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新闻稿

2022-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辩论赛新闻稿

辩论赛新闻稿

唇枪破谬误,舌剑明真理

——记电气工程学院新生辩论赛全面展开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加深各专业之间的了解,提高广大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电气工程学院新生辩论赛于11月19日在2J40

1、402全面展开。2010级各专业同学围绕“做事应该当机立断还是三思而后行”等命题展开辩论。

晚7:30,比赛正式开始。在立论环节,双方一辩围绕辩题阐述自己的观点,陈词提纲挈领、有理有据。接着进入攻辩环节,双方辩手旁征博引用经典史实充分说明论点的正确性。辩手们精辟的措辞、犀利的语言,调动了辩论场上的激烈气氛。比赛总结陈词环节,双方辩手清晰的思路、合理的总结、巧妙的陈词为此次辩论赛画上圆满的句号。最终通信和自动化专业分别获得本次比赛的胜利。

本次辩论赛是智慧与才思的交锋,是激情与勇气的碰撞,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提升了他们的应变能力。

电气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笪圆圆

2010年11月20日

第二篇:辩论赛新闻稿

赛场说好一分钟

场下需出十年功

最佳辩手将花落谁家?

2015年5月4日,第十届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辩论赛在十一号楼111圆满落幕,在此次活动中成功脱颖而出的是第六组反方的戚煜同学,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以及下一届辩论赛主持人的职位。在赛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陈燕侠老师称赞戚煜“个人魅力不可阻挡!”

辩论场上放光芒

戚煜,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132班的一名学生,他曾在大一时的新闻采访活动中获得最佳演员称号,而今又在辩论赛中夺得光芒,成为了最佳辩手。他所在的团队是被拆分重组的六人小组,面对新的的搭档,他们出场以一段身着全黑、眼戴墨镜、手执“斧头”的舞蹈亮相,引得全场鼓掌连连。赛后,陈燕侠老师表扬道:“最后一组特别抢眼,因为前边的有些平淡,我们有很多同学放不开,所以最后一组反差很大,非常圆满,很亮很亮。”同时,作为最后一组的反方六辩,戚煜同学的陈词赢得了这样的赞扬:“戚煜他最后的这个总结,是针对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做出的总结,他的思路他的表达都是非常到位,他获得最佳辩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这个总结太好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场“非专业的专业辩论赛”是在2004年由陈燕侠老师创办的,目的是衔接上一学期的采访课以及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陈老师在《我做我写 多重效应的采写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中提到:“我做我写新闻采写实践教学模式注重体验,既是特色鲜明的专业化训练,又是个体锻炼成长的过程......这一实践教学模式更注重合作共享精神,全程检验团队合作能力......”而戚煜在面对记者成为最佳辩手有什么心得时是这样回答的:“这次活动的收获我觉得是非常大的,首先是这个活动的本身意义就非常大......延续了上一次的采访活动,我们的团体的意识、团体的荣誉感越来越多.......”。就如何获得成功的这一问题他说:“......一个是经验上的优势.......第二个就是之前材料准备上是非常充分的,包括临场应变的发挥,.......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在我们预料范围之内的......”。他团队的组员也称:“戚煜在资料准备上和表演上特别给力.......”。

这次活动的举行不单单促成了戚煜一个人的成功,其他的同学也是受益匪浅的,不论是在材料的准备还是在赛场的表现,都锻炼了每个同学的收集查找、创意创造、总结分析、随机应变等能力。而这个活动也会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届届传承下去,造福每一位同学。

广电131 米济柳

201301814114

赛场说好一分钟

场下需出十年功

最佳辩手将花落谁家?

2015年5月4日,第十届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辩论赛在十一号楼

111圆满落幕,在此次活动中成功脱颖而出的是第六组反方的戚煜同学,获得了

最佳辩手的称号以及下一届辩论赛主持人的职位。在赛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陈燕

侠老师称赞戚煜“个人魅力不可阻挡!”

戚煜,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132班的一名学生,他曾在大一时的新闻采访活

动中获得最佳演员称号,而今又在辩论赛中夺得光芒,成为了最佳辩手。他所在

的团队是被拆分重组的六人小组,面对新的的搭档,他们出场以一段身着全黑、

眼戴墨镜、手执“斧头”的舞蹈亮相,引得全场鼓掌连连。赛后,陈燕侠老师表

扬道:“最后一组特别抢眼,因为前边的有些平淡,我们有很多同学放不开,所

以最后一组反差很大,非常圆满,很亮很亮。”同时,作为最后一组的反方六辩,

戚煜同学的陈词赢得了这样的赞扬:“戚煜他最后的这个总结,是针对根据现场

的情况及时做出的总结,他的思路他的表达都是非常到位,他获得最佳辩手很重

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这个总结太好了”。

这场“非专业的专业辩论赛”是在2004年由陈燕侠老师创办的,目的是衔

接上一学期的采访课以及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陈老师在《我做我写 多重效应

的采写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中提到:“我做我写新闻采写实践教学模式注重体验,

既是特色鲜明的专业化训练,又是个体锻炼成长的过程......这一实践教学模式更

注重合作共享精神,全程检验团队合作能力......”而戚煜在面对记者成为最佳辩

手有什么心得时是这样回答的:“这次活动的收获我觉得是非常大的,首先是这

个活动的本身意义就非常大......延续了上一次的采访活动,我们的团体的意识、

团体的荣誉感越来越多.......”。就如何获得成功的这一问题他说:“......一个是

经验上的优势.......第二个就是之前材料准备上是非常充分的,包括临场应变的发

挥,.......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在我们预料范围之内的......”。他团队的组员也称:“戚

煜在资料准备上和表演上特别给力.......”。

这次活动的举行不单单促成了戚煜一个人的成功,其他的同学也是受益匪浅

的,不论是在材料的准备还是在赛场的表现,都锻炼了每个同学的收集查找、创

意创造、总结分析、随机应变等能力。而这个活动也会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届届传

承下去,造福每一位同学。

第三篇:辩论赛新闻稿

XX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暨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

7月1日下午三点半,在“舌战群儒,我最闪亮”青年团员辩论赛中,正式拉开XX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的序幕。XX、XX、XX和XX出席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奏响青春旋律、凝聚青年热情、构建和谐工厂”为主题,将开展青春歌赛、篮球友谊赛、红色教育之旅、征文大赛等多项活动。XX在开幕式讲话中提到:“举办各类活动,旨在活跃青年文化生活,培养、发现青年文化人才,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形式,增强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为构建和谐工厂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在本次以“质量与成本哪个更重要”为辩题的开幕活动 中,现场气氛紧张激烈,双方辩手观点明确、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却又不失风度,侃侃而谈。最后比赛以反方品保、产品开发联合团支部的胜利告终。最佳辩手由反方辩手XX摘得。

第四篇:辩论赛新闻稿

群雄舌战展雄风 争锋相对辩天下

——我校第二届研究生辩论赛

5月4日晚7:00,心理学院礼堂内热闹非凡,由校研究生学生会主办、各学院研究生学生会承办的第二届辩论赛的初赛第二场在此隆重举行。以围绕主题"承担青年责任,践行时代命运”,我院辩手与心理院辩手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我院(正方),坚持认为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是矛盾的。

比赛一开始,双方的一辩手进行陈词。正方我院的一辩周国荣依据哲学动力源于矛盾理论,阐述“不满足生活的现状,即不能享受生活,追求理想的动力正是来源于这种矛盾”的观点。反方心理学院一辩从哲学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关系,陈述“理想融于生活,追求理想应该享受生活的每一分钟”的观点。各方阵势摆开,严阵以待,鹿死谁手,给我们现场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一轮攻辩,正方以整容一例,追求完美与享受目前的自己的矛盾出发,进行层层剖析,让对手的反驳显得站不住脚。反方以观赏美女有助于长寿为论,论证追究长寿与享受美女是不矛盾的观点。针对整容,长寿与美女的话题,双方争锋相对、步步紧逼,现场气氛迅速升温,达到白热化阶段。

大赛继续进行,进入自由辩论环节。正方以红军长征为例,论述我们可爱的人并不是享受生活,而是为了实现解放而前进。辩手们精辟的措辞,犀利的言辞,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反方辩手也毫不示弱,他们通过享乐主义的误区反驳正方的观点。继短暂而精彩的观众提问环节后,比赛进入总结陈词环节。正反双方辩手清晰的思路和巧妙的陈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接着,校研究生会副主席对本次辩论赛做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了双方的优点和不足,并表示期待大家的进步。最后,心理学院以比我院高4.7分的98.5分完美的表现获得最终的胜利。

第五篇:辩论赛新闻稿

法学院辩论赛决赛之巅峰对决完美落幕

由法学院学习部及法律服务社承办的友谊辩论赛决赛于2016年12月9日晚学院北楼B611教室完美落幕。本次辩论赛有幸邀请到法学院学长学姐担任主席,主持与评委。此次辩论赛旨在提升参赛选手个人能力,通过辩论使之学习新的知识及思维方法,促进并拓宽选手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各参赛队伍经过几天的唇枪舌战,激烈交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本次辩论赛的决赛。在选手们新颖别致的自我介绍后,本次决赛正式开始,赛场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而激烈。双方辩手围绕辩题你来我往、侃侃而谈、针锋相对,却不失风度。立论阶段,一辩旁征博引,充分而巧妙地为自己的辩题确立了定义又扩充了范围。攻辩阶段双方辩手“激烈厮杀”,提问犀利而简洁明了。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阶段是自由辩论环节,辩论双方的金句妙言,滔滔不绝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双方气势皆如万里长虹,如乘风破浪。然而不论双方如何优秀,凡是比赛必有输赢,在来自法律服务社的学长学姐的精彩点评总结后,比赛也分出了胜负。

荣获一等奖的是xx,紧追其后获二等奖的是xx,获三等奖的是xx。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最佳辩手的有xx,xx和xx。

本次辩论赛秉承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完美落幕。参赛同学在辩论过程中培养了逻辑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启迪了自我的思想,使自己对社会的问题,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辩论赛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与意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利于锻炼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与融入集体。

第六篇:辩论赛新闻稿

舌战群雄显真功 口齿伶俐辩英雄—2011年校级辩论赛初赛

顺利举行

4月17日上午10:30,校级辩论赛初赛在教二300隆重举行,第一轮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以《网络是否使人疏远》为题展开激烈的辩论。

此次辩论赛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暨两年夺冠以来参加的第三次校级辩论赛。在院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谢长征老师、大四学姐的精心指导下,也在同学们赛前进行的充足准备下,同学们对此次辩论赛充满了信心。

双方在进行了有特色的自我介绍后,由双方一辩进行了生动的开篇立论。在随后的功辩环节中,双方争锋相对、步步紧逼。紧接着的自由辩论环节更是将辩论气氛推入高潮。双方选手运用精辟的措辞、犀利的语言展示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赛场上战火激烈,观众席也丝毫不敢懈怠。最终,由双方四辩用清晰的思路给出总结陈词。此次比赛不仅给选手们,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此次辩论中不负众望,顺利赢得胜利。同时也期待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辩论赛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虽然在此次比赛中,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同学最终没有赢得辩论赛,但在大家心中,他们仍然是胜利者,他们虽败犹荣。)

比赛的最后,由XXX老师总结了这次辩论赛,既鼓励了同学们的优秀表现,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希望同学们可以在以后的比赛中表现的更好。

上一篇:报告述职报告下一篇:本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