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作用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多媒体教学作用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美术教学是教育的重点内容,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美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理念陈旧,这些都是影响美术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如果能将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将对提升美术教学质量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第一篇:多媒体教学作用论文

探析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

摘 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历史教学应有的丰富内容与教学手段的陈旧形成了明显反差。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历史教学找到了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极好途径。它以声画并茂的形式,“再现”历史,自由、灵活、形象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从而加快了学生的学习进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以“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谈谈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1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感人的音响,会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兴奋,形成深刻的记忆。这种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浓厚学习兴趣,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所以,在“鸦片战争”教学一开始,我便播放一段虎门销烟的录像,让学生回答这是发生在何时何地何人领导的什么事件及其意义,并以此为背景,将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逐句展现在银幕上。随着一声炮响,炮火图案过后,一艘插有“米”字旗的军舰出现在我珠江海面上,“鸦片战争”四个黑色大字由远及近地映入学生眼帘,马上就吸引住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新课上。

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历史人物、战争场景和社会风貌等,单靠教师口述,费时费力,而如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促进积极思维,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战争过程时,我设计“米”字旗军舰沿海北上,最后到达南京江面。此“米”字旗的移动过程,就是英军侵犯我东南沿海的进攻路线。伴着“哒、哒”声响的“米”字旗的移动,我沿海军民各抗英地点也亮点闪烁。这些动态性画面和音响,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极其活跃,教学效果自然比口授笔记好得多。

2 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强化思维力度,提高记忆效果

历史学科具有历史性、具体性的特点,感知是认知历史整个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国外有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认为各种感官都具有吸引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时,适宜运用视听等多种手段来“再现”历史,以强化记忆。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它通过剪辑来的影视画面、动态多媒体及教师精心配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通过声、光、形、色作用于学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需要,把同名电影剪辑出三段:一是林则徐在广州防守,反击英国侵略者,二是关天培坚守虎门炮台,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同时把战争过程用动态多媒体来表现。学生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很快就学掌握了有关知识和空间概念,充分证实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言论“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

3 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

历史教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动态多媒体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进入历史的角色,这对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其情操有独特作用。例如,当画面中出现清军一炮射中英舰桅杆时,学生神情激动,兴奋地高喊“打得好”;当出现关天培孤军作战,决心以死报国,拔刀怒视敌人的特写时,有的学生两眼充满了泪水;当镜头展示英军占领广州后烧杀抢掠的暴行时,学生愤慨极了;而当三元里人民喊出“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的口号时,学生们情绪都振奋起来,他们已完全融入到画面所示的环境氛围之中了。可见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具有特殊功效,能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出他们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其思想教育作用无疑优于传统的讲授法。

4 扩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多媒体传输教学信息渠道宽、速度快、容量大,能大大增强视、听等信息密度和接受效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手段。战争过程是最难讲的,而我通过计算机动态地显示出路线、地点,同时伴以音响效果、闪光点、飘动的旗帜,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加强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化难为易,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对鸦战争原因、过程的讲述;余下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观看精心编制的电影剪辑,补充许多生动的例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还让学生讨论、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然后采用情境暗示手法在屏幕上用“鸦片战争”大字作背景,推出黑色大字“落后就要挨打”,用小字逐字打出中国战败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科技落后。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7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清政府丧权辱国,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怎样才能使悲剧不再重演?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最后进行小结及巩固练习。从课后反馈情况看,多媒体辅助于历史教学的效果很好。

(山东省寿光一中,山东 寿光 262700)

作者:刘长华

第二篇: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副作用

摘 要 现代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不仅可以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更可能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以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为切入点,阐述其优越性与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就此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服务。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初中历史;课件

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为教学服务,从而适应社会的进步,增强教学效果。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在现代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多媒体不仅可以扩大课堂信息的容量,更可以通过其声、像、图等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继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任何科技都有其两面性,在借助多媒体技术优越性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1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中心位置,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不同,它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借助图、声、像、文等多种信息形式,将课堂变成一个互动的场所,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它对学生的调动是全方位的。具体而言,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无疑是最重要的,没有兴趣的学习,再好的教师也无济于事。传统教学中,教师所倚仗的就是说、写,即通过讲解和在黑板上书写来完成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虽然很努力,但由于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历史课的内容又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学生了解历史只能通过简单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和少量图片,印象极为有限。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将过去的历史通过课件制作的图像表现出来,更可以通过大量的影像资料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十分直接的感观认识,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如“官渡之战”一节,网络上有大量可供使用的三国影像资料,通过分别对官渡之战前后曹操与袁绍的将领、统治、文官集团等各方面的介绍,学生很容易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深刻的印象,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教学这种对学生感观的全方位刺激,可以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教学效率十分有利。

1.2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除了从书本和教师课堂所讲中学习到知识,其他渠道十分狭窄,如此一来,学生即使有疑问也会很快消失。借助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借助现代互联网络和发达的资讯,学生可以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得其所想的答案,如此一来,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历史课本的知识内容都是经过凝练而成的,直观的知识很有限,但事实上每个历史事件背后的知识又是无限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段段历史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使其产生对历史的思考,继而主动通过课余时间去探究,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讲解戚继光抗倭这一历史章节时,为学生布置为什么倭寇屡剿不绝的课外作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有的学生通过网络查资料,认为是官府腐败;有的学生则认为是当时日本社会制度原因。其实无论是哪种答案,都证明学生用了心,在保持兴趣的基础上,又学会独立思考,这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1.3 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次性和暂时性的,如果学生没有听到或是没有听懂教师课堂所讲,将无法再现。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特别通过录像设备和互联网,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在家里就通过学校内部网络再次收听收看那些名师的课件和课堂教学录像,这将极大地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有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1/7,由此可见听一堂课和再看一堂课的学习效果差距之大。多媒体教学模式下,不仅有声音,更有光、形、色等多种信息,可以更为有效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初中历史都是过去的事件,有些事件离现在已有几千年的时间,学生难以仅仅凭理解而真正达到学习效果,必要的记忆必不可少。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们记忆的突出优势,使其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2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副作用

科技的作用总是呈现多面性,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副作用,如可能会产生教师与学生的惰性,过多的影像资料可能会使课堂出现主次不分的现象等。具体来说,其副作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件制作质量脱离课堂教学实质

无数的历史事件表明,虽然环境造就英雄,但历史事件的主角永远是人。初中历史教学同样如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有学生的认真努力,更要有教师的认真细致。运用多媒体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课件的制作,要通过制作课件将课堂所讲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愿意学、愿意听、更愿意去思考。从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容易进入误区,出现课件制作质量脱离课堂教学实质的问题。一方面,为追求更高的教学效率,在课件中纳入过多内容,无论是图还是像,都翻转过快,几乎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虽然多媒体课件内容不多,但由于超出课堂教学内容太多,于学生的学习无用。因此,课件制作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立足于书本,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课堂教学过于倚重多媒体

在一些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出现有趣现象,教师在上面将课件放一遍,学生看一遍即算完成一堂课。在此,教师成为一个放映员,而学生则成为进入电影院的观众。更有甚者,教师放映的课件是没有经过自己修改的原始课件。应该说,多媒体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这个前提是教师认真备课,将所要宣讲的内容,通过一组优秀的课件传达给学生。课件所起的作用,就是将教师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并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其思考和提高课堂印象,而不是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教学热情,思考如何借助课件增强教学效果而不是通过课件解放自己。在课堂上要有机地将宣讲与课件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关键点的掌握,推动课堂教学。

2.3 课堂气氛受多媒体影响过重

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已从传统的教师一个人讲学的独角戏逐渐转变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特别是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但在一些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课堂气氛受多媒体影响过重。比如有些教师为了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在课件中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或网络热闹图片,虽然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心思也随之飞到课堂外。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时刻以课堂内容为主,无伤大雅的课外内容可以用,但不可以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特别是要避免因为课件过于多彩而出现的哗众取宠现象。要使多媒体成为课堂的帮手,但不能成为学生转移学习兴趣的帮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 结束语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把双刃剑,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积极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避免副作用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多媒体成为增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李德胜.历史课改中多媒体教学与 传统历史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05(17):74-75.

[2]曾宪贵.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 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 2006(1):79.

[3]刘鹏.新课标下历史课学习的方式 及策略浅析[J].文教资料,2006(5):81.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马桥实验学校)

作者:张浩

第三篇: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美术教学是教育的重点内容,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美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理念陈旧,这些都是影响美术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如果能将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将对提升美术教学质量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美术教学 应用 对策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美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难以解决,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等等,都是困扰美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升美术教学质量,一直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下,多媒体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如果能将其应用到美术教学实践中,将大大提升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弊端,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一、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深化了美术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育形式下,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灌输式教育是美术教学普遍采用的形式,并且老师因为具有一定的授课压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一味追求教学进度的情况屡见不鲜[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当前美术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改革和发展形势,并且由于传统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滞后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考试大纲进行美术知识讲解。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将不能很好的理解美术知识。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有利于优化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深化美术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有效提升美术能力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形势下,陈旧的教学理念是影响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老师却很少关注,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主流趋势,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以后的深入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帮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突破能力提升的壁垒,在深化美术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提升创新意识,进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创新多媒体教学应用形式,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趣味性是影响接受和理解程度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培养美术学习能力,注重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课程压力较重,并且面临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不利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之上,对于课堂趣味性的关注普遍較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要想提升教学质量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老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的趣味性给予重点关注,并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创新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形式,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预期作用,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将多媒体教学模式融入美术教学的全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美术教学计划都是由老师独立设计完成的,所采用的也都是老师的角度,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美术教学计划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美术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对于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下,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应该对美术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调整,为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制定一个相对明确的指导方向[2]。具体来说,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美术课堂的整体教学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然后对之前的美术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把多媒体教学模式融入到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对于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促进美术教学计划不断优化升级。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低效率的美术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美术老师应该不断创新和改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形式,促进美术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夏立军.浅析中等职业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作用[J].读书文摘,2017(19):69.

[2]丁华鑫.浅谈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6):234.

作者:陈洁

第四篇: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与实施原则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能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和课程持续发展的有效教学工具,但其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应用,仍需要不断探讨。

一、现代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1.创设情境、促进感悟

在语文课堂中努力创造新情景,能促进学习者的语文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了与正常课堂教学相同的情景,或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气氛,可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犹如进入了真正的语文教学的园地,这样不仅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起到与文本对话的作用。与作者共同体验、思考和感悟,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快速且准确的认知。如教师在讲授《荷塘月色》时,可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动画和配乐表现朱自清所描述的荷塘、月色等画面,让学生运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此情此景,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对学生理解朱自清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起到关键作用。

2.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充实语文课堂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拓宽教师和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给师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增加学习语文的可能性,能够使师生更加便捷地获取多种多样的文献资料,既充实了语文课堂,也活跃了语文课堂氛围。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的题材和文学体裁丰富多彩,教材中选取的内容涵盖广、地域跨度大。有的课文内容所呈现的有关地理知识与人文关怀的相关部分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学生无法实地考察和感知,对课文的理解极易形成偏差,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如若单靠语文老师的口头讲解或苍白的介绍,学生也难以理解透彻。这时多媒体能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学生穿越空间,给他们展示相关背景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激发学生求知欲,强化学生记忆

“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佳的老师。”布鲁纳曾经讲过:“把教学看作是最好刺激,正是对所学教材的浓厚兴趣。”而现代认知心理学则指出:形象生动的画面、动听优美的旋律、变幻莫测的场景,通常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运用多媒体手段中的动画、图像和视频可以给学习者的视觉和听觉多方面的感觉冲击,从多个渠道向学生传递语文信息。

二、实施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1.辅助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现代多媒体技术看作是辅助手段,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也是不可争辩的客观规律。多媒体教学技术虽然有价值,但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代替语文教师,而只能作为语文教师的“帮手”,是语文教学的助推剂。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不管电脑或多媒体技术达到什么高度,多媒体永远无法代替语文老师进行教学,更不能让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师发挥其育人功能。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是辅助者,教师要处理好老师、学生、多媒体设备三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相互关系,决不能夸大多媒体教学的功能。三者都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各司其职”,让多媒体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利器”。语文课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最根本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与使用能力,最核心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语感,多媒体技术无论在什么时候绝对不能代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語言实践活动。师生在借助多媒体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2.针对性原则

语文多媒体教学要时刻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特点,还要紧扣教学的流程,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反之,会将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内容和特征与其他科目混为一谈,这样语文学科就会失去它在教学中特有的地位。不同体裁也应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在教授散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配一些符合散文内容的音乐,使学生在意境中走进散文。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感受力;在教授小说时,可借助多媒体将小说中有关人物的简介呈现在多媒体上,直观的展示形象,可以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在教学说明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直接展示其中的图片、文字等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借助辅助性教具深入理解语文学习内容。

3.启迪性原则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习者带来了良好的教学素材,拓宽了学习者的眼界,并启迪了学习者的创新发展思维,使学生更轻松地解读课文。语文教师要积极发散学生的思维,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读能力。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复习古文时,就可把第一课时的重点释义、重要句子、一字多义、古今同形异义词语等重要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为学生在第二课时的复习做好铺垫,从而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4.审美性原则

《通用高级中学语文规范(试验稿)》指出:“一般中学语文应提高的语文素质,需要由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锻炼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文化艺术审美才能、欣赏力,从而锻炼培养学习者形成良好品德风范和文化科学素养,为学习者的最终完成学业和未来成长打下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化基石。”可见,培养审美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中都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养成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良好风尚,并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的鉴赏素养能力,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心态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

5.主体性原则

《语文教育规范》规定:“拓展语文教育和使用的范畴,强调跨学科的了解和现代科技手法的使用,最终达到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语文实践才能。”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人,在将学科课程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使用时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提高对教学的关注程度,教师对学生的思考与逻辑等才能加以着重训练,营建良好的学习气氛与外部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以学生为主导,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充分感受到乐趣。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语文信息化课堂成为必然,在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因此,多媒体教学与语文教学整合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师和学者共同探讨、实践,携手前行。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张悦

第五篇:网络多媒体教学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摘要]目前,网络多媒体教学已在学校广泛开展并进一步普及。网络多媒体教学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切实的文化背景、丰富的语言信息以及浓厚的语言氛围。因此,适当将这一因素引入英语语言教学实践,必然会强化个体对环境的同化过程,获得良好的直观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特征、意义、作用以及效果等方面阐述网络多媒体教学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强调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同化指的是把外界的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和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指个性的认知结构因外部的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因此,在窄小的教室中直观地再现真实、生动、简洁、明了的教学信息。以及超大的信息容量等有利因素已得到教师们的认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是“建构”学习环境的四大因素。网络媒体为英语学习者提供的文化情景、丰富语言信息和浓厚的英语语言的氛围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创设情景对话”的课堂环境使学习更具合理性,更适合于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大胆开展自由对话,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中国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大障碍是缺少语言情景交际氛围,这客观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程,而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情景,语言情景使语言具体化。因此,设计情景对话已成为英语教师重要教学环节。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媒体超大信息容量,语言情景相对的真实性,文化情景内容丰富。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进一步行完善了英语的情景教学。学生可以在相对真实的情景中根据话题,场合进行交际对话;这有利于学生参与、协作、对话、讨论,提高语言的领悟能力;彻底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英语教材安排的特点是:根据交际的话题引入语言知识点和语言点的学习。而媒体环境中的情景恰恰有利于学生对新内容的认知。由于网络环境能使学生置身于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特定的生活主题中),积极促使他们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某种情景的感受、看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这种网络媒体教学充当了连接“主体与客体对象”的中介。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语言与知识问题》(Chore—sky,1988:171—192)一书中对语言输入的渠道阐述说:“必须有丰富的环境刺激才能保证遗传决定的发育过程按照其预定的发育方式发展……不过,要使它的功能起作用,必须有正确的触发因素,”这种触发因素就是情景,而且必须是有新异性的情景。这样才能有利于构建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最高效率。在语言教学中作为语言老师都在创设语言环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中感受语育,和其它教学手段相比,媒体网络教学却有其独特的一面:即媒体网络利用声、光、影等特点,从生活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心理作为影射语言的中心,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时间,提高效率。更能为学生建构语言意义提高足够的空间。例如初中英语八年级(下)What 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个单元涉及到将来时态,谈论到未来的世界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新生事物,科幻的一些东西,奇特的一些科技等等,而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见识少,对外界的认知也不多,这些抽象的事物是他们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到的,如果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查找到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课堂上学生会进行顺势发挥丰富的想象,畅所欲言,学生在畅想中学到会了将来时态的用法,掌握了将来时态的结构,拓展了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课前教师也可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上网搜寻一些资料、或信息。如:图片、知识点、情景对话动漫及flash制作等,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每个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或见解,遇到不同的看法或见解时,学生还可以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学生的语言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人文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媒体手段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网络下的教学更有利于“情景中的合作”,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网络信息繁多,信息处理十分复杂,仅仅依靠个人力量很难顺利解决问题,共同探讨成为极具时代特色的个人学习策略,在媒体下自由地对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景所获得的认知展开小组讨论,分组对话。在讨论或对话中。每个学生的特点在与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在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创造性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它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过于忽视学生的创造力,讲解多,包办过多的现象,在网络教学下,学生是主体,学生在不断“摔跤”的过程中漫漫学会了“走路”,教师的角色是在了解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创造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句子和对话,这样才能达到“语言来表达思想”的目的。同时,它也改变了在交际过程中教师打断学生的思路,引导过多,纠错过多的现象。网络媒体教学下,课堂控制有一定的宽松度,允许学生的话题不时地离开预定的谈话范围。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回到话题,对学生的错误不要有错必纠,而要多宽容,善引导。在网络环境下要求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以讨论方式解决认知冲突,使学生自觉修改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环境更有利于互动式的对话教学,网络可以链接,使会话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Lindgren,1967)提出的交往的四种模式为:以上四种师生交往的互动模式中d种交往互动模式,是互动式交往中最佳的,而我们媒体网络下更能利用好这种模式,更能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使知识获得的氛围更加轻松化,对话者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同学间进行对话。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媒体所提高提供的情景,要求学生分角色表演,先把接受能力相对快的一组或两组同学作为示范,然后,按角色重新分组,接受知识快的同学和接受知识相对慢的同学搭配。上台表演。这种协作的会话是学习能力得以体现的表现,互动产生了兴趣,互动是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在媒体网络下,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通过会话的手段达到意义的建构,这毫无疑问会提高学生的会话水平。这种方式的强化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媒体教学新模式。它改变了早期行为主义理论创始人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刺激一反应”模式,改变了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忽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旧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疑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网络媒体教学,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关于阅读有句名言;阅读理解不是读者感知文字的意义,而是读者赋予文字以意义。媒体教学呈现了大量的“有形的材料”,给读者提供了“无形的想象空间”,而且在有形材料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却在讨论、分享、辩驳中得以升华发展。想法意义是私人化的,但交流却是公众化的,而这一些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共同体”中得到最好的演练和提高,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全面掌握。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在语言情景、互动、共享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所学的知识点、句子结构、正确语法等。

网络媒体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同时多媒体网络教育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也起到很大作用。在教室、计算机房或电子阅览室去选择网上读物来阅读,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通过多媒体写作,文章上网与同学们交流,体验成功,真是其乐无穷。总之,利用多媒体网络教育,特别CAI课件运用于教学过程,能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助于学生各方面智力素质的培养。

作者:梁艳红

上一篇:儿科护士论文下一篇:电力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