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我展示和成功欲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赏识氛围,善于赏识后进生,把握赏识分寸,以期达到教育的最好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1: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的应用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越来越重视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各个学科都在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调整和创新,体育也不例外。赏识教育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更新,被逐渐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本文主要基于赏识教育的应用,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方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体育;赏识教育

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运用赏识教育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老师都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逐渐引导学生认识体育、重视体育、爱上体育。老师要秉承赏识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各个环节的体育运动,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运动态度,为体育老师构建起高质量高水准的体育教学课堂提供奠定基础。

一、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先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老师受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其自身的體育观点和教学方式展示出明显的滞后性,难以符合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大多数体育老师的专业能力较弱,体育教学的专业素养不足,使得他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还是维持原有的单一化教学模式,更多地采取简单的体育锻炼,无法构建起高质量水平的体育课堂。这不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理念,无法维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二、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策略

(一)体态赞赏

从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而言,老师应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灵活的运用体态赞赏法,在全面、仔细地观察学生对特定体育现目动作练习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地运用肢体语言来向学生们传递出鼓励的信号。比如,在学生标准化完成起跑准备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们竖起一个大拇指;在学生冲过终点线时,老师可以给学生鼓鼓掌,拍拍他们的肩膀,以示鼓励。一般来说,如果学生能够严格按照老师教学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体育项目的内容,老师就应该积极地运用体态赞赏法,向学生们主动的微笑,或者给学生一个大大的拥抱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内心的自信,同时也受这种自信心理的推动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后续的体育练习。

(二)语言赞赏

语言赞赏法是赏识教育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它既符合学生和老师的日常交往习惯,也满足了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借助鼓励性、赞赏性的语言来对学生的体育动作、运动态度和体育精神等进行鼓励,能够直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态度,直接得到老师对自己的反馈,从而能够在心理保持平稳的状态下得到安慰,获取到来自心理上的力量,从而以更加积极的面貌来面对体育运动。比如,当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了老师的教学内容,或者整堂课听得非常专心,练习也很认真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表达“你真棒”“非常聪明”等等言语上的鼓励和表扬。老师通过语言赞赏的方式,也能更加便捷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发挥语言赞赏的优势和作用,将观察的目光更多的放置在学生良好品质的发现上,从而能够为老师最终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目光赞赏

结合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如果体育老师能够在教学中合理而适当地对学生使用目光赞赏,则能够为从多角度、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信,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供保证。从教学的具体情况来说,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都是非常外化的,他们在完成相关教学动作和练习要领之后,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如果能够及时地满足学生这一心理愿望,给学生投以赞赏的目光,就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赏识教育的价值,能够高效而全面的推动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多元评价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实践中,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运动基础不同,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考虑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差异性。对于教学评价而言,评价的标准不应该仅仅只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应该包含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听课态度、锻炼情况等等进行综合化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产生信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重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后续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逐渐形成坚持不懈的运动习惯和终生运动的锻炼意识。

三、结语

小学体育老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只有充分发挥出赏识教育的优势和价值,在教学的环节中加入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才能激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对自己的自信心,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新时代的小学体育老师们应当积极的对教学观念进行革新,重视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将赏识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切实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树立体育运动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孙立国.关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的思考[J].家长,2021(2):12-13.

[2]何福兴.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37-38.(12):37-38.

作者:黎远贵 任德春

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2: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摘 要]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我展示和成功欲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赏识氛围,善于赏识后进生,把握赏识分寸,以期达到教育的最好效果。

[关键词]赏识教育;体育课堂;发现;氛围;分寸

赏识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找出缺点、纠正错误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一切都处在萌芽阶段,赏识教育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更应该把赏识教育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我发现,走向成功。

一、善于发现,赏识后进生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亮点,并及时表扬,同时要注意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允许他们失败,并给予他们真诚安慰和鼓励,帮他们分析原因,寻找改进方案,最终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体育内容,锻炼学生下肢的爆发力和弹跳力,同时需要学生下肢和髋部协调运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动作,但有两个体型较胖的学生两脚不会同时起跳,还有一个学生身体协调性差。对那些较快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教师当然会给予表扬和赞许;对于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教师要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耐心地给予指导。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进步,教师都要用语言鼓励这些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一定能完成目标,并为之努力。最后,当这些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使他们同样获得被认可、被赏识的快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多时候教师的赏识并不是赏识优秀的学生,而是接纳赏识所谓的后进生,发现他们身上潜在的优点,真诚表扬,诚心鼓励,帮他们树立自信心,找到存在感,最后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亲师信道,营造氛围

《礼记》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指学生只有相信教师,才会自愿地听教师的指导,从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接纳就是赏识,赏识就会信任,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赏识过程中又获得了自我认同。所谓赏识,是教师让学生敞开心扉,愿意与教师交流,形成亲师信道的良好教学氛围。

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内容主要为立正、稍息、看齐的动作学习,学生从幼儿园的游戏到整齐划一的规范动作,一时还适应不了。如听懂了口令,动作又协调不了;左右分不清,脚又出错,可以说是乱作一团。面对这一群懵懂无知的学生,怎么办?教师只有低下身来,向他们微笑,亲切地说道:“××同学,你把左手伸出来,好的,对啦!”“×××同学,做得真好,过来给同学示范一下。”……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和蔼可亲,都觉得教师在关注、关心着自己,于是学生就比较愿意去听教师的指挥。课堂教学中,学生觉得教师很喜欢、很赏识自己,就会相信教师,而教师的赏识又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就会愿意与教师配合。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教学内容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目标也就容易完成了。

三、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赏识教育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赏识并不是简单地肯定和一味地表扬,而是一定要把握分寸,有一个度。教师不要让赏识演变成过度地放纵,要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培养他们抗打击能力和遇到问题不逃避的态度。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性格发展时期,教师的赏识更应该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例如,在一次接力赛跑课上,烈日炎炎使得学生都不愿动,我只能严肃命令学生快速集合、整队,然后讲述国家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抵触情绪。同时,我让学生明白只要铃声一响,就不允许拖拖拉拉、松松垮垮,不遵守上课秩序与纪律是要受到批评的。

又如,在接力跑的过程中,四条跑道,四组学生,其中一组由于接棒中出现问题,落后其他三组。一个学生把棒一扔,嘟囔“没意思,懒得跟你们跑”,很明显学生没有做好迎接失败的准备。这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人不可能永远第一,遇到困难、失败不是逃避、抱怨,而是去努力战胜它。因为随意的赏识和传统的惩罚一样是有害学生健康成长的。无原则的赏识,可能造成学生妄自尊大、目中无人或者过度理想化自己,没有对困難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给予自己掌声。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最后走向成功。

(特约编辑 木 清)

作者:李苗苗

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3:

浅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赏识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新模式被各类学科所接纳。赏识教育是尊重的教育,是激励的教育。文章根据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分析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解析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变化,阐述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的方法方式,为广大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赏识教育 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它以身体练习为基础,实践性强。教学目标往往确定在技术层面,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在体育课学习和活动中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尤为重要。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延伸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走了一段弯路。运用各种教学规律,体育课上得精彩纷呈,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在不断下降。追溯根源,体育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观察、记忆、想象等诸多能力显著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增强,但还不成熟,容易固执和偏激。由于身心的急剧变化,他们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自主意识增强,并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要求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这句教育名言与赏识教育遥相呼应。在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能够满足中学生内心深处被认可的需求,从而增强自信,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体育课身体练习中出现的个体差异,扬长补短,培养能力,增强体质。

二、利用赏识教育造就阳光心态,激发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青春发育期,初中学生性格开始内敛,体育课上部分女生扭捏、放不开,尤其是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更是不敢当众练习,缩手缩脚,对老师的督促,表现得不情愿;部分男生觉得学动作没意思,缺乏学习的动机和热情。体育教学的主线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个过程如果是师生之间的单项传递,体育教师以教材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自居,无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忽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那么即使运用游戏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中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尤其是批评指责、贬低体罚,更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和逆叛的心理。采用何种方式才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热情呢?我认为改进学习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和观念。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体育已建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体育观,体育教师应该从竞技体育框框中走出来,体育课不是教师的表演秀,而是学生的舞台。围绕一个教学内容,学生是主体参与者和表现者,体育教师的任务是根据知识点,因人、因地、因时地安排适宜强度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身体活动,并分析这节课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课的流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内容单一、有难度的内容,积极引导,师生共同讨论练习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行为赞赏鼓励和语言赞赏鼓励同样重要。语言赞赏鼓励在各类教学中运用得最广泛,体育课也不例外,学生较好地完成某个动作时,教师应该用“太好了、非常漂亮、进步真大”这类激励性语言。学生的练习信心不足时,教师应用“加油、坚持住、你能行”这类鼓舞性语言。体育教学在操场上进行,以身体练习为主,空间大,经常分组分项。这时,一个赞许的手势和眼神比语言表扬更具有张力。针对一些初中生内敛、害怕的心理,体育教师可辅助其完成动作,并顺势做出成功或加油的手势,对学生继续完成动作起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应体现年龄特征

正确的赏罚能激励学生自立自强,培养上进精神,而不当的赏罚只能破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一旦受挫,就会失去信心,无所作为,空洞的说教只能使学生乏味、麻木。因此,赏识教育必须因学生的不同特点而有所改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一样的赞赏方式。

1.初一年级学生需要具体的赞赏

初一年级学生刚进入青春期,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优势,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在体育课中好学、好动,有很强的表现欲,体育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应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运用游戏和竞赛,为他们提供各种参与机会,并把赏识教育细节化,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小组之间相互找优点,形成自我肯定和相互欣赏的意识,老师针对具体情况,激励之余,引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培养适应能力。

2.制造赞赏初二年级学生的机会

初二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自律性,但普遍较敏感,个别学生做动作放不开,完全是应付式的。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的赞赏对其同样有效,但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不会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理想,特别像健美操这类教材在初二年级的开展尤为困难。女生难为情、怕动;男生协调性差,不愿做。对于这种情况,我教了学生一套趣味棍操,学生很快接受了。一根体操棒在手,大家很感兴趣,熟练之后,我加快练习节奏,并逐渐用音乐代替口令,效果不错。再把学生学习棍操动作和态度中的优点大加赞赏,分析趣味棍操和韵律操的异同点,提出韵律操的律动性,用棍操体会身体感觉。这样,一套别有情趣的持棍健美操就水到渠成。对于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教材,同样可以设计成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让他们主动探索、发展。教师只需把关爱和欣赏及时传达给学生,为他们引路、护航。

3.诚恳地赞赏学生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通常都已形成个性,在赞赏之前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先了解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他们的思想丰富而敏锐,是非观较强。过度的赞赏并不适合,教师不诚恳或带有命令式的口吻,他们不易被接受,甚至产生逆反现象。他们需要肯定的而有建设性的鼓励。在体育课上,一道赞赏的目光、一种认同的语气,都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而语言赞赏则以个别交流为主,次数不用多,只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初三学生自然就会由心而发地认可你。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承认差異,给予学生肯定的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变得更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作者:蒋明林

上一篇:学校安全总结三篇下一篇:幼儿园年终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