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2022-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首份区域责任竞争力白皮书发布

10月16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市民中心市民会堂举行的“浦东样本:中国第一份区域责任竞争力白皮书”发布会上,由《WTO经济导刊》和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联合编制的《区域责任竞争力的领跑者——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白皮书(2007-2013)》(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向社会发布。《白皮书》系统回顾了浦东新区自2007年以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升区域责任竞争力的实践,总结了浦东新区实践对于全国其他区域乃至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并提出浦东新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未来规划建议。与《白皮书》同期发布的还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引领者: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经典案例》、《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2013》和《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2013》,展现了浦东新区从微观的企业个体到中观的开发区和镇域、再到宏观的区域整体对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注和全方位落实,体现出浦东新区在提升区域责任竞争力上的前瞻性、创新性、引领性和可复制性,也显示出浦东新区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战略高度、实践深度、推进广度和发展速度。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浦东新区还进一步推广区域责任竞争力,浦东周浦镇和合庆镇在发布会上与《WTO经济导刊》举行了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签约仪式,彰显出浦东新区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区域责任竞争力方面已经进入到全面深化阶段,拓展出从全区到开发区、再到镇域应用的路径。企业代表巴斯夫继2007年在浦东新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推进大会上与20家国资、外资、民营企业发布联合宣言后,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布了以“责任竞争力 贡献中国梦”为主题的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宣言2014,呼吁企业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携手构建和谐企业,共同营造和谐社会。

此次发布会是浦东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整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一项重要举措。

战略先导:引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作为国家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浦东新区于2007年发布综改 “一号文件”,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回应全球责任浪潮,落实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延续和升级浦东新区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避免给环境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浦东新区积极将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相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全球合作竞争与价值共享。

为此,浦东新区于2007年推出《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导则》、《浦东新区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若干意见》并制定三年行动纲要,从整体架构上实现规划超前,为企业履责提供明确的方向、要求和扶持政策。同时,浦东新区提出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自愿、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推进模式,联合17个政府部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联席会议制度”,打破政府常规的行政管理方式,优化整合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浦东新区确立标准,《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导则》于2009年上升为《上海市企业社会责任地方标准》并正式实施,由此,全国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地方标准诞生,社会责任建设从浦东辐射到上海,进而影响到全国,实现规则引领。在标准的指导下,浦东新区企业纷纷落实权益、环境、诚信与和谐责任,依照达标评估规范实现实践前瞻,形成浓厚履责氛围。在自身进步的同时,浦东新区政府与企业主动参与国内外合作交流,打造品牌效益,让成果共享。连续性的创新举措为浦东新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组织保障和运作体系,逐渐培育出良性发展的新业态与合作共赢的新氛围,不仅让区域的每一个成员都真正享受到责任承担带来的价值,也带动全社会共同探索更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树立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标杆。

和谐包容:深耕区域责任竞争力

为全面推动浦东新区区域整体发展,浦东新区与《WTO经济导刊》合作开展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研究,将企业责任竞争力扩大提升到区域责任竞争力,以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建立区域责任竞争力理论模型,将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影响融入到一套综合评估体系中,从经济发展责任、区域管理责任、商务服务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和社区发展责任六个方面作出全方位评价。浦东新区先后以金桥出口加工区、康桥工业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曹路镇为典型代表,分析开发区与镇域社会责任建设的现状、成效,总结不同功能定位区域的履责模式与特色,深入挖掘镇域内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形成镇域特点的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

《WTO经济导刊》社长于志宏认为,之前不论是社会还是政府,都将注意力过多关注于经济产值,导致陆家嘴、金桥等高产能园区在每年的评比中遥遥领先,而地处边缘的镇域难以崭露头角,许多仍以农业为主导或以居住社区和核心的街镇更是显得“事不关己”。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的提出,有效转变了以往单纯衡量经济发展指标的地区考核和评价方式,使得对地区的观察更加全面和立体,更能凸显自身的定位和特色优势,激发街镇发展的积极性,为区域责任竞争力的评估、定位、改进构建了科学、直观的衡量体系,也为区域客观了解并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提供了重要工具和依托,促进各地区因地制宜,展现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浦东新区对区域责任竞争力概念的理解和对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的应用堪为地区协调发展的模范和样本。下一步,浦东新区将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模型的试点运用范围扩大到周浦镇与合庆镇,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实用性和适用型,为日后推广指数应用、检验及提升区域竞争力奠定基础。

面向未来:开创责任复制推广新格局

《白皮书》显示,在过去7年中,无论是政策突破、制度创新还是实践尝试,浦东新区始终结合国际经验、中国特色和浦东模式,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在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激发企业主动性和社会积极性,推动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同时,《白皮书》明确了浦东新区推进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2014-2016年)的总体目标,提升价值创造和区域履责美誉度,进一步提高浦东新区区域责任竞争力。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孙永强表示《白皮书》为其他地区将社会责任建设纳入长期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实现“中国梦”提供浦东样本。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主任辛雅琴也在发言中表示,浦东新区将通过鼓励支持的政策、公正有效的制度、公开透明的流程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界力量,共同探索创新,将自己置于生命有机体中,协调健康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改革提供有价值、可借鉴的经验。

从2007年浦东新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起步至今已经过了七年,浦东新区希望能将“七年之痒”转化为新的动力,站在更新更高的起点上再次出发,通过总结梳理现有的经验和成果,为其他地区社会责任建设提供一份有思想、有分量的指南,鼓励企业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引领者: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经典案例》为示范,以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宣言2014为目标,促进和提升自身履责理念的形成和落实,复制和开创优秀的责任实践;鼓励开发区和镇域以及全国其他地区以金桥出口加工区、康桥工业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曹路镇为样本,推广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的应用,全方位评估自身优势,找寻提升空间,挖掘地区特色,回应社会需求;以《区域责任竞争力的领跑者——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白皮书(2007-2013)》为参考,建立符合地区情况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体系和区域责任竞争力发展模式,实现责任建设在全国的遍地开花。

编辑|罗曙辉 shuhui.luo@wtoguide.net

作者:罗贤平

第2篇:社科院等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镇化规模居世界第一等10则

“中国城镇化率达46.6%,城镇化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在京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这样认为。

蓝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而且,从中国的城镇化规模来看,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中国城镇人口总量为美国人口总数的2倍,比欧盟27国人口总规模还要高出1/4。

——新华网

2015年社保基金有望超1.5万亿

今年8月,社保基金正式运转满10年。截至2009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规模从建立之初的200亿元达到7766亿元,累计投资收益244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9.8%,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7.7%。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长戴相龙认为,未来10年,多渠道筹集和积累国家和社会保障储备的任务将会尤为繁重。为防范运作风险,全国社保基金要求股票资产不超过40%,银行存款+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不低于40%。可以适度放宽社保基金的投资领域,比如允许社保基金委托银行贷款、开办社会保险银行等。2015年,全国社保基金规模有望超过1.5万亿元。

——京华时报

央行:因地制宜做好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指出,要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做好金融支持工作。

周小川指出,人民银行西部地区分支行要抓住区域特色,利用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处理好“两高一资”行业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节能减排,摸索实现金融支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要切实加大金融支持西部旅游业等服务业力度,探索改善西部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解决中小企业、三农融资难等问题。要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探索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支持西部地区城镇化新型发展方式。

——新华网

国资委:组建国新姿产管理公司  央企减至100家内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在北京表示,要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今年要把中央企业调整到100家以内。李荣融还表示,将加快培育和发展形成30-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他一再提醒中央企业突出主业,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控制投资方向,防止盲目扩张、盲目做大。

——中国新闻网

工信部:工业经济增速回落趋势明显但全年仍有望达13%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近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表示,今年下半年将重点推进三网融合,推进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企业的兼并重组。

李毅中说,我国工业经济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根据目前情况预测,下半年增速略高于10%,全年增速可达到13%左右,年初提出的11%预期目标可以完成。同时指出,应对不利因素挑战,要在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工业通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海证券报

巴曙松:中国经济进入复苏管理

“从全球视野来看,政策退出和复苏管理正在成为全球的共同课题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如是说。2D09年,中国通过实施超常规政策率先走出危机,同时也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大的带动作用,“如今中国经济已经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而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换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正由危机应对全面进人复苏管理,也可以说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

巴曙松认为,在后危机时代大背景下,经济复苏态势已基本确立,宏观经济的走向乃是“复苏管理”,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通过“调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巩固经济复苏基础,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中新网

刘洪玉:直面楼市深度博弈

在实体经济曲折复苏的背景下,半年房价数据终现“拐点”,市场上出现了“第三套房贷松动”等难辨真伪的信号以及类似“房地产调控政策即将松绑”的论调。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中国住房市场要经历一个相当的调整期,去消化前几年形成的价格泡沫,使之回归与经济基本面及居民家庭支付能力基本协调的水平。如果宏观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这个调整期可能还会延长。”

刘洪玉认为,对于少数房价较高的地区,房价的适当回落是正常的。而楼市走向理性回归的步伐有多快,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的总体走势。从历年对楼市调控的过程看,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在内的多种强势利益相关群体的影响也不可小视。高房价问题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上关乎数万亿元的商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下涉及几十个相关行业,中间还夹杂着千家万户。刘洪玉表示,楼市调控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只能采用“渐进疗法”。

——中国经济信息网

樊纲:中国经济未来30年仍有望保持高增长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近日在港表示,对中国经济未来30年仍会高速增长感到乐观。樊纲当日出席由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办的香港高峰论坛时表示,包括劳动力、资本投入等支撑中国经济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要素在未来30年仍然存在。

在资本投入方面,樊纲表示,中国现在的储蓄率是历史最高水平,储蓄占GDP的比重达到51%,这在世界历史上都十分罕见。此外。外资不断进入,相信这一现象今后还会持续,因此,他认为资本投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未来30年不会弱化。在劳动力方面,樊纲表示。虽然近期工资水平有所上升,但中国距离到达“刘易斯拐点”还有10-15年的时间。他表示。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已不再像过去那么低。但若以综合效益来考虑,未来中国仍会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之一。

——中国经济信息网

余斌: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延续二季度以来平稳回落的态势,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

余斌强调,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延续二季度以来平稳回落的态势,但不会回落到很低水平,即使到今年四季度,单季经济增长也在8%以上,全年经济增长接近10%的水平,远远高于年初制定的8%的预期目标。这是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回调幅度不大。不必过多担忧。

——中国证券报

哈继铭:经济放缓不意味着是坏事

“中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内将进一步放缓,预计2010年全年中国GDP的同比增速将下调到9.5%。”在近日举行的恒生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如是称。哈继铭表示:2010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将比上半年有所放缓从投资、出口订单等领先指标都能看出这利r放缓迹象。从固定资产投资领先指标看新开工、在建项目以及刚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都在下降。

“但经济增速下降并不意味着是件坏事。”哈继铭说伴随结构调整尤其是服务业部门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将对转变经济发展力‘式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再次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可能性较小。

——中财网

第3篇: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09年4月14日,《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北京发布。

本次报告的主题为:“城市,中国跨向全球中”。主题报告中从价值体系、功能体系和要素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将中国城市置于全球坐标系上,探讨其地位及成因,建议其对策。根据报告,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是香港,深圳和上海紧随其后。

一、价值体系:中国城市在全球500个城市中的位置

1、中国城市竞争力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世界城市名列榜首,科技中心位居前列;中国:总体处于全球中等水平,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排名靠前。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26)、上海(41)、深圳(64)、北京(66)、澳门

(78)、台北(112)、广州(130)、中山(216)、苏州(218)、杭州(222)。

2、中国城市人口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世界进入城市时代,世界大都市化趋势明显;中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人口规模大。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上海(2)、北京(4)、深圳(18)、重庆(23)、香港(26)、天津(29)、广州(33)、南京(38)、沈阳(40)、武汉(42)。

3、中国城市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国:个别城市排名靠前,两级分化明显。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7)、上海(12)、北京(23)、深圳(36)、广州(39)、天津(59)、台北(65)、重庆(87)、佛山(95)、杭州(98)。

4、中国城市人均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分布崎岖不平,差异巨大;中国:总体排名落后,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澳门(179)、香港(182)、台北(207)、新竹(223)、高雄(229)、基隆(240)、台中(242)、台南(248)、深圳(261)、广州(263)。

5、中国城市地均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空间分布崎岖不平,区域与层次不分明;中国:港澳台城市排名靠前,大陆城市排名靠后。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澳门(4)、香港(46)、台北(57)、高雄(80)、台中(159)、新竹(192)、台南(210)、深圳(227)、基隆(232)、长沙(256)。

6、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西欧、北美城市经济增长缓慢,亚洲一些城市成为增长的中心,非洲一些城市继续恶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领跑全球。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包头(2)、呼和浩特(3)、烟台(4)、东莞(5)、中山(7)、惠州(8)、潍坊(9)、芜湖(10)、威海(12)、合肥(13)。

7、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北美、欧洲和东亚较高,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最低;中国:整体排名落后,沿海城市好于中西部城市。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173)、澳门(200)、台北(211)、新竹(226)、高雄(230)、基隆(238)、台中(240)、台南(248)、无锡(262)、上海(268)。

8、中国城市专利申请数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发达国家主要城市高度垄断,发展中国家城市异军突起;中国:总体创新能力不强,个别城市迅速崛起。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深圳(33)、上海(47)、北京(56)、中山(108)、台北(129)、广州(169)、南京(199)、杭州(203)、成都(209)、天津(210)。

9、中国城市就业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转型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城市最高,发达国家城市稍弱,落后地区较低;中国:就业率总体靠前,个别较为落后。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泉州(5)、深圳(9)、惠州(10)、威海(11)、北京(14)、东莞(17)、珠海(22)、温州(26)、潍坊(28)、广州(29)。

10、中国城市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城市经济控制力差异巨大,跨国集中聚集和分散聚集十分明显;中国:五大城市经济控制能力强,其他城市普遍较弱。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3)、北京(7)、上海(8)、台北(17)、广州

(63)、深圳(102)、成都(115)、高雄(172)、天津(191)、澳门(194)。

香港居首北京跌出前三

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2008年是中国城市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同时,继续加快发展的非凡之年。与沸腾的城市同行,在持续进行的理论、计量、案例和主题研究中,报告又获得了重要进展和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部分,提出了“地均GDP及其增长是测度城市竞争力的适合指标”的重要假设,构造了更为简练的城市竞争力计量模型。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香港在多个竞争力排行榜均名列榜首,力压北京和上海,继续在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榜单上排名首位。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综合增长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鄂尔多斯、河源、清远(三个城市并列)、铁岭、辽源、海拉尔、营口、通化、包头、巴彦淖尔。

经济规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

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台北、香港、高雄、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莞、东营、台南。

发展成本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海口、亳州、鄂尔多斯、基隆、台北、成都、高雄、三亚、延安。

产业层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北京、香港、深圳、上海、台北、新竹、台中、高雄、澳门、台南。

生活质量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澳门、深圳、北京、台北、克拉玛依、厦门、马鞍山、新竹。

从总体来看,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未变,环渤海城市提升速度最快;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台湾四大区域分享中国城市竞争力前十名城市;特大城市垄断城市体系高端,中等城市最具发展空间;95%的城市综合增长率超过10%,内蒙古城市增长竞争力全国第一;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内地省份江苏最高;产业层次普遍不高,资源型城市相对较差。

在总体比较的基础上,报告分别对6大区域和22个省区城市进行比较发现:

城市竞争力最强的十个省区依次是:粤港澳、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内蒙古和湖南。

报告对全国51个重点城市的十二个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人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门、杭州、南京、重庆、天津。

资本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杭州、天津、澳门、南京。

科学技术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天津、长沙、武汉、广州、成都、重庆。

结构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北京、南京、佛山、澳门、台州。

基础设施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上海、香港、北京、广州、深圳、青岛、天津、澳门、大连、厦门;

综合区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杭州、长春、澳门、沈阳。

环境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苏州、威海、香港、杭州、东莞、厦门、扬州、无锡、大连、绍兴。

文化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温州、深圳、青岛、台州、绍兴、东莞、惠州、香港、扬州、长沙。

制度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中山、佛山、苏州、无锡、东莞、扬州、常州、珠海、澳门。

政府管理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澳门、苏州、青岛、无锡、常州、深圳、扬州。

企业管理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佛山、中山、香港、扬州、无锡、唐山、上海、合肥、成都、苏州。

开放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苏州、东莞、珠海、青岛、厦门、上海、北京、大连。

武汉将成长江中游中心城市

中国未来十大城市群

1京津冀北京、天津、石家庄

2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

包括:沙漠大部、江苏大部、安徽部分地区

3珠三角

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

4山东半岛

中心城市:济南、青岛

包括:辽宁大部

5辽中南

中心城市:沈阳、大连

包括:辽宁大部

6中原

中心城市:郑州、洛阳

包括:河南部分城市

7海峡西岸

中心城市:福州、厦门

包括:福建部分城市

8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汉

包括:湖北大部和河南省信阳、江西省九江、湖南省岳阳

9川渝中心城市:重庆

包括:四川大部

10关中中心城市:西安

包括:陕西部分城市

一个城市好多快省创造财富的能力,称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昨天,社科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进入前20名的地级市分别有苏州、无锡、佛山和东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主编倪鹏飞博士提醒,珠三角城市要进入全球前列,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或者专注某一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如科技水平。

地理纵深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框架

倪鹏飞表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与竞争对手相比较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资源、创造产品、占领市场,多、快、好、省、优地创造财富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建立一个框架,即:城市综合竞争力=F(增长、规模、效率、效益、结构、质量)。利用中国293个城市2007年截面数据和2004~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

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包括规模、增长、效率、效益、结构、就业和质量六个方面,通过使用非线性加权的方法,运用客观数据对中国200个城市竞争绩效进行计量。

省区城市竞争力广东排第五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金字塔形城市体系。294个城市中,已形成了以50强为核心,50~150名为中坚,150~294名为基础的高中低相称的城市体系;以及已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先导,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体系。

而在省区城市竞争力方面,广东名列第五。前四甲分别是台湾、江苏、浙江、山东。倪鹏飞介绍,在省区比较,去掉了4个直辖市和2个特区。同时,拥有5个以上地级市的省份纳入比较视野,因此去掉了海南、新疆、青海、贵州、西藏和宁夏6个省份。这是因为城市太少的省份将影响省区的竞争力基尼系数和省区城市竞争力指数,从而影响可比性。深圳、广州进入了全球前50名

城市经济效率竞争力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集中表现。该报告认为:人均GDP和地均GDP均可以较准确地表达城市的综合生产率。

在排名中,台北、香港和高雄进入经济效率竞争力前3强,其余前10名依次是: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莞、东营和台南。内地前3强,除东营是资源型城市外,深圳和东莞都是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再次体现了珠三角的实力。GDP总量上中国城市处于全球中等水平,最好的香港在全球排名第7.此外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进入了全球前50,加上51~100名间的5个城,中国城市的前10名都进入了全球前100名。

广州与佛山:制度和企业管理差距最为突出

广州和佛山的解释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13位,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各项一级指标可以看出,广州在人才、资本、科学技术、结构、基础设施、综合区位、文化和开放竞争力8项指标上明显高于佛山,而佛山在环境、制度、政府管理、企业管理竞争力这4项指标上高于广州,说明广州在综合实力上仍明显强于佛山。

这两个城市在资本、综合区位、制度和企业管理竞争力指标上的差距最为突出,其中在制度和企业管理竞争力上,佛山分别排在第3和第1名,而广州则分别排在第28和第35名;在资本和综合区位竞争力上,广州分列第5和第4名,而佛山则位于第32和第30名。尽管广州和佛山这两个城市在解释竞争力和各项一级指标上均有较明显的差别,但是两者在一些指标上仍然存在着相似之处。在结构竞争力中,广州和佛山分别排在第4和第8名,说

明它们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健全经济体系方面表现突出。在环境和政府管理竞争力这两项二级指标上,两者的排名都较为落后。

佛山在制度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竞争力两项指标上表现突出,分列第3和第1名,注重产权保护和个体经济决策的自由度,市场经济与法制管理体系健全,政府对企业的审批和行政管制较少,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广佛经济圈”的建立应该是两者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人才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将会提高佛山企业发

苏州与东莞:前者政府管理竞争力领先

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苏州位居前10,排名第9,东莞落后苏州10位,排名第19.从竞争力解释指标分析,两市之间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的差异。其一,综合区位竞争力的差距,苏州排名第18位,而东莞排名第40位。其二,苏州的政府管理竞争力很强,排名第5位,东莞则要落后很多,排名第23位。总的来说,12项竞争力解释指标上,东莞除了基础设施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排名领先于苏州之外,其他10项指标都落后于苏州。除了在综合区位竞争力排名上东莞位于后半部分外,其他11项竞争力解释指标排名中,苏州和东莞都处于中上游水平。两个城市有诸多势均力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三项指标上:开放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苏州分别位居第

3、

4、1位,东莞也不差,分别位列第

4、

6、5位。相比东莞而言,苏州的劣势在于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第22位,而东莞则位居第14位;优势则在于综合区位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

18、10位,东莞分别名列第40、23位。深圳与香港:具有极大相似性

香港和深圳的解释竞争力分列第1和第2名,且12项一级指标上有8项指标的差距都在10名之内。在12项一级指标的排名中,香港有10项均高于深圳,而深圳只在文化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两项指标上略高于香港。其中香港在人才、资本、结构、综合区位、制度、政府管理和开放竞争力7项指标上均高居榜首,剩下的5项指标也均排在前8名。

在文化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上,香港仅比深圳分别略低1名和6名,由此可以看出香港无论在局部还是整体上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香港和深圳在综合竞争力中分列第

1、2名,在12个一级指标上,香港全部位于前10名,而深圳都位于前21名,说明两者在综合实力和各分项指标上均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两者在人才、资本、科学技术、结构、基础设施和开放竞争力六项一级指标上均排在前5名,且差距很小,说明在这几个方面两个城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香港和深圳的产业结构都以第三产业为主,且大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如金融、电子产业等。

香港和深圳的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两名,且各项一级指标都排在52个城市的前列。相对于全国其他城市而言,两者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寻求互利互惠的双赢机制。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

“2009《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相关排名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

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城市竞争力最强的十个省区依次是:

粤港澳、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内蒙古和湖南。

城市竞争力基尼系数由小到大的十个省区依次是:

河北、台湾、河南、浙江、江苏、湖南、辽宁、山东、吉林、山西。

(基尼系数: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

名词解释

城市综合竞争力

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

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

由中国城市经济的定位所决定,城市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市场中的竞争者,而更是区域经济活动及经济发展的组织者。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不是打垮国内其他的城市竞争对手,而是以其强劲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去吸引各种经济资源,吸引其他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周边地区,构筑有效的经济协作体系,实现一种竞争协作,并且主要以协作为主。

第4篇: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苏州环境最美 温州文化气息最浓

2009年04月14日 22:32:4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北京4月14日电(李莹、吴晶)中国社会科学院14日在京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苏州环境最美,温州文化气息最浓。

这份报告从环境、基础设施、结构、开放、科学技术、人才、企业管理、文化、政府管理、制度、资本、综合区位等城市发展的12个方面,对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的51个重点城市的分项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就环境竞争力而言,苏州最美,东南沿海优势明显,地级城市环境魅力不减。就基础设施竞争力而言,上海最好,经济越发达,基础设施越完善。就结构竞争力而言,香港最强,沿海地区优势明显。就开放程度而言,香港排名首位,深圳、苏州也名列前茅,沿海地区更加开放。

在科学技术竞争力方面,北京最强,高校集中;企业管理竞争力方面,佛山表现突出;在人才竞争力、政府管理和制度方面,香港均为第一;在文化竞争力方面,温州雄踞榜首,东部优势也很明显。在资本竞争力方面,香港、上海和北京居前三。就综合区位竞争力而言,香港居首位,东南沿海领先,环渤海次之。

第5篇:省域竞争力蓝皮书

主持人 谢寿光:

尊敬的韩俊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2012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现在开始。

在会议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陈栋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研究员,发改委国土开发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研究员,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总编辑谢悦总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王利民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福建省社联副主席、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之一李建平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出版局党组书记、《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教授,《求是》杂志政治部主任常光民先生,《中国经济导报》社社长王平生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原社长孙宝臣先生,福建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建建教授,国家认监委直属机关党委副调研员王秋苹博士。由于时间的原因,其他的专家就不再介绍了。

2012-02-29 09:28:53

主持人 谢寿光:

今天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中国网等新闻单位的朋友,我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已经发布到第六部了,最新出炉的蓝皮书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对“十一五”期间的中国竞争力的变化用模型来进行预测,到底结果如何,今天请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一起来分享。再过几天“两会”就要正式开始了,这里面相当多的研究结论,无论是决策部门,还是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全球人士都会高度关注。我们今天通过这个会议,通过媒体,把这个成果向社会正式发布,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副主席致辞,大家欢迎。

2012-02-29 09:39:29

韩俊:

非常高兴参加今年《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发布和研讨活动,这个蓝皮书是第六本了,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和福建大学联合发布的。我是第三次参加蓝皮书的发布会,通过接触到的省级层面的一些领导来看,这本书产生的反响越来越大。很多省里非常注意,也非常在乎自己的排序,这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我上一次参加蓝皮书发布会的时候讲了一个意见,这个书是学术研究成果,不是政府机构对各个省域竞争力的考核,是研究机构发布的一个研究成果。当时我也对怎么能够进一步完善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提了一些意见,应该说今年蓝皮书有了进一步的改进,跟以往相比变得更厚、更沉了。关于竞争力的评价,特别是排序,不可能尽善尽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它确实可以为我们制定区域政策,为各个区域相互借鉴、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非常有利的借鉴和参考。

2012-02-29 09:41:28

韩俊:

借此机会就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第一,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四年超过东部地区。陈老师是这方面的泰斗和权威,这是一种很可喜的变化。从各个省来看,有很多省份最近两年农民收入的增速开始超过城镇居民,从全国来讲也已经连续两年了,这就说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有所增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变化。这种势头能不能保持下去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挑战,比如现在出口在沿海地区,甚至在一些中西部地区也是如此,出口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大幅度下降。

2012-02-29 09:43:40

韩俊:

第二,人口红利从全国来讲正在逐渐消失,沿海表现得更加明确,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这些经济发展快、招商引资力度大的县市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要素劳动力的成本迅速提高。

第三,沿海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省份GDP的增速明显下滑,潜在的增长率明显回落。

2012-02-29 09:44:55

韩俊:

第四,无论是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还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包括沿海的制造业向中西部的转移现在受到双重争夺,或者是双重挤压。第一个争夺,现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再工业化——刚刚开始了再工业化,我们看一下奥巴马的国情咨文,是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提出来的,这种再工业化对沿海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争夺。第二个争夺,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很低,要素很低,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对沿海的制造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又形成一个争夺。中西部的制造业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在有些行业表现非常明显,我们企业的订单明显减少。

2012-02-29 09:45:35

韩俊:

第五,资源环境的约束,在所有省份日益加剧,这是在“十二五”或者是更长时间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支撑省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也仍然存在。一是我们整个基础设施条件是日益改善的,跟周边的越南、印尼相比,我们的基础设施条件比他们好得多。贵州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省份,高速公路已经建成2000多公里,规划在建的可能超过4000公里。二是产业的配套条件,供应链的条件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也是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打下的老底。三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中国还有广阔的前景。四是虽然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但是人才红利仍有待挖掘。中西部地区错过了人口红利期,我到过很多地区,他们都在讲“我们错过了人口红利”,他们却不能错过人才红利。中国劳动力虽然价格在提高,但是在中国要把一个非熟练的劳动力培养成一个熟练的劳动力需要的时间要比一些发展中国家短得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怎么来抓住人才红利,挖掘人才红利是一个大问题。

2012-02-29 09:46:32

韩俊:

第六,国内市场的潜力巨大。我们的城镇化率刚过了50%,城镇化水平离峰值还有20—25个百分点,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内需,如果就业能够增加,收入能够增加,加上基础设施的投资,一定能创造最大的内需。区域经济发展怎么能够挖掘、发挥这些优势,怎么能够重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竞争优势,这本书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宽的视野,给我们提供很多有利的参考。要重塑我们国家新的竞争优势,包括区域竞争优势,从根本上来讲是要靠发展动力的转化,要靠发展方式的转化。

一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资源投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必须要尽快把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依靠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和创新驱动上。所有的地区提高竞争力都需要这么做。

二是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改变,必须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向绿色发展转型。特别是像西南一些省份,森林的覆盖率都在40%、50%、60%,甚至70%多,这些发展一定要走新路。比如天然林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建立了,但是补偿水平仍然很低。国家天然林保护,生态工业林一亩地原来是5块钱,现在是10块钱,如果提到30块钱,靠生态的补偿,他的财政日子就比较好过,为了做大财政收入要招商引资,搞一些高污染的产业,这是得不偿失的,是走弯路。

2012-02-29 09:48:40

韩俊:

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差距过大,地区之间人均实际可支配财力差距过大。河南是中国第二产粮大省,但是河南的人均财政可支配收入只有上海的1/5,这样一来河南特别是到基层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靠转移支付,靠现在的税收返还,没有办法提供像上海那样的公共服务。要加大民生的投入,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建立普惠、均等、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这也是促进省域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

2012-02-29 09:50:55

韩俊:

四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对这个问题社会要高度关注。社会转型明显了之后,社会结构甚至出现断裂。现在越来越多的沿海城市,外来常住人口比重已经超过本地的户籍人口,人口已经出现明显倒挂了,现在这些外来常住人口没有享受到同城待遇,没有享受到均等的服务。这样一来在城市内部形成了一个新的二元结构,城乡是二元结构,城市内部又形成一个新的二元结构。在一些地区社会矛盾加剧,群体事件增多,特别是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很明显。草根阶层要向上流动,现在变得更加困难。必须要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政策,特别是要下决心打破双二元结构,促进社会整合,促进社会融合。

2012-02-29 09:52:15

韩俊:

五是现在改革步伐还不适应转变发展的需要,在财税体制、资源要素价格形成的机制、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社会制定方式等诸多方面,改革的空间仍然很大。必须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改革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为科学发展真正保驾护航。区域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的提高,两个红利需要挖掘,一个是人才红利,一个是制度红利,这是转换增长动力的两个重要支柱。总之,省域竞争力的提高,从各地的实践经验来看,从学术研究的一些建议来看,我们要重视五个方面,在指标评价方面要突出对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发展质量要好,民生服务要好,城乡环境要好,社会和谐要好,体制机制要好”。任何一个省份,你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如果这五个方面都兼顾了,都统筹考虑了,这一定会是一种科学发展的战略,是科学发展的规划和思路。

我就讲这几点看法,谢谢大家!

2012-02-29 09:53:40

主持人 谢寿光:

谢谢韩俊副主任给我们做了非常有见地的报告,下面有请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李建平教授作“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展的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2-02-29 09:55:48

李建平:

尊敬的韩俊副主任,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二月的北京寒冬刚过,春意渐浓,今天我很高兴与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的朋友再次相聚在这里。谨此,我代表标题组向长期以来关心并支持我们这项研究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自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发布了系列年度报告,今年是第六部。今年的主题是“十一五”期间的回眸与展望,因此今年这部蓝皮书力图对“十一五”期间全国31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深刻揭示中国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

2012-02-29 09:56:29

李建平:

一、突破与创新

今年发布的和以往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创新的地方。蓝皮书发布到现在是第6部了,蓝皮书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我们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蓝皮书“最佳影响力奖”、“中国优秀皮书奖”,获得了福建省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之所以能够持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年都有创新。

1、本年度报告是在往五部蓝皮书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十一五”这一时间结点,对2006—2010年期间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这是最大的两点。

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与新特点,今年的蓝皮书对评价指标体系做了微调。我们也征求了专家意见,还有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食品安全事故数、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文化部门增加值等等。

3、在书的末尾增加了全国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业人员、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FDI,我们把数据附在后面,方便大家了解。

4、五年来变化的情况在对策里反映出来了。

2012-02-29 09:58:19

李建平:

二、评价与比较

1、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综合评价。2010年在上游区有江苏、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天津、辽宁、福建、湖北,跟2006年做了一个对比。中游是内蒙古、河北、四川、安徽、河南、江西、黑龙江、湖南、重庆、陕西。下游是海南、山西、吉林、新疆、云南、青海、甘肃、西藏。可以看到这五年来的一些变化,具体来讲有几个变化。2010年和2006年相比,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上升11个省份,重庆市上升了6位,安徽上升了4位,江苏和江西排位均上升了3位,内蒙古、湖北、海南上升2位,贵州、陕西、青海上升了1位。排位下降的有11个省份,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西,其次是河南下降了4位,吉林、黑龙江、广西三省各下降3位,河北、上海、湖南下降2位,北京、云南、甘肃下降5位。9个省份排位没有变化,天津、辽宁、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西藏、宁夏、新疆。从跨区段来看,湖北由中游区升入上游区、重庆由下游区升入中游区。

2012-02-29 10:02:54

李建平:

2、全国四大区域间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把全国31个省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2010年东部地区分值上升0.51;中部和西部地区上升比较大,中部是2.52,西部是2.73,幅度都比较大。

四个地区分值都有明显上升,其中西部地区分值上升最多,增加了2.73,中部和东部增加了2.52和1.45,东部地区平均分值上升相对小一点,是0.51。由此反映出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平均而言提升比较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现逐步缩小趋势,2006年的分差为19,2010年的分差为16.78。

2012-02-29 10:05:27

李建平:

3、全国四大区域内部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东部地区,江苏2006年是第四,2010年上升为第一;广东2006年第二,2010年保持不变;上海2006年第一位,2010年是下降到第三位;北京2006年第三位,2010年第四位,排位都在发生变化。

中部地区湖北2006年第二,2010年第一位;安徽更加突出,2006年第五,在中部地区2010年上升了3位;河南2006年排第一,2010年是第三位;江西2006年第六位,2010年第五位。包括湖南和山西都掉了两位,中部地区出现这种情况。

西部地区,12个省份有4个省份处于中游区,其他8个省份都处于下游区,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只有上游区的一半,表明其竞争力与上游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但与中部地区相比很多省份的竞争力得分差距很小。

东北地区,三个省份中黑龙江省下降了4位,吉林下降了3位,使得东北地区三个省份竞争力综合排位逐渐拉开。总体来讲是上升,但是三个省还是发展不平衡的。

2012-02-29 10:06:40 社科院2012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 | 发布:2012-02-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李建平:

三、启示

1、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是各种要素综合积累的过程。整体上,五年内各省市区所处的排位相对比较稳定,变化幅度较小,2010年排位处于上游区的10个省市区在评价期间内基本上都处于上游区,只有湖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排位有所调整,而且排位大体上保持不变,比如浙江省、山东省和天津市在整个评价期内排位没有变化。

2、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均衡性比较明显。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各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实际差距,从各级指标竞争力得分及分布情况看,各省市区综合竞争力都显偏态分布,多数省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得分集中于20—40分之间,从两年的对比情况来看,2010年各省市区得分有所提高,其中得分在30—35的省份由12个减少到10个,绝大多数地区都在增加,都在提高。

2010年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只有24.09分,不足第一名浙江省得分的一半。另外,相同区位内部的各省份的得分差距也比较明显。

2012-02-29 10:08:41

李建平:

3、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2006—2010年得分升降来看,全国大部分省市区的综合得分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增加了6.35分;其次是海南、安徽、江苏、贵州、江西和四川6个省份,都增加了3分以上。这表明本评价期内各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上升。

从全国平均分值来看,2010年为36.95分,比2006年增加了1.77分,表明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平均发展水平在“十一五”得到了提升。

2012-02-29 10:10:13

李建平:

4、各区段内各省域经济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从排位波动结果来看,与以往不同的是,上游区的省市区排位交替变化比较多,其中江苏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相应的上海市则下降了2位。

5、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客观体现了各省域调控经济的水平与能力。

与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相关系数最大的二级指标是政府作用竞争力,其次是知识经济竞争力和宏观经济竞争力,高于其他几个二级指标。这表明当前政府实施针对本省发展经济、规调经济和保障经济等措施,对本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的汇报到此为止,谢谢各位。

2012-02-29 10:11:02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李建平教授的主题报告,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教授讲话。

2012-02-29 10:12:10

金碚:

今天参加这个研讨会和发布会非常高兴。这个书我刚拿到,听了李教授的介绍,看了这个稿子。首先祝贺这本书的发布,内容很丰富。我简单看了一下研讨会的材料,很有感触。我们在思考,中国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这本书五年以来我们中国的竞争力。简单说,为什么中国30多年来,新时期以来在世界上的排名地位上升很快。简单说其实是两个东西,第一,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比较稳定,没搞乱,政府维护了一个改革开放而稳定的环境。第二,工业,工业高速发展,中国现在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第一大制造业大国、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全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原因只有一个:中国工业的发展规模在扩大。这是中国到现在为止最重要的竞争手段,除此之外中国还拿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宝来。

2012-02-29 10:12:34

金碚:

现在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刚才韩主任讲了,大家越来越考虑这个问题,不仅发展快,规模这么大,还要和谐平衡,还要公共服务,大家都要共享,所有这些和谐是要花钱的。你要保持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和谐不了,尽管前30年我们也比较稳定,通过和谐来稳定要花大量的银子。银子哪来,也有产业竞争力,中国前30年强大的竞争力就是工业,没有其他的。工业走到这个阶段以后也出现了问题,我看这个表一直在思考,也是我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外国人问我的问题。有一次我跟宝马的中国区总裁一块儿吃饭,谈起中国的竞争力。中国在世界上的排名,2015年还是2016年中国会成为世界第

一、规模最大的经济体,超过美国,有不同的说法,但毫无疑问,中国在规模上不用多久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你成了规模第一国家以后,中国还要怎么样呢?还会怎么样?意思就是说,工业再过多少年,我们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且毫无疑问中国会完成工业化过程。看看全世界的国家,现在完成工业化过程的有五六十个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或者是已经完成工业化了。但是完成了工业化不等于成为工业强国,这是两个概念。过去大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以为工业化完成了就是工业强国了。不一定,大多数国家可以完成工业化,但是大多数国家成不了工业强国。

2012-02-29 10:14:47

金碚:

现在世界上工业强国屈指可数,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有60多个,问题是中国能不能,什么叫做工业强国,为什么说世界上少数国家能够完成工业化强国——屈指可数,美国、德国、日本,北欧的几个国家,瑞士、瑞典,为什么是工业强国?有强大的制造业,尖端的制造业,不管比重多高。美国的经济在衰落,但美国50年前造的飞机我们还造不出来。

2012-02-29 10:18:30

金碚:

第9页很有意思,一个省的规模相当于一个国家,有几千万人,将来中国也是这样的,所有省区大多数都可以完成工业化过程,但是只有少数省区可以成为中国工业强国的代表。有人担心,上海一直是中国制造业、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精髓,但五年以来下降了3位,不讲这个数字本身怎么样,最近我们在研究中国什么地区在10年、20年以后能够成为当今的——就像德国、瑞士、瑞典这样的国家,尽管规模大小不同,但是它是最精致的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所在地,在哪里?哪个省区可以成为中国将来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精髓所在?研究省域很有意思。

2012-02-29 10:20:00

金碚:

最近在研究上海,上海很值得研究,将来这个地方就是搞金融、服务业,尖端的制造业是不是还在这个地方,是不是到江苏去了?江苏上升了4位,是不是江苏那个地方将来是中国制造业最精髓的地区,代表中国,还是广东?西部有戏吗?如果有戏,是哪个地方?我不相信所有的31个省区都能成为工业强省,这不可能,世界上没有这个情况。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宏观氛围、社会氛围、文化基础,是不是能够支撑中国成为工业制造的真正强国。尽管中国人都很勤劳,但没办法了才去打工,打工就是为了挣钱。当有更好的挣钱的机会谁也不想打工。这是一种文化,没有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愿意把孩子培养成蓝领,跟德国和瑞士不一样。这样一种氛围,各个地区有不同的文化,支撑着地区的行为,这个行为会支撑地方将来产业的前途。

2012-02-29 10:22:37

金碚: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个非常好的概念,重提实体经济,中国不是工业规模太大,大不是中国的问题。整个工业、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达到的技术水平的产业,你的精细化程度也不行,跟欧洲国家、北欧国家,德国这些国家不好比。这些国家有很强烈的工匠精神。我和宝马的老总讲,很有意思,德国人一讲就是思想家,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这就是德国人,现在德国没有思想家了,德国人的形象现在是工程师,到德国去看人家的企业,引以为豪的是德国的汽车是手工的。德国现在是竞争力真正强,抵御金融危机表现最好的欧美国家,整个欧洲看着德国了,我们讲的是竞争力。

2012-02-29 10:24:47

金碚:

中国的竞争力往哪儿走,哪一个省能够成为真正的工业强省,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北京肯定没戏,上海有戏吗?高级的尖端的制造业在哪儿呢?我看了这个报告很有感触,非常值得琢磨,研究上海,觉得上海就是中国制造最好的,那里的文化好,造的东西也比较精致,现在在衰落,意味着什么?没有仔细研究这个问题,只是借题发挥,谈一谈中国将来竞争力的走势,到底中国靠什么。前30年没什么可靠的,就是工业,拼命地干,用资源、环境、低价格的成本去拼到世界最大;现在路走不通了,因为要和谐。以后的工人不一样了,不愿意血拼,宁可在家耗着也不愿意去血拼,中国的工业竞争力在哪儿,能不能有强大的有竞争力的省域,这个非常值得研究。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2012-02-29 10:26:52

主持人 谢寿光:

金碚所长是我们国家研究工业竞争力的著名专家,提出了卓有见地的意见,也提出了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而且是不得不关注和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感谢金所长。现在有请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教授作主题报告。

2012-02-29 10:29:04

李闽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刚才两位领导对“十一五”以来加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提了意见,非常感谢。李建平校长对整个评价做了介绍,我再谈几个问题。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必然要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其自身的变化也会对国家竞争力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和世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彼此之间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其中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和研究。

2012-02-29 10:30:21

李闽榕:

一、“十一五”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新态势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和特点,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对中国区域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它正在结束中国近年来的高增长趋势。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享受其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能被其卷入世界经济危机的漩涡之中,使其不能独善其身。那么,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国区域经济如何才能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呢?答案是必须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2012-02-29 10:31:41

李闽榕:

省域竞争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经济承上启下的一个层次。“十一五”以来中国经济有效克服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并率先开始经济复苏。区域经济特别是省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重要推动力之一。纵观“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新特点:

2012-02-29 10:32:59

李闽榕:

特点之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从东到西呈递减趋势。

受经济危机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明显降低,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中部一些资源型为主的地区经济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与此相反,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呈不断增加趋势,且同比增速加快或与全国基本持平。

2012-02-29 10:33:52

李闽榕:

特点之二:区域间经济差异逐步缩小,并开始向协调发展方向转变。

从反映某一时点的区域差异情况的锡尔系数来看,其中区域间差异系数TB由2006年的0.0812下降到2010年的0.0675,降幅为75%,年均下降15%。差距系数明显缩小,充分说明这五年当中区域的协调发展在中央的政策指导下取得了明显成就。

相比之下,2006年以后TB/T、TW/T曲线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实施的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2-02-29 10:34:44

李闽榕:

特点之三:区域内经济差异也呈逐步缩小态势,且区域内经济联动性增强。

从反映区域内经济差异的Tw系数来看,Tw值由2006年的0.0468下降到2010年的0.0149,降幅达到79.6%,年均下降接近16%。2007—2009年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缩小的趋势比较稳定,但到了2010年,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区内经济差异趋于缩小,Tw值降幅为83.4%。

从四大地带内部差异情况对区域经济差异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四大地带的内部经济差异变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尤其是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呈现持续缩小趋势,这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应。也就是说,东部地区竞争更加激烈,较快的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其次就是中部地区,内部经济差异也在逐步缩小。

“十一五”期间,四大区域人均GDP都处于快速上升趋势,但从名义增长率来看,西部和中部最高,都超过18%,东部约为17%,东部最低,为14%。可见,中西部地区超过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新的主力,呈现“东慢西快”的趋势。还有几个数据给大家介绍一下,2006年到201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了60.9%,西部地区增长了一倍,99.9%,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的增长幅度,这是主要原因之一,明显缩小了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从人均GDP来看,2005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是1:0.401,接近它的40%,到了2010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变为1:0.178,差异缩小0.77个百分点。

2012-02-29 10:35:32

李闽榕:

特点之四:省域间由单兵突进、各自为战,向区域间的融合互动和一体化发展。

在过去30多年渐进式改革中,各省区注重追逐地方利益和领导政绩,加上多数地方自身经济基础薄弱,企业以及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性弱、开展区域合作与交流的动因和实力不强,这一时期,各地区的发展主要是以行政区化,单兵突进,各自为战,自己发展自己。

2012-02-29 10:37:55

李闽榕: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面对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转移的新趋势,省域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越来越密切,同城效应、同区效应越来越明显,企业和居民对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打破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推动加快区域整合与一体化发展,这是各省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了10多个“国”字号经济区战略规划,基本意图在于开创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

2012-02-29 10:38:28

李闽榕:

二、“万亿GDP俱乐部”的扩容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GDP总量突破万亿大关,是观察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广东省于2001年率先叩开万亿GDP俱乐部的大门,有一些省市随之相继跟随登堂入室。2011年底,全国已有23个省市(不含港澳台)成为万亿GDP俱乐部成员,其中东部有9个省市,中部6个省和东北3个省均已进入,西部有5个省进入。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稳居三甲,广东的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到5.3万亿元;江苏、山东分别为4.9万亿元和4.5万亿元,距离赶超和挑战广东第一GDP大省的地位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2012-02-29 10:39:06 李闽榕:

1.GDP总量突破万亿大关是省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历史性突破。五个GDP突破万亿时间进程表(图),从这个表可以看出越往后跨越时间越短。领先跨入“GDP万亿俱乐部”的有广东、山东、江苏、浙江4个省份。2006年增到7个省份,2007年又增加2个省份,此次中西部地区的俱乐部成员尚只有河南和四川。2008年,各省市区经济发展加速,猛增到13个省份,包括中部的湖北、湖南两省份。2010年则扩容到17个省份,此时中西部地区的陕西、内蒙古、黑龙江成了新成员。2011年又增加到23个省份,中西部的广西、江西、重庆、山西也叩开了俱乐部的大门。实践表明,GDP超万亿后经济将步入快速增长通道。

2012-02-29 10:41:02

李闽榕:

2.GDP超万亿是省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台阶。

“GDP万亿俱乐部”也被称为“财富俱乐部”,意味着地区财富积累将由此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区间,经济发展将由此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阶段。所以对于一个省域经济来说,GDP总量突破万亿大关,不是简单的数量概念,而是预示通过经济增长通过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个质变的临界点,表明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质的飞跃。从这一意义上讲,GDP总量突破万亿大关是观察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人批判GDP,其实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GDP的财税收入和税收密切相关,没有GDP谈税收无从谈起,这是紧密挂钩的。

2012-02-29 10:43:19

李闽榕:

3.GDP超万亿表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23个省份的GDP超过1万亿元,其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3,不仅表明地方财富总量在增加,而且还表明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增强,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我国各省域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有湖北、湖南、安徽、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江西、重庆、山西等10个省市的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

经济快速增长、财富总量持续增加,是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标志,进一步表明正是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使中国经济一直都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这与我们近六年发布的《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评价结果是基本吻合的,同时也表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这五年的评价分析,对增长的态势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分析。

2012-02-29 10:44:41

李闽榕:

三、港澳台竞争优势变化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香港、澳门和台湾是特殊的区域经济体,是中国整体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经济区与中国其他经济区的联系与合作,是为在新的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带有全局性共同利益的经济运作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经济合作开始形成,并逐步走上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道路,使中国版图内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互相依存的格局。

当然,对于港澳台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的形势下,在应对经济发展的同时,面对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激烈竞争。本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根据港澳台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构建了一个港澳台地区和内地31个省市区在内的34个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并进行综合排名。

2012-02-29 10:49:07

李闽榕:

本年度的指标评价体系,主要是由1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和103个四级指标组成,通过采集2006—2010年港澳台地区和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指标数据。从综合排名结果来看,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分别处于第3位、第9位、第1位。“十一五”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2009年以前均处在第2位,2009—2010年第3位,下降了1位。台湾2006—2010是第1位,澳门2008年以后是第9位。

总体而言,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与内地31个省份相比排位相对比较稳定,但是,从相差分值来看,内地处于上游区的省市与香港、台湾的差距在明显缩小。上游区内部的省域经济分值不断上升,香港、台湾的分值下降,差距比较大。例如,2006年广东的分值43.8分,台湾的分值63.3分,相差19.5分;到2010年广东的分值49.7分,与台湾的分值56.4分相差6.7分,五年内差距缩小了12.8分。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未来几年广东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将会赶上甚至超过台湾。这不仅仅是一种集体总量和增长率的比较,也是综合竞争力的比较。

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港澳台地区经济只有不断增强和提升自身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应对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从而在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介绍这些,不正确之处请大家批评,谢谢。

2012-02-29 10:51:07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李闽榕教授进一步解读了我们这一部蓝皮书里的一些重要成果。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企业经济专家陈栋生教授讲话,大家欢迎。

2012-02-29 10:54:05

陈栋生:

非常高兴参加这个第六版的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发布会,

第一,这一本最大的亮点就像封面所讲的,是对“十一五”各个省域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盘点,这对于各个省市正在落实贯彻“十二五”规划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扭转各个地方过分地关注增长的速度,而对于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竞争力方面重视不够,有很大启迪意义,也是成功地应对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能够成功应对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2-02-29 10:54:32

陈栋生:

第二,我同意刚才韩主任进的,这是一个科学的成果。我是搞区域经济的,我想大家要重视第10页表3,这个表3是5行,但是它反映了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变化,在“十一五”期间由于贯彻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市场的变化,四个板块之间的差距有明显的缩小,从2007年以后西部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从2008年以后,西部、中部、东北全面超过东部,所以这三个板块在国家经济中的份额都提升了。比如西部地区原来是占整个国家的17%左右,到“十一五”已经提高到18.7,提高了1.7个百分点,表3反映了这个过程。另一方面,从绝对的水平,不管是竞争力或者是人均GDP来看,这个差距还非常大,表3也反映了这个。中部和东北相当于东部的3/4,西部还不足东部的2/3。我用其他数据进行了验证,比如国家统计局直属的研究部门就公布过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西部大概相当于东部的70%,比东部晚7年,西部2010年的水平相当于东部的2003年,跟这个表3判断大体一致。

2012-02-29 10:55:41

陈栋生:

第三,对这本书进一步提高它的实用性的一点建议。这本书有128万字,我想最重要的是它的总报告的第12节和第13节,以及分报告的最后一节。我刚刚翻了一下,我认为

12、13节讲到的一些政策建议,第一个讲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稳健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我认为这些事情是温总理管的,是国务院管的,不是省长、省委书记管的,省长、省委书记只是把宏观政策作为外部环节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每一个省市分报告的最后一节我认为也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比如河南省“十一五”竞争力如果不提中原经济区,福建的竞争力不提海西经济区,我认为就看不到这个特点。因为这本书非常好,很有价值,所以更应该提高它的适用性。我建议两点:一是重视大量数据系统分析的同时要增加必要的实地调查的研究。对区域经济我有个观点:一半用脑袋,一半用腿,不用腿的话区域经济研究不出来。二是一个研究团队人数总是有限的,可不可以跟别的省的大学和发展中心开联席会议,比如河南,河南的高校和发展中心可以把这一部分写得更贴切一点,谢谢。

2012-02-29 10:57:36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陈教授对这部蓝皮书给予大力推崇,六部书的发布没有一次缺席的,你是最重要的支持者和推进者,还提了那么好的建议。竞争力研究中心是有一个论坛的,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不仅仅是做数据分析,还要到实地去。下面有请中国社科杂志社王利民副总编辑讲话,大家欢迎。

2012-02-29 11:01:12

王利民:

我是第三次参加,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就听了陈老的发言,深受启发,刚才韩俊主任和金碚主任都讲了,现在都看出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都有某种收敛的趋势。刚才李主任的讲话里面也出现了这样的词——同城同区效应越来越明显。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释这五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一系列的收敛的区县,不管从交通运输,还是从公共支出,还是从需求结构,还是从外需走向内需,还是从社保趋同等等,都可以对这些趋同化的趋势作出解释,最新的,前两天公布的关于地级城市放开户口政策,会进一步加剧收敛的趋势。

2012-02-29 11:02:30

王利民:

2010年我讲过,区域之间、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多地会体现为城市与城市的差距,更多地体现为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差异。经过这两三年各地形势的发展,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剩下的差异就是高考差异,未来会越来越突出。可以预计,经过十年,就像我们奋战“三农”问题一样,现在已经慢慢淡出舆论视野,对社会问题,经过未来十年的建设,到了2020年,关于差距的问题会逐步趋于平淡。可以想像,就像美国东西部差距平淡以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到来以后,又会进一步显示自己的特点。到了20年代以后,竞争力之间的差距会越发的突出,将使得这种已经收敛的差距显示出更有产业特点,更有技术进步特点的差异,就像我们看到的美国的西部个别地区的房价远超过东部地区,这是在60年代、70年代高速路口全面建设以后,区域差距缩小以后,展开新一轮的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差距。

2012-02-29 11:05:10

王利民:

前不久我也到了广东看了一下,发现跟前十年已经大不一样了,前十年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镇,走了一镇又镇,镇镇像村,或者说走了一市又一市,每个市像县城,现在在这些地区慢慢形成了同城化的趋势,大都市圈逐步形成。如果我们在广东已经看到一体化加深,可以预计经过十年,我们在河南的中原地区,在福建的海西地区,都能看到这种大都市圈辐射的产业链、技术链、福利链这样趋同的趋势。我就讲这些。

2012-02-29 11:08:20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王副总编,他的发言每一条都可以作为微博直接发出去,非常有见地而且很精炼,我们也有现场微博,很有水平。下面有请中国最著名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专家,媒体朋友最熟悉的倪鹏飞博士讲话,大家欢迎。

2012-02-29 11:09:29

倪鹏飞:

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我想讲两点:第一,祝贺报告的发布,报告连续六年来对中国的省域竞争力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一次又对六年进行了总结,正像报告人和前面几位领导专家的评价一样,对中国的有关竞争力问题的理论和实践都作出了非常出色的贡献。我也是做区域竞争力相关研究的,我感觉刚才两位报告人关于区域竞争力发展的一些基本判断和我们一直研究的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特别是最近我们正在研究的城市竞争力这十年总结的一些结论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可以互相验证的,我对他们的研究表示祝贺,同时对我们的研究也有信心。

2012-02-29 11:10:01

倪鹏飞:

第二,讲一下我的一些思考,刚才金碚所长讲了,他是搞企业竞争力,搞工业(研究)的;谈到竞争力中的工业化问题,陈老师讲了趋势方面的问题。我们主要是讲城市方面的问题,我想就城市化这个问题做一个思考。刚才陈老师和王主编都谈到区域差距缩小的问题,现在中国发展最主要的主题是转方式、调结构,尤其是“调结构”,有许多种途径和方式,无论是专家还是决策者们,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大家都希望通过推进城市化来调整我们中国经济失衡的结构。从理论上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确实能够起到调整结构、升级结构的作用。刚才两位老师和报告人论述的区域差距缩小这个现象,其中很大的可能是由于城市化的推动,城市化的加速所引起的。这就给我们下一步推进城市化找到了现实的积极的意义,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2012-02-29 11:11:23

倪鹏飞:

首先一个判断,健康的城市化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但是不健康的城市化,或者说目前一些区域所推进的城市化不但不能使我们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或者使我们的结构更加升级,反而使我们的结构变得更加不合理,不能实现结构的升级,甚至是结构的倒退。这是我最近在研究城市化中的一些思考,我们现在想再研究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这个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012-02-29 11:13:49

倪鹏飞:

我感觉目前推进的粗放式的、地方政府强力主导的不健康的城市化,给我们在结构方面带来很大忧虑。一是我认为不健康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区域结构不是收敛,而是进一步发展,刚才几位领导和专家讲的数据,其实我也发现了,这是收敛的,但是是从很大的方面,行政区域的角度,从四大块,或者从整个省的角度来看,尤其是通过经济总量的增长来看是收敛的。二是是用几个比较单一的指标,比如就用GDP的指标,用GDP增长速度的指标来看是收敛的,但是如果用一个更加综合的指标来看是不是这样的?我把区域结构和城乡解决和在一起,叫空间结构。我发现至少有不少区域不是在收敛,是在进一步发散,比如大北京这个地区,北京的中心区和环绕着北京的河北这一块的贫困区,这个差距是不是在进一步扩大?

2012-02-29 11:14:35

倪鹏飞:

大家都说珠三角在收敛,如果再把区域范围缩小,珠三角的八九个城市和珠三角周边往北、往西、往东,从中国的指标来衡量是不是差距在扩大?现在政府部门在搞综合试验区,这个政策的结果会导致资源要素,尤其是高端要素,会进一步向中心区聚集,边缘地区会进一步衰退、衰落。所谓综合配套区这些东西应该是好战略和政策,但是它必须是更加综合全面的,我们在考虑中心区的综合配套发展的时候也应该为边缘区的发展、边缘区的补偿机制问题、公共服务的一体化问题作出通盘考虑,作出配套考虑,但是现在没有。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去推进城市化,可能我们从表面上来看,从大的范围上来看,从行政区域上来看是收敛的,从某几个指标来看是收敛了,实质上从更具体的,或者是更小的范围来看,从更全面的指标来看应该是进一步发散了,或者是差距越来越大了。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都放在一起了,叫空间结构。

2012-02-29 11:16:12

倪鹏飞: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这是一个共识,大家对城市化寄予的厚望尤其严重,尤其多。三次产业发展之后,这是城市化滞后导致的,如果城市化上去了,我们的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了,这个结构就会调整好,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深入分析一下事实,情况未必如此。我们看到一些城市的第三产业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确实增加了,比例提升了,但是第三产业中的什么大家要仔细看一看,最近几年,无论是小城市还是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尤其是自己的第三产业比例提升很快的城市,取得成效的城市,他们第三产业里的结构是房地产。由于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迅速膨胀,表面上看是城市化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比例的提升,实际上无论是从第三产业来看,还是整体的产业结构来看,还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恶化了产业结构,甚至还不如以前。过去第三产业不足,但是工业是实打实的,我们的制造是纯粹的,尤其是浙江的企业,原来是搞制造的,现在都去搞房地产了,要么转移到其他地方,要么就关门不干了。企业的行为是很正常的,问题是博弈的规则、制度的安排,这个是不是有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和城市化联系在一起了?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对土地制度的安排、金融制度的安排、产业政策的安排,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对于目前的安排是不是要有一个反思。

2012-02-29 11:17:48

倪鹏飞:

关于土地方面的问题,应该是推进城市化战略中,或者是制度安排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一个很重要的层面使得我们的结构不合理了,不升级了,而是隐患更大了。

需求结构,最近有一个发现,究竟是谁因谁果还不太清楚,需要进一步验证,所谓需求结构就是投资、消费、出口。由于半城市化,农民工到城里去打工,不住在城里,最终还要回到农村。可能使我们的出口有优势,使我们的出口比例对中国经济增长要大得多,需求结构,外需的比重过大,过分依赖于出口的局面,是不是也与我们不健康的城市化推进战略有关?这也与我们农村的土地制度,与我们的户籍制度,服从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社保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户籍制度在改。从理论上和总体上说城市化是促进结构升级的,但是目前的一些城市化的实际推进方法或者是制度安排、战略布局是要进行调整的。

2012-02-29 11:20:40

倪鹏飞:

动力结构(要素结构),我们目前整个国家粗放式的发展,大量依靠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这可能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有关,也与我们城市化的方式有关。现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有很多人的脑子动在城市化身上,不是转移人口,不是把农村的人口真正转移到城市来,而是扩大城市,建城区的面积,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很大,尤其是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主要是低端的要素资源,或者是土地资源等等。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推进城市化,不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技能,或者是通过对劳动力的教育使得他能够在城市里就业、创业这种办法,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大规模的投资(当然我们不能说城市化不要基础设施,肯定是需要的),但是过度通过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做大GDP,这种政绩化的考量,其实这个问题很早就存在,目前比较严重,十几年前我读硕士,在家乡的时候就在思考,甚至没有上硕士的时候我就思考,很多城市里没有产业,发展就是靠自己挖坑、铺路,表面上看经济在增长,但是产业没有增长。

2012-02-29 11:22:39

倪鹏飞:

最近我们看到,很多城市觉得很风光,基础设施城市变化很大,但是看不到多少像样产业,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地区,目前有些数据体现出来的中西部地区的所谓人均GDP的增加,所谓经济增长的加快,是不是真正的商品、产品增加了,还是基础设施造成GDP增加?中央注意到这个问题,最近一再强调发展实体经济,要把制造业做得更强,我认为已经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了。

2012-02-29 11:25:35

倪鹏飞:

总体上思考了这几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引起学术界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要调整我们的战略布局,重建我们的制度安排,加强规范管理,克服不健康的、冲动式的城市化,走出一个健康的、新兴的城市化道路。这些问题能够解决,不仅对结构的调整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社会发展也将起到关键作用。

总之在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城市化对中国的崛起、对中国的转型至关重要,健康的城市化可以实现飞跃,或者说走出这样一个陷阱,不健康的城市化可能会使我们陷得越来越深。

谢谢!

2012-02-29 11:26:26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倪鹏飞博士从城市化角度对省域竞争力状况做了很深入的分析,我们也期待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对综合竞争力进行研究的成果尽快问世,他所主持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已经连续发布第十年了,我知道的消息是,5月份和大家见面。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我们今天这场发布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发布会议程全部结束,谢谢大家!

2012-02-29 11:27:45

第6篇:关于提升商业银行城市市场竞争力的思考

——江西赣州章贡支行邱瑞平

今年是农业银行“A+H”股同步上市的开局之年,也是我行站在新起点,迈向新目标的一年。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驻赣州,我行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如何按照上级行“对公业务上收,零售业务下沉”的经营策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资源配臵,打通销售渠道,赢得长期的城市市场竞争优势,成为我行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城区业务竞争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营观念不先进。当前,城区行的经营观念虽然比农村行的经营观念先进一些,但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对发展零售业务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冲击重视不够,致使对发展零售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办法不多,这就决定了受制于一些大户的局面一时很难改变;其次,对金融发展的方向把握不准,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在思想上麻木不仁;同时,因过分畏惧风险,对经营方针的调整犹豫迟疑,动力不足。例如中间业务是银行业的一块富矿,我行中间业务收入虽然较前些年有很大的提高,但在经营利润中的占比只有32%,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其经营利润中的比值能达到50%以上,摆脱了过分依赖存贷利差的局面。经营观念的落后影响了市场竞争的方向,成为了影响我行市场竞争力的问题之一。同时,城区行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较晚,内部经营机制不够健全,干部和员工缺乏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计划经济和

1 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根深蒂固,这些都是制约城区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二)产品竞争力较弱。一是业务先天不足。受传统业务分工的影响,我行在城市业务发展中对一些优势行业和优质客户的介入滞后,系统性、垄断性的优势行业市场份额较少,市场拓展难度较大。二是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全行整体竞争力难有大幅提升。以个人业务为例,我行个人业务产品功能单一,创新不强,产品落后,交易方式单一,无法形成综合联动优势,成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银行卡功能方面,无法形成集存、贷、结算、理财于一身的综合帐户管理;在电话银行方面,没有建行和招行电话银行所具有的外呼营销、贴心服务(贷款到期和逾期提示等)等功能;消费贷款方面,品种相对比较单一,经营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户联保等其他行允许办理的担保方式我行均无法操作,导致个人贷款市场份额持续低迷,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较低。

(三)内部经营机制滞后。一是市场拓展机制滞后。目前行政式机关化管理的特征仍然存在,管理链条长、决策线路长,上下级行间信息传导及时性、准确性差,上下联动、整体联动性差,制约了高效的金融产品分销渠道的建立。同时,营销上激励机制不健全,全员营销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导致考核无压力、营销无动力。二是营销策略落后。对地方经济高速发展捕捉信息不灵敏,上级行对经营行的业务需求反映不灵敏,经营行对市场反映不灵敏;一味贪求大项目,但由于审批时间过长,系统运作效率不高,延误不少商机。三是劳动用工机制滞后。城区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无法真正做到“以业绩定薪酬”,“多劳不能多得、同工不能同酬、同质不能同价”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2 导致优秀客户经理、高级管理人才、专业人才价值创造能力未得到充分体现,存在事实和潜在的人才流失风险;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机关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偏多,客户经理、产品经理比较缺乏;城区行员工普遍具有优越感,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部分员工工作上埋怨多、奉献少。

(四)网点转型缓慢。当前各商业银行都制定了“网点制胜”战略,把网点作为零售银行业务的主战场,大力装修改造网点,完善网点各项功能、有效提高网点整体服务水平。而我行网点转型滞后,严重影响业务发展。一是网点分布不合理。网点在传统中心地段分布过于密集,在经济活跃、人流量大、优质客户密集等新兴经济增长区域,网点数量与同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在市区主干道、商业街、高档社区等地段很少有我行网点。二是功能分区不完善。我行仍有近半数网点没有进行重新装修,无法进行功能分区。而同业已经有十分完善的功能分区布局,如建行网点建设开展“蓝色风暴”,中行实行“IT”蓝图,工行网点建设“五年规划”,而我行具备理财服务项目的网点相对缺乏,弱化了对客户的吸引力。三是自助服务机具数量少,布局不合理。我行网点普遍缺少存取款一体机、叫号机、自助查询打印设备等,因而无法对业务有效分流。四是缺少高端客户服务平台。我行个人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缓慢,无法为高端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员工服务不到位。竞争力因素有客观方面的,如网点布局,硬件设施,金融产品,也有主观方面的,员工服务就是最主要的主观因素,也是所有竞争力之中的核心因素之一。从客户信息反馈和本行与他行网点实地业务体验比较来看,农行员工服务总体水平不高,在服务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服务准确完

3 整方面,主要问题是全能柜员不全能,柜员综合业务能力较差,差错现象仍有发生,有的甚至直接拒办某些柜员业务。在服务效率方面,柜面排长队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原因一是员工操作技能生疏,很多网点柜员年龄偏大、对新业务接受能力不强、普遍缺乏积极性。二是还有部分网点未设大堂经理,许多咨询柜面营业等解释性工作,挤占了柜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而设臵了大堂经理的网点大堂经理未真正起到大堂经理的作用;部分网点把一些年纪偏大、业务不熟练的人员充当大堂经理,不但不能起到引导作用,反而破坏我行整体形象。三是服务水平偏低。由于缺少柜员服务评价系统,不能对柜员服务好坏进行有效监督管理,部分柜员存在不用礼貌用语、不懂服务礼仪等问题。四是低效的代理业务过多,低端客户过多。在服务态度方面,他行普遍好于农行,在我行站立服务、微笑服务等基本的规范化服务内容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在附加服务方面,除营销一些代理保险、基金之外,基本上属于空白。

二、提升城区业务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经营理念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虽然在同样的体制下,但由于有强烈的市场运作观念和灵活有效的机制,就会产生巨大的市场源动力,比如在客户管理方面,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营销媒介和手段,率先实现了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同时,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全行上下心系发展、共谋发展、力促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经营业绩和市场地位。作为城区支行,我们要通过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迅猛崛起和农行系统先进行以改革促进发展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员工坚决打破思维定势,摒弃不合时代发展的习惯性动作,增强效益意

4 识、竞争意识、成本意识、人均意识、份额意识,紧紧围绕利润核心目标开展经营管理,一切业务经营以效益高低、创利多少作为衡量标准。通过教育和引导,在全行形成一种奋勇争先、自我加压的精神状态,营造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发展氛围,把全行的发展与员工切身利益、与员工的价值实现结合起来。

(二)创新产品服务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客户需要的是便利、有竞争力的银行产品,只有不断推出适销对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才能提升竞争优势。要实施新产品带动战略和蓝海竞争策略,在个人业务上,通过每年推出一款领先同业、领先系统的主打新产品和多款辅产品,逐步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确立个人业务的竞争优势;在对公业务方面,通过创新和推广银团贷款、政府搭桥贷款、仓单质押贷款、汇款通、金穗联名卡等新服务品种,撬动一批优质公司客户,带动一批中间业务,联动一批个人业务,巩固市场份额。运用好经过市场检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服务,做到“形似”向“神似”转变。要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就要整体联动、配套跟上,只有各个环节都跟上,配套措施齐全,才能充分发挥新产品的功能,确保竞争优势。

(三)突出零售业务地位是可持续发展的致胜法宝。 提升城市市场竞争力,抓好零售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长期以来对零售业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零售业务已经落后同业一大步。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住将农行建成最大的零售银行这一战略目标,按照“定位中端、竞争高端、培育潜力”的市场发展定位,加速构建“大个金”的经营格局。一是提升储蓄存款市场竞争力。实施对公与对私客户捆绑营销,加大财政性资金、第三方存管、企业代收代付等源头性资金的营销,把储蓄存款营

5 销与宏观形势变化紧密结合,因势利导抓存款。利用丰富的零售业务产品和多层次的渠道优势,转变储蓄存款营销思维,开阔储蓄存款营销视野,结合产品优势和渠道优势,通过服务引存、网络引存、贷款引存等多种方式,拓宽资金组织渠道,促进储蓄存款持续、稳步、良性增长。二是加快个人贷款业务发展。在发达国家,个贷业务占商业银行全部贷款的半壁江山。我行个贷业务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发展,个贷占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也仅占35.65%,与同业的差距很大。因此,要不断加强重点客户、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营销,优化个贷客户结构,提高个贷资源丰富区域的竞争力,提升个贷同业占比。要优化个贷流程,加快办贷效率,增强我行个贷产品竞争力。三是加大个人中间业务拓展力度。要加快中间业务的统筹发展,形成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以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的新思路。将传统的储蓄业务与理财业务相结合,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使其带来稳定的利差收益;做好消费贷款、信用卡、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兴业务的品牌建设、产品定价,并通过改造、嫁接、重新包装或交叉组合,着重推出针对高端客户的更有吸引力的品牌和产品选择,全面提升客户的依存度、信任度、忠诚度、贡献度,实现银客双赢。

(四)优化内部资源配臵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力保证。一是合理配臵固定资产资源。要树立农行城区行新形象,加大对城区行固定资产投入的倾斜力度,全面实施城区网点的规范化改造,大力推进自助型电子化设备建设。整体规划物理网点、电子银行、自助银行分销渠道,进一步建立起财富管理中心、理财中心和金融便利店等构成的多层次物理网点服务体系。统一网点装修标准,促进网点建设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提升形象。充分利用总行

6 “擦亮牌子”政策,促进农行形象旧貌换新颜,树立农行社会新形象。二是合理配臵信贷资源。加强系统内信贷资金统配功能,把全行有限的信贷资源集中配臵于城市这个优势区域,优先满足总、省行贷审会审批的城区行信贷业务和优质高效的个人信贷业务,集中精力大力拓展云集在城市经济中的蕴涵丰富金融资源的优势产业、优势行业以及各种高价值客户,提高信贷投入产出比。依据城区支行的差别定位、专业化程度、风险控制水平,对个人信贷审批权限实行差别授权、差别管理。三是合理配臵财务资源。改进费用分配体制,建立“以效益为核心,同质同价为基础”的财务资源配臵机制,以效益配臵费用,变“要费用”为“挣费用”。让有效收入多、利润贡献大、劳动生产率高的城区行得到相应的费用和收入,以调动城区行快速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合理配臵人力资源。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员工当作第一资源开发好、配臵好。利用城区支行管理职能上收、市场定位调整、管辖范围变迁的机会,根据员工自身的特点,在合理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实行择优竞聘,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臵。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原则,每年新进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要优先满足城区行的需要;根据城市业务发展要求,在社会上引进适用人才特别是柜台人员,建立滚动式的人才进出机制。

(五)强化员工队伍管理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在人员管理上引入竞争上岗机制、行员等级管理机制和末位淘汰机制。一是要建立一支专业人才队伍。通盘考虑业务发展、客户需求、员工发展需要,积极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将那些熟悉国际金融、投资、证券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到理财队伍中来,打造若干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理财工作室品牌,不断改进对中高端客户的金融服务。加快建设一支由网点负责人、客户经

7 理、大堂经理、产品经理、理财经理、低柜柜员组成的专业化、职业化、知识化的营销队伍。二是建立一支业务全面、结构合理、服务优质的员工队伍。全面推行临柜网点综合柜员制,按照业务量实行定员定额,实行星级服务管理。破除唯资历论、唯学历论、唯职务论,将效益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唯一标准,多劳可以多得,同工可以同酬。大力推行柜员晋级培训,抓好新入行员工上岗培训和转岗员工业务培训,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柜台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营销礼仪培训,努力树立具有农行个性的柜台服务新形象。三是建立严格的末位淘汰制度。要狠抓员工积分管理办法的落实,通过严格考核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流动管理机制,区分网点主任、客户经理、员工三个层次,以量化的业绩指标为标准,每年按一定比例实行末位淘汰,同时对贡献突出的给予重奖,保持干部员工队伍的流动性,激活员工队伍。

(六)构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是增强竞争力的持续保障。首先,坚持制度治行。要把制度建设放在完善内控机制的首位,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业务运行程序和决策行为。要使内控制度建立紧跟业务发展的实际和时代的需要,加强对新兴业务的风险防范。继续完善内控评价制度和自律监管工作,同时,坚持授权控制、行务公开、任前公示、强制轮岗、离岗审计等制度,从机制上和制度上减少和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法律审查力度,建立有效的法律风险控制机制。其次,构建积极向上、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一是建立上下一致的经营理念。要着重培育和发展高级客户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阶层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管理办法,根据农行的长远规划,参照同行的管理经验,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准则,并使之得到员工

8 的认同,把个体文化融入群体文化,以此产生合力和效力。二是加强企业文化管理。要实施以政策、舆论、理论、价值、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全方位导向来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并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全方位渗透来引导员工认同银行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风尚。三是加强沟通和交流。营造团体氛围,树立团队精神,采取多渠道的企业文化交流措施,提供员工探讨农行发展、自身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问题的平台,建立矛盾处理机制,增进情感交流。

第7篇:江苏发展论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城企双赢的途径

综观中外城市发展、演进的历史,城市化依赖工业化,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是企业发展的载体,企业是城市最重要的经济细胞。高度重视打造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营造企业发展环境,拓宽企业发展载体。企业的活力和实力增强,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近几年,扬州市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互动中积极探索城市发展与企业发展双赢的路径,有几点做法和体会。

城市发展为企业集聚打造了投资载体,产业集聚使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我有一个观点,中外资本像一架在天上盘旋的飞机,哪里的城市载体好,即“跑道”好,它就在哪里降落。2001年9月,我们提出了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以“四点、五片、六线、一环”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3年来,已累计投资163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和配套。市区拆除各类(构)建筑物21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308公里,新建9个市民休闲广场和120个小游园,以及西部新区中央公园、蜀冈西峰生态公园、曲江公园等,新增绿化面积近610万平方米,自来水厂扩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热电联供、会展中心、火车站、学校医院等一批基础设施、功能性项目先后建成,10平方公里的新城西区也迅速崛起。城市的交通区位条件变化,使企业发展的空间大大拓展。我们深知,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扬州,兴在交通,衰也在交通。近3年来,我市的交通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市)通高速公路;总投资57亿元的润扬长江大桥及北接线已全部贯通,可望明年5月通车,总投资15亿元的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今年10月通车,总投资12亿元的宁启铁路扬州段已于今年5月通车,总投资18亿元的沿江高等级公路西段已通车,初步构建了江、海、河沟通,水、公、铁联运的交通格局。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使企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大大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显著增强。过去全市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到100亿元,去年达到240亿元,今年可望达到330亿元。过去扬州每年实际到账外资长期在6000万——8000万美元之间徘徊,而近3年来引进外资连年实现倍增。预计今年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8亿美元,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向扬州的集聚。

城市发展也为产业集聚构筑了新的平台。如今,扬州一些支柱、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其中包括汽车及零配件、化工医药、化纤纺织、电子信息、电缆电器、机械制造和金属板材加工设备等。这些特色产业板块的形成与城市基础设施、物流交通条件的日益完善密不可分,而它们的形成又使扬州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了较为明显的产业特色和竞争发展的基础。

城市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资本涌入使城市的价值得到提升

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完善,应该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服务,使企业有更好的营商环境。城市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非常丰富,但主要的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完善的物流、金融、信息、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体系,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商务环境。我们依托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扬州港和江都、仪征作业区,以及扬州铁路货站紧傍京杭大运河的有利条件,规划建设散货、化工等物流园区。现在扬州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比较配套的基础上,加速构建“江海河沟通,水公铁联运”的立体交通格局和区域交通枢纽,彻底改变踞江北一隅的局面。同时完善城市社会功能性的设施,合理调整学校、医院、商场、文化娱乐设施布局,强化功能,提高水平,让各类投资者能享受政府公共产品高效、高品质的服务。我们还在全市倡导“亲商、富商、安商”的理念,优化商务运营条件,积极为企业家和投资者提供便捷、周到、人性化的服务,全力帮助投资者协调、处理税务、关务、劳务、事务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并在就医、入学、入托、居住、休闲娱乐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使投资者舒心。

二是提供众多的商业机会。城市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商机。同时,政府开放一部分赢利性项目,如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交通、旅游、酒店等,吸引民资进入,

为民间资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降低商务成本。我们坚持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同时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周转速度加快,这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不断提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越来越多地集聚扬州,使城市的价值得到明显提升。企业的发展,也使城乡居民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多,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2001年扬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5元,2003年达8705元,今年可望达到9700元,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因企业的发展得到迅速增加,2003年比2001年翻了一番多,今年可望实现90亿元。

城市发展为企业打造名城品牌效应,资本集中推动城市形成投资高地

城市品牌,也是企业发展的品牌;城市的美誉度,就是企业发展的金字招牌。近年来,扬州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和江苏省唯一的人居环境奖,今年我市已通过建设部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的考核。台湾电电公会每年都对大陆各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扬州连续三年被其列为台商极力推荐的前10位城市。

创了金牌还要会用金牌。我们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市领导带队分别去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集中力量推介扬州;还适时在国内外媒体上进行包装宣传,这些都使城市的美誉度、知名度明显提高。实施沿江开发是一个大战略、大品牌,也是我们走向世界推销扬州的重点。两年多来,我们以“一区五园”作为实施沿江开发的抓手,强势推进。开发投入累计达到60多亿元。目前扬州沿江开发大框架已经形成,沿江地区已成为扬州外资投入密集区。2002年以来,扬州沿江地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近600个,占全市的80%以上;协议注册外资22.48亿美元,占全市的90.2%;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1.44亿美元,占全市的90.6%。城市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企业发展支撑城市彰显人文魅力

一个城市要提高综合竞争力,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也要非常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加速培养人才。在工业化时代,生产要素主要靠生产资料和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有资本、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才。

近几年扬州之所以逐步成为吸引外资的新高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扬州的人文环境优越、人居环境好,吸引了很多人才流入扬州。新加坡著名国际规划设计大师刘太格先生考察扬州后认为,扬州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都非常出色,可以打造成为世界上最精致的城市。

然而,彰显城市的人文魅力必须要以经济实力作后盾。近几年来,扬州坚持工业化第一方略,狠抓改革、改组和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扩大招商引资,目前正广泛开展“双创”(机制创新、二次创业)活动,涌现出一批以亚星集团、扬农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以三笑集团、琼花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以大连化学、川奇光电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群体,工业经济摆脱了“九五”期间在全省后列徘徊的局面。今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跨越千亿元大关,达1016.2亿元,增长33.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累计增幅列全省第5位。从2002年初开始,我市已连续33个月保持GDP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使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也使我们有财力、有精力把扬州城市的人文魅力打造得更加突出。

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塑造“文化内涵看古城街区、生态环境看瘦西湖景区、城市形象看新城西区、经济实力看沿江地区”的城市新形象总目标,加快打造“文化扬州”。一是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思路,高起点制定并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文化建设发展和旅游开发互动规划与实施方案,延伸文脉,彰显个性。目前老城区12个分区规

划已经完成。二是在5.09平方公里老城区内,按照“打造一片特色街区、整合一批古老街巷、建设一批遗址公园、开辟一批展览馆所、恢复一批历史遗迹、修缮一批知名园宅、弘扬一批老字店号”的要求,成片保护,连片成线,使老城区成为一个开放式历史博览、文化展览之城。现在,整修、开放的个园南宅、盐商大宅门———汪氏小苑、“双东”(东关街、东圈门)保护改造工程,已成为扬州旅游新的亮点。三是保护和展示有扬州特色的工艺美术、扬剧、评话、木偶、书画等非物质形态文化,弘扬特色文化。四是规划建设以工艺美术馆为中心、北城河两岸为中轴线、融文化与旅游为一体的“百艺村”。五是实施“文化古城解读工程”,运用多种载体阐释扬州城的历史文化,让市民更加热爱古城,让更多的游客认同扬州文化。

教育发达是扬州的一大优势,也是构成扬州人文魅力的重要内容。目前扬州市区有三所百年学校:东关中心小学;扬州中学,该校培养出了32个院士,2个联合国副秘书长,1个国家主席;扬州大学,该校从张謇在南通开办有关系科,后迁至扬州并发展壮大。一个城市同时拥有100年历史的小学、中学、大学,这在全国城市中并不多见。我们大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在充分发挥这三所百年老校品牌效应的同时,积极整合资源,抓好扬州职大(电大)新校区和扬子津科教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高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目前扬州市区每8个人中就有1名大学生。现在中外投资者在扬州投资办厂,我们不仅能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同时也能提供各类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

上一篇:城管行政执法条例下一篇:初中历史课标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