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家风演讲稿

2022-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写演讲稿时,需要做到论据、论点明确,不能随意编写演讲稿。一份好的演讲稿,需要做到情感充分表达,真实符合常理。那么,你知道怎样写出优质的演讲稿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廉洁家风演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廉洁家风演讲稿

廉洁家风伴我行演讲稿

----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我叫xxx,是一名宣传战线上的新兵,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展现自我的机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在我接到办公室通知,看到这次演讲比赛各项要求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将贪官的褪变概括为‚四步曲‛:第一步是常在河边不湿鞋;第二步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第三步是既然湿了鞋,那就洗洗脚;第四步是既然洗了脚,干脆洗洗澡。这‚四步曲‛非常形象的道出了一个人由廉到贪的褪变过程。是啊,人生在世,最关键的是把握好‚第一步‛,而在走这‚第一步‛的时候,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人生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能给人生的德行操守系上‘第一粒扣子’,只有以好家风为基础,才能把‚第一步‛作为‚每一步‛来坚持,把‚每一步‛化作‚第一步‛来坚守,以扎实可靠的作风,走稳走好人生这条路。

在这里,我想用我两位长辈的言传身教表达我的观点。 我的这两位长辈分别是我的爷爷和外公,他们两人都在各自村作了半辈子的村支部书记,因此有时候我会调侃我的爸妈说,你们俩结婚充分体现了门当户对。可能因为彼此脾气相投,所以我爷爷和外公的关系非常要好,以至于我在我家的相册发现他俩的合影比我爸妈的合影都多。爷爷虽然已经离开我有十几年了,但是爷爷身上的故事一直影响着我。爷爷在干村支部书记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带领村里人兴办了一家集体企业,专门生产瓷砖,壮大集体经济。记得1998年我们家盖房子,需要去厂里购买瓷砖,爸爸带着我到厂里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屋里有七八个人,有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会计,原来爷爷知道我们要去买瓷砖,把监督人员都叫到了现场,最后连给我们搞价的机会也没有。到后来,爷爷退休了,有一年七一建党节,县里面领导来慰问老党员,送来了200元慰问金,当时我爷爷说我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这钱我不需要也不能要,你们送给其他困难党员吧。硬是把钱推了回去,最后惹的我奶奶对着我爷爷嘀咕你个老顽固,辛苦了大半辈子,组织关心你,来给你送个慰问金也不要。我爷爷严肃的说:你懂啥,不能要就是不能要,干嘛要沾组织的光。

然后说一下我外公,我外公和我爷爷的脾气差不多,上小学的时候我是在外公那个村上的,有一年秋天收玉米,天马上就要下暴雨了,我家的玉米还在院里晾晒,单独凭外婆和我一个小孩短时间内很难把玉米收起来,我和外婆在收玉米的时候,我问外婆外公去哪了,外婆说你外公肯定又去帮别人干活了,咱俩干吧,别指望他了。果然,在我们将玉米用塑料纸覆盖之后,我外公带了一身泥回家了,说是村里一名老党员家的玉米还在地里,他家里的劳动力都不在家,不帮他把玉米抢收回家,我的心不静啊。看着我外婆默默给外公拿干净的衣服,没有埋怨一句,我想我外婆应该是习惯了吧。后来,外公年龄大了,病魔来的没有一点征兆,他患上了脑血栓、老年痴呆症。之后,外公就一直瘫痪在床,就在去年的一天,我去看望我外公外婆,正好村里老支书过来看外公,老支书进门就喊‚老哥,该交党费了‛。外公用微颤的声音回答道:‚好!好!好!交党费,我一个月两毛六‛。村支书哈哈大笑,‚好你个老党员,都老糊涂了还记得自己交多少钱党费,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呀!‛

爷爷和外公身上的故事还有许多,他们虽然没有明确说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是什么,但是他们却用自身的行动和朴素的话语告诉我们家每一位成员做人要甘于奉献、廉洁奉公、正直正气、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不贪不占。我想,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如今,我早已成了一名国家机关干部,也是一名有8年党龄的党员,但爷爷和外公的言传身教我时刻不敢忘记,它就像一盏明灯,一个路标,在人生道路上指引着我以扎实可靠的作风,走稳走好每一步。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第二篇:廉洁家风讲稿

让廉洁阳光照耀每一个家。

家风,俗话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有好家才能走得远”,千百年来无数家庭认同并信守着这个朴素的道理,咱们有句老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说的也是这个理儿。好的家风就是无声的教诲,惠泽于家庭成员。有了好的家风,孩子才能茁壮成长,家人就会积德行善,家业才会兴旺发达。

对党员干部而言,在家孝顺父母,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风正、行为端,在工作岗位上也会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若治家不严、亲情错位,腐败就会侵蚀他们的家人,甚至会演变成家族式腐败,既害了自己又毁了家庭。

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沉淀,它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家庭成员的心灵。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有好的儿女,才能有好的公民,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有我们所信仰的那些真善美,所坚守的那些道德,所追求的那些理想。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我们要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他人,以好的家风带民风、促政风。

我觉得家风的好坏与家庭贫富无关,与父母文化程度也无关,但与父母的德行素养有非常大的关系。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提起“家风”,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个人的成就,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反之,家风浊,则社风浑;家风邪,则世风日下。因此,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他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树立廉洁家风,才能享受清正安乐的人生。

提到廉洁,我们想到的一定是正直、光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个家庭若不兴廉洁家风,贪腐病毒就会趁虚而入;一个人若意志不够坚定,幸福大厦就会轰然倒塌。因此,树立清廉的家风,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自然成为了我们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即便社会发展到了今日,民主法治,社会安定,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清正的家风在营造社会风气甚至是党风党纪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家庭是一滴水,只有每一滴水清澈明净,方可汇聚成透彻洁净的河流。一个人如一棵树,唯有他在风雪的催压下屹立不倒,在繁花的诱惑前不为所动,方能真正站成一棵亘古的青松。

近年来,腐败行为大量发生,某些人的人生天平失衡,道德底线崩溃,最终在腐败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成了人民的罪人,民族的败类。究其原因,除了其自身的问题外,家人对“廉洁自律”概念的无知、法律知识的欠缺,导致他们没有及时纠正这些腐败行为,没有以家庭和亲情的力量及时把他们从犯罪边缘拉回,反而在无意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就此把亲人送上了人生的“不归路”!君不见“夫妻双双把牢坐”、一家几口进监狱的现象比比皆是;君不见腐败走向家族化、集团化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些人由于家风不正,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还让自己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样的最终结局,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其背后无不隐含着家风、家庭对干部、对家人的深刻影响。

所以,如果我们的家人不贪恋金钱且严于律己,懂得廉洁文化对家庭、对自己亲人的重要性,知道廉洁家风教育是自己幸福家园的坚固堡垒,时常提醒着家人,从点滴注意自己的言行,谨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会避免“温水煮青蛙”的悲剧。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有更多欢笑,少更多泪水。因此,如果说家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那么廉洁家风教育就是这道防线建设的基石,就是一道照亮家庭成员心灵的廉洁之光。

康德曾说,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深深的震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以心为本,心中高洁,人自清正。

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曾国藩是清末名臣,他在家书中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在他的严格教育下,大儿子曾纪泽成为我国著名外交家,收回割让给俄国的半数以上的国土,取得了晚清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外交胜利。严复曾评价他说“真不愧为曾文正公之子”。次子曾纪鸿成长为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后代政治家、科学家、学者人才辈出,没有一个不成材的,整个家族成为一个可观的文化现象。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他同朝做官的亲弟弟曾国荃,由于他贪财好货,家风不廉,家庭虽然迅速积累起百万家产,但他的后代却贪腐挥霍很快败落,为后人所不齿,最后落得个贪官的骂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这千千万万个细胞健康活泼,呼吸吐纳着文明勤俭、廉洁自律的氧气,社会和国家这一庞大的肌体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所以,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真正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让家庭成为温馨和睦的港湾,成为远离腐败的净土。

最后,让我们一起呼吁:让廉洁阳光照亮每一个家!

我的宣讲完毕,感谢各位聆听!

第三篇:“立廉洁家规、树廉洁家风、传廉洁家训”

全市党员干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为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我市开展的“好家规、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家庭文明建设和好家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市委市纪委监委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倡议:

立廉洁家规,做廉洁家庭的引领者。家规,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家庭的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家规严、是非清,则己身正、行为端。广大党员干部要立廉洁家规,坚持以德立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坚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内外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下和台上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心存感恩,忠诚于党和党的事业,保持清醒头脑,不取身外之物、不贪不义之财,不为物欲所累、不做出格之事,形成廉洁的家庭氛围。

树廉洁家风,做廉洁家庭的建设者。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廉洁家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高尚的道德追求;坚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自觉做到净化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带头移风易俗,不借婚丧喜庆事宜敛财;践行文明新风,闲暇不赌博,知足常有乐,培养爱阅读、爱运动和乐公益等廉洁健康文明生活风尚,用实际行动为后代作出表率,传承良好家风。

传廉洁家训,做廉洁家庭的守护者。家训,是一个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好,则品行善、子孙兴。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廉洁家训,通过古为今用学家训,他为我用传家训,培养子女勤俭节约、戒奢守廉等美德,争做清正廉洁典范;教育子女独立自强、积极进取,争做担当有为的表率;培养家庭成员的监督意识,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争当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榜样。

“国无廉不安,家无廉不宁”。让我们携起手来,带头传承良好家风,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筑牢家庭拒腐防变坚强堤坝,使家庭成为家人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加油站”,使家庭这个社会“细胞”释放出奋进的力量,为净化政治生态、培树良好家风,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XX”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树廉洁家风-建幸福家庭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主题是:树廉洁家风 建最美家庭

人们常说:“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是呀!家风——一个令人深受感悟的词语成就了我,使我忍俊不禁觉得心中慢慢都怀着“感激之情”。在生活中,我熏陶着独一无二的好家风伴我成长。让我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谦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接下来,请听听我的演讲,感受我的好家风。

俗话说:“父爱是船,母爱是帆。”父爱破着浪前行,母爱引导我在茫茫大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驶,他们让我在成长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让我不畏前险。“诚实守信,诚信待人”随着时间的脚步潜移默化的成了我的好家风,他就像春天柔和的双手温暖着我的心田,让我心中的花朵绚丽的绽放,让传统的文明美德发扬光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是我家风之一。它深深的教导我:在生活中,我们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在此,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我们的开国领袖是谁吗?是呀!伟大领袖毛泽东就是这方面的楷模。他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毛主席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这个事例母亲常常讲述给我听,渐渐的我们全家就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形成了我的好家风。

“播下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播下了一种一贯收获了一种性格,播下了一种性格,收获了一种命运。”是呀!家风正像这句话。家风为我们播下,收获一种习惯、性格、命运,最终成就了这么一个我,它还让我有一技之长立足之地,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无忧无虑、井井有条。现在的我,就是你浇灌的树,你又是一顶小伞为我挡过那一阵阵风,一滴滴暴雨,谢谢你,你成就了我,你的恩情我一定用行为涌泉相报!

第五篇:清正本心,廉洁家风

巍巍华夏上下五千年,彬彬有礼传承千万代, 多少廉洁育子的典故传为佳话, 多少清廉做人的古人值得称颂。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家,就是参天大树上的一片绿叶,迎着阳光,摄取着养份,滋养着大树; 家,就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星星,沿着轨迹,相互间牵引,维系着平衡; 家,既是看不见的渺小,也是望不尽的伟岸。 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知足而幸福, 家,亦如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故,要廉洁家风,先清正本心。

家庭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同样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倒在糖衣炮弹之下。应当如何杜绝,又当如何清正本心?

从我做起,树立形象。

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形形色色的所见所闻要懂得分享,也许在谈笑风生中便能判断是非,辨别黑白。

外面的世界充满着诱惑,充斥着利益,有时早已是他人口中的猎物却不自知,对此要积极带动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加强学习,关注新闻、了解时政、多看反腐倡廉的作品。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在复杂环境中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这样才能不说错话、不站错队。通过自己树立的形象,去带动家庭每一位成员知荣明耻,正确认清情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拥有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

提高敏觉性,廉洁防患于未然

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线是每一位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与义务。面对无孔不入、不择手段的糖衣炮弹,要注重发挥每一位家庭成员的作用,提高敏觉性,防微杜渐。在与别人攀比的时候;在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时候;在高档消费,纸醉金迷的时候;在款项来路不明的时候;都要及时过问,及时提醒。

敏锐的嗅觉是阻断一切破坏和谐的预警,廉洁的作风是提升和谐的重要保证。没有了外来的纷扰,远离了他人的危害,家才是真正的家。

用爱筑守家的港湾

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家中一人查处,不仅个人身败名裂,家属也会受到牵连,甚至家破人亡。对家人要细心关怀、乐于奉献,给予家人更多的宽容和帮助,不仅要对家人事业上多一份支持,少一份拖累;同样在感情上要多一份温暖,少一份冷漠;在生活中要多一份关心,少一份抱怨。这样才能有温馨的家庭,幸福的生活。

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社会的传家宝。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

健康的家,即便是一片枯萎的落叶,也将会化作春泥更护花; 健康的家,即便是一颗陨落的星星,也将滑破星空光芒万丈;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正本心,廉洁家风万事兴。

第六篇:树良好家风,建廉洁家庭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只有家庭和谐了才能让社会和谐,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和为强有利的后盾,是做很多事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提到家庭教育,就会想起“家规”、“家风”等词语,那么何谓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等,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态度和做事方法。家风正,则作风优;家风正,则党风清;家风正,则政风淳。古代的《颜氏家训》以及《郑氏规范》等无不体现良好的家风对子女以后的人生方向起着重大的作用。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

那么何谓廉洁?我们想到的一定是“正直”、“光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因洁而尊,人则因廉而正。家庭亦如此,若家庭不兴廉洁家风,贪腐就会趁虚而入;若意志不足够坚定,家庭和谐的大厦就会轰然倒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的前提,而“齐家”则先要“修身。”因此,树立良好的家风,才会建立一个廉洁文明的家庭,建立了千千万万的廉洁家庭,才会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受到百姓的崇敬和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因其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统家训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从宋元到明清,郑义门约有173人为官,尤其是明代,出仕者达47人,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令人惊叹的是,郑氏子孙中,竟没有一人因贪墨而罢官者。郑氏家族之所以能几千人同居共处而不乱,而且郑氏家族数百年间173人为官无一贪渎,以其清廉家风扬名于世,其168条家规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此可见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原声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以后的成长中就会走弯路。从古至今,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风,下面我来讲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

记得小的时候,父母忙于工作,将我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我真的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永远是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好像每天有用不完的精力似的,与邻居相处融洽,为人和善,而且特别宠爱我,每天都带我一起玩耍。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看到桌子上有零钱,于是我就偷偷地拿走去附近的小卖铺买糖吃了,后来奶奶问我钱怎么不见了,我当时因为害怕于是撒谎了,可没想到奶奶二话没说,拿起桌子上的尺子打了我的手心,当时的我特别害怕特别慌张,赶忙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到了晚上睡觉前,奶奶对我说:“孩子,我今天打你是想让你永远记住,做人永远不要撒谎,一定要诚实守信,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就及时改正,但人要是不诚实,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对奶奶说自己知道错了,奶奶对我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而到如今我明白了诚实守信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爸爸是一个装修工程师,经常去工地干活,在工地上难免会有些废铜烂铁和电线等东西,经常有人对爸爸说反正这些东西也不用了,完全可以自己卖掉挣些外快啊,然而爸爸总是一笑置之,他说:“即使是废铜烂铁不也是公家,哪怕一个铁钉都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怎么能心安理得呢?”爸爸一直勤勤恳恳的工作,只拿自己该得的工资,在我眼中,爸爸是如此的质朴。等到我毕业工作之后,爸爸经常对我说,做人不能贪婪,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拿不走,不是你的你拿走了也不会心安。爸爸的一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督促着我如何做人,如果我们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就会失去明天的幸福。感谢奶奶教会我“诚信为人之本也”;感谢爸爸教会我“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感谢家庭教会我成长,教会我如何去爱!

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良好的家风是促进发展的精神根基;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石。家是一个缩小的国,国是一个放大的家,树立一个良好的家风,成为一个品质优越的人,只愿“家家之风,家家之训”能代代相传。所以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真正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让社会这个大家庭成为充满和睦的温馨空间,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港湾。让廉洁文明之光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

上一篇:立井施工总结下一篇:历史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