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

2022-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

统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键点位分析

统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相较于原人教版教材在课程内容设置和体例上都有所变化,为了便于进一步深入教材分析,梳理教学线索,突破教学难点,笔者确定了本章的三个关键点位,即“经济危机的本质”“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道路抉择”“人类应对危机所形成的智慧”,并从这三个关键点位切入,进行单元整体分析。

一、第四单元关键点位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关键点位一:经济危机的本质

1.内容剖析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表示,政府不应该介入经济活动,他主张私人经济活动自由放任,不加干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的局限性日益显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利益的漠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工资,使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最终酿成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重视资产所有权的现状,不问获取过程是否公平、合理,这也是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内在根源。

2.教学策略

针对本关键点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播放视频,形象直观地揭示机器大生产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资本家的富裕生活与工人艰苦生活之间的反差,便于学生了解经济自由主义政策造成的社会分化和潜在危机;通过听罗斯福炉边谈话的音频,聚焦罗斯福针对经济自由主义的弊端所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从危机“病根”入手,推理出减少生产社会化带来的诸多弊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关键措施在于政府能够对经济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看完、听完上述材料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弊端;引导学生认识美国新政是在照顾到资本家利益的同时顺带考虑普通民众的福祉,这与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为了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而奋斗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同时,揭示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二)关键点位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道路抉择

1.内容剖析

(1)美国的经济危机对策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力量,局部调整了大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及中间阶级的关系;对资本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人民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稳定了美国的局势。

(2)德国、意大利、日本的经济危机对策与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在德国,纳粹党利用中下层人民对失业和破产承受之苦及其对现政权的不满,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同时积极寻求大资本家的支持,建立法西斯专政,并通过大修基础设施解决了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战争做好了准备工作;20世纪初意大利就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出现了社会大动荡。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早采取了法西斯主义的统治形式;日本通过近代天皇制,逐步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在日本,军部是法西斯化的核心力量,其通过对外发动战争取得对国家政权的支配。

2.教学策略

要突破本关键点位,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史料分析。选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所受到的冲击,以及分别采取的应对危机的策略的相关史料,分小组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展示,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揭示不同国家选择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和具体措施。教师可以预设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小组进行分析。例如,面对经济危机胡佛和罗斯福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何理论依據?如果你是当时生活在美国的资本家或普通工人,你希望政府采取何种措施应对经济危机?假设你是当时罗斯福政府或希特勒政府的官员,你会如何认识本国和对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措施带来的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此设计,既可以使学生厘清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措施,也可使学生反思时代大背景下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必然抉择。

(三)关键点位三:人类应对危机所形成的智慧

1.内容剖析

20世纪,凯恩斯通过对一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时代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认识到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需要变革,资本主义必须进行国家调节才能获得现代的生存。美国罗斯福新政正是运用了这一理论,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摆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其做法深深影响到二战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经济危机的应对也给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时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选择了以合作代替分裂和对抗。

2.教学策略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和分析国际会议节选史料,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类应对危机之后的反思,小组推选代表分享归纳概括所形成的智慧,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和家国情怀。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其历史解释能力。例如,组织学生模拟战后联合国大会场景。分组讨论,推选美国代表、欧洲代表、中国代表等,围绕二战对本国或本地区带来的影响,从本国或本地区利益出发希望构建怎样的国际秩序。联系实际举例,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贡献有哪些?这一理念将为推动建立新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问题导向,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成果交流,思维碰撞,实现“教得多→学得多→学得透”的三层转化。通过历史理解得出历史解释,形成家国情怀。

二、启示

本文尝试以选取关键点位,设计教学主线,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策略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此做法兼顾了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关键点位分析教学策略,把关键问题挖深挖透,让必备知识丰满起来;以一主线理顺复杂的历史知识,构建内在逻辑关系,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文感和厚重感。这种教学策略下的课堂,能够带动学生的学,引发其思考,培养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黄铭钊

作者:何宏武

第2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何理解这一语文要素?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个语文要素有什么作用?如何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本文就此试作简单分析。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析。

一、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析

“思维过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首次出现的概念。思维过程发生在人的大脑之中,这就造成了它的隐秘性,难以被他人觉知,对小学生而言尤其陌生。人的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这些都是抽象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除了抽象的逻辑思维,还有形象思维、顿悟思维等。从理论研究看,对思维的分类越详尽越好,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不需要进行严格区分,因为人无论在认识世界还是解决问题时,各种思维方式总是共同起作用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也没有必要作严格的区分。五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人的内心思想不可能有成人那样的理解认识,因此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切忌过度讲解深奥的思维概念,否则可能会造成教师越讲学生越糊涂的尴尬局面。

怎样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呢?思维过程是动态地发生在人的大脑内部的过程,难以被他人觉知。文学作品一般通过描写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思想。因此,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必须借助显露在外的人物表现,来揣摩、领悟人物的思维过程。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都是叙事性作品,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人物的外在表现,还要把人物的表现放在事情发生时的具体情境中,通过厘清问题、背景、方法和结果,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从一个新角度提出的阅读策略,意在提示学生阅读时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信息,还要从文本语言中沉潜进去,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获得对课文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且从中得到启发,提升或改善自身的思维方法。

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个语文要素有什么作用?从单元语文要素表述看,“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方法、途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结果、目的。学生在三年级学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四年级学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借助关键语句,初步體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可见,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学会一种新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此外,学生通过深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认识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或改善自身的思维方法。

二、单元课文人物思维过程分析

本单元三篇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如下。

《自相矛盾》中楚人的思维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要想东西卖得好,就要使劲夸;夸耀自己的盾坚固无比、矛锋利无比。通过对楚人思维过程的推测会发现,楚人为了卖出东西宣传自己的东西好,这个出发点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两个地方:一是过度夸耀,把自己的东西夸到顶了,太极端了;二是卖矛与盾这两种对立的东西。这就造成了自我抵触、白相矛盾,闹了笑话。

《田忌赛马》中,孙膑看了田忌和齐威王以及贵族们前面几场比赛,发现了两个情况:一是双方实力相差不大;二是双方都把马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并且上、中、下三个等级依次出战。孙膑分析,如果变换马出场的顺序,分别用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就有可能三局两胜,从而在大比分中取胜。于是孙膑向田忌提出建议,帮助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推测和认识孙膑的思维过程,可以体会其分析缜密、综合判断,从而以弱胜强的谋略与智慧。

《跳水》中的船长儿子站在桅杆最高处的横木上,十分紧张,随时可能掉下来,摔在坚硬的甲板上,后果不堪设想;只有跳进大海里才会相对安全些,因为海面风平浪静,众多的水手随时可以入水相救。孩子会跳吗?敢跳吗?显然,十一二岁的孩子还没有这样的勇气。船长正好手中有枪,于是用枪逼他跳,最后孩子得救了。危急时刻,船长思维敏捷,处事果断,令人敬佩。

三篇课文中,孙膑和船长的思维属于创新思维,可以让学生感受创造性思维的魅力,从而获得正面的启迪;楚人的思维则前后矛盾,违反逻辑,可以从反面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这三篇课文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学时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借助思维导图、表格、图示等形象化的手段,将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思维过程揭示ILI来,通过不同人物思维过程的比较,观察人物的思维过程,获得启迪,同时获得对课文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

三、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教学时要处理好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与基础性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识必须切实落实;《白相矛盾》是文言文,要求熟读背诵;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提出了讲故事的要求。要将这些基础性教学要求落到实处,必须花费相当的教学时间。特别是讲述故事,应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讲故事的练习时间,这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建构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学中不能将目光聚焦在落实语文要素这一个点上,更应该考虑基础性教学目标如何落实到位。

1.基础性目标

(l)认识25个生字,会写23个汉字,读准1个多音字,积累“摩拳擦掌”“胸有成竹”等28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猜测文言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在文言词语与现代词语的比较中发现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变化。

(3)能按一定顺序,抓住主要内容,讲述《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的故事,进行语言的建构。

(4)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背诵《自相矛盾》。

2.发展性目标(单元语文要素分解目标)

(l)认识思维过程,知道思维过程是隐藏在事情中的,懂得思维过程是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等外在表现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蕴含的道理、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单元发展性目标的达到,在各课的落实上既相互联系,呈现出-定的梯度安排,义彼此有所区别,表现出“这一篇”的独特性。《白相矛盾》着重通过探讨“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楚人思维的混乱来领悟寓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思维过程及其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写作目的上的重要作用;《田忌赛马》通过面对阵图的练习推断孙膑的思维过程,并与田忌的思维进行对比,领会孙膑的谋略与智慧;《跳水》的教学要在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由学生自主练习运用思维导图等来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与水手们的思维进行比较,在交流中理解船长思维的创造性与当机立断。

作者:梁昌辉

第3篇:例谈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红色经典课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文章作者对疫情复学后的班级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观察和思考,认为可通过教材红色经典课文阅读教学,改变学生复学后学态懒散、精神懈怠、阅读书目选择不当等现状。通过开展以课内红色经典课文为基础的阅读实践,关注文本,积累和运用双向结合;关注品读,理解和思维同步发展;聚焦主题,多篇和一本有序拓展阅读;聚焦疫情,先锋人物故事即时读;结合习题,红色人物精神串串读等阅读策略的实施,将红色阅读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以红领巾假日小队活动、班会课活动为平台,开展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红色经典阅读活动。

关键词:红色经典;阅读策略;语文教学

一、缘起:疫情复学后教学现状亟待突破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延迟开学的日子里,为了保证正常的学习进程,学生通过网课方式进行了语文课程的学习,笔者布置了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复学之后,笔者通过在线表单调查和线下访谈,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在线、身心状态疲怠不佳,教师的教学缓慢低效,学生情绪看似平静实则焦躁等,这些教学现状需要改变。

第一,学生疲怠的身心状态需要调整。复学后,学生整体精神状态正常,情绪稳定,却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复学前的網课基本达到效果,学生的水平与上学期期末基本持平;忧的是在平静表象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所减退,学习状态疲软懈怠。复学后整体教学进度放缓,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笔者认为,需要用红色经典阅读来帮助学生调整茫然混沌的状态,回到正常的学习节奏。

第二,学生不当的阅读结构需要调整。复学前的课外阅读的书目由教师推荐和学生自选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寒假时间充裕,学生自选书目的量远超推荐书目。笔者通过钉钉群在线表单调查发现,在自选书目中,校园小说占46%,网络电子漫画读物占28%,科学知识和英语读本占19%,其余为各类杂志等。可知,学生的阅读结构也需要调整。笔者认为,学生需要增强对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书籍的阅读,更需要进行能振奋精神、激发动力的“红色元素”的阅读。

第三,教材经典的红色课文需要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笔者以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出现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内容(《小英雄雨来》《黄继光》)为出发点,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红色魅力,传承红色基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思考:经典红色课文的阅读实践可成为突破口

部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语文教材要继续注重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量阅读和实践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可知,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在复学后,开展以课内红色经典课文为基础的阅读实践,是响应国家时代强国立德树人的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植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的正确方式。

儿童阅读的基本价值追求是打好儿童的精神底子,红色经典阅读的意义在于在特殊疫情背景下,改善学生疲怠的精神状态,扩大学生阅读的选择范畴,为疫情后学生复学注入鲜活的精神力量,给学生整个人生带来精神的引领和启示,让学生能享受阅读的愉悦,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奠定精神和思想的基色。

疫情期间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和当代先锋人物事迹阅读是能满足学生生活需求的阅读。如《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书籍中,有生命的卫士钟南山,“铁榔头”中国女排,“为人民服务”雷锋、“两弹一星”钱学森等一系列现当代杰出人物的故事,是非常贴近学生生命时空的优秀爱国主义读本。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语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分心理篇、学习篇、社交篇、安全篇和志向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树立远大理想,做奋发向上、遵纪守法、拥有梦想的少年,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爱国理想的优秀文本。疫情期间,学生身边还涌现了很多先进人物和事件,应把这样的“生活阅读”也纳入红色阅读体系中,通过走访人物、了解事件、感受魅力、指导行动等,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对爱国主义情感的理解从“高大上”走向“平朴近”。

三、实践:红色经典课文的阅读策略探寻与实施

(一)红色经典阅读的意义再认识

红色经典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屈辱、苦难到觉醒、抗争的经典文学体裁作品和能够铭记历史、弘扬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怀的历史题材作品。红色经典阅读是学生阅读范畴内的一个分支,不能因过度担心时代的“陌生与隔阂”而望而却步,不能因担心作品离学生的生活遥远而轻读浅读,可选择教材内外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红色经典分级阅读系列书目,体现历史与当下的融合,与时俱进,常读常新。

对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喊喊口号”“抹抹眼泪”“转身就忘”,不能将红色元素简单铺排,而应该把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红色”价值与当下的爱国主义思想有机整合,让学生体会到红色经典阅读是培植在优秀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上的红色基因,是当下每个中国人热爱祖国必须具备的红色基因。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说教式”的讲解,而学生应避免“口号式”的阅读,要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和消化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要设计贴合学生语文能力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情节中体会人物形象,采用旁批式阅读、圈点式阅读、提要式阅读、随笔式阅读等多种方法展示阅读成果。

红色经典阅读应关注选文的时代性特征。2020年的疫情中涌现了一大批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人物,有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那样的大人物,也有像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社区医生护士、学校值班教师、外卖配送员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小人物。通过阅读新近出版的书籍、报刊、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以及实地访谈等方式,学生可把握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红色经典课文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笔者梳理四年级下册部编教材中的红色文学作品,有体现科技发展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有展示优秀革命传统的《小英雄雨来》《黄继光》;有展现爱国强国意义的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提升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同时,更加关注红色元素的现代意义,感受革命故事中英勇牺牲背后的爱国主义,并加深对和平社会的爱国主义新内涵的理解。

1.关注文本,积累和运用双向结合

以《黄继光》阅读活动设计为例,文本中含有较多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词汇,教师没有时间在课堂中对每个词语进行深入解释,且由于知识储备的差异,不同学生在阅读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困惑。为了突破这一阅读壁垒,教师可设计“寻找历史印迹”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寻找文中有关战争的不了解的词语,通过根据文本语境猜测词义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前对“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高地”等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词汇进行了“寻找历史印迹”的学习资料收集与查询,有了相应的史料知识作为课文学习的起点,这是比较有效的切入文本情境的学习方法。

对文本中展示的经典画面——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画面,多媒体教学资源很丰富,有图片,有视频,但是笔者没有一味地简单呈现图片和视频,而是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和体味本课的重要语文要素,即神态和动作描写,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这幅经典的负伤匍匐爬行和胸膛堵枪口的画面,体会黄继光的坚强意志和英勇无畏;然后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片段,将画面进一步细化和升华,并将之定格于自己的脑海;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在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况之下,这个英勇的画面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即让学生思考体悟人物精神对自身的现实意义,并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在书页空白处。

2.关注品读,理解和思维同步发展

(1)整体感知,训练思维的概括性。

《小英雄雨来》教材节选部分内容较长,为避免学生阅读时浮于情节、流于形式,教师可设计阅读任务单,以任务驱动学生深入阅读:通过照样子列小标题,在阅读中提炼要点,感知选文的整体结构;默读后半部分文本,关注雨来和鬼子截然不同的表现,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鱼骨图,以简洁的语言概括鬼子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和雨来的坚持不说、抗争到底,有序理解雨来与鬼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上述阅读任务有利于学生理解重点,明晰阅读思路和阅读方法。

(2)问题统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笔者关注到课后练习第一题“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是一个统领全文的指向性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题,往往觉得无从下手。笔者让学生思考:“雨來是如何从一个小顽童成长为一个小英雄的?促使他改变和成长的力量来自哪里?”考虑到选文较长,教师以序号标示的方式对选文进行了板块区分,鼓励学生分组选择文段后,细读文本,合作讨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融入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及时引导点拨学生的思路。之后的分享环节,学生呈现出深度思考。

A组认为,雨来成长的力量来自夜校女教师的教导,教师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样的爱国因子注入了雨来的心中;B组认为,雨来成长的力量来自爸爸妈妈和李大叔的行为,雨来耳濡目染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全心投入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雨来心里也觉得自己是革命的一分子了;C组认为,雨来成长的力量来自乡亲们听到河沿枪声后对雨来的肯定赞扬和惋惜之情,来自伙伴们对雨来的深厚友情;D组认为,日本鬼子的威逼利诱,虽然很残酷、很可恶,但是也是一股促使雨来成长的力量,因为雨来勇敢地面对敌人,不屈服,越是打击越是顽强,雨来愈挫愈强;E组认为,雨来妈妈也是功不可没的,如果雨来不是为了躲避妈妈的追打,大概也练就不出这一身高超的游泳本领,为后来的枪口逃生打下了扎实的技能基础。

这样的小组讨论后的观点碰撞和分享,是学生在经历了真实的阅读和真实的理解之后,真实的思维在发光。

(3)关注表达,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为促进学生继续深入阅读,笔者还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本中出现了几次?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二是课文重点写雨来掩护交通员和雨来勇斗鬼子,那么写还乡河景色的文段可否删去?把你的想法和组员们讨论。

用两个小问题作为问题支架,继续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表达特点。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发现反复的写法是强调雨来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也是雨来跟敌人斗争的力量之源。学生研读景色描写后发现,景色描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第一次:宁静美好的芦苇景色显示了当时乡亲们平静祥和的生活,与后文的鬼子扫荡时的惊慌害怕形成氛围的对比;第二次:静静的河水其实是映衬乡亲们不平静的心;第三次:飘飞的芦花象征着表面的宁静美好似乎又回来了,但乡亲们压抑和沉痛的心情是无法掩饰的。

这样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纵观全文,聚焦细节,进行由表象到品质的探寻,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

3.聚焦主题,多篇和一本有序拓展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想的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是令人自豪的,从中可体会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团结协作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感。笔者推荐阅读《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发射4艘载人飞船》等近期新闻材料;推荐阅读“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丛书中的《钱学森:月亮上的环形山》和《中国航天员:太空追梦人》整本书,让学生围绕“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一主题进行“课文+新闻+人物传记”的联动阅读,聚焦主题,培植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

4.聚焦疫情,先锋人物故事即时读

疫情期间,学生从各个媒体渠道了解了不少抗疫人物和事迹,复学后很多学生在班会课中都表露出“希望成为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那样的人”。抗疫英雄的“高光时刻”值得钦佩,其实更应关注这些人物成长历程中的“微光时刻”,从那些求学治学、做人做事的具体故事中去汲取营养,笔者推荐“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的《钟南山:生命的卫士》进行阅读指导。首先,笔者设计“阅读卡片”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分别摘录跟人物有关的“微光时刻”和“高光时刻”,即这些红色人物在求学、工作中勤勉奋斗、孜孜不倦的事迹和最终取得的伟大成就。其次,通过阅读卡片的展示交流,让学生关注大人物的小事件、关注小事件的大品质,以小见大,捕捉细节,丰厚人物形象,从人物踏实勤勉的求学和工作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懂得走好现在的每一小步,今后才有可能跨出精彩的一大步。

5.結合课作,红色人物精神串串读

笔者还发现,部编版配套语文课堂作业本的习题设计有新意,每单元的语文园地均有“生活连线”,旨在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习走向生活阅读,体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紧密关联,促使语文要素和语文能力培养真实落地。例如,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科技的精彩”,园地的生活连线题就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试着寻找答案,回答“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第七单元主题为“伟大的品格”,园地的生活连线题是“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大人物”,阅读“一辈子航天事业——钱学森、一辈子杂交水稻——袁隆平、一辈子青蒿——屠呦呦”三个文段,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发现,并仿照前文写自己找到的“大人物”与“大事件”。

笔者对学生前面阅读的先锋人物系列阅读卡片进行了阅读的再延伸,让学生从先锋人物系列中寻找到“一辈子做好事——雷锋、一辈子排球——郎平、一辈子病毒研究——钟南山”等这样的人物和事件,并通过事件的简洁概括和记录将阅读的感受书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在课堂阅读活动开展后,关注阅读的时效性,通过多种外显的方法进行多元阅读评价。评价通过读故事、诵名句、演人物、写日记、制小报等活动形式进行,使红色经典阅读更贴合语文课程的实施要求。

(三)红色经典课文的生活阅读教学策略

将红色阅读融入生活具体实践,以红领巾假日小队活动、班会课活动为平台,开展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如唱红歌(学唱王二小等歌曲)、访红人(寻访社区抗疫先进工作人员)、展书评(以微书评的方式推荐喜爱的图书)、录故事(将喜爱的故事录制成音频上传至喜马拉雅)等活动,将文字阅读向生活阅读延伸,将阅读活动从线下向线上延伸。

以生活小区为半径组合的读书小组,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社区防疫先锋人物实地走访,通过采访录音、采访视频、行读小报、人物专访、行读随笔等方式,以文字和图片结合的形式,展示生活阅读的成果,并在班级微信群上进行内容发布和点评分享。

参考文献:

[1]顾晓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8):5.

[2]叶晓丽,郑 娜.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J].科学咨询,2018(37):75.

[3]高伟琴.巧设读写联动点,领悟文本语言魅力——四年级读写联动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18(22):32-33.

[4]姚 远.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探析[J].魅力中国,2015(6):203.

[5]刘 敏,杨学会.重点段的魅力阅读--浅谈三四年级课文重点段的突破策略[J].科学咨询,2014(19):94-94,95.

[6]郭 聪.学习略读课文提升阅读能力——浅谈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6(12):11.

[7]张春龙.三点一线,让语用训练趋向集中——以苏教版四年级《田园诗情》一文的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3):19.

[8]罗明娇.单元整合理念下的读写一体教学策略探析——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J].华夏教师,2018(22):59-60.

[9]张辉煌.破译文本表达“编码”的秘妙 ——以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为例[J].新教师,2018(3):35,74.

作者:钟海芳

第4篇: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题 《岩石和矿物》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按岩石的成因可以把岩石分成三大类,一类是(),一类是(),一类是()。 2.()爆发时地下溶化的岩石不会从火山的喷发流淌出来。 3.观察岩石的方法()、()、(),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等。 4.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 5.所有的岩石都是有一种或几种()组成的。 6.岩石在()、水、()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7.一些保留有古代生物遗体或()的岩石叫做(),它们对科学家研究地球的历史有很重要的作用。

8.常见的岩石有()、()、()、()和()等,其中遇盐酸冒泡的是()和()。 9.我能在家里找到一些岩石制品。如我们用的铅笔是用()做的。 10.认识岩石的步骤是:先观察岩石的(),再测试岩石的(),最后观察岩石遇到()的反映。

11.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硬度最小的是()。 14.矿物或岩石的硬度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15.矿物的透明度分为()、()、()。

16.岩石一般是由一种或者几种()组成的,我所知道的矿物有()、()、()。 17.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 18.花岗岩是由()、()和()组成的,其中()最硬,()最软。

19.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重要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

21.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种,其中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硬度最小的是()。 22.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种,这些矿产资源属于(),任何()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经过地球运动,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 A.化石

B.浮石

C.页岩 2.下面三种矿物,硬度最大的是()。 A.石英

B.云母

C.长石

3.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作用形成的。 A.水

B.生物

C.大气

4.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较软

B.较硬

C.硬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B.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

6.下列矿物中颜色为黑色或红色,硬度相对较硬的是() A.方解石

B.硫磺

C.赤铁矿

D.方铅矿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 8.磨、碾子多是用()制成的。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9.俗称“青石”,遇盐酸会起泡的岩石是()。

A.石灰岩

B.沙岩

C.花岗岩

D.砾岩

10.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软

B.较软

C.较硬

D.硬 11.用眼看是区别岩石的好方法。()

A.粗糙与光滑

B.颜色与光泽

C.软硬

D.光泽 12.用手摸是区别岩石的好方法。()

A.粗糙与光滑

B.颜色与光泽

C.软硬

D.光泽 13.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A.浮石

B.长石

C.化石

D.石英 14.硬度最小的矿物是()

A.石英

B.长石

C.石墨

15.在地下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岩石,它是()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火成岩

16.下列矿物中颜色黑色,硬度相对较软的是()。 A.石英

B.长石

C.云母

17.用于食用和防腐,还能制取纯碱、盐酸的矿物是() A.石膏

B.石盐

C.石墨

18.在野外我们观察岩石时,最常用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显微镜

C.眼镜 19.遇盐酸不会冒泡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20.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较软

B.较硬

C.硬

21.经过地球运动,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B)。 A.化石

B.浮石

C.页岩

22.我们制作电线所用的原料之一的铜是从下列哪种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A.黄铜矿

B.赤铁矿

C.石英 23. 化石一般存在于(

)中。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 24.石英、云母、长石这三种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A.石英

B.长石

C.云母

25.通常情况下,含有动植物遗体的化石多属于()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26.下面岩石中容易分层的是(

)。

A.板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27.下面岩石中遇盐酸会冒泡的是()。

A.砂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28.砾岩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灰色

B.粗糙

C.由小石或卵石组成 29.我们在观察岩石时,常用下列方法中的(

)。

A.用秤称

B.用手摸

C.用尺量

30.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较软

B.较硬

C.硬 31.遇到盐酸会冒泡的岩石不可能是() A.板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32.下列鉴别岩石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是() A.闻一闻岩石的气味 B.掂一掂岩石的重量

C.在显微镜下看岩石成分和矿物晶体 3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国许多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B.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的大国,所以浪费一些没关系 C.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要加以保护,合理开发

三、判断题

()1.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花岗岩。 ()2.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 ()3.石英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4.风化现象是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 ()5.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6.各种岩石的硬度不同。

()7.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8.花岗岩是雕塑用的好材料。

(

)9.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10.花斑状、岩粒粗、很硬,用小刀刻不动,这种岩石是花岗岩。 ()11.颗粒细而密,灰白色或灰色,俗称“青石”,这种岩石遇到盐酸会冒泡。 ()12.花岗岩比石灰岩硬。

()13.遇到盐酸会冒泡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

()14.通过眼看、手摸、刀刻、滴盐酸等手段可以辨认出岩石的种类。 ()15.如果从软到硬来给岩石进行排列,应该是花岗岩、石灰岩、页岩。 ( )16.石油和煤几乎不可再形成,人类应节约使用。 ()17.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8.我国的稀有金属矿、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19.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石英,它广泛应用于切割等重要的工具中。 ()20.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刻划的方法来判断矿物的软硬。 ()21.岩石的形成与地壳的运动无关。

()22.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23.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24.有些矿物有着特殊规则的几何形状,通过观察他们的形状也很容易区分它们。 ()25.岩石都是灰色的,没有其它颜色。 ()26.石英具有多种色彩。 ()27.不同岩石的硬度也不同。

()28.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 ()29.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30.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

()31.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32.我们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

()33.我国的稀有金属矿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34.岩石和矿物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四、连线题

1.把下列矿物和它们相应的光泽连起来: 石英像玻璃光泽那样 长石有蜡烛一样的光泽 云母光泽和丝绸差不多

2.把下列几种矿物与它们对应的颜色连接起来: 自然金

黑色 黄铁矿

白色 石英

黄色 方铅矿

绿黑色 赤铁矿

樱红色 3.几种常见岩石的用途: 石膏做铅笔芯 石墨点豆腐 金刚石造房子 白金划玻璃 石灰岩做首饰

2.连线题,请你识别它们分别是哪种岩石。(10分)

五、识图题

1.请描述石灰岩的特点,并填入泡泡图。(如果圆圈里写不下,可以写在圈外)

石灰岩

六、实验题

1.矿物的软硬可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划分。请根据这种划分完成下表。 软硬

划分依据

能用_______________刻划出痕迹。

较软

不能_____________刻划出痕迹,但能用___________刻划出痕迹。

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2.岩石和矿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我们用的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请你试写出几种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岩石或矿物的名称

岩石或矿物的应用

七、简答题

1.如果老师让我们到野外去采集岩石和矿物标本,这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2.地质学家是怎样鉴别矿物的?

3.为什么要保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呢?应怎样保护矿产资源?

第5篇: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课外阅读练习及下册综合练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课外阅读练习

(一)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

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跋涉: 生怕: 濒临: 崛起:

3、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4、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从第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5、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 。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

,“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 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 的原因。

6、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7、用“--------”和“ ”从文中分别画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

8、“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大家都笑我啊(a

ya

wa

na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

9、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课外阅读练习

(二)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ǎng

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

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你知道么

在老师的心目中

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

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èn

zhèng )。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

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扫而光 名声大振 2、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的读音打“√”.

3、用“ ”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4、给文章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

5.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 ,心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在另一扇窗户旁看见了 ,他的心情 。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你的理解是

6“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7.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2、看拼音写词语。(6分)

qú dào cǎn huî zhān yǎng guï qí tuī jiàn jù juã

8、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评试题 20145

一、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抄写下面的句子,做到格式正确,书写工整、规范、美观。(5分)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 ) ( ) ( ) ( )( )( ) juān xiàn jiāo nâi xiān ruî sǎng yīn sì nuâ cā hàn ( )( ) ( ) ( )( )

3、按要求写四字词语,每组写两个。(5分) (1)和棋有关的成语: (2)ABCC式的词语: (3)AABC式的词语:

(4)学习专心的:

(5)很会说话的:

4、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中写出序号。(4分) 败:A、失败 B、打败 C、搞坏 D、解除;清除 (1) 清热败.火 ( )(2)打了败.仗( )(3)败.家子( ) 顶:A、支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代替 (1)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 )(2)顶.嘴( )(3)顶.天立地( ) 盛.情( )(1)兴盛;繁盛(2)浑厚;(3)盛大隆重 杏树捧.出杏花( )(1)用双手托(2)奉承人或带人吹嘘(3)绽放

5、按要求写句子。(3分)

(1)通过读《传说有个鹿回头》,使我懂得了面对困难要乐观坚强。(修改病句) (2)去春游,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改为反问句)

(3)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到我的脸上。(改为比喻句或者拟人句)

6 、按课文内容

(1)古诗中有美丽的春景:千里莺啼绿映红, 。 有快乐的心情, ,将谓偷闲学少年。 有美丽的荷花池, , 。 还有深深的母爱, , 。 (2)一对对羚羊 ,没有 , , ,

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 的 那情景是何等的 !猎人们惊得 , 得放下了猎枪。这样说是因为

(3)好朋友即将远行,临别时我用“ ”来安慰她。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和事物,有 的格罗培斯,

的盲童明明, 的黄河主人, 的爱因斯坦,有 的燕子,有 的公仪休,有

母亲, 的萨沙,我们还明白了很多道理,《第一朵杏花》告诉我们 《 苹果里的五角星》告诉我们 《生命的壮歌》教会了我们 《

》《

》《 》,几课则让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二、阅读

短文(一)《 眼睛 》

我小时(侯 候)有一双好眼睛,记得在课余时,我常和同学比赛,看谁(忘 望)得远,看清楚,我得过好几次第一名。大家都kuā(

)我是“神眼”。

升中学后,我成了小说(迷 谜),经常(捧 棒)着厚厚的小说看,连吃饭、睡觉有时都wànɡ(

)了。屋子里光线暗了,我就把书凑近眼。(座 坐)累了,

就躺在床上看。这样时间长了,“神眼”变成了近视眼。

眼睛近视后真是受罪啊!看电影的时候,别人嫌jìn(

)我怕远。看球赛,场上比分我看不见。上课,坐第一排还看不清黑板的字。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pèi(

)了一(副 幅)眼镜。

1、给文中的拼音写上汉字。

2、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这篇短文先写 再写 。

4、短文用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眼睛近视以后受的罪?

5、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 的道理。

(二)打伞的女孩(16分)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

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

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

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速飞跃。那 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3分)

打量(liáng lìàng) 上浮(fú fïu ) 兴(xīng xìng)旺

2、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___改___。(1分)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线。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_____________比成______________。(2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_________。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_________。(2分)

6、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能帮小女孩重写一个带路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习作:

生活中有许多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让你感动,或让你痛恨,那是因为他们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那就拿起笔,把他们的所作所为记录下来,一定要写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事例写具体。

第6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

《17.触摸春天》练习题

一、 基础题

1.读拼音,写词语。

chuān suō liú lián liú chànɡ kē kē bàn bàn

( ) ( ) ( ) ( )

qiǎo rán línɡ xìnɡ fēi xiánɡ huā fán yâ mào

(

) (

) ( ) ( ) 2.形近字组词。

肠( ) 喋( ) 宾( ) 孤( )

汤( ) 谍( ) 滨( ) 狐( )

畅( ) 蝶( ) 缤( ) 弧( )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灵性 ( )的花香 ( )的弧线 ( )的奇迹 ( )的经历 ( )的曲线

4、选词填空。

竟然 悄然 居然

(1)安静的手指( )合拢,( )拢住了那只蝴蝶。 (2)小小的花儿( )有如此的气魄! 体会 体验

(3)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 )的地方。 (4)这篇课文让我( )到安静对生活的热爱。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2)安静( )是个盲童,( )她的心中充满着阳光和希望。

6、按要求写句子。

(1)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改为“把”字句) (2)安静不是把停在月季花上的蝴蝶拢住了吗?(改为陈述句) (3)一只蝴蝶落花流水在树叶上飞来飞去。(修改病句) (4)蝴蝶划过了弧线。(扩句)

二、拓展题 《征服岁月》

年过八旬的婆婆到新加坡来小住,我们到飞机场去接她。

当她以轻快的步伐从闸门走出来时,我注意到她的手上提着一个纸盒,接过来时,沉甸甸的。不待我开口,她便笑嘻嘻地解释:“是粽子啦,昨晚才包好的,好像还烫手呢!”到家以后,她又从小小的行李袋里取出两粒小木瓜,说:“我木瓜,又甜又香,是绝品,特地带来给你尝的!”我拿在手上掂了掂,哟,好重啊!婆婆很有逻辑地解释:“水分多,才重嘛!”

次日,带她到购物中心,上自动扶梯时,她一心顾着浏览橱窗,到了平地还不觉察,结果呢,整个人“扑”的一声跌在地上。我一见,惊得húnfēipîsàn,飞蹿上前。可是,我的手还没有伸向她,她便一骨碌地坐了起来,又手脚利落地站直了。接着就很快地顺顺头发,拍拍屁股,并向惊魂未定的我微笑,说:“没事,没事啦!”

我的这位婆婆居家不外出时,老是“无中生有”地找事来做。拿手点心,做了一样又一样。大锅小锅,刷得晶晶发亮。屋里屋外,扫得xiānchãnbùrǎn。花

园前后,修剪枝叶,为饥饿不堪的花卉果树施肥。

我缝纫手工的拙劣,可以说是kōnɡqiánjuãhîu的。所以,婆婆大驾光临,孩子如见救星,纷纷把我平时为他们缀补的衣呀、裤呀、裙呀全部取出来,要求重新再补。婆婆一件一件地检视我缝过的衣服时,发出一阵又一阵惊天动地的笑声,把这视为生活里最大的娱乐。孩子也“落井下石”,把我替他补的裤袋拉出来给婆婆看。婆婆开怀大笑之余,说:“嘿,乍一看,我还以为是一条蜈蚣爬进了你的裤袋里呢!”她夜以继日地拆线缝线,忙得不可开交,却又乐得xīnhuānùfànɡ,重补的衣服,犹如新缝,针头实实,针脚齐齐。呵,谁敢相信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有这等能耐!

世上都被岁月所征服,唯有婆婆,以她的快乐和她的爱心来征服岁月。

1、把文章中的拼音换成汉字,依将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聪明的你知道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1)浏览:

(2)惊魂未定:

3、联系短文和生活实际解答。

(1)什么叫征服?题目“征服岁月”是什么意思?

(2)“我”的婆婆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来?

《18.永生的眼睛》练习题

一、 基础题 1.看拼音写词语

juān zânɡ lǐnɡ wù huī yìnɡ wán zhěnɡ yí yuàn ( ) ( ) ( ) ( ) ( ) yán zhînɡ mánɡ tïnɡ yōnɡ bào sànɡ shēnɡ fēn xiǎnɡ ( ) ( ) ( ) ( ) ( ) 2.查字典练习。

角膜:“膜”字 部首是( ) 查音序( ) 全字共( )画。 抄出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

患病:“患”字 部首是( )除部首再查( )画。 抄出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

3、比一比,再组词。

笼( ) 呵( ) 淌( ) 赠( ) 拢( ) 河( ) 倘( ) 增( ) 膜( ) 尊( ) 娇( ) 哭( ) 模( ) 遵( ) 骄( ) 器(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骄傲—— 奇妙—— 感动—— 反义词:巨大—— 热爱—— 难受——

5、选择正确的词

(1)我正在长时间地(观赏 欣赏)着这条大鲈鱼时,却听父亲(平静

安静)地说:“把它放回湖里去!”

(2)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胜任 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

判断)他不是那种人。

6、改写句子。

(1)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改为反问句)

(2)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感到

自豪!”(改为转述句)

二、拓展题

下面是《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没有选入课文的结尾部分。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1.将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用词语代替。

(1)十分有才华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 ( ) (2)两位昔日盲人已脱离黑暗的处境见到光明。 2.“我”是怎样处理温迪的眼角膜的? 3.对文章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把眼睛捐给别人,所以小温迪还活着。 B.这是“我”梦中见到的,小温迪还在的画面。 C.小温迪那充满爱心的心灵和关爱别人的精神永在。 4.同学们,你喜欢小温迪吗?为什么?

《19.生命 生命》练习题

一、基础题

1.给加粗字注音。

挣扎( ) 辜负( ) 茁壮( ) 双翅( ) 擎天撼地( )( ) 糟蹋( ) 小憩( )

2、下列汉字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遭遇 光采 沉稳 搔扰 B.捉摸 短暂 振惊 掌握 C.祸福 翅膀 挣扎 听诊器 D.荒费 规律 应许 飞旋

3、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

1.种:zhǒng( ) zhîng( ) 2.壳:kã( ) qiào( ) 3.应:yīng( ) yìng( ) 4.缝:fâng( ) fãng( )

4、为加粗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也可以„„庸碌一生。( ) A.忙碌 B.平庸无为 C.辛苦劳碌

(2)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 ) A.答应 B.允许 C.或许

(3)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时间)( ) A.损坏 B.侮辱 C.浪费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塌它。”句中“它”是指________ ___。“好好地使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白地糟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总领句,用举事例依次阐述的方法来论述主题。依次举的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6、修改病句。

(1)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连续不断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蛾那种求生的渴望令我震憾,我忍不住放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题 阅读短文《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2.第⑦段中画线句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 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③段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像,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

《20.花儿的勇气》

一、基础题

1、照样子,抄写词语。

改天换地 蒙蒙细雨 傲然挺立 明亮夺目 神气十足 冷风冷雨 拔地而起 怦然一震

2、把下列词语分类填好,有把握吗?

注视 粗暴 沉稳 暖和 寒冷 凝视 温柔 稳重 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3、下面哪个词用在句中更合适,请你选一选,画上“ ”。 (1)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 孤独)的。 (2)四月的维也纳可真(没劲 乏味)!

(3)小吕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 辽阔)的草地上。 (4)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是点儿(可惜 遗憾)。 (5)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可能 大概)也有些为我失望吧。 (6)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魄力 气魄)!

4、课内阅读。

我惊奇地想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 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我的心怦然一震

这一震 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 是——勇气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解释。 C、表示转折。

二、拓展题 阅读理解《无名花》

我的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坐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扁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啊!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圊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

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命编织锦绣„„

啊 朴实无华的无名花 我喜欢你 我尊敬你 因为你是无私的 坚强的花

1.读文填词。

山( )水( ) ( )( )无华 争奇( )( ) ( )山( 万( )千( ) 昂( )挺( 2.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3.找出描写无名花坚强的词语写在下面。 4.“我”尊敬无名花的原因是什么

) )野

第7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分)

41+8=

42+3=

28-2=

53-20=

43-3+7=

25+40=

14+5=

78-5=

42+7=

44+5-5=

36-30=

48-3=

40+6=

72+3=

23-10+5=

42+7=

40+7=

89-30=

22-10=

62+7-4=

二、想一想,填出正确的答案。

(26分,每空1分。)

1、找规律,填空:

(1)5、10、15、(

)、(

)、(

)、35、(

);

(2)74、(

)、70、(

)、66、(

)、(

)、60。

2、89比6大(

),40比62小(

)。

3、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89后面的一个数是(

)。

4、40比(

)大1;比(

)小1。比50大3的数是(

)。

5、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它们相差(

)。

6、在得数是三十多的算式后面画“√”。

66-3(

)

24+5(

)  23+10(

) 46-10(

)

87-40(

)

5+32(

)

40+20(

) 44-1(

)

7、在

里填上“>”“<”或“=”。

30

23

15

8+7

72-30

82-50

36-6

30

40+48

50+48

4+35

35-4

三、列竖式计算。

(16分)

21+36=

49-42=

8+51=

99-8=

35+52=

17+22=

65-60=

86-26=

已经运走了13个。

还剩11个萝卜。

四、小小数学家。

(48分)

1、(3分)

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一班植树42棵。。

二班植树54棵。

2、(6分)

(1)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2)一班比二班少植多少棵?

3、4、学校体育室有65个足球,给一(5)班每个学生发1个,还剩3个,一(5)班有多少个学生?(3分)

已经搬走了20盆。

5、(3分)

原来有多少盆花?

6、(6分)

有45人来开会,还要搬多少张桌子和多少把椅子?

桌子:

椅子:

7、(4分)

幼儿园大班有男生45人,女生40人,一共有多少人?每人发一个桔子,够吗?

不够

8、(6分)

(1)小芳一共要浇多少棵花?

(2)小军已经浇了多少棵花?

小明

小红

小刚

42下

54下

30下

9、(7分)

(1)小红比小明多跳多少下?

(2)小刚比小红少跳多少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0、聪明题

(1)小红和小军看同一本故事书。几天后,小红还剩28页没有看,小军还剩16页。谁看的页数多?

(2)小力送给小明10枝铅笔后,两人铅笔的枝数就同样多。原来小力比小明多多少枝铅笔?

(3)一个小朋友吃一个苹果需要5分钟,照这样算,4个小朋友吃4个苹果,至少需要(

)分钟。

第8篇:人教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

第七单元练习题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ěnɡ

lüè

biàn

lùn

xìn

fènɡ

dǎn

wànɡ

wéi

wéi

bèi

shuān

zhù

tuō

zhù

qīnɡ

chè

jiàn

jiě

shì

xuān

ɡù

zhí

shǎnɡ

xīn

yuè

bànɡ

chènɡ

ɡǎnɡ

kǒu

chá

ɡǒu

le

xiù

huā

hūn

dònɡ

rónɡ

wéi

chǎnɡ

huī

mínɡ

miào

quán

shén

ɡuàn

zhù

ɡānɡ

xìn

xīn

shí

huò

jiě

lónɡ

rén

xiānɡ

pèn

pèn

tài

duān

zhuā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

傍(

)

格(

)

巷(

)

澈(

)

罢(

)

磅(

)

略(

)

港(

)

撤(

)

摆(

)

辩(

)

违(

)

微(

)

笼(

)

全(

)

辨(

)

围(

)

徽(

)

聋(

)

拴(

)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

)心(

)志

(

)(

)不移

坚韧(

)(

)

第七单元练习题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ěnɡ

lüè

biàn

lùn

xìn

fènɡ

dǎn

wànɡ

wéi

wéi

bèi

shuān

zhù

tuō

zhù

qīnɡ

chè

jiàn

jiě

shì

xuān

ɡù

zhí

shǎnɡ

xīn

yuè

bànɡ

chènɡ

ɡǎnɡ

kǒu

chá

ɡǒu

le

xiù

huā

hūn

dònɡ

rónɡ

wéi

chǎnɡ

huī

mínɡ

miào

quán

shén

ɡuàn

zhù

ɡānɡ

xìn

xīn

shí

huò

jiě

lónɡ

rén

xiānɡ

pèn

pèn

tài

duān

zhuā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

傍(

)

格(

)

巷(

)

澈(

)

罢(

)

磅(

)

略(

)

港(

)

撤(

)

摆(

)

辩(

)

违(

)

微(

)

笼(

)

全(

)

辨(

)

围(

)

徽(

)

聋(

)

拴(

)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

)心(

)志

(

)(

)不移

坚韧(

)(

)自(

)不(

)

全力(

)(

)

(

)(

)无为

半(

)而(

)

集腋(

)(

)

无坚(

)(

)

寸(

)尺(

)

聚(

)成(

)

知(

)而(

)

有(

)无(

)

一曝(

)(

)

鹏程(

)(

)

(

)地微笑

(

)地工作

(

)地邀请

(

)地站着

(

)地画画

(

)地议论

(

)的土地

(

)的年轻人

(

)的菜园

(

)的女像

(

)的感触

(

)的身材

四、填空。

1、他有时

,把金鱼

,像

;有时

,很快地

,仿佛

2亚里士多德说错的是

,从这件事中我们知道

。伽利略在

斜塔上做的试验是

,结果是

五、下面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用序号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强调

②特殊的含义

③特定的称谓

④讽刺或否定

⑤直接引用

1、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

2、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

3、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

4、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

5、大冯对自己的母亲横挑鼻子竖挑眼,可真是“孝顺”啊!(

)

6、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

7、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

自(

)不(

)

全力(

)(

)

(

)(

)无为

半(

)而(

)

集腋(

)(

)

无坚(

)(

)

寸(

)尺(

)

聚(

)成(

)

知(

)而(

)

有(

)无(

)

一曝(

)(

)

鹏程(

)(

)

(

)地微笑

(

)地工作

(

)地邀请

(

)地站着

(

)地画画

(

)地议论

(

)的土地

(

)的年轻人

(

)的菜园

(

)的女像

(

)的感触

(

)的身材

四、填空。

1、他有时

,把金鱼

,像

;有时

,很快地

,仿佛

2亚里士多德说错的是

,从这件事中我们知道

。伽利略在

斜塔上做的试验是

,结果是

五、下面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用序号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强调

②特殊的含义

③特定的称谓

④讽刺或否定

⑤直接引用

1、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

2、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

3、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

4、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

5、大冯对自己的母亲横挑鼻子竖挑眼,可真是“孝顺”啊!(

)

6、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

7、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

第9篇: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找出画线部分与其它三个发音不同的词

()1.A. cakeB. catC. face

()2.A. snakeB. appleC. bag

()3.A. hatB. catC. face

()4.A. grapesB. bagC. snake

()5.A. appleB. cakeC. hat

二.根据提示,填入所缺单词

电脑 com__ __ t__ __写字板 b__ __ __ d 风扇 __ __ __灯 l__ __ __ t

这,这个 t __ __ __是 __ __我的__ __ 那,那个 t __ __ __你的y __ __ __

讲台 t__ __ ch__r’s __ __ sk它 __ __

图画,照片 p __ __ t__ __ e墙壁 __ a l __

地板 f __ __ __ __是,是的 __ __ __

三.将问句与正确的答语连线

1. Is this your book?A.There are three cars in the park.

2. Is she your mother?B.Yes, she is.

3.Where is the canteen?C.No, it isn’t.

4.Are you Mike?D.Yes, I am.

5.How many cars are there in the park?E. It’s on the first floor.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

1. Where is the library? It’s ___ the second floor.

A. onB. inC. to

2. Welcome ____ our school.

A. onB. toC. in

3. How many ____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A. girlsB. girl

4. This ____ the teacher’s office.

A. areB. isC. that

5. ____ you have a library?

A. AreB. IsC. Do

6. Is that the TV room? No, it _____.

A. isn’tB. isC. are

7. Is that the art room? Yes, it _____.

A. isn’tB. isC. are

8.It’s time ____ English class.

A. onB. toC. for

上一篇:985大学名单免费下一篇:怀孕证件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