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训练方案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业技术训练方案范文2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业技术训练方案1

为了深入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贯彻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一三三”战略为统领,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确保我县以“远抓核桃近抓猪,不远不近抓果蔬”的“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决策顺利实施,县政府决定于2月21日开始,在全县开展春季农业技术培训。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一号文件、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全委会及“三干会”会议精神为指针,按照稳粮促增产、产业促增收、科技促转型、培训强素质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我县“一三三”战略顺利实施、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我县转型跨越发展稳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培训内容

(一)培训内容

集中培训党的支农惠农各项政策和我县正在推广的种植模式、养殖模式。具体有: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温室大棚生产技术、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旱地西红柿生产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小杂粮生产技术;立体间作套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畜牧养殖技术;春季干果生产管护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维修管理技术;果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蚕桑生产技术、中药材生产技术等;农业、扶贫、劳动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进行农民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

(二)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以集中培训为主,结合进行现场指导、答疑解惑、互动式培训等。培训内容因地制宜,因村而异。

(三)参训人员

各乡镇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农业技术员,所有“一村一品”专业村的主要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园区建设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

(四)培训时间

2月21日上午在县城举行2012年春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启动仪式,随后在各乡镇全面展开培训,到3月底结束。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农业技术培训领导组。组长由常务副县长郭强担任,副组长由副县长侯建军担任,成员由财政、农委、林业、水利、农机、畜牧、扶贫等涉农单位负责人组成。各项工作要在领导组统一安排下进行,各培训单位既要分工,搞好各自的培训工作,又要协调配合,保证各项培训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年初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安排和部署,在技术人员的选择、抽调上要把好关,保证把技术全面、指导得力、思想好、素质高的技术人员抽调出来,时间上保证、人员力量上保证、讲课质量上保证,真正把农业实用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农民,让农民从中受益。

(三)细化专业,搞好服务。各技术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工作,既要细化培训专业,保证重点,又要搞好单位间的协作和沟通,确保培训有序推进,合理展开;既保证培训按时推进,同时也要保证全年各项技术服务工作的全程指导,把技术服务贯穿于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园区规划、产业建设中;既要搞好技术人员自身的“加油”和“充电”,又要保证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实际操作精心指导,服务出成效。要把技术服务和培训工作纳入项目建设中,搞好技术承包工作,为农业项目和农业园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对在技术承包中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技术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

(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各乡镇要早作规划,针对农业园区建设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搞好规划,选好项目,要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全年的各项工作中统筹规划,使之成为常规性工作,在不同农时季节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要主动和各业务部门联系,共同搞好技术服务、承包、蹲点、试验示范种植等工作,形成集中连片、成效明显的科技示范园区和高效展示园区,利用典型引导,科技领路,有力地推动本地区特色农业调产、园区建设、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各乡镇要及早规划,及早动手,在今年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开好头、起好步,搞好特色农业示范、推广、种植,真正打出叫响“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品牌,以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农业技术训练方案2

1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使得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得到更好的落实。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电工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学生具备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进一步加强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以求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对其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比如在进行安装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这一实训过程中,笔者首先告诉学生实训的目标:能正确地安装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理解线路的自锁作用以及欠压和失压保护的作用。这样,学生心中有数,学习起来有的放矢。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操作过程,准确地完成实训任务,并养成精益求精的良好工作习惯,笔者把这一实训过程拍成视频,让他们观摩总结。首先给他们播放3次视频。第一次播放,给学生的任务是观察归纳这一过程都使用到了哪些安装工具?学生经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操作人员使用到了测电笔、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电工刀等电动常用工具。笔者借此机会给学生讲解了各种工具的作用和使用的要领,他们很快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第二次播放,给学生的任务是看清楚这一过程中使用过那些仪表?各种仪表在安装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学生很快总结出来:ZC25-3型兆欧表、MG3-1型钳形电流表、MF47型万用表,以及在哪个环节使用哪种仪表,测量什么数据,起到什么作用。第三次播放,给学生的任务是看看这一操作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器材,以及它们的型号、规格、数量等?

通过三次各有侧重点的观察活动,学生都已心中有数,很快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顺利进入实际训练过程中来,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初步的训练任务。

为了更好地牢固掌握知识要点,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据本堂课的学习要点和难点设计思考题:接触器KM的自锁触头应并接在启动按钮SB1的何处?热继电器KH的热元件应串接在哪里?电源线进线应接在螺旋式熔断器的哪个部位?接按钮内接线,如果用力过猛,会出现什么问题?启动电动机时,在按下启动按钮SB1的同时,手为什么还必须要按在停止按钮SB2上?学生在研究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2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易形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学习模式

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学习模式,可以使《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及组成,理解4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工作原理,笔者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模拟拆装系统,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模拟系统拆装一台台式钻床,一边拆装一边总结思考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关系与原理。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很快就总结出来:这台台式钻床由4个子系统组成,一是电源,它是电动机和控制设备的能源,分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二是控制设备,它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运转,由各种控制电动机、电器、自动化元件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三是电动机,它是生产机械的原动机,它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四是传动机构,它是在电动机和工作机构之间传递动力的装置,如减速箱、联轴器、传动带等。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很轻松地了解了电力拖动系统一般子系统的组成结构,而且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原理,加上由于是自己在实践环节中总结出来的知识,所以理解更加透彻,记忆十分牢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3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环境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尽可能地使用图片、实物照片或表格形式将各个知识点展示出来,力求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环境。同时,针对相关知识点,设计很多贴近生活的导入和互动训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

比如,开课之初,为了让学生更便捷地认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的课程性质,激发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该课程的必胜信心,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大家展示几幅图片(略),他们很快就看出来第一幅是车床操作工正在车削工件,第二幅是磨床操作工正在磨削工件,第三幅是钻床操作工正在钻削工件。于是笔者发问:看了这几幅图片之后,你知道这些机床工作机构的运转是由什么来带动的吗?学生带着非常渴望的表情聚精会神地等待着老师的讲解。

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地告诉他们:像车床、磨床、钻床等多种机床上工作机构的运转几乎都是由电动机来带动的,这就是本学期将要重点研究和学习的电力拖动。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电力拖动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其在现实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笔者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汇总有关的知识信息,并进行信息交流。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认识到: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风扇、洗衣机等多种家用电器,和在社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各种生产机械,都采用的是电力拖动。由此看来,目前在当代社会由于电力在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等方面的优越性,使得电力拖动具有方便、经济、效率高、调节性能好、易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等优点,所以电力拖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这样,学生对这一课程有了比较感性的了解,明白了这一课程的作用,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开发多媒体教学光盘、创建电工专业模拟实训操作系统成为现实

为了提高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的教学质量和现代化水平,立足于课程实际和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特点,研制开发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并把这套教学光盘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之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教学方法的应用是通过现场和模拟演示,以直观、形象的教学片段、个案,剖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各种示例,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感和积极的学习兴趣。学生观看光盘演示的专题内容,包括概要说明、人工控制进程(可反复观看某一片段相对独立的内容)、交互改变参数(以静止、慢进、快进等状态演示)。再加上教师因势利导,针对普遍存在的间题,进一步进行理论诱导,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对教学要素有理性的认识。

所以说,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构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辅助平台,为教学提供极大的方便,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实际教育之中,可以使教师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合理地更新课程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在教材中及时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了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使教学工作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同步。

(作者单位:淄博市工业学校)

上一篇:全县饮用水监测活动方案下一篇:卫生局医风督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