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2-05-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台湾九年一贯制课程中环境教育对大陆的启示

摘要:我国台湾地区九年一贯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课程目标上注重环境价值观的确立和环境行为的形成;在课程模式上强调多学科渗透;在课程实施上强调以校为本,因地制宜。对我国大陆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启示是:加强学校环境教育的实践性;注重环境教育的融合;重视环境教育校本化、乡土化。

关键词:台湾地区;九年一贯;环境教育;启示

收稿日期:2010-03-20

作者简介:胡旭红(1974-),女,浙江缙云人,讲师,硕士,从事教师教育及基础教育课程研究。

环境教育是上世纪60年代末在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纷纷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关注的课题,学校也成了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我国台湾地区的环境教育课程尽管起步较迟,但发展较快,尤其是在“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后,环境教育课程更是独具特色,对我国大陆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一、台湾九年一贯课程中环境教育的概况和经验

台湾地区的环境教育产生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上世纪中期以来,台湾的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面对环境的退化,70年代末就有部分民众提出环境保护的要求并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民间环境教育组织纷纷成立,并要求教育部门在学校教育中推行环境教育。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台湾环境运动的发展时期,台湾当局方面不仅通过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监管环境教育,还制定相关的制度来推广环境教育。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是台湾环境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时期,当局不仅通过立法来保障环境教育,通过奖励机制鼓励环境教育,而且强调通过课程改革等方式推动学校环境教育,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1998年9月台湾“教育部”颁布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到2004年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实施新课程。该纲要对环境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内容、实施途径等做了明确的要求,指导近年来台湾基础教育阶段环境课程实践。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环境价值观的确立和环境行为的形成

在环境价值观建立上,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环境教育议题部分的课程目标第三项指出:“藉由环境伦理价值观的教学与重视,培养学生正面积极的环境态度,使学生能欣赏和感激自然及其运作系统、欣赏并接纳同文化,关怀弱势族群,进而关怀未来时代的生存与发展。”[1]除了总体上论述要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外,2001年台湾“教育部”颁布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中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征确定了价值观方面具体的分阶段目标,从低年级了解、认识和喜爱具体的生物,到中年级的关心和保护生活周围的环境,再到高年级的人与环境互动互依关系,建立积极的环境态度与环境伦理,关怀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由具体到抽象,由以人类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转化为欣赏自然、接受万物的境界,由关注当前到关注未来,循序渐进且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环境行为方面,台湾的《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中也规定了九年教育中环境课程所要达到要求:学生具有辨认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问题、收集资料、建议可能解决方法、评估可能解决方法、环境行动分析与采取环境行动的能力[1]。同时该纲要也规定了每个年龄阶段学生必须达到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环境行动目标:低年级学生能够发现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中年级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假设,拟订计划以及思考解决的办法;高年级学生能够借助于媒体等手段了解国内外的各种解决环保问题的策略,并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策略。

2.在课程模式上强调多学科渗透

一般公认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有两类:多学科渗透模式和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多学科滲透就是将适当的环境主题或环境教育成分(包括认知、态度和技能)融入现行的各门学科中,通过各科教学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单一学科课程就是从各领域中选取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系统组合在一起,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课程。台湾地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规定,环境教育必须融入语文、艺术与人文、健康与体育、社会、数学、自然与生活科技、综合活动等七大领域课程,属于多学科渗透的模式。具体地说,其中第一项目标环境知觉和敏感度的培养渗透于自然与生活科技、社会、综合活动等领域课程中。第二项环境概念知识目标中了解生态学基本概念渗透到自然与生活科技和社会领域,了解环境问题现况及其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可以融入到社会领域中,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机会与行动的了解则可以滲透到社会、健康与体育、综合活动领域课程中。第三个目标环境价值观的培养则融入到社会和语文领域中。第四项环境行动技能的获得在各学科领域中渗透。第五项环境行动经验目标包括培养处理生活周围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了解国际性的环境议题渗透到社会、自然与生活科技、综合活动、健康和体育等课程领域中。

3.在课程实施上强调以校为本,因地制宜

首先,环境教育课程实施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各科应充分考虑学校条件、社区特性、家长期望、学生需要等相关因素,鼓励教师发展学校本位课程,并审视规划全校总体课程方案和班级教学方案。”其次,环境教育课程内容强调让学生体验自己周围的环境问题和周围自然环境的美;强调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了解基本的生态概念,了解生活周围和国际性的环境议题的内涵;强调学生开展环境议题的行动研究,参与学校和社区的环境

主题活动,多围绕着本校和本社区的问题利用学校以及周围的资源而展开教学。再次,在环境教育课程实施的策略上,社会资源进入学校,促进了环境教育中的社区和学校的结合。

二、对我国大陆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启示

与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大陆地区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起步并不晚。1979年11月,我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就确定在国内部分省、市、自治区进行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试点工作,至今有三十多年,但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综观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环境教育,目前还存在着知识本位现象严重、教育内容不尽合理、渗透性不强、应试教育下环境教育遇冷、环境教育师资缺乏等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2]。台湾地区九年一贯课程环境教育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丰富的经验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给大陆的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课程改革一些重要的启示。

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的实践性

台湾地区九年一贯课程环境教育的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环境行为的形成,为达成目标在教育方法上重视问题教学、户外教学、角色扮演的运用,注重学生对周围环境问题的参与和实践。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环境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少数环保专家,而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环境保护行为习惯和技能的合格公民,这就要求环境教育的实施要重视实践活动。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影响,我国大陆地区许多学校忽视环境教育,在环境教育实施过程中重视认知而忽视情感和行为,重视传授环境知识而忽视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结果是学生知行不一,未能将认识付诸实践,环境教育效果不佳。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基础教育环境课程既要强调学生环境知识的获得、环境价值观的形成,更要强调学生的环境行动技能和经验的获得。目的上强调学以致用,手段上强调学生亲身体验,评价上强调活动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策略上强凋与生活相联系,突出实践性。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环境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注重多因素环境教育的融合

首先,是学科间的融合。由于环境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同时考虑学生课业负担以及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台湾地区的九年一贯课程环境教育采用多学科渗透模式。这一点与大陆非常相似,大陆环境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依靠科学、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来渗透,在中学阶段主要依靠科学或者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来渗透。多学科渗透方式既不会额外占用学生的时间、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也不需要学校专门投入太多的成本,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实施方式。但是多学科渗透模式有其自身的弊端,如何加强学科间的环境教育内容整合以及协调各学科的关系,避免重复或遗漏,真正达到融合,如何提高学科教师的环境素养真正落实学科的环境渗透性,是两岸环境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是学校和社会环境教育力量的融合。没有政府的保障、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学校的环境教育必定是孤立而难以持续的。纵观台湾地区环境教育的发展,既有当局的激励和监督、政策保障又有民众的支持,既重视发挥学校的正规教育作用又重视发挥社会非正规教育的作用。就社会非正规环境教育而言,

在台湾广大社区,许多自然保护组织致力于宣传环保知识,从事环境保护活动,为提高普通公民环境素养做出了巨大贡献[3]。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强民间环境教育组织的工作,争取社会各方与学校相互融合、通力合作,将会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大陆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发展。

3.重视环境教育校本化、乡土化

英国环境教育顾问约翰贝尼斯曾说:“环境教育的一个关键部分是在环境中进行环境教育,老师们发现,这是环境教育中最有吸引力和最成功的方面之一。”这里的“环境”可以理解为生活周围的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和生活的社区环境,环境教育应该从身边的环境认识和保护做起。台湾地区在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上,要求在总纲纲要的指导下结合地方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充分考虑和利用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强调以地方学校乡土化措施代替中央的规范,注重实际,突出地方特色。与此相比,我国大陆地区环境教育却存在形式化、地方资源开发不足、教育内容与实际严重脱离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对环境教育课程的兴趣,影响了学校环境教育的效果。此外,我国大陆地区幅员辽阔,经济文化等地域差异较大,进行统一的环境教育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各个学校应从自身和地方的现实条件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利用本土的环境教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促进乡土化环境教育的蓬勃开展。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部”.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Z].2001.

[2]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李德拴.台湾环境教育的特色与大陆环境教育的前瞻[J].福建环境,2003(6).

〔责任编辑:曲阜文〕

作者:胡旭红

第2篇:九年一贯制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统整实践

摘 要 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培养目标、课程理念的一致性,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用统整的理念建构其思想品德课程,是一种在前瞻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是高标准、高境界、高水平实施国家课程的具体体现,是寻求国家课程校本化表达的具体实践与积极探索。

关键词统整 校本化表达 学段间统整 学科间统整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培养目标与课程理念的一致性,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用统整的理念建构思想品德课程,是一种在前瞻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是高标准、高境界、高水平实施国家课程的具体体现,是寻求国家课程校本化表达的具体实践与积极探索。它能凸显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势,不断释放广大师生在课程建设中的活力与激情,极大地推动学校课程建设的进程,彰显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优势。

一、课程统整的缘起与认识

课程统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作为省内知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顺应时代发展,站在改革的前沿,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实施课程统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自2013年起,学校承担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统整与学习效能提升的实践研究”,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统整的实践与探索”成为首批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校。

课程统整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并且有着多元理解的概念。本项目所指的课程统整是以教科书为主要课程资源,贯穿学科与学段,将学习内容与学生需要、成长发展相互结合与渗透,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设计。

由此可见,课程统整不是课程内容的叠加与删减,而是以内容梳理为基础,通过对原有教材体系的重组和融合,促进有效教学,提升教学品质;课程统整不是把现有的课程推倒重来,而是通过立足学科内部,逐步探索学科间统整和主题性统整,转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程统整不只是开发校本教材,发展综合课程,而是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优化重组,更好地实施国家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于学校而言,课程统整需要对学科课程进行宏观设计,并为教师理解、把握和应用现有教材,整合課程资源提供支持。对于教师而言,课程统整需要将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梳理,选择最适宜的统整方式整合归纳,设计完整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实施课程统整能有效解决国家课程与教学实践之间客观存在的“中间地带”的矛盾,是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能较好地彰显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统整的优势。

二、课程统整的实践与探索

1.基于校本研究的课程统整的实践范式

学校基于统整的课程体系(基石课程)→教研组层面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图谱)→备课组层面的统整方案(学科统整指南)→教师层面的统整实践(统整教学案例)。

我们将一至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形成了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图谱,具体关系如下:

(1)小学一至二年级使用的教材是《品德与生活》,这个阶段教材的主要核心是儿童的成长,而儿童的成长主要是与自然、社会这两个因素发生关系。儿童健康快乐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教材知识结构中最主要的四个方面。

(2)小学三至六年级使用的教材是《品德与社会》,这个阶段教材的主要核心是儿童的生活发展。教材中关注的是“我”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关系。

(3)初中七至九年级使用的教材是《品德与心理》,教材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处理与自我、他人、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二是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其内容主要包括心中有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律与秩序;三是我国的国情教育,它主要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

2.基于校本研究的课程统整的实施策略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首先立足于学习领域,从学校顶层来设计学科课程体系,实现学校课程结构的重组;然后立足学科,从教研组层面设计学科课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构;最后立足课堂,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层面规划学生的学习进程,改变教与学的方法,实现课程重建。

(1)学科内统整策略

学科内统整主要是对教材体系作结构性调整和整合,把相近和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形成新的课程结构和学习内容,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探究性学习等方面进行能力统整,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品学科的核心素养。而每学期结合教材进行的主题式探究活动则是课程统整的极好体现。例如“校园欺凌事件”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抓住这一学生普遍感兴趣却不很明晰的问题,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展开激烈的讨论(辩论),不但能从法律,而且能从道德的角度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它需要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统整,对于学生明辨是非、培养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都是一次极好的尝试与磨炼。

(2)学科间主题式统整策略

依托学校培养目标,让学生在不同年级经历不同主题的学习,从而形成一批精品主题课程,让学生的成长真正回归真实而完整的生活。

根据一至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结合新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设计、开发、研制了主题课程。七年级有“从偶像谈人生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从案例谈珍稀动物保护”等;八年级有“好习惯对我的影响”“采访一位老师”“爸爸妈妈,我要对你说”“别样的生日”等;九年级有“我与祖国共成长——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学生与诚信”“放飞理想,立志成才”等主题课程。这些课程将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汉字书写、古诗词吟诵,与著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劳动与技术》、《语文》、《信息技术》等课程实现统整融合,深受学生欢迎,使思想品德课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

(3)学段间统整策略

学段间统整的重点是将课程进行九年融通设计,循序渐进,彰显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整体优势。以学段统整推进中小学衔接,加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六、七年级教师)间的交流,让他们通过了解、体验各学段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架起基于学段衔接的“立交桥”,真正做到无缝对接、自然过渡、有效提升。例如:五年级下册第6课“我是共和国公民”让小学生初次尝试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八年级第15课“神圣的宪法”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义务的特点是什么,权利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打下基础,从而学会正确地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基于校本研究的课程统整实施路径——课程统整指南

学期初,在教研组整体安排下,以备课组为单位,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现有教材为主要资源,结合多种版本教材,通过分析学情,以课标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基础内容、拓展内容和探究内容,对学生课内外学习作统一设计安排,对学习进度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课程统整指南包括现状分析、目标统整、内容统整、课时统整、教法统整和学法统整六个方面。以九年级为例,需要首先进行统整分析,它包含学情分析、课标分析、体系统整、内容统整、课时统整、拓展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在梳理明确统整点、要求、方法以后,编制统整指南。例:九年级“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其教学目标主要是:1.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中的成果与困难;2.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3.懂得社会公德,克服“看客”现象,提升社会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4.了解个人责任,学会忠于职守、奉献社会、关注他人的途径及意义,注意培养和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基础内容也有四个方面,分别是:1.三大文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和关注时事的意义,关心社会的重要性;3.亲近社会的要求;4.自觉服务社会的要求。针对以上内容,可以进行内容的拓展,其拓展点为: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2.社会热点新闻。探究的内容是: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如何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学生学习能力则表现为:学会根据图表和材料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学科融合的部分是:可以融合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

三、课程统整的价值与思考

1.课程统整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

实施课程统整,在编写统整指南、研究众多教学资源、重新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广泛地学习,深入地研究,充分地合作,系统地构建。它直接提升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课程实施进程中的调控者和适度的创生者。在实践中,要求教师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对课程统整带来的学科与思维挑战有足够的应对能力,需要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概括总结提炼能力、信息收集和资源整合能力。为此,教师会通过学习主动提高自身素养,会在整合知识的同时追求教学的有趣、高效。课程统整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和源动力,使教师自觉行走在专业成长之路上。

2.课程统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课程统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经验的课程统整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出发点,以具体的事件或者故事为背景,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课堂学习能力向生活经验转化。它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得学生能更加容易接受、吸纳新知识,并更加深刻地理解之前所掌握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潜能,继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课程统整有助于学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程统整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堂,我们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统整的理念建构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是学校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它使思想品德课面向学生,与时俱进,更科学,更高效。

综上所述,课程统整不只是一个理论课题,也不只是一个实践命题,它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经验、价值追求。它给学校的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片生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习效能,是学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和抓手。

[责任编辑:白文军]

作者:曲虹

第3篇: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摘 要:九年一贯制学校因其小学、初中学段紧密衔接的原因,在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开展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在具体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中,怎样能更好地有效甚至高效衔接呢?结合学校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开展有效途径总结。

关键词:德育;途径;一体化

一、加强管理,抓好“德育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我校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班子、一种管理制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一)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模式

学校德育一体化的贯彻落实,由校长、业务副校长、政工副校長三线一体合作实施,形成“三线一体”的德育管理模式。“三线一体”:第一条线是德育管理线,由校长主持,根据学校规划制订德育管理方案,政教处负责监督操作,班主任具体实施;第二条线是德育教育线,由业务副校长主持根据学校德育总方案制订出德育主渠道,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方案,由教务处负责监督检查实施,思品教师、学科教师具体在教学中落实;第三条德育线是教育管理推进线,由政工副校长主持,制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由政教处、教务处、团委、少先大队配合,共同操作完成。三线一体,对学生负责,紧紧围绕学校德育总目标实施操作。

(二)建立一体化的“家长学校”教育网络

家庭德育由政教主任牵头,组建家长学校教育管理网络,由家长学校授课教师按照家长学校教程安排,不断地将学校的教育思想方法灌输到每个家庭,促使每个家长都肩负起家庭教育管理的责任,真正起到家庭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作用。同时,家长委员会由秘书长负责,定期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学校,形成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监督和评价。

(三)构建社区教育机制

社会德育构建以社区为核心,由工厂、单位、派出所参与的社会德育教育机制,利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实现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情操、安全、法制等方面的管理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三个平台构成一个网络,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各尽其能,各负其责,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安全法制教育为蓝本,以爱读书,读好书为契机,积极推进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打造以提升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德育一体化教育管理特色。

二、优化队伍,抓好“德育一体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培训德育管理骨干

在确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共建,一体化管理之后,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由学校牵头组织学校三线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主任和居委会主任工厂党群负责人到一起磋商德育大计,确定德育培训任务,请学校政教处负责人学习讲解德育管理理论,研讨德育规划,制订年度计划,形成下层对上层负责,部门对主管负责,主管对党支部负责,支部对学校德育规划负责的层层负责制,每学期进行学期末德育工作总结,每学年全校教职工大会报告一次德育教育效果。

(二)抓实班主任队伍的培训

组织班主任集中学习德育管理经验,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常规,聆听教育家魏书生事迹的报告会等,组织学习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周家庄子学校的主题班队会》等,组织班主任到烟台、潍坊、龙口等地参加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培训,学习他们的教育管理先进经验。注重对班主任工作的激励和考核,按考核细则每月进行一次考核与小结,通过考核励先推优,每年分级别评选市、区、校级优秀班主任,以此激发班主任潜在的工作能力。

(三)坚持常年的班主任例会培训制

每月双周周三下午两节课后为全体班主任例会,例会上由主管德育校长对本阶段工作进行指导,由政教处对周工作进行总结反馈,对下一周工作进行布置安排;每次由一名班主任提出一个德育管理小案例,让班主任在工作中得以借鉴。每学年组织班主任进行管理经验交流,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拓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思路。

三、加强宣传,抓好“德育一体化”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创新班级文化

每班黑板一角开辟“每周名言园地”,由学生负责定期摘抄一条名言警句。每天坚持不懈,对学生思想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教室墙壁,开设作业展览、争当班级之星、知识窗等专栏,张贴学生优秀作业、优秀书画、好让人好事先进事迹、星级标兵、各种规章制度等等;激励学生进步。有的班级还建立了班级读书角,营造学生读书氛围。

(二)创新橱窗文化

我校在主干道一侧建立了专门的文化宣传栏,宣传栏里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学校室外主要宣传栏中创建了“校园文化活动图片展览”“心灵港湾”“目标理想”“艺术特长”“安全教育”“情感驿站”等众多栏目,并定期更换,形成了我校独特的德育文化。各班级教室内的宣传栏分别设计“明德惟馨”“智真至美”“让逸竞劳”三个主阵地,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进行德育宣传。

(三)创新教学楼外的文化建设

在校门正对着的主要位置,设有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总思想专栏,在操场北边设有“四德榜”专栏,在教学楼外悬挂各种牌匾、条幅和宣传板,在绿化带树立宣传标牌和标语。彰显学校教育特色,激励师生不断进步。

总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需要有规范的管理模式,强健的管理队伍,更需要有积极的宣传,以此带动更多的师生。

编辑 李沂蓉

作者:王兴光

第4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制定的新的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凸现的是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它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极具时代性的理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话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而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要表现为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语文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是根据素质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关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及研究的课题,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

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含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发生的潜移默化。这就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比如《再见吧,亲人》这样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我们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会抓词抓句,体会课文重点。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这样做,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以这样说,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三个维度所创设的学习氛围下,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新型玻璃》这一课后,可以开展一个‚商品促销‛活动,帮助学生熟悉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训练学生用说明的方法来表达的能力。再比如,学完《长征》一课,学生可以在网络课室里观看长征之路的录象,阅读有关红军的故事,在网上找找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等。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母语,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试析‚语文素养‛结构

一、困惑

新课改实施三年多了,‚语文素养‛是什么,依然是一线教师无法直面的内容。尽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但未能澄清语文素养的要素是如何确定的,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怎样,具体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怎样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这些疑惑,导致了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只能依据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句话对语文素养作简单理解。而对于知识与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过程与方法要学会哪些,情感态度要培养什么则难以更精确把握。老师们更多的只是跟着感觉走,不知三个方面如何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因此,要真正消解对‚语文素养‛的困惑,使一线教师能更为明确而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语文素养,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必须澄清三个问题:课程目标为何从三个维度设计,三个维度间的关系如何以及语文素养的结构怎样。

二、明晰

作为课程目标取向的语文素养,必须根据‚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这一基础教育课程价值观进行定位。这就必然要求以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语文素养的主导取向。而在经验学习中,学习过程是认知过程与情绪过程的统一,是思维与行动的统一:学习者的需要、动机的发展与其智力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相辅相成的;学习者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及其操作能力(行动能力)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因此,把情意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领域(理智知识和能力)加以整合便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实质,这两方面也成了语文素养结构的第

一、第二维度。

在知识与能力维度中,理智知识是‚概念原理知识‛与‚过程方法知识‛的集合。前者表征一门学科的探究结果,后者表征的是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但在我国传统的课程知识观里,承认和强调的只是前者,而忽视、排斥后者,使学生的理智过程与整个精神世界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此,新课标中为了突出过程方法的知识而将之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中抽离出来,形成第三个维度:过程与方法,以资强调。

因此,语文素养的三个维度取向并不是并列平行的。如图1所示: 根据三个维度结构,本文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部分。

形成如图2结构:

三、语文素养结构内涵

(一)语文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大类。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具体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称为信息性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是种类繁多,知识间联系性差,迁移性差,一般通过记忆获得。语文陈述性知识可分为静态语言知识和动态语文知识(语用知识);我国传统语文课程中所明确的主要是静态语言知识。如在新课标中,这种知识包括汉字知识、发音知识、语法修辞知识、实用文章的表达方法知识等。而动态的语用知识,如语境的知识、语言成分的知识、选词炼句的知识、语段和语篇的知识、语体的知识等还没能真正引进语文教学,至于如何使用更无暇顾及。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主要用于对外办事的实际操作,也称方法性知识。这种知识可以为实践技能的形成定向,直接指导技能的练习和形成。语文课程需要养成学生多种言语技能,因此,也就需要有多种相关的方法性知识来指导这些技能的练习。如:如何品评和选用词语,怎样辨识和选择句式,怎样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如何搜集和处理信息,怎样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如何观察大自然等等。有效的语文课程应该对这些方法性知识都有所交代,以有利于在言语实践中养成熟练的技能。以方法性的知识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可以说,它还是比较贫乏的。

策略性知识是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特别是指依据.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与调整的知识。它实质上用于调控认知过程,因此也叫过程性知识。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策略有:识字策略、写作中生成语境的策略、假想读者的策略、选择语料的策略、言意转换的策略、组成语篇的策略、言语创新的策略、阅读中感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联想意义的策略、全程阅读的策略等。因此,用策略性知识来审视,我们又可以发现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存在大量的空缺。

这三类知识共分三个层次。从结构内外层次上看,语文信息性知识处在外层,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疏松,而方法性与过程性知识处在内层,越向内,知识间的联系越紧密:从迁移上看,信息性知识处于外层,几乎没有迁移性,方怯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处于内层,越往内,迁移性越强;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看,越处于深层次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越紧密,即语文能力与其拥有的语文信息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大,而同其方法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有密切的关系。语文知识在言语活动中,具有直接的工具性作用,它是语文能力‚运作‛的对象,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容易得到、也容易遗忘的特点,故语文知识处于语文素养结构的最外层。

(二)语文能力

所谓能力,就是完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那么语文能力就是指完成语文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语文活动就是语言运用的活动。简单地说,语文能力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的过程主要靠语感,因此可以说,语文能力在个体素质能力结构中的心理特征就是语感。

语感是个体认知结构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快速、直接进行言语构建的能力,其本质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

首先,语感是一种言语的建构能力。建构是指主体在把握客体时用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来解释和说明客体,对客体进行整合、加工的一种机制。言语主体吸收言语材料的信息必须与言语主体的语感图式相适应,同时这些被吸取的言语信息又反过来调整改造主体的语感图式。言语主体如果真正把握了一个言语对象,也就是在他的感知中出现了一个以这一言语对象为蓝本的新的整体。这是言语主体的语感对言语对象进行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构。这种组织和建构通常表现为两种:主体的语感图式同化言语材料、主体的语感图式顺应言语材料。因此,建构的实质就是通过主体语感图式的同化和顺应功能使主体与言语材料由最初的不平衡过渡到逐步稳定平衡,从而把握言语材料。这就决定了语感的生成不是完成于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完成于学生自己的建构。

其次,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是直觉性。直觉并不是‚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恰恰相反,它是‚逻辑思维的高度浓缩‛。语感直觉思维并没有超出人由感性到理性、由经验到思维的一般的认识过程,但语感是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回到感性和经验的层次上。这不是简单的回退,而是在理性和思维的基础上实现的理性直觉和思维直觉。理性和思维的内容退隐到幕后,沉降到底层,成为一种蕴含在言语直觉背后的深层的内容。语感之所以在简明直接的形式中能够实现深刻丰富的意义建构,微妙之处就在于这个由理性到感性、由思维到经验的过程。当然,这种语感直觉的产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长时间言语活动体验的稳固积累息息相关。

再次,语感须在语境中形成。语境是指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条件系统。语感体现于言语活动中,而言语活动是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受动机支配而表现于外的活动。言语行为的本质是合于目的。所以要真正理解言语材料,不但要弄清按一定语法规则说出的音义结合的话语的字面意义(话语行为),而且要弄懂包括说写者言语目的和情感态度在内的话语的实在意义(语外行为),还要顾及话语在听读者那里产生的实际效果(言致行为)。而无论是传达还是接受话语的实在意义,都不能脱离语境。语感的语境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不能脱离语境,过去那种机械背诵字词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之所以无法培养语感,就是因为无视语感的语境性。

最后,语感是个体化的,以个体以往的社会和语言的经验为基础的。语言的差异必然导致语感的不同。即使同操一种语言的人,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所属的民族、所生活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所走过的生活道路以及其它千差万别的影响,他们赋予语言的意义,或者说某一言语对象所能唤起的感受经验,也会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个性的烙印。因而语感具有鲜明的个体性。这便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学生语感图式的言语材料、如何拓宽学生的生活阅历、如何熏陶学生的情感这些问题是语感培养所必须注意的。语感相对于语文知识而言,比较稳定,它在形成过程中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但是,它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消失‛。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运作上,故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结构的中间层。

(三)语文品质 语文品质是语文素养结构中情意因素的统称,它是整个语文活动的‚动力一一维持调节‛系统。语文学习的欲望靠动机,语文学习的习惯靠养成,克服语文学习的困难靠意志,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靠情感支撑、靠态度保证。

语文学习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言语活动的特殊倾向。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地听说读写。同时,它也是确立正确语文学习态度的开端。

语文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原动力。它的作用是使学生的言语活动得以激发、维持和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从外部客观条件(诱因)和内部心理因素(内驱力)两方面考虑。因此,更新语文课程知识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将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语文学习动机。

语文行为意志是一个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某项任务(如听说读写),以实现语文学习动机的心理状态。它是调节、控制言语行为的内部力量,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特点。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与意向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固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由此可知,态度是以个体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态度,实际上就是学生对语文的高级情感。它具体表现为对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上;具体表现为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为良好的审美情趣。它将有利于完善语文课程目标,增强语文学习效果,渲染语文学习气氛,提高言语活动的质量。

总之,语文习惯、语文动机、语文行为意志、语文态度这四大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标示着言语主体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的个性特征。 (四)语文素养结构的动态生成

语文品质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比较起来更抽象、更稳定,它对言语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有动力性功能,故处在语文素养结构的中心位臵。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者构成了语文素养的有机整体。根据这一认识,本文提出了语文素养产生机制的模型及结构如图3。

图中的行为空间是由个体素养所决定的个体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或问题)的空间的总和。人的行为空间是有限的,圈内代表个体能够达到的行为,圈外代表个体能力达不到的行为,即未知世界。语文行为空间实际上便是听说读写的空间。空间越大,意味着语文素养的能量越高,语文水平越强。反之则说明语文素养的能量越低,语文水平越弱。而听说读写行为空间的大小则是由语文知识、语感、语文品质共同决定的。从知识结构上看,听说读写可以看成是一组相关知识的‚组合体‛,当个体语文知识能够‚组合‛成某个知识组合体时,听说读写行为便产生了,语文知识是听说读写行为的‚原材料‛;从能力结构上看,听说读写是探索答案的过程,是个体语文知识的排列、组合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自动完成的,是需要语文能力去支持,需要语文能力对知识进行‚运作‛的;从语文品质结构上看,听说读写是语文品质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的激发和控制过程。语文品质是听说读写行为的开端和动力,因而在语文素养结构中,它处于核心的位臵,具有定向、动力和调节的功能。由语文品质‚激发‛相应的语文能力,再由语文能力因素去建立个体内部相关语文知识间的联系,通过语文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外化成具体的言语行为。这便是听说读写行为产生的本质与机理,如图4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同等重要,三者缺一不可。是这三者的乘积决定了听说读写行为空间的大小。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结构设臵必须符合三者之间的平衡性、互补性和敏感性要求。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者是平权的,对行为空间的贡献是同等重要的。三者缺一不可,一项为零,行为空间就为零。

个体语文素养结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某一因素存在一定缺陷时,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由另一项长处来弥补,如我们常说的‚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便是互补性的体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者尽管对听说读写作用是平权的,但在一般情况下,三者对行为空间的大小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存在一个‚敏感项‛的问题,即最弱的因素,它的变化对行为空间的影响最大。

四、启发

语文素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以‚语文品质‛为核心动力的运动系统,对它的深入了解将启发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为什么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课堂效率低下或高效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应该在哪些环节着力最能提高教学效能等等,这将引发教师更深层次的对自身素质的反思: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与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否对应,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与增补,以尽快融入新课改,实现理念与实践的转化。这样的反思恰恰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动力源。

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养成系统,它的形成与发展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界限。这不仅更凸显了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过程意识‛一一不仅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生成‛,更关注隐性的目标、长远的目标,使教师们能更从容地面对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使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更增强合作意识,能协同一致,连续一贯地努力

语境〃语用〃语感与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育的任务与语文素养的内涵

教育的任务是将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社会学告诉我们,人类为完成自身精神、肉体上的延续,必须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这一过程,即为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社会化进程是由教育来完成的,教育的直接目的便是把人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我们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交际工具的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人做为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而存在,其借助语言文字与别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进行交流,完成信息的传递、感情的交流等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环节。由此可知,做‚社会人‛最基础的问题便是做‚语文人‛的问题。语文教育的任务便是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语文人。

当然,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教育阶段,对培养学生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和语文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①这是对这一阶段的‚社会人‛的要求,具体到对‚语文人‛的要求上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②的要求,则表现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简言之,在此阶段,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为此阶段合格的社会人的基础。所以,语文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是培养社会化人的最基础的任务,即将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语文人。 语文素养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不是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也不是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相加之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关照和认识语文素养(不是语文素养可以分成这样的三个部分):一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语文素养侧重于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是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及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三是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语境的优化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交际参与者的主体介入,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又是带有强烈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由于交际与生存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均处于由语文信息构成的语文交际圈里。语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语文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它的外延应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与运用同样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语文教育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单个的交际主体是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话题进行交际,构成语文交际圈。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交际主体通过交流学会使用语言;交际主体在一定语境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不断增强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以此培养语文素养,获得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这是语文交际圈的基本特征。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教育活动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场所的设备、布臵等有形环境,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和学习氛围等无形环境,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内和校内的狭隘的空间,它尤其需要开放的良好环境。‛广义的生活环境或学生所处的生活场景在某些时间固然能对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有所帮助,但若要使这种生活环境或场景发挥最大的效益,我们必须加以优化。这种优化了的‚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是学习者得以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最佳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学习者得以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带着学得的收获走出。这样的‚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对每个交际主体而言都是平等的语文化了的交际圈。笔者认为,交际圈的外在表现一是课堂,二是课外语文活动,三是家庭和社会。

课堂语文教学是以语文资源为载体的教学,有明显的‚借书育人‛特点。基于课文的语文教学只能在由写作者、文章所展现的环境、学习者、从教者等构成的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交际主体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在这里获得。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或开展与之有关的语文活动,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语文素养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语文人,这与其他学科的任务是不同的,是高度优化了的关于学习者如何学习语文这一方面的目标。在课外语文活动场所,交际主体大多进行专题或类似专题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的针对性则体现了此语文交际圈的优化特色。课外语文活动是学习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实验的最佳场所,学习者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主体性方面也只有在这个环境里,才能得以最佳发挥。而家庭和社会做为学生社会化活动的‚终点‛,是语言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自由天堂‛,是语文活动不很优化的场所,语言学习者进行语言运用的最宽泛场所。在这个场所,交际主体处于完全自由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角色,也只有在这个场所里,语言学习者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化‛。

由此可知,无论是课堂语文交际圈、还是课外语文活动,都是从教者、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极佳场所。怎样的语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圈效应‛,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育研究者应研究、探索的问题。语境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同时,又是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环境。她就象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但无所不在。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形成自已的语文甚至独特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将一个语言交际主体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影响和教育。语文课或语文活动就是让学习者进入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了营养、能使他高度吸收的语境当中,收到最好的‚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文学素养,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 语文有自身的规律,语言运用有种种方法,语言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教学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课堂和语文课外活动做为优化的语文交际圈,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创设这样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能把读写听说活动当作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把培养语文素养当做一种自觉行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直接来自于他的读写听说实践,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多个交际主体放在同一个环境里,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教学。既然如此,那么从教者与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使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回归‛就尤为重要。因为现代语文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平等交往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就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言,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是对人类大观所经历的某些必要过程的‚亲历和再现‛,是带有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所做的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一种‚去问题教学‛,即教师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若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成为教师教学的最明显特征。学生把教师的解读或教材编写者的观点当作对课文的最佳的解读,如此的教育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及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教者的观念、教法也应发生变化。

三、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在语用中培养语感

汉语教学,与其他国家的母语教学有所不同。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汉语是一种‚人治‛的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其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形成不依靠形态的变化,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因此,学习语言,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直觉感受;理解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这些语言所蕴涵的社会生活的理解,所以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通过汉语认识社会生活、获得语文生存能力的过程。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能力,是人类存在于社会的一种能力。知识和技能不是语文能力,只有当知识和技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在特定的情况下,用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它们才表现为语文能力。基于此,中、小学语文教育更应注重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培养。那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语文素养呢?

我们都知道,语文素养不是一个知识点,也不是某一个概念,她的内涵极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形成,主要靠的是他对语言文字的‚悟‛,没有学生自己的悟,他便不可能有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学生对语言的‚悟‛,我们将其称为语感。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知道,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得以实现。这种运用不是分段、概括大意,说中心思想,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实现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能动地认识、理解自我和社会生活,进行语感迁移,进而形成自己的用语习惯和语言风格。语感属于人的认识范围,不能超出根本的认识规律的制约,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教学法的倡导者)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以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以上理论告诉我们,语感实际上是在语用过程中,学习者借助精选的文本材料(这种材料往往贯穿着写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蕴含着写作者个人的语用经验),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的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宜昌市语文教学采取了多种方式,一是在课堂,通过‚内引、外联、对比‛三种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二是在课外,进行以‚四大支柱‛为主体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衔接教学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纵观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教学层面,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好解决了‚在语文交际圈里教师如何教语文的问题‛。在衔接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了回归,教师与学生同课文之间,真正实现了对话,做到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第一,所有的课文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把它当作需要修改或创造的东西来对待。衔接教学努力将课文‚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臵身于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究写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写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修改或创造。第二,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一个语言活动中心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同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就某一话题(多数表现为围绕课文文本的话题)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与语文资源、多个交际主体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实现语用体验的传递和语感的迁移。

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做为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理应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由语文资源、教师与学生所营造的语文交际圈里,学生的学习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主、一种合作、一种探究。

交际主体和单个语言活动中心在从事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时,以自主学习为主。自主学习是学生做为一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能否进行自主学习,是一个人是否学会学习的根本标志。在语文交际圈里,在师生的‚聚会‛里,学生做为单个的活动中心,应是充分自由的,他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取决于他自己。这表现为一种自主。所谓自主,就是在交流中,交际主体主宰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需要,主宰自己的学习环境、兴趣领域和合作伙伴,主宰自己的意志、情绪等心理品格,主宰自己的选择力等等。人的语言活动是在群体中进行的,合作学习因为群体生活而显得尤为必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下的互助性学习。对课本知识、教师知识、互动产生的知识做更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探究中获得语感体验、学得语用经验,进行专题研究便很有必要,这便是一种探究式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在优化的语文交际圈里,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此的语文教学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在这种情景与氛围里,学生才能实现对文本的真正解读、语用的训练和语感体验的转移、语文素养的提高,最终成为一个能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社会的人。‛

[摘 要]《语文课标》明确地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教学理念,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教师正确理解把握这一理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它的实质和重点,是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的具体实施都从‚三维目标‛出发、做到整体协调推进,是关键、是核心。

[关键词]语文素养;三维目标;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首先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据统计,‚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在整个文本中前后出现了十次。那么,以‚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究竟有何意义?‚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理念如何才能变成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行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切实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打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呢?

一、正确理解把握理念

《语文课标》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我们知道,语文教育改革,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双基训练‛;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打牢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很明显,《语文课标》提出‚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丰富并扩展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说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对‚语文素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可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入手:

1、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有这样一段阐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感,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很明确,‚语文素养‛体现了对培养对象在语文方面的要求;‚语文素养‛中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对应知识、能力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对应过程、方法目标;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说‚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有机融合。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更加具体形象地说,就是语文课程既要求教师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既要学习做人,又要学习语文。

语言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的界定,能加深我们的理解: 巢宗祺认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崔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雷实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认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彭小明从语文行为层面对‚语文素养‛作了以下的定义: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对‚语文素养‛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理解和认识:是指学生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所达到的母语素质和运用能力水平;《语课程标》将‚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2、语文素养的外延:

《语文课标》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外延)。比如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能力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和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要求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出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等等。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外延也是十分丰富的,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表现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其基本点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语言界的专家学者对‚语文素养‛的外延有很多研究探讨,学习这些论述对我们全面、正确把握‚语文素养‛这一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会有很大地帮助:何惠、李东航从《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出发,揭示了‚语文素养‛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等;二是过程和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绪、审美情趣、文化品质、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李山林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语文‚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彭小明把‚语文素养‛分为四个层面:语文知识层面,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语文能力层面,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语文心智层面,包括和语文有关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情意层面,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视野、文化品位等方面。

笔者通过研读《语文课标》和对语文课改实践的总结后认为,‚语文素养‛虽然内涵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但重点是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学习习惯三个方面。下面着重对其内容加以阐述

关于语文学习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独立识字能力;较熟练、规范的写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为标志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这里必须明确的是,语文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步生成的。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不能单靠‚做题目‛,而要靠语言实践,要靠孩子对生活和语言的兴趣。兴趣是最伟大的动力。在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教师是榜样,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与情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再提得高一点,培养语文能力实际是提高学生语言智慧问题。传递知道不难,传承能力也不难,能给学生以语言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明师。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成为充满语言智慧的明师。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其内容主要是指: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这些语文学习方法归结为一点,就是善于识字,善于阅读,善于习作。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学习语文时,反复强调两点:‚第

一、必须讲求方法;第

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发现、习得学习方法,才能逐渐学会学习。这说明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我国古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熟读精思,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博览多闻;知行结合,躬身实践,这些见解先于‚课改‛提出,又完全符合‚课改‛精神,我们要发扬光大,为我所用,养成习惯。

关于语文学习习惯。其主要内容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学大师梁启超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学习理念和语文学习目标。

总之,‚语文素养‛这一核心理念的要义,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的话来理解就是:‚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要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学习做人好比握好方向盘,有了浓厚兴趣、良好习惯,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学习方法、语文能力犹如高超的驾驶技术,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会使学生如虎添翼。这几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二、探索科学实施策略

[案例展示]《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片断:

镜头一:

(出示图片:一座高大的丰碑)

师: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石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英灵筑起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个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出示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生齐: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请再自豪些。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镜头二:

师:哪些同学和他同样读了第八自然段,但从内容上、感情上有不同的、更深的感受。 生:从‚烈火在全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中的‚才‛字,我体会到了火烧得大,烧的时间长,从中我体会到了邱少云牺牲时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

师:抓住一个不起眼的字来谈自己的感受、看法,很好。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哪些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用波浪线画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老师巡视,把学生画出的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纹丝不动、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学生齐读黑板上的重点词;……)

师:大家看,‚一动不动‛是这里边哪个词的意思? 生:纹丝不动。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还是—— 生:纹丝不动。

师:没发出一声呻吟还是—— 生:纹丝不动。

师:怎样读才能把‚纹丝不动‛的感觉读出来? 生:声音要轻点儿。 生:声音短促点儿。 师:(读) 生:纹丝不动。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来解释这个中心词,‚纹丝不动‛就是—— 生:‚纹丝不动‛就是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生:‚纹丝不动‛就是一动也不动。

镜头三:

师:‚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课文中描写邱少云潜伏的地方读到过它,在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时候想象过它,也在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刻强烈地感受过它。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读懂了‚纹丝不动‛这个词,‚虽然敌人已经感觉……拿了出来‛。 师:‚看家本领‛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战友们潜伏得特别好,可以肯定大家一直都是‚纹丝不动‛。 师:很会读书,从侧面读懂了战友们‚纹丝不动‛。

生:第三自然段中写‚我‛看到一团烈火把邱少云包住了,也是纹丝不动。 师:火把他包住了,还‚纹丝不动‛,书上写了吗? 生:没有直接写。 师:这段写的是什么? 生:作者的想像。

师:你读懂了,通过自己的想像读懂了‚纹丝不动‛。

镜头四:

生: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这一次作战的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做不到‚纹丝不动‛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你再读一遍。 生:但是这样一来……

师:战斗计划全部落空。角度新颖,从反面的角度来题解,即做不到‚纹丝不动‛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给同学们提个建议:读书光理解没感受不行,光分析没感情更不行,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把自己的感受、感情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当时紧张的气氛。

生:(紧张地朗读这一段) 师:谁能读得更让人感到紧张? 生:(更加紧张地朗读)

师:你们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

师: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班……

师:如果你现在就是邱少云,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又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班……

镜头五: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读懂了。 师:读出来。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是从结果读懂了‚纹丝不动‚。仔细读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在描写邱少云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才能够更清楚、更强烈地表达这一点。

生:(读此段)

师:还有没有从原因的角度读懂‚纹丝不动‛的呢? 生:太阳渐渐爬上山头……都可能被敌人发现。

师:这就是直接原因。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战士,联系课文,60多米远的地方就是居高临下的敌人,甚至讲话都听得见你会怎么样?

生:紧张,担心。 生: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师:对,就是这种感觉,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 (生练读,指名读)

师:这就是艰苦卓绝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对这样一位英雄,我们心中怎能不充满崇敬之情呢?…… [案例评析]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本节课教者紧紧围绕‚邱少云‛这一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在深入浅出的语言文字品析的基础上.以情带读.读中感悟。学生在用心灵体会着文中语言表达特色的同时。这些充满深情的语言文字也同样在雕琢着学生的心灵。在老师饱含对英雄崇敬之情的教学语言感染下,在绘声绘色的范读中,学生不知不觉身临其境,于是在人文合—中,在多元感悟中,在多维的视角中,在多向的对话中,我们清晰而深切地看到了一位‚组织者引导者‛,把设臵的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完美地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整节课紧紧围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读书过程的体验与方法的感悟与积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不断地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完全把自己放在了课文中,和文中的主人公一同演绎着那难忘的时刻。

回顾本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者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臵充分考虑了新课程目标体系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融合,目标全面具体地体现了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如知识和能力方面,在品析和积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刀绞‛、‚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等重点词句乃至段及全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邱少云的内心世界: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联系上下文、联系人物的内心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段来读懂课文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了爱集体、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再一次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教者在潜心研读、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既明确又具体,教学中目标的落实自然是成竹在胸。正是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整节课开放灵活,重点突出、情思奔涌、效果显著。

教学过程中,教者把本课的‚三维‛目标充分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本课从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语开始,作者就精心创设,实现了读者心、教者心、作者心的‚三心‛合一,唤起了学生心中对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从情感这一目标出发,首先唤起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与渴望。叶圣陶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者锁定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胸.直至渗入潜意识之中,使学生对文中语言的感悟达到了极至。如教者引导学生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从原因、从后果等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悉心揣摩,充分领悟这个词表情达意之精妙:再如抓住‚为了整个班……没发出—声呻吟‛这一段,通过比较、想象等引导学生多元感悟,从而激起了学生内心全部的激情,使段的积累与理解水到渠成。而之后顺势承接饱含深情的朗读:老师的引读、范读,学生理解后的读、感悟中的读、个性飞扬的读、情荡难抑的读……在品中、读中,积累了语言文字,得到了读书方法.感悟了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而最后引导学生怀着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来为英雄写碑文,深情、自豪地读碑文,更是将学生的情感引向了高潮,回应全文。整节课.所有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情感为主戏,用情感去触摸语言文字,用情感去领悟字词句篇,用情感去与作者、与文本交融,情动而辞发,披文以人情,教者充分、彻底地将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培养,情感的激发与升华,扎扎实实地落实在了课堂教学之中,使教学目标的每—个点,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巧妙串联,浑然一体,使目标的实现达到了‚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的境界。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认识某件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心理和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教学。教者艺术地运用教学语言这—手段,与学生交流情感,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和理解了相应的语言文字,让学生犹如臵身于语言文字所展现的意境中。如课始引读的导语: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让我们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顿时群情激昂。课中,教者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光理解没感受不行,光分析没感情更不行,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接着就通过‚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刀绞‛等重点词、重点段,让学生来细细品味,使目标的实现如‚春风化与雨‛。过渡的语言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铿锵有力:这就是艰苦卓绝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对这样一位英雄,学生怎能不充满热爱与崇敬?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怎能不包含深情呢?可以说,教师恰当而准确地把握了课文与学生的特点,以语言的引读、情感的激发为主要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合二为一,再通过灵活多样的‚读‛这一突出的手段入情入境,从而把文章的精髓活现于外,融会于心。 [操作要点]

通过阅读案例和评析,我们会感悟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打牢协调持续发展根基‛这一核心理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完全可以变成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其操作要领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施都要从‚三维目标‛出发。

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三维目标‛出发。这是因为《语文课标》确立总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方面,包括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和听话、说话、阅读、习作、写字等方面的语文能力;过程和方法方面,包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具体到一堂语文课、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学目标在体现多元、全面的同时,也应当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难点。每堂课的具体目标一个个夯实,总目标才会落实。从这个意义出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各级目标都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海纳百川,每一堂语文课的目标都是学生语文素养不同层面的不断积淀。

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要从‚三维目标‛出发。首先要紧紧围绕已确立的‚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一堂的‚三维目标‛细化、分解;怎样将所学课文的内容转化为目标具体的行为目标;达到‚三维目标‛的最佳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哪些评价手段来保证鼓励、反馈和矫正,确保学生完成好学习任务,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素质的转化。其次要按照教学方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留心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调节教与学的和谐平衡;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思维的‚受阻点‛,及时引领点拨;要创造进行语文实践的良好机会和充足时空,使教学不断接近‚三维目标‛,使学生语文素养逐渐生成。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5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比如,课程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倡导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等。这都给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有效教学”的理念的贯彻实行则可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中这样一个反面例子值得大家深思。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问道:“同学们,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重回桃花源时‘寻向所志’,结果却‘遂迷,不复得路’,这说明什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几乎是大喊似的叫到:“老师,这说明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议论纷纷。而那个老师马上找出那个男生厉声训斥了一番。然而当老师继续回到课文讲解时,却发现学生的反应明显冷淡了许多。课后,老师找了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战战兢兢的说:“老师,您可别生气,我们感到您很严厉,都不敢说,怕说错了。”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很严厉的剥夺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对他们有出入的回答本可以借题发挥趁机引导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实施有效教学。

二、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内容的“案例”作用决定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例子的作用还是要发挥好其语言的典范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教材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教参解读的照本宣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而不能抓住文章最重要、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师只教教材,不用教材的情况是不能有效利用或开发教学资源的。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有效教学了。

现在很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所确立的话题也是越来越偏离语文教学本身:《愚公移山》讨论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愚公的问题,从《孔乙己》出发讨论绍兴的酒文化。也许这些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语文教学本身的角度看,似乎有点舍本逐末,放弃言语形式和语感教学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错失。这样的教学对语文教学而言是无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的第一部分说得很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重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文学不是语文的全部,语言也不是语文的全部,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上,不应忽视了学文学,更不应该漠视甚至否定学语言走上另一个极端,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艺术欣赏课等。

三、强调对语言的品味与揣摩

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就不得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诵读,增加课堂上学生诵读的机会,给予同学品味与揣摩语言的尝试。例如,教师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设计让学生速读课文并找出中心句的环节。同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致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更好的与文本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

第6篇:(2011版)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通过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对新版的音乐课程有了更深刻认识和理解,现将本次的学习做出以下总结:

一、 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音乐课程以美育人,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新课程教学主要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为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对音乐有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十条合并为以下五条:“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其中删除了“完善评价机制”,这样删减合并体现了新版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明确性、针对性、强调性。

二、 课程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思路”为新增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2、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标学段目标及相应的内容标准。

5、课程内容标准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行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我们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 课程目标

新课程目标分为两个部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总目标是:“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总目标为新增内容,把原有的“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修订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从中强调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不仅仅在音乐课堂上,要让音乐长期持久地浸润在生活的每一处。强调“双基”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听觉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学年分为三个学段,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分别为:

(一)1~2年级: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3~6年级: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三)7~9年级:增进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演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四、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四大领域:

1、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因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

3、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课程内容中把“感受与鉴赏”修改为“感受与欣赏”,“创造”改为“编创”,更加适合了孩子们的身心特点,降低了本领域的标准要求,更加注重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在每学年应背唱的歌曲中要必须要有民族歌曲1-2两首。

五、音乐链接学生生活

音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应该链接学生生活,让其成为“艺术”之源。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涉及的知识都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聆听和反思,感受身边环境中的声音、节奏和图像等,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从而使学生选择表达音乐、理解音乐的方式也可能不同,因此音乐课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多姿多彩的生活表象为学生学习音乐储备了多种资源,有利于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音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这一点。

六、发挥内在的评价功能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多鼓励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样不少老师便片面认为,课堂教学上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会越高,因而在音乐课堂上频繁出现了老师“号召”同学们“掌声鼓励”,同学们就一起伸出小手拍着,“你最棒!”,同学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评价同学也只是仅限于“你真棒!”,“你真勇敢”……这些表扬方式,使得音乐课堂上掌声不断,“你真棒”的赞扬声不绝于耳。这种外在激励,在学生一开始接触时,都会视为一种动力,一种鞭策,但是长此以往,鼓励者会变成一种机械动作,被鼓励者也会习以为常,而起不到鼓励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多的外在鼓励,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发展。《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提倡鼓励学生,并不意味着就是要在课堂上说几句简单的赞扬语,做几个赞扬的动作,而是要使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要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七、注重师生自身潜能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因此许多学校评价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实践了新课程理念,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以至于出现许多音乐教师都喜欢在电脑上做文章的现象,本来用大歌片、小黑板可以解决的问题,却不惜一切代价,请人,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制作多媒体课件。一个人授课,后面千军万马为其服务。而效果呢?音乐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在条件,设备不具备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自身潜能,利用自身优势,创作性的开展教学,同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参加新课程培训学习后的几点总结,在今后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我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一定会让自己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使自己的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浓浓的音乐馨香!使自己的课堂开出一朵朵绚丽多彩的花来!

第7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平定四中小学部

为了认真抓好教师暑期全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关于组织开展第四次人教版教材培训的通知》(平教研函字〔2015〕25号文件)的要求,我校于8月30日——8月31日两天组织学校教师进行了《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在学习中,严格要求,在职的对应学科教师人人参与,分科学习,认真记录,认真研讨,教师们均受益匪浅,都表示要真正把所学内容和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在教学中认真体验,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现将我校新课标培训情况做以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布置。

为了确保课程标准及人教版教材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我校在假前全体教师工作会议上对本次培训工作做了详细安排,要求李润英、刘晓华两位年级组长分别为本次数学、语文学科培训工作负责人,负责本学科具体培训工作的落实,对于缺岗、迟到、早退的教师,要计入教师绩效量化考核。

二、教师们学习热情高,培训效果好。

本次培训先组织教师先集中学习后分年级观看视频,此形式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极大地降低了培训成本,提高了培训质量,有着难以估量的优越性。老师们可以在学校就聆听一流学者专家的讲解,学习时间上更易安排,更具有人文关怀的特色。

因教材的改编,本次培训老师们极为关注的是新课程的理念、授课方法的变化。在培训中,老师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高效。所以所有老师都对这次课标培训给予了极大关注,对这次培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三、学习效果。

这样的培训,教师们一致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既能深入地进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之间能对不理解,或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互相切磋,探讨,提高认识,又是教师之间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很受教师欢迎。

通过学习,收集了老师们个人对新旧课程标准的不同认识和看法,归结得出一以下结论: 1.通过课标培训丰富了学科知识。

“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位好老师不仅仅是交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应给学生多少拿得走的素质。时间在变,师德不变,爱岗敬业的精神不变,作为老师,我们应教到老学到老,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科知识有深度,有广度,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把本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一位优秀的教师既要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又要把握课堂教学的规律性、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信息传递,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每一个四十分钟里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与激情,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通过课标培训教师们更加认识到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灵活选择教法。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不同的人通过学习获得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同样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非岐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才能。教师在熟悉所带班级学生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

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3.通过培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总之,本次课标培训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魅力的学习环境、非常民主的学习关系、非常平等的交流与互动、非常便捷的学习方式、非常及时的学习反馈、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非常鲜活的学习案例、非常权威的学习指导、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非常庞大的学习共同体,是一项非常务实、经济、高效而且意义深远的培训与学习活动。

第8篇:《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学习内容讲稿

今年初,教育部修订完善颁布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给出明确标准。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作为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科学教师,我们应当及时了解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我们的科学教育工作。相比老版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标准有两大改进:第一,

一、二年级开始上课学科;第二,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新标准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共分4部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首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什么是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 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决定了课程的性质: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基础性的课程,它要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通过学生直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来进行学习和提高。3.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的内容广泛,无所不包。

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有四个:

(一)面向全体学生;

(二)倡导探究式学习;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四 )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思路分三个方面:1.时段:这是新课标的改进之处,六年学习,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低年级段,三四年级为中年级段,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段,增加了低年级段,是新课标的改进。2.目标:培养四项科学素养。3.内容:四大领域、18个主要概念、75个学习内容。这些接下来还要细讲。

1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包括四个方面:

一、科学知识目标,

二、科学探究目标,

三、科学态度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 环境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知识总目标有四项内容: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 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 相互转换。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 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了解太阳系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 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4.了解技术是人 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知识的学段目标是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 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进行描述的。下面我们以物质科学为例来认识一下科学知识在各学段的要求:物质科学的科学知识在

一、二年级学段的要求是: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知道常见的力。物质科学的科学知识在

三、四年级学段的要求是: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描述物体的运动,认识力的作用,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在

五、六年级学段的要求是: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

二、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探究的总目标也有四项内容: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 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 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2.知 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 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 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 日常生活问题。3.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力和 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4.初步了 解通过科学探究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 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和深入,甚至会发展变化。

2 科学探究学段目标是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进行描述的。下面我们以提出问题为例来认识一下科学探究在各学段的要求:科学探究学段目标在

一、二年级学段的要求是: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

三、四年级学段的要求是: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相比低年级和中年级,要求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只是要求“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而中年级的要求是“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到了高年级这个要求就变成了“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三、科学态度目标

科学态度的总目标是: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 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2.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 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3.在科学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4.在科学探究活 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 度。

科学态度的学段目标是从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4个维度描述的。下面我们以探究兴趣为例来认识一下科学态度的学段目标在各学段的要求:在

一、二年级学段的要求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在

三、四年级学段的要求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到了高年级,要求变成了“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3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总目标是:1.初步了解所学的科 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 力;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3.初步 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是从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3个方面来描述的。下面我们以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为例来认识一下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在各学段的要求:在

一、二年级学段的要求是,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在

三、四年级学段的要求是: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到了高年级,要求变成了“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领域。

一、物质科学领域

物质科学领域包括六个基本概念,分别是:

1. 物体具有一定 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包含5个知识点。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包含2个知识点。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包含3个知识点。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 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包含2个知识点。

5.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 运动状态;包含2个知识点。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包含16个知识点。

4 下面以“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一基本概念中的知识点“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为例来说一说各学段学习目标的不同。低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中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 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下面再以“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这一基本概念中的知识点“水在自然状态下有种存在状态”为例来说一说各学段学习目标的不同。低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 状态、气味等特征。中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到了高年级段,这部分的学习目标是,列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如晒衣服、雾、玻璃窗上的水珠等。知道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以前上过这个部分内容的老师都知道,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二、生命科学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也包括六个基本概念,分别是: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包含5个知识点。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 自身的生存;包含3个知识点。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包含3个知识点。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 活动;包含5个知识点。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包含4个知识点。

5 12.动 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包含4个知识点。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包括三个主要概念,分别是:

13.在太阳 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包含4个知识点。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包含5个知识点。

15.地球是 人类生存的家园;包含3个知识点。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技术与工程领域是新课标的又一个改进的地方。它也包括三个三个主要概念,分别是: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 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包含2个知识点。

17. 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 用和改造;包含3个知识点。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 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包含3个知识点。 四个领域,18个基本概念,共分为75个学习内容。分散在低中高各年级段。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包括教学目标建议、教材使用建议、教学活动建 议、科学学习场所建议、学科关联建议和教学媒体建议。与我们科学老师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前四项建议。

(一)教学目标建议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只有通过连贯、进阶的科学习与躬行实践才能达成。

(二)教材使用建议

各个地区的科学教学资源不同,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应据此对教材做适切性的处理加工,这是科学教师专业素 养的体现,也是科学教师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三)教学活动建议 1.动手动脑做科学 2.开展探究式学习

(1)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 假设、制订与实施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 流、反思评价等要素。(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3)处理好探究 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4)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 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戏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科学学习场所建议

教室、实验室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家庭、社区、公园、田野、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到处都 有科学学习资源,到处都可以作为科学学习的场所。 (五 )学 科 关 联 建 议 (六 )教 学 媒 体 建 议

这两项建议不再细讲。

二、评价建议

(一)学习评价的原则

1.学习评价必须以国家素质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有关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理念为引领,以本标准为基本依据来。 2.学习评价必须做到主体多元、方式多样。

7 3.学习评价必须覆盖本标准规定的各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对学 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综合评价。

(二)学习评价的内容

1.科学知识。考查学生对本标准所规定的18个主要概念的掌 握情况。

2.科学探究。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式的了解和科学探究能 力。

3.科学态度。考查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探究所必须具备的基 本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 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了解,以及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 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三)学习评价的方式 1.过程性评价

(1)学情诊断

(2)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包括纸笔考试、表现式的考试、学习总结汇报、成长记录等。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这两项建议与我们关系不是很大,就不再多说。最后,祝老师们学习愉快,工作顺利!

第9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对新课标的体会是: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理论,下面是我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体现“以人为本”的愉快教学想。 洛扎诺夫认为:“人在清醒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力同时出现。”简单地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更易接受知识信息。在语文教学中,严肃、紧张的课堂氛围显然是不适合语言教学中的交际性的实践性等原则。正相反,活泼的教学方法、整齐的教室环境,教师亲切的话语,信任的目光等等,运用一切可利用手段,积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恐惧感,消除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积极调动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对于知识住处自然吸引和巩固的目的。基于这种想法,在我的语文课上,我大多是走到学生中间去,面对面的与学生们交流,而不是在讲台上高高在上,造成一种紧张感。

二、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注意学习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每个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把学习变成一种需要和乐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

因材施教,做到让“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

三、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有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因此,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乐趣。

四、 开放学习活动,展示学生差异

学生的课堂学习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学习活动组成的,由于学生认识的角度、思维的方式各不相同,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和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而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种差异,过分地强调学生活动的形式和结果的整齐划一,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差异越来越大。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开放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提倡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模式的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和做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我们作为跨世纪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努力开创新世纪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上一篇:阻止客户被诈骗的案例下一篇:英语实习答辩