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计划成本法

2023-0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总是有着不同的目标与期望,有着生活的目标,也有着工作的目标,还有人生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与期望,就需要具体的计划,在拟定计划时你是否会感到迷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成本会计计划成本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成本会计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方法分析

【摘 要】 在我国许多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对材料采用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方法。本文根据企业材料核算的实际情况,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方法在应用中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材料计划成本法;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法;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法; 移动加权平均材料成本差异率法

一、企业会计准则对材料成本差异率方法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在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的“1404 材料成本差异”项下有如下叙述:“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期的实际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期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指南中给出了下列计算公式: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二、现行材料成本差异率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核算

材料计划成本法,就是材料的收发凭证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总账及明细账均按计划成本登记,通过增设“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并在会计期末对计划成本进行调整,根据材料成本差异率将材料成本差异总额在发出材料和期末库存材料之间分摊,以确定期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进而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二)举例讨论指南中规定的两种材料成本差异率法的优缺点

例1,A企业存货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甲类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20 000元/件,月初“原材料”——甲材料 明细账户的结存数量为500件,金额为10 0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金额300 000元,“材料采购”账户金额为零。本月发生下列业务:1.本月购买材料:①本月3号购买甲材料2 000件,21 500元/件,本次运费共30 000元;②10号购买甲材料500件,23 000元/件,本次运费共10 000元;③23号购买甲材料1 000件,19 500元/件,本次运费共18 000元;(本例不考虑税费问题,运费均为已抵扣增值税后的金额)。2.本月发出材料:④本月5号发出材料1 500件用于产品生产;⑤14号发出材料200件用于车间一般耗用;⑥24号发出材料1 200件用于产品生产;⑦要求:分别用本期、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本例分析如下:

业务①实际成本43 030 000元,计划成本40 0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超支3 030 000元;业务②实际成本11 510 000元,计划成本10 0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超支1 510 000元;业务③实际成本19 518 000元,计划成本20 0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节约482 000元。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300 000+3 030 000+1 510 000

+-482 000)/(10 000 000+40 000 000+10 000 000+20 000 000)×100%=5.45%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1 500+200+1 200)

×20 000×5.45%=58 000 000×5.45%=3 161 000元

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8 000 000+3 161 000

=61 161 000元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300 000/10 000 000×100%=3%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1 500+200+1200)×20 000

×3%=1 740 000元

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8 000 000+1 740 000=59 740 000元

由以上计算可知: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出来的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比用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出来的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多了1 421 000元,二者计算结果差异较大;由于本月购买的原材料实际成本上涨较大,本月发出的材料应负担较多的材料超支差异额,因此选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来核算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例2,将例1条件中月初“原材料”——甲材料明细账户的结存数量改为3 000件,金额为60 0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金额300 000元,本月购买材料改为:①本月3号购买甲材料500件,21 000元/件,本次运费共10 000元;②23号购买甲材料700件,19 500元/件,本次运费共12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要求:分别用本期、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本例分析如下:

业务①实际成本10510000元,计划成本10 0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超支510 000元;业务②实际成本13 662 000元,计划成本14 0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节约338 000元。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300 000+510 000+-338 000)

/(60 000 000+10 000 000+14 000 000)×100%=0.56%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1 500+200+1 200)×20 000

×0.56%=324 800元

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8 000 000+324 800=58 324 800元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300 000/60 000 000×100%=0.5%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1 500+200+1200)×20 000

×0.5%=290 000元

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8 000 000+290 000=58 290 000元

由以上计算可知: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出来的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比用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出来的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多了34 800元,二者的计算结果差异不大。因此选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或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来核算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皆可。

(三)两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各自的优缺点

由以上两例的结果可以探讨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一是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法,一般适用于本月发出的材料大部分为本月购入、期初结存较少及相邻月份的成本差异率相差较大的情况。此方法下相邻月份的成本差异率相差较大时,能够部分抵销上月成本差异率对本月成本差异分摊数额的影响,计算结果比较准确些。平时一般不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待月末将本月所有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一次结转,简化了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的手续,且按当月成本差异率计算分摊成本差异还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采用此方法,月末需要采集“原材料”科目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期初余额及本期增加数额后,才可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手续比较繁琐,而且采用这种方法后,平时发出的材料无法确定其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也无法反映其实际成本。二是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法,一般仅适用于本月发出的材料大部分为月初结存且本月购入的材料较少及相邻月份成本差异率相对稳定的情况。此方法下,每发出一次材料,即可结转发出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并反映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在各月份成本差异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既可以简化计算当月成本差异率的手续,又可及时反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但采用此方法,相邻月份的成本差异率相差较大时,按上月成本差异率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会影响到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真实性。

三、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一)两种计算方法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对成本差异率计算方法的规定不够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在实际工作应用中,根据应用指南规定的方法计算的结果有可能不能真实反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差异,可能还会出现较大的偏差。由以上讨论的应用指南中规定的两种方法存在的缺点可知:此两种方法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差异,在实际中企业每次购入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很可能不相同,有时可能相差很大,如果用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法或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法来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计算出来的结果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造成材料实际成本失真,企业不能正确核算产品的成本。因此,两种方法有时不便于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控制,采用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法只能在月末进行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不能及时反映该批次材料的实际成本,不便于成本管理和控制。

(二)提出的改进意见

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核算,应用指南应适当增加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核算方法,可以允许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成本差异率的核算方法,不应强制规定企业必须采用何种核算方法,只要该企业所选择的核算方法能准确反映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实际情况、便于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即可。因此,可在应用指南中规定的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法和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法的基础上增加移动加权平均成本差异率法等核算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材料成本差异率法,就是在每次进货材料入库后及时计算出现有库存材料的移动加权平均差异率,并根据最近一次材料入库后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率来计算在下次进货前各次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计算公式为:

某次材料入库后的移动加权平均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次入库前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次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

/(本次入库前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次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某次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次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最近一次入库后的移动加权平均材料成本差异率。

用此方法计算例1中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61 411 200元,比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出来的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多了250 200元,比用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出来的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多了1 671 200元;由于本月购买的原材料实际成本上涨较大,本月发出的材料应负担较多的材料超支差异额,因此选用移动加权平均材料成本差异率来核算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用此方法计算例2中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58 430 400元,比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出来的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多了105 600元,比用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出来的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多了140 400元,三者的计算结果差异不大。因此选用移动加权平均材料成本差异率法、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或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来核算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皆可。

移动加权平均材料成本差异率法既可利用计划成本法的优点进行成本管理,又可随时反映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也不会造成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额与实际成本差异额有太大的偏差,且此种方法基本上适用于实际中的各种情况,特别适用于成本差异率变化较大,要求可随时反映材料成本差异情况的企业。虽然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每月收发材料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等情况,采用此方法核算业务存在计算工作量较大等问题,但现在企业已普遍使用计算机财务软件,使该方法能在企业中应用已成为可能。

总之,企业无论选用哪种方法计算分摊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在计划成本偏离实际成本较多时,都应及时对计划成本进行修订。●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 陈国辉,陈文铭,孙国光.基础会计(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0-101.

[3] 戴德明,林钢,赵西卜.财务会计学(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1-122.

[4] 戴华江.谈材料成本差异率核算方法的确定[J].财会月刊(会计),2008(7):20-21.

作者:穆森森 金珊珊

第2篇:水利施工企业成本计划编制与管理

摘要:通过一个事例,详细地介绍了水利施工企业应如何进行成本计划的编制与管理,使施工企业在施工中能将工种、工序、工艺与经济管理达到有机地结合。以获得目标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企 业成本计划 编制 管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周 剑 曹存博

第3篇:探析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

摘要:文章认为部分《成本会计》教材及网络资源中对于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叙述更趋近于“交互分配法”,计算繁琐,登帐频繁,分配表杂乱难懂,即提出“计划成本分配法”应当计算简单,操作简便。

关键词: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指的是为基本生产或管理活动提供内部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企业辅助生产部门在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构成了这些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而对于耗用这些产品或劳务的基本生产、内部管理、专职销售等部门来说,其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又构成一种费用,即辅助生产费用。由于辅助生产部门的主要生产任务是为企业基本生产和内部管理提供内部服务,很少有产品或劳务直接对外出售,因此其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费用)必须由耗用这些产品或劳务的基本生产、内部管理、专职销售等部门来承担。将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项辅助生产费用采用合理的方法分配给相关耗用部门,是企业准确计算主要产品或主要劳务成本的前提。

目前,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等,其中交互分配法与代数分配法属于比较繁琐但分配结果较为精确的方法,而其他三种方法都属于简易分配方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作为简易分配方法,应当计算简便,但笔者通过对部分版本《成本会计》教材的研究,发现其对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描述不但不简便,反而变成了最复杂最难懂的分配方法,甚至有些业务案例最终分配的费用数额并不是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而是一个让人难以琢磨的“虚拟”费用金额。现将有关问题作一下阐述。

1资料中关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阐述

1.1关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概念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根据辅助生产提供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受益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其内容也是进行两次分配,先是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部门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它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费用,然后再将辅助生产部门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成本分配出去的费用的差额,即成本差异,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

5.2关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案例解析

案例:光华公司的锅炉车间、机修车间成本总额分别为28 730元和12 300元。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应的对象和数量见表1,假定光华公司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计划单位成本:锅炉车间的蒸汽每吨为2.30元;机修车间每小时3.80元,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应追加分配。

解答见表2:

会计分录如下:

①按计划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760

——机修车间92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31 350

管理费用99 50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30 820

——机修车间12160

②分配成本差异的空间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89

管理费用—181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1 330

——机修车间1 060

2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2.1关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概念解释

上述资料中对于“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解释更接近于“交互分配法”,如概念中对于“成本差异” 的诠释为:“辅助生产部门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成本分配出去的费用的差额”。 “交互分配法”需要计算两次辅助生产费用的单位成本:第一次是在辅助生产系统内部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二次是将交互分配后的辅助生产费用对“外部使用部门”分配时。“计划成本分配法”概念中对于“成本差异”的解释很容易使人错误地理解为:先以计划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系统内部交互分配,以求得辅助生产部门实际发生的费用。而其本意却是:用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单位成本即对“外部使用部门”分配,又同时对“辅助生产系统内部”交互分配。如此一来,“计划成本分配法”就演变成了最复杂、最难掌握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而根本不是简易分配方法。

笔者认为,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宗旨是采用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将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对“外部使用部门”分配,其核心问题是:在已经确定“外部使用部门”使用产品或劳务数量的前提下,求得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而“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势或简便之处就在于:已经给定了可以用来对“外部使用部门”分配费用的单位成本,不需要像其他方法那样通过计算求得单位成本,也大大减少了计算方面的工作量。因此,没有必要在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对“外部使用部门”分配的同时还“对内”交互分配。

2.2关于“成本差异”的计算

在生产实践中,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实际生产费用与计划成本存在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核心问题是“成本差异”的计算。前面资料中规定的计算公式是:成本差异=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而案例中隐含的计算公式为:成本差异=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我们仅就锅炉车间为例分析本案例的差异计算:锅炉车间直接生产费用为28 730元;应从机修车间转入760元(200×3.80);则锅炉车间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为29 490元(28 730+760);锅炉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为30 820元(13 400×2.30,包括机修车间的400×2.30);锅炉车间最后的“成本差异”为-1 330元。

从锅炉车间的计算过程中不难发现,本案例是在用一个已经含有计划成本成分的数字29 490元(28 730+760)和另一个完全为计划成本的数字相减,来求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这种做法不但极为繁琐,又使得“成本差异”成为一个完全虚拟、丧失实际基础的数字。

笔者认为:辅助生产实际成本就应当为各辅助车间当期发生的直接生产费用,即锅炉车间为28 730元;而计划分配成本就应当为按该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对“外部使用部门”的分配成本,即锅炉车间为29 900元(21 850+8050);“成本差异”就应当为各辅助车间生产费用减去对“外部使用部门”分配计划成本的差,即锅炉车间为-1170元(28 730-29 900)。这样做可以省略不必要的交互分配计算,又使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更为“实际”,才能真正体现简易分配方法的简单容易操作。按此方法重新计算,见表3。

不难看出:按计划成本“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金额仍然为41 300元(31 350+9 950);待分配的“成本差异”仍然为-270元。即计算结果与案例解析完全相同。但本方法会使得计算更为简便,分配表更为清晰易懂。

2.3关于会计分录

案例中给定的会计分录显然与“交互分配法”雷同,过于繁琐,为登账、结账和日后对账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况且存在一定错误,如借记“制造费用——基本车间31 350”,使记账人员无法登记“多栏式”制造费用明细账。而按照重新计算的结果,会计分录可以简化为:

①按计划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水、汽费21 850

——机修费9 500

管理费用——水、汽费8 050

——机修费1 900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29 900

——机修车间11 400

②分配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05

管理费用——165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1170

——机修车间900

按照新的计算结果编制的会计分录,不会反复登记调整“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的账面数字,减少了登帐工作量,也使得“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的账簿记录更为整洁,更有利于后续的结账、对账与查账。分项目列示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具体内容,又为多栏式费用账簿的登记提供了便利。

3结 语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企业成本计算的重要环节,“计划成本分配法”是实践中常用的重要方法,各种资料对于该方法的阐述应当尽量准确、简便、易懂。因此,“计划成本分配法”应当是:先按照各辅助车间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外部”受益单位的受益量对外分配,然后再计算各辅助车间实际生产费用与对外分配计划成本的“成本差异”,将差异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或向“外部”受益单位追加分配。

参考文献:

[1] 江希和,向有才.成本会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财政部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刘宇权 高志峰

第4篇:定额成本 计划成本 标准成本的区别

计划成本(Planned Cost):是指根据计划期内的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资料预先计算的成本。它反映计划期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标准,是计划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标。 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是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也叫“应该成本”。

定额成本(Norm Cost)在工业企业里,根据某一日期,一般是当月一日所确定的各种产品成本项目的耗费定额、当期费用预算和其他有关资料计算的一种预计成本。定额成本是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现行定额,它反映了当期应达到的成本水平。合理的现行成本定额是衡量企业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区别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不同,定额成本是按现行定额计算的成本,而计划成本是按计划期内平均定额计算的成本。 二者虽然都是以技术经济定额为基础制订的目标成本,但前者依据当月现行定额制订,对单位产品的现行的物资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以货币形式进行综合则形成产品的定额成本。表示当月应达到的成本水平,各月的现行定额可能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进行修订,因而成本水平表现为不断降低;后者则依据计划期(通常是一年)内各月的平均定额制订,反映计划期内预计应达到的平均成本水平。

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区别

定额成本所依据的消耗定额就是现行定额,是企业在当时生产技术条件下,在各项消耗上应达到的标准,所以任何一项生产技术有所变化时,现行定额都应予以修订。也就是说,定额法下的定额是可能变化的,应设计一套定额变动计算方法,以计算定额变动的趋势和金额。如:以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与按旧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之比确定系数的方法,来计算定额变动的差异。标准成本是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也叫“应该成本”。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性,一般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也不用设计相应方法来计算其变动差异。

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区别

计划成本只有价格差异,主要用来核算成本;而标准成本既有价格差异,又有数量差异,主要用来控制成本。计划成本的价格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来体现,还是属于存货,从而保证了帐实相符!而标准成本法核算的差异直接转入费用成本科目,从整体来说,标准成本法是不会影响当期库存成本及损益的!因为其最终是要找出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通过“成本费用“科目来体现的!计划成本通常没有考虑分解为数量*价格,而是作为一个不可拆分的金额数字,它通常是上年度的平均成本价——平均采购价格,平均生产成本价,平均不含税销售价格。计划成本与预算结合较好。计划成本差异是分摊进存货成本中。通常,计划成本最终要还原为实际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是一个整体,不仅仅是存货计价方面,而且面向管理控制。标准价是必须可以拆分为数量*价格形式的,标准价格在设定的时候考虑的是标准情况下的正常成本水平。标准成本差异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挂损益科目,一种是分摊进存货成本。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结合,以作为控制成本支出的依据,考核成本支出的方法。标准成本法是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

第5篇:成本会计工作计划

成本会计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计划成本的会计核算

实际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各项财产时付出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

计划成本是企业自行制定的各项财产的分类、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成本等资料,在取得财产时或发出时按这些资料计算计划成本。

按现行制度规定,原材料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制度,是我国工业企业普遍采用的存货核算制度。基本要求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下,需要设置“存货采购”和“存货成本差异”两个账户,以原材料为例说明计划成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按实际成本支付材料款,“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按计划成本计价,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成本结转材料成本;

领用原材料时按计划成本结转;

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差异分配破除 纲成本差异是实际

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实际成本超过计划成本为超支,反之为节约。存货成本差异形成于存货取得过程之中,就随着存货的发出而转销,即按照差异率将存货成本差异分配到有关成本项目中。

评价计划成本核算之所以在我国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能够简化日常会计核算,各种存货只有一个单位成本,平时只须登记存货的数量,不存在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复杂的存货计价程序。而且,计划成本核算还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工作业绩,加强存货管理,促进降低破除 ,减少存货核算的误差。计划成本核算的困难在于如何制定有效的合乎企业实际情况的计划成本,如果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关很大,计划成本核算就会失去意义。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存货成本差异率持续超过5%,就应当调整计划成本。

其具体帐务处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1、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

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不必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即: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在小规模纳税人下的增值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以下同。

2、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既要按发票帐单上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同时又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同时作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月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情况

下: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如为超支则作相反分录。

或: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

贷:物资采购

3、货款金额到月末不确定,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冲减。

此种方法,以计划成本作原材料入库处理,但不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

贷:应付帐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减,待发票帐单到达后再作购入处理。

4、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设置:

借方 材料成本差异 贷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节约差异

发生额:购入材料超支差异 发生额:购入材料节约差异 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在计算出差异率后,用各车间、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成本差异率相乘,求出各种产品和各车间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以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材料成本差异为依据,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例:甲公司原材料日常收发及结存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0元,实际成本为605,000元;本月入库材料成本为1,400,000元,实际成本为1,355,000

元。当月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领用 800,000元

在建工程领用 200,000元

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5,000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15,000元

要求:

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编制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解: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

=—2%

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800,000

在建工程 200,000

制造费用 5,000

管理费用 15,000

贷;原材料 1020,000

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16,000

在建工程 4,000

制造费用 1,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4,000

总之,对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于购入的材料只有在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已定并已验收入库的条件下计算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可在入库时结转,也可以在月末汇总时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中超支或借方余额用“正号”表示,节约或贷方余额用“负号”表示;

发出材料承担的成本差异,始终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只不过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或×××表示,最终计入到成本费用的材料还是实际成本。

参考资料:《中级会计实务》、中华会计网校

成本会计工作职责

1、服从财务总监的工作安排,协助财务总监做好成本控制的具体工作。

2、协助本部门进行酒店餐饮部的成本费用核算与控制,酒店客房部的成本费用核算与控制,各部门文具、印刷品、工程用物资等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酒店低值易耗品的监督控制和费用分摊,以保证酒店经营利润的实现。

3、向总经理、财务总监提供餐饮成本信息,配合厨师长随时编制新菜单,对每一种食品、菜品按消耗量编制出标准成本表,为制定销售价格提高依据,并及时进行实施效益分析,负责审核收货部门及仓库交来的收货单、入库单和收货日报,与采购申请单及报价表上的价格、质量进行核对,对审核无误的单据盖“已核)印章并签名。

4、审核每日提货单,按照出库货物的性质分类汇总入账,并根据各部门的每日提货数量按酒店规定,汇入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打印出库报告并存档。

5、根据厨房流转单,编制转流汇

总表,增减相关部门成本。

6、根据酒店规定,审核酒店高级职员、有关人员工作餐和宴请签单,并编制凭证,每月汇总制表。

7、审核编制每日成本报告,根据客房、餐厅、吧台和厨房提供的每日成本情况,汇总每日一次性客用品成本、食品成本及饮品成本。

8、编制提供每日各营业部门成本分析报告。

9、每日监控各吧台、迷你吧、海鲜、燕鲍翅进销存情况,编制分析报告和月报。

10、每月参加厨房、酒店库房的盘点,并起到监控作用,严格控制客房迷你吧商品销售收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11、根据各部门直拨单、领料单、盘点表核算各部门成本费用,编制成本、费用凭证,编制存货凭证。

12、每月编制食品、饮品的成本核算表,编制物品及工程物资消耗表,编

制清洁用品、办公用品、客房一次性用品耗用表,编制低值易耗品耗用情况表。

13、配合库房做好每月库存物资积压表,报损物品报告,库存物资明细表,并配合使用部门,尽量利用积压物资以降低成本。

14、服从主管安排,参与全面市场调查,完成成本控制工作。

1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成本会计主要工作

一·库存方面:

1. 核对入库单,出库单数量,金额,总额与库存帐是否相符。

2. 核对直调单数量,金额,总额是否正确。

3. 核对库存帐与记账凭证金额是否相符。

4.

二·月末盘点:

1. 每月月底盘点员工食堂,餐厅,大堂吧,茶坊,客房的库存。盘点完成后由各部门负责

人和财务部共同签字确认。

2. 由各库存期末数减去盘点数量得出各营业点的销售数量。

3. 审计提供餐厅,大堂吧,茶坊,客房的各库存物品销售数量包括手工报表的数量和西软

系统的销售数量。

4. 核对账务销量,手工报表销量,西软系统销量,三者应一致。如出现差异,立即查明原

因,如有短缺应由相关人员负责赔偿。

5. 销量核对无误后,填制销售出库单由部门负责人与财务签字后,根据出库单填制凭证确

认成本。

6. 根据工程部上报的使用维修材料填制凭证确认费用。

三·管理办法

1. 加强各部门库存管理,各部门的库存管理人员应每日在营业结

束后对前台物资进行盘点,如有差

异,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2. 加强审计对个部门的审计,每日应核对西软系统报表与手工报表,保证2者的一致性。

每日协助各前台物资盘点。以保证帐实相符。

3. 大堂吧,茶坊,餐厅的西软报表与手工报表审计审核后由成本会计再次审核,以确保报

表无误。

4. 由于客房代销品的特殊性,财务部除月末盘点外,当月不定期再进行一次盘点抽查。如

发现差异,立即查明,并处理。

5. 库房对烟酒等物品进行标记,防止前台调换,以次充好。

6. 如在月末核对销量时发现由于审计,前台负责人监督不力的除查明原因,立即处理外,

应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定的扣分,罚款。

生产部门日常费用报销

审核原始凭证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原始凭证与支出证明单是否一致——→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编制记账凭证

借:制造费用——车间部门——相关明细科目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涉及现金的凭证传出纳岗,不涉及现金的凭证传主管岗复核。

注:

非工资性费用支出须取得税务局监制的发票或收据,填写规范,大小写一致,无涂改痕迹,增值税票须严格遵守填写规范。

保证凭证及附件左上角整齐,附件长宽折叠以记账凭证大小为度,不能带有订书钉。

费用审核要点有:计划额度内费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财务负责

人审批;计划外费用须有总经理批示的报告;市内交通费、通讯费须经总经办登记;招聘费用须有人力资源部部长审核;差旅费须附审批后的行程安排表,招待费须附经审批的招待费用明细表。

准确使用明细科目。

支取现金的凭证编制完毕,若遇出纳无现金时,应暂时保存记账凭证,待出纳取回现金时通知领款。

报销人有前期欠款时,报销费用一律先冲抵欠款,由管理费用岗开具还款收据。

其他核算

1、水费

收受出纳岗传来的水费委托收款凭证——→分出非生产用水发票——→将生产用水发票传生产部相关岗位换取增值税票——→编制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水/电

应交税费——增值税

管理费用——水/电

贷:银行存款

——→传主管岗复核

2、审核原辅材料领用

每月1日收受材料审核岗传来的当月原材料领料汇总表、记账凭证——→对照领料单审核材料发出汇总表——→对照汇总表审核记账凭证——→传主管岗

注:材料领用涉及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因此只有此凭证编制后才可以结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

制造费用及辅助生产归集与分配

1、生产质保费用

结账后第三日查询并打印当月制造费用——生产部科目时段余额表——→向生产部统计岗取得各车间产量工时——→编制生产费用、质保部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车间生产费用

贷:制造费用——生产部

——→传主管岗复核

2、车间制造费用

车间制造费用由财务系统自动结转,并生成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车间-相关明细科目

3、辅助生产成本

结账后第三日查询并打印当月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时段余额表——→传辅助生产车间核算员进行辅助生产分配——→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核算员编制的辅助生产分配明细表编制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车间辅助费用

管理费用——辅助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相关明细科目

——→传主管岗复核

注:

必要时须向各车间提供制造费用

明细账相关情况。

审定辅助生产车间统计分摊的工时,确保摊入各车间的费用准确合理。

结账后第三日结转生产、质保费用,结转后不能再有该项费用发生,因此月末须将此项当月费用凭证全部编制完毕。

生产成本核算

1、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

检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是否结转完毕——→检查工资分配、原材料领用、产成品发放凭证是否已编制——→结账后第三日打印各车间生产成本汇总表及制造费用汇总表——→传各车间成本核算员

2、产品成本核算

由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当月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各产品耗用的工时及成本岗提供的生产成本汇总表等,将车间当月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在产品和半成品之间,完工产品、半成品品种之间进行分配,结账后第四日编制产

品成本计算表交成本核算岗。

3、产成品入库

审核产成品明细账

定期审核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账——→核对入库单数量与仓库管理员登记的明细账借方数一致——→取下入库单——→分车间分品种暂时保存

审核成本计算表

检查车间成本核算员编制的成本表——→核对完工产品、半成品数量和入库单数量一致——→根据成本计算表及入库单编制记账凭证

借:库存商品——医药库/塑料库/自制材料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工资福利/材料费用/生产费用/质保费用/辅助费用/制造费用

——→传主管岗复核

编制产成品平均成本表

将每月完工产品成本资料输入《产品平均成本表》,以便动态直观反映各产品成本变动情况。

登记仓库产成品明细账借方金额

根据已审核成本计算表,将入库产成品、自制材料成本金额登记在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明细账借方。

4、计算加权平均单价

产成品加权平均单价= 本期收货金额+期初结余金额 ,为本期产成品发出单价。

本期收货数量+期初结余数量

5、退货入库

货物退回,根据销售部开具红字销售单,由销售核算岗按中转库上月各品种加权平均单价,及退货数量计算出退货金额,并将品种,数量,单价,金额等资料编表汇总,本岗根据其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借:库存商品——商品**库

贷:库存商品——中转库

注:实际核算中与正常蓝字销售单一同编制记账凭证。

6、产成品出库

审核仓库产成品明细账登记的发

出数量——→抽出产成品发出凭证并编制分类汇总——→计算发出金额——→在仓库明细账中登记发出金额——→凭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销售单

借:库存商品——中转库

贷:库存商品—— 商品**库

——→传销售核算岗审核

注:

销售单须按品种分类汇总并制表,随销售单和记账凭证传销售核算岗审核,红字销售单以负数进行核算。

发出库存产品须向销售部索取销售单清单,据此向购货公司开具发票,产成品出库手续。

领出返工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材料

贷:库存商品——医药库/塑料库

——→传主管岗复核

注:

摘要栏须注明产品名称及产量。

须将领出返工产品明细提供给车间成本核算员。

部门领用

借:管理费用——研究费

——招待费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库存商品——**

——→传主管岗复核

注:领料单内容须填写完整,备注栏须载明用途,且签字手续完备。

7、结仓库产成品明细账

仓库明细账审核登记完毕,结出各产品余额,督促仓库管理员与实物核,并将账本余额分类汇总与财务账核对。

8、盘点

每半年组织对仓库实物盘点一次——→督促仓库管理员编制盘存表——→及时提供盘点结果——→协助仓库管理员报告有关问题事项——→根据公司处理决定编制记账凭证

盘盈

借:库存商品——医药库/塑料库

借:管理费用——处理财产损失〈红字〉

盘亏

借:管理费用——处理财产损失

贷:库存商品——医药库/塑料库

管理性工作

1、每月10提供成本分析,动态跟踪产品成本升降情况。

2、组织车间成本核算员进行规范成本核算,保证及时提供准确的原始资料。

3、参与制定成本费用控制办法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4、深入车间、仓库熟悉公司各产品生产工序、原辅材料耗用等相关知识,有效挖掘成本管理的潜能。

5、每半年组织仓库进行一次盘点。

工作要求

1、熟悉公司各类财务管理制度。

2、了解财务部各岗位工作内容,做好与各岗位的衔接工作。

3、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心强,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成本会计工作口诀

众所周知,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企业经营中的大量信息。纲举目张,如何抓住关键呢?简言之,抓住“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个节点。

一、九宫格

前三格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附分类法、定额法;中三格是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相当飞机起落架,起飞前先收起落架,即核算成本时先把制造费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及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可看作空中加油机,要输油到主机上,即要归结分配入生产成本中去;

后三格是完全/变动成本财务核算体系、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财务核算体系、产量/作业成本财务核算体系,此为“三三得九”。

二、九九分

九九八十一个节点,分为九组。

一九是成本龙

龙头是成本计划,龙身是成本核算,龙尾是成本分析,四个金爪是成本控制、成本奖惩、成本预测、成本决策,龙角是定额、标准成本。

二九是成本预测方法

即趋势预测、本量利分析、敏感度分析、经济模型预测、目标倒推、经验值、同行参考、弹性预算、限额成本,可产生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成本。

三九是成本管理原则

1.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原则;

2.实用价值原则;

3.有章可循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抓住成本信息五性原则;

6.成本与利润非完全翘翘板关系;

7.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

8.分配标准与待分配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原则;

9.成本数据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

原则。

四九是九个归集的费用要素

即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应付职工薪酬、其他直接费用、折旧费、机物料、车间经费、停工损失、其他间接费用。

五九是简化九步核算模板

1.制定产品生产标准卡片;

2.查询期初在产品成本;

3.进行原材料盘点;

4.计算材料分配和制造费用分配得出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

5.进行半成品盘点;

6.根据定额资料将月末半成品进行材料还原;

7.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得出半成品成本资料;

8.根据标准成本计算材料差异;

9.根据标准成本计算费用差异。

六九是分配标准

1.消耗量 2.费用额 3.产品的体积、长度、重量、占用面积、售价 4.订货次数、采购价值 5.直接材料成本 6.

~ 26 ~

直接材料数量 7.成本动因等 8.工人工资、工人工时、机器工时、投产量 9.各种综合分配系数,以上可有定额、实际、计划等类型。

七九是九个关键节点问题

1.原材料领料时结转成本价格,可按计划价、实际成本、按定额、按上月加权平均单价等;

2.成本项目与受益对象的确定问题;

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等;

4.成本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如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按定额成本比例分配等;

5.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一为间接分配,即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一为直接计入,如在产品不计算

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 27 ~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或者按计划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或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从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转出产成品成本后,其余额即为在产品成本;

6.正常停工与非正常停工、正常损耗与非正常损耗;

7.成本下降与效率下降的关系;

8.成本持续性降低与形成企业优势的关系;

9.成本效益比的关系。

八九指周期成本

即立项成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售后服务成本、行政管理成本,不可顾次失彼,减了一个环节成本,增了另一个环节成本。

九九归一,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以主动的战略成本管理代替传统的被动式成本核算管理,成本降下了,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了,销售也下降了,

~ 28 ~

显然

是不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的,甚至创造优势、发掘特色还会增加成本,关键是要增加效益;

2.以动态的成本管理取代静态的成本管理,重视成本控制,注重市场调查和生产经营信息的反馈;

3.注重实际而不是想象,压缩人员开支、降低供应价格、提高产量、加强销量的计划要务实,产品价格没有市场竞争力时该下马要及

时下马;

4.成本信息要反映成本而不能失真,不能为填报各种口径的上报资料方便乱摊成本、搞乱账目,让企业管理者无从考核和控制生产经营;

5.要重视信息技术运用,这样才能有能力及时收集处理大量的成本信息;

6.抓住降低成本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通过管理方式改变,而不是偷工减料,也不是盲目地减少产品功能,如只是消除多余功能、改良生产工艺、实

~ 29 ~

现自动化等;通过全过程管理,而不是简单的制造成本管理;采取零库存、订单生产等避免产品滞销,加大资金成本,与其他企业实现技术共享、市场共享等分担经营成本;

7.加强决策前成本核算,企业新上产品、新接订单,就要树立成本意识,既要技术上可行,也要经济上可行;

8.重视隐形成本降低,如市场开拓、内部结构的调整、企业规模的扩大等成本;

9.与供应商、销售商合作分担成本,从日常的企业成本管理扩展到从行业产业链的高度来看成本管理。

三、持久管理,算而有用

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等同于“支出控制”, 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核算方法上理论联系实际,在简单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资料的精确度之间找平衡,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核算流程,纠结点是制造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归集哪些内容,分配到哪些成本对象中;分析方法上要实

~ 30 ~

中有所用,用得上,要有战略成本观。一环套一环,推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反映企业的生产流程,提供管理者关心的成本资料,在管理上下功夫,在管理中出效益。

~ 31 ~

第6篇:计划成本的会计核算

实际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各项财产时付出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

计划成本是企业自行制定的各项财产的分类、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成本等资料,在取得财产时或发出时按这些资料计算计划成本。

按现行制度规定,原材料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制度,是我国工业企业普遍采用的存货核算制度。基本要求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下,需要设置“存货采购”和“存货成本差异”两个账户,以原材料为例说明计划成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1)按实际成本支付材料款,“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按计划成本计价,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2)(按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

(3)领用原材料时按计划成本结转;

(4)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差异分配破除 纲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实际成本超过计划成本为超支,反之为节约。存货成本差异形成于存货取得过程之中,就随着存货的发出而转销,即按照差异率将存货成本差异分配到有关成本项目中。

评价计划成本核算之所以在我国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能够简化日常会计核算,各种存货只有一个单位成本,平时只须登记存货的数量,不存在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复杂的存货计价程序。而且,计划成本核算还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工作业绩,加强存货管理,促进降低破除 ,减少存货核算的误差。计划成本核算的困难在于如何制定有效的合乎企业实际情况的计划成本,如果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关很大,计划成本核算就会失去意义。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存货成本差异率持续(如两年内)超过5%,就应当调整计划成本。

其具体帐务处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1、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不必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即:借: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在小规模纳税人下的增值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以下同。

2、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既要按发票帐单上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同时又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同时作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

月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情况下: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如为超支则作相反分录。

或: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记借方,节约记入贷方)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金额到月末不确定,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冲减。

此种方法,以计划成本作原材料入库处理,但不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帐款(计划成本)

下月初用红字冲减,待发票帐单到达后再作购入处理。

4、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设置:

借方 材料成本差异 贷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节约差异

发生额:购入材料超支差异 发生额:(1)购入材料节约差异 (2)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

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在计算出差异率后,用各车间、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成本差异率相乘,求出各种产品和各车间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以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材料成本差异为依据,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例:甲公司原材料日常收发及结存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0元,实际成本为605,000元;本月入库材料成本为1,400,000元,实际成本为1,355,000元。当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领用 800,000元

在建工程领用 200,000元

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5,000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15,000元

要求:

(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2)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3)编制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解:(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605,000—6,000,000)+(1,355,000—1,400,000)〕/(600,000+1,400,000)

=—2%

(2)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800,000

在建工程 200,000

制造费用 5,000

管理费用 15,000

贷;原材料 1020,000

(3)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16,000

在建工程 4,000

制造费用 1,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4,000

总之,对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购入的材料只有在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已定并已验收入库的条件下计算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可在入库时结转,也可以在月末汇总时结转;

(2)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中超支或借方余额用“正号”表示,节约或贷方余额用“负号”表示;

(3)发出材料承担的成本差异,始终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只不过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或×××表示,最终计入到成本费用的材料还是实际成本。

参考资料:《中级会计实务》、中华会计网校

第7篇:采购成本降低计划

根据公司10年经营目标和COST-DOWN计划,资材部门结合公司现况,在10年计划下列成本降低计划。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还很有潜力可挖,除了在本年度把这个部门带到更高层次的日常工作外,增加COST-DOWN专项目标任务: 一:采购价格的降低

1. 原料类:原料部分的价格可持续降低的空间比较有限,资材部在10年计划搜集更多的供应信息,能否有更适合的供应条件(产品的可使用性、价格、付款条件)作为备用。目的是为避免现供应商交期不能达成时,带来的断料而产生的间接的缺货成本。 2.五金件类:

方法一:不断的寻找新的厂商和不断报价,评估目前价格的合理性,比如刚开发的结构件加工商其价格比现价格降7%左右。预计这方面的努力2-4%左右的幅度还是可行的。

方法二:寻找新的加工方法。目前很多五金件都没有模具,都是厂商自想的加工方法,有时人工成本很高,如果有更好加工办法能降低成本。这方面的努力,预计2-3%的幅度可降下来。

3.辅料包材:一些包装材料用量大,价格需要确认或替代。比如:气泡纸、PE膜、纸箱、木材等。这里还是有空间的。

4.辅料(工具):解决质量与可使用性的问题话,预计可降低5%左右。

6.原料添加剂助剂类:如果不愿其烦的询价与议价,某些还可降低5%左右。比如汉高的液体蜡,新找的供货商680/桶,原780/桶。

二:配合使用部门,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或更换某些工具、包装材料的使用标准。比如,原来的擦布,要求纯棉9.8/公斤,现改半棉,7/公斤。现在用美工刀是不合经济性的。

三:供应商和采购员管理:

1. 供应商管理:目前公司的委外加工商经营规模小,管理体系不完善,他的原料采购渠道未必最优的,加工过程未必是合理的,这两项因素导致高成本传递到公司,其管理体系不完善会导致质量缺陷,增加我公司缺货成本。所以,这个意义上的供方管理,就是参与供方的一些管理环节,给予其指导性意见,比如:要求增加内部检验环节,设立专职人员等。

2. 采购员管理:人最难管,也不可能滴水不漏,因此除了平常的价格监督和供应商更换监督外,建立采购员轮换制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在任采购人员从心理角度讲是不大情愿寻找比现有价格更低的,如果这样做无疑是否定自己的工作和嫌疑,所以新采购人员到任的首要表现就是寻更低的价格,以显示自己的工作成绩。

四:主动参与开发

开发新产品在选择材料和加工方法是决定采购成本的关键,采购的参与是最有可能从源头上节约成本的。选择通用型标准材料和零件,避免非标品,扩大采购渠道,选择竞争性市场产品,价格比较公道和透明性。

五:控制库存

针对大宗原物料,配合生产部生产计划与周期制定周转库存标准,分批进货维持经济库存水平,从而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六:仓库根据生产部门制定的易耗品的消耗定额,如有超用和领料异常,立即报告给生产部门主管。

资材部

2010-1-5

第8篇:成本管理计划

1. 目的和范围

为了使本项目成本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切实为业主把好资金使用关,用好资金,根据我公司对造价管理的管理标准并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制定本计划。本计划适用于本项目管理服务各阶段的成本管理,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状况作出及时调整。 2. 职责 2.3. 项目经理

2.3.1. 项目经理对项目管理各阶段的成本管理负全面责任。

2.3.2. 负责与业主沟通, 细化合同关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明确项目管理部、业主、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单位造价管理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审批权限。建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

2.3.3. 负责审批项目部出手的有关工程成本管理方面的重要文件、凭证等。 2.4. 项目合同造价管理组

2.4.1. 负责编制成本管理工作计划,成本管理工作制度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流程。

2.4.2. 负责编制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投资目标分解、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进行成本分析和投资风险因素分析,制定控制措施。 2.4.3. 审核初步设计概算,进行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2.4.4. 审核造价咨询单位提供的工作计划和工程量清单等成本管理成果文件。 2.4.5. 协助业主组织或参与招标、采购阶段的询价、比选和商务谈判,进行招标、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

2.4.6. 负责施工阶段工程变更、工程进度款支付、索赔费用的控制和管理。 2.4.7. 负责组织和审核工程结算。 3. 阶段性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3.1 土地审批阶段

针对获得土地使用权方面搜集相关信息,对于土地获得所需要的相关文件涉及到的费用建立价格信息台账,做到每笔费用有据可依。 3.2 建设工程的立项阶段

1)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简化项目立项程序,加快项目立项进度,从而降低因工程延期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

2) 确保项目立项审批所需文件的质量,尽量防止文件的第二次修改,降低过程成本,为项目后期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3.3 设计阶段

3.3.1 设计阶段的目标及内容

1) 通过设计招标(含方案竞赛),协助业主选择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和项目设计队伍,在规定的设计进度和投资限额内,完成符合业主和合同要求的高质量的工程设计。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施工项目造价的影响度达到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对整个项目资金使用合理性有重要作用,对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 在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即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实体项目上。

3) 编制设计阶段管理工作计划,协助建设单位编制设计任务书、组织评选设计方案,招标选择设计单位。

4) 编写设计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报告,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提交业主。 3.3.2 方案设计的成本管理

方案阶段项目部协助业主作好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高投资估算精度,作好投资估算。采用设计招标形式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促使设计单位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工程成本。 3.3.3 初步设计的成本管理

1) 项目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方案应在充分考虑业主定位和投资目标的基础上,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和造价工程师必须密切配合,进一步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比较,协助业主选择相对经济、合理、适用的设计方案。

2) 项目部编写设计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报告,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提交业主。 3.3.4 施工图设计的成本管理

1) 要求设计人员按照批准的总概算控制总体工程设计,各专业在保证达到设计任务书各项要求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额控制各自的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和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和合理的结构形式,使其设计造价接近投资限额或更少。

2) 审核工程设计概算。初步设计概算一般采用对比分析法、查询法和详细审查法等方式进行审查,项目部应结合设计图纸审查进行设计概算审查。主要审查内容包括:

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编制方法、编制深度 设计概算的项目、规模、建设标准、配套工程投资 分析采用的定额水平与合理性

调查分析人工、材料、资源供应等基础价格的合理性,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设备是否符合施工规划的要求,取费标准是否合理

工程设备规格、数量与配置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价格是否真实 单价分析的组成与计算程序、方法是否符合现行规定 概算项目的编制内容、编制水平、静态投资、分年投资 技术经济指标水平 检查经济效益分析

3) 编制技术经济审核报告,经项目经理批准提交业主和设计单位。对不合理技术方案和设计概算,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图纸,调整设计概算。 3.4 招投标阶段

根据招标采购工作计划对拟采用招标方式招标的项目,项目部应审核招标代理机构或造价咨询机构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审核结果提交业主和招标代理机构或造价咨询机构。招标代理机构或造价咨询机构对偏差部分进行修正后,方可进行招标。

3.4.1 招标阶段成本管理的目标

通过招标的方式,在工程、货物、服务的采购中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单位,做好在招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3.4.2 设计招标的成本管理

严格按照业主的要求,同时兼顾对项目总投资的控制。在设计招标阶段协助业主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及最优的设计单位,以确保设计进度、质量、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不影响整体工程的进度。 3.4.3 施工招标的成本管理

准确把握设计图纸,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和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编制招标文件,确定工程标底;通过评标、定标,选择中标单位,并确定承包合同价。合理地确定工程标底是施工招标阶段工程成本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工程标底的确定往往因设计图不全,材料的变更,或因市场价的不断变化,难于有一个准确的数值。

3.4.4 监理招标的成本管理

通过招标选定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明确监理单位在工程中的工作范围。 3.4.5 主要材料设备招标的成本管理

根据招标采购计划对直接采购的项目,项目部应组织招标代理机构或造价咨询单位、项目管理部、监理单位进行询价,编写询价报告。

严格控制材料等可变价格。对工程造价影响大,价格和质量较难把握的主要材料和大型设备应单独招标。主要材料和大型设备的供应控制主要是价格和质量方面,应深入市场调查,然后定下主要材料和大型设备的技术指标及其质量,价格档次,由投标单位按要求自行报价,形成投标价格,签定合同时就形成了固定单价合同,防止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对其供应的材料应严格检查。 3.5 施工阶段

3.5.1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目标

1) 使项目要求的质量、工期、费用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

2) 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降低造价。

3.5.2 投资人或项目管理者在工程施工阶段对项目的管理是为使项目要求的质量、工期、费用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 根据项目合同和项目约定的工程进度款申请和审批程序进行工程计量和工程款支付审批。

根据合同和项目约定的工程变更费用申请和审批程序,审批工程变更费用和支付申请。

工程投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工程进度款支付和工程变更费用及其它费用支付台帐,并定期进行分析比较,编制项目造价分析报告,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提交业主。

费用索赔管理。项目部应根据合同和项目约定的索赔报审程序,与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配合,进行索赔处理和审批。

3.5.3 在组织措施上,督促承包商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3.5.4 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材料费是构成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的主要内容,一般材料费占工程总成本的60%~70%。 3.6 竣工验收阶段

3.6.1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理目标

1) 避免承包商在结算过程中,虚报工程量和高套定额基价等以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

2) 审核竣工内容是否符合合同要求、验收是否合格,审核结算方法、计价方法、优惠条款是否符合合同;按竣工图审核工程量,在审核中,应根据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核对;严格执行计价依据与计价方法;严格审查设计变更签证;检查取费标准,是否按照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计取。

3.6.1 从项目的的各个环节人手,找出控制要点,突出重点管理,实施建设过程严格监控,这样以来,就可以将建设工程总造价控制在预计或理想的范围内。 3.6.2 工程项目或工作单元竣工后,项目部应按合同和项目约定的工程竣工结算程序,及时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结算,审查施工单位报送并经监理单位审核的竣工结算报表,进行竣工结算。 3.6.3 协助业主与承包单位进行工程结算谈判。 3.6.4 协助业主报送审计部门进行工程审计。 4. 项目部投资控制总结及资料归档

4.1 项目竣工结算完成后,项目部应组织投资控制分析总结,按照项目分解结构,编制项目各时间段投资分析对照表,包括目标值、调整值、实际结算值的对照及该工程分类指标分析、含钢量、砼含量指标等。经项目部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报公司造价部经理审定后归档保存,同时也作为公司造价数据库内容由造价部保存。

4.2 项目投资控制总结是项目工作总结的组成部分,应按要求在竣工结算完成后一个月内完成。 4.3 记录

项目成本管理形成的记录按作业文件《项目管理资料管理规定》的要求收集、保存、归档。

5. 项目成本管理的全局统筹计划

5.1 以策划阶段、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

5.2 主动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工程造价,更要能动的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

5.3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将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做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5.4 工程监理。从组织和管理的角度采取科学的措施确保建设项目工程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合理地实现,为业主求得最佳投入产出。实践证明,工程监理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 5.5 合同管理。

第9篇:酒店成本费用的控制计划

在深圳,有家五星级酒店年出租率在75%左右,均匀房价550,房间总数在360间,大家说这样的酒店就客房收进来讲应当有多少?

(备注:这家五星级之前是由HILTON管理的。)大家以为就客房这一块该酒店的纯利润应当是多少呢?

该酒店当年全部的纯利润仅70W。

所以当年一怒之下把HILTON扫地出门了。(希尔顿在撤出深圳之前,曾先前撤出大连,当时可以看出

1.人力本钱太高,分配机制僵硬。 2.采购本钱超标缺少控制 3.相对本钱如能源本钱高)

回到这个例子上来讲,为何经营状态不错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利润却如此低呢?

大家都说到了本钱但是如何控制本钱呢?对,勤俭一分钱就即是增加一分钱的纯利润

一、酒店本钱控制的三个结合 ? ? ?就本钱控制而言,酒店的本钱构成内容可划分为:人工本钱、低值易耗品与洗涤本钱、餐饮本钱、商品本钱、能源本钱、投资本钱、管理中办公经费等其它用度。

? ? ?以上七项用度控制都纳进酒店财务管理的职责范畴内。要到达本钱控制的目的,首先是加强财务管理。酒店只有通过财务控制才能进行低本钱运作。这就要求酒店财会部分与财会职员认真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后核算与事前预算相结合、单笔记账与进程控制相结合、固定制度与灵活营销相结合。

二、与饭店本钱紧密相干的三大要素

从我国酒店发展进程来分析,与饭店本钱升降紧密相干的要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劳动力本钱、物资消耗本钱与能源消耗本钱。 (一)人工本钱

人工本钱是可由酒店经营层自主控制的最大一块本钱,国内酒店一直没能解决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题目,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饭店业中有管理机制方面、用人机制方面、分配机制方面。(二)物资消耗本钱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题目:(1)缺少科学的完善的本钱控制系统; (2)缺少标准化的考核指标; (3)缺少分析; (4)缺少先进的装备和技术; (5)规章制度执行不力; (6)采购制度与采购方法分歧理; (7)缺少对勤俭用度和本钱控制的宣传。 (三)能源消耗本钱

饭店能源消耗本钱升降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1)价格因素; (2)设施因素; (3)装备因素; (4)浪费因素。 ? ? 概括起来,国内酒店的能源用度支出升幅较快。内资酒店能源用度一般占总用度的18%左右。而外资酒店能源用度一般占总用度的15%左右。

? ? ?在下以为,应对策略主要有产品差异化策略、低本钱运作策略、质量优越策略、员工鼓励策略等几个方面

产品差异化、质量优越策略、员工鼓励策略,相信大家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12个字可以概括了:突出上风、质量取胜、员工第一 我这里所说的低本钱运作其实不是指经济型酒店弄的那套 假如我讲那套的话,估计大家都会走 幸福的家庭只有一个标准:***

三、低本钱策略 ? ? ? 酒店本钱用度控制是指依照本钱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本钱预算要求,对构成整个进程的每项具体活动进行监视,使本钱管理由事后算账转为事前预防性管理。 (一)本钱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组成部份

? ? ? 低本钱运作决不单单是“勤俭”的概念。酒店的本钱控制说究竟是为了实现当期的预算,但这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包括硬件质量与软件质量)的条件下往实现。因而,本钱的预算就有了一系列的标准,到达这些标准,就是起到了本钱控制的作用。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挖潜就是勤俭。(二)加强员工的危机意识

酒店的挖潜节支应当对员工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使员工人人都有本钱核算的意识,这样才能把本钱控制工作持久地展开下往。(三)低本钱策略是价格策略的后盾和基础

? ? ? 酒店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价格竞争,也是与经营者的本钱休戚相干的。可以这么说,谁的本钱低,谁的竞争资本就大、竞争上风就大;本钱越低,价格竞争的弹性余地就越大、竞争持久力也越大。(四)本钱与质量不是正相干(正比例)关系

? ? ? 酒店完全可以实现在低本钱运作情况下的质量达标。这里要解决两个熟悉上的题目,一个是营销、服务质量与需求的关系,另外一个是怎样更好地满足内需的要求。(五)增收与节支的关系

? ? ? 酒店就像一户人家,节支很重要,但不是根本。只有家庭收进不断增加,手头的钱多了,过日子才舒坦。固然,也不能大手大脚成为败家子,大多数家庭还是属于工薪阶层,应当量进为出。另外,酒店节支的潜力很大,还有待我们往发掘,只是之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马虎,又没有标准。所以,我们的节支工作应从改革高度,从市场机制的高度往理解和实践。(六)财务部分是实施本钱运作的关键

酒店的财会职员要站在市场竞争的高度来实施低本钱运作策略,而不是死抠一项本钱。这就要求财会职员在具体工作中遵守“三个有益于”的原则:(1)是不是有益于进步市场占有率; (2)是不是有益于进步顾客满意度; (3)是不是有益于增加营业收进。

财务部分不单单是一个算账的部分,而是要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进程,从计划、控制到监视、调和,既要懂财务,又要懂业务,财会职员应当是饭店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好顾问、好助手。

四、本钱控制的方法 (一)预算控制法

预算控制法是以预算指标作为经营支出限额目标;预算控制即以分项目、分阶段的预算数据来实施本钱控制。

(二)主要消耗指标控制法

? ? ? ?主要消耗指标是对饭店本钱用度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指标,主要消耗指标控制,也就是对这部份指标实施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本钱预算的完成。

(三)制度控制法

这类方法是利用国家及酒店内部各项本钱用度管理制度来控制本钱用度开支。本钱用度控制制度还应包括相应的赏罚办法,对努力下降本钱用度有明显效果的要予以重奖,对本钱用度控制不力造成超支的要给予惩罚。

(四)标准本钱控制法

标准本钱是指酒店在正常经营条件下以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计算出的各营业项目的标准本钱作为控制实际本钱时的参照根据,也就是对标准本钱率与实际本钱率进行比较分析。实际本钱率低于标准本钱率称为顺差,表示本钱控制较好;实际本钱率高于标准本钱率称为逆差,表示本钱控制欠佳。

(五)目标本钱控制法

目标本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本钱应到达的水平,据以作为本钱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产品目标本钱=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企业目标利润。

(六)全部直接本钱控制法

五、劳动力本钱的控制

? ? ? 目前,国有酒店劳动力本钱(即消化在人头上的开支)一般要占总用度的50%左右,占营收总额的30-35%。一旦市场不景气,经营滑坡,企业就会难以承受,步进恶性循环。 下降劳动力本钱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撤并部分

比如将采购部回口到财务部。一些没效益的三产,该撤的,限期撤销。

(二)职能分解落实

酒店内的一个部分,究竟有多少事,需多少岗位来承当,通过与部分的共同洽商,把编制与人数确定下来。工作量不足的,可以合并岗位,但要以客人为中心,不能随便并岗。

(三)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使每一个人的命运不在领导的头脑里,而确确切实就把握在员工自己手中。这激起了员工的危机感、紧急感和竞争感,员工工作积极性进步,构成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

(四)满负荷工作制满负荷工作制就是改变饭店有些部分分工过细,各个工种分工太呆板。提倡万能工的做法,对一些技术性工种要求一专多能进步业务技术的综合能力,做到既能操纵又能维修。

(五)职员分流

这不是靠酒店本身就可以解决的题目,还得与社会变革与体制变革相结合。目前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有:(1)派出管理;(2)开发新项目;(3)轮岗;(4)解雇临时劳务工。

六、能源的本钱控制

能源主要指水、电、煤、油(重油、轻油)、气等。需通过五项措施来落实: (一)制定管理制度

主要是使用责任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监视制度、赏罚制度。(二)建立科学、细致、严格的能耗标准

主要以公道使用量为标准。但对特殊情况如用电的峰谷时段要加夸大度。(三)宣传、灌输节能观念

鼓励员工提节能的公道化建议,实行节能节支的双向研究课题责任制。(四)动态管理能源 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灵活调剂能源使用方法。(五)技术改造 如冷冻机冷却水的回笼、重复循环使用技改;又如客房与餐厅的分开送风的技改。这些技改投资都不大,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但日积月累,省下的资金却是十分可观的。

七、物料消耗控制

酒店的物料消耗的控制涵盖面相当广泛,可以说品类一应俱全。酒店对物料本钱控制的基本原则:同一采购、同一保管、同一使用、落实到人。 (一)采购

主要通过制定同一的采购制度、货比三家、常常性核价与比价、直接联系厂家、争取价格优惠、保证质量和用处对口等措施进行控制。(二)验收、库存与领料发放

这一程序需要留意:购货前样品由使用者确认,但使用者不答应直接参与洽商;库房独立验收;下降库存。对食品的收发抓好八个环节:采购、验收、蕴藏、发料、加工与切配、烹调、装盘、销售。(三)物料用品的有效使用

这里对有效作一界定:一个是以客人满意为准则,另外一个是没有浪费和偷窃(包括顺手牵羊)。要做到这二条,必须制定以下几点规章制度:(1)制定使用标准;(2)制定考核标准;(3)建立检查制度;(4)建立个人责任制。(四)鼓励并落实基层的勤俭措施

饭店应制定各项本钱用度控制的目标、措施及考核办法。对工作中的好现象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鼓励或整改,加大本钱用度控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五)加强基层各部分的维修保养技能的培训

八、饭店整体上的低本钱战略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本钱控制的观念已不是仅提出“勤俭光荣、浪费可耻”道德口号所能见效的。对酒店而言,这是必须做到的一种责任。加强思想教育与养成节俭风气的区别在于:先有责任、后有道德;先负鼓励(罚),后正鼓励(奖);先有制度与标准,后有好人好事好思想。

(二)组织建设

实施低本钱战略必须建立完善控制组织网络。要从科学、实用、有效控制动身,构成全方位、层次明、职责清的组织网络。

(三)制度建设

酒店本钱控制进程中的基本制度有:报销制度、采购制度、领料制度、审批制度、安全制度。除此以外,另有两种重要制度:区域责任制和检查责任制。

(四)全进程本钱控制

饭店本钱控制的一般运作模式为:预算(决策)→目标(指标)分解→动态中的营运分析、控制与调剂(含相干指标、数据及相应跟进的措施)→财务评估与顾客评估→总经理评估→考核及赏罚→制定新的目标,完善规章制度→争取顾客更好的评价和更佳财务效果→年终审讲、评议。

(五)尽量推行全部直接本钱法

这类办法即把人工、税金、个人用品、工作餐、工作服、餐具等列进本钱,把水、电、煤、工程维修、收银及一切后勤二线的内容均计进本钱,单独核算。

(六)划小核算单位

即以经营利润率(或营业用度)来考核各部分。

(七)尊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鼓励员工参与本钱控制,关键还在于有效落实各种嘉奖办法,使本钱控制成为饭店所有员工一致的自觉的行为。总之,我们可以作一个回纳性结论,即当代的低本钱运作策略要与观念进步、制度建设、标准化管理、市场营销、顾客满意、员工鼓励、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不单单把它看成是财务工作的一个项目,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酒店的任何活动都触及到本钱,都应在本钱控制的范围以内。任何本钱都是人的某种行为的结果,只能由参与或有权干预这些活动的人来控制。任何本钱控制方法,实在质都是想法影响执行行为或有权干预行为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到自我控制。所以,每一个员工作为执行行为人都应负有本钱责任。本钱控制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只有通过全体员工调和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

本钱控制对员工的要求是:

第一,具有控制本钱的愿看和本钱意识,养成勤俭本钱的习惯。如:客房服务员整理客房时,本着勤俭的原则,在不下降清洁效果的条件下,公道、经济使用清洁用品;积极参与酒店资产维护保养工作,尽可能延长酒店家具、用品使用寿命,下降酒店维修用度,减少重置资产开支。又如:迷你吧内摆放的酒水、食品本身有一定的保质期,服务职员要随时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迷你吧物品的调解,使酒水、食品在保质期内得以充分耗用,将迷你吧报损率降到最低,努力勤俭迷你吧本钱。餐饮的本钱控制工作是酒店平常经营中的焦点题目,厨师的本钱意识又是此焦点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厨师不但要使原材料得以公道使用,原材料的边角也要充分利用,并想法做出使人啧啧称赞的美食来。将本钱降到最低点应是我们不懈的寻求和应尽的职责。

第二,培植团队精神,理解本钱控制是一项集体的努力进程,必须在共同目标下同心协力完成。本钱控制工作是一项酒店集体参与的工作,触及到工作环节中的每位员工,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配合,需要团队精神。如:酒店的某个水龙头坏了,水在流失,急需维修。有的人的态度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视而不见;而有些人则会马上通知工程部进行维修,在维修职员到来之前,宁愿牺牲自己的时间,采取各种措施使水流失量降到最低,为酒店勤俭能源用度。此事虽小,但客观反映了一个人的本钱意识和责任心。控制本钱工作需要酒店每位员工的积极不懈的努力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把本钱控制做到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第三,正确理解和使用本钱控制信息,关心本钱控制结果,据以改进工作,到达本钱自控。酒店本钱触及酒店的各个方面,环节复杂,工作难度大,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干,因此我们有义务让每一个部分了解酒店的经营状态、部分本钱用度支出情况,使各部分了解本部相干本钱开支,正确把握部分本钱信息,努力做好本钱自控工作。关心本部分本钱开支是做好部分本钱控制工作的第一步,必须密切关注,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有效控制本钱的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严格的本钱控制其实不是一件使人愉快的事情,但控制

则是必须的。做好本钱控制工作,应留意以下两个题目:

第一,要有正确的和适用的控制标准。控制标准的制定应尽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减少个人偏见和主观性。要在保证酒店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体现消耗的公道性和勤俭精神。

第二,本钱控制工作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工作,控制标准一经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如:客房部PA组根据逐日清洁维护任务及每个月的卫生工作计划,制定出的公道的消耗清洁用品数目就是控制标准,一定要按计划消耗与使用。为了将本钱控制工作做细,要对每个月的消耗量用报表情势进行分析比较,以便总结经验,将本钱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

做好本钱控制工作有赖于酒店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看全体员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做起,从每项工作的细节做起,积极行动并参与到本钱控制工作中来,只要我们认真做了,酒店的本钱管理工作势必有一个新的起色,酒店的经营管理和效益也势必有一个新的奔腾。

上一篇:窗口单位服务行为规范下一篇:三年文明单位创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