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2023-0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总结

摘 要:自小受家人的影响,对学龄前儿童教育极为感兴趣。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个别化的心理辅导教育等方面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索更有效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学龄前儿童是指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这个阶段的儿童,针对各界提出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可以总结出大家认同的几种途径: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个别化的心理辅导教育及社区教育等,当然在社会各界的具体的阐述当中又有差别,既有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区别,也有不同理论与具体方法上的区别。下面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总结。

1家庭教育

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很多,可能来自幼儿园、学校、社会等不同的场所,更受制于社会环境等不同的因素,但是肯定的是家长和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家庭的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至关重要。若家庭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左或者偏右的情况,对学龄前儿童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学龄前儿童压力太大,情绪波动和压力较大;对学龄前儿童过分保护,导致学龄前儿童性格上的孤僻和社会责任感的散失;对学龄前儿童过多束缚,导致学龄前儿童人际交往的不足和创造性的缺失;对学龄前儿童过分的表现,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傲,导致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模糊;对学龄前儿童交流太少,容易导致孩子胆子较小,过度的封闭自己,易引起学龄前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

针对以上提及的问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许多学者就家庭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众多意见与建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如下:首先,个别家长因为心理方面的知识较匮乏,难以察知学龄前儿童心理的想法和一些异常的行为,孩子也不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主动学习一些有关学龄前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察觉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变化。其次,家长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剔除相对狭隘的教育意识,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好夫妻之间的感情,维护好亲子关系。好的家庭氛围,不仅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孩子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家庭氛围不好的学龄前儿童容易产生孤僻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施以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要重视学龄前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的培养以及给学龄前儿童更多的自我锻炼和自我学习的机会。

2幼儿园教育

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注重学龄前儿童智力的开发,而很少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一些父母,在孩子学龄前儿童阶段就关注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知识学习比较看重,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把保护学龄前儿童健康和生命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学龄前儿童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近几年,一些幼儿园开始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而许多学者就幼儿园如何开展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上海学前教育网的学者指出:一是要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实施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上系统的学习,把握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减少盲目性,使学龄前儿童教育能健康、科学、规划化的发展。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活动相融合,如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等。

3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在重视学龄前儿童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个别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桑松青(2002)认为首先是要在幼儿园中针对个别案例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辅导,同时要提高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在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解释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规律性的东西。但针对于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的学龄前儿童要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治疗,及时与家长沟通,运用各种方法已达到良好的效果。姚本先等人也认为学龄前儿童在身心发展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具有很大的逆转性,因此及时治疗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就其具体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在幼儿园开展专门的教育活动(如游戏活动)来辅导那些胆小、怯懦的孩子。二是要给个别孩子建立档案,观察分析,在家长的配合下,及时的调整治疗策略,最终矫治学龄前儿童的不良行为。在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也提到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治疗,还要预防。因此在心理治疗前要注重心理健康的辅导。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体育教育中发展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社区环境中进行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等。总之,学龄前儿童教育是一门博大的学科,除了要注重孩子的生命健康外,也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学龄前儿童从小就能健康、快乐、积极、阳光的成长。这也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家长,幼儿园老师,社会各界政坛人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的努力,因材施教,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未来会更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傅宏.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邓明.论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4(06).

作者:向星蓓

第2篇: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效果总结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计划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病史、治疗、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等方面制订的。我们把双龙社区住院门诊及社区普查所掌握的糖尿病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科学归纳并全部输入计算机。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及健康状况,为患者制订详细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整体化服务。

健康教育的形式

宣传手册发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我院在门诊及住院部显要位置都设置了宣传栏,放置了大量宣传手册,可供社区居民随时拿取。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阐述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起到科普宣传的效果。优点显著,推及面广,节约人力;缺点是对于文化基础差的人而言,作用深度不够。

群体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室实施群体小讲课,参加人员由数人至十余人不等,由全科医师负责授课,讲授内容广泛,均为糖尿病有关知识。时间不定,短则半小时,长则数小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具体安排。这种授课方式易为患者所接受。由授课人将内容制成课件,以电教形式授课。优点是直观、生动,由于许多资料细节配有图片说明,通俗易懂,且普及面广。

个体化家庭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病程、有无并发症及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接受程度不同的教育。对个别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我们则定期进行家庭随访或个别指导。我们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成员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饮食习惯,没有家属的配合,糖尿病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开展很困难,也就谈不上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健康教育的内容

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一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发病原理、分型、诊断、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治疗原则等。

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学会自我饮食管理,控制热能, 维持标准体重,兼顾患者的生理营养需求。

运动指导: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疗法之一,适当有效的运动可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有效增加自体胰岛素分泌,有利于血糖控制,促进全身代谢。应与患者共同讨论喜爱的运动内容并共同设计安全适量的运动形式。

心理指导:糖尿病具有病程長、并发症多、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行为。因此,思想负担重,对生活没有信心,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病人了解糖尿病,认识糖尿病,使其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并有针对地实施心理治疗,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药物指导:当饮食和锻炼不能控制血糖时,口服降糖药是最基本的治疗。在应用药物时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应用胰岛素治疗时应介绍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保存方法、注射方法及注射时间、常见不良反应等。

糖尿病并发症的教育:包括低血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的防治;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的病变、肾脏病变、腿部病变、糖尿病足的防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并发症的可能性和风险性,使患者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极大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并改善预后。

讨 论

社区内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在临床以及社区如何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对临床各种诊疗也有增效作用,是综合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水长 李惠清

第3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经验总结

摘要对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程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学习自我照顾,尽可能地恢复社会功能的经验总结。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经验总结

作者:韩永慧1石 玉2

第4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现总结如下:

关注校园心理安全,抓好心理健康。

我们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安全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具有浓郁人情味的氛围和心理环境,真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程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日常教育中,注重整合各种资源,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我注重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思想、心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2.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契机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今年,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本学期开展的活动把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因素种植在学生心中。每次活动之后,在课堂上我都会进行适时教育,让学生将这种种良好品质的种子深深植于心中,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有益的。

3.利用学校各种设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利用好学校的各种现代化设施,通过宣传橱窗、校园网、心理咨询室、热线电话等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伙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亲密友谊。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

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和精神,处于被动的地位,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成为强制行为,变得毫无意义。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第一是利用学校各项宣传,使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认识。比如,有些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甚至是心理变态的人,所以难免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抵触情绪。我们利用心理橱窗、心理小报等途径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课堂上加大力度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些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认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科学了解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来强化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来优化自身心理素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是针对学生需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是如此,同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一样。我始终本着“心理健康教育要蹲下来看孩子的需要”为原则对学生时时进行心理谈话。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力求联系学生的实际,每课教学只要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大胆进行尝试。

加强心理辅导,关注和保护特殊群体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

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更容易遭到侵害,包括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比较调皮、淘气的男生,家庭条件差、父母下岗或离异的学生,有亲属患有精神病或正在服刑的学生,以及那些性格内向、怯懦、寡言少语的学生等等。这些少年儿童因生活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件而容易遭到学生的歧视,受到心理伤害的可能性也要比一般学生大得多。女生虽受到各种惩罚的经历比男生少一些,但却对惩罚怀有更多的恐惧,在心理上受到的伤害更大。对这类学生群体,我努力从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找到自己的自信,防止他们在隐性伤害中过早对社会和自己丧失希望,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具体做法是:

1.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健全心理档案。学期初,都从学生自卑、自悲、自私、自负、学习焦虑、消极、厌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在普查基础上根据其结果设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并在各个班级设立“知心姐姐”信箱以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及有关班级任课教师就能够依据不同情况,协同进行引导、教育。力争将心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理解信任学生,消除对立情绪。对立情绪是学生是受挫后的逆反心理反映。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经过促膝谈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理智。由于每个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遇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同时,相信学生会有进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平度双语学校

姜在蛟 2016.9

第5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五一班 尹晓婧

本学期,我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关注学生心理安全,抓好心理健康。

我们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安全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具有浓郁人情味的氛围和心理环境,真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二、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程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日常教育中,注重整合各种资源,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我注重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思想、心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2.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契机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今年,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本学期开展的活动把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因素种植在学生心中。每次活动之后,在课堂上我都会进行适时教育,让学生将这种种良好品质的种子深深植于心中,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有益的。

3.利用学校各种设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利用好学校的各种现代化设施,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伙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亲密友谊。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

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和精神,处于被动的地位,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成为强制行为,变得毫无意义。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第一是利用学校各项宣传,使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认识。比如,有些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甚至是心理变态的人,所以难免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抵触情绪。我们利用心理橱窗、心理小报等途径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课堂上加大力度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些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认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科学了解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来强化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来优化自身心理素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是针对学生需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是如此,同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一样。我始终本着“心理健康教育要蹲下来看孩子的需要”为原则对学生时时进行心理谈话。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力求联系学生的实际,每课教学只要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大胆进行尝试。

四、加强心理辅导,关注和保护特殊群体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

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更容易遭到侵害,包括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比较调皮、淘气的男生,家庭条件差、父母下岗或离异的学生,有亲属患有精神病或正在服刑的学生,以及那些性格内向、怯懦、寡言少语的学生等等。这些少年儿童因生活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件而容易遭到学生的歧视,受到心理伤害的可能性也要比一般学生大得多。女生虽受到各种惩罚的经历比男生少一些,但却对惩罚怀有更多的恐惧,在心理上受到的伤害更大。对这类学生群体,做为心理老师,我努力从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找到自己的自信,防止他们在隐性伤害中过早对社会和自己丧失希望,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具体做法是:

1.开展心理咨询,依据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力争将心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理解信任学生,消除对立情绪。对立情绪是学生是受挫后的逆反心理反映。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经过促膝谈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理智。由于每个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遇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同时,相信学生会有进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

3.表扬鼓励学生,消除自卑。在教育中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而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提高学生积极进取的自信心,获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五、在行动研究中探索教育之路。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下学期,我将进一步挖掘、优化自身的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深入做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五二班 师艳珠

本学期,本班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下面我就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结:

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

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第6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社会不断发展,学生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有赖学校、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其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起主导的作用,我校就这些方方面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民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班主任,我们对此不能漠视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必须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来源:()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_肖肖_新浪博客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自然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

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3、充分利用其他的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①利用各种报刊杂志的有关文章,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如某日报《谨防“黃”从口出》一文告诫人们不应看黃色书刊和录像,更不应嘴巴扩散黃色病毒,败坏社会风气。这对一些爱说粗口的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或利用报刊杂志上的心理测试韪,进行测试,使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②开设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由优秀学生组织成小记者的咨询小组,共讨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师生之间的朋友式的交流,既解决了学生因学习方法、成绩等方面产生的困惑,又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并通过建立“悄悄话”信箱,学生们如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把自己的心里话或疑问以书信形式投入信箱,并很快能得到咨询回复,引导学生、疏导学生,或接受个别咨询。

③努力利用好校园文化阵地,收听宣传广播,收看新星电视台,办好宣传栏、黑板报等,使学生时时处处受教育得鞭策。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班主任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7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段总结

本学期我校“心育”工作注意观念的提升,认识的提高,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实施原则:“人性化”教育

我们深深感觉到,把学生当作人看待不能当作知识容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这些,首先在两方面急需改进:[1]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这种师生的交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2]为了使学生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教师的赏识要有“度”.任何教育都不是盲目的,尤其现代教育有很强的目的性,而不是一味的赏识,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孩子的闪光点,应该成为辨证地操行“赏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思想.

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1、 进行心理辅导讲座

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心理教师积极配合毕业班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试考虑心理的调适,包括深呼吸松弛法,联想放松法,积极暗示法,转移刺激法,模仿学习法,系统脱敏法,等一些心理辅导,坚定学生的信念和决心,增强临考心理素质。

2、 经常性开展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面对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萌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相应开设了信件咨询、学生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及家长咨询。

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困惑需要帮助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面谈的,都可以写信投到“心灵之约”信箱,由心理老师写回信放到传达室。信箱每天下午开一次,保证第二天准时回复。适时的心理咨询为学生解决了考试心理胆怯,时间紧迫,思想压抑,食欲不振,厌倦学习,情绪低落和如何调节不良情绪,怎样追求远大目标,人的基本情绪、心情,心境,等一些实际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失衡,心理挫折和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心理支援和心理疏导,切实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倾听他们,帮助他们„„

心理咨询室定于每周一至周五,课外活动时间开放,也可以和心理老师预约时间。当面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自制力问题、人际关系、交往、家庭关系等等,还包括了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老师对待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指导和帮助。同时,对极个别有心理问题和成绩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康复工作。

3、 开展心育班会

我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员工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重视心理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在心育主题班会中针对全体学生共性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良好的人格。全校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根据每个年级的学生心理特征和问题背景,由教科室和心理辅导室倡导活动主题。如这个学期各年级分别开展了题为“心理健康人格更美”主题班会,“尊重你,我,他”主题班会,“向名人伟人学习”主题班会。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树立自信、勇敢的性格等等为目的,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心育班会的活动影响下,班主任们改变了以往工作的方式,

逐渐渗透心理辅导内容,以学生关心的心里问题为主题,互相探讨。

三、 广泛宣传

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站定期宣传心理知识,组织学生制作心理专栏和心理小报。各项专题均由学生自己制定,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迫切想知道就制定哪方面的专题,然后心理教师指导他们学习相应的的知识,通过消化吸收,形成自身独特的思想,根据自己所思、所想、所知、所解,编排内容、设计版面。这样一方面从学生自身出发,自己选材,自行设计,贴近学生们生活成长需要,易于接受,能够引起兴趣,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主创人员在编排过程中必须认真学习,努力消化吸收,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设计出好的方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也使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创造的过程,及增长了心理知识,又锻炼了各方面能力,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我心理素质。

四、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十分重视,各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有规律地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研讨,并进行课题研究。在探索主体性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以健全人格培养作为我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课题。由魏挺茅副校长和张国良副校长牵头,有学校心理健康小组和全体班主任参与的课题研究。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实际,在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的主要特色。从人格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德育工作,课题强调学校人格培养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应当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主体,兼顾矫治少数学生的人格障碍。

研究前期,全校德育工作者围绕主题进行理论探讨,鼓励教师通过资料检索对比和反复思考,提练出一些较有新意的观点。我们认为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明确一致的人生哲学、生活定向;良好的日常习惯、生活与学习方式;自我认可、现实性知觉和自我客观化表现;坚韧自觉的意志、行为准则;主动积极的观察、思考、探索习惯;与他人热情交往、和谐合作的能力;一定的审美情趣与修养;较强的责任感和较高的道德品质与情操;优良的性格、气质特征。反映了一个人在心理、生理、社会、道德、文化等各方面所应达到的和谐统一的境界。实验初期,拟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参加实验的教师系统学习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育、德育的理论著作,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和掌握学校人格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最新动态。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条件。在问卷调查阶段,了解实验对象在学习、生活、心理、道德、个性等方面的人格现状,为实验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以问卷形式组织学生参加人格现状测定和情感活动现状调查。在调查基础上,我们为实验对象建立学生人格档案。然后在实验研究阶段,拟通过专题培训,主题班会,课程设置,自主管理,实践活动,家长学校,校园文化,个别辅导等方式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且全方位的训练和指导。

五、 积极参加上级教研培训

两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频繁。沈燕瑾老师作为桐乡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积极参加省、市及桐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培训活动,并在全校展开活动。

六、 几点体会

通过近几年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感兴趣什么,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如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有很多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就及时进行新生适应不良症的教育,指导他们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形式以及和新同学相处等。

其次,对于心理辅导工作的时间上应尽量方便同学。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为了方便学生,把咨询时间放在了中午,这样心理教师就不得不放弃午休时间,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

心来的,如果这次没能及时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就要求心理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主。

第三,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学生们在学校中在体验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还要感受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及以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就更为显著。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渴望参与的心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作,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教师心理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前很多教师对心理学一知半解,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都不清楚。而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对学生异性交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现在许多班主任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会找同学谈心,和他一起分析探讨,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避免了矛盾冲突或直接造成尖锐的问题。

现在,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

政教处

2012-6-4

第8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段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是以心育为前提的,搞好心育促进德育,解决了德育二层皮”知,行”分离的不良倾向.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里,人们面对快节奏的生存环境,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会不会进行心理活动,会不会进行正确认识心理活动,已经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接受心理教育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

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离开心理健康教育精神文明将失掉灵魂,健康的身心是一切的保证.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用高尚的道德,健康的身心,善于合作的意识去适应社会需求,健全人格,努力达到“德智心体”全面发展.本学期我校“心育”工作注意观念的提升,认识的提高,开展“强国要强民,强民要强心”主题系列活动. 心育实验研究给我们以理性的启迪:

一、“人性化”教育

在实验中我们深深感觉到,把学生当作人看待不能当作知识容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这些,首先在两方面急需改进:[1]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这种师生的交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2]为了使学生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教师的赏识要有“度”.任何教育都不是盲目的,尤其现代教育有很强的目的性,而不是一味的赏识,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孩子的闪光点,应该成为辨证地操行“赏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思想.

二、“个性化”教育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认识到,一定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过去张扬是贬义词,谁一表现就说人家张扬,出风头,现在就怕你不突出,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有发散性的思维,有标新立异的答案,甚至是荒诞的思维都可以,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根据大纲的意思,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有课程意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创造学生的个性,哪个方面有发展就培养他哪方面的特长,给他们心理支持,帮助孩子认识到,只要努力,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思想观念.

三、我们在实施“心育”实验阶段研究中的具体做法.

1、 完善机构,逐步步入正轨

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科研室为核心的领导小组.每个学年有实验班级,每个班级有本学期的实验计划,阶段总结,实验过程的详实材料.并将心育课列入学校日时日程,将心育内容渗透在课堂上,各实验班级建立了心理信箱,成立了”心语小屋”咨询室.

2、讲究科学方法,推进“心育”.

3、优化一个实施过程:全程全员全方位

全程:开展活动,培养集体主义意识.运动会,科技节,劳动节,艺术节等校园文化都是培养学生的主人翁和社会责任感的意识.

全员:建立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网络,建立实验教师,实验班学生的档案管理.学科渗透单靠一个教师不行,音体美审美观念,小科目的综合知识都会拓宽渗透途径.

全方位: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家长会,座谈会与班会的结合,有经验的教师,家长介绍经验.

4、 构建二个体系:

(1)心育课程体系.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课定期专题讲座.挖掘出心育与学科的教育点,找心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点,找心育与教师技术的结合点.心育健康教育课紧扣以问题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主导为要点,在教学环境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觉的行为.

(2)心育环境体系、校园管理体系:学校是家庭和社会的中介,学校是一个心理教育对一群孩子的教育;校园文化体系:板报,手抄报,文体活动;家庭环境体系;现代的家庭一般是两个家长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家校的共同目标是希望达到心目中完善的培养.

○1 队伍建设寓教育教学中

○2 培训教师是心育的基础

○3传达会议精神(口头,书面)学习观摩,了解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八本书).

○4及时总结实验工作,使成果得到升华,相互借鉴.召开论文,案例信息交流会,互通有无.

○5结合月考前后召开”不怯场”,抗挫折”等心育班会,并上交记实.

○6在教学中挖掘心育方法,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中,写在教案

上.

○7定期检查学习笔记,随时随地以不同方法进行交流.○8 教学,教育活动是心育的主阵地

○9教师进课堂要微笑,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10课堂结束要有启发性,创造性.学生愉快的离开课堂. ○

○11作业批改要有感情,鼓励性的文字.

12心理辅导设计,除讲的教材外,热点问题不可忽视. ○

13 班会活动开展依赖信箱通道提供的共性问题,进行心理○

健康辅导.

“德育”工作是伦理性,社会性的教育,“心育”工作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教育.“心育”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育心是为了更好的育人,为了学生的心灵健康,我们要象抓学校基础教育工作一样对待.建设优良健康的的人文环境:校容,校貌校风学风教风,它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教师要有现代观,现代教师必备的“心育功能”包括启迪情商,她将成为学生营养自己,建设自己,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关爱生命价值的引领者.相信只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心育”这一实验课题一定会在新春小学开花结果.

2007.12.30

第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但同时社会过渡时期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刚刚进入学校的学生,面对大学生活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心理学方面出现的很多不适合做好新生的学生尤其重要的心理教育。结合我院和我部门对我班同学进行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现在的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I.背景:大学确实是一个新的天空,其中生活与高中时代的自由非常不同,丰富多彩。但是,根据调查,我国在我国有一定的心理混乱和温和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比例高达25%至30%,所以我班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心理进入班级。

二,活动的目的:面对新的适应,我们不需要逃避和恐惧,而是通常的心态探索新鲜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对待,如何更好地进入新的生活的心理适应时期,更好地实现新的平衡,所以我的班组织班和心理训练,尽快帮助你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自我 心理调整,提高心理素质,实现新的成长。

三,课程总结: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注意心理健康,我班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课,向学生讲述心理健康内容及其意义。课堂参与者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提出了现实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心理成员的问题,我们必须回答和提出建议。这个班级将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心脏素质,引导他们发展科学的生活方式,然后加强其调整心脏的能力。

第四,团团总结:然而,空洞的理论是不够的,所以我的班级决定进行心理小组训练,印象深刻。

首先,我们在风中进行了比赛。让学生们进入圈子圈子,选择一个人成为草,草站在圈子的中间,他的手放在胸前,闭上脚,闭上眼睛,身体伸展下来。下来的过程不能移动脚或脚分开。在游戏开始时,询问会员他们是否准备好了。草可以选择任何方向向下,草下到哪个方向,站在那个方向成员需要下降在草中,当身体要把他的手推到另一个任意推。

通过游戏 ,通过沟通交流互相理解,达成共识,同时通过游戏,可以顺畅沟通渠道,促进未来合作。

这一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导学生的人际技能,促使班级了解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增强课堂的凝聚力,使这次活动是非凡的。

上一篇:乡卫生院存在问题下一篇: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