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2022-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城乡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摘 要:统筹城乡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经纳入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这个重要的时代特征和政策指向,为统筹城乡与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我们需要认真把握,坚持按比较优势原则提升县域要素禀赋,积极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改革公共财政,创新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统筹城乡;县域经济;比较优势;创新体制

一、县域经济成为统筹城乡的基本单元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范围,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以市场为导向,以非农产业为主导,通过县级政府调控,优化配置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所形成的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态。县域经济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界线,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它城乡兼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国民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二是有一个法定的市场调控的行政主体,有相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并与其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紧密关联。三是有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可以在区域、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来获取竞争上的比较优势,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四是有一个相对完备的经济功能,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涉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由于县域经济处在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第一,强国富民的基石。据统计,2007年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59个,其中市辖区856个、县级市368个、县1463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内人口总数9.20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9.69%。全国县域经济的GDP为12.4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9.83%。县域人口平均46.02万人;县域生产总值平均62.1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2.66亿元。

第二,资源供给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我国的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因此,我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来源于县域。

第三,商品消费的市场。在全国县域范围内有数万个小城镇和集镇,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县域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后,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会更强。

第四,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各个层次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

以往由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没有真正提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概念首次和再次被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重要文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战略部署,“十一五”规划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县域体制改革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这表明,随着我国统筹城乡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县域经济将进入大发展的时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将成为新阶段的重要特征。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 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了较高的份额。到2007年,我国县域经济总量GDP约占全国的1/2,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4,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都占全国的1/3左右。从2002-2005年,全国县域人均GDP占当年全国平均数的比重不断提高,分别是71.0%、72.8%、74.8%、77.4%。这说明,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根据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比重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2 发达县域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亮点。百强县或者具有区位优势,或者具有资源优势,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按汇率换算,前十强及部分百强县已经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力军,其经济实力雄厚,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以浙江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紧紧抓住市场,针对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通过块状经济振兴县域的好路子。以江苏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集体经济改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基础上,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走外向型经济带动发展的县域经济道路。目前浙江和江苏的县域经济总量已占相应省经济总量70%左右的份额。以山东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依托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走特色农村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县域经济道路①。还有以广东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②,百强县成功创造出“昆山之路”“江阴板块”“义乌指数”“顺德制造”等标志性发展模式,有些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已融入城市经济。

3 县域经济从区域分布上看各地发展仍然不平衡。总的来看,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发展相对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发达和贫困的不平衡并存。一方面存在一批有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百强县,另一方面存在594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发达的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落后的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从2007年评出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所处的新环境

1 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剧。进入新世纪,国际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参与多边贸易机制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家“十一五”期间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表明我国开始从行政区经济真正迈向区域化经济发展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关系是在区域相互开放、市场一体、产业相联、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开放系统,而不再是“画地为牢”、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的行政区经济。

2 经济“生态型特征”凸显。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经济、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的地域性、特色化,决定了其对自然生态的依赖更加直接。因此,发展县域经济,生态型特征更加明显,必须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发展各类产业都要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引导性的方向。

3 政府“服务型功能”强化。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即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即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 结构性矛盾导致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低下。除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都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一是从产业结构看,工业方面,县域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不明显,存在明显的结构雷同、规模偏小现象。农业方面,传统种养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区域特色不明显。同时,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分工水平低,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二是从所有制结构看,经过近几年大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民营化速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数量有较大增长,但总体上质量不高,规模较小,布局分散无序。三是从市场结构来看,缺乏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外向度相对较低。一些重要资源要素如信息、技术、专利、品牌等还比较缺乏,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中自营出口和利用外资的份额还比较少。

2 体制性矛盾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乏力。相对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配套体制改革明显滞后,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明显不够。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垒大放小”的经营战略,对县域的信贷总量大幅减少;农户小额信贷难以支持县域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占县域经济主体地位的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后,金融服务出现了体制上的断层。二是分税制改革后,县乡可用财力越来越少。普遍反映县域内事权与财权不统一、财力与责任不对等问题,县、乡、村三级大多数债台高筑,且负债额逐年上升。三是市管县行政体制积累许多问题,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市管县行政体制下,事实上存在着市对县各种资源的多占和挤用,民间议论的“抽水机”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县域经济发展希望改变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进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探索。

三、按比较优势原则提升县域要素禀赋

(一)提升县域要素禀赋的战略决策

县域发展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要素禀赋的认识和比较优势的把握。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有竞争力的经济要素,由这一要素来组合其他弱势要素,以获得组合的比较优势。我们还要看到,经济增长的差异与自然资源禀赋虽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绝对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的欠缺,也并不是经济增长无法逾越的障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已经证明,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禀赋并不是唯一的关系,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能过分片面依赖自然资源禀赋,比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就没有完全依赖自然资源禀赋,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几乎是“无中生有”,因此不要静止而是要动态地看待要素禀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1 主动积极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伴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和技术竞争新趋势的出现,我国东部地区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逐步升级,提高技术含量,走一条从中国加工到中国制造,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道路。目前东部及发达地区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有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降低成本,开始离开大城市在县域地区寻求发展。中西部县域地区要结合自己的发展规划,遵从国家的产业政策,突出特色,积极主动抢占先机,引进更多的东部及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投资。

2 把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作为战略产业。解决“三农”问题,需要逐步减少农民的数量。县域必须把有组织的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作为战略产业来对待,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活跃县域经济,建立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和创业培训体系,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各地要在争取中央及省财政的支持下,推动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同时,广泛地对潜在企业家人才、创业者、中小企业经营者、个体工商户进行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种知识的专门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培训的有序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使农民增长见识,学到技术,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

3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到2007年底,我国城镇化率总体约在45%,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很多低于30%,今后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加快城镇化发展既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多元城镇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县域城镇化推进的现实基础。今后需要更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产业基础,提高要素的集聚能力,改变经济规模偏小和产业、人口集聚偏低的问题。

4 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和产业化的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激励,发展农村的产业化组织,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实践证明,构成一个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关键是要把经济主体组织起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但解决不了农民的长远发展和致富问题。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不能简单用行政的办法,主要的、更可靠的办法是要通过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办法把农民和资本有效地组织起来,通过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增进福利。

5 工业要注重本地资源和配套价值链。县域工业发展最好从农产品加工,尤其是从县域特色经济做起;发展制造业尽可能与大中城市的优强企业联手,从提供零配件及初步加工起步;在布局上要绕过“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阶段,采取园区管理。不能简单地把工业化理解为村村、镇镇都办工业企业,而是要求把资源配置在工业化生产的某个链条或区段上。

(二)发展县域经济应注意的问题

1 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不具有普遍性。跨越式发展需要特定的条件,它需要国际国内大的发展背景和国内经济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而且需要县域经济有非常特色的要素和好的区位条件作支撑。我国绝大部分县,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低,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经济发展中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不能不顾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提出过高的指标,盲目实行赶超战略,盲目跨越式发展。

2 要走出“干部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受决策者影响较大。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有个好的发展规划,需要几届政府不计名利的坚持和完善。特别要防止“翻烧饼”现象,避免发展规划决策者的更换而反复变化,“一个将一个令”,“后任推翻前任”,出现“多变型”的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市场推动,如果简单通过行政手段来降低成本,搞招商引资,来创造所谓的“洼地效应”,这是不能持久的。

3 “经济大拼盘”不具有竞争优势。县域要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改善环境、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把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变成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集聚,把单一产业变成集群产业,把孤悬的点状企业转换成链条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打造有竞争力的经济。一定要避免“大而全”式的“拼盘”经济,也不提倡所谓的“八条龙”“十条龙”等类似的发展模式。

(三)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总结

1 从本县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从各个县域经济要素的比重结构来分析,比较优势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生态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地理区位等;二是资本资源,包括资本量和技术水平;三是劳动力资源,包括人才和人际关系。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少,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产业,生产资本比较密集的产品,使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反过来,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少,则应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使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从自然资源优势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各地应根据本地的要素禀赋结构,找准各自的比较优势,找到有自己特色和市场前景的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出路。我国各个县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关键是要从国内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利用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对特色传统产业,要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努力争创新的优势。对新兴特色产业,要集中力量做强企业、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县域经济上水平、上档次。比如,全国县域经济十强之一的浙江绍兴,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著名的纺织城。绍兴发扬传统的轻纺优势,全力打造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以工业区作为载体,培育了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2 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全民创业,走民本经济的发展道路。民本经济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以激发广大劳动人民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平等竞争为基本出发点的经济,是一种以民间积累、民间投资、民间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制度适当、机制灵活的经济。对于绝大多数县域特别是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域而言,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本经济,应该成为县域经济最主要的定位。要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当地转移就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降低“门槛”,完善服务,是促进农民自主创业、推动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从探索、完善县域居民自主创业的新机制和新体制的角度看,应着力建立城乡协调、平等发展的有效机制,着力建立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市场体系,着力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

3 保护资源,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往往是在县域内的特色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和谐社会要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和谐、人与自然相和谐,摒弃引发生态危机、能源紧张和社会矛盾的发展模式,重视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也应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如,江苏昆山、北京密云等县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4 完善市场环境,强化公共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县级公共服务重点要围绕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效率。一是制定和实施好发展战略规划。突出县域的比较优势,明确长期坚持的发展重点和目标,有利于积聚要素,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形成标识效应对外招商引资,形成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优势。要避免一个领导一个令,换一任领导就另搞一套规划的做法,要有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大局意识。二是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好的市场环境。提高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重点通过改革审批、投资、监管等制度,依法行政,改善区位条件,吸引要素和产业聚集,提高资本、技术等要素占有量。根据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县级政府的经济功能主要应当表现在保护企业产权,提供制度支持,解决外部性等问题方面,为县域企业发展减轻发展的成本。三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县域内大部分是农村人口,这就决定了县委政府的服务对象必须以“三农”为主,创新社会管理,关注民生,主要是水、电、气、山、田、林、路、通讯、广播电视、文化场所、村容村貌治理等,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四是推动农村公共社会事业的发展。当前,要特别注重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注重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和统筹,把各种矛盾和冲突解决在基层,抓好抓实社区工作,构建和谐社区,保持社会稳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好的社会环境。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

四、发展县域经济与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发展县域经济也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政府管理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在统筹城乡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能够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对县域经济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改革公共财政,创新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这一方面需要中央、省级政府和上级部门积极进行改革的创新部署,鼓励探索,同时,还需要县政府解放思想,抓住有利时机,勇于在实践中加大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力度,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加快建立向县域和农村倾斜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变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难题,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水养鱼”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中央、省对县的财政体制,建立激励发展的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调动社会资金投向县域和“三农”,要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让公共财政阳光逐步照耀农村;要完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财税政策,建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长效保障机制;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支持扶贫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要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力性、专项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要建立建设美好家园的政策引导机制,完善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要通过税收制度的改革和税收科目分成比例的调整,逐步给县域更多一些的税收分成比例。

(二)下放权力,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省直管县的体制改革

公共资源的配置变化,也会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近年来,浙江、湖北、河南、广东、福建、安徽、湖南、江西、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先后开始了“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的改革探索,直指20世纪80年代兴起继而约定俗成的“市管县”体制。有的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近似于“省直管县”的格局;有的从财政方面入手,由省直接统管县财政,逐步地让地级市恢复到城市管理的职能上去;有的对县里主要领导实行由省里直管。中央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还有继续深化之势。这既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县(市、区)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县域经济更大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实践来看,这可能是减少行政层级,最终实现行政体制省直管县的有序过渡。鉴于中国已经成为行政层级最多的国家,从统筹城乡和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考虑,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赋予县域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

(三)进行镇乡综合改革,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乡财县管乡用”的体制改革

县级财政困难严重,更多的表现为乡镇财政的捉襟见肘和乡村债务的日积月累。努力减轻乡镇财政困难和化解乡村债务压力,已成为基层政府有效运转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一是要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后,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的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二是要加快对存量债务的统计、审计和摸底,通过试点的办法,创造更多的化解存量债务的经验,对政府偿债基金、化债奖励制度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要适时加以推广。三是要改革和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实际,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从体制上巩固和发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成果,增强县乡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乡镇干部想不通,也有不少担心,甚至还有怨言,需要各地在探索中,注意总结经验,不搞一刀切。

(四)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县域经济和农村发展的金融体制改革

过去由于受体制限制,县级政府在金融问题上难有作为,在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中,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缺血的问题十分严重。着力解决农村金融边缘化的倾向,必须大力推进县域和农村金融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10年内将农村信用社改造成社区性农村银行;要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办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国家政策银行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的支持,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要抓紧制定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的管理办法,鼓励支农的小额信贷模式的推广,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扶持。现在中央政策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有些政策内容含金量极高,可以说谁抢占先机,谁就有可能获得新的发展的宝贵资源。

注释:

①典型就是寿光,寿光的蔬菜和水果目前在国内外都享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②如增城的牛仔裤、古镇的灯饰,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很大份额。

[责任编辑:王 篆]

作者:张占斌

第2篇:泰来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实证研究

[摘 要]以泰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调研为基础,对泰来县谋求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做法进行梳理,探究统筹兼顾方法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体应用。希冀泰来县推动县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实践探索能为欠发达地区贫困县谋统筹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实证研究

[

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社会各界对县域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县域经济的实践探索领域越来越宽、有关县域经济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深。人们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比如: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可称为“国本经济”;县域中生活着我国近70%的人口,堪称“民生经济”和“稳定经济”;县域国土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93%,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是我国“资源经济”和“生态经济”;县域是城乡连接点,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县域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购买力,是拉动内需的“潜在经济”等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只能用统筹的办法。然而,我国有近2100个县域经济实体,由于其自然环境、历史积淀等发展条件有太多的不一样,在谋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统筹方法具体化各有千秋。基于对泰来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调研与思考形成本文,笔者希冀泰来县推动县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实践探索能为欠发达地区贫困县谋统筹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县域经济及其统筹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多层次区域性经济系统。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区域经济概念,因此,在县域经济内涵的理解和概念的界定中,行政性色彩很浓。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但是从县域经济规划和调控的主体看是县级政权;从地理空间看,以县级行政区划为界限;从日常运行看,县域具有独立的规划,是独立的一级财政,具有整体的功能。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重要性集中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上。县域经济的GDP占全国GDP的一半以上,这样的份额显示了其不容忽视的地位,同样,创造这样份额的要素投入量显示了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巨大潜力;农业不但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也为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和轻工业提供原料,且农业发展的地域依托在县域;集中分布在县域的各种自然资源是重化工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生产要素,县域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的合理与否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广大的农村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富集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转移数量的多少和获得收入能力的强弱,对我国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有着决定性影响。“县乃国之基”,“治国之难难在强基”,这更加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

县域经济的综合性是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方法的实践活动中最应关注的特点。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从所有制看,县域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民营经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任务重大;从产业分类看,县域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繁重;从资源属性看,既有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也有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作用任务繁杂;从层次看,县域既有城市,也有乡镇和农村,衔接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任务非常具体;从功能看,县域既有聚集功能,也有扩散功能,聚散自如培育新的增长极任务十分迫切;从地域看,县域既有地域独立性,也有宏观从属性,承上启下实现内外融合任务艰巨。谋求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既是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更是处理好上述关系的过程。处理好上述各种关系,所用的方法只能是统筹方法,毛泽东称此方法为“弹钢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相互配合。党委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要学会。”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谋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既需要坚持统筹方法的根本原则要求,更需要将其具体化以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大统筹”构建泰来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事物的科学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关联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畸形、单一要素突进的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系统其发展必然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格局,需要将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的“大统筹”,即在县域内的全局筹划与协调,抓住重点、破解难题、把握支撑点。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对于泰来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经济建设不但是要牢牢扭住的中心,更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泰来县提出了“项目富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明确经济建设为中心,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把“上项目”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件大事之一。全县上下齐努力,引进了中兴生物科技、三圆甲缩醛等11个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以上的大项目,计划总投资38亿元,这些项目的引进使泰来县2012年完成41亿元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1%,同时也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积攒了后劲,更为泰来县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国贫县而言,改善民生是出发点、落脚点同时也是难点。泰来县坚持从百姓最关心、最需要、最不满意的问题入手,把解决和改善泰来县32万人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惠民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件大事之一。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若解决发展的速度快慢、质量好坏考验着全县党员干部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那么民生改善的实与虚,则检验着全县党员干部的“心所想情所系”。坚持“小财政做实大民生”体现着软办法解决硬矛盾的“智慧+爱心”。把经济建设的成果体现在民生的切实改善上,践行十八大提出的“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泰来县2012年投资1700万完成了江桥中心小学、大兴中学2所标准化学校和宁姜等4所乡镇幼儿园及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让2400多名师生走进了安全舒适的课堂;实行财政补贴办法,集中投运36条线路、36台客运班车接送学生,使2200多名学生坐上了安全车、放心车;加强对228个校外食宿点的规范管理,使4100名学生吃住安全有保障。2013年继续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实施幼儿园达标工程,让更多的适龄儿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秋季新高中一年级学生入学开始,取消高中自费生,让学生享受平等待遇;加大城乡校舍建设改造力度,加强校外食宿点常态化管理,确保学生享受安全。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泰来县总人口近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农业人口约24.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5%。在城镇,泰来县通过多种渠道安置就业弱势人员,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进而可以稳定地生活;投入400万元提高了环卫工人、社区居委会主任等苦累脏一线工作人员的工资和补贴待遇;建立和启动困难群众综合救助机制和大病救助机制,使困难者得到及时帮助、患者燃起对生命的渴望。在农村,通过做实支部书记领办、土地入股、二次分红、规模经营方式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实现农民共同富裕;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通过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挥科技作用引领农民致富;通过利用畜牧规模养殖贷款和退耕还林项目,升级改造畜牧养殖小区,以畜牧产业化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泰来县2012年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两险合一”制度;做到“八统一”促进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先行推进尿毒症患者免费透析,逐步解决重病患者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养老方式推进敬老养老事业。泰来县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近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5%,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2012年泰来县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1.4万人,参保率达到了86.5%;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养老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宾馆式、花园式的养老服务;投资600万元辟建4家敬老之家,可同时容纳2000多位老年人开展活动,使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成为泰来老年人的时尚。2013年继续探索五保供养等多样化的入住方式,使全县五保老人和三无老人基本实现集中供养;探索政府投入、社会力量兴办等多元化投入模式,构建具有泰来县特色的养老格局。

把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放在突出位置。泰来县通过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完善城市为民服务功能,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通过棚户区改造、配建廉租房、改造泥草房和危房,使4 500个家庭圆了安居梦;投资880万元对县城内22个旧楼住宅小区楼顶、楼道、给水、供热等基础设施进行集中改造,使1 300户居民没花一分钱就把旧楼变成了好房子、暖房子。

十八大报告指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泰来县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项目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支撑点,“强党建”成为三件大事之一。

从全县整体出发,泰来县以“上项目”为重点,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以“惠民生”为出发点、落脚点和难点,明确发展的目的;以“强党建”为支撑点,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构建泰来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三、“小统筹”县域经济发展求实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对泰来县域经济体而言,“上项目、 惠民生、强党建”三件大事构建起泰来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同时,每件大事都要求实效,求实效依赖于处理好每件大事中所包含的各种关系的“小统筹”。

项目是在既定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狭义上讲,项目就是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和促进生产力进步、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类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从广义上讲,如国际项目管理协会认为:当今时代,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县域经济发展中,项目具有聚合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是产业形成和发展壮大的支撑。因此,各县都以项目建设作为工作载体和抓手,实现“强县富民”的目标。对于现阶段的泰来县而言,项目建设主要是指狭义的项目。

在项目建设上,泰来县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园区的承载功能还不强,大项目和好项目还太少,落地项目建设速度还不快,新项目对财政的贡献还不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统筹处理园区建设与项目建设的关系。园区是项目建设的平台,是产业聚集的载体,因此,其基础设施功能是否完备对于产业项目能否落成及落成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其布局是否合理,对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土地规模化使用、基础设施共享及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泰来县围绕“一园三区”(泰来中心工业园,汤池农机配套产业园区、大兴油气产业园区和江桥食品产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管理规范化的工作安排,为泰来项目建设搭建坚实的平台与可靠的载体。

二是统筹处理项目引进与本地资源优势发挥的关系。泰来县地处黑吉内蒙三省区交界处,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拥有油气、水、太阳能、风等自然资源;水稻、玉米、杂粮、畜牧水产和生物质资源等原料性资源;泰来县倾力打造的“湿地、辽金、抗战、抗洪”四种文化及尚未深度挖掘的其它文化资源独具特色;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责任心强作风踏实的干部队伍、人心思进的精神风貌更是难得的政治资源。这为泰来县引进项目提供了较好的资源禀赋,同时,明确到具体人与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和奖惩明确的制度安排大大提升了项目引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着资源优势尽快尽量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步步实现“项目富县、产业富民”。

三是处理好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关系。从规模上看,项目有大中小之别,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往往大项目被视为重点,中小为一般,在重点抓好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要统筹中小项目,发挥其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等方面的作用;从产业发展的阶段看,项目有一二三次产业之别,往往二次产业项目被视为重点,一三产业为一般,在重点抓好二次产业项目的同时,也要统筹一三次产业项目,发挥其在保证粮食安全和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从贡献上看,项目有高税收和低税收之别,往往高税收项目被视为重点,低税收项目为一般,在重点抓好高税收项目的同时,也要统筹低税收项目,发挥其带动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从投资者地域归属看,有引进项目和本地项目之别,往往把引进项目视为重点,本地项目为一般,在重点抓好引进项目的同时,也要挖掘本地投资者潜力,至少两者应该享有同样的政策。

县域经济体中不但聚集各类不同的资源和产业项目,也聚集各类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泰来县具体体现在“上学、出行、看病、住房、养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百姓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泰来县实施的“民生十项工程”,使距离逐步缩小,泰来百姓感受和享受“幸福泰来”。

项目建设的扎实推进、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要依靠好的政策引导、制度设计,要依靠体制合理和机制完善,更要依靠党员干部队伍过硬。泰来县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工作缺乏激情、作风不实、能力不强、创新不够;村支部书记队伍整体功能还不强,维护稳定、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还不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泰来县坚持按照“政治坚定、群众口碑好、工作务实、能力过硬”的选任标准选拔干部;依托高校、党校,泰来发展大讲堂等载体培训干部;利用实践平台使用、锻炼和检验干部,做到组织监管、工作需要与本人特长有机结合,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政治环境。泰来县以造福百姓为宗旨,通过本地能人选任、县乡选派、纳入乡镇事业编制、提高政治和经济待遇等办法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同时,建设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以促进社会和谐、造福泰来百姓为宗旨,推进县城中的社区、各类协会、敬老之家等党组织建设,做到堡垒在基层,党员在堡垒中。泰来县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让“三件大事”家喻户晓、让“廉洁从政”的声音鸣响党员干部的耳畔;同时,每件实事都有明确的责任领导、明确的责任部门、明确的督办部门,做到务虚与务实有机结合,培育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想干事、干实事和实干事的工作作风。

〔责任编辑:陈玉荣〕

作者:张丽丽

第3篇: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自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中国经济一路取得了许多的卓越成就。但是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依旧面临许多的经济发展难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变得任重而道远。立足于区域发展差异的基本实情因地制宜的合理分工,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共同富裕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地区差异;协调发展;统筹经济;因地制宜;产业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2.028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面前有一个重要的障碍,那就是地域发展极度不平衡。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还不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1/3。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促进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要使得中国地区间、城乡间人均生产总值保持在适当的差距范围内,促进共同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使区域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1 地区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协调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反之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远不如沿海城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区域经济差异。城市化进程加快也让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现出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我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极其复杂多样,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各地区文化差异也较大;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是偏低,因此也造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据1999年数据显示:占国土面积39%的中东部地区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而资源丰富占全国国土面积61%的西部地区却只创造了18.47%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数据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也表现在了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对国民的经济贡献率差距较大。这既是一种警示也是告诉我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2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随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视提升,区域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的经济不再重心于东南沿海地区,协调性越来越增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断的渗透发展,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使全国经济发展逐渐均衡。中部西部和北部一些地区也发挥了自己应有的特色,改变了以往落后的局面,奋发振兴本地区的经济。中国政府对个别特殊贫困的地区加大了扶持和鼓励的力度,制定了许多的保障帮扶制度来促使这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的能力。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内需也促使我们不断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大崛起。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更加有利,加快转型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使经济更加蓬勃有活力。虽然我国区域经济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压力越发加大,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转型阶段,区域性经济也还未处于成熟期,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经济虽然在不断前进,但是区域间的差距依旧在拉大。虽然中西部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较东部地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既有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因此要清晰地把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的方向和着力点。

3 因地制宜合理分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对于地域辽阔的中国来说要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发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各个地区的区域优势。优化地区结构,实现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比如西部的能源和畜牧业发达,沿海地区的航海业和海鲜业繁盛,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基层深厚,华北地区的种植业优势等。还有个别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从提高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利益出发,加强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合理分工合作是重要的措施,让区域间形成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特色和各区域协作的经济体系。这样一来,可以将全国经济的统一性和地区经济的区域特色性相结合,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就像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近些年,“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更是直接地体现了区域间能源的协调共享,另外也是区域经济协调的一种有效工程形式。要发挥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同时也要注重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放在突出的地位,统筹发展,改善边远地区的生产方式。

4 调整各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发挥优势互补

具体在发展各地区经济的过程中,要着重了解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已有和潜在的可能性。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安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实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东地区的崛起。鼓励各地区加快经济高效绿色发展,发挥各地区优势,以形成东部、中部、西部的优势互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就我国西部地区来说,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贮藏量占全国的82.5%,西部的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10个国家接壤,连接15个贸易口岸等。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潜能很大,但是依旧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有所差距。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坚持科学的统筹发展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根据实际去发展。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全国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中部省份近些年崛起发展成效也较为显著,大力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战略。发挥其特色有效发展经济,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5 重视经济区域的各要素的完善和发展

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通常认为每一个区域经济都要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要想发展经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重视一个经济区域中的每一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只有各个部分正常高效的运转才能让整个区域的经济充满活力。

经济中心自然是一个区域的交换活动和工业活动空间聚集地,这两个空间的重叠使得城市具有聚集经济的效应。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体现一个区域经济是否繁荣活跃的场所。同时,经济腹地是与经济中心相依附形成紧密连续的地域。它是决定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重视经济中心的交易活动,密切联系各地区的经济交往能力,壮大经济中心,拓宽经济腹地。相对来说经济网络是一个经济连接的通道和系统组织。各地区之间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的联系程度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大力发展交通通信是提升区域间经济交流联系的重要渠道。交通网状可以联系到各地区的运输和经济交易,加强经济中心地区与周边的贸易联系。

因此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要剖析本区域的发展各要素,在每一个部分都不放松,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和交往,这就要依靠各地区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的发达程度。反之,当一个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时,本地区的信息网络也会十分发达。如果每个区域都能依循这些要素去面面俱到重视发展,那么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经济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讲十分必要。我们着力于制定各个地区提升经济的战略方针,也更加重视协调统筹每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合作共同进步。在提升区域经济的同时缩小全国各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立足优势互惠互利。因此把大力推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敖丽红.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市场,2007(2).

[2]刘勇.2011—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3(4).

作者:魏满生

第4篇: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谢筱勐

根据社科院报告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6:1,且还有增大趋势。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 、国务院2010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中进一步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一、我县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党中央作出的这一重大决策,于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决定,并连续推出了系列举措。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培育“一主六优”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通过多措并举,全县上下真抓实干,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于都“一主六优”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新增4个万亩柑桔基地,柑橘总面积达15.3万亩,被评为全省果业生产十强县。油茶总面积达13万亩,被列为全国高产油茶示范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44.25亩,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在25万吨,确保了粮食安全生产。生猪年出栏达30万头,农业总产值达24亿元,增长5%。培育农业产业化省、市级龙头企业8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启动并完成新农村建设点1400多个,占全县自然村的32.6%;受益农户达5万多户,占全县农户数的31.7%,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0座,完成水利工程5823座,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30平方公里,恢复灌溉面积4.1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3万亩。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益群众达14.5万人,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和渡改桥项目建设投资6.2亿元,修建通村水泥路1135公里,实现100%行政村通水泥路;完成渡改桥18座,30万群众告别“摆渡过河”的历史。民生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县五年累计安排民生支出46.1亿元,每年均占全市的八分之一以上,其中2010年民生投入14.2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80.6%,增长17.4%。新农保参保人数达38.8万人,参保率达81.5%,发放养老金5585万元,发放率达100%,8.1万农村60周岁以上老人提前享受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新农合参合率达97%,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8.6%。农村低保补差水平提高至每人每月75元。教育强县战略的实施,实现了城乡公立学校义务教育全免费,新改建农村中小学校舍23.9万平方米。

农村卫生事业跃上新台阶,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体系不断健全,被评为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实施了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新建移动电话通讯基站306座,电信、移动、广电等网络覆盖率达97%。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启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仅县工业园就了吸纳了2.12万农民工就业,农民素质和农民收入均大大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72元,年均增长8.5%。

于都县统筹城乡发展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度较大。“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低四点一个百分点,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年均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5元,年均增长12.6%。城乡收入比为3.36:1。我县人多地少,土地流转较为困难,农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经济效益提高难度较大。农业产业化进程还不快。二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虽然覆盖面较广,但保障水平较低。三是我县是欠发达的县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自身财力还较弱,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缺口还很大,水利设施还相当破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扶贫开发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贫困人口基数仍然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任重道远。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以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的主要问题

农村现行产权制度和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当前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性障碍。根据现行农村产权制度,农民目前几乎同产权无缘。对承包的土地,没有产权;对宅基地,没有产权;甚至对宅基地上的住房也没有产权,连房产证都没有。由于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的住房没有产权,只有使用权,所以他们既无法出售,也不能抵押,从而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这不仅不利于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阻碍城镇化进程。同样,现行的区分农业和非农的城乡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流动,特别是给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创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困难。

于都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我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自身财力较弱,难以承载巨大的发展建设压力。亟需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扶持。一是恳请上级有关部门在制定发展建设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和资金时尽量对于都实行倾斜;二是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多给予支持和帮助;三是请上级相关部门多来于都考察、指导改革发展和建设事业,特别是对于都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三、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思路、模式与路径探索

于都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于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总纲,以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为抓手,以培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为重要内容,以抓好“五个统筹”为工作路径,实现于都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工作路径和模式是:

1、抓好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一是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二抓好规划的执行和落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不能视规划为儿戏,规划的变更必须严格按程序审议、审批。

2、抓好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积极推动土地、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有序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针对于都人多地少的县情,要在农民自愿、并充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

3、抓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围绕我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在抓好

二、

三产业的同时,农业产业重点抓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奶牛、油茶、光皮树等优势产业,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着力把生猪、柑橘产业打造成于都富民强县的农业先行产业。力争将生猪产业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全省争一流”的年产值超35亿元的产业集群。柑橘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20亿元以上。

4、抓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乡配套服务功能一体化。“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基本农田水利建设,禾丰下堡河道治理,动植物检验检疫,造地增粮工程,贡江南岸城市防洪工程,应急水源建设,土地复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及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农机化技术学校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新陂、黄麟、利村、葛坳等圩镇防洪工程,利村项目区崩岗治理工程,盘古山河流治理及防洪工程,梓山镇河堤除险加固工程,金溪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5、抓好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合理布局科教文卫等资源,创新社会事业融资和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要重点抓好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在抓好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建立鼓励优秀教师、医生到农村学校、卫生院工作的奖励、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学校、医院的教学和医疗水平。

四、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要建立健全财政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农民创业就业支撑体系、农村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及农村社会保障支撑体系等。

1、建立健全财政支撑体系,形成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建立健全金融支撑体系,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3、建立健全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包括构造丘陵、山区型特色产业体系,培育新型产业化组织,发展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实用技术培训等。

4、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

5、建立健全农民创业就业支撑体系,如出台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统一管理,完善农民工培训和转移体系,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业等。

6、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一是城乡教育服务体系,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高、中等职业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二是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以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化人才结构,开放文化市场,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四是科技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支撑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五是城乡一体的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7、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支撑体系,一是在确保农村养老及医疗覆盖面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二是建立健全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

就业、土地、户籍等方面政策在内的配套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重点在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第5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实践经验上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思维。为此,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切实抓紧抓好。

一、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在“十一五”时期,要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加大政府对农业增加投入的力度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就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要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防控体系。

3.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管理。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十一五”时期,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就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有条件的地方,农户在承包期内可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种树造林或进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

2.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具体来说,就是:一要保护农民利益;二要保护粮食安全;三要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重点保护,调整粮食补贴的范围和方式。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吞吐调节机制,灵活运用进出口和国家储备等手段,稳定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必须打破地方封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搞好粮食产销区的衔接。

3.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在“十一五”时期,要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改革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乡镇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调整支出结构、节减经费开支,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确保改革取得成功最重要的配套措施。这项工作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强化县级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3)建立健全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管理制度。为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4.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在完善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支农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义务的政策措施,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农业银行要继续发挥支持农业、服务农村的作用。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尽快启动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加快落实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5.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要按照党中央开展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关心农村基层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农村法制建设,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搞好农业综合执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则更应摆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十一五”时期,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公共教育体系

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其水平和质量,提升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发展面向农村子弟的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继续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着力完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4.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收的积极性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2.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重点是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此外还要继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村中学也要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广泛调

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4.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要繁荣小城镇经济,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5.切实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要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实行社会救济,适当提高救济标准;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对低收入贫困人口,要着力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开辟增收渠道,减少和防止返贫。健全扶贫投入机制,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所有扶贫资金的使用都要实行公示公告和报账制度,严格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即时足额到位,真正使贫困户受益。

第6篇: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新论断,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这里就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

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呼唤科学的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生产力发展十分迅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但必须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概而言之有五个方面:

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整体投入,使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有些地方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公共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文化事业体系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危机处理体系等各项社会事业体系没有相应建立和发展,有的甚至相当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对失衡。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增长一定要与社会公正、公平相协调,这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出现了部分社会成员社会差别开始拉大的新问题,这集中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突出表现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为2.57∶1,而到2003年扩大为3.23∶1.如果考虑到福利、生产成本支出、物价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更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难、收入低。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2002年最高增4.8%。收入差距拉大还表现为: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不同职业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这就有可能导致社会鸿沟的出现,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对失衡。就业不充分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紧迫问题。党和国家对扩大就业工作高度重视,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就业压力增大。我国近13亿人口,年龄为15岁到64岁的劳动力有8.9亿,比发达国家总和还要多,劳动力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十五”期间,我国每年有1000万新增劳动力,还有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向城镇的富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是主要的新增就业压力。二是失业问题比较严重,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4.9亿,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仅容纳1亿左右劳动力,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3亿人,外出务工99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5亿需要逐步转移。四是就业困难人数不断增加。

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失衡。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和重视,但是一些地方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对人的心理、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人的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的维护,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方面,重视和落实不够。特别是有些企业,置员工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甚至违章生产,致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些地方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轻视或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状况与经济增长不相称等等。

经济增长与体制创新相对失衡。体制改革给我国发展带来历史性进步,但体制创新与快速经济增长仍不相适应,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除了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次经济体制性问题以外,在政治体制方面,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加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尚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一些基层党组织比较涣散,战斗力较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尚需转变和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成长制度、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政府宏观调控管理能力特别是处理社会危机的能力亟须提高;干部人事制度尚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党风廉政建设、权力监督机制尚需加强;相对经济体制改革而言,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也相对滞后,影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

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不协调问题,有些是我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与我们领导干部头脑中的片面发展观直接相关。比如,有些领导干部把“发展也是硬道理”曲解为“只有经济增长才是硬道理”;把“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曲解为“经济增长是唯

二次分配兼顾公平,在完成一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分配来保障公平公正。采取切实措施,让低收入中的一部分人达到中等富裕程度,逐步形成稳定的中等收入阶层。要通过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尽快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逐步消除城市贫困。要集中力量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难,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消除农村贫困。要解决好就业问题,通过扩大生产,让社会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从而消灭贫困,保持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不协调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体制创新、制度建设着手,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人才市场体制,实行公平竞争,健全激励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改革教育体制,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治保障。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发扬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和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法律制度,完善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法律制度,改革执法和司法体制,加强对执法和司法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形成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法治环境。

第7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恩点公务员论坛-国内最大的公务员考试学习基地,为无数考生实现了公务员的梦想价值,源自恩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实践经验上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思维。为此,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切实抓紧抓好。

一、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加大政府对农业增加投入的力度

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就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要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1.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土地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有条件的地方,农户在承包期内可根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

2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具体来说,就是:一要保护农民利益;二要保护粮食安全;三要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重点保护,调整粮食补贴的范围和方式。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吞吐调节机制,灵活运用进出口和国家储备等手段,稳定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必须打破地方封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搞好粮食产销区的衔接。

3.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

【】――恩点公务员考试论坛恩点公务员考试论坛专用模板第1页

恩点公务员论坛-国内最大的公务员考试学习基地,为无数考生实现了公务员的梦想价值,源自恩点„„

改革任务。在“十一五”时期,要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改革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乡镇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调整支出结构、节减经费开支,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确保改革取得成功最重要的配套措施。这项工作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强化县级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3)建立健全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管理制度。为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4.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农村的作用。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

5.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农村法

“十一五”时期,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不断提高其水平和质量,提升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发展面向农村子弟的中等职业教继续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着力完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

恩点公务员论坛-国内最大的公务员考试学习基地,为无数考生实现了公务员的梦想价值,源自恩点„„ 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4.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收的积极性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2.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重点是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中学也要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教育。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

4.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5.切实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要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易地扶贫;对低收入贫困人口,要着力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开辟增收渠道,减少和防止返贫。

第8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就贫困地区而言,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如何寻找和启动发展的“引擎”,增强动力做文章。那么,到哪里去寻找“引擎”,怎样增强动力呢?结合实际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关键要巧用“五力”。

一、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激活“内”力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除了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力严重不足。表现为发展意识不强、体制不优、机制不活,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要破除因循守旧,不思发展;信心不足,无心发展;一等二靠,被动发展的观念。树立积极主动想发展,克服困难求发展,扎扎实实干发展的氛围。对各级干部,要以发展论成败,凭实绩看政绩,激发干部群众的发展热情。二是创新体制,优化环境,减少阻力。减少阻力也是增强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在体制上、政策上、服务上为县域经济创造宽松的环境。三是坚持民营主导,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民营化。积极推行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造,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激发广大群众中蕴藏的发展潜力,发展民营经济。

二、广招客商,突破“瓶颈”,借助外力

投入不够,是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招商引资是最有效的办法。一是要创新招商理念。要牢固树立“只有开放,才能发展;只要开放,就能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建立招商网络,落实招商责任,健全激励机制,营造招商引资抓投入求发展的浓厚氛围,广泛聚集外来资金,激活民间资金,发展县域经济。二是要优化招商环境。要着重在优化市场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鼓励招商引资、引智的长效激励机制。三是要提高引资质量。突出企业招商的主体地位,引导参与项目洽谈重点瞄准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型、高新技术型、出口创汇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企业、大项目,发展县域经济。

三、吃透政策,争取项目,巧用推力

一是要启动内力。认真搞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精心谋划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相对集中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国债、民族发展等资金,积极

争取信贷和民间资本投入,力争一批事关全县大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一年办成几件大事,几年办成一批大事。二是要抢抓机遇。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湖南省实施大湘西地区开发、省长扶贫联系点和湘西自治州建州50年大庆的机遇,积极运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州投资的计划笼子,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加强项目监管。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管,杜绝一切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良行为和在项目建设中搞偷工减料、欺上瞒下、吞食项目资金搞“豆腐渣”工程。

四、建设园区,打造平台,夯实“载”力

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必须从加快城镇建设入手,特别是要着力建好一批工业园区。一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工业小区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把工业小区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与城镇规划和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工业小区发展规划,围绕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一批不同层次的工业小区,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二要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创造拳头产品。要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加强对名优特新产品的培育和扶持,制定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政策,鼓励小区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和拳头产品。三要招商引资,集聚产业,加快小区建设步伐。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各种人才、资金和技术进入小区。鼓励优势企业、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进区办厂;新建的工业企业,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进区条件,都应在小区内布局;对于现有的小、散、乱工业小区和分散的工业企业,要通过清理整顿、兼并重组和政策引导,逐步吸引到小区内发展。

五、优化配置,整合优势,凝聚合力

要加快发展,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合力。一是要集中优势资源,培植特色产业。特色就是品牌,就是竞争力。对县域经济而言,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要找准自己的特色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竞争力。二是整合优势产业,实行集约式发展。实行相同和相近产业的集约式发展,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增强整体竞争力。通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三是促进优势互补,开展对外合作。民族贫困地区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劣势在于投资不够、科技水平不高、研发能力不强。只有加大与科技密集区、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

金塔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段。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相邻。距省会兰州785公里。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13.2万。辖3镇10乡。县府驻金塔镇。汉武帝置会水县。北魏县废,为福禄县地。唐为肃州酒泉县地。1913年始置金塔、毛目2县。1928年改毛目为鼎新县。1956年撤销鼎新县并入金塔县。1959年金塔、酒泉两县合并建立酒泉市。1962年复置金塔县。地处走廊北部冲积平原。南部夹山,东西延伸。西北部为准平原残丘。中部北大河、黑河下游平原有大片绿洲。年均温8.0℃,年均降水量59.9毫米。境内有煤、铁、铜、铅、锌、芒硝等矿产资源。乡镇企业以发电、采矿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兼产糜子、豌豆、黄豆、谷子、高粱、瓜果、蔬菜等。畜养牛、羊、骆驼等。副食品以猪肉、禽、蛋、淡水鱼为多。酒(泉)额(济纳旗)公路纵贯县境,金(塔)梧(桐沟)公路通北山各矿区。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认为金塔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发展地方经济机遇和动力并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金塔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金塔县经济发展的优势

金塔县农业条件较好,产业特色

明显。金塔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水土光热资源充足,土地肥沃。近年来,围绕棉花、肉羊支柱产业和制种、番茄、孜然、温室蔬菜等新兴后续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构筑了多元复合型的产业格局。全县年产皮棉保持在70万担左右,成为全省第一产棉大县。肉羊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饲养量突破了100万只大关,成为支撑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制种面积保持在5万亩左右,已为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繁殖籽种20年,是全国三大对外制种基地之一。年产洋葱、辣椒、番茄等加工出口绿色食品原料50万吨。全县肉羊饲养量达120万只,饲养肉牛、奶牛、生猪和鸡鸭鹅等畜禽80多万头只,是甘肃省肉羊基地之一。

金塔县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8大类、50多个品种,总储量达20多亿吨,矿藏储量和品位均居甘肃省87个县市前茅。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全县上下集中力量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做大做强亚泰有色金属、宏运矿产品加工、灿阳钢铁、天奇冶炼、原煤开采等矿产品采掘加工业的同时,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拓宽项目建设领域,新上了神舟纺织、天隆纺织、金威拖拉机装配、万吨硫化碱生产、灿阳实业、巨龙棉业、西川黄金浮选等一批涉及领域广、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初步构建起了棉纱纺织、绿色食品加工、矿产品

采掘加工、建筑建材、机械化工为主的六大工业经济体系。

金塔县基础条件完善,发展环境优越。近年来,金塔县城乡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鸳鸯池续建配套、黑河节水改造、三北四期、退耕还林、通村油路、电网改造、小康住房、通讯工程等项目相继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促进了农村发展。城市基础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了航天广场、商贸步行街、解放路改造、金鼎湖、清泽溪、金鑫工业区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有力改善了人居环境,聚集了商机人气。酒航公路从县境内穿过直达航天城,鼎新机场有通往首都北京的航线,随着航额公路等交通要道的即将完工,将彻底结束金塔的“盲肠”历史。

金塔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金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公元前121年汉代设置会水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金塔是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戈壁绿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称;金塔是现代飞天的故乡,神舟飞船升空的地方。境内有石城石海、黑河环流、高峡平湖、大漠孤烟等自然景点。金塔文化积淀深厚,有长城烽燧30多处,古城遗址多地尚存,居延汉简全国之最,魏晋古墓省内稀有,唐代陶艺、汉代兵器、宝塔雄姿、青山寺院、榆井道观等历史文物遗迹,浓缩了金塔近四千年的历史人文。

二、金塔县

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2007年,金塔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73亿元,财政收入6762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707元,超过全省人均水平3372元,比酒泉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6817元。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8元,比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2元低1004元,比酒泉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269元低22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29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329元高2800元,比酒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106元高23元。三次产业之比为45:19:36。

至2007年底,全县工业企业、非公经济总户数达到2793户,从业人员达到28596人,其中,各类工业企业共有547户,从业人员5372人。全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7.6亿元,占全县国民经济总量的26%,上缴税金370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58.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家,规模以上工来企业完成总产值26979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完成工业增加值9853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实现销售收入27496万元,比上年增长26.2%,上缴税金1851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占全部工业上缴税金的76%。工业企业从资产规模上看,固定资产净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6户,100万元以上的有58户;从销售收入上看,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2户,在100万元以上的有48户;从上缴税金上看,年上缴税金在1000万元以的有

2户,100万元以上的有8户,10万元以上的25户。

农业方面,2007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74亿元,比2006年增长7.8%。种植业主要以棉花、粮食、高效植种、蔬菜等为主,金塔县42万亩耕地中,棉花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粮食种植稳定在7.5万亩,高效植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番茄种植面积稳定在1番茄万亩,形成了以县内36家棉花加工企业和2家纺纱企业,金塔县西域阳光食品有限公司,国内外种子公司为依托的订单式、公司+农户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畜牧业是金塔的传统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由千家万户向规模养殖升级,全县建有大中型养殖场350多个,各类畜禽饲养量210万头(只),出栏率48%。养羊是畜牧业发展的主力,全县羊只的饲养殖量稳定在100万只。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2007年出口总额达到1000万美元,比2006年增长25%。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9.53万人,比2006年增长36.1%,实现旅游收入3181万元,增长31.6%。

三、金塔县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㈠有利条件

1、农产品比较优势明显。金塔是一个农业县,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农产品以产量高、品质优而著名,棉花、高效植种、酱用番茄、脱水菜、肉羊是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县内精深加工销售的格

局,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仅棉花一项,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约稳定在30万亩,籽棉产量稳定在10万吨,如果全部实现由皮棉加工到纺纱织布转变,按照近一两年市场皮棉价格每吨皮棉可增值6000元,可新增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2500万元以上。境内年日照时数达3300小时,因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环境特别适宜高效植种,目前,网式参菜的亩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

2、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县境内初步探明的各种矿产品达30多种,探明的储藏量约在20亿吨,在亚泰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和宏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两个年上缴税金超过1000万元的矿产品精选深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带动下,形成了以铜、铁、镁、煤、铅、锌、黄金等矿产品精选加工企业50多家。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金塔县发展矿产品精选加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光热风等清洁能源开发是国家鼓励和扶持的重点产业,发展前景比较广阔。金塔县风能光热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省上确定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本部陆上三峡”,在酒泉实施千万千瓦级风基地的战略构想,将为金塔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全面提升金塔县工业化水平。金塔县共有劳动力58032人,有剩余劳动力近2万人,有50%以上的剩余劳动力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且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具有很好的发展纺纱、织布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

力资源优势。

3、工业生产能力扩张迅速。2007年,金塔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6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2.4倍,年均增长28%。主要工业产品增长迅速,2007年生产原煤8.15万吨,铁矿石成品7.7万吨,氧化球团3.17万吨,萤石精粉1.02万吨,铜0.05万吨,发电量1920万千瓦。

4、区位优势逐步凸显。214省道和酒航公路通过金塔县城,酒航铁路、嘉蒙铁路从金塔境内通过,酒航公路直通鼎新机场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交通便利。酒泉市、敦煌、嘉峪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毗邻金塔县,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肩水金关、地湾城、大湾城、石头城等文化旅游名胜为发展旅游业,提升金塔名气,带动金塔县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领先全省的金塔县“网络连乡村,信息进万家”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工程,为推荐金塔,让外界了解金塔搭建了信息网络平台。

(

)

尽管金塔县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看,仍然处在一个打基础、做铺垫的阶段,合理正确地对金塔县经济发展进行定位,分析其制约因素是深入研究,长远规划金塔县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工业化程度低,基础薄弱,发展规模小。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演进过程。如果一个国家工业部门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在

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则被认为是实现了工业化。2007年甘肃省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4.3:47.5:38.2,金塔县为45.3:18.8:35.9,农业的份额非常大,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小,农业经济特征很明显。可以说,金塔县还没有跨入工业化的门槛。展缺乏大项目带动。

2、特色矿业没有形成规模,开采量小。金塔县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分布于沙枣园子、七个井、穿山驯、白山堂等70多个矿点。其中,以煤、铁、铜、铅、锌、萤石、芒销等为优势矿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矿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较低,矿业总产值较低,矿业企业经营方式粗放,开采企业重开采轻加工,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零星开采,县内规模开采企业仅限于铜、铁、石棉和一小部分煤矿企业,目前,仅有金塔县大庄子乡灿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金塔县天奇冶炼有限责任公司、金塔县亚泰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等极少数企业进行产品初加工以外,其它矿产开采企业多以出卖原料获取利润为主要方式。

3、工业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短,结构单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金塔县工业发展主要依托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采和冶炼两大优势。从农产品加工来说,实现了精深加工的现在只有番茄和脱水菜两个品种,以前,金塔县的糖也在县内加工成白糖出口,但由于前些年糖市场波动,糖价下跌,农民种植

积极性不高等多种因素已经退出市场。金塔虽然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都非常大,号称全省第一产棉大县,全县有40家棉花加工企业和2家纺纱企业,但棉花加工企业仅仅是将棉花收购回业进行皮棉加工,2家纺纱企业仅仅是将县内一部分皮棉纺成粗纱,并没有完成向纺纱织布精深层次的加工,加之技术含量低,资金不到位,产业链条短,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优势产业并没有转化成为经济增长的优势。

4、发展后劲不足。具体表现为缺乏大项目、大产业支撑,新上项目少,2007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31%,。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全国和酒泉市已进入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而金塔县城镇化率仅为45%,低于酒泉市的平均水平。金塔县共有工业企业4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仅占全部工业企业的8.1%。矿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较低,矿业总产值较低,矿业企业经营方式粗放,开采企业重开采轻加工,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零星开采,县内规模开采企业仅限于铜、铁、石棉和一小部分企业。

四、加快金塔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㈠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加快工业发展

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工业化,工业化水平低是绝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县域经济与农业划等号。县域经济不

仅是农业经济,而且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产业,仅仅依靠农业发展不可能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尖锐矛盾及县级财政困难、农民增收迟缓、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等各种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依靠工业的迅速发展来解决。立足我县现状,着眼长远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仅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1、狠抓项目建设,提高工业经济的总体质量。金塔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财政压力大,加快发展十分紧迫,如果没有项目作支撑,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后金塔县项目建设应以增加财源税收,增强发展后劲,能够长远带动为目标,坚持大小并举,扩张总量,做大做强的原则,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地抓好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工业项目,使发展潜力变成发展实力,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为发展思路和方向,重点抓好棉花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矿产品采掘加工业,新型能源产业,新型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生物化工产业。以发展粮食化工、农用化工为重点,加快开发生物有机肥、复混肥、专用肥生产和生物饮料、塑料制品等生物化工业,填补产业空白,培育形成后续支撑产业。

2、推进园区经济,以集约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以

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工业有利于资源整合,提升综合配套能力,降低投资成本,形成聚集效应,增强引进人才、项目、资金、品牌的吸引力。金塔县要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必须抢抓机遇,把建设工业园区作为发展特色经济、壮大企业集群、加快财源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走依托工业园区办工业、上项目的路子,使项目向园区集中,投资向园区流动,人才向园区涌流,技术向园区转移。发展园区经济要注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树立今天的工业园,就是明天的工业城的理念,优化服务,营造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注重“产业集聚”,打造园区招商核心竞争力,健全机制,推动企业融资。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引导、帮助园区项目利用好金融信贷政策,推动进入园区的项目银行对口联系扶持制度建设,通过信贷扶持,支持园区项目做大做强。抓好招商引资,搞好项目储备。

3、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中最关键的问题,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需要。从金塔县的现有企业来看,政府和企业对科技投入较少,工业科技研究开发比较薄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工业科技研发推广重视不够,用工业科技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比较慢,科技对企业贡献率较少。因此,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主攻技术含量高和运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的新项目、大项目,鼓励现有企业加快与发达地区和本地区企业的技术合作,鼓励规模骨干企业创名牌、搞技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现代经营理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㈡ 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依靠投入拉动、政策推动、科技带动,切实加快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要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按照“巩固基地、拉长链条、高产高效、做大品牌”的思路,巩固提升棉花、肉羊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制种、瓜菜、番茄等新兴特色产业。按照“自愿、合法、有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加速流转,向种植能人大户集中,逐步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大力发展以棉花、畜产品、林果产品和粮食为主的龙头企业,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建立一批组织完善、运行规范、经营有方,能够带领农民闯市场的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推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狠抓鸳鸯、黑河两大灌区水利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人畜饮水改造步伐,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加快

农村电力事业发展和交通、通讯设施建设;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狠抓重点集镇、中心村和小康住宅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

㈢ 突出提升城市品位,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的过程。

工业集聚效应同城市辐射带动,是现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城市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途径,特别是县城、重点中心镇和小集镇,既可有效地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又可直接辐射带动农村经济,是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城镇化水平越高,土地基础设施利用率就越高,使用边际成本就越低,资源的利用率就越充分,经济主体间的交流就越多,产业间自然会形成相互衔接的链条,人流、物流、信息流、产业链的互动性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出现以农兴城、以城促农、城乡联动,农民不仅进得来、留得住,而且可以将城镇的文化、科技、信息向农村扩散,更好地发挥“辐射源”的作用。振兴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好城镇化这篇大文章。

㈣突出招商引资,优化经济

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

环境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哪里的发展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经济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发展就会充满竞争力。因此,要高度重视环境建设,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投资创业的政策环境,根据我县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新的需要,及时清理和修订不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文件规定。制定更加开放的投资政策,向客商提供比周边县市更加优惠、更加快捷、更加到位的服务。尤其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对经济结构调整起重大推动作用,能大幅度增加税收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坚持特事特办,在投资者关注的收费、办证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要不断改善金融服务,金融部门要树立“共荣双赢”的理念,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以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遏制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习气,为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服务。

第9篇:17(统筹推进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解读之十七统筹推进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和劳务经济。统筹城乡规划,集约利用土地,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布局,促进特色产业向城镇集中,引导更多农民进入城镇,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这是国家针对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要求提出的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统筹发展规划,构筑县域发展框架

一是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必须统筹考虑城乡生产力、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以总体规划为龙头,科学编制分区规划和土地、道路、电力、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信息网络等专项规划,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城乡、互联互通、有机融合的规划体系。

二是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价机制。对各项规划的实施进行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依法对有关规划适时进行

调整,以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使小规划服从大规划,近期规划服从长远规划,局部规划服从整体规划。

三是规划建设新型社区。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积极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的规划和改造。把交通比较便利、发展潜力比较大的行政村规划为新型社区,使之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和城乡融合的示范窗口。

统筹产业发展,夯实县域发展的经济基础

一是把延伸产业链作为城乡产业融合的重大举措。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新产品开发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推动产业链延伸项目、产业配套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向乡镇特色工业园区集聚,提高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城乡产业融合的突破口。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特别是发挥特色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大力培育生物医药、中藏药、酿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城乡产业之间的互联互动。

三是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城乡产业融合的结合点。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能力,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城乡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以城区骨干流通企业为龙头,以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支撑,以农村社区连锁店、专卖店、便民超市等为基础,实现城乡双向流通渠道的整体连通,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和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围绕农民用水、用电、用气、家电、住房、农机以及文化娱乐服务,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上一篇:土建施工员自我鉴定下一篇:经济工作汇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