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线路研究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为加快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距,需要采取措施完善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方案。电力是带动乡村地区发展、为乡村居民提供生活保障的重要能源物质,完善电力资源在鄉村的合理供给和使用是电力配置和供电公司的重要任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网配电线路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网配电线路研究论文 篇1:

内蒙农网配电线路改造研究

摘 要: 根河地区大部分为林区,供电区内是以根河为中心呈放射状网络分布的。现在该地区供电仅由一座110kV根河变电所供电,所有负荷均为单电源供电且部分线路已满载,无法再接带新增负荷。近些年伴随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根河地区对电能的需求也不断有新的要求。

关键词: 内蒙;配电;改造

一.存在问题

根河110(66)kV变电站共有变电站23座,其中单线单变就有16座,需要解决这些变电站的单线或单变问题。

10kV电网城地区62条线路中全部为单辐射结构,需要重点提高D类地区环网化率和绝缘化率,适当提高乡镇地区环网化率和绝缘化率。

根河66kV输变电工程大部分始建于同期电网始建于60~70年代,根据当时用电量,输电线路线径大都选用LGJ—70mm2导线,30多年的负荷增长量早已超过线路设计能力,末端电压经常达不到规定值,没有电容补偿装置。

线路杆塔经过30多年的风吹雨淋、冻融,大部分杆体出现裂痕,线路瓷具绝缘老化,使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与行业标准差距拉大,时常出现线路开关掉闸,导线断线、接地等故障。

二.方案依据

《呼伦贝尔电业局配电网建设与技术改造导则》(呼电生[2011]7号)

《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技术改造原则意见》(蒙东电生产技术部[2010]37号)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三.建设方案

根据根河地区特点及变电站配置情况,为满足根河市中心城区负荷发展需要,解决配网中的各种供电需求问题。本次由新建根河220千伏好里堡变电站接引电源。

本工程10kV线路大部分位于林区林地内,为节约投资及减少对林地的破坏,线路路径尽量使用原线路路径。

由于林区地势特点,施工难度较大,且由于林区气候影响及防火要求,可施工期较短。鉴于上述自然地理环境,本可研在搜集根河、阿里河地区负荷资料,并经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制定如下路径选择原则:

1充分考虑变电站10kV最终出线规模,兼顾现在及未来,统一规划,充分利用出口资源;

2做好10千伏今后的预留空间,特别预留出线走廊空间;

3尽量就近实现线路接续;

4注意环境保护,避让地质条件及环境比较脆弱地段;

5本次配网建设已网络完善、运行灵活、供电能力加强为主要目的;

6充分考虑建设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配网。

四.工程规模

新建10千伏架空线路6条。建设内容如下:

10千伏浦西线,自好里堡变电站10千伏间隔取电,电缆出线150米至北墙外上电缆终端杆,然后以架空线形式架设至10千伏好里堡线汽运变分#04分支。实现10千伏好里堡线负荷由110千伏根河变电站和220千伏好力堡变电所双电源供电。线路亘长0.36千米,电杆8基。出口电缆采用YJLV22-10/3*300MM2型电缆。架空线采用JKLYJ-10/240MM2型,线路与好里堡220千伏变电站新设10千伏机场线同杆架设。

10千伏机场线,自好里堡变电站10千伏间隔取电,电缆出线150米至北墙外上电缆终端杆,然后以架空线向西架设,跨越马路后延堤坝架设,再经过两条公路,一条河后,与好里堡线291号杆相遇,并延原有路径架设至机场,最后在好里堡线350号处改为电力电缆敷设至飞机场变台并与之相连,实现机场变台由110千伏根河变电站和220千伏好力堡变电所双电源供电。线路亘长11.18千米,组立梢径230型15米非预应力水泥电杆4基。组立梢径190型12米非预应力水泥电杆188基,铁塔2基。出口电缆采用YJLV22-10/3*300MM2型电缆。架空线采用JKLYJ-10/240MM2型,线路与好里堡220千伏变电站新设10千伏浦西线同杆架设。

10千伏敖乡线、河西线,该線路与新设10千伏浦根线,迎宾线同杆四回架设。好里堡220千伏变电站10千伏间隔取电,电缆出线200米至北墙外上电缆终端杆,然后以同杆四回架空线形式向东架设,至铁路前转向北架设,经过马路,两条河后,与既有线路交叉跨越后,架设至市区线122号杆附近,分别与122#杆和123#杆相连,并分别加装联络开关,使原110千伏根河变电站10千伏市场线线路改为由110千伏根河变电站和220千伏好力堡变电站为市场线、敖乡线和河西线三条线路分别供电,并可实现互联互带,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敖乡线和河西线线路亘长6.32千米,水泥杆13基,钢管杆102基,铁塔4基,过桥电缆桥架55m。出口电缆采用YJLV22-10/3*300MM2型电缆。架空线采用JKLYJ-10/240MM2型。

10千伏浦根线、迎宾线,该线路与新建10千伏敖乡线和河西线同杆四回架设。好里堡220千伏变电站10千伏间隔取电,电缆出线200米至北墙外上电缆终端杆后以同杆四回架空线形式向东架设,至铁路处转向北架设,经过马路和两条河后,再转向东跨越铁路和迎宾路后经钢管终端杆改为电缆延迎宾路向根河市区敷设,两条线路分别新设6座两进四出环网柜和12座T接箱,在跨河桥前经过电缆桥架跨越河流后,延堤坝北侧电缆直埋排管方式敷设,再新设12座T接箱。出口电缆采用YJLV22-10/3*300MM2型电缆。架空线采用JKLYJ-10/240MM2型。线路亘长10.86千米。

五.设备选型

导线及电缆的选择:10千伏架空线采用(AC10kV,JKLYJ-240)型,电缆采用(AC10kV,YJLV,300,3,22,ZC,无阻水)型。

绝缘子的选择:耐张绝缘子采用悬锤(U70BP/146D,280,146,450)型,直线绝缘子采用复合高压立瓶P-20T型及高压防雷针式绝缘子Y5CFPQ2-10/3型。

杆塔的选择:电杆采用水泥杆(锥形水泥杆,非预应力,法兰组装杆,15m,230mm)(锥形水泥杆,非预应力,整段杆,12m,190mm)。钢管杆采用GD2-13型、GD4-16型、GZ4-16型、GJ4-16型、GN4-16型。铁塔采用SSJ1-15型、7718-15型。

柱上开关的选择:真空开关(AC10kV,630A,25kA,空气绝缘,真空灭弧,有隔离刀,户外)智能三遥型,隔离开关(630A,20kA,手动单相双柱立开式)型,避雷器(AC10kV,17千伏,硅橡胶,50千伏,不带间隙)型。

电缆分支箱选择:户外无开关型欧式结构,额定电流630A,一进二出,进线装设避雷器,带电显示器;出线装设故障指示器。

杆塔:采用混凝土锥形电杆,15米电杆埋深为2.3米,12米电杆埋深为1.9米,10米电杆埋深为1.7米。

基础:电杆混凝土制品采用C20混凝土、基础垫层采用C7.5混凝土。

防雷和接地:柱上开关装设防雷装置,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开关金属外壳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绝缘线路直线杆每隔3基装设防雷针式绝缘1组。敷设接地网一套,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六.结论

呼伦贝尔根河供电公司10kV老旧线路改造工程的建设,可以保满足当地今后中长期经济发展对用电的需要,改善地区的的配电网结构,降损增效,提高经济效益。经过本次改造,极大的提高了根河地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社会效益更是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林博智、10kV配电网线路的建设与改造探讨、科技技术应用、2013.

[2]钱晓明、浅析农网配电线路的改造与设计、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作者:齐宏宇

农网配电线路研究论文 篇2:

降低35kV及以下农网配电线路跳闸率的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为加快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距,需要采取措施完善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方案。电力是带动乡村地区发展、为乡村居民提供生活保障的重要能源物质,完善电力资源在鄉村的合理供给和使用是电力配置和供电公司的重要任务。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较为复杂,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改善,对电网的建设和电路设备的正常应用造成了影响,农村地区35kV及以下配电网容易出现跳闸等问题,造成区域性农网断电,影响乡村居民的正常生活。

关键词:降低;35kV及以下;农网配电线路;跳闸率

目前我国各大农村网络用电体系已经初步成型,由于农村地处偏远地区,部分农村地区靠近山区,供电体系容易受到天气、地形、地貌等外界环境和人为环境的影响,各种原因综合,导致供电网络体系出现频繁跳闸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供电网络存在不稳定的现象,具体的原因包括天气以及供电设备本身和用户的用电使用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提供了各种解决办法,从如何解决跳闸率下手,以提供安全可靠的农村供电网络体系。

1、跳闸原因分析

1.1环境因素

配电线路常年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响,因此配电线路发生故障通常都是由于外部复杂多变的气候所导致的,比如大雪、大风、冰冻以及大雨等各种恶劣的天气气候都将对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和相应的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最普遍是一些冰冻或者雪灾的天气,有很多区内的大多数电线杆出现折断或倒塌的情况都是由于冰冻和雪灾,直接给电力供电企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影响,同时也给城乡方面企业及单位的正常运行以及居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损失。另外,配电线路也很可能受到地形或者是地势的影响,如果在其附近有些高大的建筑物的话,则很容易引发雷击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线路绝缘体损坏,甚至直接烧毁变压器。

1.2电网装备水平过低

农村配电网络的设备水平过低是导致35kV及以下农网配电网络经常跳闸的原因。由于大部分的电网安插是早在农网一二期改造时间范围内的,距今已经超过十年,导致整个供电网络的装备包括电线干、电线以及各部分设备组成装备弱化、老旧,再加上农村的外部环境恶劣,导致装备更加无法顺应环境,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因此一旦风雨天出现,就会容易导致个网络断网。农村的装备水平客观上都处于较低的状态,由于线路过长,其分断隔离与重合设备未安装,线路监测装置缺失,而且交通不便,也给我们的线路巡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导致巡查以及维护环节也出现障碍,因此使得网络经常出现中断以及阻隔的现象。

1.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体现在农村用电用户的家庭电路安装不合格、家庭用电器械功率过大,使用上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等,使得整个供电体系无法承担,导致频繁跳闸。

1.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线路故障重合装置管理不规范,重合闸的投、退未经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上存在疏忽;②线路发生故障时,没有及时地进行修整,没有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对事故发生地进行排查以及巡视。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关电网的安排以及排查工作,一旦发生事故,缺少人员进行抢修。而且平常并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巡查工作,导致用电网络出现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也不能够得到及时的修整。使得跳闸事故频频发生,得不到解决。而且线路的维护人员也较少,大部分的线路维护人员都处于专业水平较低的状态,导致其专业水平配比不达标,车辆配置也不足够,不能够为农村供电网络体系提供优质的服务。

2、降低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跳闸率的对策

2.1采用质量过硬的电缆

要到到电缆质量过硬的目的,这就要求电力设备厂内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电缆线制作过程当中,必须要对电缆头的制作工作起到高度重视,在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使用工具将电线截断,然后在按照零线和火线的性质区别来讲电线正确有效的放置到电缆头当中,以此来保持配电线路的畅通连接。不过,由于电缆线的内部通常都比较的脆弱,因此其被包裹在绝缘层的内部时,很容易就出现断裂的情况。而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电线的剥离动作时,则必须要认真和谨慎,要将内部的各种线路划分完全,而且在进行半导体层的剥离工作时,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电线的处理操作标准来进行。最后,在对供电线路的改造工作方面,也必须认真仔细,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程的要求来对电线进行处理。

2.2科学合理架设配电线路

我国电力企业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发生频繁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配电线路的架设问题在设计之初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真正实施建设之后一些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突出,直接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所以就要求供电局内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配电线路架设设计工作的同时,必须要坚持物理学当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理,配电线路架设时坚持做好直线铺设,通过最短的线路来避免一些线路因为其长度过长而出现烧结的情况。而且对线路的长度进行精简也能够有效的减少线路方面的分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供电输送电力的活动所具有的效率,真的降低由于分支过多而直接造成的电能损坏情况。

2.3提升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水平

对于频繁跳闸的一些不明原因进行调查,深入研究,整改落实。对对性的问题进行加强整改,对于一些违法违纪以及没有按照相关规定严格遵守用电安全的现象、行为和人员进行惩治工作,确立界限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类现象进行管理。

3、结束语

农村地区35kV及以下配电线路跳闸故障是影响农村地区电力输送的重要问题。外部环境影响和电路内部故障影响可能造成农网配电线路跳闸。农网配电线路通常跨度较大,且缺乏监管,雷击等外部环境因素都可能造成农网配电线路的跳闸故障。本文主要对农网配电线路的跳闸原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总结了常见的35kV及以下农网配电线路跳闸的影响因素,提出降低35kV及以下农网配电线路故障率的措施,希望能对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降低35kV及以下农网配电线路跳闸率的对策研究[J].罗正刚.广东科技.2013(24).

[2]降低35kV及以下农网配电线路跳闸率的措施[J].赵永胜.通讯世界.2017(12).

[3]降低农村电网跳闸率措施研究[J].王世洪.贵州电力技术.2013(09).

(作者单位: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

作者简介:王瑞铭(1977.08.29―),性别:男;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95598技术专工;研究方向:配电;

作者:王瑞铭 张铁平 尹强 张峰维 周利刚

农网配电线路研究论文 篇3:

对农网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农网10kV配电线路中的鸟害故障、自然灾害故障、设备故障三方面的常见的故障,同时提出了防鸟害措施、防设备故障措施、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三方面的防治措施,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10kV配电线路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关键词:农网;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防治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电网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是,在电网设施运行的过程中,10kV配电线路及设备常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电网的正常运行。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详细了解常见的故障,并熟练掌握故障的诊断措施,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1农网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1.1鸟害故障

第一,喜鹊等鸟类在配电线路处筑巢,其中所携带的各种构筑材料接触或靠近带电导线,可能会导致接地或短路故障;第二,鸟类在配电线路处筑巢还会吸引蛇类或其它以鸟为食的动物爬上杆塔、设备,可能会导致接地或者短路;第三,老鹰等猛禽在导线的横担部位食用小动物时,被食小动物的肠子等内脏流出,全部或部分短接线路绝缘子形成单相接地、短路;第四,鸟类的粪便会引起接地短路;第五,喜鹊等鸟类故意啄坏配电线路。

1.2自然灾害故障

第一,大风引起的故障。位于风口、林区和大档距的配电线路,当束缚绝缘子的绑线被风刮开后,就会出现混线或者是短路掉闸等故障;由于大风会将郊区散落于垃圾场的大片塑料或者是塑料大棚刮起,钩挂在郊区的配电线上,很容易会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掉闸故障;被大风刮倒的楼顶焊接不牢固的广告牌,很容易会破坏配电线路,造成主开关发生掉闸;位于林区的配电线路,很容易会受到树木生长的影响,在大风季节很容易导致线路绝缘皮破坏而发生短路现象。第二,雷电经过的地形大多数是丘陵平原,缺少高楼建筑的防雷设施,由于农网设备的绝缘性与耐雷性相对较低,在雷雨季节,农网的配电线路往往会出现雷害故障。

1.3设备故障

第一,由于设备老化程度严重、用电设备使用不合格、未及时淘汰落后的设备等原因,很容易会出现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第二,跌落式熔断器为配电线路最常用的短路保护开关,具有操作方便、经济适应户外环境性强等优点。在使用时,很可能会因为设备的质量问题,引起配电线路故障等问题;第三,在应用避雷器时,可能会因为维护或者产品的质量问题,造成配电线接地故障;第四,由于变压器烧毁、过负荷等原因会导致配线线路发生故障;第五,由于出现问题的绝缘子未得到及时的更换,就会导致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停运的情况。

2农网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防治措施

2.1防鸟害措施

第一,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安装惊鸟器来驱赶鸟类。由于惊鸟器可以利用光的反射和风车的转动来惊吓鸟类,可以避免出现鸟类在杆塔处落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发现,鸟类很容易对这种措施适应,效果难以持久;第二,工作人员可以在配电设备的横担的关键部位设置防鸟刺来驱赶鸟类,如上图所示。防鸟刺具有效果好和技术成本低的优点,可以被广泛应用。登杆作业人员在进行登杆作业时,需要注意不要被其伤害;第三,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智能语音驱鸟器来驱赶鸟类。智能语音驱鸟器主要是利用鸟类的天敌或者是各种鸟类的惨叫声音,来驱赶鸟类。智能语音驱鸟器投资偏高,且不适合在距居民区较近的地方安装;第四,工作人员可以将弓子线、引流线等更换成绝缘架空导线或加装导线绝缘护套,以避免遭到鸟类的破坏。这种方式成本相对较为低廉,效果也非常显著,可以进行广泛推广。

2.2防设备故障措施

第一,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户入网设备监督管理力度,并落实用电设备的准入制度;第二,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用户工程的验收管理,做到合格再送电,同时,还需要大力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第三,推广施工用有复合绝缘材料的跌落式熔断器,并在配电线路的支线选带灭弧装置的跌落式熔断器;第四,在选择避雷针时,需要大力推广氧化锌避雷器,并做好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实验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第五,推广使用钢芯的过流线、引流线,保证配电线路的应力要求,预防事故的发生。

2.3及时掌握线路设备运行状况

电网维修人员应该对电网线路进行定期的监测、巡视,及时对电网线路的缺陷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其进行检修。同时,应该对超载的变压器进行特别的关注,对其分布与负荷特点进行详细的掌握。通过转换变压器、调整负荷平衡度以及增加布点等方式使得变压器负载率降低。另外,各基层部门还应该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配电线路进行监测与维护,对于配电线路附近的施工现场、树障以及广告牌等对用电线路设备的不利因素,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2.4建立农网10kV配电线路故障防治工作的相关机制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因素在电力部门的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也使得电力部门的效益、薪酬、待遇等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以,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完善农网10kV配电线路故障防治工作的相关机制。同时,将故障指标和排查治理情況纳入绩效考核,责任到人,加大奖惩力度等,确保群众安全可靠用电。如上图所示,相关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建立相适应的考核方案,然后组织实施考核方案。待考核结果出来后,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对绩效考核方案进行评价,改进具体的方案措施,促进农村用电安全。

2.5强化宣传教育工作

第一,对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电力部门需要对员工进行电网知识与思想的培训教育,提升工作人员对配电线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在企业设置专业的电力宣传栏,提高工作人员的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二,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电力部门需要定期到农村进行用电安全意识的普及工作,进而强化人们对违法用电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意识。同时,还需要利用电视、广播或者是宣传栏等方式,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宣传工作,最大限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网10kV配电线路及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用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农网配电线路。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保证农民的用电环境和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邹晓庆.农网10kV配电线路及设备常见故障诊断[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06):112+114.

[2]覃椿峰.农网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防治[J].科技风,2015,(15):94.

[3]谢超全.探析农网10kV配电线路和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6):91+93.

作者:邹雷雷

上一篇:年个人半年总结下一篇: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