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为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契机。开展农村志愿服务,要注意城乡融合发展,也要科学把握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异和发展走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农村志愿服务应该找准服务定位,拓宽志愿服务平台,培育内生型志愿服務组织,注重品牌建设,创新发展模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论文 篇1:

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几点构想

摘 要: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对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期有效开展和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入手,提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几点构想。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的是大学生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已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的建社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一、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

1.服务与需求错位,不利于群众良好口碑的形成。人民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孤寡老人、残障儿童等)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是连续性的。但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一方面受到大学生学习时间的限制,主要集中在国家重大节庆日、周末或寒暑假进行,难以满足人民群众连续服务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参与志愿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习任务相对轻松的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因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频率大大减少,志愿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大大降低。此外,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不足,服务场所不固定,也不利于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以上种种都不利于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群众中形成深刻印象和良好口碑。

2.激励措施薄弱,难以树立先进志愿者典型。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最大的动力是自我满足和社会认同。受益群众的赞赏和学校的褒奖能够极大程度上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提高他们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然而,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主要注重志愿者的招募、活动的具体实施,对活动后期的总结、宣传推广、反馈评价方面重视不够,对志愿者的表彰也局限于“五四”表彰一笔带过,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缺乏及时的肯定与激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树立贡献突出、事迹典型的先进志愿者。

3.宣传推广不够,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影响面窄。一方面,相对于校内学生团体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指导老师明显缺乏,造成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实施缺乏必要的指导,致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知晓面和影响面局限在参与的小范围内。另一方面,负责组织志愿活动的团干新闻敏感意识不强,不善于抓住志愿服务活动的亮点开展广泛宣传,或是对当次志愿活动的意义理解不深入,宣传内容浮于表面,难以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几点构想

1.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大学生拥有强烈的上进心与正义感,承担着国家发展、民主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性格特质,加大对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与教育,从而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利用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微信平台等形式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学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参与途径和管理办法等,帮助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形成清晰、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过校内媒体、学生集会等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宣传志愿精神,表彰优秀志愿者,宣传志愿者事迹,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弘扬志愿文化,让大学生收获精神满足,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和投身志愿者服务,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2.加强培训指导,努力提高志愿者服务的技能和水平。一是开展志愿服务指导老师技能培训。高校团委负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统筹管理。因此,应牵头开展志愿服务指导老师技能培训,帮助志愿者尽快掌握支援服务知识,通过对志愿者的培训、组织、协调等来形成志愿服务指导的知识体系。除此之外吗,我们还应该结合一些社会人士和相关机构参与和组成志愿服务的指导人员。二是对加强对志愿服务团干的培训。高校团组织通过各级团干具体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和指导性工作,定期举行志愿服务的宣传、交流、沙龙、报告会等,加强团干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具体指导,加强团干对志愿服务信息搜集、宣传敏感度的指导。三是开展系统的志愿服务培训。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日常学生活动和专场志愿服务活动宣传等,进行志愿服务的常规性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使广大学生初步掌握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和信息,如志愿服务的类型、工作内容、流程、安全事项等,为他们实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3.加强合作共建,促进志愿者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主要在校外进行,服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校的有力组织和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种主体参与。因此,高校应加强与这些主体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合作基地,让众多主体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另一方面,高校要借助志愿服务单位、组织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在合作过程中,高校与志愿服务单位、组织之间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高校可以借此机会邀请志愿服务单位、组织其中的专业人士来校开展讲座,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经验、技能等的讲解,提前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吸纳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此外,还可以在不额外增加志愿服务单位工作量的同时,让大学生参与服务单位的日常工作,让大学生提前走入自己专业或者感兴趣的职业领域,提前了解岗位职业素养,更科学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劃。

4.密切联系专业,拓宽志愿服务的渠道。大学生志愿服务一般分两大类,一是一般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引导等,主要是指简单易操作的一般事务性工作。另一类是专业性志愿服务活动,它是指依托志愿者的专业知识、特殊技能等开展的工作,这类活动需要密切结合高校现有专业、学生社团、技术协会等才能更好地实施。

高校的志愿服务要体现志愿服务的普遍性,更要主动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因此,高校更应该注重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朝专业技术方面发展。一方面,高校要坚持开展一般性的志愿服务活动,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的广度,保障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覆盖面。另一方面,要拓展专业性志愿服务活动,体现志愿服务的技术含量,确保志愿服务品质在大学生专业实践中的延伸。

5.紧扣民生热点,加强对服务亮点的宣传辐射。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要结合民生和社会热点,开展受益面广、服务质量好、影响力较大的主题服务活动,赢得广大被服务群众的良好口碑,让志愿服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值得信任的服务形象。比如,当全社会都在关心高考学子的时候,高校不防换位思考,开展关心送考家长、为等候考场外的家长提供免费服务的“爱心助考”活动,让“爱心事件”在社区和送考家长中口耳相传。在当前交通日益拥堵的城市街道,定期开展“安全文明劝导”活动,增强活动本身的“曝光率”,发挥活动本身的社会辐射效应,起到更广泛地宣传效果。

另一方面,高校团组织要积极争取社会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活动前期,志愿活动组织者要主动与社会主流媒体建立联系,提供新闻线索,在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指导下发掘新闻亮点,在媒体的帮助下形成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在活动过程中,组织者要密切关注志愿者服务细节、善于捕捉志愿者服务中的感人画面、受益群众对服务效果的评价、反馈,及时运用网路新媒体对服务过程和效果进行宣传和推送。

6.挖掘先进典型,发挥“标杆”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的建立离不开“品牌活动”的塑造,更离不开品牌“形象代言”。因此,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先进志愿者典型,建立志愿服务的“标杆”,形成志愿服务“名人效应”。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鲜活的典型事迹展示先进志愿者在服务中的感悟和成长,激励广大青年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名人效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正能量,起到引导和凝聚人心的作用,高扬志愿服务回馈社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旋律。

总之,通过精心的组织策划、志愿者的培养和指导,加上先进典型的引领、热点主题志愿活动开展,结合及时有效地推广报道,相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形象一定能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晋入秦,唐雯.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制度体系初探[J].财贸研究,2006(6)

[2]曾三峡,李道琳.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探析[J].滁州学院學报,2014(12)

作者简介:黄娟(1981——),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黄娟

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论文 篇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研究

摘 要: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为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契机。开展农村志愿服务,要注意城乡融合发展,也要科学把握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异和发展走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农村志愿服务应该找准服务定位,拓宽志愿服务平台,培育内生型志愿服務组织,注重品牌建设,创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志愿服务

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城乡差异一样,志愿服务也存在较为突出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中的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地区的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只占全国志愿服务组织总量的5.53%,农村地区的志愿服务组织数量明显低于城市[1]。相比城市,农村志愿服务力量普遍弱小。因此,当前做好农村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一、农村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有必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内涵,充分认识志愿服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一)农村志愿服务组织是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

乡村振兴需要全面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和深化乡村治理能力。随着现代文明城市的深化发展,以及城乡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及日益频繁,农村地区固有的亲缘、地缘、业缘结构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原有的乡村治理结构存在的基础已经改变,形成新型的乡村治理结构已不容置疑,也是时代所需。在现代多元治理主体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志愿服务组织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被赋予了话语权。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属第三方社会治理主体,是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在乡村有效治理中发挥自身必要的、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是提升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活动,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农村志愿服务则是提升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可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风尚、建设美丽乡村、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乡风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挖掘厚植于乡土中的风俗文化、非遗传承,着力于体现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树立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品牌,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重要载体。

(三)推进农村志愿服务是均衡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需要反哺农村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需要增加基础设施,需要增强公共服务供给,需要做好精准扶贫,这些都为志愿服务提供了用武之地,也恰恰说明乡村最需要志愿服务的“荫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志愿服务参与状况调查”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显示,乡村志愿者在参与儿童关爱、老年关怀和抢险救灾志愿服务等几大方面较为活跃[2]。志愿服务在乡村活跃着,诠释了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友善、互帮互助。

二、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特点

近年来,我国农村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在扶助困难群体、促进邻里互助、倡导文明风尚、关怀儿童教育、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成为农村和谐稳定不可忽视的力量。以哈尔滨市为例,采取农村志愿服务“中心站+服务站”发展模式,已经搭建起了制度框架及组织网络,服务内容得以逐步扩展和深化。

(一)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呈体系化

与城区志愿服务工作一样,农村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以搭建组织架构、形成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体系为前提。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教育、服务记录、表彰激励机制中均采用了城市志愿服务业已成熟的做法和方式。搭建以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为基础的农村地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协调各部门建立了专项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这两个体系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在哈尔滨市农村地区,农村志愿者群体迅速扩大,以国家要求的注册志愿者占人口总数的8%为底线,均已达到合格要求,有些条件好的乡镇已远远超过这个比例。在各级文明办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农村志愿服务工作。

(二)农村志愿服务网络运行呈层级化

哈尔滨市农村各地区积极组建农村志愿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健全组织领导,参照市级志愿服务组织层级管理模式,搭建志愿服务网络。大部分地区健全了县(市)的大队、街道(乡镇)的中心工作站和社区、单位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同时建立了专项志愿服务分队和基层专项志愿服务队。形成了包括巾帼、青年、老年等专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服务工作站等在内的基层志愿服务体系。依托村老年活动室、小礼堂、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组织开展志愿服务。

(三)农村志愿服务内容呈多样化

农村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更加多样化、精细化。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环保意识,为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环保习惯养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便民服务类志愿服务活动。设立便民志愿服务点开展志愿服务,个别领域提供上门志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上门医疗、免费理发、修理电器等,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三是扶贫救助类志愿服务活动。重点面向空巢老人、五保户、留守儿童、残障人士、贫困户等弱势群体,针对他们在经济、医疗、亲情陪护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开展“三关爱”“邻里守望”“爱心妈妈”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是鼓励开展专业技术类志愿服务活动。以法律、医疗、科技、文化等专业性较强,与农民需求度契合较高的方面为切入,以“三下乡”活动为依托,协调卫生、文化、科技等系统部门组成专项志愿服务团队。

(四)城乡志愿服务互动频繁化

从志愿服务的资源对接来看,城乡志愿服务之间的互动增多,积极推动城乡志愿服务对接。如常年坚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宣传推广及对口支援活动;组织包括老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爱无限”公益协会、社区志愿者协会等各类相关协会深入农村经常性地开展爱老敬老、关爱农民工子女、“爱心无限携手护蕾”“冬日阳光进校园”、扶贫济困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农村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缺定位——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缺乏定位

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有特色的定位。对农村志愿服务的意义和目的把握不足,单纯把农村志愿服务当作是城市志愿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衍生品,在開展工作过程中照搬初步形成体系的城市志愿服务发展模式、路径、方法,对于这些是否适用于农村地区,是否适用于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尚未进行深入研究。农村志愿服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之间缺乏有机连接。

(二)偏行政——农村志愿服务的动员形式偏向于行

政化

行政化动员方式是志愿服务难于摆脱的弊病,在农村志愿服务中也同样存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设置和完成都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种运作方式虽然具有效率高、凝聚力强的优势,但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视。过度的行政介入偏离了志愿者参与和投入志愿服务的初衷和目标,降低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影响了志愿者自觉参与的热情,阻碍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最终不能有效地激励全社会的参与。

(三)缺品牌——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缺乏品牌

意识

志愿服务品牌化,是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在农村才刚刚起步,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条件、地域文化传统以及工作机制的原因,农村志愿服务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品牌意识不足。志愿服务的宣传不够,人们的认识也很不充分。各种志愿服务主要集中在学雷锋活动日、国际志愿者日等大型节日,或大型赛事、活动时进行,缺乏活动开展的长期策划,影响活动的接续和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志愿服务活动效能的最大化发挥。

(四)缺人才——农村志愿服务缺乏人才

根据我们在基层的调研,农村志愿者主要有内生型和外援型两类。内生型志愿者来自农村基层。这些内生志愿者是当地有威信的老村民、老党员、老干部,他们熟悉本地域,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接地气,也更自觉地、容易地获得当地居民的认可、支持和参与,服务内容以邻里互助、维护社会治安、保护环境卫生为主。外援型志愿者来自农村以外,为热心公益的个人或组织,倾向于提供更加专业的专项服务,如文化志愿者、农林科技志愿者、助学支教志愿者等等。然而,由于外援型志愿者服务的不确定性以及非持续性,此时内生型志愿者的作用以及人员缺乏状况就凸显出来[3]。内生型志愿者数量不足,以及缺乏规范与管理,难以充分满足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需要。

四、新时期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

农村基层志愿服务刚刚开始,潜力巨大,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新时代下开展农村志愿服务要依托农村基层实际,尤其需要结合中国互助友爱的文化传统,寻求发展的着力点,不断丰富农村志愿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一)找准定位——满足农村地区志愿服务需求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农村地区志愿服务也必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发展宗旨,提供公益服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要求,找准与农村整体建设规划的契合点,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志愿服务。按照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的规定,结合当地农村所处地域、环境、文化、产业结构、人员构成等多方面要素情况,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农村群众的志愿服务需求。

(二)培育内生——形成民间自组织志愿服务力量

农村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壮大的根基主要来自自生力量,要立足于农村地区发展实际,积极培育内生型志愿服务组织,使志愿服务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如浙江绍兴的“村嫂”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颇有成效[4]。这是一个运用农村基层群众开展志愿服务的成功范例。面对农村男性青壮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留守的老人、孩子、妇女成为农村基层主体的现状,绍兴农村自发形成了由妇女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服务内容有清洁家园、河道保洁、平安建设、照顾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开始是志愿者“村嫂”,后来“村嫂”中加入了“小村嫂”和“大学生村嫂”,人数增加迅速。我们要善于凝聚草根智慧,集结基层力量,逐步形成并壮大民间自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尽可能地减少志愿服务行政化动员方式,拓展基层善治型志愿服务活动。

(三)创设品牌——实现精准志愿服务

当我们培植志愿服务品牌的时候,需要将本地的实际情况纳入志愿服务品牌的提炼过程中,让志愿服务品牌能够很好地汲取当地的文化精髓及服务需求。农村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农民,要根据农业农村实际情况,设计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哈尔滨市延寿县2014年6月成立的“一滴水爱心社”,是自发性的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主要活动内容为扶贫济困。这个志愿服务组织有统一队服、队歌、队徽、队旗,有组织、有制度、有活动。通过多年的调研、走访与不断回访,如今,“一滴水爱心社”已经掌握了全县贫困人口大数据,哪里贫困户分布比较密集,哪里有需要帮扶的对象,都有系统、完善的资料,实现了精准扶贫下的精准化志愿服务。各县域要树立志愿服务发展的品牌意识,注意结合自身农村地域特点设计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实现精准志愿服务,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

(四)完善培训——探索专业人才指导模式

注重对农村志愿者的培养,重视志愿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培训。可在志愿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根据项目开展需求进行专项培训。培训方案、流程、讲义要逐步系统化和规范化,注重目标导向和实际收效。加强志愿服务的宗旨及《志愿服务条例》等内容的学习,确保志愿者能完整地把握志愿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更加有效地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农村志愿者的服务水平。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杜绝志愿服务的随意性、走过场,以实现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的规范、有序、持续、深入发展。

(五)把握重点——促进“三留守”志愿服务优化升级

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地区的一个实际就是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人员,包括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三留守”群体构成了农村人口的主体,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主体。农村志愿服务要把“三留守”群体作为服务重点,积极组建“三留守”专项志愿服务队,贴近留守群体实际需求开展志愿服务,如针对留守老人的扶贫济困、精神慰藉、照料保健,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三留守”志愿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优化升级,形成有特色的专项志愿服务体系。按照“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服务要求,帮助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解决各种存在的困难和困惑,打造互动、互助的良好局面,让志愿服务之花在农村绽放吐芳。

(六)尋求结合——拓宽志愿服务平台

搭建并拓宽志愿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社区在志愿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寻求农村志愿服务与其他工作的契合点,如社区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工作等,形成共建共享、互通互联,不断创新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集结力量把志愿服务事业扎实推进[5]。如哈尔滨市方正县以“德礼方正”为中心导向,积极寻求志愿服务与社区各项工作、与“三社联动”之间的结合,积极打造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已形成了“社区志愿者”“FM94.5义工团”“321公益部落”“翔新家政”等八大组织集结的志愿服务联盟,为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困难群众等群体提供内容丰富、切合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通过创新志愿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拓宽志愿服务覆盖面。

(七)引进创客——助推农村创客志愿服务

人才匮乏是志愿服务的症结所在,长期困扰着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在传统的吸引人才的方法难以奏效的现状下,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探索出有效的路径。在此提出将“创客”引入到乡村志愿服务中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客”脱颖而出,他们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乡村地区为创客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潜力巨大。农村志愿服务应该借助于开展乡村志愿服务创客项目大赛,实施创客志愿者优才计划,建立创客示范基地等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吸引大学生、专业性人才投身于乡村公益事业,让“创客”走进乡村,助推农村志愿服务。创客带来了创新思维,带来了专业和高效,从整体上改变农村志愿者队伍积小、积弱的松散状态,促进农村志愿服务走上制度化、专业化、项目化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志愿服务参与状况调查”课题组.中国志愿服务参与状况调查成果发布[EB/OL].(2018-12-15)[2020-07-20].http://sociology.cssn.cn/plbd/ztrd/201812/t20181225_4799964.shtml.

[3]谭建光.中国农村志愿服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0(3):38-43.

[4]浙江省文明办.嵊州“村嫂”志愿服务队[EB/OL].(2016-11-02)[2020-07-20].http://images1.wenming.cn/web_wenming/specials/zyfw/4g100_39622/zjzyfwzz/201611/t20161104_

3864995.shtml.

[5]叶南客.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0(12):79.

作者:赵丽

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论文 篇3:

青岛市志愿服务协同培育机制的 构建路径探析

[摘 要]志愿服务在促进社会和谐、个人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岛市志愿服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服务过程逐渐规范化、服务项目逐步品牌化、服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但也存在保障力度不够、社会支持不足、服务层次较低等问题。从坚持先进培育理念、构建全域培育体系、推动培育力量协同等方面构建的志愿服务协同培育机制,是志愿服务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途径,也必能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协同培育机制;大学生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领域逐步扩大,“小政府,大社会”的趋势愈加明显,社会领域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公共服务意识的觉醒与培养,而志愿服务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公共服务意识觉醒与培养的显著标志。我国志愿服务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将其推向深入,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使其进入全民参与的阶段。经过多年发展,志愿服务逐步走向规范,成效显著。

一、青岛市志愿服务发展概况

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之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直接关联,由学习雷锋精神切入,经由1993 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酵推动,而开始大规模的推进。在此背景下,青岛市志愿服务得以建立、发展、壮大起来。1995年3月,青岛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2002年,根据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更名为青岛市志愿者协会[1],由团市委牵头青岛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项目、活动的开展。2012年,按照中央文明委的要求,青岛市针对志愿服务工作明确了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文明委统筹组织,市文明办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2]。

截至2018年11月29日,青岛志愿服务网已注册志愿者1521166人,志愿服务团队13403个,志愿服务基地3145个,志愿服务项目8024个[3]。青岛市许多单位都建立起了志愿服务队伍,其中以高校志愿者队伍最为壮大,项目参与度最高。青岛市共有高校23所,既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重点高校,也有青岛科技大学等普通本科高校,还有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青岛市各高校的大学生通过假期社会实践与日常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各自专长,在助老助残、社区服务、大型活动、文化教育、慈善关爱等服务中奉献了自己的爱心与能量。

经过20多年的实践,青岛市志愿服务事业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团组织主导、品牌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格局,事业充满活力,发展势头良好。

第一,共青团成为志愿服务组织的主导。从青岛市志愿者协会运作来看,主要是在各级团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团市委的号召和要求,依靠所属的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队伍以青岛市大中专院校学生为主,主要开展的志愿服务内容有公益宣传、环境保护、困难帮扶以及大型赛会服务等。

第二,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青岛市向来注重品牌建设与发展,以品牌方阵打造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美誉,这一点在城市志愿服务中也得以充分体现。团市委大力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化建设,将品牌融入项目建设中,紧紧围绕社区服务、扶贫济弱、公益宣传等内容锤炼青岛市志愿服务品牌,同时针对各品牌项目建立综合评估体系,不断提升品牌质量,推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第三,志愿服务保障法制化。2008年,青岛市人大通过立法,颁布实施了《青岛市志愿服务条例》,使青岛市志愿服务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2]。该《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力保障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志愿者在法制的保障下,全身心投入到服务中,为城市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化。为保证志愿服务的有序进行,青岛市制定并实施了《青岛市志愿者注册制度》《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服务站(中心)工作规范》《青岛市志愿者编码规则》《青岛市志愿者管理办法》《青岛市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青岛市志愿服务组织备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4],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管理运行机制。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志愿者管理,建立了注册志愿者信息网络即时查询系统,即志愿者的服务技能、意向都可以通过平台即时查询,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针对性。

二、青岛市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是青岛市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具有较为强烈的服务意愿,秉承志愿服务精神积极主动地在学校建立各類志愿服务组织,踊跃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助老助残、文化教育、慈善关爱等活动中奉献出青春力量,在奥帆赛、全运会、亚沙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大型赛会服务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强有力地助推了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诚然,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愿服务事业的科学化发展。

(一)志愿者权益保障不够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领域、范围的延伸,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譬如在与志愿者签订相关协议方面,存在着从未与志愿者签订相关协议的项目、组织或者只是达成口头协议的现象,这样会导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生意外时,极有可能因权责不明晰而相互推诿扯皮;在给予志愿者补贴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延续了“无偿”或部分“低偿”的传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志愿服务的成本及所需资金投入不断增长,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中产生的交通费、食宿费、通讯费等若只是单纯依靠学生自身解决,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在为志愿者提供保险方面,有不少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未获得保险保障。所以只有重视志愿者队伍的权益保障及人文关怀,志愿服务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

(二)社会支持不足

资金缺乏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社会支持的显著标志。青岛市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是在共青团组织的引领下进行,志愿服务组织的实际运转支持经费来自于有限的社会捐助,而学生自发的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则大部分需要自筹,存在着资金支持与日益增长的志愿服务发展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社会认同感缺乏是社会支持不足的主要表现。当前青岛市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质量仍处于相对比较浅显的层面,专业性、稳定性不足,社会民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充分的认可与支持,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校外志愿服务时,民众对其缺乏信任与尊重,不太愿意配合参与等方面。因此,公益组织公信力不足是导致志愿服务缺乏良好社会环境支持的重要原因。2011年起,以“郭美美事件”为代表的诈捐、天价帐篷、天价采购等公益组织丑闻曝光,一些媒体为搏眼球,宣传立场失偏,致使负面效应扩大,而未起到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反而极大地削弱了公益组织的公信力。

(三)志愿服务层次较低

一是服务内容单一。由于大学生志愿者自身专业知识和服务经验不够全面而思路较窄,除了有组织的大型赛事服务之外,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仍将志愿服务定位在学雷锋做好事上。目前,志愿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助老、助残、助幼等单一的活动,具体到助老助残的活动中,学生志愿者提供的多是打扫卫生、端茶送水等简单服务,甚至是重复性服务,与专业化服务相去甚远。

二是缺乏指导与培训。加强志愿者的指导和培训是提高志愿者服务专业性、保证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举措。现行的志愿者培训大多侧重于大型赛事和文体活动的短期技能培训,培训的广度、深度严重不够,致使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未接受过任何培训,因此亟待建立常态化的志愿者培训机制。高校缺乏既能开展服务内容指导又有志愿服务组织经验的专业指导队伍,是专业性和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培训和指导严重不足的关键所在。

三、青岛市志愿服务协同培育机制的构建路径

推进培育机制建设是志愿服务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途径。本文提出从坚持先进培育理念、构建全域培育体系、推动培育力量协同等方面加强协同培育机制系统化建设,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见图1)。

(一)坚持先进培育理念

1.坚持精准帮扶。随着社会分工愈发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无论是志愿服务对象、志愿服务组织还是志愿者本身,都对志愿服务的匹配度与精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精准匹配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坚持精准帮扶,就是要做到服务对象需要什么,志愿者就提供什么,而不是志愿者提供什么,服务对象只能被动接受什么。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所以务必要根据具体需求组织相关志愿服务项目,以防止志愿服务盲目化。

2.坚持精益服务。当前志愿服务普遍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志愿服务层次不高、质量欠佳,因此,精益服务势在必行。所谓精益服务,就是使服务更加完美:一是服务效率更高,二是服务质量更好,三是服务效益更佳[5]。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匹配供需信息,使志愿者能够各显身手、各展所长,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使志愿者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服务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3.坚持精进发展。精进发展主要是针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发展需求而言的。在志愿服务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志愿者权益保障方面,还是其专业技能锻炼、人文关怀方面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给予志愿者更多的物质、精神鼓励和更大的成长空间,并且要以系统性、专业化培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本领,以健全的保障机制提升志愿者的幸福感,以志愿者幸福感的提升来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全域培育体系

构建全域培育体系就是指要全方位探索构建志愿服务培育机制体系,包括全员化参与机制、网络化组织机制、科学化管理机制、项目化推进机制、专业化培训机制、合理化激励机制、法制化保障机制等方面。

1.全员化参与机制。建立全员化参与机制是壮大志愿服务力量的基本途径。为唤醒公众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应着力培养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把参加志愿服务变成公民的自觉行为,全面构建起“政府引导、社团主导、社会支持、全员参与”的志愿服务全民参与机制。政府、社会应积极给予资源支持,并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2.网络化组织机制。网络化组织是志愿服务资源整合的有机链接。即以志愿者注册工作为切入点,合理设置志愿者组织机构,建设开通城市青年志愿者网站;通过加强指导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强化其作为志愿服务实际操作机构的功能[6];以加强社团管理为抓手,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组建志愿者队伍,注册成立各类企业志愿者组织、民间志愿者组织,形成体系健全、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网络。同时,面向社会各界吸纳一批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层次较高的青年科技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以不断增强各级组织的专业服务能力。

3.科学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管理是提升志愿服务效率的必然要求。即在遵循公益性、独立性、系统性、社会化、效率化原则的前提下,形成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政府、社会相关单位、公共评价与监督机构等有机结合、协调统一、高效有力的社会运转系统,建立建全科学化管理机制,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从而实现志愿服务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

4.项目化推进机制。项目化推进是志愿服务科学化发展的有效保证。通过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项目各环节管理制度,包括招投标制度、跟踪监督制度、奖惩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实现志愿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志愿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以立法的方式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放宽志愿服务项目的选择空间,严格志愿服务项目的资金管理,开拓多元化项目资金的筹措渠道,充分发挥项目化推进机制的作用。

5.专业化培训机制。开展专业化培训是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和素质的主要渠道。所以一要建立培训机构,鼓励民间组织参与专业化志愿服务培训工作;二要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参考国际通行的服务学习模式,结合专业学习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將课程与开展志愿服务结合在一起[7];三要健全培训工作制度,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不断丰富培训工作形式和内容。

6.合理化激励机制。合理化激励是对志愿者服务行为的尊重和保护。工作中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考虑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等方面的激励要素,提高志愿者工作满意度[8]。通过建立志愿者奖励制度、榜样激励制度,注重情感激励,强化人文关怀,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7.法制化保障机制。健全志愿服务法制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必要保障。通过健全志愿服务的各级法规,进一步明确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组织架构、责任主体、运行机制、经费保障等细则,从而制定和完善志愿者的全方位保障措施,特别是提供充足的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同时要注重引导志愿者服务意愿、服务行为与服务需求有效匹配,为志愿服务长远发展和志愿者服务安全保驾护航,促使志愿服务效应持续发酵。

(三)推动培育力量协同

1.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中国志愿服务与西方国家志愿服务的主要区别所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并提供强大的助推力量,志愿服务如果没有政府的统筹,将会失去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政府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仍是制定引导性政策,这是解决志愿服务诸多问题的制度保障。相较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志愿服务同样度过了一个民间发起—政府参与引导—立法规范的过程[9]。

2.公益组织要有力协同。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力量是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公益组织公信力建设,公益组织只有真正以正面的形象示人,才有可能营造整个社会“人人爱公益,人人做公益”的良好景象。因此,要在加强公益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综合监管、完善评估体系等方面重点施力。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志愿者队伍也尝试开展公益创业。公益创业孵化是对科技企业孵化的学习与演进,在一定意义上,孵化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能够在前端为公益事业注入更多资源、培育优质机构和职业经理人队伍[10]。

3.志愿者力量要充分调动。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参与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志愿者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使志愿者在为社会和他人的奉献中真正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精神追求,进而形成社会责任感的持久动力[11]。同时,志愿服务的参与度、专业度也是志愿者生涯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要以提高志愿者生涯满意度为立足点,指导志愿者合理规划志愿服务行动,主动寻求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努力实现服务专业化。

4.媒体要传递正能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精神生活。其中,媒体宣传报道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媒体报道的立场及传递的价值观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思维方式。媒体对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宣传在主流上是好的,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但是也有“无良”媒体恶意报道以搏关注,以偏概全地损害了志愿者形象。新形势下,媒体必须树立起引领社会正能量的价值观,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于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要从细节着手、多角度精准宣传;对于志愿服务反面案例,坚持有理有据,凭事实抨击,用真相说话,以匡正社会风气。同时,还需努力探索新媒体在宣传志愿服务方面的应用,以充分利用社会大众碎片化时间,倡导志愿服务的主流价值,释放宣传正能量。

5.高校要加强教育指导。一是高校要发挥好教育主体的优势,把志愿服务纳入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教育课[12],积极实施志愿服务学分认定、评奖评优等激励政策,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二是高校要选培优秀导师指导志愿者团队,发挥导师在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培训、设计精益服务项目以及在督促学生完成服务项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青岛市志愿者协会[EB/OL].[2018-07-30].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ZCXQlwjUNZtjE2Oqrnxbrb_NJngjV4QJvgg 2MtXi3OfWjHDu-ZZsKplZsDC-FjrHswq4 KaVou7LczJ7cYb5PI_.

姜真,蒋董洪.青岛市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构建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3-59.

青岛志愿服务网[EB/OL].[2018-09-20]. http://qdzyfw.qingdao.gov.cn/index.aspx.

青岛志愿服务网[EB/OL]. [2018-09-20]. http://qdzyfw.qingdao.gov.cn/Pages/VolunteerInfo/List.aspx?type=zlk.

精益服务[EB/OL].[2018-09-21]. http://baike.baidu. com/ link?url=uXZCEz005NhSanC_e089MEFL-3hVkdCZkSlzryu 237CEp28mB7F5LHt_tnuLjSyWK5pe QmfHUeP4oL8hQlJg_a.

李立.论加强我国青年志愿者管理的对策[D].沈阳:东北大学,2008.

王宏,李晓军.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机制研究[J].教育與职业,2014(3):176-177.

符策良,黄泽科,钟灿权,杨炯乐.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机制建设探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2):34-36.

志愿服务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EB/OL].[2018-09-20].http://www.gongyishibao.com/html/gongyizixun/7918.html.

郭金喜.公益创业孵化的实践模式与政策演进[J].当代经济,2012(18):48-49.

姜德辉,王庆波.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N].光明日报,2013-04-27(11).

黄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2):93-97.

[责任编辑 祁丽华]

作者:肖强

上一篇:企业工作规划下一篇:医院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