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融合网络管理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宽带无线网络远程技术应用愈来愈广泛,在医疗异构网融合技术架构下,能够发挥无线网络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异构网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异构网融合方案加以探究,然后就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关键技术和管理进行探究,希望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化探究,给网络实际应用起到一定启示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多网融合网络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多网融合网络管理论文 篇1:

多网融合下网络管理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网融合已经由网络融合试点发展为三网融合推广阶段,三网融合不是简单的以广电网络、电信网、互联网形成的物理网络,而是通过业务整合、基础网络整合、网络管理融合的融合,实现网络功能的多元化。

关键词:多网融合 网络管理技术

1 多网融合实现的技术创新以及面临的技术瓶颈

多网融合的技术实现主要包括信源、信道以及终端方面的创新:首先信源方面,随着我国信源编码标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为多网融合提供了技术管理发展的理论技术支持;其次在信道方面,多网融合的基础就是网络的发展,网络是多网融合的中介,网络的接入网和传输网承担着上层业务,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网络宽带提速实施工程,网络运营商积极推行光纤用户到万家计划和推广双电网改造工程,这些网络提速工程为多网融合提供了网络支撑;最后终端方面,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多网融合提供了终端平台整合与统一,比如苹果公司开创的APP产业环境,Android系统的开发与实现为多网融合运营商提供了快速进入与自主定制的机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下载需要的应用软件。

当然多网融合作为一种新发展网络技术,要实现多网融合还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问题:

1.1 兼容性问题。多网融合的实现,是通过多网融合管理系统平台对多网的功能进行统一管理,但是从当前网络结构现状分析,多网融合存在着网络兼容性问题,以“三网融合”为例,三网融合存在着宽带化不统一的问题,计算机网络采取的是分组传送技术,这样网络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分组数据丢失、抖动等问题,无法实现语音和视频信号的稳定性,而广播电视网采取的是单向广播方式,无法实现与网络平台的整合,满足不了互动业务发展。

1.2 缺乏成熟的网络可视化技术。随着多网融合的不断发展,不同的网络运营商为了实现多网融合,需要不断的添加各种新设备、新业务,为此多网融合信息管理平台需要及时的了解网络拓补结构图,以便根据相应的业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根据现在的网络拓补图分析,其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多网融合的可视化技术还不成熟,无法对多网进行完整的网络拓补结构视图。

1.3 网络综合管理技术不完善。多网融合都是建立在传统的运营商运行管理模式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他们基于不同的网络运营模式,其管理方式也就必然会不同,而多网融合则是对不同运营商进行业务整合,这就需要不同的运行商改变各自为主的运营管理模式,建立综合性的管理技术,而这方面受到传统思想、人员专业技术以及资金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多网融合综合管理技术还不完善。

2 多网融合系统的管理需求

2.1 多网融合的系统结构。为满足不同网络用户的需求,多网融合平台必须要完成以下功能:用户终端在异构网络中的切换、支持媒体流与终端的适配。因此多网融合控制平台应该具有多业务协同触发控制、异构网络注册和接入控制、资源调度、终端群管理、移动性管理等等。同时也要保障多网融合平台要具有适合各种网络资源的接口和各种服务接口。总之我们可以根据多网融合系统的要求分为:业务层、控制层、承载和终端层。

2.2 业务控制面结构。①业务控制面结构。业务控制面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主要包括用户侧、IP网络侧,策略控制以及业务控制侧。②业务控制面功能。业务控制面的功能主要是对具体的业务进行控制,为实现这些业务需要外部服务器提供相应的功能,根据具体的功能,我们可以分为:注册模块、群管理模块、媒体控制模块、SIP代理模块、短信管理模块以及呼叫控制模块。

2.3 承载面终端节点管理。基于不同网络发展历程、管理模式,本文中分析的多网融合承载面终端节点管理主要是对广电网络向融合网络演进过程的终端节点管理技术。随着广电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为此以能够满足对系统故障进行报警,并及时查询关键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的CMTS/CM终端管理系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基于网络管理的重要性,多网融合都加入了SNMP网络管理协议,其主要包括:网络管理系统、被管理设备以及调制调节器。

2.4 承载面云服务器管理。云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支撑,随着多网融合业务控制平台功能的不断发展,如果每个应用系统平台都使用一台物理服务器的话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为此利用云技术可以为多网融合控制平台构建提供多模式的管理技术服务。云计算服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以及软件即服务。它们之间是相对独立的,面对的是不同用户的需求,云服务节点管理更加强调服务的质量,保证用户在切换服务时能够获得更加稳定、可靠、高效的信息数据,云计算管理系统平台可以通过大量的服务器协同工作,对各种业务进行部署和开通,以此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实施大规模运营和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网络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异构网络的相关技术成为热点话题,如何实现多网融合是提高用户终端服务的根本保障,因此研究多网融合的网路技术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辉,张翠莲.三网融合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9).

[2]梁杰光,徐建荣,赵红柏.三网融合下网络维护管理方法探析[J].通信世界,2014(02).

[3]王爱军,崔雅丽.三网融合与IPTV应用[J].价值工程,2013(28).

作者:郑保强

多网融合网络管理论文 篇2:

基于宽带无线网络的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技术架构探讨

[摘 要]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宽带无线网络远程技术应用愈来愈广泛,在医疗异构网融合技术架构下,能够发挥无线网络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异构网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异构网融合方案加以探究,然后就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关键技术和管理进行探究,希望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化探究,给网络实际应用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4.069

0 引 言

宽带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广泛,在网络应用中多独成体系,这就出现了资源浪费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加强异构网融合技术的深化研究,实现程控交换以及移动自组网的互联互通等,和医疗异构网融合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1 异构网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技术问题

异构网的融合问题从提出后就在各业界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已经有系列研究成果以及系统得到了应用,异构网融合不局限在基于IP核心网多网融合上,已经在多网融合方面有着突破。异构网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比较突出,对促进医疗事业单位发展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我国医疗领域事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主要体现在医疗中的科学技术应用上,异构网和医疗领域结合需求进一步增大,只有满足当前医疗领域的发展要求,才能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

在医疗领域中应用异构网,受到技术因素以及行政因素的影响,应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异构网融入和技术上,卫星通信成本比较高,全覆盖存在很大难度,实现人人都享有优质远程医疗服务,需要结合宽带无线通信就近快速接入来降低成本。卫星通信远程医疗系统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容易存在干扰问题,接入核心网的门槛高,存在垄断现象。此外,异构网融合过程中,移动性远程医疗设备建设不完善,当前宽带无线通信终端耗能比较高,很难长时期以及机动测量需求。特别是在野外紧急动作现场进行作业时,电源供应是比较大的问题。远程医疗影像处理终端以及传输处理终端支持比较重要,而当前终端传输技术相对单一,影响传输及时性。对于远程医疗影像处理终端以及生命体征智能检测等,由于受到终端传输手段技术单一化因素影响,使实时传输出现了瓶颈现象,对远程医疗服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单一有线传输终端和实际远程医学音视频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业务需求,因此,当前急于要在多传输方式以及远程医学单兵携带式数据采集终端方面加快研制进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实际医疗领域的良好发展。

异构网在融合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体现在多网没有形成协同传输以及控制和信息交互机制。远程医学服务系统,在通信协议层面没有实现互通,也没有实现患者病历和信息交互共享,从而造成资源浪费问题。建立服务于小,以及远和散的远程医疗急救治平台方面缺少宽带无线网支持,在一些病历信息融合方面还存在很大难度。

2 异构网在医疗领域中的融合方案

异构网融合比较关键的步骤是宽带无线网多样化终端研制,形成多网间信息交互机制,从而建立异构网融合技术端口。异构网融合基于自组网终端以及数字集群终端等进行研制,并及时改进,从而实现终端支持话音以及视频和数据传输中可能转成IP包传输。视频混合处理器,主要指实现多路视频信号接入,并实现视频信号输入源切换,处理音频转換处理器,最终实现音频信号输入源切换的处理。而异构网融合路由器主要实现各路由转发,然后向卫星主站进行发送音视频的IP包。高清MCU主要为实现音视频复合并形成标准视频码流独立构成IP包,通过这种异构网的融合方式,能够满足远程医疗的应用需求。

3 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关键技术和管理

3.1 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关键技术

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中涉及关键技术比较多样,在宽带无线网的基础上,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关键技术的全网IP化,保障软硬件互联互通是关键。硬件连接需要有标准,把非IP信号转换成IP信号,在这一环节要考虑音视频信号封装为IP包,最终实现信号传输以及处理融合。在语音处理方面,要把采集不同接口语音信号连接到标准口数字语音切换台,然后把模拟语音转化成数字语音信号,保障其能在IP网络中有效编码以及传输等。从视频处理技术方面,主要把模拟视频接口信号以及高清视频接口信号转换为能够在异构网传输的信号,保障信号满足相应编码标准。从软件技术层面来说,主要是保障不同输入信号源可在同一音视频编码软件实现信号融合和音频传输管理等。

3.2 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网络管理

基于宽带无线网的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要做好相应管理工作,这是比较关键的内容。全网存在4G手持终端以及无线网和数字集群等多样化终端设备,为保障接入设备灵活以及可管控,要做好建设网络管理系统,加强网络管理力度。管理系统主要是无线或者有线方式活动终端设备状态参数,然后对相应设备状态参数进行修改和重置。从有线层面来看,可以运用RS232/485接口进行读取以及修改终端设备参数,然后采用串口服务区把串口信号进行转换TCP/UDP信号IP转发。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全网设备的树状网管理。在网络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重视终端设备,接入后信道能自动分配处理,最大可能地避免卫星信道发生堵塞问题。远程医疗异构网系统是新的宽带无线通信迅速部署以及组网灵活的主力军,在实际应用中,业务发展要和无线传输平台相联系,不断优化业务管理模式。

基于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的管理过程中,切换管理方式比较重要。其中,涉及异构网络移动性管理方式,其中的域间以及域内移动性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所谓的域间移动性管理指宏移动管理,域内移动管理指微移动管理。档案移动协议是构成宏移动的移动IP协议,以及解决微移动IP扩展方案,从异构网移动管理来看,主要由两个重要部分构成,也就是位置管理以及切换管理,这两个管理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具有相关方面。移动管理比较注重移动节点以及跟踪移动性和更新位置信息,对数据库结构以及寻址方法是比较重要的研究内容。而切换管理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控制移动接入点,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注重移动节点以及网络连接,在这一方面会涉及多方面操作,其中切换触发以及连接重建等都是重要内容。

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网络管理过程中,就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这一系统主要为医院建设尤其是医院紧急救治任务设计的,依照地方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人们提供相应医疗支持服务,为比较重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大灾害事件提供紧急救治服务,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够保障在一定规模事故中提供良好的卫勤保障。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医学救援,满足医院执行任务等救援保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促进我国远程医学发展。通过建设这一系统平台,采用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进行部署,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组网比较灵活,能够进行广阔覆盖,地面有线传输远程医疗图像比较清晰。运用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对建设无线传输平台具有更高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医疗设备以及人员和无线网络联合建设工作,从整体上提高网络医疗平台的应用质量。优化软件以及信道管理和业务管理等诸多层面,从整体上提高该系统的应用质量。

3 结 语

宽带无线网远程医疗异构网融合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所涉及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和实际远程医疗需求相结合,从整体上保障异构网融合的质量。通过应用宽带无线网,有助于促进远程医疗异构网的融合发展,满足实际系统的完善建设要求。本文对异构网融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探究,希望有助于丰富理论,为我国远程医疗异构网的融合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程雨,姜勇.对互联网医院发展现状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2).

[2]舒展羽,陳芳,吕强,等.互联网医疗面对社会服务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7(2).

[3]徐志杰,蔡博宇,常富强,等.互联网用户对在线医疗服务的隐私敏感性及安全认知状况的调查与伦理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1).

[4]廖磊.我国互联网医疗创新的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6(11).

[5]桂建军,曹敏,王军,等.国内外应急救援卫生装备现状与发展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6(11).

[6]李宗友,王映辉,张一颖,等.论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2).

[7]张婷,何克春.我国“互联网+医疗”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

[8]刘志军,王凤著,张孟辉,等.软交换技术协议SIP及其在VoIP中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6(27).

[9]陈红玲,郎六琪,刘立勋,等.远程医疗监护诊断异构系统的集成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12).

[10]赵一鸣,左秀然,杨国良.远程诊断平台异构系统集成的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8(2).

作者:李海琳

多网融合网络管理论文 篇3:

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应用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其中,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方面的应用,也就是多网融合技术,开始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某些通讯领域也开始逐渐受到重视。

【关键词】多网融合;通信工程;应用

1多网融合的定义

笔者根据所查询的资料和自己总结,对多网融合的定义如下:多网融合是一种在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把旗下的各个分系统以及下设技术通过某种方式统一联合起来之后再进行统一的数据分析的一体化网络管理方式[1]。在这个联合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各个独立的子系统之间如何高效、合理地进行合并管理,而且还要保证独立的子系统融合之后能够组成统一的信息传输网。对于如何提高通信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来讲,多网融合技术可以通过转变其通讯网络的方式加以实现。

2多网融合的价值和优点

2.1功能提升

多网融合技术以一体化为基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管理方式,可以说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各个本出于相对独立地位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打破了一度单一管理控制场面,把多个防护管理中心合并成一个,设立在比较大型的通信工程当中。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方便了整体上的管理,同时还减少了费用和成本。而且,这样一来对于安防管理的选址也放松了要求,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商业用地的费用。在当今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多网融合的提升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充分的体现。

2.2经济效益显著

正如设立公司的目的一样,任何一个项目或者工程实施的首要目的就是赚取利益,取得经济效益。如同经济学中的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思维一样,讲究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而多网融合作为一项崭新的网络技术,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前景是毋庸置疑的。譬如,它采用有机统一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样在一些传输设备等原材料的采购上就直接降低了成本;再比如,在光缆铺设的过程中,也不必再像过去那样缠绕得错综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建设的物资成本;再比如,由于多网融合是将多个通讯过程设施放置在一起,因此对安防管理中心的选址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要求了,这样就使得在铺设的过程中可以大大减少因占用商业用地而支付的成本。综上所述,多网融合技术能够为工程减少大幅度地减少开支,其经济效益显著。

2.3附加服务

对于那些传统的网络技术来说,多往融合技术将相互独立的子系统进行有机的融合以后,已经可以实现某些特定的功能了,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它不再具备以前那种附加服务的概念。可是,对于当前的数字化系统来说,多网融合技术已经渐渐衍生出众多的增值服务,随着互联网进程的加快和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功能和新服务开始被逐渐应用,这使其拥有显著地附加服务的价值。

3多网融合技术的发展态势

大数据时代,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各行各业中的應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不论是其覆盖范围还是应用深度来说,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态势。传统的网络技术在应用这方面主要局限于IP数据的传输和应用上[2]。可是,当今网络应用的拓展数据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据此将音频、图像、视频等有效地进行融合。其覆盖的范围和广度也越来越大,综合性质也逐渐得到体现。数据的阅读和接收在以往传统的网络应用中非常受重视,其通讯功能有着互变性和实时性等特点,这些都为当前的多网融合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网络在需求方面将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新型网络与传统网络的应用需求也会出现不匹配、不和谐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而越来越明显。

4多网融合技术的安全应用

4.1安全性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和自动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即使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某些方面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上文已经提到,低成本以及高效率是多网融合技术的最大的价值和优势所在,但是当其余电信的宽带网进行融合时,就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3]。因为多网融合技术是将以前各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所以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相对于以前来说也变得更加的密切。就像铁索连环一样,一旦任何一个小环节出了什么问题,都有可能通过蝴蝶效应对整个母系统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会使得整个系统瘫痪。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4.2安全防御方式

现如今,大家出于保护自己电脑系统的目的,都会优先选用防火墙或者是一些杀毒软件,譬如金山毒霸、360安全卫士等,这种技术虽然比较常规,但却是整个保护体系中相较而言的最为成熟的保护体系。因为这些杀毒软件都是经过长期的防护实践,其病毒库也经过了经年累月的积累,其网络保护经历也相对丰富,因此它可以有效地阻止外来入侵和攻击。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NTM这种方式来解决一些网络终端的安全保护问题。从保护措施上来看,它不仅仅是像普通的防火墙或者是杀毒软件一样紧紧对病毒进行简单的查杀,而是在病毒传播和查杀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围追堵截的方式,将其彻底杀死,并且留下查杀记录,将其纳入病毒库中,防止其再次入侵。NTM没有选择传统的防御方式,而是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方式,在其设计和防御中不断地提高自主性和主动性。

5结语

多网融合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高性价比的特点,因此正在逐渐地被广泛应用在通信领域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网融合技术在一些重要的商业部门和关键的自动化制造领域都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安全性也存在着一定的考验。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分析和探究其在通信工程方面的应用,不断地进行改良和优化,从而为我国的通信工程事业的高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郁文峰.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0):48-49.

[2]李松泉.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6(3).

[3]高健.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8).

(作者单位:远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张阳

上一篇:城市新区道路交通论文下一篇:抗旱浇麦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