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面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本文首先提出了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的理念,认为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进行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并重点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现状和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 篇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普及率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该文首先简单解读了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结合作者在基层电教部门的工作经历,总结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现状;然后解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考核案例,详细阐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七种模式的实践过程;最后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反思培养模式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制定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培养模式;有效实践;案例分析;教师专业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14年5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该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能力标准》根据教师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层次不同,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能力标准》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基层电教部门,是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的出发点、行动指南和最终目标。

我市2011年至2014年三年间完成全市4万余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及考核工作。为了及时总结有效经验,以期有利于其他区域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我们梳理了整个培训考核过程,总结了七种培养模式实践,分析了考核结果,并对照《能力标准》制定出下一步教师培养的策略。

二、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现状

(一)电教设备大幅提高

近几年通过“薄弱学校改造”“教学资源全覆盖”等项目的实施及市县财政配套资金的投入,我市所有乡镇以上学校、大部分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已经接人宽带互联网,城区学校80%的教室装备了班班通设备,60%的教师拥有白己的备课电脑,有部分县区财政投入为每位老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总体来说,教师可以较容易地访问互联网,通过电教设备辅助日常教学。

(二)设备使用率不高

根据调研统计,城区学校计算机、投影机的使用率在40%左右,交互式电子白板被简单地当成了投影布使用,原因如下:设备数量有限,而且故障率很高;教师个人信息化素养不够,设备使用技能较低;教师很难找到或者制作出合适的资源来支撑教学;教师教学惯性,缺乏投入精力改变教学方式的动力。

(三)软件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教师的软件使用能力存在群体性、类别性差异。群体性差异表现为:农村教师使用水平要比城区教师差一些,青年教师比年长教师使用得更加熟练,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使用地更频繁。类别性差异表现为:PPT使用的比Word要好,Excel使用率很低,音视频处理软件基本不会使用。这与教师群体面临的工作环境、工作职责、课时安排等相关。

(四)理念意识还需改变

通过调查访问,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支持传统教学上,甚至更加简单地认为可以减轻上课书写的压力,可以给学生展现一些无法在黑板上展示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资源,没有将网络的概念融入自己的教学。不过很多教师也希望能够学习新的技能和理念,通过不断的尝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三、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

2010年,《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不同等级划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并列出每个等级所必须掌握的具体技能以及达标范围,技能主要包括硬件操作技能、软件操作技能、信息化教学素养。2011年3月下发了《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考核工作方案(试行)》。2011年4月,召集了全市10余名信息技术专家进行座谈,对考核方式、考核系统、试题范围、出题方式以及集中培训的内容进行交流研讨。经过专家们的交流讨论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操作方式:采取计算机上机操作方式考核,随机抽题;采用c/s系统进行考核;当场不公布分数;题目进行难易程度分类,分别对应不同考核等级;由专家分开出题、集中评审、汇总形成考核试题库,分发给参考人员。

为了让参考教师快速地掌握考点要求技能,顺利通过考核,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一)集中培养骨干

由于全市教师人数众多,同时为了让学校充分了解、更加重视这次考核工作,我们决定先进行一批实验性的考核,这批考核对象为乡镇以上学校分管电教的副校长和学校网管技术员。2011年6月,发布培训人员上报通知,并于2011年10月分六期对第一批1000多名参考人员进行培训。

在培训会上,解读了吉安市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和发展,专家做了题为《让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助跑》的讲座,并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系统作了介绍,要求参训人员要做好校本培训并指导教师熟悉操作考核试题库的相关题目。2011年11月对这一批人员统一进行上机考核。

(二)以校为本培养全员教师

通过集中培训、考核,每个技术员都了解了整个考核的流程、掌握考核的知识点。我们要求参训人员要做好校本培训,将考核理念带回学校,将考核题库和单机练习软件分发给每个教师,辅助教师将自己报考的等级所对应的试题进行熟练操作。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并不难学、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支撑可以多样化、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做好全员培训,我们录制了题库试题操作视频以方便教师自学,并建立了互动交流的QQ群和网上论坛,便于及时在线解答教师遇到的疑难问题,让教师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不再是独立的个体。

(三)以白编教材引领

为了让教师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资料,我们组织人员编写了《信息技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一书,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网络,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教学资源素材获取、加工,Office教学应用,课件制作以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素养等知识点,以方便教师拓展学习。

任何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不断地更新学习,技能型的知识更是如此,需要不断的实践。考核给教师带来的学习压力,可以让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以分年龄为对象

考核等级对应的年龄范围为:乡镇以上学校50周岁(含)以下的男教师,48周岁(含)以下的女教师均需达到初级标准;乡镇以上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及45周岁(含)以下教师均应达到中级标准;乡镇以上学校计算机专任教师、网管员应达到高级标准。

等级的不同对应不同难度的考核题目,让考核教师更加准确地掌握自己所需要具备的技能,有目标的准备考核,更加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五)以分区域为范围

考虑到人群的不同、考核组织的需要,将整个考核分为三批:第一批为城区中小学教师、第二批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第三批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将县市区分为三个区域:北路片、中路片、南路片,每一批考试分不同工作组分赴片区组织考核,这样可以快速、便捷地完成考核工作。

(六)以学校班子成员为重点

学校班子成员作为学校的行政长官,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了解、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一所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因此,加强学校班子成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让他们充分了解、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对各学校班子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整个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的特别重要的一部分。考虑到他们除了教学任务还有行政任务,学习时间不多,信息技术技能掌握得也不好,要求学校网络技术员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辅导,并把学校班子成员考核放在最后,保证他们有足够的培训时间,确保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七)以模块为考核机制

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汉字录入、操作系统使用、办公软件使用,分为5大模块:汉字录入、Windows XP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PPT操作。针对不同的等级,录入的汉字数不同、Office操作难度不同、题量不同、每题分数也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考核只是一个促进学习的手段绝不是目的,考核的目的是让中小学教师获取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和培养应用意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是多种形式的培训、考核以及教师自身不断学习的结果,教师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多借鉴成功者的经验,以此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教师不能固步白封,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地学习,要与时俱进,充分地了解新时期教学的根本目的,才能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成效

(一)情况分析

2012年至2013年我市分三批完成城区教师、农村教师、学校班子成员考核,具体考核数据如表2所示。

从以上数据看来,总体情况还比较乐观,分析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在考之前将题库下发到每个教师,其次是全员教师的校本培训做得比较好,最后是题目的难度和题量都不是很大。很多教师考完之后都觉得比他们练习的还要简单,这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促进,让他们不再觉得信息技术离他们遥远。

随着考核工作往后进行,三项指标都在变好、提高,班子成员考核数据要比城区教师和农村教师考核好,校本培训也是从校长做起的,校长们自己也比较重视这个考核。在我们的观念中,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应该比城区教师差一些,可是考核数据却显示,他们不管是平均分还是合格率都较高。我们认为首先农村教师对考核的态度要更加踏实真诚,更多的人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参加考核的;其次他们内心的不自信感会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

(二)成效分析

整个考核结束后,分层随机抽取了200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式调查。为了便于统计,问卷中我们设置10道题,主要调查培训考核过程对于教师某方面技能积极影响的程度,从0开始以20%为一个梯度增长,0表示没有任何提高,100%表示提高特别大,问卷回收后统计得出的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本次培训考核对其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较明显。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对汉字录入技能的提高影响较小,汉字录入对于年长教师有促进作用,但录入速度的提高不是短期的培训就能做到的;37%的受访者认为对Windows操作技能提高有帮助,主要是因为教师对Windows基本操作掌握得很好,并且题目主要考察的是常用功能;47%的受访者认为对PPT操作技能有较大提高,PPT是教师常用的软件之一,他们掌握得较好,并且有动力去深入学习,提高主要体现在对象的格式设置、预置的背景使用、自动播放设置等方面;74%的受访者认为对Word操作技能有提高,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学到不少以前没注意的功能,例如上下标、字体加宽等,并让他们产生Word排版的意识;而只有10.5%的受访者认为对Excel操作技能提高非常大,Excel是Office软件使用最少的,教师存在畏难情绪,表示有提高的主要在函数的使用、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筛选等方面;有高达60%的受访者认为考核对于信息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帮助的,但是大部分教师表示将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去,这种主动使用的信息意识非常重要也非常难得。

(三)反思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单一、内容不全

采取C/S模式,人力投入较大,导致整体考核战线太长,无法形成常规性质的培训考核。考核内容围绕教师常用信息技术应用,一味地考核技术,忽略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2.校本培训缺乏监督指导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主战场是学校,主要方式为校本培训,由于校领导重视程度和技术员责任心、技术能力的不同,直接导致各个学校的培训工作开展的程度和效果差距较大。

3.个性化自学资料不足

我们提供的主要是参考书和练习软件,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掌握程度不同,统一的资料无法支撑教师个性化的学习提高,严重影响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4.缺乏后期跟踪指导

考核结束后,没有对教师的培养进行跟踪指导,这让老师以应付的心态完成。我们应该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情况下,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常态化的培训和指导。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快网络平台应用

在人人通平台中开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专题网站,建设在线学习、考核、论坛的模块。每年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培养工作进入常态化。

2.打造技术服务队伍

在全市组织一批信息技术教师,成立技术服务队伍,在技术论坛、QQ群中专门为教师解答相关技术问题。

3.加强展示活动引导

组织教师进行技术展示活动,扩大多媒体课件大赛、资源展示活动的影响力,唤起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关注。

五、结束语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主管部门不断督促引导,让教师自身养成良好的信息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边应用边学习,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支持课堂教学。

作者:王新林 饶志星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 篇2:

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思考

摘要: 面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本文首先提出了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的理念,认为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进行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并重点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现状和模式。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 能力培养 培训一体化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教师是任何教育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和建设者。2002年,我国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表现如教师观念落后、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等。因此,除了迅速提高现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技术水平之外,还要从如何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这方面思考。笔者从对师范生的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反思,认为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进行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现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各阶段培养、培训现状和模式作粗浅探讨。

一、教师培养的现状及模式

建国以来,师范专科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很多合理的地方,例如: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口普通话,一手好书法,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教法”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我们在保持传统教师教育学科的优势,巩固高师院校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养有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虽然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类课程,但将计算机类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构成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体系,对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是一个历史的挑战。

从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对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养现状来看,反映出对其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在设置的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和实践性环节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基本上仍只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课来实施。再者,单纯地将计算机基础代替信息技术教育。在效果上,计算机课老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没有贯穿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理念,学生隔靴搔痒的理论和知识学了不少,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提高不大,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未来教学中,不能满足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和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最后,在培养模式上,与基础教育需求脱节。在培养过程中,重点都放在了传授基本理念和基本操作,学生很难感受到运用信息技术会带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今后踏上教学岗位后,也就难以自觉自发地运用信息技术。

因此,在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上应采取相应的变通。首先,改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设信息技术和活动类课程,强化信息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涉及信息在教育运用中的理论和实施,通过学习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将信息技术和各种基础课程相结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操作实践逐步熟悉它们。在实习期间尝试性地运用这些技术。其次,建立与中小学合作的培养机制,加重实习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真实的学校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训工作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是从信息技术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上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多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专家讲授式培训。一些地方把全员培训称为教师集中面授,“大呼隆”上课,这使得操作技能极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原认为教师学习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就能自行将这些知识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实际场景。但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对于教师自觉地坚持使用教育技术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效果十分有限。

2.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

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参加培训时的兴趣集中于计算机的操作,对于理论内容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因此,就出现了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重心转移到讲授操作技术,而忽视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培训现象。他们在培训中只是单纯模仿。再加上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差异,对学科教师的技能要求不同,若采用这种偏重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忽略了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培训方法,会致使有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自己所教课程关系不大,兴趣就大大降低,培训效果也打了“折扣”。

3.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常忽视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只要把观念和技术传授给他们,自然能被他们认同,并成为指导他们教育行为的准绳。但实际上教师作为成年人,其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定型,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习惯于用自己学科固定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问题。

4.培训难以产生持续的作用

教师通过培训接触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都会产生认可,觉得培训者讲得很有道理,并且积极地尝试着实践。但当受训教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就会发现现实与所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与差距,很多教师又回到了原有的工作轨迹中,教育技术培训持续效用难以发挥,使许多培训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的培训还存在许多值得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和授课方

法,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中授课方式的探讨

教师继续教育往往容易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是当前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

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中,授课方式是由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实际培训授课中,选择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并使其在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动态地发挥作用,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经过实践摸索、查阅资料总结,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授课方式:

1.以理论为主的讲授方式

讲授法是指教授者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受训教师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这种模式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辅之以演示、问答等方法。应包含两个过程:了解和内化。了解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组成、产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等理论内容。以介绍整体培训内容及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为主,其目的是更新课程观与学习观,浏览课程的整体结构。至于理论的内化与应用则是在以后的培训和实践中逐渐进行的。

2.以课件制作为主的辅助教学方式

这种模式是采用CAI课件,将培训内容以图、文、声、像等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使教师在学会各种工具软件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后来逐步深入到掌握基于资源的课程设计。实践证明,以课件开发作为任务驱动,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具有了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就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自然有机地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3.以操作为主的练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操作学了也没有用。那么培训教学就应该“面向应用”,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多练”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我们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不能搞“纸上谈兵”和“无机教学”。

4.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层次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同,用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采用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任务驱动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协作、协商中探索,在完成所设定的任务中学习,在不稳定性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与人合作,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自组织的过程。在培训告一段落后,联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给其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总之,对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培训一体化,每个环节都应该环环相扣。职前培养中,高师院校要合理地设置信息类课程,探索师范院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系。职后培训中,要切合实际,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各中小学教师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君.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改革对策.教育探索,总163期.

[2]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北京.教育出版社.

[3]梅友松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17).

[4]张筱兰.在参与中体验.在行动中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

[5]吕艳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05.

[6]李方安.略论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3,(2).

作者:李 敏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论文 篇3: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新要求,分析TPACK框架应用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适切性,从TPACK框架视觉建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型,提出通过“感知”阶段实现意识强化、“学习”阶段实现技能提高、“实践”阶段实现技术融合、“研究”阶段实现应用创新,最终实现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意识强化到技能提高,再到融合与创新的提高。

【关键词】TPACK 职业院校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培养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的大力建设和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互联网+”教育理念深入人心。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由教育信息化1.0时代正式迈进了2.0时代。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促进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其基本目标,即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两高”指的是“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可见,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师生的信息素养高度重视。本文基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分析其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新要求。

(一)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的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指的是教师在信息化时代,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认识、认可和认同。经过教育信息化1.0时代,大部分的职业院校教师都具备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但是整体意识不够强。比如存在重建设轻应用、对信息化教学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职业院校教师能够敏锐地感觉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教学的变革,领悟到“互联网+”教育理念的精髓,并能积极、主动地借助信息技术来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甚至借助技术改进当前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遍提高。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比如当下涌现的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而且在未来,各种新兴技術也会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来掌握的一些技术,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地进行相关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够主动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的设计、教学的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评价管理等,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整体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荣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和通过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甚至改变教育的形态。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从原来教育教学的外在因素转化为内化因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由原来强调的应用驱动、融合发展,转向注重创新引领以及生态变革转变。

二、TPACK框架基本内涵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也称“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于2005年由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在舒尔曼(Shulman)所提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的。图1为TPACK框架模型图。

TPACK框架主要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知识(PK)、内容知识(CK)和技术知识(TK),以及由三个基本元素融合在一起组成的四个复合要素,分别为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以及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PACK是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全新技能,它基于三要素培养生成,但又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动态融合。同时,TPACK还强调教学情境的作用。TPACK框架很好地界定了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图1 TPACK框架模型图

三、TPACK对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适切性

通过对《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解读,我们越加明确,在新时代,不仅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应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让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素质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与TPACK框架的核心理念以及技能要求高度匹配。因此,应用TPACK框架指导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明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方向和内容。TPACK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教师要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由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三个基础元素相互整合、相互应用,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实践实现知识的建构,同时其还强调了情境的作用,即学习环境和学习者特点。这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具体培训明确了方向和内容。

(二)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TPACK关注教师感知多维知识的敏感性、整合多维知识的结合能力、把握多维知识的动态能力以及贯彻多维知识更新能力。其与信息素养所涵盖的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多维知识高度重合,都是强调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运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TPACK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有助于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变革创新。TPACK涉及的因素、条件较多,且彼此作用,同時也受到教学不同情境的影响。因此,不存在解决问题的统一标准,只能依赖教师的认知灵活性进行解决。这就有效地促进教师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积极地对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作出及时地调整和修正,有助于促进教学模式、方式等的变革创新。

四、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型建构。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有比较过硬的专业知识(CK)和丰富的教学法知识(PK),但是,对于大部分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在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的年代,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TK)的掌握比较薄弱,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设计制作(TCK)以及教学的能力(TPK)也相对不足,从而直接影响了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TPACK)。为了让进一步培养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笔者建立了如下培养模型。该模型中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感知”“学习”“实践”“研究”四个阶段,最终实现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意识强化到技能提高,再到融合与创新的提高。

图2 基于TPACK框架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型

1.“感知”阶段实现意识强化。在“感知”阶段,主要是让职业院校教师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当下涌现的新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技术等,热点的教学法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SPOC教学等到达到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对于自身的提高和进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主动、积极地探究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一是要求教师个人多关注当下的新技术(TK)、信息化教学法(TPK)。二是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及时传达、宣传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加强信息化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三是学校、政府机构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和加大奖励措施,使之与教师个人利益密切挂钩。比如,参与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的教师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又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职称评审或者评优评先的加分项等。这些都可以充分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提高其应用意识。

2.“学习”阶段实现技能提高。在“学习”阶段,主要是针对教师比较薄弱的技术知识(TK),以及与技术相关的技术学科知识(TCK)和技术教学知识(TPK)进行学习,以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和应用水平。一是参与培训。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或是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统一培训,对学校教师进行常用软件的使用(TK)、学习资源的设计制作(TCK)以及信息化教学法(TPK)等相关内容进行培训。二是利用资源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学习平台上发布有大量相关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相应的学习;同时,学校教育技术中心针对性地开发相关的学习资源发布在学习平台上,供教师进行自主学习。三是教学观摩。鼓励老师去听取、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的TPACK的教学示范课,实现对TPACK感性的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3.“实践”阶段实现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对于提高教师的TPACK能力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应用,建构TPACK的能力,并在反复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鼓励教师参加比赛。当下教育部、教育厅每年都有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如有微课比赛、课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等,教师在微课、网络课程设计制作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学科、教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实践,有利于实现教师TPACK能力的提高。二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因学习环境、学生情况、学科内容不一样,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和多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修正调整,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这一过程对教师尤为重要,前一阶段的技能是基础,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整合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将CK、PK、TK的知识重新建构,生成全新的TPACK知识。而且每位教师的这种知识都是独特的,与自己的认知与实践密切相关。

4.“研究”阶段实现应用创新。在“研究”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一步融合和深化,教师的TPACK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技术从驱动应用走向融合创新。在这一阶段,一是主要鼓励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形成个人教学实践材料。供别的老师进行学习。二是进行分享交流。学校组织召开分享交流会,特别是树立典型,让优秀代表分享心得。也让教师在交流讨论中解决疑惑,加深理解,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更深刻的体会。三是大力推进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有了课题经费的支持以及课题团队的配合,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运用技术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进行应用创新探究。在这一过程,教师的TPACK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二)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型要点分析

1.循序渐进、动态融合的过程。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教师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要实现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整合,即建构TPACK知识。而TPACK的建构并非一步到位的,需要教师以CK、PK、TK知识为基础,以及这几种知识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并依据学情的具体情况,通过“感知”“学习”“实践”和“研究”多个步骤实现建构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动态融合的过程。

2.组建多专业背景的培养团队。以往的信息技术培训往往侧重技术操作的学习,因此培养团队一般由信息技术相关人员组成。而TPACK能力需要以多学科知识和多维知识整合能力为基础,因此需要组建多专业背景的培养团队。比如在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时候,侧重相關技术的掌握,则以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老师为主。而在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时,不同学科类别的资源设计各不相同,需要具有代表性的学科老师参与。而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则最好有教育教学方面的教师参与。

3.个人、学校、政府机构多方共同努力。教育信息化2.0时代,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个人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一起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样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个人、学校和政府机构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给教师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最关键的还需要教师个人积极追求进步,不断地进行学习、实践以及研究,再加上学校方面的举办培训、鼓励学习等方式助推,才能有效地培养、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其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职业院校教师。

TPACK框架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了成熟的理论依据,它强调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多维度能力的应用。笔者从TPACK框架视觉构建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型。教育信息化2.0时代,既需要教师积极地面对技术的发展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同时也需要学校、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通力合作,以全面实现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Z].2018-04-13

[2]张建欣.论TPACK融入幼师生专业知识培养体系的迫切性及优势[J].教师教育论坛,2014(11)

[3]郑小军.理解与行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下)——职业院校教师的视角[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4]张倩.信息化教育时代基于TPACK模型的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1)

[5]金鑫,疏国会.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基于TPACK视角[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6]王莉.“互联网+教育”:TPACK理念下职业教育O2O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7(8)

【基金项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院级教改课题“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图形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YJJ1608)研究成果;广西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重点项目)“《宠物临床诊疗技术》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研究”(GXHZJG2017A05);2017年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基金支持

【作者简介】张 妮(1983—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莫洪武(1980—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潘细妹(1984—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黎 原)

作者:张妮 莫洪武 潘细妹

上一篇:安全大会发言稿下一篇:单位工作汇报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