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示范建设方案

2022-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药品安全示范建设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药品安全示范建设方案

森林抚育经营示范片建设实施方案探讨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滁州市三界国有林场的基本概况,阐述了森林抚育经营示范片建设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项目资金补贴标准、建设布局及建设任务,最后提出了森林抚育经营示范片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森林抚育;三界国有林场;滁州市

A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he Demonstration Film for Forest Tending Management

LI Baoniu(Three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Chuzhou City of Anhui Province,Chuzhou,Anhui 239400)

Key wordsForest tending;Three stateowned forest;Chuzhou City

作者简介李保牛(1975—),男,安徽明光人,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及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7-11-03

森林抚育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也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开展森林抚育经营,是提升森林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对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保留木生长、缩短培育周期、发挥和提高森林多功能效益、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根据安徽省林业厅《关于大力推进森林抚育经营的实施意见》(林造〔2017〕48号)和《关于2017年度省级森林抚育经营示范片的批复》(林造函〔2017〕566号),笔者以安徽省滁州市三界国有林场为例,探讨了森林抚育经营示范片建设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促进森林抚育经营工作上新水平。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条件

三界国有林场位于118°06′~118°16′E,32°23′~32°36′N,地处明光、南谯两市区,境内地形以丘陵岗地为主,最高峰白米山,海拔242.9 m。该林场地处江淮之间,地跨明光市和南谯区,林场属皖东丘陵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北部过渡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林场境内,津浦铁路贯穿南北,104国道等多条高等级公路从场区经过,场区内地势起伏不大,林道和防火道遍布林区,纵横交错,交通运输极为方便。年平均气温13.7 ℃,极端最高气温41.2 ℃,极端最低气温-19.0 ℃,年降水量1 06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220 d。全场范围内土壤种类较多,以普通黄棕壤、黏盘黄棕壤为主,成土母岩有砂岩、片岩、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以砾质或砂质为多,剖面呈棕色、黄棕色或红棕色,一般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表土pH 5.5~7.2。

1.2社会经济条件

三界国有林场始建于1954年,历经了几次变更,2017年4月在原管店林业总场三界国有林场和沙河集林业总场白米山林场的基础上组建了现三界国有林场,为正科级建制单位,隶属滁州市,场部设在明光市张八岭镇。现有在职职工11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人,退休人员280人。林场下辖三界、白米山2个分场,设有办公室、生产科、计财科、产业科、森保科等职能机构。

1.3森林资源概况

三界国有林场现有经营面积4 704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3 566 hm2,疏林地29 hm2,灌木林地12 hm2,未成林造林地204 hm2,苗圃地31 hm2,全场活立木蓄积27.6万m3,现有公益林面积2 626 hm2,森林覆盖率76.1%。

林场当初造林时密度较大,保存株数较多,严重影响了林分的正常生长;同时由于大面积松类林分,树种单一,森林病虫害频繁发生,森林火险等级高,森林防火形势严峻。虽然经过了间伐,林分密度仍较大。

2总体思路

2.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现代林业建设和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意见》(皖政〔2017〕62号)和国家林业局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围绕提升森林质量效益的目标,立足本场森林资源现状,精心组织,科学指导,强化管理,严格监督,创新机制,务求实效。

2.2建设目标

运用现代林业经营理念,推广先进实用的林业科技成果和新机具、新材料,开展科技培训和劳动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作用,进一步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细化专业服务,规范森林抚育经营的施工作业。积极建立多类型的森林抚育经营示范片,适时监测评估,总结推广经验,精心打造样板林。

2.3编制依据

①安徽省林业厅《关于大力推进森林抚育经营的实施意见》(林造〔2017〕48号);②《关于2017年度省级森林抚育经营示范片的批复》(林造函〔2017〕566號);③滁州市林业局《关于上报2017年度省级森林抚育经营示范点的请示》;④《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15);⑤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和《森林抚育检查验收办法》的通知(林造发〔2014〕140号);⑥《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林资发〔2013〕71号);⑦《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GB/T 18337.1―2001,GB/T 18337.2―2001和GB/T 18337.3―2001);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⑨《安徽省重点公益林采伐管理办法》(省林业厅林资〔2006〕84号)。

3基本原则与项目资金补贴标准

3.1基本原则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优化林分结构以及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切实可行的原则,区别林地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实行分类抚育和管理。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好长远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严格执行森林抚育经营的各项技术导则,遵守相关林业技术规程和标准,建立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档案[4]。

3.2项目资金补贴标准

①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森林抚育补贴标准按平均3 000元/(hm2·a)计算,其中,直接费用补贴190元,间接费用补贴10元;②直接费用补贴用于开展抚育过程中发生的间伐、修枝、除草、割灌、采伐剩余物清理运输、简易作业道路修建等生产作业的劳务用工和机械燃油等支出的补贴;③间接费用补贴用于对抚育工作中发生的抚育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技术指导、档案管理等支出的补贴[5]。

4建设布局及建设任务

4.1建设布局根据三界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在经过认真分析和外业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该次森林抚育示范片安排在三界分场内实施,具体位于三界分场1、2、4、12、15和16林班,全部为国有林。分年度安排施工,每年66.66 hm2左右,5年共206.07 hm2,内容包括中幼林间伐和综合抚育(包括修枝、割灌、施肥和割灌除草等),其中,中幼林间伐51.13 hm2,综合抚育21.60 hm2。

4.2建设时间要求

项目计划在2017—2021年进行,共206.07 hm2,其中2017年67.13 hm2(抚育间伐38.60 hm2,综合抚育28.53 hm2);2018年68.47 hm2(抚育间伐12.53 hm2,综合抚育55.93 hm2);2019年70.47 hm2,全部为综合抚育。

4.3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

森林抚育建设内容包括林木分类与林木分级及森林抚育方式的确定等,同时规定人工修枝、浇水、施肥不作为单独的抚育措施。

4.3.1抚育间伐。三界国有林场抚育间伐主要包括生长伐和疏伐2种类型,综合考虑林木分类和林木分级情况,确定保留木和伐除木。对于未进行林木分类或分级的幼龄林,保留木顺序为目的树种林木、辅助树种林木。实行林木分类的,采伐木顺序为干扰树、(必要时)其他树;保留木顺利为目标树、辅助树、其他树。实行林木分级的,采伐木顺序为Ⅴ级木、Ⅳ级木、(必要时)Ⅲ级木;保留木顺序为 Ⅰ 级木、Ⅱ 级木、Ⅲ 级木。

疏伐主要解决同龄林密度过大的问题,合理密度与树种年龄、立地质量、树种组成有关。选择在郁闭度0.8以上的中龄林和幼龄林实施。

生长伐主要是调整中龄林的密度和树种组成,促进目标树或保留木径向生长。公益林实施抚育间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

4.3.2综合抚育。综合抚育共包括修枝、除草、割灌、施肥等,修枝、施肥不单独作为森林抚育方式,应当与其他抚育方式结合,作为综合抚育措施之一。

修枝主要修去枯死枝和树冠下部1~2轮活枝,幼龄林阶段修枝后保留冠长不低于树高的2/3、枝桩尽量修平,剪口不能伤害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中龄林阶段修枝后保留冠长不低于树高的1/2。对于4年以上人工幼龄林,生长受灌草、藤本植物抑制明显的,可以单独设计割灌除草,但不得设计在秋冬季节作业。施肥主要针对用材林的幼龄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种类为复合肥。

5保障措施

5.1组织保障为保证森林抚育项目的正常实施,三界国有林场成立森林抚育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财务科、生产科参加的森林抚育经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安排,分层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各方面工作,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6-7]。

5.2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管理

按照国家林业局新修订《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林造发〔2014〕140号)要求,严格按标准进行作业设计,通过抚育促进林木生长,增强保留木的抗性,改善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内的卫生状况,增强和发挥森林的综合功能,提高林木的质量和产能。

5.3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施工时间,严把施工质量。开展森林抚育实施单位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承担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抚育全部责任,负责建立规范的试点工作管理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确保试点工作规范有序。加强施工培训,做到安全施工,跟踪技术指导,随时解决问题。由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建设领导小组安排管理人员,负责对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抚育作业全程监督,督促施工人员在抚育施工过程中严禁对林区生态系统的破坏,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防森林火灾。市林业局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工程督查,确保进度和质量,并适时开展自查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安排年度省级补助资金的依据。

5.4森林抚育资金管理

根据《安徽省财政林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5〕49号)及当地区实际情况,明确补贴资金用途、管理程序、加强资金管理的措施办法等。

5.5森林抚育检查验收与成效监测

在每年森林抚育工作结束后,于当年12月底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自查,并报滁州市林业局及上级林业部门核查验收,在组织检查验收监测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建设的总结工作,同时进行试点成效评价、工作总结上报等。明确抚育成效监测的目标、检查类别及站点布局等,制定相关办法或措施,提出有关要求,组织人员摸索相关检查评估指标,指导森林抚育经营实施单位开展抚育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分析[7-8]。

参考文献

[1]

李宇昊.我国森林抚育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6):59-63.

[2] 欧阳君祥.我国森林抚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4(4):17-20.

[3] 徐高福,余启国,孙益群,等.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5):131-134,139.

[4] 王德平,李坤文,王浩.关于森林经营分類与森林培育的思考[J].种子科技,2016,34(12):18.

[5] 冷燕.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面临的机遇与制约因素[J].现代园艺,2017(15):167-168.

[6] 李婷婷,陈绍志,兰倩,等.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面临的机遇与制约因素[J].林业经济,2016(10):13-17.

[7] 王玉芳.国有林权改革下森林经营模式的调整研究[J].特区经济,2012(8):135-137.

[8] 郭祥胜.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4): 197-198,204.

作者:李保牛

第2篇:药品安全示范镇工作实施方案

塘沟镇创建国家药品安全示范镇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药品“两网”建设成果,切实推进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全面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 工作目标

以构建科学有效的药品监管体系和提供保障体系为中心,以电子监管为支撑,采取扎实有效的监管手段,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我镇建设成为药品质量安全放心、监管体系健全完善、部门协作有序、宣传教育常态有效的药品安全示范镇。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药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体系,药品“两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药品市场秩序管理规范,切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和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科普宣传,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实现全覆盖。

二、 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0月25日至11月10日)。镇成立创建国家药品安全示范镇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营造良好氛围。

(二)创建实施阶段(2011年11月11日至2012年7月31日)。乡镇各有关部门根据创建工作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有序推进,确保各项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并于201

2年7月底全面完成创建工作。

(三)自评迎检阶段(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按照创建标准,认真做好自查自评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完善各项创建工作档案,做好迎评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通过上级考评验收。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国家药品示范镇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相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和部门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实施,确保示范镇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广泛开展宣传

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开展药品法律法规、安全用药常识、假劣药品识别方法等宣传活动。要在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醒目位置以及集市、路口等地点采用设立宣传牌、墙体宣传标语、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广泛宣传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的意义和内容,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明确工作职责

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镇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活动,检查、督促各成员单位做好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并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

卫生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镇药品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具体组织实施创建工作;承担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汇总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全镇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做好医疗机构药品质量规范管理的考核工作,积极配合药监部门督促医疗机构实现药品购进、贮存管理的远程电子监管;加强疫苗质量监管,确保疫苗接种“进、销、存”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财政所:落实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的资金配套政策,保障药品安全工作经费。

文化中心:依法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对药品广告进行监督管理,查处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查处无照经营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加大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坚持正确引导。

派出所:依法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药品安全事故现场秩序、保护公共安全。

计生站:规范计生药具供应,与药监部门共同做好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工商所:发挥医药流通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积极开展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劳保所:加强对现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管理,对新设立的定点机构,要将药品安全管理达标作为必备

条件之一。

(四)强化工作落实

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多个环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我镇药品安全工作实际,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完善监管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形成穿创建工作合力。在创建工作期间,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交流,扎实推进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

第3篇:乡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下车乡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实施方案

各村、乡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乡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成果,深入推进新一轮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健全完善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乡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成果,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平安下车”建设。

二、创建目标

通过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进一步强化我乡对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促进药品基层监管网络更加健全有效,农村药品供应体系更加完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和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升,药品市场全面规范有序。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落实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全面提升农村药品安全

1保障水平。乡属各有关部门也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与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相结合,明确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目标任务。

(二)强化指导协调。建立健全的村级网络监管体制,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措施,扎实做好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的各项工作。各部门要对照工作目标和任务,逐一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项目标的责任主体。

(三)强化动员宣传。

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引导群众科学消费、安全消费。加强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督促企业落实责任。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表彰创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客观及时地曝光违法案件,督促药品生产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监管环境。

(四)强化监管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因地制宜、梯度推进、分级试点、动态管理”的思路,加强创建工作的全程跟踪和监督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建工作稳步推进。要根据创建申报条件与考评标准,及时组织综合考评,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四、考核办法

本次创建活动考核内容参照县里实施细则的考核标准,年终对村的管理目标和绩效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分2分)。对于工作表现突出,任务完成出色的行政村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药品安全工作不落实的行政村和个人进行批评。

二0一二年七月三日

第4篇:关于开展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各村委会、乡属各单位、涉药单位:

为进一步巩固我乡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工作,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健全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乡开展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基层用药安全水平为目标,以巩固药品“两网”建设成为基础,建立完善药品安全监管长效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构建和谐乡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药品安全保障。

二、创建目标

通过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进一步夯实药品安全监管的基层基础,强化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并实现以下目标:

(一)乡政府对辖区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药品安全工作。

(二)落实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各行政村有药品安全责任人员,保证群众监督网畅通。

(三)药品(包括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基本药物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药品市场规范有序,群众对药品质量安全满意程度普遍较高。

(四)信息渠道畅通,药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全年无重大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五)扎实有效开展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群众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药品安全工作深入人心。

三、创建工作步骤和安排

创建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宣传阶段(2011年7月-12月底)。

成立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创建实施方案》及《验收评分细则》,召开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宣传动员部署。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各种形式开展药品法律法规、安全用药常识、假劣药品识别等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安全用药知识知晓率和对药品市场秩序满意度,使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的意义和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力营造广泛支持、多方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1月-5月底)。

全面开展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乡创建办公室要按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摸清本辖区内涉药单位有关基础数据的调查汇总工作,因地制宜做好药品安全示范创建的各项工作,督促涉药单位做好药品质量管理;及时做好示范创建资料的整理、归档;按规定要求向县创建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相关部门对示范创建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督查。

(三)总结巩固阶段(2012年6月-11月底)。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特点和主要成效,对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巩固建设成果,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长效监管工作机制。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5篇:全国药品安全示范旗

乌审旗多措并举积极创建全国药品安全示范旗 近日,我旗被确定为全国药品安全示范旗创建试点单位,全旗各地多措并举,全面推进药品安全示范旗创建工作。一是进一步巩固提高药品"两网"建设成果,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在形成旗有监督员,苏木镇有协管员,嘎查村有信息员的三级药品监督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监管网络运行质量、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抓好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

二是创新药品监管手段,全面实施药品监管数据库管理。建立基本药物品种监管档案和经营企业数据库,旗内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实现计算机管理。结合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化监管工作,加大药品安全远程监管系统建设推进力度,逐步建立药品安全信息化系统。

三是加强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保障群众用药安全。继续抓好药品经营企业药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并将评定结果予以公示,与日常监管和医保定点药店管理挂钩。要统一建立用药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是加大投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能力建设。全旗每年投入财政专项资金30万元加强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药品安全检测分析、信息通报和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要进一步重视药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执法条件,提高保障水平。

五是加强宣传,大力营造良好的药品安全监管氛围。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类媒体及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工作人员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关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努力增强全民药品安全意识、创建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全旗形成人人关注药品安全、人人参与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六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净化药品市场环境。2011年上半年,乌审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对全旗各医疗机构、药店开展了药品市场拉网式检查,共检查医疗机构39家,药店33家,出动执法人员232人次,执法车辆58车次,共查处违法案件8起,查出假药25个批次(其中非药品冒充药品22个批次),货值0.6001万元;没收劣药7个批次,价值302元;查出不合格医疗器械2个品种,价值1551元;对各类违法行为共计罚款2.09万元;捣毁制假窝点1个,

联合卫生局取缔无证门诊1个。对部分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购进记录不全、药品分类摆放不规范等行为已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各医疗机构氧气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未发现违法使用工业氧气行为;对经营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未发现经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通过检查,营造了良好的药品安全环境,规范了药品市场秩序,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七是积极做好示范旗迎评工作。按照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年内做好全国药品安全示范旗试点单位迎评工作。

通过药品安全示范旗的创建,形成科学的监管机制,积极探索责任落实、协作配合、过程监管、社会监督、效果评估、责任追究各项工作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制度建设,探索创建活动的良好工作机制,推进创建活动有声势、有深度、有成效的开展,并以此为契机,着力构建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通过创建活动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行为,规范生产、流通、使用秩序,达到依法监管、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维权的目的,真正把群众关心的药品安全问题解决好

第6篇:食品药品示范乡镇创建方案

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我镇食品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2009年决定在全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按照省、市、区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以食品药品安全各环节全过程监管工作为主线,建立“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大力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专(兼)职监管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监管网络。着力提升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整体水平,有效控制事故发生,为建设和谐平安雷官,提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二、工作要求与目标

1、有效预防和减少一般食物中毒事故,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无重大药械不良事件及药害事件发生。

2、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3、建立和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

4、配合有关部门全面推进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

品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单位的监管。

5、积极推进连锁超市和农村连锁店便利店创建。

6、实现行政村、学校食品安全卫生达标制度,食品品种配送率达到85%以上。

7、农村餐饮食店、公共场所食品卫生抽检办证合格率达95%,对学校食堂、食品行业100%实现量化分级管理。农村聚餐办宴5桌以上备案待查。

8、卫生院、村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全覆盖;规范村持证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药品规范化管理。

9、农村药品监督网、供应网健全,药品供应覆盖率达到100%,统一配送率达到100%。

10、做好食品药品监督员、消费维权监督员等的整合工作。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完善镇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机制。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好食品药品监督员、信息员等“多员合一”等整合工作,进一步健全网络。

2、明确职责,落实经费。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明确的工作分工,确保工作职责明确,同时确保每年不少于5000元的经费投入。

3、建章立制,工作规范。建立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责任追

究制度;制定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将食品安全事故纳入预防范围,防范于未然。具体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日常监管有记录,各类台帐健全。应做到“十二个有”:有机构牌子,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办公经费,有工作任务,有管理制度,有考核办法,有培训计划,有激励机制,有工作档案,有办公微机。

(二)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1、进一步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一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农药、兽药及其它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严禁药物的滥用和药物残留超标;配合农业部门做好农产品检测。

2、规范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监督。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镇与食品生产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督促企业按食品质量标准生产;认真组织开展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专项整治,小作坊监管覆盖面达到100%,有效遏制无证照生产加工现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肉制品、卤制品、豆制品和水产品放心工程。

3、规范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在“千乡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实现全覆盖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动态管理和长效管理。鼓励发展连锁加盟,引导“食品安全示范店”进学校、进医院、进农村。加强对超市、小食品店等食品经营单位的商品市场准入管理,提高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深化保健食品和校园食品的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无证照非法经营摊点,抓好消费维权投诉站建设。

4、规范食品消费领域安全管理。学校(幼儿园)食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抓好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创建和规范化管理。加强餐饮业、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农村厨师培训,全面实施农村聚餐管理制度。开展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使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大力抓好药品安全工作

1、开展药品经营户信用体系建设,规范药品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

2、抓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实行药品统一配送,从源头上把好药品质量进货关。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督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所和持证卫生室及个体卫生所加强药品质量监管。

3、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药品打假等专项活动,严厉打击无证照经营药械和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

4、健全网络,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机制。加强安全用药知识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安全用药的知晓率。

(四)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1、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年终的考核目标,与各村(单位)签订责任书,同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2、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快速反应制度。制定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和投诉举报制度。建立群众监督的网络体系,设立投诉和举报电话,发动全社会参与,实施群防群治。

4、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利用公开栏及时公开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提高消费的透明度。

5、督促经营户实施商品准入制度,质量承诺、消费者投诉处理以及不合格产品下架、召回和销毁制度。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动员阶段(2009年4月下旬- 5月4日)。动员部署召开会议,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制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做好广泛宣传、对辖区内的村(单位)、相关食品企业和个体户签定责任书。同时,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参与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5月5日-10月底)。按照创建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结合本镇实际,确定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将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建立创建指标监控体系,扎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1月底)。及时做好示范创建工作资料的整理、归档,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的经验和主要的成效,对照《评价标准》开展自评,在2009年11月15日前上报工作总结与自评情况,全面做好上级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建设工作是全面提升我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有效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村要高度重视,扎实推进。示范乡镇的创建工作在上级统一领导下,由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2、加强指导协调。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各个环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要统筹协调,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同时要注意研究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反映。

3、加大创建经费投入。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重在建设,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信息、应急处理、宣传教育、检验检测等体系建设,都需要一定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要加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建设的投入,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创建任务的落实。

4、加强宣传教育。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建设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按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农家、进学校的要求,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的目的意义,及时报道创建工作动态和信息,形成良好的相互机制和社会氛围。

第7篇:药品安全示范镇汇报材料

一、强化领导,建立健全监管网络和责任体系。 一直以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药品监管工作,成立了由同志任组长的祁连县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镇、村两级联动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

二、发动宣传攻势,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我镇示范创建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简报、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形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对药品从业人员及农牧区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依法参与药品协管的意识。同时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四、强化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管,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药械购销活动,开展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治理工作。加强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保障群众用药安全,通过对药品经营、流通企业法人、质量负责人、从业者的宣传教育活动,群众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意识显著提高,能初步掌握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基本常识,了解滥用药物的危害性,懂得从合法渠道购买药品。

上一篇:小学雨雪天气应急预案下一篇:东林寺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