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治疗方案

2022-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肾结石治疗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肾结石治疗方案

泥结石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1.1

概述

泥结碎石路面是以碎石作为骨料、泥土作为填充料和粘结料,经压实修筑成的一种结构。

1.2

施工准备

(1)材料

泥结石主要由碎石、泥土组成。采用质地坚韧、耐磨、轧碎花岗岩或石灰石,碎石应呈多棱角块体;泥浆按水土0.8:1

1:1(体积比)进行拌制。

泥结碎石所用的石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长条、扁平状颗粒不宜超过20%。泥结碎石层所用粘土,

应具有较高的粘性,

塑性指数以12~15为宜。粘土内不得含腐殖质或其它杂物

(2)机具

翻斗汽车按计划直接卸人路床,推土机或人工摊铺,洒水车,压路机,其他夯实机具。

(3)作业条件

保证路床已全部完成并经验收合格,保持现场运输、机械调转作业方便,各种测桩齐备、牢固、不影响各工序施工。

(4)泥结石配合比

粘土用量一般不超过混合料总重的15%~18%。泥浆一般按水与土为0.8∶1至1∶1的体积比进行拌和配置。如过稠,

则灌不下去,

泥浆要积在石层表面;如过稀,

则宜流淌于石层底部,

干后体积缩小,

粘结力降低,

均将影响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1.3

泥结石路面施工

1.3.1施工流程

两侧泥结石路面施工程序如下:测量放样→布置料堆→摊铺碎石→稳压→浇灌泥浆→碾压→铺封层。

1.3.2施工方法

(1)堆料及摊铺

作业段划分:摊铺作业时间,每个流水段可按40-50m为一段,根据摊铺用料石量计算卸料车数。卸料后用推土机整平。碎石层虚铺厚度应为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人工摊铺为1.25-1.30,机械摊铺为1.20-1.25,。应按机械配备情况确定每天的施工长度,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以8-10h为一班连续摊铺。

摊铺:碎石料卸料后,应及时推平。应最大限度使用推土机初平,路宽不能满足推土机操作宽度情况下,使用人工摊平。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放线标高及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明显标志,为推土机指示推平高度,以便推土机按准确高度和横坡推平,为下一步稳压创造良好条件。

人工配合机械施工:施工时,设专人指挥卸料,要求布料均匀,布料量适当。布料过多或过少时,会造成推土机或人工工作量过大,延长工作时间。在路床表面洒水,洒水车应由专人指挥,应参照作业时的气候条件控制洒水量,以最佳含水量为标准调整现场洒水量。各类机械施工必须至始至终由专人指挥,不要多头指挥,各行其事。应配备足够的平整、修边人员,对机械不能修整到的边角部位进行修补,同时测量摊铺层的宽度、标高、坡度、平整度,保证摊铺面合格。

(2)稳压

稳压宜用压路机自两侧向路中慢速稳压两遍,使碎石各就各其位,穿插紧密,初步形成平面。稳压两遍后即洒水,用水量约2-2.5kg/m²,以后随压随洒水花,用量约1kg/m²,保持石料湿润,减少摩阻力。

(3)灌泥浆

碎石层经稳压后,随即进行灌泥浆,灌浆时要浇灌得均匀,并且灌满碎石间的空隙。泥浆的表面应与碎石齐平,碎石的棱角应露出泥浆之上。灌浆时必须使泥浆灌到碎石层的底部,灌浆后一至二小时,当泥浆下沉,空隙中空气溢出后,在未干的碎石层表面上撒石屑嵌缝料,用以填塞碎石层表面的空隙。

(4)碾压

灌浆完成后,待路面表面已干但内部泥浆尚处于半湿状态时,应立即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压实,由两侧向中心碾压,先压路边二三遍后逐渐移向中心。从稳定到碾压全过程都应随压随洒水花效果较好。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密度大于或等于设计要求。碾压中局部有“弹软”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应适量洒水,整平压实。

(5)铺封层

碾压结束后,路表常会呈现骨料外露而周围缺少细料的麻面现象,在干燥地区路表容易出

现松散。为了防止产生这种缺陷应加铺封面,其方法是在面层上浇洒粘土浆一层,用扫把扫匀后,随即铺盖石屑,扫匀后并用轻型压路机碾压3-4遍,即可开放交通。

(6)养护

经常对路面进行保养和维护,保持路面平整完好,路面整洁,横坡适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和修补。

由于路面渗析力低,降雨极易形成路面径流,冲刷的泥砂淤积路边的排水边沟,而引起路面积水横溢,冲毁路基,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因此应对路面适时进行养护,保持路面横向排水通畅。

1.4

工期保证措施

根据计划时间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我公司的实际机械、人员等情况,具体施工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总进度计划的实施。

(一)、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

⑴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便于管理和组织施工,拟成立专业作业队施工,我公司将组织充足精干人员,调集精良设备投入到本工程项目之中。并成立由主管生产副经理领导的、由组织公路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生产调度指挥长,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和指导。由各作业队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为调度员,以各施工队为生产实施对象,形成一个从上而下的主管施工进度的组织体系。

⑵建立以项目部为核心的责权利体系,定岗、定人、授权、各负其责。

⑶各施工队应坚持每天一次的生产布置会,做到当天的问题不留到下一天,并让每个生产者清楚明天的工作,及时安排布置。

⑷项目部每周定期召开一次由各施工队和机电队负责人参加的生产动员会,

总结一周的施工进度情况,安排下一周的施工生产任务;及时解决工程施工内部矛盾,及时协调各队伍之间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对施工机械设备、生产物资和劳动力安排计划;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施工进度的落实和完成。

(5)(建立严格的《工程施工日志》制度,逐日详细记录工程进度、质量设计修改、工地洽商等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必须记录的有关问题。

(6)各级领导必须“干一、观二、计划三”,提前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准备,确保工程一环扣一环有序进行。对于影响工程总进度的关键项目、关键工序,主要领导者和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必要时组织有效力量,加班加点突破难点,以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二)、从计划安排上保证工期

⑴在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总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能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并有所提前等问题,进行认真审查。

⑵在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坚持逐(周)安排下达工作进度任务。

⑶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抓住关键工序,对影响到总工期的工序和作业给予人力和物力的充分保证,确保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

⑷对生产要素认真进行优化组合、动态管理。灵活机动地对人员、设备、物质进行调度安排,及时组织施工所需的人员、物质进场,保障后勤供应,满足施工需要,保证连续施工作业。

⑸缩短进场后的筹备时间,边筹备,边施工。

⑹工程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计划的情况时,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下周的工作计划,使上周延误的工期在下周赶回来。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实行“雨天的损失晴天补,白天的损失晚上补,本周的损失下周补”,赶不可抗力耽误工期的措施,确保总工程进度计划的实现。

(三)、从资源上保证工期

⑴将该工程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该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劳动力、材料、资金等资源给予优先保证。同时成立一个施工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结构形式合理的项目领导班子,配备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生产骨干和性能卓越、状况良好的施工机械,组成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施工队伍。

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施工机械做到统筹安排、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尽可能组织机械化流水作业,利用施工机械高效生产力,做好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施工现场设置修理场,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对重要的、常用的机械和机具应留有富余备用设备,以防万一。

⑶制定严格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情况保证各施工段材料的及时供应,杜绝停工待料的情况出现以免耽误工期。

(四)、从技术上保证工期

⑴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工序衔接,统一调度指挥,平衡远期和近期所发生或将发生的各类矛盾,使工程按部就班有节奏地进行。

(3)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施工之前及时向班组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勤到现场,对各个施工过程做好跟踪技术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现场就地解决,防止工序检验不合格

而进行返工,延误工期。

(五)、其它保证措施

⑴关心员工的生活,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施工强度相应调剂员工的饮食,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减少疾病。保证各个员工以健康的体魄、充沛体力,良好的精神状况投入到施工中。现场设立医务室,定期做好饮食卫生的消毒工作,防止恶性传染病的发生而影响正常施工。

⑵做好雨季、夜间施工的措施和周密的准备工作及防洪抗灾保证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⑶搞好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及当地群众的关系,创造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施工环境,使得工程的顺利完成。

1.5质量体系和保证措施

1.5.1

具体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原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严格控制和监督,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确保达到合格等级。

1.5.2

质量控制机构和创优规划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由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副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制定整个合同段工程质量创优规划、方针、措施。各施工队分别设质量管理现场领导组,由施工队长和专职质检员组成。质量安全部和试验室专职抓现场质量管理。施工队一级的质量管理机构在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小组领导下,制订本工段施工区段的创优措施,质量实施计划,并重在现场落实。施工队所属各施工班组根据自己的创优任务,拟定项目工程具体的分项实施计划,责任到人,严格要求,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

1.5.3

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1)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1)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2)项目经理部每周组织一次施工队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讲评。

3)质量安全部对每个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指令单,项目施工队负责在指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质量安全部。

(2)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1)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种地地方材料、外购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质量安全部和材料部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2)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钢筋原材料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有效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行物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5.4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⑴路基土方施工质量控制

1)路基填筑严格按照试验段试验结果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数据和填筑工艺组织施工。路基施工中除保证达到规范要求压实度外,还要达到层层找平,即每层均有一定的平整度,每层都要有路拱,随时阻止雨水聚积,影响填方质量。对路基填料随时检测含水量,偏低时洒水,偏高时晾晒,保证碾压时达到最佳含水量。

2)斜坡上填筑路基时,原地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用小型压路机加以压实。

3)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4)路堑开挖,无论是人工或机械作业,必须严格控制路基设计宽度,若有超挖,应用与挖方相同的土壤填补,并压实至规定要求的密实压,如不能达到规定要求,应用合适的筑路材料补填压实。

⑵路基排水工程质量控制

1)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标高及使用材料严格遵照设计要求。

2)沟槽开挖后即时平整夯拍密实,如土质干燥须洒水湿润,遇有空洞陷穴,应堵塞夯实。

1.6安全文明组织机构及保证措施

1.6.1

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⑴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管理,搞好工程的保卫、防盗,搞好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在每一个工程项目中,制订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并制订严密的安全生产规程,留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购置安全生产的设备和器件,保证施工生产现场的紧急事故处理的开支。

⑵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预防措施,为施工人员办理保险,并制订以下预防措施,以保证员工的安全健康。

1)对于施工现场高边坡及危险地段设醒目的安全标志,对开挖地段又处于交通要道处,派专人看守,或有明显的标志,防止过往行人或车辆不注意发生事故。

2)对材料和设备储存的库房或堆放点,施工人员生活区,特别注意防火安全,设备足够数量的消灭器具、消防水管和消防栓等,以备急需。

3)项目经理亲自抓安全生产和安全教育,定期如开安全生产会议,检查安全生产规章执行落实情况,建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促使人人重视安全,安全生产有奖,使安全生产教育落到实处,得到好的成绩。

1.6.2

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⑴现场布置

1)设置安全标志,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安全标志牌。

2)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材料堆放场、停车场等应按规矩布置。

3)现场道路应平整、坚实、保持畅通;现场道路一侧或两侧遇有河沟、排水沟、深坑等情况时,应有防止行人、车辆等坠落的安全设施;危险地点应悬挂按照GB2893—82《安全色》和GB2894—82《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应设红示警,现场道路应符合《工厂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78—84的规定,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⑵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操作合作证,不准操作人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严禁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按照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做到:

①工作前检查:

A.工作场地周围有无妨碍工作的障碍物;

B.油、水、电及其他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是否完备;

C.安全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D.指示仪表、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可靠;

E.油温、水温是否达到正常使用温度。

②工作中观察:

A.工作机构有无过热、松动或其它故障;

B.按例保规定进行例保作业;

C.认真填写机械运转记录。

3)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5)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6)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7)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上在可到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1.7雨季施工措施

1.7.1

雨季施工安排

雨季施工时,路基施工要做好排水工作。

(1)施工前的准备

雨季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对选择的雨季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编制可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

②修好施工便道并保证晴雨畅通;

③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都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地点,并应与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④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⑤贮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

(2)施工

1)路堤填筑

①场地处理:填筑路堤前,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果原地面松软,则采取换填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填料选择:路堤填筑时,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做到随挖随填并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作雨季施工填料。

③填筑方法:路堤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防止表面积水和渗水将路基浸软。如需借土填筑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小于3m,平原区顺路基纵向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不大于1m。

④路床排水:路堤填筑完成后,为防止路床积水,在路床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将雨水排出路床。

2)注意事项

雨季期间安排计划,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因雨易翻浆地段优先安排施工。对地下水丰富及地形低洼处等不良地段,做到优先施工。施工坚持“两及时”,即遇雨及时检查,发现路基积水尽快排除;雨后及时检查,发现翻浆彻底处理,挖出全部软泥,大片翻浆地段尽量利用推土机等机械铲除,小片翻浆相距较近时,作一次挖能处理。填筑透水性好的砂石材料并压实。

1.8文明施工的措施

1.8.1文明施工措施

1、现场布置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占用。

2、道路和场地

保持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构造物周围应浇捣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并畅通不堵。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3、班组场地清理

班组操作后必须做好场地清理,随作随清,物尽其用。在施工作业中,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横流、混凝土洒漏、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

4、材料堆放

⑴砂石分类堆放成方。

5、环境保护措施

⑴重视环境工作

为确保文明施工,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我公司将采取着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在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时,把环境工作作为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组成部分,并认真贯彻执行于施工的全过程。

⑵加强环保教育

组织职工学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⑶贯彻环保法规

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的有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特点,及时申报安全环境保护设计,切实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

⑷强化环保管理

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主动联系环保机构,请示汇报环保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⑸美化施工现地

场地废料、土石方废方处理,应按设计要求按工程师指定地点处理,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排水通道畅通,工地干净卫生。施工中还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第二篇: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

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32例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术前确诊的32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治疗后先行ERCP,1~3天后再行LC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及病发证。结果:32例中ERCP取石成功29例,成功率96.6%。ERCP术后10例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1例出血,均经治疗后痊愈。LC术后未出现严重病发证。结论: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病发证少、恢复快及简便安全的优点。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括约肌切开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doi:10.3939/j.issn.1007-614x.2010.13.047

Abstract Objective:TOstudy the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combin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treat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 with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allbladder stone.Methods:32 cases of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galloladder stone in patients after the first reatment of perioperative ERCP,1~3days ater,LC treatment was given.then observe the surgical success rate and complcations.Results:32 patients ERCP Toishi successful in 29 cases,the success rate was 90.6%;among 29 cases of LC,28 cases were successful and the success rate was 96.6%.10 cases after ERCP serum and urine amylase increased,and 1 case bleeded,cured after treatment.LC does not appear ser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ERCP combined LCtreat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gallbladder stones had less trauma,better efficacy and fewer complications,fast recovery. It was asimple and secure way. Keywor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Sphincterotomy;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gallstones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3月因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在本院住院患者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8~67岁,平均51.5岁。全部患者均经B超或CT、MR检查明确诊断。出现腹痛26例,黄疸16例,发热20例,转氨酶升高23例。合并胆囊炎21例,胆管炎9例,胆源性胰腺炎6例,糖尿病2例。胆总管直径7~26mm,平均15 mm。结石直径3~24mm,胆总管结石1~3枚,胆囊结石1~22枚。排除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感染性疾病。消化道大出血、凝血功能不全、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治疗方法:1.对合并胆囊炎,特别市胆管炎者,先给予抗炎、降黄、护肝等治疗。有发热、血白细胞明显升高者,留置鼻胆管引流3~7天,并行术前常规及相关检查排除禁忌正。2.ERCO治疗:在局麻或静脉全麻下插入十二指肠镜,寻找到十二指肠乳头,选择性胆管插管,抽出胆汁,注入33%的泛影葡胺行胆管造影。为防止继发性胰腺炎,在导丝进入胰管时不注入造影剂。在明确结石部位、大小、数目后,沿胆总管走行方向切开括约肌10~15mm,行内镜下网蓝取石术。对于结石<10mm、凝血时间延长或乳头旁有憩室,以及年轻患者,不宜行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后,用网囊或球囊取石。对于直径>10mm的结石首先用碎石囊石,然后用取石囊套取结石。结石取尽后,再次胆管造影确认结石无残留。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取石术后

4、

24、72小时复查血尿淀粉酶,正常者3天内择期行LC。采用三孔法入腹,腹内二氧化碳充气压10~14mmHg。为防止胆囊内结石脱落进入胆总管,首先在近胆囊侧用钛夹闭合全部或部分胆管,然后再钱啦胆囊地步,充分解剖显露胆囊三角。切除胆囊后常规留置胆囊床腹腔引流管,术后48小时拔除。入引流管内胆汁较多或胆囊管处理不可靠,术后3天先行闭管,无异常后再拔管。

结 果

本组32例ERCP取石成功29例,平均住院时间9.8天,失败3例,取石成功率90.6%。2例因伴有合并症和1例因结石过大难以取出而实施ERCP/EST+开腹手术治疗。ERCP术后10例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予以禁食及生长抑素等治疗后恢复正常,出血1例,予止血处理后出血停止。LC手术28例获得成功,1例因单纯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解剖不清中转开腹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所有病例未出现与ERCP和LC相关的严重病发证。32例均痊愈出院,半年内随访无残余结石及复发。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自从1987年首例LC施行之后,LC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临床上有15%~18%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胆总管结石是只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来自胆囊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及病情的轻、重、危,完全取决于几十堵塞时的程度和有无胆道感染。发作时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寒战发热和黄疸三者并存(夏科三联征),是结石堵塞继发胆道感染的典型表现。由于胆汁滞留,胆总管扩张,加之胆囊的收缩,胆总管的蠕动,可使结石移位或排除。一旦梗阻解除,胆汁不流通症状得以缓解。但胆道感染严重,并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病情发展迅速,近半数病人很快出现烦躁、谵语或嗜睡、昏迷以及血压下降和酸中毒等感染性休克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常在1-2天内甚至数小时内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石和畅通胆道。目前治疗肝外胆道结石的方法有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和内镜治疗。每种方法各有其不足,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床上大,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常需半个月才能拔管,对伴有其他器官严重疾患的老年患者有一定的风险;二腹腔镜手术或内镜治疗又不适合所有的患者,且目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技术尚不成熟,开展也不普遍。内镜技术的进步主要是用于治疗,入镜内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等已达到了以前需外科手术才能达到的目的。ERCP的优势在于:可直接观察壶腹乳头部病变,对下段胆管病变诊断率高;可直接取活检病理检查;诊断同时可进行内镜下治疗。治疗性ERCP可代替部分胆道外科手术,还可以作为胆道外科手术的一种补充治疗。因此采用ERCP取石与LC相结合,实践技术互补,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行之有效且简便安全的方法。它拓展了微创手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范围,由于无需T管引流,保证了胆道的完整性和消化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床上小,病人痛苦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较开腹治疗明显缩短。本研究结果表明,ERCP胆总管取石成功率达90.6%,病发症发生率为34.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为96.4%,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疗效满意。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似。只得注意的是,ERCP和LC属有创技术,操作难度较大,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术后可出现胃十二指肠穿孔、出血、急性胰腺炎、胆道损伤、胆道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要强调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指征的把握,排除有禁忌证的病例。对于有和并证的患者,特别是老年病人,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规范手术操作方法、正确的术中处理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黄晓强。 肝胆胰外科聚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97-200. 2 孙明。 内科治疗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2 3 顾志汉,徐进康,徐宏伟,等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胰胆管疾病236例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5):299-300. 4 李启信,卢业才,束庆兵,等 MRCP,ERCP在LC术前术后应用价值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8):909-910. 5.李达周,张志坚,王蓉,等。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临床体会。临床消化杂志,2009,21(5):299-300. 6.Nuehaus H,Fu树神呢人H,Ungeheuer A,et al.Prospctive evaluation of the use 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gniography piror to laparoscopic cholectomy[J].endoscopy,1992,24(2):745. 7.Lin C,Simon L,Bruce E,et al. Preoperative versus postoperative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mild to madera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 Annals Surgery,2000,231(1):82. 8.王玉德,谢有志,张富喜。ERCP在胆道外科治疗中作用。交通医学,2009,23(2):178-179..

第三篇:吃肉太多小心得尿结石 辩证治疗效果更佳

9月10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承办。大会执行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大科主任王树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现代社会饮食结构的改变,近30年来,我国的上尿路结石发病率显著增加。尿结石易被误诊,市民平时要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尿结石拖延不治有进一步发展会破坏肾功能,甚者有导致尿毒症的风险。

(王树声教授)

尿结石发病率增加 十个人中有一个尿结石

根据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调查,尿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0%,几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尿结石。王树声教授说,形成结石的主因还是在于饮食。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从而导致了我国尿结石患者数量多的增加。

尿结石可分为多种类型,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是最常见的两类结石。王树声教授表示。70%—90%的患者是草酸钙结石或含有草酸钙的混合结石,患者单照B超只是初步诊断,不能确诊为结石,诊断还是找专科医生最靠谱。 王树声教授指出,尿结石的5年复发率高达30%,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在治疗尿结石和预防尿结石复发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在围手术期,患者可以进行中医治疗,达到适合手术的体质。术后可以通过中医的中药、食疗、针灸和外治法等手段,减少患者的手术后不适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术后残余的细小结石,也可通过中医药剂等方面的治疗,将结石排出体外。而西医目前还缺乏排石药物。

一般的西医治疗不考虑患者的体质,患者单用排石药常常会对身体带来损耗。中医讲究辩证治疗,医生按照患者的不同体质开药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患者体质,还能达到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

硕通镜成为手术新选择之一 省中医一年做2000多台结石手术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逐渐变高。硕通镜也称为(负压组合硬式输尿管肾镜),由硬镜鞘、标准镜、碎石镜和结石负压收集系统等部分组成。硕通镜在粉碎结石后,可以通过结石收集系统将碎石排出体外,实现碎石清石一体化,犹如迷你版”吸尘器”。

(王树声教授现场演示硕通镜)

传统的输尿管通道鞘(UAS)不能在直视建立通道,放置时容易损伤输尿管。硕通镜可以直视下置入,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进入泌尿系统,无创口完成手术,减少病人痛苦。

据了解,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华南尿路结石防治基地,一年收治入院的泌尿外科患者超过5200人次,进行的结石微创手术就达2000多台,其团队临床实力和设备配备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尿结石的水平在国内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篇:北京国康医院:肾结石患者的日常饮食

肾结石患者的日常饮食

最重要的是多喝水,尤其是饭后一小时,可以吃维生素B6,可以预防结石增大增多,还有就是每三个月复查一次B超。

饮食原则:多饮白开水,少吃草酸盐含量过高食物及豆制品,限制摄入糖类及鱼肝油,多吃黑木耳,合理补钙

一、多饮白开水

少吃盐,多饮水。要主动饮水,每日饮水量在3000~5000ml,饮水要分多次,在全天中平均分配。若每天能增加50%的尿量,就可使肾结石发病率减少85%。应注意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过量一次性饮水会导致突然出现心慌、胸闷、脉博细弱等症状,致使心脏负担过重。多饮水使尿液得到稀释,钙离子和草酸根的浓度就会降低,从而避免草酸钙结石的形成。饮水的种类以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为主。

二、少吃草酸盐含量高的食物及豆制品

肾结石少吃草酸盐含量高的食物。含草酸盐高的食物有:豆类、芹菜、葡萄、酸竹笋、青椒、香菜、西红柿、菠菜、甜菜、巧克力、草莓及茶叶。过高的草酸盐摄入也是导致肾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

肾结石少吃豆制品。大豆食品含草酸盐和磷酸盐都高,能同肾脏中的钙融合,形成结石。

减少蛋白质的摄取量,包括肉类、干酪、鱼和鸡,可降低形成结石的机会。

建议:对于草酸钙结石的患者,应当减少容易产生草酸的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等。尿酸结石的患者应少吃产生嘌呤的食品如动物内脏、海鲜、牛羊肉、煲汤、果仁等。肾结石应该注意少吃牛肉、羊肉。多吃含钾的食物,如香蕉等食物。

饮食要清淡,少吃太咸的食物,如腌制食物等,这类食物会令尿量减少。

少吃富含维生素C类的食品,因为维生素C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会生成草酸,从而促进结石的形成。所以橙子,橙汁之类高维c的食物要少吃。

肾结石患者都要求禁:酒类、汽水饮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咖啡因、无花果干、核果、罂粟子等。

三、限量摄入糖类及鱼肝油,油炸都不能吃太多

禁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高糖食品的摄入,可以使患肾结石的机会增加。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促进肠膜对钙磷吸收的功能,骤然增加尿液中钙磷的排泄,势必产生沉淀,容易形成结石。

四、睡前慎喝牛奶,勿过量服用

肾结石病人不宜在临睡前喝牛奶。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由于牛奶中含钙较多,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量减少、浓缩,尿中各种有形物质增加,钙通过肾脏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多,故易形成结石。

五、多食黑木耳

黑木耳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结石剥脱、分化、溶解,排出体外。

六、控制钙的摄取量,合理补钙,尤其饮食上补钙

对于老年人,一般不限制补钙,但补钙应当在吃饭同时进行。肾结石患者也需要补钙。补充钙能够与胃肠道中蔬菜含有的草酸结合,成为不溶性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部分被肠胃吸收和经肾脏排出体外的草酸,从而减少了形成肾结石的几率。喝牛奶并不会因此增加结石,反而有助于减少结石的机率。(睡前慎喝)

七、吃富含维他命A的食物,可维持尿道内膜健康,也有助于避免结石复发,这类食物包括:胡萝卜、南

第五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预防及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本文以下简称为LC术)后残留的胆总管结石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实施LC手术114例。对于LC术后若发现残留的胆总管结石。则征求病人意见的基础上再另行治疗。结果:LC术后病人满意95(83.3%)。一般14(12.3%)。不满意5(4.4%)。满意率83.3%显著高于一般率以及不满意率。且手术效果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LC术后发现的5例病人含有残留的胆总管结石。其中2例行EST处理。占比40%。2例改行剖腹术。占比40%。1例实施保守治疗之后相应的症状消失。患者拒绝再次手术。占比20%。结论:LC术后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残留的胆总管结石的发生。若有发生,则应及时治疗。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残留胆总管结石;预防治疗

随着 LC术于我国的各级医疗机构的逐步开展。该手术术后胆总管的残留结石涉及到的报道也逐渐增多[1]。已经是困扰着使用腹腔镜的外科医师于临床手术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对于LC术后病人残留的胆总管的结石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分析。为警惕LC手术之后胆总管的结石残留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实施LC手术114例。其中男38例,女76例。年龄在26到68岁间。平均46.2±3.8岁。所有患者病情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统计114例实行LC手术之后的病人,对于手术情况的满意程度。同时,对于LC术后若发现残留的胆总管结石。则征求病人意见的基础上再另行治疗。治疗后分析LC术后残留的胆总管结石的有关预防以及治疗等措施。 2 结果

2.1 实施LC手术后的病人满意程度调查。其中满意95(83.3%)。一般14(12.3%)。不满意5(4.4%)。满意率83.3%显著高于一般率以及不满意率。且手术效果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LC手术具有良好的疗效。经统计发现,5例不满意率是由于发现残留的胆总管结石。见下表1:

表1 实施LC手术后的病人满意程度调查

例数 满意[n(%)]

一般[n(%)]

不满意[n(%)] 114 95(83.3%) 14(12.3%) 5(4.4%) 2.2 LC术后残留的胆总管结石的有关处理。于LC术后发现的5例病人含有残留的胆总管结石。其中2例行EST处理。占比40%。2例改行剖腹术。占比40%。1例实施保守治疗之后相应的症状消失。患者拒绝再次手术。占比20%。见下表2:

表2 LC术后残留的胆总管结石的有关处理

例数 5 3 预防

3.1 影像学改变。

3.1.1 手术之前实施B超的正确诊断以及ERCP的检查。可以降低或者防止术后残留的胆总管结石相应的发生率。一般认为,LC手术之前需多次实施B超检查。一般需要两次之上且不同人员作出的B超结果。才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有关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漏诊。入院之后若发生胆绞痛的病人。手术之前要加做一次B超。从而判断胆囊排石的有关可能。国外虽然也有医院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性检查ERCP。但其本身就含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一般而言胆总管却无结石的病例不宜采用。实施采用ERCP的临床指征为。有黄疸或者是黄疸发作史。B超显示胆总管的内径>6毫米者[2]。

3.1.2 手术中的胆管造影(英文简称IOC)。术中IOC是实施LC的初期所预防胆管损伤以及胆管的残留结石措施[3]。不过也会对相应的手术时间产生延长。增加治疗费用。临床研究认为。病人有以下的情况时要做IOC。第一,术前的B超表明胆囊中结石小于5毫米。手术之中观察到胆囊管较为粗短的病人。第二,B超表明胆囊小结石。而手术之前病人有胆绞痛史。第三,胆囊管中含有小结石的嵌顿。第四,手术之前有黄疽史。ERCP检查显示失败的病人。第五,手术之后取出胆囊时发现结石的数量和术前的B超诊断结果相差甚远。

3.1.3 术中病人胆总管的结石改变。术中的操作要防止过多对胆囊进行挤压。以避免小结石排入到总管。对胆囊管中含小结石嵌顿的病人要先实施胆囊减压[4]。然后以无损作直钳从胆囊管和胆总管的汇合之处朝胆囊方向进行推挤。尽量把结石推回到胆囊。胆囊在拉出体外之后要立刻剖开。检查结石和手术之前的B超诊断有无相差甚远。

EST处理[n(%)] 改行剖腹术[n(%)]

2(40%)

2(40%)

保守治疗[n(%)]

1(20%) 3.1.4 肝功能改变。术后若残留有胆总管结石,病人通常情况下会伴有肝功能改变[5]。本文经研究发现肝功能发生改变的5例病人。在TBIL为24到87μmol/L (其中在我院的正常值范围是1.6到21μmol/L)。ALT为85到265 U/L(其中在我院的正常值范围是l0到50 U/L。AST为95到288U/L(其中在我院的正常值范围是l0到50 U/L)。ALP 为185到340 U/L(其中在我院的正常值范围是52到128U/L)。GGT为85到145 U/L(其中在我院的正常值范围是小于49 U/L)。 4 治疗

LC术中的造影或者是内镜的超声检查后。胆总管结石时。若胆囊管的内径大于5毫米。可于腹腔镜下通过胆囊管以纤维胆道镜实施取石[6]。也可以直接对胆总管进行切开。以胆道镜实施取石之后。在腹腔镜之下一期缝合病人的胆总管或者是置T管进行引流。LC术后若有胆总管中残留的结石。若结石<10毫米。可EST处理。可以减少再开腹比例。其也为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方式。若结石>10毫米。或者发生急性的梗阻性的化脓性胆管炎。应再次实施剖腹于胆总管内探查行取石和引流[7]。此外。还有ESWL对于该病的治疗。综上所述,LC术后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残留的胆总管结石的发生。若有发生,则应及时治疗。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盛名,黄浩夫,罗成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原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4):191-192. [2]刘信,苗欣欣.ERCP诊治胆总管结石[J].中国医疗前沿,2010,11(5):9-11. [3]卢杏生,徐勇.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胆囊结石术前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3):124-125.

[4]罗金兰.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隐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1(12):115-116.

[5]单晶,史维,孙晓滨.内镜超声在肝胆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10,10(2):261—263.

[6]陈流华,郑朝旭,谭敏,等.内镜超声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价值[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0,3(1):50-52.

[7]陈文群,保红平.MRCP在LC前应用的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O9,17(2):126-127.

第六篇:胆管结石讲义

胆管结石 掌握:定义,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熟悉:病因,处理原则,护理诊断 了解:分类,解剖,检查

胆石症定义

胆石症, 指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胆石病的发病特点也发生了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于胆管结石,胆固醇结石多于胆色素结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胆固醇结石以城市高于农村,胆管结石则为农村高于城市

胆石的分类

按结石化学成分分类

• 胆固醇结石 • 胆色素结石 • 混合型结石

按结石所在部位分类

• 胆囊结石 • 肝外胆管结石 • 肝内胆管结石

解剖

胆道系统起于肝内毛细胆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分为肝内胆管和肝

外胆管两部分.

1,肝内胆管

起自毛细胆管,汇集成小叶间胆管,肝段肝叶胆管和肝内左右肝管,其行径与肝内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枝伴行,三者被包绕在结缔组织内,称为Glisson系统。肝内左右肝管为一级支,肝叶胆管为二级枝,肝段胆管为三级枝。

2肝外胆道 包括肝外胆道(肝外左胆道,肝外右胆道,肝

总管,胆总管)和胆囊

(1)肝外左,右肝管 :左肝管稍长,约为14.9mm,位 于

肝门部横沟内:右肝管较短,约为8.8mm:正常人的

左右肝管直径约为3.3-3.5mm。右肝管与肝总管夹 角为129度,左肝管与肝总管夹角约为100度,此

解剖结构是肝左叶胆管结石及残余结石较多的原

因之一

(2)肝总管:左右肝管在肝门处呈Y型会合成肝总

(3)胆总管:由肝总管和胆囊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汇合而成,

向下与胰管相会合。全长约 7~ 9cm,直径 0 .6~

0 .8cm分为四段:

1、十二指肠上段

2、十二指肠后段

3、胰腺段

4、十二指肠壁内段 。胆总管起始段位于十二指肠上部上方,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然 后居十二指肠上部后方,再向下,在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或经胰头之后,最后斜穿 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中,在此处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肝胰壶腹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在胆总管与胰管的末段也均有少量平滑肌包绕,分别称胆总管括约肌和胰管括约肌。肝胰壶腹括约肌保持收缩状态,由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胆囊贮存;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胆囊收缩,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胆囊内的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4)胆囊: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

3~5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面以粘膜覆盖,有发达的皱襞。胆囊收缩排空时,皱襞高大而分支;胆囊充盈时,皱臂减少变矮。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较发

达,顶部胞质内可见少量粘液颗粒。固有层为薄层结缔组织,有较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弹性纤维。皱壁之间的上皮常向固有层内延伸,形成深陷的粘膜窦。类似粘液腺,可分泌粘液。肌层较薄,肌纤维排列不甚规则,有环行、斜行、纵行等。外膜较厚,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外膜表面大部覆以浆膜

胆囊管连接胆囊,肝胆管和总胆管,胆囊通过胆管与总胆管相连,其粘膜有许多螺旋形皱襞,粘膜的单层柱状上皮内散在少量杯状细胞。固有层内有粘液腺,肌层较厚,以环行为主。

肝产生的胆汁经肝管排出,一般先在胆囊内贮存,胆囊腔的容积约40~70ml。上皮细胞吸收胆汁中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Na+),经细胞侧面的质膜转运至上皮细胞间隙内,间隙的宽度可因吸收液体的量而变化,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基膜进入固有层的血管和淋巴管内。胆囊的收缩排空受激素的调节,进食后尤其在高脂肪食物后,小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经血流至胆囊,刺激胆囊肌层收缩,排出胆汁[2]。

病因

肝外胆管结石

原发性结石

与胆汁淤滞、胆道感染、胆道异物、胆管解剖变异等因素有关

继发性结石

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排入胆总管内引起

肝内胆管结石

主要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营养不良等有关

由于胆管解剖位置的原因,左侧结石比右侧多见

临床表现

腹痛:胆绞痛、放射痛、上腹部隐痛

右上腹触及肿大而有触痛的胆囊,右上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黄疸(Mirizzi综合征)米里齐综合征

30%的胆囊结石病人可终身无临床症状。而仅于体检或手术时发现的结石称为静止性结石

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和护理

超声检查

B检查

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方法

超声内镜(EUS)

不受胃肠道气体影响,准确率高,并可进行活检 放射学检查

(1)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检查前准备

禁食6~8h 检查开始前15~20min肌内注射地西泮5~10mg、山莨菪碱10mg及哌替啶50mg 检查后护理

观察病人体温、腹部体征及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至少禁食2h,监测血清淀粉酶

鼻胆管引流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和经皮肝胆管引流(PTBD)

检查前准备

术前1日晚口服缓泻剂或灌肠,术前禁食4~6h 检查开始前做碘过敏试验并排空膀胱 检查后护理

平卧4~6h,24h内卧床休息 禁食2h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 保持引流管道的通畅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无创、胆道成像完整,可替代PTC和ERCP 胆管造影

了解胆道有无残余结石、异物及通畅情况 了解胆总管与肠吻合口是否通畅

胆道镜检查

术中胆道镜

了解胆管内病变以决定是否探查胆道 术后胆道镜

检查后观察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胆道出血等 检查后观察有无腹膜炎体征,及时发现

处理原则

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方式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胆肠吻合术

常用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微创外科治疗

ERCP同时行内镜括约肌切开(EST)、鼻胆管引流、胆道镜取石等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

肝切除术

最常用 胆管切开取石术

胆肠吻合术

多采用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肝移植术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急性疼痛

与结石嵌顿致胆道梗阻、感染及Oddi括约肌痉挛有关 体温过高

与胆管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胆管炎有关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摄入不足及手术创伤等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胆汁酸盐淤积于皮下,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有关

潜在并发症

出血、胆瘘、感染等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病情观察出现寒战高热、腹痛、黄疸等情况应考虑发生急性胆管炎缓解疼痛胆绞痛时禁用吗啡降低体温营养支持饮食原则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肠外营养支持营养补充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生素肌内注射保护皮肤完整性术后护理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腹部体征及各种引流情况术前有黄疸者观察大便颜色并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营养支持术后禁食期间通过肠外营养途径补充饮食恢复原则无脂流质逐渐过渡至低脂饮食

管护理

妥善固定

观察记录引流胆汁的颜色、量和性状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定时挤压预防感染

拔管:术后日,夹管试验成功后经管作胆道造影,再

予拔管或作其他处理饮食指导尽量减少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食用量,不吃肥肉、油炸食物,尽可能地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限制鱼子、各种蛋类的蛋黄及各种食肉动物的肝、肾、心、脑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增加鱼、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食用量,以保证热量供应,从而促进肝糖元的形成,保护肝脏 多吃西红柿、玉米、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持胆囊上皮细胞的健全,平时可多饮新鲜蔬菜或瓜果汁,如西瓜汁、橘子汁、胡萝卜汁等,并增加饮水、吃饭的次数和数量,以增加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减轻炎症反应和胆汁淤积 避免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戒烟酒及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浓烈调味品,如芥末油等,以免刺激胃肠道,增加胃肠道负担诱发或加重病情用药管道指导坚持遵医嘱按时服药对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管护理指导(穿衣、沐浴、活动、更换引流袋),避免管阻塞、脱出及胆道逆行感染。周后复查如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不适须马上来医院就诊,腹痛时勿乱用止痛剂,以免误诊,定期复诊休息活动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避免终日静坐少动,可增强胆囊舒缩功能,降低胆固醇及疏通胆道调节情绪,心情愉快,起居要有规律,不要着凉

 

• 健康教育

上一篇:诗歌朗诵比赛下一篇:声乐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