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公司发展规划

2022-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产品公司发展规划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展路径的思考

自我国商业银行陆续上市以来,银行业的内部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竞争的核心从表内资产经营能力转向了表外,零售业务和非息收入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角逐的必争之地。理财业务属于资管业务的一种,既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是其非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中国产业升级转型、追求高质量增长的背景下,理财业务把储蓄转移成理财产品是对实体经济直接融资的有效支持,也符合我国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的融资结构转型目标。2018年4月,资管新规的出台规范了包括理财业务在内的各类资管业务,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2018年12月,《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监管要求和主要经营规范。2019年5月,银保监会批复了工银理财、建信理财的成立,理财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开展理财业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理财子公司是我国金融行业新生的子行业,理财子公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理财产品规模的扩大、收益的增长和风险的把控。在新的经济环境、监管规范和组织架构下,如何做好理财子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壮大,并在陆续成立的理财子公司中脱颖而出,首先关注的是理财产品的发展路径问题,这也成为当下各商业银行以及理财子公司经营层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

理财产品经营发展现状

随着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陆续开业,理财子公司承接了母行的资管业务,并逐步成为理财行业的经营主体。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规模达13.69万亿元,环比增长37%,占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48.9%,环比提升10.1%。现阶段,理财行业的经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规模快速增长,净值化转型压力放缓。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7.95万亿元,同比增长 9.27%。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共计24.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为86.6%,净值化率环比增长7.6%。在净值化转型压力下,2020年三季度末至2021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规模累计增长仅0.9%。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进度较为领先、整改压力有所放缓,在各类监管对理财产品估值方法进行严格约束的背景下,理财产品规模实现了小幅上升。随着理财业务日趋成熟以及理财产品更好的业绩表现,理财行业将携全新的净值化产品实现更加快速的增长。

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同步增加长期限产品的需求。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个人投资者共计7097万人,三季度新增983万人,环比增长16%;机构投资者共计28.9万户,三季度增长5.2万户,环比增长22%。同时,投资者持有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显著增长,9月份新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357天,较2021年6月份的281天环比增长27%,较2020年9月份的246天同比增长45%。资金期限的拉长有利于产品经理拓展资产配置的空间,提高产品业绩并增加客户黏性。

产品配置债券规模上升,配置非标和權益资产规模下降。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理财产品投资债券资产20.45万亿元,环比提升26%;投资非标债权资产3.16万亿元,环比降低 16%;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等1.1万亿元,环比降低6%。同时,固定收益类、混合类理财产品的平均业绩基准基本稳定,三季度末的收益率水平分别为3.97%和4.4%,相较二季度基本持平。而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平均业绩基准明显下滑,由6%以上的水平下滑至平均5.31%。非标资产规模自2018年开始整体呈现温和压降趋势,随着理财子公司承接理财产品中非标资产回表工作的推进,非标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压降。理财产品直接配置权益类资产目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资产收益波动性较大,产品净值化转型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还在建设中,因此尚未在理财子公司资产配置中全面铺开。

理财产品经营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逐步出台,产品净值化持续推进

2018年4月,资管新规明确“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此规定开启了包括理财产品在内所有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的道路。2018年7月,资管新规补充通知, 明确允许封闭期半年以上的定开型产品在过渡期内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且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参考货币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估值。2021年6月,监管机构正式颁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应当对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实施规模控制”,具体而言,“同一商业银行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全部理财产品月末资产净值的30%;同一理财公司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2021年9月,财政部发布《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统一资管产品会计处理的规则。

各项监管文件和窗口指导工作,都指向对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推动力。自2018年以来,商业银行和理财子公司采取了多种方式推进该项工作,如发行新产品承接、二级市场出售、非标转标、部分回表等。实际上,非标转标的路径根据《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规则》的标准,多数转标渠道已被排除;回表资产受到母行资本、MPA指标等约束规模有限;新产品承接,只能承接符合监管要求的合格底层资产;二级市场出售,需要满足新投资者自身合规以及收益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商业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在发行新产品时,整体的理财发行期限不断缩短,这也是为了在能够顺利在过渡期内自然到期做准备。随着行业规范化加速,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压力最艰难的转型时期或已过去, 但相关工作在严监管的压力下依旧持续推进过程中。

纯固收产品规模扩张但管理费率较低,创收能力有限

目前,理财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纯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规模。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6月底,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2.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31%,同比增长15.04%,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88.18%。理财投向债权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为23.04 万亿元,占比达到80.39%,其中,在理财产品持有的债券资产中,利率债投资余额占比为6.14%,信用债投资余额占比为50.7%,同比增长4.18%。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占比大,决定了配置的资产以各类债权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为主,产品收益来源主要依靠债权类资产持有到期的票息或者交易产生的损益。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由于其给投资者带来相对较低的业绩和较小的回撤,也决定了管理费用提取比例不高。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2020年公募基金(不含专户)的管理费收入为1092亿元, 综合管理费率为0.62%;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的管理费收入为753亿元,综合管理费率仅为0.3%。权益类基金产品良好的业绩不仅给现有投资者创造了较高的投资收益,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扩大了产品规模。同时,较高的管理费率提取比例,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张,也为基金公司创收更多的管理费收入。而理财子公司以发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为主,配置权益类资产占比很少,不仅无法充分体现资本市场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且由于提取的管理费率较低,压制了理财产品的业务创收。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2021年6月银行理财新发净值型产品中固收类占比仍高达95%,混合型、权益类产品占比分别为4%和1%。因此,以固收类产品为核心产品仅是现有能力约束下的经营策略,并未充分发挥银行资源优势,商业银行和理财子公司拓展多元产品结构刻不容缓。

权益产品规模有限且业绩基准不高,投研能力有待增强

2021年,受到净值化转型的影响,理财产品规模小幅增长, 但权益型理财产品的规模发展十分缓慢。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6月底,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843亿元,较年初增长10.15%,同比增长1.54%,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0.33%。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6万亿元,较年初下降25.44%,同比下降35.89%,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11.49%。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截至2021年6月末,净值型权益类理财产品共计298款,占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的比重仅为0.9%。目前,仅有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信银理财、工银理财、宁银理财等六家理财子公司布局了公募权益类产品,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信银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南银理财、徽银理财、中邮理财等十家理财子公司布局了私募权益类产品。从产品配置的底层资产的角度,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6月底,理财投向权益类资产余额为1.17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4.07%,较2020年末的1.37万亿元资产余额下降14.6%。

对比公募基金在权益型资产上的配置能力,显著强于理财产品。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2020年初至2021年6月末以来,公募基金净资产规模已经累计增长56%,资金净流入累计达8.27万亿元,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速较快,占公募基金新增规模的57%。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的业绩情况,截至2021年6月末,公募基金净资产规模已达到23万亿元(不含专户),其规模也已经逼近理财产品的总规模了。同时,公募基金的权益型产品在业绩上由于配置策略的不同,收益和回撤受市场影响较大,但整體高于权益型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发展路径

优质的理财产品是理财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客户的不同资产配置需求,需开发投资收益、风险承担、流动性偏好、准入门槛、期限配置等差异化组合的多品类理财产品。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参照海外优秀的银行系资管业务,其产品谱系全面,权益类产品、另类投资产品的战略地位较高。因此,丰富的理财产品类别是挖掘客户、营销客户、维护客户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未来商业银行向市场放开代销渠道后,母行以代销费收入为导向的经营目标下,理财子公司提供的产品竞争力决定着其可管理的资产规模。

有序推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发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兼顾了客户对资金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需求,在商业银行朝着多元化业务发展的竞争格局中,一度成为留住客户、提高客户黏性的重要抓手,且一直占据着理财产品规模近半壁江山。监管部门在2019年12月下发了《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征求意见稿)》,并在2021年6月正式颁布现金管理产品新规,主要是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集中度、杠杆比例、流动性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标准,明确“摊余成本+影子定价”估值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和偏离度管理要求,在对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核算时有明确的规模限制。总体而言,缩小了与货币基金等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差异。各家商业银行和理财子公司近期的工作是对该类产品在规模、配置的资产、估值等方面进行整改。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2021年6月,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环比下降,但2021年2月至7月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并未降低,过去三个月收益率维持在3.04%的水平。可以大致判断,商业银行主动压降规模以符合监管要求,而非产品收益降低导致客户流失。考虑客户的操作机会成本等原因,在收益差距不大的前提下客户不会为差距不大的收益承担迁徙成本。因此,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继续发挥商业银行零售客户对流动性较高资金的资产配置需求。

稳定纯固收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固定收益类投资最早是根据商业银行资金头寸管理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资金头寸除了用于同业拆借等,配置的资产多属于国债、国开债、同业存单以及少量的信用债,均为银行间市场的主流资产。随着资管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从被动的头寸管理发展为主动的资产配置,投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在交易所发行的短融、中票、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债权类资产。由于个人投资者无法直接参与到银行间市场交易中,该类产品给个人理财客户和其他机构客户提供了资产配置的一个渠道。纯固收产品是商业银行系脱胎的理财子公司的核心产品,由于其相比存款较高的收益以及较低的风险,因此有着来自商业银行稳定的客户群,且部分客户逐步将同期限的定期存款迁移至此类理财产品。该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公募基金发行的纯债基产品,但由于公募基金的客户渠道建设等因素,固收理财产品在固收类资管产品中一直规模独大。理财子公司应继续发挥在客户渠道、资产配置能力上的优势,维持产品规模和市场地位。同时,在能力圈上,逐步向高收益债品种拓展。海外市场的高收益债较国内更为发达,基于高入息债券、高收益债券策略的固收类基金产品发展较为成熟,通过QDII额度从配置资产管理人发行的此类产品切入该领域,或直接配置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QDII基金,提高产品收益的同时,丰富了理财子公司提供的产品类别。

加大对“固收+理财产品”的开发力度。“固收+”产品是目前市场对理财子公司能力建设、抢占赛道热议最多的产品,核心就是维持高比例仓位的债权类投资,并利用较低占比仓位的资金投资转债、权益类基金、股票、定增、商品、衍生品等,博取超过纯固收产品的收益,同时允许产品净值波动稍大与纯固收产品。市场推崇“固收+”产品,一方面,资管新规禁止滚动发行的资金池模式,非标资产投资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无风险收益下行环境下,固收类资产收益也不断降低。两方面因素叠加下,纯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断下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不断降低。理财产品的客户群决定了对理财产品的本金安全性偏好更强。因此,资金投向主要为保本金保收益的债权类资产,但为了增加产品收益弹性,提高理财产品竞争力,可以根据能力配置一定比例其他不同类别、但具有较好收益的资产,因此最终落地为“固收+”产品。在和公募基金同台竞争的过程中,公募基金也发行了混合偏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等基金产品,具备“固收+”的特征。根据中信证券的粗略统计,公募基金的“固收+”产品呈现以下特征:存续规模不断上涨,合计规模从2019年末的5279亿元增长至2020年末的11525亿元,涨幅约1.2倍;业绩表现稳健,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2020年收益分别为13.3%、4.4%和9.1%;发行市场火热,以募集截止日统计,2020年共发行“固收+”基金240支,合计发行份额为3810亿份。

重视对非标债权资产的配置占比。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传统和主营的业务,而通过资管业务投资非标债权资产一度被认为是在商业银行表外开展信贷业务,将通过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发放的债权类资金业务都视为影子银行。因此,从2018年的资管新规开始,整个资管行业的非标债权资产投资一度受到严格监管,尤其表现在对融资类信托产品的压降上。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标准化债券资产认定规则》的相继出台,明确了理财子公司开展非标债权资产投资的规范以及非标资产的范围,给合规开展非标债权资产投资指明了方向,且投资非标资产是公募基金不具备的经营范围,属于理财子牌照的优势。由于非标债权资产一般规模较大,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将极大程度地影响产品的流动性,因此对于公募理财产品配置非标债权资产有着比例限制。在纯固收产品竞争白日化阶段,在完全竞争市场获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越来越难,非标业务一方面相对信用债收益率较高,能够增厚理财产品,尤其是纯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另一方面与债市、股市波动相关性小,可以降低组合的净值波动性。因此,理财子公司需要打造与非标资产投资相匹配的投研体系,在符合监管导向的前提下探索非标资产投资的转型发展。

增进对权益类基金的深度研究。权益投资包括直接投资股票、参与个股定增、认购股权基金份额、PreIPO投资等围绕股权价值在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投资活动。公募基金发行的权益类基金,主要是通过混合偏股、灵活配置等基金产品模式,围绕已上市和拟上市公司开展的行业个股交易、打新、定增、指数配置、量化策略等投资。在非标资产严监管以及理财子公司尝试投资权益资产的初期,理财子公司通过配置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权益类基金,加强和基金经理的交流,学习基于买方交易逻辑下的宏观经济趋势判断、市场流动性预测、行业轮动策略、个股盈利预测、商业模式下的估值方法、不同类别量化交易策略等,逐步培养理财子公司权益投资经理的业务能力,并孵化自身的权益投资团队。由于量化私募基金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还可主动对接国内AUM较高的量化私募基金公司。现阶段,理财子公司利用母行渠道优势带来的自身资金优势,快速、深入开展与公募基金公司的合作,使理财产品逐步扩大投资品类的同时,培养客户投资体验的转变,助推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同时,逐步投入适当资源构建权益投研团队,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在“固收+”、混合类等产品中逐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实现收益增厚与差异化产品破局。

拓展对非上市公司股权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增加了对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数据,2019年末,中国居民总资产共计575万亿元,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分别为325万亿元和250万亿元,占比分别为57%和43%。金融资产中,股票及股权、证券投资基金份额合计占比为33%;非金融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为40.4%。虽然住房资产的占比依舊高达40%,但过去20年其占比已从52.3%累计下降11.9个百分点,同期股票及股权资产占比从14.2%累计上升15.4个百分点。在中国逐步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的金融体系中,中国居民将逐步增加对金融类资产的配置。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工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徽银理财等五家理财子公司均布局了以股权投资为主要方向的理财产品,重点布局科技、消费、医药、高端制造等新经济领域。其中,工银理财、杭银理财、徽银理财采用认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LP份额模式,信银理财采用直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的直投模式,建信理财采用认购LP份额和直投的模式。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成为理财子布局的新方向,在业务开展初期可增加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对接,并从股权基金投起,以白马基金、S基金为主,关注深耕细分领域的专业基金,逐步向跟投、直投拓展能力圈,培养对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团队能力的建设。

责任编辑:刘 彪

作者:侯璐璐 张茜倩

第2篇:刍议保险公司如何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发展保障型产品

【摘 要】当前,以健康、意外、养老保险为代表的保障型产品成为第一保险需求,传统的发展保障型产品经营模式面临转型。如何重点发展发挥保障性保险产品的功能,是各保险公司在现阶段的任务。

【关键词】保险公司;经营模式;保障型产品

2009年,中国保监会就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意见》,强调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坚持重点发展满足消费者保障需求的业务。据某险企年报显示,新单标准保费收入前五名的产品均为重疾、意外伤害等纯保障型产品。保障性产品需求明显增强,保障功能占据保险需求首位。在1000户被调查居民中,更多的人开始担心自身风险保障问题,其中,52.4%的人担心家庭出现重大疾病风险,43.8%的人担心意外事故风险,20.7%的人担心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下降风险;57.2%的被调查居民表示,未来三年计划在养老、医疗、意外保障方面购买保险,只有27.1%的人希望通过保险实现投资理财。保障性是保险业的基本属性,国内保险公司为了能够生存和发展,保持保险的本质,使我国保险业要做到具有生命力。目前,保险公司如何转变传统模式,发展保障型产品,实现保险业的稳定生存和发展,是摆在保险业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传统经营模式下的保障型产品发展不足原因

1.保险公司追求保费增长,追求短期利益,忽略保障型产品市场长期发展的空间。我国保险业发展起步较晚,国民保险意识薄弱。保险业没有注重培育保险文化和百姓的风险管理意识,而是盲目地迎合其投资需求以追求高保费收入。投资型保险产品受青睐也与我国投资环境有关。教育、医疗、住房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重不断扩大,在抑制了百姓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使百姓无暇顾及人身意外等小概率事件,而通过投资来增加收入成为其迫切需要。

2.保险产品种类繁多,各家公司为了冲击保费规模,纷纷将理财型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单纯的保障型产品推广力度较小,或者只能作为附加险购买。在同样的保障额度下,理财型产品占用的保费远远超过保障型产品,一些返还型产品的风险保费事实上来源于客户保费产生的利息。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普通客户而言,他们购买保险寻求的主要是风险保障,而非资金的保值增值,这种不区分客户群统一推销或搭售理财型产品的做法,变相占用了客户有限的资金,抑制了客户的保障需求,将越来越难以得到认同。

3.靠营销开拓市场,销售人员为了吸引客户,往往夸大产品的某项功能,埋下了纠纷隐患。没有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开发出满足不同客户多种需求的产品。

4.传统保障型产品的设计思路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导致客户投保初期现金价值积累非常有限,中途退保可能面临较大损失,严重削弱了保障型产品的流动性。资金收益不理想,保障又不充分,客户要求退保,返还的现金价值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引发纠纷和投诉。

5.传统保障型产品渠道发展上,将保障型产品作为重点。与理财型产品相比,保障型产品由于件均保费低,保费规模小,件均佣金也不高,销售人员花费同样的成本却只能赚取更少的佣金,难以调动销售队伍的积极性,因此不被作为销售重点。

二、关于发展保障型产品的设想

1.增强保险保障功能。制定保障型产品的鼓励政策,积极发展保障型保险产品,推动保障型产品发展。保监会将修订新型产品准入标准,引导公司在产品设计中更加注重产品保障功能。保险公司在发展投资型业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发展保险的保障型产品,这是保险的主业。扩大保障型产品的规模,逐步适当地调整业务结构,使保障型产品得到充分发展,使保险业务在结构上呈现一个平衡、稳健的态势。

2.监管政策方面,除通过一般性文件给予指导外,建议细化对保障型业务的优惠政策:一是在监管费收取上,予以适当的减免或返还;二是加强监控,将保障型业务发展情况纳入分类监管指标,对于保障型业务经营较好的公司在机构人员审批、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和扶持;三是鼓励创新,支持保险公司进入与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相关的产业,形成与保险业务的有机协同。

3.调整结构,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发更多内含价值较高的保障型产品和期交产品,注重发展长期型业务,保障型保险产品增长稳定。调整投资型业务的资本要求,推动保险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可以预见,2009年保险业将继续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抓住发展保障型业务、服务民生这条主线,在调整转变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4.保险公司能够以保障功能为核心,发挥自己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统筹运用保险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在做精做细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抓住保险业发展战略机遇期,在养老保险、大病保险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争取推出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新型产品。在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力争推进行业形象重塑进程。

5.建立管理式医疗机制,传统保障型产品为客户提供医疗费用保障,体现经济补偿功能;重视客户健康维护,有利于促进客户整体健康水平提升;强化医疗费用管控,促进医疗行为规范,甚至介入健康产业,体现了社会管理功能;通过服务型产品的配套推出,快速形成资金和客户积累,提高对医疗机构的议价和管控能力。

6.为客户提供医疗、养老等高附加值的保障服务,推出服务型或服务保障一体型产品,也将迅速扩大保费规模,提高件均佣金水平。够借助保障型产品开拓银行低柜,一是能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能够增强保险公司对银行的话语权,有利于银保业务的和谐发展。团体业务上,虽然现有团险产品有相当部分为意外险、短期健康险等保障型产品,但由于产品趋同,价格比拼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保险公司的制胜法宝。

7.开发保险业务落后地区,随着市场主体在少数大中城市的增多,在部分业务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其中不乏对价格的竞争和对人才的竞争,提高了营销成本,削弱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目前对于较为落后的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却少人问津,这些地区居民收入较低,投资意识也较为淡薄,更适合以保障型产品为切入点,进行宣传和业务推广。实施转型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开门引客”,发现并满足日益多元化保险保障需求,切实提高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加强创新力度加快创新步伐,多措并举才能早日走出增长的泥淖。

8.建议完善和加强养老、健康保险税收优惠:一是完善企业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提高税前列支比例,出台实施细则,统一各地执行尺度;二是除对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免征营业税外,对保障型产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坚持以客户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打造符合销售特性的高保障产品,加大保障类产品的拓展力度,要打破以往的低层次的分销模式,创新业务销售模式,强化客户服务和作业品质管理,提供与渠道地位相匹配的资源配置和后台服务支持,提升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

9.完善个人代理人制度;加强对主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养主管人员来推动队伍成长;加强产品研发团队,产品设计更注重保障功能;构建业务支撑系统;客服团队等多个方面,不断加强对个险渠道的建设,确保产品新业务价值持续提升和改善。

10.从保险营销的角度,只要能够充分发掘传统保障保险的优势,针对不同的风险群体安排有针对性的保障产品或产品组合,那么即使在当前并不客观的经济形势下,强调保障功能是保险产品的基本功能的好时机。如果保险公司能够通过大力推进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销售,使投保人及保险人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功能,那么对未来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将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李俊.关于发展寿险保障型产品的一些思考[N].中国保险报,2012(11).

[2]刘扬希.我国保障型保险产品发展建议[N].中国保险报,2011(3).

[3]吴定富.当前要积极发展保障型保险产品[OL].新华网,2008(12).

[4]保监会要求着力发展保障型产品[OL].中保网·中国保险报,2008(7).

作者:宋成明

第3篇:凌河农产品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辽宁省凌河农产品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方面对凌河农产品公司营销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剖析目前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不足,找到其对凌河农产品公司营销策略创新的可供借鉴之处,最终提出该公司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其营销策略,可为国内同类型的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营销策略;农产品;研究

1 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对农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促使下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中的制约因素由曾经的数量转变为现在的质量,曾经的资源型农业已经转变为如今的市场需求型农业,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农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中,一些新问题随之而来,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流通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的制约因素,农产品销售不畅是其中较为重要一项制约因素。之所以农产品销售不畅,关键在于营销体系不够健全。随着农业市场化的发展,农产品营销的模式与策略必须与之相符,加强创新与改革,不能固步自封、停步不前。主要表現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包装有待改进,缺乏新产品梯队;

2)营销渠道略显单一,经销商利润难以保障;

3)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亟需打造专业的销售队伍;

4)促销形式单一,促销效果亟待改善;

3 凌河农产品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凌河不仅生产独具品牌特征的食品,而且拥有自己的原料种植基地,为了保证产品绿色、无公害,国家和省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对公司种植基地的土壤、空气等指标进行监测。加强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而且对于员工也有较强的管理规定,严格要求要求员工,把好产品安全的关卡,在全国同行业率先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QS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3.1 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凌河农产品已有上百种,这些产品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在此基础上对营销资源进行整合实行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是要同消费者建立一种长期并且稳固的关系,达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和忠诚,送需要企业与顾客之间通过沟通和互动。通过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可直观的向消费者展示所售产品的特性,表达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使消费者真正接受产品。另一方面还可W及时反馈消费者对产品的质疑,改进自己的产品。这样不仅消费者自己购买,而且还可能成为产品的义务宣传者,成为产品的忠实顾客。送样对企业来讲不仅减少了了解消费者需求的费用,而且有利于企业对产品的改进和提高。

3.2 价格营销策略研究

价格对消费者在做出购买选择时起到决定性作用,一旦价格定位失误,就算产品再好,也很难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产品的质量、服务、包装、广告和渠道做的都非常好但就是销量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价格定位不当。因此凌河农产品的产品应该对价格策略放在尤其重要的地位。凌河农产品还研究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合理定价,找出其最佳也理价位和最高价位。在与其他公司价格对比时,产品是否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如果有成本优势,那么就应该抓住优势以较低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如果没有成本优势,那么就应该考虑商端产品的高价格高品质来占领市场

3.3 渠道营销策略研究

凌河农产品涉及全国800多个城市,在全国31个省市地区都设有销售营业点和网点。其中有很多产品都远销国外,如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地进行销售。在具体操作程序上,凌河农产品公司推行实体销售与网络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此外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渠道网络,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中间商,利用他们的渠道来销售产品,送样可以降低销售成本和费用。代理商客户的人脉关系和口碑宣传,都会使产品迅速为消费者所知晓,为产品进入消费者视野提供便利,不仅节约成本,还可让企业通过管理和服务来约束代理商,掌控营销渠道的主动性。

3.4 促销营销策略研究

凌河农产品公司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宣传平台上投放公司广告,加大公司产品的宣传力度,并且广告要有创意。安排专职的销售人员全面介绍公司的产品,宣传公司的优势,从而刺激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升产品的销量。还通过使用现金折扣、赠送礼品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努力促成潜在消费者了解产品,实现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的目的。

3.5 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通过业务人员的工作销售产品,是公司利润的直接来源,他们能跟消费者直接沟通,实践公司的营销策略。所以,业务员是公司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爱岗敬业的业务员通过语言、肢体动作及现场活动,推动消费者了解产品,同时积极推广介绍公司的新产品,并且公司制定了完善的业务员绩效考核方案,对有突出贡献的业务员,公司会加以奖励。

4 结论

本文联系实际现状,并通过现代营销理论等管理工具的详细分析,对凌河农产品公司农产品现代营销模式进行研究,从产品营销策略、价格营销策略、渠道营销策略、促销营销策略、业务营销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风险,对凌河农产品公司当前的机遇等方面进行统筹分析,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靳明,周亮亮.绿色农产品原产地效应与品牌策略初探[J].财经论丛.2006.

[2]肖建玲.现代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典型模式比较研究与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2011.

[3]武建爱.企业如何实行市场营销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05.

[4]刘永.不同行业寿命周期阶段的市场营销战略[J].管理科学文摘.2005.

作者:李响

第4篇:农产品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行业前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以及加快推进城镇化,将扩大行业发展空间,并催生整合机会,这是公司农批市场发展的大逻辑。

竞争优势:农批市场进入壁垒高,而公司具有领先的规模优势、成功的政府合作和异地扩张经验,以及管理、技术优势形成的强大市场竞争力,是国内农批市场的绝对龙头,能够最大化的分享行业发展和整合成果,有望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

战略定位:聚焦农批主业之后,公司战略愈趋明晰:建立多层次的、全国性的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大平台, 其外在表现为:以实体市场为支撑,以网络市场为平台,达到实体和网络的有机结合和协同支持,实现实体市场向网络平台的延伸和网络功能向交易品种的渗透。 商业模式:在网络化战略推动下,公司的商业模式开始逐渐由重资产实体市场扩张,向轻资产网络化布局的平衡性过渡,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提速盈利增长。

预测与建议:农产品因其行业特性和业务发展,拥有的大量土地和物业成为其防御性价值的体现。而农批主业和网络平台效应则是公司未来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来源,公司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长期投资价值。

面临挑战:主要有两点,一是农超对接对行业有持续但缓慢的侵蚀;二是异地扩张中可能存在政策博弈因素。

1、行业前景: 政策催生行业发展与整合机会

1.1 政策支持三农,行业发展受益

趋势上,支持三农,促进民生发展,以及提高消费在经济中占比将成为政策导向。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三个:一是作为农产品流通渠道上的关键环节,连接生产和消费两端,提供交易场所,组织交易活动;二是承担生产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消费端保障城市食品安全和食品畅通供给的任务;三是促进农产品在全国范围的周转流通,平衡不同农副产品在区域间的消费需求和价格。

因此,在政策导向支持下,农批市场自身具有与之契合的功能定位,行业将迎来更为乐观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我们从近几年先后出台的政策也可以看出, 国家对于农批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一直都是予以支持的:

首先是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在“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提到“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随后商务部决定从 2006 年起在全国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 通 过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以及重点市场、 重点企业示范带动, 完成全国一半左右( 约2000 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使农产品流通成本明显降低, 流通环节损耗大幅减少。”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用专门章节阐述“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持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型粮食物流节点、 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 这种政策上持续性的支持体现在农批市场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提高规范化水平、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加大补贴力度等,体现了农批市场在流通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认可,而这为优势龙头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另外,新土地政策和农业生产规模化将有效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和和标准化,为公司交易模式创新和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

1.2 城镇化提升市场空间和市场建设的规范水平

我国城镇人口增速始终高于全国人口增速,大量新增人口不断涌入城市,未来数年,我国的城镇化具备快速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最新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预计我国城镇化率每年将提高1%左右,到2020年达到55%。城镇化加速将从至少三个方面利好行业和公司发展:

(a)提高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的交易规模:城镇人口增速加快,规模上升,从而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拉动批发市场建设规模扩大和交易量增速提高; (b)提升农产品已有市场商铺的租售价:农产品在全国主要城市拥有 21家实体市场,伴随着城市的长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 许多市场都已成为或将成为城区一部分,提高了其稀缺性价值,这将从商铺售价和租价提升的角度,最终体现在业绩的增长上;

(c)城市规划利于农产品的行业整合和异地复制:从未来市场发展角度,由于城市快速扩张,很多城市已将农批市场视作城市基础设施,并纳入到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中,这样可以有效遏止农批市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基于规划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政府倾向于提高市场建设规模,并选择资质良好,实力雄厚的大型农批市场作为城市“菜篮子” 的经营主体,实际上是提高了准入门槛。一批低标准、小规模、脏乱差和妨碍城市整体建设的的农批市场将被限制发展甚至关停,这种趋势为农产品行业整合和快速异地复制提供了良好机会 。

1.3 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利于行业的有序竞争与整合

公司经营的农批市场,属于农产品“分散—集中—分散” 流通环节上的核心,我国大约 70 %的农产品要经过批发市场进入终端消费,其更适合成为食品安全监督的标的。

经过多年的快速扩张和规范发展,以及超前的战略布局,农产品公司已成为行业标杆。当前,国家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随着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逐步推广深入,农产品更有机会成为政策指令上通下达的示范单位,也就更有机会获得政府政策的倾斜支持。

事实上,因食品安全问题而获得政策倾斜支持和主导市场整合的机会已经发生在农产品下属市场中。比如上海农批市场曾经出现“瘦肉精”事件, 但由于市场建立有良好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很短的时间内查出问题源头, 获得政府信任,在后续发展中也得到大力支持;再如2008年成都两家批发市场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当地政府随即限制两家市场发展,并最终关停,而农产品成都市场具有较好的软硬件设施,而且响应政府号召,引入先进的猪肉滑轨交易和电子结算,因此,政府主动把一些大的经营户介绍给成都市场,并给予较多的补贴政策。

相信,随着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提高,有可能合力催生农批市场的整合,在食品安全监控、追溯、检验检疫等方面拥有领先技术和经验的农产品,将拥有更多的发展和整合机会。

小结: 国家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城镇化、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重视,将扩大行业空间,规范行业竞争,催生整合机会,这是公司农批市场发展的大背景和大逻辑。

2. 竞争地位: 农批业务龙头, 竞争优势突出

2.1 市场规模领先

公司1989年成立并开发了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1997年上市后,借助国资背景和政府力量,先后进行了20多次收购和新建市场,低成本整合了业内大批资产质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市场。

公司2010年已在各地拥有实体和虚拟市场25家,在市场规模、成交额等各指标上均远超其他农批市场。

2.2 管理优势明显

连锁化、标准化经营 :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连锁化、标准化、规范化经营,形成了可复制的优秀管理经验,通过连锁模式植入到各批发市场经营管理之中 。

不断成熟的技术手段: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农产品人率先推进电子结算模式,采用 RIFD 射频识别和滑轨交易技术,自主研发一体机并且运行良好,建立业内领先的检验检疫技术并申报专利,另外,公司还开创海吉星标准,打造高端品牌,并开始探索网络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技术不断成熟。

强大的异地扩张能力:公司多采取农产品控股、地方国资参股的合作模式,以地方已有市场为依托,输入优秀管理经验滚动开发的同时,申请土地建设新市场,从而实现市场的升级和规模扩张在此过程中,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更趋强化,而良好的口碑也更增强了农产品的扩张能力。

后续扩张依然迅猛:公司未来将保持每年2-3家市场的扩张速度,实现市场规模体系的外延发展,不断巩固规模优势。

2.3 制度激励良好

公司拥有较为优秀且稳定的管理团队,管理人员拥有多年的市场管理经验;并且公司具有较强的“造血” 功能,能够为有志于进入农批行业的年轻人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在我们对公司的长期跟踪中,也深刻感受到农产品人的专业、敬业。

农产品是由深圳国资委控股, 而公司同时也拥有多层次的、有效的管理激励措施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战略的有力执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和盈利的确定性释放。

股权激励:根据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司除国家股外的其他法人股股 东将其拥有的农产品 2620.43 万股(占总股本的 6.76% )按照 3.5 元 / 股的价格出售给公司管理层,参与公司股权激励约束计划的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共 232 人。因满足激励条件,2620.43 万股股份已于 2008 年 8 月 25 日 过户完毕,并于2008年11月25日上市交易,其中,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所持股份自过户 之日起6个月之后(2009年2月25日按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每年解冻 25% 。

2009 年4月22日,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金按10转增7的比例转增股本,公司 高管及业务骨干持股数同比例增加至 4455 万股。我们根据 2009 年 12 月 7 日最新披露的高管持股情况计算,主要(原) 高管合计持有的 2038 万股中, 已减持421万股,减持比例约为 20% 。

EVA 考核:所谓 EVA( 经济增加值)是指从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本和债务的所有资本成本后的经济利润。它蕴涵的基本思想是:只有投资收益超过资本成本,投资才能为投资者创造价值。EVA 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企业的业绩, 在指导企业目 标设定、战略评估、资源分配、财务规划及预算、管理改善、价值提升等方面,具有其他管理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

公司已经对旗下二级市场经营者引入EVA评价体系,将其年薪水平与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相结合。条件成熟时,将全系统员工的薪酬与经济增加值结合起来,通过对标管理,重点挖掘系统内市场的潜力,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管理层持股:公司或以新成立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公司作为试点,考虑农产品控股,主要管理团队成员参股的模式,从而将各方利益趋同化,有利于管理团队积极性的发挥,实现业绩较快增长。

小结:农批市场的稳定增长和高进入壁垒, 公司领先的规模优势、成功的政府合作和异地扩张经验,以及管理、技术优势形成的强大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国内农批市场的绝对龙头,并有望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

3.战略定位:搭建农产品交易的网络大平台

农产品本质上是一个以农批市场为经营单元的连锁企业。其战略目标是:建立多层次的全国性的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大平台,公司有意在3年内构建完成网络平台的雏形。

3.1 战略支撑点

拥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实体市场,是公司网络战略的有效支撑。因此,农产品的市场扩展目标是:2-3年时间后,在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经营30家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化农批市场。而做大做强市场已有交易品种和开拓新交易品种( 如冻品、 花卉、 粮油等)也是提升实体市场竞争质量的有效方式。 公司到2010年拥有实体市场 20 家,其中,2009 年下半年,公司分别在柳州、银川、长春、蚌埠、昆明等地新签约 5 家大体量的新市场,并以合肥市场为基础,新建1263亩(可能增至2210亩)新市场。公司有意加快低成本扩张速度,未来将保持每年2-3家市场扩张速度(如华北、 西北等地区的布点等),而已有市场如长沙、南昌等都将有新增土地获批,用于后期开发。

3.2 战略实现前提

一定程度的电子结算覆盖率是该战略的前提条件。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各市场的电子结算,因为各市场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只有通过电子结算, 才能及时有效的传输和归集,从而真正发挥协同效益。

我们此前判断, 2009 年是公司电子结算加速启动元年, 事实确实如此, 根据我们对总部和各主要市场的调研,快速推进市场主要交易品种的电子结算及提高覆盖率,是各个市场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上海、南昌、长沙和成都重点去推, 2009 年实现电子交易金额同比增长 30% 。

3.3 战略的后台体系

统一且高度协同的结算、 数据和客服中心等后台体系, 是网络战略的核心要素。结算中心已经在总部层面成立,意在归集市场的资金流,从而实现资金的统筹集中利用,获取财务协同;

数据中心将于2010年初成立,意在归集市场的信息流,进行分析和再处理后,对客户实施有偿使用和提供增值服务,提高客户粘性,从而为之后提高佣金率打基础;

客服中心已经成立, 意在加强信息传递的畅通性、 规范性和价值性,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服务壁垒。

4 .商业模式: 轻与重的平衡 网络化战略的外在表现是:以实体市场为支撑,网络市场为平台,达到实体和网络的有机结合和协同支持,实现实体市场向网络平台延伸和网络功能向市场品种渗透。

在此战略推动下,公司的商业模式也逐渐开始由重资产实体市场扩张,向轻资产网络化布局的平衡性过渡。

4.1 重资产扩张

农产品商业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异地扩张中的低成本拿地,从而为后续业务经营首先确立成本优势。

公司在快速扩张中沉淀了大量的低成本土地和商铺资产,体系内现有20个综合性实体农批市场,一方面,部分现有的批发市场面临搬迁和改造,另一方面,公司仍在继续进行外延扩张,公司的土地和商铺价值是动态增加的。

农产品单个市场的土地除工业用地外,一般至少有7%的商业用地配套,而公司旗下的福田和银川 两家市场是 100% 商业用地,成都市场有22%住宅用地,南宁市场 30%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用于开发市场交易大厅或商铺,然后用于向市场内经营户出售或出租;商业用地可用于开发住宅和临街店铺。而上述用地全部能以工业用 地价格获得。农产品由于经营批发市场,土地和商铺价值均是通过租金来获取,但此前由于长租约和固定租金的限制,其资产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未来而言,依据公司战略,佣金收入和网络附加值收入是其主要的盈利来源。 对于市场配套的住宅和临街店铺,公司将考虑引入市场化竞拍机制进行出售或出租。对于市场中不适合佣金制的品种,可能会出租该部分商铺。租金和租期上, 公司可能学习小商品城的模式,通过短租约和滚动提租方式,使土地和商铺资产价值得以体现。

由于各个市场土地用途差别较大,我们此处并未计算公司 的 RNAV ,但显而易见的是,部分重估农产品土地和商铺价值是有意义的,这也为对公司 的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安全边际。

4.2 轻资产布局

公司网络化布局的战略内涵, 本身就是轻资产的发展取向。 农产品将在春节前完成子公司 —— 农产品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 并正在筹建上海翰吉斯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前者作为构建虚拟交易平台的基础,后者作为公司实施管理输出的窗口。

交易中心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2009年8月开始筹备,预计春节前成立。公司未来拟将发展成熟的柳糖、昆糖,以及新成立的合肥棉花网,新收购的广西茧丝网,打包置入其中,打造统一交易平台上的多产品交易,作为网络交易平台的基础,追求客户 、资金、信息等的协同,也为实体交易品种向网络平台的引入提供机会。伴随着公司的成立,公司未来也将大力开发新交易品种,包括粮油等大宗商品、生鲜、花卉等非标产品。

翰吉斯市场管理公司(筹):公司正与世界最先进的农批市场 —— 巴黎翰吉斯国际市场进行战略合作,投资建立该管理咨询公司,将国际和国内最先进的农批市场经营管理技术相结合,用作公司学习 融合国际经验,并进一步对外进行管理输出的的平台。

公司管理层预见未来国内农批市场将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为公司的管理输出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将可在不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能获取管理收益。另外,与翰吉斯合作,也为公司未来业务成熟后,进行国际化扩张埋下伏笔。

上述两家子公司都是明显的轻资产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土地和商铺等重资产的效益得到有效实现,而轻资产发展的效益获得具体效果,将实现公司轻重资产的平衡发展模式,从而综合提升公司 的 ROE 水平和盈利增速。

5 .业务架构: 市场梯次发展, 电子结算加速推进

公司共有三项主营业务,包括农批市场、农产品加工生产养殖和市场配套服务。

5.1 农批业务在公司业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毛利率高且稳定的业务,也是公司的核心业务,贡献了公司50%以上的收入和80%以上的毛利额。

从毛利率看,公司农批市场毛利率自2002年开始逐年提升,近年也基本保持稳定,体现出市场良好的运行基础和稳定的交易。

从收入看,由于业务结构问题,2004 和 2005 年民润超市收入占比较大,2006 年开始,公司超市业务由于经营不善而逐渐退出,农批业务的收入占比迅速提升, 目 前稳定在 50% 的水平,由于公司业务归核于农批市场,未来占比仍有提高空间,而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也提高了农批市场的毛利贡献率。

5.2 农批市场增速良好,潜力巨大

对于公司的农批市场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成熟期市场、成长期市场、 新开市场、在建(新签约)市场和电子网络市场五个部分。

5.3 电子结算将加速推进

2008 年,公司所有交易额中,电子化结算的覆盖率约为 20% ,综合佣金率不到1.5% 。从长期的角度看,基于公司的战略取向和现实的背景条件,整体市场实现 70% 的覆盖率和 2.5%~3% 合理佣金率水平,是现实的,公司也正在加速推进电子结算。

现实的背景:电子结算作为先进的结算模式,为国际大型农批市场普遍采用,并借此实施佣金制,国内有一定交易规模的如广州、宁波和上海的主要农批市场, 已经实施电子结算和佣金收费模式,推行电子结算和佣金制是大势所趋。 现实的利益:推行电子结算,符合客户、公司和政府等各层面的利益。并且,佣金是流通环节的利润再分配,未必会提高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

现实的条件:首先,农产品在推行电子化结算过程中,已经获取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技术;其次,农产品在各个区域市场拥有对商户的较强控制力,推行难度小;再次,平湖市场是公司在深圳实现由租金转向佣金制的契机,且对于现有市场和新开市场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最后,民润和海吉星问题解决后,“归核化”战略基本完成,公司领导层有精力加速推进电子化结算,这本身也是“网络化” 战略必然要求。

佣金成长空间:公司目前仍处于电子化结算和佣金制模式形成初期,因此佣金收取比例较低,属于让利推广阶段。按照国际惯例,农批市场交易佣金率在 3-5% ,佣金覆盖率不低于总交易额的80%,国内部分非农产品体系的农批市场如宁波、 上海的市场已经达到3-4%,我们强烈看好佣金收入的成长性。 可以预期,随着电子化结算的不断推进,公司业绩将有加速增长趋势,且成长质量更高、持续性强。

6.风险分析: 农超对接与政策博弈6.1 农超对接: 侵蚀行业空间?

不可回避的是,农超对接对农批市场行业是一个侵蚀。但应该认识到: ( 1 )基于市场专业化分工特点,农产品“生产上的分散——向农批市场集中——向下游分散零售” 的模式短期无法改变,加之农超对接产品的适用性问题,农超对接对行业空间的挤压虽是趋势性的,但同时也是非常缓慢的。 ( 2 )农批市场空间巨大,而农产品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仍有较大提升可能;

( 3 )农产品构建的网络交易大平台,超越了简单的实体批发市场概念,扩大了交易品种和创新了 交易方式,有助于抵消不利影响。

6.2 政策博弈: 阻滞异地复制?

目前批发市场行业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另外,批发市场本身是比较容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的领域,因此,公司实体市场外延扩张中,可能面临地方政府非市场化操作的干扰,从而带来一定政策风险,比如,公司转让寿光市场股权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寿光事件的主要影响在于可能打击市场对农产品异地复制的信心。 但我们认为:农产品自 2001 年开始异地扩张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成功率,来源于多方面的优势包括: 国资背景、雄厚资金,先进管理和技术优势,持续累积的品牌效应,市场和客户资源的沉淀和网络协同等。

退出寿光市场,只是一个包含其它因素的个案,并不会影响公司的异地扩张速度。恰恰相反,基于对“扩张机遇期” 的判断,公司发展正呈现加速扩张的趋势,2009下半年先后签约 5 家体量较大的市场,并大幅扩建合肥市场,进一步证明了其优异的扩张能力。

至于外延扩张风险的应对上,我们认为:

( 1 )公司并非盲目追求实体市场量的增加,而只是依据战略考虑,在主要中心城市布点,对应的政府市场化、规范化程度较高,可以一定程度规避政策风险;

( 2 )公司加快推进“网络化”战略,可以使其业务发展减少对实体市场外延扩张的依赖;

( 3 )公司拟成立咨询公司的管理输出模式,也能较好的平衡各方利益关系,进而减弱外延扩张风险。

第5篇:名牌产品战略促进_____公司发展

___________成立于1996年,地处_______加工物流园区,公司占地面积______㎡,是______龙头企业。

品牌作为企业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的名片。_____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认真落实名牌产品带动企业的机制,积极开展宁夏名牌产品的推荐工作。在______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帮助下,我公司于2009年荣获了______名牌产品的称号。

由于近几年来各类______加工厂层出不穷,给______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竞争压力,市场充斥着低劣的______,出现了不正当竞争的情况,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带来危害。所以,只有发展品牌效益,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利用先进工艺和设备,严把产品质量关

公司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不断提升公司的生产和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出各类适合大众群体消费的大米,研发的______等系列新产品相继问世,现已投入市场。市场反映强烈,填补了______加工行业新产品的空白,产品开发能力居同行业前列。

公司按照ISO9001-2000标准要求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建设。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等三大体系的认证,并有效运行。公司以“______”,为质量方针并建立了严格的检验制度,设立了质检部、化验室,从原材料进厂到生产全过程精心检验,以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达

到100%的合格,保障计量检测器具的准确性。

为保证消费者买到放心、安全的______,公司建立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多家经销商,分布的销售网点多达1000多家。及时对售后的产品实行“三包”服务,顾客满意程度较高。

二、名牌产品战略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009年我公司申报并获批了______名牌,注册商标是“______”,目前主导产品有:______。经过多年的发展,“______”牌______已远销深圳、上海、北京、陕西、甘肃等20多个省市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2011年______名牌实现产品销售额指标______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5.45%,比2009年增长了59%。

自公司获得______名牌产品的称号后,生产的______牌______知名度大大提升,价格比同行业生产的______价格高出200元/吨仍难已满足市场需求,按年产规模4万吨算,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增加收入800万元。

三、名牌产品战略产生的社会效益

1、对我市农业发展起了带动作用。名牌产品战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公司因此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能力,进而带动了当地农民优质______的种植,可为当地农民增收近120万元,同时公司生产的副产品等可出售给其他______企业,带动了当地______业的发展。

2、增多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人员。由于产品知明度的

提高,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周边各县市区农民卖粮及农民致富、下岗职工、大中专劳动就业问题。公司在2009年有职工125人。2010年时有职工145人,而2011年底一下就增加职工40人,达到185人。

3、积极缴纳税金,支援国家建设。我公司2009年缴纳税款 134万元,而获得______名牌产品的称号后,公司销售收入增大,同时缴纳的税金也增多,2010年缴纳税款158万元,2011年缴纳税款186万元。

4、积极回报社会。公司近几年来累计为社会献爱心、捐款捐物达120万元。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2011年公司捐出了34多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农村水渠修建等,捐款17万元帮助贫困农户生活、困难学生就学等。

第6篇:国家农产品发展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为应对“入世”挑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对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立足资源禀赋,继续深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必须进一步充实优势农产品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区域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好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必须进一步适应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规律,明确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阶段性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发展,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按照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继续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的主要成效与问题

(一)主要成效

经过五年的努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规划》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开发和重大农业项目安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导向作用,促进了我国优势农产品空间布局、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强化了资源合理利用,明显提升了优势区域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有效减缓了“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冲击。

1.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五年来,优势农产品生产日益向优势区域集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进一步打破。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在全国地位稳步上升,棉花、甘蔗、苹果、柑橘集中度分别达到99.9%、63%、50.7%和54%,分别比2002年提高0.25个、5.6个、5.7个和4个百分点。养殖业优势区域加快发展,肉牛和肉羊优势产区地位继续巩固;奶牛优势区域涉及的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奶牛存栏量占全国比重达到50%;东南沿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黄渤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长江中下游优质河蟹养殖区“两带一区”布局趋于稳定,大黄鱼、罗非鱼和鳗鲡集中度均已超过80%。总体而言,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集中度稳步提高,为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五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棉油糖生产基地、种养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和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财政专项实施,坚持以《规划》为主要依据,重点向优势区域倾斜,有力地推动了优势区域内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九大粮食优势产业带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5%,为粮食连续四年增产、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等优势经济作物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2007年优势区域产量分别为761.5万吨、951万吨、8177万吨、1750万吨、1193万吨,占全国比重达到99.9%、90%、72.4%、63%、58%。肉牛、肉羊、奶牛优势区域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显著提升,个体生产性能持续提高,发展方式开始转变,其中,优势区域牛奶产量达到214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0.7%。出口水产品优势区域内鳗鲡、对虾、河蟹、罗非鱼、贝类、大黄鱼六大优势水产品养殖总产量达682万吨,占全国同类产品的比重达到49%。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优势农产品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五年来,《规划》有效地引导了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聚集,一些龙头企业纷纷进入优势区域,带动了优质种子种苗供应、农机作业服务、标准化生产、贮藏加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进程。玉米优势区域内精深加工企业的聚集度不断提高,2007年玉米订单生产面积达到7940万亩,比2002年增长124%。蔗糖工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全国90%以上的甘蔗制糖企业位于优势区域内。2007年优势区域内鲜苹果机械冷藏量比2003年上升7个百分点,气调贮藏量上升3个百分点,果品贮藏加工企业超过2200家,年处理量占苹果产量的15%。乳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优势区域内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达到256家,年销售额近630亿元,年均增长31.2%。深加工出口水产品贸易额占到了出口总额的46%,

二、三产业产值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的蓬勃发展强劲势头,促进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向纵深挺进。

4.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五年来,优势农产品比较优势逐步显现。一是优势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化率分别达到72.3%、61.6%、47.1%、70.3%,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21个、31.2个、23个和24.4个百分点;苹果、柑橘优质化率由30%分别提高到55%和50%;牛肉、羊肉优质化率分别达到35%、30%。二是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稳步发展,“三品”大米生产面积分别达到5000万亩、3000万亩、50万亩,无公害大米认证品牌近500个;生猪“瘦肉精”污染检测合格率达98.4%,比2002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水产品产地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三是优势农产品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的加快发展,有效替代了高品质粮食及产品的进口,小麦进口量稳中有降;2002~2007年我国年均进口食糖119万吨,仅为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数的61%;两大苹果优势区鲜苹果出口量、出口额达到55万吨和3.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出口的54%和70%;东南沿海、黄渤海及长江中下游六大优势水产品品种出口量83万吨,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8%,出口额34.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1.5倍以上;对日鳗鲡出口量已占日本鳗鲡进口的90%以上,对美罗非鱼出口量占据美国60%的罗非鱼进口市场。优势区域布局的不断优化,提升了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有效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

5.优势区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五年来,通过《规划》的实施,推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势农产品生产效益稳步提升,农民在优质化、科技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市场化等多个环节中获得的收益不断增多。据对八个优势区域的监测,2006年优势农产品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比2002年提高了1.2~12个百分点。据对吉林玉米、河南小麦优势区的典型调研,2006年吉林种植玉米每亩实际纯收入235.13元,比上年增加136.51元,增长138.4%;河南种植优质小麦比一般小麦的亩均收益净增40多元。2007年,甘蔗优势区蔗农、优势出口水产品“两带一区”内渔民人均收入比2002年分别增加500元以上和1100元以上。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促进区域内农民增收的作用日益显现。

实践证明,《规划》的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潮流,优化了全国农业生产力布局,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提高了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

(二)主要问题

虽然《规划》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体制机制、经济利益、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规划》的引导功能尚未充分展现,区域布局仍不尽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优势区域依然突出。

1.区域布局仍待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仍然存在品种少、范围小,部分优势品种区域主导地位不突出、上下游各产业之间相互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原有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已不完全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同时,随着优势品种日趋向优势区域集中,同一区域内同一时期优势产品之间竞争水土资源的矛盾逐步显现,增加了主要农产品结构平衡的压力。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田节水刚刚起步,耕地质量下降,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强。畜禽圈舍建设落后,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棉花、油菜、甘蔗收获机械化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滞后于生产发展。

3.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公益性服务体系运行举步维艰,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不到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单一,且单项技术多,集成配套少,成果转化率低。经营性服务组织发育程度低、现代化程度不高,服务能力有限,特别是专业化营销组织不发达,产销衔接不紧密,品牌多乱杂,运销服务、质量标准、标识包装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4.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优势区域内产业化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与农民资本连接、服务支持、利益共享等一体化关系尚不完善,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数量少、规模小、不稳定的发展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在政策传递、科技服务、信息沟通、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较弱。

5.扶持政策尚不完善。现有投向优势区域的支农资金总量仍然不足,而且缺少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专项投资,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优势区域产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服务不到位;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二、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对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一)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区域化布局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突破人均资源紧缺、生产规模狭小、组织化程度不高的制约瓶颈。上一轮规划实施的实践表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行相对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能够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有利于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区域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推动农业节能减排,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因此,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仍将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

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人增地减和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据统计,1997~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3亿亩,人口净增了9000多万,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12公斤下降到381公斤,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同时,部分农产品产需缺口越来越大,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今后一个时期,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的压力和结构平衡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合理安排种养业制度,配套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有利于充分挖掘资源、品种、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的增产潜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这是在我国现实情况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日益加深。我国大豆、棉花进口量已分别占国内消费的2/3和1/3,市场风险不断增大。同时,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仅影响国内生产和消费,而且影响农产品出口。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增强我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使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保持出口的良好势头,需要长期进口的农产品保持必要的自给率。

(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主产区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的有效手段

继续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势头,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大多处于传统农业主产区,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牢产业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依然是增加农业主产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进一步提高主产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带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优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三、新时期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我国农产品供需的阶段性特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明确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加速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进程,把优势区域建设成为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骨干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示范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区域资源优势出发,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瞄准现实和潜在需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引导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促进优势农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同时,围绕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通过科学调整布局,政策扶持引导,强化科技支撑,全面增强优势农产品产出能力,促进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

2.坚持区域合理分工。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要求,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出发点,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根据不同农业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农产品优势区域的布局和产业发展目标,在严格保护耕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方向进行,加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分工合理、产业体系完备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3.坚持产业整体构建。立足优势品种和优势区域基础,促进产业集聚和提升,促使优势区域资源禀赋与优势品种布局相匹配,优势区域种养业与加工、流通等环节相衔接,主导产业与农村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相协调,加快优势产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进程,着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4.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借鉴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充分认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引导、调控作用,加强部门间、区域间联合协作,调动各方积极性,统筹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行动协调、持之以恒的良好机制,努力形成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的合力。

5.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不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强迫命令和“一刀切”。

(三)总体目标

力争经过八年的努力,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优势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优势区域对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重点培育16个关系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农产品,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市、区、旗、团、场,以下简称县),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通过区域布局的优化,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5个方面得到强化:———区域农业功能得到强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一批新的优势产业带稳步崛起,区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基本形成,有效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

———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得到强化。优势区域内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产品单产水平不断提升。优势区域粮食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重保持在90%左右,棉油糖比重分别达到99%、95%、84%,柑橘和苹果比重分别达到80%左右,牛羊肉比重分别达到45%和48%以上,牛奶达到83%,水产品达到85%以上。

———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强化。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整体提升,质量追溯制度基本建立,全程监管能力不断加强,市场法规更加健全,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市场美誉度、知名度稳步提高,确保人民群众吃上、用上健康营养、质量安全的放心农产品,满足市场消费升级换代的新需求。

———资源高效利用得到强化。优势区域内农村沼气、秸秆利用、农渔机具节能、农业主要投入品有效利用等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化肥、农药、水资源、农用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节能减排技改步伐不断加快。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得到强化。优势区域内现代经营理念深入人心,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集团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加速发展,优势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跨越发展,聚集各类生产要素能力明显增强。

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优势产品与优势区域的确定

1.优势品种的确定。坚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给,努力扩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出口份额,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是新时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优势农产品品种确定的基本依据。为此,在上一轮规划选定的品种基础上,按照总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和既继承又发展的原则,本规划选择确定16个品种。

———保留的品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生猪、奶牛等11个品种。这些品种国内消费需求量大,生产有潜力,是确保国内基本供给或具备较强出口优势的主要农产品。

———调整的品种。包括肉牛、肉羊、出口水产品3个品种。其中,考虑到肉牛、肉羊2个品种在发展思路、重点和相关扶持政策上存在一定差异,本规划将上一轮规划中肉牛肉羊品种分开,作为两个品种。针对斑点叉尾鮰和藻类出口势头强劲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优势出口水产品之列。

———新增的品种。包括马铃薯、天然橡胶2个品种。马铃薯既是增粮作物,又是增收作物,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战略物资,供需缺口逐年增大。考虑到这2个品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本规划将这2个品种纳入规划范围。

2.优势区域的确定。经过五年的发展建设,绝大多数优势区域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也确有少部分县的生产优势有所减弱,有的甚至丧失。本规划对上一轮规划品种,根据其生产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和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对优势区域重新进行确认和划定,并细化到县;对新增品种,按生产优势选择重点县,划定优势区域。

(二)16个优势品种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1.水稻。水稻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依靠国际市场调剂国内需求的余地极为有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国水稻已连续四年持续增产,目前产需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来稻米消费将呈增长趋势,受比较效益低、“双改单”趋势明显、水田面积减少以及机械化水平低、良种良法不配套等因素制约,播种面积增加有限,单产提高难度较大,稳定供给压力将长期存在。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3个优势区。其中,东北平原水稻优势区主要位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的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粳稻;长江流域水稻优势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丘陵平坝地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河南南部地区、鄱阳湖平原、沿淮和沿江平原与丘陵地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10个省(市)的449个重点县,着力稳定双季稻面积,逐步扩大江淮粳稻生产,提高单季稻产量水平;东南沿海水稻优势区主要位于杭嘉湖平原、闽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广西及海南的平原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6个省(区、市)的208个重点县,稳定水稻面积,着力发展优质高档籼稻。

主攻方向:立足国内生产,满足消费需求,稳步发展粳稻,大力发展优质稻,不断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稳定和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稻田保护,稳定和增加双季稻生产;二是加强优质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规范发展轻简栽培技术,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加快全程机械化进程,提高水稻单产和品质;三是加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稳定提升生产能力;四是扶持龙头企业,加快优势区域稻米产业化步伐,打造世界稻米名优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水稻面积稳定在4.4亿亩左右,占全国的98%;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9%。优质率达到80%,比2007年提高8个百分点。绿色、有机认证基地面积分别达到5000万亩、500万亩。发展水稻订单种植1亿亩以上,培育国家级稻米精品名牌20个左右。

2.小麦。小麦是我国的基本口粮作物,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突出。2004年以来,我国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播种面积恢复增加,单产和总产持续快速增长,产需总体平衡。但是,我国优质专用品种比例偏低,高档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仍需从国际市场进口。随着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加之受资源约束趋紧影响,确保小麦基本自给、满足优质化需求难度依然较大。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东北5个优势区。其中,黄淮海小麦优势区包括河北、山东、北京、天津全部,河南中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主要包括336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包括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河南南部等地区,主要包括73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弱筋和中筋小麦;西南小麦优势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主要包括59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中筋小麦;西北小麦优势区包括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北部及内蒙古河套土默川地区,主要包括7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东北小麦优势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全部及内蒙古东部,主要包括16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

主攻方向:围绕小麦基本自给、满足市场需求,在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着力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和加工制品质量。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种植面积,进一步巩固、提升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形成稳定的商品生产能力;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大力推行节水灌溉、精量半精量播种、覆盖栽培、科学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着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麦单产水平;三是优化品种结构,积极发展强筋、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改善品质,提升质量;四是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生产和流通协调发展,打造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优势产业带,全面增强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种植面积3.18亿亩,占全国总面积的93.6%以上;产量达到10523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5.2%;优质率达到85%以上。优势区专用小麦播种面积明显扩大,小麦加工迈上新台阶,产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3.玉米。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近年来,我国玉米面积、产量逐年增加,发展势头良好,供求基本平衡。但由于玉米功能用途的拓展,在饲用玉米平稳增长的同时,工业消费特别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数量增长迅猛,需求增长趋快。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仍受优良品种相对较少、区域性适用技术普及率低、机械化收获技术尚未普及以及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增产幅度难以跟上消费增长速度,实现玉米供求平衡任务艰巨。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北方、黄淮海和西南3个优势区。其中,北方玉米优势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北京和河北北部及太行山沿线的玉米种植区,主要包括233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黄淮海玉米优势区包括河南、山东、天津,河北、北京大部,山西、陕西中南部和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玉米种植区,主要包括275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籽粒玉米,积极发展籽粒与青贮兼用和青贮专用玉米,适度发展鲜食玉米;西南玉米优势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湖北、湖南西部的玉米种植区,主要包括67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青贮专用和籽粒与青贮兼用玉米。

主攻方向:以满足国内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食用消费优先为原则,在发展玉米生产的基础上调节好消费需求。一是充分挖掘复种指数潜力,稳定增加玉米播种面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改善玉米生产条件。二是大力推广以“一增四改”(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播种收获为机械化作业)为重点的高产配套技术,着力提高玉米单产水平。三是巩固并加强北方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玉米优势区的地位,积极挖掘西南玉米优势区生产潜力,着力扶持和发展青贮玉米。四是坚持“不与人争粮”的方针,严格控制玉米燃料乙醇等工业消费增长速度,合理调节玉米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及出口,适当增加玉米储备,不断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玉米面积稳定在3.1亿亩以上,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70%左右;产量达到1.4亿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在满足国内玉米需求方面发挥骨干作用。玉米精深加工附加值大幅提高,专用玉米订单生产比例达到30%。

4.大豆。大豆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2004年以来,我国大豆产量连年下降,进口急剧增加,目前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由于“两低一高”(单产水平低、含油率低、生产成本高)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加之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水平低、生产装备落后、组织化程度低,国产大豆竞争力弱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生产供给不足、主要依靠进口的态势将长期存在,亟需明确市场定位,提高比较效益和单产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高油大豆、东北中南部兼用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3个优势区,其中,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包括内蒙古东四盟和黑龙江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第二积温带以北地区,主要包括59个重点县;东北中南部兼用大豆优势区包括黑龙江南部、内蒙古的通辽赤峰及吉林辽宁大部,主要包括22个重点县;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沿淮及淮河以北、山西西南地区,主要包括36个重点县。

主攻方向:统筹油用、粮用大豆生产协调发展,努力保证食用大豆供给,着力提高高油大豆自给率。一是积极恢复和扩大种植面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恢复油料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我国大豆非转基因、绿色、无污染的优势,重点扩大东北大豆玉米轮作面积,发展黄淮海间套复种面积。二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普及应用机械化栽培和收获技术,努力提高大豆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提升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发展壮大大豆产销组织,引导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建立密切联系,努力发展订单生产,逐步改变大豆加工企业和产区脱节的状况。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大豆种植面积达到9776万亩,占我国大豆总种植面积的67.4%,比2005~2007年3年平均增加800万亩,其中,含油率21%以上的高油大豆面积达到60%以上,蛋白质含量45%以上的高蛋白大豆面积达到30%;产量达到1579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2.6%;平均单产达到161公斤/亩,比2007年提高64公斤。

5.马铃薯。马铃薯是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粮菜饲兼用,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大,因其营养丰富,被誉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在增加食品营养源、丰富市场食品种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也面临着优质高产品种缺乏、脱毒种薯供应不足、耕作方式粗放、机械化水平低、贮藏技术和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亟需提升生产、加工、贮藏、流通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南方5个优势区。其中,东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2省、辽宁北部和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包括3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种用、加工用和鲜食用马铃薯;华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和山东西南部地区,主要包括4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种用、加工用和鲜食用马铃薯;西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甘肃、宁夏、陕西西北部和青海东部地区,主要包括51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用、加工用和种用马铃薯;西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4省(市)和湖北、湖南2省的西部山区、陕西的安康地区,主要包括1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用、加工用和种用马铃薯;南方马铃薯优势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东部地区,主要包括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用薯和出口鲜薯品种。

主攻方向:围绕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推进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用商品薯协调发展,坚持种薯先行、科技兴薯和产业带动的战略方向,主攻单产,提高品质,提升生产、加工、储藏、流通水平。一是积极开发和选育优质专用高产品种。建立新型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和推广体系,引进、选育和推广马铃薯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扩大脱毒种薯供种能力。二是加快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推广。组装集成推广脱毒专用品种、少(免)耕栽培、覆膜栽培、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强化科技支撑。三是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贮藏能力建设。改善市场流通条件,促进产销衔接;研究开发、示范推广适合不同生态区设施和农户的贮藏保鲜与管理技术,增强贮藏能力,减少贮藏损失,提高商品质量。四是积极扶持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培育名牌产品。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1.1亿亩,占全国总面积的91.7%;产量达到1.39亿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2.7%。建成高产高效的良种繁育体系和完善的种薯质量控制体系,脱毒种薯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专用薯面积和订单面积分别占20%和30%以上,加工比例达到25%。贮藏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

6.棉花。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纺织品出口快速增长,带动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和纺织用棉需求大幅增加,棉花供求关系已由基本平衡进入到产不足需阶段,未来依靠大量进口满足国内纺织工业需求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大。我国棉花生产长期面临着价格大起大落、面积大增大减的突出问题。同时,品种“多乱杂”、基础设施条件差、病虫危害严重、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也制约着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3个优势区。其中,黄河流域棉花优势区包括天津、冀东、冀中、冀南、鲁西南、鲁西北、鲁北、苏北、豫东、豫北、皖北、晋南、陕西关中东部地区,主要包括146个重点县;长江流域棉花优势区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南襄盆地、安徽沿江棉区、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主要包括60个重点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优势区着力提高棉花品质一致性,有效控制异性纤维混入。西北内陆棉花优势区包括南疆、东疆、北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主要包括98个重点县,稳定发展海岛棉,着重提高纤维强力和原棉一致性,扩大异性纤维治理成效。

主攻方向:立足提高国内自给率,稳定面积、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一是加强棉田水利设施和基础地力建设,提高抗灾保丰收能力;二是加快品种创新和良种推广,提高品种的抗病虫、耐盐碱、耐干旱和高产稳产等能力,突出抓好节水、节肥、节药等省工节本技术研发应用;三是加快推广采棉机具,减轻劳动强度,缓解用工紧张矛盾,降低生产成本,稳定植棉收益;四是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发展目标:到2015年,3大优势区棉花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植棉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单产水平提高到95公斤/亩左右,皮棉总产达到810万吨左右,力争满足国内需求量的50%以上。品种品质结构明显改善,陆地长绒棉、中长绒棉、中短绒棉之比由2∶93∶5调整为5∶85∶10。

7.油菜。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40%以上。2004年以来,我国油菜生产持续下滑,到2007年油菜总产比历史最好年份减少19.8%。随着植物油需求的增长,未来油菜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亟需突破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良种良法不配套、生产效益差等制约瓶颈,恢复和扩大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油菜籽市场供给。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和北方4个优势区。其中,长江上游油菜优势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和陕西5省(市),主要包括101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高产、高含油量、耐湿、抗病“双低”油菜;长江中游油菜优势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及河南信阳地区,主要包括166个重点县,着力发展早熟、多抗、高含油量的“双低”优质油菜;长江下游油菜优势区包括江苏、浙江两省,主要包括2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高含油量、抗病、中早熟、耐裂角和耐渍优质油菜;北方油菜优势区包括青海、内蒙、甘肃3省(区),主要包括27个重点县,着力发展抗旱、抗冻的优质甘蓝型特早熟春油菜。

主攻方向:增加油菜籽供给、减少国内食用油进口。一是积极开发冬闲耕地,扩大种植面积;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力度,努力提升油菜生产技术水平,加快油菜机械化生产进程,着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三是加强标准化、良种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四是鼓励、扶持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国内龙头企业,培育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生产组织化、产业化水平。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39亿亩,约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95%;平均单产138公斤,产量达到1912万吨;优势区适合直播和机械化收获新品种得到广泛应用,“双低”油菜普及率达到90%以上;商品油菜籽芥酸和硫甙含量达到农业部部颁标准,含油量达到43%以上。

8.甘蔗。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面积、产糖量分别占常年糖料面积、食糖总产量的85%和90%以上。2007年,我国甘蔗总产量和产糖量均创历史新高,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新型能源开发步伐加快,甘蔗作为重要的糖能兼用作物,战略地位将更加凸显,亟需解决品种单一退化、病虫危害严重、肥水管理不合理、机械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切实提高单产水平和含糖率,持续稳定保障食糖安全。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3个优势区。其中,桂中南甘蔗优势区包括33个县,着力发展高产高糖品种;滇西南甘蔗优势区包括18个县,着力发展耐旱高产高糖品种;粤西琼北甘蔗优势区包括9个县,着力发展高糖高抗性品种。

主攻方向:围绕确保食糖基本自给、保障食糖安全的任务,稳定甘蔗生产面积,切实提高甘蔗单产和蔗糖分。突出抓好甘蔗生产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化发展3项重点,加强蔗田基础设施、良种科研和繁育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设,大力发展甘蔗机械化深耕深松与收获,完善甘蔗与食糖价格联动机制,全面提高我国甘蔗综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种蔗农民增收。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780万亩,占全国甘蔗总面积的74%;平均亩产提高到5.4吨,蔗糖分达到15%;甘蔗产量达到9600万吨,产糖量增加到1140万吨,优势区域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分别占全国的84%和88%以上。

9.苹果。苹果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近年来,在优势区带动下,我国鲜苹果出口量和浓缩汁出口量稳定增长,出口创汇能力明显提升。目前,我国苹果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居世界第

一、第五位,正由世界苹果生产大国向产业强国迈进,亟需在优良品种培育、栽培技术配套、老果园更新、产后处理、组织化经营等方面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巩固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渤海湾和黄土高原2个优势区。其中,渤海湾苹果优势区位于胶东半岛、泰沂山区、辽南及辽西部分地区、燕山、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包括山东、辽宁、河北3省的53个县,着力发展鲜食品种;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位于陕西渭北和陕北南部地区、山西晋南和晋中、河南三门峡地区和甘肃的陇东及陇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山西、河南4省的69个县,着力发展鲜食品种,加快发展加工鲜食兼用品种。

主攻方向:围绕促进苹果出口和深加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优质果率,增强贮藏加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一是改革苗木繁育体系和现有栽培技术体系,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强化对有害生物的检疫;二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可追溯制度,建立中国的良好农业生产规范(GAP);三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扶持加工贮藏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开发保鲜技术和完善冷链系统,提高苹果产业整体素质和产品附加值。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280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2%左右。平均单产达到1400公斤/亩,优质果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产后加工处理能力达到优势区内总产量的40%,鲜苹果和浓缩汁出口分别占全国出口份额的70%、99%。

10.柑橘。柑橘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果种类,是我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果品。近年来,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总产量稳步提升,鲜食柑橘出口量逐年递增,橘瓣罐头产量和出口量均已超过世界的70%,柑橘产业正成为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未来柑橘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为柑橘产业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也面临着科技支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管理粗放落后、采后处理能力弱等问题,亟需加以解决。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浙—闽—粤、鄂西—湘西、特色柑橘生产基地5个优势区。其中,长江上中游柑橘优势区位于湖北秭归以西、四川宜宾以东、以重庆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沿江区域,主要包括38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加工兼用柑橘、橙汁原料柑橘和早、晚熟柑橘;赣南—湘南—桂北柑橘优势区位于江西赣州、湖南郴州、永州、邵阳和广西桂林、贺州等地,主要包括4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鲜食脐橙;浙—闽—粤柑橘优势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包括50个重点县,着力发展宽皮柑橘、柚类和杂柑类;鄂西—湘西柑橘优势区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地区,主要包括2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早熟、极早熟宽皮柑橘;特色柑橘生产基地包括南丰蜜橘基地、岭南晚熟宽皮橘基地、云南特早熟柑橘基地、丹江库区北缘柑橘基地和云南、四川柠檬基地,主要包括20个重点县,着力发展极早熟、早熟宽皮柑橘等特色品种。

主攻方向:以提高我国柑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为主攻任务,按照鲜食、加工并举的发展思路,重点开发鲜食柑橘和柑橘加工品两大类,宽皮柑橘、甜橙、柠檬、柚类和其他特色产品以及橘瓣罐头、柑橘汁6种主导产品。一是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熟期结构,构建与现代柑橘生产相适应的育、繁、推一体化生产技术体系;二是加强鲜果商品化处理和高效安全贮藏能力建设,开发示范深加工工艺,提升果实综合利用水平;三是促进品牌整合,推进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经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发展目标:到2015年,培育形成3~5个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优势柑橘区,8~10种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柑橘产品以及一批有实力的知名品牌。优势区柑橘栽培面积达到2100万亩,占全国70%;产量达到243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平均单产达到1吨/亩以上,加工原料单产2吨/亩左右;等级(商品)果比例达到75%,其中优质果率提高到60%以上;鲜果出口量超过140万吨,橘瓣罐头产量达7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出口优势。

11.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2007年我国天然橡胶的产量居世界第六位。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不足1/4,缺口巨大,亟需解决生产中存在的优质种苗供给严重不足,低产胶园比例高、更新速度慢,加工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优化橡胶生产布局,挖掘生产潜力,增强国内供给能力。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海南、云南、广东3个优势区。其中,海南天然橡胶优势区包括18个县,着力发展高产抗风优良品种;云南天然橡胶优势区包括29个县,着力发展抗寒高产新品种;广东天然橡胶优势区包括13个县,着力发展抗风、抗寒高产速生品种。

主攻方向:以增加我国天然橡胶总产量、促进胶农增收、提高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为主要任务,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一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快胶园更新改造,强化抚育管理,稳步扩大植胶面积;二是加强良种苗木基地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推广,全面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三是调整优化加工布局,在优势区新建或改建一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年产量万吨以上的加工厂,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专用胶比重,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天然橡胶产业向技术效益型转变。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橡胶树种植面积达到1320万亩,新胶园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平均单产达到96公斤/亩,年产干胶80万吨以上,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99%左右。建成达到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标准化大型天然橡胶加工厂46家,完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高天然橡胶质量。

12.肉牛。近年来,我国肉牛业持续快速发展,区域布局不断优化,肉牛饲养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屠宰加工能力显著增强,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肉类需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城乡居民对牛肉的消费将不断增加,肉食结构中牛肉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对肉牛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肉牛业基础母牛存栏量下降、专用肉牛品种缺乏、投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比较突出,亟需进一步提升肉牛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基本供给。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中原、东北、西北、西南4个优势区。其中,中原肉牛优势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安徽4省的51个县,着力满足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优质牛肉需求;东北肉牛优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5省(区)的60个县,在满足本区域优质牛肉需求同时,着力开拓东北亚市场;西北肉牛优势区包括新疆、甘肃、陕西、宁夏4省(区)的29个县,在满足本区域优质牛肉需求同时,着力开拓中亚、中东市场;西南肉牛优势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5省(区、市)的67个县,着力满足本区域和华南地区优质牛肉需求。

主攻方向:以满足城乡居民对牛肉产品的基本需求为主要任务,鼓励规模育肥,实行集中屠宰,强化品牌销售,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新建及扩建一批种公牛站、肉牛良种繁育场和乡镇人工授精站,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二是扶持养牛大户和肉牛养殖小区牛舍标准化改造,配套建设化粪池或沼气池,推行标准化饲养;三是鼓励和支持发展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配套建设青贮和氨化设施,建设优质安全饲草料供应体系;四是加强饲喂、饲草料生产加工、疫病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五是制定活牛出栏、胴体质量和牛肉质量评价体系,扶持龙头企业,完善加工和流通体系,努力形成中国特色现代肉牛产业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肉牛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牛肉产量达到320万吨,年均增长达到3.6%以上,满足国内牛肉需求的45%以上。建立完善的地方良种保护体系,良种覆盖率达到70%,牛肉优质率达到50%以上,平均胴体重达到200公斤左右。优势区50%的规模养殖户参与肉牛产业相关的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优势区已有品牌不断发展壮大,采用部位分割和冷链运输的牛肉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13.肉羊。随着肉羊区域化生产格局逐步形成,我国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羊肉生产大国的地位,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杂交改良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羊肉产量持续增长,质量显著提高。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转变,未来羊肉消费量将呈上升趋势。但是,肉羊业仍然面临良种覆盖率低、专用饲料供应不足、养殖方式落后、加工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等制约因素,必须加快改造和发展步伐。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中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西北和西南4个优势区。其中,中原肉羊优势区包括山东、河北南部、湖北、山西东部、河南、江苏和安徽7省的56个县,着力发展秸秆舍饲肉羊养殖;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包括山西、河北北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6省(区)的32个县,着力发展高档肉羊养殖;西北肉羊优势区包括甘肃、宁夏、新疆、陕西4省(区)的44个县,着力发展无污染优质肉羊养殖;西南肉羊优势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南5省的21个县,着力发展山羊养殖。

主攻方向:以良种繁育体系和加工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改造传统养殖方式,大力培育优势品牌,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新建和扩建一批省级原种场、县级繁育场和乡镇改良站,构建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支持标准化羊舍、青贮窖及其相关设施建设,提高舍饲规模化养殖水平;三是推行秸秆饲用技术,积极开发利用菜饼粕和单细胞蛋白等非常规饲料资源;四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加工流通市场体系,提高肉羊产业化水平。

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设4个具有饲草资源、品种资源、市场资源优势的肉羊优势区,优势区羊肉产量达到240万吨,年均增长5.5%,满足国内家庭羊肉消费需求的48%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60%,出栏肉羊平均胴体重达到16.5公斤左右,优质羊肉的比重达到50%以上;50%的规模养殖户参与肉羊产业相关的专业合作组织;品牌肉销售量占到优势区羊肉产量的60%以上。

14.奶牛。近年来,在奶牛优势区的带动下,我国奶业持续高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明星企业和知名品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

4、发达国家的1/12,发展空间广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必须妥善解决奶牛饲养方式落后、良种化程度不高、奶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乳及乳制品市场不规范、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京津沪郊区、东北内蒙、中原、西北4个奶牛优势区。其中,京津沪郊区奶牛优势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3市的17个郊县,着力提高奶业现代化水平,加快产加销一体化进程,保障市场供给;东北内蒙奶牛优势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3省(区)的117个县,着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养殖;中原奶牛优势区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4省的111个县,着力发展专业化养殖场和规模化小区,大力提高奶牛单产;西北奶牛优势区包括新疆、陕西、宁夏3省(区)的68个县,着力发展舍饲、半舍饲规模化养殖,大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主攻方向:以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养殖比较效益为主要任务,着力提高优势区奶业集约化、标准化、优质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示范带动全国奶业发展。一是加强奶牛良种繁育,建设奶牛原良种场、种公牛站、改良中心、配种站、生产性能测定和良种登记信息中心;二是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扶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场),大力发展奶农专业合作社,建设机械挤奶站;三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推进奶牛群体改良、高效繁殖、标准化规模饲养、青贮和优质牧草生产加工、疫病防治和原料奶质量控制技术;四是完善乳品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加强奶业预警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奶牛优势区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内奶牛存栏量达到1700万头,牛奶产量达到5400万吨,占全国奶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83%以上。机械化挤奶普及率不断提高,原料奶质量进一步改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生产、技术推广、原料奶收购等支持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15.生猪。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最重要的肉食品来源,占我国肉类总消费量的62.5%,在饮食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养猪业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基础产业,具有“猪粮安天下”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猪肉需求总量仍将继续刚性增长,但受资源环境约束、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和产业保护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确保生猪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沿海、东北、中部和西南4个生猪优势区。其中,沿海生猪优势区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福建4省的55个县,着力发展现代化养殖,确保一定的自给率;东北生猪优势区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3省的30个县,着力发展规模化养殖,确保京、津等大中城市市场供应;中部生猪优势区包括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7省的226个县,着力发展健康养殖,稳定提高调出能力;西南生猪优势区包括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5省(区、市)的126个县,着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养殖,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拓宽市场空间。

主攻方向:以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增长、保障基本供给、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管理。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完善现有种猪场,配套建设原种场、扩繁场、种公猪站,提高种猪质量;二是加强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养殖大户,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实现粪便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是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加快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完善种猪、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的监控手段,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四是扶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扩大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五是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4个优势区生猪年出栏达到4亿头,出栏率达到150%以上;生猪调出量达到2.4亿头,占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60%;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提高到120公斤,猪肉总产量达到3240万吨;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5%以上,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猪肉品质明显改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基本完善,生猪生产逐步实现无公害化;生猪产品出口增加到80万吨。

16.出口水产品。近年来,我国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和水产品贸易大国地位。2007年,水产品出口额达97.4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额的26.3%。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发展进入相对集中、规模化、产业化开发阶段。当前,影响我国出口水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根治、出口企业创新能力弱、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对继续巩固我国出口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扩大水产品出口形成了更大的压力。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长江流域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3个优势区。其中,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包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4省(市)的62个县,着力发展对虾、贝类、河蟹、海藻;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5省(区)的121个县,着力发展鳗鲡、对虾、贝类、大黄鱼、罗非鱼、海藻;长江流域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7省(市)的102个县,着力发展河蟹、斑点叉尾鮰、鳗鲡、海藻。

主攻方向:围绕培育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日益壮大、竞争力显著增强的3大出口水产品优势产业带,加快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巩固和强化水产品在我国大宗农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一是大力推行健康养殖模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继续实施“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水产养殖业;二是切实抓好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从源头治理、生产自律、市场准入、科技创新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三是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业自我协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规范养殖和经营行为,加快渔业组织化、产业化进程。

发展目标:到2015年,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内水产原良种体系较为完善、运转高效;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基本建成,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优势品种出口量达到107万吨,出口额达到44亿美元;水产健康养殖基地达到300个。

(三)复合产业带发展方向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物的多样性和我国耕作制度的历史悠久性,同一区域往往具备适宜多种优势农产品生产的资源条件。在目前16个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中,许多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适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优势农产品生产,从而使部分品种的优势区在空间上出现重叠,形成复合产业带。受区域内资源、环境、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复合产业带面临着处理多种农产品生产协调发展问题,需要根据产业要素的成熟程度及不同产品叠加的相互影响,合理确定发展方向,采取适宜的技术路线和发展途径,推进产业带科学发展。

在种养业产品叠加的复合产业带内,种植业产品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饲料来源,畜牧业生产副产品为种植业生产提供肥料来源,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产业发展具有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特点。该类复合产业带应以强化上下游产业有机衔接、注重关联产业有效聚集、推进种养加全面协调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优化粮经饲种植结构,积极推广优质专用品种,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过腹还田、稻田养殖等循环农业,充分开发农业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整体水平,逐步建立起农牧有机结合、良性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该类复合产业带涉及751个县,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及洞庭湖平原、四川盆地等。

在农作物复种多熟的复合产业带内,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间作套种等种植制度,不同作物之间可以协调利用光热水土资源、趋利避害,产业间呈现协调共进、协同发展的互存关系。该类复合产业带应根据耕地高负荷利用的现状,以推进耕地用养结合、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技术替代资源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强化以土地平整、地力培肥、沟渠配套、农田节水、地力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农田建设;改革传统耕作制度和栽培体系,合理搭配农作物品种,推行新型种植模式,加强轻简栽培、保护性耕作、免耕覆盖等新型耕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快机具和技术研发,提高农机装备数量,促进农机农艺结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该类复合产业带涉及631个县,主要分布在黄淮海、长江流域等。

在农产品竞争水土资源矛盾突出的复合产业带内,多种农作物在同一生长季节内竞争光热水土资源,多种牲畜竞争饲料、场地等资源,产品之间存在互竞关系,资源利用协调难度大。该类复合产业带应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变化趋势和生产发展目标,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坚持趋利避害,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合理安排种植、养殖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强粮食生产主体地位,统筹安排耕地和其它农用地,不断优化相关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及其关联产业布局和结构;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中心,积极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栽培技术,克服连作障碍;统筹协调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抗灾减灾、保收增效的现代设施装备水平。该类复合产业带涉及579个县,主要分布在北方“一作区”、黄淮海平原、西南丘陵旱作区等。

(四)环境影响分析

上述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在强调生产发展的同时,注重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体现了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理念,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对各个优势品种的适宜和最适宜生产区域进行布局,体现了遵循自然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在优势区域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沃土工程、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等工程实施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在优势区域大力推广应用农村沼气、秸秆利用、农渔机具节能、农业投入品有效利用等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并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四是针对部分区域出现的多产品叠加、资源利用矛盾突出等问题,强调通过合理安排农作制度、推进种养加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建设复合产业带,有利于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五是引导优势农产品实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减少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同时,也可能对局部地区带来一些不利环境影响:一是优势农产品集中度提高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农业生物灾害发生的风险;二是优势区域产业集聚度的提高,部分优势农畜产品在少数地区高强度生产,可能对当地资源环境造成一定压力。针对这些问题,要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科学规划和引导,正确处理专业化和多元化生产的关系,加大动植物保护力度。同时,加强优势区域生态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资源环境质量变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做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

五、主要政策措施

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必须立足国情,统筹谋划,注重实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在制定有关政策、编制相关规划时,注重与本规划衔接,把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作为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平台,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培育优势品种,做强优势区域,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一)加强科学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优先在优势区域建设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大优势农产品科研经费投入,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有效聚集长期追踪优势农产品技术需求的研发力量,组织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依托重大工程和国家科技计划,在动植物育种、疫病防控、农业机械化、农田节水、科学施肥、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储藏等重点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尽快形成适应不同优势品种、不同优势区域要求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针对产业技术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优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批核心技术。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不断充实优势区域基层技术推广力量,完善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确保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积极扶持社会化技术服务组织。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县及县以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使之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增强生产指导、技术服务和科技服务等服务功能。

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范围,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重大工程项目对优势区域的倾斜力度,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努力提高优质高产品种和集成配套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的现状,加大优势区域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力度,抓好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和务农技能,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二)完善农业设施装备,强化优势农产品生产基础支撑

突出抓好优势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加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植物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渔政渔港等现有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沃土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改善耕地质量,防止水土流失,全面增强各类优势农产品基础产出能力。在实施好现有粮食生产各项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粮食战略工程,以粮食优势区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重点省区的粮食核心区和后备区,全面提升优势区域总体粮食产出能力。以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养殖业为重点,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科技集成应用能力,完善综合服务设施,积极推进现代物流设施与手段建设,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开发应用,优化装备结构,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农垦企业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按照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要求,以种养业良种、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农兽药残留限量、产地环境质量、产品等级规格、包装储运等为重点,加快制修订一批与优势农产品相关的标准。率先在优势区域实施农业标准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和转化,推动与国际标准接轨。扩大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县专项资金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并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进村入户,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加强认证监管,健全淘汰机制,推行地理标识制度。加大优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部级专业性、地方综合性和优势区域重点县质检中心建设。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循环农业,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保护产地生态环境。加强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四)加快优势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强化优势产业间的衔接。突出龙头企业与优势区域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内集聚,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扶持发展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互助服务,积极倡导以社会化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在优势区域,重点鼓励、引导和支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激发农民发展优势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国家有关涉农项目,鼓励其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或参股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用水管理和仓储运输等专业化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五)加大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力度,促进优势区域农产品产销连接

健全农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支持优势区域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提升市场产品集散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均衡供应能力。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创办运销组织,发展民间经纪人队伍,扶持壮大各类农产品营销龙头企业。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直销配送等新型营销模式,完善和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鼓励各类优势农产品品牌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和评选活动,扩大宣传范围,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氛围,逐步形成培育品牌、品牌促进的良性循环。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等工程建设,扩大农产品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在优势区域建立监测体系,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高优势区域农产品生产信息化程度,为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大优势区域扶持力度

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逐步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奶牛等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逐步形成稳定规范的制度。完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生猪、奶牛等现有农产品补贴政策,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地方性补贴品种,增加补贴额度。巩固完善农民收入补贴政策,加大技术应用补贴和生产性服务补贴力度。切实增加农业投资总量,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优势区域建设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研究和制定扶持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加大对优势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等经营主体生产性贷款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为优势区域龙头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或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募集发展资金;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优势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打造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平台,形成全社会各行业共同推进优势产业带发展的格局。优先将优势农产品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不断发挥农业保险在稳定优势农产品生产方面的积极作用。跟踪分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变化情况,加强优势农产品进出口的调控,完善优势农产品进口管理和贸易救济预警制度。

第7篇: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

**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冷链物

流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

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平台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对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十一五”期间,**镇进一步加强对全镇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引导和扶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全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协调健康发展。近期,为做好 “十二五”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又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镇情

**镇位于**南郊,**路横贯东西,**铁路、**高铁、**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全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万亩;共有4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7.1万人。近年来,投资建设了千亩油桃基地和瓜菜基地,大力发展**“艺园春”、**“常生源”等农村合作社,引资建设**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2009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1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全镇农业产值1.06亿元,畜牧业产值0.32亿元。夏粮收获面积3.8万亩,产量2.11

万吨;蔬菜瓜果播种0.3万亩,总产量1万吨,实现外销量0.9万吨。全镇生猪存栏3.6万头,牛存栏500头,家禽出栏50万只,全市肉类总产量20000吨。

二、发展现状

目前,全镇有**等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涉及农产品有各类蔬菜瓜果、粮食、畜禽产品等,总占地面积达23000平方米,市场交易摊位约2000个(间),交易服务人数约5000人,日交易额达30万元。其中**果蔬市场、**农贸市场为近年来所建,其它均为10年前建设。

三、存在问题

1、现有市场数量不足。**镇也是一个城郊镇、农业镇,现仅有6个涉农市场还不能满足附近群众日常消费购买需要,更不可能承担起农产品外销的重任,直接导致农产品买难、卖难,产品腐烂、变质,“有品无市”伤农。

2、现有市场质量不高。6个涉农市场有4个是10年前所建,市场陈旧老化,以街为市,占路为市,影响农村集镇的市容市貌和交通,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市场硬件设施,都不适应时代贸易需求。同时,6个市场中,纯菜、纯果品市场占了5个,不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3、市场信息不畅通。我镇大棚蔬菜瓜果种植量较大,但是销售信息不畅通,销售渠道少,市场行情不了解,导致农

民丰产不丰收现象严重,出现了季节性、地区性过剩现象,农民增收难度大。

4、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缓慢。冷鲜食品流通服务刚刚起步,能够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企业极少,个别企业仅仅为了自己的生产需求而配备冷藏冷冻和运输设备,农民冷鲜食品的外销行情不容乐观,绝大部分农民销售产品只能提供给附近居民,没有外销渠道,导致了农产品不能适时、保鲜销售,农民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种养积极性。

5、市场机制不完善,交易方式原始,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据调查,6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社会化发展水平较低,市场规模小,发展组织方式粗放,信息化水平低,没有物流等配套设施,农民销售热情不高,市场发展潜力没有完全发掘。

四、下步发展规划及建议

一是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强化市场基础建设。大力扶持蔬菜、花卉、畜产品、粮油、农资、种子、茶叶、马铃薯、水果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着力加强市场基础设施、信息体系、质量监测检验、公共服务、市场环境等方面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与结构,逐步培育市场品牌,充分发挥其市场的引导功能和辐射作用。

二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整体效益。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粮、畜、菜、花、果、林等产业优化布局,加快农产品加工流通,不断促进产业、园区、市场的有机衔接,逐步提升产业的整体效益。

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按照扶持大龙头、组建大集团、发展大产业的目标,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基础好、带动力强、产品有市场、竞争有优势、生产(经营)管理有标准、研发创新有基础、产业发展有前景的优势产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围绕农业产业优化布局,通过培植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加工企业和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2009年我镇重点扶持了**食品、**木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第8篇: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纲要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将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的动力,扩大工业经济发展总量,提高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的优势带动作用和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效应,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纲要。

一、基础和形势

(一)基础条件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农业产品由初级加工逐步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延伸,由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向国际市场拓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不断加大,支柱作用明显增强,并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升级扩张态势。

1.资源基础

雄厚农业物质基础为农产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的松辽平原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是国家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全市耕地面积135万公顷,粮食商品量、粮食商品率、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出口量四项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85亿斤。其中玉米729万吨,肉类总产量193.3万吨。大量的农业富余产品,为农产品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2.产业基础

农产品加工业支柱作用日益增强,具备了一定国际竞争力。一是产值高速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位,2008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产值544.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5.51%,增速达到40.3%。二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2000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6户,龙头企业带动功能增强。其中,大成集团是全球第

三、亚洲第一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皓月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牛深加工企业之一,华正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猪加工企业之一,德大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鸡深加工企业,德莱公司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鹅产品深加工企业,广泽乳业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三是产业链条不断拉伸。农产品加工业有效地拉动了种养殖业的发展,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26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肉鸡、肉牛、奶牛、生猪等标准化牧业小区439个。四是出口创汇能力增强。2008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9300万美元,占全市工业出口总额的8.1%,其中,皓月集团、德大集团等100多种产品打入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3.技术基础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名牌产品比例不断扩大。我市现有科研院所100多个,国家重点开放试验室19个。其中,与农产品加工密切相关的科研单位有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农大、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单位,聚集了一批优秀研发人才,成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智力资源。同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加大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推行名牌发展战略。目前,肉类加工、精制米、玉米淀粉、烟草、乳制品等行业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其中,大成公司淀粉生产湿磨工艺、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谷氨酸(赖氨酸)生产工艺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行业共有20个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其中,玉米淀粉、皓月肉牛、德大肉鸡等一批名、优、新、特产品有效地拓展了市场空间。

4.区位基础

我市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是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省的经济地理中心,道路基础设

施完备,辐射能力较强,传统的农业产业优势,构成了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圈,已成为全国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同时,对日、韩、俄、朝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农产品出口优势和市场辐射优势。

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化转变,产业规模效应开始显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已处于产能积累到产能释放的关键阶段。但是,与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求相比,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总量不大、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大企业集团偏少、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依托已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工业强市转变的历史要求。

(二)面临形势

1.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

今后几十年,我国将进入农产品加工业高速发展期。一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需求阶段。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对农产品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高,正向营养、多样、便捷、安全转变。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和空间巨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为70%以上,而我国仅有25%左右。三是国家把农产品加工业列为重要发展产业,今后五至十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会持续高速增长,并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格局。四是随着农业产业革命在全球范围扩展,世界农业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加工农产品消费持续增长、食品消费多样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国家政策引导作用将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和相关政策将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3.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正向安全性、营养性、健康性转变

一是由于近年来连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及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极为关注,因此,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进出口环节上将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二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营养性、健康性将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三是各类功能性食品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四是方便快捷性食品将日益走俏,有向主流食品发展的趋势。五是各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应用于食品工业。

当前,国际市场处于调整时期,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恰逢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难得机遇,今日的发展速度和推进力度,决定明日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提质增速,促进我市农业优势与产业优势的融合,抢占产业发展的至高点和战略主动权,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二、目标和任务

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新型工业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科学规划,重视创新,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力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工业产业优势转化,坚持总量扩张和优化结构、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原料生产和集中加工、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相结合,面向两个市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积极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优质化、终端化、品牌化、基地化、安全化,切实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提升县域经济,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总体目标

1.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350亿元,年均增长25。5%。其中:玉米工业产值达到700亿元;牧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40亿元;粮食、蔬菜、饮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0亿元。把我市建成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成“中国食品工业名城”。

2.努力打造龙头企业,实现集群发展。基本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其中,培育产值100亿级企业:大成实业集团、皓月集团。培育产值10亿级企业:金锣、德大、德莱鹅业、中粮、正业集团、吉粮、华润、成达、达利、天景、松源、成昌隆、鸿大牧业、广泽、四海、阿满、德翔牧业、隆源、百事、金源、上禾、汉德、新高、东旭、霞光、北康、维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延伸产业链条。一是以大成玉米为突破口,建立以化工醇为源头的化工产业集群,吸引下游产业和企业来长投资,构筑长春玉米工业城。二是突破传统屠宰加工领域,大力推进畜禽产业向下游延伸,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重点任务

1.玉米精深加工业。依托资源优势,以大成集团、中粮集团、天裕公司、大连松源公司、长春成昌隆新能源公司为主体,规划建设长春市玉米工业园区,形成玉米加工业集约式发展,年加工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大力开发生产以玉米为原料的下游精细化产品。重点是差别化聚脂、化工醇、赖氨酸、有机酸、淀粉糖醇、聚乳酸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同时,发展羟基丙酸和琥珀酸系列产品,逐步建成以玉米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和生态塑料的生产和加工中心。

2.畜牧产品深加工业。以皓月公司、金锣集团、鸿达公司、吉发集团为重点,提高肉鸡、肉牛、生猪、肉鹅、鹿产品加工能力,突出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实现畜产品“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废为宝”。推进梅花鹿产业园区、集中养殖区和科研园区建设,打造国家鹿产品加工基地。

3.乳制品加工业。重点发展酸奶、乳粉和功能性乳制品等。

4.饮料制品制造业。按照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的方向,稳步发展啤酒和优质白酒,大力发展玉米饮料、果蔬汁饮料、天然矿泉水等产品。重点开发低热、低醇、功能、滋补、保健饮料。

5.油料加工业。以大豆、花生为重点,大力开发优质植物蛋白、多肽、异黄酮等深加工产品。实施高效、低耗、绿色生产,促进油料作物转化增值和深度开发,保障食用植物油供应安全。

6.饲料加工业。加快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推动饲料品种系列化、结构多样化和饲料产品升级换代。

7.烟草制品业。充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降焦减害新技术,重点发展低焦油、低烟碱、低一氧化碳的新产品,提升产品结构,逐步扩大

一、二类产品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其中一类产品比重要由目前不到2%提高到10%。

8.稻米、蔬菜加工。以吉粮、长粮、榆树禾丰、九台大禾、德惠上禾等稻米加工企业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培育扩大品牌产品,重点发展精制米、免淘米、绿色米、有机米和方便米饭;依托高榕、金源淀粉等企业,进行保鲜菜、速冻菜、腌渍菜、酱菜、脱水菜、果汁果酱和马铃薯制品的系列开发。

9.加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乳制品可控奶源建设,督促粮油、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饮料、酿酒、发酵、焙烤等行业重点企业,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检验设备,特别是快速检验和在线检测设备。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按照GMP要求组织生

产。

10.提高带动农户和增强安置就业的能力。到2012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就业岗位75万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覆盖85%农户,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

(三)重点工程

1.大成实业:年加工225万吨玉米,生产100万吨化工醇和100万吨差别化聚酯项目。

2.皓月集团:100万张皮革及现代肉牛综合加工项目。

3.吉林德大公司:肉鸡屠宰加工项目。

4.金锣集团有限公司:300万头生猪和4500万只鸡加工项目。

5.中粮集团:淀粉、L—乳酸、聚乳酸项目。

6.吉林天景公司:30万吨鲜玉米加工项目。

7.广泽乳业:乳制品综合加工项目。

8.吉粮天裕公司:20万吨化工醇项目。

9.农安松源玉米公司:6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

10.吉林达利食品公司:方便面及饮料项目。

11.长春成昌隆公司:50万吨淀粉糖项目。

12.吉林修正公司:双阳梅花鹿系列产品。

13.吉发实业集团:鹅产品综合加工及氨基酸项目。

14.大连成达公司:1.5亿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

15.长春东旭肉食品公司: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16.榆树四海实业公司:1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17.长春汉德食品公司: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

18.吉林鸿大牧业公司:1亿只鸡屠宰加工项目。

19.长春新高食品公司:10万吨乳制品和50万吨玉米乳项目。

20.吉林阿满食品公司:4万吨熟食加工项目。

21.吉林上禾公司:30万吨绿色有机稻谷精加工项目。

22.吉林德翔牧业公司:5000万只肉鸡生产、加工项目。

23.吉林霞光乳业公司:5万吨乳制品加工项目。

24.北康酿造食品公司:20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

25.德惠维维食品项目:5亿元食品饮料项目。

三、总体部署

(一)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

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制定鼓励品牌政策。分行业确定重点打造、重点培育对象,实行重点支持。对众多分散的品牌进行整合,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的国内外注册,促进产品向名牌转化。将做大品牌的战略和做强龙头企业的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一批大中型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有规模、有市场前景、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企业,实行重点培育、扶持和推进,打造行业旗舰。积极推进同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联合、并购、重组和参股;积极推进龙头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投资布点;积极推进龙头企业的集团化、连锁化运作;积极推进优势加工企业向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集聚,培育示范型加工企业和加工产业集群,构筑区域加工和行业加工优势。

(二)加大对外开放与合作,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1.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外招商。精心筛选、包装、推出一批重大项目,面向国内外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提供软硬环境皆优的招商引资平台,吸引大批中外优质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进驻我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

2.扩大农产品加工品对外出口。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出口基地的发展,加快农产品出口企

业与国际相关农业标准的对接,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空间,积极开拓欧洲、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出口市场。

3.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省外国外投资。支持有实力、有品牌、有技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跨省、跨国经营,到域外布点建厂,发展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网络。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南资北扩北资南下的历史机遇,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的大交流,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格局。

(三)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加工产业优质化程度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一是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主要加强良种畜禽培育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和牧业小区建设,推进牧业标准化生产。二是构筑从“地头—车间—餐桌”的全程化质量和安全监控体系。以优质特色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打造“龙头企业+基地+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的质量安全链条。三是大力推进重点龙头企业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加工标准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协调机制

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农委、畜牧局、科技局等单位共同建立多方联动、协调促进的产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加大产业组织协调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共同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科技研发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整合科技资源,组建高水平的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引进国际研发力量,推进科研中试基地建设,设立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强化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努力攻克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一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技队伍,造就一批既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三)加强中介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

1.积极发展农民合作服务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组织。鼓励农民合作服务组织,打破区域界限建会设点,推动服务组织之间的联合和合作。

2.积极发展民间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制定行业规划、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价格协调、化解利益纠纷、保护知名品牌、应对外部壁垒、促进行业销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好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进一步创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

树立“大农业、大食品、大加工、大产业”的新观念,采取积极措施,以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用工业的理念,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管理体制的创新。逐步改变农产品加工业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逐步建立“政府—中介组织—加工企业”的运作模式。引导和推动加工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培育新型企业家队伍,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奠定制度基础。

第9篇:新乡市八方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详细介绍

新乡市八方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新乡市八方农产品发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新乡市南环与西环交叉口新华国家粮食储备库。注册资金500万元,总投资5000万元,以胡萝卜为重点开放项目。作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为新乡市粮食局重点扶持的合作伙伴,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引进国外先进的种植模式,现在河南拥有1.5万亩,全国40万亩胡萝卜种植基地,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产业基地,胡萝卜深加工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2公司部门:公司拥有三大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网络部门以及专家小组,公司管理机构健全,拥有专业的外贸销售团队和自营进出口权,同时注重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开发,已在国内外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有机果品销售网络。现公司正迈向以公司为龙头,合作社为纽带,基地社员为基础,正式走向“生产基地标准化、企业加工规模化、质量安全化、销售一体化”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

3公司项目:公司旗下有机无公害蔬菜开发培养项目。现占地700余亩,总投资1000万元,开发种植无公害,健康,有机蔬菜,是军工主要贡菜单位。主要经营对外投资和购买固定资产,实力雄厚,资产稳固。在国内同行中首家配备了万级空气净化系统以及保鲜库等生产配套相关设施,生产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成了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企业。

4公司产品:有机无公害蔬菜的安全性与优良品质,使其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且农产品从种植到加工,从储藏到销售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调整、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地方经济、优化地方环境等诸多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5公司理念:一个企业经营的“态度”,决定了他日后成就上的“高度”。态度决定一切,八方以真诚和智慧实施企业的长久规划,凭借对企业的热爱去发掘员工内心的活力、热情和创造力,以一种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挑战,把八方品牌打造成最具有价值的世界品牌。

6公司文化: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服务是一种感性的工作,是一种修养。八方品牌折射出八方人勤劳奋斗,乐于奉献的服务精神。八方人深刻理解服务的价值,努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我们的服务更到位,达到的新的深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追求极致。客户的立场就是我们的立场,八方努力想在客户前,超越客户的期望。

7八方理念:行动来源于理念, 始于理念。它并非是临时提供方位的地图,而是持续引领方向的指南针。八方的经营理念是所有百丰人所恪守的使命和行动准则,是为推动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而构建的价值体系,思想道德观。是八方人融为一体的共识。对外,理念是一面旗帜,是八方的灵魂所在;对内,理念是一种纽带,是八方人的信仰;理念,于内于外都是一种心理契约。

8安全方针:八方公司始终秉承“控制严格、操作规范、管理科学、追求卓越”的质量安全方针,以大营销,大服务,让每一个客户都能赚到钱,买的放心,用着省心,赚钱

开心为服务理念! 以质量为根本,以薄利多销为经济效益来源,以信誉求公司发展经营理念!

9公司目标:八方的树木为了硕果累累准备了数年,八方人做任何一个决策之前都是有准备的,这是高效实现目标的是方法。只有准备才能减少差错,倍增效率。因此,八方所树立的准备的理念,是一种习惯、一种行为准则。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差错最少的人;一个善做准备的主管,是效率最高的主管;一个善做准备的企业,是前程远大的企业。

10公司产品:苦瓜全草皆可入药,一根苦瓜里含有0.4%贵如黄金的减肥特效成分---高能清脂素主含有苦瓜甙、类蛋白活性物质(即α—苦瓜素,β-苦瓜素、MAP30)类胰岛素活性物质(即多肽-P)及多种氨基酸。对心、肺、胃具有清凉解渴、具有除邪热、治丹火毒气、泻六经实火、益气止渴、解劳乏、清心明目、能增强食欲、养血滋肝、润脾补肾之功效。

11联系方式:

行政办公室:+86 0373-2117515 2117516 营

销 部:黄经理 +86 13615206679 0373-2117522 2117511 专家顾问团:+86 0373-2117500 网络技术部:+86 0373-2117519 公 司Q Q :2435332744 公司邮箱:bafangfarm@163.com 公司网址: 公司地址:中国 河南省新乡市南环路与西环路交叉口新华国家粮食储备库三楼

上一篇:社团文化节的新闻稿下一篇: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