5分钟一匙,连用3次。第三种,用浓盐水、肥皂水引吐。第四种,用中药胆矾3克、瓜蒂3克碾成细末一次冲服。第五种,砷中毒时可用鲜羊血引吐。 引吐必须在患者的神志清醒时采用,人昏迷时绝不能采用,以免因呕吐物进入气管等造成危险,呕吐物必须留下来以备检查用。

2 洗胃:引吐后应早、快、彻底的进行洗胃,这是减少毒物在人体内存留的有效措施,洗胃前要去除假牙,根据不同农药选用不同的洗胃液。

若神志尚清醒者,自服洗胃剂;神志不清者,应先插气管导管,以保持呼吸道畅通,要防胃内物倒流入气管,在呼吸停止时,可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抽搐者应先控制抽搐后再进行洗胃。

服用腐蚀性农药的不宜采用洗胃,引吐后,口服蛋清和氢氧化铝胶、牛奶,以保护胃粘膜。

最严重的患者不能插胃管,只能用手术剖腹造瘘洗胃,这是在万不得已时才采用的方法。

3 导泻:毒物已进入肠内,只有用导泻的方法清除毒物。导泻剂一般不用油类泻药,尤其以笨作溶剂的农药。导泻可用硫酸钠或硫酸镁30克,加水200毫升一次服用,再多饮水加快导泻。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时,呼吸受到抑制后不能用硫酸镁导泻,避免镁离子大量吸收加重了呼吸抑制。

第五篇:乙醇中毒的急救措施

急性乙醇中毒

一, 酒精中毒的症状

1, 有饮入过量酒类饮料或酒精史。 2, 患者呼气及呕吐物有强烈酒类味。

3, 兴奋期表现为眼部充血,颜面潮红,欣快感,啼笑无常,言语过多或寂静入睡。

4, 兴奋过后进入共济失调期,患者动作笨拙,步态不稳,言语不清,身体失去平衡。

5, 昏睡期患者沉睡,呼吸缓慢,颜面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重者应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二, 急救处理

1, 多数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可让其自睡,但要注意观察呼吸和血压,注意保暖。

2, 对过渡兴奋者可用氯丙嗪25~50毫克肌肉注射或安定20毫克肌肉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禁用巴比妥类药物)。 3, 严重中毒呈抑制状态者可用50%葡萄糖100毫升内加普通胰岛素20单位静脉注射,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6和烟酸各100毫克,以加速乙醇氧化及促进患者清醒,当呼吸深度抑制时,可用尼可刹米0.25~0.5克,山梗菜碱3~10毫克肌肉注射。并间歇吸氧。

4, 昏迷患者用苯甲酸钠咖啡因0.25~0.5克或利他林10~20毫克肌肉注射。有条件时应下胃管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治疗有困难时应送医院。

第六篇:中暑知识及急救措施

一、中暑的分类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中暑可分为以下三级:

(一)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二)轻症中暑:是指在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外,又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增快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三)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1.热射病。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也称为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发病早期大量出汗,随后“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射病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日射病,当在烈日下或强辐射下劳作,由于强烈光线和红外线长时间照射头部,引起头部温度升高,导致脑组织水肿,出现颅内高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剧烈呕吐、烦躁,严重者出现昏迷、惊厥。

2.热痉挛。热痉挛是由于在高温条件下过度出汗、体内水盐过量损失,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转移至细胞内,肌肉细胞过度稀释,发生水肿,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其以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最为显著。通常情况下两个小腿肚子(呈对称性)都会出现痉挛和疼痛,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3.热衰竭。高热环境下引起人体外周血管扩张,大量出汗,水盐丢失,血液浓缩,黏度增加,细胞呈高渗状态,水分进入细胞内,有效回流血量降低,机体为了代偿,促进散热,心排血量升高,心血管系统负荷增加,致使心功能衰竭,脑短暂缺血,严重者可发生休克。一般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二、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要时刻绷紧防中暑这根弦,现场急救的关键是一个“早”字:早发现、早救治、早报告。一般情况下可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一) 搬移:迅速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二)降温:迅速在病人额头敷上冷水毛巾,最好能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臵冰袋(可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即制成简易的“冰袋”),并可用50%酒精、高度白酒、冰水或凉水进行全身体擦浴。可采用电风扇或空调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造成感冒。最好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及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制降温措施。

(三)补水:当病人意识清醒时,可让其饮用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绿豆汤,但千万不可多饮、急饮,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同时,可让其服用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药品。

(四)促醒:若病人已经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促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在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

(五)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就近送往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使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在运送途中要注意采取冰袋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尽可能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当然,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并不一定都需要同时采取,应当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缓急区别对待。

先兆中暑的现场急救:

发现有中暑先兆症状的人员时,只要及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去休息一下,喝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绿豆汤、茶水, 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度中暑的现场急救:

一是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二是立即采取冷敷、酒精擦浴、电扇吹风等强制降温措施。

三是对于神志清醒的中暑病人,如果无恶心、呕吐症状时,可让其饮用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既有降温效果,又有补充血容量的作用。必要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药品。

四是密切观察病人症状的好转情况,如果在以上措施采取后并无明显好转,应当立即就近送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

重度中暑的现场急救: 1.热射病的急救。①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卧休息。②松开衣服,吹风,凉水洗澡。③喝淡盐水、饮料、绿豆汤等。④太阳穴擦清凉油,口服人丹、十滴水等。⑤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臵冰袋。⑥用冷水、冰水或用白酒擦身。⑦可指掐病人人中、合谷、十宣等穴位。⑧及时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当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停止降温,以防虚脱。

2.热痉挛的急救。①轻者要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②盐水是救命水,让热痉挛的患者喝凉的淡盐水,是现场急救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一杯水中加一匙盐),应当立即补充。③可给轻度患者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药品。④如意识丧失,痉挛剧烈,应让患者取昏迷体位(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同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⑤如虚脱者苏醒,也可用抬送至医院,严禁让患者自立行走。

3.热衰竭的急救。①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②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③情况严重者应当立即通知急救中心或就近送医院救治。

上一篇:疾病查房护士长总结下一篇:加薪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